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改革

2024-09-28

电视改革(通用12篇)

电视改革 篇1

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要求, 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要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 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树立新闻战线良好形象。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就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计民生的重要职责, 特别是作为地市电视台新闻节目而言, 时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的立台根本, 其内容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 与群众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时效性、政治性、导向性、政策性的特点, 都使其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对象, 成为政府形象、舆论导向的风向标。近年来, 伴随着群众理解水平、法制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百姓逐步改变了对时政新闻的看法, 普遍希望时政新闻不仅只关注政策、政府的变化和动向, 而且更应该更多地关注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想法, 这也使得时政新闻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当前新闻战线正在进行的“走、转、改”的活动中, 时政新闻必须摆脱以往模式的桎梏, 适应多方面的需求, 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 满足群众的呼声。

时政新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见》中明确指出新闻工作要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 这也成为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的。时政新闻作为一种反映党和政府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方式, 应该是与每一个普通大众密切相关的, 也应当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时政新闻成为了领导的工作日志、政府会议的布告栏, 而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这也使得大众对时政新闻始终热情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报道角度单一, 居高和寡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时政新闻政治性、严谨性等特点的制约, 电视时政新闻往往将角度更多的放在的领导身上、放在了会议上, 造成公式化、模块化的弊端。大量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充斥着电视画面, 新闻中往往将角度更多的放在了领导活动和会议内容本身, 新闻要素的基本内容是面面俱到, 但是唯一缺少的是对活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给予的关注不够, 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 往往照搬央视、省台的新闻报道模式, 始终把报道角度定为在仰视上, 高高在上、忽视普通群众的需求, 也造成大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不高, 无法通过新闻理解领导活动、各类会议、政策法规的实际的意义, 从而形成目前时政新闻脱离基层群众生活、曲高和寡的问题。

2. 报道模式僵化, 墨守成规

以会议报道画面为例, 往往是从会议标题开始, 尔后是与会领导的逐一显示, 接下来是会场全景或中景或是对会场不同角度的扫描, 最后再次显示领导形象。这一模式单调枯燥, 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似乎让每一个新闻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观众们则食之无味, 把新闻变成了单调“相亲会”。而这种模式是不是适应所有会议、是不是能够达到宣传会议精神、是不是能够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则无人关注。从记者到编导似乎都把所有的会议报道放在了同一个框架内, 虽然操作快捷、使用方便, 但这种形式主义的模式恰恰是此次“走转改”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

3. 报道内容呆板, 毫无生机

刘云山同志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 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 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时政新闻而言, 其内容与百姓关系密切, 应当更具生机和活力, 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报道的内容过于呆板, 将会议与领导放在突出的、唯一的地位中, 忽视百姓的需要, 造成报道的内容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4.报道语言干瘪, 死板硬套

刘云山指出, 群众是语言大师, 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有生活气息。只有了解掌握群众语言, 善于运用群众语言, 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为群众所喜爱、所接受。时政新闻由于自身的特点, 似乎一直以来让人觉得, 其报道方式应当不能参加任何情绪, 语言文字应当准确无误, 不能沾染半分人见烟火, 不然就无法显现时政新闻的严肃性, 以至于导致报道文字、语言生硬、刻板、干瘪, 距离大众生活很远, 有时甚至带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口气, 也导致了时政新闻不为百姓所喜爱。

5.新闻解读浅薄, 浮于表面

时政新闻, 其内容大多与基层百姓息息相关, 但这种关联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文件上、领导讲话上, 普通百姓大多也不能从文件上、讲话中领悟到其实质的内容。因此, 就需要有人帮助百姓们透过文件、讲话的表面看到其内在的具体内容。但现实的情况, 往往是报道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 或是仅是对文件、讲话照搬照抄、照本宣科, 或是进行了解读, 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无法准确、有效地对文件进行解读, 虽然听起来辞藻华丽, 朗朗上口, 却言之无物, 难以帮助百姓看到报道的重点。

改革时政新闻的意见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 更应当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特别对于时政新闻来讲, 其面对的群体是群众, 与新闻内容关系最密切的也是群众。因此, 时政新闻改革必须围绕群众路线进行, 才能切实将“走转改”活动落到实处。

1.迈开步子, 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

走基层,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田间地头, 切实与不同百姓进行沟通, 了解百姓疾苦, 知道百姓所急所需。时政新闻的内容与百姓密切相关, 但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百姓所需, 往往对新闻不加筛选、加工, 采取一锅烩、一刀切的策略, 在报道时想当然的确定报道重点, 而对这些重点是否是百姓关心的重点毫不关心。俗话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时政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办公室中走出来, 迈开步子到基层群众当中, 切实了解群众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报道时准确把握新闻的焦点, 提高新闻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扑下身子, 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改文风, 就是要克服以往八股文的刻板模式, 自觉做到不媚俗, 力求言之有物、简洁明快, 如清风拂面。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时也指出, 新闻报道要有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而要到达这一效果, 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就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了。每个新闻人都要树立本领恐慌的思想, 将活到老学到老落实到实处, 特别是时政新闻工作者, 每天面临的都是新的情况, 新的内容, 如果一味的照搬照抄, 墨守成规, 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的。工作者要切实扑下身子, 在工作之余, 能够在板凳上坐得住, 对书本能看得下, 只有这样才能敏锐的把握时政新闻的重点, 才有能力改变时政新闻传统的干瘪、僵硬的表达方式, 将新闻活生生的传达给观众, 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录音机、传话筒。

3. 变换手法, 树立时政新闻新的形象

变换手法, 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做一改变, 打破固定模式的桎梏。电视台要积极与所在地的党委和政府进行积极有效沟通, 力争得到领导的支持和认同, 从而为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会议报道为例, 这是时政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报道方式往往将不少时间用在了介绍会议主持人、与会人员、发言者等等方面, 这一固定程式的报道方式, 虽然在格局是较为严谨, 但对会议核心内容关注的不够突出, 枝枝蔓蔓太多, 影响了新闻自身的效果。在镜头的选取上, 可以摆脱片面突出会议场面的情况, 加大会议背景图片、视频的选取力度, 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动性, 使会议的宗旨能够更为形象的表达出来。

4. 转换视角, 从百姓角度看时政新闻刘云山同志指出, 新闻要精心策划

选题视角,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 全面反映人民群众投身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 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 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 展示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保山市而言, 其位于云南省西部, 外与缅甸山水相依, 内与大理、怒江等4州市相连, 国境线长167.78公里, 辖1区4县, 总人口近250万人, 有世居少数民族13个, 占总人口的10%, 同时也有着不少华侨、侨眷、归侨, 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中国著名侨乡。人口分布散、人口结构复杂。因此, 时政新闻的报道更要采取多角度的方式, 让每个群体都能够在新闻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方式, 站在百姓的立场, 用百姓的角度和心态去看待时政新闻;抓住百姓关注的话题, 真正实现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

5. 转变观念, 深入解读时政新闻内涵

时政新闻的解读是提高新闻宣传力度、满足普通百姓需要的重要方式。要注重转变思维方式, 真正把百姓的需要放在解读的重要位置。一方面, 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时政新闻中的政策既然是给受众看的, 就应该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否则不仅会造成政策解读障碍, 也会使政策效率“打折扣”。克服以往对照文件认真宣讲的模式, 用生活化的语言让百姓了解政府政策的目的、意见、方法等等, 提高文件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 要提高时政新闻解读的深度。从单纯的对文件、政策的解答上转变为对文件、政策出台的原因、背景, 对文件施行后对百姓的影响以及百姓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科学使用上, 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能够从思想上提高对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认同感, 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摘要:2011年, 随着中宣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 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 将时政新闻办出特点, 跳出以往模式的制约, 真正成为普通百姓喜爱的栏目就是落实“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目前时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入手, 进而从深入基层、提高自我素质、改变报道模式、转换报道视角、提高新闻解读质量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的意见建议。

电视改革 篇2

随着汉江集团发展战略不断向前推进,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面对着新形式、新任务,汉江集团电视台不仅仅是丰富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传播媒介,更要成为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充分发挥企业电视宣传优势,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发展服务。笔者就近一年来工作,浅谈自己感想。

一、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好企业电视的宣传教育作用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减员增效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面对新情况,企业电视台充分发挥好电视媒体的宣传优势,特别是对职工群众关心的企业面临形势等热点、难点问题,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正面报道,正确引导热点、难点问题,满足了职工群众的需求,受到了广泛欢迎,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

二、紧紧围绕汉江集团公司中心工作,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

1、服务大局、服务中心,要为汉江集团公司的发展,深化改革服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服务。作为企业电视人,对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增强时代感,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针对性和主动性,在宣传工作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潘口水电站截流工程报道中,汉江集团电视台全员出动,在雨天分四个采访小组全面跟踪报道工程截流进展情况。在工程顺利成功截流当天,电视台负责专班制作和播出截流新闻报道和工程截流实况录像节目,使广大集团员工及时地了解到汉江集团在水电开发项目工程上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树立了企业形象。

电视作为重要的新闻传媒之一,通过电视屏幕,可以形象地向观

众传递新闻信息,以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直接作用于听众的感知器官,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传播迅速,易为人们接受。在每年汉江集团公司召开的“三会”节目报道上,汉江集团电视台为了全面、及时、准确的报道汉江集团公司的“三会”情况,台里面从上至下做了明确分工,确保公司“三会”实况录像能在当天拍摄,当天播出,让广大职工及时了解和掌握汉江集团公司的“三会”精神。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把握大局,自觉为企业中心工作大局服务。要把促进企业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作为我们工作的准则和目标。

汉江集团职工大学成功并入武汉市长江工程技术学院,襄樊中心医院和汉江医院的成功合作,电视台在每一次节目的报道上,都坚持自觉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方针,正面宣传报道,促进了汉江集团改革,维护了汉江集团的稳定,推动了汉江集团的发展。

三、强化精品意识,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发挥好企业电视台宣传优势的同时,电视台还不断加强企业电视的宏观管理,提高宣传工作水平,推出电视精品,以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

汉江集团电视台通过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素质,逐步进行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切实服务企业,认真办好节目,在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年,汉江集团铝业公司为了庆祝建厂40周年,电视台精心组织专班人员负责宣传厂庆活动,从全方位、多角度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制做

了一部反映铝业公司40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专题片《征途》,并制作播出铝业公司庆祝建厂4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实况录像。此次电视台对厂庆活动的宣传报道得到了集团公司和铝业公司领导的好评,同时更加丰富了汉江集团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新形势面前,汉江集团电视台近年来不仅宣传了公司生产、经营、科技进步、挖潜增效、改革、加快发展等物质文明建设中的成就,而且大力宣传了公司以主题教育为手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其新闻节目、栏目、专题片等多次在省、部、委获奖,而且在十堰地区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汉江集团电视台在新闻节目和各类专题栏目的内容和形式上.还在不断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舆论宣传工作的引导水平,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办好节目,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办实事,关心职工,服务职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更好地发挥企业电视在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日本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走向 篇3

在丑闻发生后,人们纷纷拒绝缴纳收视费,拒绝缴纳收视费的电视用户曾达30%。2007年3月,NHK对东京的一些用户发出了催付通知单,称如不缴纳将对此采取法律措施。公信力的缺失和经营上的困难引发了关于日本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提案。

民营化方案

NHK的预算要获得国会的认可,对于经营者来说,往往无法抗拒来自政治上的压力,在节目的制作和经营决策等方面也难以保持独立性。实际上,握有NHK实权的都是“与国会斡旋”的能手。

池田信夫教授认为,通过民营化可以摆脱该协会在财政上对政府的依赖以获得独立性,这是民营化论者的着眼点之一。民营化方案的一个主要改革措施是将委托和受托广播事业予以分离。因为在通讯与广播开始实现融合,内容和传输渠道的关系变得自由和灵活的时代,制作部门和设备部门一体化的经营形态已呈现出许多弊端,如自由度小和效率低等。

在宽带时代,已没有必要通过电波向全国播放所有的节目,如果利用光纤和通讯卫星等技术和多样的传输渠道,也可以减少在数字播放设备方面的巨大投资。这样,如果把委托和受托广播事业予以分离,将会带来莫大的效率。如日本广播协会主要行使其作为委托广播事业者的功能,主要从事节目的制作,设备部门就可以出售给民间的受托广播事业者,也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

在通信领域,经由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服务和设备正开始实现“水平分离”,如果NHK成为委托广播事业者,也就可以利用通信传输渠道在多媒体领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日本广播协会的民营化将是实现通信和广播融合的第一步。通过改制,如果日本广播协会已成为委托广播事业者,也就是成了制作节目的企业,就可以把各个频道分别出售给民间企业。其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和NTT那样,先由政府接手,然后通过上市来进行出售,最为重要的是使其成为100%的民间股份公司。

人们对日本广播协会的民营化最担心是,收视率将会成为主要导向,从而忽视了节目内容,品位不高的电视节目将会充斥电视频道。有观点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早在16年前,NHK就已经开始开办了收费电视的播放业务。只有安装了接收器的用户才能接收到日本广播协会的卫星节目,日本广播协会所收取的实际上是接收费,这种经营方式并没有导致日本广播协会节目质量的下降。

维持公营体制的自我更新措施

日本广播协会虽然不以赢利为主要目标,但近年来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收视率,在市场的分割上也时常与民营电视台发生摩擦,日本广播协会在某种程度上已与民营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而民营化将会进一步强化两者之间的竞争。有观点称民营化之后,NHK在经营是只能依靠广告。而且,在广告市场上NHK将会和民营电视台产生竞争。由此而来的结果是广告收入的降低。这最终将导致电视节目制作经费的减少,并带来电视节目质量的下降。此外,没有得到广告赞助的节目有可能就被舍弃,对提供广告的大企业不利的节目也难以得到播放。

尽管在日本政府内部存在着要对NHK进行彻底改革的意见,但由于政府最高决策层存在顾忌,试图将NHK进行民营化的计划一时难以推行下去。在2006年1月20日举行的竹中内务大臣的个人恳谈会上,就“公共广播是必要的”这一问题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也就决定了NHK改制的方向。对于NHK的改革也只能在原有的框架中来进行。

2006年1月24日,NHK公布了为期3年的“经营计划”,其目标是继续履行公共广播的职责,力争在3年内提高收视费的收入,维持财政上的安定;以能为人们所信赖的公共广播为目标,推进在经营上的改革;竭尽全力做“只有NHK才能做的”广播事业;探求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NHK所应采取的经营方针。

为了取信于社会,改善NHK的形象和运营机制,新会长桥本元一在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如对出差次数多的职员予以警告、出差后要提交相应的收据等;请丰田公司的专务金田新任外部理事,在经营上开始借鉴民营公司的运作方式;加强经营委员会的监督权限;实施业绩考核制度;为削减臃肿的机构,在今后的3年内裁减1200名职员等。

此外,还有方案就NHK今后的机构精简提出了具体的措施:(1)NHK应继续保留的频道是综合、教育、BS(1)、AM(第1和第2 )应保留的制作业务是节目的编排和报道、制作(其中的报道、文化和教育)等。(2)应委托出去的业务是BS(2)频道、FM;将分别成立子公司以从事制作业务(其中的娱乐、体育类)、传输和国际广播业务。譬如,就国际广播来说,可以寻求赞助者以筹措制作费用。

问题与思考

NHK的困境实际上也是公共服务广播电视体制所面临的挑战。围绕NHK改制的争论反映出了公共服务广播体制的日益僵化、新技术对旧有的媒介经营模式所带来的冲击等一系列问题。

如今,通信和广电行业正日趋融合,但在日本却依然存在着严格的行业壁垒。NHK所经营的业务内容受到《广播法》的限制。《广播法》虽几经修改,但总在制约着NHK的发展。如何利用新技术、如何放宽管制、制定相应的法规,消除行业间的壁垒和拓展业务范围,以使广电事业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时代的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已向国会提出了修改《广播法》的方案,争取从2008年开始通过互联网提供内容服务。

其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旧有的媒介规范已失去了有效性,公共广播体制开始面临着不得不予以重组的困境。到20世纪末,公共服务广播电视(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的理念在西方传媒业界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公共服务广播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受众是消极的,只是在一味地消费积极的传播者所灌输给他们的“有益”的信息。但在多媒体和多频道的技术环境下,媒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化,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公共服务广播存在的基础。

尤为人们所指出的是,公共服务广播需要依赖相关的管制法规来运营,但这些旧有的制度已无法适应新的媒介技术环境。因此,有观点认为,公共服务广播应被公共利益广播电视(Public Interest Broadcasting)所取代。针对这一现实,撒切尔政府曾试图对现有的广播制度进行改革,孔雀委员会(Peacock Committe)也就废除许可费、以广告收入作为BBC资金来源的可能性进行了调查。但因公共服务广播的理念由此而难以得到贯彻等原因,这一方案最终未能得以实施。

在某种程度上,主张日本广播协会民营化的论点,也是对20世纪末期在英国未能推行的关于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改革方案的再探讨,改革的方案虽被暂时搁置了下来,但其发展动向应予以关注。

一般来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治家很少公开地对媒介施加压力以获取政治利益。但这种情况在日本却可以成为一个例外。在这种意义上,NHK的更新之路不仅在于公营和民营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建立起能使其获得独立精神的制度。目前,日本所采取的是在维持公营体制的框架下进行自我更新的措施,在法制上仍没有建树,因而这种改革的有效性值得研究。

试论电视新闻改革 篇4

1 电视新闻的现状

中国电视新闻在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同世界电视发达国家相比, 今天中国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报道范围等方面同世界基本上保持同步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例如:1987年底中央电视台引进ENG, 使报道深度进一步加深, 使大型的现场报道能够从多角度, 多侧面立体化拍摄。1984年, 国庆报道使用了5辆转播车, 22台摄像机, 14套微波设备, 通过太平洋和印度洋卫星传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引进ENG一体化摄录机, 与一体化摄像机相配套的编辑机体积小, 操作方便, 可以做慢动作, 快速图像等特技。一体化摄录机的引进为电视记者报道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有力条件。今天,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电视新闻内容日趋丰富, 时效明显提高, 现场报道日益增多, 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获得突破性进展;各类新闻专栏节目相继开办;电视新闻工作者队伍逐步扩大;新闻采集、录制、传递设备不断更新;电视新闻的影响波及全国观众数以亿计, 可以说,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以电视媒介优势和电视自身的发展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电视新闻经过艰难、曲折、徘徊终于出现新的飞跃。在电视新闻报道飞跃发展阶段, 新闻写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因此, 实施“精品”战略, 提高节目质量仍然是我们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实践, 打造出更多观众喜欢的“品牌”新闻节目, 树立起电视台的整体形象, 提高收视率。

2 电视新闻传播特征

电视新闻以视听兼备, 形声并茂的独特优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随着通讯卫星技术的运用, 使电视在远距离传播新闻的时效上, 都可以与新闻事件“同步”进, 转瞬之间, 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便能跨洲越洋, 传遍世界。

2.1 声画兼备

电视新闻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画面、字幕诉诸视觉, 实况音响诉诸听觉, 符号的多样性, 感知的多声道, 决定了电视新闻具有不同于报刊和广播新闻的特点, 即声画兼备易于知的特点。

2.2 视听结合

电视新闻传播特性决定了它不可偏废“视”与“听”的任何一方面。即使没有语言, 人们也可以通过画面, 清楚地了解记者的意图。捕捉了真实、典型的直观画面, 新闻更显得真实可信。

2.3 电视新闻的双线互补性

电视同时运用声音和图像, 它是声音线和图像线并行的线性传播。画面、声音的连续性及其交互作用, 赋予电视新闻以双线互补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a.声画合一;就是声音和画面同时表达同一内容的叙述。b.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个新闻内容, 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 又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为新闻服务。电视新闻的双线互补, 决不是声音、画面齐头并进, 就电视的传播特点说, 它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画面方面, 而声音则可适当间断。充分理解并善于利用声音的可间断性, 为观众腾出理解车面或思考声音内容的时间, 将有利于增强双线互补的传播优势。

3 对电视新闻改革的几点体会

3.1 全面提高专业技能, 重视电视新闻写作

社会的迅速发展, 观众对新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对新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电视新闻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的电视新闻写作, 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模式, 善于在变化中探求新闻写作表达方式和风格的多样化, 从而更好地适应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基于电视传播的特点, 应当强调电视新闻节目努力用图像说话, 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新闻的写作。我们已步入经济知识时代, 没有对知识的积累, 大脑空空荡荡, 可以说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富有说服力的感染力的文稿的, 而实现思维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创新就更无从谈起。记者应加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法学等知识的学习, 并通过研究受众心理体验和思维轨道进行文字的谋篇布局, 充分调动起受众的感觉、视觉、听觉等功能, 使自己的报道赢得人们的关注, 打动人们的内心。

3.2 加强电视新闻报道深度

人们通过收看电视新闻获得大量的新闻信息, 因而电视新闻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受众不仅对动态报道感兴趣, 而且对于一些重大事件, 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有强烈的知情需求。因此新闻报道不能停留在浅层上, 即不能只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 而不涉及“为什么”不回答前因后果, 不揭示事件的本质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向。电视新闻报要有深度是受众的需要, 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常见的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有:电视专题报道, 也可叫作新闻专题片或者记录片。它类似报纸的通讯、特写、长篇报道、调查报告等。记录者要通过采访, 确定主题, 把典型事例提炼出来作主线, 将其他事实概括起来作陪衬, 做到点面结合, 以点带面, 用生动又有说服力的事例把理性的思辩体现在报道中, 给电视新闻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报道的内容要维护民众的人格尊严, 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 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倡导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文明风尚, 弘扬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信念。以启迪人的思想, 激励人的精神, 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充分体新闻在更高层次上的人文关怀。

3.3 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优势

a.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有镜头意识。记者在拍摄中必须全身心投入, 做到:根据现场情况, 仔细观察周围环境, 拍摄最佳镜头;随时根据新闻事件变化抓拍、抢拍和追拍一些有价值的镜头, 通过现场采方捕捉到具有鲜明个性的典型镜头。

b.在新闻采访中要巧妙地运用同期声, 使画面“活”起来, 在新闻现场采访中, 恰当地运用同期声会使新闻报道人的形象丰满, 环境气氛更加活跃。

c.新闻画面要说明一定的思想或传播一定的信息。只有把导向正确, 新闻价值高, 信息含量大的镜头编入画面中, 才能达到电视新闻预期的宣传效果。

3.4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各地方台新闻节目中有不少是以某个人物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进行叙述报道的, 我们把它称之为故事化的电视新闻。即采用纪实性的电视手法来反映某一个新闻事件。

电视新闻故事化力求记录正在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老百姓发自内心不加修饰的大白话, 以及与之相一致的人物行为, 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 这就让观众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 从而对新闻事实的投资形式产生认同。故事化的电视新闻以崭新的形式丰富了新闻节目, 为电视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 要紧紧把握时代节奏感,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 紧紧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 为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当好舆论先锋。

摘要: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开播于1958年5月1日, 当是呼号还是“北京电视台”。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一套节目每天的开播时间都是早晨8:00, 全国人民上班的时候央视节目也开始上班了。这与一个国家电视台的形象和地位很不相称。1993年, 现任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的孙玉胜, 受命参与创办了《东方时空》, 《东方时空》的开播, 不仅打破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 而且给电视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志。如今我国已加入WTO, 面对新形势, 既有机遇, 也有挑战。在电视新闻的创作上, 我们更应该捷足先登, 进行改革发展, 最终达到适应观众的需求,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电视改革 篇5

1.1实验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我国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院校很多,但在众多院校中普遍存在实验教学设备缺少的现状,偏向于重视理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实验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把学生局限于在课堂上,学生缺少自己动手拍摄、创作、编辑等实践,对于项目设计也是顺应教师设计按步进行,学生缺少实践,无法很好地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节目的创新也更有难度。

1.2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应由策划、编辑、导演、拍摄、录制、制作等组成,形成科学化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人员和实验设施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课程的完善性,一部分教师注重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实验教学体系链条中断,例如,开设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新闻的写作,而忽略了新闻采访的实践,学生只停留在写作层面[1]。

1.3实验教学课时不足,实验设备缺少

目前,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验教学课时较少,而每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并且实验设备缺少,实验课教学中,学生都是按组进行,每个学生使用实验器材的次数有限,很难达到熟练使用实验设备的地步,并且实验项目周期较长,这样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任务完成率,很多实验实施学生在课下无法接触到,这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需求远远无法得到满足。

1.4实验教学目的性不强

我国新课改在逐步深入,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应随之更新,实验教学需要根据这一学科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增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性。学生在实验课上往往只是浅显地懂得设备的理论操作,无法达到熟练的掌握运用,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的广播电视设备感到手忙脚乱,实验教学目的性不强,导致不能发挥专业实验课程对学生交流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

1.5实验教学方法不丰富

以改革促进县级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篇6

县级电视台要想大刀阔斧的改革,必须打破旧有机制,实行完全频道制,全部职工重新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人人头上有指标,全员创收,人人创业,向改革要效益,向创新要发展。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媒体经营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把握正确导向,发展事业产业,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作用,坚持正确的办台方向和舆论导向,牢固树立“节目立台、经营强台、文化兴台”理念,加快节目创优,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节目生产、经营创收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员工价值,促进事业发展。通过重塑管理架构、理顺分配机制、清晰频道定位,实现运行高效顺畅、节目影响扩大、创收能力增强、事业快速发展的目的。

要坚持“新闻立台、经营活台、改革强台、人才兴台”的发展理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方式;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原则;坚持“目标管理、量化考评,绩效第一、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定责到岗、定岗到人”的科学管理机制,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小步快走、和谐布局、按劳分配、搞活机制、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使改革有序推进和深化。

要解决好薪酬分配这个核心,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实行绩效管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调动积极性,汇聚正能量;理顺好节目和创收的关系,打破节目和创收关联度小、两张皮的现象,强化节目是产品、广告是销售、产决定销、销促进产、产销衔接、共促共赢的意识和观念,努力提高节目的影响力、收视率、吸附力和广告的营销力、拓展力、成效力,实现节目和广告的良性互动,相互支撑。通过改革,推进电视台机构设置更加顺畅、机制运行更加灵活、岗位管理更加科学、绩效考核更加规范、薪酬分配更加合理、人才引力更加突出、队伍素质更加提高、竞争实力更加增强,力争经过1—3年的时间,使本级电视台在同类行业中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影响力话语权位居前列,为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大的贡献。

笔者认为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改革:

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向管理要效益。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县级电视台目前的体制,所以要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管理机制,顺应事业产业的发展需要,用较快的时间办台思维从“养人”到“养事业”,从“办节目”到运营媒体的转变。要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打破身份界限,电视台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优化组合一个人人追求梦想、创新奉献的青春团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公平的考核体系,特别是在分配制度上,强调绩效管理,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惯例,实行多劳多得、加班加费、干好多奖的分配制度,让大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收热情和工作干劲,每月、每季、每半年、每一年都进行创收排名,对于完成任务的,工资、奖金马上发放,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营创收奠定坚实基础。要招聘专业人才,建立新的用人机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自己的岗位,同时宽进严用、末位淘汰、严格考核、严格管理,促进新聘用人员迅速成长,促使他们在各个岗位上担当重任;重视主持人业务素质的提高,把加强学习和培训发在首位,邀请专家定期授课,安排主持人外相互学习;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结对帮扶,采取一带一、一带二、一带三等方式,在采访、编辑、制作等方面授业解惑、指导促进,帮助新招聘人员迅速成长;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大胆使用新人,让新人担当重任,接收锻炼考验,全面贯彻能者上、庸者下的用才理念,对新老同志一视同仁,对工作负责、能力突出者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在工作能够独当一面者破格提拔重用。

其次要转变发展理念,向创新要效益。要增强频道影响力,加强电视形象宣传,深入基层宣传,和观众产生良好互动,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活动搞到社区、农村,让电视台的节目迅速走进百姓心中,增强品牌影响力,拉动收视率。要转变电视广告向企业、商户要钱的经营理念,让频道向专业化、精细化迈进,转变观念,提升自身服务企业的能力,做好广告营销,让人人都成为策划家,个个都是营销员,学会宣传策划,懂得企业经营,了解心理攻关,掌握市场风向,让客户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帮着老板挣钱。要搞好活动,整合资源拉动创收,让电视台的经营创收模式由单纯的电视广告创收逐步转变为大活动创收。

第三要办好栏目,创新节目。适当引进一批优秀节目,各频道进行适度包装,增加本土化特色,使之接地气,老百姓爱看,保证收视率。突出节目的社会功能,办群众喜爱的栏目、节目。

第四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手机客户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好电视节目、广告经营,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好网络营销,实现广播电视网络的新突破。

总之,县级广播电视台只有改革才能够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够有活力,通过改革创新,县级电视台一定会迎来加快发展的春天,广播电视产业一定会进一步实现快速发展。

小议消费社会的电视改革 篇7

一、消费主义的兴盛———更多的符号价值需求

消费社会的缘起, 首先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二战后, 西方经济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生长期, 许多用“后”字开头的新名词开始充斥在学术界的各个领域, 后现代社会、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等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社会的变化,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让·鲍德里亚敏锐地捕捉到了巨变前奏的气息, 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消费社会中“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1]

符号价值是消费社会的明显特征。比如, 一个成功男士, 不但西服笔挺, 而且还需要个性的香水、功能强大的剃须刀、最新款的手机、低调奢华的钱包等等, 好多看似不相关的商品到了消费社会, 都会被重新包装, 拥有新的符号价值, 从而更好地获得价值。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强调的是多样消费、系列消费, 在这之中, 任何一件商品都是其他商品的暗示者和召唤者。

商品的价值能够从自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价值, 其中的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使用价值, 而是其中的商品意义。消费主义鼓励的就是符号消费。“一件商品, 无论是一辆汽车、一款大衣、一瓶香水, 都具有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 这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彰显它的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 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2]

在消费主义的游戏规则下, 电视生产的产品如何拥有高级的符号价值?在熟知了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的一切法则后, 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由此带来的大众媒介传播环境的巨变。

二、传播环境的巨变———机遇与挑战并存

消费社会的来临, 让大众媒体的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的媒介开始强烈地表现出“过度”的特征:频道源的过剩、新兴媒体的繁荣加上民间影像的崛起, 电视曾经几乎唯一的全息媒介的优势开始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初期, “等”电视成为大众的观赏习惯, 在当时电视内容饥渴年代创下收视率90%的电视剧《渴望》也成了当时一个时代的证明, 成为如今消费社会不可复制的神话。站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电视的受众由过去的“两眼望穿”到“不知所选”, 打开电视, 央视、卫视、专业频道, 近百个形形色色的电视频道播出着五花八门的节目, 频道源的绝对过剩带来了电视观赏的随机性、随意性、零散性和生活性, 加上电视数字技术的迅速推广, “挑”电视成为了当下大众的观赏习惯。用一句网友的话来形容:“太多该看的没有看, 又看了太多不该看的, 更可悲的是自己也不知道哪些该看, 哪些不该看。”浮躁的社会、律动的生活, 电视和大众一起狂欢, 越来越多内容同质化的娱乐节目充斥着荧屏, 电视繁荣的背后, 付出的是其地位和品格动摇的惨痛代价。

互联网方兴未艾, 呈几何式发展, 四通八达的网络让台湾的综艺娱乐红极一时, 让美国的电视连续剧不再遥远, 让日韩风潮成为90后的一个代名词。原来框在电视机里的视频开始在新兴科技的带动下, 流动在许多城市生活的空间里。户外有大屏幕电视, 地铁里、电梯间、公交上, 甚至医院里、长途大巴上都有自己的视频节目, 手机电视、楼宇电视、3G视频、MP4、PSP等等, 如此眼花缭乱的新兴媒体层出不穷, 电视的受众开始越变越少, 电视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乐观地看, 视频模式的繁荣恰恰说明了声音和画面结合的全息媒介永远是大众传播的王者, 电视似乎在以“多细胞裂变”的方式扩大着自己的宣传地盘。然而, 悲观的是, 传统的电视却在这样的花花世界中, 成为受众消费者的过气商品。

民间影像的创作风潮迭起, DV机、电脑编辑软件、手机等等, 让本是技术精英执掌的传播工具沦为大众的街头玩具。视频和剪辑技术迅速的民间化, 加之播出平台的网络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业余人”成为电视业内精英的竞争对手。

三、内容、观众、市场三位一体———电视改革方兴未艾

消费社会让电视从市场的稀缺资源变成了常态资源, 让曾经垄断市民生活的电视从高姿态的俯视观众到现在把“观众就是上帝”的思想植入血液。电视应该如何为自己寻找更多的符号价值, 从而形成一个群体的符号价值理念, 带动一个频道甚至一个传媒集团的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打赢一切可能的竞争对手?以内容为王, 观众为本, 做足市场的功课, 立足这三点, 电视才能在刚刚上路的改革大道上步履轻盈。

(一) 内容为王:以符号价值带动使用价值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只有有内容的电视节目才有可看性。在消费社会中, 当一切物质都不同层面地抛向市场, 成为待价的商品时, 电视节目本身的使用价值和附加其上的符号价值是电视是否能获得价值、获得市场认可的唯一途径。

1.积极的娱乐:快乐就是电视最大的使用价值

消费社会里, 电视被种种拖沓的长镜头、缺乏戏剧的平铺直叙和零度思考的白痴娱乐充斥着, 所谓的历史意义、人文精神、理性品格都渐渐被娱乐世界的感官欲望所吞噬。与之对应的是浮躁律动的社会, 人们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 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打开电视时, 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成为一个坐在沙发上任意释放感情的“土豆”, 于是, 更多电视开始朝着消费文化“无深度、片断性、重复性”的方向发展, 电视成为受众心灵狂欢的一种工具。

积极的娱乐, 是相对于一笑而过的浅表甚至媚俗的没有太多深刻意义的消极娱乐而言的, 它的宗旨就是让观众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收看电视, 并且能在深层次的精神领域获得愉悦的同时得到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可以说, 积极的娱乐最大的魅力在于, 能够打破电视娱乐至死的恶咒, 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自我心灵上的营养。

以“快乐”打头的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 就用歌唱比赛选秀的方式告诉观众快乐的真谛。说快男是一种积极的娱乐, 在于它在快乐包装的背后, 更多的呈现出了选手快乐狂欢之外的努力、彷徨、胆怯等等与快乐对立的情愫, 让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能够在这种圆形人物的全面秀中, 融入自己的感情, 从而建立他们与节目的认同感, 节目的品牌自此得以常青。

2.独一的个性:特别才能创造电视最大的符号价值

梅兰芳曾说,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 电视在消费社会中, 面临着太多的同质化媒体的竞争, 如何能让自己在茫茫的媒介海洋中脱颖而出, 拥有独一的个性, 是电视能够突出重围的唯一可能。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让脱口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制作团队的新宠, 于是, 一堆同质化的谈话类节目在各大电视台扎堆, 最后导致央视的《实话实说》也最终在观众疲惫的视野中淡出, 成为过气的电视节目。究其原因, 地方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一味地模仿, 却最终复制不了央视的名嘴崔永元, 因而多半只能败下。而央视的《实话实说》自从崔永元不堪压力离开后, 没能以常变常新的面孔给新老观众一个更好的感觉, 原先的忠实观众自然也几乎流失殆尽。个性, 是电视立足的根本, 然而, 永远拥有独一的个性, 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二) 观众为本:以观众基础获得市场认可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给人们以巨大的压力, 工作和生活往往都是一地鸡毛的琐碎, 做梦的时间和空间都越发萎缩。人们需要某些途径制造梦境, 轻松的、愉快的、简单的另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次真实世界。霍尔把受众的解码分成三种立场:主流霸权的、协商的和对抗的。[3]在消费社会中, 由于消费主义在电视节目中的隐蔽性, 受众与之对应的对抗式解读也就随之稀少。“文化工业炮制的流行文化就是人民自己的文化, 是人民颠覆和反抗资本的有力武器。”[4]电视成为消费社会中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费品, 作为电视价值实现者的观众, 在一切成为商品的消费社会中, 地位举足轻重。

1.为不同的观众做不同的电视

美国探索频道亚太区总监维克兰·夏纳曾经把“受众”分为受制受众和冲浪受众。他把那些去电影院花钱买约束的观众, 称之为受制受众, 而那些坐在家里手里随时拿着电视遥控器变换节目的观众, 则是冲浪受众。显而易见的, 冲浪受众会在极短的时间内, 判断一个节目是否值得自己驻足, 不管这种驻足的理由是什么, 它都是个人的。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不可能让所有的冲浪受众为之疯狂, 电视能做到的是, 让同一群体的受众喜欢专门为其打造的电视节目。

不仅仅是娱乐节目, 一贯严肃的新闻节目也在消费社会中发生着悄无声息的质的变化。“透过大众传播, 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 (死亡、凶杀、强暴、革命) 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而符号的这种冗长煽情随处可见:对青春和耄耋的称颂、为贵族婚礼而激动不已的头版头条、对身体和性进行歌颂的大众传媒———无论何处, 人们都参与了对某些结构的历史性分解活动, 即在消费符号下以某种方式同时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5]

可以说, 当代的新闻开始朝着散点化、细节化、速度化方向发展, 在新闻固有的片断性中用早间、午间等不同时段的播报, 主持人口播、视频新闻、滚动字幕等不同模式的重复, 在无深度的诉说中, 获得大量浮动的受众。电视工作者需要在了解观众分层和不同节目模式的情况下, 才能做到为不同观众做不同电视。

2.为观众编排电视、创建频道

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 让专业化频道的专业范围开始越来越小、越来越细。宠物频道、钓鱼频道、赛车频道……让观众对于电视的选择越来越多, 观众的喜好得到了电视业界前所未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受众研究机构开始给电视行业提供有益的信息, 根据不同的时段可能出现的受众群体, 电视编排成为一门新的学问。

(三) 市场是金:学会在消费社会中经营电视

电视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走市场和产业化的道路。只有在市场中成功获得价值的电视, 才能在新一轮的电视商品生产中, 提够更多的原始资本投入。市场是电视发展的大舞台。

1.学会用收视率和市场接触

收视率是一个很具体的东西, 它的诞生, 给电视的好坏一个数字化的量化标准。市场可以很快地通过收视率, 得出这档电视是否值得自己投资的答案。当然, 就像电影票房一样, 高票房不一定代表好电影, 很多电视工作者, 在心理上, 还无法认同收视率和节目好坏之间的那个等号。学会用收视率和市场接触, 不代表电视要被收视率所左右。

江苏卫视因为一档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 成为单项节目广告收入的全国冠军王。其实, 它在创办这档节目的最初, 就很巧妙地利用了收视率。为了获得广告商的投资, 得到节目运作的第一桶金, 江苏卫视把新节目《非诚勿扰》的投资案用收视率预支的方式拉到了大量的广告。预支收视率, 就是在广告合约上, 承诺要是收视率达到多少, 广告费用翻番;要是收视率没达到多少, 广告费用退还一半。在这样的收视率承诺下, 《非诚勿扰》一个新栏目却拥有了大量的制作资金, 为其一炮而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电视为基点, 全方位经营媒体

把电视产业做大、做强, 全方位经营是最终的模式。湖南卫视, 通过《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电视节目, 带大带强一批名主持人, 获得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之后, 开始产业化多方位经营, 提出“快乐中国”的口号, 推出了快女快男等一系列大品牌活动, 发展成为拥有天娱传媒、芒果影业等多方面子公司的内地传媒大鳄, 成为继央视、凤凰卫视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传媒。可以说, 湖南卫视的发展之路, 为电视的全方位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消费社会中, 电视虽然必不可少, 但似乎又若有若无。在多媒体的花花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观众, 对于电视的情感也如同这个躁动的世界一样缺乏稳定性。电视不仅要征服越来越挑剔的观众, 更需要征服变化莫测的市场。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历练中, 电视才能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曾经的骄傲。

摘要:这是一个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共舞的时代。作为大众媒介领袖的电视, 在消费主义的浸染下, 改变已是必然, 然而“如何改变”却是一个复杂的多项选择。大众传播环境已经翻天覆地地变化着, 电视却在一波波的变化中迷失了自我。回归电视的本质, 以内容为王, 观众为本, 看重市场的价值, 三位一体, 也许是电视王者归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消费社会,大众媒介,电视改革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 2000:123.

[2]罗钢, 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2.

[3]杨击.理解霍尔——从媒介功能和新闻真实性的角度看[J].现代传播, 2001 (3) .

[4]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3.

广播电视报的改革创新 篇8

1 广播电视报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各类报纸的兴起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的报业也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不断向前发展。刚刚复苏的晚报、兴起不久的都市报以及大量刚刚创办的生活报都给广播电视报带来不小的压力,使广播电视报发展受限。

1.2 政策的调整

新闻出版总署早已把广播电视报的结构调整列入了工作日程,将其作为重点调整对象之一。随着“登载一周广播电视节目”的政策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广播影视资源不再为广播电视报所有,广播电视报一下子丧失了独有的特色以及个性化的资源,从而没有了与其他报纸的竞争的能力与实力。

1.3 收视环境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化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追求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各种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消遣方式,而已看电视作为消遣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少。随着上星台数量的增多,电视观众的选择空间进一步提升,对电视节目的依赖性却渐渐降低。

1.4 市场观念、经营观念薄弱

伴随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资源共享,影视广播资源已经不再是广播电视报一家独大的局面了。广播电视报面对当前环境,不应退缩畏惧,应该放开手脚和传统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的办报思路和经营策略,趁着多元化发展的机遇,将广播电视报带离当前的窘境,使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 广播电视报的崛起之道

改革创新是当今每个企业团体面对时代潮流的必要途径,当前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了广播电视报同仁面前,即报社的生存危机。而今报业同行竞争日趋白热化,发行量严重下滑,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广播电视报应当尽早突破必须“带电”作业的单一型办报模式,代之以“带电”与“不带电”的兼容的复合型办报新思路,即报纸在继续围绕广播、影视做足文章外,再把都市读者群和乡村读者群所需要的大量“不带电”的生活服务类内容纳入进来。只有这样,广播电视报才可以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同步,才可以与时俱进,绝处逢生,并借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3 广播电视报的创新与转型

当前,业内人员对广播电视报的前景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认为广电报势必会消亡;而有人却认为广电报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主要任务是找到推动其发展的新动力。从广播电视报目前情况来看,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能否存在,而是积极地寻找发展方向,大胆地改革创新。

4 改良措施

4.1 找准市场定位,优化报纸结构

在探索实践中,广播电视报应该明确一个观点,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发行的报纸同样是市场上的商品,无论它性质多么特殊,既然是市场上的商品,它就会具有商品的属性和特征。四要素虽然代表着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但那并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换言之,四要素中可能会出现其中一个较为领先的情况,但是在各个方面都不会拉开太大差距。另外,缺乏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难以做到一招鲜吃遍天,应建设一个拥有自身特色的栏目作为长久的支持,但是要好好定位,调整好内容。

4.2 变劣为优,具有深度

广播电视报人力物力有限,完全可以不去和其他报纸争抢政治新闻、时事和社会新闻,但在做强做精娱乐文化报道的同时,仍要大力开发广播电视资源,在广播电视补充和延伸上做文章。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存留在这个时代,广播电视报无论是自身因素的限制还是外界因素的影响,若想继续立足于这个时代,就应积极寻求发展方向,敢于创新,找准属于自己的市场,将劣势转化成优势。

摘要:广播电视报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报刊,曾繁荣发展过一段时间。而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却逐渐衰落下去,走上了下坡路。分析其原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广播电视报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积极纠正,发扬自己的优点长处,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才能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从而进一步谋求新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报,市场理念,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程鹏.浅论广播电视报的改革创新[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10).

[2]庄富文.创新与转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走向[J].青年记者,2004(10).

[3]滕智荣.浅论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发展[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7).

[4]张华江.论广播电视报发展模式的创新[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张小泉.论广播电视报的流变与发展[J].新闻采编,2002(3).

[6]张越,程鹏.论广播电视报的伴随经营策略[J].现代视听,2008(2).

浅论电视新闻制作改革措施 篇9

一、前期拍摄

新闻事实是由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 事实是新闻得以形成与成立的基础, 新闻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而获得的, 新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仅需要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过程, 更主要的是要以实现的细节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内容, 为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除了抓拍好现场外, 要运用好现场声, 同期声也表现的是新闻的现场感, 电视新闻能正确地运用好同期声, 就会使新闻增强现场感, 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 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 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 做到声画同步。同时, 要与环境声互不干扰、突出主体。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是由记者出镜作报道, 但更重要的特征是, 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记者应当在现场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 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 同时还要重视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 运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 使观众感到更加亲切、真实、可信, 也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记者偏爱自己发回的消息, 编辑更看重多条新闻排列与组合, 摄像师对于画面的讲究不亚于一个严肃的画家。他们在本岗位上都付出了汗水, 付出了心血, 但他们很难独立地将微观的实践转化为宏观的理论。媒介文化正在经历着从偏重单一教化到促进多元沟通的转变。这种转变如此深刻而迅猛, 以至于一贯以承载意识形态教化为己任的电视新闻也无法逃避。在平等参与、尊重差异的传播理念下, 将谈话与沟通机制引入到电视新闻中就多少带有了必然性。画面信息常常要求每条新闻 (以每分钟的新闻提供10个镜头为标准) 能够提供4个左右的“可看镜头”, 其他7个系为“基础”性过场镜头。所谓可看镜头, 是指信息意蕴饱满、直指新闻要素的镜头, 这类镜头可以转变观众的注意;所谓“基础”性镜头是指背景性和过程性的。观众对这类运动方式 (推拉摇移) 镜头的感知, 其注意力是处于“无意状态”的, 此刻他们的兴趣大多是在“听”播音传递的主体信息。目前许多画面的可看性与基底性之比在0∶10至2∶8。造成这种画面信息缺省、无可看性, 与记者任意推拉摇移镜头密不可分。

记者采访时, 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其新闻现场的条件 (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 等要素, 总是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或“形”加以感觉, 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 追求一个“完形”。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 再逐步加深或淡化, 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视觉力求以简单、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 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 传达预想的意义。

二、后期编辑

电视人除了认真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 还一丝不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 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 以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 力求使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 最终保证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是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 声画传播的滚动性无疑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就声画两者的难度比较而言, 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来看, 显然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因此, 努力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 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电视新闻应强化后期编辑策划, 由编辑根据记者选择的题目, 确立报道选题, 记者主要负责采访素材, 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写解说词, 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报道包装, 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 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整体编辑力度, 落实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 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现在, 电视特技手法增多, 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 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 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 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 画面的分割, 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特技与字幕的运用, 能在节目播出时, 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 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 强化感观效果等。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 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在此基础上, 确定报道思想, 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 把握舆论导向。

后期编辑、制作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文字的编辑,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可以也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 有些重要消息, 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 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 与受众之间沟通, 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 由播音员 (主持人) 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期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 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画面的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 经常是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各道环节的衔接依赖于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如遇插播消息, 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 在什么时间插入, 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 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时间就是空间, 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 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通常情况下, 重要的新闻先抢发消息, 来不及配制图像或制作“成套新闻”的, 就采用“独白式报道” (记者拿话筒在现场直接播报) , 或者根据电传文字稿由节目主持人口播。在播发消息的同时, 最好预报一下在什么时间播出相关的新闻专题、跟踪式报道或现场直播等。这种方法, 专业术语称之为“立体式报道”, 即轻重武器同时“攻击”目标。这些特点, 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电视新闻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

电视新闻既要有规矩, 又不能墨守成规, 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 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的编辑相同的思想、文化素质以外还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 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 那么, 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 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 既接受指令, 又发布指令, 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 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3个部分, 有利于“分秒必争”;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同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得越多, 越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对于编辑们制定报道计划、编写播出大纲是极为有益的。这些基本技能, 是衡量一位编辑能否胜任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尺度, 但我们不能用“基本技能”来决定一切。随着传播观念的深入发展, 电视新闻的可看性已作为提升电视新闻传播质量的形式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

地方电视台的改革与创新 篇10

地方台顾名思义通常都是以其所在城市而命名的综合性电视台, 是我国目前地方电视台的最主要形式。80年代初期, 由在丹东电视台倡议下成立了全国城市电视台协议体, 在会上尽管大家对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没有较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但通过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召开, 制定了“四级办电视办广播、四级混合覆盖”的建台方针, 给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带来了黄金发展期, 一时间城市电视台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视节目上。目前全国已经发展到980余座城市电视台, 已经成为了我国电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建设日趋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出现了京、津、唐城市集群, 沪、宁、杭及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城市集群, 这些都为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了较广的收视群及物质保障, 使得城市电视台在今年内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

城市电视台的特点

1.发展时间短

城市电视台发展历史不长, 一般都只有几年, 多则几十年。在此体制下一般从业人员年纪较轻, 具有较好的活跃力及创新能力;内部职能简明, 人浮于事的现象较少, 工作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很多电视台通过发展, 达到了较好的经济水平, 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工作人员前来, 为地方电视台的更好发展, 打造了必要的人才保障。

2.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城市电视台更加贴近百姓。依托广告的支持是地方电视台发展的物质保障, 使地方电视台在建台之初就具有经济色彩, 很多地方电视台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基础上, 各显神通, 全方位经营,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体现地方特色

地方电视台都具有地方气息, 城市电视台的辐射面有限, 观众多数为当地百姓, 受众文化水准及审美取向都比较容易把握, 播出的节目都是百姓耳熟能详或者后边的人情世故, 能够体现当地色彩, 更加容易把握当地百姓的需求。

深化地方电视台改革措施

1.打造自我品牌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 之所以得到多数观众的推崇, 与电视台的地域及文化底蕴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分析实事, 分析自身, 探索出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节目。节目不应脱离百姓需求, 更应具有地域特点, 不与其他地方台雷同, 不跟风。在节目录制前, 要对百姓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 节目的创办要具有当地的人文色彩, 不脱离群众的需要, 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都要创新, 办出自己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在电视台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节目不断创新

地方台之间的竞争基本是通过节目的精彩效果, 某一类节目得到较多观众关注时应考虑其主要因素, 将节目做得更加具有特色, 赢得更多观众的喜好, 不应仅仅停留在节目的单一模仿, 要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扩展。地方电视台的改革可以多借助国外电视节目的经验, 创造自己的节目特色, 在进行必要的节目创作时还要注重品牌的建立, 通过地方台整体的创作, 打造地域特色, 打造品牌, 增加电视台的整体实力。

3.进行新闻改革

地方新闻要注重新闻规律发展, 大幅进行新闻改革, 使其适应大都市的发展。要扩大电视新闻版面的容量, 延长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新闻播出, 除了本地新闻外, 还应注意扩大新闻报道, 适当增加国内外新闻重点新闻报道。要提高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力争第一时间就可以播出外省的新闻, 另外, 还要从深层面发掘新闻, 深刻揭示社会转型期间的种种不良现象, 记录百姓的生活现状, 从而得到百姓的好评。

4.注重市场经济

在电视频道日趋增多的今天, 观众的选择往往是盯在较有特色的电视频道上。地方电视台在节目的录制上不要轻易模仿, 要依靠自己的特色站稳脚跟。在节目编排上要注重节目的感染力和社会反映, 电视精品是在大众电视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代表性作品。我们的着眼点应放在精品上, 创作出能与百姓产生共鸣的节目, 这样节目才能适应潮流的发展, 才能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需求。

5.集团化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电视具有了产业性质, 建立电视产业为主题的集团可以让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强化地方电视台的宣传效果同时要扩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 可以建立制作中心、制片公司、报刊宣传及广告产业等相关的经营实体。在体制管理方面应注重无线和有线的并行发展, 使得电视台的发展受众面更加广泛, 在广告投入方面实行有线电视与无线广播均按照比例投放, 价格及规格统一, 使得无线与有线享受同等的物力、财力。

结语

电视改革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  现代汉语  教学改革

“现代汉语”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一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的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基础课程。”[1]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诸如新闻、编导、广告等文科专业,为了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开设现代汉语课。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照搬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及方法等现象,导致该门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教学目标缺少与专业培养计划的对接;

第二,教学内容缺少与专业知识的衔接融合,缺乏实用性;

第三,教学内容重理论,缺少应用及实践环节的设计;

第四,教学内容缺少对当下语言现象的有效解读,语言材料相对陈旧;

第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灵活多变性。

由于以上主要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不感兴趣,认为学习现代汉语课是没有必要的,对自身的语言表达及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帮助。针对现代汉语课在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探讨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一、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准确进行课程定位,重新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摄录、编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除了需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课是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计划中为培养学生沟通及表达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设置为30—45学时,2或3学分。根据《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对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任务的规定,按照现代汉语课在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定位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即“散点式的选择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理论知识理解、分析社会语言现象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上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初步具有运用语言理论解读社会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根据教学目标及要求,有针对性的拟定授课计划

广播电视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散点式”的选择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何为‘散点式;‘散点式选择理论知识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散点式选择”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散点”是与系统相对而言的。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现代汉语课要求系统的讲授语言理论、知识及技能。而在其它专业培养计划中,现代汉语课的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功能、学时安排均决定系统讲授汉语言理论知识是不具备条件的,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些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首先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其次是现代汉语课教学内容自身的实践应用性;再次是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基于以上三点的考虑,现代汉语课应选择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语言理论,选择与社会生活联系较紧密的语言知识,选择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奠基及助推作用的理论知识。集中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基于广播电视学专业普通话课与现代汉语课“语音”部分教学内容的重复,割舍“现代汉语”课语音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二,基于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重复的考虑,删减文字部分的笔画、笔顺、造字法等内容的教学。着重讲授规避异体字、繁体字、错别字等正确使用汉字等相关知识。第三,词汇部分删减掉与高中语文课重复的内容,重点讲解同义词辩词,同音词理论及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等知识。第四,语法部分讲解低一级语法单位构成高一级语法单位的语法规则,病句常见类型及识别方法。第五,修辞部分着重讲解不常用辞格的识别及运用。精简后的现代汉语课教学内容实用性较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或者具有向专业知识靠拢的空间及可能。易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展开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割舍掉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不讲授,而是做轮廓性的宏观概述,让学习者在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重点、详细地学习精简后的知识。

三、有效整合日常生活及传播媒介中的新鲜语料,将其融入现代汉语课程理论教学

纵观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教材,教学举例及语言材料陈旧是不争的事实。语言课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实践教学、应用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只有教学材料鲜活、真实、贴近生活与专业实践,才能充分凸显语言理论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现代汉语课应将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中鲜活、真实、积极、健康的語言材料补充进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去。将大众传播媒介及当下典范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作为现代汉语课的语言材料及语言资源。

由于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职业输出方向是广播电视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因此,现代汉语课应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微博、微信等媒介上的语言事实作为该门课程教学的首选语言材料,并对选择的语言材料不断更新。例如,在文字的正确使用、同义词的辨析、新语词的发展、语法错例辨析、辞格的运用等理论知识的讲解中都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新闻媒介中的语料作为理论教学有利的论据,给予支撑。这需要教学者有意识地扩充知识储备,扩大阅读面,平时注意语言材料的搜集、积累,并对搜集来的语料不断的研究、分析及推敲。最后,才能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理论教学中去。

四、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侧重实践及应用的“1+3”的教学模式

为了将日常生活及传播媒介中的新鲜语料有机融入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凸显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加强课堂实践环节设置比重,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出“1+3”的教学模式。“1”指的是一个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打破系统讲授的惯例,采取“散点式”的理论知识讲解模式,虽然选择的每个知识点是整个语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在具体的授课中就是一个整体,具有独立性及自身相对的完整性的。“3”指的是语言理论知识运用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最基本的语言理论知识的识记练习。以常用的课堂练习题形式呈现。学生与教师对该呈现形式都较为熟悉,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该形式有利于测验学习者理论知识的识记数量及掌握程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第二个层面是分析社会语言现象的训练。即选取与所讲的一个理论知识点有关联的最新社会语言现象,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让学生对语言内容及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课堂谈论。此种训练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呈现的内容具象直观,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传达分析的思路及方法。该层面的语言理论知识运用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用语言理论分析社会及专业中语言现象的能力,并间接感知课程内容与专业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关联度。第三个层面是运用现代汉语理论知识能力训练。在对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识记及分析练习的基础上,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口头语言表达及书面语言表达中去,或者尝试性的在专业写作、新闻报道中有机地融入现代汉语理论知识。该层面的训练,教师可进行灵活地课堂设计及教学组织。课后学生可与教师对使用效果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该层面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直接体会到语言知识的实用性。

五、創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形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散点式”的教学理论知识安排,“1+3”的教学模式设计,要求广播电视学专业现代汉语课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举例加讨论,示范加反馈,媒介语言实例辩论等教学方法。在语言知识积累,分析、运用语言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学习者思维的灵活性及灵敏度,形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注释:

[1]张先亮:《试论“现代汉语”课的定位、内容与方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71—76页。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Z].2012.

[2]汪国胜.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1—85.

[3]张先亮.试论“现代汉语”课的定位、内容与方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1—76.

[4]韩书庚.高师“现代汉语”课程的教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2):88-90.

[5]贺晓萍,谭莉芳.关于高师“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76-78.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改革途径 篇12

电视新闻由于电视媒介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不易保存、选择性差、负面影响直接等。而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则更突显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缺陷,使得越来越多的大众选择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

1.1 电视新闻的更新速度慢

“新”和“快”是电视新闻的显著特点,只有第一时间向大众传达最新资讯,才能体现电视新闻的价值,留住观众。但是,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繁琐而冗杂,一条新闻的顺利播出是经过了采访、制作、审查、上传这些过程后才播放给观众,因而致使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新闻的播出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时间间隙。

1.2 电视新闻的接受方式单一

只有在有电视机并且能接收到电视信号的场所才能收看。电视新闻的载体是电视机和电视闭路,只有具备了这两点才能观看电视新闻,使得受众通常只能在家里或者一些装有电视机的公共场所才能观看,而新媒体则形式多样、小巧方便,易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观看。

1.3 电视新闻的选择性差

电视新闻的播放方式属于线性播放,节目的播放顺序是固定的,受众只能按照播放顺序观看,对于不想观看的节目不能跳过;同时,对于急于观看的节目也只能被迫等待,错过的节目只能等待重播,受众的选择空间小。

1.4 电视新闻缺少个性化服务

电视新闻属于大众传播模式,受众是一批人,而节目也不能根据个人的需要而有所不同。但是新媒体除了大众传播的属性外还有人际属性,服务商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制定专属服务,使得使用者得到个性化服务,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改革

新媒体发展迅速,给电视新闻带来无限的挑战,但是新媒体同样也存在问题和不足。深刻分析电视新闻的缺陷和新媒体的不足,将其融合为电视新闻所用,提高电视新闻的价值和魅力,就会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其一,电视新闻应回本溯源,重新树立“新闻立台”的理念。新闻是一家电视台的基础,关乎其生存和发展,而新闻报道的水平也是体现一个电视台整体水平的标尺。但是,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忘其根本,为了一时的高收视率,轻新闻重娱乐,因此,眼下要将新闻节目重视起来,将其放在一个电视台的首位,提高新闻播报能力,从而带动其他节目的水平提升,拉动整个电视台的发展。新闻是一个电视台的竞争核心,只有新闻报道水平提升,才有竞争的资本。

其二,内容上,电视新闻要选择符合时代主流,具有权威性并且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新闻事件。新媒体在传达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信息的把关和分类,使得信息杂乱,难识真假。因此,电视新闻在内容选择方面要注意,选择当下社会热点,或影响力大是新闻事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纠正网络上关于此事件不恰当或不正确的评价和议论,确立电视新闻在受众心中的权威和信任度。

其三,电视新闻应推广直播,将其作为主要的报道方式。传统的电视新闻缺乏时效性,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播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但是新闻直播弥补了这个不足,可以保证受众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收看到新闻,得到最新资讯。虽然新媒体也利用直播方式,但是其采集的信息远没有电视新闻媒体丰富。

其四,增加电视新闻的互动性,提高受众的参与性。电视新闻应增加贴近百姓生活和百姓关心的内容,将民生与时政新闻并重。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互动性强,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参与。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只有电视媒介单方的传达信息,缺乏受众的参与和反馈。因此,电视新闻可以专门增加一项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并通过节目组审核进行播放,保存积极的、良好的、对社会有益的建议和看法,纠正偏激的、错误的方面,给社会一个正确的导向。虽然新媒体的互动性很强,但缺乏信息筛选,导致其对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有利有弊。

其五,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相融合,优势互补,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电视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在网络上创办自己的视频网站,将电视新闻放在网上供观众收看。这样受众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新闻,而且也使受众对节目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受众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事件报道进行观看。

3 结语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并快速进入人们生活的背景下,电视媒体似乎没有了其生存和发展的市场,但是电视媒体毕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只要与时俱进,适当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那么电视新闻的明天就会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1]高有祥.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媒体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5).

[2]文玮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爱好者,2011(10).

上一篇: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下一篇:经济回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