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问题

2024-10-03

体育消费问题(精选8篇)

体育消费问题 篇1

摘要:体育消费作为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发展不仅对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模式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拉动社会整体消费, 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加速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 对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

前言

对比西方国家的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 体育消费及体育产业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随着人民群众在体育消费上的投入的不断增加, 如何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 亦成了广大社会体育工作者的一个迫切任务。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如何, 今后该如果解决问题, 来提高家庭和个人消费数量等等, 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体育消费的含义及特点

体育消费, 就是指人们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采用不同方式消耗体育资料和劳务的过程。

体育消费有以下特点:首先, 体育消费是一种“奢侈”消费, 必须有基本消费即温饱安居等消费之外的额外消费能力和消费时间作为支持。其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体育消费属于弹性比较高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长, 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随着价格的变化, 它的需求变化也很明显。作为一种弹性很大的消费, 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体育消费的相应提高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

二、体育消费的效益

第一, 对个人来讲, 体育消费是一种健康投资。有些人认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是无偿耗费, 其实并不是这样。体育消费也是一种投资, 是增强人的身体素质、调节生活节奏、获取美的享受、维持并强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偿投资, 亦可称“健康投资”。

另一方面, 体育消费也有其社会经济效益。所谓体育消费效益, 就是指人们通过消费一定的体育消费资料而实际得到的体育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体育消费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考察。在许多情况下, 体育消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互交融, 很难严格区分的, 因此我们把它归之为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 体育消费有助于人们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来增强和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的开发, 避免和防止各种疾病和职业病的发生, 增加劳动者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 体育消费有助于增加对各种运动器材, 运动服装等运动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对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三、我国体育消费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整体消费水平低, 人均消费低

据2010年世界体育营销专题讨论会的数据表明, 亚洲人平均每年花费在体育休闲和锻炼上的费用是12美元, 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的体育消费尚不足3美元, 远远低于北美的人均85美元以及全世界的人均36美元的水准。其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大, 体育消费水平悬殊, 制约着体育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 体育消费呈畸形状态, 制约着体育消费市场的拓展。加上消费观念滞后, 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没有根本转化, 影响了体育消费市场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2、法制管理滞后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建设还不配套、不规范、不稳定, 有的覆盖面过窄, 有的缺乏可操作性。加上医疗改革、失业保险、劳动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尚未到位等影响, 广大城乡居民对市场预期持保守态度, 有钱也不敢花, 使体育消费受到一定影响。

3、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

体育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产品属性, 因而对国家资金投入有较大的依赖性, 使体育市场发展不平衡, 有冷有热。不是按照人们的需求发展, 趋利性和封闭性较强。目前, 仍缺乏对体育比赛、体育俱乐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4、面临世界体育经济的冲击

我国体育消费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 总体处于卖方市场。而大量国外的体育消费品乘虚而入。国际上有实力的体育商以多种有效形式、强劲的势头抢占中国体育市场, 对中国体育产业给予极大威胁和冲击。

四、促进我国体育消费的几点建议

首先, 必须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其一, 应该从学校体育教育着手。目前在大多数学校, 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应试教育, 把让学生通过各种测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学校体育教育, 一个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 并掌握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这将终身受益。但更重要的, 应该是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要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快乐体育”的观念, 使其能享受体育的乐趣。其二, 要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人。现在的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生活休闲的内容, 但其中有关体育消费的内容显然太少。人们可以通过报纸很容易知道衣食住行的信息, 但要想知道有关体育消费的信息, 相对就要困难的多了。

第二, 要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向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服务, 并将竞技体育和体育消费有机结合。现在各种球类联赛吸引了大量的球迷, 如何增加其消费投入, 即引导他们走下看台, 走进运动场, 从光看不练到又看又练, 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反过来, 一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广了, 其运动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我国的乒乓球和巴西的足球都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 国家、企业的经济投入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我国的大部分企业, 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低工资高福利的特色, 例如给职工发大米食油, 组织旅游等等。近年来, 收入是提高了, 但福利体育消费却反而减少了。职工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显然是有益的。因此提高体育消费在企业职工福利中的比例, 应是一举多得之举。

第四, 如何引导城乡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增加体育消费或体育产业的投入, 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以浙江为例, 在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等地涌现了大批的民营私营业主, 总共8300亿的民间资本蕴藏在浙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引导一些资本进入体育产业, 万马和绿城已经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当地体育产业的兴旺无疑能促进体育消费的提高,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代:《体育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商业现代化, 2009年11期。

[2]王步:《新世纪我国体育消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4期。

体育消费问题 篇2

1.1体育消费的意识

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概念 应该包括消费数量和消费质量,数量反映消费量,质量反映满意程度。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体育活动中体育参与者在体育实物和服务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 它从质量上反映了体育产品满足体育消费的程度。一般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可用价值(货币)单位来表示,体育消费金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体育消费水平。

1.2 体育消费的内容

体育方面的消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代表的两种是体育实物型消费和体育劳务型。所谓实物型体育消费是指学生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体育物品的消费支出。他们追逐时尚,紧随流行,并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他们或为了显示青春朝气;或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在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用“名牌”武装自己而不惜重金,可以肯定,此类消费生产的潜力巨大。特别表现为大学生参加各种体育协会、各种大学生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培训班等,还表现为体育实践活动比如定向运动或为了观看、欣赏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等而在生活中所要支出的费用。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是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因此劳务型体育消费在整个体育消费中只占了相对较小的比重。

1.3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问题 篇3

关键词:大众消费者,体育旅游,问题,策略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期, 大众的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但其崇尚精神享受、体验新奇刺激、获得健康快乐成为大众消费追随的热点, 在这种背景下, 作为旅游消费热点的体育旅游消费为大众消费者所关注, 也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 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当前时期, 为了发展体育旅游经济, 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 必须深入分析当前作为消费主体的大众消费群体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消费状况, 并以此为视角认真审视当前体育旅游消费, 实施促进我国体育旅游消费的策略选择。

1 大众体育旅游消费的发展背景

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时尚的、新颖的旅游形式, 它是以体育健身为载体, 集体育健身、观光探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娱乐性、较强的健身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在当前大众消费生活丰富、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时期, 人们喜欢自我挑战、喜爱探险生活, 希望通过各种消费形式达到健身、休闲、追求精神生活的目的。因此, 体育旅游在旅游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的体育旅游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 但全国以每年30%~40%的增幅速度快速发展, 成为当前各地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新军, 受到各地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关注, 因此, 很多地方一度出现体育旅游开发热, 人们热捧体育旅游, 将参与体育旅游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生活时尚。

2 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 在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 使得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存在诸多的问题, 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2.1 参与体育旅游的比例偏低

通过对北京、广州、武汉、重庆、哈尔滨五个城市的体育旅游消费调查, 真正有过体育旅游体验的消费者比例与当前其他旅游消费相比比例偏低。在体育旅游中,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对体育旅游的认知不足, 以及体育旅游部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的, 诸如:宣传力度、宣传方式、项目开展的时间及项目的费用以及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等。另一方面, 当前开发的我国体育旅游项目单一, 难以对大众消费者形成较强的消费吸引力, 不能引起大众消费者的兴趣。

2.2 大众体育旅游消费项目相对单一

人们选择的消费项目单一, 多倾向于休闲体育旅游和健身体育旅游, 这部分人分别占参加体育旅游总人数的44.37%和35.09%。因为一方面这类项目的开展很少受到场地、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比较容易开展;另一方面, 这两类项目是大众消费者经常接触到的, 不会有高难度的挑战, 对身体能力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而且这类体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谢群

育旅游项目的费用较低, 相比其他类的体育旅游项目来说, 不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从参与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人数来看, 参加刺激性项目的消费者只有3.97%, 参与率较低, 究其原因是刺激性体育旅游的场地、器械、装备要求较为严格。同时, 由于目前我国在开展刺激性体育旅游方面处于发展阶段, 造成刺激性体育的消费价格爆涨, 使得一些经济实力不高的普通客户大量流失。同时, 通过调查显示, 参加赛事观看的大众只占4.65%, 相对休闲体育旅游和健身体育旅游来说, 参与人数还是非常的少, 原因在于观看体育赛事需要消费者花费一定的费用, 而有些比赛, 例如:中国网球公开赛的门票最低200元, 最高为4000元, 如此高的费用对于普通消费群体来说只能是望而却步;还有的体育赛事, 像足球联赛, CBA篮球联赛, 以及刺激性、观赏性较强的拳击、散打等对抗性项目, 其比赛的门票价格都很高, 这也是消费者无法观看赛事的原因所在。

2.3 大众体育消费者被忽视

在体育旅游热的今天, 体育产业的部门或是体育旅游的专门单位有意或无意忽视普通、大众消费群体。虽然市场上都在大声叫卖自己的体育旅游项目多么丰富, 多么有吸引力, 但真正考虑到大众为普通群众的经济状况考虑的并不多。这种情况说明体育旅游市场在设置、实施方面的针对性不强, 没有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细分, 更没有去做细致深入的研究调查, 以至于造成多种体育旅游项目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 从而把众多的消费者拒之门外。这些现象的出现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同时应从大众消费群体出发, 设计出既符合大众消费特点又可以保证自己的市场正常运做的好策略。因此, 在体育旅游开展过程中, 应控制好观赏性体育旅游和参与性体育旅游各自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 才是符合体育旅游的基本概念。

2.4 大众体育消费项目不能适应需求

一个地区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否可以引起大众消费者的兴趣和向往, 主要在于其内容是否有特色, 能否迎合人们的需求, 因此, 开发出特色项目是开展体育旅游的关键。目前, 体育旅游市场出现诸如陆地极限运动, 水中的冲浪、蹦极以及空中的滑行、跳伞等这些新兴项目, 尽管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吸引力, 但大多数项目是以专业表演或比赛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 消费者仍无法亲身体验和满足身心要求, 对于消费者而言, 和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并无本质区别, 而且有些项目只进行现场电视直播或是转播, 这更影响了现场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应注意开发适合的体育旅游项目, 这不仅是因为具有巨大的参与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3 大众旅游消费发展策略选择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基于当前体育旅游消费的状况, 我国体育旅游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必须进行体育旅游

参考文献

[1]曲天敏.试析体育旅游与旅游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0) .

大众消费文化下的休闲体育消费 篇4

一、休闲体育兴起的社会文化基础

引领与推动体育休闲活动的兴起,应该考虑文化因素、经济基础、社会条件等基本要素。

1.1文化因素

第一,健康休闲观的认知。

第二,生活方式的转变。

第三,释放心理压力的需要。

1.2经济条件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逐年增多的经费和闲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达到总体小康,正加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上休闲娱乐场地和设施也在日益增加,国民收入的提高,为人们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在经济上提供保障,使参加休闲娱乐的人迅速增加。

1.3社会条件

体育终生化是社会发展的潮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使人们具备了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产生了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需要。人们不再把物质享受作为第一选择,而把健康、快乐生活作为一生追求的价值。倡导人们长期参与休闲健身运动对我国国民体质健康发展和优生优育有不可替代功效,受益终生。

二、中国休闲体育消费概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大众体育消费市场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休闲体育消费就是涵盖了人们闲暇时间内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体育竞赛对体育服务产品、实物产品、精神产品的直接消费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间接消费的行为。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当前我国休闲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用品的消费、参与体育运动的消费、观赏体育的消费这几个方面,并且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消费和需求趋向多样化、多层次化发展。

三、作为符号消费的休闲体育消费

所谓符号消费,指的是消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借此消费向社会观众传递了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社会属性,如身份、经济条件、权力、社会地位、文化趣味和修养、人格特征和个性、价值观和信仰等等。如此看来,符号消费本身就是注重符号的所指而非能指。因为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容。

休闲体育消费是涵盖了人们闲暇时间内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体育竞赛对体育服务产品、实物产品、精神产品的直接消费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间接消费的行为。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当前我国休闲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用品的消费、参与体育运动的消费、观赏体育的消费这几个方面。消费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

四、对休闲体育消费的反思

当休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休闲消费依然要受到诸如社会阶层的趣味、流行时尚、广告传媒等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左右和影响。惊险、刺激的运动瞬间获得某种心理感受和体验也许是独特的,但这绝不代表我们就真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精英或者冒险家,因为某一种休闲消费带来的区分并由此推断主体的独立存在是极为不可靠的。我们很难区分沉迷在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运动休闲之中的人是由遐思、想象所建构的幻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现实中,我们早已沦落为消费社会的囚徒,没有人能够断然否认这一切不过是消费的时尚化幻影,它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的社会文化所型塑着,尽管如此,对符号的消费却没有终结。当大众消费的休闲化、时尚化、符号化渗透到体育消费领域,体育运动就已超越了身体的藩篱,我们不再是一群身体需要运动、安宁,需要生命力和感悟力的人,但我们还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具有特定的地位、认同和形象的个人。时尚具有开始与结束同时发生的魅力,人们逐新猎奇地变换着运动与消费的口味,而恒久不变的只有时尚的随意性。

结论

在休闲体育消费领域,由于人们对商品或运动不仅是其使用价值的消费,而主要是消费它们的形象,即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因此,所指就部分取代了所指,成为能指的替代品。休闲体育消费中,符号消费的意蕴正在加深。日渐丰富的所指,难免会对休闲体育消费领域产生一定的冲击。休闲体育消费领域,符号能指的撤退,所指的增强,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

[1]王颖、黄泽民:《大众体育注意力集成与时尚体育管理》[J].体育科学,2006年(第26卷)第1期.

[2]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年5月第25卷第3期.

[3]徐锋、田麦久:《苏锡常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需求指向与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3期.

体育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篇5

一、体育消费的内涵

体育消费一般是指一切和参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体育消费的内涵包括: (1) 实物型体育消费: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所消耗的实物产品, 包括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设备、体育书刊杂志等。经抽样调查, 目前我国有67.8%的家庭在体育方面有经济投入。 (2) 参与型体育消费:指人们购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各种体育服务的消费行为, 如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或健身咨询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 (3) 观赏型体育消费:指人们通过购买各种入场券或门票来观看、欣赏体育比赛和表演等消费行为。

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是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最高, 消费额高居榜首;参与型体育消费比例最低, 但市场潜力巨大;观赏型体育消费比例居中, 但增长较快。而影响我国体育消费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微观社会因素的变化等。

二、体育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原因所在

1. 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启动体育消费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近年来, 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将保持7.8%, 比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成倍增长。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提高到1997年的2090元, 年均增长8.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5160元, 年均增长6.2%。“十五”期间, 农民纯收入将保持在年均3.48%的增长率, 2005年达到343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5.32%的增长率, 2005年达到10147元, 同样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据有关专家预测, 如果中国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 GDP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 那么, 2020年中国在GDP总量上将超过日本, 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按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 将接近当时美国的水平。如此迅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必然为我国体育消费的增长提供了发展空间。由此可见, 在新世纪我国体育消费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2. 居民的第二需求上升。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二需求”的升温, 使体育消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恩格斯曾讲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如果把生存需求作为人类社会第一需求的话, 那么体育消费则属于“第二需求”, 这也符合当前学术界把社会需求分为三级的观点, 即生活需求、享受需求及发展需求, 体育需求属于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阶段。人类社会劳动正从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化, 人们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 劳动时间也逐渐缩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富贵病随之而来, 于是又产生了“健康”问题。因此, 如何善度余暇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而作为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体育, 体育消费的社会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是一项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无论是参加体育锻炼或观赏体育比赛, 都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

3. 体育消费的经济价值。

研究表明, 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在世界范围内, 体育与经济已形成全面结缘的局面。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有着旺盛的开发欲望和拓展及竞争需求;而现代体育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活动, 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参与, 具有激烈的竞争和强劲的招商功能及广告效应, 可以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体育设施的建设, 体育器材和各种体育用品的生产和发展, 都会带动和推进建筑业、机械制造业、食品业、服装业、电子业等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服务, 如体育比赛、体育娱乐、体育旅游、体育经营单位的服务、体育人员的培训等, 都可以从不同方面推动各种服务业的发展。此外, 还会对诸如交通业、通讯业、信息业、旅游业等相关部门的发展产生拉动作用,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外, 体育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8年美国体育产业生产总值达631亿美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1.3%。

4. 体育消费的市场巨大。

截止1998年底, 我国总人口达12.48亿人, 家庭总户数3.3297亿个。根据模型化的预测结果, 2010年, 我国人口数将达到14.23亿元, 2020年前后突破15.18亿元, 2038年前后达到峰值15.85亿, 其后为缓慢的负增长。这样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说明我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巨大;另一方面对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却是一个机遇。因为人口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劳动力的增长。据预测, 2010年, 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7.2亿, 2030年达到7.73亿, 如此众多的劳动力资源必然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也必然会提高我国国民收入水平, 这决定未来30年内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将会随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日益扩大, 也就意味着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到21世纪中叶, 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 人口将稳定在15亿左右, 如果按年人均1000元体育消费额计算, 那时我国一年的体育消费总额就将达到15000亿元,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5. 产业结构调推动体育消费。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 我国社会将处在由不发达阶段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转变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表现在总量的迅速增加, 而且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 具体变化趋势表现为第一产业的增长率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快增长, 但以后会逐渐有所下降, 在人们物质产品拥有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前, 降低的速度仍然是缓慢的, 惟有第三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这也就意味着,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相应地为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产业结构空间。

三、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消费的增长

1. 在投资体制方面, 应积极适应市场经济, 以体育产业化

为契机, 以社会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 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 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 同时注意引进外资, 开辟多种经济成分的多种资金渠道, 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 形成体育投资多层次、全方位的新格局, 为促进体育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2. 实物型体育消费在我国体育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身意识的增强, 这方面的消费还会稳中有升。不过在实物型体育消费中, 已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目光投向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 如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美津浓等。因此对于实物型体育消费品的生产, 只有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争创国际名牌,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鉴于近年来家庭健身器材的畅销局面, 只要加快这方面产品的研制、开发与创新, 在功能、造价与应用范围等方面制造出更多符合家庭实际需要的健身系列产品, 就能不断丰富体育消费产品市场。

3.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当前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是对各类体育用品的消费, 而对各类体育服务消费品的消费尚不普遍。

这种重实物、轻服务的体育消费结构, 尽管与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 但与我们传统的消费意识、消费习惯也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正步入小康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已具备消费各类体育服务商品的能力, 因而要抓住时机,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体育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

4. 扩大体育的对外交往, 把高水平竞赛推向市场, 加强国际

间的体育交流, 并引入竞争机制, 使比赛水平不断提高, 比赛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和激烈, 以吸引更多的观赏型体育消费者。

5. 体育消费的重点是广大工薪阶层, 不能因为某些高档的体育娱乐项目的一时“火爆”而忽视大众化体育消费。

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 做好规划, 积极引导和鼓励体育投资向大众体育、基层体育倾斜, 多建设供广大群众日常消费的小型体育活动场所。各地计划和体育行政部门还要加强宏观调控, 控制和限制高档享受性、娱乐性的体育项目。

6. 积极发展与其他产业相交叉的新兴体育行业。

具有光明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体育行业, 主要有体育广告业、体育彩票业、体育旅游业和体育健身娱乐业等。积极发展这些新兴行业, 不但可以促进我国体育消费的增长, 而且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 体育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的增长点。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消费,消费热点,因素,增长

参考文献

[1]于振峰等: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9, 3

[2]左从现等: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J].体育科学, 2000, 6.

[3]蔡军等:我国六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 6

[4]唐宏贵:对中国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篇6

一、体育实物消费品消费现状

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是我国体育市场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的体育物质产品市场。改革开放以前, 体育实物业不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规格单一、质量低下, 而且消费对象主要是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企业、学校等各类法人, 个人的体育用品消费所占的比重非常低。改革开放以后, 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遇的机遇。随着民族体育用品业的快速成长, 我国体育用品对外出口持续增长, 中国己在事实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出口加工基地。从需求的角度看, 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各类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强, 运动服装、运动鞋帽、运动食品和运动饮料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 中高档的健身器械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家庭中出现。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步伐的加快, 大众对各类体育实物用品的消费需求还要继续攀升, 体育用品市场的持续繁荣有着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影响体育实物消费品消费行为的因素

1、经济因素

体育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对体育消费心理也有重要的影响。经济收入的变动会影响体育消费的质量结构、数量及消费方式。德国学者恩斯特·恩格尔在其提出的“恩格尔定律”中指出:收入水平越低, 食品费用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越高, 反之, 个人总收入水平越高, 食品费用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低。这表明了消费者的收入较低时, 主要是购买生活必需品, 较高时购买必需品后的剩余收入除了其他必付款项外可随意支配追求体育消费的部分就越多, 所以说经济因素是影响体育消费者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2、体育产品的自身因素

(1) 体育产品的知名度

该体育产品不为体育消费者所了解, 就不会进入体育消费者的意识领域, 从而也不会被购买。然而对于一些熟悉的高档次体育品牌, 体育消费者即使认为它们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仍不放弃购买。由此, 说明相当一部分体育消费者是根据体育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而不是体育产品本身特点做出购买选择的。

(2) 体育产品的品牌形象

几乎每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产品品牌均会激发体育消费者的某些联想, 或使体育消费者将该体育品牌与其他储存在头脑中的另外一些信息建立联系。一个体育品牌在体育消费者心中激起的所有联想就构成了该体育产品的品牌形象。这些联想有的涉及体育品牌的物理或功能属性, 有的涉及体育产品或服务消费时的情感, 还有的可能涉及体育用品的品牌用户群、形象代言人、广告语、图形标示等。对体育品牌的形象分析的第一步是识别出构成该体育用品的品牌形象的特定联想。这就要求体育消费者用口头或文字形式描述出来, 即在限定时间内说出或写出经由某一体育用品品牌所激发的各种联想。由于对不同体育用品的品牌联想或联系的强弱是不同的, 所以不同体育用品的品牌对体育消费者的影响能力也不同。

(3) 体育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几乎任何一家体育用品生产商在注意成本的前提下都会尽量的提升本产品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任何一个体育用品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所购买的体育用品的质量存在问题, 更不用说体育用品的安全性了。这两点是关乎体育用品生产商能否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存活下来的关键。同样也是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之一。

(4) 体育产品品牌的价格

首先, 如果体育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体育产品的价格非常熟悉, 那么, 当竞争者采取降价策略时, 体育产业部门应予以相应的回应。相反, 如果体育消费者的价格知识比较欠缺, 体育产业部门对竞争者的降价策略就不必过于敏感。其次, 当体育消费者对体育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格缺乏了解时, 体育产业部门可通过采用高价营销策略从一部分体育消费者中获得较高的利润, 即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国内一些体育产品经销商将并非世界名牌的一些国际体育产品引进到国内, 以世界名牌的高价出售, 就是采用了这种定价策略。再次, 当体育消费者由于缺乏了解而高估体育产品制造商所提供的产品的价格时, 体育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因此受到影响。此时, 在体育产品的宣传广告中实事求是地传播价格信息就非常必要了。

(5) 体育产品的购买知识

体育产品的购买知识主要涉及两方面, 即哪里买与何时买。同一件体育产品 (如运动鞋) 可从专卖店、大卖场、百货公司、方便店等不同类型的商店购买。体育消费者选择何种类型和哪家商店购买某种特定体育产品, 取决于其体育产品的购买知识, 尤其是关于店铺形象方面的知识体系。

(6) 体育产品的性价比

性价比就是性能价格比的简称, 是性能与价格的比值。具体公式:性价比=性能/价格。而对于体育实物消费中的性价比是指体育实物产品的效用与其价格的比值。体育消费者在进行体育实物消费时会不知不觉间拿同等的体育实物消费品进行性价比的比较。举个例子:A型号的网球拍, 性能优越, B型号的网球拍性能略差, 由于牌子比A型更有名气, 却和A型号在同等价位上。那么, A型号的网球拍的性价比就比较高。大部分的体育消费者就会购买A型号的网球拍。

(7) 体育产品的营销策略

任何产品都要经过营销才能更好的被消费者所接纳, 所以选择一个合理的营销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体育实物消费品也是一样。而体育实物消费品的营销战略的关键是了解体育实物消费者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体育实物消费品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与需求。否则, 无论听起来多么好的市场营销战略都只能失败。换句话说就是:顾客总是对的。

3、媒介的影响

在这个传播媒介十分发达的当今世界, 它的舆论效果在人们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个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因为现代传媒的垄断性使其在客观上拥有了绝对的权威, 进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品的喜好, 进而在客观上对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4、社会因素

影响体育消费者行为的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社会保障机制

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是: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 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 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助。自从德国1884年通过全国工会赔偿法, 1889年实施老年人及残疾强制保险法, 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以来, 到1990年, 全世界已经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人们的收入除了日常所需意外大部分都存入银行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所以, 社会保障水平对人们的未来预期成正比。而社会保障水平越高, 人们未来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就越低, 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生活享受的欲望就越大, 人们扩大体育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2) 法制环境

所谓法治环境, 就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框架及这个框架下形成的法制, 法规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各种行为的规范。在体育消费市场的参与双方中, 因为信息不对称, 体育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力以及体育商品信息的搜索能力, 消费者都属于弱势群体。当体育消费者在消费中受到欺诈而导致损害时, 体育消费者往往没有进行索赔以及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的能力, 所以建立一个拥有完善法律体系的体育消费品市场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5、政府因素

政府对体育消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总会对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体育消费者就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自己的体育消费进行修正。倘若已过政府不对体育消费进行宏观调控, 或其调控手段不科学, 必然会使其体育市场处于无序状态, 而体育消费则行为也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体育实物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措施

1、保护体育实物消费者权益

体在体育实物消费者市场中, 消费者永远是处于劣势地位的, 所以当体育实物消费者在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受到卖方欺诈等行为而遭受损失时, 消费者往往没有能力要求卖方赔偿损失。所以, 只有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使体育实物消费者重拾对于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的信心, 促进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人们的收入除了日常所需意外大部分都存入银行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所以, 社会保障水平对人们的未来预期成正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对于提高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有重要做用。人们的未来有了保障就不用将大部分资金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社会保障机制的存在, 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体育消费者对于体育实物消费的消极态度。提高人们对于体育实物消费得热忱。

3、重视媒体的导向作用

加强对社会传媒的监控, 实事求是, 让人们知道体育实物消费品的真实信息, 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保障体育实物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体育实物消费者可以获得正确的信息。以利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体育实物消费心理。

4、体育实物消费品自身的改良

在努力提高体育实物消费品德质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对体育实物消费品进行合理的定价。普及体育实物消费品的购买知识, 让消费者了解体育实物消费品的优势之处。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 合理的运用品牌策略, 让广大的体育实物消费者对该品牌更加了解。

5、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监督机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监督机制, 建立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信息公开化制度, 由政府进行监督。这样有助于加强体育消费者对体育实物消费品信息的掌握。从而加强体育消费心理的稳定性, 促进人民的体育消费行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影响我国体育消费者的进行体育实物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方面, 只有从社会、经济、体育商品自身、传播媒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五个影响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有效的整合, 才能促进我国体育实物消费市场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万斌.论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J].科技信息, 2006 (3) .

[2]M.Neale.Journal of economics[J]V.78, NO.1.1998.

朝阳产业——体育消费 篇7

关键词:体育消费,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

体育消费市场是体育经济的基础, 是体育经济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和动力。体育消费市场对体育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没有体育消费市场, 体育经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体育消费市场是体育经济的核心问题。

一、对体育消费的分析

1. 体育消费的界定

人类社会的消费分两大类, 即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育消费从属于非生产消费的部分,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育管理职能部门的消费, 指的是体育机关、场馆以及运动队等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训练和科研中对体育器材、设备、服装、书报等物质资料的消耗;二是居民消费, 指的是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和健身需要而耗费的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通常所讲的体育消费, 是指居民个人消费。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范围。个人体育消费, 是一种伴随对体育功能、作用的主观认识基础上的新型消费类型, 它也是个人在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等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里的个人消费行为。根据体育消费的外在表现形式, 可将其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体育劳务消费。所谓体育实物消费, 是指个人用于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体育实物的消费支出;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报或为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消费, 也称体育精神型消费;体育劳务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劳务或服装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 也称参与型体育消费, 如为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

2. 体育消费的基本量度

体育消费的基本量度, 必须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 必须达到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体育消费应与体育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和本国体育市场资源特点相适应;体育消费要经济实惠, 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

3. 体育消费结构与消费量度优化组合

体育消费应力求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影响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因素

1. 中国体育市场资源特点的制约

(1)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2%, 因此人均占有土地少, 人均占有运动场地更少。

(2) 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 人均社会收入低, 至今农村仍有5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因此, 人均体育消费低, 人均体育经费也更低。

(3) 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低, 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 还有近18%的人没有受过教育, 人们对体育缺乏科学的认识, 体育意识较差。

(4) 中国人口众多, 体育人才资源广泛, 但体育人口相对较少, 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才资源亟待开发。

(5) 中国的体育资本相对薄弱, 增加对体育产业的投入并提高体育资本的运用效率极为重要。

2. 社会经济因素对体育消费市场的制约

(1)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体育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市场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体育经济作为新兴产业也可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体育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状况。如果体育产品不能满足或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 它就将逐步失去市场。体育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体育产业实体和体育俱乐部的命运与前途。

(3)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医疗制度的改革, 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与休闲形式的转变, 给体育消费市场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4) 国际体育商以多种形式抢占中国体育消费市场, 使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正面临着世界体育经济的巨大冲击。

3. 上层建筑对体育消费市场的制约

(1) 国家体育法规、政策、制度驾御体育经济的程度, 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管理水平等都是很重要的, 这是发展体育产业的舵手。

(2) 体育舆论宣传环境, 对体育消费具有引导作用。正确的舆论宣传, 将引导体育消费市场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错误的舆论宣传会给体育消费带来恶劣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3) 体育科技、教育的大力发展与推广普及, 对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具有本质的、潜在的、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的突出问题

1. 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1) 中国体育消费品产量不足、质量较低, 总体上处于卖方市场, 而大量的外来体育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品的涌入, 使中国体育卖方市场的优势并不明显, 产品的高价位又不利于普及与推广。同时, 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发展很不平衡, 例如人们能较容易地到现场或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精神消费, 但在物质消费领域内则显不足, 想活动时场地难找、器材缺乏, 想学习某种体育手段时教练更难寻, 二者比例失调将阻碍体育经济的发展。 (2) 作为体育经济基石的物质消费市场基础薄弱。大众体育的相对滞后, 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许多体育公司、俱乐部如同空中楼阁, 后备资金极少, 后备人才极缺, 物质保障基本上是吃老本, 急功近利, 缺乏长远的战略思想, 使体育产品质量徘徊不前且有下降趋势, 严重影响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2. 社会高度发展与体育经济相对滞后的矛盾

体育经济的规模、广度与深度, 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民众的体育知识贫乏、体育意识淡薄, 两者在市场经济中往往造成供求之间的多种矛盾, 使供求失调, 造成有供无求或有求无供等现象。实际上现阶段的体育消费市场仅限于供求相接的那一小部分, 尚有相当领域的消费市场有待开发, 产供销不能很好地衔接, 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

3. 新闻媒介对体育消费市场的引导问题

中国的体育消费市场必须符合中国体育市场资源的特点, 否则, 盲目引进、不当宣传与过度消费, 都会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例如前几年流行的高尔夫球热, 它需要的场地大、投入资金多, 而参与人数少, 又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几个大款的消费或偶然的时尚消费, 不会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它所占用的资金、场地却极大地浪费了体育资源。再如对美国NBA和各国足球联赛的过度宣传, 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体育产业——在市场上很难发现几件中国名牌的篮球衫和足球衫, 在中国足球甲A赛场上高唱着意大利球歌等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新闻媒介应作正确引导, 适量进口符合国情的体育消费产品, 真正为中国体育加油。

4. 中国体育消费市场面临世界体育经济的强大冲击

国际上有实力的体育商正在全方位地抢占中国体育市场, 而中国的体育产业实体却在小规模、低效率地运转。在物质消费市场上, 以国外名牌为主;在精神消费市场上, 国外的球市远隔万里大赚中央电视台的钱, 中国是否有必要转播世界各国所有高水平的 (足球) 比赛呢?这个问题应该慎重考虑, 其实, 人们真正最关心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5. 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

四、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思考

体育产业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尽管我国目前的体育消费不容乐观, 但体育产业的“金山”已浮出海面, 其“钱”景诱人, 我们要看到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可发展空间, 抛弃那些不适合体育经济发展的阻力因素, 逐步建立我国的体育经济体系。

1. 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体育产业具有较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 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混合。因此, 它不能像第三产业中一般的流通和服务部门那样完全市场化, 不能只考虑体育产业的盈利性, 还要考虑其福利性和公益性, 从而要求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供给和管理的责任。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一项国家健康计划——“活跃的澳大利亚”, 目的是使每一个澳大利亚人都参与社区体育消闲活动及室外消遣活动, 政府每年用于运动和体育消闲方面的支出约为4000万澳元。美国政府对体育运动的发展不直接提供经费, 而是主要通过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为体育发展提供间接的财政支持, 如免除国家奥委会的纳税义务, 对各类体育组织以及向体育组织提供捐赠的公司、个人, 政府也给予税收优惠。总之, 政府不直接参与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 但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 为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 合理制定体育消费品的价格, 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 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体育消费产品

由于我国目前居民的消费水平刚刚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用于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不是很多, 能够用于体育消费的货币更是有限, 为此, 应将体育消费的重点放在低档的、满足基本体育需求的项目上。在制定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的价格时, 一般应以保本加适当利润为定价原则, 从而以较低廉的价格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

3. 根据不同年龄、职业、兴趣的体育人口, 开发多类型、多层次的体育消费品市场

体育消费者是体育市场的买方主体, 体育市场的拓展、体育经营项目的设置, 必须以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前提。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开发, 要以参与型的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和消费为主体, 瞄准四大消费群体:一是无收入的学生群体, 这是家庭体育消费的核心力量;二是白领高薪群体, 他 (她) 们是新型、时尚体育消费的“领头羊”;三是健美、健身消费群, 着力开发运动健美、减肥的女性新项目, 把药物减肥的消费引导到运动健身消费的市场;四是离退休消费群, 易学、简便、低廉的体育消费项目是其开发的主要内容。

我们相信,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 我国的体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体育消费水平也会日益提高, 最终形成良性的生产——消费——再生产过程, 体育消费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小结

体育消费市场并非是完全自然形成的, 也需要国人的精心培育。建立完善的中国体育消费市场, 有大量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做, 其关键在于国家对体育经济的正确引导和组织管理, 依靠广大国民的积极参与, 依靠广大科技界、教育界和体育界长期不懈的努力, 依靠体育经济队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巨大动力, 促进体育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郭仲藩: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论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11

[2]吴铁军:宏观经济管理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5, 9

[3]吴敬琏:市场经济的培育和运作.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3, 7

[4]丁云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5

[5]魏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3, 3

[6]杨启光:中国市场经济大思路.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5

[7]桂世镛:中国市场体系的培育与管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3, 5

女性体育消费的潜在商机 篇8

女性通常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感染能力和传播能力, 善于通过说服、劝告、传话等对周围其他消费者产生影响。女性消费者会把自己购买产品的满意使用感受和接受的满意的服务经历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 利用一切机会向其他人宣讲, 以证明自己有眼光或精明。反过来, 女性购物决策也较易受到其他消费者使用经历的影响。这个特点决定女性是口碑的传播者和接收者, 一些产品通过女性的口碑传播可以起到一般广告所达不到的效果。但成也口碑, 败也口碑, 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维持住女性消费者的忠诚度。据国外调查表明, 通常在对产品和服务不满意的顾客中只有4%会直接对公司讲, 在96%不抱怨的顾客中有25%有严重问题;4%抱怨的顾客比96%不抱怨的顾客更可能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解决, 那些抱怨的顾客将有60%会继续购买, 如果尽快解决, 这一比率将上升到95%;不满意的顾客将把他们的经历告诉给10~20人;抱怨被解决的顾客会向5个人讲他/她的经历。其中会把自己的抱怨反映给产品或服务提供者的大多数是女性消费者, 因此女性顾客的反馈和口碑非常重要, 商家一定要讨得女士的欢心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这也使曾经忽略女性市场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重新“布局”, 纷纷出招抢滩女子市场。

女性对待体育消费的态度发生变化, 追求形体美成为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体育消费者行列的动力和理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体育活动本身可以给女性带来美的感觉, 所以很多女性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健身健美在作为体育活动的同时, 还可能成为女性时尚活动的一部分。因此, 女性的这种消费习惯决定了女性体育消费更容易趋向精品化或品牌化。女性在选择体育服装或其他体育用品时, 比较男性, 除了关注功能性和实用性外, 还会更多地关注品牌和款式。北京一位从事IT工作的女士表示, 在体育消费方面, 她喜欢把实物型消费精品化。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特征及诊断下一篇:美术教学中的快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