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发展

2024-07-23

医药产业发展(精选12篇)

医药产业发展 篇1

一、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大省, 泰州是江苏的医药大市。泰州市坚持优先发展医药产业, 推动全市医药产业不断提升。目前, 泰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新型抗生素、心脑血管药、抗肿瘤药等九大领域为主体的医药产业群, 医药产业规模约占江苏省三成左右, 成为泰州市最具有活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医药、机电、化工、船舶等四大产业基地, 并指出医药产业基地以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江山药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 全力打造“中国 (泰州) 医药城”。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

2007年底, 泰州市拥有药品生产企业25家, 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36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家, 药品批发企业22家, 药品零售企业850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 销售收入、利税、综合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江山制药、苏中制药、济川制药、中丹制药进入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行业结构

中成药的研发与生产在泰州市医药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为首的医药企业非常重视中成药的生产, 泰州市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有很多均是中药产品。中成药的发展在泰州具有很高的基础, 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色, 积极强化中药提取技术, 发展现代中药已经成为泰州市中成药的发展方向。

与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相比, 泰州市生物制药发展相对比较滞缓, 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等在内的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已经开始涉及生物制药的研发或者已经研发出的生物制药产品正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泰州市生物制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化学药的规模相对较大, 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规模, 据泰州药检局统计, 2006年泰州化学药的总销售规模达到了65亿元左右, 占到医药产业总规模的31%左右。近年来, 在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下, 泰州化学药发展已经逐步摆脱传统的制药模式, 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化学合成创新药已经成为地区化学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泰州市整体医药产业发展大环境相比, 泰州市的医疗器械发展相对滞后, 规模不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吸机、麻醉机等机械电子器械以及医用卫生材料等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与周边地区盛产医疗器械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需要加快医疗器械的发展。

二、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条件

一般来讲, 每一种产业的形成都具有其合理的存在条件, 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又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就医药产业本身来看, 其特殊性与敏感性, 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由于自身条件不足而阻碍其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促进其成长的条件。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 产业集聚效应相对不强

尽管泰州市医药产业的销售规模较大, 市场占有率较高, 但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重复性生产多, 必然导致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从而使其竞争力明显偏弱。

2.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医药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投入与收益也较高的产业。作为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国外大型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制投入占销售利润的15%~20%。而我国本土医药企业6000多家, 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 每年仅有1%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新药的研发中, 泰州市的大多数医药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也是如此。

3.经营管理落后, 企业发展速度较慢

政策与人才因素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对于医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医药企业向高水平迈进。泰州市医药企业中民营企业较多, 且多为家族式管理, 缺乏引进高级人才的机制和策略, 不能着眼于企业长足的发展, 这也成为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条件

1.拥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代表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带动。进入全国制药企业100强的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江山药业、苏中药业4家重点骨干医药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产值、销售均占市医药产业总量的85%以上, 利税、利润更是占全市医药产业总量的90%以上, 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泰州市医药产业平稳增长。

2.拥有促进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科技优势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对于科技含量高, 生产准入政策严格的医药行业来讲, 显得尤其重要。泰州市医药企业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 药物研究机构7家, 医药研发人员400多名。扬子江药业集团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3个药物研究所, 有150多位中高级人才专门从事新药研发, 与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成了合作关系, 每年都有一批新药投入生产。

3.具有较强的医药产品出口优势

泰州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 被商务部确认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医药出口基地, 被商务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这为泰州市医药产业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目的, 是在已有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从而实现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建设医药产业基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医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

(二)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产业集群需要条件和基础, 医药产品涉及人类的健康, 且需要的人群比较广泛, 运输方便是必要的;药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拆分, 广泛存在着原料药和成品药, 这完全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泰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医药产业基地, 其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显露出集群趋势;雄厚的科技力量, 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各级政府的支持成为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有力保障。

四、加快泰州市医药产业建设基地的对策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药品研发、药品制造、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有机组合, 构建以研发为先导、以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制造业核心、以药品流通和医疗健康为市场价值链终端, 引进最优的医药研发机构, 培育最强的医药生产企业, 打造最佳的市场物流平台, 从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 提升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整体价值。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体系

1.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 结合实际, 科学地制定医药产业战略规划。根据泰州市医药产业状况、产业链的分布、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趋势, 制定和完善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 动态提出相应的发展重点, 在全市范围合理布局, 制定全市的医药产业促进体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主体培育规划和国际合作规划等。根据全市整体规划, 提出发展医药产业的侧重点、中长期目标、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并建立执行机构, 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与方式。

2.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支持

财政对产业的支持具有先导作用。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加大政府的财政直接投入, 从而激发企业的热情, 引导企业的资金投入。第二, 建立鼓励医药企业增加新药研发投入的普遍税收政策。第三, 在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给予不同财政支持。在新产品投入前期, 可以采取部分资助;产品投放市场后, 可以采取贷款贴息;开拓国际市场, 可以采取补贴等等。

3.人才的培养

医药产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从事医药产业的人员专业性与稀缺性。医药产业的技术先导型和知识密集型特点要求加强医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医药技术人员的培养, 将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作为一项专门工程列入科技发展计划, 设立创新基金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员引进专项经费, 落实各种创新任务, 支持创新人员国内外学习交流, 鼓励创新人员来泰州落户。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型人才进入企业, 创办企业;逐步建立医药人才流动中心和培训机构, 集中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问题。

摘要: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 泰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在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落后等情况。依托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构筑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支持体系, 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促进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顾海.充分发挥医药出口基地的作用促进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J].泰州科技, 2004 (4) .

[3]章淑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 2008 (10) .

[4]丁力.如何做大做强泰州医药制造业[J].泰州科技, 2006 (4) .

医药产业发展 篇2

众所周知,医药产业作为国际产业标准划分的十五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它属于幸福行业,其持续发展关系到了人类生存和健康,而被称为是最重要的生产行业。现在人口的自然增长、人们珍惜生命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促进了医药市场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各国经济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医药产业持续以较高速度发展。因此,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

医药行业,又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我国,医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局,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国家给予的宏观调控策略、新药品开发与创新的投入、药品价格的改革、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民众用药的基本需求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等,均是影响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明确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国内外医药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探讨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行性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对于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内涵要如何理解?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概念解释也就不同。可持续发展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最先是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于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补充解释,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以说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和环境资源,造福于子孙后代和安居乐业,从这一点上很适合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从经济学角度的定义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提出的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该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除此外还有从生态环境及其保护角度的定义;从社会属性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的定义等等。

2.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医药产业却是一枝独秀,这也是医药产业持续增长性的特点决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发展和可持续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统一。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前提,没有发展则无可持续性可言。但若只考虑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性的长远目标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有发展的坚实基础,又要有远期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方位的协调统一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到多个层面,不能顾此失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和进步。同时也要注重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作为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要兼顾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医药原材料的资源利用与自然资源的存在相互依存,自然条件的因素决定了是否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条件。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又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社会,既要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又要保护环境而不能有损于后代人的利益,使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及全面进步。

总之,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威胁。本着公平性、阶段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去实现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总体目标。

那么,我国的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 1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

国内医药产业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2],由于新药产出能力弱,普药市场份额超过90%,而国际专利药占据超过7成份额;国内集中度低,制造业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为42%,而国际市场上20强占据66%的市场份额,差别显著。医药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即定义为“制药行业”,由于利润也较低,由此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由此针对医药行业近期出台若干政策,加大投入的领域有:疫苗行业(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药品研发的优势企业、单克隆抗体领域,这些领域将有可能受益。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安排328亿元,2010年将投入300亿元左右,重点推进包括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在内共11个科技重大专项措施,若干政策的出台对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医药产业行业间存在盈利能力差异性

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中药饮片的利润率也高出化学原料药的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行业间盈利能力差异性较大,同时也导致医药产业盈利能力明显分化,但对于发展前景的医药产业在竞争中加快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剂。

3制造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时期

调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子行业间比重在进行调整,中药及生物制药等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化学药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二是专利药的比重将增加,2000年专利药在我国市场上占据9%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0年将占有21%的市场份额,其中中药与生物制药具有较大创新产出潜能。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最大。对于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重组和优化,是为医药产业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亦是医药产业。

4政府将继续调控药品价格

对药品价格的控制和管理,既涉到多方因素。从卫生政策的角度来看,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药品的有效需求,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但从医药产业政策角度来看,一味地降低药品价格,又会限制医药产业发展,不利于研究和开发新药、特药,因此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政府调控药价的关键。政府对药品价格管理具有总的原则,即政府定价与市场形成价格相结合,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必须兼顾生产企业和分销企业的承受能力,要合理确定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的比重关系。

5民营经济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盘升

至2002年11月统计显示医药行业中民营企业比例在20%以上,在不同经济类型的医药企业中民营和三资企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利润增长可达30%。因此在未来的医药行业发展中,民营经济的投入将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有诸多优势与瓶颈,但总体来看医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生命本质的高质量追求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将有更多“安全、有效、便利”的新药出现,加之人们对健康水平追求的提高、新增疾病的出现等,都决定了医药行业是成长和发展的朝阳产业,人类需要健康,而人生的根本追求是幸福,有了健康的保证就有了幸福的前提,而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开启人类幸福之门的钥匙,所以亦可以称为幸福产业。同时医药产业亦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国际化的竞争型产业[3],利润率颇高,前景不可估量,这些都将为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强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合能力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4]。

自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国内企业将面对大型跨国企业而不仅仅是国内其它企业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就现阶段医药市场而言,竞争还刚刚开始,因为外资准入仍有诸多限制,国外商品进入还有关税壁垒。现阶段外商投资中国市场只能以合资、合作方式进行,并有投资比例限制,而国外同类药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因关税高导致价格偏高而丧失一定竞争力。几年后,上述情况将会改变。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和农村医药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对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从整体上看,医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但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医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得更加紧迫。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正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选准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适应市场变化。这也是企业经营者工作中助重中之重。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医药产业发展 篇3

经过几年的实践,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一五”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园区招商引资所形成的产业资源,产业基地進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定位:即国家级生物医药、兽药技术检测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和技术贸易平台;国家级疫苗研发生产基地;现代中药及天然药物、现代医疗器械及新型化学药制剂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高效完备的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建成园区企业服务及注册中心,全程协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建设所需的各项手续;协助企业办理药品品种注册、药品生产、流通等专项审批手续,并提供GSP/GMP/GLP等医药行业专有的认证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不断加强和完善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随着仪器分析检测中心、信息情报中心、中试车间、试剂采购中心等支撑平台的逐步建成,将为入区企业提供完备的专业化服务。

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的目光。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吸引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天坛生物、同仁堂、康必得制药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入驻园区,投资总额达110多亿元人民币。

2007年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9.52亿元,同比增长94.0%;工业总产值完成18.61亿元,同比增长135.9%;利润总额完成1.58亿元,同比增长390.6%;上缴税金1.28亿元,同比增长287.3%;实现区级财政6269万元,同比增长65.8%;外贸出口总额实现3.23亿元,同比增长23%。

2008年1-7月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3.71亿元,同比增长73.1%;工业总产值完成13.33亿元,同比增长64.5%;利润总额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462.5%;上缴税金1.16亿元,同比增长198.4%。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逐步完善创新、检测、监管、制造、流通、服务六大功能,立志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总部基地的聚集区。

“十五”期间,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力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产品和企业。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园区时提出科技园区在新的阶段要承担起“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四位一体新的历史使命。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做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成员,同时做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专业化园区,如何承载这一历史使命,一直是园区发展过程中所考虑的核心问题。产业基地成立三年多以来,以“依托首都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目标定位”的思路,逐步把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优秀的产业发展平台。

北京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全国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一贯重视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北京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在整合资源、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各项综合指标平稳攀升,在全国的排名不断提高,并且空间布局已初步形成,产业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2002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制造业,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北京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组织资源优势都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北京药品市场销售占全国市场的9%,名列全国第一。北京拥有众多的全国著名的大型综合医院和门类齐全的专科医院,从业卫生技术人员近11万人,医疗服务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北京地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市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有55家,占全国的14.7%,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6个,占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1/3,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41%。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监督与管理中心全部集中在北京,具有独特的监管与审批中心地位优势,产业发展组织资源高度密集。针对北京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各项优势,结合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园区逐步确立了特色的目标定位。

一是建立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药品审评中心。产业基地依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评审中心。中检所、兽医微生物中心分别是国内人用药物、兽用药物的最高监督检验机构,也是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评审检定机构,是生物制品、药品生产企业研发、生产的法定监管机构。其中中检所整体搬迁项目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监管中心,三十年不落后。为使首都资源真正落到实处,产业基地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药监局等监管机构积极沟通,共同搭建园区企业创新申报平台,并多次开展现场办公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在技术创新、新药报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得到正式批复,迁址到产业基地内,实现与园区企业的“零距离”。

二是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基地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关于技术贸易、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北京完善的技术服务市场以及国家级的科研院所、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基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加快培育园区技术交易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建设国家级疫苗研发生产基地。产业基地依托国家新型疫苗工程中心以及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疫苗研发、生产企业建立国家级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国家新型疫苗工程中心由北京天坛生物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国家CDC病毒所共同组建,目前已开始筹划建设工作。中心将具备我国新型疫苗重大成果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程设计、技术与经济分析、信息平台建设、专业咨询、专业评估的能力,成为该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中心,成为国际一流的新型疫苗研究开发基地。拥有国家新型疫苗工程中心控股权的天坛生物是国内疫苗龙头企业,部分主导产品占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民海科技依托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了独立实验室,目前已拥有九项专有技术,经过产业化后,这些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天坛生物和民海科技分别是疫苗行业中国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其产品全部为自主研发,代表着国内生物制品行业最高技术水平,对提升园区创新水平起到了强大的示范性作用。

四是形成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产业基地依托同仁堂、以岭集团、协和制药、康必得药业等入区的医药主导企业,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同仁堂是我国中药第一品牌,此次与香港泉昌企业合资在产业基地建设具备多种生产能力、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的新生产基地,引进了先进的丸剂生产线,实现了丸剂机制及微波干燥的流水线生产。以岭集团下设药学研究中心、药理研究中心等,建立了现代中药的提取、分离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中医理论的原始性创新和现代中药研发的有机结合。目前已拥有9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其中主打产品通心络胶囊已成为心脑血管病治疗的中药主导品牌产品,而且已经成功作为药品在韩国注册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北京协和药厂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强大新药研发力量支持下的高科技制药企业,其抗肝炎新药“百赛诺”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肝炎化学合成新药,已在美、英等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20年药品发明专利保护。康必得药业由河北恒利集团投资建设,其明星产品康必得央视上榜11年。众多的优秀企业、完整的产业格局使产业基地拥有良好的产业氛围,具备强大的产品辐射力和市场影响力。

自2002年成立以来,产业基地的硬环境建设从无到有,从差到好,基础设施和产业空间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为了使园区能够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配套政策的细化和逐步落实,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支持。产业基地必将借着这股春风,怀着做强中关村的坚定信念,把园区自主创新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国际一流园区而不懈努力。

医药产业发展 篇4

会议为期两天, 在本次大会上, 力至优叉车在众多医药企业面前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演讲以《专业物料搬运设备在医药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为主题, 阐述了力至优作为设备供应商, 是如何助力医药企业发展并竭诚服务客户的。

在冷链物流项目洽谈会期间, 上海医药集团、国药控股、扬子江药业等多家医药公司的参会人员, 详细咨询力至优生产的叉车车型和技术性能, 并表示了采购的意向, 特别是力至优制造的冷库

医药行业发展 篇5

年如果我国原料药能保持现有国际市场份额并有所扩大,同时考虑价格因素,全年原料药出口有望实现8%-10%的增长。而要保持高速增长,中国药企还需要在特色原料药、生物制药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医药行业的发展似乎正契合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增长进入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而行业发展要依靠改革、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从2013年下半年起,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GMP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明显下滑。业界认为,这一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总金额为129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8.76%,相比提高了2.44个百分点。在新《国家医保目录》出台、药品谈判机制推进、医保严格控费、等级医院向社区医院分流和“两票制”营销模式等新政影响下,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市场增长率将不超过7.6%,精准测算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总金额约在1400亿元左右,中国化药总体市场已向1万亿元迈进。

中国已全面运行在与世界医药市场轨迹中。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创新和政策新趋势,生物医药、创新药物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我国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市场,无疑具有强劲的市场潜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专利到期药物的抢仿备受瞩目。

伴随着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成长壮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能够生产的医药包装产品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基本满足制药工业的要求,很多产品已销往国外。2020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今年医药检测行业将面临严峻形势,产业急需提升。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医药销售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生物医药行业的发达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较大,但同时生物医药与高科技行业一样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大,产品开发周期长,但投资回报相当可观,新药品投入市场后,2-3年投资方就可收回全部投资。所以,生物医药行业不仅市场准入标准非常高,各个环节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监管。

也许正因为严格的管制和较高的准入要求,使行业的发展更加健康,规模也不断增大,各个方向都向好发展。对比近几年来的数据发现,-20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呈不断上涨趋势,增速平稳但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中,年行业市场规模为3417.19亿元,同比增长3.57%。

一、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血液制品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中最重要的细分产品,直接影响着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景。2020年,受疫情推动血制品领域重回景气上升期。疫情促进血制品企业2020年一季度业绩或提速增长,部分产品存在提价可能性。在疫情的影响下加上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视,2020-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重回2017年前10%-15%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二、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300亿元

根据工业和信息部消费品司发布的《2012-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7亿元,同比下降26.2%。目前工信部还未发布20行业数据,受2019年疫苗签发下降影响,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为2321亿元。

201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呈波动趋势,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5.4亿元,同比下降10.74%。目前工信部还未发布2019年行业数据,受2019年疫苗签发下降影响,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423.1亿元。

三、2019年全国疫苗批签发总量为5.81亿剂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疫苗批签发量连续下降,到年降至5.65亿人份;20得到回升。2017年,申请签发的疫苗有50个品种,共4404批,其中4388批(约7.12亿人份)符合规定,16批(约计60.68万人份)不符合规定,不通过率为0.36%,疫苗批签发量较上年增加10.22%。

2018年我国疫苗累计批签发量为6.66亿人份,同比下降6.46%。2019年,全国疫苗批签发总量为5.81亿剂,同比下降5.22%。

国家政策及资本市场的加持,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将保持增长的趋势,《“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5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6%。在国内资本市场,2018年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357起并购交易中,又以生物制药领域最为突出,数量占医疗保健全行业的五分之三。

仿制药变局来临 行业趋向智能化 集中化发展

仿制药是指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对国际或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且在较大的范围内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对明确,有比较成熟的合成方法、处方和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药品进行引进或模仿、研制生产出新药品的过程。

2017年,股票市场医药板块下跌严重,重磅政策的不断出台使生物医药行业另一分支仿制药行业迎来变局。2018年11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的推广,导致过了专利期的药品,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大品种研发不易,单品市场天花板和生命周期都显著降低,所以行业的创新是大势所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政策的导向,使我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逐渐提高,未来核心发展地区,例如长、珠江地区因其具有较高的人才、科研等基础,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仍然也带动了生物医药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药品的研制技术性较高,结合人工智能,会使研发过程和效率都得到提高。数字化发展,会使较为分散的产业链之间的信息传递加强。

2020年医药行业,这3条投资机会被看好

2020年以来,医药板块备受投资者关注。业内认为,中长期来看,医药作为强刚需,有望在一季度后逐步恢复正常水平。事实上,这从医药股持续上涨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如5月20日微创医疗涨幅扩大至11%,三生制药涨逾6%,平安好医生涨逾5%,石药集团等集体走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医疗行业的前景已经较为明确,其将是一个长期稳健增长的行业,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消费的需求仍在快速提升,居民花费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资金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将不断上行。但不断高涨的健康需求,与增长放缓的基本医保收入/支出形成矛盾,这个矛盾将成为当下医疗健康行业的核心焦点,而从中就可以引出医药健康行业的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基本医保内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包括疗效导向的创新药及产业链。由于医保的巨大体量和杠杆效果,这也是当下医药行业容量较大的投资机会。

业内专家认为,创新将是国内医药行业一条长期的主线,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药品、器械以及相关耗材的细分赛道,同时也看好以消费升级为主要驱动力的医疗服务行业和具备消费品属性的相关医药产品的创新发展。此外,以轻问诊为代表的新型医疗服务业态具备长期发展潜力,值得保持长期的跟踪和关注。

二是基本医保不覆盖的自费可选医疗消费,如部分眼科、口腔、体检、医美领域的个性化升级需求。这一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多元化,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新产品正不断涌现。虽然这些领域并不是极度刚性的需求,但自费领域医疗机构可以差异化定价,企业更容易赚取利润,用户也更容易形成黏性。

三是中国特有全球竞争优势产业,比如工程师红利和产业链优势,具体如医疗设备、CRO/CDMO行业、原料药产业等。以医疗设备为例,其在诊断和治疗上起了重大作用,国产医疗器械的使用量飞速提升,相关企业的订单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此前,据行业龙头迈瑞医疗发布的公告显示,通过目前的订单量来看,监护仪、输注泵的需求量相当于以往同期数倍的量,同时过去占影像线的比重较小的移动DR需求量也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态势。业内认为,随着国家不断推行分级诊疗政策,一些基层医院将会越来越注重购买国产设备,医疗设备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国产设备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越来越利好相关企业。

总的来说,医药行业是关乎百姓健康的民生行业,同时也是科技密集型的高新产业。那些真正能满足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健康需求的产品及企业,才是真正值得投资的标的。如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创始人乔治默克所说:“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而非为追求利润而制造,如果我们牢记药物是以治病为目的,利润总会随之而来。”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篇6

[关键词]海洋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岸线长1.8万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00多个,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与滨海旅游等资源。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我国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产品在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生物就是医药界关注的热点,各国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海洋生物医药的研究,到了90年代,更是有许多沿海国家将海洋资源作为了基本的国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收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而海洋中又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我国就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放在了海洋上。

2004年-2013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2012年5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通知,支持山东、广东、浙江等示范地区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明确提出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给予资金支持,支持海洋生物创新医药、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和材料及相关重要研发等。国家“十二五”规划,更是将海洋生物医药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因此,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生物产业的重点,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04年-2013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为33.04%。2013年,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值224亿元,增速达到22.4%,由此可见,海洋生物医药的发展前景具有战略地位。

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意义

随着世界世界化进程的加速,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与日俱增与物资匮乏的严重挑战。当陆地资源被开发的差不多的时候,人们就将目光投向了海洋这个巨大的宝藏,开发海洋并向海洋索取资源变得日渐迫切。浩瀚无际的大海中,蕴藏着许多人类目前还未开发的资源,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活性的海洋生物,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如果能把这些海洋生物利用起来,进行药学上面的研究,可以说将会是造福于人类的一大福祉。

例如现存的一些抗癌药物,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化学合成的,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并没有十分明显,且副作用较大,服用不当还容易适得其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研制新型药物这一工作迫在眉睫。作为天然产物的海洋生物,便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目前,各国学者在研究海洋生物中已经发现了许多能够抗心血管疾病、消炎镇痛、抗癌等基因。如果大力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那么对全人类将会是一次伟大的技术革新。

海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潜藏着取之不尽的“药材”,作为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海洋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海洋医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是医药行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海洋生物医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历史较短暂,因此还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实行的“十二五”计划中,有提到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而海洋生物医药这个新领域正有待人们的开发与研究。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来增加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尤其是在海洋生物技术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建立产、学、研三方面的密切合作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三方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够快速研制出成果。

尽管海洋生物药品的开发与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做大做强仍然需要一点时间。但是,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它必将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新增加点。

三、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海洋局网站上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可以得到近几年来,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的一些现状和进展,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包括:(时间从2004年-2013年)。国内海洋生产总值(亿元)及增速(%),国内海洋生物医药业生产总值(亿元)、增加值(亿元)及增速(%)

(二)模型设计与实证结果分析.本文研究国内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海洋生物医药生产总值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6.0软件对其建模。数据经过整理之后通过建模可得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Y = - 62.5327047664+0.00435744754846*X

t= (-2.639995) (6.459156)

R2=0.8391 Adj-R2=0.8190 F=41.7207 n=10

由以上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调整的R2为81.90%,拟合优度非常高,说明变量X对被解释变量Y具有显著解释力。即:海洋生产总值可以解释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的81.90%。从F的统计量来看,F=41.72远远大于临界值,说明回归模型十分显著,即:海洋生产总值确实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有显著影响。从T检验结果来看,T=6.46非常显著,说明X对Y有显著影响,即:海洋生产总值确实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有显著影响。

综上回归分析可得出结论:从模型的结果来看,海洋生产总值对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海洋生物的产值继续增大,海洋生物药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国内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海洋生物医药生产总值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内海洋生产总值对国内海洋医药生产总值的增加量影响很显著,随着近年来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大,海洋生物医药的产值也在不断的增加,由此可以看到海洋资源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开发海洋资源,也将成为国内的新兴产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适度捕捞,适度开发,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获取。

海洋开发应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海域条件和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域,对于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要禁止或严格限制填海项目,积极利用独特的海洋生态资源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洋生物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要注重海洋生物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建设,既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又要实现海洋生物医药的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平衡,实现集约化、生态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石秋艳、宁凌,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宜春学院学报, 2014.06.

[2]刘亮、岳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用海管理政策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11.

医药产业发展 篇7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一、引言

2014 年河北5 家药企入选医药企业全国百强, 石药、华药、石家庄四药、神威、以岭榜上有名。 从地域分布来看, 河北入选药企数量在国内排名靠前, 与京、津、沪入选药企数量相当。 河北省医药产业在与京津协同发展中有相比其他产业更为良好的平台与更为突出的优势, 应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先行先试, 为与京津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优质模板。

当前关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纪良纲 (2004) 对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错位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从异构化和同构化两种模式的角度提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路径, 实现河北与京津产业的错位发展。 王建峰 (2012) 基于综合协同效应模型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协同效应、实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和推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全诗凡 (2014)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实证基础上, 提出了有利于京津冀区域产业链发展, 进而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洪磊 (2014) 依次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可能性、协调发展的动力、内涵、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六个对策。

在京津冀一体化新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国内少有探讨京津冀三地某一具体产业进行协同发展的研究, 而本研究立足河北省甚至京津冀区域内都是强势产业点的医药产业, 考察其发展状况、存在瓶颈与问题, 发掘其比较优势与发展潜力, 进一步寻求发展策略以及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推动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实证分析

本文以产业竞争力理论为依据, 科学筛取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构建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定量评价河北省医药发展状况、产业竞争力状况;将河北省的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同全国其余各地区的医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且重点同北京、天津进行比较, 从而发掘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 发掘制约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为下一步分析、解决提供基础。

进行因子分析前, 为便于比较分析, 构造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区域虚拟模块, 运用IBM SPSS Modeler14.1 数据挖掘软件, 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基于京津冀三地医药企业资产总额、个数、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加总量对协同虚拟模块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行业人均工资水平进行预测, 组成虚拟模块单元全部完整数据加入后续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测度,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应当首先对所选指标和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观察能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两种检验, 即KMO方法检验和Bartlett方法检验, 运用SPSS Statistics 21 统计软件检验结果如表1 所示。

由检验结果知, KMO值达到0.832, 大于0.7, 可见选取的指标之间有较多共同因素;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为0, 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 近似卡方值达到627.906, 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数据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指标原值以及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得分排名统计表如下:

基于各项测度指标数据, 运用SPSS 21 软件对全部32个单元进行聚类, 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与统计数据表加以深入分析得到 (如表2 所示) :

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医药产业整体优势明显, 位于全国第一梯团, 与全国其余各省市拉开一个档次, 其中江苏省、山东省医药产业发展比广东省、浙江省还要更强。

河南省、四川省医药产业处于全国第二梯团位置, 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值方面排名相对靠前。

吉林省、上海市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医药产业一并处于全国第三梯团位置, 在全国医药产业分布中居于中上游位置, 有较好的上升空间与进一步发展前景。

其中, 上海市与北京市趋近度更高, 表现为直辖市地域空间有限以及科技、金融支持优势明显;天津市、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趋近度也非常高, 表现为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多方面指标排名趋近;而京、津、冀三地更是居于一个梯团中, 表明就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从业人数等方面的各项评价测度指标来看, 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较好, 协同发展根基无阶梯差异, 具备良好的同阶平台。

其余中西部各省区以及民族自治区医药产业在全国范围的排名中处于中下游位置, 相对优势不太明显。

在构造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区域模块后, 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区域模块与江苏省、山东省居于全国第一梯团, 发生较大跃升, 且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区域模块相对江苏省、山东省医药产业具备了独到优势, 但是部分指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在同广东省、浙江省医药产业的比较中具备了较大优势, 也更进一步领先全国其他省区医药产业。

三、实证分析基本结论

综合分析可知:

1.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亟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在国内排名优势并不明显, 三地均未能居于医药产业顶尖位置, 未能居于最上游;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相较于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医药产业存在不小差距, 不仅仅体现在医药产业总量、规模上, 而且还体现在医药新产品研发创新等产业发展潜力上;医药产业在京、津、冀三地如果不谋求优化升级, 不谋求突破, 在当下医药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必将居于下风。 因此, 在京津冀一体化东风劲吹的背景下, 京、津、冀三地的医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2.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基础平台良好。京、津、冀三地地缘优势明显, 三地交通便利情况也正在快速改善, 各方面交流正在加深, 三地具有较好的产业承接、转移的基础;其次, 数据分析中, 京、津、冀三地更是居于一个医药产业梯团划分中, 从企业数、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从业人数等规模指标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盈利能力指标的各项评价测度方面来看, 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根基无阶梯差异, 具备良好的可协同同阶平台;同时, 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错位性, 三地协同发展必要可行。 最重要的是, 京津冀一体化新近上升为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 只要中央层面以及三地政府下决心加以推动, 国家级政策的支持是破除各种合作障碍的利斧, 能够以所向披靡之势化解三地协同发展的种种壁垒。 因此, 综合来看, 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具备良好的协同发展基础。

3.京津冀医药产业有机、高效、协同发展必将促进区域医药产业实现整体跃升。 加入构造的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区域模块进行数据分析, 京津冀协同区域模块排名直接跃居进入全国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排名前移跨越很大。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论即表明区域整体模块排名大跨度地推向领先位置, 实质上, 长远而深刻地看, 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将带来京津冀整体区域模块竞争力的大幅提高, 而且京津冀医药产业有机、高效地协同发展还将促使京、津、冀各地进一步实现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运营效率, 推动各地实现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实现各层次、各种要素有机协同与联合。 深度融合发展必将释放1+1+1>3 的正向溢出效应, 必将促进京津冀区域医药产业实现整体跃升。

四、发展战略分析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就河北省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做相应阐释:

1.政府推动角度。 各区域之间能否建立完善的产业协调和合作机制是产业协同发展能否顺利推进的基础, 是协同发展成败的关键。 要进行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有效协同发展, 首要的还是要形成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理顺好合作关系机制。 因此, 首先务必要从政府层面达成共识, 构建政府合作平台, 建立好、完善好京津冀三地政府间关于医药协同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与具体制度。

2.医药产业链角度。 京津冀具有加快发展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明显优势, 合作空间大, 京津冀协同将有效加快优势产业创建和科技成果扩散, 建立良好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机制, 将有力地辐射带动区域医药产业一体化发展。 而协同发展的首要前提还是要进行分工协作, 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以下是对京津冀地区医药产业分工布局以及协同发展的建议:

(1) 北京主攻新药、新产品研发创新。 北京在研发创新上有突出优势, 北京应依托其科研开发资源禀赋, 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 逐步确立其区域性研发和创新基地的地位, 打造成为整个区域医药产业集群的研发创新中心和科学技术辐射核心, 河北省以及天津市医药企业应积极参与对接、承接, 充分利用北京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不同层次实现同北京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 促进自身医药新产品研发水平的提升。

(2) 天津应侧重于高端医药设备生产以及整个区域产品的对外出口。 天津应与北京相互协作, 承接产业链的先进医药设备主体制造, 同时天津应与河北积极协作, 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医药以及设备的制造产业方向。 同时, 天津又要发挥其区域物流中心作用, 依托其港口对外出口优势, 在医药制造业产品的物流、销售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3) 河北应侧重于医药产品的制造以及整个区域产品的国内物流、营销, 集中力量发展医药优势领域。 由统计分析表可知, 河北在固定资产以及医药工业总产值方面存在一定比较优势;同时结合因子分析可知, 河北省在医药生产人工成本方面相比京津有绝对优势, 因此, 河北应重点承担产业链中医药产品主要制造部分。 同时河北省还可利用其广阔的环京津腹地以及自身广大的消费市场, 主要负责区域医药产品的物流、营销;其中, 可以重点发展石家庄医药产业, 将石家庄建成区域内医药生产基地群和地区医药物流中心。

3.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角度。 医药业是高技术依赖产业, 研发创新是关乎医药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推进三地医药协同创新有利于激活产业发展动力, 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 因而, 京、津、冀三地的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协同创新。

(1) 共建创新成果流动平台, 便利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快速流动。 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进程, 首先还是要创建京津冀的医药类创新成果流动平台。 加深京津冀区域间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由中央以及三地政府推动搭建协同平台, 构建医药企业为主, 大学、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协作平台;良好的科技资源合作平台能有效地凝聚各创新主体的研发力量, 共克创新难题, 大幅度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进而通过技术合作交流平台, 将研发创新成果付诸于生产实践, 快速实现产业化, 能够有效提高三地以及区域整体医药产业竞争力。

(2) 注重构建研发创新集聚区, 协力发展。 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创新, 要发展壮大研发创新载体, 构建完善的创新载体集聚区, 做好优质科技要素的相互对接工作, 承接先进科技成果实现快速产业化转移。 要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内龙头企业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将一批创新潜力强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聚集起来, 激发创新活力, 形成科技聚集区, 发挥创新扩散效应, 降低科研成本, 控制科技创新风险, 同时积极促进创新载体间的互动合作。

4.医药市场一体化角度。

(1) 构建京津冀统一医药市场运作规则。 尽快建立高度接轨无缝连接的医药市场运行准则,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 在区域内市场准入方面, 消除地区市场条块分割的壁垒, 形成对京、津、冀三地医药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格局与有利环境。

(2) 共同培育京津冀区域性医药市场。 京津冀区域应逐步建立健全规模不等、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市场体系。 京津冀区域市场作为全国层次较高的商贸中心, 通过自身经济吸引和辐射功能的逐步加强, 为应对区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挑战, 建立面向区域内部、面向全国的高级层次市场, 应重点发展与京津冀大区域配合衔接的医药贸易集散地, 形成区域内彼此相互协作统一的大市场新格局。

(3) 开拓统一开放的医药生产要素市场。 加快培育和发展京津冀生产要素市场, 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 以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转移。 北京医药产业的产业链条并不完整, 突出体现在产业前端环节, 如化学原料药、中药材提取等。 北京可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高平台, 加快向环京地区进行要素辐射, 推动产业顺利转移;河北在提供大量医药原材料以及初级化药的基础上, 也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充裕的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水平和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参考文献

[1]纪良纲.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错位发展[J].河北学刊, 2004 (06) :198-201.

[2]王建峰.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2.

[3]全诗凡.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天津:南开大学, 2014.

医药产业发展 篇8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问题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观点,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内部资源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专业化分工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集群内价值链网络协同优势。辽宁目前拥有的医药产业集群 (基地) 主要分布在沈阳 (铁西、新民) 、大连 (高新园区、金州新区、花园口经济区) 、本溪、锦州、铁岭及丹东等地, 聚集了辽宁医药产业一半以上的资源和产能, 是辽宁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比较国内其它省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园,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获取竞争优势。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崛起, 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各地区之间对国内外生物医药项目、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 而以往靠土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其它优惠政策所形成的的区域比较优势已经逐渐消失, 因此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内在的竞争优势来吸引更多医药稀缺资源加入以维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能力是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之一。

打造辽宁医药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工作:一是从政府角度, 明确和突出现有产业集群的功能定位, 有效解决产业集群建设中定位不准确、主题不突出、差异化不明显等问题, 有效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扶持主导产业,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集群本身应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聚集和协同作用, 从全球产业链角度寻求竞争优势。三是集群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应在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突出品牌效应, 带动集群内部创新网络建设。

二、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发挥问题

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是集群中行动主体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行动时产生的一种效应, 其强度大小取决于集群中行动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与合作方式, 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就是一个由具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 以及相关的机构 (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 基于集群效应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如果这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和高效率分工合作, 势必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大大增加, 集群竞争优势下降和效率低下。因此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发挥需要通过整合、优化产业链, 强化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目的。

目前辽宁省内各医药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严重影响了集群产业链协同效应。一是集群内部产业链不完整、效率低下。对于产业集群来说, 完善的产业链条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各产业形态环环相扣, 相互竞争合作, 缺一不可, 而目前省内各医药产业集群运作过程中仍无法做到高效率竞合, 比如产业链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技术扩散缓慢, 成果转化率低, 很难做到信息共享, 这些都阻碍了集群内部产业链协同效应发挥。二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因差异化不足而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形成技术模仿———套利———低成木竞争的恶性循环, 盈利空间被挤压, 集群技术创新投入和动力不足,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削弱或丧失。三是核心企业在整个产业链系统中作用不明显, 整个产业集群处于松散状态。产业集群背景下核心企业往往通过对合作伙伴的不断选择来促成整个产业链效率的提高, 整个产业链条就是一个动态联盟, 联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间接地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而核心企业一定程度上通过合作伙伴的优胜劣汰影响着这个庞大的联盟能否高效率地运作。因此应围绕集群主导产业, 不断完善其上下游产业链, 培育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美、德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产业集群中, 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都很高, 这些产业集群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多数产业集群, 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 只能获得外部经济性的集群效应, 结果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因此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要解决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发挥问题。

三、集群创新能力问题

创新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医药产业集群最为关键和本质的特点就在于知识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 运用产业集群强大的创新网络协同优势可以使知识在产生、传递和应用方面具有高效率。无论生物技术创新、新药发现, 还是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等都需要生物医药研究机构、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协同配合, 但并非所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都能做到这一点, 它取决于集群创新网络系统能否做到高效率和资源共享。

辽宁目前医药产业领域创新基本集中于各医药产业集群 (基地) , 如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立了中国药都研发中心, 打造链式新药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两大平台, 在两大平台的拉动下,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快速集聚。大连双D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园区, 200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已累计获得14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 形成了“高端企业优势明显、整体发展环境优越”的集群式产业格局。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相比差距很大, 比如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区创新基础设施完善, 聚集了大量的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人才, 研发实力雄厚, 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准、亚太一流的研发中心和创新产品制造集聚区。先比之下辽宁医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显然差距很大, 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 集群内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及相关组织之间相互学习和信息交流机会和频率不够, 孵化器、研发平台利用率不高, 风险资金介入度不够, 研发成果和专利转化率不高, 甚至有些成果和专利跨省区转化, 可以说集群化虽然对创新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整体创新优势不明显。

整体创新能力不足是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以集群创新网络视角, 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策层面, 在人才引进与留住人才、研发资金筹集和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二是充分聚集生物医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各种资源, 提高创新和研发效率。特别是高校和研究机构, 他们构成了医药研发、技术创新的主体, 因此相对于单纯企业间的互动, 形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合作更有价值。通过集群内部高效率的创新链条,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三是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以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等筹资方式可以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通过专业化服务机构可以提供更专业的CRO、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创新平台以及信息共享平台, 为集群创新提供从研发、信息提供、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到风险投资、管理经营等涵盖整个产业发展链条的高效服务, 解决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四、集群内大企业效应问题

产业集群包含大量多元化的行为主体, 彼此之间通过物质、知识、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资本等要素交换, 形成具有共生关系的共同体, 在集群内多元化行为主体中, 核心企业 (focal firms) 处于集群结构的核心位置, 居主导地位, 在集群竞争优势各要素交互作用中, 核心企业对集群竞争优势要素整合发挥着主导作用, 是集群成长的重要支撑, 这一点已经为国内外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充分证明。

2012年国内医药工业产值排名第一的江苏省年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2647.79亿元, 现有六大产业基地26个医药产业集群, 汇集了全省58%的药企, 13家药企入围全国医药百强企业, 其中扬子江药业产值超百亿元, 恒瑞制药也超过50亿元, 大企业带动了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 成为江苏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梳理国内医药产业集群 (基地) 发展经历, 几乎所有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大企业的核心作用, 下表1为2007年以前设立的部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经营特色及龙头企业一览表, 由此可见一斑。

工信部2013年发布的全国药企百强排名中辽宁两家企业入围, 分别是东药集团和大连辉瑞制药, 但是与江苏、山东等医药大省差距很大, 因此从推进辽宁医药产业发展角度, 也需要尽快形成几个具有这种增长极效应的超大规模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通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示范”作用以及非核心业务的“外包”, 促进集群内资源共享, 把大企业的关联效应和吸附能力转化成推动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资源。

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摆脱国内长期以来园区发展靠外部优惠政策和政府主导的初期发展形态的一种全新产业发展模式, 而集群发展需要借助集群协同效应获取竞争优势, 因此对辽宁医药产业而言, 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核心企业在集群产业链条上的主导作用, 加强集群企业间分工合作, 创造与维护良好的集群发展环境是破解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瓶颈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ter) :国家竟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孙科: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3]裴志东等:从对大连双D港的剖析谈国内中小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存在的问题[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5) .

[4]褚淑贞等:产业链视角下医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合作形态[J].上海医药, 2013 (7) .

医药产业发展 篇9

1 医药物流概念和重点

医药现代物流不是简单的药品进、销、存或者药品配送,而是指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的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错差,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现代医药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一句话,医药物流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医药产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诸环节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实现医药流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医药物流的重点是将供应商、物流中心、终端销售网络,进行合理的分工、整合,供应商重点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终端消费者的服务,物流中心重点抓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服务,通过物流进行规模化配送,把物流效率提高从而降低流通成本;终端销售网络重点抓好药品的销售,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

2 影响医药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医药市场开放较晚,而且对医药产品的流通控制比较严格,医药物流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在体制、政策、技术和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和产业发展障碍。

2.1 体制和政策障碍

(1)由于医药市场行政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各地各部门追求自身利益,一些地区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向当地药品经营企业倾斜,由此不利于大市场、大物流的培育发展。一些物流企业在外地经常遇到扣车、扣货,甚至无正当理由罚款。

(2)部门间的政策不协调。如工商、税务部门在医药物流发展方面的政策与药监部门不配套。药监部门为促进医药物流发展,鼓励医药连锁、跨区域经营以及对异地所属连锁店进行统一管理和配送。但工商、税务部门要求同一法人主体在同一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分店全部按子公司管理,分别交纳税费,而不能由连锁公司统一对外缴纳,这种政策无疑加大了医药物流的运作成本,阻碍了医药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也制约了医药物流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

2.2 技术障碍

2.2.1 信息化水平落后

企业内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是实现现代医药物流自动化和效益化的基础。当前,陕西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极不完善,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局限于自身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没有与客户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企业间信息缺乏信息共享,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需求的信息化水平。尽管许多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药房等都配备了计算机系统,但由于相互之间还没有形成网络,达到信息共享,因而各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同时,陕西省内许多医药流通企业内部由于都缺乏应有的基础信息系统,所以使总公司与分公司、公司部门间不能及时进行业务指导、分销管理、信息交流及商品配送和调剂,直接阻碍了更高效率地开展经营活动。

2.2.2 药品编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药品编码实现标准化管理也是实现现代医药物流自动化和效益化的基础。但在陕西省内,药品编码均无统一标准,无论是医药工商企业还是医疗机构,均为自行设计编码,自成体系,相互之间不兼容,已有的编码也只能在各自的系统内使用。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储藏、运输等的设备实现统一的规格化和标准化,致使药品在供应链上的流通成本高昂。尤其是药品制造业对条形码的认识及应用由于滞后,一般药店的药品只有约30%使用了条形码,正因为商品条形码化率比较低,故难以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药品流通的控制作用,直接制约了药业物流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2.2.3 药品包装也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药品包装统一标准也是实现现代医药物流自动化和效益化的基础。但陕西省内各企业药品包装规格很不统一,彼此间差异很大。因此,药品包装的不统一直接影响了物流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入库、堆放、出库等环节,往往造成很多新建的物流中心在药品入库和出库时还需要转换包装,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效率。

2.2.4 物流设施落后,科技含量低

先进的物流设备是实现现代医药物流自动化和效益化的保证。陕西省医药物流行业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等设施投入一直不足,物流作业基本上仍以人工作操作为主,不仅劳动强度大缺失人性化,同时也造成物流效率很低。

由于我国医药流通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不仅使企业的实物运作不合理,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并使流通企业未能取得应有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中的价格优势,从而严重影响了医药企业中商流的顺利进行。

2.3 观念障碍

学习现代医药物流理念、掌握现代医药物流技术是实现现代医药物流的关键。由于医药物流产业行业的领导在服务理念、售后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对于如何加强物流管理,提供符合市场需求和医药行业特点信息化、网络化物流服务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物流中心就是“运输、仓储”。正因为对物流中心的认识不足,所有的医药流通企业的仓库都千篇一律,以同样传统的运作方式在处理货物,这就是造成医药流通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3 医药物流产业发展障碍的解决对策

首先,国家及各地政府要总体规划,制定规范的医药物流发展政策,抓好物流中心建设的合理布局,用政策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针对医药物流系统化、网络化、规模化的特点,引导医药物流企业提高医药物流服务能力,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物流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真正做到利民、惠民,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1 解决体制政策的障碍,政府政策正确引导

要发展中国医药物流,政府必须首先从宏观上建设与培育医药物流市场,并使这一市场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为此,应着力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医药物流市场在竞争环境中形成,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进行保护,出台医药物流的发展政策。加强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例如药监局、卫生部门、发改委、工商局、税务局以及交通局等)的沟通,使政策相互协调,避免冲突。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全国统一医药物流的重要作用,治理区域分割,打破地区封锁,保证医药物流的通畅。

要实施药品“三统一”政策,一是取消中间环节,直接招生产厂家,并且通过企业竞价,使药品价格降下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二是在政府主导下,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于社会监督;四是实行100%全覆盖抽检和质量公告制度,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为药品质量再加上一道保险锁;五是严格的遴选,规范程序,注重药物的可及性和实用性,有利于群众对药物的合理利用;六是促进企业进一步调整结构,实现医药资源整合,有利于企业走上良性竞争的发展轨道,才能为医药物流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解决技术障碍的对策———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基础工作标准化建设及物流设备配置

现代物流包括物质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没有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就不能成之为现代化物流企业。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采购WMS(仓储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OMS(订单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辅助决策系统(如OLAP在线分析处理)等的功能模块支撑整个医药物流业务。

具备完善物流信息网络,使医药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搬运、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环节的效率。如:瑞典全国只有一家医药批发经营企业———国家大药房,其物流能力可以支持全国各地连锁经营药店的药品供应,医院不设门诊药房,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电子处方,医院电脑同所有药店电脑联网,患者凭挂号凭据和个人信息卡即可到任何一个药店取药,既降低了药品在医院中的费用,也方便了广大患者购药。

另外,要做好物流基础工作的标准化改进。如,药品包装规格和条形码也应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行列。又如图书使用的EAN码,全国可以统一查询;药品的统一包装,将便于药品出入库、分拣、配送的效率提高。

物流设备也会影响医药在流通环节中的作业效率和准确率。现在已有很多物流中心配备有自动化的物流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箱式输送线、自动高速分拣线、电子标签、语言拣选系统、RDID技术等都是未来物流中心发展的趋势。

3.3 解决观念障碍的对策———企业发展建议

3.3.1 建立与业态相适应的解决方案

由于业态的不同,医药物流业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主要功能是仓储、配送、物流中心服务于集团有的分销、连锁业务,如北京医药物流中心。(2)即服务于集团公司的分销、连锁业务,同时也为集团公司的生产企业和国内其他大型制药企业提供货物集散、中转、储运等第三方物流配套服务,如国药集团。(3)不仅具有仓储、配送、第三方物流服务等功能,而且在物流中心内部也具有分销、连锁等市场拓展功能,如湖北九州通。

由于各种流通中心的性质并不相同,无论是建筑物的型态,或是物流机械设备和物流信息也有所差异,并在整个供应链上扮演不同的流通整合功能。所以陕西医药物流中心的设计要按照不同的业务形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与各自的业务需求相适应,以提高药品流转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

3.3.2 建设全国性医药物流服务网络

为了医药商业集团,形成以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批发、零售连锁、医药配送为核心业务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继续扩大本省药品批发销售业务的市场份额,投资控股参股省内外企业、设立销售公司和合作经营公司、采取各种战略联盟形式,构建区域性的销售网络和各地区成熟的业务关系,应是未来医药商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核心业务的重要支撑点,陕西医药物流在未来的5~10年应努力形成省、地、县多层级、多区域的覆盖到全国大部分县级行政区域的物流配送网络,配合医药商业节约医药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医药市场。

4 结束语

国内医药物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药品的供应要求也逐渐多样化。我国药品市场在过去10年中已经增大了3倍。医药物流发展势头较快,在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有实力的国企、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物流和电子商务。国内医药物流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跨国竞争,随着跨国医药物流的进入,我们无法与跨国企业在资本规模、经营方式、管理水平、营销经验上相比,医药物流企业面临竞争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因此,发展医药物流产业势在必行,政府制定有利的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现代化设备配置,同时企业也要树立服务物流的意识、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解决当前中国医药物流产业所面临的政策障碍、技术障碍以及观念障碍等。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秩序、有利于降低医药流通成本、有利于提升医药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加快推进“医药分业”。

摘要:现代医药物流是当前深入进行医药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通过对资源重新配置和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利用医药行业本身具有的品种、仓贮、质保、运输、人才、管理等条件,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对传统医药企业“购、销、调、存”业务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降低药品流通成本,达到提效、增益的目的,最终造福百姓。目前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不少障碍,进一步完善医药物流产业政策,做好医药物流整体规划,加强政府各部门政策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医药物流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医药物流,障碍,政策,规划,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本河,唐玉兰.物流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斌.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与新亮点[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125):85-87.

[3]苏博.浅谈医药物流[J].陕西医药,2012(2):37-39.

如何发展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 篇10

一、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1.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04-2007年间, 辽宁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产品产值以53.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 比同期规模以上企业高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速高出33.6个百分点。2007年, 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38家, 比2004年增加了15家;实现销售收入28.8亿元, 比2004年增长2.5倍;实现利税5.5亿元, 比2004年增长2.2倍。

辽宁省生物医药企业从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出发, 重视企业管理, 一些创新能力强的高技术生物医药企业逐渐崛起、壮大, 如以基因工程药品为主导产品的沈阳三生药业、辽宁卫星制药、锦州奥鸿药业;以酶制剂为主导产品的鞍山味邦制药、辽宁天成集团、辽宁诺康;以生产疫苗为主的大连高新药业、辽宁成大;以研发超级抗原为主的沈阳协合集团;以生化制剂为主导产品的沈阳济世药业、盘锦天龙药业、大连珍奥以及生产医疗器械设备的沈阳东软数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等。

2. 政府高度重视。

“十一五”期间,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辽宁省科技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已被列为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辽宁省搭建研发平台, 通过资助、贴息、投资、担保等形式,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 支持了省内制药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发创新药物及药物新制剂。2008年初, 辽宁省明确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 在组织保障、科技经费与条件平台建设、投融资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辽宁省政府推动下, 省内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医药企业自愿组成了辽宁医药临床研究战略联盟, 加强了政府与制药企业之间的联系, 并为联盟成员提供专业培训、技术指导和统一的服务。

3. 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不断加强。

目前, 辽宁省拥有沈阳药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四十多所医药类高校和科研院所, 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功能蛋白、生物技术制药、神经和精神药理、肿瘤和内分泌药理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 承担了多项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取得了多项成果。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成功研制了一种基因工程表达制备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技术工艺;建立了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分离和纯化方法;开发了脂溶性小分子抗癌药物 (β-榄香烯) 载体的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 初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制药研究室研制出中药三类新药“蜂巢胶囊”, 并转让辽宁好护士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完成的注射用“降纤酶”荣获国内外多项奖励。沈阳化工研究院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建了“国家 (沈阳) 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2000年以来, 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专项课题以及“863”重大项目8项, 是我国第一家通过欧盟AAALAC认证的大型综合性GLP安全评价机构。

4. 企业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辽宁省生物医药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 纷纷建立研发机构, 引进研发人才,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打造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2007年, 辽宁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承担科技项目101项, 新产品开发项目59项, 拥有发明专利26件, 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4倍、2倍、2倍。在治疗癌症方面, 沈阳协和集团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开发了国家级一类抗癌生物新药产品“高聚生”, 是世界上第一个超级抗原药物;在手术中保护心肌方面, 大连珍奥集团开发了我国第一个以心脏外科方法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心肌保护创新药注射用心肌肽;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适应症方面, 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家一类新药特比澳;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等方面, 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小牛血制品“奥德金”有良好的效果。

5. 大连生物医药、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稳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的产业化进程, 建立集群发展模式, 辽宁省先后在大连、本溪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005年大连双D港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产值48.86亿元, 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称号。园区吸引了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一批知名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引进了业内高水平人才三十多名, 其中院士3名;聚集了珍奥集团、鸿宇集团、天维药业、美罗药业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近200家。2008年, 园区已初步形成“科技、研发、产业化、市场”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截至2009年5月, 辽宁 (本溪)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累计签约项目92个, 投资总额100亿元。2009年8月18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307种药品中, 本溪药业有6家企业的67种产品列入其中, 占基本药物总数的1/5还多。2010年, “辽宁 (本溪)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

二、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研发投入不足。

辽宁省大部分企业规模小, 建有研发机构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少, 研发能力普遍较弱,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较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08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中辽宁仅有3家企业入围。

近年来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投入上有所增加, 但是与国际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国际上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占其产值的10%以上, 而2005-2007年辽宁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的投入占生物医药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1.7%, 并且仅由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组成, 金融机构贷款额为零。

2. 融资渠道狭窄。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生物制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有不同形式的融资手段来满足其资金需求。目前, 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以企业自筹和部门、政府资金支持为主, 缺少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金融市场的支持。部门和政府资金有限, 而且这方面资金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重点项目建设。对于绝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很难获取。由于生物医药行业的风险性高, 贷款难度日益加大。而证券市场融资门槛较高, 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难以涉足。并且, 目前辽宁省绝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在规模等诸多方面也远未达到上市要求。

3. 科技人才流失。

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高科技人才短缺, 且流失严重, 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缺少, 未能形成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2004年, 辽宁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264人, 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10.1%。而在2007年, 辽宁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296人, 仅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5.4%。

三、对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1. 建立产学研创新网络。

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就是创新。创新不仅仅取决于单个机构, 而是决定于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创新网络。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研究机构、政府、企业间紧密合作, 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的具有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立体式创新网络。在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 打破条块和体制上的界限, 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 鼓励企业与企业、研究机构进行研发合作, 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 力争实现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 开发新品种, 实现品种多样化。

面临新医改以来国家对疾病预防保健加大投入力度的形势, 依托辽宁省地区生态优势,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针对非典、艾滋病、流感、乙肝、禽流感等疾病的流行, 围绕危害人民健康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 确定重点领域、重大研发专项, 发展前沿技术, 培育临床证明安全有效的新品种,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品, 扩大市场占有率, 提高辽宁省生物药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3. 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通过增加科技活动的研发投入、合理分配科技资源、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为企业进行信用担保、加强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生物医药项目的技术评估平台、加大法制力度、制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为风险资本进入、退出创造条件。逐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企业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 为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资金供给环境。

4. 以产业基地为重点, 培育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目前, 本溪生物医药基地已初具规模, 应该从规划和管理上因势利导, 采取保护和扶持的措施, 大规模聚集生物医药技术人才、资金和技术, 努力形成积聚效应, 这对于加快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一支高层次的专家队伍, 规划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基础, 确立优势领域, 突出基地特色;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打造品牌产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营造适宜于创新发展的基地文化, 培育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 培养创新型人才。

医药产业发展 篇11

201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医药法草案已通过卫生部审议并上报国务院。

中医药立法进一步扶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立法对扶持中医药发展有重要作用,中国从2004年重启中医药立法工作,并将其纳入国家立法日程。我们认为中医药立法意味着中国中医药发展在被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迈出重要一步。会议表示中医药法草案将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医药传承、鼓励中医药创新、并在促进中医药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相应制度安排,政府将加快推动中医药立法进程,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传统医药立法经验,为中医药立法提供借鉴,力争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近年来中医药投入力度加大。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近60亿元,支持全国近2000所包括民族医院在内的基层中医院建设。2011年新增投资42.12亿元人民币支持1814所县级中医院、58个地市级中医院和88个西部地区地市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安排资金10.14亿元支持70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新增投资3亿元支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的88个中医专科建设。中央投入主要用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组织实施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等。

资源类、中药现代化、中药材价格下跌受益类、组分明确的中药注射液仍然是我们看好的几个主要方向。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康美药业、天士力、江中药业、以岭药业。

医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篇12

但当前,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加快结构调整既是医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任务, 也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日前,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录》特别强调指出,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引导和政策扶持, 使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 我国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达到390亿美元, 已占到产业产值20%, 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是医药产品出口主力, 约占出口总额的95%。

《目录》指出, 在过去的5年中, 我国医药产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为提升研发能力、贴近市场需求、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一些企业先后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贸易机构和生产装置, 如深圳迈瑞收购美国Datas 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 药明康德收购美国研发外包服务供应商App Tec公司, 迪赛诺、上海东宝生物分别在印度、瑞典投资或并购设立生产企业, 迈出了国际化发展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 外商在华医药投资约200亿元, 其中研发投资近70亿元, 有10余家企业在华设立了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 新药全球同步研发品种增多,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和批准呈快速递增趋势。

“十一五”以来, 作为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地区, 东部沿海省份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生物产业基地和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集聚发展, 保持产业良好发展势头。与此同时, 内陆省份发挥地方生物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医药, 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江西、安徽、河南、内蒙古、湖南、四川、宁夏、重庆、青海等省份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态势。

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显著。

其中, 盐酸安妥沙星、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创新药物获批上市,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单抗药物实现产业化, 吡格列酮、氯吡格雷等一批通用名药物新品种迅速形成市场规模, 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品种逐步进入欧美市场, 自主研制的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装置 (MRI) 等医学成像设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大规模细胞培养等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得到应用, 生物合成部分替代化学法工艺成功应用于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产品生产, 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等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一批大宗医药品种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同时, 医药产业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日渐活跃, 骨干企业实力增强。其中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 上海医药集团、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合并重组, 华润公司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 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 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 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通过技术进步、兼并重组等方式, “十一五”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 国药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壮大, 恒瑞制药等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 骨干医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达到60多家。

不利因素阻碍产业发展

有专业机构预测, 2011年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有望高达24%, 达到9388亿元的规模;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保持23%的增幅, 超过1.5万亿元。同时, 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全民医保”以及国民综合支付能力的提高, 中国医药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10年成为影响全球的药品市场。

近日有消息透露, “十二五”期间, 医药工业发展目标为总产值年均增长20%, 到2015年达到31000亿元, 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中国医药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拓展, 这种势头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现阶段, 国际上知名制药公司已经把战略目标放在新兴市场, 尤其是中国, 其目的在于利用这些国家的高增长, 以应对欧美市场的价格压力和产品老化的问题。据了解, 目前西方制药企业在中国出售的处方药总价值约400亿美元, 且中国市场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 而欧美的医药市场的年增长率只有2%~5%。

有迹象表明, 考虑到新兴市场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 更多的世界医药巨头开始将这些地区具体的医药需求视作其潜在的利润来源。为应对世界医药企业对国内医药市场的冲击, 中国医药产业当下最为迫切需要改变的就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和落后的局面。

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 我国医药企业投入科技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1%左右。同时, 医药产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力度不大, 知识产权保护尚有缺陷。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差强人意, 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当前,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物制品业依然是我国医药制造工业的主要构成。但问题是这些产业销售和利润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 利润增幅有所降低。

尽管中药工业保持平稳增长, 但由于物价普涨等因素影响, 加上药材资源的匮乏, 使中药民族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同时, 中药民族药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比较薄弱, 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制约其发展, 技术标准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

医疗器械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难度有所加大, 应予以足够重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

据统计, 我国有12530家医疗器械企业, 其中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生产企业约为120家, 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为13家, 这些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不到10%, 大部分为中小规模的企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相差较远。这些因素已经阻碍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调整锁定四大结构性矛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一大重点。

去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布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目的是紧跟世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步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适应我国基本药物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增加生产保障供应能力。

针对结构调整, 促进企业创新, 工信部以及相关部门明确指出, 医药产业将从“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 以及出口结构”方面进行调整。

在技术结构方面, 要求化学药领域, 推广应用膜分离、手性合成、新型结晶、生物转化等原料药新技术, 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 提高质量、产率, 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 要重点突破大规模、高通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抗体人源化及人源抗体的制备、新型疫苗佐剂、大规模细胞培养和蛋白纯化等技术。加快开发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的口服、肺部给药的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积极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 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加快医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扩大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提高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

在组织结构方面, 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 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使医药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形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区域结构方面, 要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人才、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 跟踪国际最先进技术, 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高科技产品, 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综合性医药生产基地。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性生产基地,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严防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和低水平产能的扩张, 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布局, 促进区域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而在出口结构调整方面, 则是要求抓住世界仿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 扩大制剂出口, 特别是增加面向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医药市场的销售。筛选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剂产品, 加快开展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 建立国际营销渠道, 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在境外投资设立制剂工厂, 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 推动5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的GMP认证, 使制剂在药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上一篇:沟域经济下一篇:节水灌溉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