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型大学

2024-06-17

城市型大学(共12篇)

城市型大学 篇1

一、关于城市型大学

城市型大学或城市大学,在中外大学发展历史中,有可考究的渊源和较为独立的发展特点。国内外有很多大学或学院的名称中有“城市”二字,其中较早的有伦敦城市大学,其前身可以追溯到 1848年的(伦敦)城市男子夜校。较年轻的有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美国的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距今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城市”大学(学院),还是社区学院,均在发展中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办学特点,在所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另外,有很多学校,其名称中虽然没有“城市”“社区”字样,但它们以所在城市的名称命名,依靠城市,面向所在城市办学,较典型的有上海大学、大连大学。明确提出“办城市型大学”的例子是成都大学。

以上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香港城市大学的定位描述来说就是:“位于城市、用于城市、回馈城市”,在办学上都追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城市型大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和地方特色,通过形成办学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发展的道路,突出办学定位的地方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和服务地方的主动性”。当然,随着学校的发展、教育和文化的融合、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和招生工作实际,上述很多学校已经超越了——或不仅仅停留在——面向单一城市的发展阶段,而具有面向更大区域乃至国际化的发展眼光与战略。

二、关于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及其培养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解释及其社会需求

许为民等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中认为:根据创新的不同类型,可以把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才。原始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侧重理论,重点大学是其主要培养机构,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其知识结构侧重应用,一般本科高校是其主要培养单位。该文把原始创新型人才归到学术型,集成创新型人才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才归到应用型。

邹栎在《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教育观的转变》一文中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复合体,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特征,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能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范跃进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文中认为: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是相对于专门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出的。检验知识的真伪;应用型人才则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被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能够把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另外一类是在生产工作第一线从事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能够把“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前者就是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由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后者主要由高职高专培养。

多篇文献认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在目前阶段主要以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主体。我国缺乏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内在要求

城市型大学为地方服务的基本属性要求其为所在地方的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国中西部大城市在发展上均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其制造业仍然占有并将继续占有相当的比例,客观上要求相当数量、多种规格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承担工业跨越式发展和城市振兴的重任。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基本面向城市发展的一般本科院校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及已有实践

樊华等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一文中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

山东理工大学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素质、知识、能力三个体系,大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构建“知识面宽、综合性强、选择性大,课程模块化、短学程化、主辅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构建以“明事理、有教养、会干事”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构建以实验教学平台、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为载体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2.城市及其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

城市型大学面向城市的内涵维度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了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当有能力置身于城市当前的行业和产业发展之中,具有将先进科技转化为当前城市现实生产力的技术、经营或管理能力,能够在摸索中提出和解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其他各种人才类型一道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样提出了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当能够熟悉并适应该城市的文化、制度,能融入该城市的具体社会群体之中,在应用文化、享受文化社会成果的过程中响应和倡导先进的文化行为,参与培养和铸造新的理念和思想,积极配合和肩负起城市精神提升、文明传承创新的历史责任。

三、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及培养

城市、社会、职场的分工合作、多元性、多变性、复杂性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大的挑战。当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首先要有一种整体的、均衡、符合受教育者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培养观念。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注重学生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并给予积极和规范的引导,是非常重要和十分迫切的。

“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等“三化”视角和整体培养思路立足于把高校学生当成真正的发展中的人看待,把高校理解为适应人这种阶段发展的、具有强烈人性特征、人文关怀、整体思路的教育和伴随机构,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更是高素质的“人”。

(一)“三化”的含义

1. 专业化

专业化的含义非常清楚,即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以一种专业为基本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促使其基本胜任社会职业分工中这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专业性工作,他人未经较长时间培训不能代替。这种专业应该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定时期所需要的。

专业化的培养过程中尤其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授的内容能够尽量模拟他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授课的教师最好是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或者是双师型教师,要加强对教师的相关专业的实践的教育,教师必须掌握该专业在现实职业中运用所需的一切知识。如美国SIERRA航空学院,他们聘请的教师中,有很多是从事该行业有数年经验的行家,当然,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需要得到训练。从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城市为建立产学或产学研基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 社会化

基于18~22岁的高校学生正处在社会化、成人化的关键阶段,高校教育主体应当关注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价值观、道德及政治观点与所处社会的同一性、基本掌握当前现实社会需要的能力结构、实际的运作方式以及所谓的潜规则、基本掌握运用相关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竞争以获得生存发展并实现个人最大的价值的社会操作方式,诸如此类。城市型大学特别提醒学生应当更加熟悉和娴熟掌握该城市的文化背景、文化性格和行之有效的人们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教育或引导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本人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类似实践方能实现,绝不是仅仅靠教授在课堂上讲能讲得懂的。从知识的分类来说,这属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也可以叫意会知识,我国传统教育缺陷之一就是不重视学生自身社会性的系统培养,造成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才发现校园和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呢?城市型大学能够也应该组织学生更多地参与城市生活及大小型活动,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学生融入城市的同时也就更快地实现了社会化。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引导其锻炼综合能力,模拟或真实地感受群体和社会互动运行规则,逐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

3.个性化

个性化强调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教育主导者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帮助他成为具有不同于他人特征的人和人才,达到这样的目标充分符合他自身的愿望,并且,这样的结果在最大意义上使人的价值实现达到了最大化。

个性化的反面是根本不考虑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手段,培养基本上只有共性的人才,甚至只考虑把共同的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仅仅只想培养具有此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不考虑培养学生利用此专业的变通能力,不考虑学生其他显在能力和潜在能力(兴趣)的发觉(发掘)和培养。

从教育思想来说,应把学生当成是独立的、个体的人,应把培养不同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哪怕是一个年级中同一个专业的学生。

因此,在本文提到个性化,是指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要充分按照社会和城市复杂多变的专业及专业外人才需求,根据学生中千差万别的人格、知识、能力、价值及兴趣倾向,科学而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学生在共同专业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并加以适当的发掘、提醒、引导和帮助,以使其有充分的特殊性、自觉自愿性且能迅速适应城市的多元需要和发展,迅速地走上服务社会、实践创造的道路,实现双赢的人生价值。

如果说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那么,既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又有良好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应是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确保人才创新的动力和倾向的话,人的兴趣和个性的自由良好发展则是人的创新动因和持久的养料。一所大学,一座城市,一群人,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复杂博弈的过程中彼此相知、相互尊重、互为目标,这样的理想生活是自然的,因而也是长远的。

摘要:城市型大学属于地方大学,应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其重要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系统关注学生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是保证其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城市、大学和人,应该相知、相互尊重和互为目标。

关键词:城市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吴光.城市型大学的内涵研究与办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7,(7)75-76.

[2]许为民,张国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6)63-65.

[3]邹栎.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教育观的转变[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3)3-5.

[4]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24-26.

[5]樊华,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55-58.

城市型大学 篇2

近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把促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呈现出全民创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涌现创业“老板7442人,激活民间资本8-8亿元,带动就业7.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1% 以内。

一、主要做法

1.支持开展创业培训。一是统筹整合资源,支持创业培训机构建设。通过对技工学校、职业大学等职业学校进行整合,成立了职教集团,作为创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培训基地,为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同时,把部分企业改制后以抵押形式收回财政部门管理的办公楼转向投入到职教集团用于创业培训,拓展了培训场所,加强了培训机构建设。2009年,通过财源建设项目,投入创业培训基地和孵化园建设资金100万元。二是筹资拨付培训补贴,加大了对创业人员的培训。配合相关部门在开展技能性创业培训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业培训范围扩大到大学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各类群体,所需各项创业培训费用由财政部门按政策标准予以资金补贴,大力支持了创业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仅2009年,全市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423个,培ijlI 12698人,拨付创业培训补贴资金1185万元,培训合格率逾98%,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50% 以上。

2.多方投入,激发全民创业活力。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开通全市小额担保贷 一站式”服务大厅,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为贷款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继续强化“一帮一”担保对接活动,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带头为创业人员担保,广大机关干部也踊跃地承担担保任务,主动帮助担保对象解决44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实现了由“一对一”担保对接到“一帮一”全程跟踪服务。2009年,全市承担担保对接任务的95个机关事业单位,90% 以上完成了担保对接任务,有38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结成帮扶对子。2008— 2O09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亿元,9149名贷款人员创业成功率达到90% 以上。

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平台的职能作用,利用金融杠杆倍增效应,推进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捆绑贷款发放工作,审贷捆绑式小额担保贷款7笔共164万元。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科技项目及青年创业等资金1.8亿元扶持创业企业发展,激活了5亿多元民间资本进A-44业领域,缓解了创业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推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强化服务,增强全民创业动力。财政与劳动、税务、工商、中小企业、卫生等部门联合办公,为创业者搭建了项目推介、开业指导、专家评析、创业培训、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创业孵化、后续服务等“八位一体”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组建了由40名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指导团,开设了专家咨询室,开通了创业热线电话,成立了全民创业促进会。2009年,金市接待创业咨询1.6万人次,发放创业服务卡4.5万张。依托佳木斯创业就业网,建立完善了全市创业项目数据库信。g-~g.务平台,实现了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建立市县两级创业项目库11个,储备创业项目3106个,其中有36% 的项目被创业者选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创业层次偏低。创业者整体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不高,部分群众创业方向不明,信息不灵,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一低”的现象,即传统普通型产业多,新型高附加值产业少;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多,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少;家庭作坊式经营的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少;全民创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从事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比重偏低。创业筹资能力较弱。虽然近年来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对处于创业阶段或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来说,银行贷款高不可攀,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复杂,使不少创业者望而却步。

2、创业环境需要优化。全民创业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创业信息、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不够系统全面,配套政策仍未到位,一些部门相应的配套政策仍未出台。在服务方面,由于一些部门认识不到位,认为全民创业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事,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落实、主动服务的意识,少数职能部门还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

三、几点思考

1、必须在推动机构建设上凝聚合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百姓积极参与的创建格局 通过积极协调,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全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整合县财政、发改、人保等部门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全民参与创业。同时,吸纳团委、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社团组织参与领导和组织创建工作,努力带动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群关注创业、参与创业。陆续在全县组织开展了“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典型”评选活动,编印《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创业风采录》文集,集中弘扬全县21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创业事迹。并在《宜丰通讯》、宜丰电视台设立了“宜丰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专栏、专题,围绕创建创业型城市这一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创业成功典型的成长经历,努力培育群众的创业意识,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多方面力量服务和参与创业。2010年全县新创办私营企业数250户,约为2007年的3倍,私营企业数由2007年的461户,发展到2010年的917户;新创办个体工商户1478户,总数达7374户,从业人员由2007年的1.1万人增长到2.5万人,年递增达31.6%,资产总额比2007年翻了一番。

2、必须传播方式上下足工夫,让百姓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百姓能不能准备把握创业政策,用活创业政策,因人而异。但科学的传播渠道、有效的传播方法能增强百姓政策领悟力,加速其自主创业能力的提升。一是着力打造了县、乡、村三级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了服务网络。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建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在全县16个乡镇场和工业园建立了创业指导室,部分村(社区)设立了创业服务窗口,为全县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指导服务。二是积极筹建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基地外的创业者提供现实样板。依托我县“汽运城”市场,建立“宜丰县汽运城创业示范园”,利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园区内商户水电、房租补贴,把示范园打造成汽车维修、五金化工、汽运物流等产业的规模聚集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业示范园的变化。2010年,共为示范园内商户发放水电补贴、店租补贴10.95万元。三是建立创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多渠道收集、开发、推介一批可行性强的创业项目。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搜集了本县创业项目16个,县外优秀创业项目50个,并将所有创业项目信息免费发布给有创业愿望的社会群众。此外,通过参与高校创业推介,更多的创业青年了解到这66个项目前景。2010年6月,在“宜春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会暨夏季招聘洽谈会”上,我们就与34名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创业项目的对接。四是推进本土化创业培训。在推进创业培训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坚持“一个团”、“三个进”、“多个针对”。“一个团”是指组建创业专家志愿服务团,让他们从专业角度指导百姓创业。讲师包括从本土成功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创业者介绍创业经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2010年8月,我县聘用32名创业专家志愿服务团成员,为73户创业老板提供服务168人(次);“三个进”指创业指导要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就地就近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学生等群体举办创业培训;“多个针对”指要针对不同人群需要,开设针对性教学课程。根据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党员、妇女、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需要,整合优势资源,采取联合办班、下乡办班等方式,举办“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培训班”、“家政小老板创业培训班”、“残疾人专项培训班”。2009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36期,共培训各类创业人员1115人,培训合格率达98.5%,经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90%以上。

3、必须在创业政策上做足文章,为创业者减负、提速 创业的关键在于准备阶段,此时创业者要通盘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要打消群众在创业前期的顾虑,就要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减免有关费用,给足政策,让百姓真正体会到政府在鼓励他们创业方面的政策是全面的,目标更是非常明确的。为此,我县先后出台了《宜丰县支持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全县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从放宽条件、税费减免、财政扶持等多方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包括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扶持担保公司和大力推进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加速推进创业信用社区建设,创新小额贷款担保方式,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设立担保基金65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8万元,其中为14家企业发放扶持小型企业贴息贷款2234万元,为700多名创业者发放扶持个人创业小额贷款3434万元,扶持和带动就业3800多人。在大力推进担保公司建设方面,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共扶持组建了6家担保公司。仅江西鑫仁担保公司一家就累计为136户企业担保248笔,担保总额21394万元。在推进银企对接方面,各乡镇以劳动保障所为基地,开辟了“工商、税务、银行”为服务体系的自主创业“绿色通道”,由政府出面,做好银企对接工作,2010年银企对接签约25950万元,履约24650万元,履约率94.99%。截止2010年底,全县中小企业贷款共7.18亿元,比2009年增加2.84亿元,增幅65.44%。二是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做到“能免则免”,扶持创业者做大做强。结合创建工作,县国税推出了“三个三”创业服务活动,即:三个帮扶、三个检查、三个结合活动,让创业者真正体验到服务的实惠。2009年以来,全县减免增值税580余万元,办理出口退(免)税总额2700余万元,为250余户(次)企业办理固定资产抵扣进税额达300余万元。县地税局实行“无缝服务”、“限时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受益纳税人1400多户,对258户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免费年检,依法减免地方税收200余万元;县工商局实行“七到位”扎实推进创建活动的开展,切实履行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对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零收费”。

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就业促进重要战略,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形势下就业促进工作的总体要求。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111号文件,提出在全国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工作要求。2009年1月,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82个城市作为首批创建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共有4个城市,其中自治区西部3家,通辽市作为自治区东部地区唯一的创建城市入围。创建创业型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契机,是扩大就业规模的新载体,是进一步发挥创业促进就业倍增效应的新平台,更是转变就业促进模式的新机遇。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必将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客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崛起、争做自治区东部排头兵”的战略目标,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我市发展成为工业强市,最缺少的就是自主创新品牌和核心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构造一种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使劳动者的创业激情迸发出来,把各领域的创业潜能挖掘出来,消除一切影响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当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重点和施政要点。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放在民富上,最根本的是要支持人民群众干好事业、创成事业。大力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通过促进创业,帮富于民、添富于民,使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践的主体、民生发展的主体和民生受益的主体,才能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为扩大就业和解决其他民生问题提供动力源泉。

(三)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保稳定”的迫切需要。从目前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影响虽然减弱,但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促进就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三峰”叠加,就业压力增大。从传统的就业渠道看,依靠现有企业自然吸纳,岗位有限;开发公益性岗位,空间较小;采取灵活就业,稳定性较差。只有鼓励创业,诞生更多的岗位造血机体和吸纳就业实体,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四)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保增长”的必然要求。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利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拓展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改善城市创业和投资环境,增强“引凤筑巢”效应,扩大民间投资,吸引招商投资,为保增长作贡献。2009年,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和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70356户,私营企业达6434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17.4%。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扶持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并带动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能有效增加人民群众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为“扩内需、保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是建立就业促进长效机制的重要契机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市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构建起了“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后续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探索总结出了“培养一批创业骨干、发布展示一批创业项目、建设一批创业基地、推广一批创业成果、树立一批创业典型”等“五个一批”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和当前就业形势,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创业培训14615人;累计为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亿元,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7.5万名城乡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当前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域原因、基础条件和劳动者的思想意识等因素,创建创业型城市还面临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需要在推进创建的过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一)从劳动者观念来看,需要进一步增强创业意识。近年来,围绕创业促进就业,我市组织开展了创业成功人士演讲比赛、创业知识竞赛、创业项目推介展示会、创业政策宣传月、创业企业现场观摩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增强了全社会“关注创业、支持创业、崇尚创业、全民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劳动者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欲望,还存在温饱即安、小富即满、恋家守摊的思维定式,需要进一步振奋创业信心,增强创业意识。

(二)从创业主体来看,需要进一步增强创业能力。为提高创业者能力水平,我市不断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在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还着力实施了“创业培训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等工作,引进实施了创业实训项目,使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大为增强,创业能力明显提升。但从全市总体情况来看,已经实现成功创业的人员还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创业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际沟通、技术管理、生产运作和创新发展等能力,目前创业也主要是为了生计的生存型创业,为了发展的机会型创业较少。

(三)从服务创业来看,需要进一步增强物质条件。我市高度重视创业服务工作,不断巩固服务创业工作基础。着力推进了创业项目征集开发、推介展示、后续跟踪指导、基地孵化和协会交流互助等各项后续服务,不断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指导服务。但从扶持促进创业的宏观情况来看,基层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距离“人员专职化、经费正常化、服务规范化、工作制度化、信息网络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市创建工作专项资金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等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举全市之力协调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不能单靠一己之力,而应该不断强化政府推进创业、全社会促进创业的机制,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主要有“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工作考核体系”五项基本任务;且全员创业的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和创业成功率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项基本标准。围绕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总体策略需要围绕“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确保创建成效和创建成功,即:围绕构建“参与创业人人有责、创业贡献人人有份、创业环境人人满意”的全民创业格局;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已经成立了由傅铁钢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劳动就业、财政、税务、工商等市直35个部门组成的通辽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通辽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15位资深专家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35个创建工作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创业扶持政策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更加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或《操作办法》。各旗县市区也要尽快制定出台《创建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科学设定目标,确保创建有抓手。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目标设定需要坚持总体规划与阶段计划相结合、可操作与可实现相结合,科学合理设定创建创业型城市指标体系,以创建推动创业。一是设立参与创业活动指标。即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占城乡劳动者的比例。参与创业活动,指通过自主创业、服务创业等方式参与创业。参与创业活动指标可以细分、量化为新增创业人数,带动就业人数,创业培训人数,创业成功率,孵化基地建设,公共、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公共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含创业培训师资建设)等具体目标。二是设立政策支持创业活动指标。即创业者对政策制定完善情况的满意度,创业者对创业扶持政策的知晓度,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率。三是设立创业环境满意度指标。指创业者和社会各界对当地创业环境和创业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创业者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满意率、经济发展环境满意率、创业培训工作满意率、创业服务机构服务满意率等具体指标。通过设立和落实创业环境满意度指标,将我市建成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培训扎实有效、创业成果运行稳定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三)完善创业机制,确保创建有实效。围绕建立“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后续服务”三位一体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注册资本限额,允许分期到位,做到广开门路、不设门槛,只要市场能运作的坚决不介入,法律能允许的坚决不干涉,给予创业企业平等待遇。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向各类创业者延伸覆盖,不断放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条件。二是加强创业培训。明确各部门创业培训任务,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各部门、各院校和各基地在推动城乡创业培训中的综合作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复员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参加创业培训。切实加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技能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孵化等工作的衔接,丰富创业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强化创业服务。加强全市各级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发布,通过建设创业项目征集发布网站,常年发布各类创业项目信息,供创业人员自主选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咨询指导、创业申办、事务代理、技术支持、政策信息、法律援助等服务。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做好创业项目的开发征集、调研论证、宣传推介和跟踪扶持,突出创业项目的本土化、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易操作的特点,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开发一个,成熟一个,成功一个。

(四)强化责任考核,确保创建有合力。一方面加强考核。将促进创业、建设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列入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把促进创业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位置,形成上下联动、全面推动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加强督查。由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采取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组织开展评议等方式,定期对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分解落实的各部门职责进行督办检查,准确掌握政策落实和职责到位的真实情况,推动创业进程。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和政策落实难点的调研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雨水利用与海绵型城市 篇3

以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为例,南京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 106.5毫米,丰水季(4~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最大降水量月为7月,而秋冬季降水相对比较少。据专家测算,南京市主城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达1.47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雨水经过生态或工程化收集和处理后可以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可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雨水综合利用若能全方面开展,无疑可以提升城市雨水收纳控制能力,大大减少城市内涝压力,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又可以替代自来水实现分质用水,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浪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效益十分可观。形象地说,做好雨水的综合利用,就好比要把城市建设成一块能吸水的海绵,下雨的时候能吸水,用水的时候又能挤出水。据悉,2014年国家住建部已将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作为年度工作要点。

雨水利用模式分为雨水集蓄利用(直接)和雨水渗透利用(间接)两种模式。雨水集蓄利用主要在六个方面:一是有利于雨洪削减的雨水集蓄利用。城市雨洪携带污染物导致面源污染,并且增加洪峰流量加重城市内涝。尤其是城中有山体的城市,山洪对城市防洪排涝影响严重,可以结合山洪削减开展雨水集蓄利用。二是有利于积淹水改造的雨水集蓄利用。目前,我国不少城市还有不少积淹水点,结合解决城市的淹水问题开展雨水利用是当务之急。三是居住区、学校、场馆和企事业单位的雨水集蓄利用。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将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校园、场馆、单位内部的景观水体补水、绿化、道路浇洒、冲厕等,可以节约城市大量水资源。四是湿地、水塘的雨水集蓄利用。可以结合城市中的人工湖、集蓄池、人工湿地、天然洼地、坑塘、河流和沟渠等,建立综合性、系统化的蓄水工程设施,把雨水径流洪峰暂存其内,再加以利用。五是公园、绿地的雨水集蓄利用。每个城市都有丰富的公园和绿地资源,公园、绿地是天然的地下水涵养和回灌场所。将雨水集蓄利用与公园、绿地等结合,可以用于公园内水体的补水换水,还可就近利用于绿化、道路洒水等。六是防护走廊的雨水集蓄利用。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防护走廊,这些高压线、公路、铁路两侧都设有较宽的防护走廊。防护走廊布置在郊区的道路或河道边,利用电力高压线走廊、公路、铁路保护带空地等,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能更好地集蓄利用雨水资源。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4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 一种为“先矿后城式”, 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 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 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 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如大同、邯郸等。

2013年12月3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首次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 它们将作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 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 例如德国鲁尔矿区和法国洛林矿区。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国务院进行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 中国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县、区) 。

资源型城市的四种类型

为应对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资源开发处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尽相同的局面, 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原则, 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

成长型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的城市, 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

成熟型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

衰退型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城市,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

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篇5

自2010年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经过积极筹备,精心组织,截止目前共完成SIYB创业培训任务39期计600人,其中GYB完成15期,450人,SYB完成24期,72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6%。其中,参加SYB培训的学员,在培训后有180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并带动了1230余人就业,实现了“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总结一年多来的创业培训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强势宣传,普遍推广。

利用乡镇劳动保障所搭建平台,进村进户近距离向农民进行宣传,力争做到农村无盲点;积极与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和组织,对我县退伍军人发放培训通知,使有创业欲望的退伍军人能够参加培训;通过工商部门的推荐,对有培训需求的个体工商户进行宣传,组织培训;印制大量宣传资料和培训公告进行宣传。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力争使更多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条件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

二、严格管理,尽职尽责。

管理是培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从学习纪律到教师和学员生活,我们的工作人员10天时间和学员同吃同住,及时了解和掌握培训动态,及时进行纠正、更改和协调,努力做好授课教师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全力创造最佳的培训环境,并且分别委派两名管理人员参加了师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实现最佳的培训效果。

三、多措并举,扩大范围。

为了更好的为培训对象服务,我们将培训办到了学校,办到了农村。2010年我们分别在泽州县职业中学、鸿翔学校、葛万学校,针对即将毕业在校学生举办了为期3天的GYB培训,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校方的高度评价和认可;通过乡镇劳动保障所,在具备培训条件的村里组织有一定文化程度、有创业愿望的村民和村里从事养殖业、运输业以及经营小卖部、小吃店的村民,开展为期10天的SYB培训,10天时间,不仅参训学员积极努力学习,而且吸引了众多旁听的村民,“点燃创业激情,实现创业梦想”的评价,是这些朴实的村民给我们的最高奖赏。

四、重点扶持,全程服务。

2010年,我们根据学员要求和培训需要,重新调整了专家咨询团成员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农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使专家咨询团成员结构更趋合理。并且定期份组织了创业计划书评审,十位专家团成员精心对学员创业计划书进行浏览、严格审核、客观评价,努力对学员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评审意见。

定期对学员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访问,及时掌握学员创业动态和创业信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就业局的局长、副局长亲自深入基层,来到学员中间,了解他们的创业情况以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已所能为他们解决难题。但是,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第一、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宣传盲点,仍然有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创业培训,有些人甚至认为“哪有这样的好事,一定是在搞非法传销”,致使自己错过了培训机会,也使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拒之门外。

第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难免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比如:学员的筛选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考察学员各方面素质,学员质量难以保证,也难免漏掉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对于学员的不负责、不遵守纪律行为,没有硬性的管理措施,致使个别浑水摸鱼的学员得不到惩处,使培训资源白白浪费等等。

第三、后续服务有待加强。后续服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为学员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咨询和指导、无法帮助更多的人解决资金难题、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够等等。

我们今后的培训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们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力争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培训工作任务。

其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以更详尽、更具体、更便捷、更深入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创业培训,让更多的人能从创业培训中受益。

其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培训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得以利用。在筛选学员环节上,要更加严格,并且要根据学员不同情况编排不同的班别,使教师能够因材施教,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三、加大后续跟踪服务力度。努力建立完善的后续服体系,为学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及时回访,准确掌握学员创业信息,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定期举办创业咨询会和经验交流会,方便学员交换信息、交流经验。

光明 城市型与国际化 篇6

作为城市型乳品企业的光明乳业与伊利的较量,也成为推动国内乳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光明乳业称“盈利支持增长,而非增长支持盈利”。2003年,以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为代表的资源型乳品企业,作为液态奶产品的后起之秀,携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对城市型乳业企业展开竞争,终于将光明反超。但光明有自己的想法,基于自身城市型乳业企业资源劣势,公司试图建立有利于自己的行业规则。

如今,达能通过增持光明乳业股份,已成为其第三大股东了,在左右光明发展战略方面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人们关注,此中,光明能获得多少以及怎样的国际化战果。

“资本”背后的悬疑

引进跨国公司对于光明来说,也许是一步险棋,但王佳芬们对国际化有自己的理解。

光明乳业前身是1996年9月由牛奶集团(中方)和上实资产(外方)共同投资成立的沪港合资企业。2000年10月,上实食品将其持有的5%、2.5%、2.5%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大众交通、国资公司和达能亚洲,牛奶集团将其持有的5%、2.5%、2.5%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东方希望、国资公司和达能亚洲。股权转让后,光明实现了股份的多元化,跨国公司达能成为股权转让的最大亮点。

2002年8月,光明以6.5元成功发行1,5亿股A股,募集资金9.54亿元。2003年11月,达能亚洲受让了国资公司持有的公司3.85%股份,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上升到7.7%,从而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光明乳业与“资本”结盟合作之路,可以追溯到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佳芬到上海牛奶公司上任之初。王佳芬谋求在“与狼共舞”中,尽快缩小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的差距。

如今,世界食品业巨头达能,会不会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对手演绎对光明的收购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了。

王佳芬说,合作为了学习,学习为了超越,任何企业上市都会面临收购与被收购的风险,但随着上市后光明乳业实力的进一步加强,被收购的风险反而降低。达能现在即使拥有7.7%的股权,与大股东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至于未来的情形,则取决于光明乳业发展得好不好。

“如果我们做得好,大股东是不会把股权卖给别人的。”王佳芬表示,现在光明尚不存在被并购的危险。

达能是否会吃掉光明,问题比较复杂。第一要看吞掉光明是否符合达能的长远利益,第二要看国内乳品行业是否达到赢家通吃的境地,第三要看是否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手中。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乳业现有竞争环境中,达能也许不会贸然吃掉光明,但不排除继续增持公司的股权,凭借达能的实力完全能够掌握吃掉光明的时机。”

用全国奶源做全国市场

光明作为城市型乳企,以液态奶产品的导入者的身份,无疑曾走在了最前面。然而,当液态奶进入超高速发展的时候,其城市型乳企的劣势就表现出来了。这一点,在近两年三元股份的发展中,显得比光明更加突出。

事实上,很早以前,光明就开始贯彻“用全国奶源,做全国市场”这一方针。

经过数年的经营,公司在华东和东北地区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原料供应基地,目前控制着上海地区约90%的奶源,控制存栏奶牛约52000头。近年来,公司已经将奶源收购范围扩大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公司下一步拓展市场打下基础。

据了解,公司在奶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双赢”,注意保护奶农的利益,加大投入,为当地经济服务,积极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建立黑龙江松鹤奶源基地时,虽然初期投入只有3000多万元,但随后已追加到了2亿多元。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公司对奶农进行了较多的预付款,以确保原料奶的供货来源畅通。

公司面对新拓展地区冷藏条件的匮乏,将通过合理布局生产基地建设,适度投放冷柜,提高运输质量,弥补新市场冷藏条件不足的情况,达到产业链互动。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光明目前冷链产品的市场已相继从上海拓展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州、北京、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和地区。

游戏规则制造

光明崇尚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获得市场,不参与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保证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目标,这是公司对自己的定位。

同时,光明始终试图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保鲜奶”是光明努力为其他企业设置的壁垒之一。

资源型乳业企业,尽管在拥有的资源优势,而且在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城市型乳业企业,但城市型企业的优点是接近市场。在“保鲜奶”的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光明有自己的优势,这一点是资源型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由于上海乃至华东地区远离北方奶源基地,而光明牢牢控制着上海的绝大多数奶源,这为资源型企业进入华东尤其是上海设置了壁垒。

光明的差异化

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59.8亿元、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24,8%。王佳芬说,这是光明连续第7年经营业绩实现两位数增长。

王佳芬透露,在去年公司的产品结构中,新产品占有量已达到20%左右。正是由于公司积极求新,才使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使主营业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处于行业前列。随着乳品市场的成熟,差异化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目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酸奶生产企业。与UHT奶(超高温瞬间灭菌奶,相比,酸奶具有更高的毛利率,未来在城市中将具有更大的成长性。同时,光明也意识到了近期UHT奶的市场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机遇。随着消费的升级,功能性奶粉、奶酪、黄油等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可以认为,光明乳业已经从“企业生产规模化盈利”发展到“市场销售规模化盈利”的基础上,开始向“资本和知识管理的盈利”模式发展。

关于建设呼吸型城市绿地的探讨 篇7

1 城市绿地的内涵、绿地率的计算

大多数学术研究者都从绿地的功能上分析了绿地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如净化城市空气、涵养水源、降低噪声等作用, 但鲜有文章及规范对城市中的绿地建设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作详尽阐述。在这种情况下绿地率的审批在各地城市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控制与解决, 我们的城市就会朝不确定的方向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狭义的城市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域内, 具有一定的土层结构, 其上有永久性植被覆盖的城市平面绿化区域。在操作过程中有些规划部门把规划区域内的地下建筑如带有屋顶绿化的地下车库、化粪池及具有不透水下垫层的植草砖停车场等都列入了绿地范围内, 这种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是不恰当的, 特别是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对城市绿地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的城市绿地还应该有下列含义。

1.1 城市绿地必须具有足够的土层厚度

足够厚的土壤覆盖层可有效促进深层土层与地表大气间的热量与水分的交换。当土层周围的空气温度和水分缺失时, 土层的深部地温和水分就会进行补充, 反之则进行吸收, 它是大气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器。

据研究, 大气影响土层的深度在5 m左右, 而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大部分地下建筑物上的覆土厚度在1.5 m以下, 而且很多地方都控制在1 m, 这种仅够植物“保命”的土层厚度由于没有地下深层毛细水的补充, 一旦遇到天气干旱就极易造成土层内水分的全部散失而造成植物的死亡。

1.2 城市绿地应该以建设“呼吸型”绿地为主

“呼吸型”绿地主要是指在绿地建设中, 我们要注意保持城市地表和城市地下土壤间的空气与水之间的交换, 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天气比较干旱少雨, 空气干燥, 许多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 在雨季雨水透过绿地对城市地下水进行补充, 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反之, 我们的一些城市在地面修建了大面积的广场, 而地下又修建了大面积建筑。特别在一些新建住宅区, 地下车库已经把人们从土地上分开。一方面城市处于极度的缺水状态, 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可利用大气降水从城市排水系统流走, 这种“怪圈”至今仍然在我们的城市上演。

1.3 科学计算绿地率是保证建设城市“呼吸型”绿地的重要手段

城市绿地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城市绿地率是保证自然和谐的有效手段, 为此我们的城市规划部门应科学地控制城市的绿地率, 就当前来说有以下两点急需改进:

1) 计算城市绿地率时地下建筑的上覆土层厚度应注明。

项目建设在进行绿地审批时, 要严格限定地下建筑上覆土的厚度。一般地下建筑上的覆土厚度大于3 m时可算绿化用地, 小于3 m而大于1 m时可按一半计算, 小于1 m的仅作为绿化覆盖率指标进行计算。

2) 构筑物下垫层对绿地率的影响应扣除。

在计算单位庭园及小区绿地率时建筑物四周1.5 m, 道路两旁1.0 m的范围内应扣除, 主要原因是由于下部存在不透水下垫层的影响。

2 “呼吸型”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机体, 既然城市植根于土地之上, 我们就应该把城市与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城市融于自然之中。

2.1 有效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土地供应的紧张, 城市容积率在不断增加, 地下建筑的规模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建筑、道路、广场、硬化的城市河道……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被一层无形的“硬壳”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分开, 我们的居所几乎成了完全建在空中的“堡垒”, 同时由于这层“硬壳”的阻隔, 城市缺乏与大地深层次的物质交换而导致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控制, 我们的城市生态建设就会偏离既定的目标。“呼吸型”绿地是城市地表与地下层沟通的“桥梁”, 是储存与释放地层深处热量与水分的窗口, 对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有理想的效果。

2.2 有效缓解城市市政排水的压力

城市规模的逐年扩大, 造成城市市政雨水及污水排放系统压力不堪重负。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 大面积的靠自然土地吸收排放的雨水通道被大量的城市下垫层所阻挡, “簸箕型”城市排水的弊端正在逐步显现。每当雨季来临, 大量的城市雨水涌入城市管网而排走,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加大了城市的运营成本, 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地下水资源得不到补充, 水位逐年下降, 许多城市不得不从外地调水。合理利用城市雨水是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

2.3 有效降低城市中的大气污染

一定土层厚度的绿地可以有效和大气“对流”, 大气中的污染物经雨水稀释降到绿地内再渗入到地下深处, 经各种微生物分解后供植物使用, 从而降低了植物养护的成本, 大气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3 建设“呼吸型”城市绿地是建设自然生态城市的必备条件

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个部分, 我们现在主要讲的是自然生态建设。自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以来, 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成为众多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仅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说我们目前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从严格控制城市绿地率开始, 制定高标准的城市绿地规划, 确实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并且建立行之有效的动态调整与决策系统, 我们建设真正的生态城市才有希望。

4 建设自然生态城市的有效措施

就目前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从严执法, 严格执行绿地审批程序。

2) 把绿地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纳入法制化管理。

3) 严格控制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 埋置深度, 科学确定绿地率。

4) 鼓励进行屋顶及垂直绿化, 对不达标的新建项目由媒体进行公布。

5) 提高社会的环境消费意识。

5 结语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 而后先后有2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而建设生态城市就要先从建设生态环境开始。

摘要:阐述了城市绿地的内涵, 分析了城市绿地率的计算, 探讨了“呼吸型”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建设自然生态城市的有效措施, 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要先从建设生态环境开始, 从而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地率,生态城市,措施

参考文献

城市型大学 篇8

关键词:湖南省,土地集约利用,两型城市,耦合协调,时空特征

“两型城市”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是为了应对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城市发展新理念[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一方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下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能有效促进“两型城市”建设, 改善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 “两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缓解土地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大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空间分异[4,5]、不同行业用地集约度比较[6]、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测算[8]、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9]、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1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11]等方面。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法、熵值法、聚类分析法、模糊评价法、GIS空间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动态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国外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城市规划视角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 如“精明增长”[12]、“紧凑式发展”[13]、“多样化集约式土地利用”[14]等;二是从土地集约利用出发探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证研究[15];三是探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的理论方法和规划模式[16]。这些研究丰富了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体系, 特别是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两型城市”建设等因素的耦合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拟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目标, 从“两型城市”建设角度出发, 对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揭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之间的时空差异特征, 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南岭山地以北, 地处东经108°47′-114°15′, 北纬24°38′-30°08′。2011年湖南省13地级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8925.3904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67%,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3.47%, 湖南城市人口1227.6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 比上年增长7.9%。2007年, 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湖南省以此为契机, 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如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投融资、城乡统筹等体制机制的创新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并进一步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建筑推广机制等, 力求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 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 本研究分析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 揭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 为湖南省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8-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2012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以及2007-2011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研究所指的城市土地为城市市辖区土地。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支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各种理论观点为依托, 考虑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及数据统计的连贯性和真实性, 采用频度统计法对相关期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 选取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 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湖南省2007-2011年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统计数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始指标进行处理, 得出各子目标层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各指标的荷载因子系数, 选因子系数绝对值较大的指标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该方法按照指标贡献率的大小进行排序, 将多指标问题降维处理, 筛选出更加符合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际的评价指标, 使新的评价系统既保持原有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又提高了有效性, 可操作性更强[1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子目标层的权重为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权重的算数平均值。具体结果见表1。

2.1.2“两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两型城市”建设的定量分析仅见文献[18], 研究者构建脱钩分析模型探讨第二产业GDP增长与能源消费和废物排放的相关关系及脱钩程度, 定量评价南昌市1991-2010年“两型城市”的发展。本研究“两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借鉴湖南省《两型城市建设标准》中“两型城市”定量指标, 考虑指标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及数据统计的连贯性, 结合专家咨询, 从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市政设施、居住环境、民生建设、产业转型6个方面确定“两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两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权重及子目标层的权重为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权重的算数平均值。具体结果见表2。

2.2 研究方法

2.2.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两型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设y1, y2……ym为描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m个子目标, 设z1, z2……zn为描述“两型城市”建设的n个子目标, 设yia (i=1, 2…m;a=1, 2…h) 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各子目标的评价指标集, 其中为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个数, zjb (j=1, 2…n;b=1, 2…f) 为“两型城市”建设各子目标的评价指标集, 其中f为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个数。

(2) 采用区间化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两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得出dyia和dzjb数值;

(3) 计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各子目标评价数值:

式中:Uyi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子目标评价值;Uzj为“两型城市”建设子目标评价值。

(4) 计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数值:

式中:Uy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数值;Uz为“两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数值。

2.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测度方法

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其容量耦合系数模型, 得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的耦合度模型。

式中:C为耦合度, Uy和Uz反映系统内所有指标对该子系统贡献的综合。Uy和Uz的值介于0~1之间, 因此C的数值也介于0~1之间, 当C=0时, 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 当C=1时, 耦合度达到最大。耦合度评价标准参考马丽[19]的研究成果, 当0

耦合度可有效评价两系统之间的交互耦合强度, 但其并没有和发展水平的高低结合起来, 即耦合度高可能是低水平的发展, 也可能是高水平的发展, 因而不能完全反映系统的真实发展水平。为了将耦合度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 本文采用协调发展度D来衡量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 具体借鉴廖重斌[20]的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 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

T反应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益或水平, a, b为待定权数, 考虑到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 这里均取值为0.5。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评价标准参考黄木易[21]的研究成果确定, 当0.9≤D≤1为优质协调, 0.8≤D<0.9为良好协调, 0.7≤D<0.8为中级协调, 0.6≤D<0.7为初级协调, 0.5≤D<0.6为弱协调, 0.4≤D<0.5为濒临失调, 0≤D<0.4为失调。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首先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2007-2011年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数值, 结果见图1。

2007-2011年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较低, 但整体呈上升态势,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年均增长36.06%, “两型城市”建设水平年均增长39.21%。综合评价数值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两型城市”建设水平。

其次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2007-2011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数值, 结果见图2。

图2表明湖南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综合水平较低。聚类分析得出湘东和湘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高, 湘南、湘西和湘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时序特征

根据式 (3) 和式 (4) 计算湖南省2007-2011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结果见表3。

2007-2011年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耦合发展均处于颉颃阶段, 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较低, 但“两型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日益旺盛, 土地集约利用在“两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度逐年增加, 但与优质协调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其中2007年两系统处于失调状态, 2008-2009年处于濒临失调, 2010和2011年处于弱协调状态。

3.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

采用湖南省1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 测度各地级市在2007-2011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数值, 具体评价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可知, 在2007-2011年, 13个地级市的耦合度均处于[0.3, 0.5]的区间范围, 表明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之间处于颉颃阶段, 耦合水平较低。为分析两系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 本文利用SPSS 17.0对2007-2011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数值进行聚类 (共分为4类) , 并利用Arc Gis 10.1将上述聚类分析结果输入数字地图, 具体见图3。

从地理空间匹配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 评价结果也呈现了较强的区域经济块状集聚特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是湘东及湘北城市, 协调发展相对较差的是湘西、湘中和湘南城市。这一研究结果与湖南省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其中湘东的长株潭城市群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是湖南的发展重心, 综合经济实力占到全省4成以上, 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高, 耦合协调发展相对较好。湘北的常德属于中国经济中部崛起重心地带, 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 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承接地, 经济发展快,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两型城市”建设综合水平相对较高, 耦合协调发展相对较好;岳阳是湖南首位门户城市, 是中国南北东西交通要道, 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建设, 有效推动岳阳城市经济发展, 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也相对较好。湘南的衡阳是国家布点的老工业基地, 有色、化工和冶炼等重化工业比较集中, 污染物排放量大;郴州是湖南对接华南经济圈的首要门户, 在高铁开通后具有较好的经济区位, 但由于郴州城市规模偏小, 矿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能耗多、污染突出;永州市中心城区建设薄弱, 经济总量偏小, 地均水平偏低,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 因此湘南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 耦合协调发展相对较差。湘中的娄底、益阳、邵阳及湘西的怀化和张家界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中心城区建设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亟待加强, 土地利用效率低, “两型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耦合协调发展较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耦合协调发展视角, 对2007-2011年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关系的时序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 结论为:

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综合水平不高, 但呈逐年上升态势, “两型城市”建设落后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湘东和湘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高, 湘南、湘西和湘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两型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耦合发展处于颉颃阶段, 协调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但与优质协调仍有较大距离。

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两型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是湘东和湘北城市, 协调发展相对较差的地区是湘西、湘中和湘南城市。

4.2 对策建议

(1) 增加土地利用强度。

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率, 加大公共设施用地比重, 避免陷入“摊大饼”的空间发展模式,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 加快产业转型。

借助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扩大万元GDP能耗降低率, 促进“两型城市”建设。

(3) 加强湘南、湘西和湘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两型城市”建设。

湘南城市可借助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湘西城市应加强中心城区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其中怀化可利用其铁路枢纽功能和湖南边界型城市优势, 加大与鄂西、黔东和重庆地区的经贸联系,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张家界市应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经济。湘中娄底应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高效能的矿—煤—电—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邵阳应加强中心城区建设, 扩大对外联系, 促进经济发展, 益阳可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在“两型城市”建设中, 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放在核心位置。

城市轨道交通Y型运行交路研究 篇9

Y型运行交路的部分车站形成共线运营, 列车运行相互影响大, 同时列车交路及其组合方式多, 运营组织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 研究Y型运行交路的运输组织, 对于提高Y型交路运营组织水平、运输能力和可靠性, 满足市民出行需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一、Y型线路典型交路类型

所谓Y型线路, 即两条线路在某一节点站合二为一, 成为一条线路。Y型线路典型交路类型可分为两种, 独立分段运营和贯通运营, 如图1、图2所示。若支线与主线间客流交换较少, 应在支线单独开行小交路;若支线和主线间客流交换较多, 则应开行贯通式运营来满足客流需求。

1.独立式运营模式

独立运营模式是指主、支线各成交路开行独立运营, 跨区域的客流全部在节点站进行换乘。因此, 独立运营可以理解为主线和支线是两条独立的线路。它的优势在于主、支线形成独立交路充分利用各区段运输能力。缺点主要有:第一, 主、支线独立运营, 不利于支线与共线间直达客流出行;第二, 导致节点车站换乘客流增多、乘客等待时间增加、车站运营组织强度增大等问题;第三, 增加列车数, 列车走行线路变长, 全线满载率偏低, 运营经济性降低。

2.贯通式运营模式

贯通式运营模式是指全线采用大交路套跑, 多采用1∶1的发车比例。贯通式运营模式利于支线与共线间直达客流出行, 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运用列车数较少, 全线满载率较高, 运营经济性较好。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 共线段发车间隔较小, 对线路通过能力、起点站折返能力要求较高。

二、Y型线路交路方案影响因素

(一) 节点车站配线设置

Y型线路大多采用独立运营和贯通运营两种, 节点站的站型直接决定着全线的列车开行交路模式。若节点站未设置折返线或前后渡线, 或者该节点站因折返线设置过于简单, 无法进行过多的列车折返, 则该线路只能进行贯通式运营而无法进行独立式运营, 非共线段也无法进行小交路列车开行;若节点站站台和折返线设置能让分支线路的列车进行站内折返, 则该线路可以采用独立式运营。

上海地铁10号线Y型运行交路的节点站是龙溪站, 主线为虹桥火车站至新江湾城站, 支线为航中路至新江湾城站, 其站台设置为一岛一侧3线, 如图3所示。站内有折返线和其他渡线, 全线主要采用贯通式的运营模式。虹桥站是长三角地区最繁忙的车站之一, 因此, 10号线的客流主要为虹桥站往返于市内的乘客。为了解决该区段骤增的断面客流需求, 可在虹桥火车站站后加设折返线, 这样便可加开该区段的小交路以满足来自虹桥站方向的客流, 同时也可灵活转换运营模式, 在高峰和平峰采用不同比例的支线车次。

杭州地铁1号线的节点站是客运中心站, 线路九堡站至下沙西站区段为主线, 九堡站至乔司南站区段为支线, 如图4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既可以独立运营又可以采用贯通式运营的车站。若采用贯通式运营, 临平方向列车进入客运中心站上下客后, 由站后渡线进入主线;若采用独立式运营, 列车由临平方向进入客运中心站上下客后进行站后折返回临平方向。在杭州地铁1号线的车辆运作技术成熟和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提高后, 可采用贯通加小交路折返式的运营模式, 如图5所示。若在支线沿线部分区域有突发大量客流, 如春运期间大量客流前往杭州东站, 则可在支线单独增加小交路列车, 以满足突然增长的客流需求, 该运营模式既满足激增的客流需求, 又不会影响到共线段原有列车开行方案。

(二) 客流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客流分布和车站客流的时间分布, 可以反映出该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本身特征。列车开行交路方案根据线路客流分布情况确定。客流分布特征分为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

1. 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Y型交路有两条分支线路, 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考虑OD客流和高峰断面客流。Y型线路运营中, 共线段与支线段的OD客流量对交路类型影响较大。若采用独立式运营, 节点站换乘量过大导致节点站站内拥堵, 则不宜采用。节点站不宜设在市区内大客流断面位置或支线区段高峰断面客流小于全线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1/4的位置。若节点站的换乘量超过支线区段内高峰断面客流的1/4, 则该线路不宜采用独立式运营。高峰断面流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1+1≤2型, 即两条支线高峰断面流量之和小于等于主线峰值时, 应采用贯通式运营模式;第二种是1+1>2型, 即两条支线高峰断面流量之和远大于主线峰值, 采用独立式运营模式。

2. 客流时间分布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在全天不同时间上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能、线路走向以及车站所处区位的用地性质等。根据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主要有单向峰型、双向峰型、全峰型、突峰型和无峰型。

(三) Y型线路通过能力

线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 (通常是高峰小时) 所能通过的列车数, 主要取决于车站折返能力和线路区间通过能力。

1. 车站折返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折返能力由折返站的最小折返时间决定。影响折返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折返站折返线的布置形式。根据折返方式划分, 折返线主要分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两种。

站前折返, 是指列车在中间车站或终点站利用站前折返线进行折返作业, 站前布置的折返线如图6所示。站前折返的列车空走距离短, 折返时间短, 一定程度上减少线路的基础建设投资。但列车在折返过程中占用轨道, 从而影响后续列车行车安全。行车组织中较少采用站前折返, 特别是列车开行密度高、运行间隔短的条件下, 一般不采用站前折返方式。

站后折返, 是指列车在中间站、终点站利用站后折返线进行折返作业。站后布置的折返线如图7所示。站后折返不存在进路交叉, 可同时进行折返和发车工作, 安全性能好, 而且站后折返进出站速度高, 利于提高列车开行速度。但列车折返走行距离较长, 折返时间长, 增加基础建设投资。站后折返是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最常见的折返方式。

Y型线路共线段发车间隔较小, 开行速度要求较高, 因此, 站后折返较为适用。

2. 线路区间通过能力

Y型线路采用部分共线运营的方式, 共线段的列车开行数等于分支线路的列车开行数之和, 共线段的通过能力将决定整条线路的通过能力。因此在共线运营条件下, 车站和线路的配套设施的配置优化, 对于线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Y型线路主线与支线开行比例

Y型线路的主、支线列车开行比例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分别是客流分布和列车保有量。根据支线的用地情况和客流分布, 确定线路列车开行比例。如南京地铁1号线, 共线区段为主城区, 周边商业发达、小区成熟、客流相对充裕且稳定, 南延线为江宁经济开发区, 是南京的副城区, 居民区较多, 西延线为河西奥体中心, 以大型活动、突发型客流为主, 总体客流不大。运营初期采用1∶1的开行比例模式, 高峰时段南延线开行列车数量不能满足通勤客流需求, 而开行比例改为2∶1的情况下, 基本上能满足各线出行需求, 如表1所示。

四、结论

Y型运行交路在运营组织管理中存在客流组织具有多方向性、非共线段运输能力低、乘客易上下错列车等问题, 必须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充分发挥Y型交路的优势。Y型交路设计应结合客流特征灵活运用不同运营模式, 并合理布置节点车站配线、确定主线与支线的开行比例。

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10

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首推就业, 抚松县2009年的就业情况就给予了很好的证明。截至年末, 全县私营企业累计769户, 个体工商户累计5130户。而当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26户、个体经济组织972户, 分别占全县历年发展总户数的16.3%和18.9%, 增幅之大前所未有。

二、地方政府在创建创业型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业经济是“草根经济”, 它的发展需要适宜的土壤, 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扶持。

1、高起点谋划, 引领全民创业新发展。

明确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 从县情出发, 审时度势, 创新思路, 把“全民创业”确定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之一。快速启动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 在全省各县区中率先召开争创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推进大会。提出营造发展、人文、政策、服务、法制、投资“六个”环境的要求。

筑牢创业基础。县政府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估“三到位”入手, 确保活动扎实开展。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 23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创业带动就业活动领导小组, 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明确了领导和日常办事机构。二是目标责任到位。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县政府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与各乡镇、部门签订责任状。将全民创业带动就业的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考核评估到位。县政府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列入重点督查事项, 建立了年初部署、半年检查、年末总评的制度, 定期督查通报完善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政策等工作情况。

积极营造氛围。从构建创业文化入手, 组织开展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月、联动日和宣传周活动, 县电视台开辟全民创业专栏, 举办创业先锋事迹报告会, 举办创建“创业型城市”成果展,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2、强政策保障, 构建全民创业平台。

多措并举, 优化全民创业环境。一是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 放宽投资领域、登记条件、注册资本、出资限额、经营场所等方面的限制。二是简化登记程序。构建创业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 将原来的初审、受审、审查、核准四项简化为受理、审查、核准三项。三是改善行政管理。政府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 规范行政收费行为, 大力实施“阳光政务”。

破除瓶颈, 激活全民创业要素。一是在资金上进行扶持。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 逐步提高贷款发放额度, 扩展贷款对象, 简化贷款手续;成立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通过省融资服务平台为全县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担保贷款;与省开发银行开展抚松微小企业小额度信用贷款合作。二是在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上下大力气, 对创业者涉及使用土地, 采取了与外地客商享受同等用地政策。对创业人员实行了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筑巢引凤, 夯实全民创业基础。创业的另一个困难就是缺乏场地。一是加快基地建设。依托万良人参市场创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 建立“创业一条街”。二是依托松江河经济开发区创建了松江河创业孵化基地、工业创业园区。三是利用县城城区改造的有利时机, 建立商业步行街、商业广场等一批商业区, 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所。

三、创业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创业发展不足。

发达国家每千人有企业50个左右, 发展中国家平均是20到30个, 而我们每千人却不到10个;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后三年创业率为20%, 而我们还不到1.5%;发达国家服务业容纳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0%左右, 而我们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率仅为31%。

2、创业政策分散。

目前, 出台了各项创业政策, 大多是临时性优惠政策, 或者说是特殊范围内的优惠政策, 而不是长期和普遍地鼓励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比如, 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 我们出台了创业园、创业街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 我们出台了工业区优惠政策;对农民工, 我们出台了农民工创业园优惠政策。同时, 在时间上也有限制, 有的只有两年, 有的只有三年。甚至有些政策不完善、不全面。

3、创业服务不够。

表现在一是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指导与培训机构、师资配置等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够、力量偏软等现象;二是资金瓶颈仍然存在, 光靠目前的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这几个有限的贷款渠道, 还远远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三是创业群体偏单, 对大学生、退役士兵以及其它特殊创业群体还需积极探索;四是创业项目偏少, 适合劳动者的创业项目还需进一步开发;五是后续服务偏弱, 创业成功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 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必须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 优化和谐的创业环境, 落实规范的创业政策;解决好思路定位问题, 做实创业项目推介, 拓展技能型创业培训, 培育免费创业载体;必须解决好主体选择问题, 在失业群众中推行生存创业, 在大学生群众中推行精品创业, 在农民工中推行返乡创业。为此, 建议如下:

1、制定一个文件, 加大政府推动。

通过制定政策, 系统地研究鼓励创业的长久思路、战略、体制, 从而激发全民创业激情, 增强创业积极性, 确保群众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

2、狠抓一个关键, 放大倍增效应。

加大融资服务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平台, 为地方创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 要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力度;再一方面, 创新融资方式, 扩大信用贷款范围, 同时探索采取家庭联保、企业联保等做法, 破解抵押担保难题。

3、完善三个平台, 优化创业环境。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篇11

甘肃玉门,古之羌笛之城,现在,一个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故事又在传响。

转型升级,困境重生。如今,经过再次创业,玉门市已成功走出一条转型升级路。

1957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87.8%,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之城。

依矿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又当如何?

1995年以后,玉门石油资源濒临枯竭,1998年,原煤产量仅为38万吨。

矿竭城衰、油枯人散。油田生活基地和市政单位搬迁,玉门经济发展和社会布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和糖酒、五金、饮服等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人才大量流失。新世纪之交,玉门市政府驻地也搬迁至78公里之外原玉门县址——玉门镇。

玉门市政府的新驻地,被称为“世界风口”。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玉门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推进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2010年成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玉门又重点发展黑色有色冶金、煤化工、建材非金属等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依托老市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闲置资产,发展机械加工、矿选冶炼、建筑建材、石油转化等配套产业,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

如今,玉门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涅槃重生。

玉门,历史悠久,亘古迭今。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声名远扬、流传千古。不仅如此,玉门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然而,面对石油资源的枯竭,这个靠石油而生的城市不得不另谋生计。

荣耀:曾经半个世纪的辉煌

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1938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39年3月,玉门老君庙油田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井,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

1957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87.8%,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从此,玉门油田无可替代地承担起了中国石油工业“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和“出人才、出技术、出设备、出生产管理经验”的“三大四出”历史重任,先后支援了陕西、克拉玛依、青海等20多个油田和上海、兰州、南充等炼油厂,以及北京、西安、西南石油学院和石油物探局、石油管道局等兄弟单位。特别是在大庆、四川盆地、长庆和吐哈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建设中,玉门油田更是倾其所有,贡献了自己最精锐的技术力量和最精良的设备。

建矿以来,玉门油田先后向全国各大油田培养输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职工12万人,支援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至2015年,玉门油矿累计开采石油3682万吨,年均开采52.6万吨,1959年达到140万吨;加工原油6537万吨。“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这是著名诗人李季对辉煌了半个世纪的玉门的真实写照,玉门不仅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造就了大量人才,创造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后培养了6名两院院士和10多位省部级以上干部,孕育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玉门市作为典型的依矿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是历史宿命,搬迁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阵痛:艰难的转型历程

石油资源逐步枯竭,关联产业严重衰退。1995年以后,玉门油田石油资源濒临枯竭,原油产量大幅下降,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下降73%。据有关专家分析,老君庙、鸭儿峡两个老油矿开采服役年限不足10年。虽然2000年以来勘探建设了青西油田,但目前原油产量仅稳定在50万吨左右,老油田的产能还在持续下降。玉门炼油厂主要靠外购原油维持生产,年加工原油在200万吨左右。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油田企业进行了多次改组改制和经营结构、布局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服务石油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系统、工商企业框架和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1998年以来,地方政府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和糖酒、五金、饮服等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2000年前后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几乎崩溃。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石油产业的高度依赖,形成了“一油独大”畸形畸重、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玉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尽管玉门市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接续产业项目,着力构建地方工商业新体系,但地方工业经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带动能力弱,短时间内难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近年来市属工业经济比重一直在6%—8%之间徘徊,调整经济结构布局任重道远。目前,玉门市经济总量的65%、财政收入的60%、税收总额的87.4%直接源于玉门油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弱化。玉门建市53年来,为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玉门人民群众牺牲自身利益,倾注大量心血,支持、支援、服务玉门油田,集中财力在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及粮油、百货、副食品供应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市局两家共享共用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但随着油田经营结构的调整,过去靠政府埋单的服务机构和人员却成了玉门的包袱。2002年随着油田生活基地的搬迁,玉门油田将学校、医院及大部分三产服务机构搬迁至酒泉市肃州区,造成玉门市老市区共105处、65.8万平方米的资产闲置。一方面,使城市服务功能迅速弱化,另一方面,闲置资产的管护难度和成本逐年加大。同时,由于油田生活基地和市政搬迁,近年来老市区城市建设投入较少,加之城市道路、供暖、供水、供电等设施老化严重,其中大部分设施已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生产和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急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更新,城市管理维护任务艰巨。以前曾是玉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老市区,在市政搬迁后已成为躺在废墟中的“摇篮”。在新市区建设方面,由于市政府驻地被迫迁址玉门镇后,迁址工程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近年来虽然负债建成了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但总体上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通讯等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新的消费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城市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还比较弱。

nlc202309081605

随着油田生活基地和市政单位搬迁,玉门经济发展和社会布局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近年来玉门市教育、文化、卫生、经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大量外流,由于老市区人居环境恶化,新市区城市功能不完善,引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困难很大。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全市共流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技术工人6000余人。由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对全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契机:绿色新能源带来曙光

为了摆脱矿竭城衰、油枯人散的困境,在新世纪之交,玉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做出了市政府驻地搬迁至78公里之外原玉门县址——玉门镇的艰难抉择。新的玉门市政府驻地,被称为“世界风口”,在国家发改委、国家气象局风能资源区划中,玉门被确定为二类风资源区,70米高度平均风速7.9米/秒,平均风功率密度506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8085小时,年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2000万千瓦以上,且不占耕地,不移民,无破坏性风速,非常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同时,玉门境内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日照时数在3362小时以上,年总辐射量每平方米约6400兆焦耳,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超过310天,可用来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理想区域,也是甘肃省太阳能总辐射量最高区域之一,这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在稳定石油化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将煤化工产业作为推动新能源、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三大基地”建设的龙头产业,发挥“疆煤东运”“蒙煤南下”通道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电力资源,谋划了焦炉煤气、煤焦油等一批产业链项目,抢抓甘肃省政府编制《甘肃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的机遇,多方汇报争取,初步将玉门市列为煤炭资源转化利用基地,在玉门布局了年产2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200万吨焦油加氢、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重大项目,着力将玉门的建化工业园区打造成甘肃省重要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接续产业,打破“一油独大”局面,构建多元并举、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玉门迁址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

发展最迅猛的是新能源产业基地。市政迁址后,我们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抢抓国家建设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大机遇,着眼于建设全国一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首位产业,整体规划、联动开发、协调推进,大力弘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持续实施“攻风电、战百万”行动,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各类装机达372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40万千瓦、光电装机20万千瓦。同时坚持多能并举、互补开发,建成小水电站27座,装机17.2万千瓦,建成火电厂3座,装机91.8万千瓦;大唐八〇三2×30万千瓦火电项目已基本建成,神华国能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完成可研评审;昌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甘肃省选点规划。2010年玉门被授予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发展最具潜力的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我们抢抓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机遇,着眼于创建国家级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在玉门东镇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重点发展黑色有色冶金、煤化工、建材非金属等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循环产业链,努力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着力构建各产业链之间互为原料、循环利用、关联协作的循环体系,实现资源有序利用。特别是2011年以来抢抓酒泉市设立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重大机遇,累计投资10亿元,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编制,新建配套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专门为园区建成大红泉水库,健全完善金融、行政、住房等配套服务,举全市之力引进300万吨焦化、100万吨煤焦油、20万吨芳烃、30万吨煤质分离等一批项目入驻园区,浩海焦化、源润丰混合芳烃、静洋钛白等22户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建成区扩展到8平方公里,成为聚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发展最有基础的是石化产业基地。我们按照“增采、扩炼、改造、延伸”的思路,不断提升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实现玉门油田“双百”目标,强化地企合作,大力支持油田勘探开发,共同争取实施炼化扩容、石油储备等重大项目,促进基础石化产业壮大规模、延长生产期。依托老市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闲置资产,围绕油田上游搞配套、下游深加工,大力发展机械加工、矿选冶炼、建筑建材、石油转化等配套产业,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目前,玉门油田采油量、炼油量分别稳定在50万吨和200万吨左右,炼化厂技改项目正在建设,石化产业基地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3年的7:75:18调整为2015年的9:53:38,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形势,玉门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转型动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条件更加稳固,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在全面小康、富民强市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乘势而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新玉门,奋力谱写创新发展、开放开发、普惠共享的崭新篇章。

城市型大学 篇12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形成初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 在城市经济的总比重中资源经济占到40%甚至更高的比例。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所以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 矿产资源优势逐渐被削弱, 资源枯竭问题接踵而来。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并不是资源完全枯竭, 而是指原优势资源或主体资源的储量下降到已探明储量的一定比例时, 我们认为该城市即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行列。一般当资源的开采量达到资源探明储量的60%~70%, 开采时间达到或者超过设计年限的75%时, 即认为城市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城市资源枯竭情况又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进一步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

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着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2 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枣庄市因煤兴市, 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枣庄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及化工为国家纳税64亿元, 为国家及地方财政做出重大贡献。其中煤炭、水泥建材产业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左右。但枣庄市煤炭资源开采时间长、开采量大加之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导致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通过表1可知, 枣庄市东部煤矿几乎全部枯竭关停, 只有为数不多的矿区分布于枣庄的西部。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使原本占据半壁江山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面临极大挑战, 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2 重工业所占比重大, 轻工业发展不足

枣庄市长期以来严重依赖煤炭类资源型产业, 虽然2012年枣庄市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但是从图1“2008年与2012年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 枣庄产业机构仍呈现出高度的单一性,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比重占三次产业比例的58.2%, 与2008年相比,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8.8%:62.8%:28.4%调整为7.8%:58.2%:34.0%。由图1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明显看出, 第二产业比重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居不下。产业结构呈现高度单一的特点。

由图2枣庄市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可知:枣庄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中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则发展不足。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溢出正效应逐步减弱,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存在偏差。

2.3 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

同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一样, 枣庄市对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开采、初加工为主。这种简单的生产方式造成枣庄市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虽然这种生产方式会带来那么多的问题, 但是它仍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首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其次, 短期利益的趋势, 使得人们忽视了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等, 仅通过简单的开采、初加工便可获得极高的利润;最后, 唯GDP论英雄的观念, 使得国家、地方政府迫切希望经济快速发展, 这给这种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更好的依靠。以上种种原因最终造成了资源型城市工业产业链短, 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2.4 局部地区生态脆弱, 居住环境恶化

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 在开发过程中枣庄市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轨迹。在开发过程中,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理念, 由此产生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通过“图3 2012年山东省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及“图42012年枣庄市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对比可以看出枣庄市污染物排放量大, 空气质量不理想, 其中二氧化物比重和可吸入颗粒物比重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大气污染外, 在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洗煤废水、煤矸石等污染物,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枣庄市对煤矸石的再利用还很欠缺。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不仅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同时煤矸石极易自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 对大气造成污染。矿山挖掘还造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区,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5 社会民生问题凸显

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造成劳动力专业化倾向过重, 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的产业工人为主, 工人技术单一, 文化水平层次普遍偏低, 再就业困难多, 尽管枣矿集团等企业积极到新疆等地开辟新能源基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通过转产、转岗、转移等途径解决工人再就业问题, 也只是分流了7000人, 全市因为关闭煤矿而下岗无法就业的工人就超过2万人, 他们只能靠社会保障解决生计问题, 社会保障压力大。另一方面, 引进人才有困难, 本地人才流失严重。枣庄市因煤兴市, 如今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当年的经济繁荣景象已不再。加之枣庄市外部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制约了枣庄市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民生问题接踵而至。

3 枣庄市经济发展转型的优势条件分析

3.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 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跨东经116°~117°, 北纬34°~35°, 东接临沂, 西濒微山湖, 南与江苏搭界, 北与济宁濒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 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北部山亭区境内的高山为全市最高点, 海拔620m。山亭区境内群山连绵起伏, 横亘在市北部。西部滨湖及沿运地带地势最低, 海拔30~40m, 地面平坦。枣庄市境内地形复杂, 遍布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其中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4.6%、26.6%、18.8%。枣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700~900mm, 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为农业生产、工业活动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枣庄市属于黄淮流域, 水系发达, 境内共24条大小河流, 大部分发源于地势较高的东北山区。其中境内唯一一条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39km, 曾为枣庄市交通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

3.2 独特的旅游资源

枣庄市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 形成以滕州微山湖湿地、山亭抱犊崮—熊耳山、峄城冠世榴园和温泉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旅游。滕州市拥有国家一流的微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山亭区则是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 例如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莲青山、岩马水库、洪门葡萄节、水泉古梨园、店子长红枣节等;其次, 山亭翼云山石板部落的项目的开发又为山亭旅游增添了一份民俗风情特色。峄城区则依托其万亩冠世石榴园、青檀寺等发展乡村观光旅游。通过建设温泉小镇度假村、山亭汉诺庄园、峄城区仙沐温泉将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提升为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度假区。

以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遗址、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核心, 包括台儿庄战史陈列馆、李宗仁史料馆, 丰富史料内涵, 提升景区档次, 建成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历史上, 中兴矿业集团对于枣庄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枣庄市煤炭资源的枯竭, 中兴工业文化遗址成为枣庄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枣庄市根据自身情况, 大胆创新, 利用市南区大面积土地, 建设枣庄市50年以来工业历史街区, 展现枣庄市近现代工业文明。

最后, 枣庄市深刻挖掘北辛文化、奚仲文化和墨班文化, 弘扬远古文化的同时, 不断推陈出新, 依据奚仲的精髓文化打造中国越野车基地, 一方面发展了远古文化旅游,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热点, 吸引更多的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

3.3 相对优越的区位

进一步完善境内五纵八横的公路主框架, 从而实现对外联系方便快捷。通过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京沪高铁, 向北可与京津唐地区紧密相连, 向南可延伸至沪宁杭地区;枣庄附近有完善的港口及机场设施, 东毗青岛、日照港口及临沂机场;南邻白云机场及连云港。近几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实施, 欧亚大陆桥加快了枣庄走向中西部的步伐。枣临铁路与枣临高速公路将打通枣庄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枣庄市加快了市内交通线路的建设, 随着BRT线路B1~B10的陆续开通, 初步形成了连通五区一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枣庄、滕州火车站实现动车组停靠, 大大加速了同城化步伐。正在施工建设的枣临高速公路、枣临铁路进展顺利;据统计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60.1km, 其中干线公路标准达到二级以上;枣庄港、台儿庄复线船闸建成, 位于枣庄段运河质量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 通航能力与以往相比提升一倍, 枣庄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3.4 较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方面, 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关注给枣庄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 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外部转型机遇。作为山东省唯一选定的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 枣庄市享受了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 枣庄市转型成功与否对山东省其他有着类似情况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因此, 在思想上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12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针对枣庄市转型情况出台《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 (鲁政发[2009]134号) 。该意见对转型工作的重要性、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为枣庄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枣庄市也分外重视城市的转型。通过建设专门的政府机构如旅服局等对枣庄市的旅游产业进行管理;枣庄市积极参加省外各种旅游资源交流会,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借助媒体的力量, 将枣庄市的明信片“江北水乡、运河之都”、“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等在中央一套、香港凤凰卫视、山东电视台等进行滚动播出。

3.5 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

枣庄市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其经济总量位居我国资源枯竭城市中等偏上的位置。2012年, 全市GDP实现1561.68亿元, 人均41720元。枣庄市注重发展煤化工、建材、旅游等替代产业,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目前, 全市共有煤化工企业24家, 其中16家已建成投产, 其固定资产额高达110亿元, 年收益58亿;另外8家为在建项目, 预计总投资额121亿元, 截至目前已投资40.9亿元, 总体来看, 枣庄市煤化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力十足。除此之外, 枣庄市建材工业实力不凡。其中枣庄市水泥产量和石膏产量均位居全省榜首。枣庄市滕州凭借先进技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将中小机床打造为中国产业集群50强品牌, 成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和“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除此之外, 枣庄市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基础,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6“五区一市”发展方向各有特色

各区市明确定位, 突出优势,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错位发展, 如图5所示。

4 枣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措施

4.1 以农业为基础,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农业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枣庄市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融合发展多种农业类型,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枣庄市最先从根本着手,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打牢根基。首先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保证农业用水及居民用水安全;其次, 利用3S技术, 实时监测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 用来指导灾前应急、灾中指挥、灾后重建等工作, 减少农业损失。

枣庄市大力建设农业基地, 形成农业产业体系, 扩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加强良种化生产, 实现产品优质化, 从而形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为根据, 枣庄市围绕台儿庄、薛城、峄城和滕州为中心, 建设成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山亭区和滕州市为中心, 建设火樱桃、长红枣、马铃薯、花卉等种植基地, 同时发展豆制品、水产品、乳畜产品加工基地, 最终打造成为特色农产品基地。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注重对生态坏境的保护,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山亭区西集镇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形成了以地下沼气池、地面太阳灶和太阳能采暖房、空中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一体的不同时空分布、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 净化了环境。同时实施有机肥, 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量, 大力推广无公害大棚蔬菜及农产品, 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化、绿色化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化。

最后, 枣庄市依靠先进技术, 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战略。提倡使用滴水灌溉、喷灌, 对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改良, 测土施肥, 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 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机械化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利用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精准设施农业。枣庄市还注重引进农业技术人员, 壮大农业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实际生产之中, 惠及广大农民;提高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农民提供全面可靠的市场信息,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了农业生产利润, 取得了规模效益。

4.2 优化工业结构, 合理工业布局

枣庄市以工业为主导, 延长产业链,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形成三大产业基地。首先, 依托煤炭资源, 通过拉长产业链, 形成煤气、焦炭、液化气、甲醇、三聚氰胺等化工企业为主的产业链;依托创建以煤炭化工、能源、建材为主的煤化工基地;其次,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通过招商引资, 开拓内蒙古、贵州等中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 确保枣庄市后续煤炭资源的安全, 保证煤炭供给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对市内火电厂的综合治理, 关停中小火电厂, 以10万kW以上的火电机组为重点建设项目, 如田陈富源煤矸石电厂、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等,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最后, 以水泥、石膏等为原料, 依靠科技和创新, 紧跟时代需求, 发展装饰材料、玻璃深加工品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型建材, 努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建材基地。

枣庄市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 打造枣庄市机械制造业集群。首先, 依托枣庄市良好的地理自然环境, 利用各区县农业区位优势, 生产不同农产品, 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 逐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第二, 以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为中心, 注重发展服装销售、专业物流等配套产业, 从而以区域为单位建设服装产业集群。第三, 以鲁南机床、华源数控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重点发展特种车辆、机床零部件、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 形成机床产业集群。最后, 依托高新技术, 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智能电网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集群。

4.3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为促进枣庄市旅游业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吃穿住用行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进服务功能转型。打造商品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购物街区;构建以星级酒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为补充的接待体系;创新旅游产品, 将特色饮食、民风民俗创新开发, 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打造多层次旅游;其次, 以生态观光旅游、运河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远古文化旅游、工业遗产旅游为中心, 打造四大特色旅游。这样就形成了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景点管理的一体化建设, 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而将枣庄市旅游产业做好做强做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因此, 枣庄在转型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大局观念, 正确处理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通过探索长期的保障机制, 使枣庄市走上一条制度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摘要:指出了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分析了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势条件, 进而提出了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枣庄市统计局.2013年枣庄市统计年鉴[R].枣庄:枣庄市统计局, 2013.

[3]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R].济南: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1.

上一篇:关系规范化论文下一篇:学生数学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