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法律责任争议问题

2024-05-18

公证法律责任争议问题(通用6篇)

公证法律责任争议问题 篇1

随着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及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 “打官司, 就是打证据”, 正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接受。证据保全公证就是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取得对自己有利证据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保全证据公证的概念

保全证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 依法对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以后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证据、行为过程通过复制、拍照、录相、笔录等方式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监督, 以确保其真实性和证明力的活动。 (1)

二、保全证据公证现实操作所应注意的问题

实际操作中保全证据公证形式复杂, 过程多变。比较常见的有手机短信证据保全、网页侵权证据保全、交通事故现场证据保全、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假冒专利产品、侵权物证证据保全、甚至为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行为过程证据保全等等, 不胜枚举。公证人员在进行保全证据公证时因涉及到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可能产生的侵权问题, 如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权, 以下, 笔者以这两方面为例, 对公正和侵权问题进行探讨。

(一) 隐私权

举例: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

当事人因相对方欠债、怀疑配偶一方有外遇、他人语言侮辱等事项, 可能持载有相关短信内容的手机申请对短信内容进行证据保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手机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通讯工具, 人们化繁就简, 通过短信来进行联络, 表达感情, 这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宪法赋予公民享有通信自由、通信秘密不受任何人干涉的权利。那么, 当事人申请对此类事项进行公证是否属于公证机构的受理范围呢?

隐私是指一个自然人拥有的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个人生活信息和个人生活资料, 如身高、饮食喜好、收入、债务、性关系史等。 (2) 我国立法迄今为止并未明确承认隐私权, 但对公民的隐私利益以间接保护的方式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 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 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造成一定影响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要件有:1.未经权利人同意;2.实施了披露行为;3.主观上为故意;4.为不特定的第三人所知晓。四个要件缺一不可。而公证机构在受理当事人申请时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为当事人保密, 保密义务的约束不致将事件扩大化, 所以从构成要件上说公证机构不具备成立侵权的条件。另外, 从侵权行为构成要素中的“因果关系”上分析, 保全证据公证的结果不是已经证明了保全证据相对方的侵权行为, 而只是采用合理的方式, 如拍照、录像等对手机上显示的信息内容进行固定, 证明事实确实发生、如此表达, 至于其是否对申请人造成了损害结果则是诉讼程序的问题, 与公证程序无关。因此, 公证机构依法受理此类公证业务是没有问题的。

(二) 公民私有住宅不受侵犯权

举例:单方收回出租房屋证据保全公证。

公民私有住宅不受侵犯, 是宪法所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何谓“住宅”?从法律上讲, 是公民的住所, 至于该公民是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则在所不问。现实生活中有当事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 但承租人在租期结束之后拒不搬出, 也不申请续租, 而是以强占的方式在其中居住;或者承租人外出, 租期界至, 无法退租, 而其物品尚在屋中。出租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协商不成或没条件协商的情况下, 破门而入, 将承租人的物品搬出。公证实践中, 有当事人申请对此类行为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并对房屋内物品进行清点、收存。此类公证事项, 由于直接涉及到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权益, 在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相对人不予配合, 严重的引发暴力冲突, 致使现场局面无法控制。由于公证机构的性质发展趋向为社会中介组织, 其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 没有法律上所保护的取证强制力。公证机构对所收存物品的空间进行封存所采取的封签也不具有行政或司法机关查封的性质。 (3) 从这个意义上讲, 公证人员在未征得房屋居住人的同意随同出租人“破门而入”的行为属于典型的私闯他人住宅行为, 是对他人生活空间、私密空间的严重践踏, 侵犯了保全证据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属侵权行为。参与此公证活动的公证人员及其所属公证机构应对此行为承担民事法律上的侵权责任。

总之, 目前我国法律所承认的证据保全机关只有人民法院和公证机构, 而公证机构的社会性质正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向事业单位转变, 趋向社会中介机构。我们在呼吁加强公证法制建设、完善公证服务程序的同时, 也迫切希望立法、司法机关能够审时度势, 制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证据取得制度, 尽快出台完备的保全证据公证程序, 使得当事人在举证时不必为调取证据所苦恼, 公证机构不必为可能违法而担心丧失社会公信力, 人民法院也不必为案件一再推迟结案而影响法制权威。

摘要:公证机构应当事人的申请, 对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可能会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依法采取合理方式进行保全, 此行为过程由于涉及到保全证据相对方, 可能会侵犯相对方的人身、财产权益。笔者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 在文章中对公证机构保全证据公证如何最大可能地杜绝侵权行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保全证据公证,侵权,隐私权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公证员协会关于办理保全证据公证的指导意见》第一条。

②李建伟:《民法69讲》, 人民法院出版社, 第116页。

③《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关于〈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中对物证能否采用封签进行封存的请示〉的复函》。

公证法律责任争议问题 篇2

夫妻财产协议的生效需要符合合同一般有效要件, 还要能够具备其特殊的生效条件, 我国的婚姻法中有着详细的规定, 对于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相关规定内容中指明, 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和婚前财产约定对双方有着约束力。

二、公证夫妻财产协议的重要性以及范围分析

( 一) 公证夫妻财产协议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当前正处在全面改革的重要时期, 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作为法治国家, 在法律上的完善是必要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下, 我国的法制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也已经得到了确定, 其中在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就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我国在婚姻法中对夫妻财产协议要采取书面形式进行确定, 这就体现了公民可以自主处分合法财产权利[1]。随着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化, 对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也有着积极作用, 其中夫妻财产协议公证就有着其重要性, 夫妻财产问题对家庭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而通过办理财产协议公证就能从根本上对财产分配以及产权归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维护了家庭和睦以及社会和谐稳定。这也为司法机关在认定以及分割夫妻共有财产过程中提供了重要证据, 对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协议以及证明材料的审查下就能使得协议条款符合法律规定, 从而就能为夫妻双方解除了后顾之忧。除此之外, 对群众的法治观念以及公证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增强, 这对妥善解决人们婚姻关系当中的法律问题就有着积极作用。

( 二) 公证夫妻财产协议的范围分析

实际的夫妻财产协议实施中人身关系是占主要位置的, 而财产关系则是依附地位, 所以对夫妻财产协议进行公证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就有着实质性意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公民的自身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夫妻双方协议商定财产关系的情况也愈来愈多。夫妻财产协议公证要能在一定范围之内, 所以在具体过程中就要能够明确哪些是夫妻共同的财产, 哪些是一方的财产, 这就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有着重要作用。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范围确定过程中要能考虑几个层面的问题, 婚后所得财产不一定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有的是专属一方的[2]。婚前的个人财产不属夫妻共同财产, 共同财产还要能够包括婚姻关系存续间一方以及双方所得产生的孳息。再有对非典型夫妻共同财产进行界定中,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以及专业军人所得复员费等应为个人财产, 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要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三、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问题以及完善措施探究

( 一) 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问题分析

夫妻财产协议公证中还有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我国当前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约定形式以及财产范围等通过法律形式进行了规范化, 是在双方自愿前提下实施的, 以及没有经过公证的夫妻财产协议就比较难以确定其真实性。这样在具体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当事人在法律的认识上存有误区, 二人财产协议当中提前约定放弃对方继承权方面, 夫妻财产协议自身只涉及到夫妻二人财产归属, 而实际是二人对财产实施自由约定下要求对方对没有发生财产权利作出提前放弃约定, 比较常发生在再婚身上。对于为解决将来由子女继承财产签订的夫妻财产协议的人来说, 没有订立遗嘱下一方去世另一方对财产继承权并没有表示放弃, 那么两人之前的继承权就作出放弃约定, 这对健在的一方来说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3]。还有是夫妻一方把婚前的财产完全约定为对方所有, 这一误区的存在也比较普遍, 夫妻一方把自己婚前财产约定为另一方所有是赠与行为, 但在合同法当中就明确了对婚姻家庭继承关系并不适用。

还有存在的误区就是我的就是我的, 你的也是我的, 一些夫妻签订财产协议过程中, 一方只对自己的财产权重视, 而将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让对方来承担。这样在双方存在着矛盾的时候会对之前两人签订的内容不平等协议发生争执。另一方面的误区就是通过订立财产约定逃避债务, 将财产约定为一方所有, 从而使得另一方债权人权利受到侵害, 在面对债权不能实现危险的发生就比较普遍。

夫妻财产协议公证在当前还有着一些局限所在, 主要是法律没有对夫妻财产协议必须公证得到明确化, 以及立法对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规定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 夫妻财产约定公证对保护财产所有者权益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最后就是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统一方面也比较缺乏[4]。

( 二) 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完善措施探究

对当前我国的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要能进一步完善, 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相关内容, 在现阶段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所以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要能充分重视, 并结合实际进行对法律规定作出适当的修订, 使之能够和当前这一方面的情况相契合。笔者结合实际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你, 并制定了相应策略, 希望有助于实际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完善性。

第一, 通过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问题的分析, 就要能够制定针对性策略加以解决, 首先要能及时的构建立法完整框架, 针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进行制定强性的规定。当前的婚姻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要公证的条款, 为能预防夫妻双方以及一方任意曲解订立的夫妻财产协议内容, 从而造成夫妻间的争议, 就要能够从立法层面进行着手, 对夫妻财产协议制定强性的规定, 以经过公证作为有效条件。

第二, 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完善要建立对其申报登记公示的相关制度, 这就需要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申报登记公示机构进行确定。在这一制度下将夫妻财产协议公证以及婚姻登记的信息统一归档, 还要在当事人留存的公证书上做好归档的标注[5]。再有是要能对夫妻财产协议的申报登记程序进行明确化, 如果在婚前订立婚前财产协议公证, 那么双方就要在婚姻登记过程中向婚姻登记部门提交财产协议公证书实施登记, 除此之外就是要能明确婚前财产协议公证来登记作为对抗第三人要件。

第三, 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完善措施实施过程中, 要能对和其他的相关法律制度协调统一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国的物权法登记要件主义和婚姻法的规定要能是融合的法律关系, 例如在房产证的登记手续方面就要当事人写明单独所有, 一方不在场就要出具夫妻财产协议公证书, 这样对之后的纠纷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避免。对于认定夫妻财产取得的时间上, 不仅要看成财产实物的取得时间, 还要能看其作为权利取得的时间[6]。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 经济社会的大变革使得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一些变化, 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办理已经成为当前人们追求自主平等婚姻的有效法律形式。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在立法上会更加的完善, 在协议的公证下对家庭的和谐以及社会稳定的作用发挥也会更加的有力。此次主要对夫妻协议公证的重要性以及范围进行了分析, 然后就实际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 在此次理论研究下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的婚姻法能够进一步的完善, 由于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 有待后来者居上为我国的婚姻法的完善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田韶华.夫妻问赠与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 2014 (02) .

[2]马浩, 房绍坤.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非诉讼离婚协议之效力[J].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

[3]汪家元.婚姻法司法解释中夫妻财产“赠与”规定之反思[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法治论丛) , 2014 (01) .

[4]童付章.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婚后归对方所有之约定的法律探讨——兼评《〈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 》第6条[J].法治研究, 2013 (12) .

[5]彭琳.浅析诉前离婚协议的性质[J].青春岁月, 2013 (22) .

公证法律责任争议问题 篇3

公证在诉讼中所具有的证明效力主要体现为证据力,这种证据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证书本身具有着难以辩驳的证明力;二是在效力方面,公证书显然要比私证书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最优证据规则作出了如下规定:“经过公证、等级的书证,其所具有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与证人证言。”这主要是因为公证书具有着法定性质,并且公证书是经过公证人核对的,所以其真实性更加权威;三是对于诉讼中已经作出公证的内容,当事人不必在此对其真实性作出确认。对于做过公证的内容,法官也可以直接认定为事实,只要这些公证证明没有被相关的公证证明推翻,公证书所具有的证明力则是最高的。由此可见,公证书在诉讼过程中具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证书与公文书的界定和区分。许多国外立法把公证书的性质明确规定为公文书,但是因为我国公证机构本身的性质并不明确,所以也对公证属性的明确产生了影响与制约。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将公证书纳入公文书体系中;二是在法院审查公证书的方式方面存在争议。部分人认为法院审查公证书的过程中要开展形式审查,即审查公证书所具有的法律真实性,而部分人却认为需要开展是指审查,即对实施所具有的真实性作出审查;三是公证书在法庭出示和质证问题方面存在争议。认为公证书有必要在法庭出示并作出质证的观点主要是以《证据规则》中所作出的规定和审判独立原则以及质证可以公证书审查等内容作出论据,他们认为对公证书开展质证,是符合依法诉讼需求的必要途径,同时并不代表着对公证所具有的证明效力作出质疑与否定。但是反对公证书在法庭出示并作出质证的群体则认为公证书本身是司法认知范围中重要的证据种类之一,所以没有特殊情况并没有必要作出质证。在我国对审判方式作出深入改革的环境中,公证本身所具有的效力应当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事实上,公证书公证效力的发挥却并不理想。一些法官由于在认识方面存在模糊问题而仅仅把公证书当做一般的证据来对待。甚至一些法官对公证的事实进行回避,将公证行为当做没有发生。这导致了当事人难以了解到公证书本身所具有的证明效力,从而制约了当事人进行公证申请的热情。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公证书公证效力的发挥,同时对公证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造成了损害。在此过程中,社会大众欠缺利用公证书对自身权益作出维护的认识之外,公证证明效力保障制度的构建确实也是导致各类争议与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公证效力争议救济和证明效力

在实施《公证法》之前,我国在公证救济方面实行复议与申诉等诉讼救济与行政救济共同使用的方式。如果当事人对于公证处行为和决定产生异议,则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胜诉。公证处以及申诉人如果对司法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处理具有异议,则可以在有效期限内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在法院审判工作中,因为公证机构的性质、诉讼地位并不明确,所以对于与公证事项相关的诉讼,法院可以当做行政诉讼来处理,其中,司法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出现,同时也可以当做民事诉讼来处理,其中公证机构作为被告出现。但是《公证程序规则》与《公证法》则对公证救济的途径规定了新的内容,当事人能够请求复查,并通过向公证协会进行投诉和提出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获得救济。如果当事人对公证书存在异议,则可以向公证机构申请复查。如果公证书内容不符合事实或者出现违法内容,则公证机构应当对公证书进行撤销。如果当事人对公证书所作出的撤销决定具有意义,则可以向公证协会投诉。在《公证程序规则》与《公证法》所作出的新规定当中可以发现,诉讼中的公证书可以作为具有较强证明力的证据出现,但是人民法院在受理相关纠纷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权利义务争议为主要内容,而并非对争议中的证据作出判断。公证书本身只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作出证明的重要证据,法院在对当事人争议作出审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组织当事人认证与质证所有证据,在这种诉讼中,公证机构并不被列为当事人。在这些规定中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诉讼中,公证处在司法认知范围,即法院在认定这些事项具有真实性之后则不必在对这些事项作出查证。但是在审判工作中,司法政治程序的启动和法官法律责任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这项工作也欠缺可操作性,并具有着不规范性和任意性;二是公证将对当时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当做自身职责,公证单位正当的权益也应当得到维护。当公证机构不被列举为当事人时,公证机构所具有的主张则难以进行表达,公证机构所具有的合法利益与难以得到维护。而当法院要求公证机构对当事人进行赔偿时,公证机构则会不知所措;三是当前的公证救济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法院是否可以受理公证书撤销的单独诉讼。部分人认为不能将公证书的撤销当做独立的诉讼请求,这种观点的提出以推动诉讼资源的合理利用、诉讼成本的降低以及减轻公证机构和申请人的经济负担为出发点,虽然这种观点具有着合理性,但是却欠缺法理依据。当当事人仅仅以撤销公证书为内容提出民事诉讼时,法院则可以不直接宣布公证书是否撤销,而可以采用公证书是否能够撤销的方式来进行宣判。事实上,当前公证效力争议救济制度并没有完全做到科学与经济,当一方在诉讼中败诉之后,就会产生赔偿诉讼,虽然公证处可以进行申辩并进入再审,但是在再审之后的当事人仍旧能够提出上诉。

三、公证效力争议救制度的优化

当前我国的公证效力争议救济方式可以实现公证执业风险的降低以及抑制公证责任的扩大,但是却并没有从源头上对公证的后顾之忧作出有效解决,同时也难以有效的对诉讼中公证的证明效力以及公证公信力作出维护。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有必要对公证诉讼救济制度作出完善,在此过程中可以在诉讼法中进行程序性规定的设置,从而让公证人员以及公证机构参与到诉讼过程中。在诉讼过程中,司法认知程序可以依照法官职权来由法官作出自动认知,并以避免法官怠于行使的现象出现,应当赋予当事人申请司法认知程序启动的权利。并且为了确保司法认知的准确性,法官在对事实作出认知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当事人了解认知内容和认知效果,从而让存在异议的当事人做好反驳的条件与准备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另外,在法院对案件作出审理的过程中,对公证证明的实施进行司法认知时,有必要以裁定方式来认知并将认知结果传送给公证机关,并由公证机关自身决定是否参与到诉讼过程中。即,公证单位具有了参与诉讼的权利,当公证机构产生异议之后,则可以通过上诉来让更高级的人民法院来对判决记性纠正。同时,对于具有恶意的诉讼,应当制定明确的制裁措施,从而避免诉讼的随意性,并确保诉讼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参考文献

[1]黄祎.关于我国公证效力的解析[J].政治与法律,2006

[2]陈桂明,黄旭东.公证效力误区之辨析[J].政法论丛,2009

[3]葛宇锋.公证涉诉中公证书证据效力类型分析[J].中国司法,2008

[4]匡大同.论公证在诉讼中的效力和作用[J].才智,2008

[5]杜艳.试述公证证明的法律效力及其争议的救济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7

关于遗嘱公证的几个法律问题探讨 篇4

关键词:遗嘱,遗嘱公证,遗嘱公证效力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法定程序和方式对其自身拥有的合法财产及财产性权益所做的以死亡为生效条件的单方处分行为,是与法定继承相对应的一种遗产处分方式。遗嘱人可以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部分或全部财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财产遗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通常前者称为遗嘱,后者称为遗赠。

遗嘱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遗嘱人本人申请,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的行为符合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除公证遗嘱外,遗嘱人还可通过自书、代书、录音或者口头等方式订立遗嘱。遗嘱公证最大的特点在于效力优先性。《继承法》第20条第3款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继承法意见》”)第42条也明确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之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

通过公证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保证遗产能够按照遗嘱人生前愿望进行分配,继承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是公证行业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笔者在此将在执业过程中遇到的与公证遗嘱效力相关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同行提供稍许借鉴。

一、遗嘱效力的几个情形

(一)没有完全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公证必须由具备遗嘱能力的自然人根据自身真实意思表示亲自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不完全行为能力人无法作出真实意识表示或无法进行意识表示进行判定,因而不完全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是无效的。行为能力又称为遗嘱能力,自然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与他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有关,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善辨认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不完全行为能力人。年满16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除此以外的其他疾病或残疾不影响自然人的遗嘱能力,如患有盲、聋、哑等生理疾病的人,仍具有遗嘱能力,但公证人员应为他们设立遗嘱提供便利,比如手语翻译,确保其内心真实意思表示能够得到完全、准确表达。

是否具有遗嘱能力,应以订立遗嘱时为时间标准进行判定。《继承法意见》第41条规定:“遗嘱人订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公证人员通常根据查阅身份证、与立遗嘱人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判定对方是否具有遗嘱能力,必要时还可要求对方提供精神状况医学证明,如果对方是老年人,还应录像存档备查,防止没有得到遗产的其他继承人或利害关系人对遗嘱真实性提出质疑。

(二)公证遗嘱处分他人财产的,涉及无权处分的遗嘱部分无效

《继承法意见》第38条规定:“遗嘱人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这部分遗嘱应认定无效。”实践中最常见的是夫妻之间一方没有经过另一方同意,处分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份额,无权处分的部分无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夫妻分别提出遗嘱公证申请,按照各自真实意思表示订立遗嘱。如果夫妻一方已经死亡,则需先对死亡一方的遗产进行法定分割,在世一方才有权对其自身拥有的遗产份额订立遗嘱。

(三)在先遗嘱无效

但这种无效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无效,只是在先遗嘱的法律效力被之后订立的更高法律效力的遗嘱取代了。《继承法》第20条第3款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继承法意见》第42条也明确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之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即使两份遗嘱在内容形式上均合法有效,只要内容相互抵触或冲突,就应当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为准,先前遗嘱因为效力低于公证遗嘱不再适用。

(四)没有保留特留份的遗嘱无效

《继承法》第19条、第28条以及继承法司法解释第37条、第45都对此作出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以及未出生的胎儿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也就是说如果订立遗嘱时该继承人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死亡时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来源,也应该对先前遗嘱内容作出变更,为其保留必要份额,这是法律出于社会公序良俗和人道主义考虑对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限制。当然,如果该继承人出现不履行法定义务或遗弃虐待遗嘱人等严重损害遗嘱人权益的情形,其继承权也应当依法予以剥夺。没有保留必留份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其余的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因此公证人员在办理遗嘱公证时应特别提醒申请人保留特留份。

二、遗嘱的变更或撤销

遗嘱变更和撤销的形式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明示的形式是在新立遗嘱中明确表示对前立遗嘱的内容进行变更和撤销。默示的形式是指没有明确意思表示,但通过新立遗嘱的内容或遗嘱人生前对遗嘱中涉及的财产和财产性权益处分的行为中可以推定出对原先所立遗嘱内容进行变更或撤销,如在新立遗嘱中表明财产由其他继承人继承,或将财产进行出售。

公证遗嘱属于要式行为,因而变更或者撤销遗嘱也需要通过公证的方式作出,公证遗嘱人生前自行销毁所持遗嘱的行为起不到变更或撤销遗嘱的效力。司法部《公证遗嘱细则》第22条规定:“公证遗嘱生效前,非经遗嘱人申请并履行公证程序,不得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有意见认为这是对遗嘱人撤销和变更遗嘱权利的限制和剥夺,违反了遗嘱自由原则,不利于保护遗嘱人意思自治的保护,在程序上也过于繁琐[1]。

笔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首先,全国统一的公证遗嘱查询平台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行,只要公证人员将死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输入系统,即可查询死者生前是否订立过公证遗嘱,遗嘱内容以及是否为最后一份公证遗嘱等信息,通过该平台,将公证遗嘱信息进行统一整合汇总,确保遗嘱能够快捷执行,避免继承发生错误后重新分配,甚至引发诉讼之争。如果允许遗嘱人随意通过其他形式遗嘱修改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查询平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证明力将很难得到保障。再者,遗嘱变更或撤销,同遗嘱订立一样,都涉及到对立遗嘱人生前财产的重大处分,只有通过公证的方式进行严格审查,才能保证立遗嘱人生前真实意思表示得到顺利实现,更能避免遗嘱人死亡后继承人、受遗赠人在遗嘱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上产生纠纷。

关于公证遗嘱撤销后其余遗嘱的效力问题,也是实践中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比如一份自书遗嘱、一份公证遗嘱、自书遗嘱在前、公证遗嘱在后,两份遗嘱内容相互抵触,公证遗嘱依法撤销后,自书遗嘱效力如何,应当归于无效按照法定继承,还是继续有效?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正如前文笔者讲过的在先遗嘱的效力问题,公证遗嘱虽然具有优先效力,但这种优先效力并不会使自书遗嘱归于无效,只是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顺位变低了,随着公证遗嘱的撤销,自书遗嘱效力自然恢复,但这种“恢复”不是从无效到有效的转变,而是由低效力向高效力的转变。因此,立遗嘱人撤销公证遗嘱之后,公证人员应告知申请人,除公证遗嘱之外的最后一份遗嘱继续有效,如果立遗嘱人意在阻止其生效,则应当重新订立一份遗嘱,防止将来产生纠纷。

三、公证遗嘱标的物变更后的效力

遗嘱涉及的财产或财产性权益灭失时,遗嘱效力是否及于物上代位物,笔者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以房屋拆迁为例,虽然遗嘱内容所涉为原有房屋,但置换后所得房屋只是发生房屋价值和形态的改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消失,根据物上代位理论,遗嘱效力理应及于拆迁置换后的房产。因遗嘱标的变更便将原有遗嘱归于无效,重新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与遗嘱人生前愿望是相违背的,因为遗嘱人生前根本无法预料财产形态或价值变更的事实。为保险和预防纠纷起见,最好在遗嘱中注明“遗嘱效力及于拆迁置换后的房屋”,公证人员办理遗嘱公证应从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尽可能探寻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能过于死板教条[2]。

四、共同遗嘱的效力

《继承法》没有关于共同遗嘱效力的明确规定,立法上并没有禁止设立共同遗嘱。司法部《公证遗嘱细则》第15条规定:“两个以上的遗嘱人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公证处应当引导他们分别设立遗嘱。在此是不鼓励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在公证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办理遗嘱公证的情况。主要有相互遗嘱和相关遗嘱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一方去世后将财产或财产性权益由另一方继承的遗嘱形式,后者是双方合意对共同或者相关财产以及财产性权益以遗嘱的形式作出处分。立法之所以不提倡办理共同遗嘱公证,是因为共同遗嘱公证在实现过程中会产生比一般遗嘱更多的限制和障碍,极易引发纠纷,不利于遗嘱人真实遗嘱意思表示的实现。比如生效时间,在相关遗嘱继承中,必须两个遗嘱人均死亡,继承人才有权继承遗嘱指定财产。遗嘱人生前想要对遗嘱进行撤销或变更,也必须经过全体遗嘱人同意,任何一项遗嘱内容的瑕疵都有可能对其他遗嘱内容的效力产生影响。再者,分别订立遗嘱更有利于探寻遗嘱人独立、真实的意思表示,也是对当事人程序利益的维护。

五、鼓励指定遗嘱执行人

鼓励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人死亡后,如何告知所有继承人、受遗赠人该死亡事实,法律规定受遗赠人必须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到公证处办理接受遗赠声明书的公证,否则视为放弃。但很多立遗嘱人为防止产生家庭纠纷,往往对遗嘱内容保密,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无从得知,将妨碍遗产的顺利继承。因此,公证人员经建议申请人在立遗嘱时指定可靠的遗嘱执行人,由遗嘱执行人负责通知安排遗嘱继承相关事宜。遗嘱执行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遗嘱执行人可以执行以下事务:(一)查明遗嘱是否真实、合法;(二)清点、管理遗产,排除不法侵害和其他影响遗产取得的障碍;(三)召集全体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公开并实现遗嘱内容;(四)在发生侵害遗产等情形时进行代理诉讼;(五)请求继承人赔偿因执行遗嘱受到的意外损害;(六)向继承人等利害关系人报告遗嘱执行和实现情况。遗嘱执行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六、加强公证行业管理

遗嘱继承的本质是超越法定继承对遗产进行不公平分配的状态,在遗产分配过程中极易产生矛盾纠纷。遗嘱人死后,办理遗嘱继承公证阶段,继承人之间也往往会因为争夺财产产生纠纷。社会信用缺失、法律空白漏洞以及借助高科技的伪造证据手段的不断增强,使得骗取虚假遗嘱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公证执业风险大大增加,对公证人员的职业素质、业务水平、自控能力和鉴别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对此,应健全公证法律法规,加强公证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公证质量监管体系、公证执业保障体系、公证执业责任保险制度以及公证赔偿基金制度,将质量监管落实到行业准入、日常执业活动和责任追究各个环节,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快捷的公证运行体制。

公证人员应当树立严格程序意识,强化风险意识,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公证材料进行审查,并将录音、录像、提取指纹等技术引入遗嘱公证实践中,不断增强公证去伪存真、抵御风险的能力[3]。

遗嘱公证经由公证机构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并通过法定公证文书的形式对其效力进行确认,具有优先效力和更强的证明力和公信力,做好遗嘱公证对保证当事人生前关于财产处置的意愿顺利实现,维系公证权威和行业形象,促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自书、代书、录音或口头等方式订立的遗嘱也具有方便、快捷、经济、保护隐私等优点,遗嘱人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实现各种遗嘱方式之间的有效互补,采取最佳方式实现自身愿望和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我国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南通大学学报,2011,01,27(1).

[2]李晓方.公证遗嘱标的物变更后遗嘱效力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4,02.

人事争议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篇5

人事争议一词是90年代后期,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由人事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的, 其准确的含义至今在相关政策、法规及教科书中未见解释。根据争议的主体、争议的内容及不同的解决方式本人理解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事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人事管理所引起的争议。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依法享有用人权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包括机关公务员、部队的文职人员、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以及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等。人事争议的范围涵盖了因人事管理引起的所有争议, 如奖惩、任免、辞职、辞退等。

狭义的人事争议是指特定主体之间因人事管理所发生的能够通过仲裁、诉讼解决的人事争议。实践中享有用人权的社会组织种类繁多, 其用人形式也不相同, 因此不同主体之间所发生的人事争议内容不同, 解决的方式也不相同, 如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有的是录用, 有的是聘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 录用的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发生人事争议的通过复核、申诉处理。而聘任的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发生人事争议的可申请人事仲裁。根据2007年8月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的规定, 可以仲裁、诉讼的人事争议包括: (一) 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 (单位) 与聘任制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 社团组织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 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二、人事争议的特征

人事争议是社会矛盾的一种, 与其他社会争议如民事争议、行政争议不同, 人事争议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 争议主体的特殊性。

人事争议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是指依法享有用人权的单位, 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及其它社会组织。企业作为用人单位,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企业与其职工的关系由劳动法调整。1997年人事部颁发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将企业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因履行聘任 (聘用) 合同发生的争议列为人事争议, 混淆了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 不利于实践中职能部门对企业与其职工争议的处理。人事关系是相对劳动关系而言, 人事关系的主体不应包括企业及其职工。工作人员是指被用人单位录用、聘任或聘用到一定岗位, 承担一定工作职责的人, 包括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社团组织成员及部队的文职人员等。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录用制公务员因人事处理与所在机关发生的争议和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都是人事争议, 但解决方式不同。前者通过申请复核、申诉解决, 后者通过人事仲裁、诉讼解决。事业单位自90年代后期推行聘用制以来, 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任用关系逐渐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其聘用的人员范围不仅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也包括工勤人员。工勤人员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是劳动关系还是人事关系, 相关政策没有明确规定, 实践中按劳动关系对待。但笔者认为, 工勤人员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只是岗位不同、职责不同, 他们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与单位的人事管理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不应因岗位不同而区别为不同的法律关系。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就是淡化身份管理, 将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实践中在单位进行岗位聘用时, 他们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样进行岗位申报、竞聘, 所以, 所签合同也应是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样的聘用合同, 其与单位的关系性质应是人事关系, 而不应定性为劳动关系。此外, 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的人员, 不论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工勤人员, 均应按人事关系对待, 是否占编制与岗位性质、岗位职责无关。

(二) 争议主体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既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 如用人单位有权对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考核、奖惩、任免等, 工作人员有义务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约束。同时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也存在平等、自愿、协商的聘用关系, 如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应聘、竞聘活动, 签订、变更、解除聘用合同。人事关系既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 也不同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驶管理权时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民事关系体现的是平等、自愿、协商, 不存在命令服从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 如买卖、租赁、赠与等民事关系。而行政关系是依据法律或法规的规定, 在管理者与相对人之间产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如公安管理、工商管理、海关管理、城建管理、边防管理等行政关系。

(三) 争议内容的特殊性。

人事争议是用人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过程中与其工作人员发生的争议, 如奖惩、任免、职称评聘、辞职、辞退、调动、解除或终止聘用关系、档案移交、返还培训费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

三、人事争议的种类

人事管理引起的争议涉及面非常广泛,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区分。

(一) 从争议的主体划分。

可区分为:国家机关与公务员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其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的争议;社团组织与其工作人员的争议、部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争议等。

(二) 从争议的内容划分。

可区分为:因内部管理引起的争议, 如考核、奖惩、任免、职称评聘等, 这些争议不涉及单位和个人特定身份关系的改变。而有的争议涉及到单位与个人特定身份关系的终结, 如辞职、辞退、调动、解除或终止聘用关系等。

(三) 从解决的方式划分。

有的争议只能依靠行政手段由单位内部解决, 如考核、奖惩、任免、职称评聘等因内部管理引起的争议, 只能通过申请复核或申诉的方式解决。有的争议, 内部解决不了时, 可通过仲裁、诉讼解决, 如辞职、辞退、履行聘任 (聘用) 合同引起的争议在单位内部解决不了时可通过人事仲裁或诉讼解决。

四、人事争议的解决方式

根据《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人事争议的解决方式有:

(一) 复核、申诉。复核是指工作人员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申诉是指向处理机关的同级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关申诉。根据《公务员法》第90条的规定, 公务员对第90条列举的人事处理不服的, 可以申请复核或申诉。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36条的规定, 因考核、职务任免、职称评审等发生的人事争议, 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有关规定亦是指的复核、申诉等行政手段。

(二) 协商。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自行沟通商议。通常实践中发生人事争议后, 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协商解决。这种方式简便、快捷, 可降低矛盾解决的成本。

(三) 调解。调解是指由争议的第三方主持, 本着自愿、合法的原则居中调解, 使争议的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既包括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或上一级单位的调解, 也包括仲裁、诉讼中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的调解。所不同的是主管部门或上一级单位的调解不具有法律效力, 而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的调解具有法律效力。

(四) 仲裁。仲裁是指依法成立的仲裁机构所进行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活动。人事争议可以说是伴随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 但在计划经济时代, 单位与个人的争议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内部解决的。90年代后期,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聘用制的推行, 人事争议出现了新的变化, 为妥善解决人事争议, 及时化解人事矛盾, 人事部于1997年下发了《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明确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企业单位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他人事争议可以进行人事仲裁。该规定实现了部分人事争议可通过准司法程序解决, 突破了人事争议只能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的局限, 标志着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建立。但该规定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将企业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也纳入人事争议的范围, 混淆了劳动争议与人事争议, 造成实践中该种纠纷是劳动仲裁还是人事仲裁的混乱。

(五) 诉讼。诉讼是由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所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200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明确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规定实现了部分人事争议仲裁与司法审判的衔接, 标志着我国人事争议“一裁两审”制度的初步形成。但该规定的不足之处是, 只将事业单位的部分人事争议纳入了司法救济的范畴, 人事争议司法救济的范围过于狭窄。

2007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规定的人事争议可以进行人事仲裁和诉讼, 其他人事争议只能通过复核、申诉、协商、民间调解解决。

摘要:随着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事业单位聘用制的推行, 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引发的人事争议日渐增多。由于调整人事关系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哪些争议是人事争议, 出现人事争议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等问题还比较模糊。因此, 本文拟就人事争议的含义、特征、种类、解决方式作一粗浅探讨。

关键词:人事争议,含义,特征,种类,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梁冬青.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4

公证法律责任争议问题 篇6

关键词:小产权房买卖,法律争议,建议

1 小产权房买卖概述

1.1 何谓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指的就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开发的, 出售给城镇居民的商品性房屋。因此, 小产权房不包括农民在自己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 也不包括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用于出租的房屋。 (1)

1.2 小产权房买卖的特征及法律规定

从小产权房的定义可知, 只要是不违反禁止性规定、不违反建设规划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造的房屋, 都是可以得到法律保护的。存在争议的只是小产权房向本农民集体组织以外的成员出售或转让的情形下, 其交易效力的问题。

1.2.1 小产权房及其买卖体现出下列特征

1) 小产权房出售主体是农民个人和农民集体组织或乡 (镇) 政府。一般在宅基地上由农民个人建造的房屋, 出售者为农民个人。在建设用地上由农民集体组织或乡 (镇) 政府开发建设的房屋, 由农民集体组织或乡 (镇) 政府作为出售者。

2) 小产权房因为无须办理各种手续、缴纳土地出让金、各种税费等, 因而价格低廉。

3) 小产权房的购买者无法取得房产管理部门颁发的产权证书确权, 仅有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制作的无法律效力的产权证书, 也就是说, 其产权无法得到法律有效保护。

4) 小产权房的流通受到限制。由于小产权房无法取得房产证, 因此无法进行二次交易, 也无法办理转让、抵押手续, 一般只能在原农民集体内部流转。

1.2.2 关于小产权房问题的现有法律规定

我国与小产权房流转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宪法》第10条规定了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的归属, 但对其流转事项未做规定。按照《物权法》第151条、第153条规定, 小产权房应当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土地管理法》第63条则是明确禁止小产权房的买卖。

2 小产权房买卖中存在的现实突出法律争议问题

依现行法律, 小产权房买卖一旦发生纠纷, 合同应被认定无效, 农民可收回房屋。北京宋庄画家村曾经一度以小产权房闻名全国。

被告于2002年7月在北京宋庄辛店村与原告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原告将正房五间、厢房三间以及整个院落以4.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被告, 并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交给了她。买卖合同上除双方签字外, 还有辛店村大队的盖章, 以及见证人签名。但2006年12月, 原告起诉至法院, 要求确认双方协议无效及返还房屋。通州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是居民, 依法不得买卖农村住房, 因此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责令被告在判决生效90天内腾退房屋;与此同时, 原告要给付被告夫妇93808元的补偿款。2007年12月, 北京市二中院做出双方签署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的判决, 被告必须在90天内腾房。但二中院同时认定, 造成合同无效的主要责任在于原告反悔, 被告可另行主张赔偿。2008年1月, 被告依照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书所确定的索赔原则, 向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提起反诉, 要求被告原告按照2004年的拆迁补偿标准赔偿其经济补偿金共计48万元。经审理, 通州法院认为, 被告作为买受人的经济损失, 其金额的计算应基于出卖人因土地升值或拆迁补偿所获的利益, 以及房屋现值和原价的差异所造成损失两因素予以确定。该房屋的市值评估约为26万元。最后, 法院判房屋所有人原告赔偿买房被告经济损失185290元, 约占房屋市值的70%。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第1款规定, 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的情形有四种, 兴办乡镇企业、村民建设住宅、乡 (镇) 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并且, 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 只允许使用本农民集体组织集体所有的土地。因此, 宅基地使用权一般只可以由本农民集体组织成员所享有这一点也是上述农房买卖案判决的主要理由。 (2)

根据《物权法》第9条规定, 房屋属于不动产, 即购房者必须要经过国家规定的政府部门登记、颁发证书才依法对该房屋享有完整的所有权。另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 房屋登记部门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因此, 村集体或乡镇政府颁发的所谓的房屋“产权证”不具有房屋产权证的法律效力, 小产权或乡产权实质上无产权证书, 购房者对所购房屋的所有权存在较大的瑕疵。 (2)

可见, 现今小产权房买卖中的法律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集体土地相关权利流转问题、小产权房买卖的法律效力问题。

3 构建小产权房买卖具体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笔者认为应当将小产权房买卖合法化, 但是应有一定的限制, 从而更好地维护各方利益,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1 落实限购政策

对已经有住房的人进行限购, 防止人们买房的投机心理。这样就能避免有钱人与穷人争房产资源, 实现“居者有其屋”的蓝图。具体而言, 可以设置一些限制条件, 譬如禁止有一套以上住房的人进行小产权房的买卖;城市居民购买小产权房, 必须居住满10年之后, 方可转卖等。

3.2 小产权房不得损害集体、国家利益

小产权房必须是在农民依法享有的用作建设用地的土地之上建造而成, 决不能侵占耕地, 严格掌控18亿亩耕地红线, 防止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现象发生。

同时, 对小产权房必须规范管理, 严格监管小产权房的的登记管理制度, 对其买卖征收一定额度的税收。

4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房地产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小产权”房问题折射出一些制度性及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小产权房问题既涉及到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 又关系到诸多群体的切身利益;既事关历史遗留问题, 又影响制度发展趋势, 所以其解决路径的选择意义重大。

注释

1石星.小产权房面临的法律困境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 .

上一篇:大学生健美操教学下一篇:素质能力培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