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产业

2024-07-05

传统医药产业(精选12篇)

传统医药产业 篇1

一、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大省, 泰州是江苏的医药大市。泰州市坚持优先发展医药产业, 推动全市医药产业不断提升。目前, 泰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新型抗生素、心脑血管药、抗肿瘤药等九大领域为主体的医药产业群, 医药产业规模约占江苏省三成左右, 成为泰州市最具有活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医药、机电、化工、船舶等四大产业基地, 并指出医药产业基地以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江山药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 全力打造“中国 (泰州) 医药城”。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

2007年底, 泰州市拥有药品生产企业25家, 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36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家, 药品批发企业22家, 药品零售企业850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 销售收入、利税、综合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江山制药、苏中制药、济川制药、中丹制药进入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行业结构

中成药的研发与生产在泰州市医药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为首的医药企业非常重视中成药的生产, 泰州市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有很多均是中药产品。中成药的发展在泰州具有很高的基础, 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色, 积极强化中药提取技术, 发展现代中药已经成为泰州市中成药的发展方向。

与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相比, 泰州市生物制药发展相对比较滞缓, 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等在内的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已经开始涉及生物制药的研发或者已经研发出的生物制药产品正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泰州市生物制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化学药的规模相对较大, 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规模, 据泰州药检局统计, 2006年泰州化学药的总销售规模达到了65亿元左右, 占到医药产业总规模的31%左右。近年来, 在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下, 泰州化学药发展已经逐步摆脱传统的制药模式, 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化学合成创新药已经成为地区化学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泰州市整体医药产业发展大环境相比, 泰州市的医疗器械发展相对滞后, 规模不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吸机、麻醉机等机械电子器械以及医用卫生材料等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与周边地区盛产医疗器械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需要加快医疗器械的发展。

二、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条件

一般来讲, 每一种产业的形成都具有其合理的存在条件, 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又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就医药产业本身来看, 其特殊性与敏感性, 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由于自身条件不足而阻碍其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促进其成长的条件。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 产业集聚效应相对不强

尽管泰州市医药产业的销售规模较大, 市场占有率较高, 但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重复性生产多, 必然导致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从而使其竞争力明显偏弱。

2.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医药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投入与收益也较高的产业。作为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国外大型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制投入占销售利润的15%~20%。而我国本土医药企业6000多家, 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 每年仅有1%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新药的研发中, 泰州市的大多数医药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也是如此。

3.经营管理落后, 企业发展速度较慢

政策与人才因素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对于医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医药企业向高水平迈进。泰州市医药企业中民营企业较多, 且多为家族式管理, 缺乏引进高级人才的机制和策略, 不能着眼于企业长足的发展, 这也成为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条件

1.拥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代表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带动。进入全国制药企业100强的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江山药业、苏中药业4家重点骨干医药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产值、销售均占市医药产业总量的85%以上, 利税、利润更是占全市医药产业总量的90%以上, 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泰州市医药产业平稳增长。

2.拥有促进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科技优势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对于科技含量高, 生产准入政策严格的医药行业来讲, 显得尤其重要。泰州市医药企业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 药物研究机构7家, 医药研发人员400多名。扬子江药业集团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3个药物研究所, 有150多位中高级人才专门从事新药研发, 与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成了合作关系, 每年都有一批新药投入生产。

3.具有较强的医药产品出口优势

泰州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 被商务部确认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医药出口基地, 被商务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这为泰州市医药产业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目的, 是在已有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从而实现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建设医药产业基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医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

(二)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产业集群需要条件和基础, 医药产品涉及人类的健康, 且需要的人群比较广泛, 运输方便是必要的;药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拆分, 广泛存在着原料药和成品药, 这完全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泰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医药产业基地, 其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显露出集群趋势;雄厚的科技力量, 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各级政府的支持成为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有力保障。

四、加快泰州市医药产业建设基地的对策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药品研发、药品制造、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有机组合, 构建以研发为先导、以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制造业核心、以药品流通和医疗健康为市场价值链终端, 引进最优的医药研发机构, 培育最强的医药生产企业, 打造最佳的市场物流平台, 从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 提升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整体价值。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体系

1.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 结合实际, 科学地制定医药产业战略规划。根据泰州市医药产业状况、产业链的分布、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趋势, 制定和完善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 动态提出相应的发展重点, 在全市范围合理布局, 制定全市的医药产业促进体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主体培育规划和国际合作规划等。根据全市整体规划, 提出发展医药产业的侧重点、中长期目标、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并建立执行机构, 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与方式。

2.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支持

财政对产业的支持具有先导作用。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加大政府的财政直接投入, 从而激发企业的热情, 引导企业的资金投入。第二, 建立鼓励医药企业增加新药研发投入的普遍税收政策。第三, 在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给予不同财政支持。在新产品投入前期, 可以采取部分资助;产品投放市场后, 可以采取贷款贴息;开拓国际市场, 可以采取补贴等等。

3.人才的培养

医药产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从事医药产业的人员专业性与稀缺性。医药产业的技术先导型和知识密集型特点要求加强医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医药技术人员的培养, 将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作为一项专门工程列入科技发展计划, 设立创新基金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员引进专项经费, 落实各种创新任务, 支持创新人员国内外学习交流, 鼓励创新人员来泰州落户。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型人才进入企业, 创办企业;逐步建立医药人才流动中心和培训机构, 集中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问题。

摘要: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 泰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在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落后等情况。依托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构筑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支持体系, 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促进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顾海.充分发挥医药出口基地的作用促进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J].泰州科技, 2004 (4) .

[3]章淑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 2008 (10) .

[4]丁力.如何做大做强泰州医药制造业[J].泰州科技, 2006 (4) .

传统医药产业 篇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将进行调整和完善,力争更好地适应基层用药需求,并适时启动制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工作。”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

“所谓调整,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不动、调出和调进。就基本药物目录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调进的比重将更大一些。”江苏某制药企业政府事务部总监表示。

在制药企业尚在观望基本药物目录如何调整时,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明确指出,2011年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

“目录调整只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内容。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对行业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神威药业营销总经理王伟说。

1、调目录缘自“不够用”

为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安全有效的药品,我国于2009年8月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定了307个品种的国家基本药物,并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最新监测结果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已在国内57.2%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安徽、天津、宁夏、吉林、江西、陕西、甘肃、海南等地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

卫生部2009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一年半以来,“基本药物数量和品种均不够用”的呼声不绝于耳。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有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补基本药物目录。据统计,到2010年9月底,已有14个省(区、市)完成了药品目录的增补,普遍增补了200种左右的药品。如浙江首批增补目录达150种,江苏增补292种,广东增补244种,山东增补216种,安徽增补265种,天津增补240种。《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更是增加了381种基本药物。

所谓增补,即国家目录不够用而进行增加。广东省基本药物专家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席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国家基本

药物目录不能满足基层基本急救(农药中毒、蛇咬伤等)、抗过敏、儿科、妇科、皮肤科以及清热祛湿祛暑的常见病慢性病和感冒、胃肠道疾病的用药需求。

“随着一些病症的变化,临床用药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原有的307种可能不够用。”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郑传誉说。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不够用”主要有几种情况;第一,各地用药习惯存在差异。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药品种普遍为300种,但是一些地方的常用药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种)的重合率只有50%。第二,以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在诊疗的范围已经从原来的常见病、多发病扩展到住院手术,超目录用药需求不断增加。第三,一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部分上级医院转诊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对药的需求范围加大,特别是患者普遍希望用大医院原来所用的药。

《工作安排》也强调,相关部委要“研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规范各省(区、市)药品增补,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更好地适应基层基本用药需求。”

2、企业静观各种变化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有着极大的决心,制药企业应该会对目录调整有强烈的兴趣。”江西三精易安医药总经理杨昌顺表示。

“目前各省基本药物招标都将实行量价挂钩和单一货源,对企业来说,产品如果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就意味着该产品将无法在基层市场销售,广阔的基层市场就彻底丢了。”杨昌顺说,独家品种一旦进入目录,则将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空间。

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卫俊才认为,将那些本身销量不大又不具备价格优势的药品纳入到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对普药企业来说则更具诱惑力。“一旦进入基药目录,该产品不仅被自动纳入医保甲类报销目录,同时还可以借助政府采购,迅速占领市场,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但也有人士表示,制药企业对待基本药物目录的态度已渐趋理性。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基本药物降价。坊间已传言,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出包括600多个品规的基本药物降价目录,降价幅度因品种不同而异,有可能在今年“两会”前后公布。此外,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调整增补也会考验医保的支付能力。有企业人士预测,医保部门也会要求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控制。卫俊才表示,基本药物多为普药,本身利润就薄,在物料、人力成本都持续增加的当下,药品价格继续下降,企业很难继续扛下去。“现在我们使用的包装材料,单个供货价上涨了4分钱左右。单纯靠企业已难以消化生产成本的上涨。”郑传誉坦言,罗浮山国药之所以在30多个基本药物中,主推消炎利胆片一种,原因很简单,那就

是该产品的质量标准是罗浮山国药定的,成本控制相对容易。

其次是政府补偿尚未完全到位。众所周知,由于基本药物在推行过程中采取零差率销售,因此基层医疗机构维持日常运转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如果政策和经费落实不到位,保障机制也不健全,都将直接影响基本药物的需求量和供应量,预期受益基本药物销量放大的医药企业也很难美梦成真。

事实上,由于补偿不到位,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以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同时,还销售着大量非基本药物;去年,某省在基本药物招标中做出了“30天回款”的承诺,但在实际结算过程中,中标企业却很难及时拿到货款。“我们跟基层医疗机构结账,基层医疗机构说政府还没有把资金给他们,他们也没钱。”一位企业人士说。不仅如此,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留住患者的积极性减弱,加上随着交通便利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一些基层患者开始涌入医疗能力更强的县级医院,一些地方出现了“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县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尽管在招标过程中政府实施了单一货源政策,但我们中标产品在2010年9月~12月期间的销量,较之上年同期并没有出现预期增长。”一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高管称。

3、政策环境正在改善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让百姓用到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的初衷也在于此。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关键是让老百姓能够持续用上基本药物,一次两次地使用不能算。因此,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尤为关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

可喜的是,随着《工作安排》的出台,围绕着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工作安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2011年,我国将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此外,《工作安排》强化了财力保障,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要重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要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显然,这一要求从政策层面扫清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最大障碍。

天相投资研究人员认为,医保补助标准提升和基药市场扩容,使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迎来利好”。不仅如此,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正在加快,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都取得了初步进展。预计到2011年下半年,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就会比较明确,新一轮政策驱动即将拉开序幕。

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配套措施逐步完善,可能在未来有助于基本药物在基层用量增长。作为企业人士,王伟的态度则更为乐观。他认为,随着政府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力度增强,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望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得到逐步解决。重要的是制药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

“制药企业要想在基本药物目录调整,乃至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过程中真正获益,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生产出高质量的基本药物;二是顺应政策趋势,通过技术升级来控制成本。”王伟强调,基本药物市场的蛋糕,不会让所有医药企业来分享。无论是新版GMP,还是各省基本药物招标中采用的技术标,都对基本药物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药品降价已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都难以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必须顺势而为,以技术升级降低成本来赚取利润,一些在技术上、质量上都不占优势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传统医药产业 篇3

“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小米雷军的这句名言鼓舞着许多人去追逐风口。殊不知这句话只讲出了故事的一种可能,因为巨风之下,更大的可能是被吹得无影无踪。

其实,有些人不必追逐就已经被置于风口之上了,只是他们的感受也许不是即将飞天的兴奋,而是对后一种可能的惶然。这些人,就是当下传统产业中的企业主们。

2014年3月,多彩饰家的吴堂祥在创新中国大赛春季总决赛上拿到了唯一一个传统制造业的奖项,随后多家风投向他递出了橄榄枝。他似乎也已经站在了风口之上,所不同的是,他是主动站上去的。

置身风口

谁是当今商业世界嗅觉最敏锐的人?答案恐怕非风投莫属,这也是不断追逐风口进而推波助澜的一股力量,而这股力量正在争食掘金的一大风口,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

与风投的目标相佐证的,是各路互联网巨头已经对传统产业市场展开的围猎。百度李彦宏说:“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如果用一种更直白的说法表述,那就是不为传统产业所待见的“颠覆”。

从这个角度说,传统产业是被裹挟到了风口之上。不管你愿不愿意去贴近互联网,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地发生并且正在加速演进,它可以把顺势而为的企业送上天,也可以吞没应对不力的企业。

之所以说互联网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是因为在它背后是用户需求的力量在推动。所以我们看到,“挟用户以令诸侯”成为互联网巨头在市场围猎中几乎无一例外的法条,积聚用户的力量从消费端倒逼制造端成为他们一致选择的路径。而用户思维正是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一个原则,不管人们对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创新的真伪如何争议,它所要求的行动原则却是对市场营销本义的回归,使企业回到用户需求这个起点,通过着力于满足用户需求的竞争,从而“使销售成为多余”。

互联网化最让传统产业焦虑的一点是,凡是传统思维下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将成为它颠覆的对象。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一些人把当下看作是创业和重新洗牌最好的机会。吴堂祥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在传统的涂料业打拼了10年,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铁粉和积极践行者。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投入竞争,新生的多彩饰家几乎没有机会去挑战高高在上的行业大佬,可是以互联网思维的方式,从用户思维出发,以“成品”挑战“半成品”,以贯通设计、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整体产品挑战单一产品,以消费体验挑战品牌光环,谁又能断言它没有撼动市场格局的机会呢?毕竟,企业之于市场的价值根本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仅仅是提供一种产品。

修补还是重塑?

身处风口,是飞天还是入地,选择决定命运。不过对传统产业中的企业而言,困难的不是选择,而是在选择之后怎么做。他们固然不甘扮演“被颠覆”的角色,可是也不愿意承受伤筋动骨的动荡。

不久前本刊记者曾对O2O在企业的实践情况做过一次跨行业调查,希望从人员、渠道、信息支持、利益分配、成效等角度来衡量当前企业O2O的实践水平。从回收的763份有效问卷中,不难看出企业对这场革新的纠结:

对O2O态度最积极的企业,以年销售额衡量主要处在5000万元以内(58.8%)和1亿元~10亿元(16.4%)两个区间,不难理解这与处于该阶段的企业成长特点有关。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35.52%还处于考察准备阶段;44.43%开始初步尝试,有信息层面的互通;建立了全渠道CRM实现线上线下数据打通的企业有14.15%;而基本成型的企业只有4.59%;至于实现企业转型的比例更是只占到1.31%。虽然从数据来看似乎企业已经普遍开始或准备实践O2O,但这里不能排除企业实际情况对调查参与意愿的影响,而即便是在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85.19%)的O2O团队不超过10人,过半企业(53.53%)O2O导入阶段的费用不到10万元,有33.02%的企业费用是在10万元~100万元。调查表明,企业当前推行O2O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在理念层面,64.61%的企业“认识不清晰,不知从何下手”,23.2%的企业受制于传统渠道的反对,还有约1/4的企业苦恼于在业态、商品结构上不支持O2O。而对于已经在尝试O2O的企业,线上线下的利益分配则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O2O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在增加相关系统工作量甚至是“烧钱”和“制造麻烦”的同时难以“立竿见影”地拉高销售,导致修补式的改良设想在实践中很容易沦为骨感的现实。“电商是个坑”,这已经是不少传统企业在触网后发出的感叹。

那么,同样是在传统产业中,由一个互联网思维的铁粉来操盘的多彩饰家又会怎样去避免掉进坑里呢?吴堂祥设计的对策是这样的:

1.互联网思维在企业的落地和企业的互联网化,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是一个战略选择而不是战术动作,只有一把手的意志才能统一企业的方向,统筹企业的资源。

2.围绕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来设计业务模式和组织职能,使企业的战略选择获得机制和组织上的保障,始终指向同一目标。这是多彩饰家作为一个新公司具有的“轻装”优势,吴堂祥另起炉灶运作新产品摆脱了传统包袱的羁绊。

3.“分蛋糕,聚资源”,用合作分利而不是烧钱的方式来整合企业需要的外部市场资源。在这个空前的商业模式大变革的时代,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风口效应,使得这个产业的模式创新者有可能以低廉的成本获得原本昂贵的市场资源,通过创新、分拆和整合,成为一个市场资源的富集者。

4.将线下渠道纳为整个模式的一部分,线上与线下成为有机的一体,从而使厂商双方在利益上取得一致的立场,使渠道成为新模式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5.导入消费金融服务,在标准服务店内对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支持,并且审批手续便利化,以此降低消费门槛,促进消费者下单,从而提高终端转化率。

可以看出,多彩饰家对自己的战略路径是做了比较充分的事先设计的。这个已经站在风口上的传统产业革新者究竟能不能“飞起来”,他们的种种设计付诸实践效果究竟会怎样,我们将持续关注。

传统医药产业 篇4

每当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遇到波折,总会引起人们关于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是否依然存在的讨论,并且一般会转化为传统优势产业到底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争论。主张不存在“夕阳产业”的人,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中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能够长期拥有比较优势,为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进一步地说,是涉及到对产业有没有生命周期以及产业是否有转移、替代或被淘汰等运动形式的科学认识。本文认为产业的这种运动形式是必然会发生的。

1 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性

1.1 国内学界关于“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的争论

当前中国技术经济学界主流思想倾向于认为传统优势产业不是“夕阳产业”,主张这些产业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优势。典型的观点如:马洪认为:在产业划分中,国际上流行的所谓“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划分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被托夫勒认为是“夕阳产业”的一些传统产业,在获得新技术的改造之后,不仅没有衰落,而且还持续增长。马洪因此提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的主张,认为只要坚持以先进的技术武装传统产业,产业永远不会衰落。[1]他的这种观点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以至人们认为我国目前的许多传统产业之所以逐渐失去竞争力,主要是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只要对这些产业引入先进的技术,我国这些产业将长期保持其竞争力。与此相似,韩立达提出将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可以使传统产业产生质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新技术产业是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业,而传统产业是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2]既然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使传统产业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夕阳产业”了。

1.2 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发展阶段分为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如果上文的观点成立,那么就必然颠覆目前国际产业经济学普遍认同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如果产业可以永葆青春,没有产业会成为“夕阳”产业(即衰落),也没有产业会被淘汰,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自然就失效了。

本文作者认为,产业生命周期是客观存在的,这个理论是科学的。中国目前的一些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已经进入了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和衰退期,将使我国的一些重要产业失去国际竞争优势。我们不能抗拒这种结果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方式,尽可能地延伸它们的生命周期,特别是延长它们的成熟期,使它们尽可能慢地进入衰退期。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产业的衰退或被淘汰。

1.3 认识产业生命周期的两个角度

产业生命周期可以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理解。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产业的“成熟期”的一个隐涵是,某一产业在一国成熟后将逐渐衰退,为另一国所替代。从世界的意义上说,有许多传统产业并不是进入衰退期,只是产业转移,这个产业从一个已经处于衰退期的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后者这一产业正处在引入期或成长期。对于全世界来说,这个产业远未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

从另一种角度看,确实有许多传统的老产业已经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而被淘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电脑在办公领域的普及,制笔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随着节能灯的推广,白炽灯正在逐渐被淘汰,产业的更替体现的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2 中国传统产业面临的困境体现它们生命周期的演进

在社会经济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目睹着产业消亡与更替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依靠传统产业的优势,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成功地推动经济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是面对传统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人们开始怀疑这些产业在我国是否还是优势产业,是否能够维持其国际竞争力,这个争议自2008年美国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就产生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优势产业就是有竞争力的产业,能为该国带来贸易利益的产业,也是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拥有某些优势产业能为一国带来丰硕的利益,所以一国总是尽可能地阻止或延缓这种产业衰落或转移过程。当前我国的许多传统优势产业,可能也面临着从成熟期走向衰退期的困境。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传统产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破解传统产业市场饱和的“宿命”,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一些大视角,如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国际经济背景和产业的生命周期等方面,分析中国一些优势传统产业近几年面临的困境的原因。泉州是我国较典型的以传统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本文将结合泉州的实践来研究。

2.1 美国的金融危机到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对国际市场有较大的依赖。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一直到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市场疲软,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萎缩,制约了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进而使我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这种国际经济影响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为了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只能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如本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2年的GDP增长率预期为7.5%,是多年来最低的水平。在经济增速下调,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采取“有保有压”的措施,“保”的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压”的就是这些传统的优势产业。

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负面影响只是偶然性、间或性的,它可以使中国当前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遇到极大的困难,但它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中国传统传优势产业的命运。

2.2 中国的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化

中国传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来自中国丰富而优质的非熟练劳动的劳动力资源,劳动成本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得多,而劳动力的质量又比亚洲、非洲等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质量高。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中国之所以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施追赶发达国家的战略,主要是因为通过发挥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所发展的产业具有“自生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最终实现要素结构的提升。要素结构提升意味着原来的优势要素逐渐弱化和丧失,新的要素优势逐渐产生和形成。[3]呼应这一观点的经济现象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制造业非熟练劳动力主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的长期持续低工资水平,进入本世纪后迅速改变,近几年更是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涨,目前的工资水平达到上世纪末的3-4倍。

中国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正在逐渐弱化。近年来,国内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使得中国制造的优势逐渐消失。据媒体报道,近期华交会(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接到国外订单大幅度减少,而东南亚一些国家近年来取代中国,承接了欧美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的加工。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正在向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转移。[4]中国原有生产初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弱化,而一些高等生产要素逐渐积累,生产要素的结构总体上趋于优化,是决定中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走向衰退期,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也必然推动中国产业更替与产业生命周期演进。

美国学者拉尔夫·戈莫里和威廉·鲍莫尔等人提出产业的国际间转移和更替的原因,是产业的国际竞争。他们认为,一般地说,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的生产率提高的空间与速度都要小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别是如轻工、服装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的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可以提高,但伴随着资源的短缺与环境成本的上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资源与环境成本可能增加更快,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收益难以抵偿因此产生的成本,所以先发国家在这一领域很容易失去原有的竞争力,产生与后发国家在这些产业领域里的争夺并最终败退。[5]所以这种产业的转移是以一种更低成本的生产替代先前的生产,对整个世界来说会产生经济效率的提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此怀着强烈的抗拒心理。

2.3 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

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弱化,今年以来表现尤其明显。不仅表现在传统产业领域的一些国有大企业的利润下滑,在一些主要由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表现更加突出。

目前泉州传统优势产业的一些代表性企业,出现增长速度下降、利润增长速度下降、产品库存上升、应收款增加的现象,可以说是行业出现了“亚健康”的症状。以泉州的两家传统优势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1年年报为例:安踏2011年营业收入89.05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1.5%。但二者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和6分百分点。库存为6.1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54亿元相比增加了36.1%。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6%。

361度虽然2011年全年实现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5.3%。但该企业2011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速就达到30.5%,所以下半年几乎没有盈利。而2011年存货高达45.12亿元,比2010年高出81.8%。[6]这些经济指标,体现了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速度进入一个明显的转折时期。中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进入成熟期,逐渐走向衰退期,完全符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描述的发展轨迹。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束手无策,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有效地延伸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

3 中国延续传统优势产业生命周期的对策与泉州的实践

3.1 针对产业所处阶段正确制定和实施相关产业发展战略

波特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国某产业希望延长其生命周期,可以在成熟期和衰退期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产业处于成熟期,该产业的企业可以制定和实施的竞争战略可以是技术的创新战略,也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战略,但实施中仍然需要把握准确的度。具体来说,技术创新方面的战略包括(1)产品结构的调整,但不能过于强调开发新产品,而是要重视改进销售模式和进取性地推销现存产品;(2)改革工艺和革新制造方法。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1)正确定价,对企业自身的形象和产业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坚持以“高质量”为借口,而不去适应竞争者进攻性的价格和市场行为;(2)选择适当的顾客 (3)购买廉价资产,但要防止盲目投资,同时企业应避免过多地使用过剩生产能力;(4)开发国际市场 ,但不应为了短期利益而轻易地放弃原有市场份额。在产业的衰退期,波特也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如领先战略、坚壁战略、抽资转向战略和快速放弃战略等。

其实,在产业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战略选择。从泉州的具体实践来看,为了应对目前传统优势产业的困境,企业主要制定与实施以下一些对策并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3.2 延伸产业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对策

虽然以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优势产业不可能使这些传统产业质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改变它们可能发生衰退、转移、被其他国家替代或被淘汰的命运,但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延伸这些产业的生命周期。以泉州最典型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业、石材业来分析,技术创新的路径与侧重点的可能选择的是:

(1)新材料引进与研发

面料是纺织服装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竞争优势之一,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中应特别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引进,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极大延伸这一产业(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生命周期。如泉州的石狮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获得杜邦公司的特许生产授权,成为杜邦Sorona弹力短纤维的生产商,生产出目前世界唯一的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的生物质弹力短纤维,引导服装业面料全新的变革,一举成为国内高科技生物质纤维的领军企业。在产品推广上该公司与Levis、Dockers、Lee、七匹狼、劲覇、安踏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为下游服装企业提供具有创新功能的面料,提升下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

(2)把原有的产品做精做细

随着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发展,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泉州的鑫盛达集团是织带生产的专业厂商。近年来大力推行产品的多样化,把原有的产品做精做细,也取得较好的竞争优势。据称其生产的织带有四万多种变化。该企业在产品实现多样化的基础上,通过在香港时装节、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为织带发布流行趋势,产品生产销售规模迅速扩大,并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在2011年成为全球织带行业的十强企业。[8]

(3)产品和服务的延伸

泉州南安是全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近年来,南安的石材生产逐渐延伸产品的系列,横向从单一的建筑装饰品向装潢装饰、精品艺术等产业延伸。如康利集团的“创意装饰石尚秀”、溪石集团的“装饰一体化”、环球石材的“全球石材装饰整体解决方案”等高端理念引起行业关注。纵向则充分利用石材废料、废渣生产人造大理石、石材马赛克、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粉砖、涂料、瓷砖等新产品,开始出“花岗岩石板材加工尾料生产的大颗粒干拌通体内仿古外墙砖及其生产方法”、“金属釉生产方法”等十几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材废料、废渣循环利用核心技术。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大大节约生产成本。[9a]

(4)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要切合产业当前的实际需要

传统产业一般属于非技术密集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既不能片面追求高新,也不能脱离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要十分重视创新技术市场推广的可行性。当前我国一些技术研发创新的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缺乏市场化的能力,难以实现大量科研投入的回报,在这方面也对研发单位的积极性产生较严重的挫伤。因此,技术创新的立项一定要让有技术需要的企业来选择。政府对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扶持,也要充分重视企业的意见。因为企业最了解它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技术。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做到真正支持有基础、有市场前景、有实现能力的项目。

总之,对于目前技术力量还是相对薄弱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并不是容易实现的,重要的是企业要找准创新的路子。

3.3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根据波特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处在成熟期与衰退期,为延伸其生命周期,除了技术创新以外,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能更为重要。国际的失败案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在竞争中失利的关键在于其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商业模式。从技术上说,IPhone的芯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一代IPhone甚至不支持3G。而IPhone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其推出的软件下载服务,满足消费者升级体验为核心需求,成为手机市场新一代的“霸主”。

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有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商业模式创新是延伸产业生命周期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象泉州这种未具备强大科研能力和技术基础优势的产业与地区,应该更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地说,不管大型企业或小型企业,不管企业现在市场份额有多大,没有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也难以生存和发展。

传统产业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1)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从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如泉州南安的石材产业,大力培育从石材荒料供应到建筑装潢服务等一系列关联产业,形成从矿山开采到石材加工、从石材机械到工艺制造、从石材装饰到循环经济的集群能力。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石材产业链。目前南安聚焦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矿山公司、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和经销商1000多家,经营来自全球的1500多个品种。

(2)突破资源瓶颈,面向全球寻找资源

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南安石材企业在全球范围构建原材料供应和配置网络,到印度、巴西、埃及、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建立石材开采基地。目前本市石材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国外石矿山资源。如土耳其20%矿山资源掌握在南安石材企业手中。[9q]

(3)从“做业务”向“做服务”转向

未来企业竞争是商业服务的较量,比拼的是销售、服务上的创新。从“星巴克”等成功企业看,他们的产品技术并非最先进的,但他们有个共性,即赢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特别是服务创新上。

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更多的泉州企业应该从下游的“创意服务”入手。有时候,创意并不需要太强大的技术支撑,它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带给消费者优质的服务。同样产品,不同服务,则不同售价。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来说,企业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探索制造业服务化。如泉州的一些知名服装制造企业,逐渐从做产品转向做业务,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又从做业务转向做服务,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把专卖店开设成为贴心、个性化服务的“生活馆”,实现服务的转型。

(4)品牌战略的调整

泉州是国内知名的品牌城市,所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位列国内地级市前茅。许多品牌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品牌,并努力创建世界品牌。品牌建设为泉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泉州的企业品牌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品牌太多,太分散,品牌之间相互竞争容易产生内耗,难以造就世界一流品牌。这是由于泉州的传统产业中企业数量多,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创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创建世界一流品牌的基础。泉州品牌建设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些品牌缺乏自身的文化内涵,难以形成文化个性。如最近发生的麦克尔·乔丹状告“乔丹体育”商标侵权案。暴露了该企业品牌战略的重大失误。其根本原因,就是该品牌一心想借助名人的影响效应,而忽略自身品牌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发展处在极端困难的阶段,由于泉州这些传统优势产业中的企业,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技术创新,发挥自身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遇到的困难,仍然保持较健康发展的态势。

4 结 论

产业生命周期是客观经济规律。承认产业存在生命周期,产业有转移、更替代甚至消亡的发展规律,是对产业发展运动的科学认识。但是人们对经济规律运行也拥有主观能动性,延长产业生命周期,不是反周期运动,而是顺应经济规律发展,寻找提升产业功能与经济价值途径的努力。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实践,企业和政府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例证。

摘要:认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目前正进入成熟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以泉州为例,探讨通过适用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伸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继续保持产业活力的途径。

关键词:传统优势产业,生命周期,延伸,泉州实践

参考文献

[1]马洪.“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N].北京日报,1999-05-26

[2]韩立达.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机理[J].2002(4):27-31

[3]林毅夫.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J].中国改革,1999(8):11-16

[4]刘文艳,杜永理.部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N].泉州晚报,2012-03-22(13)

[5]戈莫里,鲍莫尔.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M].文爽,乔羽,译,李婧,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刘文艳.净利润下滑,库存仍严峻[N].泉州晚报,2012-03-21(3)

[7]王宇.新材料结盟美国杜邦[N].泉州晚报,2012-03-21(14)

[8]王宇.一条织带四万多种变化[N].泉州晚报,2012-03-21(14)

传统产业集群案例收集 篇5

根据Eisenhardt 的观点,多案例研究的案例数目 最好为4 ~ 10 个[16],本文采用4 个案例,其中传统产业 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各2 个,即张江生物制药和中 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典型案 例,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作为 传统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选择上述案例基于三方面 考虑: 一是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并且属于同一类型 产业集群的两个案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二是选 取的案例成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是案例选择 兼顾了信息的可获得性,以便收集到更为丰富的信 息。基于MSI 框架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剖析

3.1 网络主体成员(Members)

产业集群内的协同创新无法离开集群中的主体成员的参与,这些主体成员即是协同创新的行动者,包括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研发和创新服务机构、行 业协会等。

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

传统医药产业 篇6

【关键词】 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产业融合

一、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与关系

1、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特征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从一般意义上区分了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一般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前一阶段经过高速增长后保留下来的一系列产业。就我国来看,当前传统产业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中的轻加工工业,主要包括纺织、轻工、部分机械、化工和建材工业等等;传统产业的特征主要有:①技术稳定性。传统产业一般是以较为稳定的技术为主,通过常规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产品需求弹性小,产品的附加值较低。②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与丰富的常规资源结合起来,从事生产活动。

而高技术产业则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目前这个群体可概括为六类,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新材料为基础,新能源为支柱,沿着微尺度向生物技术开拓,沿着宏尺度向航天和航海技术扩展。高技术产业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明显特点:①高强度创新性;②知识的高密集性;③资金投入的巨额性;④投资的高风险性;⑤价值的增殖性;⑥高技术的渗透性;⑦深度产业关联性。

2、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融合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不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只是夕阳技术。总之,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完成产业革命,取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

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方式

1、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软件”与“硬件”上的融合

信息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相结合的关键。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代表产业,信息产业正在促进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发展。信息化经济依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传统产业拥有更多的硬件设施。传统产业在硬件方面更新发展的同时如果能够大力借助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引导。将使传统产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更耐用、更有竞争力。发达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和计算机集成生产过程系统(CIPS)等先进制造技术,来提升本国的制造业,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竞争力。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该注意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相应高技术发展上,也引导着相应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而基础科学的发展,又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如制药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引导并推动了生物基因研究,并为农业、畜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此外,高技术产业的成功发展,对社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

2、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上的融合

传统产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方面的高技术化,使得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如自动机械手在制衣业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衬衫的质量,加快了生产速度;信息产业的专家系统技术渗透到农业,进行病虫诊断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用高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提供以更新工艺为目标的工序技术,如引进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增加企业设备的技术构成,提高经济效益。

3、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技术、产品替代中融合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新技术,与高技术产业融合不仅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需要,也是传统产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等国在20世纪50-70年代,通过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与本国传统产业融合,一举成为经济强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获得竞争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技术在技术、产品替代的融合要抓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做到产业融合,重要的是要用高新技术装备传统产业,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带动传统产业提升,用新技术“因子”激活“休克鱼”。二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只有通过技术升级,加带产品换代,才能形成和创造新的需求,使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增强产品竞争力,藉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失为传统产业延长青春期的一着好棋。三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传统产业,只有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4、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产品原材料的更新上融合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电、超导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更新换代快、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保密性强、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具有强烈的国际性、产品的质量与特定性能在市场中具有决定作用。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综观全世界,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着一大

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传统产业产品所使用的材料的更新(其技术含量更高),亟需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才能使得产品升级、产品效用增加,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如碳纤维材料、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在自行车、汽车、体育用品中的应用。

三、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后的产业优势

1、产业的竞争力将会增强

我国目前传统产业的产品普遍存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点,因而产品的性能及其质量都很落后,甚至连电源开关这样的产品都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因此在与国外产品竞争是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产品如果不升级换代我们的传统产业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传统产业必须走与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形成民族工业。我国高技术行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非常重要,有时引进一项新技术,可以拯救一个产业。因此,利用把技术创新融入到传统产品,使传统产品功能和质量增强,技术含量提高,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逐步使传统产品变成高技术集约的新型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我国传统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明确目标。

2、产业内企业的效率将得到提高

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变经营方式,能够提高企业效率,减低信息成本,从而加速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如何融合呢?前几年网络经济泡沫膨胀的时候,给自己企业建一个网站成了一种时髦,结果网站建起来了,却几个月才更新一次信息。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往于市场、技术、管理、成本节约四个方面,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不只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或者设计一套战略方案,而是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平台,提高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管理效率,减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不但会为他的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3、产业的结构将得到优化

(1)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地改善市场需求和供给结构,协调好供需关系,保证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能通过不断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高技术产业能依据现状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高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促进资源与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总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高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以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为重心,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等。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有3个标志:第一,技术基础高度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间技术转移速度回忆和新兴产业的地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结构开放高度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随着技术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趋于高度化。第三,产业结构软性化。 一方面表现为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出现经济服务化趋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所有产业结构中,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成尤其是高技术人才的依赖性大大增强。

由于高技术发展的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所以形成的新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的成果向其他传统产业的转移速度很快,所以高技术产业中许多产业部门不但纵向看上升势头很快,而且横向看发展势头也很猛,从而推动产业技术基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产业结构向着高度化的方面不断迈进。

“协同创新”成就传统产业 篇7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以麻纺为主导产业的集苎麻种植、麻纺纤维纱线、麻艺家纺品、服装麻纺面料、传统手工苎麻夏布、夏布印染和家用纺织的科研开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及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2009—2011年全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100强列第70位,麻纺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列第2位。近二十年来,恩达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苎麻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实现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系列转变,培育出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苎麻加工产业。恩达发展的历程,是我国民营企业主动适应转变发展方式时代要求,在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对民营企业推进协同创新和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启示。

1 传统技艺到现代技术的转变使“非遗”重现生机

1.1 传统技艺面临尴尬:如何重现昔日辉煌

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夏布用途广泛,可做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夏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夏布所具有的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天然抗菌、自然独特的肌理效果、地域民族的风格特征等特性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以及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的提高,夏布已经被海内外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由于苎麻纤维与棉花纤维相比较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生产力低下,所以,夏布生产到今天为止,其精细程度只能达到一般细布水平。故而,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被国家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

然而,由于传统的夏布生产拘泥于非常落后的手工加工,制作工艺相对传统,产销渠道不够通畅,夏布产业的发展始终较为缓慢。目前,我国一方面是大量的夏布坯布作为原料大量出口;另一方面,以夏布为基材的现代装饰品又大量进口,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夏布产业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

20世纪以来,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夏布这种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1999年1月29日下午2时30分,温家宝总理一行考察了传统产品夏布生产全部织造流程,他被古老的传统工艺深深吸引,他说:“夏布是粗放型经济,向韩国、日本、墨西哥提供原料,出口依赖性太强,市场太小,难以承受市场风波的冲击。只有依靠科技,进行深加工,使其增值。同时要扩大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夏布要走出单一的、依赖性的粗放型盲区,重现夏布昔日辉煌。”如何使夏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恩达公司从夏布的生产方式、面料特性等角度入手,创建一条夏布产业从原材料种植、产品研发、纺织加工、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思路。

1.2 协同创新技术突破:以“菌”吃“胶”实现科技型转变

苎麻韧皮部外侧的初生纤维约含70%的纤维素和30%的非纤维素类胶质,这些胶质成分主要为果胶和半纤维素类物质,它们充斥在纤维分子之间,具有营养或黏结作用,部分或全部与纤维相连接,结合紧密。脱去这些非纤维类胶质成分,提取优质可纺纤维是苎麻纺织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脱胶阶段。目前,作为我国苎麻脱胶的主导技术还是化学脱胶。化学脱胶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与深化,被苎麻脱胶厂普遍采用。但是,苎麻化学脱胶有其致命的缺陷,工艺流程长,用工多,生产环境差,最严重的是脱胶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的严格执行,已经威胁到苎麻纺织行业的生存。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决定革新生产工艺,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尝试。“化学脱胶对植物纤维损害大,而且COD排放高,治理困难,一直是制约苎麻产业做大的瓶颈。”2001年,公司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合作签订了“苎麻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可实施合同和“苎麻生物装置”的研发合同,运用协同创新引进“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专利进行中试,并于2002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4月项目通过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经过6年的持续研发和不断改进,2007年恩达家纺耗资6000多万元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和设备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2008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在恩达家纺顺利建成,其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5月27日,该工艺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的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填补了国内生物脱胶的空白,改变了脱胶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更好地展现了苎麻纤维的巨大价值,为打造苎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转变———传统苎麻夏布产业的必经之路

2.1 由手工作坊向自动化生产方式转变

企业成立时是一个典型的小作坊。办公用房在双林镇上租了一处十几平方米的简易房屋,虽说是厂,设备却很简陋,用的是老式腰机,招了十几个工人,便开办起来。此后,创业者们便扎进了夏布业的“商海”,一改夏布坯布直接销售的传统做法,建起了手工式夏布漂染坊,将夏布印染后再外销,销售价格也有提高。没有什么像样的生产设备,就买来材料自己制作,自己加工;创业者自带干粮,身背夏布,东进上海,南下广州、深圳,睡车站码头,把火车座位下当“卧铺”的日子也无以计数。加之创业者们的信念、对事业的执著、对商客的真诚以及对困难的无畏,一次次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商客,由此而得到了一大批商客的引荐、推介和帮助。90年代末期,在与韩国客商接触面洽成功后,开始将分宜夏布销往韩国,继而销至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市场。在企业的带动下,当时供销部门大量压库的夏布销售一空,农民手中夏布“卖难”现象也因此而消除,从此,十分萧条的分宜夏布业也重现了生机。

为了现代夏布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停留在手工式夏布漂染坊,用化工染料漂染夏布工艺运作上。他们认识到手工式漂染夏布外销,毕竟不是终端技术。为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必须改变传统加工方式和现有的工艺流程,必须向现代加工方式转变,提高科技含量,才能获取好的经济效益。为此,又开始新的攻关,尝试植物染料印染夏布获得了成功。1999年,他们又成功地引进了韩国机械设备,筹建年产印染30万匹夏布的植物染料印染生产线。2003年,扩建达60万匹/年的产能。机械印染夏布质量好、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科技含量得到提升,企业效益成倍增长,当年销售额就增加3倍,仅此一项年增收就达60多万元,并且吸引了国内各地夏布纷纷送达分宜漂、染,再由恩达公司直接出口,实现了印染夏布100%外销,出口创汇也逐年攀升。这条全国唯一夏布深加工生产线的成功,圆了中国麻农发展夏布业的第一个梦想。

恩达公司初期主营业务是收购农民所产的夏布坯布直接外销。而夏布坯布来源于农民的手工生产,制作产量有限,制约了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也影响了农民所产苎麻不能全部就地加工增值,苎麻产区的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公司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决定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尝试。当时江麻集团的苎麻化学脱胶车间面临停产,如何引领苎麻脱胶产业发展,就成了企业深思与攻克的课题。为此,2001年公司一班人投身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当中,首先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签订了“苎麻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可实施合同。引进“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专利进行中试,并于2002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于2004年4月通过项目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项目还获得新余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但苎麻生物脱胶中试仍存在生产效率不高、用水量较大、排放废水未完全达标等问题,企业鼓励研发人员不要气馁,继续攻关。投资6000万元,历经近6年的研发,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和设备终于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期间先后申报了3项专利获奖,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专利。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的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2008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在恩达顺利建成。2005年,公司从双林镇搬迁至分宜县城东工业园,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同时在生产工艺方面有了多样性的调整,从脱胶、梳麻、纺纱、混纺、印染、刺秀、色织到家纺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苎麻产业链。生产线建成了自动化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达14亿。对比创业初期,生产能力增加了700倍以上。

从手工作坊式生产、机械化生产到自动化生产线,恩达公司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生产方式由人工向自动化的转变。

2.2 市场变化促使企业向创新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

199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些以出口为主的夏布企业几乎全军覆没,苎麻种植户大量挖麻毁田,在危机过后,苎麻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苎麻加工企业面临无麻可纺的地步。公司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业主集中在夏布产业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这样就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夏布质量,使得夏布生产具有可信的市场信息、畅通的购销渠道,统一出口,充分体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效益。公司认真作好指导,协调服务。各生产厂家、经营者又能自主经营、分享效益,壮大自己的实力,集中人力、物力,办好夏布更深度的开发。同时引进苎麻良种,建立苎麻种植基地10000亩,给夏布生产提供原料保证,同时给农户增加收入。

2005年,国际市场开始按世界贸易组织条款取消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这又为苎麻业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虽然取消了对我国麻纺制品的配额限制,但面临着欧洲在环保加工技术、绿色环保产品和产品标准方面的新的保护措施,欧盟在麻类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有两种绿色技术标准认证,即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环保纺织品的重要国际标准,也正是我国麻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而“反倾销调查”则是阻挡我国麻纺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为直接、使用最为频繁的贸易保护措施。尤其是欧盟,自1995年国际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至今,运用反倾销措施对我国苎麻和亚麻纺织产品设置了重重障碍。作为占世界99%份额的中国苎麻纺织业,自然遭遇了不得不说的尴尬。其次,苎麻纺织业面临环保压力。工艺和设备的落后是制约苎麻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落后的工艺主要表现在脱胶方面。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长期以来采用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化学脱胶工艺,不仅对苎麻纤维造成损伤,而且成本高,纤维散乱,成纱率低,污水处理费用高、难度大,易导致局部地域环境污染。一些小企业没有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又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兴建的企业,其污水处理设施建于2000年之前,技术落后、设施陈旧,很难满足污染治理达标要求。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具有配套且可实现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设施。而在国家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的限制下,约有50%的加工企业因不能满足污染治理的达标要求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纺织机械设备过于陈旧也是一大瓶颈。有些企业的设备甚至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品,而高档的纺织设备由于要依赖进口,价格过高,不少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导致这一行业整体设备更新缓慢。

另外,品牌意识、自主能力有限。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工艺水平低,导致产品类型单一,结构雷同,档次普遍不高。纺织企业生产的纯纺类纯苎麻纱基本上是24公支、36公支两个品种,48公支以上的品种很少批量生产;生产混纺类苎麻棉混纺纱主要是11英支、21英支两个品种,30英支苎麻棉混纺纱能批量生产,但数量不多。

虽然全球九成以上苎麻及纺织品均来自我国,但我国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多是麻纱和坯布。面料、服装服饰、装饰用布、保健织物等最终消费品生产发展非常缓慢,虽然有些企业开始生产服装出口,但是由于这些苎麻织物的支别不高,面料附加值偏低,再加上也没有自己优秀的服装品牌,所以这些服装在国外消费定位档次多为中低档。初级产品销售,附加值低,在国际国内市场就缺乏竞争力。

“创新是拯救苎麻业的关键。”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成雄伟表示。

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全面开发多领域多用途产品,打造苎麻特色产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等新的消费观念兴起,麻纺服装、室内装饰、卫生保健用品等也将迎来巨大的消费市场。江西恩达创立的“恩达家纺”品牌的系列麻纺、麻棉混纺制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其麻纺织品市场前景看好。

此外,恩达公司与武汉大学共同开发的微生物脱胶工艺,已经实现产业化。同时,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使过去的苎麻坯布成为高附加值的夏季床上用品,远销韩、日、东南亚、美国等市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麻类纺织品以其天然的品质和独特的功能一直备受青睐。虽然麻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曾因各种原因有过起伏,但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绿色工程”的兴起,麻类纺织品功能性的深入研究和消费者对麻类纺织品的重新认识,麻类纺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地继承传统技艺,那就只有继承,没有发展,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事实上,传统技艺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部分,只有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使“非遗”老树发新枝,焕发新的生机。具体到双林夏布,之所以险些消亡,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织染技术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一方面,用于夏布编织的苎麻纤维原料纱线刚性硬、接头易断,难以实现机械化编织,致使编织成本远高于机织布料;另一方面,夏布的生物脱胶与印染技术落后,有刺痒感、易脱色,远不如棉织布料那么舒适与美观。

正因如此,大部分夏布生产企业只能靠向日本、韩国出口坯布来维持生存,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生物脱胶与印染技术,将易脱色、有刺痒感的夏布加工成了柔软挺括、凉爽透气、色泽光亮的高档布料,用于生产时尚服饰和高档家纺产品,畅销于日本、韩国与欧美国家。由此,并不生产坯布的日本和韩国成了夏布产品的消费大国与出口大国。通过生物脱胶、印染等加工环节,一匹夏布的售价立马增加10倍以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恩达公司夏布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2005年前后,公司完成了一项技术革新,将夏布编织工效提高了1.6倍。从2007年起,公司通过与国内大专院校及韩国公司合作,使其夏布生物脱胶与印染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至今已开发出夏布服装、夏布被套、夏布席、夏布家居用品等系列时尚服饰与家纺产品,在国内市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去年,公司在国内主城和新余市、县城开设了24个专卖店,却实现了5.6亿元销售收入,占到了销售总收入的40%。

恩达公司的经历表明,企业经营方向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根据自身的人才、技术或产品优势进行适时的转变和创新至关重要。

2.3 人才引进促进“个人创新”与“团队创新”的转变

近年来,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依托传统文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新产品,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众多专业技术人才纷纷加盟,公司成立了“苎麻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形成“研发—生产—销售”闭环的项目负责制。而项目负责制形成了“苎麻微生物脱胶”、“纯麻高支纱”、“苎麻混纺纱”、“植物染料印染夏布”、“纯麻色纺布”、“苎麻混纺色织布”等八大主项目课题,并分解到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竞争格局。

调整后不久,恩达公司在2007年获得了科技部颁发的“星火科技型企业的证书”。2012年,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借助项目负责制的创新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了从个人创新到团队创新的转变。

2.4 核心技术使企业实现集团化转变

有了核心技术的恩达家纺吸引了不少下游企业前来合作。江西五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东在考察恩达家纺后,当即决定与恩达家纺合资成立恩达时尚面料织造有限公司,在分宜建设10万纺锭的夏布色织布厂。“恩达夏布产业有特色,有市场,有未来。”陈卫东这样看。湖南裕安麻业有限公司也与恩达家纺合资成立恩达麻业有限公司,专功纯麻纺技术。

企业已经进入了集团化发展阶段,产业链条已经从上游的种植一直延伸到最后的布料,并着手建设夏布交易市场。恩达家纺还收购了北京一家贸易公司来进行布料设计和推广,并与法国一家知名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在国际上推广中国夏布面料。

世界服装T台上,棉、丝、毛、化纤面料的服装比比皆是,苎麻面料的确鲜见,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想在这方面进行突破。未来的世界高端服装,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然而,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纺织工业的不断进步,先进纺织技术不断应用。手工制造的夏布因质量不稳,花样单调,颜色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市场逐渐萎缩。近年来,江西夏布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依托传统文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新产品,逐步走上了一条振兴之路。

2.5 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型产业的转变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从传统产业着手,通过技术创新,将自然状态的纯手工的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技术的可再生资源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再通过技术创新创制系列的“苎麻夏布产品”,然后系统集成形成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步,把苎麻化学脱胶工艺改造成无污染达标排放的微生物脱胶工艺,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专利。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的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成功解决了脱胶技术污水排放的世界性难题。采用“嗜碱性芽苞杆菌”对果胶进行嗜食,达到苎麻脱胶的效果,此技术被国家科技部作为星火计划向苎麻脱胶行业推广。

第二步,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汁提取植物染料,加工印染苎麻夏布,实现夏布纯天然无污染印染,此项目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发出的植物染料印染夏布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化学染料印染夏布着色差、易褪色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性难题,实现产品“绿色纯天然”。

第三步,把苎麻加工成“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的夏布———高支纱夏布,使纯纺类纯苎麻纱由传统的24公支、36公支两个品种,上升到48—150公支以上多个品种。恩达公司研发的纯麻高支纱技术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第四步,把苎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加工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混纺高支纱产品,实现苎麻的功能化作用。苎麻除了与棉混纺生产麻棉混纺纱线外,还能与其他功能性纤维混纺生产耐磨透气的军用产品、强力抗拉的渔用产品及其他特殊领域的功能性产品。同时,麻类纤维还是产业用优质材料,可制作植物培育垫、高速传送带、过滤材料、医用纺织品、非木材纸等。这些替代木材生产的纸浆、人造纤维、复合板材和纸张等麻制品的开发意义非常深远。

第五步,江西恩达创立的“恩达家纺”品牌的系列麻纺、麻棉混纺家居及服装制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等新的消费观念兴起,麻纺服装、室内装饰、卫生保健用品等也将迎来巨大的消费市场。研制成功的夏布家纺品有效解决了苎麻夏布产品质量不稳、花样单调、颜色单一、有刺痒感的问题,成为市场的高档消费品。

第六步,利用不同颜色的苎麻纱线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在织物表面构成各种不同花型图案,使其具有立体感,从而形成优美的花色品种的新产品———色织布,有效地淘汰落后化学染色工艺,确保染色均匀度和染色牢度,同时不污染环境。

第七步,把苎麻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入一定数量的Ca及化学助剂,可替代木材生产的纸浆、人造纤维、复合板材和纸张等麻制品。

我国苎麻行业协会秘书长成雄伟指出:恩达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也就是实现了从传统型夏布产业向现代工业型苎麻加工产业的发展。

3 在转变中实现丰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1 持续创新硕果累累

企业创办以来,围绕苎麻深加技术开发与利用,已经实现原创性发明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授权3项,获得专利技术奖励2项,制订行业标准5项、企业标准7项。在技术的持续创新过程中,恩达家纺填补了多项苎麻利用技术与产品的国际空白,成功解决了行业多年来一直攻而未克的技术难题。

3.2 社会辐射效应明显

恩达公司的微生脱胶技术与化学脱胶技术相比,年可节标准煤9453吨,年可节水705万吨,按1m3水=0.000255t标准煤折算则节约1797.75吨,年可节约电能约32万度,折合标准煤39.3吨,年减排的COD约为5430吨。产品质量好,污水达标排放,有助于改善水资源状况,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

恩达公司苎麻微生物脱胶生产线的建成,促进了苎麻种植业和夏布纺织业的蓬勃发展,拓展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渠道,农民不愁苎麻销路和夏布销售难问题,带动赣西乃至全省的苎麻种植业农户直接就地加工增值,分宜县由此而成为全国苎麻夏布集散地。公司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带动全县苎麻夏布从业人员达10.56万人,夏布专业户达5000多户,苎麻夏布年创产值过亿元,年创税收千万元,农民从该产业中人均增收1130元。而且公司与本县各乡镇43000户农民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原料的产销合同关系,从此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2008年8月,经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审定,江西恩达家纺公司被命名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因此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3.3 企业经营效益喜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企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5万亩苎麻种植基地,年产1.5万吨微生物脱胶精干麻、1万纱锭和500万米纯麻纺纱织布、5万锭麻棉混纺可纺80—150Nm纱线、100万套夏布床上家居用品、2000万米色织布,开发600余种夏布工艺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产能。拥有全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国际领先水平的苎麻微生物项目研发成果,夏布工艺绣品外观设计等22项专利;拥有填补国内空白的植物染料夏布印染;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重点新产品80S/Z麻棉天丝混纺线和SR/C150S麻棉混纺高支纱线专有技术成果及国内首创使用苎麻产品研发床上家居用品专有技术;拥有自主创造的“恩达家纺”牌染色夏布产品,“怡诗缘”牌床上家居用品和恩达家纺苎麻制品的“江西名牌产品”,“恩达家纺”产品注册的“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创新中心”;被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首批农业产业化优质苎麻纺织原材料种植基地”;被新余市科技局命名为“苎麻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造出新的苎麻产业经济增长点。近三年来,恩达家纺年均销售额增长率超过50%以上。

4 经验和启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和转变的金钥匙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恩达公司在企业发展和夏布产业道路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形成了创新驱动格局。被列为创新型企业以来,恩达公司不断对过去的探索与实践、自主创新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对创新有了新的深入的系统认识,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改善。主要体现于:由过去的不自觉地创新,转向自觉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创新;由过去随机性创新,转向注重总结方法、构建创新模式的创新。

恩达公司的实践说明,要实现创新驱动下的企业发展和产业成长,离不开对创新规律的积极探索,离不开对创新思维的有效运用,离不开创新体制的建立完善。最关键的是要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体制保障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如果说,技术协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金钥匙,那么,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就是从技术向产品再向产业转化的可靠保障。恩达公司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4.1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研究模式

恩达公司以“苎麻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或项目合作关系,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研发能力。与北京理工大学、江西服装学院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苎麻纺织产业培养优秀人才;与武汉大学生命学院合作开发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生物脱胶装置,用于生物脱胶生产线;与中国麻类研究所合作进行苎麻良种的开发与推广。

4.2 建立研发资源共享与激励制度

恩达公司为了实现研发人员资源共享,除40%研发人员在专门的研发机构外,其余60%研发人员分派在集团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部门,既承担自身岗位的技术完善工作,又承担新的研发课题的技术工作,各环节信息通畅,研发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

4.3 建立科研经费持续投入和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将销售收入的8%—10%用于研发,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账户,专款专用,保证创新资金的投入。自2007年以来,恩达公司研发及中试投入累计高达几千万元,占销售收入的7.26%。同时,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经营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4.4 建立研发与营销集中化、生产与中试分散化的科工贸一体化创新体制

公司建立研发管理中心并设立创意研究、实验室和中试车间进行研发;生产管理中心由若干生产车间从事生产;营销管理中心设立产品销售部负责销售。

4.5 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良性互动螺旋式发展的创新机制

在科研、生产、销售、管理部门之间,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职责清晰、赏罚分明、高效运作的工作关联,从而保证各环节责权利明确,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研发管理中心研发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许可方式,由生产管理中心负责产业化形成产品,并以内部转移价销售给营销管理中心进行市场推广销售,使科技成果迅速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企业从产业化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回报,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5 思考与探讨

5.1 继承与发展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传统的夏布生产拘泥于非常落后的手工加工,制作工艺相对传统,产销渠道不够通畅,夏布产业的发展始终较为缓慢。而以夏布为基材的现代装饰品需求量却越来越旺盛,恩达依靠协同创新,增加科技含量,进行深加工,使其增值。同时,要扩大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使夏布走出单一的、依赖性的粗放型盲区,重现夏布昔日辉煌,使夏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恩达公司从夏布的生产方式、面料特性等角度入手,创建一条夏布产业原材料种植、产品研发、纺织加工、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思路。既继承了传统,又实现了发展。

5.2 满足社会需求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是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更加突出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为无数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恩达公司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不忘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即为“恩”,勇达高峰即为“达”。恩达公司正是坚持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恩”字当头,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不断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才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5.3 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企业协同创新,在持续探索中逐步推进

企业发展方式的选择和转变具有动态性、渐进性和复杂性,其转变成败往往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和团队能力。从恩达公司的经验看,生产方式转变需要产品体系、市场需求规模的支持;经营方式转变需要决策论证与实际成果验证的支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宏观政策、社会环境的支持。因此,整体上需要企业协同创新,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荔.苎麻纤维的特性[J].中国纤检,1996,(07).

[2]王少农.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技艺的生产性保护[J].青年文学家,2011(21).

[3]郑金武.要大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N].科学时报,2012-03-17.

[4]张力.协同创新意义深远[N].光明日报,2011-05-06.

传统医药产业 篇8

强化营销队伍建设迎来更好更快发展

通过对去年以来市场形势的分析, 时风得出两条基本经验。一是要尊重市场规律。时风是负责任的企业,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方面依靠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品牌实力和用户美誉度争取进入补贴目录, 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尊重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运作, 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有利地推进了补贴工作健康发展。今后, 时风仍然要坚持原则, 坚定不移地应用高新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拓展品牌美誉度, 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推进各产品市场健康科学发展。二是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收入光荣。过去时风在三包件、发动机上也发生过违规违纪事件, 涉及人员被依法惩处。靠诚实劳动获得收入光荣, 心里坦然。靠营私舞弊、损公肥私获利可耻, 迟早会受到惩罚。营销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外地, 相对来说公司对大家提要求多, 检查不够。这更加要求时风要加强自身修养, 增强法律意识, 做一个让公司放心、让家庭幸福的优秀营销人员。

2011年是国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困难的一年。纵观上半年, 宏观政策持续收紧。央行连续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累计冻结资金超4万亿元。受资金量不足影响, 长三角、珠三角大批中小企业倒闭。最近, 笔者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走访了一些企业, 很多企业库存积压严重, 占压资金大, 开工不足, 效益大幅下滑。国内经济形势复杂, 股市近来一度连续暴跌至2700点以下, 股民信心再度受挫, 资金大量出逃。物价持续上涨, 通胀压力加剧。汽车市场销量下滑, 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统计, 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138.3万辆, 同比下滑4.0%, 其中, 乘用车销量同比持平, 商用车同比下降14.2%至34万台左右。极端天气频发, 初春华北大旱, 初夏南方大旱, 现在西北大旱、南方出现严重洪灾, 局部地区农作物绝收, 农业损失严重, 区域经济发展迟钝。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今年以来, 钢铁、煤、橡胶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且价格影响因素复杂, 未来走势难以预料, 企业经营举棋不定。

严峻的市场形势同样也拷问着时风, 对下一步的市场, 我们判断, 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通涨预期加剧, 国家经济总量萎缩幅度很大, 粗放式经营资金需求多、缺口大, 市场总体需求少、资金紧张, 竞争将更加激烈, 企业效益将大幅度下滑。当前来看, 总体经济发展要受阻, 营销困难将进一步加大。长远来看, 将加速行业洗牌, 单纯依赖于外部资金运行的企业将面临危险。而对于时风这样的资金信誉良好的企业来讲, 将是一种发展机遇。未来经历过重重市场考验的时风将会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

越是市场不好, 越是锻炼营销能力的最佳时期, 越是考验干部水平的关键时期。市场不是等来的, 只有主动去创造, 市场才会有好效果。

落实“请跟我来”合作理念全力推进传统和新兴产业发展

5月18-20日, 时风集团邀请1000余家经销商、供配商召开公司传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发展新闻发布会暨时风集团成立十八周年厂商联谊会, 传达了“请跟我来”的合作理念。“请跟我来”就是要求广大合作单位紧随时风发展, 围绕时风传统产业升级、围绕时风新兴产业进行开拓, 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结成更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让经销商跟我来, 必须是时风营销队伍先要跟上来。5月17日下午, 时风全体营销人员对厂区进行了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 公司围绕“提精度、调结构”工作思路, 突出项目建设, 培植经济增长点, 建设花园式工厂, 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笔者相信, 通过参观新产品、新装备、新项目、新园区、新产业, 特别是看到干部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大家对公司提出的这一发展思路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对全年营销目标的实现会更加有信心。作为营销领域的每一位营销人员, 有责任围绕公司发展思路, 进一步巩固时风传统产品的市场主体地位, 全力开创新兴产业市场发展新局面。眼下, 市场不容乐观, 但如果从危机当中找到机遇, 从现有产业中发现商机, 同样可以创造更好的收益。

商机之一:时风电动车。在省、市、县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下, 时风电动车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3月12-13日, 科技部原部长、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等一行10人来时风集团调研低速电动车产业, 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 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汽车行业协会等部门负责同志全程陪同活动, 调研组一行充分肯定时风在电动车发展方面的做法, 表示全力支持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6月29日, 聊城市林峰海市长率领30余位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时风电动汽车产业园现场办公, 对时风电动车发展表示全面肯定和支持。5月1日开始, 时风与山东电视台联合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时风电动车齐鲁万里行”活动, 分别在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潍坊等城区及下辖近百个县城进行了巡展, 时风电动车所到之处, 万人空巷, 气氛热烈, 新闻记者争相报道, 场面火暴, 极大地促进了销售, 有效提升了时风电动车的知名度, 社会各界看到了时风在这个产品上的决心和信心, 看到了时风电动车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经销商的营销激情被点燃、营销模式在转变、营销投入在增大, 这是我们十分愿意看到的,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大宣传, 加强促销, 为电动车事业大发展营造更强的阵势;抓好电动车网点开发, 强化营销渠道建设, 让更有实力的经销商参与进来, 共同开创时风电动车市场美好未来, 为今年完成2万辆、争取3万辆, 明年达到5万辆销售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医药产业 篇9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

一二三产业的比值大小及其变动状况,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高度化的关键指标, 并且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城市而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第一、第二产业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都是不断下降的, 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都是上升的, 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普遍规律。

自20世纪90年代初, 上海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政策以来, 第三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1999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比例为50.8:47.4:1.8,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 达到50.8%;2009年三产构成为59.4:39.9:0.7。从上海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现状来看 (图1) , 上海产业结构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010)

1. 第二产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综观整个

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可以看到, 第二产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到1999年, 第二产业在全市GDP所占的比重为47.4%。比照1990年, 已经下降了17.3%, 但就其比例来看, 仍占据了上海GDP将近一半[1]。

2. 进入21世纪,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徘徊中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0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在达到52.9%之后, 出现了连续几年的下降。2003年为50.9%, 比上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2004年为50.8%。2005年后,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下降后, 开始呈现稳步增长, 其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51.6%逐渐增长到2009年的59.4%。

3.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传统行业在整个结构中的比重不断萎缩, 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到2009年, 金融业、信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大行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其中, 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第三产业之首, 占10.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房地产业加速发展, 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5%上升到7.4%。信息服务、中介、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对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的分析, 结合上海自身的资源条件及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的地位作用, 上海在“十二五”乃至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应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顺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是一个行业众多、涵盖颇为宽泛的概念, 其中既包括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服务行业, 也包括一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型的新兴产业。而上海应该着重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 与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及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第三产业。

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也是由上海在长三角所处的核心地位决定的。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是区域产业高度、技术水准、装备水平最高的, 所以上海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必然与周边地区保持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 有差异才有区域分工与合作;差异越大, 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就越明确, 区域整体效益就越强。而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的取得, 只有依赖于上海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只有依赖于上海始终保持“高人一等”的产业技术等级。因此, 上海在实现“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目标的进程中, 必须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基础, 大力发展原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作用强的汽车、电子及通讯设备、大型电站及机械成套设备、精品钢铁、精细化工、房地产等增长行业和航空、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不断提升其产业集中度及其在全国和长三角的市场份额, 积极培育服装、印刷、食品、装饰装潢、旅游工艺品等都市型工业, 同时将一批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在努力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上海在区域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窗口、枢纽、品牌作用[2]。上海应重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和辐射功能。

三、上海传统产业的国内转移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引擎, 在自身承接全球先进产业的同时, 也必须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 上海市的产业高度与国际大都市相比, 差距是明显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差距更大;第二产业比重偏高, 而新兴制造业的差距更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造业中心, 这两种差距的缩小都有赖于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成功地实现地域转移。

上海传统产业国内转移的主要空间是中西部地区, 其中核心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从历史上看,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存在着“一枯俱枯、一荣俱荣”的密切经济深化关系和共同的发展基础。同时, 长江流域具有理想的产业梯度。沿下、中、上游不同空间的链接通道形成了依次递减的空间渐变态势, 为产业的传递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完整的区域空间。再次, 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协作基础。自1980年代初陆大道学者提出中国T字型发展战略以来, 长江流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协作日益紧密, 尤其是1990年代初国家提出大力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后, 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迅速展开, 迄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了各种协作区和组织。

上海传统产业沿长江流域的地域转移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外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八五”末期和“九五”期间, 上海市的大部分纺织服装业成功地实现了向这一地区的转移。第二层次是长江三角洲外围的华东地区, 包括苏北、鲁南、皖南、赣东、浙西南和闽北等地区。第三层次是长江中游地区, 包括赣西、皖西北、湖南、湖北。第四层次是长江上游地区, 包括重庆、四川、贵州、桂北、云南和西藏等地区。依据上海市移出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优势度的差异, 不同产业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会出现产业群集现象。一般而言, 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越靠前段或产业优势度越高的产业, 迁移落地的区位偏好一般越靠近上海, 反之, 越趋向于中西部地区[3]。目前, 上海传统产业转移的空间主要在第一层次, 即传统产业主要向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竞争机制的加强, 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更多的产业转移将会出现。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制约产业分工的因素:地方政府的竞争、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4], 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上海的产业转移不会在短期内完成, 为实现产业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必须消除这些制约因素。

总之, 上海要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 大力发展与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定位相匹配的金融与保险、贸易与物流、旅游与会展、信息与科技等高端、上游服务业。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 牢固树立“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区域整体战略意识, 站在长三角的地域空间组合上重新审视和思考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小龙头与大龙头, 以及发展自身与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关系, 与长三角周边城市携手共进, 在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寻求各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洪涛.上海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徐长乐.共饮一江水——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莫建备, 等.大整合大突破——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传统医药产业 篇10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标准,科研,同步发展模式

生物医药产品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生物技术产品,更加强调其安全有效性。这就决定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从基础和应用成果的研究、实验室研制到中试和规模化生产再到产品投放上市,要经历漫长的产业化周期,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主体的复杂过程。因此,如何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间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据权威人士估计,我国在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领域中“上游开发”仅比国际水平落后3~5年,而“下游工程”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研发阶段较少考虑产业化需求,产业化各阶段衔接不紧密,研发与生产脱节。主要表现在:研发工作只局限于实验室,较少考虑产业化生产需求,导致前期研究数据验证不足,使大生产无法实现;中试条件与大规模生产条件差距较大,导致延长中试生产周期和产业化生产周期。因此,实现从产品研发到产业化全过程各个环节、各个主体的广泛协调,是解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研脱节,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本文尝试运用标准化方法,在生物医药产业化各阶段实现技术研究与标准研究同步并行,通过标准穿线,以标准引领、规范科研与生产,实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产业化各阶段有效衔接,减少工作重复与重叠,解决产研脱节问题。

1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必要性

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进行研发可以促进研发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并有效地衔接产业化。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是加快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措施。科研与产业化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个问题的存在是由于企业的研发阶段没有有效地运用标准化的手段进行引领和衔接产业化。

实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需要解决标准在新产品形成全过程中的制定时机问题。这个问题对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生物医药企业的常规做法是在“中试”后形成标准。这种做法容易产生研发水平不高和科研与产业化脱节现象。

建立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即通过制定科研期标准,一方面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将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使上下游工程顺利过渡,减少工作重复。研究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研发水平和加快产业化进程是非常必要的。

1.2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可行性

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主要由3个阶段组成:实验室研制阶段,中试、临床试验、审批注册阶段,生产和销售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构成科研过程。各部分关系及工作内容如图1所示。

标准化是一种技术管理手段,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协调和统一,具有统一、简化、通用、组合等功能。其结果是通过形成规范性文件,解决共性或重复出现的问题。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标准的持续改进和标准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物医药产业化与标准化以共同的技术活动为基础。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周期长、环节多,技术活动贯穿始终。科研阶段从调研立项、基础研究开始,就将科学转化为技术,而后又通过实验/试验、临床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等各种技术实现某个产品的产业化。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的试用标准,产品标准及以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都是技术活动与标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结果。生物医药标准化过程同样是一个技术过程。它以研发成果顺利产业化为前提,通过产业链各阶段的同步标准化,减少工作重复,缩短产业化周期,有效解决产研脱节。

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研发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整个过程协调高效运转,顺利产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化中的标准化,目的是指导和规范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保持研发与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和风险,保证相关各环节的有效衔接,顺利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到产业化过程与各阶段相关标准及标准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和目标指向,以及相同的更新提高过程。产品的研制同步介入标准研制能够降低研发的技术风险,增强研发动力,加速市场进程;同时标准研制过程同步进行产品研发,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不断提高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科研、标准、产业具备同步发展的可行性。

2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 概念界定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模式就是在生物医药产业从科研到产业化过程中,在充分考虑产业化需求前提下,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发并行,每一阶段都有标准的产生和带动,标准贯穿于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以标准为指南对生物医药产业产品开发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方式。

2.2 工作原理

同步模式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标准化过程在产业化过程之初和科研阶段之初就开始介入,同步并行,共同发展,贯穿始终。根据产业发展过程,每一阶段对应一套包含阶段产品标准和以保证核心标准实现的配套标准。这些标准都以高效产业化为总体目标,围绕各阶段分目标制定,既指导、规范本阶段的工作,又同时得到验证进入下一阶段。如此产生、验证不断循环,直到形成正式产业化阶段标准(标准体系),规范指导产业化生产。不仅如此,该模式还在生产和销售阶段,通过信息反馈环节,同时实现了可能的产品更新和标准更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使原本分离的科研阶段和规模化生产阶段通过标准连接起来,并在标准形成-实施-修订过程的推动引领下,实现了科研过程、标准化过程与产业化过程同步发展。

3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实践

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生物医药)课题的承担单位,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将标准化过程与产品的研发到产业化过程有机结合,共同开发应用了具有生物医药产业共性特征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

新药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关键就是充分考虑产业化需求,按各阶段工作重点,以标准前后衔接,相互促进,贯穿始终。标准调研在产品立项调研阶段就已经开始,形成的实验室阶段试行标准,既指导、规范本阶段的技术攻关,同时又得到本阶段的技术验证而形成中试阶段试行标准,然后再去指导、规范中试阶段的技术研究,并得到技术验证。如此产生、验证不断循环,直至形成正式的产业化标准(产品标准体系)。各阶段主要工作及标准如下:

实验室研制阶段——通过调研立项、基础研究、实验室研制确定适合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处方组成、剂型等,用以指导中试工作。主要标准包括小试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原材料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处方标准、制剂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

中试、临床和审批阶段——主要工作是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质量验证、临床试验和审批。该阶段的药物安全评价活动应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应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生产活动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产品的质量和纯度要达到药用标准。中试标准是以中试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的有效组合,主要包括:中试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控制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相关的管理及工作标准。

生产和销售阶段——主要工作有工艺优化、大规模生产和产品销售。此阶段以规范、指导规模化生产,保证产品安全有效为目的,是以某一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的综合标准体系。该阶段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标准、原材料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以及系列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等。

这些标准为产业化的实施奠定基础。形成了以单个产品标准为核心的产品标准体系,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行,确保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标准控制得以实现。

4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运行效果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管理与技术研发相结合,以标准穿线,连接并规范了科研与产业化过程,尽可能地避免了研发与产业化脱节,对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 加快产业化进程

建立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用于规范产业化生产,可以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化的顺利过渡,从而提高我国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4.2 提高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标准穿线,使科研与产业化同步发展,保证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使产品提前上市,提前获得经济效益。

4.3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工艺验证不充分、工作交接不顺畅、工作重复、走回头路以及部门间扯皮失调现象,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风险和运营成本。

4.4 提高企业研发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制定项目科研期企业标准是主动地用标准引领科研,指导技术攻关,从而提高了研制项目的技术水平;通过建立原材料标准、工艺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加快了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与实施GMP质量管理紧密结合,使标准增强了适用性和有效性。为此,实施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研发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整体水平。

5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思考

首先,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两个内在推动机制,即工作流程推动(工作内容)和标准推动(标准化过程)。工作流程推动过程为:市场调研立项——科研攻关——小试研究——中试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生产与销售,每一阶段对应一套试用标准和经过验证的标准;标准推动过程为:每一阶段都有标准的产生——验证——修改过程(标准化过程),其内容随工作阶段变化,直至形成完善的产业化标准及体系。

其次,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不能自动完成,还需要如下保障措施: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良好的标准化人才培训制度、全面及时的标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的奖励机制等。

传统产业的「时空器」 篇11

2014年百度Moments营销盛典上,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分享了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重要研究成果:让连接变得更智能的百度大脑,不仅能理解用户意图、匹配用户需求,还能精准推送广告和服务;拥有全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OCR,以图搜图等图像技术;拥有中文语音识别率极高的百度移动语音搜索技术。这些植根于百度大数据及云计算的技术创新,将为智造新世界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看过《I, Robot》的观众知道,机器人在未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甚至渗入家庭生活,担当起保姆、护理的角色,而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技。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人像人一样的思维和行为。

事实上,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从未止步,百度也不例外,2013年1月,百度建立了公司历史上首个前沿科学研究机构——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亲自担任院长,广揽世界级技术专家。作为IDL重要项目之一,百度大脑正在尝试解决未来的问题,它是基于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成果,百度大脑融合深度学习算法、数据建模、大规模GPU并行化平台等技术,拥有200亿个参数,构造起深度神经网络。

IDL成立一年后,百度大脑的项目也有所收获。2014年2月28日,李彦宏首次披露,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百度大脑”已达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有一天,当我们在手机上导入婴儿的哭声,马上可以得知婴儿需要什么;同样,我们也可以导入自己舌苔的照片,进而得到“名医”对我们健康情况的分析结果……

上述场景是百度未来给用户的贡献,未来用户的移动终端将扮演“Robot”的角色。挖掘其背后的功能,其实就是人工智能的作用,人工智能将模拟大脑互动包括记忆、关联和决策。

当智能手机诞生,可穿戴智能设备出现后,由于可以收集更多维度的数据,包括图像、语音和使用场景数据等,百度开始成为具有更多“感官”(从单纯文字到语音、图像、场景等)的婴儿,未来将成为更高智力甚至可以行动的孩子。

目前,百度移动端14个过亿App的产品矩阵带来多维度大数据,让百度人工智能应用模拟可以更接近现实。数据可来源于用户的搜索行为、支付行为、定位信息、智能硬件所搜集的个人数据等等。

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可让百度在移动端产生的多媒体数据、图像、视频、语音、路线能够被检索和优化,提升移动端产品的体验和功能。比如视频内搜索,i耳目一个10G的视频文件,运用人工智能可以瞬间找到某一秒一只猫经过镜头的场景。

医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篇12

但当前,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加快结构调整既是医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任务, 也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日前,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录》特别强调指出,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引导和政策扶持, 使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 我国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达到390亿美元, 已占到产业产值20%, 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是医药产品出口主力, 约占出口总额的95%。

《目录》指出, 在过去的5年中, 我国医药产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为提升研发能力、贴近市场需求、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一些企业先后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贸易机构和生产装置, 如深圳迈瑞收购美国Datas 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 药明康德收购美国研发外包服务供应商App Tec公司, 迪赛诺、上海东宝生物分别在印度、瑞典投资或并购设立生产企业, 迈出了国际化发展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 外商在华医药投资约200亿元, 其中研发投资近70亿元, 有10余家企业在华设立了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 新药全球同步研发品种增多,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和批准呈快速递增趋势。

“十一五”以来, 作为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地区, 东部沿海省份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生物产业基地和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集聚发展, 保持产业良好发展势头。与此同时, 内陆省份发挥地方生物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医药, 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江西、安徽、河南、内蒙古、湖南、四川、宁夏、重庆、青海等省份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态势。

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显著。

其中, 盐酸安妥沙星、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创新药物获批上市,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单抗药物实现产业化, 吡格列酮、氯吡格雷等一批通用名药物新品种迅速形成市场规模, 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品种逐步进入欧美市场, 自主研制的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装置 (MRI) 等医学成像设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大规模细胞培养等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得到应用, 生物合成部分替代化学法工艺成功应用于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产品生产, 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等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一批大宗医药品种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同时, 医药产业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日渐活跃, 骨干企业实力增强。其中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 上海医药集团、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合并重组, 华润公司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 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 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 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通过技术进步、兼并重组等方式, “十一五”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 国药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壮大, 恒瑞制药等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 骨干医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达到60多家。

不利因素阻碍产业发展

有专业机构预测, 2011年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有望高达24%, 达到9388亿元的规模;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保持23%的增幅, 超过1.5万亿元。同时, 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全民医保”以及国民综合支付能力的提高, 中国医药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10年成为影响全球的药品市场。

近日有消息透露, “十二五”期间, 医药工业发展目标为总产值年均增长20%, 到2015年达到31000亿元, 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中国医药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拓展, 这种势头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现阶段, 国际上知名制药公司已经把战略目标放在新兴市场, 尤其是中国, 其目的在于利用这些国家的高增长, 以应对欧美市场的价格压力和产品老化的问题。据了解, 目前西方制药企业在中国出售的处方药总价值约400亿美元, 且中国市场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 而欧美的医药市场的年增长率只有2%~5%。

有迹象表明, 考虑到新兴市场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 更多的世界医药巨头开始将这些地区具体的医药需求视作其潜在的利润来源。为应对世界医药企业对国内医药市场的冲击, 中国医药产业当下最为迫切需要改变的就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和落后的局面。

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 我国医药企业投入科技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1%左右。同时, 医药产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力度不大, 知识产权保护尚有缺陷。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差强人意, 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当前,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物制品业依然是我国医药制造工业的主要构成。但问题是这些产业销售和利润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 利润增幅有所降低。

尽管中药工业保持平稳增长, 但由于物价普涨等因素影响, 加上药材资源的匮乏, 使中药民族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同时, 中药民族药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比较薄弱, 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制约其发展, 技术标准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

医疗器械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难度有所加大, 应予以足够重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

据统计, 我国有12530家医疗器械企业, 其中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生产企业约为120家, 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为13家, 这些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不到10%, 大部分为中小规模的企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相差较远。这些因素已经阻碍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调整锁定四大结构性矛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一大重点。

去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布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目的是紧跟世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步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适应我国基本药物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增加生产保障供应能力。

针对结构调整, 促进企业创新, 工信部以及相关部门明确指出, 医药产业将从“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 以及出口结构”方面进行调整。

在技术结构方面, 要求化学药领域, 推广应用膜分离、手性合成、新型结晶、生物转化等原料药新技术, 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 提高质量、产率, 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 要重点突破大规模、高通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抗体人源化及人源抗体的制备、新型疫苗佐剂、大规模细胞培养和蛋白纯化等技术。加快开发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的口服、肺部给药的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积极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 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加快医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扩大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提高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

在组织结构方面, 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 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使医药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形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区域结构方面, 要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人才、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 跟踪国际最先进技术, 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高科技产品, 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综合性医药生产基地。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性生产基地,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严防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和低水平产能的扩张, 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布局, 促进区域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而在出口结构调整方面, 则是要求抓住世界仿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 扩大制剂出口, 特别是增加面向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医药市场的销售。筛选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剂产品, 加快开展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 建立国际营销渠道, 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在境外投资设立制剂工厂, 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 推动5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的GMP认证, 使制剂在药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下一篇: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