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合作教学

2024-11-05

对话合作教学(共12篇)

对话合作教学 篇1

摘要:对话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学习形式,也是训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也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有效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科学的设计对话主题,能够强化对话教学的效果,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合作学习

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训练,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都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应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借助特别设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达到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一种科学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英语对话教学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实践应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英语对话训练,可以更好的调动孩子们参加,并且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同学之间的带动作用, 利用孩子们的好胜心和爱表现的特点,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对话教学效果。

比方说,在学习了苏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的Unit 3 Holiday Fun.的内容之后,教师围绕着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了对话的主题就是“Holiday Fun.”让学生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自由发挥。为了让学生们可以充分围绕着Holiday Fun.讨论,接收最多有效的信息,形成英语的刺激, 教师组织了四人学习小组,每个组的学生都是教师在兼顾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按照英语水平的高低,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一个英语比较优秀的学生,两个中等学生,再加上一个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两个中等学生对于优秀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再带动那个较差的学生,一起参与英语对话,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表达。

由此看来,在英语对话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关键还需要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把不同性格、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参与英语对话,锻炼英语能力。

二、精心设计对话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

英语对话是为了创造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英语的过程中,学会准确灵活的应用英语知识。那么,对话主题既要围绕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也要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学生产生参与对话的兴趣,并且还有话想说,有话可以说。

比方说,在学习了苏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的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内容之后,围绕着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设计了一个对话主题是“Foolish and Clever”。由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围绕着主题进行对话,阐述自己对于Foolish和Clever行为的认识和判断,有学生说: “I think lying is foolish,because it is easy to detect.”有的学生说:“Oh,yes,i agree with you.When somebody tell a lie, he always feel guilty.You can tell it by his eyes.”由于对话交流的主题是开放式的,学生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的投入到交流活动中。

由此说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对话主题,是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进行广泛的对话交流的重要诱因。学生对于自己了解的事物、亲身的经历通常会有很多话要说,自然讨论也就会比较积极,对话交流的效果就会越好。

三、及时指导学生行为提升英语对话学习效果

在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学习进行对话练习时,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更加需要教师对于小组对话练习的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学习活动的节奏,及时的指导学生的英语表达,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应用方面的困难,对于学生参与对话,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是非常有好处的。

比方说,在小组合作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永远只当听众,成为小组对话的一个旁观者,这就需要教师的调节,引导这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如,当前学生想要表达“国庆节期间去旅游了”时,不会说“旅游”这个词语的英语“travel”、“trip”时,教师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克服表达的困难,采取轮流发言的形式,为学生积极的参与合作学习提供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锻炼,提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质量。

由此发现,为了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话的效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对话过程也要加强监管,通过及时的手段进行调节控制,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对话,感受与小组同学进行对话交流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达到训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在对话中的积极体验,并且,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相互补充和促进,从而让英语对话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功能。运用合作学习开展对话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优化学习形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话合作教学 篇2

中美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于2014年7月在北京举行。5月11日-13日,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访问中国,分别与中国副总理汪洋、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中美双方就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简称“SED”)的基本内容达成了共识。尽管这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诸多争议,但历史经验表明,只要两国保持高层对话和接触,通过积极沟通、直面分歧、寻求共识的方式来管控中美争议,两国关系就没有“过不了的坎”。

对话机制有其特殊意义

中美之间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项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但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两国之间级别最高、对话内容最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对话管道。2006年,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前总统布什共同创立中美“经济对话机制”,每年由中美两国的经济、财政和外交首脑率领各自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举行综合性的经济、财政与金融政策对话。2009年1月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为了及时应对两国间基本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上的新特点,两国决定提升中美一年一度的经济对话机制的层级,将经济和金融政策对话扩大到安全、防务和战略领域。中美这一高端的年度对话机制从此也正式命名为“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

2009年5月,首度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时任中国副总理的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在随后的4年里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举行了4届中美SED,在促进两国经济、金融、贸易、环境与气候问题合作、汇率、双边投资,以及网络安全、地区安全热点局势等诸多问题上的中美政策沟通和增强合作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奥巴马政府进入第二任期,中国也产生了以总书记为代表的新领导集体。象征两国新政府团队上台、中美SED“新人当家”的第五轮中美SED在华盛顿举行,中国方面由主管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新任国务委员杨洁篪负责,美国则由新任国务卿克里和新任财长雅克布?卢负责。

在2013年7月10日中美第五轮SED对话的开幕式上,汪洋副总理虽然是SED的“新人”,但表现却十分老辣。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汪洋副总理诙谐幽默,将中美经济和金融关系比喻为彼此都不能分离、已经高度相互依赖的“夫妻关系”,强调既然已在同一屋檐下,就不能“同床异梦”,而是要“培养共同生活的基础”,让中美合作走向新的历史高度。汪洋副总理特别指出,他已经10年没有访问过美国,但到了美国一看,美国人“身体还是比我们壮、个子还是比我们高、鼻子还是比我们长”,他就“放心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有不少人议论美国衰落了,中国也有人感觉“好得不得了”,觉得中美之间可能要提前权力“易位”。汪洋副总理的一番讲话,于玩笑之间暗藏机锋,赢得了满堂彩。

第六轮SED:中美正在面临重大的挑战

2014年7月的中美SED前夕,中美双方似乎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由于2014年初,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对话外交和防务干预的力度。2014年5月,中越南海“9 81钻井”平台的对抗**,明明是越南政府在奥巴马政府强化所谓对盟国和防务伙伴“安全再保证”攻势下,“拉大旗作虎皮”,以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和中国叫板。而美国政府不顾“981钻井”平台的作业位置处在中国所属西沙群岛中的中建岛17海里的事实,指责中国钻井平台是在越南的专属经济区,是“挑衅行为”。因此,5月16日到访美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将军在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得不挺身而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要求美国在中越钻井平台的争执事件中“保持客观”,并强调中国会不理睬有关方面的压力,会把这口油井“打下去,一定要打成”。

另外,2014年5月18日美国财政部借口中国军队对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进行网络黑客攻击为由,宣布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名军官进行制裁。这一决定显然违背了中美SED业已建立的“网络安全对话工作组”以协商精神解决中美之间的网络安全争议的原有共识。美国方面不顾新一轮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举行在即的事实,单方面对华采取敌视和报复行动,对中美SED机制的功能与这一机制本应展示的合作原则,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中美关系:需要的就是合作与互信

中美SED机制建立以来,正是在双方“坦诚对话、务实合作、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指导下,双方在经贸、金融、气候与减排问题上取得了诸多进展。第五轮中美SED最突出的成果,是两国决定正式启动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如果BIT协定达成,无疑将会使得中美两国的经济、金融关系迈上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第六轮中美SED决定设立两国气候与减排合作议程。2013年4月13日,中美两国联合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3年7月,工作组向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元首特别代表提交报告,建议采取针对两国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和空气污染源控制的五项倡议:2014年2月15日,中国和美国再次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不仅向世界积极说明中美气候和减排行动的积极成果,而且在2015年全球气候新协议达成之前表达了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坚定的合作立场。

这份中美气候合作联合声明重申,中美两国将致力于“为2015年全球应对这一挑战的成功努力做出重要贡献”。声明还提及,“中国和美国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交换信息和讨论,促进中美合作,这对引导2015年联合国公布全球气候变化协议标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奥巴马政府已向全球承诺,美国到2020年时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降低17%(绝对总量减排)。2009年,中国政府也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降低碳强度)的宏伟目标。中美之间的气候和减排合作,向世界昭示了中美合作的伟大愿景,也带动了国际社会向减排迈进的坚实步伐。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美两国之间所取得的积极进展表明,SED机制是解决中美众多争议、引领中美深化合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为了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空气污染物排放、实现务实合作,中美在SED机制下成立了“气候和减排工作组”,启动了在五个合作领域建立共同实施计划的行动方案。这五个领域分别是:载重汽车和其他汽车减排、建设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温室气体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以及建筑和工业能效。

中美的气候合作不仅将带动全球气候与减排合作的信心,也是联合国主导的全球气候合作框架义务进程的重要基础之一。2014年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国气候变化问题大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的陪同下,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国际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解振华进行了工作磋商,并参观了由中美两国共同投资建立的清洁能源工厂。SED事实上已经成为中美气候与减排合作最重要的载体。

小组合作,情景对话 篇3

英语学习的重点是交流、沟通,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学生才能会用英语,而且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增强英语听说的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灵活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使英语课堂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的交际方面。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为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大胆说英语的能力。

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靠单纯的记忆,忽视了英语学习的特点,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是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是笔者主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初中英语的学习是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交流场所,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部分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使学生自发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初中英语7b unit 1 Dream homes中,在讲这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Dream homes这一课题引出来,如学生分组讨论What is your dream home?每组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对我们学习课文有帮助,更能开拓学生之间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老师的内容,同时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的能力,更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用英语的交流能力。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情景对话,增强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情景对话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关键,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主要靠交流,大量用英语交流,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情景对话教学在英语课堂上是很常见的,在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学中的单项交流,教师通常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情景对话来锻炼学生的听和说,如7b unit 6 Pets中,宠物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的人喜欢养不同的Pets,人们和宠物交流、玩耍等,所以在讲Pets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足够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如what do you like pets?Why like this pet?And so on.情景对话是希望学生在对话中学习,对话的内容更丰富,交流时可以由学生创设反映客观生活的情境,也可以通过教师来显示图片,目的是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增强英语听说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和探索,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能够很好地突破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出内容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更愿意学。如7a unit 3 Let’s celebrate中,外国人怎么过Thanksgiving Day,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设想如果你现在在国外,要和外国人一起过这个节日,你都要准备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设想自己怎么过Thanksgiving Day。像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更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重视学生听说的教学,有效地分析影响学生听说的主要因素,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运用有效的解决方法快速地解决问题。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让学生在交际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获得成就感。

对话合作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对话,小组合作

英语学习的重点是交流、沟通, 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 学生才能会用英语, 而且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增强英语听说的能力, 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灵活有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使英语课堂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真正的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的交际方面。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因为他在教学中, 不紧要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大胆说英语的能力。

长期以来,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靠单纯的记忆, 忽视了英语学习的特点,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是笔者主要研究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初中英语的学习是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各方面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交流场所,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部分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来使学生自发的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如:初中英语7b unit 1《Dream homes》中, 在讲这节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Dream homes这一课题引出来, 如学生分组讨论What is your dream home?每组进行讨论, 这样不仅对我们学习课文有帮助, 更能开拓学生之间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老师的内容, 同时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的能力, 更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用英语的交流能力。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情景对话, 增强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情景对话是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关键, 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主要靠交流, 大量的用英语交流, 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情景对话教学在英语课堂上是很常见的, 在教学中, 为了避免教学中的单项交流, 教师通常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情景对话来锻炼学生的听和说, 如7b unit 6《Pets》中, 宠物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同的人喜欢养不同的Pets, 人们和宠物交流、玩耍等, 所以在讲Pets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足够的强,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 what do you like pets?Why like this pet?And so on。情景对话是希望学生在对话中学习, 对话的内容更丰富, 交流时可以由学生客观生活的反映, 也可以通过教师来显示图片, 目的是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更加注重学生对英语的运用, 增强英语听说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 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和探索,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能够很好的突破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设出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情境, 让学生更愿意学。如7a unit 3《Let’s celebrate》中, 外国人怎么过Thanksgiving Day, 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 设想如果你现在在国外, 要和外国人一起过这个节日, 你都要准备些什么?让学生大胆的设想自己怎么过Thanksgiving Day。像这样的情境创设, 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 更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总之,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重视学生听说的教学, 有效的分析影响学生听说的主要因素, 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 运用有效的解决方法快速的解决问题。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促使学生主动的沟通、交流, 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让学生在交际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 获得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马海青.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尝试[J].教学月刊, 2007年第1期.

[2]王欣欣.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与课堂互动的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 2006.

对话合作教学 篇5

关键词:合作型对话;语言水平;相关语言片段;二语学习

合作型对话是指“说话者从事解决问题与知识建构等方式的对话活动”。l1](Ⅲ该类对话活动可使学习者通过可理解性输出注意到自己现有中介语系统与输入语料之间的差别,促进其语法结构更深层次的加工,从而有利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

然而,在合作型对话中,学习者语言水平差异、社会经济状况、性别、动机、文化背景等等都会对二语学习效果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学习者语言水平出发,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在合作型对话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二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献综述从教学角度出发,面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时,教师通常将他们搭对或分成不同的小组。Storch的研究结果表明层级分明最高的组别(低水平组与中上水平组)与其他组别比较起来,在任务活动总的合作是最成功的,且层级不明显的组别(低水平组与中等水平组)错失了大量练习与获取知识的机会o~2](P29-53)因此,语言水平差异是不能较好进行合作对话的主要原因。Leeser的研究着重于学习者语言水平对相关语言片段(LRE)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高一低水平组介于高一高与低一低水平组之间。[”Watanabe&Swain指出只要是在合作型语言交互活动中,学习者语言水平差异并非是同伴互助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充分条件,而应注重交互活动的合作形式o[4](P121-142)Kim&McDonough研究证实了对话者语言水平越高,产出的具备词汇意义的相关语言片段就越多,解决的相关语言问题也就越多。[53”嬲’总之,在合作型对话中,对话者语言水平是影响同伴互动、学习者二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结合我国现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深更全面的探索。因此,本文提出两个主要研究问题:一是合作型对话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之产出的相关语言片段关系如何?二是合作型对话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之二语学习关系如何?二、研究设计(一)受试。本研究受试为湖南某重点高校48名大一非英语专业新生,其中男生24名,女生24名,年龄相仿。根据他们高考成绩与英语入学考试成绩,他们分别遍入了A班与C班,即高水平与低水平班。

(二)研究过程。本研究分为5个步骤,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一周仅有4节英语课,所以本研究持续时间为3周。步骤1:教师给每组受试一个规定的作文题目,受试当场相互合作完成即定作文,且写作过程中受试不得借助任何工具书或求助教师,写作时间为4O分钟,以此来作为每组受试的前测成绩。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对话合作的兴趣 篇6

一、在情节空白处设计话题

《台阶》(苏教版九上)中,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的父亲在新台阶造好后变化明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个性,品味出“台阶梦”实现后父亲的变化,笔者用心在情节空白处设计话题。文中提及:“以前他可以在青石板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闪了腰之后,他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小说并没有提及父亲“偶尔出去”遇见了什么样的人和事,只是点到“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题目设计: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人物进行合理地情境想象,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偶尔出去,  ?  ,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情境一]迎面遇上挑了满满一担水的邻居,……

[情境二]一邻人迎面走来,对父亲说:“你家的新台阶真高!”父亲……

学生就两个情境中父亲的言行神色进行了想象。如果不抓住人物要强、不肯服输的个性,以及人物在新台阶造好后心理强烈的失落与反差,内心深处的纠结来进行想象,是不符合作者本意的。所以其间理解父亲思想性格是答题的关键。随后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作者不详细讲清文中父亲偶尔出去后的遭遇呢?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以“我”为叙述人,自然不清楚父亲偶尔出门后的所行,但是从回来后“若有所失”的模样中又不难推测出相关情况。以此空处为点,引导学生更好与文本对话,揣摩赏析人物更加到位。

教师智慧地抓住学生与以教材为载体的文本展开对话的契机,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与文本的盲点疏漏处,从而使他们产生新问题,获得新发现。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激活思维,自觉与文本深度对话,体悟到阅读之乐。

二、在重要标点上激发想象

《变色龙》(苏教版九上)中“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两处省略号耐人寻味。根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点,学生就省略号处进行内容填补,从而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例作:席加洛夫将军?!哦,天呐!奥楚蔑洛夫仿佛遭雷击一般,表情瞬间凝固了。这可如何是好?如果这真的是将军家的,那么我,我还有什么活路?他如是想着,脸色越来越显得苍白,喉咙干燥。他强咽了口唾沫,竟讷讷地说不出话来。一阵又一阵摄人的寒气自脚底升起,在后背快速地攀爬。片刻之间,他觉得大难临头,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不安。眉头紧锁间,他把自己肥硕的五官挤成一堆。外人看来,还真像是在为案子发愁呢。他又忽感浑身燥热,便找了个借口把大衣脱了下来。对了,都是赫留金惹的祸,把问题往他身上推,这蠢货就……我也正好下了台阶……这样想着,他脸上的五官如从拥挤的地铁口散出的人群,一下子都回归到了原来的位置。唯有那圆圆的酒糟鼻依然我行我素,颜色红得不肯恢复原状,他的样子也就更加滑稽了。

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个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形象,学生则通过自己的想象,模仿讽刺的笔调极富个性化地解读“奥楚蔑洛夫”。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意识与能力,又促使学生深层解读文本,呈现出活跃的语文阅读和写作的热忱,焕发出语文课堂应具有的璀璨的生命活力。

三、在语言玩味时适时抛砖

执教朱自清先生的《绿》(苏教版九下)时,笔者引领学生读赏悟之余,引导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流行语来进行仿作,表达对绿的痴情爱意。学生饶有兴趣地寻找各种颇具特点的语言风格,很好地玩了一把。有的选择了甄嬛体,有的选择了柯南语、都教授语,还有的选择曹操版……学生在字斟句酌间享受到写作的快乐,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倍增。

例:[甄嬛版] 方才看到那一潭绿波,本宫很是喜欢。私心想着若是天天得见这绿,日日徜徉其间,想必是极好的。

[都教授版] 拥有流逝不尽的时间时,我从来不觉得时间是宝贵的。但是,如果可以得到你——绿,哪怕是一瞬间的相守,为此倾我所有,也没有关系。

[曹操版] 复临碧潭,以观绿波。/厚积温润,犹若碧玉。/绿壁虽密,我言太浓。/秦淮虽柔,我言太暗。/唯有此绿,合我心意。/似带似眸,谓之“女绿”。

学生主体发展的差异性决定课堂的多样性,答案的不统一性。因此,教师的智慧在于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尊重并肯定学生阅读的独特思考和感受。这样的课堂无疑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

四、在难点处合作解困

阅读指导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经常遇到的题型。如何解好这些题呢?我把这个难题抛给学生,要求以朱自清的《绿》为例来谈。学生商量没多久就达成共识:所谓“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常会以赏析题的方式出现,分析句子所写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那么解题的切入点究竟有哪些呢?学生众说纷纭。我建议学生先进行组内交流,再组间合作补充,并“同”思“异”,品评作者如何借助重点词句妙笔生出“绿”之美。

学生先是概括归纳出绿有神秘美、体态美、动态美、静态美、和谐美、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等,再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分析阐释:

组一:句式富于变化具有匠心。例:“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什么叫妄想?有什么妄想?为什么说这样做是一种妄想?若改成“我妄想张开两臂抱她”,效果如何?一比较分析,学生深切感受到此句之妙,作者先是表达“绿”魅力无可抵挡,令自己情不自禁,稍后又自嘲自己的痴心妄想。这远比直白“我妄想张开两臂抱她”效果要好很多,充分体现绿的美和魅!

组二:选用精当的词语。例:“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作者深深地喜爱绿,感情已达到了高潮,忘乎所以,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拍打之,抚摩之,亲吻之,陶醉其中。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动词使用上认真推敲的态度,表现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很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组三:使用多种修辞。以比喻的使用为例,“少妇拖着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一块温润的碧玉”……这些信手拈来的喻体新颖,别致。更具匠心的是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言其鲜润。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再现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组四:将“绿”人格化,情感丰富。在第三段中,作者流露出来渐变的,变浓变炽热,直至最终无法把持的感情:一开始,作者被绿招引,顿生仰慕之心,起身追捉;一旦亲睹又心生抱它的痴心妄想;妄想不成,于是想描摹、比拟出眼前这绿的美丽;写着写着,他发现美词用尽却又不足以表达肺腑之言,情到深处,情景难辨,物我难分,作者对绿爱恋痴情喷薄而出无法收拾。

在几轮共同争辩思考下,全班再度就此题达成共识:赏析句子的切入点分别为关键词、修辞、表现手法,其间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是关键。此过程既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倡导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思维得以激烈碰撞,观点得以充分表达,课堂气氛得以活跃。事实上,这种以老师放手为前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合作的方式,很好地帮助学生个体间的对话走向成熟、全面、深刻。有了对话式的体验,课堂也因此生动而高效起来。通过对话,学生对文本阅读初获的阅读和体会和其他学生的个体经验产生新的碰撞,从而重新修正自己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见解和观点,对话极富共生性。

文本是沉默的智者。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的对话不仅是聆听智者的箴言,更要迸发思考的火光与作者碰撞。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聆听之外的思考更弥足珍贵。笔者在执教《都市精灵》时曾经设计过一个填字游戏:要求结合作者的行文思路在“都市 ? 精灵”之间的横线上填写三个字。事实上,半个学期之后还有学生纠结游戏答案,并对当时的讨论结果“的”“和”“也”表示异议。如果语文老师都有意识地关注激发学生课堂对话合作的兴趣,学生必然能在课堂上咀嚼到语言文字玩味间的美。这样的课堂才是智慧的课堂,于学生才有真正的吸引力。

对话合作教学 篇7

关键词:信息化,师生合作对话机制,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堂教学以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改变了师生双方的角色、形象、 地位,造成了师生对话合作机制的失衡,首先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功利化,学生在课堂之外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英语,在课外课内与英语教师的交流只不过是为了获得学分;教师权威受到挑战,教学资源的极大充实与便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额外的技术要求,削弱了外语教师存在的传统地位;而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而采取的大班英语授课制,混合专业的选课制以及信息技术本身的虚拟性加剧了外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疏离。这种不协调的机制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大学英语课堂信息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化。

二、外语教学中师生对话合作机制失衡的原因

1.教师教学理念、信息素养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外语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信息素养,信息化语境下的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 在外语课堂去教师中心化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放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积极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结果造成,本身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学习中毫无目标,自由涣散,跟不上进度。有的教师对于外语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片面,他们认为外语教学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与语言教材的简单相加。没有去研究信息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应该采取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在自身的教学中,课件取代了教材, 上课主要就是教师讲授课件内容,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异。还有的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他们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各种信息填进自己的课堂,学生根本无法消化;或者为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过多的使用多媒体音影、图像,耽误上课正常进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了过犹不及的教学效果。部分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在信息技术面前,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不愿意去接触和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有时甚至逃避使用等等。教师教学理念、信息素养滞后与信息化的要求构成了矛盾,进而严重影响了师生对话合作机制的平衡发展。

2 . 学生学习理念,网络学习能力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听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听说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学生刚刚进入大学,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的形式, 没能及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等。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外语学习目标功利化,学英语只是为了考个证,以便利于将来就业,对于教师所提倡的口语教学,网络自主学习根本不认同,甚至持抵触的态度。大部分大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动机水平不高,自我效能感差,面对海量的网上资源,无从选择。部分学生在外语教师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网络迷航,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玩游戏、网上聊天、看与上课无关的视频。英语学习效果差,这种失败的体验不断加重学生的焦虑感,反过来又影响着英语学习效果, 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3.大学英语教学条件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改革自推行以来,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优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实现了多媒体化, 建立了语言实验室,校园网,学校电台,机房,有的学校还应用了第三方语言学习平台,学校硬件环境有一定改善。但是计算机硬件配置、网络条件和教学资源等教学配套设施都还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外语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或者是纸质教材的重复,或者难易度,或者设计不适合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等。而且大多数学校的语言实验室因为各种原因只供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而第三方学习平台能够自动记录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信息,但是需要教师时刻监测统计,耗时耗力,这让本来教学任务就很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师懈怠。缺乏技术的准入途径是影响师生对话合作机制平衡发展的一个外部障碍。

三、外语教学中师生对话合作机制平衡发展的措施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是决定基于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师生应明了信息化是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教学管理层应加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成长方面的投入, 创造机会让大学英语教师接受信息化技术培训,而不是大学英语教师自己去摸索,这样只会让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师懈怠;可以制定公开透明的信息化教学激励政策, 对于教学时间之外的网络教学、网络管理和网络交互的工作量进行奖励,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以此增强广大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另外,应对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专门的培训,或通过任课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信息化学习的趋势,怎样进行信息化学习以及如何甄别信息资源等问题。此外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来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行为。

转换教师角色。信息化语境下随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逐步演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师生对话合作机制的良性互动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主动转变自身的角色。从课堂主导者转变成为课堂引导者,设计者,整合者,协调者,监管者, 合作者,评估者,反思者。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思考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对网络环境下的各种良莠不齐的英语教学资源去伪存真,有效整合,建立信息化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库;利用信息化的优势,采用师生问答、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设计和组织任务型、交际型、合作型、情境型课堂,与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些课堂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效监管,强化网络自主学习管理;研究信息化语境下的外语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多采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有意识的降低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有过程性评估,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随时反思教与学的不足,调整教学。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与创造性,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取得最佳英语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的加工者、知识的探索者、体验者和主动构建者。学生必须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调整自己的语言学习观,培养自我规划的能力和习惯,自我控制的能力和习惯,自我评估的能力与习惯,主动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和网络自主学习,主动与教师、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主动融入信息化的大学英语课堂。提高自身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的优势,主动和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做到了尊重和理解师生关系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与教师的交往互动中真正的提升自己的主体性。

四、结论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对话合作的兴趣 篇8

一、在情节空白处设计话题

《台阶》 (苏教版九上) 中,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的父亲在新台阶造好后变化明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个性,品味出“台阶梦”实现后父亲的变化,笔者用心在情节空白 处设计话 题。文中 提及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板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闪了腰之后,他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小说并没有提及父亲“偶尔出去”遇见了什么样的人和事,只是点到“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题目设计: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人物进行合理地情境想象,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偶尔出去,_________?_________,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情境一]迎面遇上挑了满满一担水的邻居,……

[情境二]一邻人迎面走来,对父亲说:“你家的新台阶真高!”父亲……

学生就两个情境中父亲的言行神色进行了想象。如果不抓住人物要强、不肯服输的个性,以及人物在新台阶造好后心理强烈的失落与反差,内心深处的纠结来进行想象,是不符合作者本意的。所以其间理解父亲思想性格是答题的关键。随后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作者不详细讲清文中父亲偶尔出去后的遭遇呢?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以“我”为叙述人,自然不清楚父亲偶尔出门后的所行,但是从回来后“若有所失”的模样中又不难推测出相关情况。以此空处为点,引导学生更好与文本对话,揣摩赏析人物更加到位。

教师智慧地抓住学生与以教材为载体的文本展开对话的契机,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与文本的盲点疏漏处,从而使他们产生新问题,获得新发现。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激活思维,自觉与文本深度对话,体悟到阅读之乐。

二、在重要标点上激发想象

《变色龙》 (苏教版九上) 中“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两处省略号耐人寻味。根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点,学生就省略号处进行内容填补,从而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例作:席加洛夫将军?!哦,天呐!奥楚蔑洛夫仿佛遭雷击一般,表情瞬间凝固了。这可如何是好?如果这真的是将军家的,那么我,我还有什么活路?他如是想着,脸色越来越显得苍白,喉咙干燥。他强咽了口唾沫,竟讷讷地说不出话来。一阵又一阵摄人的寒气自脚底升起,在后背快速地攀爬。片刻之间,他觉得大难临头,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不安。眉头紧锁间,他把自己肥硕的五官挤成一堆。外人看来,还真像是在为案子发愁呢。他又忽感浑身燥热,便找了个借口把大衣脱了下来。对了,都是赫留金惹的祸,把问题往他身上推,这蠢货就……我也正好下了台阶……这样想着,他脸上的五官如从拥挤的地铁口散出的人群,一下子都回归到了原来的位置。唯有那圆圆的酒糟鼻依然我行我素,颜色红得不肯恢复原状,他的样子也就更加滑稽了。

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个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形象,学生则通过自己的想象,模仿讽刺的笔调极富个性化地解读“奥楚蔑洛夫”。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意识与能力,又促使学生深层解读文本,呈现出活跃的语文阅读和写作的热忱,焕发出语文课堂应具有的璀璨的生命活力。

三、在语言玩味时适时抛砖

执教朱自清先生的《绿》 (苏教版九下) 时,笔者引领学生读赏悟之余,引导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流行语来进行仿作,表达对绿的痴情爱意。学生饶有兴趣地寻找各种颇具特点的语言风格,很好地玩了一把。有的选择了甄嬛体,有的选择了柯南语、都教授语,还有的选择曹操版……学生在字斟句酌间享受到写作的快乐,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倍增。

例:[甄嬛版] 方才看到那一潭绿波,本宫很是喜欢。私心想着若是天天得见这绿,日日徜徉其间,想必是极好的。

[都教授版] 拥有流逝不尽的时间时,我从来不觉得时间是宝贵的。但是,如果可以得到你———绿,哪怕是一瞬间的相守,为此倾我所有,也没有关系。

[ 曹操版 ] 复临碧潭 , 以观绿波。/ 厚积温润,犹若碧玉。/绿壁虽密,我言太浓。/秦淮虽柔,我言太暗。/ 唯有此绿,合我心意。/似带似眸,谓之“女绿”。

学生主体发展的差异性决定课堂的多样性,答案的不统一性。因此,教师的智慧在于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尊重并肯定学生阅读的独特思考和感受。这样的课堂无疑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

四、在难点处合作解困

阅读指导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经常遇到的题型。如何解好这些题呢?我把这个难题抛给学生,要求以朱自清的《绿》为例来谈。学生商量没多久就达成共识:所谓“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常会以赏析题的方式出现,分析句子所写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那么解题的切入点究竟有哪些呢?学生众说纷纭。我建议学生先进行组内交流,再组间合作补充,并“同”思“异”,品评作者如何借助重点词句妙笔生出“绿”之美。

学生先是概括归纳出绿有神秘美、体态美、动态美、静态美、和谐美、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等,再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分析阐释:

组一:句式富于变化具有匠心。例:“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什么叫妄想?有什么妄想?为什么说这样做是一种妄想?若改成“我妄想张开两臂抱她”,效果如何?一比较分析,学生深切感受到此句之妙,作者先是表达“绿”魅力无可抵挡,令自己情不自禁,稍后又自嘲自己的痴心妄想。这远比直白“我妄想张开两臂抱她”效果要好很多,充分体现绿的美和魅!

组二 : 选用精当 的词语。 例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作者深深地喜爱绿,感情已达到了高潮,忘乎所以,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拍打之,抚摩之,亲吻之,陶醉其中。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动词使用上认真推敲的态度,表现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很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组三:使用多种修辞。以比喻的使用为例 , “少妇拖 着的裙幅 ”、“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一块温润的碧玉”……这些信手拈来的喻体新颖,别致。更具匠心的是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言其鲜润。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再现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组四:将“绿”人格化,情感丰富。在第三段中,作者流露出来渐变的,变浓变炽热,直至最终无法把持的感情:一开始,作者被绿招引,顿生仰慕之心,起身追捉;一旦亲睹又心生抱它的痴心妄想;妄想不成,于是想描摹、比拟出眼前这绿的美丽;写着写着,他发现美词用尽却又不足以表达肺腑之言,情到深处,情景难辨,物我难分,作者对绿爱恋痴情喷薄而出无法收拾。

在几轮共同争辩思考下,全班再度就此题达成共识:赏析句子的切入点分别为关键词、修辞、表现手法,其间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是关键。此过程既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倡导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思维得以激烈碰撞,观点得以充分表达,课堂气氛得以活跃。事实上,这种以老师放手为前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合作的方式,很好地帮助学生个体间的对话走向成熟、全面、深刻。有了对话式的体验,课堂也因此生动而高效起来。通过对话,学生对文本阅读初获的阅读和体会和其他学生的个体经验产生新的碰撞,从而重新修正自己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见解和观点,对话极富共生性。

探析合作原则在对话口译中的运用 篇9

关键词:合作准则,对话口译,质量

一、 引言

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加强, 各国的商务、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愈发频繁, 其中事务交流的过程更是促进了口译的发展。目前口译技术研究中, 关于对话口译的教育、口译员的权利角色意义等研究较多;大多从逻辑推理或者理解这些方面探究或只做单方面的探究, 少有具体地对对话口译的合作原则研究。故本文着重从语用学角度, 分析口译实例中合作原则遵守、违反的原因, 突现合作原则在其中的使用, 以期促进提高对话口译整体质量。

二、 格莱斯的会话含义和其在对话口译中的运用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 (H. P. Grice) 的语言研究借助逻辑分析这种工具, 系统地研究会话含义的意义, 于1967年哈佛大学的系列演讲中提出了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学说, 引起巨大反响。格莱斯认为, 人们在正常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的交流中不是随意的组合话语, 说话人和听话人相互合作, 从而存在一种默契, 以便达到共同的目的。因此, 为达到共同目的双方都会一致遵守准则, 格莱斯将这一准则称为“合作准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于1975年正式提出。

1.量准则的遵守与违反在对话口译中的运用。量准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说的信息量适中, 即只说对话者所需的信息量而不超过或不少于所需的量。在对话口译中, 译员的会话表达过程尤其相似;译员在大脑处理翻译同时会结合听话者的反应, 及时搜索脑中的信息库以解决听话者的困惑。这些都基于译员的自我判断, 译员也可以根据自我常识来判断是否该违背量准则。

(1) 量准则的遵守。量准则的遵守是日常交流的基本准则。在对话口译中:

S: 第一, 我对于韩国的企业的经验不想做任何评论, 但是, 我们对于在这一次亚洲的金融危机中间各个国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我们都应该而且确实也在这里很好的借鉴。

I : First , I do not want to make any comment on the experience of those South Korean traveled. But, with regard to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recen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we should draw upon them and we are doing so.

上例, 为朱镕基答记者问中朱镕基回答中国就韩国集团出现垮台等问题的这个现象的看法, 译员遵守量原则, 意思表达极为恰当。因此, 为了对话口译中内容清晰完善, 口译员在大部分表达的过程中都遵循量准则。

(2) 量准则的违背。对于这点, 笔者认为对话口译译员违背量准则是为了弥补文化或个体差异, 达到交际目的。如:

S: 江泽民主席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多次地阐明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为什么贯彻的不好呢?没有钱, 钱到哪儿去了呢?第一我们政府机关庞大, “吃财政饭”把钱都吃光了。

I: President Jiang Zem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issue and he h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and education to China’s development. But why hasn’t thisbeen implemented well? Because there is no money. And wherehas all the money gone? We have, you know, currently a veryunwieldy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institutions.So (we call) it’s like an “eating finance” or “eatingbudget”. That is to say, most,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budgethas been earmarked for paying the salaries of the governmentfunctionaries. So all the money actually has been “eaten up”.

(Wang Dawei, 2000:25)

此例亦是摘自朱镕基答记者问, 被问到为何中国没有足够资金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问题时, 朱镕基回答“吃财政饭”, 典型中式浓缩语, 因此, 译员处理时加入该词语的意思补充。类似的如俚语典故类的引用语、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的运用, 译员若仅是字面上的翻译, 得到听话者的反馈必然是困惑, 因此力求更好更清晰地传达说话人的含义, 此处必须违背量准则, 适当解释、补充相关背景以使听话者充分会意说话者话语的含义。相反, 译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适当删减, 如说话人出现口误随之更改, 则错误部分可以略去, 避免拖延会话进度, 特别是对于交传口译。

2.质量准则的遵守和违反在对话口译的运用。质量准则是力求讲真话即不说缺少适当证据的话和不说自认为假的东西。对话口译员在口译的过程中遵守质量准则通过定义有两个体现:其一, 不说缺少证据的话, 即忠实说话者的原内容, 切忌凭空删减内容, 译员凭的证据便是说话者的原话;其二, 不说自认为假的话。笔者觉得将第二点单独分析会有主观性, 但若在其一的基础上来判断, 则可避免读者和译员过多主观性。总的来看, 遵守质量准则的这两方面是互相联系, 相辅相成的关系。

(1) 质量准则的遵守。在对话口译中, 笔者认为质量准则的遵守相当于翻译忠实原文, 口译忠实原话, 保持信息的基本完整、准确性甚至意译。如:

S: On the commemorations for the 70th anniversary marking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re is media speculation that by holding the military parade, China aims to showcase its power or “flex muscles”. What is your take on this?

I: 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有人猜测认为, 中方举办阅兵式是为了展示实力, “秀肌肉”。你对此有何看法?

此例是2015年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例行记者会的一个例子。“flex muscles”直译为“秀肌肉”, 译员并未多译或者漏译, 未多译是因为原语中包含了对该词的解释, 未漏译是因为此词有比喻义, 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也不能漏译。从此例可以看出, 并非所有特殊意义的词都需增译, 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2) 质量准则的违背。笔者认为对话口译译员违背质量准则, 亦是为弥补文化差异, 维持国家之间文化交往联系来达到交际目的。如:

S: 关于信息安全问题, 前不久有媒体曝出, 有的国家在他国SIM卡厂商电脑植入间谍软件以实施监控。这只是近期陆续被披露出的案例之一。各国都高度关注信息安全问题, 也在采取措施保障自身信息安全, 这无可指摘。

3.关联准则的遵守与违反在对话口译的运用。关联准则是指说话要与已定的交际目的相关联;即所说出的信息与谈话的主题有关。译员在明确谈话的目的与主题的同时, 需着重遵守关联准则, 以保持口译过程中话语的连贯性与信息的相关性。

(1) 关联准则的遵守。提到关联准则的遵守, 亦需提到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语境, 因为语境为说话提供相关背景, 所以关联准则遵守的基础是明确语境。

将该原则运用到对话口译中就是, 译员为了贴切、关联对话的主线, 避免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出现, 如:

S: 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我将以此明志, 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I: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 do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With this strong commitment, I will continue to devote myself to my work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此例为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引用屈原《离骚》中的一句, 诗人原意为愿为心中美好的理想, 九死也在所不惜;在此, 译员结合总体情感基调与主题, 译出了温家宝心中的坚定决心。所以, 译员需在考虑交际目的和实际语境的情况下, 翻译多义词或者习语时译出的意思与主题、总体基调相符。

(2) 关联准则的违背。对话口译中关联原则总体违背的情况实则不少见, 如:

S: All parties involved should stay calm and work together towards cooperation. Do not cut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

I: 各方都应保持冷静, 并致力于加强合作。不要因意气用事而损害自身利益。

(Hu Weiwei, 2011:49)

此例译员未译成原话的“不要砍下自己的鼻子来刁难自己的脸”, 而是意译, 避免造成对方的困惑。笔者认为违背关联准则多是因为违背者想要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者想达到听话者事先并不所知的目的而故意违反的, 随即产生会话含义, 译员便是通过这个传达该含义。

4.方式准则的遵守与运用。方式准则是指说话要意思明确, 表达清晰, 简洁条理;避免晦涩生僻、有歧义的表达方式。因为对话口译谈话总的时间是谈话本身的时间长度加上口译的时间, 为了避免谈话的延迟, 翻译过程在保证翻译内容清晰条理的同时采用符合目标语规律的语言以使得表达得更简明扼要些。

(1) 方式准则的遵守。在对话口译中, 译员为有效准确传递对话信息, 符合原语者情感或语气, 遵守方式准则。如:

S: 中方将向所有与纪念活动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目前邀请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 我们会适时发布消息。

A: China will send out invitations to leaders of all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lated to the commemorations.The invitation work is still underway,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will be released in due course.

此译本同是2015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例行记者会的内容, 他在回答中国是否邀请日本等欧洲国家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时, 未采用正面回答。译员遵守方式原则, 恰当地表达出发言者故意表现的非冲突性的回答内容与语气。分析此例发现, 出于谈话人本身会采取交际策略等交际原则来有意表达得模棱两可, 此时译员需以发言者主意为基准, 用含蓄模糊的语言进行翻译;因为有时含义模糊的语言会在特定的语境场合中起到至关重要或者意想不到的作用。

(2) 方式准则的违背。之前提到过, 方式准则的违背也较多。因为在对话中说话者会随时爆发某种情感或者想达到某种未提前告知或不想告知对方的潜在目的, 对方在接收到话语后, 根据语境加以自我理解会形成会话含义。对话口译员通常为强调或减弱某信息或情感而适当重复删减话语, 如:

S: 任何一个内阁里面有人在前苏联留过学, 或者是在其他国家留过学, 就认为

这个内阁一定是对那个国家怎么样, 我看这个逻辑不存在。

I: We don’t have such a logic that, in a cabinet, if one member or several member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of in any other country, then this cabinet would be pro-Soviet Union or pro-any country. We don’t have such logic.

(Wang Dawei, 2000:204)

这里译员在开头与结尾重复了“逻辑不存在”这句, 明显违背了方式原则。其一, 强调信息有助于听话者把握信息;其二, 为译员自己争取了时间、理清话语逻辑关系。另外补充一点, 译员在翻译当中需将已知的专有名词、复杂难句简明扼要地表达给对方, 这一点尤其在惜时如金的商务等利益性谈判中至关重要。

三、结语

经过以上讨论, 交际对话中对话口译中交际合作准则的遵守能极大提高口译的质量与效率;而违背合作原则, 则能达意并顺利达到说话者隐藏或不为听话者所知的目的, 高质量传达说话者会话中的含义。本文在引用对话口译的材料事例上内容较为单一, 多为正式的新闻采访口译活动, 缺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也需将对话口译场合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讨论分析。

参考文献

[2]陈建东.试论格莱斯的会话含义学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 :82.

对话合作教学 篇10

苗圩在讲话中强调, 高新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韩两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产业大国, 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都在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两国经济高度互补, 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进一步加强两国主管部门之间的交流, 促进两国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

对话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丁文武司长、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装备工业司瞿国春副巡视员、原材料工业司常国武处长分别就平板显示、汽车、节能、新材料等产业合作议题做专题发言, 在与韩产业通商资源部有关官员进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 就下一步合作方向达成了广泛共识。部国际合作司屠森林司长、科技司陈因司长和我国驻韩使馆富贵参赞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后, 苗圩部长和尹相直部长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双方商定将于明年在我国举行两部间“第二次中韩产业合作部级对话”。

对话合作教学 篇11

关键词:东北亚问题;对话与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K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169—02

目前,东北亚是世界上唯一的冷战问题遗留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世界各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合作机制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东北亚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和合作发展机制的建立则是困难重重。原因何在?主要在于东北亚地区众多的矛盾和问题。东北亚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而更多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这一地区主要包括朝、韩、中、美、日、俄六个国家实体。东北亚问题是指以东北亚自然地理范畴为区域空间,以中美日俄朝韩蒙为对象国,以政治、经济、政治、安全等为内容的一系列矛盾问题的统称。众多的矛盾问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区域性、全球性和联动性。如何有效化解這些问题与矛盾?对话与合作机制是一条可供选择的有效路径,实际上是为各利益相关国家提供一个联系协商、相互沟通的制度化平台。该机制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间的根本性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国家间消除误解、增加信任与共识,减少摩擦和冲突,某种程度上可以化解一些合作和非实质性的问题。

一、对话与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亚各国的一种战略共识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逐渐认识到对话与合作已经成为区域内国家合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战略共识,并付诸实施。全球化和区域化深入发展,使东北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区域外单打独斗式的双边结盟或合作,已经无助于自身政治、经济安全的建立。目前,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区域内各国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

1.经济发展需要的必不可少。目前,经济合作在东北亚也已局部展开,并不断加深。首先,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突出的表现是,贸易和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中、日、韩、俄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加深。2003年,中国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额分别达到 1 335亿和632亿美元,分别增长31%和43%。其中,中国从日本、韩国的进口达到741亿和431亿美元,分别增长38.7%和51%。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截至2003年底,日本、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完成额分别达414亿和195.7亿美元,是中国第一、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1] 。其次,物流、金融、劳务、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北亚各国间的双边、多边的实质性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充分发挥了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互补优势,使各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最后,地方政府层面的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经过多年努力与发展,东北亚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中国吉林省、韩国江原道、日本鸟取县、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建立起的“环日本海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商讨区域合作与发展问题。日本新泻县主持的“东北亚经济会议”成立了组织委员会,成员包括日本新泻县知事、中国东北三省副省长、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区长、韩国和蒙古政府高级官员组成,重点讨论东北亚地区运输走廊、投资、贸易、环境保护等问题。中韩、中日、环渤海经济圈、图们江流域合作开发等局部的合作已经开始了,这种合作的趋势的不断加强,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需要形成一种区域内所有国家共同一致参加的新机制。

2.东北亚国家大都重视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中国历来重视并实践着对话与合作。2010年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表示,中美关系三十一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2] 。美国政府推动了非正式的“东北亚合作对话”(NEACD),参加的六国是“六方会谈”的成员。韩国也十分重视对话与合作。2010年3月,韩国统一部发言人说,“韩朝间所有悬案问题都应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只有先解决保障游客安全问题,才能恢复金刚山和开城地区的旅游。” [3]日本也逐渐认识到对话与合作对东北亚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日本首相2010年表示,日本作为亚洲一员,应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并致力于在友爱精神基础上建设“东亚共同体”。亚洲各国加强相互信赖和合作,对亚洲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也支持各国间的合作与对话,认为本地区保持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各国间的合作与对话,对本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符合俄根本利益,俄罗斯已做好充分准备,与东北亚地区所有的合作伙伴和国家进行合作,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总的看,东北亚多数国家已经认识到对话与合作对解决东北亚问题的重要性。对话则化解敌意,合作则双方共赢。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建立一个和谐共存的国际制度环境是国家发展的必要外部条件。

二、对话与合作是东北亚区域问题化解的一种应然的可选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有一个或多个的区域机制,为本地区提供安全、合作的制度保障。放眼世界,各类的区域组织几乎应有尽有,每一个国家都属于一个或多个组织中的成员。组织与其中的成员是一个“双向互构”的体制范畴。组织为成员提供意见交流、合作沟通的平台,成员则通过组织表达自己意见、建议、主张,从而实现地区成员间的合作,减少猜疑、增加理解与信任。从地区安全机制角度看,欧洲有欧盟、北约和欧安会,亚太地区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亚地区有东盟地区论坛和“10+3”这样的对话平台,但是东北亚地区,至今没有建立一个地区范围的安全机制。东北亚地区目前存在着世界上唯一残存的冷战结构,这与当今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严重不符,也无法解决当今东北亚地区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这角度来讲,建立东北亚对话合作机制对化解东北亚地区的矛盾与冲突,加强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区域共同问题的增加是建立对话与合作机制的外在助推因素。冷战结束后,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影响着东北亚国家间的整体合作,国家间的矛盾和纷争依然不断,随着全球问题的发展和非传统问题日益增加,区域性共同问题的突出,整个东北亚区域需要一个共同制度促进区域内各国在公共问题上的合作。区域机制对区域以及全球公共问题上的合作,是有积极意义的。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然而,同时也生活在一个国际机制的世界里.。冷战结束后,传统的军事安全因素对于国际秩序的威胁程度大大降低,由非传统安全威胁引发地区性骚乱和冲突的危险性明显上升,它突破了单纯的国家安全范畴,具有影响的相互性和危害的连带性,任何国家难以独善其身,传统的军事同盟也无法有效应对,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是进行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建立新的区域安全机制。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的自我利益促使它们建立起国际制度。区域共同问题的增加对一定程度上对减少环境不确定性,改善信息的不完备性和降低交易费用具有很大的效用,从而增强国家间对话与合作意识,激发对共同机制需求的产生。

2.调整中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对话与合作机制的良好环境。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极其复杂。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开始进入了调整时期。21世纪开始,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中美首脑互访,中俄首脑互访,日俄首脑互访,美总统访日、韩、俄各国,朝韩美中四方举行会谈、美中朝会谈以及六方会谈等使东北亚紧张的政治局势出现转机。而政治局势的进一步缓和推动了经贸合作的新一轮发展。因此,东北亚经贸合作关系在不断发展中保持稳定,这将有助于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都十分关注自身的发展,渴望取长补短,加强区域内彼此间的合作,从而使双边贸易额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3.区域机制范例为东北亚对话与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样本动力。目前,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发展最成熟、功能最突出的非欧盟莫属。亚洲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东盟的10+N机制等为东北亚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带动效应。面对相邻区域和亚洲对话与合作机制成功效应的影响,东北亚国家也应加强区域认同的紧迫感,在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共同推进下,加快东北亚各国的整体发展。2002年首次面向全亚洲的官方合作与对话机制——亚洲合作对话机制建立起来了。亚洲合作对话是一个新的泛亚区域机制,主要特点是非机制化和非正式协商,对所有亚洲国家开放,目的在于推动亚洲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促进亚洲的发展,提升亚洲在国际事务中的整体实力和地位,并与区域外的国际组织就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现有的东盟+X和亚太的合作对话对东北亚新机制的构建起大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所谓“前有车,后有辙”。

总的来看,从制度安排角度来说,东亚地区既有区域合作组织—东盟,又有泛亚太多边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ARF)。但对东北亚地区而言,前者力量过于薄弱,后两者则过于宽泛,均难以有效发挥专注于地区事务的制度功能。六方会谈则是通过对话与合作有效化解东北亚问题的一个典范。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来说,东北亚地区急需建立一个新型的区域制度。

参考文献:

[1]李辉.加强中日韩地方交流 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EB/OL].天健网,http:// www.runsky.com,2004-04-26.

[2]中国驻美大使说中美双方应加强合作与对话[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2010-02-17.

[3]韩称韩朝悬案应通过对话解决[EB/OL].http://finance.qq.com/

a/20100304/006745.htm,新华网快讯,2010-03-04.

对话合作教学 篇12

亟待加强顶层设计

专家们指出,作为整个社会转型的支撑,通信业此轮的转型不光机会多,跨度也很大:网络要从集中计算走向云计算时代,应用要从单纯话音扩展到物联网时代,接入要从窄带迈入真正高速宽带的时代。专家们一致认为通信业要实现大跨度的创新,需要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战略、体制、标准等多方面推动通信业的创新转型。

在战略层面,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把宽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数据显示,尽管“十一五”我国通信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宽带普及率等一些关键指标方面的差距在逐步拉大。据统计,2004年~2010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宽带人口普及率差距由7%上升到16%,六年间扩大了2.3倍。宽带已经成为考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在我国,从政府到企业,“打造宽带化”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要实现“从窄带网、低速宽带网向以光网络为主速宽带网转换”的宏大目标不能单纯靠企业的单一行动。宽带是具有规模化发展、普遍性服务特点的一项社会化工程,专家们普遍认为,发展宽带有风险、有机遇、有责任,要化险为夷必须要靠规模化。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发展宽带的共识变成积极的行动,真正将“宽带化”上升到一个明确的国家战略。专家们特别肯定了江苏落实宽带战略的案例。据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介绍,“宽带江苏”和“无线江苏”战略被写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后,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高度重视专门作出批示,并确立了“以奖代补”的宽带发展思路,对宽带发展得好的企业政府将给予奖励和补贴,此举从政策层面对宽带发展予以了明确支持,并通过奖励补贴的政策提升了企业发展宽带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投入的风险。专家指出将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是简单地要投资要政策,而是“不要鱼要网”,要由国家统一主导,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和引导,政府、企业联起手来,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与规划,制定统一宽带发展目标和规划,解决当前宽带发展进小区难、下乡村难的问题,切实降低建设成本,实现规模化,给国家带来核心竞争力,给客户带来信息手段的改善,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发展的活力,全社会共享规模化的红利。

专家们还指出,要实现通信业“十二五”转型发展的宏大目标,还需要面对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指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去年年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从决定加快推进至今,期间不过一年有余,但“三网融合”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纠结之路。在当前发展宽带的过程中部门分割导致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的分割,要解决宽频时代带来的融合创新问题一定要探索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他建议首先将工信部的工业管理职能简化并回归“国家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然后在广电总局、工信部三网融合框架基础上,组建“国家综合信息通信委员会”。只有调整监管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地对待广电网和电信网,最终促进在竞争中融合发展。

专家们一致认为,通信业发展的重大变革之一是正处在从“人联网”向“物联网”的转变,这是一个大跨度的复杂而反复的过程,是一项革命性的社会化应用系统工程。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杨景、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等提出,今年五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的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组织实施惠及民生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物联网的发展急需解决的正是社会化应用问题。武锁宁指出,人联网时代,人是通信的主体,这一主体是智能的,而物联网时代,万物是纷繁复杂的、非智能化的,因此要真正实现物联网的社会化应用,整体设计和标准的制定工程一定要先行。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全面战略部署,以整体思维统一规划关键技术和应用的标准与规范,以可扩展的动态规划和规范化的底层标准体系的建立,防止各自为政、难以互通带来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壁垒。尤其是物品的基础编码标准的规划,涉及范围广、类别繁杂,更要提早动手,使各行各业有规范可依、有标准可循,才能够真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之势。

全面推动系统创新

从企业层面,专家们指出要实现宏大目标的关键在于推动系统创新。中国电信业在2003年年底就提出了“转型”概念,但是纵观通信业转型的“八年抗战”,无论是运营业还是制造业,都还没有实现根本的突破。究其原因,专家普遍认为最主要的是系统创新不足。

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指出,创新不同于发明,发明是顿悟,是思维逻辑中断情况下产生的创新的思维的火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突发奇想,它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中断于逻辑。而创新是系统化的思维,是把发明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人的需要,十分重视人的体验。就好比电梯和升降机。升降机是发明,而电梯是大规模应用的创新。升降机早就发明了,但它只是要做到把物品从底层提升到一个位置上,而电梯则是要载人,要考虑到人的需要以及运营的需求。人所需要的环境是安全的甚至是舒适的。升降机的发明只有解决了人对安全、舒适、集约运营的要求才能转化成电梯的实际应用。信息化应用天宽地阔,我们现在信息网络、宽带技术的建设,作为类似升降机的发明已经实现了,但是还未能实现宽带应用大发展,因为还要解决人对于喜闻乐见的内容、流畅的、人性化的使用体验的满足。当前通信业的创新发展不是原理创新不足,是系统创新不足。系统创新客观上要求产业链上各环节紧密地合作,而当年的CDMA和今天的TD发展相继遭遇的终端困局就从一个侧面暴露了产业链合作不紧密的问题。迄今为止,转型不成功正是由于产业链的合作不够完整。

值得深思的是,今天国际终端制造领域的佼佼者——苹果,依托其雄厚的资本和体验技术的优势,采取垂直封闭的方法,缔造了终端终极体验与应用商店模式完美结合的商业神话,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创新的现实典范。专家指出,当前针对苹果模式的风靡,整个业内涌现出“羡慕嫉妒恨”的不同情绪。专家们认为,羡慕是正常的,因苹果封闭垄断的思路而生恨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嫉妒的心态则大可不必,与其嫉妒不如研究一下苹果到底成功在什么地方。苹果成功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系统创新。依托通信网和无线接入技术的成熟,苹果围绕用户体验实现了两个创新,打造了集中智慧的平台和提供智慧服务的平台。一个是用户界面也就是终端领域的创新,实现了智能终端近乎完美的体验;另一个是打造了应用商店,以开放的心态让所有的应用有机会进入到这个平台,同时又以封闭的标准将所有应用都固定为苹果标准的格式,用户只需学习一次使用的过程就能够掌握所有的程序。学习苹果,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打破垄断壁垒创造开放平台的过程中,保留其系统创新的优势。

专家们一致认为下一代信息应用一定是一个系统创新的过程,苹果只是做了基于个人终端的系统创新,而信息化辐射面很广,各个领域都有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实现系统创新,开创全新的新局面。专家们呼吁整个产业链,从利润关系、买卖关系、供求关系尽快转变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并指出系统创新需要垂直,将来信息化应用要面向企业、行业、大众各个层面,需要强有力的盟主主导紧密地合作,对于中国来讲,运营企业在中间起主导作用,运营企业一定要按照业务创新提出的要素在产业链中打造类似一个企业一样的紧密合作的机制,唯有这样的创新才能推进转型战略实现根本性突破。

上一篇:振动焊接技术下一篇:斜拉桥合拢段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