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建信息化项目

2024-07-18

统建信息化项目(精选6篇)

统建信息化项目 篇1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深入应用,企业集团总部统一组织建设全局性的信息系统越来越普遍。集团总部统建的信息系统项目与原来各企业分散建设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同以物资、设备投入为主的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相比,统建信息化项目又具有投资构成中无形资产(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占比高的特点。在国内外均没有对此类项目成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情况下,本文对该类项目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单位的会计处理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笔者认为更为恰当的核算方案,以期对相关财务人员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一、规范项目支出的确认与计量

统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支出是指,为了实现全集团范围内分析、控制、决策等信息流处理的人机一体化,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通讯设备,在搭建、推广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一般可分为硬件费用、软件费用、系统实施费用及其他费用四类。

(一)硬件费用

统建信息化项目的硬件费用主要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采购的存放在总部、数据中心或地区公司等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外部终端等支出,包括设备的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使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费用。硬件采购合同中设备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或者属于能够直接分清为某个项目服务的设备配套软件支出,为避免会计核算复杂化,可直接作为设备成本的一部分。硬件费用还包括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正常管理而购买、建造和安装的各种临时设施的支出,不包括涉及到的网络硬件和广域网等基于集团信息化整体建设的费用。

(二)软件费用

统建信息化项目对软件的投入很大。项目的实施是依托各种软件产品,既包括通用的系统软件,还包括大量的专业应用软件,只有将这些软件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软件的获取方式可分为三种:购买一种或多种软件、自行开发软件以及购买软件与自行开发相结合。中小型企业一般倾向于直接购买一种或多种通用管理软件,这些成熟软件成本低、质量好,但由于面向用户数量众多,往往考虑通用因素较多,考虑用户专用性因素较少。大型企业集团对于管理软件功能上的特殊需求主要通过购买软件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少数通过自主开发方式来获取。因此,统建信息化项目的软件费用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间购买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和软件使用许可证费等软件购置费用,以及自行或委托开发内部软件的开发费用。软件采购合同的费用清单通常包括软件上线第一年的维护费用,笔者认为此费用也可作为软件费用的一部分,但软件供应商提供软件实施的技术服务,不属于软件费用,应归为系统实施费用。

(三)系统实施费用

系统实施费用是指第三方(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商)人员费用和内部支持单位的人员费用,包括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部署、系统测试、数据准备与转换、系统设计、上线支持等工作中第三方实施顾问和内部支持单位的实施费用。第三方咨询服务费用一般是通过合同进行结算,内部支持费用除了通过合同结算的内部协作费以外,还包括直接发生的人工费、差旅费等。

(四)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为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在建设期间的除设备、软件购置、实施人员费用以外的其他各种耗费和支出,主要包括最终用户培训费、会议费、为第三方提供办公场地费用、评估费与报告编制费等。

项目的硬件、软件、第三方系统实施实际费用均根据公司规定进行招标谈判确定,以合同确定价款为依据,相应支出根据项目进度进行付款确认。对于多个项目统一签订的采购合同,应按各自设备或用户数占用比例进行分摊,对于统一签订的实施合同,根据各自的工作量比例进行分摊。

二、合理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的范围

统建信息化项目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科技含量高,技术依赖性强,因此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相比,又具有研究开发项目的特点。

笔者选取了某集团内部7家单位20个统建信息化项目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统计,其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大致可分为六类,具体见表。

做法一:视统建信息化项目为一个完整的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的规定,当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所有支出转入固定资产。

做法二:视统建信息化项目为一个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对无形资产的规定,将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当作自主研发或委托开发成功而形成的无形资产,项目的所有支出都转入无形资产。

做法三:统建信息化项目包含了硬件购置和企业内部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内容,硬件相关费用转入固定资产,软件费用、软件实施费用、系统集成费用以及内部支持费用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

做法四:统建信息化项目是购置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进行实施的过程,对硬件设备和软件费用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做法五:统建信息化项目是购置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进行实施的过程,只对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计入递延资产。

做法六:将项目购置的硬件设备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统建信息化项目不同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之处就在于,其最后形成的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资产。如果简单地采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模式或研究开发项目模式,那么面对大量物理上分离、折旧年限不一的硬件设备,将项目所有支出都转为一件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将不同的设备按单项转入固定资产,大金额的实施费、咨询费、内部支持费以及其他等各种支出按一定比例分摊到硬件设备,使得相应固定资产价值大幅增加,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确认计量的相关概念。另外,将大量的咨询实施费、内部支持费分摊计入相关硬件设备或软件成本,这些资产的价值就会远高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的价值,若处置资产或出售都会造成大额损失,在税务会计上得不到认同,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将硬件设备根据外购固定资产的模式进行核算,按单项将硬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相关固定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软件费用、软件实施费用、系统集成费用以及内部支持等费用,笔者认为可以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前所述,企业集团统建信息化项目对管理软件功能上的特殊需求一种情况是通过购买软件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另一种是通过自主或委托开发内部软件的方式来解决。针对不同的软件获取方式,完全可以考虑将项目选择单独购买资产模式或者研究开发项目模式中的一种进行账务处理。具体见表2。

方案一:以某集团内部各种ERP系统建设为例,该类统建信息化项目主要是购买SAP软件,在SAP软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特定的业务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深化应用。采用单独购买资产模式对该类项目进行核算,就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确定外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其资产成本应包括购买价款以及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的其他支出,并分别计入对应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价值。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咨询费、实施费等支出实质上属于技术服务费用,不予资本化,全部在支付当期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1)以从第三方取得的发票为依据,发票相关金额作为设备和软件的入账价值具有客观性。(2)在存在相同产品市场的情况下,相关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较容易取得,资产在处置或转让时也等于有了充分的市场依据。(3)咨询费、实施费等其他支出在发生当期费用化,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且比转资后分期摊销对企业减少税收更有利。(4)处理方式简单明了,可避免因分摊计入有关硬件、软件价值或提供确认无形资产必要条件的证明而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方案二:以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类统建信息化项目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或委托第三方团队进行开发,针对本企业集团的业务特点形成专用的信息系统。这类项目完全可以视为内部开发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规定,将所有支出资本化,将外购的设备按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规定计入相应资产价值,软件开发费用、咨询费、实施费等确认为无形资产。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1)咨询费、实施费等开发支出在当期并不会带来收益,而是在未来几年较长时间持续产生收益,那么确定资本化时间与摊销期限,将其在以后较长的时间摊销,符合会计上的配比原则。(2)由于项目建设期间每年对系统实施与第三方咨询等费用支出金额并不均匀,把这些费用资本化以及分期摊销就避免了利润因不同年份费用化数额差异大而导致的大幅波动。(3)科学反映了企业知识资本、技术资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4)可以享受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会计核算方式

为正确归集和计算项目成本,项目承担单位及建设单位以已经批准的概算所列单位工程、单项工程为对象,按照工程费用明细划分进行会计核算。每一成本核算对象均为专项核算,成本核算对象经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统建信息化项目建设支出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成本归集,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概算分类与传统工程建设项目差别较大较细,往往还需设置特定的更加细化的会计科目明细或辅助核算科目,以使财务核算与工程概算形成全面的对应关系。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设立“在建工程———××项目”辅助核算科目;根据统建信息化项目的业务特点,设置“硬件”“软件”“系统实施费”“其他费用”等辅助核算项;参照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分别根据具体费用类型选用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做到会计核算架构与项目支出架构相对应。根据信息项目的特殊需要,也可增设网络运营费、信息项目培训费等科目。

项目的转资与成本核销的账务处理根据上页表2所示可有两种方案。根据项目性质,选择方案一单独购买资产模式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实际成本计算,计入当期损益予以核销。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组为第三方提供的办公场地等费用根据实际发生或占用房产的面积比例进行分摊计算,计入当期损益予以核销。项目完工后,对硬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相关固定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对软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无形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

选择方案二研究开发项目模式进行会计核算的,将硬件费用中形成资产的部分,按单项转为相关固定资产,软件费用、咨询费、实施费等其他支出在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在转资前,相关支出需先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再次归集。“在建工程”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项目未转资资产金额。

四、小结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相关会计法规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会计核算尚未作出具体规定,对企业集团而言,不同的下属单位的财会人员均根据自身的职业判断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导致不同单位统建信息化项目会计核算方式不一致,影响最终的投资完成情况。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核算方式,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也可免除不同业务部门由于账目不符造成的繁锁的对帐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统建信息化项目是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项目的发展趋势,但该类项目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尚缺乏明确的准则规范。文章采用实证研究及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多个项目承担单位的核算方式进行调研,针对统建信息化项目的业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规范该类项目的会计核算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建信息化项目,会计核算,资本化,费用化

参考文献

[1]刘义鹃,罗方晔.对企业信息系统会计处理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6,(8):30-31.

[2]李艳丽,徐英俊,李国樱.中国石油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初探[J].石油规划设计,2010,(1):36-38.

统建信息化项目 篇2

--助力打造地方金融生态圈

控风险,稳金融,助服务,创新篇

业务背景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快速发展,P2P、小贷、融资租赁、保理等各类金融公司快速涌出,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融资、贷款、理财渠道日益丰富,各种新商业模式、创新平台更是层出不穷,极大满足了中小企业、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人的金融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但是随着金融创新极速推进,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涉及到金融稳定、社会稳定,甚至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

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的要求,要求各地人民政府承担监管重任,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但是由于地方金融企业种类繁多、数量众多、风险更大,单靠人防的传统监管模式已无法应对当前严峻形势,普遍存在发现难、研判难、决策难、控制难、处置难。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软融鑫借助22年为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等国家级监管机构服务所积累的丰富监管系统建设经验和成熟产品,以及在深圳金融办积累的地方金融监管系统建设经验,特别推出统一监管产品--“地方金融监管系统”。

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旨在汇集“7+4”种行业监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先进技术,结合中软融鑫自有业务优势,帮助监管机构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金融运行状况、行业发展的统计分析,实现科技监管、智慧服务。

建设价值

“地方金融监管系统”将会助力地方金融监管单位,一方面通过“监管”稳定地方金融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共建服务于地方金融监管和普惠金融服务的良性运转的“地方金融生态系统”。面向未来,做到:

 服务监管部门,把控金融风险;  服务金融企业,减少资金风险;  服务广大群众,实现安全理财;  服务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总体建设思路

(1)构建金融数据统计中心,实现智能监管

一方面通过建设数据采集中心,由金融企业在线填报数据或者接口对接企业真实业务数据,为地方金融数据统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汇集工商、法院、舆情等第三方数据共同构建统一监管数据中心。利用AI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区域、行业等多种角度实现智能分析与监管。

(2)构建监管预警平台,实现系统监管

中软融鑫利用自身的监管业务经验,为各行业设计监管预警指标、预警信号,由系统自动生成风险视图、风险报告、全息画像,为行业和企业建立风险档案,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科技监管和系统监管。(3)构建多业态监管中心,实现全面监管

支持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地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农民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交易所等7+4共计11种业态的全面监管。

功能介绍

 登记备案子系统

为规范金融公司的管理,系统需要在线上实现对金融公司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进行备案登记。

 数据采集子系统

金融公司的业务数据是监管预警的基础,数据采集子系统能够帮助金融局设计采集数据报表,由金融机构依据填报要求填报、上传数据,并由系统自动完成数据校验,从而极大降低数据采集的繁杂度,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监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 数据中心子系统

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库建设,实现对原始交易数据的存储。数据中心涵盖有金融机构报送数据,也包括对接的外部数据,例如工商、法院、文书、失信数据,或者通过非法集资系统获取到的舆情数据、非法集资数据等。这些数据是金融局对仅供机构提供监管和服务的基础数据源。

 监测预警子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对风险指标信息的查询、添加、数值统计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增加风险指标。系统集中展示风险信号信息,可以查看所有的风险类别,风险信号及风险规则,并可对风险点所占权重进行更改。系统对不同行业、企业均有不同的监测预警体系,真正做到监测预警的方便、灵活、全方位。

 协同处置子系统

系统对预警出来风险事件进行处置,进行事件的查证、核实,下发到相关机构进行处理,包括监管机构内部的处理过程和外部的协同处置,通过处置过程的闭环处理,不断提高处置水平。

 机构评级子系统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评级体系,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为监管机构和金融公司提供参考。

成功案例

2017年,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深圳市金融办在国内率先开发建设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对深圳市P2P网贷、小额贷款公司、交易场所等新兴金融业态进行非现场监管,推动地方金融治理由被动向主动监管模式转变,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解决了新兴金融业态无监管系统无监管数据、风险底数不清的问题。

公司简介

中软融鑫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从事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服务的公司,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子控股的高科技上市软件企业中国软件的子公司。

中软融鑫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金融领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产品代理、技术服务的专业化服务商之一,22年以来,一直专注金融监管,秉承着“金融软件行业国家队”的理念,为一行三会提供了全国性的金融监管,并为400多家商业银行提供了优质的报送服务,对金融行业的预警监管及数据采集业务有着非常丰厚的积累。

中软融鑫在合规监管、数据管理应用、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智慧协同、基础服务平台等方面,拥有众多成熟解决方案,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中软融鑫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创新、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为新兴金融业态的监管保驾护航。并于2017年为深圳市金融办建设了区域金融监管平台,采用了最先进的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得到用户高度认可,成为全国互联网金融

监管学习的典范。

门诊优化流程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篇3

传统的业务门诊流程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过程, 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 从而带给患者许多不便, 也使医院某些工作处于无计划状态, 造成“三长一短”的现象。分析门诊拥挤原因, 除了门诊量大以外, 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长是一个根本原因。同时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服务对象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 大量的排队等待时间也会间接的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增加。

2 传统门诊流程存在的问题

2.1 患者排队时间长, 就诊时间短

从传统的“患者->挂号->就诊->开方->划价->收费->检查->取药”流程上看, 患者至少要在挂号、就诊、划价、收费、取药、等待检查报告等环节上排队。高峰期“三长一短”现象难以避免。

2.2 检查、检验项目等待报告时间较长

由于门诊医生不能及时看到结果, 增加了患者在门诊滞留的时间。

3 信息技术与门诊流程优化的方法讨论

3.1 门诊优化流程的实现:一卡通系统的运用

门诊一卡通系统设计为门诊优化流程的核心设计部分。门诊优化流程的具体实现就是通过一卡通作为载体。医院给病人发放统一的就诊卡, 病人持卡到医疗机构就诊, 门诊挂号刷卡/自助挂号机刷卡登记后, 病人可持卡直接去诊疗室进行多次就诊, 并可持卡进行多次检查、检验项目的诊疗活动, 单次就诊诊疗活动全部结束后, 刷卡结算并领取药物。这样患者排队等候就诊、检查、结算的时间由原来的至少3次减少到仅需1次, 从而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

门诊一卡通服务对象可分自费病人和医保病人两种。通常对自费病人一卡通系统可结合预付金模式进行。医保病人持和医保卡绑定的就诊卡就诊, 最后到收费处自动调出之前的检查、化验、治疗、药品等项目, 自动进行医保上传结算完成后, 冲销自费记录;自费病人持预付金诊疗卡就诊, 进入先就诊后结算流程。

在整个门诊诊疗活动过程中, “一卡”贯穿整个流程, 并作为统一支付手段, 支付在各个业务点开展, 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集中到收费窗口去进行。

3.2 建立预约挂号系统

预约挂号的开展能缩短看病流程, 节约患者时间。从而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医疗服务。预约挂号可以分为1、网上预约:患者可以通过在网上查询医院对外公布的某个时间段内的医生科室排班情况以及各时间段中所空余的号数, 让用户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选择自己所需的号别进行预约, 网上预约完后即时提交确认的预约信息给预约挂号信息平台, 患者在指定的时间段到医院后即可直接就诊无须再排队等候。2、现场预约:主要针对复诊病人, 患者可以在医疗机构就诊完成后, 通过医生站或者自助挂号机利用就诊卡进行下次就诊的预约与挂号。

3.3 分诊与排队叫号系统

实行分诊与排队叫号系统能有效确保医院良好的就诊秩序, 改善门诊就诊环境, 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病人进入医院挂号后, 系统自动将其挂号信息传送到呼叫和排队管理软件库中, 病人候诊时, 候诊区的大屏幕电视通过屏幕和语音提示, 将相关信息提示给每一位就诊者。通过分诊与排队叫号系统, 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避免患者的焦虑不安。

3.4 电子申请单及检查、检验集成

当患者需要进行检查、检验时, 按传统做法是医生开具申请单, 病人去划价收费后, 再去不同的检查科室进行检查, 病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划价收费上的排队上。如果需要病人实现空腹或者憋尿等的检查, 就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门诊相关的申请单电子化, 实现门诊的数字化流程, 就能为病人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 提高门诊效率, 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患者就诊后医生利用门诊工作站开出电子申请单, 系统会自动把相关检查信息发送到相应的检查科室, 患者可以直接去检查科室用就诊卡进行刷卡操作, 系统会自动扣除检查费用并把生成的报告发送至医生站, 医生可直接利用电脑调阅报告了解检查结果, 无需患者在检查科室外等候取报告。

3.5 门诊药房自助确费系统

门诊药房自助确费系统的建立会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划价、交费和等候排队拿药时间。患者在药房收费窗口可持就诊卡/医保卡在药房自助刷费机上进行缴费确认, 缴费成功后, 系统自动将病人信息进入窗口排队分诊系统, 同时把发药信息发送至门诊药房, 药师根据工作站显示的信息进行配药工作。配药结束后, 药房显示屏上会提示病人前来拿药, 患者持就诊卡, 到指定窗口进行取药。免去了在交费及在药房外等待药师配药的时间。

3结语

门诊优化流程的建立通过医疗信息电子化及医疗信息共享, 将各种信息及时、直观的反馈给医生和患者, 并经过计算机合理统筹、科学的安排, 减少患者在门诊等待时间。方便了患者, 提高了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同时, 由于就诊卡的发放使病人更倾向于回到固定医院就诊, 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病人的忠诚度。有理由相信门诊优化将是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聂喆.医院门诊流程重组与医院信息化[J].中国数字医学,2008, 3 (2) :34~35

[2]陈志恒.开展综合预约优化门诊流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 (13) :142

统建信息化项目 篇4

作者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发展的.趋势,对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

作 者:王越舟 季扬 Wang Yuezhou Ji Yang 作者单位:王越舟,Wang Yuezhou(海宁市规划设计管理处,浙江,海宁314400)

季扬,Ji Yang(浙江工商大学环境与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统建信息化项目 篇5

现在全世界都因为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在家就能知道远在千里所发生的事情, 全球信息化为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为国家信息资料处理也提供了新的方式。现如今对一切事物就不能墨守陈规, 都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可以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引导了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命运。若是将国家土地资源也与信息化融合在一起, 土地资源将会更加便捷管理, 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所以更应该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 将科学技术与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结合在一起。

1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

国家土地的信息资料系统就是把我们国家的土地的各个部分、各个区域, 土地如何分布的信息资料都存在电脑的系统里, 在对应的电脑中能够把和土地有关系的资料与信息进行删除增加和修改, 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看关于对应土地的信息资料, 可以对其进行计划和评价。实际上, 电脑软件系统的组成可以表现出该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国土信息资源信息化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 其中包含了很多其他的科学与技术。能够看出, 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很依赖于软件功能。

2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湖南省自从设立了国土资源部门之后, 就在建设国家土地资源资料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开发。为了使这项巨大的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实施, 湖南省严格的遵循我国颁布的相关土地资源资料信息化法律, 以此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并且专门针对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设定了未来要发展的目标核计划, 对发展的道路做出了精心的规划, 使信息化体系出现了初级形态。到今天, 湖南省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湖南省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的信息化, 针对这项计划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在数据中心累积了非常多的信息, 将国土信息数字化并保存。省市国土有关的部门都建立了将国土资源变为数字信息的目标, 在现在已经拥有的资源技术与资源的基础上, 有关的部门都进一步加强了对基本资料信息数字信息化的执行力度, 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个初级的收获为实现全面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了国土资源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项工作的完成效率是最关键的评估标准, 为了能提高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的效率, 湖南省的省市县的执行单位都开始加大对信息资料体系管理与建设的力度。而且现在也都在应用建立起来的体系, 将所有的土地资料放入系统当中。在这个体系中可以进行检查和监测、统计和分析、进行许多复杂的工作, 还可以检测因为土地质量而引起的自然灾害, 在其他任何关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都有特别好的运用。

2.3 建立了信息化标准体系

除了在以上2 个方面取得了成果之外在建立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方面也做得很出色, 使得信息化体系更加的规矩, 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发展。湖南省颁布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提升信息化的标准化的程度, 相关规定提出建议应该构建出一个信息标准化的基本构型, 计划好每一步应该达到的目标, 做好实施内容的提前策划。如今, 这个信息的管理体系已经呈现出基本形态, 而且拥有了比较实用并且可用的实施方案, 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3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成功, 可以说是初见成效。但是, 在一些细节的方面依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下面就将这些不足一一罗列出来进行分析与研究, 以便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更加顺利。

3.1 数字化信息积累不足

在数字信息化系统结构建设的过程中, 有的相关单位一门心思只专注于建设单位的硬件设施, 想采用最高级、最顶级的工具机器。但是在注重硬件设备的同时, 往往会忽略了设备中软件应该如何应用、如何应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做到最好, 也不注重管理的方法应该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流程与实施规范。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那些先进的设备不能物尽其用, 白白浪费了许多的金钱与资源。

3.2 信息资源利用滞后

因为体制、机制和其他的种种原因, 几乎所有的土地信息资料都是局限于个人和某些单位机构的使用, 信息资料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做得不到位, 网络覆盖率也不够大, 能够获取的信息量也不够大。还有, 由于湖南的数字资料相互交换交流的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 网络系统仍然无法满足土地资源资料与信息共同分享的需要。而且, 在已经建立起来体系的上面, 这个体系的安全运转过程和运行的方法依然有很多的不足, 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3.3 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除了以上2 个方面之外,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这其中包括土地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构建进展程度和实际运用的不平衡。在发展的局面中, 大致呈现着我国东部进展和应用较好, 可以较好的应用先进的技术把信息化做得淋漓尽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国土数字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和技术的应用也在慢慢的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湘西、怀化等偏远地区由于经济问题, 相对来说就较为落后, 和长株潭的水平相差甚远。湘西、怀化等偏远地区呈现现在的局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偏远地区位置偏远, 拥有相应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太少、没有足够的金钱满足设备上的需求;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土地资源的资料与信息缺乏, 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 以前的资料累积得也不够充足, 造成了信息化构建的落后。

4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是证明湖南省正在逐步向现代化发展, 提高湖南省在国家土地管理方面上的水平, 所以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 然而湖南省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因此, 要对存在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4.1 加强宣传力度

为了信息化体系的发展, 应加大宣传的力度, 将信息化时代的概念和高科技管理的信念传播给每一个人, 让所有人都能了解信息化对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这样有利于信息的整合与利用, 使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地快速发展。

4.2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做好基础的, 就像建设一栋大楼, 没有稳固的根基, 即使大楼建设的再高也会面临随时崩塌的结果, 建设得越高, 崩塌的就会越严重。在建设信息化的这项工作上也是一样的, 应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第1 步就应该彻底地了解这其中的利与弊, 应该如何应对。此外, 还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 使管理统一化, 一致化, 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和管理。而且应该扩大网络信息资料的覆盖面积, 使湖南省的各个地区都能实行信息资料的交换和分析。

4.3 统一技术标准

除了建设信息化的基础以外还应该统一技术的标准。使各市州的信息管理都能够统一进行, 发展的进程和步调能够达成一致, 不会出现因为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统一了技术标准, 使得信息管理更加的规范, 能够增加工作域管理建设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信息资料因为技术的不统一而丢失或者残缺不全。

4.4 构建区域互助

除了各个区域自身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意外, 各个区域的互帮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个区域之间应该分享各自管理和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湖南省应该构建出这样的一个体系, 不仅仅只依靠国家、省的帮助, 还要每个区域都相互扶持, 解决各个区域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得湖南省的每一个区域都能共同进步, 使湖南省这个整体可以进步的更快。

4.5 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

虽然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 但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也是各个企业甚至国家竞争的筹码。因为一切高科技的产物都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制造出来的, 所以湖南省也应该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如果没有信息化的人才, 就只能够一直跟在别的国家的身后, 永远是人云亦云, 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正是因为这样, 湖南省必须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 使湖南省的人才资源能够源源不断, 让湖南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能够不断地发展。

5总结

湖南国土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的进行与发展, 属于湖南省专属的信息化时代也即将到来。虽然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这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地方, 但是仍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应该早些针对这些不足做出相应的措施, 对将来会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守相关规定, 并且规范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化、统一化、普及化。也要使我们普通公民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和高科技的重要程度。湖南省应该珍惜爱护人才, 不仅要吸收别的地区来的专业人才, 更应该自己培养人才, 不能受制于人, 这样湖南省的信息化管理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 科技越来越发达, 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我们的生活也渐渐的与科技相连, 高科技技术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信息化的生活已经来临, 将信息化融入到湖南省的国家土地管理中会使国土管理产生质的飞跃。本篇文章对湖南省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湖南,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崔政军.省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 (05) :120-121.

[2]范延平, 吴洪涛, 邓颂平等.面向SOA的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0 (06) :9.

[3]刘吼海, 李浪聪, 徐剑波, 胡月明, 陈月明.国土资源信息采集更新平台的构建与多业务应用[J].南方国土资源, 2015 (06) :89-91.

统建信息化项目 篇6

1.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阶段中,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同时这两个方面也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集中体现。下面, 就对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进行详细的阐述。

所谓生产“自动化”, 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 不需要人直接参与操作, 而是由机械设备、仪表和自动化装置来参与和辅助完成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加工的生产过程。与此同时, 各类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 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化, 更加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这就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所在。所谓“信息化”, 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也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 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并且能够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巨大的技术支持和前进动力, 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2.企业信息的整合与管理的信息化

新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 还包括企业信息的整合与管理的信息化。整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而同时,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 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从这一方面来说, 企业生产信息化的应用, 一方面反映出了信息技术的动向以及具体应用领域, 同时另一方面, 也凸显出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的管理需求。如今,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整合管理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发展关注的焦点, 面对目前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 企业要将整合各种资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升企业管理运营水平, 最终能够帮助企业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环境, 以此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近年来, 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 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 无论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 还是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在新的环境下, 我国各大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来发展电子商务, 以此来推动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

所谓“电子商务”, 就是指主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 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其实,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 这可以理解为是传统商业活动在新时期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体现。在新环境下,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要正确的运用互联网发展的优势来发展电子商务, 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发展中去, 发展并不断完善企业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 做到发展的全面化。

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系统认识问题

目前, 我国企业信息系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 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新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现实性的问题等待我们来解决。首先, 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认识问题, 这也是影响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要想全面的了解信息系统, 首先就要了解信息系统的含义以及它的内容。所谓“信息系统”, 就是指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等等。与此同时, 它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等资源的调查了解, 建立正确的数据, 最终以便于企业的正确决策。然而, 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了解到信息系统的真正意义, 所以不能够将其正确运用到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中,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2.信息系统的可重构问题

对于新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而言, 不仅存在企业缺乏信息系统的认识问题, 还存在信息系统的可重构问题。所谓系统的重构性, 就是指在系统原有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系统的结构、功能等使系统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

在新环境下, 对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可重构问题来说, 引起系统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敏捷的供应链;其次是以确定的动态企业联盟为基础的产品及市场变化;最后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 信息系统的可重构问题从应用的范围来看,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普遍应用、特定应用以及特定应用域。但是, 目前许多企业都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重构问题, 缺乏对可重构性层次的正确认识, 所以在某些方面混淆了信息系统的应用, 影响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度与质量,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高层决策需求问题

高层决策需求问题也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借助于企业信息系统, 将能帮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机械化工作的精准性以及工作效率, 同时, 企业信息系统还能够满足企业不同层级和部门人员的决策需求。譬如无损的数据交换和数据保留, 基于更完整数据的分析和信息发掘, 在提高业务层面效率的同时, 为我们提供了更加详尽的决策参考信息;譬如对资源的整合和流程的重组, 为我们节省了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等。 但是目前有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到这一点,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4.信息系统外部集成的需求问题

所谓“信息系统外部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将各个分离的设备例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 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 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 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 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对策

1.领导意识

新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目前存在着许多实质性的问题, 正如上文提到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下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领导者, 所以解决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问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领导意识问题。

所谓“领导意识”, 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管理者与领导者, 他们的理念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 领导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凝聚力, 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果缺乏了领导, 那么就是一盘散沙, 员工们也只能自己顾自己, 从而忽视了整个团队的发展。由此可见, 正确的领导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领导意识, 首先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强化企业的宗旨意识, 以领导者自身的行为作为榜样, 来带动集体员工的行为与态度, 以此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企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

2.员工素质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员工都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务, 他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佳动力, 所以, 在新的环境下, 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也要着力于员工素质的培养, 以此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企业要想打造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首先就要在企业招聘员工时提高招聘标准与招聘门槛, 从基础上抬高员工的职业水平。其次, 对于招聘进来的员工, 企业的管理者要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 也可以进行定期的考核, 制定好员工的奖惩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最后, 企业的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也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 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与职业道德, 从而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

3.基础设施

新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指能够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 即俗称的基础建设, 亦都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及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企业想要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就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 要根据企业内部的硬件软件设施来确定需要完善的设施系统;其次, 要注意基础设施的协调性, 要做到平衡原则;最后, 企业的管理者要定期对各种设施进行检查与更新, 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以此来促进企业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4.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当今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 信息应用系统一般由计算机硬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组成。计算机基本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外围接口和外围设备组成。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高级语言等。应用软件由通用支援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包组成。应用系统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管理者要重视应用系统的完善, 将其正确应用到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去。

5.数据资源

对于新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 数据资源是信息系统内的核心信息, 它贯穿于整个系统,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数据资源管理是应用信息技术和软件工具完成组织数据资源管理任务的管理活动。早期的数据资源管理采用文件处理方法。在这种方法中, 数据根据特定的组织应用程序的处理要求被组织成特定的数据记录文件, 只能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访问。这种方法在为现代企业提供流程管理、组织管理信息时显得过于麻烦, 成本过高并且不够灵活。因此出现了数据库管理方法, 它可以解决文件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6.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叫做资料探勘、数据采矿, 它是数据库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步骤。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 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换句话说, 数据挖掘是利用先进的统计方法, 从数据中预测信息并分析其结果, 进而提高决策效率。由此可见,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注重数据挖掘, 进而提高企业的发展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环境下, 虽然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存在许多实质性问题, 但是企业要全方位的解决这些问题, 管理者就应该把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作为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此来促进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 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最终有效的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与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博仪, 文承标.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4, 05:7-9.

[2]胡扬名.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3.

[3]王麒舒.问题与对策:我国院校研究数据系统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4.

[4]张东祥.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研究[D].燕山大学, 2014.

上一篇:辽宁财贸学院下一篇:低压异步电动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