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合作阅读教学(通用12篇)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1
一、比较性的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选择有比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知识。这种比较性的问题可以是基础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和欣赏性的。它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一起搜集大量的资料,一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比较、归类和整合。
有时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如李清照前期后期的作品风格比较; 有时是同一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 苏教版必修一) ,就可以给学生补充《后赤壁赋》作一个对比阅读; 有时是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如柳永的《雨霖铃》( 苏教版必修四) ,就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必修一) 、杜甫的《登高》( 必修三)让学生将这些诗词中描述“秋天”的句子进行比较,品味作者不同的描写技巧和表达的不同情感,进一步理解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在毛主席的笔下,秋天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类内容可以使学生形成立体发散性思维并处于积极探求创造的状态中,有利于增强学生敏锐的思辨能力和洞察力,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探索性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他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直接的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而是蕴含在丰富的文字之中,学生只有在品读鉴赏的基础上才会发现她的探索价值。
如学习苏教版必修四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有小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琵琶女才艺高超,会依据情境和心情演奏曲子,那她出现时的第一支曲子该是何种旋律呢? 有同学说热闹,有的则认为凄凉,还有的认为感伤。我没有立即给出评价,而是趁势吊起了他们的胃口,请学生们恢复当时的画面,情景再现,然后换位思考,自己扮演“琵琶女”设身处地的从琵琶女的角度出发,再回答这一问题。让他们带着这种有多种可能的问题去探究文本。
再如,学习《祝福》( 苏教版必修二) ,我要求小组从众多疑难中筛选出自己组认为最有价值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有小组问: “祥林嫂没有文化,怎么会提出‘魂灵的有无’这样深奥的问题来呢?”
一组解疑: 我认为是她自发思考的结果,不是自觉行为。我们通过分析祥林嫂的遭遇会发现,她在捐了门槛后并没有赎罪,这使她百思不得其解,她对鬼神的深信不疑也变得“疑惑”了。在万般无奈中,她只对有见识的“我”还抱有一线希望。“我”是她最后的希望与寄托,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二组解疑: 这是作者的精心构思。小说提出全文的核心问题———“祥林嫂的‘疑惑’是如何产生的呢?”后,接着就探寻疑惑产生的原因,这正是小说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独到构思之处。祥林嫂走向死亡的过程正是她疑惑不断加深加重,思索不断加深不断清晰的过程。
类似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已有的理解会自愿深入其中,并做出某种“有价值”的发现和合理的推测,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进而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
三、拓展性的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跳出前人的思维定势,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类问题一般没有程式化的步骤或者标准化答案。设计这类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力来提出不同意见,并使这些见解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意想不到的思维融合,最后形成拓展性的解读效果。
如《雷雨》( 苏教版必修四) 可以针对剧中的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的问题展开拓展性讨论。食指的《相信未来》( 苏教版必修一) 我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材料对诗中的多个“意象”如灰烬、雪花等进行多种解读。
这种拓展性的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性的问题
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苏教版必修四,选自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题目是编者加的) ,学习时我先让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问为什么编者要加一个这样的题目? 这个问题其实关乎小说的主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对人性的真假、美丑、善恶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最后形成小组独特的感受和观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化整理”,肯定会有创造性的发现。
五、小组自行拟订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出现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是小组成员认为有合作探讨价值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可能是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也可能是小组所有成员在小组内凭借自身的能力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解决,这类问题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甄别能力,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太多,要做出及时准确的选择。
如学习《长亭送别》( 节选自王实甫《牡丹亭》苏教版必修五) ,我让学生“硬读”文本,尽量提出疑难问题,学生钻研得很投入,很多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例如:
1.你认为莺莺跟张生之间的感情是真正的爱情吗?
2.莺莺跟张生在爱情中的地位为什么不平等,张生是感情的主导者吗?
3. 作为富家小姐,莺莺对自己的爱情为什么那么没有信心?
4. 你怎么看待莺莺的爱情观?
然后师生一起处理这些问题。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是比较性的、探索性的、拓展性的、创造性的和小组自行拟订的等方面的问题。当然在设计合作内容时还应该本着多样性,具体化,富有兴趣等原则。
摘要:在语文合作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语文合作阅读内容应围绕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合理科学的有选择性的确定,并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达到“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合作阅读教学,合作内容,科学选择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2
谷城县庙滩镇黄畈中心小学:卢桂莉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使语文阅读教学实现高效,语文教师必须废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这种学习活动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会学”、“我乐学”,真正意义上的做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这种学习形式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现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现高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精选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厌倦,导致阅读效果事倍功半。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1、选择可具体分解的内容。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因此,那些可分解的内容,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教《坐井观天》一文时,在帮助学生分清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内容后,我采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品读对话内容,然后指生佩戴青蛙和小鸟的头饰再进行课本剧表演,使学生在合作阅读课文中感悟出青蛙是一个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不听劝告的人。小鸟是一个目光远大、视野开阔、敢于批评错误、善于观察的人。理解课文后布臵了一次说话训练:假如你是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再推选一名学生在班上交流,最后评出最佳小组和个人。由于说话交流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还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因此,同学们在说话交流的过程中都显得格外地专心。
2、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如在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紧紧抓住课文结尾:“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在小组内反复朗读感悟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果不保护环境,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小村庄为什么变成什么都没有了”?我把该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参加讨论有兴趣,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学困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大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我调动起来了。
3、选择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围绕重点内容展开合作交流,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如在学完《掌声》全文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文中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第二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你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从而感受英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后得出结论,从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要善于营造开展阅读合作学习的氛围。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合作朗读中感悟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以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于是我设计了分小组“开火车”朗读小兴安岭春、夏、秋、冬这一环节。在小组合作阅读中品读文中“抽”、“浸”等词用法好在哪里?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做到用词准确。同学们的齐声感情朗读使老师感受到小兴安岭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小兴安岭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谁愿意来做一名小导游,把我们美丽又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介绍给大家?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小兴安岭旅游的话,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同学们在我的鼓励下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后来我就点了几名学生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季节,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来描写景物使自己的文章语句更优美生动。
三、教师正确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开展阅读合作学习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力量加以整合,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以此达到教和学的统一和教为学服务的目的。这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促使传统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更不是让学生“自由地”任意活动,而是力图破除“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的思路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它要求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把握得不好,仅流于形式,这种合作将会收效甚微。
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到学习中去,始终监控学习的过程,引导学习的方式。这样,阅读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被语文老师所左右,学生受益大,新课改成功的希望就大,高效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效果也就会更显著。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的诸类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为重视学生的个体阅读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阅读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阅读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明确合作阅读的目的和要求
合作阅读的目的是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建立小组探究式阅读模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合作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目的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先由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分组讨论、辨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大胆设想,允许他们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各种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全面掌握阅读的目标。二是老师提出目的和要求,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变抽象为具体,逐步融化知识点,以达到合作阅读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阅读:1.文中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的“背影”?2.是什么地方看见的那个“背影”?3.作者为何不进行正面描写,而用“背影”来突出父亲的高大形象呢?阅读后各个小组讨论,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可让小组成员直接回答:文中着重写的是父亲在送我上车后,作者透过车窗看见父亲到月台为他买桔子时的“背影”。第三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可先组织学生在组内阅读讨论,教师进行指导、点拨,再由各小组辨析,师生共同总结:“背影”是在浦口惜别这个特定环境中,父亲留给作者的最后印象。买桔子的场面,作者看到父亲肥胖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履,但还是那样的坚忍不拔,看见父亲背影的一刹那,那种慈父的爱,深深地感动了作者。背影融进了父亲一生潦倒饱经风霜的苦涩,透视了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和爱子深情。作者选择了这个角度进行描写,所以以“背影”为题。
在合作阅读教学中,上述两种途径可交替使用,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和自学精神
要使学生养成合作阅读的习惯,最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在自学的基础上形成积极思考的探究意识。如果学生缺乏自学习惯,阅读教学很容易陷入教师以讲代读的泥潭。如果在自学过程中不强调思考和合作,那么,自学过程就会缺乏深度和广度。文章的主要写法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读者想从中获得什么,得到哪些启示,有哪些收获等,这些都是阅读过程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单靠学生的个体阅读有时是解决不了的。阅读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没有群体的思考和探究,那仅仅是一种肤浅化的阅读,是不可能使阅读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的。所以,必须使学生养成在合作中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自学包括两个过程:认真读原文和能对文章做出评价。评价的态度越明显,阅读的收获就越大,如果全盘接受书上的结论或老师的结论,那就是被动的阅读,其价值也是很有限的。为了发挥阅读的效能,应培养学生阅读中的群体意识,使他们能够融合大家的感受,形成自己深刻的判断。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可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学课文:1.认真阅读全文;2.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作出较客观的评价;3.少年周恩来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口号,对我们这些21世纪初的青少年有无现实的意义?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为了集思广益,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各自组建小组进行深度合作探讨,最后由各组代表概括出问题的主旨:20世纪初,列强入侵,国家贫弱不振,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正是由于这样,周恩来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这一豪言壮语对于21世纪初中国的青少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他们只有认真读书,掌握高新技术,才能建设好祖国,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合作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比如,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钓鱼岛事件,课外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对照课文,讨论明确: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增强国家实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新的崛起。
三、指导学生掌握合作阅读的基本技能
阅读教学中要顺利实施合作阅读,还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语文教学中基本的阅读方法有很多,而最基本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速读。阅读方法的选取应根据阅读内容及合作方式灵活确定。例如在教学魏巍《我的老师》一文时,笔者以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组织教学,每组阅读的重点分别是:
找出文章记叙的要素;
找出本文记叙的人物;
所表现的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由于这四个问题难易程度不同,阅读量也有大有小,所以阅读方法我们分别选取默读、速读、略读、精读。由于实行分组合作阅读,而且阅读方法选择得当,学生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讨论、交流,阅读效果非常好。比如对文中记叙要素的分析、归纳,学生的回答就非常准确:
时间:一个夏季的夜里。
地点:家里。
人物:我、我的母亲、蔡老师。
起因:思念老师。
经过:熟睡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往外走,走出席子六七尺远,要去找老师,让母亲给喊住了。
结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不难看出,学生在老师恰当的点拨下,通过合作阅读,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浅探 篇4
1. 关注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习惯
语言学习离不开学习者的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自主阅读是提高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前提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语言素材表达的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习惯和能力。可以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其语言理解感悟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为彼此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在发挥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样化的自主阅读方式来理解文本内容。这种自主阅读方式主要有默读、朗读、轻读等。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由的学习发展范围,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思考的习惯,以此来帮助学生能够适应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学习。这种自主阅读,应该注意激活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思维,特别是对文章中的思想主题的多元与个性、人物情感的复杂与丰富、理解感悟过程的变化与深化等予以特别留心,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带着质疑去探究思考。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苏教版)必修一的教学引导中,为了能够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我在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充分融入到阅读学习过程中。如在《寻找精神家园》的阅读中,我要求学生首先利用网络等学习资源,找出刘烨园、林海音等作者的写作风格,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像在《站着读与跪着读》的阅读中,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质疑:这两种读法不同,又有怎样的效果?最后,建议学生列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以便进行合作探究。
2. 发挥团队作用,鼓励学生多元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质疑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探究。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要鼓励阅读者自主理解外,更要鼓励他们能够进行感悟。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途径渠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为丰富的阅读思考方法,增强阅读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个体单位,运用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机合作探究,不仅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阅读思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对此,我们可发挥团队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运用同桌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思考探究,以此来活跃阅读学习的氛围,有效解决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该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阅读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发展创新能力。
在《语文读本》必修一的《再别康桥》阅读探究中,我要求学生能够就该诗的线索、修辞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合作,特别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比喻”修辞运用对于诗人离别情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3. 整合合作成效,提高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学生的阅读合作探究不仅需要一定的引导,而且需要能够将合作探究的成效予以充分整合表达,以此来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这种整合能够使得探究过程更为具体,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和语言表达予以充分展示,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信心。
我以为,整合阅读合作成效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中的理解感悟,通过语言表达或者其他的途径予以呈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和反思运用能力。这种整合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多样性,按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表达。(2)准确性,学生在合作探究后的理解感悟应该是理性思维的具体化。(3)创新性,即这样的阅读学习探究能够是学生感悟体味和文本语言表达的有机融合。
合作探究阅读教学策略运用,能够在发挥好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同时,更利于激活学生丰富的阅读学习思维,优化阅读学习思维,增强阅读教学效果。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运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认知思维和整体理解感悟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芳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研究) , 2007, (11) .
[2]丁明照.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1) .
[3]丁莹.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11) .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5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的开题会。此项课题由我主持申报,于今年11月被立项为市级-般课题。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这也促使我们珍惜这次机会,都能发挥一己之长,在我县的教育科研领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构建语文阅读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①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②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③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④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乃至我市农村初中“学困生”、“厌学生”、“流失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的教学质量。
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三生”,整体提高我校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的理论基础
1、“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同时语文是文化,还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工具性是着眼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议实践的能力;人文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感情的熏陶,汲取中华文明的精髓。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可分离。
2、“自主建构主义”教学观
“自主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在被学生接受之前,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权威性的,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教材知识正确性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也不能用专家、教师的权威性压迫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已有经验、知识为背景来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同已有知识对接,来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获得新的知识。学习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从而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教学方面: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给农村中学的课程改革提供一条新路。
2、学生方面: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高效率地达成学习目标。
3、教师方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构筑起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研究的内容
以“感知——领悟——展示”为基本教学过程,以自主建构思想为核心,以教与学平台为生长点的教学操作体系,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重点选择课型为呈现方式,探究符合农村中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阅读教学资源的内在联系,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科学配制,争取达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
要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与维持,进行阅读方法(泛读、精读、研究性阅读)的科学指导与训练,要持之以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用。特别注重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花大力气探索自主合作阅读教学的模式,以促进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一)课题组人员分工:
姓名
年龄
职称
职务
课题具体分工 李建英
中一
教师
主持课题的研究
魏广利
中一
校长
全面负责,组织管理、经费保障
郝希壮
中一
主任
开展活动、材料搜集 魏玉丽
中二
教师
自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
用研究与材料搜集
魏 娜
中一
教师
讲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
用研究与材料搜集
王士丽
中一
教师
讲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
用研究与材料搜集
张青海
中一
教师
自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
用研究与材料搜集
齐建敏
中二
教师
自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
用研究与材料搜集
张海波
中一
教师
自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
用研究与材料搜集
陆希刚
中一
教师
阅读教学中现代技术运用用
及网上阅读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步骤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实验研究,利用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在研究中验证和丰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我们的思路是教师即研究员,教室即研究室,其具体步骤为:
1、准备阶段(2007年5月—2007年11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A、申报课题,请求市规划办组织课题研究专家委员会评估、立项和审批。
B、研究教师学习有关理论,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C、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召开研讨会,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
D、成立课题学科研究小组,拟定课题研究计划。
E、培训研究教师,组织教师学习理论、课题方案
F、拟定研究计划,确立实验班,对比班,启动实验
2、实验研究阶段(2007年12月—2009年5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紧密结合“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开展实验研究,重点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3、形成最终结果(2009年5月—2009年7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成形的教学模式),撰写研究报告。
2、整理论文集、案例集,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验收。
七、研究预期成果及形式
1、课题结题报告。
2、成功的课例展示、经验推广。
3、案例集、论文集。
借此开题之际,我向课题组的全体教师提出几点要求与希望:
(1)要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教学不再是经验教学,我们平时要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从理论中获取信息,指导教学。就本课题而言,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两个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报刊、网络上的相关材料,积累素材,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素质。
(2)要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合作观念。
在我们乡镇中学课题研究有许多的障碍和困难,如:资金、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我们的软环境不能差,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应该有人人争先的意识,因为没有竞争就不存在进步,但课题本身又是一个集体工作,要讲求团队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在竞争的前提下,多交流、多合作,把个体与整体融为一体,扬长避短,群策群力,把我校的教研工作带上一个新台阶。
(3)要富有创新精神,提高业务能力。
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一种未知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需要我们平时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工作,打破传统,摒弃旧模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树立教改意识,借助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上档升级,争取两年后成为我校、我县的名师。
此次开题会后,再过一个月,此项课题将进入实验研究阶段,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精心谋划,查漏补缺,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彻底、做到位。课题启动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兄弟校的协助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我们要把责任化做动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拓展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质,把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为我县教育科研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开题报告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 教学课堂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在最新的课堂标准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其要求主要体现在: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坚持教师的导向作用,要不断的体现教学环境中学生为主体的内在要求,从而不断发挥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空间,并不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针对现实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才能较好的引导学生热爱语文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课堂氛围的华丽逆转,是摆在语文阅读教学老师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现实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结合自身观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一、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美国最新推出的“翻转课堂”以其新颖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它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其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课前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利用教师提供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二次交流学习,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沟通解决,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语言沟通能力,实现老师和学生身份的颠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正在实施的“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学生课前都要事先做好预习准备,了解知识的大概内容和构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不断的预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见,预习对于学生有效学习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美国的翻转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教师们在布置课前预习时有一份详细的作业目标,设计了一条学习路线,引导学生朝一定的方向去学习。而我们现在,一些教师给学生的预习目标太笼统模糊了。因此,学生学习要让学习达到最优效果,教师要有明确的预习导航。教师必须在课前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目标细化,让学生明确知道一篇课文该按照怎样的路线去预习,预习中要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即:细化预习目标。
目前,由于条件有限,我们没法像美国的翻转课堂那样制作教学视频,但我们可以将以上预习目标设计成表格式或填空式的预习导读卡,让学生对预习目标一目了然。在教学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教材时,我与孩子们共同探讨,共同设计了这样的一份预习卡:
ⅹⅹ小学五(1)班“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卡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课前预习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交流分析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根据语文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基本情况把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可以从以下几种类型考虑:(1)可以根据学生原先的座位采取就近组成的原则,从而更快的投入到小组活动当中去。(2)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组。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将那些平时关系不错的“小群体”聚集起来,对于课堂活跃以及兴趣的提升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选择小组合作伙伴,从而提高学习氛围。(3)根据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来分。由于学生自身性格、学习等方面的差异性,在课堂分组中,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分组,从而达到学生分组的合理有序,推动整个课堂环境的良好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经过不断的训练,要使学生逐步达到会交流、会倾听、会质疑、善于融合等习惯,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积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探究释疑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拥有一种高涨的心情来进行学习和思考,不断的在学习中去感受自己智慧的存在,从中体会到创造所带来的快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教学意境,引导学生培养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教学《蛇与庄稼》中,教学老师提问:“你们怕蛇吗?”在大多数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后,老师又提出“课文提到其中有个地方没有蛇的存在,但是却经常去外面买蛇来养,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全身心的投入思考当中,寻找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7
一、创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 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新课伊始, 教师能巧妙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认知领域的“崭新视角”, 促使学生原有的较为平衡的认知结构产生波澜, 诱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心理向往, 是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基点所在。
探究式教学需要在一个民主和公平的氛围中进行,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只有营造民主公平的氛围, 才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生能够敢于探索, 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进而获得新的发现。一方面,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认真考虑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 学生应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 敢于探索和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二者的关系中, 教师的态度是关键, 教师应该抛弃原有的死板教学观念, 将民主和公平引入到教学工作中, 与学生建立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的关系, 为学生建立起共同创造、共同进步的发展平台, 让学生充分放下包袱, 积极热情的进入学习, 勇于思考, 勇于探索, 勇于创造。
二、提供机会, 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过去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或者老师问学生答, 时间都被老师的“讲”或“问”占有,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失去了读、悟、思、探的机会, 成了教师灌输的容器或被老师摆布的机器人。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读、悟、思、探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去读书, 去感悟, 去思考, 去探究, 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感受和驾驭文本。
三、展开想象, 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1教师综述课题, 学生质疑提练出探究课题。
探究课题应当带动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和自主性, 才能最具有针对性, 可以发挥最佳效益, 所以, 由学生指出探讨课题势必是最好不过了, 教师若能从学生的疑惑中予以精炼和修正, 而最终形成探究课题, 实为最佳策略。基于此,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遵循自己的想法填写意见, 研读有关的核心语句, 同时进行针对阅读体会后的交流。这样, 学生就顺其自然地感知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
2研读文章标题提炼出探究课题。
标原本指器物或者字画上的标记, 而题与页紧密相连, 本意为额, 标题现今被理解为文章的核心思想的归纳和总结, 对文章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尤为重要。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 常常一看题目就可知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 窥其文意, 得其意蕴。所以, 从文章的标题出发来提炼探究课题, 不仅节省时间, 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学生自由阅读, 反复推敲, 并与其他同学讨论, 其间教师应从旁协助, 但要做到适宜性, 以求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充分理解词汇的含义。
3处理课后习题时导出探究课题。
文章所负载的习题是文章的主要训练重点和目标, 所以, 学生在处理课后习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探索, 最终导出探究课题。
4进行趣味互动时引出探究课题。
探究性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够活跃课堂,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趣味活动, 在课堂活动的编排上, 应注重学生的兴趣点, 通过有趣的互动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5研究分析插图时提出探究课题。
文章主体、图像和习题是语文教材的三大板块。其中图像即插图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给冰冷、复杂的文字赋予生动的画面效果。所以, 在研究分析插图时提出探究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延伸探究。
激励评价可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教师评价学生要以表扬为主,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补充一定材料, 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实践、探究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应该把学生放置在探索者的位置, 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把学习过程作为知识的探索过程看待, 时刻关注在探索性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语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张行涛、周正勇主编.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年出版.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8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合作教学条件与情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其根本任务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实现学生有效自主阅读。合作教学法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就要从教学设计中找到灵感,创设合作教学条件与情境,使学生自觉配合教学进程。合作教学法从教学设计中,就将阅读教学构思为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使之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阅读想象舞台。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纳入到想象中去,从而激发起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丰富了合作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通过合作教学呈现出来。因此,创设合作教学条件与情境,就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阅读兴趣,倾听学生心声,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以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朱自清先生《背影》为例,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将把课文的内涵抽取出来,让学生从身边亲情故事说起。结果开场白一落下,学生们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通过选取几个学生的故事交流,导入到课文朱自清父爱与子孝的过程中,从而将现代感恩理念与传统亲情结合起来。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共同合作把课文内涵挖掘出来,而且把每个人的兴趣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活动中。笔者还趁热打铁通过亲情·感恩专题读书活动,列出书目让学生阅读并举办读书心得评比活动,这使得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激发起来,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搭建语文阅读桥梁,探索沟通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
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自我阅读来沟通文本,使阅读教学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作者等多种阅读因素的有效沟通,从而落实新课标精神。合作教学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实现阅读教学中多元素对话与沟通的渠道。首先从师生对话来看,合作阅读为师生平等对话搭建了舞台,不仅能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无节制的误读,而且还能使教师找到学生阅读的误区。其次,从学生与文本对话来看,阅读教学是精读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使文本中的疑问会逐步消除,甚至文本能反作用于合作教学过程,使师生对文本有更深层的解读,如上述《背影》的感恩理念正是来源于此。最后,合作教学法打破了学生间语文学习的优劣势常态,注重能力与知识迁移并重的阅读教学,反映出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力的运用,有助于师生间良性的沟通与对话。
以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为例,学生们通过探究鲁迅先生如何刻画尊敬的“藤野先生”,很容易与文本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即以日本人民的善良与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对比,借此来反衬“藤野先生”的可贵。但阅读教学不仅限于此,透过“藤野先生”的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去认识日本与日本文化,把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热情区别出来,才能真正领悟到鲁迅先生对老师的尊重与爱戴。由此可见,学生、教师、课文与鲁迅先生的对话全系于“藤野先生”的解读,从形象到文化,从精神与品质,从超越民族到爱国主义,都反映出阅读教学中合作各因素之间的对话与联系。
三、立足课程标准要求,拓展合作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既有落后阅读观念、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又存在着人为性制造阅读障碍如肢解课文、只看细节不看全局等。要摆脱这种困局,就要立足于语文新课标要求和新课改理念,以合作教学法为突破口来拓展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合作教学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把构建开放课堂视为重要实现方式,这就必然带来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深度介入。在这种情形下,语文教师只有因势利导积极拓宽阅读教学之路,才能被阅读主体的学生所接受,从而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反之,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无助于新课标精神的落实。
笔者在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技》阅读教学中,曾遇到尴尬。由于个别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得知课文是删减版,就通过网络找到了完整版本的作品。而众所周知,删除部分实为少儿不宜,因此笔者尽管不能按完整版本来引导阅读,但依然对学生探究精神作出表扬。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拓展新思路即开放而有节制、民主而有道德束缚,来说明课文删除原因,从而做到既不肢解完整版原意,又回避不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鉴给学生阅读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鼓励学生在正确“三观”引导下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阅读习惯。
总之,合作教学法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师生与文本、作者甚至编写者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来反馈语文教学与学习的成效,从而拓展语文教学的思路,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与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阅读习惯。
摘要:合作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广阔的实践天地,其不仅能落实新课标阅读教学的本质要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且还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合作与课内外结合等多种合作教学或学习方式,给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能有效打通语文听、说、写等基础功能的联系,实现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徐悫.阅读教学是个对话的过程[J].文学教育(上),2016(05)
[2]师玉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语文的新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 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将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 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融会贯通, 并达到阅读的目的。
一、合作学习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促进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 获取知识。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课堂交流中利用合作教学对语文阅读的渗透, 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文中通常会穿插一些简单易懂的诗句, 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这些优美的景色, 但如果教师只是不断重复这些内容, 会使得学生不仅感受不到文章对景色的优美描写, 反而对这些陌生且不易理解的诗句产生迷茫和厌烦的情绪, 导致最终不愿意阅读。
遇到这样的情况, 将合作学习法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首先, 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关系为基础, 为学生创造语文阅读学习的机会、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法。比如,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初春》这一课时, 如果教师过多地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于春天的诗句、成语或是歇后语等, 会无形中使学生对春这一概念更加模糊, 甚至导致学生不知道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 从而与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背离。例如, 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提杨柳醉春烟。”教师在讲完这一句诗之后稍作停留,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领会并思考, 在小组合作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之后, 再由学生对出下一句诗“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经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对春天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对这句诗的运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挑选合适的阅读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挑选内容。那么, 什么样的阅读教学内容适合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选择:第一, 阅读内容要具体, 最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自行分段并进行提炼的内容;第二, 要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 从而产生成就感, 这样会极大的激发学生想要阅读的欲望;第三, 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给学生分配相关任务, 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有方向地阅读。
三、教师积极参与, 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 即使小组讨论后, 他们对所讨论的内容也只是了解到一些皮毛, 没有深入到核心内容, 因此当整个小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就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同时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根据小组内讨论时争议较多的问题,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从而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比如, 教师在讲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可以先带领学生朗读这首诗,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瀑布所体现的雄伟壮阔。然后, 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理解诗词的大意, 分析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当小组遇到难题时, 教师可以适当的继续引导, 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 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10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
(一) 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常是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分层, 然后再逐层讲解, 并且总结文章所体现的主旨。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小学生理解能力不足, 因此学到的知识很少, 阅读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所蕴含的知识进行理解, 才可以有效提高理解能力, 使记忆更加深刻。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 充分理解文章中的知识。
(二)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合作精神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 只有具备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能适当时代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 小组之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小组成员为了捍卫集体荣誉一定要进行合作、共同努力, 同时, 成员与成员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培养了互相协作的能力, 也树立了正确的竞争意识。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一) 进行科学分组, 增强教学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能力较强, 思考问题快、思维活跃, 但是一些学生学习水平和基础能力较差, 思考问题慢, 如果按照学习层次进行分组, 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还有可能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在分组的时候, 要确保每组的学优生和学困生数量平均, 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学优生的带领下, 共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效率。
(二) 营造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具有神奇的力量, 是学习的催化剂, 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阅读教学中,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学生只有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 才能从心里主动学习、愿意学习, 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篇文章的过程中, 教师在分组后, 可以通过引导法、问题法等, 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学习兴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 因此,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要通过热点话题或者游戏, 让小组成员互相熟悉, 拉近成员之间的距离。当成员互相熟悉后, 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进行相关的竞赛, 让成员充分认识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兴趣。
(三) 确定教学目标, 进行分组探讨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 思维还不成熟, 对文章的理解还不透彻, 同时, 每个学生的认知不同, 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确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且进行组内探讨和总结, 选出最佳答案, 然后, 各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小组最后选出的观点, 教师进行点评, 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四) 教师适当参与, 进行相关指导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 理解能力不足, 即使进行小组讨论, 也很难对文章有透彻以及全面的理解, 特别是当整个小组遇见阅读、理解难点的时候, 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因此, 教师要适度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以平等的身份给学生指导, 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引导小组中的争论问题, 帮助小组统一思想。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蕴含的雄伟壮阔,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然后再进行分组,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以及写作背景等。当小组遇到学习难题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 体会诗人的情感境界。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十分必要,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主动性,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学生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 谢祥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 阅读教学 合作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3-02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语言学科,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方式传统,导致学生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灰心、厌烦,消极学习的现象,这对高中的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教师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够改善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语文阅读的学习也是需要一个创新性的手段,是需要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的。如果语文的教学缺乏了这些因素,那么语文的教育将会是失败的,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1.1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从小学起,学生一直在接受应试教育,教师也按照应试教育进行教学,利用分数来划分学生的好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语文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应试教育中,学生是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学校只有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才能改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高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手段是比较单一的,没有吸引人学习的亮点。例如在一些小说的学习中,学习模式竟然和学习普通的课文一样,由老师带领大家朗诵几遍,然后看看里面的主题思想就结束。这样呆板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只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语文只会感到越来越没意思,最后语文的学习也不会起到提高道德修养的作用。
1.2课堂缺乏互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最讲究的是探究与合作,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是缺乏互动的。没有了课堂互动,学习效率也是会比较低的,质量也不会提高。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只会一本正经的给大家讲解理论课本,然后再进行习题演练,这种如此单调的教学模式,只会使高中课堂的学习效率越来越差。因此,课堂上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没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只会越来越差,课堂的学习质量也会越来越差。
2.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的阅读中,虽然阅读是个体行为,但共同的目标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很有必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结合思想教育、时事教学、交流经验等,使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首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与人合作能力。其次,可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语文的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创新性。这种具有创新特点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的阅读能力。最后,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3.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情景教学能够把语文教学素材由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是比较生动活泼的,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给学生很多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这种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独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3.2分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互动式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同学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和教师进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只有了解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然后用学生习惯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加以指点,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上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把一些学习的问题解决好。
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在学习时,如果遇到语文中的难题,是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的。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是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通过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来实现。有了学生的提问,老师就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方案。互动式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到新的知识,学到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互动式学习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是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突破。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阮兰妮.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9:138-139.
[2]任莉红. 浅谈高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类型[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08:52.
[3]潘伟春.浅论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13,16:46.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 篇12
一、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类型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形式非常重要,利用合作的形式推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能够很好的保证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基础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好的理解团结的力量。在阅读教学的中主要包含两种尝试形式,一种是分工合作的方式,另一种是分头合作的形式。其中的分工合作主要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学习的中心问题与学习的具体要求,在掌握问题与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合作事宜;分头合作主要是明确学习中心的基础上需要学生之间分头进行学习,针对自己的学习的观点与小组成员们进行积极的讨论,总结出最准确的答案。这两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能够很好的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的形式其中主要包含对于学习的中心与内容等进行明确与掌握,同时在明确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任务分配,通过阅读之后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最后进行积极的讨论与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的积极性,在充分紧张的范围中进行具体的阅读学习,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更好的掌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教师在这期间需要为学生制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分工合作的内容。
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阅读文章的内容中心与学习目的进行明确的掌握与分析。在进行阅读之前需要清洗的掌握需要学习与阅读的知识点,带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根据阅读的内容逐渐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三、合作学习中的分头合作
合作学习中的另一种形式是分头合作的方式,这种分头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分工合作的完善与延伸,首选需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明确与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需要学生们进行共同阅读,在阅读之后带有问题的进行思考与探讨,学生可以相互进行探讨也可以独自思考,最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与分析,在不断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出最恰当的答案。对于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文章的需要进行详细的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掌握的学习知识与学习内容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与介绍,帮助学生完成小组之间的答案探讨。在不断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针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更加完善的总结,拓展在阅读上的思维空间,针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扩展思维,完善探讨的内容。在进行这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问题的提出上,一定要中心明确、精简干练,保证学生能够清晰的掌握与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合作的研究。
四、课外阅读的合作学习
对于小学语文来讲不仅需要进行课堂上的阅读,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课外的阅读知识,某小学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选择很多恰当的课外阅读,每个小组阅读的课外知识并不相同,在阅读之后小组之间相互分享知识,因为小组之间阅读的知识不同,因此相互分享的时候回产生很多的兴趣,在分享之后在将任务进行交换,这样能够更深层次的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与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并且语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母语知识,利用合作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质量提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语文教学在整体上的提升。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应用还不够完善,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教学方式本身不具有固定性,结合学习的变化进行逐渐的变化与改善,这样才能整体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忠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亚太教育,2015,35:171.
[2]段勇刚.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173.
【语文合作阅读教学】推荐阅读:
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05-23
语文教学的有效合作06-12
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08-11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教学11-29
语文教学因合作而精彩12-1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初探07-13
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策略10-07
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的反思12-28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07-23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