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2024-05-26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共12篇)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他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前景,为新形势下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拓宽了思路。也必将带来外语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方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变革,对推动外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产生深远意义[1]。大多数学校只重视课堂外语教学,教师使用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外语电台等传统的公认的外语教育技术手段,向学习者实行灌输式教学[2],忽视了最传统、最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体—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以及它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利用公共广播电视系统进行外语教学,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可以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它对外语听力教学和整个外语教学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对提高整个校园的外语水平会起到一个不可低估的良好效果。

一、外语学习的特点

外语学习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听力教学,听力教学不仅仅锻炼学习者的听力,能使学生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媒体适度的多维刺激,培养学生的多层次兴趣。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需要学习环境和氛围,需要形和声的有机结合,他对提高学习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3]。

我们知道,学习语言主要是靠语言环境的熏陶,创造一个外语环境,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都能听到外语语言的声音,可能只能听懂一个词汇、一个句子、一个消息或者一篇短文,但是,它可以根据环境和上下文的关系增加对一些词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可以在整个校园形成一个大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增加外语听力的时间,更多地刺激听觉感官获取外语学习的信息,扩大信息量。更好的结合学到的外语知识巩固成果,提高自己的外语听力水平和语言水平。

还可以使学生被动的进行听力练习,增加学生进行外语听力的兴趣,有些学生由于听不懂外语磁带和老师的外语会话,失去听外语的习惯和兴趣,甚至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厌恶情绪。利用公共广播系统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外语,既没有压力又产生了兴趣。

二、校园公共广播电视系统的优势

(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系统具有广泛覆盖的优势。它覆盖了校园中的各个地点,无论你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位置,都会得到它的关照,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公共广播的声音,无论你在做什么事情,你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收听公共广播的内容,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公共广播的信息,使所有这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受益。

(二)充分利用强制灌输,多少自选。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是一种环境营造,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你在干啥,只要你存在于这个环境中,你都会被动接收,这是其一;其二是它的无限制性,不像课堂教学,有具体接收量上的要求,你可以接受一个单词,也可以接收一个好的句子,也可以全部悉心收听或收看,从学习心理角度,让大家轻松接受,潜移默化中学习,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系统的时间优势。公共广播电视系统的播放时间都是学校课余时间,使学习者在业余时间、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能够轻轻松松听外语、学外语。非平面式的立体网状教学结构会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各取所需,提高了学习效率;随时随地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系统的简短性。广播电视语言要求具有短小精悍、简明易懂、表达明确,这对外语听力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避免了其他方式听外语的弊端。

(五)利用广播电视系统,可以和其他形式结合起来。校园的公共广播系统和外语教学电台联合播出,有线、无线音箱或者调频收音机接收,并可以和课堂教学、语音室等配合使用。根据这种情况下,选择利用公共广播系统播放外语教学节目,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中时间不足的一种补充和巩固,非常合适。

三、结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

(一)利用广播电视播放校园外语新闻。校园新闻是大家感兴趣的人和事,新闻的内容和材料都使用简短的语言和词汇,通俗易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每天都有外语新闻与汉语新闻分别播出,广播和电视分时播出。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通过不同途径提高口语与听力水平。

(二)利用广播电视播放简短的故事、趣事、笑话和谜语等,利用大家的好奇心和信息获取欲望得到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知识量,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中得到提高与锻炼。

(三)利用闭路电视播放外语电影,有选择性地转播一些外语节目,利用视频场景增强理解和记忆,也能使一些听力水平不高的学生明白大概意思,增加单词量,学会一些缩略语和口语知识。

(四)利用广播电视播放日常用语和交流对话,提高学生日常会话能力,培养学生日常会话的兴趣,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英语口语氛围,培养学生校园内日常生活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五)介绍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简略语、俚语、习惯用法等,对学生了解语言文化的形成、语言文化的特色、语言文化的规律等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一般看书所不能及的效果。

四、把这种形式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一)形成一种制度,使其经常化、正常化,使学习者确实能够依赖它,并能从中得到较大的收获。首先大家应该增强这方面的认识,提高利用这种环境学习的意识,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经常化、正常化,让大家能够依赖、依靠这种形式得到想要的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增值作用,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使这项工作规范有序,逐步深入。选用合适的材料,使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外语教学部门和广电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形成规范;调查研究,找到效果最优的内容、形式、时间等要素,是此项工作扎实有效,稳步推进,层层深入。

(三)要有重复播放时间,使学习者利用广播电视系统学习外语时,不需要书本辅助,模拟幼儿的语言学习模式,重复强化,加深记忆等有效措施,确保效果。

(四)创设情境,通过视听媒体适度的多维刺激,培养学生的多层次兴趣。

摘要:利用校园公共广播和电视系统,把校园创设成一个外语听力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形成一个外语学习的环境,是加强外语听力教学一个比较不错的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外语听力,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纪晓静.试论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2:5:45.

[2]张庆有.外语教学引进视频点播的尝试[J].外语电化教学,2002.10:9.

[3]冯存礼.如何利用电视媒介为中学外语教学服务[J].中国电化教育.1999(7):33.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2

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要坚持 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

安全 的十二字方针。

2、信道复用技术有三种方式: 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3、如果将十六进制数32转换成十进制数为50,转换成二进制数

为110010。

4、一个好的数据压缩技术必须满足3项要求。一是 压缩 比大;

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简单,压缩、解压缩速度快;三是数据 还

原 效果好。按照解码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完全一致来进行

分类,数据压缩方法一般划分为 有损 压缩法和 无损 压缩法两

种。

5、平衡式接法的输入/输出设备抗噪声能力较强,能够抑制共模

噪声。

6、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

觉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7、人的听觉范围大约在 20Hz 到 20KHz。

8、我们通常所使用的MP3音频格式,是指采用 MPEG-1 编码方

式的第 3 层编码。采用此类编码算法进行音频数据的压缩主要

是利用了人耳 掩蔽效应 的心理声学模型。

9、AES/EBU数字音频接口,采用了 串行 传输格式,用于 线性

地 表示数字音频信号。该标准采用单根绞合线对,在无须均衡的情况下,可以在长达 100米 的距离上传输数据。而MADI接

口是允许最多 56 个信道的音频数据沿最长 50 米单根带BNC

终端的电缆传输的 多信道音频数字接口。

10、信道编码是在数据的 存储 或 传输 之前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将原始信息的比特形式转换为 适于信道传输的 比特形式。

11、播出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录播播出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录播

播出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录播播出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录播、直

播、转播和热线等和热线等和热线等和热线等。

12、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传声

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频率

特性、输出阻抗和方向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D的音频的信号是典型的(A)A、离散信号 B、连续信

号 C、连续和离散信号D、电波传输信号

2、扬声器得到的功率不要超过它的(C)功率,否则,将会烧毁

音圈。A、输出B、输入C、额定D、平均

3、声音信号经过A/D转换出现了混叠现象,这主要是因为(C)

A、采样的比特数太低了B、采样的比特数太高了 C、采样的频率太低了D、采样的频率太高了

4、简单电压比较器和滞回电压比较器相比(B)A、前者的抗

干扰能力强B、后者的抗干扰能力强 C、二者的抗干扰能力均

不强C、二者的抗干扰能力都很强

5、根据电波传播特性,中波的传播方式是中波的传播方式是中波的传播方式是中波的传播方式是(C)。A、地波B、天波 C、地波和天波D、空间波

6、以太网物理地址(MAC)长度为:(B)A、46位B、48

位 C、56位D、64位

7、A、B两个输入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输出就为“1”,当A、B均为“0”时输出才为“0”,则该逻辑运算称为(A)A、或运算B、与运算C、与非运算D、或非运算

8、某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该IP地址的主机

号有(C)位。A、2B、4C、6D、89、下列选项中不是光纤的优点的是(D)A、频带宽

B、传输远C、保密性好D、安装容易

10、下列操作系统中哪项一般不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D)A、Windows NT ServerB、UNIXC、LINUXD、Windows 2000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数字音频工作站是用来处理、交换音频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

2、数字调音台的基本功能是:放大、混音和响度控制。

(×)

3、MIDI文件是一系列指令而不是波形数据的集合,因此其要求的存储空间 较小。(√)

4、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采样、D/A变

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

5、信号的淡入是一个声音渐渐减弱到无声,另一个声音慢慢起来。

(×)

6、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85米。

(×)

7、RAID 0的速度最快,而且具有容错能力。

(×)

8、音频处理器的任务就是音频分配和响度控制。

(×)

9、网络广播的主要收听对象是局域网用户。

(×)

10、SAN是存储区域网络的简称。

(√)

四、简答题(共30分)

1、音频录制中产生声音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0分)

答:产生失真的原因主要有:1)信号频带宽,但采样频率不够高,数字音频信号发生混叠;(2分)2)模拟音频幅度过大,超过了量化器范围。(2分)前者的解决方法是选择与信号相匹配的采样频率;(3分)后者的解决办法是可以调整音源的输出幅度或调节采集卡输入放大器的增益,也可选用音频卡的line输入端,而不用microphone输入端。(3分)

2、什么是音频处理器的集中配置方式?其优点是什么?(5分)答:集中配置方式就是将音频处理器,放置在广播中心的音频信号出口端,根据不同的用途,集中进行音频处理。(2分)集中配置方式的优点:(3)各地收听效果一致;有利于实现同步广播;节省费用;参数调整及时;

3、声卡对声音的处理质量可以用三个基本参数来衡量,即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和声道数。请解释这三个参数的含义,并分析它们的变化与声音数据量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不经过压缩的声音数码率的计算公式。(10分)

答: 采样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大,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就越小,数字化后得到的声音就越逼真,但相应的数据量就越大。声卡一般提供11.025kHz、22.05kHz和44.1kHz三种不同的采样频率。(2分)

采样位数是记录每次采样值数值大小的位数。采样位数通常有8bits或16bits两种,采样位数越大,所能记录声音的变化度就越细腻,相应的数据量就越大。(2分)

采样的声道数是指处理的声音是单声道还是立体声。单声道在声音处理过程中只有单数据流,而立体声则需要左、右声道的两个数据流。显然,立体声的效果要好,但相应的数据量要比单声道的数据量加倍。(2分)

不经过压缩声音数码率的计算公式为:数据量(字节/秒)=[采样频率(HZ)×采样位数(bit)×声道数]/8(4分)其中,单声道的声道数为l,立体声的声道数为24、简述数字音频调音台的混音功能(5分)

答:调音台具有多个输入通道或输入端口,调音台将这些端口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混合成一路输出;或者有选择地进行混合控制,将多路输入信号根据需要进行编组,然后在指定的输出母线上输出。

五、计算题(10分)

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兴衰的原因分析 篇3

关键词:英国公共广播电视BBC公共服务理念兴衰危机

0引言

本文试图在社会史的层面上对英国公共广播电视过去八十多年的兴衰起伏进行分析,以便得出公共广播电视要想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及遭遇危机的原因所在,从而加深我们对公共广播电视的理解。

1英国公共广播的建立及时代背景

由于波段资源的稀缺,英国从一开始就实行一家电台垄断的广播形式。1922年,英国邮政总局收到了将近100份来自无线电制造商希望开办电台的申请。为了解决广播频率稀少和申请者众多之间的矛盾,邮政总局说服相互竞争的制造商们共同投资一家电台。1922年10月18日,由六家当时主要的无线电制造商共同出资60000英镑成立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作为私有企业形式的英国广播公司仅仅运行了四年,就被改组为公共服务机构。1926年3月,负责对广播的组织形式进行调查的克里弗德委员会(the Crawford Committee)建议,应成立一个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来取代这个私人企业。这一建议被政府采纳,旧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6年完成历史使命,新的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也就是现在的BBC)成立。英国政府以王室的名义,为这个改组后的英国广播公司颁发了皇家特许状。皇家特许状规定,英国广播公司为特许经营广播的公有机构,属于国家所有,使命是提供公共服务。后来续签的皇家特许状又把公共服务具体化为信息、教育和娱乐三个方面服务。特许状还规定,英国广播公司以法人身份独立运作,以收音机执照费为经费来源。公共广播的非政府和非市场的两个基本原则就此被确立下来。至此,世界上第一家公共模式广播媒体诞生。

2公共服务理念的完善和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兴盛

尽管在1926年BBC公有化改造时公共服务理念的两个基本原则——非政府和非市场——就已经确定下来,但公共服务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传媒理念其具体内容则不甚明确。公共服务理念的内涵是随着BBC广播实践的开展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讨论才逐渐明晰和完善起来。随着公共服务的目标被明确界定为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等三个方面的服务,公共服务理念也在以强调广播教育大众和提升大众品味为特征的“瑞思主义”的基础上逐渐扩充为四个基本的广播原则:

2.1普遍服务。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既要满足人口密集地区的需要,又要满足偏远地区的需要:既要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少数人的特殊爱好,节目要多样化。

2.2节目要有文化品味,要有教育功能。广播要提供教育类节目。娱乐节目也要有文化品味,也要有教育意义。

2.3政治中立,做到“无私不偏倚”。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带有党派倾向,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在报道有争议性的话题时应该平衡报道各方观念,要让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发出来。

2.4要确保政治和公共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占有相当的比例,使人们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以行使作为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前两个原则在广播的最初几年里由于BBC第一任总经理瑞斯(Reith)的努力就已经被确立下来并得到公众和政府的认可。直到30年代中期,广播的政治中立原则才逐渐明晰和完善起来。1935年负责讨论广播经费和节目性质的乌尔斯沃特委员会(the UllswaterCommittee)建议:①BBC的不偏倚与包容性立场值得提倡;②在现有的特许状和“执照与合约”(Jicence&agreement)的管理下,任何来自政府或国会的管制都与公共利益相抵触;③BBC独立处理日常事务,除非在国家紧急时刻,政府才有权加以管制;④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BBC拥有决定新闻、时事节目内容的自主权,可以报道反对政府的观念。

乌尔斯沃特委员会的建议被政府采纳,BBC报道争议性事件时“无私不偏倚”的立场得到政府承认。而在20年代,政府则规定广播不准报道有争议性的事件。到了1950年,随着贝弗里奇报告(theBeveridge Report)的提交,确保政治和公共事务的报道要占有相当比例的原则也被确定下来。至此,公共服务理念逐渐完善起来。

乌尔斯沃特报告和贝弗里奇报告既是对BBC广播的一些成功实践的肯定,又反映了民众对广播的要求。因此,公共服务理念的明晰和完善,一方面是BBC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讨论的结果。公共服务理念完善的过程因而也是公共服务理念兴起的过程。50年代以前,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对广播的看法上都接受了公共服务理念。公共服务理念不但在这一时期主宰着人们对广播的看法,也主宰着人们对电视的看法。30年代负责对还处于试验阶段的电视进行调查的赛尔斯顿委员会(the Seldon TelevisionCommittee)和40年代的韩基委员会(the Hankey TelevisionCommittee)都建议电视也应按照公共模式和公共服务理念进行播出,而且也由BBC独家垄断。

3商业力量入侵广播电视领域,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受到冲击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由于商业力量的入侵,BBC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开始受到冲击。1950年12月,负责对BBC的垄断和经费进行调查的贝弗里奇委员会(the Beveridge Committee)经过一年的考察提交报告建议:①BBC继续保持垄断;②给予换发皇家特许状和继续实行执照费制度;③地方分权;④报道少数人的观念;⑤更多政治事务方面的报道。同时,贝弗里奇委员会成员劳义德(Lloyd)单独提交一份报告建议取消BBC垄断。同年保守党赢得选举,劳义德的建议被写进白皮书。1954年6月30日,议会投票表决,通过允许建立商业电视的《电视法案》。根据法案,名为独立电视网(ITV)的商业电视台成立,并于1955年开播。英国电视由BBC独家垄断的体制变成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独立电视网(ITV)共同垄断的双寡头体制。1973年,英国又开办了商营的独立地方电台(ILR),在广播领域也结束了BBC的独

家垄断,英国广播电视双寡头制度完全形成。

BBC垄断地位被打破,有其自身的原因:一是长期垄断导致了BBC的官僚作风和效率不高,对此贝弗里奇报告就提出过严厉批评:二是在二战后的那段时间里,BBC对于电视的发展一直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引入商业电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经济力量对电视领域的入侵。当时,一些娱乐产业和电器公司对电视市场的利润觊觎已久,希望通过开办商业电视台来赚钱。在这些利益集团的支持下,一批商业电视游说者到处游说。这时,议会里又充满着代表着企业主和广告商的新生代议员。有了这些议员的支持,尽管《电视法案》“遭到了主教们、副大法官、上院议员、工会、工党和大部分全國报纸的反对,”但还是得以顺利通过。

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英国广播电视一直实行双寡头制度。由于没有放弃公共服务理念,商业广播电视对公共广播电视的冲击并不大。如果只把BBC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广播电视,商业广播电视的引入,对公共广播电视是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如果在宽广的意义上把提供公共服务的广播电视都视为公共广播电视的话,严格管制下的双轨制度并没有对公共广播电视形成冲击,反而繁荣了公共广播电视。因为商业广播电视在严格的管制下也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责。而且来自商业广播电视的适度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公共广播电视的效率,并可促使其有效地调整播出节目以便更好地满足听众和观众的需要。

4政治社会环境巨变,英国公共广播电视遭遇生存危机

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在双寡头制下平稳运行了20多年。进入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保守党“一党独大”政治环境的形成给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带来了空前的危机。

从80年代开始,经济自由主义重新流行起来,人们再度青睐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世界各国纷纷把已经国有化的企业重新私有化,把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变为私人企业。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各国纷纷解除对广播电视领域的管制。在解除管制之后,各国的公共广播电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有的甚至一落千丈,面临生存危机。

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保守党自1979年始连续赢得大选,在英国出现长期的一党执政。保守党上台后,奉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经济政策。这种政策也被称为撤切尔主义,“它强调只有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体的自由选择能力,公共利益才能保证;政府应该尽量放弃各种控制手段,而不是实施各种控制手段。”根据这种理念,英国政府发起了私有化运动,很多国有企业被私有化。同样地,在广播电视领域,英国政府的改革目标是,消灭公共广播电视,把广播电视完全交给私人企业,让他们去自由竞争。当时由于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等新技术的出现,广播所需的波段也不再稀缺,这更加强了政府放开广播电视市场的决心。因此,自80年代初起,撤切尔政府一直试图对BBC进行私有化改造,并试图取消BBC的执照费。“当时的政府认为,解除管制、进行私有化改造以及强调市场自由的选择,这些都是改革的手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些手段本身就变成了目的。”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消灭公共广播电视,在广播电视领域实行自由市场制度。因此,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的生存一直出于危机之中,一度面临被私有化的危险。直到1994年,英国政府发表了有关广播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它希望BBC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的白皮书,BBC所面临的私有化危险才被暂时解除。由于政界人士的反对和公众仍然喜欢看BBC的节目,撒切尔政府对BBC进行私有化的企图没有成功。

英国公共广播电视遭遇生存危机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原因是政治环境的改变。自1979年开始,保守党连续赢得了4次大选,连续执政长达18年,在英国形成了保守党一党独大的政治环境。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在野的反对党势力衰弱,无法有效牵制政府,BBC的政治中立原则反而给自身带来了危险。BBC在爱尔兰共和军、马岛战争等问题上,由于坚持报道的客观和平衡,未能做到与政府一致,都受到了政府的指责。撒切尔指责BBC关于马岛战争的大部分报道充满叛国色彩,关于爱尔兰共和军的报道是为恐怖主义制造氧气,甚至还指责BBC意图颠覆国家。这成为BBC与政府关系交恶的直接原因,BBC也因此成为政府的眼中钉,政府欲除之而后快。在私有化和取消执照费的企图都没有成功之后,撒切尔政府为了确保BBC对政府政策的友好,对BBC的管理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的人员进行换血,以确保BBC掌握在忠于政府的人手中。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BBC管理委员会成员的任命越来越富有政治色彩。政府的这一政策取得了成效,忠于政府的BBC管理委员会主席汉撤对BBC进行了改组。BBC变得更为顺从政府,在新闻报道上实行了普遍的自我检查,一些节目因为害怕得罪政府而不敢做。由于无法坚持政治中立原则,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精神受到了严重伤害,公信力下降。

总之,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由于保守党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政策,BBC一度面临被私有化的危险;由于一党独大的政治环境的影响,BBC的政治中立精神受到了严重伤害:由于财政困难以及来自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完全商业化的地面电视的竞争,BBC的观众减少,影响力下降。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跌入了低谷。

5危机的克服及当代启示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的政治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私有化运动带来的副作用日益显现:英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之后出现回落,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出现动荡。早在工党上台之前撒切尔主义就已经陷入困境。随着1997年工党以压倒性的胜利赢得大选,撒切尔主义也走到了终点。上台执政的工党走的是一条中间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与撒切尔主义的区别在于使公共事业(部门)扮演核心的角色。英国政府在传媒政策上开始重回公共服务理念,BBC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重新被赋予重要使命。随着政治社会环境的改变,BBC的处境也开始变好。早在工党上台的前一年,英国广播公司皇家特许状就得到了续签。工党上台以后,私有化的危险也被彻底解除。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希望英国在全球传媒市场的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政府对BBC放弃了敌视的态度,变得友好起来。BBC也被看成是代表英国参与全球媒体市场角逐的主要砝码。1998年,为了支持BBC的数字计划,政府把执政费提高了6英镑,使执照费达到97,5英镑。其后又调整几次,使得执政费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今年,彩色电视机的执政费提高到131.5英镑。BBC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在解除了私有化危险和解决了财政困难之后,BBC终于有了良好的运作环境,再度辉煌起来。进入新世纪后,BBC在英国广播电视领域中重新占据头把交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据BBC2000/2001年度报告显示,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于2000年达到85%,而在媒体大国美国,熟知BBC品牌的人高达91%。BBC2005/2006年度报告显示,在英国有94.3%人口每月收听或收看BBC的节目。

BBC能够克服危机并兴盛起来,还因为它能始终坚持公共服务理念。在90年代公共电视普遍遭遇危机时,BBC几乎没有受到当时在西欧许多国家盛行的电视商业化的影响,而是始终坚持公共服务的目标不变。它坚持制作高质量的优良节目,而不是像商业电视那样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这样做反而赢得了观众,使得BBC在与各种商业电视的竞争中获胜。而这一时期的欧洲公共电视由于受到商业化的影响,几乎都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在BBC站稳脚跟的同时,英国商业广播电视在90年代一度繁荣之后开始陷入危机之中,广告收入下降。“市场自由意味着观众有更多的选择”的神话破产。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4

关键词:公共广播电视,公共性,广告

一、文献回顾

1. 公共广播电视的定义和特点

根据李书藏的梳理, 公共广播电视的英文原文是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Public Service一词指政府为其国民提供的服务, 这种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有学者对公共广播电视的特质做了总结, 认为公共广播电视的五项攸关概念是:“ (1) 对公众负担责任; (2) 公共财务; (3) 节目内容的管制; (4) 普及服务; (5) 管制进入; (徐帆, 2010) 。”据此, 我们总结出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电视以及政府喉舌的区别:首先是资金来源的独立性和收入的非营利性;其次, 媒体运营不受政府及其他商业机构的干涉;第三, 在传播内容上以公共服务导向为出发点。

2. 对于公共广播电视政策的相关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政策研究的主流在于政策的成因及其效果几方面, 针对欧美的研究包括对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李继东, 2007) , 认为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政策演变的重要原因, 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时期英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变迁的意识形态根源。另外, 有学者对当前公共电视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困政策 (王哲平, 2011) 。

针对中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的研究, 包括陈积银和彭金山对中国公共广播电视缺位的探讨和相关策略的分析, 认为数字电视的浪潮为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陈积银、彭金山, 2005) 。另外, 借助2011年重庆卫视的案例, 一些学者从公共广播电视角度进行了研究, 包括重庆卫视改版前因后果的探究 (叶晶晶, 2011) , 以及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 (孙艳君、邵薇, 2011) 。

3. 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如何发展

公共广播电视若要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最重要就是保持其独立性, 而其资金的来源是维持独立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通过广播电视运营资金政策的调控, 提升其公共服务质量?笔者提出两个建议:首先, 寻找并合理调整新的运营资金结构, 能够让中国的广播电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提供公众需要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其次, 广告限制政策能够削弱商业因素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下面通过列举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中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二、欧美公共广播电视运营资金政策的比较

1. 与欧美公共广播电视资金来源相关的政策

公共广播电视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政府支持、公众视听费、社会资助、广告收费。欧美公共广播电视资金来源各有不同, 广告政策也略有差异, 但都对广告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1) 法国逐步禁止广告, 以税收补贴费用

法国人认为, 广告对于公共广播电视服务的侵蚀显而易见, 为了恢复公共广播电视的公共性, 对广告的限制势在必行。根据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8年4月25日宣布改革计划, 从2009年1月1日起, 禁止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在20时至次日6时时段播出广告, 从2011年12月1日起, 全面禁止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播出广告。与此同时, 萨科齐还决定对电信、网络运营商征收0.9%的所得税, 用于对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取消广告后的补贴。

(2) 英国寻找广告之外的资金来源

英国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的典范,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公众的视听费。在最近几十年, BBC面临了来自资金、新技术开发以及激烈的商业竞争等多重问题。BBC在应对这些挑战的时候, 虽然加入了商业运作, 以解决财政问题, 但并没有通过出售广告时段获得收入。BBC应对新环境的相关财政策略包括:裁减日常运作开支, 通过节省成本和裁减工作岗位等措施提高资金上的竞争能力;通过商业策略节省成本, 包括出售传输业务、低价购买美国的节目在黄金时段进行播放等;另外还包括在其他国家寻找合作者拓展市场、进行技术创新, 如投资新技术的卫星电视和数字电视公司, 通过这些商业策略改善财政问题 (洪浚浩、劳伦斯·舍里克, 2003) 。

(3)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资金政策———政府支持和公益捐赠

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是独特商业环境的产物, 它从未真正将广告作为其运营资金的来源, 而是通过政府拨款和各类团体的捐赠维持运作 (郭镇之, 1997) , 近几年美国公共电视正面临着商业电视和新媒体的冲击。根据王哲平的总结, 美国公共电视的困境之一就是运行资金严重不足, 针对该类问题, 美国公共电视需要继续寻求慈善事业的支持以及开辟新的自筹资金渠道, 例如建立PBS基金会, 为在全美范围内搜索、培养和接受特别的捐赠提供通道。

(4) 政策总结:限制广告, 另辟商业化道路

总结以上几个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政策, 我们发现即使公共广播电视融入商业运作元素, 也是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 通过节目的商业运作获得资金的合理利用, 而非通过广告收益来维持运营, 广告收益在其资金来源的考虑中总是排在末位, 以维持其公共服务的性质。

2. 中国目前的相关案例及政策

(1) 案例:重庆卫视改革

2011年3月1日, 重庆卫视全面改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全天候取消商业广告。没有商业广告是区别于商业频道的重要标志, 有学者认为“重庆卫视全天候不播出商业广告, 是向公共电视迈出的有利一步, 其示范作用和社会价值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孙艳君、邵薇, 2011) 。”取消商业广告后, 重庆卫视的运营成本将由重庆广电集团的其他经营收入和由重庆市财政埋单。

(2) 广告限制政策

2011年11月28日, 中国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 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 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 每集中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不少学者认为, 媒体会开创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弥补因电视剧中取消插播广告而造成的损失。总之, 要想从根本上削减媒体的商业性, 必须从资金来源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构。

三、中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发展途径解析

1. 分类运营———区分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

在中国, 早期的传媒由政府控制并提供运营资金, 而在媒体转企改制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发展, 商业化的运营必不可少且尚在探索和推进中, 于是现实中针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公共服务职能调整, 只能从限制节目内容和限制广告上入手,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限娱令”和限制广告策略的提出。只是, 这些都是政府强制的内容限定, 导致媒体本身商业属性的根本———运营资金来源, 并未有任何改变, 要从根本上将广播媒体从商业逐利性中解脱出来, 唯有拓展合理的资金来源, 让广播电视以服务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为根本目标, 而不是以追求高额广告收入为宗旨。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建立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两个功能分明的广电系统。从更为根本的文化产业角度而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即是将事业和产业分开运作, 从而实现各自的公共服务和商业运作。降低媒体行业内部的矛盾, 如此中国需要建立专门的公共广播电视, 杜绝广告并为其提供公共资金, 进行公共服务就会变得更为简单易行。

2. 维护资金来源的独立性———多方资助, 引入社会公益资金

对公共媒体来说, 媒体的独立性和公共资金来源密不可分。对中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而言, 必须从政策上限制广告收益在其运营资金中的构成比例, 以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我们可以学习欧美的方法, 寻求多样的资金来源以维持运营, 保持媒体的独立性。

对于美国和法国来说, 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其公共广播电视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为了解决资金的困扰, 美国正积极扩大公益资金的渠道, 包括社会公益团体和慈善基金的支持, 以维持其独立性。而BBC则正探索着商业化的路径, 通过对节目的购买销售来换取自身的资金效益。

对于中国来说, 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是公共广播电视应探索的方向。借助中国媒体的多重属性, 可以合理整合各方面的资金, 让政府、商业以及社会公益资金进行一个合理的结构配比, 让社会公益资金进入公共广播电视。

四、中国公共广播电视发展展望

1. 独立的运营资金之外

寻找独立的资金来源非常重要,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其他手段以维护其独立性, 例如公众的舆论监督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需要针对政府干预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公共广播电视中限制政府的力量, 以实现对政府的监督职能。

2.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因自身的运营模式和媒介特点而备受期待。一方面, 数字电视借助数字存储技术令受众可自主选择跳过广告;另外, 公众通过上缴视听费获取数字电视服务, 这种收费方式和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收费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中国开设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机遇 (陈积银、彭金山, 2005) 。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可以借助媒介技术自身的发展, 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以克服公共广播电视在发展过程中因社会环境和政治形态而遇到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李书藏,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实质解读——以BBC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年10月刊。

[2]徐帆, 《身份与路径的双重否定:“公共频道”对公共电视在华发展的影响》, 《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总第105期。

[3]李继东, 《英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变迁的意识形态成因分析》, 《新闻大学》, 2007年第3期总第93期。

[4]李继东, 《论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缘起与嬗变》, 《现代传播》, 2007年第3期总第146期。

[5]王哲平, 《美国公共电视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困之策》, 《电视研究》, 2011年第9期, 总第262期。

[6]陈积银、彭金山, 《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 《视听界》, 2005年第6期。

[7]郭镇之,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起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年第4期。

[8]沈国麟, 《美国公共电视的生存空间——美国公共电视网 (PBS) 记者格温.艾菲尔访谈》, 《新闻大学》, 2008年第2期, 总第96期。

[9]叶晶晶, 《重庆卫视改版的“前因后果”》, 《传媒观察》, 2011年10月。

[10]孙艳君, 邵薇, 《浅谈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今传媒》, 2011年11期。

[11]洪浚浩, 劳伦斯.舍里克, 《BBC与BSkyB之战:新环境下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及启示》, 《新闻大学》, 2003年冬。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篇5

公共广播设备通常安装在专用的广播机房中,有时也可能俺装在消防控制室内,便于几种控制操作。公共广播设备通常都适合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约合483毫米)机柜上,我们以此来叙述安装的步骤和要点。3.4.1 安装机柜和广播设备

1)按机柜说明书组装好机柜。(然后将其说明书及相关附件存放好下不另述)。2)广播设备按信号流程从上到下装在机柜上,广播功放等较重的设备应放在机柜的最底层。安装好之后的顺序通常是:最上面是音源,往下接着是信号修饰设备和前置放大器,然后是监听器、功率分区器、强插电源、电话接口、消防接口等设备,再下来就是电源时序控制器和主备攻防切换器,最下面安装广播功放。广播功放离机柜的底部有时留有2U(2单元)空闲的空间,便于线路穿过和空气对流。(“U”是“Unit”的简称,译为“单元”,是专业电子设备设计高度的国际标准。1U为1.75英寸,约合44.4毫米。)

3)很多工程人员在安装设备时顺序刚好相反,从机柜的最底下逐步向上安装设备,这是为了保证机柜上安装不完的空档留在最上面,这样会美观一些。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往往在安装设备时将机柜倒下,机柜的正面(面向广播值机人员的垂直面)朝上放置,安装好设备后再将机柜直立起来,这种经验值得吸取。

4)安装过程要小心,注意不要碰花机柜或广播设备的表面;并要保证结构稳固,如承载设备的托条或托盘要将其紧固在机柜上(拧紧其螺丝),这一点在安装广播功放等较重设备时特别重要,是一些工程人员经常疏忽的事。

5)设备安装完毕后,收拾现场,将所有说明书、附件和包装都分别存放好。

3.4.2 连接线路

连接线路在整个设备安装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保证连接逻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则要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这一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经常见到因连接不好而导致的接触不良、噪声大等现象。在连接线路的环节中要注意:

1)使用优质的接插件和线材。如要现场制作线材,在焊接接插件时必须保证电烙铁有足够的功率和热量;要准备专用的线材制作工具,这样才能摆正线材的可靠性;

2)优化布线结构,尽量缩短电缆的长度;

3)装好的接插件要用手试拨插一下,看松紧是否合适;

4)数字电缆、模拟电缆、音箱电缆、电源线等电缆要,明确分开布置;弱信号一定要与强信号线分开;

5)给所有的电缆贴上标记。过几个月,你开始忘记哪一条电缆是干什么的时候,标记会显示出它的用处;

6)将电缆分门别类进行捆扎,使其稳固并美观。

3.4.3 公共广播系统的调试

设备安装好并接好线后,便要对系统进行初步调试了,调试过程和要点通常如下。1)暂时先不打开广播功放的电源,逐台打开其他设备的电源,并检查有无不通电、过热或冒烟等异常现象。如果没有,则进一步检查它们的功能是否基本可用。可让音源播放节目,观察信号修饰处理设备(信号压缩、扩展设备、均衡器、前置放大器等等)是否有信号指示,如果都有,则表示这些设备基本正常。将节目信号流过的设备的音量分别调到饱和输出的7成左右,这样就能基本保证节目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信噪比。之后检查一下分区器、监听器等设备的功能,并将分区器的全部分区关闭。2)将上述设备的开关、旋钮打到相应的位置,特别是音量要适当。

3)关闭广播功放的音量,并打开其电源,稍等待一下,观察有无不通电、过热或冒烟等异常现象。之后逐步开大音量,通过观察信号指示灯检查功放是否有输出。之后逐个地打开相应的分区,并检查所有分区是否有声音播放出来。最后将功放音量调到合适的位置。

4)若经过这些测试都正常,则主要工作已完成,最后再详细测试一下设备和系统的细节功能。

5)进行较长时间的设备通电老化,如至少60分钟以上。老化过程中必须有人值守观察,并每隔几分钟检查一次升温情况。

3.4.4 公共广播系统故障检查方法

在广播系统初步调试或运行时出现故障后,我们通常会按节目信号流程,找到出故障的设备,进行简单的维修处理。如设备故障比较复杂,或厂家保修并且不允许用户自行修理,则应直接送回厂家修理。下面介绍一下简单维修处理方法。1)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断开电源后立即进行。不用仪器、仪表,凭直觉的观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判断。这种检查方法虽然准确性较差些,但速度快,直观检查法尤其对电源故障检查有用。

·一看:观察机器或部件及其外部结构。看按键开关、接口、指示灯有无松动,线路板接绪有无脱落,有无虚焊、变色、裂痕、爆裂等现象,保险丝有无烧断、打火、冒烟、变形、未卡住等问题,采用眼睛,直接识别和判断。

·二听:轻轻翻动机器或部件,摇摆摇摆,听听有无零件散落或螺丝钉脱落情况,是否有碰击声。作连续翻转有无不正常“吱吱”声或“啪啪”的打火声(通电时)。如果有这些现象,故障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三闻:用鼻子闻闻有无烧焦气味,找到气味来源,故障可能出自放出异味的地方。·四摸:用手摸摸变压器外壳(断电后进行),不要触及界线端子,因为有时因充电电容存在,电压甚高,危及安全。感觉一下,是否超过正常温度、发烫,无法触摸。功率管有无过热或冰凉不热现象。如果有这些现象,问题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2)试探法

试探法是针对怀疑部分的电路采用比较、分割、替代、模拟等试探手段,寻找故障所在,然后排除。具体方法如下:

·比较:找一台与故障机型号完全相同的机器,测量相对应部分的电压、电阻、电流数量,再加以比较,找到故障所在。

·分割:将某部分电路与其他部分脱开,接上外加电源,注入信号,进行判断。

·替代:用好的元件替代怀疑元件,或将左、右声道部件对换,尤其对于集成电路块可以这样进行。如果部件兑换之后,机器恢复正常,则说明该部件存在问题或损坏。

·模拟:温度模拟,采用电吹风加热,或用酒精降温,进行温度性能检查,振动模拟是使用细的塑料绝缘棒轻击某些部件,看看电路工作状况,可以发现某些虚焊现象,检查故障所在。这种方法一般由技术熟练者进行,否则,容易出现故障加重现象。

2)静态参数测量法

静态参数的测量须持有厂家生产设备的维修手册。注明各个元器件端点静态工作电流或电压,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各个部分的电流、电压、电阻值,看是否与标准值相符合。·电阻测量:用万用表的欧姆档×100或1K,不要使用R×10K档,因为这档上电表内接22.5伏电池,对晶体管测量不适合,容易损坏晶体管。在断电的情况下测量,若有充电电容存在,必须用绝缘的螺丝起锥充分放电后进行。测量线路中电阻必须焊开一端,否则测量不准确。

·电压测量:在作此测量过程中要考虑万用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静态测量值与动态测量值(假如信号时)不相同,这一点应当注意。测量静态时各晶体管管脚,电阻、电容端电压是否与标准值一致,晶体管脚相对电压能判断管子是否损坏。·电流测量:采用直接测量时,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检查电流大小。采用间接测量时,测量两端电压,用电阻值去除电压值,便得到电流值大小。

除静态参数测量外,还可以使用动态检查法,利用信号源和示波器,注入信号直接检查,对电路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直接、准确,并且不容易损坏元器件,还可以对电路和机械结构进行调整和校对。

3.5 公共广播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3.5.1公共广播的安全使用方法

1)注意机器的使用条件,特别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在温度极低或极高的环境中使用机器,避免阳光一直直接照射机器的表面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机器,以免机内元器件过早失效或机器过早生锈。

·在使用前必须确定当地的电源电压与本机相符。2)注意机器的使用环境

·避免在灰尘以及震动环境中使用

·在机器的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空隙,以利于机器的散热 ·对于功率放大器,应特别注意保持散热通道的畅通。3)机器使用中的注意点: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开机、关机的顺序。开机时,应先开音源等前置设备,再开功率放大器;关机时,应先关功率放大器,再关音源等前置设备。音响设备若有音量旋钮,开机关机前,最后把音量旋钮关至最小处。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减轻开机、关机时对音响的冲击。·严禁带点拔、插信号插头 4)注意机器的保养

·不要使用挥发性溶液清洁机器,如用汽油、酒精等擦拭机器表面,抹尘要用软布。而且清洁机器外壳时要先拔掉电源。

·机器一般是不防水的,万一湿了水,要待水份干透后,才能开机工作。·不要在机器上放置重物,以免机器变形。5)安全使用机器

·切莫湿手拔、插电源插头,以免触电。

·长期不使用时,请将电源插头从电源插座中拔出。

·勿让铁针、发夹、硬币等金属导电物质掉入机内,以免损坏机器。

·更换机器的保险丝时,应严格按要求更换,严禁使用不合要求的代用品。·机器在使用时,应将机壳接地点安全接地。·机器严禁在过载或短路情况下工作。

·在功率放大器的背板上都有辅助电源插座,不要通过它连接电吹风。电熨斗等电器,它只能用来连接音响设备。

·在定压功率放大器中,其输出端会有较高的输出电压,而且输出端引线一般都比较长,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确保输出端引线的安全、可靠。6)注意电源线的保护

·要注意避免电源线被踩踏,被重物压挤。·切记拉、插及强力扭曲电源线

·从插座拔出电源线时,应抓住插头将其拔出。

3.5.2广播系统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各寻呼终端在寻呼完毕后,要将寻呼功能关闭。否则会影响其他的广播功能。

·在进行手动操作完毕后,同理,要令广播系统回到程序控制状态。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工作原理 篇6

目前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普遍采用C频段(3.7~4.2GHz)和Ku频段(11.7~12.75GHz)。由于C频段是和地面通信业务共用的,所以为了避免卫星电视信号对地面通信业务的干扰,卫星发射到地面的功率通量密度受到限制(一般EIRP=36dBW)左右。为保证接收图像质量,通常采用口径为1.8~3.0m的接收天线。Ku频段的特点是频率高、频率范围宽、信道容量大,是卫星电视广播的优选频段。卫星发射Ku频段到地面,其功率通量密度不受限制(一般EIRP=50dBW)。加上信号波长短,同样口径天线的增益要比C频段高,因而采用较小口径的天线(0.5~1.2m)就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这是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方向。

为了充分利用频段内的无线电频率,防止相互干扰,又将每个频段内分成若干频道。如果不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由于每两个相邻频道之间的频率间隔均为19.18MHz,而卫星下行的电视信号带宽一般都大于20MHz,这样相邻频道间的信号频带就相互重叠,形成相互干扰。因此,邻国或相邻地区之间,常采用不同频道和不同极化方式进行卫星电视广播。通常是将相邻两个频道号的单、双号分别按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方式工作,以削弱相邻频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数字频带压缩技术

通常,卫星上一个转发器只能传送一套模拟电视节目,而租用一个卫星转发器的年租金约为150~200万美元。如果采用数字频带压缩技术,则一个转发器便可同时传送多套电视节目(例如4套),无疑将大大节省每套节目所需的费用,而且由于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还将大大提高电视图像的质量。此外,对数字电视加扰加密也比较简单易行,从而可以实现收费电视业务。

电视广播中心制作好的中央电视台第3、5、6、7频道的4路PAL制电视节目和一个辅助数字通道分别送到码率压缩编码器,再送入四相移调制器(QPSK),输出70MHz中频(IF)信号,光缆、微波传送到中国电视广播地球上行站,经上变频、高功放(HPA),由天线发往卫星。我国于1996年8月1日利用亚洲2号卫星Ku频段正式开始了经数字视频压缩的节目传送任务。在接收站只要以相反过程进行接收、解调、解码、D/A变换等视频处理,就可以在电视机上显示出原有的电视图像了。

卫星电视广播的地面接收

由于卫星转发器的体积和质量都受到严格限制,转发器的发射功率一般在几十瓦到160多瓦。经过3.6万千米传输到达地面,信号能量受到很大衰减,同时混入了各种噪声。为了接收如此微弱的信号,卫星地面接收站必须采用方向性极强的天线来收集信号能量,并通过低噪声微波放大器的放大、变换,然后输入卫星电视接收机,观众才可以收看(听)到电视图像和声音。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7

1 为民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澜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国境线长达80.563千米, 土地面积达8 807平方千米, 山区面积占98.8%, 现有人口49.7万, 辖20个乡镇, 161个村委员会, 人稀地广, 居住分散而复杂, 地形多以丘陵为主, 加之交通闭塞、信息落后,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是国家级特困县, 属边、山、少、穷地区。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等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最普通形式, 也最重要形式, 是一个多功能的宣传工具, 既可以通过新闻宣传, 开展思想教育, 同时又具有社会服务、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功能。在信息与数字时代, 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仍保持着相对不变, 但却无法阻止信息交流的加强, 广播电视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因此, 充实和完善广播电视事业,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知识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 是繁荣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各项事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广播电视台工作者深知任务艰巨, 不可松懈, 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 针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实际, 着力加强农村, 特别是贫困山区广播电视的普及和辖区有线电视的建设。

做好农村广播电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树立“知难而进, 敢于争先”, 事事从实处抓起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贯彻落实“村村通、户户通工程”, 做到“电通到哪, 广播电视就要出现在哪”, 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广播电视信号空中传, 工程人员山里钻——这是工程人员行业特征;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这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创业、守业的理念;让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所有买得起电视的人能收看到节目是广播电视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2 立意高点, 创优出精品

创优已成为广播电视工作的重点, 制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是广播电视工作最终意义所在。其特点是具有时代意义, 有重大新闻价值, 既能轰动一时, 又能流传于世;其标准是导向要正确, 题材更重要, 内容要真实, 信息量要大, 主题要深刻, 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 获得良好的受众效果。

2.1 创优, 树立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 就是执著地探索新闻工作规律, 紧跟时代步伐, 具有刻意求新、求奇、求精的进取精神。这个时代, 是突飞猛进的时代, 改则进, 不改则退。广播电视也不例外, 要更新观念, 勇于进取, 善于改革, 发挥自身的优势, 抢占受众市场, 才能有突破、有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加强理论、政治、业务的学习外, 还要更新观念, 增强艺术造诣, 在广播节目生产中, 创新、创新、再创新。

2.2 创优, 找寻深刻

深刻是对事实的穿透, 是对本质的凝视, 是对表层的剥离。深刻是深沉和平静, 深刻又往往朴素而直白。当观众看到有分量、有创新、有感染力的节目时, 为之动容, 就是对电视工作者最好的评价。

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知道人民群众在想什么, 精彩、精编、精播、精主持, 办好自己的节目、栏目、频率、频道。

2.3 创优, 要注重美学

从传输的角度看, 广播电视是一个载体;从文化的角度看, 广播电视是一种用电子技术制造声像符号的造型艺术;从美学的角度看, 广播电视是由制作者与受众互动产生的一种闻其声、见其面、临其境的美学感受。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广播电视节目为表现自然、社会、人文的美, 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纵观各类的电视作品, 无一不是追求美学。因此, 从事电视媒体工作, 无论新闻、社教、文化、影视剧, 都要注重电视美学, 注重时空浓缩之美。广播电视具有瞬息性, 上下几千年, 古今和未来, 都可以浓缩到有限的广播电视节目里表达, 给受众一种“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之美。

第一轮的创优已经展开, 党的十六大为广播电视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创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迎接西部大开发, 宣传西部大开发, 贯彻西部大开发”是近几年宣传工作中的一条主线, 也是广播电视创优的一条主线, 广播电视工作者应抓住这条主线开展创优。

3 坚持依法管理, 规范行业秩序

随着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 行业管理应逐步由过去的经验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加强行业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和长期任务。从行业管理的要求来看, 一方面, 为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严格宣传纪律, 须全面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 从城镇到乡村, 单位和个人擅自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现象较为突出, 尤其是出现擅自安装收转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违法行为, 国家有关部门已多次明文要求, 必须强化管理, 做到限期整改。为此, 抓好行政执法, 目标目确, 任务重大。

行业管理的职责是服务、协调、监督、指导, 其涉及面广, 具有社会属性。因此, 在行业管理上, 坚持做到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 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确立以加强本行业管理和保护广播电视设施为主的工作思路, 形成统一领导, 各司其职, 分级分片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维护稳定、保障安全”的方针, 认真落实安全播出、安全保卫等内部管理工作责任制,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 坚决查处破坏广播电视、偷窃信号等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法规的行为, 为澜沧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广播电视工作者素质

为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必须将提高人的素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1994年以来, 江泽民同志先后提出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和“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打好知识根底, 打好新闻业务根底。”的要求。根据江泽民同志的两个提法, 广播电视工作者应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和纪律素质等五个方面的素质, 它们构成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只要创造性地开展宣传工作, 必然成为思想敏锐、志趣高远, 澜沧县窗口行业的“辛勤园丁”。

5 结语

回顾来路, 艰辛和汗水、星光和霞光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地图, 行走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因为希望永在前方, 理想永在前方。面对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未来在路上, 这是一种不随意的态度, 这亦是一种执著的精神, 凭着这样的态度和精神, 相信澜沧广播电视事业一定能够继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一峰.对目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 2015 (14) .

[2]岑永秀.浅析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问题和措施[J].中国报业, 2013 (10) .

[3]马忠胜.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问题和措施之我见[J].旅游纵览, 2013 (11) .

[4]白玲.浅析乡镇广播电视工作的问题与措施[J].才智, 2011 (21) .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8

乌海广播电视台于2011年底完成了广播音频制播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直播系统作为广播制播系统的子系统也同时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我台数字音频制播系统的制播局域网改为千兆局域网, 主干为光纤 (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为光纤) 。从主干光纤交换机到各楼层支干交换机, 采用了多模光纤进行连接, 各支干交换机到各工作站采用六类千兆网线进行连接, 随着网络升级, 直播站的速度明显提升。

音频制播系统的整个音频链路在保留原有模拟系统的前提下, 进行了全面数字化设计, 数模两套系统互备, 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直播系统作为音频制播系统的子系统, 在保留原来模拟直播设备的同时, 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这样, 我台的直播系统同时包含数模两套设备。

数字化改造后, 我台音频制播主系统采用全数字传输方式, 传输格式采用AES/EBU (音频工程师协会/欧洲广播联盟) 专业数字音频格式。备系统采用模拟音频方式传输, 传输格式采用600Ω平衡模拟信号。整个音频通路是一套数字、一套模拟, 作一主一备两套设备。作为制播系统的子系统, 直播系统同时输出数字和模拟信号, 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2 数字直播系统设计

图1为我台数字化改造后的直播系统图。数字直播系统的核心设备为数字调音台, 我台选用的Studer On Air3000数字调音台, 不仅支持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 也支持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它满足了我台直播系统的主系统为数字、备系统为模拟的要求。该直播系统具有多个输入音源、多种监听方式、数模两路输出, 延时后的信号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最后发射出去。以下是我台数字直播系统的主要特点。

2.1 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源多样化, 既有模拟输入, 也有数字输入。

2.2 矩阵返回信号

总控数字矩阵输出一路信号返回到直播间调音台, 作为一路输入信号, 通过软件进行远程矩阵控制, 直播调音台可随时调用矩阵任一通道音源信号, 进行监听和播出。比如:直播时, 主持人可以根据需要调用本台其他频率直播信号, 并机直播十分方便, 同时也可以调用矩阵通道中的其他音源信号。这是我台的独创之处。

2.3 主备输出信号监听

在调音台上只需按下相应按钮, 即可在直播系统的数字和模拟输出信号之间轻松切换监听。

2.4 输出信号

从图1中可以看到, 直播间直接输出了两组音频信号 (一组为数字音频信号, 一组为模拟音频信号) , 分别接入总控音分, 根据需要接入相应设备。模拟信号经过音分后, 直接到应急切换器。如果主备矩阵都出现问题, 通过应急切换器自动切换到直播间的信号进行播出, 直播间的直播站转成自动播出站进行正常播出。

2.5 直播系统监测

(1) 32路幅度监测仪把延时后的直播信号显示在显示器上, 这样我们可以从显示屏上很直观地监测到直播信号的有无、电平的高低等。

(2) 慢录监测系统能把直播节目内容录制下来, 便于以后审听和检查。

(3) 我台的监测系统通过软硬件可以对节目播出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直播系统是我台音频制播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我们对其多个关键点进行了布控, 实现实时监测。另外, 通过软件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报警。

2.6 直播间与导播间交流方便

(1) 我们有专用的导播软件, 可以与主持人进行文字交流。

(2) 通过调音台对讲监听控制盒, 也可以与主持人进行语音通话。

2.7 方便录音

调音台的一对模拟输出信号, 送给了直播站, 所以用直播站可以随时对直播内容进行录制。

2.8 应用

数字化改造后的直播系统, 相比原来的模拟系统更加安全。我们从设备选用、关键设备备份、延时播出以及应急播出等多个方面, 认真研究并规划设计系统, 保障了直播系统的安全。

2.9 设备选用

我台直播系统数字化改造时, 在设备配置和选用上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选用高标准、高可靠性的广播级设备, 保障声音质量。比如:调音台为Studer On Air3000专业数字调音台, 延时器为Eventide BD600数字延时器, 线缆使用广播级数字音频线等。

2.1 0 系统备份

(1) 信号输入备份

我台的直播系统有多个音源输入。如主持人话筒、嘉宾话筒、直播站、外网机 (可做音源备份) 、电话耦合器、矩阵返回等信号, 多个音源保障了输入信号的安全。

直播站是重要的输入设备, 所以直播站安装有多个与播出相关的应用程序, 主备直播程序 (可调用媒资系统中的历史资料) 、远程矩阵信号调用软件, 以及多个音频播放软件等。

为了安全起见, 我台内外网一直是物理隔离的, 所以我们在外网机上定时备份直播节目的带头、片花等重要音频文件, 以防直播站的故障。

(2) 监听备份

为了实时监听直播信号, 我们必须做好监听工作。我们可以用音箱、主持人耳机、嘉宾耳机等在直播间监听直播信号。在导播间, 我们用音箱、耳机、监听收音机能监听延时前的信号和延时后的信号。

(3) 信号输出备份

图1中可看到, 直播间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传输到总控机房, 数字输出信号为主输出信号, 模拟输出信号为备输出信号, 实现传输的一模一数, 一主一备。

2.1 1 延时播出

广播直播节目必须延时播出。这样播音或主持人才能有时间应对直播中的一些突发情况。

我台直播系统具有数模两套设备。主输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延时器延时后, 发送到总控发射机房。备模拟信号通过模拟延时器延时后, 发送到总控发射机房。

2.1 2 应急音源

我台在总控机房安装有应急切换器, 按优先级分别接入主用信号、备用信号及应急音源。若直播主信号出现故障, 会依次自动选择其它的信号, 确保节目的正常播出。

3 总结

乌海广播电视台广播直播系统自2011年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来, 安全、稳定运行至今, 它在直播节目安全优质的播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直播节目在广播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障直播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考验着广播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乌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数字化直播系统的设计、特点及安全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IP化发展分析 篇9

关键词:IP公共广播,TCP/IP,Cobra Net

1 系统概述

公共广播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基本系统, 平时在建筑内播放背景音乐;在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时, 肩负着自动强行切换音乐源, 并以最大音量向设定好的分区进行广播疏散和警告信息的功能。公共广播系统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系统, 系统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

目前, 智能建筑行业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已趋于成熟, 随之而来的工作就是厂商们逐步将产品传输架构向IP网络移植, 大部分厂商已陆续推出不同深度的, 基于IP架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并逐渐成为行业应用主流, 在这个大前提下, 建筑智能化系统承载网络走向融合,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本文从公共广播系统和其他智能化子系统均由统一的网络通信平台承载这一角度进行论述。

2 系统架构发展分析

公共广播系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模拟系统阶段、数字系统阶段及IP系统阶段。

模拟系统由公共广播主机将呼叫站、音源设备和消防报警信号通过模拟音频线缆传输到功放上, 由功放推动各回路喇叭进行声音播放。系统各分区只能播放相同的音源, 不能实现个性化播放的要求。公共广播主机与喇叭间通过模拟线路直接连接, 对于超高建筑或超大园区, 采用定压方式传输模拟音频信号需选择线径较粗的线缆, 模拟音频线不能与弱电线缆共用线槽, 需单独布设桥架, 布线施工复杂。因此, 模拟系统适用于分区少、建筑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小型公共广播系统项目, 模拟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当建筑需要在不同分区播放不同音源时, 模拟系统则显得力不从心, 数字系统随之应运而生。

数字系统由数字矩阵主机将呼叫站、音源设备和消防报警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通过多条广播总线连接到功放上, 由功放推动各回路喇叭进行声音播放。系统采用数字分区管理方式, 各分区可播放不同音源, 满足个性化播放要求。但数字系统的架构与模拟系统类似, 只是采用了总线协议传输, 布线的繁复程度与模拟系统相差无几, 数字网路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IP系统以布线简单、功能强大、互通性好及可集成性等优势, 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系统由主控服务器将呼叫MIC、音源设备和消防报警信号进行数字编码, 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送给网络解码器等解码设备, 解码设备将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后接到功放上, 推动喇叭进行播放。系统结构简单, 只要有以太网信息点的地方就可以安装设备, 扩展性强。适用各类公共广播系统项目。

目前, 基于IP传输架构的公共广播系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各厂商推出的IP产品采用的协议多种多样, 如TOA、Peavey公司采用的Cobra Net协议, ITC、ACE公司采用的TCP/IP协议, QSC公司采用的Q-LAN协议, Audinate公司采用的Dante协议等。这些技术都依托以太网进行开发, 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一网融合提供了基础, 但由于标准化做得还不够规范, 也为融合承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公共广播系统IP网络融合实验分析

融合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建筑智能化中重要的公共广播系统, 对网络的可靠性、延迟、丢包及抖动等传输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何保证IP公共广播系统在智能化各系统融合后被可靠承载, 需要通过有效的实验测试、对得到的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制定完善的网络策略来实现。

3.1 典型应用场景

本实验选取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中标的《中石油新疆乌鲁木齐大厦》这个实际工程案例作为网络融合实验的典型应用场景:建筑面积69 343m2, 地上35层, 地下2层。本典型场景中, 地上1~35层每层设置一个广播分区, 地下2层为一个广播分区。共有8个分控室和1个总控室, 每个分控室管理2个楼层。

实验设备选用了国内著名品牌ITC公司基于TCP/IP协议开发的IP公共广播产品。

3.2 网络结构设置

此案例场景的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1) 前端设备

地上1~35层每层设置一个分区, 每个分区有多个回路, 每个分区在楼层竖井内配置1台网络适配器, 将IP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通过多通道功放连接到每个回路的音控器和吸顶喇叭上;地下2层每层设置一个分区, 每个分区只有1个回路, B1F和B2F各配置1台网络解码功放, 将IP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连接到各层回路的音控器和吸顶喇叭上。

2) 控制设备

一层消防控制室作为公共广播系统主控中心, 配置有呼叫MIC、CD播放器等外置音源设备, 通过调音台连接到主控服务器上。主控服务器将外置音源信号或本地MP3文件编码, 传输到BINet上;各分控中心也配置有呼叫MIC、CD播放器等外置音源设备, 通过调音台连接到分控服务器上。分控服务器将外置音源信号或本地MP3文件编码, 传输到BINet上。

3) 传输网络

主控服务器、分控服务器、网络适配器和网络解码功放均通过非屏蔽双绞线连接到BINet的交换机上, 通过BINET进行数据传输。

3.3 典型业务的流量分析

表1所示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和公共广播厂商共同分析的ITC公共广播系统典型业务流量特性。

表1中从左到右每列的内容就是对系统的分析过程:

注:1) “—”表示无明确要求;2) ITC的公共广播系统背景音乐业务流、播音与通告业务流和消防联动广播业务流的协议和端口号相同 (UDP/15 112�UDP/5 000) , 传输指标也相同;3) COS值从0~6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1) 分析系统有哪些业务;

2) 分析每个业务产生什么样的数据流;

3) 分析数据流从哪些设备开始, 流向哪些设备;

4) 统计数据流采用的协议和端口号, 用于BINet对每个数据流区分开进行网络策略保障;ITC的IP公共广播系统背景音乐业务流、播音与通告业务流和消防联动广播业务流协议和端口号相同 (UDP/15 112UDP/5 000) , 无法区分, 只能统一保障;

5) 统计数据流所占带宽的理论值, BINet通过网络策略对系统所需带宽进行保障;ITC的IP公共广播系统采用MP3文件编码方式, 对带宽要求不高;

6) 分析数据流的传输特性是BINet网络保障策略中最重要的内容;公共广播系统对时延、抖动和丢包都很敏感, 传输必须得到可靠保证;

7) 分析各业务的优先级, 用于BINet综合各系统优先级后制定优先级队列, 并对数据流进行优先级标记。公共广播系统中的消防联动广播业务肩负着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其优先级在BINet中应是最高的。

4 实验验证

对系统业务进行流量分析后, 在实验室搭建系统实物模型, 对上述流量进行打压实测, 采集到量化的实验数据。BINet根据各个子系统实测的数据制定Qo S策略, 给公共广播系统最优的传输保证, 并在实验室进行混网融合实测, 验证该Qo S策略是否有效。

ITC的IP公共广播系统混网融合后主要业务流的传输指标实测值如表2所示。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ITC的IP公共广播系统的主要业务在混网融合实测环境下的传输指标完全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证明通过完善的Qo S保障策略, 该广播系统在网络融合环境中能够可靠运行。

5 结束语

通过实验总结出公共广播系统IP传输特性的分析方法, 任何一种协议的IP公共广播系统都可通过《系统业务流量特性分析表》进行分析, 为混网融合提供依据。本次实验只选取了1个品牌的IP公共广播系统产品进行测试, 但在实验后也将《系统业务流量特性分析表》作为标准文档发给了其他厂商并得到了其他厂商的反馈, 为验证IP公共广播系统在BINet中的可承载结论收集了大量资料。

从厂商的反馈信息来看, 目前IP公共广播系统主流的网络协议主要有Cobra Net协议和TCP/IP协议等。有一小部分采用Cobra Net协议的厂商, 因在实际的融合承载项目中偶尔出现声音质量差和丢包的情况, 出于对BINet的可靠性的考虑, 往往会建议集成商单独组网。其实造成丢包的工程原因很多, 如网络设备的带宽不足、VLAN划分不准确等等, 并非是Cobra Net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在BINet上承载不可靠, 而主要是由对Cobra Net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分析有漏洞、制定的网络保障策略不完善造成的。

本次实验后, 对Cobra Net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做了细致分析, 虽然Cobra Net协议与其他智能化系统采用的TCP/IP协议在传输机制上有冲突, 并且Cobra Net协议通常会采用广播机制, 这对于不做VLAV划分的融合承载网是很可怕的。但采用VLAN隔离技术将Cobra Net协议设备和TCP/IP设备各自划分在不同的VLAN下, 通过完善的Qo S保障机制完全可以保证Cobra Net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在BINet中的可靠承载。能够通过本次实验总结的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这也是本次实验的另一个价值体现。

从集成商的角度看, 认为TCP/IP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 使用MP3格式的编码方式, 占用的网络带宽很小, 牺牲了音质但减少了BINet的压力, 在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更适用于对声音质量要求不高的公共广播系统;Cobra Net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 采用无压缩的PCM数据, 能更好的保证音质, 但因其数据包很大, 并且必须通过严格的VLAN管理将其数据包与其他TCP/IP数据包分开, 给BINet带来较大的压力, 这种协议更适用于体育场馆、数字会议、剧院、报告厅及电台电视台等对声音质量要求高的专业扩声系统项目。

集成商一直在努力建立“一网到底”的BINet作为智能化系统的通信平台, 希望公共广播系统厂商通过研究这次网络融合实验所给出的一些数据和问题, 开发出更加适用于融合承载的IP化公共广播系统。

附:Cobra Net协议简介

在IP公共广播系统中, 采用Cobra Net协议的厂商比较多, 这是因为Cobra Net协议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时的、稳定的传输专业音频数据的协议, 专利属于美国Peak Audio公司。大部分专业扩声领域厂商购买了美国Peak Audio公司的专利使用权并应用其品牌专业扩声产品。公共广播系统只是专业扩声领域中的一个应用, 因此这些专业扩声厂商推出的公共广播系统直接移植了Cobra Net协议, 这也是为什么Cobra Net协议的公共广播系统比较多的原因。

标准的Cobra Net协议采用与CD唱片同样的无压缩PCM数据, 采样率和量化分辨率却使用了广播级的48k Hz和20Bit, 远远高于CD唱片的数据指标, 高效便捷地满足广播电台直播间的信号传送、录音棚中各录音间之间的信号共享等高质量要求[1]。

Cobra Net协议传输的基本单元称之为Bundle, 每个Bundle包含8个音频通道。每个音频通道数据流大小为48k Hz×20Bit=0.96MBit/s, 再加上控制数据和其他数据, 每个Bundle的实际数据流大小为9Mbit/s。Cobra Net协议中每个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最大吞吐量为单向8个Bundle, 也就是72Mbis。这样的带宽对BINet来说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Cobra Net设备必须采用VLAN隔离技术与其他TCP/IP设备划分在不同的VLAN下。这是因为Cobra Net技术采用了O-Persistent传输机制, 即音频传输需要的是同步传输, 需先在网络中建立同步的时钟才能传输。TCP/IP网络是一个非同步传输的网络。如果网络上同时有同步传输的Cobra Net数据包和非同步传输的TCP/IP数据包, 会造成延迟、丢包和网络中断的情况。因此, 必须通过VLAN隔离技术, 将Cobra Net设备划分在一个独立的VLAN下, 避免Cobra Net数据包和TCP/IP数据包混合。

参考文献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10

三环线胜利立交,全长约13.5km,是武汉主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昌南部地区东

武汉雄楚大街西接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岸接线工程梅家山立交,东至西向重要的公交客运走廊,也是联系东湖高新与主城区的联系通道。

雄楚大街BRT走廊起点为静安路,终点为佳园路,走廊内近期设置1条BRT主线和31条BRT辅线。主线近期西起武昌火车站东广场,东至流芳火车站,线路走向为:武昌火车站东广场-福安街-静安路-雄楚大街-佳园路-凌家山北路-流芳火车站,线路全长13.6km。主线远期规划向西通过鹦鹉洲长江大桥延伸至汉口火车站,远期线路全长28.5km。雄楚大街BRT走廊线位布局图如图1所示。

2 公共广播需求分析

2.1 BRT站台说明

结合本次雄楚大街快速化改造工程的BRT走廊(静安路-佳园路)长度11.2km,走廊内设置14对BRT站点,走廊内首站为静安路站,走廊内末站为光谷大道站,平均站距790m,采用中央侧式站台,按客流预测和线路方案,每个站台设置4~8个泊位,分2~4个子站。雄楚大街BRT走廊标准断面图如图2所示。

BRT车道设置在高架桥墩之间,与社会车道采用绿化带隔离,BRT走廊宽度11~14m,路段为双向2车道,站台及道口处为3~4车道,便于站台处公交车超车及道口处公交车转向。

2.2 需求分析

由于整个BRT项目的站台和BRT调度中心之间配置了BRT项目专用的传输网络,所以本项目要求借助专用网络平台配置具有布设灵活等特点的数字广播系统。根据BRT智能系统实际业务需求,BRT智能广播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站台广播向本站乘客提供车辆停靠、进出站信息、安全提示、导向及音乐等信息服务,广播内容采用定型语音合成和人工直播方式播出。

(2)车辆停靠、进出站信息由调度指挥中心统一收集后实时发送到各站台播放,安全提示、导向及背景音乐可由调度指挥中心统一管理,方便维护。

(3)监控调度中心可以对站台进行业务上的信息广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进行应急广播通知等。

(4)站台广播设有自动、手动和应急广播模式,在站台设置广播插播盒,供站台工作人员在必要时对本区域进行定向广播。

(5)站台里应分成多个功能区域:进出口区用于播放安全提示、向导及BRT介绍等,各子站区域用于播放本子站的车辆停靠信息。站台插播时能分区广播及全区广播。

(6)调度指挥中心同时能监控各站广播设备,监听播放内容。

(7)整个BRT广播系统具有故障自检功能,可自动检测分控主机、功率放大器、电源及通讯的状态,并可检测扬声器线路的断路、短路、接地等故障,能对故障进行报警和日志记录。发生接地或短路故障时,系统功放或分控主机能自动将故障回路隔离,保证主设备及其他回路的正常运行。

(8)能与其他系统时钟同步,系统内部的控制设备可以任意指定主设备作为主时钟源,或者以第三方系统作为时钟源或主时钟,其他的设备可以参照主时钟进行同步,以保证系统时钟的同步。

(9)广播系统的优先级可被设置,通常的优先级为:紧急广播>业务广播>背景音乐,同时,应急话筒>业务广播话筒。

(10)各站台控制主机可存储足够多的语言信息(不低于1GB),语音信息内容根据用户需求而定。语音信息包括消防紧急广播,如各种疏散引导或警报解除的语音。无论是自动(与火灾报警主机联动)还是手动方式,消防广播都由数字语音合成装置发出。应急语音信息提供汉语、英语、法语、日语四种基本语言版本,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录制相应的语音。

(11)本地麦克风之间可以进行内部通信,并可以实现简单的内通功能。各站台网络寻呼麦克风具备彩色触摸显示屏,可在屏幕上进行操作,相关功能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可通过权限设定限制单个寻呼麦克风的呼叫范围,各寻呼麦克风能呼叫各本地权限区域,多个寻呼麦克风能交叉呼叫不同的区域及同一个区域。

(12)调度指挥中心系统操作界面具有多种视图方式,能通过电子地图直观显示各广播分区的状态,并可在电子地图上对分区进行广播操作,可以显示三级地图。

3 系统规划设计

3.1 系统架构

本系统在调度指挥中心设计一台网络广播服务器,一套网络广播软件和一套客户端软件及一台网络寻呼话筒,每个站台及场站设计一台网络寻呼话筒、一台智能广播控制主机、一台双通道功放及8个20W室外音箱,其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1)网络广播软件安装在广播服务器上,设置在流芳火车站调度指挥中心机房。

(2)车辆信息由调度指挥系统提供给网络广播服务器,网络广播服务器通过网络实时发送到相应站台的智能广播控制主机并在车辆停靠的子站进行播报。

(3)调度人员可通过客户端软件在任意电脑上对广播系统进行操作。

(4)流芳火车站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室放置一台网络寻呼话筒,调度人员可通过网络话筒对下面各站进行寻呼广播及对讲。

(5)各站台设置一台智能广播主机,智能广播主机对站台各项功能进行管理及与调度指挥中心进行通信,对调度指挥中心发送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在相应的区域播放。自带紧急广播话筒,紧急情况时可通过话筒对本站全区功分区进行广播。

(6)各站台网络寻呼话筒的主要功能是与高度指挥中心及其他站点寻呼对讲及对本站广播用。

(7)各站台配置一台全数字双通道功放,用来对音频信号的功率放大。

(8)每个站台分成多个功能区域:进出口区、(A、B、C、D)各子站区,每个区域安装两个20W室外防水和防尘音柱,音柱安装站台的LED显示屏两边。

3.2 网络广播管理软件

网络广播软件是公共广播的核心,它可运行于Windows各个版本的操作系统上,提供通过以太网与公共广播系统设备通讯,操作方式简单方便,其功能如下:

(1)系统配置功能

1)通过系统配置功能设定公共广播系统管理软件的构成及相关功能。

2)配置服务器所要管理的设备。

3)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电子地图或操作界面。

4)配置音源和预定义的广播操作。

5)服务器操作界面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拖拉地图、图标和按钮的布局。

6)配置不同客户端软件的管理范围和权限。

(2)用户管理功能

通过用户管理功能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并对相应的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和控制。

(3)广播控制功能

通过广播控制功能对所有的广播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对所有的广播控制客户端的操作进行管理。

(4)系统状态管理

通过系统状态管理功能获取系统中各设备分区广播状态,便于查看和操作。使用该功能模块可查询各个设备的状态,将所获得的状态在系统软件界面显示。系统正常运行时,设备单元按钮或图标(如分区)显示绿色,发生火警时显示红色。

(5)系统告警功能

系统告警功能用于集中管理系统中各设备故障状态,并通过日志管理模块自动记录故障日志。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发出声光报警,发生故障的设备单元显示黄色。用户通过系统管理软件界面能够准确定位到故障单元。

(6)日志管理功能

通过日志管理功能对系统所有操作和故障事件进行记录,并自动存储起来,以便于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工作日志和故障日志分开存储在设备中,人工无法删除,保留最近一年的日志,超过时间的日志将自动被系统删除。通过日志管理功能可查询所有日志,按照时间、工作组、设备等条件进行查询,并能导出相应的日志文件。

(7)语音合成功能

系统管理软件提供第三方语音合成软件接口,通过语音合成功能可将文字转化为语音进行播放。

(8)音频管理功能

通过音频管理功能可以对存储在服务器上的音频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和网络播放,音频管理功能可将不同格式的音源文件转化为系统指定的格式。通过预定义广播操作,可以将服务器中的音频文件播放到指定的广播分区。

4 结论

本文以武汉雄楚大街BRT走廊为例,详细说明快速公交站台公共广播系统的需求及系统规划设计,并重点说明了网络广播软件的功能。公共广播系统能向乘客播放各种公告信息,包括车辆进站信息、安全提示信息及各种通告;向运营管理、维护人员播发相关公务信息;并兼做发生紧急事故时的应急广播。

参考文献

[1]雄楚大街BRT系统专项方案.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武汉交通科学研究所、武汉市规划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12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11

关键词: 农村广播电视 公共服务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40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尚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一、 我国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背景和条件

1、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现状。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经建立了无线、有线卫星等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现代化的世界上橙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艘盖网,国内广播和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94%和95% ,基本实现通电行政村“村村通”。但是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在农村偏远地区还有8000多万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而且由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在西部偏远地区.中部贫困地区一些已经实现“村村通”的地方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盲.现象.根据我们对正安县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情况调查,目前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标准低.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建设的标准都不高节目信号质量较差容易因自然灾害影响节目收听收看。二是融资乱。部分乡镇广播电视站已经与文化广播电视站合并。多头管理变成无头管理同时部分文化广电站由于经济困难没有资金投入用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有的干脆委托个别有钱的私人老板投资建设经营有线电视网络。三是管理难.由于部分乡镇和行政自然村的广播电视筱盖以独立小片网形式存在.有的甚至连经营权也不在广电部门手中,因此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私自接收境外电视节目的情况时有发生。

2、国情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一是中国中西部和东部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而且贫富悬殊相差较大。二是由于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较大,会造成大量的沉淀成本投资回报周期长,因此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缺少向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投资的意愿。三是中国是一个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偏远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成本高、效益差。四是市场经济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市场经济越发达,公共服务就越不能缺位,而且越要加强。

3、中国的经济实力初步具备了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6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今后中国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4、党和政府的施政目的和方向已经由管理取向向服务取向转变。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后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同时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让改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将逐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从政府的施政目的和方向来看,已经由以往的管理取向向服务取向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重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要求政府职能是主要是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和做不好的公共服务性工作。

二、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1、 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管理框架和充足、稳定的财政来源。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这一体系的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只是还不具备全部由政府负责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在我国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根据实际,符合国情,做到原则统一,内容具体.服务规范,监管到位.

1、原则问题

一是保持广播电视行业的政治属性实行国家主导、广电主办社会参与。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广播电视的政治属性不变.设立广播电视服务机构,党和政府必须掌握控股权和播出权。国家建立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出台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政策.建立引导与发展基金,用于引导、协调农村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电部门受政治委托管理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机构,经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社会资本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可参股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二是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实现服务对象的最大化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享受到广播电视带来的文化生活。三是实现服务效率最大化。公共服务不是不计成本的服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同样要实行科学投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这样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水平下,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农村农民通过广播电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2、内容问题

所谓内容就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休系应该服务的范围。我们认为.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节目内容,各级电视台特别是自办节目能力较强的中央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有为“三农”服务的频道或栏目。二是覆盖网络,包括无线和有线两种覆盖方式.目前,城镇已经按照市场手段建成了高标准的有线电视网络,也正是因为市场化的原因.有线电视网络经营实体进入农村建设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有线电视用户的积极性不高.速度也很慢。服务体系就要重点帮助解决县至乡镇、村组、农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与维护问题.尽可能让农户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视听服务.对于居住偏远只有通过无线接收的农户.服务体系要通过卫星、微波、调频、转播等形式帮助农户解决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三是救灾和救助。由于农村自然和地理条件较差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同时极少数特别困难的家庭可能交不起有线电视视听维护费甚至买不起电视机,因此.服务体系还必须解决救灾与救助问题。

3、模式问题

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我们认为.我国适合建立“国家资本控制社会资本参与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国家控制广播电视的播出机构.国家资本以广播电视经营实体的最大股东身份出现社会资本有限参与农村广播电视的网络建设、用户发展和维修服务广播电视经营实体的管理原则是以专业人员实行专业管理.这种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在于:一是保证了国有资本对广播电视领域的控制.确保广播电视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体现广播电视的政治属性和公益性质。二是解决了地方财政财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了地方财政负担。三是避免了国有资本可能出现的无效投资降低了经营风险。四是在农村广播电视经营实体仍然离不开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的情况下.既可以减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干预政策制定的机会又不至于让政府为经营实体的亏损担负过重的责任。

在这一模式下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建设和经营方式.主要是共建与自建两种方式。共建方式:县级广播电视部门因地制宜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依托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与其他投资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和乡村有线电视网络。各方以现金、设备或其他实物等形式投资通过共建协议或投资协议明确产权关系。并根据投资比例对服务中心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自建方式:依托广播电视站自行筹集资金进行乡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拥有服务站和网络的产权获得网络运营利润所得的全部收益。、

4、体制问题

我国国情复杂,东部和比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农民贫富不均。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在大的原则和框架下.鼓励各地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政策和运行模式。根据我们对基层广电部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是解决体制和资金问题.这两个问题互为联系,不可分割。因为,直接面向农户服务的是县级广电部门.但是县级财政和广电没有资金。要解决资金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体制问题.建立省、市、县垂直管理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省级是关键,重点解决资金问题.县级是基础、是平台、直接面向农户服务。

省市县三级垂直管理运行结构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省级广电部门设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部门,负责体系建设、管理监督、规范标准、技术支持、队伍培训、资金运作、省市干线网络建设、对农节目的开办等具体工作。市级广电部门设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部门。负责发展规划、项目管理、工程监督、统计报表、市县干线网络建设等工作。县级广电部门作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具体部门和服务平台,直接面对农村农民进行服务具体负责开展覆盖调查、政策宣传、有线电视用户的入户和管理等工作,为用户提供技术和维修服务,保证设备网络的正常运转优质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以省为单位建成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要做到体制顺畅、管理规范、服务高效。一是理顺体制.在行政上实现省、市.县三级垂直管理在网络上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形成以县级服务平台为中心.乡镇广播电视站为依托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体制为农村农民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提供组织和技术保证。二是规范管理。抓住工程规划资金使用、物资采购、服务收费和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三是高效服务,要求县县建立服务维修中心,乡乡建立服务维修站村村建立服务维修点。坚持上门服务限时解决问题.做到小故障不出村中故障不出乡,大故障不出县。

5、资金问题

资金的来源:国家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基金:省市.县三级财政要将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差额拔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适当向受惠次户收取一定的维护管理费用。

资金的使用:国家设立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帮助中部贫困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省市两级重点是负责解决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和有线电视干线网络的建设与维护问题,以及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维护补贴、自然灾害救助等。县级作为直接对农村农户服务的平台重点是解决分配网络的建设维护。对农村特殊人群(“五保户”、烈士家属等)实行免费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服务。

6、监管问题

公共广播电视系统 篇12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有线双向数字电视、IPTV、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广播、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等新媒介层出不穷。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既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又要满足固定接收、移动接收等不同需求。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台,需在新形势下认真履行职责,管理和维护好本地区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这对监督和改善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播出质量、核查无线广播电视实际覆盖效果、维护本地及周边地区空中电波秩序、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金湖县广播电视台实际,就如何对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进行依法、管理和有效的管理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2 强化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

金湖无线广播电视由模拟无线电视、调频广播、CMMB三大传输网组成,覆盖面遍及城乡绝大部分区域。为了保证广大群众收听收看好无线广播电视节目,我们不仅狠抓技术维护,更重视监督管理,从而使我台发射的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声音悦耳、图像清晰。

2.1 严格执行政策法规

为了维护整体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质量,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我们应该确立守法意识,依法管理,按章行事,严格执行有关无线电管理的各项法规、政策和条例。我台经常自查自己的工作是否按规定操作,有没有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和《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台领导、办公室、新闻中心组成联合监督小组,通过定期检查值班日记、设备维护记录和实际工作状况,监督我台所有无线广播电视信号是否按批复的频率、功率、节目内容发射。通过这些规范操作,维护了广播电视频段的无线电波秩序,确保了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整体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无线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保证了党和政府的政令畅通。

2.2 狠抓各项规章制度落实

为了保证无线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我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再完备的制度若只挂在墙头、留在书面而不落到实处,也只是一堆废纸和空文。因此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我台更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首先,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弥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正气,强化工作责任心,养成照章办事的习惯。其次,定期与随机相结合,检查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违反制度和规章的问题,防漏堵洞,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实行科学的技术管理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是一个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工作,加之我台无线广播电视设备较多,只有对其实行科学的技术管理,才能保障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安全优质播出。

(1)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我台不断对职工进行再培训,鼓励以自学为主,集中教育为辅的业务学习方式。抽出一定时间对相关人员授课,使每个机房值班人员熟悉无线广播电视的传输过程,熟悉各套节目的输入、输出信号流程,了解发射机、天馈线系统、电源等附属设备的工作原理,使值班人员不同程度地掌握机房设备的性能、原理、结构以及技术指标。经常组织大家对已排除故障进行讨论和总结交流,以提高机务人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

(2)加强无线广播电视设备的技术维护

为了保证“高质量、不间断、既经济、又安全”的播出,必须建立设备安全维护的正常工作秩序,而合理安排维护工作周期并付注实际,则是使设备安全播出的重要保证。我台的维护周期一般分为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在重大政治活动、重要节假日等重要保障期前,则安排重点维护项目。

(3)值机、维护的规范化操作

我台要求值班人员每天详细填写值班日志,检修人员认真填写检修、维护记录,从而为掌握设备故障规律,监督设备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依据。我们定期对检测、检修仪器进行校对和检验,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测试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还加强对技术资料和备份元器件的管理,现有技术资料和备份元器件有专人保管,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定期配备备份元器件。

2.4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为了及时了解无线广播电视的播出实效,我台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具体操作时,机房值班员为监督体系第一层,我们要求值班员必须严守值班纪律,严密监视和监听我台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情况,将常规监测结果记录在值班记录上,遇有异常情况立即妥善处理,确保无线发射系统正常运行。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监督体系第二层,他们通过配备的办公室电视监视器、调频广播接收机、CMMB接收器,随时监听、监看各频道无线广播电视的播出情况,检查各频道节目是否按时发射,信号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节目内容是否安全、正确。社会监督员为我们监督体系的第三层,由于我台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多、播出时间长,靠行政难以实行全数量、全时段、全地域的监督,而社会化的监督正好弥补这一不足。我们根据所处区域的方向、距离,聘请一些观听众为我们的社会监督员,经常与他们热线联系,了解无线广播电视信号的播出情况。监督体系的最后一层就是我们定期的现场实测,我们结合季检、年检、带着检测仪器到全县各处实地测试我台无线广播电视的覆盖效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检查发射的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工作频率有没有偏移,输出功率有没有提升或降低,是否符合覆盖规划要求。

3 结束语

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基层广播电视台应该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服从上级广电部门和无管会的协调领导,建设、维护和管理好所辖区域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为无线广播电视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基层广播电视台应加强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本文结合金湖县广播电视台实际,对加强无线广播电视管理,从严格执行政策法规、狠抓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实行科学的技术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几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讨论。

上一篇:办公室里的故事会下一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