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计量标准(通用5篇)
国防计量标准 篇1
T型热电偶又称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寿命长、价格低廉等特点[1],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工业中,是此项国防计量标准检定的主要产品。本文根据国家相关规范[2,3],对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定,明确此装置的误差来源,通过现场试验确认计量标准的测量能力,为国防计量标准的考核与复查提供了数据支持及基础能力保障。
1测量标准的检定原理与方法
1.1检定原理。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是为满足国防计量检定任务而建立的国防计量标准,可在20 K~273.15 K的温度范围内开展工作用铜-铜镍(T型)热电偶的检定工作。系统由恒温槽提供均匀稳定的温度场,利用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作为主标准器与被检温度传感器共同放置在恒温槽中,相关电测设备读取标准器和被检温度传感器的示值。检定原理图如图1所示。
1.2检定方法。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给出被检热电偶在各检定点上的热电动势E(T)、与分度表中检定点的热电动势差值、实际计算温度值与检定点的温度偏差,温度偏差作为判断被检热电偶是否合格的标志。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E(T)-修正到检定点的热电动势值(μV);Ei(T)-检定点附近测得的热电动势值(μV);(de/dt)i-利用分度表查得检定点附近的微分热电动势(μV/K);
式中:T-检定点名义温度(K);Ti-由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测得的实际温度(K);△T-检定点温度对实际温度的差值(K)。
2不确定度的评定
2.1 T型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根据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分别对各影响因素作为不确定度分量作出评定:
(1)主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由主标准器检定证书可知,在13.803 3 K~273.16 K范围内,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10 m K,k=2。则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3)数字多用表测量被检热电偶热电动势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3
该仪表的误差为均匀分布,在检定点的电动势测量标准不确定度折算成温度值为:
(4)多点扫描转换开关寄生热电势带来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u4:
(5)恒温槽温度波动带来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u5
计算中采用±50 m K、±50 m K的恒温槽温度波动度,此项标准不确定度为反正弦分布,则:
(6)恒温槽温度不均匀带来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u6
计算中采用±30 m K、±30 m K的恒温槽温场均匀度,此项标准不确定度为反正弦分布,则:
(7)被测热电偶参考端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u7:
对八个影响T型热电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作出评定.
2.2 T型热电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当测量结果由若干其他量的来时,合成不确定度由这些量的方差与协方差适当和的正平方根表示。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2.3 T型热电偶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被测量值分布的大部分。
U=kuc(当置信因子p=95%时,k=2) U=2×uc=100 m K
3结论
通过对国防计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掌握标准套管铂电阻标准装置的计量性能,保障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对从源头减少量值偏差和提高检定结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涛,罗珊等.热电偶冷端补偿改进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7:11-14.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
国防计量标准 篇2
项目名称: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置审批
审批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第54号)
3、《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防科工委令第4号)
审批对象:申请计量一级站、专业计量站和区域计量站的单位
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
联系人: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 常文君
联系电话:010-8858117
4审批程序:
一、受理
● 申请单位的条件:
1、申请单位应具有法人资格;
2、遵守国家和国防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具有保守国防科技工业秘密的能力和制度;
3、具有国防最高计量特性或区域最高计量特性的标准器具及服务对象;
4、具有与所申请计量检定能力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人员、设备和设施;
5、申请设立的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的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应满足GJB15481《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 申请方式:
申请单位应填写《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书》,通过保密信函向国防科工委提交申请。
● 申请单位需提交的材料:
1、《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书》一式二份,并附电子文本;
2、相关证明文件及材料:
(1)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2)保密主管部门出具的保密审查合格证明(复印件);
(3)所在地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的环保评价证明(复印件);
(4)通过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的国防最高计量标准证书或国防科工委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器具证书(复印件);未经考核的计量标准器具,需提供能证明其最高计量学特性的证明材料;
(5)按GJB15481《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通过认可的计量技术机构应提供认可证书(复印件),否则应提供按该标准要求编写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 标准:《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书》必须如实填写,提交的证明文件及材料必须真实、完整、有效、规范。
● 本岗位责任人:科技与质量司五处受理人员。
● 岗位职责与权限:
1、按照受理标准审验《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书》、证明文件及材料;
2、对符合受理标准的申请,受理并告知申请单位;
3、对不符合受理标准的申请,自收到《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书》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或不受理的理由。
● 时限:
受理时间:每年8月1日—8月31日。
二、初审
● 标准:
1、《国防计量技术机构申请书》、证明文件及材料内容完整、真实有效;
2、符合国防计量检定能力布局和发展需求;
3、符合《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设立评审标准》的要求。
● 本岗位责任人:科技与质量司五处受理人员。
● 岗位职责与权限:
1、按照初审标准进行初审,对符合初审标准的,提出同意设立的建议,并将初审意见转审查人员;
2、按照初审标准进行初审,对不符合初审标准的,提出不同意设立的理由,并将初审意见转审查人员。
三、审查
● 标准:同初审标准
● 本岗位责任人:科技与质量司五处审查人员
● 岗位职责及权限:
1、按照审查标准进行审查,对符合审查标准的,提出同意设立的建议,并将审查意见转审定人员;
2、按照审查标准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审查标准的,提出不同意设立的理由,并将审查意见转审定人员。
四、审定
● 标准:同审查标准
● 本岗位责任人:科技与质量司负责人
● 岗位职责和权限:按照审定标准进行审定并提出审定意见,对不符合审定标准的,退审查人员处理。● 会签:征求有关司局意见
五、公示
● 本岗位责任人:科技与质量司五处人员
● 岗位职责和权限:负责将拟设立的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 公示范围: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工业有关企事业单位。
● 公示形式:书面文件或上网公布
六、批准
● 标准:同审定标准
● 本岗位责任人:国防科工委领导
● 岗位职责和权限:根据审定意见及公示反馈意见进行核批,对符合标准的,作出批准设立的决定;对不符合标准的,作出不予批准设立的决定,并退审定人员处理。
七、告知
● 标准:
1、及时告知申请单位及相关部门(单位)审批结果;
2、告知文件完整准确。
● 本岗位责任人:科技与质量司五处人员
● 岗位职责及权限:
1、对批准的申请,制作、下发告知文件;
2、对未批准的申请,书面告知申请单位,说明理由及其相关权利和救济办法;
3、审批文件的归档。
国防计量标准 篇3
国防军工计量是国防军工行业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随着计量科学的不断发展, 和国防工业的飞速进步, 国防型号工程中越来越多的需要准确、科学的计量和计量结果。下面就结合案例, 分析一下国防军工计量为型号工程服务的现状, 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计量的意义
计量是保证测量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一门科学。计量是利用科技、法制和管理手段,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为使用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或者给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内溯源到基本单位的测量。计量也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监督管理手段实现测量准确和可靠的一种工作, 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 在整个测量领域起着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的作用。
计量对于国防军工, 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国防高科技系统庞大复杂, 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广, 技术难度高, 要求计量的参数多, 准确度高, 量程大, 频带宽。在国防建设中, 计量测试是极其重要的技术基础, 具有明显的技术保障作用, 不仅可以节约资金、争取时间, 而且还为国防各个领域如研究、生产、使用等都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与决策的依据。
二、服务的现状
2.1现状论述
国防军工计量中存在军事效益和政治效益两种状况。从军事效益来讲, 同样的仪器、装备在不同的型号工程中使用所需要的参数不尽相同, 在量值传递和溯源时这些被型号工程中所使用的参数不仅不能遗漏而且还要重点检定、校准的, 而其他的参数在实际的型号工程中却基本不会被使用, 那么对它们进行严格的检定、校准在军事效益上就意义不大。从政治效益来讲, 计量保障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检定规程对仪器、设备做检定、校准, 任何一个参数都同等重要。
2.2现状举例
对电阻式同轴衰减器提供计量保障时, 行业中大都采用《GJB2214-94电阻式衰减器检定规程》为依据。按照这一检定规程对型号为8494B, 编号为MY42146211的同轴衰减器在2GHz、12.4GHz、18GHz进行检定, 根据计量结果可以判定为合格。但是经了解, 这个衰减器在某重点型号的现场测试使用的频点为8.15GHz, 那么对该频点下的衰减量进行检定时我们发现其误差较大, 已经超差。一个按照检定规程检定为合格的衰减器, 在型号工程使用中实际却是一个不合格品。这样不仅计量工作失去了其现实意义, 而且更严重的误导了实际使用者, 使他们在现场测试中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真实的测试数据, 必然对型号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
2.3现状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计量保障单位与型号工程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保密等多种原因, 计量保障单位不能够及时、准确的知道仪器、设备在型号工程中的具体使用情况。二、计量保障单位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文件的要求来开展工作, 计量保障工作是在一个科学化、标准化的轨道上进行的。这就造成国防军工计量与型号工程不能够高效、科学的互相了解、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现状。
三、改进建议
计量保障单位如何进行检定、校准才能够即满足现行文件、法规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型号工程的实际需求呢?首先, 计量保障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深入到型号工程一线, 不知道型号工程对仪器、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 所以关于仪器的实际使用信息应该由型号工程单位来提供。计量保障单位有了这些信息之后, 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时对对应参数进行重点测试, 其余参数可以在满足检定规程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检定、校准, 这样就可以为型号工程提供更准确、更有实际价值的量值传递。
在仪器、设备上我们一般可见到两种标识, 一种是设备的统一编号用于资产登记;一种是计量保障单位所标识的计量状态。除这两种标识以外, 为了型号工程单位和计量保障单位能够有一个即简洁又准确的沟通方式, 我们加帖“重点待检参数”标识。该标识由计量保障单位出具, 由型号工程单位填写贴于显著位置, 当仪器更改使用状态时, 可重新填写、贴具该标识。
四、结束语
型号工程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好的计量保障服务提供准确的量值传递, 计量保障单位能够准确的知道型号工程单位的实际需求, 才能够提供全面、细致、科学、准确的计量保障服务。在计量保障与型号工程间架设起信息沟通渠道是解决二者之间问题的简洁有效的方法。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防军工计量中的军事效益和政治效益, 并借助具体案例分析了国防军工计量为型号工程服务的现状, 提出了一些改进现状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国防军工计量,型号工程
参考文献
[1]黄涛.计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年5月
浅析计量标准期间核查 篇4
“期间核查”在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给出的定义是“根据规定程序, 为了确定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是否保持其原有状态而进行的操作”。由于期间核查对于实验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必须对期间核查引起充分的重视。
1 期间核查的必要性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明确规定:与检定/校准以及检测工作质量相关的测量设备除了必须进行检定或校准外, 还要保证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但是由于存在以下原因还要进行期间检查。
1.1 测量仪器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任何测量仪器, 由于材料的不稳定性、元器件的老化, 使用中的磨损、使用或保存环境的变化、搬运或运输等原因, 均可能引起计量性能的变化。
1.2 测量仪器检定/校准的局限性。这些测量仪器虽然能够保证测量的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 对于高准确度要求、过程复杂、结果重要的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 在管理中仅采用检定或校准的方法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其要求的。为了有效的保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持续的控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必须联合采用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的控制方法。
1.3 由于经常性的期间可查能够及时发现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以及测量仪器的变化, 因此, 能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实施控制, 不仅让结果保持在规定的要求内, 并且处于长期连续质量控制之中, 从而有效的确保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1.4 由于期间检查能够定量检定、校准和检测测量的不确定度并报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因此, 期间检查能够满足需要了解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顾客。
2 期间核查的方法
2.1 对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
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要求, 对检测仪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期间核查:第一, 传递比较法。检查时采用高一精度的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采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 然后用更加级别的计量标准进行测量, 如果两个标准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 (U95或k=2时的U, 下同) 分别为Ulab和Uref, 它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ylab和yref, 在两者的包含因子近似相等的前提下应满足:, 可忽略Uref的影响, 此时上式成为|ylab-yref|≤Ulab。
第二, 对比法。采用同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如果不能采用比较法时可采用多个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当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不同时, 采用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若被考核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ylab, 其测量不确定度为Ulab, 应满
其中:X1是被核查仪器A的测得的某参数的数值;X2是被核查仪器B的测得的某参数的数值;Ulab是实验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于传递比较法具有溯源性, 因此, 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时候才允许采用比对法。
第三, 对稳定性好以及灵敏度高的样品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并且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第四,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有标准物质的仪器设备的同时已知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其中:Xlab—测量值;Xref—标准物质指定值;Ulab—本实验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ref—参考标准的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当En≤1时, 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得到保持。
拒绝准则:当En>1时, 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状态没有得到保持, 必须查找原因或重新送检定/校准。
2.2 对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一是代用t检验法, 公式:。其中:L—代用t检验法L临界值;—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平均值;X—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标准值;R—极差值。
接受准则:当L≤L (α, n) , 其中L (α, n) 由α=0.05, n为测试次数时查代用t检验法L临界值表所得, 表明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 当L>L (α, n) 时, 表明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其中:—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平均值;x2—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标准值;U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不确定度;U2—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不确定度。
当En≤0.7时, 表明实验室保持该标准物质量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当En>1时, 表明实验室没有保持该标准物质量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当0.7<En≤1时, 则表明该标准物质稳定性和准确性状态接近临界状态。
3 期间核查频次
期间检查通常在仪器设备两次周期检定间隔时间中期进行;在使用量值比对项目的主要计量标准器之前进行期间检查;对计量标准、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发生疑问的, 检测人员及时对怀疑的装置或设备进行期间检查;特殊情况则根据需要确定;质量管理部门的期间核查实施计划应当根据计量标准器和检测设备的周检时间确定。
4 期间核查记录
期间核查记录不仅是证明测量仪器在某个时刻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的证据, 更是分析数据以及为下次期间核查提供对比数据的依据。为了使得多次测量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在核查过程中所有影响结果数据的环节都应当记录, 并且确定信息充分以及内容完整。主要包括依据的技术文件、被核查仪器的信息、环境参数以及原始数据计量、拟采取措施的建议等。表格和图是核查记录的两种基本形式, 并且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保存和管理原始数据和核查曲线图。此外, 为了便于更新和查阅数据, 还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核查记录。
由于在实验室的管理中, 期间核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为了确保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的准确率, 实验室应当对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摘要:期间核查在实际工作中也被称作“运行检查”或“中间检查”, 是指为了保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实验室自身使用适当的技术以及校准方法对两次定期检定之间的设备进行的多次检查。期间核查的对象是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其目的 就是为了确保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是否保持原有状态。
关键词:计量标准,期间核查,法定计量
参考文献
[1]JJF1069-2012, 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规范[S].
[2]JJF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S].
国防计量标准 篇5
为了解甘肃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及授权检定检验机构标准装置的技术状况和考核检定人员的技术能力,确保甘肃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实验室的检定综合能力达到良好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保证甘肃省量值的准确一致。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于2015年组织甘肃省心电图机计量比对,主导实验室为甘肃省计量研究院,参加比对实验室为甘肃省各地州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及申请参加的授权检定机构。
为了圆满完成本次比对工作,作为主导实验室的甘肃省计量研究院,根据甘肃省的比对要求,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组织工作。
2 参比实验室
参加此次比对的实验室是甘肃省各地州市法定计量机构及授权检定机构的实验室,共有13家。13家(不包括主导实验室)参比实验室全部都建立了心电图机的计量标准。
3 比对准备工作
3.1 比对技术方案准备
3.1.1 比对的依据、内容
本次比对的技术依据是:
JJG543-2008《心电图机》计量检定规程
JJF1117-2010《计量比对》技术规范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
本次比对的内容为:
参比实验室使用本单位的计量标准器,对比对样品,依据JJG543-2008《心电图机》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检定项目:内定标电压、电压测量、时间间隔、幅频特性。通过检定给出检定结果,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并给出各个检定项目测量点的不确定度。
3.1.2 比对文件的准备
作为主导实验,根据比对工作的需要,参照相关的技术文件,起草了“甘肃省心电图机比对实施细则”,经过多次征求意见、讨论和修改,得到了全体参比实验室的确认,保证了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比对样品
4.1 比对样品介绍
本次比对使用的样品为:
生产厂家: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型号:SE-1200十二道心电图机
本次比对用比对样品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内著名生产商生产的心电图机,性能稳定,能够代表国内当前的心电图机使用情况,所以,通过讨论,比对样品最终选择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E-1200十二道心电图机。
4.2 比对样品的稳定性试验
4.2.1 比对样品稳定性评定
本次比对样品是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SE-1200十二道心电图机,编号为:106753-M11A02500023。根据比对安排,为了保证仪器在比对过程中的技术指标稳定,主导实验室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试验,从8月份到9月份连续2个月对仪器的主要计量性能指标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考核,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2个月的稳定性考核,所有检定项目的稳定性都小于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比对样品在传递之前的稳定性良好,根据实施细则的要求,传递标准满足比对要求。
4.2.2 比对样品不稳定性对测量结果影响uoi的计算
为了很好地完成此次的比对工作,在比对开始前2个月和比对样品返回之后,对比对样品的稳定性进行了评定,对比对样品共计测量7次,通过贝塞尔公式计算此次比对样品的稳定性带给比对结果评估的影响,则比对样品在比对期间的不稳定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uoi如表2所示。
5 主导实验室的测量数据
比对实施细则规定,本次比对的参考值由主导实验室提供,主导实验室对传递标准在比对前5次测量数据和比对后1次测量数据共6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为参考值,测量数据如表3所示。
6 比对结果汇总及评价
此次心电图机的比对项目包括内定标电压、电压测量、时间间隔和幅频特性,测量结果评价方法采用En值评估。
(1)内定标电压测量结果、结果评价及结果分布图,见表4和图1所示。
(2)时间间隔测量结果、结果评价及结果分布图见表5和图2所示。
(3)幅频特性测量结果及结果评价见表6和图3所示。
7 总结
7.1 比对结果
本次量值比对工作,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甘肃省计量研究院和13个参比实验室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都按时参加了比对试验,其中12个参比实验室按时提交了比对原始数据、比对报告、不确定度报告等相关材料,按时完成了比对的相关工作,1个参比实验室未能按时提交比对总结报告,完成率92.3%。结合本报告给出的比对数据、结果,得到以下结论:比对工作基本达到目标,其中:1个实验室实验数据处理不正确,无法对其测量结果评定,2个实验室存在数据泄漏与串通情况,4个实验室有部分比对项目En值大于1,8个实验室比对结果基本满意。
7.2 改进建议
从此次的比对结果来看,甘肃省范围内的心电图机计量值比对的整体水平基本满意,计量标准装置符合要求,计量检定人员对技术规范的理解准确,测量操作程序和数据处理正确,不确定度分析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心电图机量值传递的要求。但是比对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供大家借鉴和讨论:
(1)个别实验室的记录存在笔误、信息填写不完整现象,此类问题直接影响证书及记录的质量,应尽量杜绝。
(2)在比对过程中,各参比实验室对比对实施细则的执行程度上有差异,个别实验室提供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未按照细则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提供的不确定度结果单位不一致,对最终的比对结果分析带来了不利因素建议在今后的比对实验中严格执行比对细则,更利于比对工作的开展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
(3)实施细则中对保密性进行了规定,在比对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之前,所有参比人员均应对比对数据保密,不允许出现任何数据串通和泄露与比对数据有关的信息。在这次的比对中,有两个参比实验室出现比对数据泄露和数据串通的问题。
(4)本次比对工作结束后,有1个单位未能按时提交比对数据、比对报告、不确定度报告等相关材料,无法对其比对工作进行评定。
(5)本次比对中,有1个单位出现比对数据、比对报告及不确定度报告严重错误问题,评定结果出现异常,不参与此次数据评定。
(6)参比实验室比对结束后,提交的比对数据、比对报告、比对不确定度报告中出现了比对试验结果、报告、记录和比对原始数据不相符的问题。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发现比对试验结果中没有相关项目的原始数据,但在原始记录中出现这些项目的数据,数据来源有问题,存在数据造假。
(7)比对结果分析表明,4个参比实验室的比对结果存在En值大于1,分析主要是参比人员对数据的测量过程出现的误差太大导致。
通过此次比对,为保证甘肃省心电图机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各参加比对实验室对本次比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测量数据找出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3)进一步加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比对规范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检定中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
(4)加强计量标准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在检定周期内保证进行期间核查,确保计量标准装置出具数据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G543-2008心电图机计量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117-2010计量比对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
[4]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SE-1200十二道心电图机说明书[Z].深圳: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027-2007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