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家庭教育

2024-08-18

中法家庭教育(精选12篇)

中法家庭教育 篇1

摘要:大学, 顾名思义就是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大学制度是约束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条件, 要研究高等教育, 必须得先了解现代大学制度, 通过了解大学制度来研究高等教育, 中国与法国的大学制度不同, 当然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的话题沉重而充满希望, 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对大学制度及高等教育有所了解。法国大学高等教育起步早, 中国相对较晚一些, 高等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对我们学习中法文化也有一定帮助。高等教育一方面要接受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思想和制度, 需要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也要借鉴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外国模式, 又必须要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 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 以较快地适应时代要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制度,改革,发展

1、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校内外的关系, 校外即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校内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 形成现代大学法制体系与之相应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促进现代大学理念的落实, 弘扬现代大学精神, 以保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1]

现代大学制度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后如何平衡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面对大雪与社会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 大学如何解决好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2]

对于现代大学制度而言由我们来评价身处其中的制度, 恐怕是一项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实质性工作。经过不断地发展, 改革与完善, 现代大学制度正是在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之后, 指引大学走向应该走的路。大学是学习高等理论知识, 进行知识创新、传播, 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更是我们走向社会, 走向美好生活的摇篮。

2、中法大学的高等教育

2.1、中国高等教育

众所周知, 中国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现阶段的问题是, 改革开放以来, 可以说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纠正, 反而是愈演愈烈。应试教育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 缺乏实践精神和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根本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由于面对的是应试教育, 有许多优秀人才, 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平庸之才, 就像工业生产线一样, 产出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 首先是学校的升格。中专升大专, 专科升本科, 学院升大学, 成了普遍的潮流。学校升格的结果是, 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了, 全社会都来培养大学生。造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严重短缺。同时也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低下。其次是大学的合并。结果是, 人为造成许多超级大学、巨型大学。简直像大学的宇宙飞船。大学绝对不像企业、公司那样, 越大越好。大学是教育人的地方, 不是企业那样通过行政层次、行政手段和经济利益机制进行管理。超级大学、巨型大学, 难于管理。内部关系复杂、矛盾复杂, 管理困难、管理混乱。必然造成教育水平低下, 教育质量严重缩水。第三是学校的盲目扩招。盲目扩招导致教育、学校的性质、目的改变。盲目扩招将导致大学毕业生“毕业易, 就业难”。会给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第四是搞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 搞各种评比评估。评比和评估成了很多学校长期的中心工作, 教学工作就这样地被“边缘化”了!教育质量怎么能不下降?怎么能不滑坡?

2.2、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大学为了适应地方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已形成了国家与地方共建的特点, 教学设备主要的仍由国家提供, 但地方政府也给予极大支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获取一些教学设备, 如向欧盟申请资助。在法国大学的校内机构设置上, 一些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组建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教学和科研部门, 对于教学内容而言, 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因此, 法国大学管理体制具有灵活性。一些大学更加注重职业培训, 这种培训其职业能力与规范的“生产工程师”相吻合。

2.3、改革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各项事业转折的重要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 拓展办学形式”的新阶段。这时提出要发挥现有高等学校尤其是老学校的潜力, 积极提倡大城市, 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 扩大招生规模。90年代至今,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结构优化期。

90年代以来, 法国人认为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大潮中, 所有的挑战无一不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因此, 法国开始逐渐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法国成立专门机构, 采用商业化策略扩大招收留学生, 实行留学生来源多样化政策, 学习的国际化等措施来改革高校, 而这些高校必须根据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新的企业结构, 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展示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创新。

当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流是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何文明成果, 促进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所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 我国要自觉掌握交流的目的, 意识到国际交流动机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了解现状和弊端, 把握交流的方式, 组织交流活动增强本国高等教育实力, 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发挥积极效应, 去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现代大学制度论》方明, 谷成久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2

[2]、《亚非拉十国》王留栓编著学林出版社2001.8

[3]、《国外高等教育调研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陈学飞主编2001.11

[5]、《外国高等教育史》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6]、《世界一流大学》刘念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法家庭教育 篇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这是所有家长教小孩子的话。法国也是一个讲文明重礼貌的国家,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中国传统的礼仪是对长辈叩首请安,平辈中拱手作揖或打千问安,现代礼仪则是握手问好。西人则是拥抱亲吻,已人人习知。但比较一下中西在公共场合的不同礼仪,仍能见出一些文化传统的分野。

法国人重视社交礼仪。无论购物办事,不相识的人,总要先互道您好,笑脸相向,离开时道声“再见”。开门出地铁口,前面的人出了门,总要继续侧身用手撑着门让后面的人出来,后面的又重复同一动作,以方便他人。进电梯出电梯亦如是。如遇女士,男士会侧身请女士先进或者先出,这已是公共场所的礼貌习惯。下班换班,下班的人总要一一向同事道声再见。接班的人也会依次与正在上班的同事先打招呼。笔者有次去卢森堡公园的上议院参观,亲见一男子换班,即先与其他值班同事一一握手,然后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的礼仪无疑加强了集体观念,我以为是值得仿效的。这或许是西方人独到的礼仪,中国人也有独到的礼仪,那就是尊老爱幼。无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如遇有老迈的人或年幼小孩,中国人大多会自然起立让座。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如是老太太,会欣然接受,并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你。若是老先生,则摆手婉拒。也许是老太太理解成“女士优先”的礼仪。公共汽车上有给老弱病残的专座,空间多些。你可常看到一些年青法国人坐在那儿,遇有老弱病残,并不理会,旁若无人。这种场合,中国人一般是看不下去的,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礼仪。家人聚会,中国人习惯是先请老人坐下,方才落座。遇有出行,或请长辈先行,或前呼后拥。敬老尊老,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世代相袭的礼仪。西人在这些方面并不考虑,满屋子人,各人自择座位。一家三代人出行,也并没有长辈在前在后的问题,各人随性。

中职生教育中法学教学的影响分析 篇3

关键词:中职生;法学教学;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引言:如何加强学生的法律责任感是学校和教师深思的一大问题。中职生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黄金时期。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带动学生的思维,树立健康的法制观,强化法律意识,增长法律知识,掌握社会的发展方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建立法治社会奠定稳固基础,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

1. 中职学校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法学教学没有系统化、全面化

虽然都设置了法制教学课程安排,但是知识作为一种思想和品德上的教育。没有将其内容安排的更加细致和具体,没有做到有针对的进行课节安排,覆盖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形式较为单一。一些学校没有切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笼统的进行方案的实施和进行,生搬硬套,使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的情趣,也降低了课堂效率。

1.2 法学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欠缺社会实用性

由于法制教学的意义重大,而且任务艰巨,致使很多学校都产生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制作好表面的文章,迎合上级部门的检查,形式上的进行讲座和活动的展开,而忽略了法制教学的本质,仅仅是增加的学校的就业率和毕业率,致使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法律知识和技能,步入社会后却没有用武之地,学校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对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淡泊。

2.法学教学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分析

2.1 促进中职院校加大法制教育建设力度

中职学校开展法学教育,关键在于:中职学校的领导班子要落实法制教育的政策,抓好基础工作,建立具体的组织部门,将教学工作做到人人责任制,并建立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和长期带实现的目标,将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机的统一,完善教育师资力量。这样才能够将中职法学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了提升法学教学有效性,还要大量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壮大法律师资力量,保证法制教学的有序进行,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时刻保持思想的前线,完善自身的不足。

2.2 法律教材完善更新,法制教育的制度的落实

为了保证法学教学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中职院校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完善的法制教学计划,并依据计划有序的进行法制教学工作,积极宣传和讲解法律知识,尤其是和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事情,还要开设一些针对性不同的课程来辅助法制教学工作的进行。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等不要只是单一的作为汽车专业和道路交通专业学生的必学科目,还要增设为全校学生必修额一门课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法律知识也为以后学生的驾车考证也奠定了基础。

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要深入领会法律的具体含义和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把法律的责任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设立辅助学科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法制思想,深化法制改革,建立规范化的中职院校管理标准。

2.3 促进法制教学模式的转变,实行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方法,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法学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学科,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活,将晦涩难懂的案例剖析开来,是传播法律知识的重要支柱。运用案例来促使学生学习,不仅将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也使得学生对生活中的大事件产生敏感度,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比如“药家鑫故意杀人案”等身边发生的重大影响事件可以作为课堂上的重点例子,还可以多列举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和实例,让学生引以为戒,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法律就在身边,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多举办一些赛事活动,比如法律知识比赛、法律案例辩论赛、法律征文、法律讲座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法律的兴趣,还要利用学校的社团和学生会等职位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校活动,感受法律氛围,深受法律的熏陶,还要在广播、网络等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大网络的法制教育工作的进程,建立单独的学校法律教育领域,定期组织学生听取法律专家的讲座,养成知法、懂法、爱法、用法的好习惯。

结论:

法学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更重要的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目标,不仅需要全社会各层人民的关心与大力支持,还需要学生个人的配合。中职院校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制定合理实际的计划,探索出高效实用的的法制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孝伟. 如何做好技校学生法制教育[J].今日科苑,2009,(02).

初探中法家具设计课程教育的差异 篇4

一、高等教育大环境之比较

1. 入学门槛的不同。

同美国短短两三百年的教育文化历史不同, 作为与中国同样具有古老文化和传承的法国, 在许多设计领域里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法国特有的多元化教育体制。全法的国民高等教育非常注重艺术的培养, 非艺术专业学院将艺术欣赏课程列为必修, 全国各大院校经常邀请各类艺术家和设计师来校演讲, 很多博物馆艺术馆放低门槛提供更多机会给普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用于作品展览,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艺术教育培养。全法近80所的法国公立综合大学开设了艺术和设计专业, 学习的课程偏重于理论, 如文化管理课程, 以这些公立大学艺术专业入学为例, 中学的会考相当于高考, 高中毕业生只要通过并持有会考证书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大学提交申请材料。而这些材料并不复杂, 包括个人简历、申请动机信、会考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证书等, 各大学的评审委员审核并筛选后, 就可被录取就读。一名学生可以选择申请多个大学或学院的同一专业, 所以同时申请20多所大学或学院最后收到好几封录取通知书的情况并不少见。多样性的学院选择缓解了紧张的竞争局面, 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

2. 后期教育制度的不同。

相比较法国大学前期申请的低门槛, 在后续的大学教育反而是高淘汰率和低毕业率。法国教育机制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来激发学生求学的欲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类似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举例来说, 每一艺术专业科目的课程时间安排经常会长达整个学年, 学生每周需要完成大量的小组作业、论文笔记、实习报告等, 每个月都有阶段性成果考察, 不是走个过场就可以了事的。结束一学年的期考和结课成果汇报中, 成绩不佳的学生很可能重修甚至被退学。

反观中国的高考和高等教育的经验, 凡通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顺利入读大学的学生基本就没有升级压力了, 学校的课程安排时间短, 通常1至2个月就能结束一门课, 只要按时上课, 不出现重大违规行为, 往往都能顺利地通过结课考试, 就算有能力不佳者, 只要补考过关或选择下一学年此科学分重修照样可以升级和拿到毕业证书, 单纯看这一点, 中国的高等教育机制似乎压抑了学生自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育软硬件之比较

1. 师资力量的比较。

在师资的对比上, 法国教师的培养和聘用与中国步调一致。法国教师的培养同样需要师范大学即大学师资培训学院 (IUFM) 承担, 通过选拔录取考生后, 这些学院课程为参加法国教师竞考做准备, 类似于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 通过这类竞考后方有资格在教育机构担任教师职务, 并且每隔几年要进行一次资格审核。但在另一方面, 即教师的专业执教水平上中法两国的考核看法上却大相庭径, 艺术专业美院的教师考核非常严格, 除了对教学水平的衡量之外, 更注重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的评价, 作为一个科目的教学负责人其本身大多是该领域的大师级艺术家或设计师。此外, 院校非常鼓励教师成立个人工作室, 或在各大企业担任艺术指导, 或为各大艺术机构的负责人, 例如笔者留法的硕士导师Natalie Bruyere是法国图卢兹当地非常有名的家具设计师, 另一位专业老师Manuel Valentin则是法国建筑室内设计师联盟主席。在家具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家具设计领域非常重要的领军者, 对家具专业的市场发展方向必须有很清晰的了解, 这样才能对学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反观中国家具设计教育师资后期培养就略显薄弱了, 教师对该专业领域的了解比较局限, 照本宣科、老生常谈炒旧饭的情况比较常见, 某些学校甚至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教师照样执教的情况。

2. 教学材料的比较。

在法国, 艺术类教师的教案教材不会是厚厚一沓表格纸张, 甚至鲜见单独一本教材。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 大多数家具专业教师要罗列出大量的名师作品集、参考文献和家具工具书, 这些书籍基本兼顾近现代家具作品与古典家具工艺的分类, 在课堂中向学生简介每本书籍的艺术观点, 按照不同参考价值进行分类并表明级别, 使学生对各风格和时期家具作品的把握都游刃有余。接下来的课堂工作由学生完成, 学生需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堂设计题目自行分辨参考书籍, 对授课内容的重点要迅速的记下笔记, 最后在课堂结束前对课程提出自己的疑问。

中国尤其是大陆一些设计院校的教材比较偏向理论分析研究, 而且大多观念雷同, 多注重历史文化风格比较分析, 对家具材料上缺乏新认识和深入探讨, 对近现代家具作品也没有做过多的技术研究, 如塑料家具, 很多近现代作品在中国很难找到此类产品生产资料或者材料技术分析, 因此国内的大多设计学生在近现代家具作品学习方面显得尤为欠缺。

三、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之比较

1. 教学模式的比较。

法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基于项目 (Projet) 而形成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艺术设计院校均设有不同类型的材料技术工作室, 比如石膏与泥塑室、木工室 (木工房) 、铁艺室、油漆室等, 设备齐全且聘有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管理, 家具设计中所涉及的应用环节基本都在工作室里进行, 这些材料工作室可以很好地配合教学课程的进度。首先由教师提出家具设计的题目, 学生根据研究方向拿出方案构思, 画出草图与教师沟通, 其中可用石膏或陶泥做出草模进行方案推敲, 教师也可通过材料展示如木材的操作特性进行实际讲演, 在方案定型后, 利用工作室学生可自定家具比例进行实体制造, 整个过程由各工作室的操作人员协同完成。对学生来说, 大家在同一个工作室工作, 尤其是互相观摩, 将设计方案从电脑或是图纸上变成真正的家具, 将理论赋予实践的这个过程, 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此外, 只有在我国研究生阶段才有的教育模式也常被放置在法国家具设计教育中, 这种学生结成项目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比较值得推崇。小组合作并不意味着组员单纯的分工合作, 通常提出题目方向后通过师生共同策划, 实施开展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 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比如教师提出一个家具设计题目, 通常都有一定的难度,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整个过程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如家庭旅馆的家具系列设计, 学生通过前期环境技术分析, 同学互相之间通过讨论:采取什么样的材料运用什么配色等, 教师并不作为一个决策人的身份发表意见, 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得出满意的结论, 最后学生制作出该家庭旅馆的家具模型或成品, 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这种小组协作的教育模式与其他不同在于, 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成品结果, 而是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 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要学会自己克服、处理。而学生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学习的这种行为也更适宜在艺术专业教学上。虽然中国的教师也正逐步地朝多元化、开放式的创新教学法发展,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出色表现, 但由于学校经费限制或者学校出于教学安全的角度出发, 整体的家具设计教育还是被局限在传统的教室中, 材料只能依靠于多媒体演示;结课成果表现通常以较为粗糙的材料得以完成, 如纸质家具模型;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仅仅实现在参观家具市场, 得不到真正实践的机会。

2. 教育方法的比较。

与东方人特有的含蓄不同, 法国在教育上似乎充满了质疑态度, 课堂讨论是法国教师常用的方法, 讨论方式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 即便是教师再严肃, 学生也可当场提出疑问和假设, 甚至对教师、对书籍作者的观点提出反驳。这样的课堂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 又能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不同意见的谦虚精神, 这在家具设计教育方法上尤为突出, 课堂学习氛围平等友好, 老师和学生根据课题进行发散思考, 常常围绕方案某个观点、材料的某种问题, 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帮助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引导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的实践与对材料的验证, 使学生一开始就用事实来说话。在过去的传统中式教育中, 课堂教学严谨, 教师教态稳重, 学生遵守纪律,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就说明了这点。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传统应试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固然有其优势, 可以帮助学生打下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 老师讲得多, 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这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体制, 以书本为中心满堂灌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 对提倡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显得格格不入。特别是在家具设计此类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 其教学内容重理论, 轻实践, 忽视对创造性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得到的结果也仅是一味地巩固基础得不到真正的创新, 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只会泛泛而谈空, 有一堆理论,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不知如何使用。

中法文化年 建档工作 篇5

中法互办文化年(上海)活动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一、综合工作类

1、中法互办文化年组委会、上海市委、市府关于申请和批准承办中法互办文化年(上海)活动的请示、报告、情况汇报和批复

2、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的材料

3、中法互办文化年组委会(筹委会,以下略)工作计划、总结、实施方案

4、组委会办公室工作计划、总结

5、组委会有关筹备工作、会议形成的情况汇报、简报

6、筹备工作日程安排、工作网络图

7、中法互办文化年中方组委会、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检查筹备工作形成的材料

8、组委会召开的重要工作会议记录、纪要、会议材料

9、中法互办文化年(含中国年、法国年)开幕式、闭幕式实施方案、讲话稿及领导人入座安排、工作活动程序、出席人员、议程

10、中法两国有关领导、中法互办文化年中方组委会、上海市领导对文化年活动的题词、贺词、讲话、指示

11、举办文化年各项活动的请示、批复、报告、协议书

12、组委会领导参加礼宾活动的安排、方案

13、活动期间收到的艺术作品实物、国内外人士赠送的有关纪念品、组委会赠送国外贵宾及各参加艺术团体的礼品、纪念品样品

14、邀请、接待中外贵宾名单、来往信函

15、组委会物资清理及善后处理工作材料

16、有关文书处理等工作的材料

17、有关重要活动的声像材料、资料

18、合作及赞助单位名册

19、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及工作小结

二、综合项目类

1、综合项目(里尔“上海一条街”、马赛、巴黎“上海周”)的筹备方案、工作计划、实施情况、工作总结

2、综合项目的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3、关于实施综合项目的请示、领导批示

4、有关项目的协议书、合同

5、重要会议记录、纪要及其他会议材料

6、综合项目开幕式、闭幕式策划方案、实施情况;领导、贵宾出席名单及礼宾安排方案

7、领导对综合项目的重要指示、主要评价

8、法方对综合项目的反响

9、媒体宣传策划方案及相关重要报道、评论

10、重要活动的声像资料

11、与法方互赠礼品、纪念品的的实物、样品

三、演出(含体育比赛)类

1、文化年演出剧〈节〉目(含中国年派出项目、法国年接待项目。下同)名称、单位、主要演职员、演出时间、地点、场次、出票及观众人数统计表

2、演出艺术团简介、剧本、剧照、剧目介绍、节目单、画册、海报

3、文化年剧(节)目的统筹、协调、安排等材料

4、剧(节)目的申报资料及批件、邀请函

5、演出工作计划、总体方案、实施意见和总结

6、领导、贵宾出席情况

7、演出的声像材料(照片、录音、录像、光盘)、实物等

8、宣传策划方案及媒体有关评论

9、组织演出的其他材料、工作小结

10、与法方互赠礼品、纪念品的实物、样品

四、展览展示类

1、展览名称、单位、展出时间、地点、观众人员统计等相关资料

2、展出单位(个人)介绍、作品介绍、画册、请柬、海报

3、文化年展览项目的统筹、协调、安排等材料

4、有关参与展览的申报资料及批件、邀请信、5、展出工作计划、方案、实施情况及总结

6、领导、贵宾出席情况

7、展览会工作活动的声像(照片、录音、录像、光盘)材料等

8、媒体宣传策划及主要评论

9、其他有关材料

10、与法方互赠礼品、纪念品的实物、样品

五、研讨活动类

1、研讨活动名称、主(承办)单位、主要出席人员名单及参与人数、时间、地点等相关资料

2、研讨活动的统筹、协调、安排等材料

3、有关参与研讨活动的申报资料、请示、批件及邀请信

4、领导、贵宾出席情况

5、出席学者介绍

6、论文汇编

7、媒体宣传策划及主要评论

8、研讨活动情况汇报、工作小结

9、研讨活动的声像(照片、录音、录像、光盘)材料等

10、与法方互赠礼品、纪念品的实物样品

六、新闻宣传类

1、综合类项目新闻宣传活动的策划方案、协调、安排、实施情况等材料

2、专题新闻发布会材料

3、组织中外记者采访报道的计划、安排及简报

4、有关演(展)出场馆以及环境布置宣传活动材料

5、宣传海报、广告、画册等宣传材料

6、宣传工作总结

7、宣传活动中形成的重要的声像材料(照片、录音、录像、光盘)

8、有关其他宣传报道材料

七、财务工作类

1、财务工作计划、总结以及活动经费预算、决算、审计的请示、报告、批复

2、财务管理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实施细则

3、财务管理及财产管理监督形成的材料、协同资产清理和善后处理工作的材料

4、财务凭证、帐簿等有关财务工作的文件材料 备注:

简谈中法两国数学教育的几点差异 篇6

关键词:中国;法国;数学教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69-02

数学在法国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与法国数学教育有很多的不同,下面就中国和法国数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程度,简单谈谈中法两国数学教育的几点差异。

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不同

法国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例如,大学一年级会学数列的极限和函数的极限,不过这时只是学习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单调有界原理、常用极限和极限的运算法则,以及函数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函数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函数极限的判定与重要极限,直至大学二年级才会学习数列的极限和函数的极限的严格定义,也就是语言,以及极限的唯一性、收敛数列的有界性、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间的关系、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柯西(Cauchy)极限存在准则。再比如,大学一年级会学习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不过这时只是学习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不定积分的性质、基本积分表,以及定积分的描述性定义、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关于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定积分的计算,直至高年级才会学习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第一类换元法、第二类换元法)、分部积分法、几种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有理函数的积分、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以及定积分的介值定理、中值定理、广义积分(无穷限的广义积分、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无穷限的广义积分的审敛法、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的审敛法)、定积分的应用[定积分的元素法、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已知的立体的体积]。变力沿直线所做的功、水压力、引力、函数的平均值、均方根)。还比如,大学一年级会学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解集的构成与叠加原理、相应齐次方程的解、常数变易法、初值问题的解:存在性与唯一性,以及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定义与解集的构成、相应齐次方程的解、第二项为指数函数与多项式函数之积时特解的寻求、常数变易法、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而直至高年级才会学习可化为齐次的方程、伯努利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全微分方程、积分因子、常微分方程组、二维自治系统与相平面、平面奇点、极限环、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自治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另外,大学一年级会学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代数结构、复数的模与幅角的定义、复数的模与幅角的性质、复数的指数形式、复指数函数、复数的次根,直至高年级才会学习解析函数的概念、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关系、初等函数、复积分的概念、柯西积分定理、柯西积分公式、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复数项级数、复变函数项级数、泰勒级数、洛朗级数、孤立奇点、留数、共形映射的概念、共形映射的基本问题、分式线性映射。几个初等函数构成的共形映射。这样一来,这些知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个体,而是不同知识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

而我国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呈线性的,同时内容还是呈块状的,集中安排,像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都是安排一门课在整个某一学期介绍,而极限、积分、导数等高等数学内容则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下两个学期介绍,保证了知识完整的体系。

二、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法国的大学数学教材选取了大量的近现代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大学一年级会介绍多项式和有理函数及其性质、比较增长率、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双曲三角关系式、双曲正切函数、反双曲正弦函数、反双曲余弦函数、反双曲正切函数,而对于我国来说,这些内容也有涉及,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如法国。再者,法国数学会在学复数时会介绍Newton公式和Bernoulli公式、形如的线性化、幺模群,而对于我国来说,这些内容也有涉及只是略微浅显。

法国数学一开始就使用大量的矩阵理论和线性空间知识,强迫学生以比较抽象的思维从比较高的视点看问题,摒弃中学思维中的部分陋习。而在我国,中国工科教材喜欢用标量式。只考虑大小,忽略方向,甚至还出现过“略去方向不写,只考虑大小”这样的语句,尽量避免使用矢量式。比如,我国学生认为柯西不等式是不显然的,是一种技巧,是少数人的专利,有畏惧心理,更遑论Holder和Minkovski不等式。工科学生很多不知道柯西不等式。而法国教学大纲是按照高屋建瓴的线性空间思维建立的,无论柯西,Holder还是Minkovski不等式,根本就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样显然直观。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程度不同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课程的开始就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地位,那么,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课的学习中去。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发展一般智力,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培养应用能力。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试、考学、考高分的需要,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法国强调应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了大量与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同时还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各个步骤。在法国教学的联系实际中,比较多的有学生的直接参与与社会的关切。

我国以往对数学的实际应用关注不够,数学的实际应用在我国也逐步受到重视,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问题,会让学生感到问题的真实性和解决的必要性,从而对解决问题有一种渴望,以一种主动的态度进入数学课的学习。如教学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拿了几张照片发给每个小组,告诉大家这是我们联欢会的照片,准备举办一个展览,为了保护照片要在照片上贴薄膜,你们知道需要买多少吗?这时同学们兴趣来了,纷纷想办法,有的说用相片去比一比,有的说用尺子量一量等等,这样学生熟悉的例子,解决它的主动性也就自然的产生了。

另外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自行车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行吗?罐头盒为什么是圆柱形的其他形状行吗?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椭圆形、六边形的可以吗?”结合实际引入新课,促使学生在头脑中积极思考,不仅达到了设疑引趣的目的,而且扩展了知识面。

总之,数学在法国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与法国数学教育有很多的不同,中国和法国数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法国大学一年级会学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代数结构、复数的模与幅角的定义、复数的模与幅角的性质、复数的指数形式、复指数函数、复数的次根,直至高年级才会学习解析函数的概念、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关系、初等函数、复积分的概念、柯西积分定理、柯西积分公式、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复数项级数、复变函数项级数、泰勒级数、洛朗级数、孤立奇点、留数、共形映射的概念、共形映射的基本问题、分式线性映射、几个初等函数构成的共形映射。这样一来,这些知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个体,而是不同知识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我国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呈线性的,同时内容还是呈块状的,集中安排,像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都是安排一门课在整个某一学期介绍,而极限、积分、导数等高等数学内容则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下两个学期介绍,保证了知识完整的体系。

法国的大学数学教材选取了大量的近现代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大学一年级会介绍多项式和有理函数及其性质、比较增长率、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双曲三角关系式、双曲正切函数、反双曲正弦函数、反双曲余弦函数、反双曲正切函数,而对于我国来说,这些内容也有涉及,只是深度和广度上都略显不足。

法国强调应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了大量与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同时还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各个步骤。但数学的实际应用在我国也逐步受到重视,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借鉴中法不同教学的方式,取长补短,将对我国数学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同仁.常微分方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马忠林.数学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4]欧阳光中,朱学炎,金福临,陈传璋.数学分析(第三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欧阳光中,朱学炎,金福临,陈传璋.数学分析(第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余家荣.复变函数(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法家庭教育 篇7

一、期初阶段

传统的课堂教授方法是, “教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 并且以学生是否全盘接受课堂书本知识为学生水平的检验标准, [2]这种传统的课堂讲授法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 本人在授课的时候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 以“变通”的方法讲授法学基础理论部分

电大《婚姻法学》前两章都是讲解婚姻法法学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这些问题, 这些法学基础性的问题往往理论性很强且比较抽象, 加之电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觉得晦涩难懂, 这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学习兴趣。由于法学基本理论这块内容在法学学科中是相通的, 掌握了法律关系、法律调整对象、法律适用范围等概念, 就可以以此类推, 掌握婚姻法律关系、婚姻法调整对象。所以, 我在讲这些基础理论之前, 会让学生认真掌握法律关系、法律调整对象、法律适用范围等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我讲的内容“对号入座”。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对这块庞大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负担, 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将教材内容整合成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

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注重知识、法条、理论和体系的灌输, 教师从一开始就从第一章讲到最后一章, 这样照本宣科的讲授方法, 不单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整个学科也形成不了一个整体的体系框架。以《婚姻法》为例, 我将婚姻法共10章的内容分为4个专题, 打破了章节的限制, 将相同内容或类似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形成专题。

二、期中阶段

《婚姻法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法学课程, 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 即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又要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它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境, 通过呈现案例视角材料, 将书本中的理论与案例材料结合起来[3]。

对于电大的成人学生, 如何选择适合的案例, 显的尤为重要,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案例:

(一) 案例的真实性, 本人在授课的时, 选择的案例大多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案例, 因为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二) 案例的知识覆盖面。

有的案例只是涵盖了一个知识点, 本人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知识面覆盖广的一些案例,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案例, 我会对案例稍微进行一些加工, 剔除一些无用的信息, 增加一些“需要”的信息点。

(三) 案例的难易程度。

对于电大的学生, 不能选择一些很有难度的案例, 如果案例分析的问题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 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不能选择一些证据充分、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结果一目了然的案例进行分析。因此, 应该选择一些难易程度适中的案例。

三、期末阶段

针对《婚姻法学》这门课程的复习, 本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的:

(一) 将中央电大历年期末试题做为复习的重点

每年中央电大《婚姻法学》期末考题的重复率能达到80%, 例如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已经考过4次了, 父母子女关系几乎是年年必考, 类似这样的情形不胜枚举。因此, 在最后的大复习阶段, 我会找出近3年的中央电大的期末试题共计6套题试卷, 给大家分析, 反复练习、反复模拟, 力争能让学生完全掌握。

(二) 将《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为复习的必要辅助资料

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形成性考核册是电大每个学生要完成的必修作业,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的题目在中央电大的期末考题中能占到40%, 所以, 在婚姻法学的复习阶段, 也要将婚姻法学的形考册作为重要的复习辅助资料进行学习。

(三) 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罗列出来, 进行对比复习

在《婚姻法学》学习的过程中, 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而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恰恰好多是考试的重点, 例如纵观历年中央电大婚姻法学的期末试题, 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和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方法是必考的知识点, 类似的还有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区别、抚养和扶养的区别、事实上的重婚和事实婚姻区别等等。因此, 在大复习阶段, 我会将这些不容易区别的知识点一一进行归纳、对比, 让学生掌握。

摘要:电大的成人法学教学方法和普通高校的法学方法是不同的, 本文以电大《婚姻法学》这门课为例, 将这门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期初阶段、期中阶段、期末阶段三个阶段, 对成人教育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法学教育,婚姻法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方乐坤.法学教育应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 (5) .

[2]薛刚凌, 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7 (1) .

中法家庭教育 篇8

2009年是中法两国建交45周年纪念。45年前两国领导人作出中法建交决定, 显示出超凡的战略远见和政治勇气, 不仅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在2008年, 由于时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同情打砸抢的藏独分子, 纵容抢夺奥运火炬的辱华活动, 以及执意与达赖会面, 中法关系一度处于低谷状态。但今年4月1日中法两国外交部共同发布的中法新闻公报使中法关系具备了重新走上正常轨道的所有条件,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会面为中法关系提供了新起点。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正是目前双方努力所表现出的第一步, 新的良好政治气氛将会给两国经贸发展带来更强动力和更好环境。

二、中法贸易现状

1、两国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过去一年, 受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 法中贸易增速明显下滑。法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 法中贸易额为399.6亿欧元, 较上年380.7亿欧元增长4.9%, 与上年增速 (16.5%) 大幅降低;其中, 法对华出口90.01亿欧元, 较上年90.8亿欧元减少1%, 自中国进口309.5亿欧元, 较上年289.8亿欧元增长6.8%。

统计显示, 法中贸易法方贸易逆差状况未能改善。2008年, 法方贸易逆差额为219.5亿欧元, 较上年逆差额199亿欧元, 增加了20.5亿欧元。2008年, 中国已连续3年超过德国, 为法国最大的贸易逆差伙伴。

2008年, 法对华出口的前10大类商品是:飞机及航空产品、电器设备、有机化工品、专用机器、机械设备、药品、普通机器、汽车设备、饮料、有色金属;法自中国进口的前10大类商品是:办公用信息设备、服装、体育和娱乐用品、音像传输及录放设备、皮革及旅游用品、电器设备、冶金产品、家用电器、家具、塑料制品。法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商品就是办公设备及信息器材、服装及毛皮制品, 而这两项恰恰是中国对法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如果再考虑到音像设备、皮革制品, 甚至还有鞋类等也是法国主要逆差来源商品, 同时也是中国对法国主要出口商品, 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正在急剧上升为法国的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国。

中国对于法国的某些出口商品, 尤其是皮革制品、旅行用品、手提包、动物肠线制品、草及秸秆材料制品、帽类、玩具、运动和娱乐用品等几大类型的出口商品, 占法国进口的比重已经相当高;相反其他种类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则相当低。例如2008年1-9月法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4.5亿欧元的玩具, 占法国进口玩具总量的60.7%, 大大超过列法国第2位的玩具供货商德国, 德国占比仅6.4%。

可以看出, 中国对法国比较突出的是出口商品结构过于集中在少数几大类商品上, 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普遍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不够优化。上述问题表明, 中国对法国出口贸易在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上, 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

2、法国企业积极扩大在华投资

根据中国政府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 截至2008年8月底, 法国公司累计在华设立企业3674家, 实际累计投资总额为86.6亿美元。法国在欧盟中是对中国的第4大投资来源国和第2大技术引进国。根据法国驻华工商会 (CCIFC) 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该会的会员人数首次突破1000大关。法国企业在中国每年的营业额已达200亿欧元, 总共提供了25万个就业岗位。法国CCIFC目前已经是欧洲驻华工商会之中规模居第2位的大商会, 其排名仅次于德国。

在中国落户的法国企业, 不仅有来自法国的大型连锁销售部门, 还有来自航空和铁路装备、发电、化工、电信、服务、消费品、奢侈品、贸易、以及运输等多个行业, 其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 其次是工业领域 (占40%) 。在华法国企业累计营业总额中, 工业领域企业所占比例为57%;其次是服务领域为31%。以往法国集团公司多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如今则有更多的法国企业选择独资的形式, 而且中小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

例如法国道达尔集团,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油气巨头之一道达尔已经在中国耕耘了30年, 并与中国主要油气公司建立伙伴关系, 目前中国已成为道达尔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今年3月, 道达尔与中海油在尼日利亚的Akpo深水油田项目已经投产;前不久, 道达尔还将其在加拿大“北方之光”油砂项目的10%股权转让给中石化;还有更多的海外开拓项目正纳入双方合作日程。

3、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 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对外投资和并购活动已经不是新鲜事, 中国企业对法投资也日趋活跃。法国国际投资署认为, 中国对法国的直接投资仍然有限, 但中国企业进入法国的速度在加快, 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是在法国设立代表处或联络处, 对法国直接投资的项目很少, 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2008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在法国创造了1355个就业岗位, 而2005年只创造了627个岗位。自2000年以来, 中国大陆和香港在法国的投资项目已达到85个, 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 为法国创造了8000多个就业岗位, 居亚洲国家首位, 投资领域主要有电子和通讯设备等。

例如海尔公司产品于1982年前后进入法国市场, 1999年正式设立海尔法国公司。该公司为合资企业, POULAIN先生为第一大股东, 占51%股份;位于意大利的海尔欧洲公司占49%股份。公司销售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等几乎全品种的海尔白色家电, 年营业额达2300万欧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海尔法国公司在法国接受订单, 向意大利海尔欧洲公司订货, 再进行销售。法国公司的销售网络和销售定价、利润全部自行管理, 海尔欧洲公司及国内海尔总公司不予过问。公司在EAUBONNE市有7000平米的仓库, 库存的电器商品达2万余件套。

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中国公司对法国投资采用设立公司的形式。除了设立分公司以外, 有些中国企业还希望发展并购业务。并购加快了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能够满足中国公司很快获得资产、品牌、技术或知识的需求。从2003年至2007年为止, 中国企业总共收购了17家法国企业, 而这些收购大都使法国企业避免了倒闭的命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正在给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提供难得的机会。

三、中法经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 双方之间的贸易发展规模与两国的经济实力相比还很不协调, 目前中国和法国之间的贸易额仅相当于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法国对外贸易还是主要集中在欧盟市场, 据法国海关统计2008年, 法国在欧盟内的贸易额为5408.6亿欧元, 占当年法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1.3%, 法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额达1032.7亿欧元, 占法国对外贸易比重11.7%。中国是法国在亚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法中贸易占法国进口和出口贸易的比重, 由2000年的3.1%和1%, 分别提高到2008年的6.6%和2.2%。可以看出, 中法贸易还有很大潜力有待发掘。法国必须广泛地对华开放市场, 法国工商界应大幅扩大对华投资规模, 才能迅速缩小其与欧盟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其次, 法国目前在华企业有3600余家, 而中国在法企业仅80余家。中国企业在对法国投资和进入法国市场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如中国的企业家只能持有3个月的签证, 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在法开设公司需要商人证, 而获得商人证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中国企业人员在法工作要交纳社会分摊金和所得税, 而他们回国后和退休后并未享受法国的社会保险;法国不承认中国驾照;中国企业在法国辞退员工非常困难, 左翼工会势力强大;外国企业要想收购法国高新企业也很困难, 法国政府甚至进行行政干预以阻止外国企业的并购行动。

再次, 由于法国是欧盟成员国之一, 由欧盟委员会的贸易事务专员统一负责制定贸易政策。随着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 欧盟开始对华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欧盟频繁指责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并且利用诸如反倾销之类的贸易保护措施。如欧洲议会于2008年12月28日通过了一项新的玩具安全指令, 内容涉及儿童玩具的生产材料、检测以及市场监管等问题。这是欧盟再度通过推出隐蔽性强的技术壁垒来增加中国产品出口的难度, 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再如欧盟通过对中国鞋类增加30-40%关税的决议, 以保护欧盟的鞋类市场。此外, 欧盟迄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到目前为止还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然而在后面这两个问题上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法国的态度是积极和明确的。早日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不仅符合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 也有利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最后, 法国中小企业应加强进军中国市场。无论中法, 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法国的中小企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值得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和借鉴, 今后在发展中法两国的经贸关系时, 尤其应该进一步推动两国中小企业之间加强合作。

摘要:中法经贸关系源远流长, 近年来, 在中法两国最高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 中法双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 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但2008年两国政治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导致引发中国民众抵制法国货, 对两国经贸合作的良好环境造成消极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日益加深, 中法双边亦明智地选择化解矛盾、携手合作, 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本文试图对中法贸易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中法新合作对两国经济具有及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法关系,中法贸易,投资,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江国滨.中法经贸合作关系现状及其展望[J].国际商务研究, 2004, (01) .

[2]中国贸促会驻法代表处.中法经贸关系概况.

[3]驻法国使馆经商处.

中法家庭教育 篇9

一、莫伦特斯的教学组织结构、 主导思想与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结构与主导思想

该节课以提高各种运球和传接球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球和传接球技术,通过行进间运传球、固定运传→随机运传→运传抢断、短传→远传、凌空传、头传、限制性游戏、比赛等手段,逐步增加练习难度,层层递进,对实战中最基本的技术进行系统地巩固。从整堂训练课的内容不难看出,莫伦特斯的主导思想是以培养队员的基本足球技术为主,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临场的竞争性,折射着培养专业运动员的思想。

(二)教学组织形式

练习1:行进间传接球

场地:15m×20m

(1)区域内行进间传接球。两名队员一组(每组一只球),固定同伴。要求两名球员不断观察、移动、预判。

(2)区域内行进间任意传接球。每名队员一只球,不固定同伴。要求每名队员注意观察,将球传给无球队员。

(3)区域内行进间传、抢球。除两名队员无球外,其他队员各持一球进行任意传接球。要求充分利用场地在移动中传接球, 无球队员积极抢断,接球队员注意卡位。

练习2:运球

场地:15m×20m

(1)区域内运球。两名队员一组,一名队员运球,另一名队员正面抢球。

(2)区域内运球。两名队员一组,一名队员运球,另一名队员尾随运球队员身后进行防守。要求运球队员注意观察,寻找空间带球,并试图摆脱对方,练习1分钟后,角色互换。

练习3:原地传接球

(1)一脚球。即两名队员一组,相距约2m,进行原地左右脚轮换传接球,不得停球。

(2)两脚球。即两名队员一组,相距约10m,进行原地传接球,接球后必须用异侧脚传地滚球给对方,球停的位置应有利于另一脚的传球。

练习4:一抛一传

(1)两名队员相距约2m,一名队员抛球,另一名队员在原地小跑的基础上迅速移动,要求传球队员左右脚交替传出,上体放松、尽量不晃动,练习5次后,角色互换。

(2)两名队员相距约2m,一名队员抛球,另一名队员头顶球。要求头顶球队员双脚前后站立,脚步可根据来球进行移动,练习5次后,角色互换。

练习5:远距离脚内侧传接球

两名队员一组,相距约15m,脚内侧传接球。要求用脚弓传地滚球。

游戏:抢传球

方法:七名队员一组,六名队员围成一个直径约6m的圆圈,中间一名队员抢球, 触到球后交换角色。要求1:接球时不能停球,必须“一脚球”;要求2:接球时必须先停后传,即“两脚球”。

比赛1:绕杆接力

方法:14名队员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路纵队,两队前各摆放位置相同的5个障碍物,第一名队员运球绕过5个障碍物后,将球传给第二名队员,并跑回队尾,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队获胜。

比赛2:七对七传抢球比赛

场地:15m×20m

方法:七对七传抢球比赛。七对七传抢球比赛,双方共用一只球,任意一队传接球20次,即得1分,以得分多的队为胜。要求充分利用场地,拉开空间,注意观察和跑位。

二、Vincent van Sas和Ruud Nyenhuis的教学组织结构、主导思想与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结构与主导思想

该节课从简单的运球开始,根据不同的要求逐渐强化运球的盘带技术以及对球的控制能力。防守队员从一名逐个增加至四名;比赛由一对一发展到三对三,其难度均彰显了递进性。课堂是在层层铺垫中直线上升,按训练内容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巩固和提高盘带技术以及对球的控制能力;第二阶段则注重提高实战演练,一对一的对抗具有明显的承前作用,因为在一对一的对抗中,控球与盘带出色是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三对三则逐渐融入了战术的影子。

(二)教学组织形式

练习:运球练习

场地:15m×20m

(1)将球运到场地对面得1分。

(2)全队队员站成一列横队,同时进行20m往返运球练习,当听到“停”的口令后将球停住。要求注意力集中,迅速将球停住。

(3)全队队员站成一列横队,同时进行直线往返运球练习,当听到“停”的口令后转身将球带回。

(4)全队队员站成一列横队,同时进行往返运球练习,当听到“停”的口令后, 用脚底将球后退拉回。

(5)一名队员站在场地中间充当防守队员,其他队员成一列横队,同时进行往返运球练习。成功运球至对面得1分,防守队员每抢到一个球得1分。防守队员逐轮增加,直至增加到4名。要求利用个人技术摆脱防守队员。

(6)每名队员一只球,在场地内自由带球,当听到“停”的口令后,第一次要求将球拉回,并向反方向带球;第二次要求停球后坐在球上;第三次要求两名队员将球丢掉,并抢断其他队员的球。当再次听到 “停”的口令后,每名队员踩住球,无球队员找回刚才两名队员丢掉的球,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所有的人都要去抢其他人的球,抢到后继续运球。要求停球迅速,持续运球,并注意观察。

教学比赛1:一对一对抗赛

场地:每块约20m×6m,共6块,以2个标志桶作门柱,宽度约1m

方法:12名队员分别在6块场地上进行一对一对抗赛,在规定时间内进球多者获胜。胜者按相同方向上移一块场地、败者按相反方向下移一块场地,直至六轮后决出最强者,在规定时间内若打平,则以颠球方式决胜负。

教学比赛2:三对三对抗赛

场地:每块约20m×15m,共2块,球门宽约1.5m、高约80cm

方法:每块场地分别进行三对三对抗赛,在规定时间内进球多的队获胜。胜方与胜方、败方与败方继续进行对抗赛,直至比出最后一个胜者。

三、Andreas Nodewald和Daniel Prause的教学组织结构、主导思想与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结构与主导思想

本节课主要以变向运球为主线,通过各种限制性的手段提高变向运球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更加体现层次性,难度逐级增加,最后发展到对抗性技能培养。前期的限制性学习,具有强烈的基础动作学习色彩;后期的开放性对抗练习,对于强化变向运球技能体现着实战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 整节课昭示着基础动作学习的基调,同时又暗含临场足球创造性智慧的培养动机。

(二)教学组织形式

练习1:变向运球练习1

场地:20m×20m

方法:每名队员一只球,场地内随意带球,当遇到三角区(三块标志盘围成的小三角区域)时运球进入,而后做假动作变向运球出三角区。要求充分利用场地,注意观察,不要拥挤;进入三角区做假动作,强调假动作的动作质量,当右脚带球进入三角区后从左侧出,当左脚带球进入时,从右侧出,出去时,迅速加速。

练习2:变向运球练习2

方法:七名队员分成一组,其中六名队员成一路纵队站立,另外一名队员相向站立于队伍正对面约10m处,各组第一名队员持球。练习时,第一名队员通过三角区传球给对面的队友,对方接到球后,变向运球穿过侧面的限制性通道,并把球传给第二名队员,然后跑至对面排尾,第一名队员传球后要快速上前做模拟封堵,然后站到对面准备接球,以此轮换。要求模拟防守队员, 上步要积极,防守要消极;接球后要做虚晃动作,假动作不仅仅在腿部,上体也要配合,然后再带球穿过限制通道;尝试用相对薄弱的脚带球完成假动作;随机选择左右两侧的限制性通道,从哪侧穿过限制性通道,就用哪侧脚传球。

教学比赛1:一对一攻防转换

场地:20m×10m,球门宽约1.5m、高约80cm

方法:全队分成甲、乙两组,各成一路纵队站在中线两端,两组队员一一对应, 即,甲组的第一名队员将球传给乙组的第一名队员,以此类推。要求:传球后迅速跟上防守并抢断;接球后用假动作变向运球进攻任一侧球门,进攻方向可随时改变,进任一球门都得1分,如被抢断,双方攻防转换;一轮之后由乙队传球,甲队接球。

教学比赛2:三对三攻防转换

场地:20m×20m,场地四个角各设一个小球门,球门宽约1.5m、高约80cm

方法:三名队员一组,共四个组,分别以红、绿、蓝、白四种颜色队服区分。两支队伍先进行三对三对抗,教练将球由端线踢入中场,双方即从中线两端快速进场抢球,比赛开始,任选球门,另外两支队伍在中线一端侯赛。若球出界,由教练在中线一端踢入新的比赛用球,抢球比赛继续;只要进球, 输球队马上下场,场下另一支队迅速进场对抗,进球方捡出球门中的球换个进攻方向继续比赛;反应要快,上下场快速,要明确将球踢进哪个球门才有效;因为是四个有效进球球门,所以要注意多运用变向运球。

四、三节训练课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

一是基础性,基础性又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学生具备足球技能基础,从三节课的训练内容安排来看,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足球技术基础,而事实上,具有1~2年足球训练基础的北师附小的4~6年级学生, 是三节课得以出色完成的保证;其二,教练员关注足球基础动作学习,三节课的主要内容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足球技能。

二是趣味性,纵观三节课,每一项练习都设置了训练辅助手段,尤以德国的训练课最为明显。

三是竞争性,三节课的提高部分都设置了分组比赛或对抗性比赛。

四是激励性,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的口头褒奖或实物发放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拉近师生距离。

五是先进性,是指训练的装备不可少, 如,训练用球基本是人手一只,标志桶和标志盘若干。

(二)不同点

对比中法养猪饲养管理 篇10

法国从中国引进太湖猪等高产母猪, 经过与杜长大猪杂交改良, 使母猪产仔胎次有明显增加, 较我国母猪的年产胎次多0.5。主要原因是国内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违背了母猪的生物学特性, 抑制了其繁殖机能的正常发挥, 导致母猪在断奶后至发情的间隔延长、卵巢发育退化、雌激素分泌不足。

2 利用年限

在法国, 母猪经5~6胎次即被淘汰;而中国某些猪场甚至有9~10胎次的元老级母猪存在。试验表明, 5~6胎次的母猪产仔后, 母源抗体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 不能为初生仔猪提供足够的母源保护, 增加了疾病感染的风险。另外, 胎次过高的母猪饲料利用率下降。

3 饲料供给

法国多数猪场的饲料是公司根据猪只生长的各个阶段, 详细分门别类, 提供不同配方的饲料, 从仔猪断奶到商品猪出售, 换料达6次之多;而国内一般仅换3~4次。精细的饲料做工, 换来较高的饲料报酬。

4 断奶-配种间隔

国内从断奶到母猪配种成功, 平均需要20~40 d (加上非生产日龄综合计算) ;而法国因为母猪的胎次少, 母猪的繁殖机能旺盛, 断奶后能够及早发情, 既节约了饲料成本, 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5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

中国的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至少在75%以上, 而法国只有55%左右。主要是因为法国畜牧业自动化程度较高, 饲料报酬较高, 机械、设备投入较高, 同时用工成本较高。

6 用工数

法国多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 使用计算机分析控制, 对母猪的繁育和商品猪的饲养实行流水管理, 极大地减少了用工数。而中国多使用人工完成基本工作, 由于囿于传统养殖观念, 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普及率并不高。但让人欣慰的是, 目前随着养殖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缩短、风险的进一步增大, 很多猪场的老板已经开始考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更新现有的管理架构, 开始加大投入, 以抵御风险、增加产出。

7 小结

猪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大的利润;我们的养殖观念需要尽快改变, 既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 又不可一味地照抄照搬, 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中法生活大不同 篇11

中国人 法国人

有太阳撑起伞,担心晒黑有太阳脱光了晒,担心晒不黑

抹防晒霜 抹加速晒黑霜

在车上聊天 在车上看书

吃香香的东西咂叭嘴吃香香的东西舔手指

男人抽烟抽得凶 女人抽烟凶

放假时商店更红火假日里商店关门

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巴黎人瞧不起外省人

地图上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地图上法国是世界的中心

尊重权威 蔑视权威

崇尚集体的力量 崇尚个性张扬

恭维夸大其词 骂人夸大其词

照人物像 照景物像

即兴的临时的登门和出行什么都要预约,作计划

多生孩子受罚 多生孩子补助

客人走后悄悄看礼物当客人面大呼小叫拆礼物

不包装礼物 小礼物大包装

明亮而吵闹的餐馆安静而昏暗的餐馆

请客的人说“随便点,别给我省钱”请客的人说“我觉得套餐经济实惠”

朋友吃饭,结帐时每人拿出钱包付大家的朋友吃饭,每人拿出钱包付自己的

对衣服料子要求高对衣服式样要求高

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走人行横道但不等绿灯

爱情为了长相守 爱情为了身心的愉悦

中法幼小衔接的比较研究 篇12

法国独特的幼小衔接教育制度是其初等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在完备的法律规范下, 其教育行政组织衔接、教学组织与课程规划衔接、师资聘用与培训衔接, 有效地促进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一体化。法国的幼小衔接制度对于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中、法两国的幼小衔接进行比较。

一、中法幼小衔接的教育政策

法国一贯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紧密联系, 而其初等教育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一方面由于法国政府重视学前教育, 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也与其实现了幼小之间全面衔接有关。法国有一系列与幼小衔接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教育法案:198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法》、1990年颁布的《幼儿园与小学运作组织法》、2005年颁布的《学校远景计划与发展方针法》 (又称《费雍法案》) 。一系列的教育法律体系不仅为法国的初等教育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也使其幼小衔接具有合理的层次性、良好的过渡性和连贯性。

在我国, 1996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 互相配合, 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2001年, 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 “幼儿园教育要和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但我国虽然在其上的纲要中提出了幼小衔接的方向, 却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和具体细化的要求, 实际工作中造成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困难。所以, 我国现应建立一个完备的教育法律制度, 确定详细的幼儿学前教育大纲, 使幼儿园和小学能明确自身在衔接中的任务, 创造一种新的幼小衔接机制。

二、中法幼小衔接的教学阶段和课程设置

法国的“教学阶段”制度是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的一项措施。不分年级制更利于幼小衔接, 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2]在法国, 母育学校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 而法国的母育学校附设于小学中, 两者并称为écoleprimaire。根据其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和1990年的《幼儿园与小学运作组织法》, 法国将2~11岁的儿童按照年龄划分为三个学习阶段, 分别是:1.初步学习阶段 (2~5岁) , 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2.基础学习阶段 (5~8岁) , 包括母育学校大班、小学前两个年级;3.深入学习阶段 (8~11岁) , 包括小学的后三年。这三个阶段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要实现的阶段教育目标。随着幼儿年级的增长, 课程内容安排的侧重点也逐渐不同。从小班适应集体生活, 到中班渗入知识性内容, 到大班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再到学习小学课程, 三个连续阶段中每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都能够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 按儿童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教学。不分年级制也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重复学习, 使母育学校和小学阶段得以更好衔接。相关的课程学习也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 母育学校中大班的儿童如已达到第一阶段学习要求, 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课程学习。此外, 法国母育学校与小学课程纲要均由中央教育部根据每年不同的教育需要制定。每所学校必须依据教育部的课程纲要拟定适合本校的教学计划, 并要详细说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是如何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如何评价的。[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小衔接。

我国在幼小衔接上也存在各种形式, 有在幼儿园大班增加衔接教育向小学过渡的形式, 有在一些社会早教机构中进行衔接工作的形式, 还有学前班这一特殊形式。目前, 我国的许多幼儿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积极向小学靠拢。幼儿园更多地在为幼小衔接做出积极的准备, 但由于小学不主动向幼儿园考虑, 甚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 造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单向性。实际上幼小衔接并不是单方面的任务, 或只靠单方面就能完成的工作, 只有幼儿园和小学通力合作, 建立互相学习、帮助的平等合作关系, 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工作。

在课程方面, 我国一些幼小教师认为“课程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教学活动”或“儿童所学科目的总和”[4], 显示出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取向。其影响是幼儿园多注重儿童读、写、算能力的培养, 甚至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引入幼儿园, 使幼小衔接仅被局限于儿童在知识上的准备和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上。但从儿童身心发展来说, 行为习惯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准备、培养才是儿童顺利过渡的重要条件。而且, 由于提前引入了小学的课程, 造成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重复, 导致儿童学习兴趣下降, 课堂上难以全神贯注, 并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所以我国要在课程方面做好幼小衔接, 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 将幼小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联系考虑,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应同时调整课程内容, 注重课程之间的层次性, 让幼小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没有“间隙”的展开, 通过“小步化”方式逐渐实现课程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到小学后, 能够在知识、习惯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有适应和准备, 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三、中法幼小衔接的教师培训

法国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 以此来了解彼此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部会进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来招聘幼儿教师和初等教育教师, 且两者在初试和复试中进行同样的考试科目。初试为笔试, 主要涉及法语和数学;复试包括常识和教学法运用的笔试, 教育科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口试及体育考试等。同时, 法国还重视教师职后教育, 新手教师入职后就要接受教师培训。培训重视教师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让培训方案能有的放矢, 切合教师需求,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我国幼小教师的培训是分离的, 虽然绝大多数幼小教师也认为有必要了解对方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5], 但由于现有的师资培训制度没有对幼小教师进行合并培训,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互不了解的现象。幼小教师对对方相关学科知识、教育改革趋势以及教育科研知识的掌握还比较肤浅, 两者并不能够透彻理解对方的培养目标。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工作方法也不甚熟知。幼儿园不了解小学教育规律, 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教育领域的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也不甚了解, 使幼小衔接难以顺畅进行。而如果将幼小师资混合培训, 在培训中共同研讨衔接的各个环节, 增进彼此了解, 使幼小教师在儿童发展各方面达成一致步调, 是否可以有效促进幼小衔接的进行?

综上, 法国与我国的幼小衔接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这是由于法国把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阶段视为幼儿发展的一个连续整体, 所以在教学阶段, 课程设计, 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而我国则把幼儿园和小学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 两者不管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师培训方式等方面, 均存在巨大差异。在幼小衔接中, 改变一方向另一方单向靠拢的局面, 注重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 积极进行双向衔接, 共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以顺利过渡的精神和物质环境, 幼小教育需充分学习并利用另一方的教育资源, 感受两个阶段的异同, 尽可能地寻找两者的契合点, 并将其合理利用, 使幼儿园的教育成果能在小学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除了不断发展相应的专业能力外, 也要不断学习、更新两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知识。在两个阶段的交叉渗透中, 形成利于幼儿过渡的自然氛围, 促进儿童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 傅淳.幼小衔接研究文献分析[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 , 2012年04期.[1]张丽, 傅淳.幼小衔接研究文献分析[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 , 2012年04期.

[2]周采.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2.[2]周采.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2.

[3]胡春光, 陈洪.法国幼小衔接教育制度的内涵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11年09期.[3]胡春光, 陈洪.法国幼小衔接教育制度的内涵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11年09期.

[4]秦振飙, 侯莉敏.幼小衔接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对广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比较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5年05期.[4]秦振飙, 侯莉敏.幼小衔接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对广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比较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5年05期.

上一篇:宗教功能下一篇:蒙古族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