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2024-10-22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通用9篇)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1

随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其产业结构逐渐朝着具体化、清晰化的方向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影响作用的实现都需要传播的手段来实现。 纵观西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有西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之外, 另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他们更重视对其的传播与宣传力度。 因而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就应该分析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就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

长时间以来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 在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的影响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便显得过于保守, 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其传播与发展呈现出了滞后性。因而, 在其传播与发展的道路上, 亟需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要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运用各种传播手段, 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相关赛事来对其进行广泛的传播。

1.2、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当前, 其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没有很好地做到从产业的整体角度作为出发点, 来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优化, 从而使其在竞争当中的优势以及特色没有凸显出来, 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全面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就应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形式, 要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融合, 以当前市场取向为指引以优化各项资源配置, 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能够得到延伸, 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1.3、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

在举国体制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也是在政府的调控指引下发展的。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就应制定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首先在加强政府监督的前提下, 还需根据该产业当中各个层面以及意识形态关联度的不同, 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其次, 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 制定一些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政策, 从而使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后, 应该建立一个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体制, 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4、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

在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应该做到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并且有效利用;其次, 要不断促进开放, 除政府参与传播之外, 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 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 使其实现双赢;最后, 还必须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经验, 走上一条外向型产业发展之路。

1.5、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人文差异, 不同民族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在宏观上全面把握以及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前提下, 还必须要在微观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进行挖掘、开发、宣传, 使其作为一种微观力量, 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1.6、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毋庸置疑, 专业人才资源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却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 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培养, 培养出一批既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又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 同时还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人才。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有效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现如今, 随着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 传播媒介也在不断丰富, 因而首先必须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 然后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对其信息进行广泛传播。通过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

2.2、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产物,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遵循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 当前大众传播学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分别为社会协调、环境监测、文化传播以及娱乐四个方面。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进程中, 应该从社会整体以及宏观的角度出发, 综合运用多项学科理论、充分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传播, 从而构建出一个跨学科、跨产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性体育文化产业集团, 在此背景之下来促进其经营理念、运作机制、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 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能够朝着一个科学、有效、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

2.3、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当前的国际竞争, 最根本的便在于人才的竞争, 为了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 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培养人才, 还需要大力引起人才, 并且努力留住人才, 要防止人才的流失。因而我们需为这些专业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而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机制, 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首先, 需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评估机制, 要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人才的社会地位;其次, 还需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以培养出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又善于经营管理, 同时还能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总而言之,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当中, 人才因素是一大关键性因素。

2.4、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 任何社会行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够得到更为有序地开展, 因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道路上也必须要建立并且健全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要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为基准, 还需同国际体育产业、 国际体育服务业以及国际体育市场的规则相接轨, 在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时, 在开展国际性体育服务的时候遵守国际惯例。

2.5、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革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 在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的时候, 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思路, 做到科学管理, 加大科学技术含量, 做到规模化经营, 对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 努力缩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之间在技术标准、质量、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不断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并且积极向外出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

3、结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它是同人类社会文明共同衍进与发展的“新兴产业”, 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它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产业核心,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物质产品进行传播及开发, 从而创造出相应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 不但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 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有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从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六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产业,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海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2) .

[2]麻江利.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01) .

[3]周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产业的发展问题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1) .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2

从电影到电视,从电视到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在多屏化的今天,人们的眼球似乎越来越集中在电脑和手机上了,电视开机率的持续下滑预示着多屏竞争的趋势。虽然还有曾经沉寂的电影院线也在重出江湖;早已风光不的再报纸、杂志等纸媒也在寻求新的突破;大型LED显示屏及各种流动的、固定的显示屏(其实是户外广告的升级版)正在蓄积强劲的传播势能;遍布县乡市场的墙体广告似也彰显着品牌的无处不在;还有各类的新兴媒体异彩纷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媒体了。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传播媒体也在这大潮中上演竞争、博弈的精彩大戏。也许这大戏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但不管怎样的博弈,网络媒体的悄然崛起正在强势冲击并改变着媒体的格局。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习惯,上网也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生活方式。传统的医药企业曾经情有独钟的传统媒体及传统的传播方式正在面临新的改变:从关注到观望,从尝试到策略转型。这些改变已经在近两三年发生了而且会在未来的几年里更大规模更实质性的改变。医药企业的网络传播最初多是从网络新闻公关切入的,而尤以外资、合资药企为早,

形式则以新闻资讯、学术推广、科普软文等居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播力度和费用比重也在逐步加大,从象征性试水到5%、10%的尝试投放到与传统媒体平分秋色,还有更甚者基本把网络传播作为主要传播方式且亦取得良好效果,而受到行业及媒体的津津乐道。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但同时受产业政策的影响,药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尤其是本土医药企业,在同一个品类里经会有几个、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竞品参与市场竞争。而新兴的保健品似乎更像快消品。所以在传播层面上,药品、保健品的市场竞争及传播策略比拼并不逊色于快消品。无论是外资、合资医药企业还是本土的药企,不管是做处方药、OTC抑或是保健品,都可以根据公司战略、品牌调性及产品功能诉求,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在网络传播中大显身手,构成多维的传播层级从而形成合力。比如在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做品牌的提升和多频次曝光;在人民网、、央视网等权威新闻网站做新闻资讯、新闻专题及相关活动策划,构成企业及品牌形象的正面形象;在垂直类健康网站及门户的健康频道做专业的产品功能诉求及医药文化传播;在视频类网站做贴片及硬广(其实就是电视广告的网络化而已);在腾讯等互动性强的网站里做互动传播等等,还有独具创意的病毒视频、微博营销、微电影……还有以互联网为平台、依附于网络传播和网络在线支付的电子的商务,是营销与传播,线上与线下最完美结合的新事物,也是最具发展前景、充满无限活力的营销传播态势。

网络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网络传播必将会风生水起,营销和交易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推动着网络的创新和变革,网络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借势、造势并能顺势而为方能大有作为!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3

1.1 网络技术是音乐产业各个环节之间进行融合的纽带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音乐开始由独立的艺术创作行为向创作、传播、营销等产业链模式过渡。也就是说,互联网成为音乐创作、音乐传播、音乐市场、音乐作品之间连接的纽带,传统音乐和网络音乐获得了真正意义上融合的机会。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和获取音乐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任何同音乐相关的产业部门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对于传统的音乐创作行业来说,由于网络市场的开放性,网络本身的媒介优势被应用到音乐生产及音乐传播领域中去,获取了相应的经济利益。

1.2互联网拓宽了传统音乐与网络音乐之间融合的维度

传统音乐产业与网络音乐产业经由不同方式的融合,使音乐的产业化性质更加突出了。具体来说,传统音乐产业与网络音乐产业的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音乐创作和制作流程中,能够同传统音乐结合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音乐创作、加工及生产。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所进行的音乐生产,更加方便、快捷、多元化,并能体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能够较为充分地表达音乐人的创作理念及创作意图。

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传播、营销及管理。音乐作品集中到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便于进行分类、检索以及智能化传播与受众个性定制选择,使整个音乐产业链条的需求获取都更为便捷。

2 互联网音乐的传播方法及特征呈现

互联网音乐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其优势特征元素。同传统音乐传播相比,互联网音乐的传播平台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其在音乐传播过程中最大的优势体现。

2.1 传播时间的自由性

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讲,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音乐,音乐作品及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必同一时刻出现于整个音乐传播过程中,音乐上传与音乐下载可以在不同时间内自由完成。一端上载音乐作品,音乐即成为互联网空间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何时获取音乐作品,则由互联网的另一接收端决定。

2.2 传播的空间自由性

从空间角度来讲,传统音乐(诸如唱片、音乐著作等形式)的传播尽管有一部分能够摆脱空间的束缚,但最为直观的音乐作品呈现仍然需要音乐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在同一空间内出现。较为典型的体现为现场音乐演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音乐传播,则能够使传播空间更为自由,网络直播或将演出本身上载到网络空间进行储存,观众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音乐作品的自由观看(1)。

2.3 传播者与接受者均具有更大范围的选择空间

互联网音乐的传播一改传统音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使音乐作品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与目的,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对象。在传统音乐传播时代,同时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或音乐著作的受众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某一个体;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作品或音乐著作,不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受众数量,均不受到任何限制(2)。可以说,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容量巨大的媒介传播载体,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任何方式的音乐作品传播均不受限制,同时也能够获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4 强大的互动交流性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音乐传播,能够实时获得音乐作品接受者的反馈,形成一个庞大的互动交流网络平台。不论是音乐作品还是同音乐相关的文化、观念,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的同时,也能够获取信息接受者对传播对象的意见及感受,这是互联网平台进行音乐传播时体现其互动交流性质的一种方式。一旦音乐的创作者及时收到对其音乐作品的反馈,还能够对创作方向、思路进行有效调整,使音乐作品更契合文化市场的需求。

从宏观角度来讲,互联网可以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来调查某一音乐作品、音乐观念或音乐理论著作在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满意度,从而一方面对音乐进行整体上的质量判断,另一方面还能够具体分析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的某一音乐的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等特征。

2.5 个性化的私人订制

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的音乐元素,更容易满足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这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元素更容易在不同维度下进行分类,同时便于类型化检索及查找。

首先,互联网本身就存在一个具备关键词检索功能的平台,在此平台上,输入同所需音乐相关的查找范围,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所需音乐内容进行宏观浏览。

其次,专业化的音乐网站成为音乐传播的直接载体,在任何视域下所进行的音乐类型划分,都能够在不同的专业网站或不同网站的子栏目上找到对应元素。

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传播,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每个个体的个性需求的。

2.6 扩展了传统音乐传播的途径及受众范围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有限的媒介传播平台大大限制了传统音乐在受众之中的普及程度,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传播平台扩展为视听媒介与以网络为主的互动媒介并行发展,使音乐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常规意义上的作品直接呈现将不再成为唯一模式,只要符合媒介载体属性,均可以成为传统音乐的传播手段。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音乐的传播样式则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模式,App既能够以知识问答游戏的方式出现,也可以以音乐作品下载欣赏的方式出现,同样还能够体现为和电视节目同质的视频,且只要存在网络信号覆盖,就可以达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移动式自由接收,这使得传统音乐在传播方法及渠道上,真正意义地实现了多样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最为直接的是使受众群体变得复杂甚至倾向于年轻群体,毕竟对于年轻人来说,对新媒体的接受更为容易,利用新媒体来欣赏音乐、传播音乐,也会成为未来青年人接触音乐的最为普遍的方式。

3 结论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音乐以一种信息的存在形式成为文化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产业链条,使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朝向全球化、开放式形态迈进。孤立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被网络彻底打破,合理的组织安排与协作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音乐产业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许维.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理查德·戴维斯.电影配乐完全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M].刘捷,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杨燕迪.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4

----舌尖到心灵的文化之旅1

1、春节 农历大年正月初一,是家庭团聚期盼丰年的重要节日。在年饭中,小麦产区的北方,节日主要食物是以饺子为主;水稻产区的南方,则以汤圆、年糕、煎堆、素食为主。

文化意义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1]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传统食物:

1.祝福饺子

:菜肉饺子 分别放入枣子 等象征吉祥的果脯

春节吃饺子吃的是“吉祥如意”,求的是“喜庆团圆”。

饺子是一种以面皮包馅、形如半月或元宝形的面食,它是中国北方典型民俗食品。自古以来,饺子有许多别称,唐代叫“饺饵”、“水角饵”;宋代称“角子”、“粉角”;元朝时蒙古 族和回族称“扁食”;清代称为“饽饽”。

材料:面粉 猪肉 蔬菜 果脯

2.祝福年糕 :年年高升的意思

生活蒸蒸日上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中国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如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材料:米粉 果脯 馅料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经典美食

----舌尖到心灵的文化之旅2元宵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或灯节,在古代民间是张灯结彩祀星辰的节日。人们习惯于用糯米粉制作的元宵(汤圆)为食(元宵在古代称为浮元子,近代将其包制的称汤圆,摇制的称元宵)。

4、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二,为中和节,又称龙头节或春龙节,是传说中春龙抬头普降春雨的日子,在北方比较流行。中和节在古代则是祭春龙的节日。节日食物主要有龙须面、春饼(龙鳞饼)、炸春卷、炸春段、炸糕、太阳糕和五蔬盘,往往习惯配食黄豆酱、面酱、葱、蒜等食物。

5、巳节 农历三月三,在古代是郊游踏青和祭奠神灵的节日。节日饮食主要素食为主。

6、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是传统祭奠祖先的重大节日,北方地区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喜欢吃以香椿为原料制作的炸香椿鱼、香椿面、香椿豆、香椿炒鸡蛋、香椿煎饼等素食。

7、佛浴节 农历四月初八,为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寺院与民间的人们沿袭撒豆结缘以示纪念佛祖。北方地区有用桐树叶的汁液制作青黑色的米饭(乌饭),或用树木的春花制作榆钱糕、玫瑰饮相互赠送联结友谊的习俗。

二、夏季节日饮食风俗

1、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祭奠民族图腾中华神龙最为重要的节日,同进也是楚国后人祭奠民族先人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盛大的龙舟赛事,以示龙腾精神。由于夏季暑热的降临恰逢播稻的时令,万物复苏,为防止五虫害对人体的袭扰,人们把希望再一次寄托给食物——粽子,“粽”谐音同“宗”,寓宗族之意。粽子是祭奠祖宗先人的极品。全国范围流行着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北方喜欢甜味的粽子,南方喜欢吃咸味的粽子;在湖北某些地区,人们保持着插香蒲草、张贴钟馗图、饮雄黄酒、吃粽子(北方黄米,南方糯米)的节日风俗,以黄色黏性的食物来驱妖避邪。一般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黄梅、雄黄)三白(白酒、白肉、白蒜头)食物。

2、天馈节 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为感戴天日给人间的造化,北方的人们往往以清凉解暑的食物(如酸梅汤、芡实粥、冰糖绿豆爽、湘莲红豆沙、冰花马蹄露、八宝莲子糯米凉糕等)来祭祀土谷田和自己的先人。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制作豆豉、面酱、黄酱、酿造酱醋,用“发酵”以示“进孝”之意。

3、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为了赞颂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纯洁爱情,在江南人间用精美灵巧的小点心和时令鲜果友示怀念。

4、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在北方是民间祭祀祖先、怀念亡灵的重要祭祀节日。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

三、秋季节日饮食风俗语

1、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是人们期盼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中秋之夜,彩云初散,皓月当空,在银色的月光下,全家围坐在摆事实满水果、月饼的圆桌旁,共庆家庭的团圆。这天晚上一定要吃的就 是月饼。在整个节日期间南主、北方风味的月饼争奇斗艳,精美的月饼成为人们相互馈赠和表达情意的食物。

2、重阳节 农历的九月初九,在古代是祭祀太阳神的节日。适逢金秋时节,重阳节是庆祝收获的季芳,同时也是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世日饮食活动是喝桂花酒和菊花黄酒、吃太阳糕(重阳糕)、吃螃蟹。北方人们在重阳节里,还喜欢登高远眺,看晚霞几度夕阳红。2005-10-22 20:00 回复 大同正大职校 0位粉丝 2楼

四、冬季节日饮食风俗

1、腊八节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又叫佛成道节或佛浴节,为佛教传统节日,传说中的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要举行盛大的佛会以示纪念,要焚香礼佛,钟鼓齐鸣熬粥供佛。腊八节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原料的制法。北方的人们这一天里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要祭祀祖先,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腊八节期间,人们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在这一天开始制办来年货中的食品,做腊八醋,泡腊八蒜,做腊肉,腊鸭、腊鱼等食物。

2、灶王节 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为灶王节又叫送灶节或送神节,是道教的传统节日,也是古代祭祀灶君的节日,俗称小年。传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这一天司灶的灶君要升天朝见皇大帝,禀奏人间善恶之事,人们为他送行,目的是为了隐恶扬善,即所谓“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这一天,有吃用麦芽糖做的糖瓜、糖饼、不许他乱说人间坏话。这一天是冬季中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通过食物温性的麦芽糖来达到驱除寒冷的目的,甜食为孩子们带来喜迎新年的欢乐时光。

网络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的关系 篇5

纵观传统大众传播史, 我们不难看出, 当新的传播方式出现的时候在带来较大的冲击之后总是会有平衡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就是新旧传播方式的调整, 在到后来的相互整合。如此循环反复且不断发展。当广播出现时, 有人认为那是报纸的末路, 当电视出现时, 有人断言, 广播将从此衰落。但是, 时至今日, 报纸仍在, 广播仍在, 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探索、改变, 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 反而逾老弥坚。像他们一样, 网络也不能完全替代电视, 但是, 彼此的融合和发展却势在必行。在现今, 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他们的互动, 网上的热点会不时出现在电视节目中, 而好的电视节目更是第一时间成为网络热点, 不断刷新冲高点击率。电视上的代表权威观点专家、业内人士也都要在自己的博客、微薄上继续与受众交流互动, 更全面的阐释自己的观点, 或者为那些仍有疑问的粉丝答疑解惑。网络与电视与其他媒体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从冲击的融合、发展慢慢走向合作的局面。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 使用方便, 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检索快速便捷, 图文并貌, 交互性强, 剩去了报纸的装订、印刷、储运、发行等环节, 并且成本低, 出版的周期段, 内容量大不受版面的限制;优与广播信息单向不能互动的弊端, 时间单一。同时信息通过计算机比电视高速传播, 具有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同时计算机具有检索功能, 超文本功能, 使之成为强有力的传播媒体,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网上交流, 能及时反馈, 改变了传统学术交流方式。

具体地说, 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 它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数字, 经过传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网络传播可以通过湖联网高速传播以及实时更新;可以像电视台, 广播电台一样进行实况转播, 从这一点看来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速度快, 时效性强。他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 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的手里。网络传播的更新速度快。网络传播的更新周期可以用分秒来计算, 而电视、广播的周期可以用天或者小时来计算, 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周来计算, 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新周期更长。网络的快捷带来好处多多,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难度, 从图书到音乐, 著作权的纷争不绝于耳。同时, 尽管时代飞速前进, 一本好书在手, 还是对那些渴望慢生活的人造成不可抗拒的诱惑。

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凸显出网络的负面效应。包括游戏在内的网络依赖, 造成的伤害越来越被人重视。健康的网络是大众对它的新期待。网络的迅猛发展、激烈竞争为这种期待提供了各种可能。

应该说网络传播在新闻信息传播速度上, 符号效果上, 传受互动性上都优于传统大众传播, 能及时了解民意, 反映民意。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在受众人数, 信息权威性方面远高于网络传播。在中国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由于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运不如电视、报纸、广播, 并且网络传播在管理制度上尚未完善, 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那么一些消息的真实性着实得需要一定的推敲。所以网络传播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普及开来还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

总而言之, 因特网的出现确实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界带来了一场新的冲击波, 但是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久, 最终它也许会被自身的缺点和弊端所淹没。反而会更一步加速传统大众传播对自己的传播手段进行改良和创新。如今, 3G手机已经开始逐渐普及, 甚至有人在实践互动网络电视, 虽然网络兴起迅猛, 但传统媒体会不断借鉴它的优势, 实现自己的“触底反弹”。虽然网络传播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传播机制, 它不会将其他传播方式的优点都囊括其中, 所以也就永远不会出现网络传播代替传统大众传播的可能性。但是, 传统媒体会试图把它的优点为我所用, 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也从来没有固步自封。在未来的发展中,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仍会继续。在新旧传播发生较大的冲击之后, 传统大众传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的调整个性化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做到消息报道独家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使自己的对家新闻在第一时间播报发表出去。而网络传播也应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对自身管理制度的规划和治理。这样, 新旧传播方式的相互融合互动最终会形成一种信息传播的新的平衡状态, 使得新旧媒体在市场激烈的格局变化中互利互动, 共同繁荣服务于众。

摘要:网络传播发展至今, 给传统大众传播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它的出现和发展, 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 它既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传播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延伸了人们接受新信息的领域。但是尽管网络传播有其他三大传播媒介没有的特征和优势, 但是它是永远不会替代三大传统的传播媒介, 因为媒介本身都会遵循固有的平衡规律, 它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的适应新兴的媒介, 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 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只有网络传播和传统大众传播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才能扬长避短在信息化日益激烈的今天互动互利, 共同进步。

关键词:冲击,融合,发展,合作,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苏志武.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文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386-393.

[2]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7-19, 185-186.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6

一、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相同之处

(一) 均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分析

无论是什么媒体, 在新闻传播中均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舆论监督及引导作用。[1]在报纸的一些专栏新闻中, 会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一些看法, 对舆论导向会起到一定的引导式作用。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一些社会公知对于某些新闻热点事件的看法也会对网民的新闻意识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由此方面看, 两种新闻传播均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较为详细分析解答。

(二) 新闻娱乐化较为常见

在网络及报纸新闻传播中, 均存在着新闻传播娱乐化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此特点, 对于新闻传播的改革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曾在对两会进行报道时, 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报纸媒介均在对基本的会议议程内容报道的同时, 对于一些热点话题人物的提案也进行了采访。对于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会议提案, 广大网民也进行了评论, 且评论大多带有调侃色彩。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色彩使得在新闻传播中多样化热点得以突显。

二、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之处

(一) 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内容性更强

在互联网刚开始兴起时, 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便极为突显。在1999年的5月8日凌晨,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坠落了3枚来自北约的导弹, 最终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在42分钟后, 网络媒体便将这些消息传播至互联网之上, 我国人民也迅速得知此事。而当时大部分报纸对于此新闻消息的传播在次日, 比网络传播晚了24小时。另外, 与报纸媒体相比, 网络传播新闻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化。例如, 在对克林顿绯闻消息进行传播时, 报纸无法将长达78页的反驳报告完全刊登出来, 445页的调查报告自然也无法出现在报纸上。但是在互联网上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容纳此事件的内容。

网络与传统新闻传播之间存在此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在报纸新闻传播时会受到其版面大小的限制。而在网络传播中, 新闻发布者中有较大部分为网民个人, 无需经过道道关卡, 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完成新闻的发布。

(二) 传统新闻更加注重专业性

与报纸新闻传播相比, 网络新闻的专业性较低。由于在网络新闻发布者中, 有较大一部分比例为网民, 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丰富的内涵修养, 而有些是尚未成熟的学生。有些正直的网民乐于传播社会中的一些正能量新闻及揭发丑陋事件。而一些素质较低的网民, 可能会为了提升自身微博的阅读量而去编写一些假新闻, 欺骗民众。还有一些网民, 在网络上肆意谩骂, 污染了网络环境。

与网络媒体相比, 报纸在进行新闻传播时, 虽然其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大部分的报纸编辑、记者作为新闻工作人员, 其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所以, 民众在获取到网络上的一些新闻信息后, 只有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得到认证后才会相信。就此点而言, 报纸等传统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还是较强的。

也正是因为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使得一些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新闻问题得到解决。[2]例如, 在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案件, 最开始是在网络上传播, 随着其转发量的迅速增加, 人民网进行了相关报道的转发, 从而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关注此事, 并将其妥善解决。

(三) 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特点存在不同

网络新闻在传播时的互动延伸性较强。在2011年底, 方舟子对韩寒的作品原创性提出了质疑, 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的浪潮。广大网民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微博、论坛等渠道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且由此进一步延伸开始对韩寒其他作品进行挑错及韩寒反击行为的探讨。虽然事件的最终发展、结果尚且等待证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 广大网民在此事件上的互动及延伸化讨论对推动事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现今对于重大新闻的传播报道, 只有充分展示出真实的场景, 满足民众的信息获取需求, 才能够真正得到其关注及青睐。在现今这个网络、传统新闻传播并存的时代, 报纸新闻传播还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的。在2011年的3月, 日本突发9.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对当地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伤。日本当地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均参与至新闻传播工作中。无论是海啸已蔓延至日本东部还是震后当地民众的自救, 均是当时报纸、电视等媒介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三、结语

在现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 在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传播工作时, 大部分的新闻工作者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并开始注意灵活运用网络优势去弥补报纸传播的缺陷。在现今互联网之上, 也有一些报纸媒体开始打造网络上的阵地, 建立、维护相关网站的运行。读者也可在网络平台上阅读电子版的报纸信息, 并在信息下发表自身的看法。不仅仅是报纸媒体, 电视台媒体也开始开展官方网站的建立、维护工作。可以预见的是, 现今不仅仅是我国还有全球范围内的传统、网络媒体均会聚在一起弥补自身不足, 充分发挥优势, 以此为广大读者带去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要:近些年来, 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应运而生。文章主要是对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方式 (报纸) 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此帮助增强人们对于这两者的认识度, 促进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异同

参考文献

[1]舒世良.论网络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异同[J].戏剧之家, 2014 (12) :145-147.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7

1 自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1.1 信息碎片化

自媒体大多是个人用户, 因此其拥有的功能繁多, 例如信息传播、沟通、交流等都是用户常见的功能, 因此通过自媒体传播的信息通常是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很多新闻事件通过个人用户对外发布时, 会夹杂着自身的思维定式或写作能力, 传播新闻事件的侧重点也不同, 大多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表明态度。另外, 微博或微信等信息平台会受到字数的限制, 而博客或论坛等形式尽管不受限制, 却考验了读者的耐心。特别是在Web2.0时代, 网民登上了互联网舞台, 在公共领域的话语权力得到了强化, 成为舆论的制造者和主导者。因此通过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大多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1.2 时效性更强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 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 很多事件在发生后不久便通过自媒体的平台被广泛传播。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 在事件的发送及传播过程中, 时间差被大幅度缩短, 有时甚至随着新闻事件的发送, 微博、微信等平台就已经开始采取直播的形式, 能够达到新闻与传播同步的效果这也与自媒体发布不需审核有直接的关系。例如, 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件的发生, 第一条求助信息便是乘客通过手机发布的微博。

1.3 裂变式传播

所谓裂变式传播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信息传播的速度及波及面如同核裂变一般, 非常迅速, 且覆盖面很大。新闻传播是呈现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一条信息被发布后, 便在网络上被全网铺开, 呈现几何上升式的增长。这形成了一种“传播噪音”, 包括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 涵盖了信息从传播者完整、准确地传递给接收者过程中造成的一切干扰因素。因为传播噪音增加了被传信息的不确定性, 因而造成了信息误差的产生, 影响传播终端——受众对所传信息的的正确理解及接收, 最终造成难以理想化地实现预期传播效果的局面。

1.4 个性化的信息

个性化的特征随着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普通日趋明显, 信息发布的形式不再受到限制, 用户可以根据信息的特点及自己的主观感觉发表信息, 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个性化成为自身的优势之一, 会吸引更多用户去关注自己喜好的内容, 形成一种个性化定制的态势。我们的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无不为这种个性化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用武之地, 传播生态和传播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和转移。

1.5 传播内容立体化

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信息不再局限于文字, 而是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 受众的感官被多种传播方式刺激。这样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给新闻资讯以更加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它真正的着眼于“受众有何需求?”而不单单是“我能生产什么?”, 因为当今的受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个信息形态, 浅阅读习惯使他们更愿意接受这种“立体化信息”, 同时新闻信息的复杂性在增强, 文字、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能最大程度上呈现整个新闻事件的面貌。

2 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统存在的异同

2.1 相同点

首先,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具有深度剖析的功能, 无论是新旧媒体, 在各类新闻事件发生后, 都会及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引导公众观点, 但是面对媒体平台越来越多的今天, 仅仅停留在对事件表明分析显然已经不够, 媒体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对新闻事件的内在信息进行深度剖析, 做出独家新闻看店。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媒体应当及时对事件进行深度解析, 引导受众, 将新闻报道的自身价值体现出来。

其次, 新旧媒体都具有新闻娱乐化的特点。在新闻传播中, 娱乐化已成为受众越来越青睐的形式, 轻松愉悦的传播更符合受众的内心需求, 过去传统刻板的新闻事件播报形式已经没有市场。很多新闻采访中, 无论是哪种媒体, 都在为迎合受众的需求而努力。

2.2 不同点

自媒体更具有独家报道性, 在新闻事件产生后, 很多自媒体平台以高速传播的方式吸引广大受众, 这一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受众不仅能够快速掌握新闻事件的信息, 还可以对这些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事件的关注和监督力度大, 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

但是与自媒体相比, 传播媒体更具有权威性, 舆论引导的职能是传统媒体首先需要具备的。与自媒体的传播相比, 公众更看好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很多人云亦云的事件没公众传播, 有时难免会出现与事件本身的客观性存在偏颇的现象, 此时传统媒体信息的发布才是代表官方更具权威的信息, 所给出的信息内容一定是客观公正的。

3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

3.1 对传播理念的影响

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使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受到重大的冲击, 无论是过去的报纸、电视还是电台, 他们都受到网络优势的冲击, 纷纷开创网络版, 试图通过网络扩大影响力, 提升自身的新闻传播效率。与此同时, 不少主播、记者等也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 以此来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3.2 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开放性是自媒体呈现的显著特点, 受到这一点的影响, 传统媒体也纷纷实行开放, 从新闻选题到采访、编辑加工等环节, 传统媒体都会参考自媒体, 寻求与大众需求相一致的做法。很多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是一瞬间的, 很多场景无法重现, 此时传统媒体需要与自媒体相结合, 将新闻事件还原最真实的状态。

3.3 传播状态的影响

传统媒体在制作时, 会通过编辑对主题的确认后方可开始采访, 再依据采访的主体寻找和搜集新闻资料, 最终形成新闻报道的内容公之于众。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与编辑部相关的人员才能着手进行参与新闻制作的过程。而自媒体是任何一个公众都可以进行新闻传播的, 实现了全民记者的传播状态, 这提升了传播的速度, 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新闻事件的发生, 打破了过去只有传统媒体才有话语权的壁垒, 很多传播状态被改变, 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或电脑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消息。面对这种冲击, 传统媒体应当适度改变, 将自媒体的优点适时在传统媒体中有所体现, 或与自媒体合作, 实现自身传播状态的优化。

4 结论

传播速度快、效率高, 这是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 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 也给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带来启示。在进行新闻传播时, 传统媒体要利用自身的特点结合自媒体的优势, 将两者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要求我们的传统媒体必须树立和坚持受众至上的观念, 理解受众需求, 贴近受众生活, 并且要不断地研究受众, 持续发展和强化与受众的关系, 这样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 将自媒体对自身的威胁真正转化为机遇。

参考文献

[1]计冬梅, 高丽凤.论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才智, 2014 (26) :261.

[2]杨洁.自媒体新闻和传统新闻的融合发展新策略[J].新闻知识, 2014 (12) :57-59.

[3]叶宇楠.微信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自媒体传播的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 2015 (1) :92-93.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篇8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仪式观,传播传递观

传播仪式观与传统节日的文化契合

仪式性契合。美国新闻学会会长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外, 提供了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另一种视角。相对于“传播传递观”穿越空间距离的“发送—接收”的共时性线性模式, 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在“共同的场域”内, 受众经由集体参与共同体验情感的历时性模式。而存活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节日, 正是借由宗教信仰仪式、祭祀神灵或祖先的仪式以及民俗活动仪式, 将过往、现在与将来联结在一起, 赋予时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两者在仪式性以及通过仪式产生维系方面有深度的契合。

仪式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传播仪式观研究, 不是把传播过程视为相互间的信息发送或获取, 而是将其视为参加一次神圣的弥撒仪式。在参加这个仪式的过程中, 人们并不关注是否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 而是注重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中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 (1)

自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 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定为法定节日后,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民俗、节庆活动的传播, 就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而其中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能否实现,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命题能否获得圆满答案, 重点在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以何种理论为指导, 以何种方式实践。传统节日与传播仪式观在仪式性上的契合决定了其传播必定以仪式观为重要理论指导。

文化及其传承的契合。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血脉。虽然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 但传统依然稳固地存在于民间。“‘夷狄而中国, 则中国之;中国而夷狄, 则夷狄之’———这是中国的思想正宗……它不是国家至上, 不是种族至上, 而是文化至上”。 (2)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传统并未逝去。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时间的洗礼, 留存下来的具有生命力、最具共同记忆的部分, 是整个民族精神展演的仪式和典礼。其中蕴涵的民俗文化、儒家伦理、佛道文化、神话传说等文化因子, 是联系古今、联结不同地域民众情感的纽带, 关系到中华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

某种意义上, 传统节日既是节日的传播, 也是传播的节日。两千年来,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每年都在传统节日的“时空场域”内, 以民众的群体传播得到承继与创新。仪式的本质源于宗教仪轨, 仪式的宗教色彩赋予了传统节日传播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是人类文化最为深刻的内涵, 也是处于信仰真空的多数当代国人最为缺乏的精神财富。若从传播学角度讲, 传统节日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媒介, 仪式、庆典、民俗活动都是民族内心深处共同信仰传播的载体。

文化传承功能是传播学的四大功能理论之一, 而凯瑞的“仪式观”则从“非功能”角度揭示和强调了传播本身就是文化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做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的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 (以控制为目的) , 那么传播的仪式观的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3) 凯瑞所言的“共享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而言, 即清明节的“孝悌文化”与“祭祖文化”, 端午节“高洁的士子文化”, 盂兰盆节的“佛教文化”, 中秋节的“儒家家庭伦理文化”, 重阳节的“敬老文化”等。

联结功能的契合。“传播是‘最奇妙的’, 因为它是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它产生社会联结, 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 它都把人们连接在一起, 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 (4) 和谐的社会来源于个体、家庭、家族、群体牢固的联结与维系。“正是在这个多视角研究的意义上, 传播被看做是‘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是‘共同信仰的表征’;是‘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是‘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 (5) 而传统节日正是以盛大的“文化仪式与庆典”实现“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屈原、曹娥、介子推、牛郎与织女等人物及其所承载的儒家忠义、百善孝先、忠贞爱情、佛教悲孝等精神, 都会以“祭礼”的形式超越地域, 渗透于民众的血液中, 成为内在的文化联结。问题在于, 当前传统庆典活动的萎缩与变异严重地削弱了传统节日的联结功能。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民间诗会、雄黄祭酒、制作佩戴香囊等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只剩下被商业包装的“粽子节”了。相比之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保存要完整得多。“祭青海神活动约在一千年前就已存在, 祭海见诸史料则始于清代。清朝规定每年秋季行祭海神之典, 会盟蒙藏各族, 届时, 青海湖畔人马聚集, 各蒙藏王公、千户、百户集于此, 祭礼过后, 举行声势浩大的赛马、摔跤、射箭、舞蹈活动, 现在海南地区每年在青海湖都要举行祭海赛马会。藏族地区则集中在祭‘俄博’等节日里进行赛牦牛等。” (6) 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庆典“纳顿节”, 是当地土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长达一个月的节日祭典,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江陵端午祭源于中国的端午节, 后与韩国文化结合, 衍变成独具风格的祭祀文化。江陵端午祭包括大关岭山神祭、国师城隍祭、前夜奉安祭和朝奠祭。祭祀过程伴随着众多的文艺表演和民俗游戏, 如酿造神酒、官奴假面舞、鹤山奥道戴歌谣以及其他民俗活动, 包括用菖蒲水洗头, 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 在大树下荡秋千, 壮士角力比赛、拔河以及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每年, 长达一月的节庆活动从农历四月初五的酿制神酒、端午巫堂表演开始, 是江陵人民以“共同信仰”相互联结的“仪式纽带”。而韩国媒体每年都将镜头对准现场, 以现场直播和现场参与等丰富的传播形式介入其中, 使其中有价值的文化符号得以复制、生产与传播。而当下中国传统节日联结功能的弱化, 一方面源于文化保存力不强, 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因为大众传媒集体缺席“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复原与再生产”。

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传递观下的线性传播

传播重提供信息, 淡化文化意义。“信息传播论”的盛行带来的是传播过程中意义与文化的消解。“现代媒介只提供信息, 不生产意义”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中国大众传媒的普遍化图景。折射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上, 必然呈现出“信息重于文化”、“知识重于信息”之现状。凯瑞认为, “传播是一个符号和意义交织成的系统, 而传播过程则是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或使用的社会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 (7) 对于传统节日, 传播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符号被创造、理解并应用、改变于现实生活的过程, 以塑造、完善受众的文化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为目的。

而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多数较商业化, 单调而短时。如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像一个被商业层层包裹的, 全民感官狂欢的大杂烩, 既少与“除夕”文化相关, 又难以生产出“神圣的意义”;清明节传播则只剩下“扫墓”, 其植树、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丰富的民俗活动湮没无闻, 一起湮没无闻的还有清明节“慎终追远、祭祖迎春”的文化内涵;中秋节的传播一例是“举杯邀明月”的中秋晚会加场诗会, 单调而轻浅;盂兰盆节被误传误读为“鬼节”, 其佛教“行善祛恶、悲智双运”的义理遭到异化……

“欧美的‘现代文化悲剧’在于印刷业和电子媒介具有将时间和空间降格为商业主义和扩张主义服务的内在倾向”。 (8) 欧美的“现代文化悲剧”何尝不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悲剧?传统节日传播背后普遍的商业意图对以“仪式”构建“信仰共同体”的节日功能造成了严重戕害。“文化产业”概念的堂皇赋予了节日文化传播商业化的合法性, 媒体创造的是一种情绪宣泄式的狂欢, 追逐的是“收视率”、“发行量”带来的广告收入, 遗弃的是对先祖、神灵、自然、生命发自内心的宗教性的虔敬。“中国人的节日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与西方不同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不是所谓的‘狂欢’, 而是农耕加人伦……许多节日无不是基于农时或岁时的需要;而在其发展中, 逐渐被赋予了尊敬尊长、追念先祖、巩固伦常、维系道德等众多内容。节日活动使人伦家族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普及巩固”。 (9)

线性传播而非参与式的场域传播。“有学者将节日及其仪式视为一个‘文化场域’———一种民间文化样式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 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人群的行为和规程。” (10) 传播的传递观显著的特点是“线性传播”与空间虚拟性, 缺乏的是“仪式观”所倡导的“参与、互动以及创造”, 难以提供将受众吸引到一起的“仪式化场域”。观照目前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只是一种“传递观”的传播, 更多的是文化信息与知识的线性传播。确切来讲, 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等仪式与民俗活动并没有因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而完全恢复, 没能还原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和庆典化功能, 也就不能让受众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典与仪式中, 从而完成中华民族文化观的强化或重塑。如“端午节”的传播只剩下吃粽子和电视里龙舟比赛的画面。尘封已久的多样民俗依旧被尘封。

“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 更确切地说, 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 (11) 按照凯瑞的观点, 存在于“传递观”中的社会是一个“线性的社会”。而传统节日的“传递观”传播造成的结果是“活态民俗消逝流变严重……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日趋市井娱乐化、平庸化。” (12)

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应以传播仪式观为指导, 积极策划, 主要采用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传统节日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 是社会大众的文化。人们不仅需要在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目中进行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 还需要在参与中完成‘文化体验’, 意识到自己是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主人, 体验到一种人生的满足。” (13) 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 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真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其目的即在于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的“文化黏结剂”, 通过“一种盛大的仪式与庆典传播”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或生产出新的意义渗入人民的生活中。

作为社会动员的工具, 大众传媒无疑负有“传统节庆活动的组织者”之责。而真正能将受众动员到“民俗仪式与庆典”中, 以实现传播仪式观所揭示的传播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大众媒介必须积极策划, 对保存完整的民俗活动, 借助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的方式予以强化。如春节对北京庙会民俗活动的直播报道、对陕西黄帝公祭活动的直播报道;端午节对汨罗江赛龙舟、祭祀屈原的直播报道等;对于已经散佚的民俗活动, 媒介应组织民俗专家, 积极策划介入, 进行传播报道。如关于清明的传播可策划“山西介山清明秋千会”, “公祭介子推”等活动, 并现场直播、现场报道, 使之固定下来, 成为清明节民俗的一部分被传承下去。惟有如此, 传播才能更好地表现仪式并成为仪式的一部分。

当前的传统节日传播多采用“电视晚会”的形式, 辅以节日历史渊源与风俗的介绍。而如上所述, 电视晚会是一种平面化的线性传播形式, 更多培养的是在家的看客, 削弱的是受众通过互动对节日文化内涵传播的直接感受, 不能实现共同参与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即使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策划的中秋诗会, 虽然相对增加了一些文化内涵, 可从传播形式和内容看, 仍是应景之作。多数电视观众“观过即忘, 与我何干”, 遑论传统文化符号在民众中的还原、更新与生产了;节日风俗、历史等知识传播有一定价值 (如2006年春节,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于1月28日~2月23日, 制作播出了七集纪录片《我们的节日》, 每集90分钟, 分别传播介绍春节、元宵、端午、清明等6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等) , 但这些知识如果缺少了受众的群体体验, 就很难内化为指导行为的观念。

大众媒介只有现场介入到传统节日中去, 才能“通过从中国现代民间、民族艺术和史前艺术直面中国人的存在和人生真理, 建构中国人自己的‘精神现象学’”。 (14)

群体传播、连续传播的重要性。无论何种仪式, 都存在于群体活动中, 具体实在。而大众传播具有必然的“虚拟性”。故此对于传统节日文化, 应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 不能仅依赖大众媒介。中国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一些传统节日的地方文化色彩浓厚, 节日渊源不一。以“端午节”为例, 湖南省和湖北省祭祀屈原、江苏苏州祭祀伍子胥、浙江上虞祭祀曹娥, 针对这种情况, 由当地政府策划群体性传播活动就尤为必要, 且“文化效果”要好很多。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期间, 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骑马、射箭和摔跤比赛, 是内蒙古民族人民相互交流的狂欢节。虽然电视等媒介关注较少, 但“那达慕”依然保存了下来并发展壮大, 其原因即在于卓有成效的群体传播。

此外, 持续性传播利于将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民众行动的动力。而现在的传播时间短、节奏快。节日来时热闹一天, 过后马上停止传播, 形式上走马观花, 缺少连续性;内容上, 多是没有节日文化特质的歌舞, 相对肤浅平庸, 起不到“吸引受众参与到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中之作用, 难以唤醒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韩国江陵端午祭之所以能保留并发展壮大,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达一个月的民俗活动与媒体连续不断的传播报道。

中国传统节日从除夕开始, 几乎每月都有。如此多的文化资源, 奠定了媒体连续传播的基础。当然前提是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能得以恢复。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腊八节、小年等。从文化传播策划角度, 可以按月策划系列报道, 农历一月传播报道春节、元宵节;二月以西方情人节为由头, 传播七夕文化;三月传播清明节;五月传播端午节;六月传播天贶节;七月传播七夕节和盂兰盆节;八月传播中秋节;九月传播重阳节;十月传播祭祖节;十二月传播腊八节、小年和除夕。连续性地介入传播, 不仅能还原传统节日文化符号, 而且能创造出新的文化符号。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 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 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15) 凯瑞的话再次提醒我们, 传统节日能否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共享信仰的表征”, 关键是传播以什么样的理念与方式参与其中。

注释

1[1][5][7]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 《当代传播》, 2010 (3) 。

2[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版。

3[3][4][8]凯瑞著,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4[6]于得江、逯克胜:《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7 (3) 。

5[9]刘锡诚:《要慎重对待传统节日》, 《中国文化报》, 2010年3月12日。

6[10]邢婧:《中国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 《理论界》, 2010 (4) 。

712王崟屾:《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传承发展——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为例》, 《浙江学刊》, 2010 (4) 。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 篇9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普遍。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有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但目前的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研究, 只有探求科学的解决方法, 才能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和新闻传播行业的完善。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内涵

所谓的自媒体新闻传播, 是指利用数学技术, 为人们提供一个分享新闻、信息资源的平台。自媒体新闻传播具有便捷、共享的特点, 改变了网络信息发布的途径, 越来越普遍地被大众接受, 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传播方式。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多, 如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博客等。其中, 微博是自媒体新闻传播最主要的形式。微博的全称是“微博客”, 以Web2.0技术为基础, 在网络上发布信息, 实现用户共享。微博发布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大量的文字、视频和音频等, 使用户便捷地掌握多种信息。微博之所以广受欢迎, 是因为它具有间接开放和大众化的特点, 它的存在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了微博之外, 博客也是重要的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博客的技术层次很高, 用户一般是精英人才。[1]用户们对喜欢的内容进行下载, 在博客平台上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根据某一词条创建发布自己的言论信息等, 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 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弊端

自媒体新闻传播虽然具有及时性、便捷性的优点, 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 自媒体新闻由网民传播, 网民的素质不一, 导致评论多元化, 主要信息呈碎片化。其次, 网民在自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可以匿名发表意见, 造成了信息资源的虚假。再次, 自媒体新闻传播速度快, 不能及时收回虚假新闻, 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2]

五、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所谓的解构, 是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 并试图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一直在改变, 既可以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也可以是平民阶层, 社会大众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一转变是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造成的最大挑战。传统的新闻传播只能由新闻工作者进行, 自媒体新闻传播扩大了传播者的范围。

其次,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反复核查, 确定信息的准确无误。因此,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但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颠覆, 它采用先播报、后审核的方式, 使社会大众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自由评论, 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信息的讨论中来。

再次, 从信息的传播路径来看,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实现信息的传递。但是, 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则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多元化,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国内外的资讯, 有利于实现即时互动, 扩大了新闻的覆盖面。[3]

最后, 从议程设置来看, 传统新闻通过议程设置对信息进行安排,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却是通过群众来实现的。自媒体新闻传播聚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 通常能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

六、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重塑

自媒体新闻传播虽然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但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自媒体进行传播, 使传播者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 也没有考量网民的综合素质, 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 自媒体新闻传播要和传统新闻传播互相补充, 取长补短。

自媒体很容易成为谣言的传播窗口。当意识到发布的信息具有虚假性时, 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首先应当对谣言进行修正, 制止流言的继续传播。其次, 自媒体新闻传播还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 让传统媒体进行官方辟谣, 从而避免谣言对社会造成消极影响。[4]

自媒体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场所, 每个用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 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媒体新闻传播充分保障了用户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在人们表述想法的过程中, 没有管理者对这些话语进行筛选, 致使自媒体信息平台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传统媒体强调把关人的作用, 把关人在自媒体新闻传播中表现为“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都是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 如娱乐界、学术界的专业导师等, 这些人的观点和意见会引起其一定的共鸣, 从而影响社会舆论, 起到引导作用。[5]

七、结语

自媒体新闻传播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一方面, 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 它又容易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传播虚假信息,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从总体上看, 自媒体新闻传播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同时, 它又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具有解构和重塑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应该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结合, 取长补短, 实现优势互补,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体系, 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磊.浅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新闻传播, 2014 (02) :302.

[2]肖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 2016 (03) :59-60.

[3]何贵石.网络自媒体对社会新闻传播的解构和重塑[J].新媒体研究, 2015 (14) :5-6.

[4]黄洁沁.刍议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 2015 (10) :36+38.

上一篇:低压差分信号下一篇:管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