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产业(共10篇)
地方传统产业 篇1
传统产业集群往往是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的区域经济, 它们一般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 具有产品层次低, 资本回收周期短, 投资风险较小, 企业间的信息流动简单等特点, 在我国发展很快, 是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体,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如何变挑战为机遇, 适时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是各级政府实现经济蜕变的关键。当集群进入升级发展阶段, 面临全球化竞争的巨大压力, 要实现集群内部网络与全球价值链联结、重组、升级, 必须解决技术创新乏力、突破集群路径依赖和底端锁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很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和集群中广大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来解决, 而必需发挥地方政府的指导、调控、激励和规制作用。地方政策将关系到集群升级的成败和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前途命运, 这已经在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第三意大利”和美国“硅谷”等集群中得到了验证[1]。地方政府行为将直接关系到集群升级的成败和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前途命运。
1 镇平玉雕产业集群概况
河南省镇平玉雕产业目前分布在23个乡镇中, 有19个乡镇的企业从事玉雕加工业, 其中国营、集体、个体、股份、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玉宝石加工企业 (户) 约11 000个, 从业人员十万余人, 年产值达10多亿元, 10多万玉雕的经营者, 将5000家销售门店开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 许多旅游景点都有镇平玉雕出售。镇平还利用自营出口、转口贸易、在国外设立销售窗口等形式, 将玉雕产品销往美、日、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成交额达8亿多元, 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2008年, 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镇平玉雕”名列其中, 2009年, 镇平获“中国新锐城市名片”称号。镇平玉雕大世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珠宝玉器专业批发市场, 有珠宝玉器商店800多家, 年销售额达2.4亿元, 镇平生产的玉器产品中, 摆件类玉器年产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 挂件类产品产量占到全国的45%左右[2]。镇平县玉雕产业主要集中于石佛寺镇, 石佛寺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全国文明镇” 、“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百佳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五星级城镇” , 有“玉雕之乡”之美誉, 是中国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 该镇有玉雕专业村14个, 玉雕专业市场4个, 各类玉雕生产企业和个体玉雕加工销售户4000多户, 全镇从业人员近3万人, 产品有3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 年生产能力达1500多万件, 畅销全国各地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产值5亿元。
2 镇平县政府在玉雕产业升级中的行为
2.1 工艺流程升级阶段
政府积极出台政策, 推动民营小企业发展。玉雕产业是传统产业, 民间技术和资本积累雄厚, 为挖掘、激活民间资产, 实现动发展。从2004年起, 镇平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民营经济小区入驻企业优惠政策办法》、《关于扶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若干优惠政策》等, 通过建设市场、建加工小区、出台等优惠措施, 调动农民进城积极性, 引导富裕农民带资进城。随着城镇功能的完善, 市场的壮大,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二次创业。另一方面, 发展“精英经济”典型带动。在基层干部配备中, 注重选拔培养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带头人, 以石佛寺为例, 全镇23个村有致富项目的双强支书、村委主任占到95%, 两委班子成员占80%。通过他们引导、鼓励、带动群众发展个体经济, 在全镇广大农村中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上项目, 明争暗赛比发展的局面。玉雕产业带富了千家万户,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3]。形成从玉雕原材料开采买卖、产品设计、生产、成品上光打磨、包装到销售, 每个产业有专门的从业人员, 单销售一个环节的人员就号称“十万大军出镇平”, 使玉雕产业聚“点”成“线”, 合“线”为“链”。
政府大力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营造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环境。在硬环境上, 以创造“玉都、水乡、绿城”为目标, 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配套完善, 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城镇主干道路, 完善了车站、娱乐中心、美食城、量贩、幼教园等基础设施, 形成了产业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在软环境上,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 企业创造财富”理念, 一是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引导民众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的思想, 在土地征用上以最低价补偿群众, 并且政府不从中赚钱, 为企业提供最便宜的用地;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把服务作为投资的第一环境, 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 为前来办企业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 确保企业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办证、用地、建厂房等手续, 同时政府对入驻的规模企事业无偿提供部分周转资金, 扶持、支持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镇平县规范城乡规划管理意见的通知》三是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对重点市场、重点企业挂牌保护, 周边环境集中整治,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为民营经济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四是营造诚信的发展环境。一方面, 打造诚信政府。对政府出台的优惠措施不作空头支票, 做到言出必行, 有诺必践。另一方面打造诚信市场。在各大玉雕市场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设立警务区, 开通举报投诉电话, 成立技术鉴定中心, 做到以“诚”树形象, 以“诚”聚客商, 以“诚”兴市场, 以“诚”谋发展, 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氛围, 吸引外地客商兴商立业, 搭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平台。
政府不断推进自身行政改革, 规范政府服务和管理, 建立专业市场, 引导差异化发展, 预防恶性竞争。早在2002年镇平县就先后出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改善集群发展软环境,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促进玉雕产业健康发展, 镇平县设立了镇平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 专门设立了玉雕局, 负责对玉雕产业集群的管理, 2009年出台了《乡镇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目标及考评奖励办法》, 适时对集群企业进行考评。在市场管理上, 以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为重点, 对各类市场进行分类组合, 分别按照原料、产品的品种和档次进行规范, 每个市场有专门的产品, 不同产品在不同区域摆放, 确保一个市场一个风格, 一个区域一种特色, 达到市场专业化, 产品区域化。在各销售市场设立质量检测点, 对产品出具权威的鉴定书, 让消费者买的放心。2006年镇平县先后建成玉摆件市场、玉镯玉白菜市场、翠玉玛瑙市场、玉博苑市场、玉雕湾市场等七大专业市场, 2010年筹划建设全国最大玉料交易市场, 一方面拉长产业链, 一方面从加工制造向营销和品牌升级, 同时也防止了恶性竞争。
2.2 产品升级阶段
政府适时制订集群规划, 拉长产业链。以镇平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重大项目规划为龙头, 以建设河南省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 规划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产业带, 作为玉文化产业的核心区, 以涅阳、玉都、雪枫、晁陂、杨营、王岗6个玉雕加工重点乡镇为支点, 规划2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产业辐射区, 为玉文化核心区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对玉雕产业集群进行总体规划, 计划投资近20亿元建设国际玉城天下玉源 (中国玉料) 交易市场、玉雕职教集团、玉雕大师创业园、中原石雕城、玉文化主题公园及玉文化博物馆扩建等重点项目[4]。通过5年至7年的努力, 将玉产品加工销售和中国玉文化研究传播相结合, 把镇平县建设成为中华玉文化的体验之地和展示之地, 以及全国玉文化产业的创意中心、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和品牌企业总部基地。
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 为集群培育人才, 同时建立质量监督部门, 提高产品质量。镇平县依托玉雕研究所、镇平县工艺职专、玉雕职业高等教育培训资源和各种民办学校, 采取多种灵活形式开展系统教育和基础培训工作, 壮大玉雕产业初级、中级人才规模;与镇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 培育玉雕产业高级人才, 提升玉雕人才的品位和层次;为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大师, 镇平县专门设立了“玉雕大师园”, 为玉雕大师创业提供多种优惠条件[5]。同时, 借助连续多年举办玉雕节的机会, 该县还举行了“陆子冈杯”、“独玉杯”玉雕精品展, 为镇平的玉雕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借鉴南北玉雕风格的绝佳机会。定期举办玉文化高层论坛、研讨会使镇平玉雕设计人员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 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目前, 涌现出国家级工美大师1人、玉石雕刻大师8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美术家”2人。为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国家的相关产品评比。在20世纪90年代“万里长城”、“鹿鹤同春”等30余件精品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09年, 全国玉雕最高奖“天工奖”评选, 镇平玉雕荣获金奖7件、银奖9件、铜奖12件……镇平玉雕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具特色的个性产品而饮誉海内外。
政府多头并举培育龙头企业, 树立品牌意识。以镇平玉器厂和镇平玉器厂为主, 组建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玉雕集团, 作为龙头企业, 领导玉雕产业更大份额地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使镇平的特色更加明显, 优势更加突出。品牌战略, 是产业集群的必然选择, 从2000年起, 镇平玉器厂和镇平玉器厂苦练“内功”, 提高产品质量, 先后注册了“玉神”、“博涵”、“玉博苑”、“拓宝”等商标, 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 极大地提高了镇平玉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功能和链升级阶段
政府深挖产业文化内涵, 不断延伸产业链。近年来, 镇平县政府从深入挖掘产业文化内涵入手, 建设了中华玉文化博物馆, 国际玉城, 扩建玉文化中心、青少年文化宫、建设玉乡频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有效地将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融为一体, 极大的提升了产业品位, 丰富了产业内涵, 实现了玉雕产业、旅游产业和尚贸业的完美结合, 不断实现产业升级[6]。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适应消费多元化趋势, 变刚性生产为柔性生产。在立足玉雕产业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铜器、古玩、宝石、字画、瓷器及木雕、角雕、骨雕等产品, 加快玉料批发、玉器盒包装生产销售市场, 集全国及世界各地的玉料在镇平加工销售, 解决好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包装档次低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针对市场需求的新情况和不同发展的习俗与审美情趣, 镇平玉雕把各种文化的精髓融入玉雕产业, 研制开发新产品, 实现柔性生产, 以多样化、系列化和精细化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立足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原则, 加大宣传力度, 以文化促进产业升级, 塑造集群品牌。会展是行业的眼睛, 是塑造品牌的重要平台, 1993年以来, 镇平配合镇平市委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玉雕节, 推介玉产业 、弘扬玉文化。连续20余年来参加各届“广交会”及各类全国性的会展活动, 并不断以大奖刷新镇平玉雕的获奖记录, 镇平玉雕的国内人气在逐年攀升。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相继制作播出了《玉不琢不成器》、《琢玉琢出大世界》、《探秘和氏璧》等玉雕专题宣传片, 拍摄电视剧《玉乡魂》, 并在各级各类报纸网络对镇平玉雕进行高密度的宣传, 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的品牌知名度。
3 启示
在集群不同的升级阶段, 面临的问题不同, 因此, 政府应适时改变其支持策略。集群升级的主体是集群内的企业, 政府行为只是集群升级的催化剂, 所以政府行为要及时、适时的切中要害。政府对集群升级的行为, 不能强迫, 只可引导, 否则, 集群企业就会面临“不升级是等死, 升级是找死”的两难选择。传统产业集群根植性强, 在发展初期, 政府要放开手脚, 在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同时, 积极鼓励社会各方投资, 形成遍地开花的格局, 政府一方面要提供集群发展的公共物品, 另一方面应规范市场, 防止恶性竞争。在集群产品升级阶段, 要做好集群发展的长期规划, 健全集群网络, 培育集群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不断提高集群产品质量,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发展集群品牌。在集群功能和链升级阶段, 政府要多方支持集群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借文化提升集群品牌, 并拉长集群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王晓萍, 余玉龙.国内外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最新进展[J].生产力研究, 2009 (10) :124-126
[2]董金友.镇平县玉雕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启示[J].河南科学, 2008 (9) :1144-1146
[3]周惠来, 吴帅.南阳玉雕产业持续发展的BFL模式构想[J].河南科技, 2007 (7) :8-9
[4]张起来.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产业集群发展概况[EB].中国中小企业南阳网, 2008-5-13
[5]许德元.贴近市场灵活办学培养当地急需人才——镇平县石佛寺玉雕职高办学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 (10) :22
[6]刘明阁.独山玉雕历史地位及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7) :78-82
传统手艺与地方社会 篇2
关键词:传统手艺 泥瓦 地方社会
技术它从来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社会要素,它涉及人类社会的多个领域,与诸多社会条件和因素糅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彼此之间难分难解的系统。[1]
一、何家村泥瓦工手艺的发展源流和现状
何家村祖先从何时起开始从事泥瓦工的手艺已无从考证,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说记事起周遭祖辈就在从事这门手艺,且代代相传了下来。水北镇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辖的一个镇。水北,原名渝北,因位于渝水之北而得名,后以蒙河北畔之水北圩而更名。何家村位于水北镇西南部,全村大约有150户人家,人口总数约600人,人均水田面积0.51亩,人均土地面积0.475亩,菜地0.05亩。水田是用来种植水稻的,土地则是用来种植棉花、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的。典型的人多地少乡村,如无一技之长,村民仅靠几分薄田很难维持生计。先辈们农忙时在家种田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依靠泥瓦工的收入才得以贴补家用。何家村的泥瓦工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村民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城市基本不需要建设,泥瓦工们最主要业务就是建设居民住宅,他们前往相邻村落的村民家盖屋建房、修漏补缺,更远一点的去到临近乡镇,比如上高、高安、樟树等地。即使是“一化三改造”、“大跃进”、“文革”等特殊历史时期,何家村的村民也有一些在外专门从事泥瓦匠工作的,他们用泥瓦工的部分工钱给到集体,冲抵工分。村以集体名义承包建设工程,然后每家选派一名泥瓦工,所得工钱一部分交给集体冲抵工分,剩余自己留存。泥瓦工们农闲时也会自己外出招揽活计,同样也是部分工钱冲抵工分,自己余留一部分。改革开放前,建设需求少,加之政治的原因,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滞留在家,外出做事的机会较少。
(二)改革开放后——90年代中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需要,大量的泥瓦工走出农村,走进建筑工地。80年代初,上高、水北、北岗、高安等地纷纷成立基础建设工程队,村里的泥瓦工们纷纷加入其中,成为拿日薪的工人。80年代初,泥瓦工每天的工资大概有2-3元左右,80年代中期,泥瓦工每天的工资4元左右。80年代末,一些有手艺、懂管理、会组织的泥瓦工成长起来,他们自己单干,以个人名义承包工程,然后再组织队伍建设施工,成为本村的行业领袖。80年代末泥瓦工一天的工资已经涨到7元左右, 90年代初涨到了12-13元。而彼时村民田地里的一年的总收入不过100元,普通工厂的工人的月工资不过80元左右,可以说,泥瓦手艺在当时是不错的,是很值得羡慕的,村民们也因此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与改革开放前不同的是,此时泥瓦工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建筑工地,只有在工地闲时,还有农忙“双抢”(夏季抢收抢种)及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的节日时回家。此时,泥瓦手艺由村民农闲时外出贴补家用的家庭副业转变成为家庭主业,泥瓦工钱也变成了家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们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周边的城镇,新余、樟树、高安、上高等地,他们的妻子、儿女、父母都留在农村。
(三)90年代末以后
到了90年代末,随着中小城市的基础建设的基本完成,泥瓦工在中小城市已无工可务,而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泥瓦工们则纷纷前往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务工。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时的泥瓦工不再单独外出,而是夫妻双方一同务工,把家中的孩子留给老人照顾。最开始的时候女人一般都是跟随丈夫去到建筑工地,从事辅助泥瓦工的杂工。而后,她们发现沿海城市有很多工作的机会,可以从事保洁、销售、家政等工作,慢慢的她们不再愿意去建筑工地做小工。
21世纪以后,60后依旧在外务工,成长起来的80、90后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除少部分继续升学外,也跟随父母踏上外出务工的道路。他们有的扛着行囊走进工厂,成了工业生产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以前令人艳羡的工厂生活并非那么光鲜亮丽,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无休止的加班加点以及微薄的薪资让他们迅速的醒悟过来。反观他们的父辈,劳动时间更加自由,虽辛劳,但收入也多。在工厂上班,每天加班加点12小时,一月的收入也不过3000-4000元,而一个泥瓦工一天工作8小时的收入就有200元,加班费另算。特别是现代人对房屋装修的追求,很多传统的泥瓦工凭借着夯实的基础,从事家装行业,他们一天可以拿到300-400元,多的有500-600元。与其他传统手艺不同,农村空心化,并没有影响泥瓦手艺在何家村的传承。现代生计方式的多样也没有冲淡当地村民对泥瓦手艺的热衷。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在无更好的生存之道之前还是会选择继承父辈的泥瓦手艺。
二、以泥瓦手艺为纽带的社会人际关系
(一)家庭关系
泥瓦工一般都由男性承担,泥瓦工的手艺在何家村世代相传,作为村民曾经最主要的副业,现在的主业,泥瓦手艺已经渗透到了当地人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何家村人多田地少,紧靠田地里的收入很难维持生计,泥瓦工的收入是村民维系生活的重要来源。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是手艺的拥有者,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计。
家里田土少,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先前的年代,可以选择的职业少,工作的机会也少。儿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不期盼儿子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加官晋爵,但希望儿子至少有一门手艺,成为老实本分的手艺人,能挑起家庭的重担。相对来说,泥瓦工的收入还是不错的,所以很多男性还未成年便跟随父亲去往建筑工地做学徒。待到成年结婚后,他们成为真正的手艺人,去承担家庭的重任和父亲的责任。
女儿从小跟着母亲身边,帮忙做家务,操持家庭。待到长到一定的年岁,她们也会去到建筑工地,从事辅助泥瓦工的杂工,例如挑沙、挑砖、搅拌混凝土等。这是她们接触、了解家庭以外的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她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她们离开父母,脱离家庭,在工作中、在与人相处中展示自己的性情、性格,同样也让别人了解自己。女孩婚后一般会留着家中照顾小孩和老人。
(二)邻里关系
何家村200多年前4个亲兄弟迁至此,村里现有4房分支,分别是这四兄弟繁衍的后代,可以说何家村人属同宗同脉。村里的邻里关系一般来说也比较好,平日里多串门,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红白事也相互帮忙。当然,互助、和谐的邻里关系也难免会发生一些口角,这是任何群体都避免不了的。
(三)村落之间的关系
何家村与周围的村落保持着友好的通婚关系,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泥瓦工的收入都是不错的,附近村落的女性也都乐于嫁到何家村。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何家村的适婚男青年没有讨不到老婆的,结婚对象也都是周边村镇的。
村落之间的复杂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争夺上,1991年何家村还跟隔壁的肖家村因土地纠纷而引发了混战,当时肖家村的人口是何家村的两倍,但是在混战中何家村丝毫没有落下风,村民表示这与泥瓦手艺带给村里的强劲的经济实力分不开的,当时集体出面购置了一批火铳和土炮,有力地弥补了人数的劣势。
(四)业缘关系
泥瓦工是个手艺活,砌的墙墙体是否平整,砖缝是否同缝,灰缝是否饱满,砖与砖对角处是否平整、水平度和垂直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泥瓦工有自己的手艺标准。谁手艺好,做事又细致,效率高,谁活计粗糙,懒散、磨洋工,建筑房屋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团队合作完成,泥瓦工之间也有分工与合作,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首先是泥瓦工之间,他们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只有拥有好的手艺,才能招揽客户。
其次是泥瓦工与包工头之间,他们是双向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包工头希望手下的泥瓦工手艺好、做事细、肯卖力,泥瓦工希望包工头可以给出高报酬并且能够按时结算工资。
再次是包工头之间,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手艺好、做事细、肯卖力的泥瓦工上的竞争。
虽说他们的关系复杂,但是又很和谐。包工头们作为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他们与本村其他泥瓦工都很熟悉,谁憨厚老实、谁做事全力以赴、谁偷奸耍滑,谁手艺细致、谁活计粗糙,他们都了然于胸。包工头组建的施工队成员主要有三类人群:姻亲群体、同村成员、还有少部分慕名前往的其他人员,其中,姻亲和同村成员占大部分,同村成员中同房支的成员又占大多数。“一化三改造”、“大跃进”、“文革”时期何家村根据不同房支分成了四个生产队,同一房支的人在一个生产队做事。所以,初期,同一房支的泥瓦工更加倾向于选择同房支中的包工头。包工头根据个人的手艺以及工作效率给泥瓦工们开出合理的薪酬,泥瓦工们则根据薪酬标准和包工头的信誉度作出选择。包工头给出的薪酬一般都会比较合理,不同的泥瓦工不同的薪酬,这是公开的,是不必刻意隐瞒的,泥瓦工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城市建设需求很多,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包工头之间一般也不存在业务上的竞争,就算有,大家也觉得是各凭本事,没什么可说的。
泥瓦手艺是何家村的传统手艺,曾是村民最主要的副业,一度甚至今天还是何家村的某些家庭的主业,它已经渗透到了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泥瓦手艺作为一个文化元素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当地文化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塑造和反映着当地的文化系统的价值,它影响着当地人的家庭生活、婚姻、村落关系的构建等。
注释
① 张柏春,李成智,主编.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1.
参考文献
[1] 张柏春,李成智,主编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日)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10.
地方传统产业 篇3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研究旨在探讨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的系统框架,提出改进服务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的方向性建议。最终,提出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新思考、新路径,提升教育对于产业发展的服务与引领功能。基于这一研究思路,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服务地方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定位研究。
分析地方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和转型需求,并从经济学、教育学和组织学等理论出发分析高职产学研的理论基础,探讨基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需求的高职产学研目标定位及高职产学研各主体的功能定位。
2. 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模式研究。
包括人才服务为主导的模式、技术服务为主导的模式和文化传承为主导的模式,分析各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基本建设策略。
3. 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运行机制研究。
包括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技术交流转化机制研究和文化整合创新机制研究。
4. 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保障体系研究。
包括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支撑平台的研究。
5. 实证研究——个案分析。
“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的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绍兴市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探索出的“政校行企合作”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为研究个案。从“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协同式培育”视角出发,从建设背景及现状、运行机制、培育机制、平台建设与运行、成效与推广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政校行企合作”全方面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为地方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提供思路和借鉴。该模式由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为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和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究方法
1. 系统分析方法。
该课题把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同时,充分运用产业经济学、组织创新学等理论分析地方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高职产学研实践。
2.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对我国传统产业转型现状作出判断,并通过黄酒、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实证案例揭示具体传统产业的内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 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该课题在理论研究之后,对绍兴市传统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促进绍兴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策略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了以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和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基地+联盟”)为平台构建的新型产学研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机制。
二、结论与对策
(一)困境——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当前,浙江传统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课题组对绍兴各县(市、区)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调研所得的调查资料,反映出当前地方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共性问题。以纺织产业为例:一是产品档次总体不高。如纺织原料行业同质、同构现象十分突出,纺织工业企业中,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少,而生产中低档纺织品的企业密集存在。由于企业发展集中在同一个档次、相同市场领域竞争,导致相互间挤压,形成价格恶性竞争,最终陷入“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价格”的发展怪圈。二是产能过剩现象明显。由于地方纺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加上在整个产业链中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机协作,而且在服装面料、印染产品、纺织坯布、化纤原料之间缺乏必要的资源优势整合,导致本地服装企业多用外地面料、本地织造企业多用外地原料、高端布料印染到外地加工等尴尬局面,致使地方现有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三是品牌运行能力较弱。绝大多数纺织产品和纺织品经营单位没有自主品牌,由于缺乏品牌优势及现代化的产品营销手段,纺织产品处于扩大生产规模、以量取胜的境地,而伴生的问题就是利润空间严重挤压。四是专业人才支撑薄弱。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热点性和普适性,由于地方传统产业的就业面窄、技术要求高、精、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无法与之适配,导致纺织企业和黄酒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引进过程中捉襟见肘,面临“技工荒”、“营销荒”的尴尬局面。
(二)释困——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运行机制
1. 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第一,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立足地方传统产业特色和行业发展要求,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制定各专业发展目标,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第二,对接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专业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符合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相应专业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推进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协同对接。第三,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优化教学组织,运用校内模拟教学、校外企业现场教学及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引入真实生产性项目,运用“课程周、三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加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和针对性。第四,对接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构建具有企业现场特征、技术特点和工作氛围的教学环境,协同推动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的有效对接。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引入高端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及管理,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情境,营造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实现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于一体的实践教学。第五,构建多元主体学业评价体系。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学业的模式,引入学生自身、企业及第三方专门机构进行学业评价。提高企业用人单位在评价过程中的权重。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平衡。
2. 技术交流转化机制
高职产学研平台要充分利用自身先进设备和人才优势,为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第一,承接地方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升级改造项目,紧贴地方传统产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结合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技术创新要求及项目引进和改造的需求等来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等的技术改造与转型突围,让地方传统产业从先前的规模竞争向质量、规格竞争发展。第二,与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为地方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人员与设施支持。积极整合产学研各项优势资源,以学校联合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与行业共同建设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建成融产学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建立技术难题数据库,实施项目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技术服务。第三,校企专项对接,及时将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企业技术升级。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型技术开发能力,鼓励教师带着科研课题到生产一线学习、调研,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带回学校形成新的科研课题进行探讨、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促使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3. 文化整合创新机制
第一,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找准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切入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在于对人的关注,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共融,其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在于要促进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就业教育。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首先应该立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根本目标,从分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准确定位,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校企文化互动渗透融合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从现状剖析入手,探寻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着眼点。要探寻校企文化之间互动共融的着眼点,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消除阻碍两者之间互动共融的一切消极因素,搭建对话交流沟通平台,构建互动协作共融机制,为融入企业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如要摒弃仅仅只是把校企合作看作只是场地、技术、设施等方面的简单合作观念;要主动保持与企业之间的长效联系,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方案中要有校企文化对接的专业文化建设理念。第三,从课程教学改革入手,把握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着力点。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而也是实现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主要渠道与重要通道。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抓手,校企联手、共同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全过程,切实改变“两张皮”与“貌合神离”现象,真正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全面、协调互动共融。如可以借鉴企业先进文化理念,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可以实施校企共同合作开发课程教材、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校园;共建具有浓厚企业文化色彩的先进性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业文化环境等。第四,从文化品牌创建入手,抓好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落脚点。要充分发挥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功能与作用,其中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文化品牌的创建。如可以校企共同合作开展技能文化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设置校企合作文化论坛、技能竞赛、校企技能交流、知名企业文化展览等环节,及时总结、凝练、提升,形成优秀文化品牌。
(三)保障——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保障体系
1. 管理机制
高职教育是跨界教育,是个开放系统。只有加强政校企各合作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在互为服务与交流中形成稳定有效的通道,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改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出发,构建梯次分明的协同人才培育机制,即:一是宏观层面——政校企之间的协同对接,通过集聚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经过优化、整合及统筹利用,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能。二是中观层面——分院同行业、专业同企业与岗位之间的协同对接,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绍兴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行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分院布局与专业结构设置,优化专业发展方向。三是微观层面——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场所与企业车间、教师与企业员工、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案例等之间的协同对接,推广“课程周、一体化、三班制”的整体教学设计,如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在具有真实情景的教学环境中,引入真实生产性项目,运用“课程周、三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协同对接。利用基地和联盟的资源优势,“1(学校一方)+1(行业企业一方)+X(其他参与方)”组建教学团队、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建设课程资源和开展课程考核。
2. 支撑机制
地方传统产业转型所提出的新的需求,需借助协同创新整合产学研合作平台来满足。高职院校需以专业群平台为中心,研发中心作为智力支持系统,实训基地作为技能获得支持系统,职业联盟作为人才输出与反馈支持系统,四个环节构成服务传统产业转型的产学研结合的循环系统,实现大协同创新功能,每一个环节的内部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质,实现内部的小协同创新功能。一是构建与传统产业群转型需求相对应的专业群。围绕产业价值链的三个环节来展开,即以制造技术为基础,以产品研发为特色,将品牌推广作为新的增长点,专业群设置在基于优势、讲求适度的原则上,采取按产业群(专业群)设置特色院系的基本策略。二是形成服务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科研机构。高职院校设置科研机构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产品研发与技术改进,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中技术应用这一最终环节。此类科研机构定位于专注技术改进、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三是成为服务传统产业转型的一线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实训基地为传统产业转型中的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研发提供直接的人才培养,将转型过程中的“新”全部在实训基地实现仿真或全真式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定位于直接对应产业转型中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实训设备、条件与环境完全对接传统产业转型后的新型情境。四是成为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人才输出基地与信息周转站。利用产业联盟和职业联盟形成的联合体,来提供双向人才培养适切性的反馈机制与职工回炉改造的提升平台,以保持职业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持续互动。
(四)实证——“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的创新实践
研究的价值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应用。课题组将研究成果指导与应用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实践,创新和探索“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育,该模式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发展”的原则,以“对接、服务、协同、融合”为抓手,构筑政校企对话交流合作平台——基地与联盟,深入推进政校企合作;以“多元协同、共育人才”理念为指导,以基地和联盟为依托,紧扣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并实施多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机制,构筑三大技能训练平台,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地和联盟、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等之间的协同对接,形成政校企共同合作参与、全方位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为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1. 以“协同”为准则,构建政校企对话交流合作平台
2006年,绍兴市政府和学校共同出资建设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这是全国首家建在学校、由学校负责管理、维护、运行的公共实训基地,一期投资1.22亿,2009年升格为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现拥有与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匹配的工业设计技术实训中心、汽车制造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中心、现代纺织技术实训中心、黄酒酿造技术实训中心等八大中心;同时还建有高技能人才交流市场、创业园、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展示中心等。
为了加强政校企之间的合作,学校随后又在绍兴市政府的指导下,以基地为依托,联合全市各公共职业培训机构、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相关行业企业等建立了职业培训联盟。联盟实行理事会——秘书处——分会的组织架构,我校是理事长单位。联盟定期举办年会与高峰论坛,分会定期举办专项对接会。
2. 以“对接、服务、协同、融合”为抓手,构建“基地+联盟”协同运行机制
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发展”的原则,以“对接、服务”为抓手,不断深化协同内涵,拓展协同渠道,深入推进政校企合作:
推行以信息服务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基地和联盟网站建设,使其成为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了解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技能人才需求动态、职业培训信息、会员单位信息等窗口。二是通过发布广告及定期举行理事会、年会、高峰论坛及各类专项对接会,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
推行以人才服务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学校为会员单位优先培训员工、优先输送优秀毕业生,而企业则为会员学校优先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机会、优先接收毕业生;与学校共建实验室,提供教师下企业锻炼机会等。二是为会员单位职工学历技能培训搭建服务与培训平台。三是为会员学校、培训机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各种培训服务。
推行以技术服务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利用基地和联盟的技术人才优势,成立专业技术研发团队,承接联盟内外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升级改造项目。二是利用基地的人员和设备优势,与绍兴市的龙头企业合作,在基地内建设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为会员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人员与设施支持。三是实行校企技术专项对接,及时将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企业技术升级。
推行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在基地内建设企业文化展示长廊,旨在将优秀会员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建设一批具有鲜明地方企业文化氛围的实训室、展示室,这样既有利于展示绍兴支柱企业的风采,又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技能人才培训之中。二是组织开展企业风采巡回展示活动。联盟组织会员企业将企业简介、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制作成展板、展品,到各个会员学校进行巡回展示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联盟优秀企业,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三是组织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对接活动,将企业优秀文化要素融入到校园建设、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如2012年学校开展了“优秀企业文化专题片展播”活动,精功集团、万丰奥特、春晖控股等许多联盟成员单位的优秀企业文化专题片进入校园进行展播。
3. 以基地和联盟为依托,搭建三大技能训练平台
对接地方传统的产品设计研究 篇4
关键词:对接;地方传统;产品设计高职院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常常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和地方特色。[1]高职院校以地方产业为指导,在专业建设上有着很强的区域特色,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眼镜设计专业,其设立之初就是依托温州地区庞大的眼镜生产产业和众多从业人员这一产业背景,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的眼镜生产一线设计、技术和管理人员。在这个背景之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眼镜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和其他院校的设计专业有相同之处,更有自己的特质,即源于地方经济文化背景,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2]
1高职教学对接对象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濒临东海,传统手工艺众多,如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米塑、发绣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办学中,吸取地方特色,将部分地方特色工艺和学院专业教学融和,实现对接。对接过程中,分析地方传统工艺,瓯绣和发绣属于刺绣类,不能将其与眼镜实物相整合,但是可以应用这些工艺的图案、纹样、用色方式等,丰富眼镜设计专业教学;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工艺不同于刺绣工艺,如果作品面积不大,粘贴牢固性不强,多采取镶嵌、镭射、精雕、电化学腐蚀、线切割等方式装饰眼镜架。瓯塑,又称“油泥塑”,其作品初期比较柔软,粘贴在平整物体表面之后,经过48小时以上风干,其表面会十分坚硬和耐磨,非常适合制作在眼镜架表面,装饰镜架。
2高职教学对接方式
(1)学习形式对接。眼镜设计大一新生第一个学期上工艺美术史和产品设计概论这两门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讲授课本知识,还在授课过程中集中4~8个课时的时间,针对温州传统工艺进行授课。通过这种方式的集中授课,使学生在大一的专业基础课学习中就被打下地方传统的烙印,有助于后续学习地方传统工艺,并将其应用于眼镜设计中。(2)课程授课对接。对授课学生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课程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部分任务能强化技艺、促进理解,尤其在实训类课程中表现明显,如眼镜数控加工课程中,主要学习精雕和镭射等机器的操作使用。当学习到镭射加工时,很多学生对细纹刻纸图案应用到镭射加工中表示感兴趣,纷纷进行实训操作,通过这个教学项目实训,学生能将温州细纹刻纸应用到眼镜设计中,并加深对细纹刻纸的理解。(3)理论知识对接。在实训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在实践操作上了解和掌握了如何在工艺上将眼镜加工制作和地方传统工艺相结合。为升华实践知识,从实践中检验理论,眼镜设计专业在实训课程后,安排理论授课,通过理论授课,可以加强实训效果,强化理论知识。经过几年授课,学生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常常表示,理论授课中学习的知识点和理论知识都能和以前的實训内容相联系,且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联系更紧密了,如眼镜设计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设计方法等内容,理论为主,实训为辅,但是课程授课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与前序实训课程都有关联性,讲授到设计风格这一模块,学生很容易将这些风格和以前的实践内容相联想,并且都能很好地对号入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设计风格这个模块的知识点。
综上所述,眼镜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素养培养经过学习形式对接、课程授课对接、理论知识对接、地方文化对接四个阶段之后,学生整体思维得到有效提升,其文化层次、设计素养都有了质的提高,不仅对地方传统工艺有深刻理解,还能通过眼镜设计和制作加以表达和实现,通过眼镜这个实物进行转移,更能利用眼镜销售渠道加以推广和弘扬。
3高职教学对接效果
(1)课堂效果。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认真,尤其在实训课程中,均能主动动手,对不懂的问题能做到主动提问,主动解决问题。课堂授课过程中,调研2010级和2011级共60名眼镜设计专业在读学生,经过调研发现,约85%的学生普遍反映有关地方传统工艺的实训内容十分有趣,对其有很强的吸引力;约59.4%学生表示实践课程中涉及地方传统工艺的内容将会对其后续的眼镜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83.3%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此种授课方式,并称该授课方式能提高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93.3%的学生表示采取此授课方式后,积极或者偶尔会参与到课堂授课过程中。(2)学习效果。采取此种方式进行专业教学,对学生提升设计素养,提高设计层次,建立良好的设计文化氛围有着积极意义,课堂授课过程以及课程学习完成后,调研2009和2010级共60名眼镜设计专业毕业或者在读学生,经过调研发现,约81.7%的学生表示在入校之前并不知道这些地方传统文化,或者是仅耳闻其中的一两项;约23.3%学生表示肯定会,36.7%学生表示可能会在今后的设计中会主动吸纳地方传统工艺;约88.3%学生表示学习地方传统工艺对其设计修养和设计素养的提高有显著功效。(3)就业效果。该专业毕业生中从事眼镜设计的多人均表示,地方传统工艺的系统化设计教学对于其个人设计素养和文化层次提升较明显,部分学生表示这方面知识的获得和实践让其在目前工作岗位上获益良多、游刃有余,很多设计作品纷纷被客户选中,令同行刮目相看。
综上所述,学生设计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4]需要有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案。眼镜设计专业针对该专业的就业特点以及专业区域性特征,建立一套对接地方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案,开展教学。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该套教学方案效果明显,不仅受在校生的欢迎,也得到毕业生的认可,真正做到源于地方,服务地方,弘扬地方的目的。参考文献:
[1] 孟铁鑫.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对接的意义和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9(16):238.
[2] 夏洁露.高职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3132.
[3] 肖斌,陈琳琳.关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2(23):7173.
地方传统产业 篇5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情感是一种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 而能量的释放会伴随着特定的体验和表情。即, 能量的释放会转化为行为的动力。性对于人类来说, 一直是较隐蔽的, 这种被压抑的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也需要释放, 而性感设计正激发了人们的本能情感, 驱动人们产生购买行为。这也就是说, 观众接受了含性元素的设计产品。
三、关于性感设计的社会影响
菲利波恩以设计各类情色家居产品而著称。公众对菲利波恩的这一艺术创意褒贬不一, 有人称之为庸俗的色情作品, 有人称之为艺术实用化的成功典范。可以说, 他本人更多的是在关注艺术创造, 而非商业价值, 但是这些家具却很少有人问津, 也就是说, 它的市场价值并不高。而对于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的作品, 人们认为情欲主义是渗透在矶崎新设计作品中常见的因素, 并且被披上各种不同伪装形式的外衣。因此可看出, 应用性元素的设计一般都被冠以“色情”。那么, 怎样来看设计中出现的性, 或者称之为色情的元素,
首先, 从设计产品含有艺术性的角度来看, 作为艺术设计元素的“性”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及其意义, 应该完全服务于艺术的自由创作原则, 不应以艺术以外的其他范畴和原则来约束。所以, 严格地说, 在艺术设计中, 即使是出现“性”的元素, 也应该同具有浓厚道德伦理色彩的“色情”概念划清界限。
但从设计伦理来看, 性感设计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性是生命之本原, 是崇高而又美丽神圣的, 但同时, 性又常常被认为与邪恶、荒淫、低俗联系在一起, 这又必然使性与道德难以完全隔离开。
那么, 性感设计应把握怎样的“度”呢?
在性感设计中, 性元素的应用究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是人的脸、颈部、胸部、生殖器、腿部、还是整个身体?而在当代社会, 我们称之为道德的、健康的“性”, 是科学意义上的性知识和性体验, 如性知识的普及, 以及维护和发展正统的社会秩序的性的有关言论行为等, 而违反科学“标准”的有关性的东西, 常被视为是扰乱社会秩序, 违反社会法律的, 就是非道德的。艺术地表现性与人体和对下流色情的描写, 应该说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许多优秀的现代人体艺术作品, 表现了人被性欲煎熬的饥渴、焦灼;人体内激荡的, 喷薄欲出的生命能量;人与世界无奈、多元的复杂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视觉审美……。而色情并不关心这些, 他们认为把肉体和鉴别性别的身体器官“优美”地表现出来就够了。
另外, 设计师试图迎合用户即消费者的需求时, 必须同时兼顾三重人格的需要, 许多设计为了提供对“本我”的吸引力, 在设计中利用“性的暗示”或其他一些欲望的吸引, 但如果过分强调这一层次, 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超我”和“本我”的排斥, 使其产生焦虑和犹豫不决。所以, 在性感设计中, 不论是金钱至上, 还是奇趣心理, 它应该是表现真、体现善, 这样才可能获得美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柳沙编: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杜, 2006、7
[2]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 2005、1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人们曾经错误地认为全球化就是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将会使天下大同。然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地方文化日益得到重视,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与经济衔接的更加紧密。人们开始意识到,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 全球化的同质化和地方差异化是同步展开的, 而且地方文化魅力的彰显已成为全球化趋势中的另一发展契机。地方文化怎样得以保存与发展?改革开放浪潮中, 人们对地方文化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凸现于全球化时代中, 将促使政府、知识分子和各民族精英以及广大民众重视保留、甚至加强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 诸如民族民间饮食、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民族民间艺术等。
在这种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 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正在成为各地培育特色经济的必由之路。当前区域竞争焦点已经由一般的发展要素向稀缺性、独特性和惟一性的生产要素转移, 地方文化资源将成为未来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中, 在各地发展普遍趋同的背景下, 将九江特有的地方文化资源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在一般趋同中寻求文化差异以文化的特色支撑起产业的特色, 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经济与文化有机融合, 这将是九江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 也是九江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和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
九江文化资源丰富, 但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从而使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 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很低, 不仅没有深度开发国内市场需求, 而且很少能走出国门与国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所以, 发展文化产业, 启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有效机制, 启动文化市场管理的新机制, 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市场竞争力, 这是发展九江地方文化产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理解文化产业的概念, 充分认识对九江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从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来理解文化产业是很重要的。我们讲“文化产业”或“文化的产业化”, 并不是从文化延续的角度讲产业化, 而是站在产业的角度去看文化艺术当中有没有足以作为娱乐产品以满足需求的、可以产业化的内容, 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延续部分, 而是把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和今天的文化结合, 体现出娱乐性和时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文化产业中突破传统文化的部分是从今天的时尚内容中获取资源的, 文化产业相当于传统文化、创造性文化与时尚的结合。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中的某些特性作为一种产品开发出来。这里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是我们要选择好的文化。这种“好”的标准并不是文化内涵越浓厚越好, 而是看是否能受到普遍的欢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 九江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举凡婚嫁寿庆、崇宗敬祖、饮食文化、生产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民间歌舞、民间乐器、民间工艺美术, 以及民族语言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 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但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的资本化与开发利用, 当前主要体现在以旅游观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上, 而且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 造成九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的原因很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传统的将文化与经济分离的影响, 无视或忽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没有看到文化对于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二是没有认真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的开发;三是没有建立对文化资源进行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化机制;四是不懂得经济和文化运行发展的规律。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 积极把握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及开发利用前景。
二、以商业化的视角, 抓住“内容为王”的规律, 注意“内容为王”与“形式创新”的互动, 开辟九江地方文化产业新的格局
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信息娱乐、休闲娱乐、活动创意以及其他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内容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当然, “内容为王”的概念并不是表示赞同传统的所谓“政治思想内容”, 也不表示赞同对某种具有“决定人生”意义的教育内容的强调。这里的“内容”恰好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怎样从商业的角度来思考文化艺术呢?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传统的地方文化艺术假如要商业化, 就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些适当的改变。例如, 在巩汉林和赵丽蓉表演的一个小品中, 评剧被弄成带有现代摇滚风格的作品:其中巩汉林扮的是商人的角色, 而赵丽蓉则扮成纯朴的艺术家的角色。这个小品所传递的有价值的信息是:必须有人以商人的角度从艺术家身上获取资源, 这就是文化产业一种基本的思考方式。
例如, 九江湖口高腔, 是被誉称京剧“鼻祖”的青阳腔的遗脉, 唱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 它不用管弦伴奏, 一般是用锣鼓伴唱, 一唱众和, 杂白混唱, 腔滚结合 (滚调) , 唱腔灵活多样, 曲调清秀婉转, 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 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然而, 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 青阳腔日渐式微, 基本上已从舞台上消失, 濒于灭绝, 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 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九江学院已经做了不少的保存工作。笔者认为要使青阳腔保存并发扬光大,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研究年轻人的特点, 然后改变表现形式, 做些形式上的创新, 这才有可能保存青阳腔这种地方文化艺术的精粹, 不让它再萎缩下去。也就是说, 商业包装也是一种创新, 它是文化延续的很好方式, 能使文化艺术真正达到至善至美。包装包括内容的包装和外在形象的包装, 前者的目的是使之扬长避短, 后者是使之外形更美, 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所以, 我们要想做大做强九江的地方文化产业需要以商业化的视角, 注意艺术内容和形式的互动, 从而开辟出新的格局。
三、有效整合九江地方文化资源, 实行产业化经营
发掘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 关键是要对所有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系统论认为,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存在的。所谓系统整合, 就是对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然后搭配, 包括好坏、大小、先后、不同性质要素的搭配等。但是一个成功的系统整合不是各要素特性的简单集合和线性相加, 而是通过系统结构的作用, 使系统的整体性优于各要素部分性能之和, 从而产生1+1>2的整合效应。也就是整合构成的系统, 应该产生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质。发展文化产业, 在地方文化资源方面, 九江拥有许多优势, 存在许多有利的因素。但是这些优势、这些有利因素都是独立存在的、分散的, 还未能整合起来, 只有将文化资源的不同要素、优势有效地整合起来, 才能发挥“1+1>2”的效应。整合文化资源, 就是激活文化资源要素, 将分散、孤立的文化资源系统化发掘考证, 使其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形成文化资源的整体合力, 使分散的、呆滞的文化资源变成系统的、有活力的现实资源, 为包装和项目推介奠定基础。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 九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 主要是民族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旅游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 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开发的整合上。例如, 九江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壮观的山水胜景。在纵横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星罗棋布着230多个景点景观, 呈现出一幅千崖竞秀、万壑争流、梵宇巍峨、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 形成了一个以庐山为“龙头”, 包括“六区” (牯岭、山南、沙河、永修、九江市区、共青) 、“两点” (石钟山、龙宫洞) 、“一线” (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的大型旅游区。目前发展前景乐观。而在其他方面, 如果我们也进行有效的整合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地方台传统文化类节目浅探 篇6
1 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是时代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的民族文化, 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的传统优良文化,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历史悠久, 内涵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了解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是具备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宣传好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媒体的职责。当今时代, 国家正在提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我们媒体要自觉肩负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 赞美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弘扬社会正能量。现如今, 上至中央台, 下至地方台, 各类传统文化节目应运而生, 深受百姓欢迎, 如央视的《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国成语大赛》等节目, 这些节目之所以受欢迎, 是因为它们顺应了民族文化发掘的潮流, 展现了民族文化原创的魅力, 同时给受众带来了知识与修养方面的提高。作为地方台, 我们也要在所生产的每一档节目上下工夫, 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做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我台的古城系列报道节目, 充分利用我们的家乡—兴城古城的历史风貌、历史文脉, 唤起了听众记住历史、记住文脉的意识, 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良好宣传, 同时沉淀了优秀的民风民俗, 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写照。该节目一经播出, 在当地引起了共鸣, 加深了当地百姓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吸引了兄弟城市人民前来观光旅游的热情, 对打造城市名片方面也起到了带动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对传统文化的宣传, 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时代对我们新闻人的需要。
2 做好传统文化节目, 让节目更具中国韵味、更富民族特色
广播电视节目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 使节目更具中国韵味、更富民族特色。这要求我们在节目中集中体现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元素,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让节目更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要站在大多数老百姓的视觉角度上, 做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 使百姓身临其境,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找到共鸣, 让广播电视受众在愉悦的收听收看氛围中, 感受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要想达到上述效果, 就要求我们在节目定位方面深思熟虑, 首先要求我们将节目与其他娱乐类节目区分开来, 从提高节目的文化品质入手, 去追求高制作质量及民族文化特色品味和文化品格。在节目内容方面抓住社会主流与正面舆论引导, 以向受众传递中华传统精髓的文化内容为主要任务, 在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体现中国韵味与民族特色。还是拿我台的古城系列节目为例, 我们的《古城专题节目》把握时代脉搏与受众需要, 从当地城市历史特色出发, 分不同的板块介绍了兴城的城、泉、山、海、岛。在制作过程中, 从撰稿到配乐, 都采用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表现方法, 让节目古香古色, 与节目内容十分吻合。听众在收听节目的时候, 感觉是在听一个社教类节目, 同时也是在欣赏一部配乐散文,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让当地百姓听众耳目一新, 深受欢迎。因此, 为了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我们多制作出具有中国韵味与民族特色的节目, 才能顺应发展的需要、符合群众的期盼, 节目才能更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
3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是媒体所担当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 新闻媒体所担当的责任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授知识, 弘扬文化, 教化民众,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然而,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许多新闻媒体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忽视了传承文明的传统, 节目逐渐走向了娱乐化、低俗化, 这些都违背了媒体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全新传统文化类节目, 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是公众给予媒体的鼓励和支持, 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台, 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有责任宣传中华文化, 传播中华文化, 我们要切实在丰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工夫;重视节目的文化内涵, 让百姓有所收益。近年来, 葫芦岛广播电视台一直在寻找真正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 加大宣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力度, 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如:“辽宁好人”, “葫芦岛好人”, 做了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报道, 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深入宣传了青年、妇女、少年儿童、科技工作者等重点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及时报道了“最美家庭”和“好家风、好家训”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节目, 可以让百姓把自己的价值观、伦理观、待人接物做事的方法传下来,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贯穿于各类节目。
4 地方台传统文化节目的发展方向
在文化传承中推进现代文化宣传, 既是新时期大众传媒的前进方向, 也是社会赋予我们媒体的文化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地方媒体更应努力发掘传统文化资源, 使之传承绵延。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地方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时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全社会的文化繁荣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可以丢弃或轻视, 以更好地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在宣传过程中, 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始终贴近群众需求, 充分发挥喉舌的旗舰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节目, 首先要找到百姓的最大共识, 因为中华文化世代相传, 要抓到中国文化的核心, 在节目中体现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文化节目要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这就要求我们地方台就要发挥好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多开辟、设置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版块, 如:社教类、文学类、知识类节目等, 真正做到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全社会积极向上, 让更多的人关注民族文化, 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建设。
弘扬中华文化是宣传舆论工作的时代责任, 好的传统文化节目能让百姓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都有新的提升, 无疑会对当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推进作用。做好传统文化类节目可以提高人们的价值观, 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作为地方媒体, 我们的任务是以平凡的生活为素材, 抒发百姓情怀, 承担社会责任, 宣传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当今, 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建设中, 媒体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 而做好地方媒体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推进作用。本文就地方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韵味,责任,价值观,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地方传统产业 篇7
一、武冈卤菜简介
武冈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县级市, 随着湖南省委省政府开发湘西战略的提出, 武冈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而在武冈经济发展的纵多产业中, 卤菜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无疑是最大的, 因为它大量转化了农产品, 提高了农产品增值水平, 对农业种植结构, 养殖结构调整有向导作用,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起到了大范围带动农业发展的作用。此外, 具有武冈特色卤菜产业的发展对武冈旅游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为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对游客是一种不小的诱惑。因此, 我认为发展武冈卤菜产业对武冈经济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武冈地处湘西南, 是邵阳市西南五县 (市) 中心, 全市总人口74万, 耕地面积36822公顷, 林地49333公顷, 水域11133公顷, 牧草地21133公顷,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市、“丰收计划”重点市和省瘦肉型猪、辣椒基地及“铜鹅之乡”。武冈云山是神州七十二福地之一, 并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面积8万亩, 有丰富的动植物及中草药资源, 加之有文物宝库之誉的古县城和境内众多风景名胜, 使武冈具有开发旅游观光事业的广阔前景。武冈的特产有:武冈卤菜、武冈铜鹅、武冈血浆鸭、武冈无病毒脐橙等。
武冈卤菜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首先用十几种名贵中药材制成卤水, 然后将制作卤菜的原料 (肉、蛋、豆类制品等) 放在卤水中反复煮浸而成。
这一工艺流程与医学上药膳 (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 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药膳是我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 既将药物作为食物, 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 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 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 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药膳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 能满足人们“厌于药, 喜于食”的天性。
卤菜的这种制造工艺特色决定了武冈卤菜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携带、存放很方便, 可直接食用或稍事烹调既可食用, 能明显减少家务劳动, 而且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具有方便食品的特点;二是卤菜具有功能性食品所具备的如下四个特点: (1) 具有食品的形态, 可按通常的方法食用; (2) 具有明确的生理调节功能目标; (3) 含有功能因子成分, 在人体内的生化、生理机理明确; (4) 摄食后体现具体功能作用。
在口味方面, 武冈卤菜味香、甘甜, 有生津止渴、健脾胃的功效, 再沾上一点武冈特制辣油, 则更有一番风味, 卤菜可用于喜庆宴席的大雅之堂, 也是居民的家常便菜, 同时又是旅途随身携带的美味食品。
二、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武冈现有卤菜生产厂家近百余家, 其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 只有两三家厂商的产品销往外地。为了摆脱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状况, 近年来, 在武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卤菜之乡”的口号下, 武冈卤菜产业逐渐向现代化、规模化迈进。二00一年九月, 正式成立了武冈市卤菜协会, 为武冈卤菜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武冈政府决心让卤菜这一极具市场潜力的特色食品走出武冈, 跻身全国名牌风味食品之列, 形成一大产业, 并已经与省内外多家商业科技研究所合作, 成功研究出一套适合武冈卤制食品的包装、保鲜技术, 解决了生产加工上的难题。已开发卤豆腐、卤鹅等卤制系列食品30多个品种。2006年武冈卤菜年销售额达9100多万元。
武冈市华宝食品有限公司是武冈现有最大的卤菜生产企业, 也是“武冈市企业合法权益重点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近16000平方米, 总投资达1200万元, 是湘西南最大的熟食品生产企业。公司荣获“邵阳市民营企业先进单位”, 产品荣获湖南第三届农博会“最畅销产品奖”、湖南第四届 (国际) 农博会金奖。目前, 该公司瞄准有影响、有实力、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现代企业目标, 推行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战略方针, 恪守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经营宗旨, 务实进取, 开拓创新, 立足湖南, 走向全国。并积极引进人才, 从大专院校高薪聘请专家解决配料和保质问题, 卤菜的品质有了明显提高, 其产品在全国10多个省市的超市占有市场, 出口俄罗斯、日本、越南等国, 2006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
(二) 武冈卤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面的缺陷
在生产方面, 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1) 规模小:大部分都是“夫妻店”, 丈夫主要从事卤菜生产, 妻子在店门口摆个摊从事销售。再大一点也只不过多请几个亲戚朋友过来帮忙打杂;
(2) 生产设备落后: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引入了食品生产线, 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 生产工具还是原始的制作卤菜的工具, 只适合个人手工生产, 生产设备落后, 不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要求;
(3) 缺乏专业人才:在武冈, 卤菜厂商大部分都是打着“某某氏卤菜”, “某某祖传秘方”的招牌, 从事卤菜生产的人员只简单知道制作卤菜的工艺流程, 其从事生产的依据是一个所谓“祖传”的卤水配方, 或是从那些“祖传”者那学来的一些简单工艺。没有营养学、食品学、食品工艺学和懂得现代包装技术的专业人员, 因而面临很多产品质量、产品包装等方面的问题;
(4) 缺乏创新, 产品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低:因为没有专业人员, 必然导致食品研发方面知识匮乏, 所以就没有人懂得去搞产品研发, 去创新工艺或者产品, 甚至就没有这种意识。其生产的卤菜可以说只是对肉类、蛋类、豆制品等农产品的初级加工, 技术含量低, 从而产品附加值就低。
2、市场营销方面的缺陷
在营销方面, 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1) 武冈卤菜生产商缺乏市场营销这种意识。武冈卤菜虽然有悠久的历史, 生产厂商也很多, 但也许是因为卤菜在武冈很畅销的缘故, 在当地各种传播媒介上很少能够看到关于卤菜的报道。换句话说就是在众多的厂商中为产品做广告、做推销的很少, 大部分都是搞个手推车在大街上销售。在外务工的武冈人从武冈带到外地去的卤菜包装上也只印着“武冈××氏卤菜”, 很少有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推销产品的。
(2) 产品差别化极小:几乎所有生产者的产品类别都一样, 甚至在产品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包装上都没有差别, 没有人通过制造工艺的改变或是包装技术的改变来制造产品差异, 更没有人通过广告来宣传产品的特色, 以用来招揽顾客, 提高顾客忠诚度。
(3) 不懂得寻找目标市场, 没有市场细分:举例来说, 在外地工作的武冈人, 只要回家就忘不了品尝卤菜, 特别是春节回家, 一般都要带点武冈特产——卤菜去送给亲戚朋友, 可遗憾的是武冈卤菜生产者没有满足这类消费需求的产品, 拿去送人的卤菜也只不过是让顾客挑好和大街上卖的一样的产品以后进行简单的真空包装。甚至那些拿去送人的卤菜没有在大街上卖的口味好, 因为在大街上卖的卤菜还会给一些具有武冈风味特色的辣油, 而拿去送人的卤菜因为技术原因里面没有任何调味包, 当然吃起来也就不是正宗的武冈卤菜味, 谈不上是武冈特产。从此可以看出没有人懂得将自己食用和用作礼品这两种不同的需求进行细分。
三、武冈卤菜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一) 原材料优势
卤菜的原材料主要是用来制作卤水的中草药及用作卤料的肉、蛋、豆类制品等。武冈在中草药及肉、蛋、豆类等农产品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首先, 在中草药方面:作为国家森林公园的云山, 动植物资源丰富, 有植被面积3118公顷。初步查明, 云山有植物1518种, 动物211种, 且有10余种珍稀动植物列入国家一级保护, 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2006年初湖南湛大泰康药业有限公司在武冈工业园投资1.2亿元建厂并与农户订单生产草本药材5000亩, 并带动武冈“百里药材长廊”项目, 从此可以看出武冈有中草药资源的优势;其次在肉类、蛋类、豆制品等农产品方面武冈也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武冈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全年日照时数在1134.6~1601.5小时, 年平均气温16.1℃, 年平均降水量1218.5毫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市、“丰收计划”重点市和省瘦肉型猪、辣椒基地及“铜鹅之乡”。
(二) 政策优势
武冈卤菜产业要快速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可喜的是武冈市委市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 决定重点发展的行业中就有: (1)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特色食品工业, 以华宝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 联合市内主要卤制品加工企业, 利用“华鹏”这一知名品牌, 在市工业园区建立武冈卤菜城, 投资1亿元, 形成年产卤制品2万吨的生产能力。该项目被列入湘西地区大开发的重点项目。 (2) 生化工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促使湖南湛大泰康药业有限公司在武冈工业园投资1.2亿元, 建成现代化生物制药加工企业。此外, “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于2005年9月25在武冈正式启动, 并发表了中国第一份旅游产业策划研究报告——《武冈旅游产业发展策划报告》。武冈市市长周晓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武冈将导入全新的策划理念, 以“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启动仪式在武冈举行为契机, 结合举办“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武冈峰会暨武冈旅游发展论坛”, 用“创意武冈”全新启动旅游发展战略, 致力打造成历史与时尚相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古典武冈。创造一个与“凤凰古城”媲美的旅游名城。加快把武冈建设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进而参与桂林、南岳、张家界省际旅游大循环。可以看出, 武冈政府的发展规划及政策将对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三) 市场潜力
武冈卤菜在湖南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武冈华宝食品有限公司的“华鹏”卤菜品牌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 产品荣获湖南第三届农博会“最畅销产品奖”、湖南第四届 (国际) 农博会金奖。武冈有总人口74万, 城市常住人口15万, 他们都很喜欢卤菜, 消费频率高, 反复购买率高。特别是城镇居民将其看作是一种风味小吃, 大街上到处可见推着手推车卖卤菜的小商贩。在湖南其他地区也有很多人对武冈卤菜情有独钟, 特别是在武冈有亲戚朋友的人, 经常将卤菜作为过年过节的礼品赠送。武冈开拓卤菜市场还有一定的地理优势, 因为她是湘西南五县 (市) 的中心, 这有助于武冈卤菜市场向周边县市辐射。
此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趋势的逐步深入, 人民消费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对食品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卫生、安全、回归自然”将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基本原则。有保健意识的消费者将要求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食品, 而且选择食品的长期疗效功能以及注重食品活化体内自动调节功能的作用将是新的动向。同时城市就业人口也迫切需要减轻家务劳动的方便食品。而武冈卤菜既满足方便食品又满足功能性食品的特点。因此在以后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四、地方传统产品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通过对武冈卤菜产业发展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地方传统产品产业发展总是具有原材料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所以地方传统产品产业的发展应采取如下策略:
(一) 进行产业化经营
武冈现有卤菜生产厂家和手工作坊近百余家, 都是小规模生产,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这种经营模式是很难长期存在下去的。我认为武冈卤菜产业的出路就是将众多的小生产厂商联合起来, 实行“生产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集团化、销售统一、品牌统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要实现产业化经营, 首先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不断的研制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有武冈特色的新卤菜产品, 将新产品的研发看作实行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其次要解决好原材料问题, 武冈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市、“丰收计划”重点市和省瘦肉型猪基地及“铜鹅之乡”, 有丰富的制作卤菜的原料, 关键在于生产企业如何处理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关系, 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模式。
武冈有17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 而每个乡镇下面又设有若干个村, 每个村都有村民委员会, 根据武冈这种客观实际, 我认为实行“公司+村委会+农户”的组织模式是可取的。公司通过与村委会洽谈, 村委会再给农户讲解利益关系, 转变农民意识, 进而实现订单农业。这样做公司可以避免与每个农户接触的烦琐工作, 同时通过这种组织模式, 与农户建立良好的经济利益关系, 在稳固企业原材料来源的同时对武冈“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积极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下图来体现:
农民将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鸡、鸭、鹅、蛋、豆类制品等销售给卤菜生产企业, 卤菜生产企业将这些农产品加工成卤菜, 再将卤菜销售出去, 在卤菜销售市场中卤菜企业会得到人们消费偏好的信息, 卤菜生产企业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并将信息传递给农民, 农民再依据这些信息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同时在卤菜生产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个过程对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开拓市场
市场是由消费需求形成的。武冈卤菜的生产既要适应消费又要引导消费, 如果一味地消极适应, 很难大有作为, 必须逐步开发一些既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又满足现代食品营养价值的具有武冈特色的新产品。并加强宣传引导, 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武冈卤菜, 了解武冈卤菜的特色以及其独特的营养价值, 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欲望, 提高顾客忠诚度, 挖掘出目标市场。
挖掘到市场以后要对市场进行细分, 使产品定位准确, 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我认为具体可按以下三种标准进行细分:
1、按照饮食习惯进行口味细分
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要在研究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找到市场发展空间。这一点曾经“红高粱”的发展或许能给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1995年4月15日, “红高粱”公司成立。从1995年4月公司创建,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 他从郑州一间店发展到全国近40间店, 从一个城市发展到20几个城市。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 他们的连锁店先后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消失。原因就是“红高粱”经营的产品主要是羊肉烩面和牛肉烩面,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别, 南方人很少有喜欢吃面的。所以“红高粱”产品定位不明确, 这使“红高粱”的长期发展欠缺坚实的顾客基础。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也应该注意消费习惯问题。武冈卤菜口味独特是与武冈特有的卤菜配方以及风味辣油分不开的。那么是不是武冈卤菜不论销往什么地方都要用武冈辣油做调料呢?我想在这方面要进行细分。举例来说, 在四川人们喜欢吃的是麻辣, 而武冈以香辣为主, 那么在这一区域我们就应该开发满足四川消费者偏好的麻辣卤制食品。
2、按照消费水平细分
我们知道服装消费有高、中、低三个档次, 以满足不同的消费水平需求。我认为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前面提到过, 有些顾客买卤菜是自己食用, 而有些顾客买来是用做礼品。此外, 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同, 人们消费食品的档次也不同, 对食品的色、香、味、卫生、包装以及所赋有的内涵等方面的要求也就不一样, 对食品价格的接受水平也存在着差异。那么在包装, 产品定价等方面应有所区别, 进行细分, 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3、药用与非药用的细分
前面提到过武冈卤菜的制作工艺与药膳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 在我国“药食同用”, “医食同源”的研究有很悠久的历史。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产品创新, 并将产品进行市场细分, 具体来讲可将卤菜细分为药用与非药用, 以及专业药用和一般药用。
此外, 可以考虑向快餐业发展。我国快餐市场巨大, 2006年我国年人均餐饮消费769元, 快餐业占到市场份额的45%, 快餐企业的年营业额达1900亿元, 营业额年均增幅达22%以上。随着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女性就业人数增长, 生活节奏加快, 时间价值的发现, 郊区与乡镇的城市化, 休闲时间的重视, 快餐需求将继续提高。武冈卤菜的制造工艺及产品特点满足快餐业方便快捷、能快速进餐、能适应餐饮规模化发展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生津止渴、健脾胃的营养功效, 符合人们对新快餐营养价值的要求。武冈卤菜企业如果能够做到: (1) 在产品生产上实现标准化、工业化; (2) 在管理上对工人在每个岗位上生产进行定量, 包括对食品加工的配方、温度、时间等这些可变量进行控制; (3) 在口味上能实现大众化; (4) 在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方面能个性化; (5) 能开发自身的饮食文化, 形成品牌。那么武冈卤菜在快餐行业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三) 加强产品研发, 注重产品质量,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要以顾客为中心, 进行产品研发, 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开发新产品引导消费。要进行产品研发, 首先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食品、药品、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技术, 技术的运用才有保障, 才能将对农产品的粗加工转变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
在引入人才以后, 首先可以加强武冈卤菜的功能性研究。卤菜的制作工艺无不体现着我国流传已久的“药食同用”的方法, 因此武冈卤菜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药食同用”在我国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和中医中药一样是很宝贵的资源, 有待继续发掘, 如果能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分析、实验、研究, 无疑将极大的提升武冈卤菜的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其次, 要加强人们对方便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将增加, 而武冈卤菜携带、存放和食用均很方便, 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若能将现代营养学、食品学、食品工艺学和现代包装技术相结合以及注意营养素损失和搭配问题, 那么一定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还应加强卤菜的质量管理, 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在质量方面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强化:一是食品品质;一是顾客的感知质量。食品品质是产品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指标;顾客感知质量是指顾客根据其感知到的产品属性以及生产储存状态所做出的对产品品质的判断。消费者不仅是依据各种检测报告来判断食品质量, 而且还会根据他们所感知到的食品生产环境是否卫生, 生产过程是否严谨来判断。如果顾客认为食品的生产和储存环境难以保证卫生和质量, 即使产品的各种指标检测是达标的, 消费者也不会购买。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轻工业部食品工业司, 《21世纪中国食品》, 《食品与机械》杂志社出版。
[2]王凯等:《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3]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海金玲:《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海三联出版社。
[5]胡全贵:《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6]赵培策:《健全运作机制, 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民日报》。
[7]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总述》, 《农业经济问题》。
[8]王瑞桐等:《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 《河南农业》。
地方传统产业 篇8
一、地方电视台要定期举办当地传统文化活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命运的发展。要发展国家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地方电视台就需要定期举办一些关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活动,以此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地方电视台可以利用传统的文化节日举办一些蕴意深厚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文化的活动。如,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元宵节观灯会、赛龙舟、猜谜语、制作糕饼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来扩大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地方电视台还可以加入到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当中去,将现代化的文化习惯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结合,积极组织民众参加。例如,村里在举办婚礼的时候,选用的是传统的婚礼仪式, 新娘可以穿红旗袍、坐花轿,村里的青年了解传统婚礼仪式,同时,还可以就可以全面见证新郎与新娘爱的誓言。地方电视台通过参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活动,可使得更多的青年了解到传统文化习俗的魅力,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习俗的有效传承。再次,地方电视台要积极开展当地传统手工艺品的比赛活动。比如,开展石木雕刻、陶瓷制作、草编竹编等传统手工艺活动,对表现优秀者给予电视直播,让其有显声扬名的机会。开展此活动, 不仅仅能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传统工艺代代相传下去。文化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地方电视台通过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则能够有效展现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魅力, 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传统文化,进而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地方电视台应积极展现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 地点、场所
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也不例外。而地方传统文化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则需要充分展现自己本身特有的文化魅力,而通过电视台积极展现、宣传具有传统文化的地点、场所,则能够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力量源泉,地方电视台应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场所中的各个设施,如,文化长廊、古代文化遗址、古文物等存放传统文物的场所、载体,积极地对这些地方加以展现、宣传,以此来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此外,地方电视台还可以在这些传统文化所在地,开展一系列大型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合理地、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所在地,又能够使得民众便于参加,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地方电视台在做这些活动的同时,必须要对传统文化所在地的建筑以及文物等加以保护,不得允许任何人肆意破环。这就需要一些保护传统文物的专业人才以及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来担当此工作,最好是为此制定一份制度,对每一个擅自破坏的人,必须要给予严厉的惩戒。由此,就可以在不损坏传统文物的前提下, 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所在地、场所进行展现、宣传,从而为地方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进而切实把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
三、地方电视台要邀请本地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 人士参加电视台节目
如今,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只把一些像博物馆之类的东西保存起来,也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隔离。所以,要想做好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必须要探索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而地方电视台通过邀请本地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人士参加电视台的节目, 则是传承本地传统文化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地方传统文化名人才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核心主体,而邀请一些名人参加节目,多讲讲其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关于宣传本地传统文化的活动。同时,在这些名人做节目的时候,电视台必须要做好对名人的保护工作,使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传承人。但是, 只靠文化名人的讲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得靠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讲解,主持人讲解得力,才能提高传统文化节目的档次和地位。这就需要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能够灵活地掌控节目现场;如讲解得不得体,反而会使节目变得低俗,进而降低节目的收视率。地方电视台通过邀请当地文化名人参加电视节目,可借助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来感染更多的人,从而来更好、更快地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必须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样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具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四、地方电视台应积极参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系列 活动
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是更侧重于追求精神层面上的需求。由此,使得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得到彰显,而要使当地传统文化不被遗失,代代相传下去,地方电视台就必须积极参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投入到其活动的各个方面。[3](P99)例如,地方电视台应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监督那些为获取利润而争抢古建筑,造成古建筑损坏或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而刻意建造大量的仿古建筑的商人。所以,地方电视台要加大力度,时刻关注传统文化所在地的古建筑,以免它们被损坏。除此之外,地方电视台要投入到当地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中去,由此积极开拓思维,努力创造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同时,电视台还可以将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影视娱乐结合起来,以此拓宽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地方传统文化,只有保持好自己本身独有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所以,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必须要把握好当地传统文化本身的文化特色,以特色的彰显来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地方电视台应不断创新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活 动的节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总是致力于追逐一些新的东西,而往往忽略了原本最初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本性, 这也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消失。因此,为了使得地方传统文化不被遗失,一方面要积极宣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还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也就是说,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而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而这就需要地方电视台不断对当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的节目进行创新。例如,地方电视台在邀请一些名人参加节目时,不一定非要找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名人,还可以亲自下村, 直接找那些基层的民间文化精英,并在当地开展一期视频节目,这样做可以使节目变得更加形象化,更加贴近生活。同时,地方电视台也可以采访一些已故名人的后代, 通过采访他们,找寻那些曾遗失的记忆,以此,来唤醒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对于传统文化中关于吃、穿、住、行中存在的一些文化习俗,则要加大力度进行宣扬。比如,在吃的方面,地方电视台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节日举办一期制作当地小吃的比赛。如,可以借助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借助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等。地方电视台通过举办这些比赛,既可以调动民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够大范围地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而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其实传统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礼仪与道德,才是真正被人们忽略的一些东西。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人趋向于一切从简。就举办婚礼而言,以前人们结婚, 在各个方面都特别讲究礼仪的完整性,而如今举办婚礼, 则是匆匆吃一顿饭便了事。另外,还有一些人故意篡改传统的文化理念,目的也是为了赚取利润,这样做肯定会获取一部分收入,但是,他们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长此发展下去,则会使得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内涵失去其自身特有的魅力。所以,地方电视台应全力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在保留节目娱乐性的同时,要严格保留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内涵。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了,但是传统的东西不该丢,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礼仪加以保护与传承。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今,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地域色彩非常浓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各种地方文化交融共存,汇入了传统文化的滚滚洪流。因此,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各个地方的热切希望。可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作为地方上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地方电视台应在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中有更大作为,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地方电视台宣传与传播传统文化,努力将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小学美术教育要融合地方传统文化 篇9
【关键词】小学地方文化美术教学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裸程资源”。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顺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发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当地社会人文、自然、地理、传统资源,适当地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与传统风貌的内容,让传统、乡土文化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融合到小学课堂教学之中,对部编教材实施有益的补充,充实美术教学内容,丰富美术教学形式,点燃学生美术学习情趣,拓宽学生文化欣赏视野,提高学校美术教学效率,彰显美术教育地方特色。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术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可持续发展。
一、 在传统民间工艺中感受美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传统民间工艺不仅是百姓生活的艺术写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苏州林林总总的传统民间工艺里,苏绣双面绣是一个值得每一位苏州人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符号。那缜密的针脚、唯美的构图,将温润委婉的苏州呈现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之外的绚丽五色。其绝世独立,精妙绝伦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间工艺史上牢固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双面绣不仅在全国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且作为外交国礼、旅游观光纪念品流传到东南亚、欧美各国,被誉为东方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此外,蓝印花布、昆石加工工艺、泥人、糖人制作技艺,无一不是苏南民间工艺的特色体现。虽然这些物品与苏绣作品相比显得 “土掉渣”,似乎上不了大雅之堂。然而,美术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道理,领略这些“土”东西的另类魅力,并进而喜爱这些传统工艺品。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让学生做两件事:“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带学生外出参观。当学生走进古镇周庄的染坊,看着一口口沧桑岁月的染缸,一排排挑高的竹架,一匹匹天女散花的蓝印花布,学生视觉受到强烈的撞击,品尝到了悠悠历史的余味。当典雅古朴的图案映入学生眼帘,传统文化魅力,早已无需美术教师再费几番口舌了。传统文化的资源是如此丰富多彩:当学生走进昆石陈列馆,领略昆石玲珑剔透、晶莹洁白的妙趣。当学生走进锦溪古砖瓦博物馆,感受古镇砖瓦业悠久的历史。 “请进来”,就是将工艺匠人请进学校。可以请画农民画的艺人,可以请捏泥人、吹糖人的艺人,可以请剪窗花的艺人,同学们惊叹的是这些艺人精湛手艺而折服、叹为观止。
二、 在江南水乡建筑中发现美
遍布江浙水乡的古镇,凝聚了几多江南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景观,是江南历史文化的缩影。近年来,以“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为代表的古镇群,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的背景。这些古镇声震中外,引得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里还有清清的小河,幽幽的小巷,弯弯的石桥,深深的古宅。徜徉在石板街巷,追寻古人的踪迹;旖旎的水乡风光,举目皆是历史的遗存,人文的积淀,小憩品尝,是梦里家乡的味道。教师在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已到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有《爱护古建筑》《家乡的桥与塔》两课,在教学设计时候,我将它教学顺序作了适当调整,把它们合为一个教学单元来处理。不是让学生简单临摹几座古桥和古塔,而是在提前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校,通过参观、游览、调查,了解我们昆山有哪些古桥和古塔,上网搜搜有没有关于这些桥或塔的历史传说。学生参与活动后反馈:市区的玉龙桥、周庄的双桥、锦溪的十眼桥,千灯的恒升桥、方泾桥和秦峰塔都比较有名。其中建于明万历年间,俗称钥匙桥的双桥最为著名。原籍浙江、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据此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不仅被美国石油大亨阿曼德·哈默先生作为礼物转赠给邓小平先生,还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从此,周庄——双桥便成为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载体和标志性古建筑。
三、 在水乡民俗中享受美
19世纪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阿婆茶、摇快船、打莲湘、赛龙舟、逛庙会、闹元宵、唱宣卷、品丝竹,还有吴侬软语,让人品不尽、看不够、道不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独绝的江南古镇风情交相辉映,构成了天下独一的水乡民俗风情。
地方传统产业 篇10
Q:记者
A:李铁
城镇化不能再强化大城市对资源的占有
Q:首先想请您给我们界定一个概念,城镇化跟城市化是一回事吗,中国目前究竟需要哪个?
A:其实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问题,很多人对这事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叫城镇化,国外叫城市化,很多人提出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叫城市化。中国和国外不一样,我们现在有7.1亿城镇人口,可是我们只有658个城市,这658个城市都是高等级的,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还有接近两万个镇,平均人口一万多,这一万多的镇区人口在国外也就是城市,像巴西、美国、德国,三四千人口就可以设市。我们设市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这些城市都管着这些镇,大城市管着小城市。如果我们提出城市化,如果在中国这种国情下,很多市长会动用自己的权力把自己的城市做大。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大量资源都在城市里,因为它等级最高。如果你提城市化,它就更冠冕堂皇地说城市化是发展城市,只能发展这658个城市。提出城镇化两个概念,第一中国叫镇,实际上这两万个镇也是城市,所以我们叫城镇化,不能在城市发展基础上忽视镇的发展;第二在中国国情下,镇代表着一部分农村人口就地就近的转移,这是很重要的过程,过去叫乡镇企业,大量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在这里,就地就近转移,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我们既需要城市人口流向大中城市,同时也希望就地就近消纳一部分人口。城镇化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
Q:曾经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能听到“乡镇企业家”这样的说法,但是好像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所有的农村人口出去打工,都向北上广深这些大的城市尤其是向沿海城市涌,乡镇企业家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陌生了,是什么情况使城市对于资源过度集中地占有呢?
A:我们想是84年城镇体制改革,我们提出县改市,地改市。很多人不了解。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体制就是通过县管市,地管市,是把乡镇资源拿到市里来,我们从95年开始进行改革试点政策,在全国抓了一批镇,试图通过合理的分配地、县、市、镇,这种行政关系,给镇一级更大的活力,80年代中国整个经济增长靠县以下,我们叫十分天下,县以下占70%,广东、浙江、福建、山东70%靠乡镇企业,那么乡镇企业不光创造了产值,还创造了税收,税收按道理应该给镇里的,可是我们通过包干、承包这种体制,把大量的资源全部拿到上一级政府。拿到上级政府以后,就意味着上级政府可以通过我得到的财政收入来搞我自己的地方,我也可以通过扩大我的权力来发展县级市、地级市,使县级市、地级市发展快,但是乡镇地级资源通过一系列政策把发展活力给丧失了。
政府要逐步取消农民进城所有制度障碍
Q:如今我们重提城镇化概念,尤其是强调了镇这个层级,是要再度扭转在资源分配上过度集中的趋势吗?
A:我们不要局限在镇的概念上,更重要是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对城镇化的理解确实有特别大的反差,企业家理解成投资机会,政府理解为更多的项目开展或者怎么样把城镇做大,城市搞好,学者对城镇化的了解觉得这里有更多的研究内容。但是作为我们来讲,我们提出城镇化自始至终就一件事情,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在中国,有一个和西方国家最大的区别,很多人说推进城镇化,是不是政府强力推进?不是。中国有户籍制度,有土地制度,是把人束缚在原来的制度内,我们政府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不是把农村向城镇引进,是在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关系,逐步取消所有的制度障碍,允许农民向城镇迁移过程中,有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比如现在我们讲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他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什么措施来解决他们的公共服务问题,我们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进行农民工深化的一系列改革,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这不是推的过程。你想想大量的农民在城里,既得不到社保,也得不到保障房,买房各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是不合理的。所以推进城镇化的概念核心意义是什么?就是把门槛打破!
改革户籍制度让流动人口享有市民福利
Q:说到户籍制度,现在不光是一个政策安排的问题,在户籍制度下的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也有非常强烈的博弈,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大家在纷纷讨论的京沪籍高考家长反对放开异地高考,可以看成不同群体之间博弈的典型样本。
A:你提了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来理解城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想到这么多年,我们中国的整个户籍制度实际上把所有的公共福利限制在一个行政区里,我们应该知道什么人住在城里,谁有更多的话语权,谁有更多的决策权,谁是弱势群体。肯定在城市里,特别在大城市,在最重要的城市里居住的人都是有话语权的人,既有媒体人,也有专家,也有学者,也有企业官员。他们是城市发展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话语权决定政策主导权。可以看到这么多年,我们提出无数次城镇化政策,可是一直难以落实,就是农民进城,几亿农民工是没有话语权的。我特别注意到在媒体,在各种大的媒体,我们的决策和研究的讨论过程中,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弱势群体,你提的大家仅仅是同情的方式,我们要关怀,要同情,但是没有人希望他们和我们站在一个空间去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这里最核心的要点就是你必须要切割我的利益才能给了他,因为城市财政是既定的,如果我给了既有的居民,这种增长会带来我原有的居民这种经营阶层的增长,既定的福利,可是我再给新增的人口一大块,那一定会动了这块蛋糕,那就会使我原有的利益增长幅度下降,或者是总体水平下降,高考就是这样。北京高考高于外地,低于外省一百多分,因为北京所有城市居民适龄的子女都可以享受到北京高考政策,甚至达到100%入学率,可是北京有800万外来人口,如果他们要把他们子女全部迁移到北京,增加了将近40%的人口系数,这个人口系数加上子女教育,等于原有的高考入学率至少下降20%,那有一部分户籍居民要承担这次改革的利益损失,当然他反对了。高考最关键是孩子命运前途的问题,这个反对,京沪两地都是非常强烈的,这就是利益的考量和利益的平衡。
Q:打破门槛究竟怎么实施,尤其遇到既得利益阻力的时候。
A:一方面要通过一个操作过程的具体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到承受能力,更重要也符合长远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户籍改革不是一次性简单的,一次两亿全转掉。比如现在北京有800万人口,至少20%是迁徙几十年,我相信新浪20%、30%甚至更多的人没有北京户口,这都是我们白领、精英还有很多企业家,还有饭店营业者,饭店包工头,还有小企业家,他们在城里住很多年,都是我们邻居,我们同事,他们为什么不能有户口,所以对这批人,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居住条件,我们可以一次性解决户口,放开就完了。他们已经是市民,为什么不能享受公共服务?
比如说就业尚不稳定,今天在东边打工,明天在西边打工,今天在这个城市打工,明天在那个城市打工,这种人可以他们的情况,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使他们公共服务逐步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实行均等化了,我们户籍改革利益就没了,但是这是长期的过程,因为实际人口太大了。800多万一下子转户口,财政肯定解决不了,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一批可不可以,可是到现在一批都不解决。
户籍改革至少开个头,现在在全国各地近来户籍改革的时候,各地都办居住证,非常苛刻严格的条件就是积分,那么这种改革没任何意义。把过去的年龄一笔勾销,现在开始逐步计算,达到劳动模范,达到某种学历,就业年龄多长等等,最后才能办,比国外的绿卡还难,这都是不合理的政策。其实就是解决就业年限,十几年,举家迁徙,一批解决一批,大部分白领不是农民工了。我们现在整个中国不仅仅有两亿多农民工,还有七千万城镇人口,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他们有话语权,所以他们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对社会是利好,是一次更好的改革开放难得的历史释放的机会。
Q:这背后不同地方政府也存在着利益博弈,中间要中央下一盘很大的棋,不同的政府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沿海发达城市更多的是人口的输入省,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城市他们是人口的输出省,让沿海的城市更多拿出他们财政收入解决收入这部分的人口利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怎么协调呢?
A:重庆全改了,沿海地区确实存在着问题,像广东2400万外来人口,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这要改起来就麻烦了。东莞840万人口,本地户籍人口180万,有660万外来人口,全改压力很大。番禺区外来人口将近一半以上,这种情况要改,地方财政承受能力不够。我们想象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户改的,有些人还希望回家居住,有些希望在中部地区生活成本较低的时候进行居住。第二还要解决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我们在广东调研的时候就涉及到具体问题,比如东莞77%外来民工在民办子弟学校上学,27%的在公办学校,我们去民办学校以后,他们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政府不能拿出钱补助民办学校,政府老师为什么不到这里就业、来教学,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孩子不解决义务教育?地方政府讲了,我的教育每年上交中央了。我们财政贡献比较多的省份,已经通过转移支付,我们税收交了中央以后,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给了输出省,涉及到中央是不是要重新调整一下,因为你输出省的人都到这里来打工了,就白拿了义务教育经费,那是不是重新调整一下。
这里就涉及到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要解决我们分摊机制,中央、省、市、县以及包括企业各都要分摊一部分,这个可能是未来改革想去计算到底怎么来解决这么大批农民工未来的市民化的问题,怎么解决他们的户改的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将来可能性的财政产业支付重新调整,这个是要进行深入研究的,但是前提是得要做。
宅基地确权流转是城镇化改革难点
Q:农民工在进行市民化的时候,怎么去处理他们家乡现有的那块土地,能不能在他进入城市之后,在他取得市民化的身份之后,成为他的财产的来源呢?
A:首先这个土地不应该是前置性条件,中央在这个问题很清楚,在户改政策上已经明确了农民进了城以后,地不交,这是2011年中央文件,县级市以下的农民进城地不交,意味着土地不是先决条件,意味着农民可以保有自己的土地,然后可以自由迁徙。第二怎么进行相应的土地制度改革,来解决土地的流转,宅基地流转的问题。
Q:很多人在假设说,如果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他家乡的土地包括宅基地可以某种程度上成为他自己的一种资产或者资源的话,可以帮他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您觉得家乡的那块土地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处理?
A: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土地物权,但是我觉得这个提法还不够。对于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这两块土地怎么进一步界定,我们现在叫集体土地所有,这里的改革动作比较大,在公有制前提下,使用权是不是可以流转,现在农地流转已经基本开始了,现在大量农民流转,在制度上没有太多的限制。至少在使用权上。可是在宅基地问题上还没有进行突破。我们看宅基地大概两块,第一块近郊区农民和远郊区农民,近郊区农民土地升值欲很高,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转户,因为转户土地所带来的利益不见了。在远郊区农民的土地没有价值,到河北,山区,土地给他,也卖不了多少钱,很多人进了城,包括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分配到城里,在家里有一块地卖不出去,这里怎么变革,需要统筹研究的。但是我想有一个,我们至少可以认定,这个选择权在他自己,而不是通过政府来怎么做,我第一制度上是不是允许你流转,无论是宅基地还是承包地。第二流转的收益归谁,第三是不是在尊重你自愿的前提下流转还是我强迫你流转,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很多矛盾就可以解决。现在不是,流转是看重你的地,给你补偿。这块因为我们有关的流转政策没有进行颁布,所以现在都属于一种补偿低价征地来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是公有,但是和城镇用地没有平等的,原因在哪里,当你进行城镇开发的时候,必须把农村集体土地征有国有才能开发,恰恰征用过程中,是不平等的交换,这种不平等的交换意味着政府有权利来干预,甚至来强迫你进行土地的使用转化过程。这个是我们现在导致城乡矛盾,拆迁矛盾频发的很重要的原因。
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大概有几个过程。第一要进一步探讨城乡用地不可以同权,第二农民承包地或者宅基地有确定的使用权,第三流转之后,如何流转,政府如何进行干预或者通过税收等等方式,怎么通过法律和各种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恐怕是未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看还没有解决,现在只是说我们怎么样来提高征地的补偿标准,可以按市场价,还有公益性用地,公益性用地界定存在很大的争议。什么是公益性用地,比如危旧房改造是不是公益性用地?很多人不同意危旧房改造属于公益性用地,但是政府认为危旧房改造是改善整个小区的居住生活。像这一类的事情,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讨论,进一步去研究,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政策,这个事情我想已经为时不远了。
地方传统思维模式推动城镇化会是个灾难
Q:我们当谈到城镇化的问题,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是意味着一系列的一轮建设,在您刚才的论述当中,我们听出来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改造的问题。
A:最后这30年,我们看到的城镇化结果是什么,我们的城市建得越来越漂亮,城乡反差越来越大,使农民进城门槛越来越高,最后形成的结果是我们在排斥农民进城,这种环境,特别高档的城市建设的标准,使农民已经没有办法进城了,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面临三亿,四亿,现在是52.6%,六七亿人口,到了60%,8亿人口,70%是9亿多人口,这么多人口进城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我们总结国际上城市化规律和中国不一样,国际城市化规律是和贫民窟相伴随的过程,我们中国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在广东2400万农民,在北京居住800万外来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城乡结合部,绝大部分住在乡镇村,住在出租屋,住在基础设施特别差的地方,它不是大面积贫民窟,但是小面积的,它也是相对城市,城中村,藏污纳垢的地方,事实上它就是这些低收入农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包括城市里的地下室。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城镇化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对城里人来讲,对决策者、媒体人来讲,他们想的是如何锦上添花,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堵车,如何解决雾霾,如何解决我们的道路美化、亮化、绿化、生态问题,可是对农民,他们要求就两条,我有没有就业,稳定的就业,我的居住条件怎么改善,我基本的公共服务怎么满足,这就是对城镇化理解的不同导致的偏差。
Q:在您看来,城镇化的过程是一步一步打破在政策上的障碍,使农民更好地以自由的姿态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如果一旦完成这样的步骤,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A: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可以计算的过程,现在两亿多农民工,如果我们想把他们长期消费行为转到城里,必须解决他们城市里稳定的、有尊严的一种市民生活。那就是说我们在城里可以享受公共服务,我可以把我的家乡,把我的孩子迁到这里来,我可以把长期消费行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对现在的城里人也只不过是第二代第三代农村人,就是我的父辈也可能都是从农村来的,我们是经过两代人转入市民,经过这么长时间转入市里,为什么他们不能。如果他们能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房子盖到北京,盖到上海,或者盖到中等城市或者中小城市或者在这里买房,两亿多,三亿、四亿农民进城以后,即使解决租房和买房的问题,会不会带动房地产需求?一定。如果他们买了房子,意味着是不是我们的住房相关的支撑品的工业幅度,消费会大幅度的增加呢?他们孩子要在城里接受教育,他们要在城里享受医疗,会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增长,也会带动工业支撑品的增长,这种消费需求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他们进城了,,几亿农民进城了,集中改善城里基础设施,来解决整个居住生活条件的供给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这种投入他会带来我们整个国家内需的增长,这是显而易见的。
Q:正如您所说,大家谈到城镇化的时候,真的有诸多的误解,尤其是刚才所说的很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可能把城镇化理解成新一轮的大量的投资、建设的过程,甚至也有学者说,城镇化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下一轮强劲的引擎,可以保证中国未来更长时间的高速的增长的状态。但是也有批评的声音,其实那将带来重复的无效的投资,尤其是运动式的建设可能会是灾难,您怎么看待这些观点?
A:这里可能就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地方的认识,是传统习惯性的认识,他就想城镇化就是城市建设,对学者来讲,城镇化就是文明水平的提高,就是锦上添花的过程,当然了,结果和我们想象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制度问题,如果我们还遵循地方的传统思维模式来推动城镇化,当然是一个灾难。前几天去了河北一个县城,县城就8.9万的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十一二万,可是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工业区30平方公里,居住区40平方公里,如此大的浪费,形成如此的城市环境,怎么可能让农民进来呢?
Q:有人住吗?
A:有人住,十几万人,十几万人,用了70平方公里,我们现在建设部规定,我们城市应该的理想化的人均占地标准是100平米,他是600多平米,这种资源耗费是巨大的。
Q:可能就是空城?
A:不是空城,基础设施压力非常大,严重浪费。按照现有的地方官员或者一些学者来理解的城市化,他可能就会走向这个方向,包括现在看到很多中等城市都是这么一个结构,这么一个格局,我们有很多省会城市,中等城市都在这么建设城市。当然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是他并不了解中央提出这个政策,新型城镇化有两个基本要点,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转变。所谓数量型增长,关键是农民市民化这个过程要完成,进城不光就业,要定居,要解决公共服务。第二从粗放型成长向集约型转变,意味着城市发展模式,要从原来的摊大饼式形象化政绩化的工作,转向来解决老百姓生活的问题,解决人口密集提高,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两个是中央提出城镇化很重要的观点。
经济学家不了解中央政策,看到了这些现实,认为所谓城镇化可能就是城市建设,真正中央提出这个东西从没有讲过城市化就是城市建设。讲到城市健康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农民工稳步的市民化进程,包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这是中央提出来的。
Q:可是在中国有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中央提出政策的动机总是好的,到了地方执行的层面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歪曲和误解。
A:我们现在提出要改革,要提出推进城镇化措施一系列的改革,恐怕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要解决怎么从中央到地方的贯彻落实,当然政策还没有颁布,在研究过程之中,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不会发生变化的,毕竟我们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是矛盾积累,城市发展出现了扭曲的过程,这些扭曲的过程需要未来政府在未来政策中需要来调整,需要改革,来扭转的。
Q:您可以想见到的去扭转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对于城镇化的理解,和这种建设驱动的措施有哪些?
A:那么这些措施有这么几条,可能是大家都想得到的,第一个怎么样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因为我刚才讲过的所有这些是核心的,农民工市民化。
Q:我可能没有问清楚啊,有什么样的政策可以改变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的官员在城镇化问题上的态度,让他们以更多的动力来做跟人相关的一系列工作,而遏制他们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那一部分的动力?
A:首先一件事情,政策要点要清晰,指向要明确。
Q:但是可能利益不一样。
A:这个需要一系列的工作,毕竟我们过去很少对城镇化问题进行正面的阐述,大家也不知道城镇化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过去我们假定政绩观,制度设计可能迫使他向这个方向去做了,比如短期政治,短期行为,几年大拆大建,最后为这个事升官了,如果中央态度很明确了,调整了自己的政策目标,有一系列跟进的主政策,用什么样的官,解决什么样城市发展途径模式。当然我想一定会矫正,根本的矫正是不可能的,但是矫正的目标一旦确定之后,一定会发挥作用的。比如这次八条宣布,廉政八条,春节期间就没人大吃大喝,问题要落实。
Q:比较有效的一个可能就是靠改变政绩考核的办法。
【地方传统产业】推荐阅读:
地方传统媒体10-04
地方传统戏曲10-28
传统地方电视媒体07-19
陕西地方标准陕西传统村落保护规范07-01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11-04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版06-14
地方产业需求07-23
地方文化产业07-19
地方支柱产业06-29
地方产业结构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