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能力论文(精选12篇)
概括能力论文 篇1
“学以致用。”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 学生走向社会后, 无论从听的角度还是说与读的角度看, 能准确把握别人语言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中的主要内容, 因此概括能力应该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教学板块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 并能简要转述。”在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提出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目标。然而要想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给学生必要的概括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因为知识的获得需要方法, 方法的训练才能成为能力。
一、画面组合法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 尤其是中高年级教材中有一部分叙事型的长课文, 这类课文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概括主要内容会有难度, 但是这类课文往往也有其特点:由若干画面组成。此类课文可以让学生采用“画面组合法”概括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思考, 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浓缩成几个独立的画面, 再把画面缀连就会成为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 《最后一头战象》就可以浓缩成这样几个画面: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 当学生把这三个画面以通顺的语句连接起来之后, 就可以成为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这种概括方法可以概括主要内容的课文还有《老人与海鸥》《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等。
二、题目扩充法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还有很多课文, 尤其是记人类的课文, 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 把质疑后得到的答案连起来, 也就是对课文的题目进行扩充, 也能够很精炼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这类课文的题目往往是以人物的名字或者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品质等为题的, 而这些正恰恰是作者应该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例如, 《小珊迪》一课, 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便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文写了与小珊迪相关的哪些事等, 通过回答, 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课文写小珊迪被马车撞住之后仍然让弟弟给“我”送该找回的钱, 说明了小珊迪是一个善良而诚实的孩子。这样的回答正好又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课文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的战友邱少云》《刷子李》《普罗米修斯》等课文。
三、抓关键词句的方法
围绕中心句或者中心词进行表述是语文课文中一种常见的行文方式, 往往中心句或者中心词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我们只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进行阅读, 也就会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 《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长城》等写景类的课文, 往往都具备这种特点。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或者中心词, 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句除了中心句之外, 还包括文章中的过渡句。因为过渡句本身的作用就是总结上文, 引出下文, 往往一个过渡句或段所起到的作用除了让文章的结构更加明晰之外,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成为它的另外一个作用力。如, 《伟大的友谊》中的“马克思除了在生活上热忱地帮助恩格斯, 更重要的是他们二人在共产主义上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这句话就很完整地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赵州桥》《将相和》《彩色的非洲》等课文都具备这个特点, 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段意缀连法
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了, 原因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有能力玩“七巧板”。在小学阶段, 有很多课文, 它们的自然段的段意都比较好总结, 因为一般会有特殊的词或者句子, 或者是课后作业的提示等, 这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总结起来, 然后以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浓缩, 当学生把各段的小标题连起来后, 就可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 《草船借箭》《半截蜡烛》《检阅》等文章都适合这样的概括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主要段落往往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而非主要的段落就可以在概括时省略。
五、高频词语联系法
在课本中, 经常还会有这样一些课文, 尤其是抒情意味较浓的记叙文, 我们用以上几种方法还不太容易概括出主要内容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课文, 找出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几个关键词, 在把这几个关键词语摘录出来, 根据文章内容把它们联系起来, 组成通顺的句子, 这样也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些难度, 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和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使用。尤其是他们在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的时候, 比如, 读《意林》或者《读者》等类的杂志或作品等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作为积累素材和练习、作读书笔记的好方法。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等,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做出了如上的要求, 更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目标, 作为概括能力的培养, 应是学生诸多能力中重要的一项。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 抓住文本特点, 交给学生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概括能力论文 篇2
[作者] 彭庆达
[内容]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教委所编的高考《语文科说明》要求考生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要能够把握“文中表现的观点”,要“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说明能把握特征”,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这些,是高考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至于《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就更全面、具体了。
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本文拟从提高思维能力的角度,围绕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标题的拟制,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一、几种概括形式
对一篇、一段文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概括方式:
1.找中心句和关键词。中心句和关键词是文章本身所有,在作者可能出于有意或无意,读者却可以凭借它们来作为概括内容的词句。94年上海高中会考就有一道试题,要求从下列文字中找出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的字: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是珍贵。
这个找关键字试题的关键,在于先要弄清这个字是“能概括本段文字说明对象的特点”的。“本段文字说明对象”是什么?不是荔枝,而是“讲荔枝的书”,具体说,就是“蔡谱”。它的`特点当然不是“广为栽培”或“更是珍贵”(它们也都超出了“字”的限定),而是“早”。这种找关键字词的试题具有一定难度,过去也较少接触,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概括方式。
2.对论点和段意的概括。对记叙、说明文来说,就是段意概括;对议论文,就是找论点。《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党的领导》共有5段,1、2段的论点是:“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5段的论点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途径。”上面所引的那段说明文的段意是:介绍最早的果树志“蔡谱”。
3.标题。大、小标题是 篇章的眼睛和标志,既要新颖、生动,又要周纳、严谨。当然不同文体对标题有不同要求;一般文艺性的侧重前一项要求,论说性的侧重后一项要求;同一种文体乃至同一 篇章的标题对这两项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侧重,这与作者的文风特点有关。在读者方面,明确基本要求之后,虽然可以在字数上从严限制,但不必也不可能绝对一律。
二、不同概括之间的关系
上述三种概括方式,既有同点又有异点,相互间可以包容也可以转化。
利用关键词句的概括是比较筛选的工夫,而论点、段意的概括就多了内容的提炼和语句的冶铸,至于标题的设计就该对内容和形式有更多的浓缩和加工,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追求。95年上海高中会考试题的命题组作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要求考生对一段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议论文加以概括,拟写一个“论点型的标题”,字数不超过十二字。标准答案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只考虑概括论点,可供选择的说法就要多得多了:只有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快速发展经济、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必须合理化、经济结构调整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结构优化是经济健康运行的标志,等等。试题从字数、性质、规格上加了种种限制,就使思维内容聚焦于标准答案。
下面再举一个实例说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张华赞歌的续篇》(人教社职高语文第二册)写1983年5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抢救华山遇险游人的动人事迹。这个标题给文章定了性:与张华事迹性质相近的赞歌,但没有直接说明主人公的行为,所以加上个副题“记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奋力抢救华山遇险游人的事迹”。如果合起来,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实。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发挥他们的校友张华的舍已救人精神,奋力抢救华山遇险游人,谱写了一曲歌颂张华精神的赞歌续篇。这样一个句子,可以作为文章内容概括,但却不能用作标题。全文有四个小标题:“突遇险情放弃游山”、“靠知识挽救了工程师的生命”、“起伏跌宕又一幕”、“筑在悬崖边上的人墙”。一二标题可以兼作段意概括,三、四标题移作段意概括就欠具体明确,而要考虑改成“运救昏迷在悬崖边上的陈聪玲”和“为保护游人安全在悬崖边上筑起人墙。至于找中心句,可以分别从四段文字中找出下列四个来,“抬送骨折伤员出山治疗”,“多亏遇上了懂医的学员,没有贻误治疗时机”,“踏过道道险关,把陈聪玲送到了华山荣军医院急救室”。“悬崖边缘筑起一道人墙。保护游人安全”。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分别找出四段文字的关键词:“险情、时机、考验,人墙”。
三、标题(概括)要字斟句酌
一种好的概括,一个好的标题,都是反复推敲字句的结果。《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如果改作“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用实词替换掉虚词,似乎更具体一点,其实不然。“为了”强调了目的,在一个明确,紧迫而又崇高的目的导引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舍已救人,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风格和深厚的阶级感情。如果换成“抢救”,内容是具体了,但是上述为崇高目的献身的成分却被隐去了。
可见在拟制标题的时候,必须细心掂量,精密辨析,择其善者而从之,或虚者实之,或实者虚之,在平凡中见新奇。台湾散文作者琦君的散文集,其书名很多就是诗意浓郁的标题:“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等等。她在锤炼字句方面运用了旧体诗的音韵规则,使平仄交替出现,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更增添了声调铿锵的美学效果。
一般制作标题,要注意的是新颖和严谨。
先说新颖。形象生动是新颖的首要条件。文艺性标题尤其这样,论说性的标题也大可借助形象使之新颖生动。教材中的《路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人生识字糊涂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南州六月荔枝丹》等等。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再说严谨。倒不一定就是精短,也不意味着详尽,而是周纳内容。涵括主旨,没有以偏概全的罅隙。鲁迅有《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有《坟》;有《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也有《现代史》。这些标题有繁有简,都与文章的内容、主旨、背景有着特别的关系。
四、标题的整体效应
整体性在上面谈标题必须周纳严谨时已经讲过了一部分。这里要说的是在概括文章每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各部分与文章整体之间的联系,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它与本部分内容的联系,孤立地给段落拟制标题。以《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为例,除前言外,另有五个部分,我让学生为它们各安上小标题的时候,发现因为考虑整体性不够,就有前后重复的毛病,如二、三部分的标题中都有“坚持试验、顽强斗争”一类语句。几经斟酌,在要求每个标题都用八个字两个短语的前提下,拟定了这样一套:“文革致残,我不能死”“地下指导,创新纪录”“冤案平反,别想挡道”“信任关怀,痛悼总理”“彻底解放,再创辉煌”。
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篇3
关键词:概括 支撑点 循序渐进 梯度训练
一、紧扣学段目标,循序渐进
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是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是个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文本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课标在阅读教学方面对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要求也是由易到难而螺旋上升的。
课标第一学段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中,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从课标可以看出,我们在各学段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达到学段目标。当然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我们立足课堂,扎扎实实进行语文教学,不断探索、创新。
二、依托教学手段,梯度训练
1.借助有效手段,培养低段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011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对第一学段精读评价提出建议:“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第一学段是学生阅读起步阶段,课文比较简单,识字、写字、朗读、积累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但在学习课文时有必要初步引导学生简单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低年级在学生阅读启蒙开始,教师借助有效手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简单感知文章的内容,一定能为学生打下深厚的阅读根基。
借助简单的问题问一问。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文,初读课文后问一问:课文写了谁?(课文写了小松鼠)写了小松鼠干什么?(写了小松鼠找花生)读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后问一问:课文写了谁?(课文写了小燕子)写了小燕子怎么样?(写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亦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阳光》一文,再问一问: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阳光)写阳光怎么样?(写阳光像金子)
借助句式说一说。教学《乌鸦喝水》,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谁?干了什么?学习《王二小》一文时,指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谁?干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读完《棉花姑娘》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借助板书连一连。课文《四个太阳》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教学时师生一起说说小作者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教师用简笔画画出绿绿的、金黄的、红红的、彩色的太阳,引导学生对着板画连起来说:课文写“我”画了四个太阳,送给……引导学生说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什么季节。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初读后,师生一起说一说谁画了什么?教师板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然后引导学生对着板画连起来说:课文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了什么?
借助重点词连成句。如《北京》一课,读完课文后出示 “北京、首都、美丽、城市”等词语,然后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可以添字,这样既感知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遣词造句及说话能力。
2.搭建“桥梁”支撑点,培养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对第二学段精读的评价建议提出:侧重考察“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中段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积累已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但要把握文章大意还得有个过程。教师可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一个“支点”,化难为易,逐步训练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1)选词填空。学习《掌声》一课,我设计如下练习卡:选择词语(持久、愿意、鼓励、热烈、讲述)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注意写正确、美观。这篇课文写英子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次演讲课上,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同学们送给她一阵( )而( )的掌声。她( )完童年的故事,班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 ),从而改变了英子。(2)提纲引导。教学《去年的树》一课,布置初读要求: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思考鸟儿到南方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鸟儿问了 和 ,最后找到了 的大树。(3)引用关键词句说一段话。由词到句,由句到文,在词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学习《绝招》时出示词语“小柱子、小伙伴、绝招、丢人、暗暗、练习、羡慕、大拇指”,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4)问题串联。如《争吵》一课,让学生对着课题质疑,提炼出具有价值的问题: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么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然后交流,再引导学生把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段话。(5)连接各部分内容。比如教《自然之道》,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6)加小标题。《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阅读时可给每部分内容加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学生一看小标题便知课文主要内容,同时,给每部分内容加小标题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概括能力及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课文《夜莺的歌声》及高段的《将相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也可用此法。(7)结合课文插图。《可贵的沉默》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人物神情对比强烈,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借画面激趣,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后,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画面,帮助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再根据两幅图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8)抓住主要人物。教《想别人没想到的》一文时,要抓住画师、大徒弟、二徒弟、小徒弟引导学生说一说。再结合插图中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说说小徒弟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9)示意图法。支玉恒老师执教《晏子使楚》可谓是用示意图法把握文章内容的典范。初读课文后,师生一起梳理课文并板书,然后让学生对着板书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有了这些词语、句式、插图、提纲等素材的铺垫,孩子们“跳一跳便摘到了桃子”,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也在悄然形成。
3.随文教给文体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高段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常常出现过繁现象,有的学生甚至照着课文念,结果念了这句觉得下句还得念,哪里断开都不行;有的概括得太简单,类似低段学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只抓主干:是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有的没有把握文章的主旨,主次不分。2011版课标评价建议中对精读的评价提出:第三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现象概括水平向本质抽象水平的过渡时期,他们已能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联系进行初步的概括,但缺乏系统性、顺序性、概括性,对那些非常抽象的事物还不能进行科学的、本质的、全面的概括,应重在方法的指导,教给一些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不仅了解文章的梗概,还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语言的表达或者书写。随文适当教给文体知识,根据不同文体采取相对固定的概括方式便是一种方法。(1)记叙文。①写人叙事类。这类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再加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梅花魂》《桂花雨》《慈母情深》等文章。②写景类。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草原》等便是这类文章。③状物类。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阅读这类文章要弄清描写顺序,事物的特点,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中段课文《燕子》《翠鸟》《猫》《白鹅》《白公鹅》《母鸡》。(2)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解说事物和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如《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中段的《太阳》《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都是这类文章。概括课文内容时要说清楚介绍了什么,从哪些方面介绍的,有什么特点?(3)小说类。随文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部分可按写人叙事类记叙文,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了什么事(或者说了什么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有时候要素可以有所取舍,如《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穷人》《金钱的魔力》《桥》等便是这类文章。(4)议论文。人教版第十二册《为人民服务》是小学生初步接触的议论文,选编的意图之一是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基础。教学时可随文了解议论文的粗浅知识,即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接着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当然,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概括的内容正确完整、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训练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浅谈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篇4
概括就是把个别的和特殊的事例总结, 推广成普遍和一般的结论。为了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老师应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 如提供足够直观背景材料, 教会学生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一、提供足够直观的背景材料
“直观”的材料, 包括学生熟知的知识、经验、手段、工具、策略等, 这是材料的“质”。“足够”的材料, 是准确全面、完整地概括所必需的最好例证, 这是材料的“量”。有了背景材料的质、量保证, 就为学生科学的概括提供了充分条件。
1. 要便于提示知识的本质特征。对同类事物来说是以示同现象进行比较, 弃不相同的、非本质的特征, 留其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过程。为了训练学生这种舍弃与保留, 即异中见同的能力。老师选的例题既要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又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 我设计了四个分析正误: ( 1) 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个长方形 ( 2)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个正方形。 ( 3)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一定是个是正方形。 ( 4) 正方形也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要便于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不同的物来说。概括是多次对一事物的转化为另一个事物的过程进行比较, 舍弃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保留其永恒的、本质联系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这种“从变中求不变”的概括能力。老师选择的例题要具有可变性和严密性。比如教学乘、除法基本应用题时, 为了学生能概括出除法的倍数关系应用时计算方法可与乘法应用题对比,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 1) 这两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 2) 准备题怎样计算? ( 3) 例题怎样解答? ( 4) 找出两道题的联系,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顺利地概括出除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而且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样学生在加深理解知识的同时, 概括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会学生概括的主要方法
小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的情况, 从以想象概括为主步向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过渡, 过渡所需时间的长短, 因人而异, 因教材教法而异, 老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概括材料, 又要通过启发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概括。
1. 观察、对比、找出异同点。在出示一组直观教具或教完一组例题后, 为了使学生能够从这些具体事例中概括出定义、法则、公式等,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范围对这组教具或例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 找出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以促进概括的形成。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的大体程序: ( 1) 从题目上看,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2) 从这里可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或规律。
比如, 在“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中 ( 1) 比较例题与准备的异同、相同在哪里? ( 2) 通过观察、比较, 概括出相差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2. 从类比和归纳中概括。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推理,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这两种推理结论, 其必须进行概括。
3. 从直观和抽象中概括。直观的板书、演示、操作等, 为小学生的概括减少了难度, 定律, 法则等内容较多的结论, 可借助板书帮助概括。
比如, 在教学中 (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 的教学时, 老师先出示实物图,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具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再概括出这些图形的特征并在联系中并且能准确区别这些图形。尤其是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让学生接触几个四边形, 哪几个是长方形? 那几个是正方形?为什么这些是长方形? 为什么这些是正方形? 等问题上。然后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的方法概括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4. 从小结和评价中概括。解题后的小结与评价都需要用概括化语言表达。每堂课的小结和评价也同样需用语言加以概括, 概括语言的精炼、准确反映概括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一年级训练重点在于借助实物初步的组织进行概括, 老师在其中给纠正使之逐渐趋于合理。而二年级在一年级的基础上, 学生已具备了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基本概念表达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 算理的分析上能用较为流利的语言表达。教师可适当的锻炼学生, 让他们学完一节课, 都要提问“你能概括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些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不难看出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老师自身概括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 掌握学生的认识水平, 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尽快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摘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两种方法:一是提供足够直观的背景材料, 二是教会学生概括的主要方法。付诸实施, 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 篇5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
作者/ 叶 红
低年级阅读训练中经常有这样的题型:“这一段话写的是__________。”我发现孩子的回答很少有尽善尽美的,有的过于哕唆,不会以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有的中心偏离,不能把握重点;有的回答不够完整,话说不清楚……总之,不能以最准确恰当的语言来归纳表达。我觉得以下训练方式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孩子的.概括能力。
一、规范概括性语言的训练
1.先“扶”后“放”,逐渐规范语言。根据同一单元内课文主题相对统一的情况,以这样的题型坚持训练:“本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或者“课文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逐渐规范低年级学生的概括性语言。这种训练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约束学生思维,显得有些刻板生硬,但在低中年级衔接阶段,应该有这样的“扶”的举措,才能有利于不久后的“放”。
2.有“增”有“减”,准确表情达意。加强扩句与缩句训练。常用的方法是看图说话,以问题引导说话:“谁?在哪里?干什么?”让孩子连起来说一说,再引导观察逐渐将句子说完整,“怎样做?做得怎样?”也可以让孩子在一段话中,找出几个关键词,简单地概括成一个短句。这样的增增减减,长期不懈训练,旨在帮助孩子准确表情达意。
3.强化对文章中关键词句的理解运用。
(1)中心句。低年级《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很多课文片段多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结构,段落起始或结尾处有概括段意的中心句,在阅读分析时指导学生读一读,(语文教学论文 )找一找,准确把握,巧妙利用这些文中现成的句子来概括段落意思。
(2)关键词。低年级课文后面经常有读读写写词语的训练,而这些词语的选择蕴含着编者的意图,比如《沉香救母》《狐假虎威》文后四字词语,本身就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孩子初读课文、了解这些词语意思后,便可以将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故事大意了。
又如《木兰从军》一文,虽没有现成的文后词语资源,但文章内容中隐藏着很多关键词,以“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女英雄”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读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学生轻易就能找到“为国为家分忧”“英勇善战”“文静俊美”等词组,这些词组便成为概括文章内容训练的好素材。
二、归纳提纲训练
在分自然段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不断修改,提炼最为准确的语句,以小标题形式呈现在黑板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些小提纲串联起来,这就是课文主要内容了。这种训练在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也让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插图概括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的设计并非随意的,不仅突出了文章重点,而且有较强的条理性,往往几幅图就串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蜗牛的奖杯》一文,第一幅图内容为蜗牛成了飞行冠军,第二幅图则是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第三幅图是蜗牛现在的样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这些画面,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画面内容,再将这些语言组织起来,就完成了概括大意的训练。长期坚持对插图的关注,也有利于学生看图作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概括文本大意的过程谁都不能替代,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投入文本阅读,体会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概括。概括后要引导学生带着段意回到文本中,可以开展同伴互助评价、自我评价,在反思和揣摩中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你训练了吗 篇6
师:同学们,老师把书后的词语打乱顺序,你们还能读准确吗?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出示下列词语:
嫉妒礼貌激怒
励志疲倦临摹
优异承认震惊
师:第一行,谁会读?(指名朗读)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呢?谁可以用上这三个词来介绍一下?
生:徐悲鸿因为得到达仰的看重,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有个外国学生就嘲笑他,说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
师:你介绍得很详细,能说得简洁一些吗?
生:徐悲鸿因为得到达仰的看重,外国学生就嫉妒他,说中国人永远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
师:外国学生对徐悲鸿怎样?
生: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对他很不礼貌。
师:徐悲鸿的反应呢?
生:徐悲鸿被激怒了。(师:连起来说一遍。)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对他很不礼貌,徐悲鸿被激怒了。
师:说得很简洁,大概意思也都说明白了,不错!第二行,谁会读?(指名朗读)你能用这三个词概括一下吗?
生:徐悲鸿励志学画,他不知疲倦地临摹大师的作品。
师:概括得真简洁!徐悲鸿怎样学画的?(生:不知疲倦地临摹大师的作品。)第三行生词告诉了我们他学画的结果,谁会概括?
生:徐悲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外国学生非常震惊,他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生:徐悲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震惊了整个巴黎画界,让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才能。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都不错,都说出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把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话,整理出来,大致就是这三句:
一些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得到达仰的看重,对他很不礼貌。徐悲鸿被激怒了。
徐悲鸿励志学画,他不知疲倦地临摹绘画大师的作品。
徐悲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震惊了整个巴黎画界,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师:谁能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三句话连成一段话?
生:一些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得到达仰的看重,对他很不礼貌。徐悲鸿被激怒了,励志学画,他不知疲倦地临摹绘画大师的作品,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震惊了整个巴黎画界。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师:你很聪明,懂得在句子与句子的衔接处去掉一些重复的人名,或者加上一些连接词。这样一段话就比较流畅,而不啰嗦。学着他的样子,同桌间都说说。
(学生练习说话。)
师:同学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我们把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一个合适的“抓手”,只让学生随意来说,往往会散漫无章。反观这一教学片段,教师非常巧妙地以关键词语为线索组织教学,使整个概括练习有迹可循。学生先以词语为支点,练习说好句子,接着再以句子为框架,练习说好一段话。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层层上升,进而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有助于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中心,也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简洁。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不容易出彩的教学环节,不少教师往往在教学时弃之不用,但这又是训练学生把握中心、准确概括的重要教学活动。那么,概括能力,你训练了吗?不走形式、不求花哨,真正地为学生而教,我们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练习,教给学生方法,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样能、也应该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语文阅读教学概括能力的培养刍议 篇7
一、何谓语文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个人思维品质的重要标准。语文概括能力是概括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能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
作为概括能力的一种,语文概括能力既具有概括能力的共性,也具有其个性。共性指的是语文概括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也是一个由繁到简,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思考加工过程。而其个性则在于:与其他概括能力不同的是,语文概括能力所处理的对象并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相对而言较为抽象的语言文字。它所面对的处理对象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所编织成的一篇具有内在自足性的语言文字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中有思想、结构、观点态度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承载的更为抽象的内容。一方面语言文字就已经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概括性表达,而另一方面语文的概括能力面对的处理对象则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更为抽象的观点、态度、情感等内容,是抽象之抽象,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同时语文概括能力不仅要求会概括,还要求将概括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概括者不仅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语文概括能力的意义
作为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尤其需要关注的部分,还在于它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推手。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由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转变的时期,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概括作为一种重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儿童的概括能力将对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起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培养概括能力是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概括要求必须以简洁扼要的方式将内容表述出来,这对儿童的语言运用提出了挑战,通过持久的概括表达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提高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和控制能力。
三、培养语文概括能力的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主要是依靠语文阅读教学来进行的。然而,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明确概括的要求
培养语文概括能力必须首先明确要求,即概括要概括到什么程度。结合相关研究和实际教学经验,本文提出概括的两大基本要求:简洁,全面。
“简洁”是概括的基本特征。概括就是化繁为简,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和次要因素,只保留最重要的或最精华的部分,换言之就是概括的内容应该是简洁的,如果可以量化的话,简洁的标准就是概括的内容应该在所概括内容的3%到5%之间,只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简洁的标准。
“全面”是概括的基本保障,概括应是一种“全面”的概括,而不是“片面”的概括。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为了达到简洁的要求(通常此类概括问题都有字数的限制)不恰当地忽略文中的一些内容,而这些被学生选择性忽视的内容有很多都是相当重要的,换言之即学生在满足概括简洁要求的同时无法做到全面,学生的概括往往只是对文章某一部分的概括,抑或是对无关紧要内容的概括。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首先必须明确两项要求:简洁、全面。要求学生在进行概括时随时对照这两项要求,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既简洁又全面。
(二)培养概括能力的方式
1.从写作视角出发的培养路径
(1)捕捉中心,统领全文,即抓题眼,解剖课题,窥斑见豹;(2)理清思路,分清结构,即通过阅读段落学会概括构段方式,理清结构条理,体会句子之间的前后联系和逻辑顺序;同时通过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体会作者构思的思维过程;(3)体悟感情,明了中心,即了解文中主要任务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历程,通过选择和判断分析概括作者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4)倾听重点,概括转述,即在日常教学中随时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5)揣摩写法,读写迁移,即除了概括内容之外,还要感悟和概括表达的方法,实现读写迁移;(6)抒发感受,点评批注,即通过批注式学习,边阅读边尝试在句段旁作批注,或针对课文结构、写法以及写作效果,或针对文章的情感、思想观点等;(7)思维导图,提纲挈领,即以图形、线条、关键词的连接,使复杂的文字变成简洁清晰的形象图形。
2.以不同目标为对象的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概括内容,可采用列小标题、缩写、限字概括等方法;(2)概括主旨,即将主旨相同或相近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章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概括,形成一个系统;(3)概括写法,即运用各种方法将零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形成对某种事物的完整认识。
3.立足年段的渐进式培养步骤
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与基本方式,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可以按照“节—段—篇”的顺序进行训练,先让学生尝试着概括一个小节的大意,然后尝试概括几个小节组成的段落大意,最后让学生概括整篇文章,通过这样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训练也向学生讲授了一种概括的方法,即通过节意的整合概括段落大意,通过段落大意的整合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
4.基于文体的不同训练方式
罗列要素、连缀段意及删除冗余三种训练概括能力的基本方法在小学阶段较为常用。但从文体类型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文体选择的概括训练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比如,以记叙文为例,就常常采用罗列要素和连缀段意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所谓罗列要素即先找出文本中的各个要素,然后将各要素连缀起来的一种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文本的概括;所谓连缀段意指的是在整体把握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先将文本每个段落的段意概括出来,然后将段意连缀起来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而说明类的文章,则更适合用删除冗余的方法进行概括,即删除与文段要点无关及多余的信息,用一个上位术语代替一组同类项目,用一个下位术语代替一系列具体事件,最后整理出主要内容的过程。
低中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初探 篇8
一、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培养概括能力
1. 逐渐规范语言训练。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习概括”刚刚起步, 一定要有具体的方法做辅助, 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概括方法。为此笔者做了这样的努力, 将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为填空题, 先降低对学生概括的要求, 从而达到培养概括能力。
2. 准确表达图意训练。
三年级《语文天地》中有这样的练习:四幅图中分别讲了一只小白兔帽子的作用, 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情况下用它的帽子遮太阳、遮雨、当降落伞。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 思考小白兔还会用它的帽子干什么?并把第四幅图画出来。学生对这一练习题兴趣浓厚, 经过讨论, 认为帽子还可以当果篮去森林里、果园里采摘美味的果实。可以看出, 学生的想象合理、丰富、更有创新意识。笔者再让他们把每幅图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组织起来, 这样既完成了概括图意的训练, 又培养了他们观察、想象的能力。最后在小组内讲一讲,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纠正, 这样长期不懈地训练, 学生准确概括、表达图意的能力也逐渐得到提高。
3. 发散思维训练。
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在阅读、欣赏、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对“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诗做进一步理解。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采用说一说、画一画、以“园内的景色……”为中心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写一写园内的春景。接着让学生们展示交流, 作品有绘画和小短文, 绘画主题不同, 有果树开花了、美丽的花园、青青的菜园, 每一幅画都透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在这样的交流、自评、互评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强化对文章中关键词句的理解运用
(1) 中心句。三年级《海底世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等课文多采用总分总或总分结构, 段落起始或结尾处有概括段意的中心句, 在阅读分析时指导学生读一读, 找一找, 准确把握, 巧妙利用这些文中现成的句子来概括段落意思。
(2) 关键词。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好词, 而这些词语在文中的运用则蕴含着编者的意图, 比如, 《马拉松》一文中的一些词语———野心勃勃、大获全胜、翘首以待、筋疲力尽等, 本身就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 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这些词语意思后, 便可以将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这些词语便成为概括文章内容训练的好素材。
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培养概括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 是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 笔者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作文兴趣小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 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作文兴趣小组活动由于时间充裕、形式多样, 加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 因此更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 可向学生提出相关的要求, 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这样, 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自主发展, 并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自主进行活动, 最后能用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相应的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说说家乡或你住的地方有名的景物, 并了解关于它的故事, 与同学交流。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自己列提纲,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列采访提纲, 从列提纲、采访、交流这一系列活动中, 学生表现都很积极、主动。通过活动, 学生既获得了知识, 又使自己的概括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还获得了成就感, 同时也为以后学好语文产生了新的动力。
抓文眼以会神提高概括能力 篇9
一、解剖课题,窥斑见豹
一般的课题都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了人物,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詹天佑》等;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草船借箭》《山中访友》《一次有趣的试验》等;有的课题直接揭示全文的主题,如《香港,璀璨的明珠》《再见了,亲人》等。不管哪种课题,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了我们提示,只要分析课题,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学习《草船借箭》,我们就可以采用题目扩充法。学生质疑后板书“向草船借箭”,问题: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结果怎样?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难把课题扩充成: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支箭。然后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将事情起因补充完整,整理概括出主要内容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像这样学会了分析课题,也就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
二、精炼一词,经纬全篇
课文中常有精炼的词语,抓住这样一个词,就能贯穿全篇,言简意赅,浓缩课文主旨,一词破的。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这一“词”之上突破难点,概括出全文的精华。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爱戴”一词,指导学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教师板书“爱戴”。问:为什么伯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引导学生读全文,并用小标题分别概括四件事:1.趣谈《水浒》。2.笑谈碰壁。3.救助车夫。4.关心女佣。然后通过篇末的总结句回扣事件。理解“为别人想得多”的“别人”即四件事中提到的作者及下一代少年儿童、车夫、女佣及劳苦大众;“为自己想得少”,即为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派的罪恶,同情救助劳动人民,不怕“碰壁”,“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病。也正因为这样,伯父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就概括出了全文的主旨,化繁为简,统领全篇,学生易于接受,便于记忆。
三、抓重点句,提要钩玄
1. 抓总起句,提纲挈领。
有的文章常按照“总分总”或“先总后分”的叙述顺序来结构文章。这样的文章,在开头一般有表示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如果读到这样结构的文章,只要找到总起句,也就能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如《观潮》一课,篇首呈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然后,文章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进行叙述。学生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在声色交错中充分感受“奇观”。
2. 抓过渡句,层次分明。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些过渡句在承上启下的同时,也起到概括上下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抓住了这些过渡句,就能理清文章的条理,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如《赵州桥》中的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根据过渡句提示给课文分层,然后抓住赵州桥的两个特点“坚固”和“美观”,深入理解课文的每个部分。
3. 抓中心句,纲举目张。
概括能力论文 篇10
一、利用直观教具,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赞科夫曾经说过:“在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时需要使用一定的直观教具, 并且要求儿童仔细地观察它。”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让学生通过对色彩鲜明的图片、形象的图形、真实实物的充分感知, 经过认真观察、思考, 逐步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从而抽象概括出正确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也为以后能举一反三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 教师出示实物教具让学生观察思考。 (1) 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熟悉的图形 (长方形) 。 (2) 转化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经过操作和学生仔细观察得出: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经过这样有条理、有层次的观察, 学生对圆与长方形的关系就有了完整的感性认识。当学生完全离开具体图形时, 头脑中就会再现出圆拼成长方形及两者各部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 进而抽象概括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由于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 当出现下一道习题, 学生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 已知圆的周长是12.56cm, 求长方形的长。
学生解 (1) :12.56÷3.14÷2=2 (cm)
3.14×2=12.56 (cm)
12.56÷2=6.28 (cm)
理由:先求出圆半径 (即长方形的宽) , 再求出圆面积 (即长方形的面积) , 然后求出长方形的长。
学生解 (2) :12.56÷2=6.28 (cm)
理由:题目中圆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 圆半径与长方形宽相等, 因此可以用面积公式的推导, 这时长方形的长就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所以用12.56÷2就能求出长方形的长。
显然第二种解法要比第一种解法巧妙得多。列宁曾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由抽象的思维推动实践。”教学中通过具体形象的焦距演示使学生理解这种抽象概念的由来, 而不是单纯让学生记住抽象化的结果。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 也便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二、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改过去的那种“重讲轻学, 重结论轻过程, 重记忆轻探索”的弊端。如新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这样的句子:“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验教学活动”、“感受教学的严谨”等,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必要性。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 先请每个学生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8个小圆片和2只信封, 让学生动手把8个小圆片分成2份放在2只信封中。分的结果表明:有一部分学生在2只信封里各放4个小圆片, 还有部分学生2个信封里放的不一样多, 一个放3个小圆片, 另一个放5个小圆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分法是每份分得的数量同样多?”“怎样分就能使每份分得的数量同样多呢?”然后教师操作, 让学生参与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拿出6支粉笔, 要分给3位同学。第一次每人分得一支后, 教师提问:“每个人分得的怎么样?分完了吗?”每个学生又分得一支后学生回答“分完了。”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3位同学每人分得几支粉笔, 当学生正确地说出“每人分得2支粉笔”时, 教师又启迪学生思考:“每人分的同样多吗?”“怎样分叫做平均分呢?”学生由于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经过思索, 会概括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的数量一样多, 叫做平均分。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方法略谈 篇11
一、通过各类讲话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听话能力
学校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上校长、老师的致辞,半期、期末教导处的总结汇报,法制报告,学术报告,演讲报告等,有意识地让学生听出讲话的主要内容,养成开会带语文草稿本或笔记本的习惯。初一上学期主要让学生能复述少部分内容即可,初一下学期让学生听出主要内容;初二阶段,学生不仅能听懂主要内容,而且能有条理地说出听稿的结构和层次;初三阶段,学生能针对讲稿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具备很好的筛选与综合能力。这样,不但让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听话习惯,而且训练了概括能力;学生在说出他们观点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应模范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通过讲话中的优秀案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为理想人格的塑造奠基。
二、利用报刊杂志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训练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用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词来形容香港丽姿减肥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恰如其分。香港丽姿在港热销十年,从演艺界到普通市民,从高级白领到大学女生,共同体验着丽姿急速瘦身的快感,上百万港女甩掉“肥女”称号,成了香港丽姿减肥的见证人和活广告。
“当天就有感觉,6天瘦一小圈,半月瘦一大圈。同时皮肤、头发还一样有光泽和弹性,用香港丽姿我完全放心。”一位企业白领如是说。“去年用香港丽姿减油减得特别爽,今年身材还保持很好!”中环上班的Maggie一脸得意。“减油特别轻松,不用上厕所,不用节食,零食照吃,懒觉照睡,也一样能瘦下来。”香港大学的小米开心得不得了……
通过概括,学生发现,这段文字是一段很生动的说明文语段训练,说明的对象是“丽姿减肥药物”,概括其特点有:使用人群广;瘦得快;不反弹;轻松减肥。
三、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有效训练
利用语文教材本身,语文读本,在检查预习时,让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法,从不限定字数到限定字数,限定说话时间,使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训练出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各种纸质资料及网上查找各种文体的概括能力训练专项练习,通过听力测试,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每周至少两次;教师讲解结束的时候,学生在表达完自己观点的时候,抽另外学生适时复述、总结或反驳观点,找出漏洞,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阐明理由。
四、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概括
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盲目地对课文分解,一味快速讲解,忽略了给学生足够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教学往往会事倍功半。著名女作家田菲在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扉页上写到:“赠给最优秀的老师星子,感谢你没有扼杀我少年时期富于想象力的天性。”在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妨先告诉学生本单元所涉及的事物,让学生由此及彼展开各种联想,让他们去猜想这一单元的编排意图,去探究每一篇所要表现的主题。让学生为了印证他们的想法,带着好奇与疑问阅读课文,或去读更多的课外阅读作品。
作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采用“松、静、匀、乐”的方法,去想象在蓝色到海边,光着脚丫去捡贝壳到情景,或者让学生想象他们脑海里此时最美丽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将所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再让其他的同学去概况刚才同学所描述景物的特点。时间一久,学生描写景物的技巧提高了,概括能力也提高了。
五、布置语文作业有的放矢,关注生活中的语文
针对中央电视台10台、12台等优秀电视台节目,让学生对所报道内容、所发生事件做概述作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每周一次,寒暑假还可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焦点、热点话题的新闻采访,如400字的采访说明。回校后把此项作业作为检查的重点,举行电视新闻作业发布会,及时表扬鼓励优秀作业,倡导语文走向生活。
概括能力论文 篇12
关于什么是数学能力,一般的看法是:数学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能力,包括完成数学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成功地完成数学活动的心理特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促进的.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对于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说,其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呢?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逻辑思维能力实质上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其中分析综合的过程离不开对数学材料的抽象和概括;推理证明也是建立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建立在分析综合的前提下.抽象和概括是逻辑思维的核心.从以上分析可知,抽象概括是数学能力的本质问题.
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来看,数学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量和空间形式进行抽象与概括.广泛的应用性,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构成了数学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它的抽象程度超过了自然科学的一搬抽象.从数学本身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知道,抽象和概括是使数学成为一门形式化、简练化学科的主要因素.高度抽象概括的数学本质决定了数学思维本质是抽象概括的思维,数学能力的本质是抽象概括的能力.
抽象和概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不能分割开来.没有抽象,概括往往不深刻,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概括,对数学材料中抽象出的某一类属性不能找出其共性,不能把它们归结到一起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抽象和概括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外数学家和心理学家往往把数学能力分为学校里的数学能力和创造性数学能力.前者是掌握、再现、独立地运用数学知识的一般能力,后者是关系到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第一个成果的能力.不管是哪种数学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研究对象的抽象和概括.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 潜移默化,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主要途径
抽象和概括是数学能力的本质问题,是不是在数学教学中就要用较大的篇幅去传授,讲解抽象概括的方法,或随意加大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概括程度呢?回答是否定的.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认识是建立在客观事物的感知基础上的,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与他们掌握感性材料的程度和年龄水平有密切关系,也与他们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有密切关系.掌握数学双基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学时在使学生扎扎实实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渗透抽象概括的方法.例如,在代数的有关运算和变形中,注意讲明为什么,使学生既知算法又知算理.在对知识的复习总结中,注意对平时掌握的零碎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概括出各类知识的某些共同规律.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性,也是渗透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人指出,直观性是数学思维的支柱.一些数学概念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的,在教学中应坚持先直观后抽象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过早的引入高度抽象的概念,只能是浪费学时,降低质量.
2. 注重联系实际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方法
数学是一门应用及其广泛的工具学科,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的:“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大家熟知的地图四色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蜂房结构问题等,都是通过数学抽象概括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数学的抽象、概括能力,符合教学规律,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运用的灵活.在中学阶段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对于周围的事物、活动,诸如体育比赛的场次和胜负情况,田径场地的测量,生活用品的形状,生产劳动中的情况等等.通过自觉地观察.在抽象概括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 教学中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成具体的直观形象
抽象概括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善于将抽象概括后的数学语言转变成具体的直观形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能对抽象概括后的数学语言还原到本来的直观形象中去,二要能对抽象概括得出的数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各个具体的直观内容.上述过程表示为:
例如,直角三角形可以在抽象概括的方法下,推理证明出其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译成数学语言就是:a2+b2=c2(a、b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c为斜边).反之,已知a2+b2=c2(a、b、c>0),可以知其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可将这一原理广泛运用于任何直角三角形中.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把代数中的较抽象内容转化成几何的直观意义来解释,善于根据几何语言还原成几何图形,善于把某些抽象的符号译成文字形式.教学中还应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变抽象概括的数学语言为具体的直观形象.这些方法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