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平台

2024-10-14

多业务平台(共12篇)

多业务平台 篇1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 通信正不断向分组化方向演进,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发展, 新一代MSTP在SDH平台上综合了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 、弹性分组环 (RPR) 、通用成帧规程 (GFP) 等新的技术和标准, 使得对于数据业务的支持效率更高并且管理更加灵活, 同时通过引入多种不同于SDH的保护机制, 如生成树协议STP、RPR、MPLS以及链路容量调整LCAS, 对数据业务的保护有了更多的方案和选择。

1 MSTP中的保护机制

1.1 SDH保护机制

SDH技术最初是面向语音业务的, 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优良的网络保护功能。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通过对传统的SDH设备进行改进, 在SDH帧格式中提供不同颗粒的多种业务、多种协议的接入、汇聚和传输能力, 成为城域传送网最主要的实现方式之一。

自愈环 (SHR) 是SDH中最常用的一种保护手段。在环形拓扑网络中, 通过使一个SDH环网中任何2个网元之间都具有2条路径, 利用APS, 可以在检测到一条路径故障之后自动将业务流倒换到另一条路径上。APS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1+1、1∶1或1∶N方式。SHR是针对语音通信等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涉及的, 一般保护都能在50 ms内完成, 用户不会感知故障的发生。

SDH自愈环结构一般分为两大类, 即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通道保护环是以通道为基础的, 倒换与否按离开环的每一个通道信号质量的优劣来决定, 通常利用简单的通道AIS信号来决定是否应进行倒换。复用段保护环是以复用段为基础的, 倒换与否按每一对节点间的复用段信号质量的优劣来决定。当复用段出现问题时, 整个节点间的复用段信号都转向保护通道。SDH自愈环还可以分为单向环和双向环, 正常情况下, 单向环中所有业务信号按同一方向在环中传输;而双向环中, 进入环的支路信号按一个方向传输, 由该支路信号分路节点返回的信号经相反的方向传输。按照一对节点间所用光纤的最小数量来区分, 自愈环可分为2纤环和4纤环。通道保护环通常是2纤环;而复用段保护环可以是2纤环, 也可以是4纤环。

SDH强大的保护能力可以广泛保护所有在这一网络上传送的业务流, 但SDH的保护对于运行在MSTP上的数据业务来说有些浪费。因此, 在MSTP中引入其他类型的保护对于数据业务是十分重要的。

1.2 LCAS保护机制

互联网业务对于带宽的需求是多样性的, 往往不能完全与SDH的虚容器大小匹配, 为了有效利用SDH网络带宽, 出现了级联技术。级联作为在MSTP上的一种数据封装映射技术, 可将多个虚容器组合起来, 作为一个保持比特序列完整性的单容器, 实现大颗粒业务的传输。级联分为相邻级联和虚级联。相邻级联是将同一STM-N数据帧中相邻的虚容器进行级联, 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传输;虚级联则是将分布于不同STM-N数据帧中的虚容器 (可以是同一路由或不同路由) 按照级联的方法, 形成一个虚拟的大结构进行传输。

采用虚级联虽然解决了分组信号向SDH映射的难题, 但是由于分组信号的随机性和突发性, 同一条链路上传送的数据信号的带宽 (速率、容量) 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果可以动态地根据数据信号的实际带宽实时调整级联的VC数量, 则传输会提高效率, 于是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应运而生。

LCAS对虚级联组提供了一种保护功能, 在虚级联的源端和宿端适配功能之间提供了一种控制机理, 能够无损伤地增加和减少容量, 同时提供临时删除失效链路的能力, 即当虚级联组中部分成员失效时, 能够临时去除这些失效成员, 系统自动减少容量, 正常成员仍能正常传输。当失效成员修复时, 系统能自动恢复虚级联组的带宽。

虚级联允许虚级联组中成员经过不同的路由, 而LCAS可以无损伤地调整源宿节点之间的容量, 使用虚级联与LCAS配合就对MSTP提供了一种网络故障冗余。所以在进行MSTP网络规划时, 合理地规划虚级联组成员经过的路由, 利用LCAS会有效地增加服务的可靠性。

1.3 STP保护机制

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目前MSTP不但能够提供以太网接口, 并且集成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 同时也可以汇聚用户的数据。MSTP支持的以太网带宽共享可以通过生成树协议 (STP) 生成源到宿的唯一路径, 同时防止路径成环, 并在网络拓扑发生改变时, 计算生成新的路径, 完成业务的恢复, 提高网络保护的性能。

STP协议的基本思想就在要通过构造一棵自然树的方法达到裁剪冗余环路的目的, 同时实现链路备份和路径最优化, 这主要依靠网桥之间配置消息BPDU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的交流。首先进行根桥的选举, 接下来, 其他网桥将各自选择一条“最粗壮”的树枝作为到根桥的路径, 相应端口的角色就成为根端口。根桥和根端口都确定之后一棵树就生成了。生成树经过一段时间 (默认值是30 s左右) 稳定之后, 所有端口要么进入转发状态, 要么进入阻塞状态。STP BPDU会定时从各个网桥的指定端口发出, 维护链路的状态。如网络拓扑发生变化, 生成树会重新计算, 端口状态也随之改变。

MSTP应用STP的实现方式可以见图1, 在一个有5个节点的STM-16环中, 每个节点都有以太网业务接入, 在网络规划中可以使得5个异地分布的以太网端口一定的传输时隙 (这些时隙通过连续级联或虚级联形成时隙组VCG)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以太网层形成一棵生成树, STP阻塞环网的一段通路, 同时利用共享的带宽实现以太网互联和端口汇聚。

STP应用在MSTP环网中, 避免了MSTP环中以太网共享传输带宽形成的环形结构, 适用于城域网的接入层和汇聚层。目前, 主流的MSTP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大都可支持STP。但是, STP协议最突出的缺点就是它的收敛速度, 依据网络规模的不同, STP的收敛时间需要几十秒甚至分钟级以上。为提高生成树的倒换效率, IEEE 802工作组和Cisco等一直研究对STP的改进, 相继推出了快速生成树 (RSTP) 等改进协议, 使得恢复时间、网络稳定性等都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时间。

1.4 RPR保护机制

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技术是一种新的城域网技术, 吸收了千兆以太网的经济性及SDH系统50 ms环保护特性。目前集成RPR承载数据业务已成为MSTP发展的趋势之一。

RPR采用双环结构的环形网技术, 把物理层点到点连接的节点链转换为真正的共享链路, 能够有效地统计复用突发型数据业务。在RPR中, 某个业务可以占用的带宽上限是根据与其争夺同一关键网络带宽的多个业务的优先级与可以利用的带宽计算出来的公平带宽。通过拓扑自动发现和环网的智能保护, RPR应对网络故障并不需要预留保护带宽。对于RPR来说出现网络故障, 只是造成对某些网络关键带宽进行争夺的业务数增加, 以至各业务相应可以享受的带宽减少而已。

RPR提供了2种保护方式:环回 (Wrap) 保护倒换和源路由 (Steering) 保护倒换,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故障发生之后, 发起倒换的节点不同。前者是在与故障相邻的节点处;后者是在业务流的源节点处。环回方式的优点是故障切换的恢复时间非常短 (50 ms以内) , 只可能丢失极少量的报文, 不会造成业务中断的情况, 问题是占用带宽较多。源路由方式避免了带宽的浪费, 但需要重新收敛, 恢复时间较长, 会造成一些业务的中断。源路由保护倒换是IEEE 802.17草案中规定的必备保护方式。

采用源路由保护机制, 当网络故障后, 与故障点相邻的网络节点对故障进行定位, 并向网络中其他节点广播故障保护请求信息;网络中其他节点收到网络故障保护请求信息后, 更新网络拓扑图, 各节点发送数据包时重新选择承载数据的环路以绕开故障点。一个RPR环回保护环包括2个独立反向回绕的单向环。如设备失效, 从失效点进出的业务将回绕到沿反方向发送 (取决于保护体系) , 在保护倒换协议的控制下, 保护环回发生于与故障点相邻的站点, 业务流将通过环回保护从失效点重选路由。

RPR的保护机制如图2所示。 (1) 是故障前的正常数据流, A节点到D节点, 走外环, 路径为A-B-C-D; (2) 为故障后环回保护方式, 故障发生后, 在故障链路两端的节点上通过光路环回, 数据路径也在此环回, 总的路径为A-B-A-F-E-D-C-D; (3) 为故障后源路由保护方式, 从A节点到D节点的数据流量改抄近道, 走另外一个环 (这里是内环) 到达目的节点, 路径为A-F-E-D。

1.5 MPLS保护机制

MPLS技术是一种2.5层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源宿标签交换路由器 (LSR) 之间建立显示的标签路径 (LSP) 来实现对多种二层协议的支持。将MPLS技术集成进MSTP中是当前MSTP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的潮流, MPLS可以为MSTP网中的数据业务提供虚拟专用网 (VPN) 、流量工程、虚拟本地网 (VLAN) 扩展等多方面的支持, 同时通过建立LSP来实现业务的保护和恢复也是MPLS技术提供的一种特色。

MPLS的保护方式有2种:保护倒换和重路由。对于保护倒换, 工作LSP和备用LSP同时建立。当工作LSP上的某一LSR检测到故障时就向入口LSR发送故障指示信号FIS (Fault Indication Signal) 消息, 并且由LSR把业务倒换到备用路径上。在备用路径上使用LSP消息预留资源, 也可以在故障发生后捕获。保护倒换对于常见的故障, 如单链失效, 节点预先结算备用路径, 故障时直接倒换到备用路径上, 可以实现与SDH相当的水平, 达到数十毫秒的恢复时间。保护倒换可采用1+1保护, 还可以采用1∶1或1∶N的保护类型。

为提高正常情况下的资源利用率, IETF还提出了重路由机制, 在故障发生后建立恢复LSP而不是与工作LSP同时建立。当LSR收到故障通知消息后, 如下游LSR保留了Qo S路由信息, 则可以选择核实的恢复路径并使用MPLS信令 (如CD-LSP) 建立恢复LSP。如果下游LSR没有路由信息, 则下游LSR通过向上游LSR“泛洪”发送通知消息来寻找恢复路径, 该机制与ATM相似。一般不推荐使用“泛洪”方法, 因为扩散的消息会对网络造成额外的负担及时延, 但是当缺乏路由信息时非常有用。

一般来说, 重路由恢复机制适应性较强, 不需要预先计算, 并可以计算出一条优化的路径, 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和业务量均衡更具优势, 但恢复时需要进行比较多的消息交换, 比保护倒换机制恢复时间长。而保护倒换恢复机制需要节点预先计算并存储有关整个网络拓扑及网络流量区别情况的数据。

根据保护的范围以及实施备用路径的节点不同, 分为链路恢复和路径恢复。链路恢复发生在故障的上、下游节点之前, 一般由下游节点通知故障的发生, 由上游节点实施恢复路径选择与倒换, 此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 但不利于处理多个节点或链路失效的情况。路径恢复发生在受影响的LSP的起点和终点之间, 恢复路径与工作路径完全分离, 由发生故障的节点向入口LSR通知故障的发生, 由入口LSP实施恢复路径的选择和倒换。路径恢复在入口LSR/出口LSR之间选择一条备用路径较为复杂, 且要求较多的消息传递。但它利于全局优化, 需要的总空闲容量较少;可恢复链路故障, 也可恢复节点故障;能容易处理多个节点或链路失效的情况。

1.6 MSTP保护机制比较

对于以上所列5种MSTP具有的保护机制, 其比较可见表1。其中, SDH是针对语音通信等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设计的, 故障恢复速度小于50ms, 但是由于需要备用路由, 网络利用率较低。而对于数据业务, SDH保护机制显得较为浪费, 所以在新一代MSTP中, 采用了虚级联VC和链路容量调整LACS方式提高对数据业务传送的效率和可靠性;针对以太网业务, 采用共享环形势, 利用二层生成树协议STP实现故障恢复, 网络资源利用率较高, 但是恢复时间较慢;RPR的出现吸收了SDH环网快速保护和以太网统计复用的优点, 通过构建新的MAC层, 实现了快速保护和较高的资源利用率;MPLS作为一种2.5层技术, 通过流量工程TE实现数据业务的快速保护, 并且在MSTP中还可作为RPR的有效补充, 实现跨环的网络保护。

2 MSTP保护机制的互通

在网络多层生存性技术间没有协调机制时, 各层独立地并行完成各自的生存性技术。虽然实施起来简单, 但占用的资源大, 各层均占用保护资源, 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这将导致一些潜在的需要保护操作无空闲资源利用。多层生存性技术的协调机制提出了分配不同功能给各层的高效恢复方案。层间的生存性协调方案通常有2种:

2.1 顺序协调方案

顺序协调方案是指各层按照顺序进行生存性动作, 当本层无法恢复故障时, 转向下一层进行恢复。顺序协调通常有2种方法: (1) 自下向上 (Botton-up) 法。恢复开始于最靠近故障的层, 当某些故障业务在本层无法进行恢复时, 将转由上层完成。该方法能使用较为合适的颗粒度对故障业务进行恢复, 而上层的更精细颗粒度的恢复在必要时才完成。自下而上的策略在恢复事件和设备费用上更有优势; (2) 自下而上 (Top-down) 法。恢复开始于最上层, 当上层无法恢复所有的故障业务时, 生存性技术向下层扩展, 下层的生存性技术被触发。该方法的优点是高层能更容易区分不同业务的服务类型和等级, 可以为不同的用户的生存性提供不同的QoS。但低层却难以检测到高层是否能够恢复业务。

2.2 集成方案

集成方案是基于信号的多层恢复方案的集成。当故障发生时, 恢复方案将对网络所有层的恢复方案进行综合考虑, 并决定最佳层的恢复操作。集成方案是最灵活的一种方案, 但是如何配置、实现集成方案所必须的具有各种算法的智能控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基于二层交换方式的以太共享环, 承载于MSTP环网上的多个以太网业务共用该SDH环网的若干个时隙, 形成以太环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以太网层形成一棵生成树, STP阻塞环网的一段通路, 同时利用共享的带宽实现以太网互联和端口汇聚, 当链路故障发生时, 承载以太网业务的时隙组既可以不参与SDH环网通过预留机制进行的环保护, 而利用STP协议在线路故障发生时生成另外一侧新的路径, 也可以通过设置拖延时间压制STP的恢复动作, 当SDH环倒换保护在拖延时间内没有完成时再启动STP进行路径重新生成。这样, 以太网业务承载在SDH之上但可以有选择的采用SDH的保护。

对于内嵌RPR模块的MSTP必须实现RPR和SDH复用段两重保护的协调工作。当光纤切断时, 一般SDH复用段保护会启用, 这时RPR保护功能是否还有用, 有3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参与RPR传输的VC时隙进行SDH复用段保护, 这时可以不需要RPR保护功能 (也就是将RPR保护功能关闭) 。由于参与RPR传输的VC时隙的备用时隙中也可以传输数据, 而不是将备用时隙空闲用来等待保护的发生, 因此, 此时在SDH进行保护倒换时对业务影响有可能超过50ms。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参与RPR传输的VC时隙不进行SDH复用段保护, 只进行RPR保护, 但这需要对SDH复用段保护环进行特殊的设置, 使这些时隙不参与SDH复用段保护环保护。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对RPR的保护设置拖延时间, 先进行SDH复用段保护, 当在拖延时间内SDH保护没有成功后, 再进行RPR保护。

3 结语

当城域网越来越复杂, 其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地实现IP化后, 城域网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关注。MSTP中集成了多种功能技术和标准, 增强了数据业务的可管理性, 也为城域网中数据业务的保护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在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中, 合理地规划和选用保护手段, 将会使城域网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

广义上说, 以太网的生成树协议、以MPLS为基础的自愈恢复、RPR的定向保护、回绕保护方式, 基于AIS、APS协议的SDH自愈环等都能从网络的不通层面, 提供不同性能的对业务的保护和恢复, 但这也为各种保护方式的互通与配合带来了复杂性。可以从网络工作多层次、保护控制方式、带宽利用率、保护恢复时间快慢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并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利用。

参考文献

[1]陶智勇.RPR的网络保护及其与SDH保护方式的互通[J].光通信技术, 2003. (11) :14-16.

[2]周卫华, 倪县乐.MPLS网络的自愈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18) :36-37, 46.

[3]郭彦伟, 郑建德.生成树协议与交换网络环路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5) :301-304.

[4]龚平, 黄峰.MPLS功能在MSTP中应用[J].电信科学, 2004. (4) :50-53.

[5]苏驷希, 冀胜华.SDH网状网自愈[J].电子学报, 2000. (4) :1-4.

[6]梁芝贤, 蔡敏.SDH自愈环的生存性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 2003. (2) :18-21.

[7]许华东, 范戈.多业务传送平台的保护与恢复机制[J].光通信研究, 2005. (5) :23-27.

[8]毛谦.光传输网对数据通信的支持[J].中国新通信, 2005. (7) :73-76.

多业务平台 篇2

产品特点:

1、企事业单位面向其客户或者会员的短信软件产品,它完全集成了企业用户所特有的短信应用功能。

2、短信群发系统平台服务器整合移动、联通、电信三网于一体,三大运营商短信全网覆盖,全国各地短信畅通无阻,在线服务等强大功能可以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客户互动沟通、客户服务、业务应用、高效宣传等方面的需求,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目标群体:

餐饮行业、一、适用范围

餐馆、酒店、KTV、酒吧、影剧院、桑拿、夜总会、DISCO、美容院、美发店

二、应用模式

1.客户服务:订餐、订房后的确认短信,来店前短信提醒地址信息等;

2.节假日客户生日关怀短信:利用节假日或老客户生日提供价格优惠;

3.广告宣传:通过短信群发向潜在目标客户发布特价信息,提高人气;

4.短信优惠券、现场短信交友;

5.服务相关小知识短信介绍,例如餐馆可进行新菜式、特色菜、时令菜介绍以满足广大食客的尝鲜心态,避免客户流失;

现场抽奖:客人发送短信有机会获得价格优惠,或者赠送特色菜。既提高客人兴致,也可借此获得大量客户手机号,成为未来宣传服务的目标。

房地产行业、一、适用范围

房地产销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装修公司、房产中介、房产经纪人培训公司、房产展会

二、应用模式:

1.楼盘广告:大规模向目标手机或号码段群发楼盘广告

2.出租广告:向目标手机或号码段群发房屋出租广告

3.排号、入住信息通知;

4.业主管理:记录业主、雇员、各种合作伙伴信息,分群组进行记录。并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

5.购房、出租咨询:给有意向的购房或租赁者提供房屋咨询信息。

6.住户投诉、住户报修、住户信息调查;

7.物业费用缴款通知;

8.突发事件广播:在小区发生紧急事件后及时通知所有住户。

金融行业、一、适用范围

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类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及时的将金融证券方面的咨询发送到大量的客户手中,短信群发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

二、应用模式

1)帐户信息短信通知:企业用户资金汇入、划出通知,银行卡用户信息通知;

2)定时发送股市期货市场的开盘、收盘信息,新股认购信息,专家点评、个股推荐;

3)提供影响市场行情的信息短信快递;

4)代理人通知、客户付款通知、保险政策查询、开发潜在客户;

5)续保通知、新险种通知、节日问候、实时接受客户咨询和建议;

6)还款催缴;

旅游行业、一:适用范围

出租车公司、票务公司、旅行社

二:应用模式:

1.向出租车公司司机的短信群发相关通知;

2.通过短信群发向潜在目标客户发送旅游促销短信

3.旅行团线路内部报价组团拼团信息即时发送;

4.旅游信息咨询:向游客发布旅游线路信息,报价广告;

5.旅行社路单通知;接受游客咨询投诉;

6.酒店、火车票、飞机票预定的短信确认与提醒。

汽车行业、一:适用范围:

汽车销售商4S店、汽车维修保养厂、汽车俱乐部、汽车救援、汽车保险、汽车配 件经销商、汽车美容店二:应用模式:

1.短信营销,准确投放高效回报,例“尊敬的客户,您的车辆本月保险到期,为节省您宝贵时间,我公司可为您上门办理保单手续,VIP专线********”;

2.短信客服,客户更多满意体验,企业更多稳定客源,例“会员朋友:您好,今日北京气温8-0度,午后阴有小雨,天气转冷注意车辆保养,道路湿滑出行不便,**全体员工提醒您注意行车安全并祝一路平安***服务站”;

3.短信广告,最经济有效的宣传,例:“别克突破2005活动即日启动,凯越舒适版上市、君威、GL8平均降幅百分之八。详情致电********”;

4.短信报价,为您的客户经销商随时更新配件、服务价格信息,掌握市场的主动,例“**汽配城**厅6C今日价格:原厂捷达前盘片***、宝来大灯总成***、后杠***更多优惠价格致电********”;

5.节日问候,亲情问候帮助企业品牌积累忠诚,例“辞岁迎春添福气、新年行车报平安、****服务站恭贺您05年健康安顺!”;

6.客户关怀,企业给客户尊贵感受,客户为企业无限商机,例“尊敬的*先生,在您生日之际我公司全体员工衷心祝愿您平安顺利、健康顺意!我们为您准备了免费洗车卡本月恭候您来店领取,***”;

7.保养提示,主动发掘客户的需求才能成为现实的业绩,例“尊敬的客户,您的车辆距上次保养时间已有60天,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服务站提醒您注意里程表计数并及时保养您的爱车。********”;

8.客户回访,完整的服务流程会让客户感受专业放心,例“尊敬的用户您好!感谢您选用我公司服务,我们将继续以专业精神和热情服务为您的爱车提供精心的养护,服务过程中任何不满意请随时致电********”;

商场百货行业、一、适用范围

商场、超市,服装、服饰、鞋业 / 品牌连锁店。

二、应用模式

1.会员管理:为会员提供会员积分短信查询、会员消费记录短信通知、节假日和会员生日时的温馨祝福、打折特价、新产品、新服务信息;

2.促销广告:在销售旺季利用大面积短信群发方式发布促销信息;

3.现场抽奖:为消费者提供短信抽奖,通过奖励吸引消费者并收集到消费者信息;

4.顾客投诉咨询:建立短信平台接受顾客投诉意见或产品咨询;

5.市场调查: 短信群发调查信息让客户反馈,了解市场动态,分析客户需求;

6.短信群发商场打折、优惠、特价商品、联谊促销活动、限时抢购等通告;

7.根据客户的短信订购,对缺货、到货对消费者进行短信通知;

8.商品到货信息通知:商品到货后通知经理、财务、采购、库房、后勤人员;

9.缺货订货消息发布:将缺货消息通知采购部,把订货消息通知供应商。

物流快递行业、一、适用范围

邮政公司、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利用短信平台的讯速、方便、廉价来取代一部分业务传真与电话(特别是长途电话),不仅每个月能节省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一种更方便的与客户沟通的方式。

二、应用模式

1.定单确认:通过短信方式与客户就货物发送目的地及交货期限、发货方式等进行确。

2.信息发布:可以为物流公司搭建一个短信群发平台,包括物流价格发布、线路发布、服务发布等。

3.服务平台:通过此系统为客户搭建一个可以发送短信的方式查询公司的信息或疑问解答信息的服务平台。

4.内部管理:公司总部可以对各分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查询,车辆及人员的临时调度和任务分配等。

5.客户关怀:对自己的大客户在过年过节或生日时及时发送问候短信,让客户感受到温暖。

6.调查研究:针对不同人群和客户通过短信群发调查信息,以掌握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医疗卫生行业、一、适用范围

医药企业、医院等。通过短信群发方式为医院、医药企业增加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并通过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信息管理系统增加新的功能、新的卖点。

二、应用模式

1.通过短信群发向潜在目标客户发送药品信息;

2.就诊、体检结果信息的发送:对于有些就诊和体检项目,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有结果。采用短信方式发送此信息,可以大大节省顾客的时间;

3.医嘱复诊提醒:对于需要定期复诊的患者,可提前一天短信通知患者复诊;

4.妇幼保健提醒:对于孕妇、新生儿、幼儿,定期的检查、打针,都是必要的。但人们可能会因忙碌或其他原因而疏忽。运用短信可提醒人们按时检查;

5.会议通知及相关通知:对于分布分散而且处于巡检状态中的医生、护士,要通知其开会或传达紧急程度较高的消息,运用短信方式相比其他通知方式要及时、高效得多,而且操作非常方便。这是目前医院中最为普遍的短信应用,它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便捷与效率;

6.员工生日及节日祝福:在医护人员及后勤人员的生日之际,收到医院发来的祝福短信,能让医院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提高员工的向心力。

政府事业单位、一、适用范围

政府部门的内部人员联系;

直接面向公众的政府部门的公务需要,如交警部门、税务部门等

二、应用模式

1.以下属单位或部门为短信群发对象的应用。例如会议通知、文件传真、重要信息的发布等,特有的短信群发和传真群发功能使日常办公显得从容自在。此外,在紧急情况下,简单快捷的短信群发必将为机关单位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内部职员为短信群发对象的应用。比如召开班子成员会、中层干部或全体人员会议,以及节日的慰问、生日的问候等等,短信群发除了可以节省部分电话通知的费用外,更主要的是可以省却多次打电话的机械与重复,更能体现现代政府机关单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3.以领导和同行为短信群发对象的应用。可以将本单位发生的重要事情编写成短信内容,同时向多位领导或同行发送,一方面可以勾通交流和汇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展示单位形象,不失为宣传自身的好方法。特有的短信调查功能更是了解百姓心态、测评群众满意度的好帮手,也是行风评议的好助手。

4.以普通群众为短信群发对象的应用。主要是向公开办事程序、公示价格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向政府工作被执行人员发送信息等等。在特定情况下,对于澄清舆论、正面宣传、稳定社会秩序,短信群发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咨询服务业

一、适用范围

企业管理、投资咨询、教育与文化传播指导、出国移民咨询

二、应用模式

1.向潜在目标客户短信群发咨询服务信息,做好企业广告宣传;

2.定期发送与投资相关的资讯信息,增强客户的凝聚力和信赖感;

3.通过短信向咨询出国移民信息的人员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

智能 安全 融合 多业务导向 篇3

据杨红飞介绍,BIIP也可认为是B@IIP,它所代表的意思是Business@ Intelligent IP。Business代表业务和商业;Intelligent是嵌入IP基础设施的各种智能组件和设备,用于实现业务的识别、控制和虚拟化;IP是标准融合的IP基础设施。Business是所有IP基础设施建设所服务的终极目标,@IIP是智能IP的基础设施。

BIIP策略是锐捷网络通过整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GOS操作平台、iSAM解决方案、SMP.edu管理平台、RG-S2600交换机及最新应用级防火墙等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应用支撑平台。而基于RG-S2600系列交换机,RG-SAM3.X,RG-ePortal(新品)组建的Web准入身份认证方案则是BIIP策略在教育行业的最新体现。据锐捷网络教育行业部副总经理刘福能介绍,WEB准入身份认证除了保留了802.1X认证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之外,还结合了WEB认证的易用性和兼容性。

可控性和安全性。Web准入身份认证实现“入网即认证”,确保合法用户才能进入内部网络;实现动态自动的IP+MAC+端口绑定,确保合法的用户发出合法的报文,确保IP地址的真实可行;同时,启用ARP欺骗检测,全面杜绝ARP病毒欺骗问题;接入认证交换机支持防HTTP认证请求报文的DoS攻击,确保接入认证交换机本身的安全;Web Portal服务器和RG-SAM服务器均实现了高性能高可用群集技术,在防攻击的情况下,确保了整个认证计费系统的高可靠性。

高性能和高可用性。Web准入身份认证的认证报文在每个接入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处理,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分布式,确保了高性能和无单点故障;统一的Web Portal服务器采用高性能高可用群集技术,在负载均衡的同时,又实现冗余备份;统一的RG-SAM认证计费管理服务器也采用高性能高可用群集技术,确保认证计费管理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冗余备份、全网漫游、数据容灾。

易用性和兼容性。Web准入身份认证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程序,使用Web浏览器进行认证,不改变用户上网习惯;兼容20种以上的主流浏览器和十几种操作系统。

智能性和融合性。WEB准入身份认证方案的接入交换机同时支持802.1x认证和Web认证,可以由SAM服务器统一管理用户使用802.1x认证和Web认证的权限;还可实现管理同一账号在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认证方式,或在同一区域不同账号使用不同认证方式;系统提供标准的第三方接口,可以通过对接实现基于数字校园门户的单点登录,效果是一次认证实现了网络层面的认证和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同步认证。

根据高校校园网学生用户和老师用户的不同特点以及运营管理的不同要求,锐捷网络推荐在高校宿舍网采用802.1x身份准入认证,推荐在高校办公网采用Web身份准入认证;同时可使用同一套身份认证计费管理系统进行全网的统一管理。

多业务平台 篇4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便是数据业务大规模增加, 同时还出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对接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不同厂家SDH (同步数字体系) 设备之间MSTP (多业务传送平台) 业务互联互通的案例。

1.1 MSTP简介

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 (时分复用) 、ATM (异步传输模式) 、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MSTP的实现基础是充分利用SDH技术对传输业务数据流提供保护恢复能力和较小的延时性能, 并对网络业务支撑层加以改造, 以适应多业务应用, 实现对二层、三层的数据智能支持。

1.2 MSTP功能特征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除应具有标准SDH传送节点所具有的功能外, 还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征:

1) 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功能;

2) 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传送功能, 包括点到点的透明传送功能;

3) 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带宽统计复用功能;

4) 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映射到SDH虚容器的指配功能。

1.3 MSTP技术特点

MSTP主要解决了IP的承载和传送问题, 将IP数据包直接映射到SDH的帧中的VC (虚容器) 中, 实现点对点的透明传输。

MSTP的技术特点有:

1) 继承了SDH技术的诸多优点;

2) 支持多种物理接口;

3) 支持动态的带宽分配;

4) 支持多种协议;

5) 支持多种光纤传输方式;

6) 有高效的链路建立能力;

7) 协议和接口分离;

8) 独特的Qo S (服务质量) 保障机制。

1 MSTP

2 J2字节

J2是VC12通道踪迹字节。它是LP-POH (低阶通道开销) 中4个字节中的一个, 见图1。一组低阶通道开销共有4个字

J2的作用类似于J0、J1, 它被用来重复发送内容由收发两端商定的低阶通道接入点标识符, 使接收端能据此确认与发送端在此通道上处于持续连接状态。

3 不同厂家SDH设备MSTP业务互通

近期, 因华泰证券和北京创想空间业务发展需要, 南京移动与深圳移动开通了一条华泰证券以太网专线业务, 南京移动与北京移动开通了一条北京创想空间以太网专线业务。

3.1 网络构成

3.1.1 设备类型

南京移动这边都是中兴的ZXMP S320 SFE4以太网处理板;

深圳华泰证券和北京创想空间都是华为的Metro 1000设备。

3.1.2 故障现象

正常业务配置完毕后双方互Ping测试不通, 中兴侧报VC12-RDI (VC12远端缺陷指示) , 华为侧报追踪字节标记适配 (TIM) 告警, GFP (通用成帧规程) 帧定位丢失告警 (LFD) 。

3.2 故障分析

由于中兴是按照线路编号方式进行编号的, 即

而华为是按照时隙编号方式进行编号的, 即

所以首先要检查是否是中兴与华为设备之间时隙顺序对应问题。

其次, 由于中兴SFE单板与华为EF单板对接常见的问题有:中兴设备报VC12-RDI, 不论启用LCAS (链路容量调整机制) 或禁用LCAS, 业务都不通。原因:华为设备对J2的检测过严, J2不匹配, 他们产生TIM告警, 回送RDI, 产生RDI后两端业务就对不通!

根据SDH的开销原理, 低阶通道踪迹字节适配告警是由J2字节负责检测并上报的。告警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华为EF板J2字节的接收值和J2字节的期望值不一致。

查询华为EF板的J2字节, 发现发送值是Huawei SBS, 期望值也是Huawei SBS, 而接收值却是一串代码。这再次说明前面的判断是正确的。

3.3 处理方法

1) 双方确认以太网处理单板的软件版本都是支持互联互通的版本, 南京移动现网的中兴ZXMP系列设备绝大多数以太网单板都支持与其他厂家互联 (除了S320 SFE4 2003年以前的软件版本可能不支持) ;

2) 双方的SDH时隙需要对应上, 中兴和华为以太网板之间配置多个VC12通道时需要注意时隙顺序一一对应;

3) 双方必须都使用GFP封装, GFP帧都不带FCS (帧检验序列) 32校验, 不带扩展头;

4) 中兴设备启用LCAS功能, 华为设备也需要启用LCAS功能;

5) 中兴以太网单板J2字节默认发送值为单板软件所写的特定值, 一般是Unitrans, 中兴收到VC12-RDI告警 (是因为华为设备接收到中兴设备发过去的J2, 不是他们预期的字符串, 报VC12-TIM告警, 向下游插TU12-AIS告警, 回送VC12-RDI。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华为的部分设备可以设置“当有TIM时, 是否插AIS, 回送RDI”, 需要华为设置为不回送。

·若A不行, 则请华为侧将每一路的“应发J2”修改成与“应收J2”一致 (使用16进制方式, 而非文本方式来设) , 以便去掉TIM告警。

最终华为侧修改了J2字节检测方式后, TIM和LFD告警消失, 也不向南京回送VC12-RDI告警, 做Ping测试正常。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探讨了不同厂家的SDH设备之间开MSTP专线业务时互联互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传输数据业务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整个通信行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工程施工和维护人员必须努力钻研业务知识, 积累测试经验, 遇到问题时认真分析, 谨慎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运营商服务, 进而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摘要:介绍了不同厂家SDH (同步数字体系) 设备MSTP (多业务传送平台) 业务互联互通的成功案例。

短信平台业务合作协议 篇5

甲方: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乙方: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在各自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向广大乙方用户提供短消息信息服务。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并经过充分协商,就合作开展短消息“信息类应用服务合作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合作项目内容:

1、甲方作为短信平台提供商,向乙方提供短消息服务。具体发送方法为:甲方提供发送号码,由乙方系统自动随机分配号码进行发送;甲方提供每个号码的独立发送量和成功率统计报表。

2、乙方利用甲方的短消息服务系统向乙方的用户提供业务宣传服务。

3、甲方利用其计费和业务支撑系统,向乙方收取短信服务费用。

二、甲方的责任和权利

1、甲方允许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向乙方用户提供短消息业务。

2、甲方负责提供短消息网关端口,负责对短消息流量进行控制,甲方有权根据短信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短消息流量。

3、甲方有权审核乙方提供的短信订制内容和短信广告内容,有权拒绝发送与《信息源入网信息安全保障责任书》不符合的订制信息和短信广告。

4、甲方负责对合作业务的短信息服务费进行计费,计费结果以甲方数据为准。

5、甲方有权按照预存款的额度和双方协议价格提供等量的短信服务,若乙方发送短信数量超过预存款的额度,甲方有权停止乙方的短信服务使用权利,在乙方交清费用后甲方才能继续提供短信服务。

6、乙方未能按规定时间交纳当月短信服务费用,甲方可根据业务情况限制或停 1

止短信服务。

三、乙方的责任和权利

1、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供真实合法的营业执照等公司相关资料。

2、乙方同意使用甲方的短信息网关;甲方根据短消息平台的实际情况予以确认并配合调试。

3、乙方有责任确保向甲方通信平台传送短消息时,不应产生任何危害网络安全的超负荷流量。乙方承诺在紧急情况下服从甲方为保证短消息服务正常稳定,而对短消息业务进行的调整。

4、乙方保证提供的信息内容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甲方将对乙方提供给用户的短信下行信息进行记录备份,并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如由于乙方提供的信息服务而引起第三方提出的任何异议、索赔乃至诉讼,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5、乙方发现用户信息中有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法令的敏感内容时,乙方需及时采取措施停止有害信息的传输,并将有关内容及用户信息进行记录,记录备份应当保存60日,并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6、若甲方收到关于乙方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用户投诉,在转交乙方处理后,乙方必须立即停止违法违规信息的传播,并在2小时内初步回复给甲方接口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查明原因。由此违法违规信息的传播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乙方承担。

7、对因乙方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他因乙方原因引起的纠纷、争议、诉讼,乙方负责解决及支付其他相关费用,以及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等,乙方应予以承担及赔偿。

8、乙方保证提供的短信服务符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信息源入网信息安全保障责任书》的相关业务要求。

四、计费与结算

1、在每个计费月份内,乙方使用甲方短信端口所产生的短信息服务费,按实际成功发送的短信条数进行计费;单价元/条

2、本合作业务每月所产生的短信息服务费以甲方计费帐务部门统计为准,乙方可以通过自有的系统数据对其进行核对,若误差率在2%以内视为合理,若误差率超过2%,合作双方需对计费事宜作有关原因查找和分析,确保计费的准确无误。

3、本次合作费用结算采取按金额整数结算模式,签订协议三个工作日内,乙方提交2万元预存款,甲方按旬提供发送数据给乙方,乙方在核对每旬实际发送成功数量后在三个工作日内结算上一旬的短信款项,甲方提供等额发票。

4、如果乙方实付金额与应付金额出现差异时,其差额将在下月结算日由甲方进行补/退费调帐处理。

五、违约责任

1、若有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并有权要求对方赔偿相应责任。

2、若因一方违约造成对方不良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则对方有权追究该方责任,要求其消除影响,并作相应的经济赔偿。

3、如果发生以下情况,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立即整改,并有权对乙方进行罚款,罚款视以下情况给甲方造成的损失而定;情况特别严重的,甲方有权立即单方终止双方的合作。具体措施:当乙方出现违反以下4个条款内容时,甲方有权停止合作。

1)乙方违反国家电信和互联网信息等的有关政策、法规、法令。乙方提供的信

息内容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利用甲方系统发送《信息源入网信息安全保障责任书》(附件一)中列明的九类非法信息。

2)用户对乙方服务提出强烈投诉。

3)乙方在其宣传和广告内容中未按规定使用甲方的公司名称及其他品牌标准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4)乙方其他违反本协议内容的行为。

5)以下情况按特别严重的情况处理:

a)乙方向甲方提供虚假的营业执照等公司相关资料、资讯来源及银行帐户,或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资费不符合国家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b)在合作期间,乙方有其他欺诈行为或违约行为且情节严重。

六、保密条款

1.为本协议之目的,“专有信息”指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一方从另一方(“披露权方”)得到的披露权方开发、创造、发现的、或为披露权方所知的、或转移至该披露权方的、对该披露权方业务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专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关商业秘密、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想法、专有技术、工艺、数据、业务和产品开发计划,与该披露权方业务有关的客户的信息及其他信息,或该披露权方从他方收到的保密

信息。双方理解,信息披露权方拥有并将拥有专有信息,而这些专有信息对该披露权方是非常重要的;甲、乙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产生了双方之间的与专有信息有关的保密和信任的关系。

2.未经信息披露权方事先书面同意,另一方将对任何专有信息保密,不能自行使用或向任何人或实体披露这些专有信息,双方的任何一方在任何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单页、网页等)上描述的与另一方有关的业务内容均须事先书面知会对方,如对方有异议,须在五天内书面提出,如一方提出异议,另一方不得在任何媒体描述异议的业务内容。

3.甲、乙双方对本次合作及本协议的具体内容负有保密责任。未经一方事先书面同意,另一方不得将双方的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及其相关内容披露给任何第三方。

七、不可抗力

由于不能预见并且发生的后果不能克服、不可避免的不可抗力事件,致使一方遭受经济损失或致使本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不承担责任。遇有上述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立即将事件情况书面通知对方,并应于15日内提出事件详情及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或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按照事件对协议的履行的影响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继续履行本协议或终止协议。

八、协议的变更或修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从2010年8月16日起的计费月份开始生效,有效期至2011年8月15日。

2、协议生效期间,如遇甲方上级主管部门有新资费政策或通信行业管理部门新相关文件出台,而与本协议有抵触的,本协议的相应条款自然废止。双方应协商变更相应的条款或直至终止本协议。

3、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后,以书面形式加以补充。

4、协议双方中任何一方欲变更、解除协议必须提前两个月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口头无效。另一方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答复协商;若不协商,视为合同自动解除。由于协议终止带来的任何纠纷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5、本协议适用中国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执,双方协商解决不成时,则应将争议提交惠州仲裁委员会在惠州按照该委员会的仲裁程序进行仲裁,该仲裁是最终裁决。

6、本协议(含附件)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持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用。

甲方:乙方:

授权代表人:授权代表人:

签字日期:

年月签字日期:年月日日

附件一:信息安全责任承诺书

东莞市鹏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单位郑重承诺遵守本承诺书的有关条款,如有违反本承诺书有关条款的行为,由本单位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本公司在使用速点通短信群发平台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服从速点科技的监督和管理,并切实做到:

一、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和信息发布的审批制度,保证信息内容的健康、合法。

二、不利用该平台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坏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三、监控并记录发布信息的内容、时间、服务代码等内容,记录备份应至少 保持6个月以上,在国家机关进行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四、对客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客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漏,但法律规定的除外。

五、若违反本承诺书有关条款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本单位直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你单位有权暂停服务。造成财产损失的,由本单位直接赔偿。

六、本承诺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承诺人:(签章)

多平台时代的体育营销 篇6

去年夏天,在南非举办的2010年足球世界杯(World Cup)赛场上,当安德列斯·伊涅斯塔(Andres Iniesta)攻入决定性的一球而让西班牙夺冠时,沃尔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v)的子公司娱乐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对该项赛事持续几周的全程报道达到了高潮。

然而,这不过是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Wharton Customer Analytics Initiative,简称WCAI)承担的一个项目的开始,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是一个专注于消费者行为数据研究的研究中心。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和其他14个机构参与的ESPN XP,是一个旨在研究与重大体育赛事相关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始于2010年足球世界杯。ESPN XP的目标是测算观众与ESPN/ABC各个数字媒体平台的互动情况。

这个由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彼得·费德(Peter Fader)和埃里克·布莱德劳(Eric Bradlow)领导、由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完成的研究项目的结果,最终可能会被赞助、转播“超级杯”(super Bowl)橄榄球赛这类赛事的广告商和媒体公司采用。

ESPN“已经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弄清了多平台媒体的使用模式,不过现在,公司迫切想利用自己搜集到的行为数据——不依靠任何外部尺度一来量化各种媒体的使用情况。”费德说,“我们已经建立了用以测算多平台使用广度的模型,采用的完全是各平台自然产生的数据流。”

虽然ESPN一直在分析收视率和各种各样的流通数据,不过,公司的xP项目则是一种多方位的尝试,以期发现在多平台的信息时代,人们观看体育赛事的新习惯。ESPN负责整合媒体研究的副总裁格伦·伊诺克(Glenn Enoch)说:“我们已经进行了10年的跨媒体研究,有一点已经变得很清楚了,那就是:没有哪一种单一手段可以覆盖所有的受众。没有哪个公司、哪种设备、哪种模型是完善的。”因此,拥有50名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ESPN,向从事互联网、电视、流媒体、广播和印刷品等媒体数据搜集和研究的公司和研究中心请求帮助。

在世界杯足球赛开始前的几个月,他找到了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希望能开发出可以预测谁看什么节目、何时收看以及通过哪个平台收看的测算方案。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研究了海量的数据,并建议公司,将研究转向公司报道的体育赛事——从大学生和专业橄榄球赛,到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的大学生篮球联赛以及重要的高尔夫球和网球锦标赛等。

绿茵场

沃顿体育产业计划(wharton Sports Buslness Initiative)的主任肯尼思·施罗普希尔(Kenneth Shropshire)谈到,归根结底,“这些事情都关乎金钱。越来越多的人想弄清,如果你是某个网站或者某个电视节目的赞助商,你能从中获得多少价值。这些测算就是关于它们价值几何的。你怎么能把它转变成金钱呢?数据越精确,ESPN及其广告商的商业决策也就越有根据”。

ESPN的有线电视网络每天24小时播出体育节目以及与体育相关的节目,ESPN对该项目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公司称为“跨平台”(cross-plafform)收视的情况。伊诺克谈到,在足球世界杯比赛进行期间,电视网为消费者提供了五个平台一传统的电视、广播、纸质杂志、手机平台以及互联网平台。

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的研究总监埃里亚·费特(Elea McDonnell Feit)认为,观看世界杯的人是具有高度参与性的球迷。这种参与状况让“我们瞥见了未来,总的来说,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观看同样的内容,不过人们会通过多种平台来收看”。

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检视过相关数据之后的一个主要发现是,当一个人全程观看这场锦标赛时,ESPN的数字平台一ESPN Mobile、ESPN.com以及ESPN流媒体视频一并没有发生同类相残的情况。此外,费特说,为了了解足球世界杯的即时信息,ESPN最忠实的用户会利用每个可供利用的渠道的优势。“从商业角度来说,这对他们是个令人激动的发现。”她指出,在ESPN的全部订户中,80%为男性,从传统上而言,这些观众是市场营销人员很难触及的群体。“这样,当ESPN考虑在手机平台投资的时候,就不必担心一个平台会蚕食其他平台了。”

作为ESPN XP项目的组成部分,其他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获取有关比赛、球队和球员的更多信息,足球世界杯的观众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手机甚至《ESPN杂志》(ESPN:The Magazine)三个平台。本次比赛开赛后的前三天,也就是从6月11日到13日期间,只通过电视收看比赛的观众,每天用于观看世界杯的时间是1小时34分钟。然而,只增加了一个平台——手机、互联网和杂志三个平台中的一个一的观众每天花在ESPNA的时间就增加到了4小时34分钟。(那些同时使用另外两个媒体平台的观众,每天花费在观看这项赛事的时间是4小时47分钟,使用所有四个平台的观众在ESPN和世界杯上花费的时间为5小时6分钟。)

ESPN靠另一个调查服务机构知识网络公司(Knowledge Networks)来获取家庭之外、录制电视节目过后观看(time-shifting)以及西班牙语节目的相关数据,这是广告商一直要求的数据,据称,它们可能被低估了,至少在人们关心的赛事中如此。“比如说,电视给你带来了数量为‘X’的观众,但是,我们想知道的是,手机或者其他家庭之外的设备,是否能给你带来另外30%或者其他比例的观众。”知识网络公司负责媒体集团业务的副总裁戴维·C.泰斯(David C.Tiee)指出。

费德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大规模的体育赛事转播中,足球世界杯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直播的节目非常多,尤其是在比赛的最初几轮,节目在日间和工作时间均有播出。因此,人们可能无法像观看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的赛事那样,在家里收看足球世界杯的直播节目,国家橄榄球联盟的赛事通常要么在周末,要么在晚间。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美国队正在比赛,或者依然还没有淘汰出局,到底会有多少人会关心这项赛事。”费德补充说,“人们会待在家里从电视大屏幕上收看比赛,还是在工作的时候只是用手机查阅信息呢?哪些其他国家的球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让人们消费更长时间呢?我们的任务就是看看是否能找到一套基于人们真实行为的方法,以了解这些球队在各个平台的影响。”

发现最方便利用的屏幕

沃顿体育产业计划副主任、沃顿商学院法律研究与商业道德系讲师科特·罗斯纳(Scott Rosner)发现,这些结果与他在体育迷身上看到的情形一致。“我认为,他们将会发现的一点是,人们会在最方便利用的屏幕上收看赛事。如果可以看电视,没人会选择在手机上看比赛。但是,问题在于,无论观众在什么地方,ESPN是否能成功地吸引他们收看自己的节目。”

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将会提出一个计算消费者跨平台使用媒体情况的运算法则,布莱德劳对这一想法颇感欢欣鼓舞。他认为,媒体公司和广告商现在和将来都会采用这个运算法则,他们会从持续多周的赛事(比如网球和高尔夫球“大满贯”比赛)开始,并将其应用于“超级杯”橄榄球赛这类“只有一次”的赛事。“我们对提供一个预测工具很感兴趣,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他介绍说,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与ESPN合作的初步工作,始于2010年3月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男子篮球锦标赛举办期间,人们将这一赛事称为“三月疯狂”(March Madness)。他们利用开赛以后前两周搜集到的媒体消费数据,创建了一个可以预测人们在这项锦标赛最后两周使用媒体状况的计算程序。“一旦我们能证明自己可以较为精确地完成这个计算程序,我们就可以说:‘好了,我们可以在更为复杂的赛事上试验这个程序,比如足球世界杯。’”布莱德劳表示。

布莱德劳说,虽然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之所以对ESPN XP项目感兴趣,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个学术研究;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该项目的成果不但对ESPN,而且对整个新媒体界都具有商用价值。“ESPN将关注不同方面数据的多个公司组成了一支‘梦之队’,这为未来数年搜集和分析跨平台消费数据创造了条件。”他补充说,因为一直没有完整的分析结果,所以,广告界对手机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的接受进程一直很慢,至少表现得犹豫不决。

与此同时,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也在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展类似的工作。该计划希望帮助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Expedia确定选择度假胜地以及为消费者提供其他旅游信息的最佳方式。该计划的其他客户还包括在线票务市场StubHub,该公司希望从“多平台”概念转向“多类型”分析,也就是研究人们购买体育比赛、音乐会以及其各类演出门票的模式。

2008年,ESPN以公司伙伴的形式加入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之后,两个机构很快开始寻求加强合作关系的途径。ESPN XP项目中的足球世界杯项目,就是双方加强关系的一条途径。此外,双方正在就另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项目进行磋商,这个项目可能需要全球更多的研究者参与。

伊诺克认为,对ESPN来说,一个最严峻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自己的行动领先于消费者,也就是要提前弄清使用ESPN服务的人将来要干什么,这样,这个电视网就能成为他们的提供商了。他希望,沃顿消费者分析计划提供的工具能让ESPN达到这个目的。“与我们过去所做的不同的是,我们的研究不只是专注于ESPN和电视网……还是要弄清手机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用户的行为。”伊诺克说,“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弄清有多少人在使用多个媒体平台,之后要弄清他们使用这些平台的频度,还要弄清他们使用这些平台的时间有多长。”收看足球世界杯的情况好于电视收视率预期的事实,使这项研究的成果更具效力,因为这表明,不只是边缘观众在收看节目。

罗斯纳认为,ESPN选择这样一个全球性的赛事很重要,即使测试实例只集中于美国的数据。“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赛事,而ESPN是一家拥有所有媒体平台的全球性公司。所以,我当然认为,这些数据会给ESPN的销售流程带来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公司在新媒体的选择方面。这是一个人们如何收看节目以及金钱应该投向何处的课题。希望在于,他们从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平台上也能获得广告费。他们一定会从中找到感觉的。”

多业务平台 篇7

1 时延对以太网业务的影响

延时特性对IP承载的不同业务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语音业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时延的增大, 回波干扰的影响也逐渐加大, 降低了收话的清晰度。延时超过24 ms, 人听觉就会有感觉。对于单向电视业务, 绝对时延影响不大, 但延时的变化会导致图形信号和伴音信号的不一致, 产生画面和声音脱节的现象。对于像IPTV (网络电视) 这类互动业务, 时延特性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有较大的影响, 比如用户使用遥控器进行点播、快进、回看等与业务平台互动操作时, 对操作的延时特性有较为敏感的要求。IP网的时延对单向传输的业务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但对采用TCP (传输控制协议) 的业务或信令系统等应用有较大的影响, 对该类业务的使用带宽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因为该类业务是依赖一系列请求和确认协议来确保可靠的数据交互, 应用在等待完成这些流程的同时无法全面利用以太网链路上的可用带宽, 因此时延影响降低了应用数据的交付效率, 使得应用响应显得缓慢。时延被称为IP网络的“应用性能的无声杀手”, 比如, 对于采用Windows系统的终端, 它的默认最大发送数据包为65 500 byte, 由于TCP使用确认机制, 所以它的单线程下载带宽最大为65 500×8÷t, t为线路时延, 与线路时延是成反比的。比如用户开通了一条100 Mb/s专线电路, 线路时延假定为30 ms, 则用户用单线程工具下载的最大速率为17.5 Mb/s。当用户业务时延达到一定值以后, 提升带宽对用户单线程业务的实际使用带宽是没有效果的。表1给出了采用TCP的终端在不同时延下单线程下载带宽限制的数值。

2 MSTP以太网专线时延构成

2.1 以太网时延分析

时延是反映IP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时延按帧转发方式可以分为存储转发和比特转发两种方式, MSTP以太网专线一般均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对于存储转发方式而言, 时延是指输入信号帧最后一位到达输入端口到该帧第一位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间间隔。但在实际生产情况下, MSTP以太网专线的时延一般是指运营商在客户机房的最靠近用户的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信号时延, 测试时一般还要包含测试终端到该以太网端口的信号时延。

MSTP以太网专线的端到端时延主要由串行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3个部分组成。在用户带宽较低的情形下, 串行时延对整个端到端时延影响较大, 对于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形则传播时延占整个端到端时延的比例最大。

2.2 串行时延

串行时延是指一个信号帧在被处理前全部被一个接受节点所需要的时间。串行时延中影响较大的MAC (媒体接入控制) 帧开销和GFP (通用成帧规程) 封装时引入的时延。

对于MAC帧而言, 因其帧结构中需要7个字节的帧前码 (Preamble) 、1个字节的帧起始符 (SOF) 和12个字节的帧间隙 (IFG) 共20 byte的开销。因此, 因以太网帧引入的串行时延可以用表示为

其中PEth为净负荷, CEth为容量。以太网帧引入的串行时延与传输端口速率成反比, 速率越高, 接收一个完整帧的时间越短。串行时延与帧长有关, 帧越长, 时延也就越大。见表2。

另一个对串行时延有影响的因素是以太网帧的封装过程。我们就以应用最为广泛的GFP来进行分析。从以太网MAC帧使用GFP封装的基本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以太网帧封装进VC-n-Xv时增加了Core Header和Pay Load Type共8 byte的开销, 其时延可以表示为

其中PGFP为净负荷, BVc-n-Xv表示以太网电路的业务带宽。表3给出了GFP封装形成的时延典型值。

2.3 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T是指信号在传输介质中从发端到收端所需的时间, 它和传输距离以及传输媒质有关。其值可以由下式得到:

式中L为信号经过的光缆线路长度, C为光信号在真空中的速度, 取C=3×105km/s, n1为折射率, 取1.468, 如果是G.655光缆, n1取1.469。由上式可得光缆引起的时延约为4.9μs/km。L一般可以通过资源系统查询获得。需要指出的是, 跨本地网的业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通常会使用DWDM (密集波分复用) 、OTN (光传送网) 传输系统等设备, 也可能在本地网内使用了40Gb/s的传输系统或波分设备, 这些设备一般都会使用色散补偿光纤, 其长度一般可以从设计文件查得, 设计文件上一般会提供色散补偿光纤所补偿的光纤长度, 色散补偿光纤的自身长度大约为所补偿的长度的1/7。如果无法获得设计文件, 可由光缆长度来代替色散补偿光纤所补偿的光纤长度对时延进行估算。表4给出了信号在G.652光纤中的往返传播时延随传输距离变化的参考值 (含色散补偿光纤因素) 。

2.4 处理时延

处理时延是指信号经过光—电—光设备时, 从入设备到出设备所需时间延迟。对于SDH设备而言, 处理时延是随设备的不同实现方法而变化的。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为例, 采用纯空分交叉连接处理140 Mb/s信号到140 Mb/s信号时, 一般延时只有几μs, 而采用时空时矩阵时时延可达30μs。另外, 不同的输出输入口组合也会有不同的时延, 速率越高需要的时延越小。根据YD/T 974—1998, SDH的处理时延对于VC12级别, 应小于125μs, 对于VC4级别, 应小于50μs, 网元的实测值比规范要小一些。SDH的设备延时在估算时可以通过仪表测试获得, 也可以每一个网元不分交叉级别统一用0.05 ms来估算。对于DWDM设备而言, 其延时主要发生在编码和解码的电层处理上, 每个波长转换网元引起的往返时延在0.05 ms左右, 即一个光复用段引入0.1 ms的往返处理时延。

3 以太网专线端到端时延评估

通过上面的时延分析, 我们来进行以太网专线业务端到端时延性能来进行评估。以太网业务的串行时延虽然受端口带宽和信号包长度等影响而变得不固定, 但一般变化不大, 还是比较容易分析。在一般情况下, 业务两端的串行时延在1 ms左右, 一般不会超过2 ms, 在评估时一般可以用1 ms来代替。

处理时延和传播时延的分析都必须建立在获得以太网业务的全程传输路径的基础上, 至少需要包括承载以太网业务的本地MSTP设备 (m1) 、干线ASON (自动交换光网络) 或SDH设备 (m2) 、干线波分或OTN设备段落 (m3) 、干线光缆路由 (Lt) 、本地光缆路由 (Ll) 、色散补偿光纤长度 (Ld) 。往返处理时延可以用 (m1+m2+m3) ×0.1 ms来估算, 往返传播时延可以用 (Lt+Ll+Ld) /100×0.98ms来估算。在MSTP以太网专线业务的开放过程中, 用来承载业务的VC (虚通道) 可能通过不同的路由来进行传输, 我们在对业务时延进行评估的时候应选择延时最大的一条路由。

由于OTN的引入, 确定SDH或ASON段落的传输光缆路径时需要特别注意, 两个局点之间的SDH或ASON传输段落既可以承载在直达短路径的波分设备上, 也可以承载在两个局点之间的迂回波分长路径上, 所经过的传输距离会有较大变化, 这一点在长途网络上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以太网专线业务时延过大的原因主要有:由于系统规划不合理或发生倒换导致传输距离过长, 用户内部网络原因, 以太网端口工作方式与客户设备配置不一致, MSTP以太网卡板故障等情形。障碍排查的思路是分段排查, 首先确定障碍段落, 然后重点排查该段落, 找出障碍引起的原因, 确定故障点。MSTP业务的时延测试既可以用Ping命令来初步确定, 也可以由专门的MSTP测试仪来测试。在排除了本地网络故障段落的可能性之后, 推荐使用在承载业务的复用段内使用空闲时隙逐段环回的方法, 通过在运营商的局端使用传输测试仪的delay功能来测试延时特性, 这样既可以释放用户端的配合人员, 还可以不中断业务快速进行障碍段落判断。

4 结束语

由于各种原因, 我们对包括以太网在内的业务的时延性能在工程设计、验收、维护以及业务开通过程中, 都缺少必要的操作、测试、设计、验收规范, 都是等用户申告或业务运行不正常才会进行处理。但随着IP技术向各类电信业务颠覆性的渗透, 移动互联网业务将会快速崛起, 业务的时延性能的重要性会逐渐提高, 其重要性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超过业务的误码丢包等性能参数。我们要慢慢转变思路, 强化对业务时延性能的关注力度和管控能力, 确保网络的平稳高效运行。◆

摘要:根据MSTP (多业务传送平台) 以太网专线业务的信号传递过程, 分析了该类型业务的时延组成部分, 给出了常用的时延分析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用数据, 对时延过大问题给出了一般的障碍分析和处理思路。

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扩容改造 篇8

2008年7月昆山广电对UT斯达康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带宽进行了扩容改, 根据业务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对整个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 架构了二纤双向复用段环保护。

1 网络概述

1.1 设备介绍

MSTP (Multi-Service Transmission Platform) 是指, 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 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NetRing2500设备物理上包含IU1-IU10共10个槽位。其中IU1和IU2用于插入主控/公务/电源/时钟板, IU3-IU10为接口板位, 可以插入SDH/PDH/以太网等各种类型的接口板。

NR2500的示意图如下:

NetRing2500各板位支持的板类型如下:

1.2网络现状

昆山广电现采用的是UT斯达康NetRing2500设备。目前是采用20台NetRing2500为昆山广电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任务。具体拓扑请见下图。

该网络以中心4个主节点2.5G保护环, 分节点之间是树型结构缺少保护, 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主节点之间采用S16F01单光口2.5G板构成一个二纤复用段保护环。4个主节点与四个分支节点采用S01F01单光口155M板、S01F02双光口155M板相链。155M的带宽已经满足不了不断增加业务的带宽需求, 这迫使我们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2 网络调整目的

根据现有的光路情况, 把原来的155M带宽升级成622M带宽, 并组成以5个中心节点组成1个2.5G保护环。其它16个分节点分别组成5个622M保护环。

有线中心、城北、玉山、陆家、千灯2.5G保护环;

张浦、南港、有线中心2、有线中心622M保护环;

正仪、巴城、石牌、城北成一个622M保护环;

陆场、周市、新镇、城北成一个622M保护环;

花桥、蓬朗、兵希、有线中心成一个622M保护环;

大市、锦溪、淀山湖、石浦、千灯成一个622M保护环;

除了周庄由于光路问题外, 其它16个分节点成5个622M环。具体拓朴如下图所示:

这样在光路环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数据配置, 不管哪条光路出了问题,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会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把数据的正常传输。

这就更加完善的为昆山广电提供了一张优质稳定的传输平台网络。为企业专线业务、银行业务、IP数据等业务, 提供了更加高速稳定服务。

3 调整内容

3.1 设备的增加

新增两台NetRing2500设备 (玉山、有线中心2) 。考虑到玉山将来业务的发展需求, 把它加入到2.5G主环中。因为有线中心NetRing2500承担了所有数据的出口任务, 承载的数据交换量比较多。我们增加了有线中心2一台NetRing2500设备, 它既起到对有线中心NetRing2500起到备份作用和减少有线中心NetRing2500的出口流量, 又起到了对张浦、南港的622M环保护作用。

3.2 带宽的升级

采购了S04F01和S04F02的622M光板来替换原有S01F01和S01F02的155 M光板, 将原有的分支节点155M带宽升级到了622M带宽, 来符合客户不断增加的带宽需求。

3.3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在组网中使用得较多, 主要用于622和2500系统, 也是适用于业务分散的网络。通过链和环的组合, 可构成一些较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采用了时隙交换 (TSI) 技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载有工作通路W1和保护通路P2, 在另一根光纤中同时载有工作通路W2和保护通路P1。每条光纤上的一半通道规定载送工作通路 (W) , 另一半通道载送保护通路 (P) , 在一条光纤的工作通路 (W1) , 由沿环的相反方向的另一条光纤上的保护通路 (P1) 来保护;反之依然。

基于以上三点优势情况和业务的不断发展, 对昆山广网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4 改造后

目前昆山广电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网络已经达高速、安全、可靠、稳定的主干网络要求。对昆山广电数据传输业务的进一步加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升级改造后的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 加快了昆山广电数据业务的发展, 使其走在各县市兄弟单位的前列。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昆山广电MSTP设备建网初期的网络结构和扩容改造后的网络结构的优点。

关键词: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二纤双向复用段环保护

参考文献

多业务平台 篇9

电力系统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MSTP) 专网中 (本文提到的MSTP是指基于同步数字体系 (SDH) 的MSTP) , 部分以太网业务属于汇聚型业务, 即从各厂站汇聚到调度机构的业务, 例如自动化能量管理、电能计量、变电站视频监控等[1]。此类业务的承载方式有MSTP专线、数据网通道两种[2,3]。其中MSTP专线方式即在MSTP专网上开通从各厂站至调度机构 (点对点) 的EOS (Ethernet over SDH) 以太网业务[4], 视情况配置子网连接保护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SNCP) [5]。由于电力系统的厂站分散在电力通信网的各片区域, 多个点对点的业务拓扑看起来像星形, 因此本文将此方式简称为星形开法, 将业务的汇聚节点 (即调度机构) 简称为中心站点, 将各厂站简称为业务端站。

MSTP以太网业务的星形开法在电力通信领域应用较广泛[6,7]。采用星形开法开通此类汇聚型以太网业务, 对链路带宽、中心站点以太网端口、中心站点以太网业务汇聚能力的消耗较大。由于各业务路由最终会集中于中心站点, 因此中心站点附近区域的链路被多条业务的路由反复经过, 带宽占用大。此外, 业务最终要在中心站点落地, 即使在中心站点启用以太网汇聚功能, 对中心站点的以太网业务端口、以太网业务汇聚能力的消耗仍与业务端站数量呈线性相关, 而MSTP设备中以太网板卡的端口数量和汇聚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在中心站点的MSTP设备配置较多以太网板卡以满足此类业务的需求, 成本高。

基于以太环网的汇聚型以太网业务开通方式, 即以一个或几个以太环网将业务端站与中心站点串联起来 (简称环形开法) 。一般认为MSTP支持两类以太环网:基于二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的以太环网、基于弹性分组环 (RPR) 的以太环网[8,9,10]。这两类以太环网于2004年前后开始被广泛关注, 并在公网通信运营商城域网、轨道交通专网等领域得到应用[11,12,13,14]。截至目前, MSTP以太环网在电力通信领域得到的关注和应用较少。

对MSTP以太环网已有的研究表明, 基于二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的以太环网实现方式简单, 但存在环路节点越多性能越低 (因环路节点较多时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查询效率不高所致) 、带宽分配不公平、虚拟局域网 (VLAN) 地址重用、保护倒换时间相对长等问题;基于RPR的以太环网带宽分配公平、转发效率较高、支持VLAN地址重用、保护倒换时间相对短, 但也有软件处理较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电力系统的业务需求及其MSTP专网的独特性, 使得基于二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的以太环网具备可观的实用性。首先, 有业务需求的厂站数量有限 (一张网内一般不超过200个) , 而且可通过规划多个以太环网进一步降低环路节点数量, 因此可认为环路性能和VLAN地址不是主要矛盾。其次, 厂站向中心站汇聚的以太网业务带宽需求通常不高, 可为业务规划充足的独享带宽, 以解决带宽分配不公平导致的服务质量问题。再次, 通过SNCP和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的配合, 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破环后的保护倒换问题。此外, 由于电力系统的MSTP专网一般不配置RPR模块, 应用基于RPR的以太环网承载此类汇聚型以太网业务需要额外增加硬件, 效费比相对不高。

本文重点研究了MSTP的基于二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的以太环网承载汇聚型以太网业务。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将环形开法和星形开法的带宽、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消耗和汇聚处理能力消耗、业务可靠性等指标进行了量化比较, 并以南方电网主干传输网实际案例印证了分析结果。最后, 根据计算结果, 本文提出了应用环形开法的几点建议。

1 环形开法的开通步骤

环形开法用一个或多个以太环网将业务端站与中心站点串联起来。每条以太网业务作为以太环网的链路, 可配置SNCP保护。采用以太环网开通方式配置业务的步骤如下。

步骤1:规划环路, 计算带宽。由于以太网的共享介质特性, 环链路上需要承载环上所有节点的数据。设每站与中心站间带宽需求为x, 所有站点总数为N (包括所有业务端站和中心站) 。若仅设置一个以太环网, 环链路带宽应不小于xN, 由于MSTP提供带宽的最小颗粒度是2 048kbit/s[15], 则每条环链路所需的带宽为:

式中:ceil (·) 表示向上取整函数。

当N较大时, 导致ceil (xN/2 048) 很大, 即环链路所需带宽较大。可通过设置多个经过中心站点的以太环网, 以减少每个环串联的业务端站数量, 达到减少环链路所需带宽的目的。设某个环串联的业务端站总数为Nr, 则该环链路带宽至少需要ceil (xNr/2 048) , 由于Nr≤N, 因此有ceil (xNr/2 048) ≤ceil (xN/2 048) 。

采用以太环网开通方式, 首先需要根据网络拓扑进行业务通道规划, 确定以太环网的数量和每个以太环网串联的业务端站, 再根据式 (1) 计算每个环网的链路带宽。

步骤2:RSTP配置。由于以太网成环后会有广播风暴问题, 可通过RSTP协议解决[16]。目前主流的MSTP产品均可具备RSTP功能, 需要在中心站点和每个业务端站上的以太网板卡上开启RSTP协议并做相应配置。

步骤3:开通MSTP以太网业务。开通每个以太环网的两两相邻业务端站间、中心站点与其相邻业务端站间的以太网业务, 并根据业务可靠性需求配置SNCP。

以太环网正常工作时, 任意业务端站均能在本站发信至以太环网上, 并能从以太环网上收信到本站;同时, 任意业务端站从环上发送/接收的数据应能从其他业务端站穿通。因此, 环形开法的所有以太网业务, 应配置为一个局域网端口 (用于本站上下业务) 与两个广域网端口 (每个广域网口与一个以太环路方向一一对应) 之间的以太网专用局域网业务[17]。

2 链路带宽消耗

本节将通过理论计算对比环形开法和星形开法的带宽消耗, 并辅以实际案例印证。为简化计算, 假设网络中的站点要么是中心站、要么是业务端站。

2.1 环形开法

若用一个以太环网将所有业务端站和中心站点穿通, 以太环网的环链路共N条, 每个环链路带宽为ceil (xN/2 048) , 总的带宽消耗为:

式中:B (n) 为以太环网总数为n (n为正整数) 时, 汇聚型业务总的带宽消耗。

若用R个以太环网分别将业务端站和中心站点串联, 设环i的节点数为N (i) , 总的带宽消耗为:

当各以太环网的节点数相等时, 式 (3) 简化为:

2.2 星形开法

设nm表示至距离中心站点的最短路径为m跳的站点数目, R (N, c) 为平均度为[18]c的网络在星形开法下业务路由经过链路条次总和, 总的带宽消耗B (N, c) 为ceil (x/2 048) R (N, c) 。

不同网络结构下R (N, c) 的值是不同的, 下面根据网络中各节点的度[18]构建不同的网络模型, 并计算相应的R (N, c) 。

2.2.1 环网 (所有节点度均为2)

1) 若N为奇数 (拓扑见附录A图A1) , 经计算, 可得到:

2) 若N为偶数 (拓扑见附录A图A2) , 经计算, 可得到:

2.2.2 网状网 (平均度大于2)

若不限制平均度大于2的网络结构, 可构造所有业务端站均有直连中心站点的链路的网络, 其R (N, c) 为最小, 值为N-1。这种网络的中心站点的度为N-1, 但实际上中心站点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度, 实际情况是各站点 (包括中心站点) 的度普遍为2~4。因此, 为模拟实际情况, 同时考虑简化模型、方便计算, 假设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均为3或4 (所有节点的度均为2的情况即为环网, 已在2.2.1节中讨论) 。

1) 所有节点度均为3

假设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均为c, 网络的平均度也为c, 按下列算法—1组网, 可使R (N, c) 最小 (即c=3, N为正整数且N>3) 。

下面采用归纳法证明, 在“所有节点的度均为3的约束下”, 按算法—1组网的R (N, c) 为最小值。

所有节点度均为3的网络, N最小为4, 其拓扑 (见附录A图A3) 是由4个节点组成的全连通网络。

由于每个业务端站都有直达中心站点的路由, 因此该拓扑的R (4, 3) 最小, 其值为3。

假设N=t时, R (t, 3) 最小, 则需要证明当按算法—1在拓扑中新增一个节点即N=t+1时, R (t+1, 3) 最小。

在N=t的情况下, 按算法—1构造的网络中, 距离中心站最短路径跳数最大值为m, 距离中心站最短路径为m跳的站点的个数为nm。由于每个节点的度为3, 根据Dijkstra算法[19,20], 可知距离中心站点m跳的节点个数最多不超过3×2m-1个。

根据假设条件, N=t的情况下按算法—1构造的网络的R (t, 3) 最小, 且任一节点至中心站点最短路径跳数最大值为m, 因此新增节点时, 最短路径不可能小于m (若存在某节点至中心站的最短路径小于m, 则将某个m跳节点及其邻接链路删除, 并新增这个节点及其邻接链路, 如此构造出的拓扑的R (t, 3) 可以更小, 与假设矛盾) 。

当nm<3×2m-1时, 根据算法—1, 新增的节点至中心站的跳数为m, 是所有可能性中最短的, 因此R (t+1, 3) 最小这一命题成立。

当nm=3×2m-1时, 根据Dijkstra算法, 若新增节点距离中心站点的跳数仍为m, 则距离中心站点m跳的节点的总数将超过3×2m-1个, 与“所有节点的度均为3”这一约束矛盾, 因此新增节点至中心站的最短路径跳数的最小值为m+1。根据算法—1, 此时新增节点距离中心站的跳数为m+1, 是所有可能性中最小的, 因此R (t+1, 3) 最小这一命题成立。

至此, 证明成功。

按算法—1构建网络的R (N, c) 计算公式如下。

当N=3×2mh-2, mh为至中心站最短路径跳数中的最大者时:

当N≠3×2mh-2时:

2) 所有节点度为4

类似地得出该情况下R (N, c) 计算公式如下。

当时:

当时:

R (N, 3) 和R (N, 4) 随N的变化趋势见附录A图A4。

按算法—1构建的所有节点度均为3或4的拓扑示例见附录A图A5。

3) 平均度c与R (N, c) 的关系

实际情况下, 由于光缆数量限制, 平均度c>4的通信网较少。

显而易见, 其他条件恒定时, c越大, R (N, c) 越小, 即c1>c2时, R (N, c2) ≥R (N, c1) 。

汇聚型业务的中心站点在网络中的位置也对R (N, c) 有直接影响。设网络拓扑不变, 若汇聚型业务的中心站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 则R (N, c) 较小;若汇聚型业务的中心站位于网络的边缘位置, 则R (N, c) 较大。

实际情况下, 为保证故障情况下网络连通性, 网络的平均度一般不小于2, 考虑到环网的中心站点位置对于R (N, c) 的值没有影响, 因此R (N, 2) 可作为现实网络的R (N, c) 的上限值。

实际情况下, 网络的平均度一般不大于4, 且中心站不一定位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若网络的平均度在 (2, 3]范围内时, 按算法—1得出的R (N, 3) 可作为实际网络的R (N, c) 的下限值;若网络的平均度在 (3, 4]范围内时, 则R (N, 4) 可作为实际网络的R (N, c) 的下限值。即

2.3 对比

2.3.1 业务带宽需求x的影响

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和环形开法 (单环形) 带宽消耗量比值为ceil (x/2 048) R (N, c) / (ceil (xN/2 048) N) 。这里仅考虑单环形的情况, 多环形情况的分析方法类似。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x变化对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和环形开法带宽消耗量比值的影响, 取决于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的值随x的变化情况。

令x=2 048t+h, h为小于2 048的正整数, t为非负整数。x的增加可视为t的增加和h在[0, 2 047]范围内的周期性变化。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 (t+1) / (tN+ceil (hN/2 048) ) , 有下列性质。

1) x→+∞, 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1/N。

2) x→0, 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1。

3) x=2 048n1, n1为正整数时, 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1/N。

4) x为正整数, x=1时, 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取最大值1/ceil (N/2 048) 。

5) [2 048t+1, 2 048t+2 048]范围内, 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递减, 其最大值小于上一周期 ([2 048t-2 047, 2 048t]) 的最大值。

例如当N=100时, 随x变化, ceil (x/2 048) /ceil (xN/2 048) 的取值如图1所示。

R (N, c) /N的值可通过本文2.2节所示方法得到, 除N为个位数的情况外, R (N, c) /N>1且随N递增。

综上, 当x相对2 048kbit/s较小时, ceil (x/2 048) R (N, c) / (ceil (xN/2 048) N) >1, 即星形开法较环形开法消耗更多带宽;随着x增加, 这一比值总体呈逐渐减小 (其间有周期为2 048kbit/s的振荡) 直至小于1, 此时星形开法较环形开法消耗更少带宽。

例如, 环形开法为单环配置下, 计算x为64kbit/s时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和环形开法带宽消耗量比值, 如图2所示。可见x为64kbit/s时, 比值普遍大于1, 符合上述规律。x为2 048kbit/s时, 单以太环网下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和环形开法带宽消耗量的比值见附录A图A6。

2.3.2 环数量R的影响

考虑环形开法多个环情况, 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和环形开法带宽消耗量比值为ceil (x/2 048) ·R (N, c) /[ceil (xN/ (2 048R) ) (N+R-1) ]。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环数量R从1开始变化, 对带宽消耗量的影响取决于 (N+R-1) ceil (xN/2 048R) 的值随R变化的情况。因 (N+R-1) ·ceil (xN/ (2 048R) ) 由两个因子N+R-1和ceil (xN/ (2 048R) ) 组成, 前者是R的线性函数, 后者有如下规律。

1) 当xN≤2 048kbit/s, R≥1时, ceil (xN/ (2 048R) ) 总是为1, R对其没有影响。此时, (N+R-1) ceil (xN/ (2 048R) ) 随R递增。

2) 当xN>2 048kbit/s, ceil (xN/ (2 048R) ) 近似为R的反比例函数。此时, 随着R从1递增, (N+R-1) ceil (xN/ (2 048R) ) 以近似反比例递减。当R增长不能导致ceil (xN/ (2 048R) ) 减小或者ceil (xN/ (2 048R) ) 的减少量不能抵消N+R-1的增长量时, (N+R-1) ceil (xN/2 048R) 反而随R递增。

例如x为64kbit/s时, 对比单环配置 (R=1) 和双环配置 (R=2) 下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和环形开法带宽消耗量比值, 如图2和图3所示。

可见N较小时 (xN≤2 048kbit/s) , 双环配置下和单环配置下带宽消耗量比值没有变化;进一步加大N (xN>2 048kbit/s) , 双环配置下带宽消耗量比值较单环配置下更高, 由于环数量不影响星形开法带宽消耗量, 说明双环配置的带宽消耗量小于单环配置。

2.3.3 实际案例

以南方电网某主干传输网为例, 节点总数N=88, 链路为172条, 网络的平均度为3.91, 采用R (N, 4) 作为R (N, c) 的下限值, 当x=64kbit/s时, 按本文提供的公式计算的星形开法和环形开法带宽消耗数量比值为:

假设业务从除中心站点 (南网总调) 外的所有节点向中心站点汇聚, 逐条计算路由, 结果如表1所示。若采用星形开法, 带宽消耗数量为558。若采用环形开法, 单环情况下, 带宽消耗数量为264, 双环情况下 (一个环为44节点, 一个环为45节点) , 带宽消耗数量为178, 三环情况下 (每个环均为30节点) 带宽消耗数量为90。星形开法的带宽消耗数量是环形开法的2.11~6.2倍, 倍数符合上述理论计算的范围。

若x变为2 048kbit/s, 其他条件不变, 则

若采用星形开法, 带宽消耗数量为558。若采用环形开法, 单环情况下, 带宽消耗数量为7 744, 双环情况下 (一个环为44节点, 一个环为45节点) , 带宽消耗数量为3 961, 三环情况下 (每个环均为30节点) , 带宽消耗数量为2 700。星形开法的带宽消耗数量是环形开法的7.2%~21%。

可见, 随着环形开法的以太环网数量递增, 环形开法的带宽消耗数量明显递减;当单站带宽消耗量为64kbit/s时, 星形开法的带宽消耗大于环形开法的带宽消耗, 当单站带宽消耗量为2 048kbit/s时, 环形开法的带宽消耗则大于星形开法的带宽消耗。

3 中心站以太网端口和汇聚处理能力消耗对比

采用环形开法, 若用一个大环将所有业务端站和中心站点串联起来, 则中心站点以太网端口占用数为ceil (xN/105) 个快速以太网 (FE) 口或ceil (xN/106) 个千兆以太网 (GE) 口。仅消耗2单位汇聚能力。

采用环形开法, 若用R个小环将所有业务端站和中心站串联起来, 则中心站占用个FE口或个GE口。仅消耗2R单位汇聚能力。

采用星形开法, 设MSTP设备的单板汇聚比最高为C∶1 (C>1) , 则中心站以太网端口占用数为ceil (N-1/C) ceil (xC/105) 个FE口或ceil (N-1/C) ceil (xC/106) 个GE口。消耗N-1单位汇聚能力。

1) 中心站点端口数量消耗对比

在每站所需带宽x值为64kbit/s和汇聚比C值为8情况下, 星形开法和环形开法的端口数量消耗比值如图4所示。

当每站所需带宽x不大于2 048kbit/s, 每站所需带宽x和汇聚比C不变情况下, 随着网络节点数N的增大, 星形开法和环形开法的端口数量消耗比值大于1且逐渐增加, 即环形开法在端口数量消耗上的优势逐渐变大。当每站所需带宽x远大于2048kbit/s (例如图4中, x为2 048×50kbit/s) 时, 每站所需带宽x和汇聚比C不变情况下, 随着网络节点数N的增大, 星形开法和环形开法的端口数量消耗比值逐渐下降, 最终接近于1, 即环形开法在端口数量消耗上的优势逐渐消失。

当汇聚比增加时, 星形开法消耗的中心站端口数量下降, 环形开法消耗的中心站端口数量不受影响。汇聚比为24时的星形开法和单环形开法端口消耗数量比值见附录A图A7。

考察环形开法的环数量对中心站端口数量消耗的影响, 取环形开法的环数量为1和2, 环数为2时尽可能保证2个环节点数之差最小, 经计算, 双环形开法的端口数量消耗明显大于单环形开法, 但当网络节点数N增加或每站所需带宽x增加时, 两者趋同。单环形开法和双环形开法消耗端口数量比值见附录A图A8。

2) 中心站点汇聚能力消耗对比

星形开法和环形开法的汇聚能力消耗比值与每站所需带宽x值和汇聚比C值无关, 与环形开法的以太环网数目有关。当以太环网数目增加时, 由于环形开法的汇聚能力消耗数量增加, 而星形开法的汇聚能力消耗数量不变, 导致星形开法和环形开法的汇聚能力消耗数量比值下降。随网络节点总数线性增加时, 环形开法的汇聚能力消耗不变, 但星形开法的汇聚能力消耗也线性增加, 环形开法有明显优势, 如图5所示。

4 业务可靠性

当站点的独立光方向不少于4时, 以太环网的环链路配置SNCP, 同时开启以太环网的生成树协议, 环形开法最多可以充分利用4个光方向, 达到N-3故障不中断业务。极端情况下, 当4次故障同时发生时, 不同位置的N-4故障可能会中断故障点之间一串站点的业务, 但这种情况的概率 (按光链路可用率为99.9%计) 只有10-12。任意3个光链路同时故障都不会中断业务。

星形开法最多只能利用站点的2个光方向, 可靠性水平只能达到N-1故障不中断业务。N-2故障就会中断业务。环形开法、星形开法故障情况下的可靠性水平见附录A图A9。

环形开法能做到N-3故障不中断业务, 星形开法只能做到N-1故障不中断业务。环形开法可靠性较星形开法可靠性高2个量级, 理论上有显著优势。但实际上能否将环形开法的可靠性发挥到N-3水平取决于网络结构, 同时需要折中考虑SNCP对带宽的消耗。

5 对以太环网应用的探讨和建议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 环形开法较星形开法, 对中心站以太网汇聚能力的消耗更少, 业务可靠性更高, 而且当每站业务带宽需求x相对2 048kbit/s较小时对链路带宽、中心站以太网端口的消耗更少。

节省链路带宽消耗数量、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消耗量、中心站以太网汇聚能力消耗量, 意味着可以直接节省光链路、中心站以太网板卡配置的投资, 提高业务可靠性则降低了业务中断可能造成的损失, 环形开法的优势能直接转化为生产运行效益。

需要指出, 环形开法也有其劣势, 同时星形开法也有改进余地。

1) 随着每站业务带宽需求增加, 环形开法在链路带宽消耗量上的优势逐渐减弱, 最终会劣于星形开法。

2) 当每站业务带宽需求远大于2 048kbit/s时, 环形开法在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消耗量上的优势不明显, 但不会劣于星形开法。

3) 环形开法的业务拓扑比星形开法更复杂, 若网管系统不具备对端到端业务的管理功能, 对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星形开法更高。网络管理系统对端到端业务的管理功能, 是简便管控以环形开法开通的汇聚型以太网业务的必要条件。

4) 星形开法若采用多级汇聚方式, 即将网络划分为若干区域, 每个区域设置1~2个汇聚站点, 开通区域内业务端站至区域汇聚站点的以太网业务、区域汇聚站点至中心站的以太网业务, 也可以有效减少对中心站点以太网汇聚能力的消耗, 但不节省对中心站点以太网端口数量的消耗。

为了避免以太环网中出现广播风暴, 有必要开启RSTP协议。本文应用的场景中, 根节点设置为调度机构, 每个以太环网的直径即为环上节点总数的一半, 从电力通信网的规模来看, 以太环网的直径大于RSTP网络直径 (最大跳数) 默认值的情况较普遍, 这可能会造成RSTP协议出现问题。现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修改RSTP网络直径参数 (最大跳数) 以匹配现有以太环网的直径;二是只在中心站点和以太环网上的最远节点开启RSTP协议, 其余不开启RSTP协议的站点可透明传送网桥协议数据单元 (BPDU) 报文, 由于环网的结构较为简单, 仅在距离中心站的最远节点处破环即可避免广播风暴出现, 可缩短故障影响环网结构时协议重新收敛并破环的时间。

综上所述, 对环形开法的实际应用提出下列建议。

1) 环形开法的最佳适用场景是MSTP网络中存在大量从业务端站至中心站点的汇聚型以太网业务, 且每站的业务带宽需求小于2 048kbit/s。

2) 业务端站总数较多时, 宜增加以太环数量以降低链路带宽消耗, 但以太环数量不宜过多以免中心站以太网端口和汇聚能力消耗过大。折中考虑, 视网络结构和业务端站总数, 建议环数量在1~min[3, ceil (xN/2 048) ]范围内。

3) 若采用环形开法, MSTP网管系统宜具备对端到端业务的管理功能。

6 结语

本文以理论计算、分析实际案例等手段, 研究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MSTP的基于二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的以太环网承载汇聚型以太网业务。研究结果表明, 环形开法在业务可靠性、中心站以太网业务汇聚能力消耗上较星形开法有明显优势;当每站的业务带宽需求相对2 048kbit/s较小时, 环形开法在链路带宽消耗、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数量消耗上较星形开法也有明显优势;仅在每站的业务带宽需求大于2 048kbit/s时, 环形开法在链路带宽消耗、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数量消耗上的优势不明显或没有优势。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 (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

摘要:研究了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网络汇聚型以太网业务的环形开法 (以一个或几个以太环网将各厂站与调度机构串联起来)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数学建模计算、采用南方电网主干通信网实际案例印证等手段, 对比了环形开法和星形开法 (开通从各厂站至调度机构的点对点以太网业务) 的链路带宽消耗、中心站以太网端口和汇聚处理能力消耗、业务可靠性等指标。结果表明, 环形开法在业务可靠性、中心站以太网业务汇聚能力消耗上较星形开法有明显优势;当每站的业务带宽需求相对2 048kbit/s较小时, 环形开法在链路带宽消耗、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数量消耗上较星形开法也有明显优势;仅在每站的业务带宽需求大于2 048kbit/s时, 环形开法在链路带宽消耗、中心站以太网端口数量消耗上的优势不明显或没有优势。最后, 根据计算结果, 提出了应用环形开法的几点建议。

多业务平台 篇10

光纤多业务平台综合了数字视频、音频、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 是一种集矩阵、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实现视频、音频、数据, E1、电话、对讲、报警和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传输的光电一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多业务传输平台[1,2,3,4]。光纤多业务平台专为专网用户设计, 系统集成了数字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采用冗余环状拓扑结构, 具有极高的系统安全性, 支持环型 (自愈) 、相切环、相交环、星型、总线链路型或混合型等组网方式[5]。光纤多业务平台可与安防系统中大部分品牌的矩阵控制系统兼容, 实现系统联网, 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对整个安防系统的监控和管理[6]。

光纤多业务平台系统主要由前端接入设备、中心交换设备和网管软件组成, 其构架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前端设备通过环型、星型、总线链路型等接入方式, 与中心交换设备进行连接, 由网管软件对整条链路的参数进行配置和管理, 实现各系统联网, 全网信息共享, 后台存储和应用, 资料的存储和检索[7]。

2 光纤多业务平台安防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光纤多业务平台架构, 设计了一小学安防监控系统如图2所示。

2.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2.1.1 总述

视频监控管理功能模块 (光纤多业务平台的一部分) 可对学校56个网络智能视频设备进行实时视频管理, 通过现有计算机网络实现连接, 结构简单, 支持一点看多点、多点看一点、多点看多点等网络观看浏览方式, 通过建立视频监控专用网, 实现最好的视频监控功能。

2.1.2 布点原则

监控系统摄像机的分布, 本着符合安防规范和节省投资的原则。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 出入口、公共场所、重点要害部位;在校园围墙 (砖路) 、道路、重点部位、在建工程出入口、在建实验室公共场所及停车场等。

(2) 待建工程出入口、公共场所、停车场和待建道路等。

(3) 各前端根据安装位置及观察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摄像机, 大范围观测的区域选择全方位球机。

(4) 室外选择日夜型摄像机, 夜晚灯光不足的地方联动灯作为辅助光源。

(5) 有吊顶的安装位置选择吸顶式摄像机 (半球型) 。

(6) 出入口或楼梯处选择枪式定点摄像机。

小学的视频采集点, 大体分为室外、室内两类。对于室外部分, 使用网络数字智能化一体球机, 其内置22倍变焦的黑白/彩色一体化低照度摄像机芯, 可根据室外光线自动切换彩色与黑白模式, 在不同光线下实现视频的采集。

同时球内置全方位云台, 可对大范围场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巡视监控 (可选择配置高灵敏度拾音器实现被监看点的声音采集) 。对于室内部分, 由于观看范围较小, 基本为定点监看, 采用模拟红外定焦摄像机, 在室内光线不好的低照度情形时自动转换为黑白模式, 保证图像视频的清晰。配合网络视频服务器进行数字化处理, 与本系统综合平台融于一体, 实现远程统一监管、分配、控制。

2.2 传输部分设计

传输部分如同人的脊髓, 是信息的传输通道, 所以此部分一定要做到采用目前成熟先进的技术, 实施对于前端视频、数据信号的无损, 长距离传输。同时, 由于传输部分建设周期长, 铺设量大, 所以传输部分的设计要具备充足的余量满足后期视频, 数据, 音频等扩充需求的平滑扩容[2]。在传输部分, 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即同轴传输、光纤传输以及双绞线传输。

同轴传输图像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 图像传输SNR不高, 图像传输距离短 (小于1Km) ;双绞线传输方式则存在以下问题:传输速度不快、稳定性不佳、容易受到干扰、传输容量不大、网络架设以及运行成本高。

因此本方案选择了目前最优性价比的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采用数字视频光端机来组建整个监控的传输核心 (即光纤多业务平台) 。光纤具备的传输距离远, 传输损耗低, 传输容量大, 可扩充性好的特点对于学校以后局域网以及其余数据的共纤传输的发展需要建立了真正的核心网络, 做到“一次建网, 终身收益”。光纤完全不受到空间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 使得传输图像质量高, 稳定, 不受干扰。同时采用数字式视频光端机具有传输距离远 (无中继传输可到100Km) ;传输图像质量高;SNR、DG、DP等指标优异;传输容量大, 单根光纤传输视频达到64路;传输内容丰富, 可以在单纤上实现多路视频、语音、电话、数据以太网信号、E1信号等多种综合信息的同纤、实时、同步传输;传输损耗低;无任何电磁电磁干扰;也真正杜绝了产生对于敏感的生产控制设备的电磁辐射;现场无需何调试特点。

2.3 中心部分设计

中心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 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其主要的功能有:

(1) 视频信号放大与分配、图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图像信号的切换、控制、图像信号的记录等, 以完成对被监视场所全面、详细的监视或跟踪监视。

(2) 中心的显示部分一般由几台或多台监视器组成, 其功能是将传送过来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

(3) 通过矩阵将发生报警的这一路信号切换到某一台监视器上, 并通过控制台对它进行遥控跟踪记录。设计采用多画面结合切换显示的方式。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 系统切换到该区域的相关摄像机, 进行实时监看, 并同时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数码图像存储。根据监控的需要, 也可以随时手动调用需要显示的某个具体监控点的图像进行长时间监看。

3 小结

光纤多业务平台是一种集矩阵、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综合了数字视频、音频、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 实现视频、音频、数据、E1、电话、对讲、报警和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传输的光电一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多业务传输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纤多业务平台的构架, 基于此构架, 设计了一个光纤多业务平台的安防监控系统, 本研究为学校安防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模式。

摘要:光纤多业务平台是一种集矩阵、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综合了数字视频、音频、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 实现视频、音频、数据、E1、电话、对讲、报警和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传输的光电一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多业务传输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纤多业务平台的构架, 设计了一个基于光纤多业务平台的安防监控系统。

关键词:光纤,安防,多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徐超汉.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彭涛, 陈丹江.光纤传感器在学校安防中的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5) :72-74

[3]杨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陈龙研.安全防范工程[M].北京:电力出版社, 2008.

[5]石顺祥, 孙艳玲.光纤技术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6]李鉴增, 陈新桥.光纤传输与网络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安全高效的“泛在多业务云” 篇11

如今当企业主们谈起“云计算”,已不像是在谈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随着身边的企业一个个走上“云”端,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发现,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服务都可获得的泛在化的云服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那么,在“泛在化云时代”,企业如何选择存储方案,如何解决安全问题,以建立能够承载多业务、可扩充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呢?日前,在存储和安全行业迅速崛起的华为赛门铁克公司正式发布了其经过数年实践积累得出的云解决方案—“泛在多业务云”,这为各种类型企业将业务向“云端”过渡,搭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泛在化云时代到来

“经过两年多实践,我们意识到,泛在多业务云已成大势所趋,我们要么恐惧不前,要么抓住新的机遇。”在发布会上,华为赛门铁克高级副总裁苏立清对业界未来的分析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据苏立清介绍,由于继承了华为在电信设备领域高可靠性的设计理念、强大的软硬件研发能力、技术积累和服务电信运营商经验,同时融合赛门铁克业界领先的安全存储核心知识产权和软件能力,华为赛门铁克在诸侯割据的安全市场和寡头垄断的存储市场都取得了突破。

“正是基于大量实践经验,我们敏锐的注意到IT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即泛在化云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苏立清介绍说,“早在2007年,华为赛门铁克就已规划了云战略,并着手研究。2008年,我们推出了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09年产品在美国上市,目前已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实践推广。”

在实践中,华为赛门铁克看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云的服务、IT的应用正在愈发多样性、复杂性和泛在化。为此,IT基础架构,从网络到计算,从存储到应用,甚至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整个链条都将发生变化。

苏立清解释说,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寻求提高业务效率、改善管理成本的途径,并希望通过模块化的交付实现快速部署,以建立高效灵活、易管理、易扩展的云基础架构平台,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IT需求。而资源的集中整合、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必然带来了企业对云基础架构多业务承载和随时随地按需访问业务的需求,即企业需要可模块化交付的“泛在多业务云”。

那么,“泛在多业务云”如何实现呢?

模块化云存储撑起多业务

“我们希望基于我们的云技术,使数据中心能承载各种各样的业务。”华为赛门铁克副总裁兼存储总裁范瑞琦指出,华为赛门铁克基于客户对泛在多业务承载云的需求,首次提出了“泛在多业务云”的云战略,并面向客户推出“4+1”朵差异化交付的云,通过“企业数据云”、“业务保护云”、“增值服务云”、“媒体共享云”和“云交付模块”这“4+1朵云”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企业不同云建设阶段的不同需求。

那么,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中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对此范瑞琦给出了华为赛门铁克云存储的5点优势。

第一,提升系统成熟度, IT资源服务交付时间可从超过1月缩短到3天;第二,实现快速部署能力,云基础架构实现全面的自动化部署和自动恢复能力,同时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部署周期仅为整个传统方式的二十分之一;第三,提升可靠性,故障恢复从小时级提升至分钟级;第四,绿色节能,云基础架构支持多级节能特性,比传统系统节电至少30% ,高密节能型集装箱云交付模块PUE<1.25;第五,资源利用率提升,由原来10%提升到55%以上,且规模越大,效益会越显著。

范瑞琦进一步介绍说,华为赛门铁克的云方案的技术架构从存储到应用分为5层,即基础设备层、协议接口层、平台软件层、应用接口层、业务应用层,在每层都有对应的华为赛门铁克的软件、硬件技术和设备,包括云存储设备和云安全设备。

事实上,云存储是实现云平台的基础,而华为赛门铁克有相当成熟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包含云存储系统和云存储设备。基于可运营的统一存储架构,融合端到端安全,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在线存储、在线备份、容灾等存储服务,同时提供标准接口SDK方案及应用管理支持和第三方应用集成,还提供可运营存储服务。

“实际我们还建立了一些模型,包括小型云模块,中等规模的云模块,以及集装箱式的云模块,每个系统都变得非常可控,项目边界又非常的清楚。”范瑞琦介绍说,这些技术和产品已经在中国移动的音乐基地和139邮箱,以及阿里巴巴的淘宝等业务上有了很好的应用。

据称,在某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中,用户在每个由不同厂家产品组成的IT系统中剩余的空间都被有效地挖掘出来,并实现了统一管理。而在面对电子商务网站这样非结构化的数据业务和面向139社区这样迅速膨胀的数据业务,以及面向大型博览会的视频监控业务时,华为赛门铁克的云服务在业务承载能力、可靠性、扩展性、运营管理等方面都有优异表现。

云安全需要新防护

未来,企业的数据、计算一定会搬到云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云安全就变得非常重要。虽然,加密、加固、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日志审计、病毒查杀等传统的安全技术在各厂商的云存储安全中已经成为必要的组成部分,在网络、应用方面都对数据安全进行了保护,但由于分层的存在,有些技术在很多层都存在,它们之间有的是关联的,有的相对独立。对于相互关联的同一技术,如何保证其完整和统一,则产生了新的问题。再有,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当中的虚拟化技术,对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化平台上,如何保证每个虚拟平台之间的安全,如何保证虚拟平台之间切换、传输、同步的安全成为一个新的安全问题和重点。

为此,华为赛门铁克早已开始进行技术储备,比如已经开展的云计算架构的安全研究,涉及整个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计算的安全、网络传送的安全、终端的安全、密钥的管理等。而此次,华为赛门铁克更是将“业务保护云”作为一个重要模块提出,希望通过容灾备份和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实现数据和业务的双安全。

据介绍,华为赛门铁克针对客户的一些业务保护要求,不仅仅给企业提供数据容灾备份云方案和业务的安全防护方案,还有可运营的安全防护服务,如通过DPI技术、信誉评估中心为云数据提供保护。结合华为赛门铁克多年来在安全上的经验,华为赛门铁克可以提供集中杀毒、流量清洗和流量分析等安全服务,这是其独到的优势。

多业务平台 篇12

进入21世纪, 传统的各级有线电视台按照国家和广电总局的规定实行了“台网分离”的政策, 出现了单独运营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视内容业务的企业形体——有线电视运营商。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有线电视运营商开始进入到宽带、语音以及IPTV等竞争领域, 进入到“三网合一”竞争领域的国内运营商主要有传统固话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和有线电视运营商, 这三类运营商都将成为综合性的集视频、数据、语音于一身的多业务运营商 (见表1) 。那么, 有线电视运营商怎样才能在这场“三网合一”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传统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尽快转换角色——从单纯经营有线电视转换成为集数字电视 (DTV, Digital TV) 、视频点播 (VOD, Video on Demond) 、宽带接入 (BA, Broadband Access) 等多业务平台综合运营的新型网络运营商。

本文在双向HFC有线电视分配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比较DTV传输网、VOD内容传输网、宽带城域网与传统的双向HFC分配网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关系, 提出针对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多业务综合性网络运营平台的“分而治之, 综合运用”的运营方式, 进一步探讨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进行多业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行性。

2 多业务网络对比关系与运营办法

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实施多业务综合运营的基础网络平台, 对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进一步开展新业务有着重要的作用。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的主干线采用光纤传输, 小区支干线和进户线仍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它将光纤传输和有线同轴网络结合起来, 兼顾了业务需求和现实可行性, 是一种很有独特优势的接入方式。目前双向HFC网具有以下特点:

(1) 实现FTTB:采用光纤到楼栋的概念, 每个楼栋单元拥有一个光节点, 一个光节点覆盖200个用户;

(2) 支持双向通信:支持运营商经营交互式业务;

(3) 优越的未来拓展性:利用了光纤传输的优点和有线电视同轴网络的便利, 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可以支持未来的通信业务以及网络结构方便地升级;

(4) 充裕的带宽资源:可利用的同轴电缆带宽高达1GHz。

采用频分复用网络的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 不同业务分配在不同频带上。通过采用频分复用方式, 将业务调制到各自频段, 从而实现了广播电视业务与交互型电信业务、模拟业务与数字业务共享传输媒体。典型HFC网频谱资源分配方案如图1所示。

从HFC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情况, 以及各业务网络传输内容的方式来看, DTV、VOD、BA三块业务的核心传输网:DTV传输网、VOD内容传输网、宽带城域网与双向HFC基础网络的关系如下:

(1) 从频谱资源的角度出发, DTV、VOD、BA业务同属于基于HFC网的频谱范围内的业务, 即DTV、VOD、BA业务的核心传输网之间属于相对独立的横向关系。

(2) 从网络承载内容的角度出发, DTV传输网、VOD内容传输网、宽带城域网所传输的数据都需要通过双向HFC基础分配网络传输到每一个终端用户, 即三类传输网络分别与双向HFC基础网的关系属于联系紧密的纵向关系。

DTV传输网、VOD内容传输网、宽带城域网与双向HFC网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

基于上述三个业务网络与基础网络的横向、纵向比较关系, 以及针对有线电视行业的行业特性, 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三种不同业务的核心网络上的运行管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政治特性——有线电视行业作为国家的宣传工具, 具有传播的普遍性及实时性, 在DTV传输网方面需要极高的安全性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需与其他业务网络分离。

(2) 业务特性——这三种业务的业务数据在上下行流量、Qo S、数据速率、数据封装格式等技术指标上都存在着诸多差异, 三种业务核心传输网络的分离运营有利于业务的迅速开展。

(3) 效益特性——利用双向HFC网络同时承载三种不同的业务, 灵活综合运用三种业务核心网络在信令控制、用户终端设备数据库和网络监控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使多业务网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 降低接入成本, 提高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我们提出了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多业务网络综合运营的运营方针——“分而治之, 综合运用”。

3 多业务网络运营平台架构

3.1 多业务网络物理分离、独立管理

有线电视运营商多业务网络平台运营中, 由于各业务存在“政治特性”和“业务特性”的不同, 并且三类业务的核心传输网络属于横向相对对立的关系, 因此承载这三块业务的核心传输网络在建设上是物理分离, 适合多业务运营网络平台中各业务相对对立的管理模式。DTV传输网、VOD内容传输网、宽带城域网物理相对独立的分离架构如图3所示。

三类业务的核心传输网络在物理上结构上相对独立, 并且由于三类业务的内容来源与传输逻辑通道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因此在各个业务的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和管理上也是各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和办法, 即业务内容的分离管理。具体如表2所示。

可见, 从DTV、VOD和BA业务的核心传输网络结构以及业务内容两方面的运营管理来看, 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有必要在多业务网络运营中做到多业务核心网络的分离与独立管理, 即“分而治之”的网络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

3.2 多业务网络综合运用

鉴于DTV、VOD、BA业务核心网络的效益特性, 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在部署三种业务网络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时, 可以采用统一系统和资源共享的方式来综合三种业务核心网络在控制信令、网络监控和用户终端设备数据库等方面的运用, 达到有机结合多业务网络的目的。多业务网络综合运用构架如图4所示, 表3浅析了图4所涉及的三种业务网络综合运用项目。

由此可见, 多业务网络运营在“综合运用”方面的体现主要是从统一的信令通道出发, 并在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平台统一性的基础上, 实现了融合物理和业务内容分离的多业务网络运营。

4 结束语

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单一的业务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因此有线电视运营单位需要有新的网络建设方案、持续发展思路和新型的运营管理办法, 才能在竞争市场中占得先机。本文基于多个业务的核心传输网络与双向HFC网络的纵向、横向的对比关系, 结合各个业务的特性, 提出在目前的有线电视多业务网络运营平台中建设多个核心传输网络的必要性及“分而治之, 综合运用”的运营管理办法。

摘要:多业务网络综合运营将是新型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发展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有线电视运营商在DTV传输网、VOD内容传输网、宽带城域网、双向HFC分配网的纵向、横向关系和特性, 提出了“分而治之、综合运用”的多业务网络运营办法, 并分析了多业务网络运营架构。本文对有线电视运营商多业务网络的发展和运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上一篇:消费文化与电视广告下一篇:洛克的财产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