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人才培养

2024-11-03

经管人才培养(共12篇)

经管人才培养 篇1

1 培养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必要性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亟需创新型应用人才。而高等教育正迈向大众化阶段,在注重追求量的扩张过程中,忽视了质的内涵深化与提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力度普遍不够,影响和制约了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因其自身的学科属性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性,经管类专业必然由“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研究型”和“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经管类专业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成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人才需求多规格、多层次的情况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管理模式、教学水平、办学理念等方面比较薄弱,难以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1)然而,这类院校在应用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某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地方院校,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等学科,其经管类专业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2 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2.1 突出本地特色

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走势,重点建设具有资源与地域优势的专业,注重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与重点大学和其他一般院校形成错位发展。(2)在学科建设中,应寻求自身学科的相对优势、地方特色以及与区域资源之间的交叉点,实现学科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的结合,使“本地化”成为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从外在社会环境和内部自身条件来看,该校以“立足秦东,辐射全省,服务中小企业,培养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各类经管人才的需求。

2.2 注重与行业需求结合

经管类专业设置应注重与行业、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并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教育作为行业发展的加速器,要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构、层次、类型等,掌握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规律,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并体现行业性,依据行业发展培养方向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针对当地中小企业较多,旅游资源丰富,县域经管类人才缺乏的现状,该校先后开设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经济学、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等经管类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2.3 突出应用性

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在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从事实践操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和综合素质高的特点,以适应现代高科技、高质量生产和服务对人才的需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同一地域、同一行业乃至同一企业人才需求上,既需要从事应用技术的研究人才,也需要从事产品开发、管理、运营和工程技术的人员。某高校作为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面对秦东地区的实际,科学、客观地将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创新型应用人才”,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对陕西省大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显示,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大约70%,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舞台。

3 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3.1 树立“大经管”人才培养理念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量增设了经管类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经管类专业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都要摆脱传统的“经济”领域培养人才的束缚,围绕“大市场”、“大管理”、“大流通”,通过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知识的整合创新,为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的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服务。(3)在“大经管”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打破现有的经济与管理“专业化”分类培养的格局,融合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分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以“应用”为目标,既有利于教学与科研互动发展,又利于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

3.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中心

近年来,该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根据经管类各岗位群专业人才按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教学体系。一是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不同课程的衔接和渗透,构建“应用能力主导型”的经管课程体系。二是构建了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校内校外相结合等组成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西部证券、北人印刷、淘宝网、中冶陕压、金钼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实习见习基地,开展社会调查、企业认知、证券投资操作等。三是专业设置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岗位群建设专业群,邀请企业、专家等参与专业设置,专业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服务地方的特色。

3.3 以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应用”特色

经管类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1)教师要有“三意识”,即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学校对教师提出“三要求”,即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关心,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求教师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校园网建设为依托,以计算机为载体,开发和引进了各种优秀教学软件。(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物演示和角色扮演、项目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ERP大赛、电子商务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物流大赛等,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

3.4 完善针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学业考核评价强调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4)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1)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沟通以及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2)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业评价上采取课堂观察、课外实践、学生作品、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突出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3.5 构建多渠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多渠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经管类专业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实施的保证。(5)(1)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根据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发现偏差及时反馈、督导跟进,保证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2)成立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青年教师培养、考核体系等一系列问题。(3)完善评教系统。邀请学生、教学督导、企业专家等通过现场听课、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不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并向教师个人反馈评价结果,协助教师及时改进。(4)设立学生信息联络员,通过学生上报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修正。(5)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调研,根据毕业生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4 总结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突出了创新和应用两个特征,培养的学生具备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比较容易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

注释

11 唐志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2(1):108-109.

22 周海燕,吴华英.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5.

33 刘友金,廖湘岳,向国成.经管类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0(3):100.

44 张向群.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87-88.

55 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4.

经管人才培养 篇2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之所以强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和经常变化的,所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反映了高等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层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不同的结合与对接机制。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水平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便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 优势地位,要想提升企业的整体力量,必须要从企业的各个方面着手。关键字:经管类人才 企业发展 高校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工业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指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进程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繁荣与稳定。企业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其良好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们辛勤操守的企业也并非如同我们预期中的那样向一个繁荣的方向迈进,在其发展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有才能的人的稀缺以及运用不当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学校来说,其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但长期以来,学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他们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不仅影响着学校和企业的发展,而且浪费了社会中的有限资源,致使各自的发展都比较滞后。那么,如何建立学校与就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便是我们每个人所要思考的问题。

二、正文:

(一)、国内外高校经管类人才的从业状况 1.1 经管类人才的所指范围

经管类人才是指从事与经济管理类工作的人才。经管类就是经济管理类,经济管理类包括:经济管理、涉外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信息与科技情报、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学、科技经济与决策管理、世界经济学、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投资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经贸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市场管理、工业企业营销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防经济、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城市经济管理、经营管理与外贸、经营管理、环境经济、国际投资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保险、金融工程、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专

1.2 经管类高校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现状出发,针对当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一系列现象,提出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力度,确保实践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全面培养、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

1.3 国内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2008年7月,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等行业首当其冲。一部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萎缩,乃至倒闭。工作岗位的减少,使得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从自身专业和需求出发,展开对长三角地区“211”工程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1.3 经管类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二)、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 2.1 企业需要哪些经管类人才

最热门的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信用管理信用管理专业学习的主要专业课包括: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管理学、个人信用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信用经济学、信用评级、信用风险管理、中国信用问题研究、信用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和管理、项目评估、资本运作与债务重整、信用分析模型等。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适合担任: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审计署、人行、证监会、保监会)的高级管理人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工商行政部门的风险管理、信用管理人员,上述金融机构中的资本运作、理财人员;资信评估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各类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人员。

金融学学科的主要专业方向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理财学和国际金融学。保险学以前包含在金融学专业内,目前已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单列。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一国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及其作用方式,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作用及其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涉及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投资管理、投资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等内容。国际金融学主要探讨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的决定与变动、资本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货币与金融制度的安排及其影响,对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经营和投资的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课程除了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公司财务、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企业管理等外,还包括项目管理、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现代理流、WTO专题等课程。

2.2 企业对经管类人才基本能力的需求 2.2.1(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在品质方面,应有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正义感,我们的社会也一向奉行德才兼备的思想观念,“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己”,具有高尚道德素质是管理者管理好自己企业的基础。同时现代社会需要经济管理人应该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必须熟悉和了解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内外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尤其要熟悉公司法、税法、国际商法。诚信意识强调商业必须有一种对于规则的尊重和对于商业来往基本方式的尊重,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社会基本的诚信保证,信守规范才可能永续经营、不断成功。团队意识强调的是合作精神,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相结合,团队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团队中所有成员应该及时沟通,相互理解,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

(二)文化观念素质

经济管理者应具有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和文学艺术修养。市场观念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竞争和经济效益的有敏锐的洞察力;竞争观念要求有危机感、紧迫感、压力感、责任感;效益观念要求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出,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力争达到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统一。人才观念要求在管理中重视人才的作用,把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工作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以博大的胸怀,去发现人才、爱惜人才,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人才的优势。

(三)经济与管理专业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应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创业创新创富意识。要求创新创业者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经济头脑和管理素质。科技必须应用于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开发、生产和销售必须符合市场原则和机制,创业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必然涉及到资源配置、预测决策、经济分析、经济核算、成果转让、成本费用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目标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一目标引导下,企业不仅要靠产品、技术来追求效益,更要靠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正所“管理出效益”。人文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品质、审美情趣等。

(四)心理人格素质

具体表现为:富有理想、乐观与自信、紧迫感、勇于面对风险、坚韧的毅力等。执着的追求欲,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创业的道路充满坎坷,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创业者都必须有执著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与此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经营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只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才能走出困境抓住机遇。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竞争性,随时有棘手问题产生,因此需要当事人具有较好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结论

3.1 当前经管类人才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

3.1.1 人才培养目标偏高,对提升就业素质体现不充分。虽然不同高校对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表示,但总体说来,都提出要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成为管理人员的机会也很少,更别说成为高级管理专门人才。许多大学生的就 业理想不实际、专业技能和能力缺乏,亟需接受相应的就业素质教育。而且,相对于工科类本科生而言,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稍显薄弱,在求职中更容易被替代。因此,与市场需求“严重偏离”的培养目标亟待修改与完善。

3.1.2 人才培养方式趋同,课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育发展如此之快,不乏有许多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的利益驱动所致。基于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良好的“未来预期”,许多学校想方设法抢着申报经济管理类专业。而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等的关键方面却还是沿袭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模式,严重制约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趋同性,导致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在竞争力的趋同性,结构性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市场竞争性。

3.1.3 人才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用人单位在考察毕业生的素质时,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很多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认识到这个问题,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诸如erp 实验室、模拟实验室、财务实验室等。但是实验室的建立不等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教材、手段、方法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四年制的大学教育中有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师资有限,学校对实习环节的指导往往不够充分。很多学生忙于备考研究生也使实习流于形式。

3.2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培养模式初探 3.2.1、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针对经管类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就业导向性特色,在学生知识构架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上注重五点:“厚”——基础理论要扎实;“宽”——选修课程安排及方向要多;“精”——课程要精;“新”——内容要紧追学科发展最前沿,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要适应社会、学生的需要。于是,可以尝试设置两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和“学科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主要包括“两课”、外语、数学、计算机等通识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平台则侧重于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标是既要解决多个专业方向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如报考研究生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等。

3.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经管类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召开实验教学工作研讨会,充分肯定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 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文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规律,推进实验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召开讲座、学术沙龙或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拓宽专业视野;开设各类校选课,补充、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分析能力。

3.2.3积极拓展各类校外实习基地,提高经管类本科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深入改革的同时,各高校要积极尝试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基于就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既是缓冲就业、衔接就业的重要尝试也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大学学习与就业上岗培 训时间的重要举措。基于就业的实习基地建设而言,不能只按照僵硬的、一层不变的教学计划去安排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和实习时间。要紧密结合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特点和实习基地的实际就业需求,适时适度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使实习既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又与实习基地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取得双赢效果。

四、参考文献

[1]李金林马宝龙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2]肖洪安,傅街红,杨饰秀,贾宪威,郑循刚.面向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6)。

[5]王柏玲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素质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基于未来诉求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经管人才培养 篇3

关 键 词: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1-0068-04

近年来,关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等北欧5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更有外媒评价“北欧模式”战胜“掠夺式资本主义”,认为“北欧国家已能创造出‘掠夺式资本主义’的良好替代品” [1] ,与此同时,全球目光的另外一个焦点是北欧群体的国家创新机制。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0年~2011年》,北欧国家表现优异。瑞典、丹麦、芬兰分别名列第2、第7和第9位。北欧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群体。“北欧创新” 也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一股重要潮流。 从20世纪初落后的农业小国发展成为当今高度发达的高科技国家, 北欧创新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树是什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又如何反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国高校扩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质量。笔者作为赴芬兰阿尔托大学参与“中芬合作师资培训项目”的教师,对北欧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建设机制有所体会,特结合我国的情况,对经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一些探讨。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关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将导致国家竞争力的不足, 将导致国家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不高。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的重任。

具体到大学教育层面, 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并没有确切的标准。 不过西方著名学府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标准提供了创新型人才的参考标准。 普林斯顿大学提出的12项标准是:(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 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对本科毕业生的5项标准是:(1) 必须能够清晰而明白地写作;(2)应该对认识和理解世界、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3) 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有一个广阔的视野,并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安排自己的生活;(4)了解并思考过道德和伦理问题,在做道德选择时具有正确判断的能力;(5)在某些知识领域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由上可见, 西方著名学府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和一定的素质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人格、智能和身心三个方面。

结合国外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标准,本文认为,我国高校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特征至少包括以下要素:(1)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以及创业、创新的能力;(3)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对不同学科、 理念博采众长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是非判断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 北欧国家创新体系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北欧各国历来非常重视通过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高素质的公民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针对高等教育而言,北欧各国在创新型人才建设方面具有如下特征:

(一)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北欧国家创新体系中, 学校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重要的方式。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瑞典政府认为,科技教育是最具有战略性的教育。 为满足企业经营国际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瑞典政府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培养更多的理工类人才。 瑞典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28%,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名列第四。丹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智力开发。无论在文学、哲学,还是在物理学、电磁学等领域,丹麦都拥有一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在世界颇具影响。在芬兰,企业中流行的一句名言是: 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的高等教育极为发达,国民中有65%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年轻人当中其比例更高。芬兰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4%, 仅次于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家预算中居于第二位。

(二)着力推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确保教育质量

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 明确要求北欧各国必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目前,北欧各国都通过建章立法, 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各自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如丹麦的国家教育评估院、芬兰的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 瑞典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署、挪威的教育质量保障署等。质量保证机关具有明确的法定地位和职责, 这为其依法行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权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以瑞典为例, 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活动主要通过质量评估与信息监督两种方式进行。虽然瑞典政府原则上要求高等院校对其自身的教育质量负责, 但政府要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最低限度的控制, 政府有责任确保所有的高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用于保证教育标准与质量。政府还有责任对没有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最低质量标准的学科专业进行改善提高或者“关门歇业”。另外,政府的《高校质量保障计划》不仅要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还要提供改进建议。除政府外,学生、家长、政府、用人单位、普通纳税人等都有权利要求获得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方面的信息。 瑞典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署主要有6项职责:(1)质量评估。包括学科课程质量评估、学位授权认证、主题评估和研究领域设置评估。(2)监督管理,确保瑞典高校依法办学,按规定从事教育活动。(3)提供分析报告,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 分析社会需求, 以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4)外国教育资历评估,对国外学位、国外课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并评估修完外国教师培训计划的个人取得的学位是否和瑞典国内水平相当。

(三)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009年通过的《鲁汶公报》指出了“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优先发展领域”是“高等教育社会公平,终身学习,就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教学宗旨,教育、科研和创新的融合,高等教育开放性,人员流动, 数据收集, 多维度的透明工具和经费支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 自我负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个人提供有效的支持、指导和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因此,课程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以芬兰为例,高等教育面向全民,人人享有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与很多国家相比较,芬兰高等教育课程设置非常具有“弹性”。芬兰的地方政府、学校和教师对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课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开发高校本身的优势资源, 同时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特长方面得到开发,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自然也非常重视教学。 笔者在访问阿尔托大学期间就深刻体会到这一点。高校的各个层次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定期参加学校的教学研讨会, 并与不同学科的老师交流自己的课程教学体会,探讨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方法方面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在瑞典,教育体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开放且不拘礼节, 学生个人自发性的思考和批评的观点在这里受到高度重视。 教学通常在小组里完成,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对话与合作,学生在课后也能联系到教师。营造这种随意的氛围,就是要让学生在社交和才智两方面同时得到发展。

(四)积极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以整合国内外资源、增强国家竞争力

北欧各国高校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和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采取的形式包括交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制定课程统一标准、采用英语进行教学、互相承认学分等。国家或高校设立各种基金、 奖学金支持本科生到国外学习课程及做毕业设计(论文),支持研究生到国外从事短期研究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化策略为北欧带来了国际一流的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使北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获得了世界的高度认可。

如芬兰政府推出的《2009~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中就明确提出,积极创建国际化高等教育共同体。 芬兰政府规定的学生国际流动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由于学术领域之内的差异,《战略》 规定可以将传统流动方式和目前流行的在线或网络化流动、访学和团体流动等形式相结合,对于研究生来说, 可以采取国外短期学习和科研等形式。《战略》还强调要不断增强研究者、教师和其他员工的国际流动,新策略包括:创建灵活的工作机制,提供跨国职业发展机会等。《战略》 设定了国际人员流动的目标:到2015年,芬兰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学位学生数量达2万人,占7%左右;研究生院非芬兰学生比例占20%;理工学院教师和专家流动(包括长期和短期)输入3000人,占47%,输出4000人,占62%;综合大学教师和研究者流动(包括长期和短期)输入4000人,占29%,输出4000人,占29%;理工学院学生和受培训人员(包括长期和短期)输入8000人,占8%,输出8000人,占8%;综合性大学学生和受培训人员输入8000人,占6%,输出8000人,占6%。对此,芬兰教育部启动的“2010~2015年定期流动自主计划”年支出预计达500万欧元,整个计划总投资3000万欧元。

(五)着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商业化

产学研紧密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北欧国家科技创新的特点。 北欧政府着力于推动企业、 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三位一体。 政府的大力扶持刺激了企业在研发方面更大的投入, 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联手,也加快了科技成果向新产品和服务的转化。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另外一个明显作用就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象牙塔精神与服务社会、 科研成果向商业转化的成功融合。 这种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互适性不足、 高校科研成果烂在手中的可能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以致用不再是空话。

据统计,在芬兰,约一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有合作项目,比例大大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瑞典通过设立科研基金,鼓励企业和大学、大学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并要求大学之间避免重复研究。国家各类基金管理机构都积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形成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实验应用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整套覆盖整个科研创新全过程的投资体系。 丹麦的科技创新计划和政府组织的重大项目都非常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丹麦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一直有良好的合作传统。 学生在学习期间一般都有机会在企业实习, 一些企业的研发部门也设在大学内。 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大大加快了科技商品化的进程。挪威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 着重强调研究与开发必须面向工业应用。政府加大了科技投入,建立了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积极鼓励产学研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

三、对我国经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从北欧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建设的特点来看,“北欧创新”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同我们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北欧模式非常突出的特色是: 培养学生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以及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对不同学科、理念博采众长的能力。针对“北欧创新”模式,我国经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尊重学生个性, 提倡自主学习。人才的个性,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因此高等院校应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确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质量观, 即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用一种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 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给予同样重视,如理论研究能力、科学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组织能力等,允许并促进学生在某些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使理论型、思辨型、学术型、设计型、应用型、管理型、经营型等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天性, 成长为具有特色、 特长的创新型人才。提倡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程设置上要提供充足的课源,允许学生自主选课,根据自己的爱好跨专业、 跨院系、跨年级选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2.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科交叉。 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准, 还要求具备跨学科、 跨专业的知识, 即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助于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底蕴。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兼顾到了人才发展所需的多个领域, 有利于创新人才理论体系的完善。 因为具有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才具有融会贯通、创新的可能,交叉学科课程设置为创新人才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 从事跨学科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强化实践环节。“知识来源实践、能力来源实践、素质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是课堂。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要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型、守成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教学模式。其次, 学校要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在考核上给教学更多的重视,鼓励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也要在软硬件设施上提供支持。另外,社会要鼓励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像北欧创新模式那样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

4.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扩宽国际化视野。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外交流频繁,生活和工作国际交流常态化, 未来就业和合作实际上完全就是国际化的行为。所以,对学生而言,就要有这种国际化的意识和视野,在这种视野下,只有积极应对,形成习惯,培养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积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需要。对世界了解得更全面,才可以使我们有更清楚、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目前国内高校都在不断扩宽国际合作办学, 有越来越多的经管类学生有出国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教师队伍也应当不断扩宽国际化视野。只有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取长补短,人才培养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亚伊萨· 马丁内斯. 北欧模式战胜“掠夺式资本主义”[EB/OL]. 新华网,2011-03-08. http://news. xinhuanet. com/world/2011-03/08/c_121161168. htm.

[1]赵志全. 北欧四国科技创新体系概述[J]. 江苏科技信息,2009(3).

[2]崔瑞锋,张俊珍. 芬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07(2).

[3]檀慧玲. 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10(5).

[4]孙丽杰,张妍. 芬兰国家创新系统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08(8).

[5]梁燕君. 北欧诸国的科技发展与体制创新[J]. 科学与管理,2006(3).

经管人才培养 篇4

一、我国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模式分析

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 我国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是有一定差异的, 综合我国高校的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而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 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 课程信息容量较大。

2. 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 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 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 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 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 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 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3. 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 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 一般都融会了所在学校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做到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 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来服务的精神。这些高校一般除了开设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外, 还较早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 加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整合竞争力, 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一般工科院校多采用第二种“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但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趋同化严重。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的特点

工科院校主要以涉及理工科学科为主要的发展发向, 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也是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在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逐步开设的, 因此, 其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高校, 具有自身的特点。

1. 依托工科背景, 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有工科优势

在工科院校中由于学校的学科发展重点在工科等学科方面, 而工业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也需要管理学科和专业乃至相关人才的支持, 因此, 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管理专业具有了现实的需求。同时, 在这些高校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 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需要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1世纪是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新世纪, 建设良性循环的工业开发体系, 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现代工业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成为实现工业事业发展目标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 而培养具有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工科院校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

3. 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需要适应这种需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领城宽泛, 除了工业经济之外, 各省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各个领城也需要具有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尤其需要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经济管理学生在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

三、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

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选择符合自己实际又能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模式。

1.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现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经管人才的基本需求, 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 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 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 共性课程多, 实践训练少, 缺乏灵活性, 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 由于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 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 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小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2) 工科类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缺乏互动, 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教学效果不佳, 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 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 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 学生则无法掌握, 也缺乏主动性去学习了解。因此, 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与学生进行互动,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 对工科课程的考评比较宽松, 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 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高校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 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 不能活用所学知识, 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2.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1) 采取以“宽口径、厚基础型”为主的综合兼容模式

工科院校应该吸收“实践技能型”和“专业核心型”的优点, 采取以“宽口径、厚基础型”为主的综合兼容模式。这样, 既可突出自己的特色, 又可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工科院校的文科力量相对弱一些, 这在招生和学生就业中表现得较明显。因此, 理工科大学必须想办法克服这种弱势, 而较好的途径就是采取综合兼容模式。工科院校作为以理工科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背景的条件下, 相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来说, 又有自己自身的优势, 就是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理工科专业, 且又适合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如数学、会计、经济、计算机等, 学校要制定鼓励措施, 鼓励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双专业或双学位时, 选修文科专业。

工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科背景在采用综合兼容模式中, 更要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在兼容模式中的地位。同时, 大学要调整政策, 适当减轻教师科研的压力, 鼓励经管专业的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制定具体有效的考核标准, 对教学质量好、学生评价高且有效实施了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师, 减免其科研工作量, 并把它作为评奖和晋升职

(2) 深化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工科特色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将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针对我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对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在考虑文理知识兼容型, 双专业交叉型、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的基础上, 开设如科技概论、工业管理学, 工业法律等课程, 并且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设计, 在高校课程学分制度改革的前提下, 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 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体现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业特色。

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 要借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 进行调整和改革。尤其要强化和改善外语教学或实施双语教育, 甚至可以从国外引进精选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为工科类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并有助于学生就业。专业培养方案中除了设计必要的实践课程之外, 教学实验室和实践落地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的管理层容易忽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 对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实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对此应予以重视。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免除学生陷入专业只培养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错误导向,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 同时, 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 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我国各类大学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点, 工科院校由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在借鉴各大学办学模式的基础上, 更要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寻求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树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及其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 (4) :24-25.

[2]张凤凉.理工科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J].经济师, 2004, (1) :107-108.

[3]俞信.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工程教育研究, 1997, (4) :61-63.

经管人才培养 篇5

一、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愿意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力量,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学生应掌握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知识,了解国内外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和掌握营销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从事企业(公司)综合管理,或部门经营管理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鼓励学习第二门外国语(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二、研究方向

1、组织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企业间的营销管理活动。

2、消费者市场营销:主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企业营销策略。

3、网络营销: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基于网络的营销创新。

4、营销战略: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营销战略选择和管理。

5、品牌管理:主要研究品牌的内涵与资产管理以及品牌营销策略。

6、渠道管理:主要研究营销管理中的渠道模式与管理策略

7、服务营销:主要研究服务产品营销和服务营销模式。

8、广告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的营销传播策略与广告模式。

9、市场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营销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方法。

三、学习年限

1、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参与课题研究为主,第五、六学期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三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42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一级学科共同必修课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0-2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研究生可以选择本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以选修相关专业的专业课,但选修的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应在3门课6学分(含)以上。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2门本科生必修课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同时,论文选题还必须通过中期考核的检查,根据指导小组的意见进行研究内容的修改与完善。

2、开题报告:为保证培养质量,加强过程管理,研究生必须在第四学期初参加学科组织的开题报告。参与考核的同学,必须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参与了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掌握了检索查询文献的方法,收集了相关的学术文献,对问题研究的相关前沿有较好的掌握并完成了文献综述的撰写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合格的同学允许继续攻读硕士,特别优秀的同学推荐直接攻博;对于开题报告不合格,同时不能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同学予以延期毕业或者退学。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应少于三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学术论文必须在第五学期末完成初稿,并通过学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查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阶段。为保证论文质量,要求提交毕业的论文必须通过组织的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一起参加的盲审,对于盲审中指出论文存在严重问题的,要求学生延期毕业以保证论文质量,对于盲审合格的论文,要求学生根据盲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参加最终的学术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在学习期间应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要求至少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并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申请提前毕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且须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指定的学术期刊范围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期刊(以入校时和发表年份的版本为准)和SSCI、SCI和EI收录的期刊(以入校时和发表年份的版本为准)。提交论文答辩时学术论文以在指定的学术期刊正式发表(已见刊或在期刊网站上online)为准。

5、论文答辩:学术论文的评定标准遵循的是论文的学术贡献。学术论文如果做到选题具有重要的(很好的/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科学得当(正确/基本正确),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较好的/一定的)学术价值,则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学位

论文。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 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为本科生、大专生讲授一门有关专业课程,进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协助低年级研究生学习、科研、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从第三学期到第五学期,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和《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计2学分,并进入答辩环节。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大致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三种情况。

七、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自学和自我研究、参加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应主动参与导师或教研室安排的辅助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为保证对学术前沿的掌握,要求研究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根据导师指导小组的安排,阅读经典文献、学科前沿文献,并定期提交文献阅读报告。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导师将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并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安排。

市场营销专业(120220)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 学学开课 备类 别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编码 分 时 学期 注

Theory and Practice o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Socialism with Chinese 2 36 1 公实践研究 Characteristics 共 必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tific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修 1 18 1 Methodology 法论 课学 First Foreign Language 2 72 1 第一外国语 Macroeconomics and 2 54 1 宏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位 学 Methodology for 2 54 1 管理研究方法 科 Management 通开 The Special Topics of 课 2 54 1 管理理论专题 课 Management Theory 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 2 54 1 财务报告分析 研 Marketing Strategy 2 36 2 营销战略 究方 Marke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2 36 2 营销科学研究方法 向 Seminar 必修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2 中国消费者行为 36 2 课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2 72 1 第二外国语 公共

P.E 1 36 体育

选修 Instruction of Career 1 36 就业指导 课 其他 Consumer Market Seminar 2 36 2 消费者市场营销专题 选Organization Marketing、2 36 2 组织市场营销专题 修 Seminar 课专 New Technology Marketing 业 2 36 3 新技术市场营销专题 选 Seminar 修 Advanced Research in 课 2 36 3 高级营销研究方法 Marketing Marketing Engineering 2 36 3 营销工程与模型专题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补任选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修2门 课 Econometrics 计量经济学

Statistics

统计学

Management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经管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问卷调查 林业高校

1.引言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创新、科研成果推广,和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这个时代赋予林业高校不可推卸的使命[1]。为了实现涉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高等林业教育,注重培养高级林业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林业高校获得快速发展,各类涉林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发展为综合性大学。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林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普遍存在三大矛盾问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实践能力弱的矛盾;同质化培养与社会适应面窄的矛盾;落后课程体系与学生就业能力差的矛盾。

为了进一步了解林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状况,破解人才培养困局,寻找对策,课题组对某林业高校经济管理学院6个本科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期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2.调查分析

2.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8份,经甄别有效问卷190份,覆盖经管学院6个专业4个年级,其中会计占35.48%,财管占23.47%,经济占12.08%,工商占10.97%,农经占9.41%,农发占8.59%;大一占19.36%,大二占30.25%,大三占32.33%,大四占18.06%,请见表1和表2,与初始设计的抽样比例基本吻合。从性别看,男学生占33.2%,女学生占66.8%,这是因为经管类专业以文科考生居多,而文科又以女性考生为主,尤其是会计和财管专业女性学生比例高达75.24%。从户籍看,农村占71.1%,城市占28.4%,这与农林类大学其生源以农村为主的特点相符。学生年龄段为19-25岁,其中21-22岁占71.6%,这也满足问卷设计的初衷,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生活,对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环境已然熟悉,且憧憬未来、有明显的工作期望值,调查最能反映人才培养实际状况。

2.2 学习情况的分析

2.2.1专业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林业高校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处于一个相对理智的阶段,选择“喜欢”和“不喜欢”所学专业的比例分别为52.1%、47.9%,而当进一步问选择“不喜欢”的学生喜欢什么专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不填,少部分则填写林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等林业高校强势专业,可见无论入学前属于调剂或志愿报读,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接受,并不盲从于选专业潮。再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发现会计、财管、经济三个专业选择“喜欢”的占87.8%,而林经和林发这两个历年就业状况不太理想的专业,选择“不喜欢”比例达69.4%,说明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专业未来的就业能力,林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越符合社会需求,就业前景越好,学生对其选择性越强。表3列示了影响学生影响专业的若干因素,可见学生在高考后填写志愿前,参考了多方意见:首先考虑同学、朋友的建议,往届学长的口碑对学生专业选择最显著;其次是中学老师的建议,他们可能结合高校师资、就业前景、历年招生情况给学生们一些中肯的意见;最后为了弥补专业认知不足,学生们也会听父或母亲戚的建议,考察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

2.2.2学习心态。出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迫于调剂的无奈,或林业高校名气弱等原因,47.9%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当追问是否想转专业时,只有13.2%的學生回答“想”,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尽管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但较好地适应了林业高校的专业学习,且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完成大学学业。面对激励的就业竞争,学生们自觉通过考研、考证、培训等多途径来突破未来就业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调查中有50%的学生意愿修读双学位,44.7%的学生意愿攻读硕士学位,43.6%的学生正备考行业执业资格证(如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银行人员从业资格证等),或职业证书(如教师证、普通话证等),说明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向学生征求开设经管类专业的想法,87.4%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操作性较强、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如投资学、金融工程等。

2.2.3学习效果。有30%的学生认为本班上课出勤率为100%,69.5%的学生认为出勤率为90%-95%,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风较好,但与教务管理人员访谈时的情况有差异。据教务处抽查,经济管理学院各班平均出勤率低于85%,因此是问卷调查的学生高估了本班出勤率。当问及影响上课出勤率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依次是不喜欢课程(65.8%)、学不懂(61.6%)、不想学(61.6%),表明由于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缺课次数多了,跟不上授课进程,考试不及格,最后彻底放弃。76.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课是由于生病或有事,且都能履行请假手续,不请霸王假。60.5%的学生回答没有补考或重修,35.3%的学生回答有过2门重修,这些学生中认为重修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基础差(68.1%)、没有认真学习(31.07%)、平时成绩低(30.45%)。

2.3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认知度的分析

2.3.1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经过培养训练大学生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而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当问及对培养方案的熟悉程度,83.2%的学生选择“一般”,说明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理解不足,更多学生认为它只不过是选课指导。进一步问到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培养方案,选择老生占68.2%、班主任占36.3%、导师占28.4%、网络自学占22.1%,说明学生尽管认为培养方案重要(93.2%),但只有在每个学期选课时才会关注培养方案。其实培养方案已经明确规定学生修读的学分数,各类别课程的学分数及比例,可是学生对毕业条件认识肤浅(68.4%),往届学生就出现因为学分不够或课程类别学分比例不对而影响毕业。

2.3.2课程设置。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接受培养方案即是选课指南,对其中的课程设置比较熟悉,有64.7%的学生选择了较为合理,说明学生对现行课程体系是认可的。从课程类型分析,关于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公选课,选择“喜欢”的比例分别为42.6%、60%、70%、78.9%。调查表明学生对必修课反映较差,原因可能是必修课理论性强,教师采用传统的“宣讲式”教法,师生教学互动不够,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而能让学生有更多动脑、动手机会,实践性强的课程更受学生欢迎。公选课选择“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显示出公选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3.结论

3.1学习动力不足,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课题组认为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可能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受特定行业背景和学校名气相对弱的双重作用,林业高校经管类专业服务面过窄,导致相关专业难以承担和解决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重大的战略性科技任务和问题,无法适应多学科交叉渗透和整体化发展的趋势[2]。除了会计、财管,其他专业主要为调剂生源,入学后发现就业前景淡漠使学习兴趣降低。第二,经管类专业尽管属于文科专业,却需要数学建模能力、英语应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任何一方面能力的欠缺都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情绪。第三,由于林业高校生源以偏远农村居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因此学生做兼职的覆盖面比其他高校更广。但是存在学生兼职与正常教学的矛盾,学生在不喜欢课程或学不懂的时候,宁愿选择逃课做兼职的情形多,不及格门数增多,陷入做兼职-学习精力不足-课程不及格-厌学的恶性循环。

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调查,课题组明显感受到林业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与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脱节,固守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处在“有规划,没有计划;有安排,没有内容”的状态,既不利于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又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顺利就业[3][4]。

3.3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实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弱。尽管调查中有一半的学生认为经管学院目前的实践教学“合理”, 期望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及学校设的课程能够在就业中直接产生积极效应,甚至是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却是形式大于实质,目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与设计确实难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5]。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了所谓的实践(实习)类课程,也签订了不少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但是这些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只为简单模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许多校外实习基地也只是一纸协议或表上基地,缺乏后续的落实行动。

参考文献:

[1]彭斌,周吉林.生态文明下的林业高校发展战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2):24-28.

[2]李振躍.高等教育教风学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01-202.

[3]杨晓云,邓晓霞.西部地方高校经济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基于西部某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120-122.

[4]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4):81-84.

[5]金文斌.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 59-60.

经管人才培养 篇7

关键词:中部崛起,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

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随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传统的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形成了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所以关于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是势在必行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灵活安排专业课程体系,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集技能素质和职业素质于一身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1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背景与人才需求

2004 年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6 个中部省份崛起的意见,并于2006 年正式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2009 年9 月,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①从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目前已经有十年多的时间,尤其是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颁布后的五年时间内,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产业层次得以不断提升和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迅速,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限制,人才结构上的失衡已经成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主要限制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素质人才都倾向于向东部沿海城市转移,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途径和方法都是相对滞后的,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部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供应。

可以说,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首先实现人才的崛起,中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只有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抓住高素质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这一工作核心,才能为中部崛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而中部崛起在需要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能够在企业一线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的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从而使自身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人才市场的内在需求。

2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个省份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对当地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贴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部地区的人才需求,就中部崛起背景下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进行重点研究,以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1 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

着眼于中部崛起战略所出现的职业人才缺口以及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情况,中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与调控职能,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首先,政府部门要同高职院校更好预测人才市场的未来需求,制定更加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办法,制定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从而为高职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要通过教育制度创新引导和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等市场主体参与高职教育的投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市场积极引导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这样也更有助于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下放管理权限,改革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地方高职办学资源和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健全区域高职教育规划,从而为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氛围。

2.2 结合中部区域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了职业类人才的培养类型和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凸显自身办学特色和提升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中部经济发展的充分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结合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工、农、商业的发展实际来设置专业,同时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创办新兴学科,加快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的建设,进而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中部地区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资金政策和人才优势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中部崛起和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仍旧面临着教育资金上的较大缺口,所以中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当集中有效的资金和教育资源,重点建设那些能够贴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部经济发展对人才的主要需求。同时,为了避免出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要适度超前,建立起基于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平时要积极做好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进而能够根据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来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2.3 强化“工学结合”,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起源于西方国家,而且在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澳大利亚的TAFF学院模式等,都在强调“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引入,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好处,在让学生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同时,加快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让高职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学校内,可以更多地接触工作实践和社会,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工作提供了更多检验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的机会,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快同中部地区企业的沟通,即根据中部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安排“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展现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而为中部崛起的早日实现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

2.4 强化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的人才

“订单式”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签订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协议,学校则需要根据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协议中的内容和数量要求,进行针对性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③如此一来,“订单式”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保证了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更有职业导向性,对高职院校提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大有裨益。尤其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在个别人才规格和类型出现较大缺口时,“订单式”培养可以及时弥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同时,“订单式”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能够密切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企业岗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各项要求,进而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提高高职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订单式”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建,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平台,给学生更多走进企业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能力,明确自身在职业素质上存在的各种不足,加快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生成。④

2.5 拓宽人才输出渠道,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对接,高职院校以及相关部门还要做好人才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拓宽人才输出渠道,建立基于供需双方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就业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也主要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向中部六省的行业企业而言的。因此,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深入调查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让企业参与制定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教学研一体化等办学模式,让学生提前熟悉职业环境、企业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等,从而使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渠道更具多样化、立体化的特征,为中部地区人才市场上的供需双方提供更多接触、了解和合作的机会。

3 结语

总之,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会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知识、科技、人才等关键性因素都需要通过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得以体现。因此,中部地区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进一步优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培养更多能够满足中部崛起战略并服务一线的技能型、操作型和应用型的职业人才。

注释

11黄俊.中部地区吸引海外人才和智力的优势[J].国际人才交流,2009(1).

22 宋文杰,杨克非.中部地区中等城市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初探[J].科技咨询导报,2007(6).

33 陈全明,程贤文.湖北在中部崛起的人才战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

经管人才培养 篇8

一、找准专业定位,做好市场需求调研工作

专业定位直接关系着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而人才培养方案则直接关系着专业定位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为了尽可能地完善我院经济管理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定位,为了使各个专业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院经管系从学期初就着手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准备,我院经管系各个专业负责人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社会,了解宁夏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设计市场调查问卷,发挥团队精神,联系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市场调研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市场人才需求资料,同时邀请行业专家研讨分析确定了我院经管系各个专业定位以及如何设置课程等内容,以便我们能制订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满足社会,为学生寻找较好的就业出口。使我院经管系各个专业的定位更为合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更为科学,课程体系也得到了整体优化,在课程的设置上,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突出高职教学特点,较好地体现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中,评价学生水平的尺度长期以来是以对所学知识的继承度来衡量的,是一种唯知识的质量观。对于培养生产经营第一线和基层部门实际工作者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这种教育质量观的导向是不正确的,必须予以改变,而代之以技术应用能力大小和劳动技能高低为主体的质量观。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的确立,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社会求职中处于优先地位。高职教育旨在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技术型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力不仅指的是岗位能力,更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是一种创业能力。所以在我院经管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例如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强调理论够用的同时,必须体现能力训练这一特色,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将能力岗位定位于业务经理助理、营销策划员和推销员等具体的职业能力上,扩大了这个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就业机会。再如会计电算化专业根据专业负责人的市场调研和行业专家的论证,决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中小型企业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就业岗位包括出纳、主办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主管等不同层级的岗位设置,进一步拓宽了的就业选择。

三、推进和完善“1+1+1”教育模式

在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我院经管系在专业建设中总是担心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太短,担心学生无法学到应有的知识,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总是将学生在校的时间设置为两年半,随着许多高职学校“1+1+1”教育模式实践证明,“1+1+1”教育模式是可行的。因此2008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院经管系的大多数专业都实行“1+1+1”教育模式:第一学年将文化基础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职业养成教育,加强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以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主,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第三学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加强岗前就业综合训练,全面推行顶岗实习,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既有学习任务,又有生产任务,做到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四、创新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规格准确定位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在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经管系注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安排更合理。在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类别分为公共知识、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技术能力、职业训练和素质拓展等五个模块;在学时安排上公共知识课占用学时、学分太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周3课时×16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4学分,第二学期开设,周4课时×18周;形势与政策和心理健康都是1学分,采取讲座的形式,均安排18课时。在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岗位综合训练课程三个模块,学时和学分安排上更加合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周2课时×16周,一周集中实践(始业教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4学分,第二学期开设,周3课时×18周,一周集中实践;形势与政策和心理健康是1学分,采用讲座形式,不安排课内学时。

2、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置特别要系统考虑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再实习,再到企业实训,坚决杜绝“先理论,后实践”的授课方式。毕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实际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接触社会用人单位,走进市场,了解、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经营活动等,参与、熟悉企业的具体工作,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提高适应岗位就业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奠定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2008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第1、第2个两个学年的在校期间要求教师以任务/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3学年就是顶岗实习,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

3、积极引导学生获取双证书、多证书。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毕业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明确,原则上保证相关中级等级证书在第二学年获得,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在第三学年岗前综合训练课程安排时结合更高一级证书的训练和考核。如会计电算化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珠算等级证书和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A-TA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初级)、普通话合格证(国家二级乙等)、计算机(二级)技术等级等三项证书。

我院经管系配备各种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考取资格证的机会。让高职学生成为技能高手,既提高学生素质,又为学生择业提高竞争力。

五、教学周数更加科学、人性化

在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注意了教学周数的人性化安排。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因为学生军训或者国家法定节日的影响,教师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按照教师制订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活动,由此产生了教师依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任务和实际周数矛盾的产生。在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年52周,暑假6周,寒假6周,教学周数为40周。每学年按二个学期安排,每个学期20周。第一学期新生晚入学1周,考试1周、法定假1周,始业教育(含企业参观学习)机动1周。第一学期教学周数为16周,其中军训2周。第二、三、四学期考试1周、法定假、运动会等1周,实际教学周数为18周,其中专业社会实践(企业见习、调研)周各1周。第五学期法定假1周,实际教学周19周。校内教学周数安排4周,以岗前综合训练和专业拓展选修课为主;校外顶岗实习第一阶段15周。第六学期实际教学周数计17周,为顶岗实习第二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也应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摘要: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各类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而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从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和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中,总结了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构建2008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特色。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特色

参考文献

[1]宋辉.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与职业杂志.2005.7.

[2]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育与职业杂志.2005.7

[3]沈莹,王维.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辽宁信息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篇9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校长James Angell曾说:“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如何挣得面包, 而是让你每一口面包吃的更加香甜。”应用在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来说, 实施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开一家公司, 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课本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树立创新意识、拥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使学生把知识和实践相融合, 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走的更加顺利。

作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榜样, 不论是乔布斯的苹果, 还是比尔·盖茨的微软, 或是马云的阿里巴巴, 这一系列的现代公司不仅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使得他们从不满足现状, 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模式、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从而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经管类大学生应在众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学会放大自身专业优势, 运用灵活缜密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做到懂知识, 会经营, 能管理, 致力于我国经济建设之中, 实现自身价值。

二、我国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任何时代条件下, 一个社会的进步都有两个基础性过程:一个是教育, 另一个是创业。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专业实践性有限, 成果无法准确评估, 学校组织的创业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实践效果不明显。虽然不少院校专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 但尚未针对我国国情和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形势现状取得实质性成果, 所以经管类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并不多。目前,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 经济类创业环境壁垒高。

在我国, 创业的体制和政策还不成熟, 无法为创业教育提供完善的环境, 大学生并非是当代创业大军的主体, 国家虽然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但创新创业激励体制还不尽完善。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经管类大学生来说, 创业最需要的就是资金的支持以实现对财务的经营管理, 所以尤其是在融资、税务方面, 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广大出身家庭环境一般的大学生, 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缺乏雄厚资金作为基础的情况下, 很难在创业的经济浪潮中站稳脚跟。

此外, 在传统观念上, 经管类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还不清晰, 有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店, 也有人认为是经营公司, 还有人认为经管类大学生毕业后应当去大型企业做高层管理人员, 找不到工作自己创业是件丢面子的事情。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经管类大学生在毕业时与其他专业毕业生一样, 普遍倾向于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而非创业, 自主创业发展缓慢。

(二) 我国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欠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高校也对经济类专业实行持续扩招, 经管类大学生人数猛增, 成为批量生产, 同时高校经管类师资缺乏, 教师没有经历对众多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 教学局限于学习研究书本理论, 而对学生的经济创新能力培养有所忽视。经管类大学生只是在校完成学业, 达到学校要求的知识水平, 单纯的学术水平并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 我国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普遍忽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 校园创业环境有待提高。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 经管类创业实践教育需要更加庞大的资金支持, 全国范围内, 虽然在高校设立的创业基金已有一定比例, 但总体数量和资金数额还不够充足。创业基金是孵化和推进创业实践最重要的支撑条件, 所以推进高校设立创业基金建设仍然是发展经管类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 经管类专业教育自身存在劣势。

在我国, 经管专业作为偏文科类专业, 高校普遍侧重于宏观教学, 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经营与管理, 相对于理工科的物质技术来说, 缺乏一定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使得目前我国经管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 与其他创业者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创业成功率比较低。

此外, 经管类专业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 注重培养学生宏观的社交组织能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能力, 相对的, 微观控制方面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则被弱化了, 对于财务精确性、现金流控制要求较高的创业初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稍有不慎, 可能就会导致创业失败。

三、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 (表1)

四、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 经管类大学生基础创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基础创业能力, 就是创业意识的培训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高校教育担负着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成长的重任, 要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1、加强经济类学科间融合与应用, 建立以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对于经管类大学生来说, 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校, 具体来说应着重提高经管类学生在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水平, 如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法等, 同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采用模块及项目的形式, 根据职业岗位的标准体系设置各级目标教学模块, 注意各模块、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 减少必修课数量, 增加选修课数量, 让学生多方面并且有针对性地了解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 培养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提高管理水平, 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作为高校, 应注重在日常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帮助经管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开发和唤醒学生创业意识, 点燃起创业热情。

(1) 在教学方式上, 深入企业, 采用现场教学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带领学生到企业中, 邀请成功的企业家进行创业专题讲座, 开展企业管理等专题教学课程, 弥补教材的不足, 加深学生对创业及相关知识的理解, 拉近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距离, 让学生充分认识市场、了解市场, 从而激发其创业意识, 完善其创业人格、提高其经受挫折能力, 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做好心理准备。

(2) 在教学方法上, 注重运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在掌握了基本经济理论的前提下, 教师应注重用案例组织教学, 使学生在了解和熟悉他人的创业经验和教训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将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学生面前, 用案例剖析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通过讨论实现师生之间的多项信息交流, 进而开拓思路, 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为今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实践性的问题, 创业能力不能仅靠传授, 要让学生与实际零距离接触, 通过实践锻炼提高。

1、打造创业实践平台, 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我国高校应当设立专门负责的机构用以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逐步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学校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创业实践、专业技能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 并且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在低成本下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建立勤工助学中心与创业园一体的双轨制模式, 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实体化”的企业运营模式, 由学生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管理, 全部流程基本由学生自主操作完成。该教学模式在学校内部运行, 依托学校资源, 大大降低了风险及进入门槛, 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创建创业园, 把经管类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模拟经营应用于现实, 在现实经营条件下的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逆商, 使其在未来创业历程中具备摆脱困境的勇气与能力, 为其将来真正创业积累必要的经验。

2、建立创业基地,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经管人才培养 篇10

高等教育对于大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已从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外许多大学把经管类本科生的教育定位为:为研究生阶段输送优良生源,培养有强烈学术兴趣、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人才[1]。近年来国家以创业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以及科技发明等形式组织了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吸引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1 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特点

经管类本科生在思维认知、知识构成、实践能力等方面都与理工类的本科生截然不同。在科研训练方面,经管类本科生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经管类本科生其所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相对理工类专业较广,内容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进行科研训练时可选的题材较为广泛。

1.2 经管类本科生在进行科研训练时常用问卷调查并结合走访调研进行实证性研究,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验来进行经济管理科研项目的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不同于理工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大多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科研结果。

1.3 理工类本科生的科研,其研究的结果往往确定。对于经管类的本科生来说,其科研却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科研结果往往不可预知,科研训练更注重在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2 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为了解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本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面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在校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经管类专业二至四年级学生。问卷回收率较高,回收的所有问卷采用手工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现实中的科研训练从选题到立项及相关考核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2.1 科研训练在本科教学中的定位模糊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就是要为现代经济发展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参加训练的动机主要是:巩固专业知识(41.96%),自己兴趣所在(52.68%),对就业有帮助(38.39%),对评优、评奖有帮助(17.86%),可以获得物质奖励(7.14%)。因此大部分参加科研训练的同学期望通过训练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以便对升学和就业有较高帮助。

然而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对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定位与管理是由校团委和教务处牵头组织,各学院具体落实,由大学生群体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合成团队,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开展的一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因此,本科生科研训练类似于各种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并没有与专业学习进行有效地结合,达不到科研训练目标。

2.2 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科研和授课压力都很大,无暇顾及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本科科研训练项目教师投入精力较多,效果难以评价,学校又缺乏相关激励措施的建立与实施,因此教师积极性缺乏。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参与学术报告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27.91%的同学已经参加过科研训练,44.4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兴趣但没有机会参加科研训练,因此,学生还是普遍具有参与科研的意识和积极性的。如果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学生的启蒙思路无法正确、快速构建,难以出成果,学生的成就感就得不到满足,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与兴趣会渐渐减弱、消失[2],先前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的经验、体会,会对后来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逐步减弱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

2.3 学生选题缺乏必要宣传、指导,存在盲目性,课题难度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有11.1%的学生表明不是不想参加而是不知道,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主要困难是在选题上。参与训练的同学中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专业知识、相关科研方法、技术的缺乏,也有同学认为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科研训练的项目,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大多数选题是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或者擅长的领域分解出来,课题研究内容和难度与本科生学习的特点、知识结构缺乏有效结合,学生因此基本按照指导教师提供的思路或项目设计规定的具体要求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科研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不可能充分体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正常、充分发挥,而由此期望通过科研训练实现学生综合学习的目标很难实现。

2.4 重立项和结题,轻过程指导规范

学校对项目的立项、结题都会组织专家进行较严格的评审,比较注重课题的学术研究价值,结题基本要求有论文公开发表,或者提交规范的、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管理部门一般会进行开题答辩、期中检查,审核不合格者会被终止研究,至于教师的指导方式及时间,基本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规范,缺乏过程监控,往往造成学生“旷课”和“缺课”,进而影响学习的进行。同时,在关注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教师不可能放手交给本科生去做项目,课题会更多地依靠自己或者研究生们的积极参与来完成。由于缺乏预先的精心设计,又没有事后的检查评价,造成研究计划的松弛无度及“突击”的现象非常普遍。

除了上述问题外,调查中还发现,有31.25%的本科生认为势单力薄、缺少合作者是阻碍参与科研训练的因素,这表明,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时,更希望靠团队的力量来攻克课题难关。现实中,本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相同专业同学组队较多,而不同学科的同学间由于缺乏有效的联系平台,很少组队进行课题申报和进行研究,不能形成知识互补。同时本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应赛”形式多,持续研究少。很多学生因参加比赛临时组队,团队在赛前准备不足,赛后曲终人散,没有形成持续性的交流活动。

3 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3.1 明确科研训练在教学中的定位

本科生科研主要是基于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质上是深化的专业性学习[3],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课堂之外的实践学习体验,通过参与科研实践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从事创造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能够使学生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建议学校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两部分,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同时制定课堂教学和科研教学计划,按照必修课的要求重新编排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要求本科生均参加不同形式的科研活动,并制定相关要求和考核标准,学生进行修习并获得学分。

3.2 改革教学模式,将科研训练与课堂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应把本科生科研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体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教学,教授和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素养,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配合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的同步时段,结合试验室的开放,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或模拟操作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怎样去做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具体做法是:依托目前学院模拟企业实际管理与操作流程的仿真实验室-影子工厂的实验教学活动,进一步建立证券交易仿真实验室,统计数据分析与经济预测实验室,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营销方案设计、电子商务项目设计、物流方案设计、创新与创业实验室等等,实行开放式综合实践训练,使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强调教师在科研训练中的指导作用

各院、系承担起组织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重要职责,全面实施导师制,即从学生入校开始就为其指定专门的指导老师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兴趣和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研究计划,在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过程中给予专业指导,以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提高本科生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将相关配套的科研经费以业绩点的形式划给指导教师,同时应对本科生科研训练成绩突出的教师加大奖励的力度。

3.4 结合学生需求进行课题的立项

首先,立项教师应考虑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推出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但不应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或选择一些较深奥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可以对一些研究结论进行再整理或对一些已有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研究。其次,在训练过程中,应将指导老师推荐与学生自己查询参考文献相结合,以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完参考文献之后,依据自己的认识对该课题进行阐述,并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实行例会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汇报科研进度,进行进程检查。最后,考虑到本科生科研训练应该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来锻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从训练过程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体验,因此科研成果不应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更应关注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

3.5 建立、完善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制度

建设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体制,明确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职责。制定学生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课题申报、经费管理、奖励措施的办法。实行校、院两级立项相结合,学校在学生科研管理方面要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赋予二级学院更为充分的自主权和管理权,以此来增加学生科研立项数目和提高项目质量。

充分利用全校的力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兴趣爱好的不同特点,建设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龙头,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本科创新计划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论坛、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大学生学术科技交流会为主体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体系。

建立学生素质拓展网站,随时公布有关学生科研的各类信息,将能够吸收学生参与的教师科研项目随时在网上公布,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也可以随时申请立项。科研评审委员也应推广网上评审,让学生们了解评审委员对自己项目的看法,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还要让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项目随时都有得到实现的可能,激发广大学生的科研热情。最后还可通过网站建立严格的过程监控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园内网优势,发挥其在学生科研立项中的信息优势。

3.6 针对本科生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学院针对本科生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接受知识和自学能力)、研究实践能力(信息收集和文献检索、分析论证、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发表文章、解决问题、鉴别判断能力)[4]。

首先,不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财务会计、上市公司、金融等专业讲座和专题讲座课程外,担任讲座的教师亦应该由校内高职称教师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讲授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热点、理论研究前沿、管理动态、企事业的发展现状等,构建以经管前沿系列讲座、研究团队学术活动为形式的学生与教师交流平台。

其次,通过校企联合,克服学究式科研倾向,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使科研成果能尽快利用、科研经费得到最大保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其社会实践创新能力。为此,学院应搭建以企业考察、案例编写,与企业家、管理人员进行直接的交流为形式的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平台。

第三,学院应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研究训练计划成果交流会,鼓励学生将优秀成果向全国各经济管理期刊投稿,并参加各级学术会议。每期研究训练计划结束后,制作论文集,对于优秀学员学院将进行表彰。

我们还可以采用把学生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问题。

最后,还应提倡学科交叉与渗透,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的科研训练项目。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应该是知识复合型人才,如果学生仅仅接触本专业的知识,不利于多思维分散性的培养,而目也很难提高对于目前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认识。

4 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兴衰。经管类专业应建立全方位的突出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凸显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满足学生成才需要和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龚漪,马永开,钱宇.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性人才一对经管类本科生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7-10.[1]龚漪,马永开,钱宇.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性人才一对经管类本科生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7-10.

[2]胡敏.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95-97.[2]胡敏.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95-97.

[3]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3]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经管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管类 应用型人才 教学实践体系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培养时,都是比较注重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而对于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为了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就培养高职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以下分析。

▲▲2.如何构建高职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2.1优化培养教学方法

(1)设立可选实践教学项目。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不同在于,理论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而实践课则不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同一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这并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设立毕业论文(设计)等可选项目,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要写毕业论文还是要做毕业设计[1]。

(2)设立创新学分。即在第一课堂(课内)设立创新学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专业特点等参加校级以上的科技竞赛,或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或教师的研发及咨询课题等,以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获取创新学分。

(3)增设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在实验教学方面,学校除了要根据课程知识点来设置单项性验证性实验项目,还应适当增设对各专业、各管理环节之间进行有效衔接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可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指导,对综合实验课进行规划,ERP综合实验课以ERP为核心,构建了跨专业的实验平台,其把波士顿矩阵分析、360 度绩效管理、SWOT 分析、平衡计分卡以及五力分析模型等进行有效结合,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准备知识等方面,从而可使不同管理课程之间实现有效衔接。通过此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流程以及各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整。

2.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2.1课程实践

(1)开展单项性实践,即在各专业课程之内设置实践项目时,内容形式可多样化,如小组设计/策划、企业实地考察、软件演示、案例分析、行业专家进课堂等,对实践项目进行设置时,教师应在大纲中对项目的名称、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学时、实践任务等进行有效明确,对于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实践项目,教师应制定相应的实践指导书,以使学生按照指导书完成相关实践。

(2)开展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可鼓励并引导学生开展和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以使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加强对专业知识及相关业务流程的认识,此外,学校也可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设立具有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可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对相关活动进行自主设计、组织、评价及管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增强。

(3)开展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指的是在一门专业课程学习完毕后,结合本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践任务,可通过单独开设实践性课程,如课程策划/设计、专业业务软件模拟等,并让学生利用小学期以集中方式完成相关实践,如果学时要求不多,也可在课程结束后完成相关任务。同样,如果实践任务的操作性较强,教师应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指导书等,以使学生结合指导书完成实践任务。对于课程综合性实践的内容,则可结合专业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如金融学专业可设置计算机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工商管理专业可设置商务谈判模拟、会计实务模拟等[2]。

2.2.2专业技能实践

对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应设计一些和本专业知识及理论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如可通过开展综合实训使学生对企业业务的相关情况有一定了解,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如市场营销专业可开设客户关系管理(CRM)实训、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等,工商管理专业可开设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企业供应链管理实务等。

2.2.3校企结合,顶岗实践

对于各专业中的实习环节,學生应对各专业目前已有的实习教学基地进行充分利用,并加强校企合作,以使学生有机会进行顶岗实习,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一定提高。此外,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还能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运营方式、对人才的需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以使自己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结束语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难度也较大,各高职院校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各专业的特点来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专业技能,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县民.经管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132-133.

[2]徐爱; 高树风.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7):136-137.

经管人才培养 篇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目前, 我国关于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还没有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对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是当前高等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对促进高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首先, 可以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工具, 指导学生自觉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和发展目标, 并自主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做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其次, 可以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途径, 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总体素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 以此发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高校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决策和措施。最后, 可以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结论, 为高校向社会推选好的人才提供科学的评判依据。同时, 社会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结论进行比较后, 通过一定方式反馈给学校, 可以促使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 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针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创新型本科人才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评价体系, 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 笔者已建立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了指标权重[3]。本文以此为基础, 并根据评价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4], 运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法构建了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同时, 针对我校经管类专业, 根据2012、2013、2014三年的专家打分数据对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实证研究, 从而准确地掌握我校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水平, 这将为我校高等教育建设提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意见。

二、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已建立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了指标权重。前期研究成果具体如表1所示。

三、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建立

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是保障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前提。目前运用较为普遍、也较为有效的是多级指标综合指数法[5], 该方法具有过程规范、结果直观、使用简便等优势。此外, 本文不仅需要对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还需要对“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创新能力和用人单位评价”六个子系统进行单独评价, 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采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法构建评价模型。

A为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wj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B1表示创新培养体系建设子系统评价指数, B2表示专业教师素质子系统评价指数, B3表示学生素质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数, B4表示学生知识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数, B5表示学生创新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数, B6表示用人单位评价子系统评价指数。ri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di为评价指标Di的分值。

四、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科学性, 本文针对我校经管类专业, 参考我校2020年的目标值, 根据2012、2013、2014三年的专家打分数据 (如上表1所示) , 运用上述评价模型计算出2012、2013、2014三年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各子系统评价指数, 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我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综合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552的增加到2014年的0.745。此外, 创新培养体系建设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474的增加到2014年的0.727, 专业教师素质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562的增加到2014年的0.781, 学生素质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538的增加到2014年的0.738, 学生知识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494的增加到2014年的0.686, 学生创新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584的增加到2014年的0.758, 用人单位评价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12年的0.621的增加到2014年的0.776。可以预见, 未来我校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水平还会稳步提高。但是, 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体系建设, 加强学生素质能力、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我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稳步发展。

五、结束语

根据评价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本文运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法构建了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同时, 针对我校经管类专业, 对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 笔者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不仅可以反映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综合培养水平, 还可以反映六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 以找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高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量化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夏飞.改进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D].山东大学, 2012.

[2]张熠.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8) .

[3]张熠.基于AHP的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9) .

[4]邱均平.文庭孝.评价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相关性思考下一篇:线性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