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留守妇女

2024-10-09

小区留守妇女(共7篇)

小区留守妇女 篇1

一、引言

所谓县城小区的留守妇女, 即指这样一个群体, 她们没有工作, 年龄及文化程度致使她们也不可能再去设法找寻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所以, 她们的活动范围除了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厨房用品等之外, 大多呆在家里或小区。而另一方面, 她们的丈夫在外有工作, 每天至少要到晚上才会回家, 更有甚者, 长年在外。再者, 她们的孩子或者在外求学, 或者外出打工, 或者嫁人居住在婆家, 或者娶妻在外自立门户, 这样, 她们就成了留守者。对于这样的她们来说, 大众传播十分重要, 但如今越来越明显的大众传播多元化趋势在她们中却成为了一种幻象。

“集体的独白”由皮亚杰提出, 是自我中心言语的一种, 意指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在说着什么, 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 但实质上他们在“自说自话”, 并没有真正去听别人在说什么, 并没有刺激到他人, 他们都是各说各的, 互不相干。[1]在人际传播中, 指特定群体表面上看似各抒己见, 谈论风生, 实际上每个人在“竹筒倒豆子”般进行着自己的叙事。他们自我感觉彼此在交流分享信息, 但其实信息很难在集体的熔炉中擦出火花, 是在集体中“独白”, 这一点在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中表现得很明显。

本文首先从宏观上试着揭开大众传播多元化面纱下的东西, 以期为传播管理者提供反思性建议;其次, 在实际层面上探讨小区留守妇女的媒体使用状况和困境, 找出问题, 对症下药, 服务社区;最后从微观上将人际传播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融合进来, 强化人际传播功能, 以更好地和大众传播相结合, 真正为小区的留守妇女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二、研究缘起

(一) 媒体种类和媒体频道的多样化趋向存有虚幻性

当今社会, 大众传播的发展已势不可挡, 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技术的推动下, 从曾经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体传播到如今的网络媒体以及以微博、博客为代表的“微传播”, 技术不仅催生了新媒体, 它也为旧媒体开启了多种可能性。技术使得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更为多样化, 媒体种类、媒体频道和媒体产品呈现多元化趋向, 甚至有人认为大众传播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随着社会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小区妇女职业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家庭男主人在外工作时间延长, 而妇女们却大部分留守在家, 这些特殊人群的传播现状如何, 应该如何管理, 这方面的研究容易被忽略, 因此, 有必要对小区留守妇女的传播现状进行初探式研究, 以试图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

(二) 媒体产品和媒体受众的多元化趋向存有虚幻性

大众传播类型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媒体间的竞争, 而发行量和视听率便是其核心指标。如此, 媒体的内容量大大增加, 以满足多种受众需求, 抢占市场, 获取丰厚回报。但不能忽视的是, 一方面, 媒体产品和媒体消费从总体上确实是日渐多样性, 而另一方面, 如果就选择而言, 媒体产品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2]鉴于此, 本文希望从海量的信息及广大的受众迷雾中走出来, 去考察小区留守妇女们的媒体接触现状及问题, 并力求思索其可行性策略。

(三) 人际传播功能需要强化

人际传播在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县城小区的留守妇女中, 由于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倾向成为了幻象, 所以她们的人际传播管理便很值得研究, 本文试图考察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现状,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思考出一些管理策略, 希望能够帮助强化这一功能。

三、传播瓶颈之一——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倾向成为了幻象

(一) 大众传播本应具有的多元化倾向

1. 媒体传播种类繁花似锦

在纸媒层面, 以报纸为主流, 还包括一些专门性杂志刊物;电子媒介层面, 有以听觉符号为主的广播, 有视听觉符号相融合的电视, 更有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而兴起的网媒, 其中, 微博、博客等新媒体正昂首阔步走来, 以手机报为主的三网互动中的电信网也姗姗走来。更进一步来说, 各个地方又细分为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媒介品种, 纸媒方面, 性质上有党报、都市报、晚报等;时间上有日报、晚报、周报等;内容上有财经报、法制报、生活服务报、教育报等等。电视层面, 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频道, 内容上分为新闻频道、法制频道、电影频道、体育频道等等, 时间上分为黄金剧场、周末剧场等等。广播、网络也同样, 栏目众多, 种类多样。

2. 媒体传播内容琳琅满目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所带来的大众社会的到来, 社会分工逐渐细化, 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媒体机构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 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都纷纷在传播内容上大展手笔, 以迎合各方口味, 照顾多方需求, 扩大发行量和视听率。如此, 媒体传播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板块里不断细化出纷繁的内容, 如在文化板块就可细化出诸如健康、时尚、美食、服务、娱乐等等。

3. 媒体传播形式百花齐放

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催化推动下, 当今媒体传播形式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从消息到通讯到报告文学等等, 从主持人到观众热线到嘉宾助阵等等, 从天涯社区到博客到微博等等, 无不体现着传媒传播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

4. 媒体传播受众百家争鸣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教育面的扩大, 使得媒介受众越来越多,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依赖媒介来获得情况、沟通信息、规避风险、追求艺术。如此, 大众传播已成为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同时, 社会的分工使受众日益细化, 他们按照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并根据自身优先考虑的事务, 会以特定的需求去接触和利用特定的媒介, 以特定的选择去理解特定的媒介观点, 受众会对媒体观点做出或主控式解读, 或替代性解读, 或抵抗式解读。[3]如此, 受众的观点自然而然也呈现多元化。

(二) 大众传播多元化在小区留守妇女中成为幻象的表现

1. 对媒介接触的多元化幻象

在小区中, 电视已普及, 电脑也为大多数家庭具备, 但广播完全缺席, 报纸也有一定程度的缺席, 即便家庭中的男主人订阅报纸, 但妇女们是几乎从来没有阅报习惯的, 而电脑也很少有妇女使用, 即便偶尔打开, 也只是玩诸如纸牌之类的简单游戏, 以作消遣, 而非用来了解信息。对于电视, 小区妇女接触虽较多, 但事实上她们获得的信息量少之又少。

2. 媒介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幻象

在小区中, 虽然电视在留守妇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视内容丰富多彩, 从新闻报道到娱乐选秀, 从财经资讯到时尚美食, 从纪录片到电视剧等等, 几乎是应有尽有, 但却很难有一个固定频道、固定栏目能够吸引她们长时间接触, 通常, 她们只是随意选择一个频道、一个栏目, 电视开着, 而她们间或做着一些家务活或别的分散注意力的事情。[4]总之, 她们百无聊赖地拿着遥控器搜索内容, 最终获得的信息甚少, 丰富性的内容在她们这里也只是幻象。

3. 传播受体及其观点的多样性幻象

小区留守妇女并不能够积极地接触和使用媒体, 她们作为受众的角色大大弱化了。此外, 她们不能够对传播内容做出选择性解读, 她们倾向于通过简单地忽略他方观点及信息的方式, 来保持自我认知相协调的状态, 而不愿去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重塑、组合和加工, 这导致观点多元化成为幻象。

(三) 大众传播多元化在小区留守妇女中成为幻象的原因

1. 小区留守妇女的个人属性使然

小区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文化水平的落后和知性兴趣的低下是大众传播无法在她们之中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她们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她们缺乏对有较高文字需要报纸的阅读能力, 她们的思维能力使她们很难实现观点的加工和重组。

2. 小区留守妇女的社会期待使然

县城小区的留守妇女被社会视为“贤妻良母”, 被媒体赋予“打扫家室、整理内务、相夫教子”等角色。有趣的是, 正是媒体通过一些肥皂剧将小区妇女的这一社会属性“神话化”和“自然化”, 媒体以某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再现这个特定群体, 同时, 媒体再现当中包含了有关这些群体的一些看法, 而忽略了另一些看法——这一切也是自然而然的。而这反过来又导致妇女们很少关注和接触大众传播。[5]

3. 小区留守妇女的社会关系使然

一方面, 小区留守妇女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小区, 每个妇女都不希望被孤立, 从众心理使得受众的观点很难实现多元化;另一方面, 小区妇女容易把家庭中的男主人当作舆论领袖, 所以她们的观点倾向于和男主人的保持一致。

4. 大众传媒受竞争因素和意识形态制约

在竞争机制下, 大众媒体易于将内容定位在人性的共同需求上, 如“星、性、腥”, 以赢得大量受众, 扩大发行量和视听率。如此, 小区留守妇女便难找到适合她们的传播内容。在意识形态层面上, 大众传媒维护的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即认同并强化小区留守妇女是“贤妻良母”的象征, 在这样的影响下, 她们逐渐接受了自己从传播多元化中“出局”的事实。

四、传播瓶颈之二——人际传播面临着“集体的独白”危险

(一) 人际传播本应有的功能[6]

1. 生存发展的需要

2.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二) 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出现“集体的独白”的表现

1. 日常生活交流中

小区留守妇女在互相诉说彼此的购物经验、育子心得的时候, 她们看似在听对方, 其实心里在建构着自己的经历, 准备随时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样, 双方只是“说过去了”, 说了自己的那一部分, 没有和对方形成一种共识和共鸣, 相比于“独白性”, “集体”只是一种形式, 一个语境, 而不是真正的共识达成或经验学习。

2. 新闻信息传递中

小区留守妇女的信息传递主要集中在生活资讯方面, 如天气、健康、安全等等, 她们从大众媒体中获取的信息是碎片化和不准确的, 这时候的人际交流非常重要, 但她们仅限于“独白”她们获得的那一部分信息, 而忽略或不屑于集体中的部分, 她们不希望观点在集体中交锋, 选择“独白”能够帮助她们自欺欺人地获得自我认知协调。她们一直在集体中“说话”, 但最后获得的还是以前旧有的那些信息。

3. 人际关系维护中

需要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的安全感和归属需要非常重要, 小区留守妇女害怕观点不一致而被孤立, 所以选择“独白”, 避免观点的碰撞。同时, 她们又希望满足归属需要, 所以她们会选择置身于集体中。这样, 人际关系靠“集体的独白”维护。

(三) 小区留守妇女的人际传播出现“集体的独白”的原因

1. 信任危机和需要理论的矛盾

一方面, 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人们之间的差异, 造成了区隔的加剧, 当过去以礼俗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如今以法理为主的社会, 当过去以人际为主要纽带的社会关系转变为如今以契约为主要纽带的社会时, 我们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8]如今, 人们间很难建立起信任机制, 对于经历了城市化的小区留守妇女而言, 尤其如此, 她们在人际传播中很难去相信对方, 因此她们不大愿意去和她们进行互动式交流。但另一方面, 人们有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9]这其中的情感和归属需求及安全感需求致使她们需要处于集体中。如此, “集体的独白”顺势出现。

2. 简单地保持认知相协调, 满足安全感和思维上的懒惰性

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 当人们发现他们所做的事情与他们所知道的不符, 或者他们听到的观点与已有观点不一致时, 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感觉, 这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消除这种不适感, 这些主要依靠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解释、选择性记忆。[10]对于小区留守妇女而言, 她们的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她们选择在“集体中独白”, 只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不愿去进行互动和反馈, 这样她们就跳过了选择性过程, 机械简单地避免了她们的认知不协调, 这种简单盲目的办法满足了她们的安全感和思维上的懒惰性。

3. 人际传播的期望回报性

佩特罗尼奥的隐私管理理论告诉我们, 为了防止出现边界冲突, 人们会对信息进行或披露或保密的管理, [11]这其中, 有一个人际传播的期望回报值, 小区留守妇女为了和某人打好关系, 以满足人际关系上的一个回报, 容易倾向于“集体的独白”。一方面, 她们在集体中说话, 人际关系不至出现孤立;另一方面, 她们对自己的那部分信息进行了披露, 即“独白”, 而对他人的信息选择保密, 或者保留意见, 以避免有任何不好的人际回报。

4. 自我披露可以简单地降低人际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通过传播, 人们可以减少彼此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降低为人际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成熟的条件。”这是由伯杰和卡拉布里兹提出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 他们认为有两条途径可以帮助降低人际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即自我披露和提问问题。前者指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 后者指向对方提问问题, 获得更多信息。[12]在小区留守妇女中, 她们采用自我披露来降低彼此的不确定性, 但却避免向对方提问问题, 对思维水平较低的她们来说, 有时, 提问对方问题, 获得了更多对方的信息后, 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更多的信息就需要较高的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 因此, 小区留守妇女们更愿意在“集体”中“独白”。

5. 小区留守妇女的舆论领袖暂时缺失

小区留守妇女以自己的丈夫作为舆论领袖, 当他们不在时, 这些留守者会暂时缺失舆论领袖, 从追随者的角色变成了“独白者”。每个“独白者”个体组成了一个集体, 但却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信息主流, 这就易促成“集体的独白”局面的形成。

五、突破传播瓶颈——县城小区留守妇女该何去何从

(一) 政府给予本地媒体以帮助和支持

呼吁县政府给予媒体资金帮助, 同时配合政府宣传部门的得力宣传和积极引导, 帮助县城的晚报增添社区版, 内容上以报道几大小区的趣闻轶事、社区活动等贴金她们的“叙事”为主, 以社区新闻体现民生情怀, 让凡人小事彰显和谐氛围, 彰显服务性和实用性;题材上以故事, 微型小说、白描等为主, 以小人物、小事件、小角度体现三贴近;[13]版面编辑上以图片及简介文字为主, 一方面逐渐培养她们阅读报纸的媒介素养, 另一方面, 帮助她们扩大互相交流时的共同话语, 变“集体的独白”为在集体中交流。相应地, 县电视台除了报道县里主要新闻及领导人的会议活动外, 也应适当增添社区性活动及文化的报道。此外, 我县至今还没有设立电台, 这需要县政府在资金上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撑, 电台由于它特有的亲切性和感染力, 以及不需具备读写能力的优势, 对于小区留守妇女的传播会有很大帮助。

(二) 本地新闻工作者改变工作作风

县里的新闻通讯员及记者要改变工作作风, 改变过去“仅出入会议, 只采访领导”的工作形式, 而转向“加强对底层新闻的挖掘, 倾听他们的心声”。记者和通讯员可以从微小之处着手, 去发现值得颂扬的“普通人和事”, 人际从而增强小区留守妇女对媒介的接触兴趣。根据克罗农的意义协调理论, 人际传播中意义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资源的获取, 如果她们彼此获取的资源相距甚远, 就极容易出现“集体的独白”。

(三) 利用本地的公共基础设施

县政府要利用本县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公园等, 来组织针对小区妇女的集体活动, 如可以把公园中闲置的露天式舞池充分利用起来, 由政府拨款提供统一服装、音响设备等, 号召留守妇女们在固定的统一的稳定的时间内一起进行户外的集体舞活动,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和共同目标指向下, 认知不协调、人际传播不确定性及人际传播期望值的负面影响不容易发生, 她们的交流便是真正的意义共享。

(四) 积极开展小区集体活动

在小区内, 也应该积极组织一些针对留守妇女的活动, 如厨艺交流会、育子经验交流会、棋牌会等等, 从而帮助她们真正参与到集体交流中去, 并且, 共同活动的目标指向一致性会促使她们去接触与活动相关的媒介文本, 如厨艺、养生等相关节目, 这样既可以帮助培养她们日后的媒介接触素养能力, 实现大众传播内容丰富性;同时也能培养集体认同感, 对人际交流也是有益的。

(五) 家庭舆论领袖主动提供引导

家庭中的男主人要能在除了发挥舆论领袖作用之外, 适当引导妇女们提高大众传播接触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可以从家庭小群体的讨论中逐步培养引导, 帮助她们学会如何进行信息的管理和观点的建构, 这样利于实现大众传播的受众多元化, 也利于妇女们在留守期的观点实现多元化, 提高人际传播能力。

(六) 个人学会积极应对

作为留守妇女个人, 应调整好心态、主动学习、积极应对、踊跃参与到媒介和集体中来, 这是实现良好传播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 :33.

[2][3][5]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227-228, 92-93, 65.

[4][7]希伦.A.洛厄里, 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刘海龙,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37, 5-7.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9:81-83.

[8]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0:59-60.

[9]马斯洛.马斯洛的智慧[M].刘烨,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8:28-29.

[10][11][12]理查德.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刘海龙,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33-138, 254-155, 168-171.

[13]刘晓平.以社区新闻体现民生情怀, 让凡人小事彰显和谐氛围[J].传媒观察, 2011 (6) :54-55.

给留守妇女一个支点 篇2

农村留守妇女指的是丈夫长期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自己留居农村的已婚妇女。如今, 我国留守妇女达4700万。4700万, 这支相当于韩国全国人口数量的"娘子军", 在广袤而相对贫穷落后的乡村里, 承担了什么, 承受着什么, 付出了什么, 希冀着什么, 恐怕连她们在外打工的丈夫、亲人都不十分清楚。但人们清楚的是, 若没有她们, 这数千万的家庭将会变成什么样。

几千年来, 中国农村家庭沿袭着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而这种模式近20年来在许多乡村几乎已不复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持续涌动, 随着市场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走出去”几乎成了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特别是男性青壮年改善家庭生活、寻求更好发展的唯一途径。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制度造成的现实门槛面前, 他们根本无力承受举家流居城市带来的生存压力, 于是, 丈夫出门打工、妻子留守农村便成为无奈的选择。结果, 传统的男耕女织变成了男工女耕, 原本由夫妻双方承担的农副业生产、家务、抚养教育孩子、赡养服侍老人的重担, 完全落在留守妇女肩上。让一个女人既当爹又当妈, 既主外又主内, 既干高强度的体力活又管孩子的教育学习, 人何以堪?"牛郎织女"长年天各一方, 一年或许更长时间才能见一次面, 情何以堪?

尽管留守乡村给数千万妇女带来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损、文化素质提高受限、发展机会减少、安全感降低、对男性的依赖程度加重、家庭稳定性降低等诸多问题, 但绝大多数妇女仍在苦苦支撑。因为, 老人、孩子在这里, 耕地、房子在这里, 在外打拼的男人也不易。这或许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

对于她们的付出与牺牲, 我们不应心安理得;对于她们的困苦与挣扎, 我们不该袖手旁观;对于她们的忧虑与希冀, 我们不能漠不关心;对于她们的利益与权利, 我们不可视若无睹。如果说, 眼下我们暂时还无法让留守妇女从重压下完全解脱出来, 但至少可以给其一个支点、助其一臂之力。这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企业、社会的责任。因为,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无疑已是当今我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强壮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 城市是最大的受益者。倘若把各种负担及问题全部留给农村, 让留守妇女来承担, 是极不公平的。

所以,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乃至全社会, 都应该为农民工和留守妇女做点什么, 让他们能分享到浸着其汗水的建设成果。

农村留守妇女的角色转型 篇3

一、留守妇女角色扮演的类型

在王村外出务工劳动中, 男性在数量上占优势, 且不受婚姻状况影响, 而女性劳动则以结婚为分水岭, 未婚女性外出较为集中, 已婚女性在整个外出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很少, 该村的家庭模式主要是以“主妇留守”模式为主。丈夫的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妇女传统的家庭角色开始转变, 留守妇女承担了家庭的主要责任。她们承担家庭内外、老少的联系, 内要照顾家庭, 外要联系丈夫, 上要养老, 下要顾小。

(一) 生产者。一是, 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是“男主外, 女主内”。基于这样的性别角色模式形成的家庭劳动分工是“男耕女织”, 造成的后果是生产中的“男主女辅”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男主女从”。在传统农业社会, 由于劳动方式和种类多半属于粗放型的重体力性质, 男人比女人分外受到器重, 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往往依赖男性劳动力价值所体现的程度。很显然在过去农村的劳动中, 主要是由男子承担, 而妇女在生产中仅充当配角或者辅助作用。随着丈夫的外出, 他实质上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 仅仅是名义上的农民, 从而把妇女推到了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客观的现实使妇女承担了家庭的生产功能, 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二是, 由于当前农村劳动方式和种类日益趋向于集约型的高技能性质, 女性在体能上的弱势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弥补, 并且伴随着农业劳动中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步获得了与男性并驾齐驱和平分秋色的能力。由于机械化耕作、农药、化肥的使用, 农业科技的推广, 抛秧、免耕, 使得妇女能够在生产中独挡一面。另外, 雇工的使用也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妇女们承担家庭的生产功能, 使得丈夫能够安心在外打工。三是, 留守妇女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 还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家庭收入。传统的生产和生活观念对留守妇女的禁锢和制约已大大地减弱, 相应地, 依靠科技的力量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工副业及构建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自主创新观念却正在萌发并不断地得到强化。这在那些“学习型”和“技能型”的妇女身上表现更加明显。农村留守妇女在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境界, 锤炼她们的生活意志。这就客观上有益于推动农村留守妇女超越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 激励她们打破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男主女辅”的传统格局, 从而为新一代农村女性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二) 教育者。《三字经》云:养不教, 父之过。子女的教育更多的被视为是父亲的责任。但是由于丈夫长期在外, 教育子女的重担自然就落在妇女们的身上。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农村很普遍, 丈夫的外出使得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偶尔电话中的寒暄、节假日的探望, 而妇女们在孩子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现在子女的教育越来越被农村所重视, 妇女认识到教育是改变子女命运的重要途径。由于很多妇女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她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这就使得她们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希望子女能通过教育跳出“农门”。

(三) 赡养者。留守妇女在家庭中, 既要照顾子女, 又要照顾老人。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健全, 老人的赡养主要是由家庭负责的。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 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情感维系的作用无可替代。“养儿防老”, 就是希望在老年生活不能自理时有人照顾。由于父权文化的影响, 中国社会对由男性后代赡养老人的责任始终有极强的认同。但随着男性的外出, 这种客观的现实使得赡养老人的责任更多的落在妇女的身上。这就使得传统根深蒂固的“男性后代提供养老的偏好”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妇女开始替代了男性扮演养老的角色, 成为老人们生活上和精神上的依靠。丈夫的外出增强了女性独立、自立的能力, 再加上女性所拥有的体贴、细心的特点, 在照料老人上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老人们舒适、自在, 满意度也更高。

(四) 政治参与者。妇女参政是建设社会民主政治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客观表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当代妇女的神圣要求。妇女参政既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标志,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把妇女推向政治参与的前台。农村主要决策是由众多的家庭来共同实现的, 而现在客观的现实使妇女们实际上承担了家庭的决策任务, 她们成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各界基层组织的积极宣传, 留守妇女有了更强的民主参与意识, 她们一改过去不闻不问的态度, 愿意参与到各项政治事务中来, 以便认清社会的发展趋势, 对农村的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等问题有了较高的热情。政治上的觉醒让这些曾经对政治处于懵懂状态的农村妇女冲破了自我封闭的藩篱, 获得了较多的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 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主体身份, 实现了自主权, 她们不再盲目地从众, 思维也随之得到深刻的启发, 并且随着政治参与频度的增加, 农村妇女也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 影响农村社会的决策, 推动着农村的社会发展。

二、留守妇女角色扮演的转型

(一) 次要角色向主要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 男性在家庭中更多的居于“高者”、“优者”、“强者”、“主者”的位置, 固执地维持着传统的农业社会的性别规范, 是家庭一切力量的绝对决策者。但这种局面随着女性在生产与家庭的扮演角色的改变, 也改变了女性在家庭的地位。留守妇女逐渐从次要角色向主要角色转变, 由过去被动的听从变为自主决定。

1.妇女从次要角色向主要角色转变是从参与家庭决策开始。

在以前, 家庭中重要事情主要是丈夫说了算, 妻子只是服从或执行丈夫的决定, 但是丈夫外出之后, 妻子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决策人, 对于留守妇女来说, 成为家庭的主要角色是一个转变的过程, 一开始她们更多会把家庭的问题征求丈夫的意见, 希望丈夫来拿主意, 但是发现这样会影响丈夫的工作, 有时还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这自然使妇女成为家庭的主要决策者。妇女成为家庭主要决策者, 使其自主意识开始觉醒和强化, 有利于她们独立生存能力的获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妇女懦弱、依赖、被动、封闭的传统形象。

2.经济贡献的显性化使留守妇女的主要角色进一步得到体现。

过去, 妻子对家庭的经济贡献是通过丈夫的贡献来间接体现的, 她们对家庭的贡献是隐形的。丈夫的离开, 使得那些过去由丈夫的劳动来体现的贡献, 现在由妇女来完成了。妇女参加了社会生产劳动, 获得了稳定的、独立的经济收入, 她们的劳动和贡献成为显性的贡献。她们不再把自身拘于传统社会那种被动和感性的自我形象:以丈夫和家庭为生活的全部, 其自我意识和价值完全被寄托和淹没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身上, 以丈夫和孩子的地位、身份、荣华富贵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体验到了价值感和满足感。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 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私人的劳动, 那么妇女解放, 妇女同男子的平等, 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经济贡献的显化提高了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 也全面提升了妇女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 双主角并存。

留守妇女在丈夫缺席的情况下有了更多决策的机会, 并且对家庭资源有了更多的掌控权。留守妇女家庭地位开始转变, 成为家庭的另一个主要角色。新主角的出现使得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两个主角并存的局面, 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决策的方式。双主角并存, 指的是丈夫和妻子同时作为家庭主角, 只是在分工上存在着差异, 妇女作为主角的作用, 更多地体现在农业生产、家庭生活和家庭开支方面, 而男子的角色更多体现在家庭的经济收入方面。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 它使男女两性提高了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有利地促进了男女两性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使他们在各自领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双主角的出现, 是农村家庭夫妻关系的一个新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社会变迁的影响, 社会对男女平等的宣传, 同时也有开始重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妇女在社会参与方面越来越多。在家庭、社会生产方面的参与提升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而这种参与又改变妇女对自身的认同, 使女性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强。

三、制约留守妇女角色扮演的因素

(一) 传统的性别观念。

传统的性别观念将女性定位在感性的、温柔的、依赖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上;与之相反, 男人则应该是理性的、独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辨的。女性是依附于男性,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虽然已有一定比例的女性显示出与传统相背的性别规范选择, 但大多数女性仍持有传统性别定位标准, 她们对自己在家庭中享有的权利和所处的地位表示满意。这些事实明晰的表明, 留守妇女更多地受着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左右。她们对自己的定位更多的是在家庭内, 虽然认为妇女可以在外打工, 但这种工作仅仅是“帮助”男性“贴补家用”。她们外出更多是为了改善家庭的境况, 是“生活型”的外出, 而非“发展型”的外出。而女性这种“生活型”的外出是与家庭相连, 相对是次要的, 而男性的“发展型”外出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等重要领域相连, 具有主要地位。她们对事情自主决策的能力不高, 本着对家庭更有利的角度, 自然以家中有经验的男性的意见为主导, 这严重制约了留守妇女的角色转型。此外, 大多数农村女性并未充分意识到家庭的性别权益格局中的不平等状况, 其抗争力不强, 两性间由此维持传统意义上的“相安无事”。

(二) 文化素质。

留守妇女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客观上造成她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极其有限。妇女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及半文盲。调查发现特别是在30~60岁年龄段的妇女中, 文盲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文化素质不仅直接影响了她们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 而且也影响了她们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对于自己的文化程度, 留守妇女大多数表示不满意。她们对自身文化程度的满意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她们对文化程度重要性的认识。但是, 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她们对现代科学技术往往不容易接受, 在这方面她们往往要征求丈夫的意见, 听从丈夫的安排。

(三) 农村社会环境。

首先, 长期以来“女人从政必乱、必败”的陈旧观念及农村妇女在参政现实中的边缘化状态的双重作用, 使她们害怕参政, 怀疑和低估自己的参政能力, 对政治产生了无力感和恐惧感。而且农村妇女与农村男性相比, 在政治参与行为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其次, “妇女参政与她们在家庭中的使命不相容, 家庭的稳定与妇女的从属地位相联系, 行使政治权利者应该是掌握家庭中权威的男子, 如果妇女参政即政治上获得解放, 就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享有自主权, 那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背离女人当母亲的职责, 从而削弱家庭, 家庭将无人照料”, 因而难以在政治舞台上立足。再者, 经济参与程度不高是制约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根本因素。留守妇女的经济参与程度决定了其政治参与水平。在王村的调查表明只有少数妇女有外出打工的经历, 而且大部分都是婚前的一两年时间, 工作一般是服务员、保姆或做小生意, 结婚后大部分农村妇女主要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做家务和抚养孩子。从就业结构上看, 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且大多是低技能、简单劳动的行业。这种低水平的经济参与状态直接影响了政治参与水平:经济参与水平低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收入低, 而经济收入低又限制了她们的经济参与程度, 使她们无法通过经济参与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程度。

四、结语

留守妇女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其传统的角色模式, 定位新的角色素质。在这个过程中, 她们增强了自我意识, 对于新的角色要求给予了最为积极的回应, 她们的角色转变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但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丈夫外出, 妻子留守”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妇女扮演的角色, 她们还继续着传统的家庭角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留守妇女在丈夫缺席的情况下有了决策的机会, 潜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价值有了一定的体现。农村留守妇女角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社会变迁过程,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她们在角色转型过程中多层角色的扮演与妇女有限的精力存在巨大矛盾, 这显然对妇女地位的提高与生存状况的改善不利。

摘要:农村留守妇女正经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其角色转型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涟水县王村的个案为例, 分析留守妇女所扮演的角色:生产者、教育者、赡养者、政治参与者, 可以看出留守妇女正从次要角色向主要角色转变, 同时出现了家庭双主角并存的现象。最后从传统的性别观念、文化素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特殊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参与这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影响留守妇女转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留守妇女,角色扮演,角色转型

参考文献

[1].罗忆红, 定红柴.半流动家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分析[J].探索与争鸣, 2004, 1

[2].张风华.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汕头大学学报, 2005, 5

[3].杨立雄, 李星瑶.性别偏好的弱化与家庭养老的自适应——基于常州市农村的调查[J].江海学刊, 2008, 1

[4].覃金玲.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的角色调适——以咸丰县官坝苗寨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 2003

[6].端木美, 周以光, 张丽.法国现代进程中的社会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留守妇女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评述 篇4

1 留守妇女的现状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 当前全国农村留守人口总数达到8700万人, 其中留守妇女4700万人, 占留守人口的54.2%。全国妇联的统计表明, 在中国农村, 60%以上劳动力是妇女, 她们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是家庭生活的主心骨。

2 留守妇女权益受到损害的表现

由于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外出务工, 留守妇女接替丈夫, 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由“半边天”成“顶梁柱”。她们为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生产、生活、精神方面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但权益却得不到重视和保护。

2.1 生理需要受到损害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包括对水、空气、阳光、食物、性等的需要。从留守妇女生存现状来看, 生理需要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力劳动繁重和性压抑。

一是体力劳动繁重。在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之后, 所有的农业生产都由留守妇女承担。她们不但要承担全部的农业生产, 还要操持家务、抚育小孩和赡养老人。尤其在农忙时节, 留守妇女起早贪黑, 独自忙于耕种, 身体长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农闲的时候, 更多的时间要用于操持家务, 照顾小孩和老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以致体力透支。根据调查, 65.7%的留守妇女在丈夫外出务工时遇到了困难, 57%的人认为最困难的是农业生产。

二是性压抑。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的自然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综合体现, 和谐的性生活能增进夫妻感情, 提升婚姻质量。留守妇女的丈夫长期在外务工, 回家的时间很少。在漫长的日子里, 她们正常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压抑性冲动, 导致有的人变得性冷淡, 从而影响以后的夫妻生活, 为将来的生活埋下隐患。

2.2 安全得不到保障

2.2.1 精神压力大。

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 在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一个良好的诉说、发泄的渠道, 压力不能及时有效释放。据调查显示:由于常年劳累, 90%以上的妇女容易出现烦躁、无助情绪, 存在不安全感。同时, 尽管她们日常劳作很辛苦, 但是收入却是相对低下。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 留守妇女也遇到很多困难, 由于生产和家务活动占去大部分时间, 再加上自身局限, 对孩子的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不了解, 不能采用最适合的方式教育孩子, 所以经常出现小孩不听管教的情况。对孩子的功课辅导也是有心无力, 焦虑不已。

2.2.2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居民住宅结构相对开放, 农村安保条件有限, 在男子外出务工之后, 很多家庭只留下了妇女、老人、儿童。这种情况下, 农村治安防范力量更加薄弱。近几年, 抢劫、强奸、入室盗窃等犯罪活动明显增加。这些事件的性质十分恶劣, 严重影响了留守家庭的正常生活, 并且在留守妇女心理上留下阴影。同时留守妇女遭受性骚扰的频率高。由于男子不在家, 给了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可乘之机, 频频骚扰留守妇女, 由于农村是个熟人社会, 并且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遭受侵害之后, 很多人不愿声张, 选择了隐忍。

2.3 生活缺乏关心关爱, 没有归属感

留守妇女在家辛勤劳动, 照顾老小, 以一己之力撑起一个家。但由于长期分居, 许多的留守家庭婚姻质量较差。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夫妻两人分居两地, 疏于联系, 感情日淡。丈夫在外务工, 由于假期较少, 他们回家探亲的次数有限。留守妇女生产任务重, 再加上经济原因, 很少到城里去看望自己的丈夫。这使得夫妻之间的交流有限, 感情日渐疏远。二是在城市开阔了眼界的丈夫对妻子产生失望情绪。留守妇女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和锅边灶台, 所以, 在丈夫回家时, 也只能絮叨日常琐事。丈夫在城里见了世面, 看着容颜渐老、只会唠叨的妻子, 难免觉得失望。

2.4 地位得不到提升, 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受封建遗留思想的影响, 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仍比较严重, 认为妇女的地位较男子低下。农村妇女将整个身心扑在家庭上, 特别是留守妇女在丈夫缺位时, 独自撑起一片天, 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由于留守妇女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没有意识到自己做出的贡献, 在社会没有给予她们应有的平等地位时, 没有人去争取应有的权利。

3 推进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的建议

3.1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增强留守妇女法律意识

随着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护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国家应该完善政策法规, 使得农村留守妇女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一方面, 立法机关应深入农村调研, 加大对留守妇女问题的研究力度, 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情况。并整合现有的政策,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切实维护好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另一方面,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增强留守妇女的法律意识。

3.2 大力宣传男女平等, 树立女性现代意识

由于农村残存思想的影响, 加上“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束缚, 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 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低。政府和妇联等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 提高农村妇女地位, 转变农村妇女意识。妇女要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 认识到自己为社会和家庭作出的贡献, 明白自己有追求事业和自身发展的权利。要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电视、报纸、书籍等途径, 了解当今政治形势、国家政策。要积极自主创业, 可以因地制宜, 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积极创业, 多样发展, 而不是将自己绑在土地和家务上。

3.3 探索继续教育模式, 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素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多为中小学文化水平。农村妇女接触的外界信息有限, 缺少现代的学习渠道、工具以及能力, 如果仅仅依靠自学来提高知识技能和整体的素养, 收效甚微。政府可以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村妇女现有知识水平情况, 积极探索有效方式, 全面系统地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一方面, 帮助留守妇女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 提升文化素养。另一方面, 创造条件, 使留守妇女能够学习电子计算机、法律等现代社会必要的基础知识, 并且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和留守妇女的需要, 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妇女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用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帮助留守妇女创业。

3.4 加大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农业的力度。依托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为留守妇女农业生产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提供小额贷款, 扶持一些好的有前景的项目。二是实现就近转移劳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问题,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推行城镇化, 发展乡镇企业。政府要加强完善基础设施, 为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利用优势资源, 招商引资,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纺织、服装等, 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根据本地盛产的农产品,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 又可创造就业岗位, 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

参考文献

[1]鄢木秀.留守的女人困惑的心——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和保护[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4) .

[2]陈利.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婚姻危机[J].甘肃农业, 2006, (11) .

[3]黄海燕.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障相关问题及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6) .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的现况调查 篇5

关键词:农村妇女,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现况研究

留守妇女是指因丈夫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家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留守家中的农村已婚妇女[1]。国外研究显示,丈夫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妇女独自承受家庭和其他社会事物压力,加重了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同时身体健康也不容乐观,但她们却认为这是家庭生活必然要面临的现实[2,3,4,5]。国内研究也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在心理和生理的总体健康上差于非留守妇女[6]。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她们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需要同时承担赡养老人和抚育孩子的责任,她们平均需要抚养1.7个小孩,赡养1.65个老人。劳动强度大,生理和心理问题突出,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7,1]。有数据显示,至2009年,我国留守妇女规模已达到6 714.246万人,且呈逐年增长趋势[8]。根据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芜湖市的户籍人口为226.312万,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4.82%。作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农村“留守”的现状,给芜湖农村地区留守妇女的生存质量带来了挑战和冲击,因此,本文拟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留守妇女的现况和生存质量作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7月至8月在芜湖市部分农村地区抽取20~55岁农村妇女958人进行调查。

1.2 方法与内容

采用自填式调查表和WHO-QOL-BREF量表[9]收集信息。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情况;WHOQOL-BREF量表包括四个指标:生理领域得分、心理领域得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环境领域得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对调查员统一进行培训,使其达到熟练掌握调查内容和调查技术,并能自如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其次,建立质量核查制度并规定调查人员的责任。最后,资料收集,进行整理、分类、编码,双轨录入,并设置逻辑纠错,以保证录入质量。

1.3 统计方法

收集数据后,应用Epi Data3.0录入数据和逻辑纠错,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妇女445人,非留守妇女513人。留守组平均年龄(37±9)岁,非留守组平均年龄(38±8)岁,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P=0.052)。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日常家庭收支情况

在家庭收入来源上,“丈夫”和“其他”两项收入来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主要支出上,“农副业生产”的支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生存质量情况

两类妇女生存质量情况比较分析发现,在生理领域,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妇女的得分为65.39±13.68,非留守妇女得分为69.27±15.40,因此非留守妇女的生理健康状况好于留守妇女,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芜湖周边农村地区近半数的农村妇女已成为留守妇女。在农村社会伦理的制约下,部分农村妇女被迫留守,但只要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始终存在着外出务工的冲动[7]。同时,留守妇女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体能相对较差也是她们留守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随着丈夫的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呈现出“女性化”的现象[12]。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留守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这一趋势给农业和农村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农业结构性文化水平降低、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降低等[13]。在面对家庭最大的问题上,两类妇女都表现出了相同的压力来源。孩子教育问题都被排在了首位。但由于留守妇女不仅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还要承担丈夫原来的责任,高强度的劳作,较为沉重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时间、精力和自身教育层次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她们对子女的教育“重养轻教”。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情感和性格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14,15]。两地分居并没有给他们的夫妻感情带来太大的影响,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留守妇女对丈夫外出务工表示出理解,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是家庭理性选择的结果。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13],非留守妇女的受教育程度高于留守妇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非留守妇女家庭的月人均收入高于留守妇女家庭。两类妇女的居住方式主要都为“与子女一起”和“大家庭”,从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来看,这种老少同住是中国家庭式养老模式的延续,体现了代际间经济和生活上的互惠互助[16]。

随着农村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逐渐被打破,妇女独立从事生产劳动,使她们的劳动价值和收入水平日益被重视。但是她们对增加家庭收入的贡献依旧有限,远不如丈夫工作的收入,留守妇女家庭尤其如此。“其他”这项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差异,这提示我们在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划分中,依然有我们不知道的收入来源,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农副业生产”家庭支出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留守妇女除了日常的田间劳作外,还要从事繁重的家庭养殖业。

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在生理领域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丈夫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妇女独自承受着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家庭负担。过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庭负担给留守妇女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虽然其他三个维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得分都较低。这也提示我们农村妇女的交际面小,生活单调,文娱活动少,使农村妇女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长期背负着沉重心理压力。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农村社会泛女性化色彩严重,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生理健康的压力。若要改善留守妇女的生存质量,可能措施就是:(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城市工作的条件水平,逐步减少留守妇女数量。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它们成为了农民工进城的主要障碍。这些阻碍导致农村劳动力在流动时要考虑迁移成本,在迁移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大部分家庭只能选择一人外出[17,18]。这种状况对农民至少产生了两种影响:在家庭方面,夫妻两地分居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在生产方面,导致“农业女性化现象[12]。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是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的关键。同时,政府应完善各项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住房问题、工伤保险、子女教育问题等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居民各方面的差别,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减少农民工家庭外出迁移的经济成本,促使农民工可以在城市长久的就业,促使农村留守妇女数量的减少。(2)建立留守妇女终生教育体系,提高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提高留守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使其更好的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改善她们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的终生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为留守妇女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网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作用,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为留守妇女提供致富信息和实用的农业技术,推动改善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的现状。其次,发挥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互助小组。通过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小组在农忙时帮助留守妇女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减轻了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19]。同时,互助小组成员间,可以相互倾诉情感上的需求,缓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

小区留守妇女 篇6

一、帮扶农村留守妇女最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她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营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一) 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机制。

留守妇女用柔弱的双肩既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 又要料理家庭事务, 劳动强度很大。尤其是在农忙时节, 忙碌的留守妇女身心极度疲劳, 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安慰。倡导以自愿互助为原则, 建立农村妇女互助小组, 让留守妇女从小家庭走向大社会, 做到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 共同面对和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在, “农业生产妇女互助小组”、“猪养殖互助小组”、“蛋鸡产业互助小组”等互助组织正在各自产业发展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二) 金立农村女性妇科病普查普治的长效机制。

繁重的生产劳动使留守妇女更容易患上由于过度劳累而导致的如腰腿疼痛、关节炎、风湿等一些疾病。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 把农村女性妇科病定期普查纳入公共卫生项目, 列入政府“惠民工程”、“健康工程”。为农村留守妇女做妇科常规、乳透等免费检查, 让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对妇科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普及避孕节育, 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 打造农村社会治安避风港, 建立群防群治的治安工作机制。

男性劳动力外出后, 农村只剩下老人、儿童和妇女,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 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 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 农村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现象增多, 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建立群防群治的治安工作模式, 基层派出所有必要在行政村设立专人值班的治安警卫室, 畅通村民与派出所的联系, 方便群众及时求助, 防范各类犯罪案件的发生, 编织和谐幸福生活的安全网

二、帮扶农村留守妇女最关键的就是加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科技文化培训, 提高妇女的整体文化素质

留守妇女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还关系到家庭老人赡养和子女教育问题, 留守妇女中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 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有的农村妇女既不孝敬公婆, 也不重视子女教育, 对村集体也漠不关心, 影响了家庭和村集体的和谐。

(一) 加大教育的普及力度, 为女性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农村, 歧视女童教育的情况依然存在, 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仍然小于男性。而接受教育是提高女性素质的主要途径, 所以要为女性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培养高素质的女性人才。

(二) 开展职业培训教育。

积极提供各种职业培训教育, 举办留守妇女培训班, 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 帮助她们掌握现代社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让留守妇女懂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种田、科技致富、提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 使留守妇女尽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 开设“母亲课堂”, 加强对留守妇女在子女教育、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培训。

妇女在促进家庭和谐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利用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开设的“母亲课堂”对留守妇女进行心理情绪疏导, 调适婚姻家庭关系, 切实加强对她们的人文关怀, 着力培养有素养的新型农村妇女, 让她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

(四) 扶持留守妇女创业项目, 在用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 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征收致富项目, 使其能够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和科技素质, 是建设幸福和谐生活的关键环节。

三、帮扶农村留守妇女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机制, 尽快减少留守妇女数量

(一) 发展地区经济,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目前沿海和发达地区大规模地把不适合当地生产的企业向内地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这对于解决农民工候鸟式的迁移产生的三个留守问题无疑是好的机遇。促进产业的区域性转移, 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即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又减少农村留守妇女, 为留守妇女家庭婚姻关系稳定、家务劳动分担带来了积极作用。

(二) 鼓励夫妻共同外出务工。

过去, 由于农民工的身份不能享受城市的基本生活保障, 加上高额的生活、教育和住房费用支出, 不可能全家同时外出。而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 在农村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使农村留守妇女从繁重的土地劳务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 对在城市居住有一定的年限, 并且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的这部分农民工, 可以转为城市居民。逐步完善对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住房问题、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减少留守妇女数量, 共享婚姻家庭幸福生活。

四、帮扶农村留守妇女最基本的就是加强人文关怀, 丰富文化生活, 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

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 限制了农村娱乐设施的发展, 在农村单调的生活环境中, 由于留守妇女文化水平低和家庭条件差导致她们没有看书、看报的习惯, 精神空虚。她们平时除了干活之外, 就靠看电视、打麻将或者串门说闲话, 消磨时间。农村留守妇女大部分没有参加过镇、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 有的人认为平时的家务劳动就等同于体育锻炼。针对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的实际, 在村组、社区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 组织留守妇女参加腰鼓队、健身表演队等文艺组织, 即将留守妇女有效组织起来, 又使他们忙有所帮、孤有所依、闲有所乐。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是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的一剂良药。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篇7

1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在心理现象归因理论学的逻辑框架内, 依托Engel模式讨论生物学、社会学及心理学因素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留守妇女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孤独, 其次是过重的家庭责任和子女教育问题、债务、精神焦虑并担心丈夫不能获得预期收入等[5]。朱桂琴[6]采用心理量表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农村留守妇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的分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其中以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表现突出。许传新[7]对四川省24个行政村的1 200名妇女的身心健康进行了调查, 发现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妇女及同龄人相比更差, 更易出现心理和生理的不健康症状。

基于这一研究范式的文献, 为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视角全面揭示农村留守妇女的归因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少有研究将探索视角放在把多个实际发挥影响作用的心理学变量同时纳入影响体系、探讨各因素发挥影响作用的心理机制的整体研究上, 这种现状很难将心理健康充分纳入到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不利于医学心理学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同时, 农村留守妇女的自助行为作为一种心理动量也应纳入到心理健康的主观影响体系中。

2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在应用心理学及社会学理论的逻辑框架内, 探讨了单一或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国外研究表明, 社会小组工作方法对于留守妇女有很大的优势[8]。在小组相对安全的氛围里, 留守妇女在小组领导者的带领下, 通过倾诉、交流、表达、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 可以练习和学会应对问题和困境的方法, 并扩展到她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叶敬忠等[9]认为丈夫回乡时给妻子带礼物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 夫妻双方在礼物馈赠与接受中获得情感满足。侯公林等[10]研究认为, 农村家庭的丈夫选择外出打工地点时应该以就近为原则, 为了满足留守妇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 半年左右时间, 丈夫应与妻子团聚1次。在此基础上, 挖掘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自助的潜能, 可有效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基于这一研究范式的文献, 基本验证了一种或几种心理干预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心理干预应以心理评估结果为依托, 联合心理干预既浪费人力资源, 又影响预期效果;同时, 心理变量间常借助中介变量增强或削弱结果变量的作用,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自助干预应在各种心理变量作用路径明晰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正性因素、削弱负性因素, 以最优化、个性化的干预方式进行。

3 讨论

3.1 农村留守妇女人口数量庞大

由于流入城市的大多为男性劳动力, 因而在农村社会中出现了较大数量和规模的留守妇女。而留守的农村妇女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 但长期以来一直被社会忽略, 缺少社会各界对她们的关注。

3.2 缺乏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心理学归因的整体研究

既往有关人格、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等心理学因素各自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但多局限在各因素影响的单独效应上, 忽视了对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或协同效应的量化分析, 缺乏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心理学归因的整体研究。同时自助行为作为一种心理动量, 也应纳入到心理变量的影响体系中。

3.3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干预策略需要优化, 实施自助式管理模式

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研究多注重问题的发现, 这些成果或是提供了理论借鉴, 或是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 但应用于实际的干预措施较少, 缺乏系统性解决问题的专项研究。在当前国家社会资源相对缺乏且分布均衡的背景下,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维护更需要自助式管理模式。

4 小结

基于中国社会农村男性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化及社会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背景, 自我调适是实现心理健康目标的核心环节, 将心理学因素进行整合分析, 探讨心理学变量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 旨在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自助干预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留守妇女,农村,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塔丽.性别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抉择及其对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基于陕南S村的调查[J].人文杂志, 2010 (1) :172.

[2]周福林.我国留守妻子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 2007, 28 (1) :63-66.

[3]许传新.西部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四川农村的报告[J].南方人口, 2009, 24 (2) :49-56.

[4]张俊才, 张倩.5000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J].中国经济周刊, 2006 (40) :14-19.

[5]Zahariah KC, Mathew ET, Rajan SI.Consequences of migration: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mensions[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02, 39 (2) :43-72.

[6]朱桂琴.农村“留守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天中学刊, 2006, 21 (4) :135-137.

[7]许传新.婚姻关系满意度: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比较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 2009 (5) :25-32.

[8]Jacobs EE.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M].洪炜,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

[9]叶敬忠, 吴惠芳.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

上一篇:网络音频下一篇:医药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