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共10篇)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1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泌尿外科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手术, 主要治疗肾结石及复杂的输尿管结石, 尤其特殊患者肾结石如:肥胖患者肾结石、孤立肾合并结石、马蹄肾合并结石、多发肾结石等的有效手段[1]。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 它所具有微创、安全性高, 恢复快的特点, 更是多数结石患者接受的原因。2008~2012年我科行mPCNL280例, 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2012年我科行mPCNL280例, 男200例, 女80例, 平均年龄28~55岁, 均为肾结石患者。其中单侧肾结石180例, 双侧肾结石100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98例, 伴有轻度积水53例, 中、重度积水48例。患者术中均留置肾造瘘管, 导尿管及双J管置输尿管内引流。平均住院10~15d。
1.2 治疗方法
于连硬外麻醉下先取截石位, 行患侧逆行插管置入F5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及留置16号尿管, 再取俯卧位, 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 使用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 取出结石, 置入D-J管。
2 结果
280例mPCNL中, 278例患者1次手术取石成功, 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行2次手术, 1次手术成功率99.3%。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因疾病导致的疼痛而产生怀疑、恐惧、情绪低落, 更因不了解自身疾病愈后情况, 而产生沉闷或急躁心理。此外, 处于病房这个特殊环境时, 患者的心理压力将随之加重, 因此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例子, 讲解手术方法及其安全性, 微创性, 热情接待患者, 做好入院宣教, 使患者尽快熟悉病室环境, 适应其住院生活, 增强安全感, 与家属共同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督促患者尽早入睡, 保证睡眠质量, 必要时按医嘱于安定片口服。 (2) 体位训练:mPCNL术中将采取两种手术体位, 一是截石位, 二是俯卧位。其中术中使用俯卧位的时间较长, 该体位对循环呼吸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手术时的体位和术中的配合工作, 减轻不适感, 术前1~2d要对患者进行俯卧位训练, 每次30min, 每天3~4次, 练习时可将软枕置于腹部下方, 调整呼吸, 以增强患者对手术中的耐受性[2]。 (3) 做好皮肤准备:手术区备皮, 注意勿划破皮肤造成感染, 最好于术前24h内备皮, 术前一般嘱患者淋浴, 做好准备。 (4) 术前常规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需要了解患者全身情况、结石位置、大小、形状和数目, 肾积水和肾功能情况, 是否合并尿路感染, 积极完善术前的常规准备[3]。除此之外, 术前应告知患者禁食8h, 术前1晚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术晨清洁灌肠, 预防术中发生意外[4]。同时应交待患者术前3d应多饮水, 每日1500~2000mL, 增加尿量, 以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
3.2 术后护理
(1)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Q1H测量BP、R、P, 动态监测血压及呼吸情况, 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不适, 注意是否发生气胸。 (2) 术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四肢, 多作深呼吸运动, 护士定期协助翻身, 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及压疮。 (3) 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肾造瘘管及尿管的固定通畅, 避免受压、折叠、扭曲, 严密观察肾造瘘管、尿管的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如在2h内出现大量鲜红色液, 且进行性加深, 立即报告医师, 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医师处理, 由于输尿管留置D-J管, 叮嘱患者不宜做腰部剧烈动作, 避免导致D-J脱落, 并告知患者留置D-J侧腰部会有不适感, 属正常现象, 无需担心。 (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a.出血: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是出血, 多为过度活动引起, 因此术后要绝对卧床休息, 发生明显出血时常表现为血尿颜色加深, 尿中伴有血块, 血压下降, 患者脸色苍白, 腹胀, 心慌, 胸闷乏力, 应及时使用止血药, 加快补液, 严格制动, 同时安抚患者, 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出血;b.尿外渗: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原因是肾造瘘管或D-J管引流不畅所致, 护士应定期巡视患者, 挤压引流管避免血块堵塞, 引起引流不畅;c.感染:患者体温升高, 腰痛加重, 要及时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000mL以上;d.邻近器官的损伤:注意胸腹损伤, 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如有胸痛、呼吸困难及时报告医师作出相应处理。 (5) 其他护理:嘱多饮水, 每天2000mL以上, 以减轻血尿, 起到内冲洗作用, 多吃水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使用果导口服[5]。
4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多饮水, 不憋尿, 定时排尿, 防止尿液反流引起尿路感染, 不宜剧烈运动, 避免进食含钙高的食物, 定期复查, 按时回院拨除D-J管。
综上所述, mPCNL不仅微创、安全性高, 而患者恢复快, 而且可一个通道多次手术, 是治疗结石, 尤其是复杂肾结石的重要方法, 因此, 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特殊体位训练, 术后病情观察及正确的出院指导,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健, 李逊.微创泌尿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40.
[2]王振香, 赵林, 奕瑞石.俯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导致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1A) :26-27.
[3]缪小菊, 罗映红.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6, 29 (3) :303-304.
[4]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3:464.
[5]王宇雄, 周沈阳, 范立新, 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出血12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 (5) :470-471.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2
【关键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石患者;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02-02
肾结石是指在肾盂、肾盏以及肾盂和输尿管连接处发生结石,此病是由于尿液中的部分溶解物滞留在肾内,经不断生长,最终形成结石。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中,且75%的患者容易再次复发[1]。近年来,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在治疗结石上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此手术具有用时短、创伤小、结石取尽率高、出血少、愈合快等优点[2]。但手术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且术后并发症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而术后护理与术后并发症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护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后护理非常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记录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过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共计145例,患者一般资料详见表1。
1.2术后护理方法
①心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不仅存在于术前,也存在于术后。患者术后常常会考虑术后是否会出现并发症,手术对身体的伤害是否严重,恢复时间太长会不会影响工作等,从而产生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少数患者甚至会怀疑手术的效果。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进行倾述和宣泄,并向患者讲述术后顺利康复等正面例子,使其保持乐观心态。②造瘘管护理:经观察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已经保持平稳,随即转移护理中心,以造瘘管护理为主。妥善固定造瘘管,防止脱落、堵塞及打折,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量及引流液性状。③观察造瘘管、导尿管引流物颜色。若出现出血则应及时夹闭肾造瘘管,进行尿管冲洗,建立静脉通道,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及时报告医生等。④尿管护理: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当出现尿管堵塞时挤压尿管壁或用生理盐水进行抽吸冲洗,若仍不通畅则及时换尿管。⑤健康教育:告诉患者尿管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禁止憋尿、卧位排尿、用力排尿;嘱咐患者多饮水,少食用或不食用豆类、奶制品、菠菜等含钙高的食物;叮嘱患者出院后观察尿量及尿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制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制定焦虑自评表(SAS),分值>50分为焦虑,分值越高说明焦虑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分平均为(56.1±5.4)分,护理后焦虑自评分平均为(36.3±3.9)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分平均分比较,t=19.94(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所有患者均接受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非常满意45例;满意88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率91.72%。
2.3术后护理中患者出现的情况:肾内血管出血2例;尿管堵塞3例,均为血块堵塞。并发症发生率为3.44%。
3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作为治疗肾结石的新手段,具有治疗用时短、效率高、创伤小、结石取尽率高、出血少、愈合快等优点。但术后也常发生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肾内血管出血、膀胱痉挛、尿路感染等。有相关研究表明[3]:术后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征兆,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抑制并发症严重化。这与本次对经皮肾穿刺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得出的体会结论一致。
对本次护理过程及护理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①本次对45例结石患者均行心理干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心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有所缓解,心理干预使患者在术后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有利于提高依从度,加快康复。②检测生命体征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发现并发症[4]。③造瘘管护理是继生命体指征护理后的又一个护理重点,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可判断患者有无出血的可能,而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和干燥则能有效预防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④尿管护理中坚持让患者每日多饮水,这能提高患者尿量,从而达到冲洗目的,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⑤经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均对留置导管的必要性有所了解,出现膀胱刺激后能高度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正确护理。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依从性,降低护理工作难度。对生命体征、造瘘管、尿管进行护理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有效预防感染,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作用。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惠燕,罗润娥,谢咏梅等.微创经皮肾镜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1):52-53.
[2]黄雪莲.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6):61-62.
[3]李自青,李凤霞,任凤荣等.无痛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7):648-650.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弹道碎石取石术的40例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27岁~68岁, 平均年龄 (35±6.7) 岁;单纯性肾结石32例, 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 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双肾结石8例, 鹿角形结石11例, 肾多发性结石13例;不同程度肾结石29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按常规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 告知患者手术用的麻醉方式及手术需的注意事项等。微创经皮肾镜弹道碎石取石术属于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手术, 由于患者对该手术的认识缺乏, 所以术前会出现紧张、焦虑、怀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干预护理, 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 同时向患者简单地介绍手术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点, 降低患者的忧虑情绪, 消除负性心理给手术带来的不良影响。若患者有任何疑问, 应及时向患者做出解答, 让其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 放下心理包袱, 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
1.2.2 术前体位训练
由于患者在术中所采取的体位分别有截石位、俯卧位, 故在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两种体位的指导练习, 尤其是俯卧位。为使手术顺利进行, 患者需术前每天进行俯卧位练习30 min以上, 当患者可以坚持3 h以上后[2], 训练可停止。
1.2.3 术前常规准备
查阅患者的检查报告 (包括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肺功能、泌尿系统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结果等) , 充分了解患者结石所处部位、大小及形态等情况, 观察患者尿常规的检查报告, 看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对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 术前应积极控制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相应的抗菌药物对症治疗;为预防术后感染, 需在手术过程中再次使用[3]。术前禁食8 h~12 h, 常规备皮, 术前1 d晚给予患者灌肠处理。
1.2.4 术中护理
所有患者均采取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麻醉起效后, 患者首先取膀胱截石位对患侧输尿管进行逆行插管, 6号输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导尿管留置成功后予俯卧位进行肾穿刺, 患者肾区腹部处置放一垫枕, 注意体位摆放时切勿过度牵拉或挤压患侧肢体。患者取截石位时, 应在其腘窝下放置棉垫以保护腘窝神经与腓总神经;取俯卧位时, 应在腹部及肘部放置棉垫, 避免受压影响患者的呼吸与循环功能。
1.2.5 术中配合
(1) 术区常规消毒、铺巾, 并在术野处粘贴脑外科手术专用薄膜, 将套好无菌套的C形臂X线机在患侧上方固定, 同时将电视摄像系统、弹道碎石机、微电脑液压泵安置好。 (2)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同时对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 注意患者的尿液与引流液的颜色, 防止活动性出血发生[4]。 (3) 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后再进行搬运, 在搬运过程中注意勿使管道脱出, 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1.2.6 术后护理
术后应及时了解每一位患者的手术部位、术中情况及出血量, 所有患者均行6 h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6 h后可根据患者的需要改为半坐卧位。术后行24 h生命体征观察, 每30 min记录1次, 待患者各项体征平稳后, 可6 h监测1次。
1.2.7 肾造瘘管组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 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引流管固定, 并做好标识, 保持肾造瘘管的通畅, 勿扭转、受压、折叠等, 每隔30 min记录1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由于术中及术后出血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原因[5], 所以术后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 则夹管5 min~10 min后再观察是否有血尿流出;若出血仍然明显, 可进行1 h~2 h夹管即可止血。观察引流液的同时, 还需对引流管进行挤压, 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造成引流受阻。观察患者造瘘口处的敷料情况, 若出现敷料潮湿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指导患者翻身前注意造瘘管的固定, 防止因翻身造成的牵拉引起造瘘口出血或是管道脱落。引流管应每日更换, 更换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
1.2.8 双“J”管护理
双“J”管上端位于肾盂, 经整个输尿管到膀胱, 其侧孔可帮助患者恢复肾脏功能, 改善肾盂积水的现象。由于双“J”管的放置, 患者会因为膀胱输尿管口抗反流机制消失, 尿液会在膀胱与输尿管间反流, 引发逆行性感染。所以, 通常术后患者忌四肢、腹部的同时伸展, 尽量早取半坐卧位, 防止双“J”管对输尿管黏膜的刺激导致血尿的出现或加重。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 一次手术成功取石共39例, 仅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需要行二次手术, 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7.5%。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近年来, 临床上治疗直径较大或是较为复杂的结石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术后为保持尿液的引流通畅, 常需要留置肾造瘘管。但由于置留肾造瘘管的时间过长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适, 所以临床上也开始尝试采用术后无管化治疗, 经魏兴华[6]等人研究表明, 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感,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想要达到以上目的,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就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 术前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疏导, 引导患者以最平稳的状态进行手术;术中要及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出血量的多少, 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即刻报告主刀医师;术后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仔细、有效的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 可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艳.经皮肾镜取石术6例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 2013, 37 (4) :381-382.
[2]张元元.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中的巡回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 2013, 31 (2) :171-172.
[3]胡亨英, 罗文军.多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中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3, 26 (15) :292-293.
[4]雷秀莲.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的术中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 (6) :113-115.
[5]沈德婷.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8) :1237-1238.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4
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生理(自身生理机能的退行性变化)和特有心理(易情绪悲观,态度消极,对手术的焦虑恐惧程度高)增添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增加了手术护理的困难,使手术护理人员面临更多挑战。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配合完成老年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50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老年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55~75岁,平均60岁。术前均行B超、KUB+IVP检查,其中输尿管上端结石30例,其余为肾结石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均经微创经皮肾治疗后好转出院。
2 术前访视护理
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患者所在科室进行访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既往史、过敏史及术前各种检查结果;针对老年患者存在的怀疑、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特点,主动耐心做好术前宣教,配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师解答患者术前的疑虑,确立与患者的信任桥梁;了解患者的病房护理情况,据此系统制定相应的手术室护理计划,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3 术前准备护理
老年患者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故交接患者时主动与其交流,减少老年人的陌生感和不安感。有条不紊的开展术前准备工作,操作动作要轻、稳、准。帮助患者摆好麻醉体位,以温柔肯定的话语及肢体语言给予患者最大的心理安慰,整个护理过程注重保护老年患者的个人隐私。
因手术需要患者多采取膀胱截石位和俯卧位两种体位,对于老年患者,尤其肥胖患者注意术中腰部抬高,术前应指导患者相应的体位配合,避免手术中因不耐受体位引发呼吸困难;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防止肾脏位置因呼吸不协调起伏而导致穿刺失败。
4 手术中护理
①麻醉后应摆好截石位,注意支腿架不宜过高或过低,两腿分开不宜过宽,腘窝部用加厚的海绵垫垫好,约束带固定,防止腓总神经受损;改为俯卧位时,分别于头面、腋下、肋缘下、两髂骨间各垫1软垫,同时注意胸部、腹部的受压情况,以免影响呼吸、循环系统。保证患者安全、舒适、固定牢靠、暴露充分、操作方便。②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协助医生B超下检查并定位穿刺点。③体位变换时加强护理。如截石位两腿应自然下垂,过高腘窝神经会受压;放平两腿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两腿同时放下,防止肢体突然平放时大量血液移向下肢造成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出现急性循环虚脱[1];俯卧位对老年患者的呼吸有一定的影响,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体位改变和腹部受压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反射性心动过速甚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④术中必须严密观察出血情况,监测血压,调整输液速度以保持血压平稳。
5 手术后护理
术后未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出现血壓低,心率快,结合观察肾造瘘管道引流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对症护理后及时给予关怀,解释原因,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紧张不安的情绪。手术后一般留置肾造瘘管、双J管道,向病房护士详细交接,引流袋的位置低于造瘘口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指导患者翻身及活动前妥善固定引流袋;术后应取头高脚低位,鼓励患者多饮水,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防止腹压升高,减少尿液回流的机会。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不做下蹲动作,避免双J管移位[2]。术后1-2天,由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探视和问候,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6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老年患者的发病率亦在逐渐增加。老年患者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目前开展的新型手术,有别于传统的开放取石治疗方法。对此我科强调针对老年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以"责任心、专心、耐心、关心、同情心" 为出发点,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配合手术的顺利完成。
手术前患者均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尤其老年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不良刺激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手术耐受性降低,增加了手术风险,且不利于手术后的康复。故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①术前访视中以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专业知识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手术中维护老人的尊严,尊重重视其心理变化,态度真诚,语言委婉,关心体贴,将有关手术信息提供给患者,耐心解释,消除老人的疑虑,降低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③重视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如说话的语调、表情、姿势、动作、态度等。增加老年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依赖,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和安全感。④结合患者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讲解手术中体位的改变、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可能留置多种引流管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总之,保证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宋群 李平等 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体位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及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1994,29(1):32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 所有患者均使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 均被确诊为双肾结石患者。其中男56例, 女44例, 患者年龄19~56 (35.34±3.21) 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19~55 (34.45±3.02) 岁;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0~56 (35.89±4.21)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 并在膀胱截石位置入输尿管导管, 让患者改为俯卧位, 将腹部进行垫高处理, 通过输尿管导管为患者进行注水处理, 并在彩色多普勒或是C臂的引导之下为患者进行穿刺处理, 本次研究中使用17G穿刺针。以穿刺针为中心, 切开1cm并置入斑马导丝, 使用筋膜扩张器扩张到23G, 导入可剥鞘并拔出扩张器, 置入输尿管镜。通过输尿管镜的手段发现了钬激光后将结石进行粉碎并冲出, 在观察没有残石后可以置入双J管, 并拔出输尿管导管, 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
1.2.2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 在对其治疗的过程中仍需使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并在截石位置入输尿管导管, 让患者垫高腹部, 对患者进行输尿管的注水处理, 并对其实施17G的穿刺针的穿刺处理, 从穿刺针的中心进行约1cm的切开处理, 并置入斑马导丝。但在对其实施筋膜扩张的过程中, 扩张15G, 在对其实施筋膜扩张器的扩张完成后, 导入可剥鞘并将扩张器拔出, 插入输尿管镜代替肾镜, 在发现了结石后可以使用钬激光光线对患者实施碎石以及冲出结石的处理, 若发现没有残石后可以置入双J管。在拔出输尿管导管后可以留置肾造瘘管并对患者实施缝合以及固定的处理。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生素、地塞米松的治疗。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完成后需要使用和对照组患者相同的抗感染方法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本次研究中使用王晓庆等[2]研究中的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显效:患者症状消失,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肾结石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结石数量明显降低, 但仍有残留;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好转, 结石数量没有减少。同时需要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并以率 (%) 表示, P<0.05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74%) ,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2%) 。见附表。
3 讨论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男性患者数量高于女性, 多发于青壮年, 左右侧肾脏的发病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肾结石的发病原因较多, 环境因素、种族因素、饮食习惯、职业因素等原因均和结石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关系。而由于肾结石的特点, 患者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会出现身体活动过程中的隐痛和钝痛等症状, 同时患者的腰部也会出现酸胀不适的症状。若结石的体积较小, 也会引发患者出现剧烈的刀割样疼痛, 这种疼痛的症状常呈现出阵发性,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对肾结石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3]。目前有研究显示, 通过为肾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更是常见的手术治疗手段。
在对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 目前常见的术式有两种, 即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这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对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过程中, 能够起到微创的效果, 因此患者的创口非常小, 在手术过程中并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血以及创口的情况, 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并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更好[4]。
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通过对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 可以提升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身体恢复效果, 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花费能够在客观上得到明显的降低, 是一种安全可靠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完成后,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 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在对肾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通过对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收集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74%) ,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2%) , 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肾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通过对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 其治疗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
参考文献
[1]张欢, 张俊, 南小新, 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成人多囊肾合并肾结石20例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43 (1) :98-99.
[2]王晓庆, 李春萍, 王春喜, 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6) :3037-3039.
[3]王博涵, 余虓, 姚炜敏, 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临床无意义残石患者中期随访结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 33 (7) :529-531.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6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气压弹道碎石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科的常见多发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有所增高, 上尿路结石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开放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MPCNL逐渐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段。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 我院对收治的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行了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 男36例, 女20例, 年龄25~56岁, 病程2~5年, 肾多发性结石35例, 肾盂或肾铸形结石5例, 输尿管结石16例。大部分患者以腰腹部胀痛为主, 尿路刺激症状者10例, 肉眼血尿2例, 体检发现2例, 术前均行KVB+IVP, B超及CT检查, 结石最小为1.0cm×0.9cm×0.7cm, 最大为5.5cm×3.1cm×2.0cm, 尿路感染者行尿培养+细菌+药敏试验, 行抗生素治疗, 感染控制后手术, 以防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2 手术方法
在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 患者截石位, 患侧行输尿道管插管至肾盂内, 留置双腔尿管, 并与输尿管导管固定, 以备人工肾积水用。患者改俯卧位, 腹部垫软枕, 使腰背部成一平面, 自输尿管导管内注入38%泛影葡胺对比剂, 在C臂机定位下选择11肋间或12肋下肩胛下角线与腋后线区域内, 用18G穿刺针穿刺肾中后组肾盏, 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 用F8-F18号筋膜扩张器依次扩张, 最后留置F18号peelaway鞘以其为通道, 置入输尿管硬镜, 行气压弹道碎石, 高压灌注泵盐水冲洗, 保持术野清楚, 并冲出小结石, 较大结石用取石钳取出。术后留置DJ管30例, 留置输尿管导管26例, 并留置肾造瘘管3~7d后拔出。留置输尿管导管者术后7d拔出, 留置DJ管者术后1个月拔出。
2 结果
56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50例结石完全取出, 1例因动静脉瘘行右肾切除术, 两例出现全身严重反应综合征, 经抗炎治疗后康复。DJ管误入腹腔一例, 术后患者出现腹部不适, 拍腹平片, 是DJ管远段位于腹腔, 当日进手术后室行输尿管镜下DJ管拔除术, 术手康复。术后结石残留6例, 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出。平均手术时间 (90±30) min, 术后住院 (7~10) d。
3 讨论
在基层医院上尿路结石治疗一般采取开放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 但最近几年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已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 通过数十例治疗体会如下:
3.1 术前嘱患者俯卧位练习, 以适应手术时长时间的俯卧位需要。
3.2 估计手术时间较长或对于高危患者采用全麻气管插管, 以防止患者术中出现不能耐受而被迫终止手术。
3.3 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的原则: (1) 保持直的通道; (2) 通过肾实质,
肾盏穿刺进入肾盂, 不经过肾实质的肾造瘘, 从肾盂直接进入, 容易有尿液漏出而在肾周形成尿性囊肿, 从肾盏中央延肾盏长轴方向进针, 可避免损伤肾盏旁动、静脉, 减少出血。
3.4 尽可能从肾脏后组中盏穿刺进入肾盂, 不仅有利于输尿管镜向肾
上、下盏, 及输尿管口的方向移动, 更有利于处理多个肾盏和输尿管结石, 穿刺时应避开胸膜、肺、结肠等邻近器官, 以免损伤。我们一般采用十二肋下, 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进行穿刺。
3.5 留置输尿管导管, 经皮肾镜手术前先插入F5号输尿管导管到肾盂,
以便穿刺时通过导管注水形成暂时性的人工性积水, 或逆行注入对比剂, 利于穿刺及证实穿刺成功, 另外导管在术中可以阻挡碎的结石进入输尿管, 协助术后放置DJ管入输尿管, 或术后直接作支架引流。
3.6 经皮肾穿刺, 我们在X线引导下进行, 穿刺过程中可感觉到有3次
较明显的突破感, 第一次是腰背筋膜。第二次是肾包膜, 第三次是肾盏粘膜, 当穿刺针穿入肾包膜后, 可见穿刺针尾部随呼吸上下摆动, 再穿刺二至三厘米后拔出针芯, 见有尿液流出, 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 与皮肤上切0.5~1cm切口, 然后依次扩张至F18号扩张器, 并留置外鞘, 然后插入输尿管镜, 一边冲水一边顺导丝进入肾盏或肾盂, 若鞘的远端位于肾盏或肾孟内, 说明通道建立成功。
3.7 扩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牢记皮肤至肾盏的深度; (2) 斑马导丝
应置入足够深, 最好置入输尿管内; (3) 扩张时一定要保持斑马导丝伸直, 时时顺着穿刺针方向或导丝方向一边旋转扩张器一边推进, 扩张器进入的深度不要超过穿刺针深部1cm, 以免损伤对侧肾实质或肾盂。 (4) 遵循逐渐扩张的原则。 (5) 若鞘位于肾外或肾实质, 未进入肾盏, 可用输尿管镜沿导丝扩张进入肾盏, 再将鞘沿输尿管镜推入肾盏。
3.8 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是9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碎石新技术, 其原理是
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子弹体, 以脉冲方式冲击结石并将其击碎, 其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无热能效应。其冲击前后振幅不超过2mm, 对硬性结石产生脉冲冲击, 达到碎结石效果。碎石时最好将peel-away鞘压住结石, 结石击碎后借助高压水流冲出较小结石, 较大结石用取石钳取出。水流压力不能过大, 以术野清楚为度, 防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
3.9 我们初期碎石后, 常规放置DJ管, 术后一个月拔出, 后期我们碎
石后不放置DJ管, 术中直接把经尿道置入的输尿管导管放入肾盂内正确位置, 术后7~10d拔出, 避免了患者做膀胱镜二次拔管的痛苦。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7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微创碎石,开放取石手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逐渐加快, 促使很多人的生活饮食方式和结构均发生较为严重的变化, 因此泌尿系统的结石病症发病几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临床统计资料显示, 近年来肾结石的发病率日益上升,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在治疗肾结石病症中一般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 即开放性取石手术与经皮肾镜微创碎石, 本文对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象均是我院自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124例, 随机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62例, 其中男34例, 女28例,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 (40.3±1.5) 岁, 结石长径160~540mm, 平均长径 (260±42) mm, 其中孤立性肾结石2例;肾盏憩室结石4例;鹿角状肾结石20例, 多发性36例;观察组62例, 其中男37例, 女25例, 年龄23~64岁, 平均年龄 (41.5±1.7) 岁, 结石长径140~570mm, 平均长径 (290±39) mm, 其中孤立性肾结石4例;肾盏憩室结石6例;鹿角状肾结石21例, 多发性3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长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1]
肾结石的诊断依照《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背部出现非常严重的绞痛, 与此同时患者还伴有血尿、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使用CT扫描并进行信号的增强检查对其结石情况进行确诊。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有上述临床症状的患者且通过CT扫描等相关辅助检查方法确诊为肾结石;排除标准: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严重凝血功能的患者;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不愿意在本次实验授权书上签字的患者等。
1.4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放取石手术治疗, 即给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健康一侧卧位, 在其第11肋间处小切口, 然后游离肾下极和肾背侧直至暴露肾门后, 将其周围的组织进行清除再行切开肾盏外膜采用钝性分离的方式将肾盂、肾大盏等完全暴露在术野, 将其中的结石组织全部取出, 并与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避免结石残留。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微创碎石治疗, 即患者同样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然后取截石位消毒并铺巾准备, 经膀胱镜由输尿管口置入输尿管导管于患侧肾盂内, 留置导尿管和输尿管导管。将患者的体位调整成俯卧状态, 向输尿管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逐渐形成人工肾积水。尽量抬高患侧的腰腹部利用彩超将肾结石的准确位置进行确定。然后再由第11、12根肋骨、肩胛下角线、腋后线围合的区域内进行穿刺肾盏 (穿刺成功的标准即当针芯退出之后, 有尿液从导管流出) , 然后建立皮肾通道置 (鞘径:16f-18f) 入经皮肾镜, 再使用钬激光碎石系统进行碎石处理, 完成之后结石则会在液体的冲洗下排出, 手术完成之后留置肾造瘘管, 手术完毕。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肾造瘘管留置时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热7例, 胸膜损伤3例, 大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人数为1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7.74%;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4例, 大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人数为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8.06%,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其主要的症状为腹部剧烈疼痛, 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影响非常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肾结石的治疗逐渐趋向于采用微创治疗手段[3]。
经皮肾镜微创碎石 (简称MPCNL) 治疗措施即是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进行粉碎,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建立一个皮肾通道, 然后置入输尿管镜并在其监视下使用激光或者气压弹道等进行碎石处理, 该种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碎石处理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术后的结石残留率也明显较小。而传统开放取石手术方式的优点是对于结石的清除率较高, 但是却会对患者产生比较严重的创伤, 因此恢复起来比较缓慢,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本文中笔者分别对传统取石方法和微创碎石方法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以及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治疗肾结石疾病时采用经皮肾镜微创碎石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因此非常值得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岐宏政, 沈鹏飞, 刘勇, 等.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 11 (10) :160-161.
[2]朱志国, 马建芬.经皮肾镜微创碎石与开放取石治疗肾结石临床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 2013, 34 (3) :407-408.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行MPCNL术46例, 男30例, 女16例;年龄25岁~63岁, 平均44岁;手术时间15 min~30 min, 平均20min;术中均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内支架管及导尿管;住院时间最短6d, 最长25d, 平均17d。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下经B超引导行MPCNL术, 术中常规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内支架管及尿管。术后病人取平卧位, 严密观察肾造瘘管、尿管的引流情况, 行心电监测, 记录24h出入量。
1.3 结果
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术期, 术后肾造瘘管无尿液引出4例, 血尿较轻并在4d内消失36例, 1周内消失5例, 明显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 无造瘘管脱落病例。
2 术后肾造瘘管的观察和护理
2.1 观察肾造瘘管是否有尿液引出
在排除造瘘管没有受压打折的情况下, MPCNL术后肾造瘘管没有尿液引出与2个因素有关, 一是手术因素, 因此术后护士要向医生尽量问清术中出血量的多少, 如果出血量较多, 术后医生会将肾造瘘管暂时堵塞2h, 去除堵塞后, 因为造瘘管引流孔处有血凝块形成, 术后可能无尿液引出;二是病人的体位因素, 因为术后病人均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同时留置有输尿管内支架管及尿管, 因此手术肾脏分泌的尿液可能经由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至膀胱, 而不经由肾造瘘管引出。本组4例病人在术后出现肾造瘘管无尿液引出的情况, 其中2例通过轻轻挤压造瘘管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 后, 引流管有血凝块流出而通畅, 另外2例经挤压后仍无尿液引出, 经影像学检查肾造瘘管位置正常, 病人无腰痛及发热现象, 考虑为全部由尿管引流。病人往往因为肾造瘘管无尿液引出而心理紧张, 因此护士要配合医生向病人讲明病情, 了解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但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如血压、心率是否异常、肾造瘘管周围是否有血液溢出、血红蛋白的变化、有无患侧腰腹痛、患侧腰腹部是否出现腹胀等, 出现上述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以查明是否有继发性肾脏出血或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堵塞。
2.2 观察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
MPCNL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为出血[1]。因此病人术后一般都会有引流液 (尿液) 颜色发红的情况, 要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解释, 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少数病人血尿消失较慢, 与病人的凝血功能、手术时出血量多少有关, 也可能与此期间病人活动过多有关, 因此护士要详细交代病人术后如何活动、活动量多少。指导病人术后以仰卧位为主, 辅以健侧卧位, 避免患侧卧位。术后早期要卧床休息, 避免翻身、下床、用力等活动。个别病人在回病房后肉眼血尿明显, 如果术中即有明显出血, 属于暂时情况, 肉眼血尿在术后1d~2d即可减轻或消失。护士要精确记录引流液量、准确描述引流液的性质, 同时要注意病人生命体征, 如血压、心率、体温等的变化。如果术中没有明显出血, 术后肾造瘘管引流液的颜色逐渐加深, 甚至造瘘管触摸有温热感, 则表明病人肾脏可能有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止血治疗, 必要时需要夹闭肾造瘘管、甚至需要行血管介入治疗进行止血。护理人员要紧密配合医生, 加强生命体征监护, 加快补液速度、适当利用利尿剂, 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同时要做好病人的心理工作, 缓解其紧张情绪。
2.3 肾造瘘管固定的护理
在MPCNL术后病人要保持卧位3d~5d, 但术后护理同时要求病人进行一定的活动以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压疮形成并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 如果护理不当可能造成肾造瘘管的脱出, 重新插入时如方法、力度控制不当可使肾造瘘管无法达到手术吻合口, 导致引流不畅无法实现引流要求, 严重者有可能导致造瘘口开裂、疼痛、瘘道形成甚至可能造成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 不仅干扰正常治疗, 而且会增加病人痛苦与治疗费用。因此, 护士要向病人强调术后早期卧床的重要性, 同时要交代清楚:术后前1d~2d尽量不要翻身, 尤其是肾造瘘管引流液有血性液体时, 进行双下肢的活动即可;能够翻身后, 术后早期应借助外力, 勿自行用力, 避免其躯干扭曲。健侧卧位时可以在病人背侧垫一厚枕以减少用力。在变化体位时, 避免患侧肾造瘘管受压、扭曲或脱出。肾造瘘管所接引流管的长度要足够, 保证病人翻身时处于正常位置, 避免引流管牵扯引起出血、疼痛、引流不畅, 甚至脱落。护理人员查房时要注意观察造瘘管体外露出的长度, 如果长度与术后麻醉科护士交班时相比有明显异常, 要考虑到有固定线松脱的可能, 及时通报医生。
3 小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光学、电子工程技术的进展, 超声、放射介入、CT和核磁共振成像 (MRI)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MPCNL得到较大发展, 需要开放手术的肾结石、难处理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等均可用MPCNL处理。虽然是微创手术, 但MPCNL术后的护理尤其是肾造瘘管的护理对病人的恢复及病情预后非常重要, 当出现病情变化如血尿加重或造瘘管堵塞甚至脱落时,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 就会延误病情的恢复, 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在肾造瘘管的护理中主要对造瘘管有无液体引出、引流液的颜色变化及管道固定情况3方面进行重点护理, 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缓解其紧张情绪, 配合医生处理, 往往能够预防肾造瘘管方面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9
【关键词】经皮肾镜;钬激光;上尿路结石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55-01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科常见病之一。在治疗中,传统的经皮穿刺肾造瘘(PCNL)肾镜取石术的扩张通道较大(F26~36),容易拉伤叶间血管或撕裂肾盏造成大出血,且较大的肾镜(F19~21)难以到达狭窄的肾盏,可产生出血、胸膜及腹腔脏器损伤、漏尿、肾周血肿等多种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钬激光应用于腔道泌尿外科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技术的逐渐成熟,为治疗肾结石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0例。其中男27例,女43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2.5±4.6岁。其中经超声、KUB、IVU、CT等检查显示,单肾单发鹿角状结石31例,单肾多发性结石21例,双肾单发鹿角状结石9例,双肾多发性结石9例,肾结石长径12~48mm,平均27mm。
1.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经尿道置Wolf8.0/9.8F输尿管镜入输尿管上段,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并留置16F或18F双腔导尿管,沿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造成人工肾盂积水,便于术中穿刺。后改俯卧位,患侧肾区腹部下垫一自制小枕使腰背稍拱起。一般取患侧11肋间或12肋下缘腋后线到肩胛下线之间的区域。通常优先选择肾中盏后组,其次是上盏穿刺尽可能在吸气末闭气时进行,术中采用B超定位及引导,用18G肾穿刺针穿刺,穿刺针进入肾集合系统,抽出针芯有尿液呈线状外流时,证明穿刺成功,向肾内置入0.0889cm的斑马导丝,退出穿刺针,斑马导丝作为安全导引,并用筋膜扩张器由6~18F逐渐扩大,建立皮肾通道,将16F或18FPell―away套鞘推入肾收集系统,在微电脑液压灌注泵下置入输尿管镜观察肾盏、肾盂和结石情况,找到结石后,用钬激光逐步粉碎大的结石,利用灌注液冲洗细小碎石,较大结石用取石钳夹出。手术完毕,常规经套鞘从肾盂顺行插入6F双J管,留置16F硅胶肾造瘘管。肾造瘘管留置5~7d,双J管留置1个月。
2 结果
同侧单通道碎石取石52例,双侧单通道碎石取石9例,多通道碎石取石9例。术后残石23例,其中14例患者1~3个月内自行排净结石,4例术后残石行ESWL治疗排出结石,3例二期手术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0%(64/70)。
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中有明显出血者12例,予Peel-away鞘压迫及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后好转,继续手术,术后无继发性出血、胸膜及腹腔脏器损伤、肾周血肿等发生。肾造瘘管留置时间3~5d,平均3.5d,术后住院时间4~12d,平均6.6d.随访全部病例2~6个月,平均3个月,腰部疼痛及血尿均消失,KUB和IUB复查无结石复发。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较为重要。目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微创治疗已逐渐成为首选[2]。国内微创经皮肾镜技术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技术方法的建立,以及弹道碎石特别是钛激光的问世,使此项技术得到广大泌尿外科医师的认可并迅速加以推广应用[3]。
钬激光是脉冲式激光,通过光纤传输,其组织穿透深度(<0.5mm),可以明显减少对肾组织的损伤。钬激光能在液体中工作且具有止血效应,它的凝固范围0.5~1.0mm,对直径>1.0mm的小血管也能充分止血,保持了视野的清晰度,钬激光能粉碎任何成分的结石,碎石效果明显优于液电、超声和气压弹道。
钬激光具备如下优点[4]:(1)穿透深度浅(<0.5mm),其能量的95%可被周围5mm的水递质吸收,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使用安全、穿孔发生率低;(2)瞬间高能量足以粉碎包括高硬度的胱氨酸结石和一水草酸钙结石在内的任何结石;(3)产生的冲击波弱,不会造成结石移位,对临近组织和内镜装置的损伤小;(4)碎石后结石碎片小(<1mm),更有利于碎石的排出;(5)可调整不同的能量和脉冲设置,既可以碎石,也可用于精确的外科切割和良好的凝固止血,使操作几乎在无血视野下进行,同时使用钬激光更容易处理合并的输尿管息肉,肉芽或狭窄等病变,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mPCNL相PCNL,其穿刺通道更小,进一步减轻对组织的损伤,且mPCNL一期结石取净率较PCNL明显提高。这与mPCNL使用的输尿管镜PCNL的肾镜的镜体细小有关,它容易通过比较狭窄的肾盏颈,到达肾镜不能到达的部位,视野死角小,碎石在直视下进行,可最大限度清除结石,多发性结石不容易漏网。在并发症观察减少。mPCNL的发生率较PCNL组明显降低,术出血及肾皮质损伤的病例明显减少。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操作可随时停止、分期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法具有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是肾结石微创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有开放手术史和反复体外碎石后有残留或复发的结石[5],可避免因反复碎石而造成肾损害或再次开放手术操作困难的风险,是目前治疗肾结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4―786.
[2]郑涛,石洪波等。钬激光对复杂输尿管结石的诊疗价值[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8):601-603.
[3]Albala DM,Assimos DG,Clayama RV,et al.Lower pole I: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iial of extrac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and percutaneous nephrlstolithotomy for lower pole nephroothiasis―initial results.J Urol,2001,166:2072―2080.
[4]SoferM,Watterson JD ,Wollin TA,et al.Holmium:YAG lithotripsy for upper orinary tract calculi in 598 patients.J U ,2002,167(1)31―34.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篇10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6例小儿上尿路结石患儿, 其中有33例男性患儿, 23例女性患儿, 年龄在2~14岁, 平均年龄为4岁。有35例患儿为肾结石, 其中有29例患儿的最大径为1.5~3.9cm, 4例患儿的最大径为4~4.9cm, 2例患儿的最大径在5.0cm以上;21例患儿为输尿管上段结石, 其中有16例患儿的最大径为1~1.9cm, 4例患儿的最大径在2.0~2.9cm, 1例患儿的最大径在3.0cm以上。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患儿取截石卧位, 经尿道将输尿管镜或膀胱镜置入, 从输尿管口逆行将4Fr输尿管导管入肾盂插入或将结石顶住, 将硅胶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为了对输尿管导管滑脱进行有效的预防, 可以用胶布黏合固定输尿管导管。然后让患儿改俯卧位, 垫高其腰部, 将放射线防护衣垫在其腹部下。将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到输尿管导管中, 肾盂和输尿管显影并造成肾盏积水及人工肾盂[1], 一般情况下, 依据结石分布和肾盏积水的情况, 在B超定位下, 穿刺的部位选择在后腰部肾区12肋肋脊点或肋下缘。从皮肤穿入18G细针并大肾盏, 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将针芯退出之后流出了尿液, 将斑马导丝置入, 顺着穿刺方向沿着导丝外侧因此运用筋膜扩张器从8Fr向16Fr扩张, 将工作鞘留置[2]。通过此通道将输尿管硬镜或膀胱经送入肾内集合系统, 为保持清晰的视野, 应该用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 在监视器引导下将结石找出, 在直视下运用瑞士第三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将结石击碎, 然后冲洗碎石屑至体外[3]。将结石取出之后将双J管放置到患儿体内, 是否放置应严格依据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 手术之后1个月在膀胱镜下将其拔除[4]。对50例患儿留置了造瘘管, 为了解结石清除等情况, 2~3d之后对这些患儿行腹部CT平扫和肾造瘘管造影检查, 如果患儿体内没有残留结石并且没有出现出血和发热症状, 则可以将肾造瘘管拔除。6例患儿没有留置造瘘管。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如果P<0.05, 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6例患儿中, 有54例患儿行单通道取石, 2例患儿行双通道取石;有45例患儿一期穿刺取石成功, 6例患儿二期取石成功, 5例患儿三期取石成功, 达到了91.07%的结石总清除率;有50例患儿留置了造瘘管, 平均拔管时间为6.8d, 平均住院时间为12.5d。6例患儿没有留置造瘘管, 平均住院时间为9d。和留置造瘘管患儿相比, 未留置造瘘管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偏短,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充分说明了无管化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儿的病痛, 加快其恢复速度, 从而将住院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手术没有损伤患儿的胸膜、肝脏及肠管等, 也没有发生中转开腹手术。手术之后3~5d对患儿的腹平片进行复查, 发现有8例患儿体内有结石残留, 对这8例患儿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置造瘘管患儿和未置造瘘管患儿的情况比较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泌尿外科腔内微创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临床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具有较小的创伤、较少的出血量、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等[5], 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肾结石引起的梗阻而造成患儿肾功能损害, 有效保证了患儿的正常发育, 安全可靠, 为我们提供了早期治疗小儿肾结石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 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宁, 沈颖, 贾立群.三聚氰胺导致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J].中华外科杂志, 2009, 30 (1) :54-55.
[2]陆毅群, 阮双岁, 王翔, 等.低龄儿肾结石的PCNL治疗经验[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7, 6 (6) :43-44.
[3]郭剑明, 王国民, 徐志兵, 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 (10) :908-910.
[4]黄振国, 曹友汉, 李解方, 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 (4) :355-357.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推荐阅读: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08-06
微创经皮肾镜激光碎石06-11
微创经皮肾镜07-06
微创经皮肾镜术05-19
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06-02
经皮肾镜取石10-17
经皮肾镜碎石11-20
经皮肾镜碎石技术05-26
经皮肾镜碎石术12-08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