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能力的发展

2024-10-09

历史能力的发展(共5篇)

历史能力的发展 篇1

认清历史, 反思现实, 以史为鉴, 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点。教师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都应该以此基点为核心, 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从教师的角度上看, 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就必须要制定好教学的策略和模式, 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专题教学, 培养学生整合能力;二是讨论教学, 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三是史实教学, 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专题教学, 培养学生整合能力

1.现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的优势与弊端。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教材, 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但是,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 这样的脉络式的知识掌握还是不够的。历史事件, 社会情况纷繁复杂, 以时间为脉络可以进行理顺事件, 但是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学生也就很难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认识到更深刻的历史真相。这样的编排在方便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和社会面貌发展历程的掌握的同时也会削弱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弥补教材编排不足。素质教育是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按照常规的以课本编排为顺序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从发展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出发, 让学生在纷乱繁杂的社会历史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分析, 在把握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 也为自身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专题教育学习是很好的素质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一定的主题之下, 学会对历史和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奠定好能力基础。如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章节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采取专题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在“中国历代王朝在政治经济建设上的实践与探索”的主题下, 进行综合分析, 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 把上下两千多年历史中各朝各代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方式, 进行系统化的专题学习, 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 收集到最核心的信息, 并写成短文阐述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专题教学, 学生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上会得到锻炼, 在信息整合能力上会有所提升, 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 特别是信息时代, 对人才的要求。

讨论教学, 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模式上, 应该注意要以学生的发展能力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组织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 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学习空间, 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的主体性不论在历史过程中还是在历史学习中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此, 历史是最开放的课堂, 是最具有讨论空间和探讨意义的课堂。讨论式的课堂教学, 对于激发学生历史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历史的知识, 把握脉络, 深入思考, 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无疑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方式。这一方式较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在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多,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也更密切, 对学生养成辩证性的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也有积极的帮助。如在《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章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对课文进行讲授分析之后,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 以“民族融合的利弊”为主题, 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在这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讨论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 另一组讨论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存在的消极意义。一般来说, 教师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 更多的是探讨民族融合对当时社会统一具有的重要意义, 但是如果从民族发展、民族多样性的角度上看, 北方民族的全部汉化, 或者完全抛弃自身民族的优秀传统, 抛弃民族性格与其他民族融合, 那是否会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所不利?这样的话题讨论, 目的不是强调民族融合的消极意义, 相反, 是强调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 并引导学生对当前的民族文化保护进行相关的思索和探究, 认清民族融合中, 民族的身份和文化个性保护的重要性, 这与我国提倡的多民族政策是相符合的。提供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 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学生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提升历史和社会的认知深度。

史实教学, 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真实性, 是历史的本质。学习历史, 也必须要从真实性出发, 从“史实”出发,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与社会的真实本质。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上必须要始终围绕真实性进行教学, 把历史真实的一面还原出来。而学生要想在纷杂的历史资料面前把握史实, 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 需要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 才能真正地把握历史教育的内涵, 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历史素养, 也才能提高学生对事物判断的准确率。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 教师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 抛开个人的情感偏好, 让学生也正确的、理性的看待历史人物。如评价秦桧, 不能一味从“奸臣”的角度去评价, 应该对其正面贡献, 进行适当的评价。其创造的“宋体”就沿用至今, 对我国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有辩证看待人物,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能真实把握人物,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是历史教育的根本要求, 也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 而也只有实事求是, 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总之,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初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初中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 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发展和变迁, 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历史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出发点, 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教学中制定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在获取历史和社会知识的同时, 其他综合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历史能力的发展 篇2

三、历史发展观。要求以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观念为思维的出发点,明确下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其一,历史发展总是一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二,历史发展过程是一必然的过程。其三,历史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其四,历史发展过程在时间顺序上的连续性呈因果循环状态。因此,在思维过程中要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是进步;历史发展的内容是必然;历史发展中的内在作用力是规律;同时注意在历史发展的连续状态中去分析因果,从而实现在明确历史发展方向情况下正确、客观、深入地在动态过程中处理历史问题,提高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历史评价法。专指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中最一般的评价原则,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论民族自决权》)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历史范围”的选择是针对不同历史现象形成不同的`选择,同时又是双重选择,即:一方面指具体历史现象所处当时的较大历史范围,另一方面指形成这种历史现象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历史范围。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双向评价历史,明察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进而实现全面完整地评价历史。

五、阶级分析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对阶级社会历史中人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方法。其一,阶级社会历史中的具体个人、团体、群体都属于特定的阶级,并因其经济利益表现出其政治立场和社会活动。其二,任何阶级都可以辩证地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认识评价。其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因此在分析任何历史的进步时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作用。其四,历史人物必然代表其阶级利益进行历史活动,并属于当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其历史活动带有个人品质因素,在认识评价时还要看到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值得指出,我是根据可操作、易操作性的原则把这些基本原理归纳成五个方面的,既非科学亦非全面;而且还应注意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又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因此,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往往和解数学题一样,可以殊途同归,但更多地却表现为必须多法并用、综合思维方能实现科学认知,这一点恰是哲学思维的关键。

此外,运用历史思维进行教学,无论是教师本人教学工作还是学生学习活动,其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且有利于历史教学实现对学生能力培养趋向更科学、更迅速、更全面、更有意义、更真实,进而真正符合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地避免了类似佛教修练禅功式的,在长期、大量的感性认识中去逐渐体会以达某一天突然实现“顿悟”成佛的教学现象,并觉察这种现象下出现的高分低能型学生的次生现象。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提高成绩以及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多重教育效益。单纯就历史教学而言,我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有如下几点看法: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关键在于挖掘教材思路深化教材内涵,科学组织教材,在认识和理解上深化,在具体知识上简化,从而加强历史教育在方法上的科学性,体现历史学科在思维特征上的科学性,并能迅速有效地使学生充分理解、认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向思维,对知识掌握更倾斜于科学

历史能力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国家能力;政治社会学;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80-01

国家能力是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具有的职能、行动力。从这一关系看,国家能力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关联。政治社会学关注国家发展的五元素:权力、权威、制度、文化、网络,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国家能力的发展与这五个元素是相关联的,权力、权威、制度、文化、网络的历史发展,体现了国家能力性质的历史发展。

一、权力与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

权力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分工阶段,但是与国家真正相联系,和明显的发展,则是在奴隶社会的城邦时期。当时的城邦,或者君主给予的臣属的封地,便有了国家的轮廓和性质,在这个时期,伴随国家的出现,国家能力开始形成,但这只是国家能力的初始阶段,它不具有完整性。在城邦政治时期,国家的首要核心是所有者的权力,城邦、封地归属于谁,谁便拥有对城邦的绝对权力。在这个时期,国家能力在形成的最初便是为了保障统治者的权力,而且,由于最初时期城邦的地域范围小,国家能力的发展有限,它在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功能是提取功能,通过权力的绝对性使得国家能力在初始的发展阶段突显强制性,这也是国家能力的第一个性质,即城邦权力下的国家强制性。

除了强制性外,国家能力在初始阶段还有另一个突显的属性:阶级性。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职能的性质,而国家是阶级社会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能力的实行,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统治,所以,国家能力在其初始阶段,便突显了强制性和阶级性。

二、权威与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

从城邦、封地的奴隶社会到后来的封建社会,国家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在地域和领域、功能上都有扩大和纵深。这个时期最大的特征是,社会状态从奴隶社会到相对平等的平民社会。在封建社会,原来的城邦政治的绝对权力,变成了更大的国家属性的君主的绝对权力,权力所统治的对象也由奴隶转变为平民。在这个时期,单靠奴隶时期的绝对权力绝对的惩罚暴力,无法有效地统治平民,维护国家和统治者的利益,因而,在权力的绝对性前提下,增强国家的权威性变得很有必要。

权威是使人们自觉服从的力量。在封建社会,权力虽然仍具有强制性,但它相对温和了下来,不再频繁地直接暴露在平民面前,而是使用权威来树立国家能力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的主要形式便是规训。这个时期便是国家能力的成长时期,国家能力在这个时期除了具有强制性和阶级性之外,更突显其合法性。国家能力通过权威取得合法性的加固,从而去实践国家政策和意志,保证其有效性。

三、制度与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城邦国家、封建君主国家是国家能力发展的初始和形成时期,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和国家发展的历史相对应的。到近现代,国家的发展又经历了改变,在这个时期,国家的结构变得完整,国家的功能变得完善,国家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相应的发展成熟,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时期看作是国家能力发展的成熟阶段。

从历史的发展看,近现代是国家制度改换和发展、超越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便是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当中,平等、自由、民主意识成为社会主流,并深入人心。从近代发展到现代国家,权力虽然仍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但它从封建社会的绝对性变成了现代的相对性,在这个时期的国家,更注重的是国家社会制度的建设。

这个时期,国家的权威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现代国家追求成为终极权威的拥有者。这个时期的国家,通过其强大的权威性建立起对应的社会制度,来维护国家的运行。国家能力在现代国家的发挥,是通过制度来指引社会运作的。

总的来说,现代国家的发展使得国家能力在合法性和规范性上进一步发展,当然,这些属性发展的前提依然是强制性和阶级性。现代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家能力在提取、规制、分配上不断提升和发展。

四、文化、网络与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

从现代国家的格局来看,文化、网络不限于国内,在国际上,世界格局的也成为重要的网络。在全球化的现代世界,某一社会文化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政治维度,网络则是一种强大的联结体。这样的发展环境,要求一个国家有更好的国际能力应对,这便促进了国家能力在文化和国际网络符号上的响应能力。这个时期的国家能力,在对内对外的文化、网络上,是相互建构的,一方面,国家能力要适应全球化的步伐,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对符号的响应,另一方面,国家能力会在国家意志指导下去有针对性性的改变和建立一些文化和网络的连接,构建一种反映国家主体性的文化和网络,从而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在对外能力上的扩大,基本上是通过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国际竞争中占优,从而在国际网络联结点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权。

小结

通过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五元素对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进行论述,只是一种尝试性的思考,依据的是国家能力的历史起点:国家权力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国家能力的强制性、阶级性、合法性、规范性等性质,并不是在不同时期依次出现的,它们更多的是在国家能力历史发展的初始阶段便存在。本文之所以用五元素进行分析别阐述,只是为了便于分析国家能力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突显的不同属性,意在通过对这些属性不同时期的突显,来体现国家能力是如何在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需要强调的是,强制性、合法性、阶级性是贯穿于国家能力历史发展整个过程的,而国家能力依附的核心是国家权力。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J](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14(3).

[2] 黄宝玖. 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 政治学研究, 2004(4).

[3] 张长东.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于国家能力理论视角[J]. 法学评论, 2014(3):25-33.

[4] 刘京希. 论转型时期的国家能力与社会能力[J]. 文史哲, 1996(1):13-19.

[5] 黄清吉. 国家能力基本理论研究[J]. 政治学研究, 2007(4):45-53.

历史能力的发展 篇4

本文试从新课改背景下以历史史料为载体, 教学案例实践为基础, 层次教学为主线,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提高进行初步的探讨, 请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一、史料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 史料教学是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

2001年, 国家颁布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在课标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规定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新高考也着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四大能力。而史料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以探究为主线, 以能力达成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这正好适应高中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2. 史料是认识历史和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历史教学要做到严谨性、科学性, 就应从史料出发。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细胞, 史料不具或不确, 则无复史之可言。”历史学科包罗万象,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各种典籍、图表、图画、音像等, 是研究、学习历史的载体, 史料的浩瀚为我们自主学习历史提供了条件。

3. 史料教学是高中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萌发和自我评价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 学习的自主特征日趋明显, 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意识, 有极其强烈的探究意识, 盲目性减少, 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性、批判性显著增强。史料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突破了教材的局限, 运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培养学生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等诸多方面能力,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以层次教学为主线, 培养高中各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经历了领会、获取—调动、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形成这三个阶段而逐渐实现的, 根据这一规律, 史料教学应该注重分层教学。

1. 高一年级:运用史料, 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和动机, 提高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 能使学生智力潜能有效地转化为智慧行为,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运用对联、诗词、民谣、歌曲、录像 (音) 等生动形象的史料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史的兴趣, 提高学生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在《红军的战略转移》之《长征精神》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什么是长征精神”这一问题, 收看一段关于《七律·长征》的视频:“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攫取有效信息, 即远征难、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尽开颜, 归纳出红军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 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

2. 高二年级:进一步运用史料, 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历史思维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能力要求, 其目的是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 使其能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 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 获得认识新情境、理解新问题的能力。经过高一一年的培养, 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为调动和运用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

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解读和在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对应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户数的变化是经济格局变化的体现。题干取自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表格, 给出了非常明确的信息, 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后, 即可知道正确答案是D项。

3. 高三年级:综合运用史料, 增强应用与创新能力

增强应用与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以新材料为背景, 通过综合运用、分析史料, 考查学生对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对比概括材料的能力以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知识整合、迁移和创新运用的能力也是新课程高考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16题: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 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 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 两岸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 章太炎以该诗题画, 1907年刊于《民报》, 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 。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考查章太炎传播“崖山题诗图”的用意来考查考生理解材料与概括知识, 知识迁移与创新运用的能力。解题的突破口在于读懂材料的背景含义和明确章太炎的身份, 审题时要理解“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背景含义, “清初诗人陈元孝写崖山诗”的用意及对章太炎身份的了解。元军南下南宋战败后陆秀夫背负年仅9岁的皇帝在崖山投海自杀, 清初时清兵南下, 南明势力土崩瓦解, 诗人登上崖门山, 听到萧萧的风声吹过树林, 似乎又见到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国家局势, 看见两崖的波浪, 似乎又映现陆秀夫从容抱帝赴海的悲壮景象, 南宋的这一幕到南明时再次重演, 悲恸之下诗人作诗表达自己的心情。材料所反映的都是汉族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之事, 而章太炎的身份就是民主革命者章炳麟, 1907年正值辛亥革命期间, 章炳麟欲借此来鼓舞革命志士的斗志, 摧毁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也符合当时“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

三、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思考

1. 有效指导学生提取、甄别、分析、整合史料

当代著名史学家杜维运在其《史学方法论》中指出:“任何一种史料, 都不是完全可信的, 里面可能有错误, 可能有虚伪, 可能有私人的爱憎, 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 不经精密的考证, 即笃信不疑, 后患实无穷无尽。”因此, 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时, 要教会学生在辨析史料或是任何证据时, 必须考虑史料的主观意图。如讲中英鸦片战争时可引用一段材料, 即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讲过的一段话:“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鸦片战争加剧的时候, 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战争而进行的斗争, 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 并且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士是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讲的, 其主观见解是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实行民主、平等、和谐、有效的师生互动

学生的主体性, 不是体现在课堂中学生的热闹“参与”, 而是看书和思考, 重在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以学论教”,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合作为主, 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 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 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拓展教学视野, 完善教育内涵, 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及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重塑教师形象

在史料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下, 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 引其所做, 扬其所长, 促其所成”。要达到此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 由专断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平等、融洽、和谐、有效的学习氛围, 才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和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我可以改变我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改和高考的新要求,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 唯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陈霞.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史料教学[J].新课程研究, 2010 (7) .

[5]樊锦.史料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J].文理导航, 2010 (11) .

历史能力的发展 篇5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历史地图的优势正在于它运用地图语言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成为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地图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识记历史地图中的各种地图符号,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弄清它们的特殊的历史含义。面对每一幅历史地图,要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该图反映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空间状态,包括范围区间、重要地名及相对位置、发展变化的方向或态势,图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地图语言。

第二,图中各种特殊符号(含地名)表达的历史含义。

上一篇:网络购物攻略下一篇:普外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