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用贷款

2025-01-08

小额信用贷款(精选12篇)

小额信用贷款 篇1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和效应

1、增强了农户信用观念, 促进了农村信用关系的改善。在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 (镇) 过程中, 信用社将“信用度”作为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唯一标准和条件, 通过公开评定信用等级和发放贷款证, 将“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的信用观念重新加以确立和弘扬。同时,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也有效地遏制了农村高利贷的蔓延, 正确引导了民间借贷。

2、密切了与地方党政和农民的关系, 激发了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信用社工作的积极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和信用村 (镇) 的创建, 充分体现了农村信用社支农的服务宗旨, 得到了地方党政和农民极大的欢迎。

3、改进了员工的工作作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和信用村 (镇) 的创建, 促使信贷员转变坐门等客的做法, 树立营销贷款的思想, 主动深入农村, 贴近农民, 逐村逐户进行调查摸底, 逐户写出信用等级评估报告, 核定信用金额, 积极开展送贷、送技术、送信息上门活动, 改变了过去等储上门, 等贷上门的官办作风, “挎包银行”精神得以恢复和发扬。

4、强化了信贷管理, 有效地防范和分散了信贷风险。在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 将集中调查, 公开评审和分散发放相结合, 信贷员深入一线调查摸底, 资料评审具体, 增强了贷款的安全性;村干部和社员群众参与监督, 公开评审, 使农户贷款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具体化, 增强了贷款的公正性, 有效地控制了跨区, 多头贷款, 人情贷款及信贷人员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 强化了对贷款的监督和管理。此外, 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充分体现了信用社“宽、小、快、高” (贷款面宽, 额度小、周转快、效益高) 的信贷原则, 防止了因资金过度集中而诱发的信贷风险。

二、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和信用村镇创建的瓶颈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和信用村 (镇) 的创建为支持农民增收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小额农贷运作中, 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 影响了小额农贷的投放。

1、信贷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配套, 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存有偏见。一是对小额农贷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信用社不少员工把农户小额贷款简单理解为信用社内部调整信贷结构, 甚至是应付“差使”的权宜之计, 没有上升到小额农贷是端正信用社经营方向, 巩固生存阵地, 促进业务发展, 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二是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内涵理解过于狭窄。三是对农民群众的信用状况认可存在偏见。信用社少数员工认为农民信用程度差, 发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大。加之目前, 农村信用社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谁发放贷款, 谁负责收回, 到期收不回的轻则扣工资, 重则下岗清收。

2、社会信用环境欠佳, 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主要原因, 一是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 个别农民存在恶意欠贷的行为。二是少数地方政府对如何利用小额农贷认识不高, 重视不够。三是管理水平跟不上。小额农户贷款多、额小、面广、工作量大。一个信贷员平均要面对2000多户贷款农户, 一年之中, 对贷款农户走访次数屈指可数。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信用等级的评定多是依靠村委会提供的情况, 而一些村干部不负责任的行为, 难免会造成信用等级的误差, 从而影响到逾期贷款的回收, 制约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

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和信用村镇创建的有效途径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一是认识要有高度。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小额农贷推广和创建信用村 (镇) 工作。二是宣传要有广度, 要让农民家喻户晓。三是要积极寻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防范化解贷款风险之间的平衡点, 以支持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 在现有抵押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式的基础上, 面向广大农民大力开展小额信用贷款营销活动。

转变观念, 消除偏见。一是要正确理解农户小额贷款的内涵, 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的范围, 由单纯为农民发放生产方面的小额贷款扩大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消费、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助学等各方面的贷款要求。二是要消除对农民的信用偏见。要看到绝大多数农民是讲信用的, 只要多加强与农民群众联系, 建立联系户制度, 达到加强了解, 沟通感情, 增进信任, 消除偏见支持工作的目的。三是抓激励机制, 促进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

规范程序, 强化管理。一是深入调查, 规范建档。农村信用社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 要采取合法手段、有效方式对农户的生产经营, 家庭收入, 财产及债务, 个人品行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建立规范的农户资信档案。二是公开民主, 增强透明度, 保证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三是统一标准, 合理授信。四是便民利民, 手续简化。五是落实责任, 加强管理。六是对信用户、信用村 (镇) 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农户贷款使用、归还情况跟踪监督和考核, 以及对信用村 (镇) 有关指标的定期监控, 根据农户资信及信用村 (镇) 指标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密切配合, 确保效应。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创建信用村 (镇) 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 工作量大, 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也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信用社作为业务部门, 既要凭借村组干部的组织功能, 又需要村组干部的信息功能, 离开了这种行政支持是难以推行和长期巩固的。因此, 一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作。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 村、支两委的关心和支持, 努力克服农村信用社业务量大, 信贷人员少的矛盾, 切实提高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性, 确保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良性循环。二是地方政府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一方面要积极协助信用社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大力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业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协助农村信用社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和盘活力度, 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为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增加农业投入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殷红霞.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效应及风险防范.理论导刊, 2004 (9)

小额信用贷款 篇2

一、贷款申请

借款人需要贷款,应当向主办银行或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直接申请,填写包括借款实际呢、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及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的借款申请书。

二、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

贷款人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级可有贷款人独立进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权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

三、贷款调查

贷款人受理借款人申请后,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抵押物、质押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

四、贷款审批

贷款人应当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贷款管理制度。审查人员应当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意见,按规定权限报批。

五、签订借款合同

所有贷款应当有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借款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六、贷款发放

贷款人要按借款合同规定按其发放贷款。贷款人不按约定按其发放贷款的,应偿付违约金。借款人不按约定用款的,也应偿还违约金。

八、贷款归还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思考 篇3

为适应市场定位和发展的需要,自2011年开始就对辖内农户开展农户评级授信,至2014年6月累计参评乡镇26个乡镇,农户14.9万户,公开授信28.1亿元,累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6.8亿元,惠及农户1.12万户,有效改善了辖区信用环境,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壮大,获得了地方党政和农户的一致好评。

一,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地方信用环境,提升农户信用意识。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我行注重宣传引导和典型带动作用,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截止2014年末,在全县15万户农户中内开展了农户评级授信,共评出一级信用农户1.8万户、二级信用农户4.6万户、三级信用农户5.3万户。通过信用等级评定的张榜公布、信用户授牌、信用户贷款受益等,引导部分原来信用程度不高、不讲信用的人主动想方设法清偿贷款,请求重新为其评定信用等级,一些欠贷农户主动归还拖欠多年的贷款,实现了由“要我还贷”到“我要还贷”的转变。目前,辖内农户普遍感受到信用已经深刻影响到农户家族地位、邻里关系等诸多方面,决定农户在当地的个人威望,已成为生活中的一张名片。

(二)有利于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实现社农双赢。通过信用评级,农村信贷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金融服务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印象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越来越高。小额农贷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调整了县域农业产业化结构,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4522元。贷款大户在信贷资产中集中度较高,因此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风险,而且贷款大户通常风险缓释能力较差,一旦出现违约将使农商行面临巨大损失。而小额农贷有客户多、投向广、单笔额度小、流动性强的特点,大力发展小额农贷可以有效的分散农商行信贷资产的结构性风险。

(三)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农户信用评级,大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农户评选活动。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县村镇参评率达到98%,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5万户,己评定信用农户12万户,农户信用评级遍及全县26个乡(镇)的357个行政村。通过农户信用评级,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活动,大力营销“福惠农”“福祥便民卡”,等信贷产品,农户贷款大幅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小额信贷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客户经理存在惧贷心态。小额农贷单笔金额小,户数众多,涉及各行各业,情况千差万别,而基层网点客户经理数量有限,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发展小额农贷业务时往往力不从心,贷后管理更容易滞后,出现不良。小额农贷因为户数多,手续繁琐,单户收息少,不易完成考核指标等原因,造成部分客户经理有“懒贷”的心态;而且由于贷款追责日益严格,部分客户经理怕发放小额农贷之后难以收回,有“惧贷”的心态。

(二)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有待完善。在这个抢占市场的转型跨越关键的时期,怎样让那些信贷人员以一个积极的态度营销个人小额贷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社自2010年开始绩效工资改革以来,考核制度日益完善,但对一线信贷人员工资的倾斜力度还有待提高。当信贷工作人员去面对最具挑战性的信贷工作时,却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薪资待遇,信贷工作人员就会借口工作风险大而变得消极,不去拓展客户。另外,部分基层支行还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实际分配绩效的工资时,仍然不能走出平均主义禁锢。

(三)评级授信“规定动作”不严谨。农户评级授信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联社对评级授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各信用社在评级授信年检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实公告发布、集中年检、上门调查、张榜公布、凭证放贷等关键环节,以保证评级授信年检结果的真实与准确。但部分信用社合规意识不强,评级授信流程不严谨,相关“规定动作”没有做实,以至于不敢凭证放贷。

三,对发放农户信用贷款明启示

(一)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组建贷款营销团队。可以借鉴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做法,加强员工对于社会关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了解,提高员工的营销意识和营销技能,强化对员工营销内涵的认知,使自己营销行为达到客户满意的要求,创造相应的营销价值。鼓励信贷营销人员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进行市场调查,深入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尽可能掌握客户实质的经营状况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中对资金的实际需求等,尽快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可以通过考试竞聘选拔选拔一些有能力、素质全面的大学生员工补充到营销队伍,让这批人员在信贷管理、吸收存款的目标上努力。

(二)赏罚明确,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增大信贷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对信贷客户经理来说,要建立权、责、利对等的营销考核管理机制,三者要有机统一。合理评估信贷人员放贷的风险以及获益的比例,实现信贷人员按劳取酬,确保其在营销贷款方面的积极性。考核指标要多样化,在考核中要考核与贷款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指标,也要考核存款、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营销能力,并将信贷员的收入完全与管理考核制度挂钩,实行超额加收入的原则。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 篇4

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落实国家政策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 立足农村、以农为本, 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在完善农村金融, 促进农业发展发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施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完善, 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简化农民贷款手续, 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因此, 探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 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将辖区内农户分为不同信用社等级, 并据此给予不同贷款额度, 向农户发放不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99年末农村信用社作为正规金融机构逐步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并迅猛发展, 并占据了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适用于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其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对农村金融支持措施的落实效果, 而且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加大了支农信贷投入, 提高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

(二) 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分析

目前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途广泛, 主要解决农民生活、生产贷款, 又有经商、个体企业贷款中的资金问题, 信用户凭贷款证 (信用证) 办理贷款。信用户的评定根据信用状况、家庭现有资产, 以及收入状况为依据, 不同的等级可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金额, 采取“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伴随着农村信用社而存在。在此间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和信用社的信贷体制调整, 但是基于我国国情其覆盖面积和所发挥的实际功效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户的具体发展需要。

三、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户小额信贷制度在“期限、额度、利率”设置不科学

一是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 同农业的产业周期不匹配。信用社的农户小额贷款期限较短, 最高为一年, 而且普遍为1—3月发放, 10—12月到期, 与农副业生产周期产生冲突, 资金周转缓慢, 当年贷款必须当年回笼, 未设置一个同贷款项目实施周期吻合的收本收息周期。二是贷款的授信额度低于农户期望的额度。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 信用社从自身利益出发, 为降低信贷风险, 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度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额农贷的具体额度虽然有所上调, 但整体水平偏低、地域性差异大。小额度的贷款难以满足部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资金需求, 抑制了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三是贷款利率过低。小额信贷奉行福利主义, 缺乏金融手段, 难以较好的弥补所需成本及损失。一旦政府补贴撤出, 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不能保证, 导致无法为农户提供可持续服务。

(二) 操作流程存在问题

一是农户贷款档案不完善, 摸底情况不真实, 导致冒名贷款。一份真实、合规、完整的农户贷款档案是贷款评级、授信的出发点, 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根基。二是客户级别评定、授信不准确, 授信额度与实际信用额度不相符。在发放贷款中, 对客户的评级、授信过高, 严重超过了其所能承担的信用额度, 造成了贷款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势, 严重影响着贷款质量和可持续性。三是贷款到期农户抵触偿还采取“转贷”方式。调查表明,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中, 多数为到期后“转贷”。更严重者不按合同正常结息, 最后拒绝还款。经过多次“转贷”, 自己为信用社结息比贷款本金都多, 情绪抵触, 干脆不再偿还贷款, 因此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性提高。

(三) 信贷队伍管理水平低

信贷队伍不完善, 宣传不到位, 农民文化水平低, 信息渠道闭塞, 导致农户对信用贷款业务不了解。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淡化小额贷款的政策性, 从自身利益及风险考虑, 推广动力不足, 违背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承担风险与利益不对等, 积极性难以保证, 从而信贷工作难以进行。

四、防范措施

(一) 分类对待, 灵活制定贷款的额度、期限及利率

一是在贷款额度上, 对农户承贷能力和用途划分不同的额度标准, 满足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授信额度分类做适当的提高。贷款超过授信标准, 可采取联保、担保、抵押、质押等贷款方式。二是在贷款期限上,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决定, 可适当延长个别贷款期限到3年, 解决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衔接问题。三是小额贷款利率应依照“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按对农户的信用风险评级确定贷款利率, 对信用好的优质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方式, 而对信用评级较差的农户实行高利率。

(二) 严格操作流程

一是对辖区农户或个体种养殖户逐户摸底建立信用档案, 严格进行调查、审查、审批和资料归档四个阶段对农户信用等级认定, 并按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配以授信额度。二是贷款用途必须合理。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 如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种子、饲料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营用款;购买农机具, 如:耕牛、抽水机、脱粒机及其他小型农用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款等。三是贷款使用后的跟踪监测以及贷后评价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更新以往的信用等级评定记录。完善的操作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有效的降低风险率, 做到此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完善操作中的疏漏

一是培养专业信贷人员素质,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贷款人员档案并核实, 分析贷款评级及授信额度的准确性。拒绝骗贷, 以防冒贷。二是完善各项制度:如评级制度、授信制度、贷后管理制度、贷款收回责任制度等, 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 把好贷款关, 确保贷款合法、合规, 合同内容完善、要素齐全, 确保每笔贷款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明确贷款收回责任人, 要杜绝“借新还旧”及其它方式贷款转办, 彻底消除部分客户抵触还贷的思想。四是提高信息化建设, 改进信贷管理水平, 建立市场—信用社—农户—信用社—市场的信息渠道, 进一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保障。

五、结语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的管理机制, 走上正规、快速发展的道路, 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贡献力量, 立足“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实施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促进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新形势、新政策的浪潮中,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无论是在制度设计、操作规程以及推广过程方面要做出新的改革。本文阐述了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作用以及发展现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户小额贷款,村信用社,存在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姜艳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7.

小额信用贷款申请的程序 篇5

一、小额信用贷款申请的基本条件:

1.大陆居民

2.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经营地点;

3.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赌博等行为;

二、小额信用贷款申请材料:

1.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结婚证等信息;

2.提供稳定的住址证明,房屋租赁合同,水电缴纳单,物业管理等相关证明;

3.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证明,银行流水单,劳动合同等。

三、办理小额信用贷款的步骤:

1.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2.银行受理后,对抵押房产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值核定贷款金额;

3.签定借款合同等;

4.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事宜;

5.银行放款。

四、银行个人小额贷款条件:

1.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或有固定的经营地点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2.有正当的职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用作购房、炒股,赌博等行为; 你只要符合银行个人小额贷款申请条件后,提供身份证、稳定的住址证明、稳定的收入来源证明就可以办理小额贷款业务。

小额信用贷款 篇6

关键词:小额贷款 农村信用社 九江地区

1、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信贷现状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目前的状况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农信社和全市金融机构平均水平,用于三农的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增幅,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各金融机构的平均增幅。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九江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6%。农信社已发展成为九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成为对九江市经济发展投入最多、支持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对九江市小额贷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参与贷款的农户,一般是有一定经营项目和投资方向的富裕农民,为发展而贷款。在小额贷款的额度上,一般在50000元左右。通过对九江市部分县市乡镇的调查中发现,小额贷款期限相对灵活,一般为一年,长者也有三年上下。参与小额贷款的,多数是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偿还能力的农民。而相对较困难的农民参与贷款意识薄弱,安于农耕或外出打工。

2、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2.1、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目前,九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

2.2、信用担保方式在农村现有的信用体系中要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前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乡村党政组织的推荐、介绍,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也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认识而非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很多贷款并没有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而是很多关系户通过政府、党组织等机构获取担保并取得贷款,然而农信社并不充分知道这些债务人类型,导致了贷款难以偿还的现象,进而影响信用社收益行为,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3、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薄弱。从当前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九江地区各信用社一般配备1至2名专职信贷人员,而每个乡镇农户一般都在一千户以上,如果按10%的农户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最多的要达到100户,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50-100户,从贷款的调查到发放,都显得力不从心,还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

3、规范与发展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贷款的对策

3.1、做细和做好宣传、交流工作

一名九江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遇到这么一件事。一次有个农户跑到信用社营业厅说要来拿钱,柜台人员问他拿什么钱,那人拿出本贷款证说用这个不是可以到你们这拿钱么。原来那人以为拿本贷款证就可以直接到信用社拿钱,误认为就像政府发放的补贴。我们不可以嘲笑这为农民朋友的无知,应该反省自身工作的缺失。我市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很多,但真正会为农民的切身利益考虑的人非常的少,要对这些信贷人员做好工作,使得他们能够真正投身于小额信贷的事业中。另外,九江落后的思想让多数农民过于保守,不敢贷款。这需要农信社和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清楚明白小额贷款的实质和内容,并鼓励他们贷款创业,走向致富之路。

3.2、严格把关,准确核定贷款额度

准确把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准入和确定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是确保小额农贷如期收回、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关口,也是确保小额农贷质量的关键。前段时期,九江信用社在评定农户信用贷款额度时,主要采取“村干部初审、信贷员审核、评定小组评定”的办法,由于农户信用贷款授信面广、工作量大,评审成员对农户从事经营项目能力、经济收入、家庭资产、资信程度等状况底细不清,再加之受人情、关系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信用社在推广小额农贷中对各级政府的依赖性又很强,致使农户信用额度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质量。因此,信用社在审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时,必须深入农户,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户资信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的贷款额度尽量合理、适度。

3.3、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业务品牌,对培养农户信用意识、营造农村信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社在开展小额农贷业务中,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墙报、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小额农贷的意义、程序、做法和要求,让农户知晓小额农贷的主体、额度、条件、方式等内容,充分了解和掌握小额农贷的具体内涵。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努力在乡村形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信用也是一种资产”、“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社会氛围,帮助农民端正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增强信用观念,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努力提升小额农贷品牌,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剑朝,韩红.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0(1):139-142.

[2]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53-3154.

作者简介: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风险探析 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风险表现,风险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户经济行为日益活跃, 其自有资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扩大生产规模或增加副业投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 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主要金融机构, 积极开展小额贷款, 为缓解农户融资困境, 支持农民发展产业, 扶助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随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开展, 由于农信社内部管理不完善、操作不规范以及农户收入不稳定、信用意识差等问题, 导致小额贷款的风险不断加大。因此, 识别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风险成为决定其存活和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内部风险

1. 管理风险

(1) 贷款管理制度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在农户申请贷款时会对其资金用途进行审查, 以此作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策标准之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性。但是, 由于农村信用社覆盖面广, 农户居住分散, 而基层工作人员不足, 导致小额贷款后续管理、监督工作的难度增大, 出现“贷款项目难评估、资金使用难监控、到逾期后难清收、出现风险难处置”的情况。此外, 大部分贷款农户除了春耕秋收在家外, 平时一直外出打工, 使得信贷员很难发现农户是否将贷款资金投向申报项目, 是否符合信用评级且具有还款能力, 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增加了小额贷款的风险。

(2) 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农户征信体系规模较小, 很多地处偏远, 与金融机构交易不频繁的农户信息未能进入个人征信系统。并且, 入库信息只有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及借还款信息, 对其信用的相关资料掌握不全面, 征信体系功能发挥有限。此外,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信用等级实行“一年一审”制, 农户在获取贷款后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在征信系统中, 若农户信用下降, 则会对其按时还款的能力产生影响。

2. 操作风险

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制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分表, 我们发现, 只有家庭基本情况、信用记录、家庭财产可由系统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自动评分, 其他项目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操作性, 例如, 农户为了申请到较高额度的贷款或使自己显得具有高还款能力, 可以虚增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村信用社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评级工作中不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为了谋求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 以人情关系为基础, 凭个人主观意识对农户的道德品质、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合作状况进行定性选择评分, 虚增信用等级, 导致评定结果失真, 增加了小额贷款的操作风险。

3. 财务风险

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少, 业务能力低,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加之不熟悉当地农情, 因此在一年一度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或者审核过程中, 不得不邀请熟悉情况的村委干部或者农民参与, 支付给他们的劳务报酬大大增加了成本开支。此外, 小额贷款的本息回收, 不像对农户的存款本息支出那样呈现刚性, 若农户出现还款困难, 导致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本息收回率低于一定比例, 则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外部风险

1. 自然风险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承贷主体是农户, 他们主要将贷款资金投向种养殖业的简单再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 并以农业生产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因此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 农业是弱质产业, 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一旦突发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便会受到重大影响。此外,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没有普遍开设, 农户的投保意识淡薄, 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除了数量有限的政府救灾款外, 几乎没有其他补偿途径。以上原因造成了农户还款困难的问题, 并最终使其遭受的经济损失部分转化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风险。

2. 市场风险

(1) 农产品结构趋同, 调整难度大

目前, 我国农户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 这种小生产的经营模式易造成农户产品出现结构趋同的现象。即同一地区的农户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种植习惯影响, 在种养殖业的品种选择上往往相同, 这必然导致同种产品的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致使价格下跌, 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 农户收入也因此降低。然而, 由于种养殖业的生产周期较长, 即使农户认识到了过量供给导致的价格下跌风险, 也不能马上改变现有的种养殖业状况, 只能继续维持经营, 承受价格损失。

(2) 市场信息不充分, 风险规避有困难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信息网络不健全, 导致农户很难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此外, 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难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农产品市场规模与价格, 更无法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来降低风险。因此, 为了规避风险, 在“跟风”心理的影响下, 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社会需求稳定的农产品, 其收益也随之降低。

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最大风险。因为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受种种因素影响, 在短期内出现变化的可能性较大, 由此引发偿贷能力的下降, 很容易造成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风险。此外, 部分农户的逃债行为在农村产生恶劣影响, 导致赖账思想蔓延, 农户信用意识淡薄, 贷款到期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建议

1. 提高贷款管理能力, 完善信用评定制度

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小额贷款的贷中、贷后管理, 信贷员切实了解农户的贷款用途, 并主动为其生产经营提出建议, 帮助农户提高收入。在贷款发放后, 信贷员要经常关注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 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信用社, 以保证农户按规定的用途和要求使用贷款, 以更好的预防贷款风险。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加大对农户信用信息的收集力度, 同时, 鼓励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征信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从而提高农户申请小额贷款的便利度。在评级过程中, 尽量使用量化指标, 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性打分的时候, 应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恪守职业道德, 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健全工作激励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员工培训投入, 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 鼓励员工不断学习, 勇于创新,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信贷员, 不仅要掌握工作知识, 还要对种养殖业的市场供需状况、农业政策有所了解。

农村信用社要健全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权、责、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要相信员工的工作能力, 在一定限度内给予其自主决定的权利, 同时, 也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农信社带来的影响, 明确责任意识, 在其违规操作时严厉惩处。在员工业绩突出的时候, 农村信用社要及时奖励, 以此来调动员工积极性, 努力为农信社的发展做出贡献。

3. 优化电子办公环境, 降低经营操作成本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成果, 优化小额贷款监测系统, 实现对内部账目、贷款流程以及客户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有效跟踪, 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便更好的做出放贷决策, 减少小额贷款的风险。

此外, 农村信用社还要在各营业点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网络, 信贷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管理层传递农户信用信息, 此举提高了农户信用审核速度, 加快了业务办理流程, 降低了操作成本, 加强了工作效率。

4. 落实农业保险制度, 加大农贷风险补偿

我省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时间较早, 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状况的差异, 该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因此, 各地方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因地制宜, 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为农户提供互助性的保险业务, 增强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 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等相关政府机构, 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在其因自然灾害或市场行情突变等不可抗因素影响下出现还款困难时, 启用风险补偿基金, 以弥补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损失。

5. 及时提供市场信息, 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农户生产经营项目的成功率是决定其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进而也影响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安全程度。但是, 由于农户的消息渠道闭塞, 很难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因此, 项目失败的概率较高。然而, 农村信用社作为大型社会机构, 信息网络广泛通畅, 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因此, 农信社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 为农户无偿提供产品市场信息或农业技术交流信息, 这样, 不仅可以帮助农户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降低小额贷款风险, 同时也在农户心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高了声誉。

6.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农户信用意识

农村信用社要大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小额贷款宣传工作, 使得农户对小额贷款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并引导农户在资金短缺时, 通过向农信社申请贷款的方式来缓解融资困难。

此外, 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农户的诚信教育, 使农户真正认识到保持良好信用记录, 维护自身信用档案的重要性, 让共同保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 也要加强对农户的激励制度, 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户的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 以及对揽储、催贷、宣传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对各方面评级较高的农户在申请贷款时给予一定的优惠。

参考文献

[1]曾之明.后危机时代小额信贷信用风险优化管理探讨[J].征信, 2012 (2) [1]曾之明.后危机时代小额信贷信用风险优化管理探讨[J].征信, 2012 (2)

[2]王雅玲.农信社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与评估[J].现代金融, 2008 (6) [2]王雅玲.农信社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与评估[J].现代金融, 2008 (6)

[3]李键.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J].金融经济, 2010 (4) [3]李键.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J].金融经济, 2010 (4)

我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问题和对策 篇8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差

1. 农民对贷款认识的观念陈旧。

很多农民认为贷款是扶贫救济,对贷款的利用率和偿还率低,甚至在云南某地出现将贷款买酒,将扶贫物资换酒喝的现象。

2. 社会整体信用危机严重。

政府部门以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干预的方法管理社会和经济事物,使政府行为经常前后不一,从而失信于民等等。这些都对农业信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赖账户的影响。

赖账户在贷款户中形成了不良影响,使许多贷款户也抱着观望态度,能拖就拖,拖不过才还,又没有相应而有效的制裁措施,降低了贷款回收率。

(二)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多元化

1. 自然风险。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长期以来,种植业是我国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种植业对土地、气候等外部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落后,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很严重。一旦农业受灾,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农业的自然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2. 市场风险。

农产品的销售及其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素质低,农民对市场的认识不足,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导致农业收益不稳定。

3. 政策风险。

由于政策具有导向性,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农产品的种植品种和规模也随之变化,农民的收入就存在不稳定性。例如:国家取消农业税这一政策,直接使农民减轻了税费负担,也从一定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农民还贷能力低

1. 农业利润不稳定。

农业利润极其微薄。虽然国家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并给予农业补贴,但农产品价格的增长总是被随之而来的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产品价格的膨胀而消耗殆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面临的新形势,使得农民必须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再加上中国传统农业小规模的农户经营的不规模经济造成农民收入低。所以农业利润起伏波动较大,利润空间小。

2. 农民负担沉重。

一是各种收费多。农业税虽然被取消,但其他收费渠道依然存在,农业排灌、修路建桥、农用车管理、生猪屠宰、农民建房等都可以是乡村两级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源头,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出现的新的收费项目和形式极易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二是化肥、农药、种子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价,谷贵伤农。三是一方面教育产业化,使农民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比重过大;另一方面是农民看病难、买书难、培训难、受教育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四是事务性负担依然沉重,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对农民的不公正心态和某些公职人员的“官老爷”思想,使农民说话难、办事难。五是借新还旧隐藏风险。大多数信用社为完成新增贷款回收任务,要求借款的农户将原欠贷款本息合计,重立新借据,这种做法不仅虚增账面利润,掩盖信贷管理风险,极易助长不良农户的逃债、赖债行为,进一步恶化农村信用环境,也与推广小额农贷的初衷背道而驰。六是单纯追求贷款规模增长,重发放,轻风险。由于农村小额贷款涉及的农户面广,且地域分散、金额小、笔数多,信用社的人力有限,部分信用社贷后管理松懈,有的农村信用社没有制订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小额农贷推广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缺乏主动和创新,给小额农贷的推广工作带来了潜在风险。

(四)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期限和额度不合理

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资金回笼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的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业、非农产业的资金利用周期和使用额度各异。《中国农业银行“小额贷款”扶贫到户贷款管理办法》、《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均将贷款期限界定为“一般不超过1年”,执行结果是多为半年;据调查,农信社发放的小额农业贷款一般额度在1万元以下,一般在500-3000元。《中国农业银行“小额贷款”扶贫到户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银行小额贷款规模规定最高贷款额度为2000元;如此小的贷款额度只能满足小规模种植业的农户群体和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对产业大户和民营经济显然不足。

(五)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完善

在贷款的审批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关系借贷现象严重造成了银行贷富不贷穷现象,较多的基层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农户贷款中的信用贷款一般仅占20%-30%,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一般占50%-70%,部分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占比甚至达到90%以上;贷后缺乏对贷款使用的监督,资金的被侵占,私自改变用途现象严重。

二、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策上重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金融改革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当前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银监会2006年12月31日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同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核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自此,中国邮政储蓄将告别此前只吸纳存款不能放贷的历史,依托其遍布农村的广大网络,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二)积极引导农民的贷款投资方向,降低坏账率

由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必须经过调查摸底、评级授信、发证放贷和贷款回收、贷后检查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其中调查摸底是基础,是评级授信的重要参考依据。农户基本情况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客观公正;决定着信用贷款发放、使用与回收的风险评估及其控制。农村信用社要注重发挥当地镇、乡、村级行政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熟悉村情、民情和管理村民事务的有利条件,与农村信用社一道做好信贷资料的收集和信用等级的初评工作,做到依靠而不依赖。同时在工作协调,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后续管理等方面注重发挥其作用,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营运切实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各农村信用社要在对农户信用评定等级的基础上,实行限额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要主动加强与村两委的联系,取得支持和配合,依靠村两委推动信用评定制度的建设。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为其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对一些“钉子户”、“赖债户”要协助上门做工作,或通过法律、教育等手段,保护信用社债权。

(三)制定优惠政策

可以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对不同资信情况农户的贷款方式:对经济实力强、信誉高、从事生产项目效益好的农户,要克服“惧贷”心理,对其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对经济实力较差、有实干精神、从事生产经营效益一般的农户,也可在实行抵押担保贷款的同时,小额度地试行信用贷款;对超过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者本人又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农户贷款,可采取联户联保的办法;对于市场前景难以把握的较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应按《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坚持审贷分离,逐笔核贷,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四)增加贷款的透明度

由于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流程具有高度分权特性,应用于一般商业银行监管的现场检查手段,不适用于农村信用社。因此,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重心应从对各笔贷款的具体分析转向考察农村信用社是否有合格的信贷人员,是否建立了对信贷人员有效的奖惩机制,以及监督、评估和控制信贷人员业绩表现的完善机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即将重心由现场监管转向非现场监管,这样才能够在降低监管成本的同时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观察,2004(8)

[2]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2)

[3]崔玉清.小额信贷探索“双赢”之路[N].经济日报,2007-05-12

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篇9

在现有研究当中, 综合评价的赋权方法大致可分为主观赋权、客观赋权、组合赋权三类方法。主观赋权法是通过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 根据经验及主观价值判断各指标重要程度的方法, 如AHP[1]、G1[2]、G2[3]等方法。客观赋权法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它的基本思想大都是:样本数据差异越大的指标, 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越能体现评价对象的差异, 该指标的赋权就越大, 如复相关系数法[4]、熵值法[5,6]等。组合赋权方法是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组合赋权的思路一般有两种:一是主客观赋权的偏差越小越好;二是使组合后的权重能够使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最大[7]。然而, 各种主、客观赋权法之间是否可以随意组合, 组合后的权重是否真的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 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一、模型构建

(一) 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

目的:将指标数值转化为[0, 1]之间的数, 消除单位和量纲的不一致。

设:xij-第i个指标第j个样本的标准化得分;vij-第i个指标第j个样本的原始数值;n-样本总数。根据正向指标标准化公式, 则有:

根据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 则有:

区间型指标是数值越接近某一特定区间、信用状况越好, 并且在这个特定区间内、信用状况最好的指标。

设:q1-指标最佳区间左边界;q2-指标最佳区间右边界。根据最佳区间指标的打分公式, 有:

(二) 单一赋权方法

1. G1主观赋权法

G1法是对AHP的改进, 避开了AHP中的缺点, 而且该方法无须一致性检验。

G1法的步骤:

Step1:确定指标的序关系。

Step2:专家给出相邻指标xi-1与xi重要性程度之比ri的理性赋值。

Step3:若专家给出了ri的理性赋值, 则第l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G1法权重αl为:

Step4:由权重αl可得第l-1, l-2, …, 3, 2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其中, αi-1-第i-1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G1法权重;ri-专家给出的理性赋值;αi-第i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G1法权重。

2. 指标难度赋权法

设:Di-第i个评价指标的D值;-第i个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x軃i-第i个评价指标的均值;δi-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差。则第i个评价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三) 组合赋权方法

在评价得分矩阵计算方面, 对于由n个评价对象, m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得分可以用如下矩阵Z表示。

其中, zij-第j种评价方法对第i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得分, i=1, 2, …, n;j=1, 2, …, m, n≥3, m≥3。

设:zij-第j种方法评价中第i个评价对象的得分;z軃j-用第j种方法评价得到的n个评价对象得分的均值; (z ij-z軃j) -第j种方法的第i个评价对象得分偏离第j种方法m个评价对象得分均值的程度;sj-第j种评价方法得到的n个评价值的标准差;z*ij-标准化后的第i个评价对象得分偏离均值的程度。则:

标准化后的矩阵Z*的m个列向量z1*, z2*, …, zm*为正向指标, 取值越大越好。为了体现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整体差异, 引入调整权重系数λ= (λ1, λ2, …, λm) T, 即选取由λ权重系数调整后的评价得分的方差最大。调整后的评价得分如式 (11)

λT的作用是使得第i个评价对象调整后的得分 (λ1z*i1+λ2z*i2+…+λmz*im) 与所有n个评价对象的新得分 (λ1z*11+λ2z*12+…+λmz*1m) , (λ1z*21+λ2z*22+…+λmz*2m) , …, (λ1z*n1+λ2z*n2+…+λmz*nm) 的均值的偏离程度 (方差) 最大。

调整后的评价得分的方差为:

因为z1*, z2*, …, zm*是标准化处理的数值, 所以式 (12) 最右边的, 式 (12) 两边同乘 (n-1) , 即

令H= (Z*) *TZ, 矩阵H为z1*, z2*, …, zm*的协方差矩阵。根据最大限度的拉开评价对象的级差的差异原则, 求解λ的问题转化为如下的规划问题:

(四) 评价方程

设pj-第j个农户小额贷款的评价得分;wi*-第i个指标归一化后的组合权重, xij-第i个指标第j个农户小额贷款的标准化得分, 则:

(五) Spearman合理性检验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是一个非参数性质 (与分布无关) 的秩统计参数, 用于检验不同赋权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否一致。

二、农户小额贷款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 样本选取

农户小额贷款评价指标体系来源于文献[8], 包括基本情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联保情况、宏观环境等6个方面的14个指标。通过式 (1) - (3) 对14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打分, 打分后的数据详见表1。

(二) 赋权结果

1. G1法主观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某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农户小额贷款金融业务管理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客户经理等34个专家进行座谈和调研, 确定了14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比值。通过式 (4) - (5) , 计算14个指标的G1法权重αi, 列于表2第4列。

2. 难度赋权法权重的确定

通过式 (6) 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D值Di, 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难度赋权法的权重结果γi, 列于表2第5列。

3. 极差最大化组合权重的确定

将表1的指标打分后数据和表2两种单一赋权结果代入式 (7) - (14) , 得到组合权重, 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结果列入表2第5列。

(三) 评价模型的建立

将表2第5列的权重wi*代入式 (15) , 得到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价方程为:

式 (17) 就是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价方程。指标标准化得分越高, 评价得分si越高, 信用状况越好。

(四) 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检验

根据表1第1-1471列的指标数据和表2的权重结果, 利用式 (15) , 计算得到四种权重对应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得分, 并以此为依据可以得到1471笔农户小额贷款借据的信用评价排名。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三种农户小额贷款的信用排名进行检验, 得到不同评价结果的秩相关系数, 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以看出, 组合权重与其他两种赋权方式的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 G1法主观赋权结果的一致性最差。

三、结论

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通过修正权重计算新的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 解决了不同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 也解决了评价结果区分不明显的问题。与其他单一赋权结果相比, 极差最大组合赋权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最高。

参考文献

[1]Sadeghi M, Ameli A.An AHP Decision Making Model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Energy Subsidy among Socio-economic Subsectors in Iran[J].Energy Policy, 2012, 45 (6) :24-32.

[2]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李刚, 周立斌, 曹宏举.基于理想排序群组G2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与实证[J].科技与管理, 2010 (3) .

[4]Zou Z H, Yun Y, Sun J N.Entrop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eight of Evaluating Indicators in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18 (5) :1020-1023.

[5]L W Lan, W W Wu, Y T Lee, Exploring an Objective Weighting System for Travel&Tourism Pillar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9) :183-192.

[6]Ali Shemshadi, Hossein Shirazi, Mehran Toreihi, M.J.Tarokh.A Fuzzy VIKOR Method for Supplier Selection Based on Entropy Measure for Objective Weight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 38 (10) :12160-12167.

[7]孙莹, 鲍新中.一种基于方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 2011 (6) .

商业型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防范 篇10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防范

一、商业型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特征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多方投资设立, 不吸收公众存款, 经营小额贷款业务, 受银监局或工商局监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便捷、迅速, 能够满足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相对于民间借贷来说, 小额贷款更加规范、贷款利息的设定比较灵活。

自2005年日升隆和晋湄泰作为我国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在山西平遥挂牌成立以来, 在相关政策和国家的支持下, 全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 机构数量与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就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形势来看,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信用风险管控上面还是存在很多漏洞,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相关贷款人结构复杂带来的信用风险。

二、当前小额贷款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一般都是信用条件较差的小商户或者个体人员, 因此它的贷款风险的形成有他的特殊性。

(一) 贷款人信用条件较差

由于银行相对来说资本比较雄厚, 并且利率相对来说较低, 所以贷款人多数都是首先向银行贷款, 但是银行的审核标准比较严格, 但是中小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大多营业规模较小、文化程度不高、信用意识淡薄, 并且中小企业倒闭的可能性极大, 这样就给小额贷款公司带来了更大的经营风险。这样对于一些自身条件差的中小企业来说, 是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项的。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就会选择贷款利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核条件没有银行那么严格, 为了盈利可能会给一些相对来说信用条件不好的小企业和个人贷款, 因此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安全产生影响。

(二) 征信系统不健全, 抵押机制不完善

当前, 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区域、规模都存在局限性, 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风险评估人员, 信用评定和授信额度缺乏统一的标准,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因而, 借贷前的信用审核风险、贷款中的管控风险以及贷后的资金得不到偿还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果小额贷款公司期望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平衡信用风险所带来损失, 那么在实际上是对信用风险的降低是无用的, 甚至它自身的有效贷款的数量也会减少。同时, 由于抵押担保手续相对来说比较繁琐, 因此对于一些抵押物足值的企业和个人也很难实现担保, 在我国的现有信用评级体系下,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三) 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着人员结构复杂、专业技能弱、知识水平较低等问题, 信用风险评估人员尤其匮乏。并且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人也大多是一些大中型企业的企业家, 他们接触的行业多数与金融行业关系不大, 因此风险防范意思普遍较弱。加上我国的小额贷款行业刚刚起步, 大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激励机制, 没有完善的业务流程和信贷审核流程, 也是导致信用风险无法防范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 多数小贷公司为了追求利润和贷款的数额, 往往盲目追求对外的扩张, 而忽视公司内部的规范与建设。

(四) 业务品种单一, 风险分散能力弱

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 不能吸收存款, 因此能够经营的范围有限, 资金规模小, 应对风险的能力较, 而且由于其行业界定比较模糊, 对于其属于金融企业还是工商企业的划分不是很明确, 不能按照国家规定享受金融行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使其盈利性得到限制。同时, 小贷款公司经营地域性较强,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向集中, 结构单一。有些小额贷款公司为了片面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没有严格的按照风险规避的流程来执行, 因此影响了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这样一旦贷款风险出现, 必然将危及自身的正常经营。

三、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 提高小额贷款公司内部人员素质

一个公司的兴盛与衰败和优质的领导者分不开, 同时也需要有一个高技术水准的团队。因此, 对于公司内部的人员安排也要十分的谨慎, 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行业技能及多年的从业经验, 对基层信贷人员的选拔也要提高标准, 并且由于行业的信息更新的快速性, 要加强对员工的基本业务知识及风险防控知识的培训, 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同时, 制定和完善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度, 把发放贷款的数额和绩效直接挂钩, 对于不良贷款也要对相应的贷款负责人做出相应的处罚, 并力求公开、透明、通过直接的量化考核, 把信贷质量安全这个概念深入到公司内部。

(二)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

小贷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的研究, 是现在理论界一个热点的议题。因此, 应从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着手,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避免由于单方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忽视资金安全的短期行为。在内部管理架构中, 设置风险控制岗位, 对信贷业务进行监管。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 则可以较大程度上控制风险。

(三) 完善客户的评定机制

小额贷款公司在对贷款客户进行审核时应严格遵循评定程序:在放贷前, 信贷人员应对客户的个人基本情况及信用情况作出全面的调查。调查的集体内容包括: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等;

资产情况:收入、房车、经营行业等;

借贷历史:历史还款情况, 银行贷款情况, 其他贷款公司的借款情况, 信用卡申请及还款情况;

社会联系:家庭状况、父母的状况等。

调查后, 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客户基本情况, 采用相关的指标制定信用评定办法, 将客户划分为三大类信用等级:诚信客户, 偶尔违约客户及不良客户。

(四) 建立分期还款制度

为了给贷款人充足的时间偿还贷款, 为其减轻还贷压力。可以给客户一些宽松的偿还政策, 比如分期偿还贷款, 意思是贷款人可一次性的获取全额的贷款, 但是在还款的时候可以分期进行偿还, 如果共贷款10万元, 贷款期限是1年, 利率是8%, 那么一年后应该偿还的本金和是10.8万元, 一年以后可以分12月进行偿还, 每个月还9000元, 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小贷公司的贷款的坏账率, 还可以扩大小贷公司放贷的规模。

(五) 实行团体贷款机制

团体贷款具有特殊的信用风险控制功能, 有利于客服单一贷款人信用条件差及偿还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助于减少单一方面承担的高额交易成本。团体贷款机制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都可应用, 例如共有三个贷款人分别向金融机构贷款10万元, 在他们之间实行联保责任制, 其中有一个人的贷款不能偿还, 其他的两个人要帮他来偿还这笔贷款。

(六) 制定高效便捷的信用评估制度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建立一套保证资金安全、控制资金成本、控制信用风险的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除了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工商部门的公司登记信息系统以及公安部门的个人身份信息系统之外, 还可以借鉴许多非正规的信用信息库。比如大型商场的供应客户的信息, 网络交易平台的交易信息等。

参考文献

[1]何康.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10 (17) .

[2]王静, 朱满红.基于突变理论的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 (7) .

寻找小额贷款机会 篇11

奥巴马政府已经为小额贷款行业找到了资金,以联邦资金为目标,鼓励银行支持“小企业”——员工不超过5名的企业,规模很小,所以资金需求可以控制在35万美元以内。确实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美国总共有2,300多万家小企业,解决了18%的就业问题。

小额贷款规模从500美元~35万美元不等,一般由本地非营利性贷款机构以分期偿还贷款方式发放,而不是正规的信贷。大部分银行认为对小型企业主直接发放小额贷款成本太高,所以由诸如宾州东北联盟和底特律小企业基金等非营利性机构充当中间八角色,通过银行提供的资金和机构所获捐款放贷,程序更简便,提供更多经营协助,只是利息也稍微高些。

非营利性小额贷款机构的规模通常比较小,往往只服务数十位客户,除贷款外一般还会提供培训辅导。

这些贷款就是为那些不够资格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经营者而设,所以不需要有完美的信用记录——小额贷款机构的担保标准更灵活,而且比大部分银行都更愿意冒险。其中很多还接受初次创业的年轻人(只要超过21岁),也很欢迎少数族裔和女性申请者。

目前理财顾问对小额贷款仍有一些误解,觉得这些完全是少数族裔的专享服务或信用不良者的无奈选择。这些想法是错误的。举个例子,银行可能因很多原因拒绝你的申请,比如企业太小,贷款金额太少,或没有担保。这些情况下,你应该考虑向某个非营利性贷款机构申请小额贷款。

近几个月来,美国的小额贷款行业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由于面临网络贷款的竞争,非营利性小额贷款机构正在简化合作流程。再见吧,冗长沉闷的层层审查!永别了,对申请者的严格地域限制!经营培训和技术支持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在线申请、自动贷款程序,还有Transunion和Experian的信用报告都在成为标准程序。

小额信用贷款 篇12

关键词: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风险管理

现有100多万人口的隆回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有209个贫困村,拥有贫困人口187258人。实现扶贫脱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由于贫困的农村农户缺少担保,因此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扶贫的主要方式。该县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1到7月完成对全县农户的授信6400万元,发放扶贫贷款860笔3120万元,这些贷款都属于小额信用贷款。目前隆回县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贫困村的市场机制发育更为缓慢,农户获得贷款后,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还不强,偿还贷款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贷款风险。

一、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

以隆回县为例,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1、客户信息不对称产生信贷风险

隆回县209个贫困村,最远的贫困村距离县城60公里,距离镇政府20多公里。贫困农户有回族、瑶族、苗族等诸多少数民族,散居在高山偏远地区的农民占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无法对该县的187258名贫困人口一一开展信息识别,对其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状况、诚信状况等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准确识别。该县金融机构在贫困村开展授信工作,主要依靠村支两委的干部,由于这些村干部缺乏金融知识,没有专业素养,又夹杂人情等因素,且不少村干部属于经济能人,在县城或者乡镇居住者多,一年居住在农村的时间短,由他们为主来开展授信工作,银行在发放贷款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比如,该县一家金融机构对桃洪镇一位回乡创业的农户发放创业贷款20万元,然而,因为技术不成熟,该农户用这笔贷款喂养的山羊100多只,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了50多只。发放这笔贷款的信贷员3个月后还对此一无所知。当地村干部由于常年在外面打工、经商,也没有准确及时掌握信息。又如,该县一家金融机构对该县六都寨一个农户发放贷款3万元,这个农户原本打算在村里开一家水暖器材小店,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他家人重病,花了2万多元,最后,原来安排的生产计划落空。信贷员和村干部都住在县城,6个月后都没有掌握这一信息。

2、产业发展失控造成信贷风险

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扶贫时主要支持对象是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和有意愿发展特色养殖、种植的农户、农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以此为贫困地区农户开辟脱贫之路。隆回县金融机构的扶贫贷款也主要投向当地特色产业和政府要求扶持的产业项目。该县金融机构2016年发放给全县金银花、百合等四大特色产业的贷款占比达到70%,总金额超过2亿元,支持农村合作社130多家。金融机构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小额贷款风险在于对产业未来发展缺乏掌控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贫困地区产业不成熟,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如隆回县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和国家药典目录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及时回收。该县金银花面积21万亩,几年前,金银花货紧价扬,鲜花8元左右,干花价格一直保持每公斤70元左右,最高时达每公斤200元。调查显示,现在该县刚上市的鲜花价格为每公斤仅3--6元,干花每公斤仅25—40元,其年产值由高峰时的12亿元直接降至2亿元。产业发展出现的变故,在一定程度会影响金融机构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的本息及时回收。

3、道德风险和贷款减免造成信贷风险

隆回金融机构出现的不良信用贷款历史数据表明,信贷员和贷款客户道德不良,骗取贷款和恶意逃避贷款的现象是出现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个别政府部门领导对信贷的干预,也造成了几笔不良贷款。政府领导出于良好愿望来帮助农民的贷款减免在一定程度破坏了农村的信用环境,严重影响小额信贷款项的到期回收率。

二、如何有效控制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正确认识县情,科学评估可能存在的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后,隆回县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从担保体系创新、内部管理、精准对接产业等三个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1、创新担保体系、科学防范风险

隆回金融机构采取政府财政资金担保和企业能人担保的方式,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和产业带头人提供信用担保和贷款贴息。为了让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没有后顾之忧,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隆回县政府财政出资1000万元,成立扶贫贷款担保中心,发挥财政资金重要作用,用扶贫资金打捆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基金建立“资金池”。该县通过竞争方式选择合作银行,将“资金池”资金存入合作银行,合作银行根据协议,按照1:10比例给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场发放扶贫信用贷款。如果政府要求扶持的产业项目,出现信用风险,造成贷款本息无法收回,由政府的担保基金偿还。有历史统计数据显示,隆回县小额信用贷款出现本息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比例不到3%。现在政府担保基金和信用贷款的杠杆比例为10%,这让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吃了定心丸。

该县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还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引导企业法人和致富能人出资为农户提供担保有效缓解风险。如隆回农商银行通过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引导湖南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长江到该县岩口镇向家村对该村渴望脱贫的50多户农户进行贷款连带责任担保。向长江自愿出资1000万元作为担保人,为村里想发展产业的农户提供义务担保和贷款贴息补助。

2、建站强管理,有效控风险

针对农户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隆回县全面铺开金融扶贫服务站建站工作,在全县209个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工作站,在村部建立工作机构,配备电脑、POS机等必要的设备,安排2名工作人员每一周定期到工作站服务一天。该县金融机构还聘用村里有威望、信用良好、熟知金融知识的当地能人对扶贫贷款进行管理和催收,降低贷款风险。该县农商银行还及时组建了金融宣传服务小组,积极深入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村组的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宣讲金融产业扶贫政策和小额扶贫贷款申办手续。该行对每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安排至少一名客户经理任副站长,开展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普及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对小额扶贫信用贷款启动限时服务制度。同时,隆回县农商银行还强化内部管理,根据网点辖内贫困农户户数、特色产业不同资金需求,将年度小额扶贫信贷投放目标分解到全县49个乡镇网点、具体到客户经理,对该项工作的年终考核占比达到20%。该行出台《经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中都明确将贫困农户评级授信面和贫困农户贷款投放率纳入季度和年度考核。为了防止信息不真实带来的信贷风险,该行要求信贷员、客户经理要对信息进行多方式、多渠道交叉核实,看是否相吻合。同时该行还强化责任追究,出台制度,对贷款客户进行贷后管理,强化对贷款客户的追踪服务和信息全方位掌控。该行规定:凡是客户经理对发放贷款的农户没有进行尽职调查出现信贷风险造成本息无法及时回笼者,要追究责任。

3、精准对接产业,积极化解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对产业政策的不了解,对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明了,对产业带头人的不熟悉,都会成为不良信用贷款的风险源头。隆回县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的过程中主动对接县扶贫办等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扶贫信息和产业规划情况,确保发放的信用贷款发得准、收得回。在给从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时,隆回县金融机构注重贷款对象发放的准确性,该行安排客户经理上户一对一和产业带头人、贷款对象精准对接,全面掌握贷款对象的所有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隆回农商银行在扶贫部门取得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名单和全县带动型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二份名单,从源头上确保产业扶贫对象的精准性。隆回农商银行明确了专人与县、乡(镇)两级政府及人民银行、扶贫办等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变化的对接,建立了良好的分层联动机制,实现了产业扶贫贷款的精准对接,并针对全县金银花、油茶、“宝庆三辣”和“龙牙百合”等4个特色产业出台了个性化的信贷产品。隆回农商银行对“产业扶贫信贷通”采取“一次授信、5年有效、随用随贷”的管理方式,做到精准快捷发放。贷款能及时发到农民手,就是农民脱贫的及时雨,扶贫信用贷款真正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助推剂,在金融精准扶贫攻坚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只有控制好了信用贷款风险,金融机构才可能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才可能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玥.我国政府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潮流时尚元素下一篇:工业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