合作教学实践

2024-10-18

合作教学实践(精选12篇)

合作教学实践 篇1

《科学课程标准 (3~6年级) 》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以探究为核心, 需要教师由教学的操纵者、主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 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进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 在合作探究中感悟科学。

一、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合作探究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 需要充足的材料等。传统的教学, 特别是教师讲授式的科学教学, 全体学生在一个节拍下, 在教师统一的步骤里开展, 授课时间是非常容易控制的, 但是学生探究的深度不能有效保证, 特别是合作的渗透是无从谈起的, 如果说也有合作的话, 那也仅仅是与老师合作。所以, 为了保证学生合作得充分,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要考虑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充裕性等问题, 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从学生方面说, 他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 要有出现错误耽误的时间, 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 还得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讨论。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去安排实验, 去野外作考察, 或者去思考总结经验, 去进行相互交流。还需要给学生们留出时间让他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 或结对, 或小组, 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录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关于“植物的生长"的探究, 应给学生留足观察、考察活动的时间, 最起码应该对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观察, 学生才能对植物周期性的变化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另外, 既然是小组合作, 那小组人数不可过多,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 探究材料就必须充足, 如果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 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是比较困难的。

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

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在空阔且人口较多的地域, 设计建筑了一处住宅楼群。工程竣工了, 有人按自己的设想, 要求建筑师在这里铺人行主道, 在那里铺人行辅道。但, 建筑师坚决地拒绝了。他让园林工人将大楼之间的空地全部种上了草。夏天过后, 草地上清晰地呈现出被人踩空的幽雅自然的小道。这些“道”, 走的人多的地方宽些, 走的人少的地方就窄些。秋天, 这位建筑师就让人沿着人工自然踩出的痕迹铺设人行道。这是从未有过的优美设计, 它既和谐自然, 又满足了行人的需要, 来此观看的人无不拍手叫绝。学生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过多的束缚, 只能压抑其天性;“顺其自然”, 因势利导, 才能令其茁壮成长, 趋向完美。关于科学课中的探究主题, 教师应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确定探究方向和内容, “强扭的瓜不甜”!如有的小组可以选择“油菜的种植”作为研究专题, 有的小组可以确定“当地落叶树种的研究”为探究内容, 等等。《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以经历科学、领悟科学为目标, 形成科学地看问题的方法, 不强调学生非要学会什么固定的知识点。

三、搭建合作平台

在科学课教学中, 有意识地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为学生搭建一个带有竞争性、协作性以及个性化的合作平台,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 进行合作探究。根据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别、个性特点、座次、家庭条件、学业成绩、特长、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不同, 按照4~5名成员一组, 把学生分若干个小组, 并各自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如:先锋小组、七彩虹小组、超越小组、花诗雨小组、夺冠小组、猎豹小组等, 每个小组都是整个班级的缩影。每节课、每星期、每月、每学期, 都会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与积分, 评选出合作最佳小组、探究最佳小组、进步最快小组、最佳小组等。让他们意识到本人与小组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小组进步受到表扬而感到高兴与骄傲, 为小组落后而感到有失颜面;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及巨大作用, 小组同学荣辱与共、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四、各环节渗透合作探究

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从小组提出问题、协商制定计划, 到小组分工合作实验探究、搜集和整理资料, 再到小组交流、研讨澄清认识, 得出结论, 最后小组共同行动使探究深入。在这些目标不同内容各异的小组活动中, 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 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 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此外, 他们还可以尝试以宽容的态度, 与同伴求同存异, 携手合作以实现小组的行动目标。

总之,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与探究, 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 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 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倾听别人的想法, 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 获得更正确的认识,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还可以增加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态度、锻炼社交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合作教学实践 篇2

关键词:增强自信   设计环节    培养 能力   创设机会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自生应有的发展;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擅其长;在丰富的体验中各不相同,在机会多多中各得其所。小学数学“分层异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指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从高、中、低各类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出发,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组合成若干小组,各类学生合理搭配,积极探索问题,以好生带后进生,共同研究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多层次的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目的。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地改革和创新,但也认识到,分层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一些优等生会沾沾自喜,而一些学困生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对此,我对分层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研究,探索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合作教学”。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和 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中的差异,主要是优势智力类型的差异、原由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尤其在农村小学中有相当可观的“差生”群体。这些学生虽然和其他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课、一样每天做着练习,表面上接受着平等的教育,但实际上由于所谓的差异,他们并没有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所以这些学生是由于不平等的教学造成的,他们并不是差生,而是被教学冷落的学生。因此,实施分层合作教学这个有差异的教学,本质上是实行教育的平等,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个性的教学。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各有其长”,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增强自信心。“抬起头来走路”。

二、因课而异灵活设计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方式,借鉴了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创立了便于学生自学的“四位一体”编排方式,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模式借鉴。但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千课一律的模式化倾向。不论课的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都是“集体复习、分层施教、集体讲授、分层练习”四个步调进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因课而异,灵活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点。如:在学习求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教材先安排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刚接触难度较大,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只有个别同学通过自学能推导出计算公式,这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渗透转化的思想,帮助学生总结推导过程,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最后让学生对应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在以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时,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我们只需稍加点拨,让学生想把三角形、梯形同样可以通过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解答,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形成课的面目不同,以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教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送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我们的教学都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扎实到位,切忌走过场现象的发生。如:在实施分层施教时,教师让好生对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学完后,让学生汇报试一试的做法,对的肯定,错的纠正,之后就完成“做一做”。这样非常重要的“学一学”这一环节就出现漏洞。学生只是看懂做法,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题思路及算理理解还不深,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这一方面我是由扶到放,由“点拨”到“自学”。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先组织学生复习“分数应用题”,再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让学生质疑问难,我再出示一些百分数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解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百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也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的能力。

四、构建合理的课堂管理常规。

由于分层异步教学在课堂上分两层或三层进行,给信息反馈及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处理不当,教师就会手忙脚乱,以至课堂失控,学生“放羊”。因此,加强教师、学生的常规训练是分层异步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做到: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参加,捕捉相关的教学信息,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做到:让学生会听,记住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嘴,没听清楚可请求别人再作解释;让学生会讲,即能围绕讨论的主题讲自己的想法,讲之前要先思考,要在肯定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讲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当别人提出不同想法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克服干扰,能动能静,井然有序。

五、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

分层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有些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公开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论课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进行合作,都按以下几步走: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看到热热闹闹的场面形成后,就认为起到效果了,于是草草收场,不管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结束,也不管学生还有浓厚的讨论学习兴趣,前后不足5分钟,学生刚进入状态,教师就叫停,这样做,容易走过场,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把握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数学学习要求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来构建概念或验证结论,在操作验证时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动手操作中亲知亲闻、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的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30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切成大、小相等的两份,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每个小组都得出了两种切法:、竖切,并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我还在解题方法多样化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习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解法,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方法,倾听同伴的意见,达成共识。在意见分歧较大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此时探究兴趣最浓,可以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讨论,引发思维碰撞。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能得到提高,并能培养学生虚心聆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六、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者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到小组合作交流时,总会看到有几位学生坐在那儿不出声,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不发表任何意见,甚至做其他事情,似乎小组交流与他无关。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生中获得信息。这样大大阻碍了这些学生的发展、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特意安排这些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交流之际,优先让这些学生说一说,并教育其他学生,要尊重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不随便插嘴或取笑他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让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

综上所述,我认为,分层合作教学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必须加强各种变量的研究,从学情研究到课前辅导;从集中讲授到分层点拨,再到个别辅导、小组合作;从分类布置作业到分类检测,一直到分层评价,要使各环节协调使用,环环相扣,这样才能使这种教学方式逐步完善。

依托教学实验 实践合作学习 篇3

1 激发合作热情,鼓励参与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与科学知识的学科,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实施依托实验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选取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实验主题,运用创新竞赛、经验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合作实验学习热情.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效激励学生学习与创新,提升实验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自身潜力,更好的参与和思考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在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提升科学素养.

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学习中,展开创新实验设计大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名组长,根据小组实际情况与兴趣,选择创新实验主题.通过创新实验大赛,激发学生合作热情,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探究.可以创新设计“磁悬浮演示器”,通过拆取废旧喇叭上的环形磁铁,将一部分固定在口径稍大的烧杯中,烧杯下用泡沫块固定与保护,演示磁悬浮现象.又如创新设计“平抛运动实验器”,通过设计横槽,将其固定在坐标纸带的水平位置,记录每次下落的位置,依次往下平移一定距离,并用“描点法”记录下平抛运动的轨迹,由此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创新实验竞赛形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2 运用优势互补,重视协作与交流

合作学习过程强调协作与交流互动能力的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依托物理实验,在实验主题选择、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操作实施、实验现象分析的过程中,由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发生思想的碰撞,由此通过互助协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学生掌握知识与运用能力的目的.合作学习实验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与探讨,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实现思维的互补或碰撞,从本质上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悟,强化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合作学习实验教学策略,需要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由故事导入、趣味实验、创新主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互助互学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思维交流,达到三维课程目标.

例如:在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实验中,需要运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注意串联电阻分压原理,了解改装后表盘的读数,学会校准电压表的方法.在一系列实验过程中,会运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由此需要学生交流与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探究完成实验.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实验教学策略重视协作与交流,这就需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主题,认真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经验,科学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实验探究过程,构建动态生成物理实验课堂.

3 明晰思维路线,强化反思与建构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成功学习经验.没有思考就参与合作交流会让合作学习实验过程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应该明晰实验的思维路线,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出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由此奠定合作实验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的重点除了体现在互助交流過程,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反思过程能起到巩固与加深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作用.在实验完成之后,通过成果展示、小组间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组织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实验方法、实验策略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反思与建构.大脑中的内化过程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反思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

例如:高一书本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数”属于较为基础的实验,为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此设计了“多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交流分析,明晰各种不同思路的思维路线,设计出如下方案:第一、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第二、给予木块初速度,使得装上打点计时器的小车匀减速运动;第三、抬起木板,让木板的倾角慢慢变小,木板上的木块匀速下滑时记录倾角;第四、运用光滑连接的水平和斜放着的木板,木块由倾斜放置的木块处下滑,记录放置位置与停下位置.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经验,强化学生的反思与建构.设计开放性实验主题或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多方案中分析实验过程与方案,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与能力体验.

4 引导协作互助,促进实践与探究

合作学习的实验教学策略并不是让学生盲目的交流与互助,而是需要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围绕实验主题,制定科学的实验程序与策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合作分析并解决问题.合作实验教学策略包含这些内容:第一、合作学习与互助学习.实验过程中,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第二、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验探究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合作学习引导互助分析、思维交流,创新学生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探究出思路与方法,进一步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作学习与应用实践.物理学科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可鼓励学生在物理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理念,强化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例如:学习“静电学、电路”相关知识时,书本上给出的实验为“测量电动势与电源内阻”,为强化学生能力,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废旧手机电池再利用”问题,设计“手机旧电池制作家用小电器”综合实验主题.结合“手机旧电池并联,给二级管输电,制作应急小台灯”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实验探究,掌握测量手机电池电压与容量的方法,并探究手机电池的放电特性,为手机旧电池的再利用提供实验依据.通过信息检索自主设计实验电路图,测量电池电压、容量,合作交流与讨论手机旧电池的再利用方案,成功改造成家用小电器的一部分.合作学习的实验教学策略重视互助、实践与探究三要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互助探究过程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激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考、应用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合作教学法”实践及感悟 篇4

1“合作教学法”在中国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学校, 学生对职业教育是被动适应, 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分数不够上普通中学, 无奈之下选择了职业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 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而不是主动追求。

中国的文化级别, 历来讲知识是个人所有, 讲究的是单枪匹马, 缺乏团队意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 而当今作为一名社会人, 毫无疑问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方式!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大班子教育, 一个班级少则50人。这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试想, 若将一个50人的大班子分成8个团队, 由一名课代表变成8个团队领队人。这样教师只需统管8个团队, 每个团队有领队人负责专门管理, 一方面降低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同时也搭建了生生之间互助学习的平台。

所以, 我们要找一条适合国情的, 适合学生现状, 可发展的一条路。尝试“合作教学法”, 这不失为一种很有意义的做法。

2“合作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2.1 分组竞争、异质合作

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要求,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要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所谓“异质”分组, 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 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 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 这样就使得各小组间是同质的, 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 是实现“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重要技术。

2.2 组长选拔、定期培训

组长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组长是否能带领好一个团队, 团队成员是否能精诚团结和相互配合, 这是决定小组团队是否能成功完成其所承担任务的关键。所以组长的选拔应考虑其自身的人格魅力, 如自身实力、为人诚信、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关爱与包容等。

组长与组员均具有不同的岗位职责, 应该制定相对应的岗位职责条例, 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

2.3 模拟公司, 角色扮演

模拟公司是给学生营造一个仿真性的企业工作环境。在课堂上引进企业元素, 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企业工作情景。这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模拟企业角色。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 集思广益, 为共同的团体取名“***二维动画设计公司”, 并为公司共同策划一句广告语, 代表公司的形象和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此时课堂上原有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七个学习小组就是七个“动画设计公司”, 组长是“项目经理”, 小组成员是“项目组成员”, 教师充当着“客户”的角色。二是模拟公司运行流程, 首先是由模拟公司项目经理与客户交流, 接单子;然后项目经理组织所有项目成员进行项目生产开发, 最后将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提交给客户验单, 客户根据检验标准, 给出项目组相应的奖励。经过实践, 笔者发现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企业氛围的学习情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4 重视目标、激发兴趣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与学习目标定向的动机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合作学习促进同伴间互动, 同时合作学习让教师既注重学生学业又支持学生情感。同伴相互帮助、支持的氛围, 以及教师的支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动机, 动机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倾向于和同伴互动, 最后提高学习成绩。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课题作为学习主题, 选择工作过程相同的项目, 由简单项目到中等难度项目到较大难度项目逐级递进。学生在实现逐层递进的目标中, 兴趣不断被激发, 成就感、自信心也一步步提升。

2.5 明确分工, 角色互赖

在传统的小组活动中, 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 这容易导致“责任扩散”, 小组成员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针对这种不足, 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 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要使学生们认识到, 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也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赖, “荣辱与共”。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动漫企业岗位配置在项目中设置岗位有:剧本解读、分镜头设计、原画设计、动画制作、后期合成、整体修改与发布。小组成员分工负责, 共同实现小组目标。

2.6 建立机制、多元评价

合作学习学生评价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所注重的个体在整体中成绩的评价观, 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学生评价的最终目的和标准, 从而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使评价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集体合作达标。

结合合作学习学生评价理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采用小组评价和个人学习过程性评价两种方式。小组评价是对整个项目组项目开发过程及成果的评价。个人学习过程性评价主要对个人在团队中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评价。小组评价由教师组织, 首先进行自评, 每组派一代表对本组项目开发过程做一个总结性汇报及评价;然后进行他评, 其他组成员可以自由发言, 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或向汇报组提出不懂的问题请教, 这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最后由教师对项目组作品做一个精炼的点评。个人评价由各组组长组织, 教师监督引导, 评价的方式分个人自评和组内其他人评价两种。笔者经实践证明, 合作教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方法, 它既符合任务教学的基本工作原理, 也考虑到了以往一向被忽视的生生资源的科学利用, 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的主体,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职二维动画项目教学为例, 对在职业学校采用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实践做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董巧平.动机理论下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苏文.合作学习学生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5

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的相互关系,还未形成一个立论点高、方法程度明确合理的基本思路。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合作学习理论及教学认识论的指导睛,从现代教育的高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构建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养成,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的开展

(一)研究假设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观与有效教学策略,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与情感的发展以及有效学习方面,具有较显着的优势。将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社会化、教学动力的产生机制和课堂教学交往方式等方面,将突破原有教学组织形式的束缚,促进儿童合作意识与技能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导向与程序结构;小学生合作意识及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搜集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策略;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行为进行问卷、座谈等实证调查。

(四)操作阶段及措施

自5月开展研究以来,我校合作学习研究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月到年7月,实验主要在两个实验班进行,小范围辐射到校内其他班级,重点在于课堂专利号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实施策略;第二阶段是从7月至今,实验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现有三分之二的班级采用合作学习,重点在于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综合来看,第一阶段着重于教师如何运用合作学习,随着实验的开展与认识的深化,第二阶段着重于如何引导学生加深对合作学习的理解。这种由教到学的转变本身,也是我们对合作学习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

1、第一阶段(1997年5月―197月)

(1) 对合作学习策略本身的探讨

① 建组原则

均衡:各学习小组保持均衡,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男女生混编:同一小组内男女生数应大体相等;自愿为主、适当调整:每个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意见;动态:学习小组确定后,不能一成不变,一学期变动两次,有利于拓展学生交往范围。

② 小组人数

从实践效果看,我们认为一个小组的人数5-7人、一个教学班6-7组最适合。小组规模大,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信息量也相对大些,但并非越大越好。人数过我,就会使一些学生丧失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③ 小组长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关系。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好基础;其次要有一定组织能力,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我们在选组长时,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避免教师指定,尊重学生的意愿,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一个月变换一次,轮流承担,发挥每一学生的主体作用。

④ 座位

为有利学生交流,我们采用长方形座位排列方式。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其好处,一是小组成员在讨论时能面对面直接交谈;二是教师上课时学生容易转向黑板,三是小组成员之间距离较大,避免学生乱说话、抄袭作业的现象,组长的位置居中,也便于了解全组状况。

(2) 课堂教学与合作学习策略的结合

① 探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具体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师生共同确定训练目标――启发引导,教给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复习巩固阶段。

② 有关合作学习的专题研究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不同学科的不同目标达成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学科特点差异、教学目标侧重不同,合作学习应用也应有所不同。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

③ 系列课题研究所体现的教师合作的示范力量

实验主要在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之间进行。利用语文学科的开放性,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学科间的`综合,并且在大教育观指导下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干部、教师、职工相结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音乐课上,教师教唱《我爱沙滩,我爱大海》,学生人人动口歌唱美丽的大海,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到大海的美;美术课上,学生动手画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并剪下,粘贴起来,绘制成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体育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大海捞鱼的游戏;阅读课上,教师领着学生们在海洋的世界中遨游,探索海洋中的奥秘。整个教学单元形成学生人人动口唱、动手做、动情读、动眼看、动脑想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2、第二阶段(年7月――至今)

(1) 进行实证调查,了解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同状况与要求。

为了解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看法及有关要求,我们在一个39人、实施合作学习一年有余的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从结果看出,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普通认同,我们的一些做法也符合他们的要求。但不可否认,学生对于小组、组长、合作活动的理解还很有限。这就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问题。

(2) 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

① 课堂教学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②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开办系列讲座,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实验

二、研究结论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作为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在我们开始本研究之前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策略体系。实验开始时,我们的一些做法基本取法于国外。随着实验的进行,操作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我们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了自己的认识,逐渐在国外有关做法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丰富与培养。

(二)合作学习的效果优势

学会交往,信息交流畅通;发挥学生优势,获得成功体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竞争意识;自主性、独立性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合作学习的目标导向与程序结构

1、目标导向

(1) 变教学目标的盲目性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2) 变“讲堂”为“学堂”,重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3) 变重知识为重发展重创新,提高学生发展质量;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励学生创新为目标。

(4) 变一刀切教学为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

(5) 变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实现信息多向交流。

(6) 变重结合为重形成性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

2、程序结构

(1) 目标转化: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2) 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独立思考,有所发现,自我发展。

(3) 合作研讨: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加深理解,练习反馈,拓宽思路,体验情感,照顾差异,激发创新。

(4) 激励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体验成功快乐。

在上面的基本结构中,目标转化是导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展开课堂教学全过程;自主学习是基础,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合作讨论;合作研讨是核心,通过教师自导、合作、反馈,多向交流,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激励评价是保证,积极肯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并以此激励学生,保证学生不断发展。

(四)小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

作为我们第二阶段实验的重点,引导学生加深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实验近期的主导方向。

1、将合作小组的研究贯穿于日常活动之中。

(1) 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迁移,使他们认识到合作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互帮,更是生活中的互助,使他们有机会在更复杂的情境中运用合作技能。

(2) 给不同学生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为合作奠定坚实的平等互赖基础。

(3) 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关键

(1) 激发合作动机: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使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真正具有合作性,即单独的学生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或是依靠学生认同的集体奖励激发其合作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合作”变为“我为合作”。

(2) 引导合作调控:合作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复杂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合作小组成立之初,教师可协助其进行调控,处理突发事件,以维持合作的顺利进行。

(3) 组织合作评价:对合作活动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合作结果的评价,更应包括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如果为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合作结果评价由教师做出的话,那合作过程评价应该完全由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可以根据合作规则制作自评表格,为学生提供固定的自评时间,引导他们在自评中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合作技能。

3、重视教师合作的示范力量

社会上一些不正当竞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认为合作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教育的超越性要求我们必须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想出改造现实的办法。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89-2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准,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型小组活动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小组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觉实践,在动中学、在玩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学习兴趣得以良性循环发展。

一、合作探究型小组活动产生的必然性

初中牛津英语为合作探究型小组活动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性,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二是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贴切学生生活,语言的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三是在编排体例上突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等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同时对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教学。如在进行一问一答的句型操练时,可组织二人一组的pair work形式,而在进行如讨论、调查、辩论等复杂的交际活动时,可采取四人一组的group work形式。

1.结合课文内容

如在学习初中牛津教材8AUnit6 Reading部分有关地震的话题时,我就运用了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和多人小组的形式。首先,我结合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这件事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生们在电视上、报纸上都看到过有关它的报道,对我所设置的简单讨论题可用二人小组进行问和答的pair work形式。

在pair work之后,我用幻灯片放映了一组汶川地震的图片,引导他们继续讨论人们在地震来临时如何自救What shoud we do if the earthquake happens?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沟通、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教师可对他们的回答稍作小结,引导四人小组(group work)继续探究当其它自然灾害降临时如何自救,要求各小组列出讨论情况,并汇报讨论结果。通过此形式让他们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在探究中明白“人不能胜天,但人类可以避免灾害、可以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适时地进行了安全教育。

在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后,我用幻灯片呈现了一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并在其下方给出相应的关键词,要求全班同学开展team work、运用关键词并结合图片复述课文。在学生们经过各自的准备后,我用传统的击花鼓的形式,传到谁就由谁复述,一人一句地进行,活动在全班展开,气氛相当热烈;然后改由他们一人一段抢着复述,整个小组活动过程紧张而热烈,最后再请班上口语流利的学生作一个总的复述,同时对所有同学的参与给予表扬、肯定。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学生就像有待点燃的火把,一旦点燃,其潜力无法比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交际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及思维能力是教学活动是否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在设置小组讨论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知识水平、要求、志趣和爱好。在学习初中英语牛津教材7B Unit 6“Pets”时,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人类的好朋友animals,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小动物,但各人对动物的认识肯定不同、饲养宠物的经验也不同,我就要求他们进行pair work,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讨论。

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like?

Which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

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feed it?

……

讨论之后,我请各小组踊跃发言,ask and answer,并请操练流利的小组到前面表演,对别的小组的表现也给予及时的肯定。

之后我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再现了目前世界上动物所生存的环境,让学生们意识到它们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认识到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并设置了一些讨论题,要求学生们进行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整个讨论过程非常热烈,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对各小组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给出更多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为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小组报告讨论结果

学生在被分成若干小组后,围绕所给话题展开讨论时可以列出讨论要点,并进行自由讨论。学生们通过相互启发、说出与话题相关的要点。例如在讨论环境保护的话题时,教师给出一个讨论题How can we protect our enviroment?这个话题较大,可以把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活动中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将结果写在纸上,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进行team work。

讨论结束后,我要求各小组将结果记录整理,小组汇报员向全班作口头汇报,老师小结,将所有知识点进行补充、整合,并引导全班学生围绕这些要点作进一步的讨论和补充,让学生们对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小组活动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操练模式,但要保证课堂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实效,教师应该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

小组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活动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探索的机会和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增加学生行为参与和思想参与的含量,使学生口、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让学生的主体性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2.循序渐进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主张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班的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于讨论活动之中,我在问题设置时特别注意到差生的情况,在划分小组时充分考虑到这一部分学生的实际。

3.综合评价原则

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小组的活动进程,关注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有的学生积极主动,易成为小组活动的中心,而有的学生不主动,不大发言,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多鼓励,适时引导,让他们敢于开口、主动发言,并能从自己的发言中找到自信,能及早地融入小组活动之中。最后可由教师作出综合评价,评出本次小组活动中表现突出、收效显著的小组并予以奖励,同时教师应时时处处以满腔的热情、激烈的话语勉励未得到表扬的小组成员,肯定他们所作出的努力,相信他们下次一定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四、英语课堂上合作探究型小组活动的作用

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更适合其语言发展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课堂小组活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已经出现了不可低估的优势,正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1.提供良好的情感氛围

小组合作能舒缓学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每个班级总是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不善言辞、害羞,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心理空间,在喧闹的小组活动中,像语音语调、内容表达、声音的大小、表达的流利程度等问题都不会太让人注意,使之有种安全感,从而增强自信,更好地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2.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

小组活动不管是两人组还是多人组的,每个个体都是主角,责任明确,要求较高,每个学生都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思考、尝试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获取更多处理信息的手段,同时学会通过自我检测不断反思和顿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他们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在每个环节中能得到培养。

3.发展个性,开发智力

新课标要求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发智力、发展个性。班级中学习的语言能力差异、个性差异比较明显。小组活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施展才华,在达到目标的同时,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也有利于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内驱力。

合作教学实践 篇7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物理,实践

物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等。良好的物理课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却遏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改变物理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这时,合作教学法应运而生。合作教学法是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的开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合作教学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实现多元化互动原则,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实现多元化的互动原则,确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首先,积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课堂学生的反映很强烈,但是教学目标却没能达成,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合适、一味地求全造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教学法的价值,教师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不能太过于求全。在合作学习中,要以生生合作为主,做到以生为本,而教师则要合理地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就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而言,相对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就需要小组成员能够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为此,小组成员之间就需要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小组长要充分地信任各个小组成员,具有全局的意识,而小组的成员同时也要具有强大的责任感,做到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为了更好地实现小组合作的价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层次与相同层次分组划分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后,要抓住合作的时机。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学生进行打点、测量、记录等繁杂的步骤时,如果通过小组合作,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是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一门学科,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与物理实验有关的动手操作的课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实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教师布置一个学习任务时,总觉得小组里的人很多,只要有人完成就可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的一员,大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就必须尽量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小组成员只有做到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合作学习观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提高自我的发展、加强自我思考的能力,进而为往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不仅是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教师也同样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地实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三、开展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

公正的教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革新,现阶段的教学评价的理念应当是“不求每个学生都成功,只求每个学生都进步”,而合作教学评价也要将学生的实际学习和表现情况作为评价的标准,评价的结果也要结合学生个体与小组的实际表现情况与具体的操作水平。此外,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阶段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学期性评价等,但无论是哪种教学评价,都要倡导在新课改背景下良好的合作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合作教学法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向着教学目标进发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就要深入探究这种教学方法,使用其形,抓其实质。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最终实现真正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臧金娟.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梁爽.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合作教学实践 篇8

关键词:工科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工科专业人才是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操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要求有足够的专业基础理论、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好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依托行业发展, 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1]。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理论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2]。

吉首大学通过与南方测绘集团长期合作, 共建了“吉首大学-南方测绘集团合作办学示范基地”。校企以基地为平台, 不断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形成了“工科专业3236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教学成果, 为其他高校工科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校企合作概况

吉首大学与南方测绘集团合作办学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2009年, 建立“吉首大学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校外实习基地”, 基地的主要职能是为工科专业学生提供测绘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场所;2013年, 建立“吉首大学南方测绘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基地除了提供工科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场所外, 还承担一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2014年, 建立“吉首大学-南方测绘集团合作办学示范基地”, 校企合作办学, 基地成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主体, 校企共同完成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 以及指导学生就业与创业、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承接工程项目等各方面的任务。校企合作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单一到全面、由分散到一体, 呈阶跃式发展。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依据“互惠互利, 双方受益、共同发展”的建设原则, 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平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构建了“3+2+3+6”的教学模式 (表1) 。

(一) 实践教学内容三模块。

包括课程实习与课程设计模块、专业实习与生产实习模块、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论文) 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着一类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任务具体, 自成体系,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统一的实践教学整体。

(二) 实践教学活动两驱动。

按专业岗位和创新特点要求设置的目标驱动和项目驱动。目标驱动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 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将实际实践教学活动结果与目标比较, 二者一致, 则实践教学任务完成。项目驱动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 以整个工程项目 (或其中相关部分) 为实践教学内容, 按工程项目验收标准来检验实践教学效果。

(三) 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三层次。

即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养与工程能力培养。第一层次为基础, 第二层次为传承, 第三层次为最终能力目标。前一层次为后一层次的基础, 后一层次为前一层次的延伸, 各层次间为一种递进顺序, 即实践教学应该遵循的循序渐进规律。

(四) 实践教学活动组织的六结合。

分别为内业与外业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硬件使用与软件开发相结合、兴趣培养与潜能开发相结合、学生选择与导师选择相结合、横向帮扶与纵向传承相结合。第一种结合是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 应兼顾行 (企) 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第二种结合是指实践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集中、分散或部分集中、分散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而定。第三种结合是指在熟练使用现有专业软件从事作业的基础上, 能够开发新的软件或改进现有软件, 是专为部分卓越人才设置的教学形式。第四种结合是针对个体兴趣与资质禀赋设置的实践教学形式, 是一种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形式, 旨在发现与培养各方面的尖端人才。第五种结合是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 学生可以选择导师, 导师也可以选择学生, 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人性化实践教学模式, 意在使师生在愉快合作氛围中完成实践任务。第六种结合是指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 横向上同学间要相互帮助, 培养团队意识, 共同进步;纵向上要虚心向老师、学长们学习, 传承并发扬其优良的职业操守、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是一种相互促进、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3+2+3+6”的实践教学模式, 规范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方法、过程、程序等环节, 体现了实践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管理等要求, 反映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果

校企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提出了“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 企业技术中心为合作平台, 建立校企全面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经过5年的建设, 形成了丰硕的实践教学成果。一是形成了一整套基地的建设和组织管理、经费及设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考评等制度。二是制定了基地人才培养方案、基地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等文件。三是建立了工学结合式、融合式、项目实战式、双导师制以及素质拓展等多种实训教学模式。四是构筑了集科技服务、学术交流、“双师”培养、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就业创业为一体的培养体系。五是基地接收了吉首大学相关工科专业学生4, 000余人次的见习、实习和实训, 学生在基地参与完成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 完成毕业论文100多篇, 培养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大为提高。六是学校为基地培训技术人员200多人次, 输送优秀毕业生32人, 校企合作工程项目经费超过3, 000多万元。

四、结语

第一, 充分利用基地的设施设备和实践教学场地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 按企业岗位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突出了能力培养, 满足了就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第二, 紧密结合南方测绘集团生产和经营实际, 开发出不同类型实践教学项目, 通过各类项目驱动, 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第三, 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教师双向交流机制, 实现了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动。

第四, 通过校企全面合作, 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协同发展, 达到了校企双赢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天明, 李洪智, 党跃轩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3:154~155

初中语文合作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 篇9

一、初中语文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有效的合作教学意识。

合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提高考试分数, 而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合作教学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 以实现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提升。合作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 完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 只是在课堂上针对课文内容提几个问题, 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一下得出既定的答案。这样对合作教学缺乏有效的目标意识与积极引导, 对合作教学的结果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评价, 合作教学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 缺乏有效的合作教学方法。

尽管说小组合作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策略, 但也不是什么都通杀的灵丹妙药。一些教师了解到新课改中明确了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便不顾一切地将合作教学带入自己的课堂中去。由于一味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没有结合课文内容与实际需要, 导致合作学习仅仅成为课堂教学无关大雅的点缀而已。缺乏有效的合作教学方法, 这样的语文课堂只能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导自演, 学生也是逆来顺受的被动接受, 表面热闹, 实质上是低效的, 容易走向合作教学的瓶颈。

3. 缺乏科学的合作小组创建。

合作教学小组的创建科学合理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合作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少语文教师在创建学习小组时, 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个性特征进行科学分组, 只是随心所欲地任意编组。要么将学习水平一样的学生分在一组, 要么将性格截然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 这样创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不但无法实现优势互补, 更难将每个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两极分化。由于性格兴趣方面的差异, 往往导致合作教学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有的学生洗耳恭听, 有的学生滔滔不绝, 合作小组成员间的心理失衡与失调, 是降低课堂合作教学效率的源头。

二、初中语文合作教学策略分析

1. 合理分组教学,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语文合作教学中, 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内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每一个人都要主动学习, 同时积极帮助其他组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必须建立在尊重和友情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此同时,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 也迫使教师慢慢释放课堂主动权, 放手让学生自主建立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应当营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想法, 拓展思维。

2. 分类指导语文教学, 培养合作创新意识。

语文合作教学要有足够的可感知材料, 如果仅用教材中的案例, 往往学生不好理解。教师要深入教材背后的现实生活中, 搜集贴近学生实际的感性材料, 为合作教学打造真实的环境。合作学习中, 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语文相关性内容进行讨论, 讨论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目标, 越是符合教学方向的核心问题, 越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其次, 教师要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讨论。课堂讨论如果组织得不好, 经常会出现离题或者冷场的现象, 这时要求教师按照设计的议题结合丰富的经验来把控课堂局面。再次, 合作教学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在小组讨论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主动表现的优等生, 中等生也偶有自己的见解, 而学困生大都沉默不语。所以,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 使他们融入团体中, 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 强化语文学习体验, 调控合作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组内成员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表扬, 也逐渐转变为对小组合作的集体赞美。这样, 学生作为一个小组整体都能体会到成功学习的愉悦体验,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在合作教学中, 教师的集体性鼓励或表扬, 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激活其语文思维。此外, 教师还要适时参与调控, 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的角色转换, 应当从台上走到台下, 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初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篇10

一、合作教学的理论概述及意义

“合作教学”是相对于“个体教学”来说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也就是说,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同伴之间相互合作为形式、共同学习目标为导向, 以各小组共同达成目标而获得总体奖励为依据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而且使学生之间互相沟通, 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 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体育课作为初中基础课程, 我们更应该积极应用合作教学模式, 以此来改变中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 大班级多人数授课必然导致的不能全面细致教学的弊端和新型学习方法要求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因此, 作为初中体育一线教师, 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合作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 并且活学活用。

二、合作教学模式分析

合作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师生共建的合作教学模式

师生合作是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学习。要求教师详细阐述学习内容, 并强调难点、重点, 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教学和现场指导;学生在认真领悟教师传授的要领的基础上, 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对教师要求的基本动作进行反复模仿、训练。

我们曾经在篮球课上进行了教学实验。我课前设置教学内容, 并且提出问题, 如运球时的基本动作、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在实际教学中, 分为9个课时, 每3个课时传授一个新的知识点, 其内容分别为运球、传球和上篮投篮。教师首先整体示范, 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为学生的自由活动留下更多的时间。在学生自由练习阶段, 教师进行教学巡视, 对弱势群体进行单独指导和帮助。

2. 学生互助的合作教学模式

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也是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可以增进学生之前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另一方面, 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以我校七年级的排球教学为例。在讲解完垫球的技巧之后, 开始进行学生间的互助学习。本班级共有54名学生, 根据身体素质和初次垫球的技巧进行划分, 共分为6个档次, 每组9人, 进行分组练习。每组9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组织练习, 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查, 并且向教师汇报小组训练情况。每一轮考查之后进行组内2~3分钟的讨论, 对本组的练习效果、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总结。在学习一段时间后,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组间调换;组内表现优异者对弱势者进行帮助辅导, 由教师统一调控。

3. 教师内部的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本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 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阅历经验以及教学热情不同, 应该进行教师间的合作教学。在每学期初, 组织教学大会, 制定教学大纲, 研究教学方案;在学期中, 组织教师考核, 查缺补漏;在学期末, 集中测试, 总结经验不足, 修订教学计划, 为下学期的教学改进做准备。教师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提高, 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更有助于教学成果的产生。

三、合作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连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和教学内容相联系都是徒劳。在实际教学中, 更应该注意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 多种教法相结合, 提高整体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关注个体学生的需求, 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

2. 注意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我国普遍存在单向教学的情况, 即学生和教师不能顺利地沟通, 所以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多边互动,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减轻双方的负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注意提高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性、愉悦性

初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篇11

一、合作教学的理论概述及意义

“合作教学”是相对于“个体教学”来说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同伴之间相互合作为形式、共同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各小组共同达成目标而获得总体奖励为依据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使学生之间互相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体育课作为初中基础课程,我们更应该积极应用合作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变中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大班级多人数授课必然导致的不能全面细致教学的弊端和新型学习方法要求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因此,作为初中体育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合作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并且活学活用。

二、合作教学模式分析

合作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师生共建的合作教学模式

师生合作是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学习。要求教师详细阐述学习内容,并强调难点、重点,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教学和现场指导;学生在认真领悟教师传授的要领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对教师要求的基本动作进行反复模仿、训练。

我们曾经在篮球课上进行了教学实验。我课前设置教学内容,并且提出问题,如运球时的基本动作、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在实际教学中,分为9个课时,每3个课时传授一个新的知识点,其内容分别为运球、传球和上篮投篮。教师首先整体示范,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为学生的自由活动留下更多的时间。在学生自由练习阶段,教师进行教学巡视,对弱势群体进行单独指导和帮助。

2.学生互助的合作教学模式

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也是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之前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以我校七年级的排球教学为例。在讲解完垫球的技巧之后,开始进行学生间的互助学习。本班级共有54名学生,根据身体素质和初次垫球的技巧进行划分,共分为6个档次,每组9人,进行分组练习。每组9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织练习,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查,并且向教师汇报小组训练情况。每一轮考查之后进行组内2~3分钟的讨论,对本组的练习效果、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总结。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组间调换;组内表现优异者对弱势者进行帮助辅导,由教师统一调控。

3.教师内部的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本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阅历经验以及教学热情不同,应该进行教师间的合作教学。在每学期初,组织教学大会,制定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案;在学期中,组织教师考核,查缺补漏;在学期末,集中测试,总结经验不足,修订教学计划,为下学期的教学改进做准备。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高,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教学成果的产生。

三、合作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连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和教学内容相联系都是徒劳。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多种教法相结合,提高整体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关注个体学生的需求,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

2.注意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我国普遍存在单向教学的情况,即学生和教师不能顺利地沟通,所以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边互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减轻双方的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意提高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性、愉悦性

体育是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合作性的学科。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活力,同时强调教学活动中各种动态要素之间的多边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顺应社会教育的需要。

合作教学实践 篇12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教学方式,改进策略

引言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要求, 符合其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便包括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然而怎样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实践的误区

随着高中课程的推移, 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日益增加, 难度越来越大, 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吃力, 有些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消磨殆尽, 甚至有些学生还产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 干脆有些学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放弃了数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然而往往因为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刻而步入误区。

1. 教师对于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方法的认知不够系统全面。 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空间, 通过一系列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等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 但往往学生很难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束缚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发展, 这正是由于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 导致教学模式进入了片面追求自主探究的误区。

2.教师太过于注重形式, 虽然说数学是门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 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做出了很大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也出现了问题。 例如在小组谈论问题过程中,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 可是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的时候往往只是优等生在发表, 其他成员并没有真正起到探讨的作用,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已, 导致教学实践出现形式上的偏差倾向。

3.师生、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 一般教师都会有厚此薄彼的态度, 把更多精力放在优等生身上, 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 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两极分化现象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更好, 差的学生越来越赶不上学习进程, 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隔阂, 基本是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做自己的事情。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课程理念倡导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要改变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练习”模式, 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深入分析教材难点、重点和知识点, 根据分析结果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知识点之前,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问题:6个朋友相约去饭店吃饭, 由于座位有先后顺序, 因此6个朋友互相谦让, 谁也不好意识坐, 在陷入僵局的时候, 饭店老板提议:“你们6个人在我的饭店吃顿饭就换个座位, 如果等到你们6个人把所有的座位都坐过之后再来吃饭, 你们的吃饭费用我们饭店包了。 ”这时候学生肯定会感到好奇:“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 怎么可能? ”大家在交头接耳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各位同学可以运用乘法原理算算看等这6个人把全部的座位坐一边需要多久? 学生在这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计算结果一出来, 学生大吃一惊, 全部座位坐完约需80多年, 不得不佩服老板的精明。 如此一来, 不仅使学生初步认识了位置排列和数学之间的关系, 为这部分知识奠定了基础, 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对所提问题产生质疑, 鼓励学生讲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此外学生在讲解自己看法时教师可稍加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针对探究问题, 采取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 针对探究性问题采取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安排任务让学生自由谈论。 例如:通过自由讨论三角函数的概念、运用方式、解题技巧, 可以提高学生的解能力和理解题能力、学习效率。

学生个人解题力量有限, 通过提出数学探究问题,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观察彼此, 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学习他人的长处, 扬长避短, 还能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帮助。 另外, 还能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愉快轻松, 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

3.引导学生反思, 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长久以来, 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教材内容的知识点、难点一板一眼地讲解给学生, 一般在讲解完知识点和例题后就草草结尾, 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对难以解决的学习困境要与教师加强沟通, 反复做错的题目要认真钻研, 准备一本错题集经常拿出来练习, 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熟练掌握学习方式, 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

结语

通过实践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有多么重要, 一味地使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模式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 提升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技能和综合素质, 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求职过程中无往不胜。

参考文献

[1]郭宗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12, 05:41-44.

上一篇:透过历史看中国经济下一篇:局域网安全防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