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征地(共8篇)
公路征地 篇1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截止2015年底, 四川高速通车里程已达到6016km, 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五, 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15年, 国家审计署重点审计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及征拆资金使用成为重点审计内容。高速公路作为线状工程, 里程长、路线复杂、经常涉及不同行政区域, 征地拆迁具体牵头部门、拆迁标准也不尽相同, 相比于其他资金管理更加复杂和不易监管, 因此需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征拆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 做到安全运行、专款专用, 以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如期建成通车, 实现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征求拆迁资金类别管理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流程及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的内容, 征地拆迁资金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1) 高速公路土地报征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即各项征用土地所需的前置报件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占用耕地开垦费等。
(2) 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中正线区域内的征地拆迁费用。
(3) 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正线以外的设施拆迁补偿费。
(4) 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征地拆迁协议中的征地拆迁工作及建设协调费和征地管理费、确权办证费等。
2 征地拆迁资金分项管理
征地拆迁资金实施分项管理是做好征地拆迁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做好分项管理是保证对征地拆迁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步骤。
(1) 为加强征拆资金监督管理和决算审计, 高速公路项目单位根据征地拆迁资金费用类别建好分类台账, 实行分项管理。
(2) 征地拆迁资金的分项管理办法
(1) 纳入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正线内的征地拆迁补偿费是指施工图设计文件范围内直接用于征地拆迁的各类补偿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土法》、《四川省国土法实施办法》、省级制定的相关征拆政策及省政府批复各地、市州的征拆标准、施工设计图纸和经公示属实的实物调查资料, 据实支付正线内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 (包括房屋、建筑物等) 、青苗补偿费、杆管线及工矿企业单位拆迁补偿费 (签定亩均包干协议的高速公路项目征拆费用按照协议支付) 。
(2) 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正线以外设施的拆迁补偿费用:线外的拆迁补偿范围必须由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地方政府 (包括地方建设协调机构) 、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核实, 确定补偿方案和范围后, 应完善审批流程后方可实施。其补偿标准按照正线内的标准和拨付程序进行补偿。
(3) 征地拆迁工作及建设协调工作经费: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征地拆迁协议规定的一定比例的协调费用。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工作经费要严格按照工作进度和建设工期分阶段支付。
(4) 除征地拆迁补偿费和工作经费以外的需在征地拆迁资金内列支的土地报征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其他费用, 需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政策规定并完善审批流程实施。主要包括:
a.根据有关规定需缴纳的税费:
A.森林植被恢复费;B.耕地开垦费;C.耕地占用税;D.征地管理费。
b.需作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前期费用包括:用地预审、环境评价、水土保持、压覆矿床调查、地质灾害评估、选址意见书、节能评估、国土勘界、征 (占) 用林地可行性设计及林木采伐设计、土地勘测定界、文物调查勘探及发掘保护、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等产生的费用。
c.其他需要委托中介单位审核评估的费用包括:环保监测、水利监测、拆迁杆管线及工矿企业单位中介评估审核费用。
d.征地拆迁费超出初步设计概算的资金。
3 预拨征地拆迁资金管理
征拆工作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先行军, 由于其工作具有超前性, 根据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征拆合作协议的不同, 某些项目存在征拆款预拨。对于确定需预拨征地拆迁补偿款和征地拆迁工作经费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单位, 应完善款项审批流程, 在预拨后三个月内准备完整、准确、有效的支付手续提供项目单位财务部门, 作最终结算进入项目建设成本。
4 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计划管理
做好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计划管理, 必须要处理好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计划与实际拆迁工作量的关系。
(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要根据总体工期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年度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计划, 按照征地拆迁工作进度拨付征地拆迁补偿款和征地拆迁工作经费。对于一次性拨付征地拆迁补偿款数额巨大的应完善审批流程。
(2) 征地拆迁资金的拨付, 必须完成相对应的征地拆迁工作量。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制定的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计划原则上调整幅度应不高于正负10%, 以确保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计划的严肃性和资金的安全性。
5 征地拆迁资金的监督及考核管理
为保证征地拆迁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加强成本控制, 须对征地拆迁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 并对征地拆迁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征地拆迁档案管理相关文件要求, 做好征拆资金档案资料管理。直接支付的需保留完整的原始依据。因原始资料缺失或账实不符的, 必须补齐凭证, 做到账实相符。项目建设单位须每年度与地方政府或地方征地拆迁协调机构对账, 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后, 须按照竣工财务决算的要求进行总结, 做到资料合法、完整、数据无误, 确保通过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定期对本项目征拆补偿款和工作经费进行自查, 做好自查内审, 发现问题的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加强对所涉及的地方协调机构征拆补偿款和工作经费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要求其限期整改。上级主管部门也应采取不定期抽查形式, 根据分类台账对大宗征拆资金进行重点审查。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征拆资金管理工作应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 奖惩分明, 进一步激励做好征地拆迁资金管理工作。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速公路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的今日, 需要通过对征地拆迁资金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 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 做到资金安全、专款专用、支付规范、档案完善, 才能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及如期建成通车, 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出行的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
[1]刘月奚.浅谈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经贸, 2009 (24) :146~147.
[2]尚雷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BOT方式管理与征地拆迁资金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2) :28.
[3]卢毅, 刘建生, 张劲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业主管理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公路征地 篇2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保障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征地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征地范围、面积
征地范围位于乙方区域内,具体征地位置及四至依据江阴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公路用地图和相关部门实地核定的红线图范围为准,征地面积共计亩。
二、征地地类、权属
上述征地面积亩土地均属乙方集体土地,地类为农用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林地亩(一类林地亩,二类林地亩,三类林地亩,四类林地亩)。
三、征地补偿标准、金额
水田征地费元(补偿标准每亩12000元);旱地征地费元(补偿标准每亩6000元)。
林地征地补偿费元(其中一类林地补偿标准每亩4000元,二类林地补偿标准每亩3000元,三类林地补偿标准每亩2000元,四类林地补偿标准每亩1000元。)
征地费共计(大写):
四、付款方法
征地单位征地补偿费一次性付清,在征地协议书甲、乙双方
签字10日内付清。
五、涉及征地的其它有关问题
1、被征收土地的征地补偿费落实后,乙方不得借故阻挠影响用地单位施工。
2、乙方同意与甲方商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货币安置),乙方对本协议的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货币安置)不要求听证。
3、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乙方所在村各执一份,每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村民委员会(签章)
公路征地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征迁补偿资金;管理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日趋完善,从90年代至今,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福建省交通事业的重中之重。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首先涉及沿线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的有效先行,才能为高速公路建设扫清障碍,确保高速公路有序地、保质保量地进行。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管理工作是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笔者从事公路征迁资金管理工作多年,也到若干涉及高速公路建设的县市区学习考察过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管理工作,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何确保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用,现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和上级审计检查意见,谈谈几点看法,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征迁补偿资金的会计核算形式应采用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是组成公路建设概算的一部分,负责公路工程建设的业主单位大多采用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虽然,在目前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资金和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分开管理使用,即业主单位负责核算使用公路工程建设资金,沿线县市区政府负责核算发放征地拆迁补偿资金,业主单位拨付给县市区政府一定比例的征迁工作经费,显然,县市区政府成立的征迁机构(如有些县市区政府成立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相当于业主单位的征迁部门,二者同为公路建设资金,因此,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会计核算形式也应采用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业主拨付的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拨款-征迁专项资金
2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费时
借:待摊投资-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下设所需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支付办公费用、人员工资等日常管理费用时
借: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下设所需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4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按不同银行账户设明细科目)
贷:待摊投资-存款利息收入(按不同银行账户设明细科目)
5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时,冲减存款利息收入
借:待摊投资-存款利息收入(按不同银行账户设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按不同银行账户设明细科目
6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下设所需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
7按月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下设所需明细科目)
贷:累计折旧
为确保征迁资金专款专用,每月终了,应计算征迁专项资金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基建拨款-征迁专项资金”科目余额+“待摊投资一存款利息收入”科目中征迁专项资金户头产生的利息收入一(“待摊投资一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科目余额+“其它应收款”科目中预付征迁补偿费金额-“其它应付款”科目中已列支尚未支付的征迁补偿费金额)=本月末征迁专项资金银行存款余额
“待摊投资”科目年末不冲销,直接结转下一年度,直到高速公路完工交付使用、后续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全部并入“交付使用资产”科目,成为高速公路建设成本的一部分。
笔者认为,有些县市区政府的征迁机构采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或交通运输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形式,与业主单位的核算形式口径不一致,是不太合适的。
二、建立健全征迁过程中的会计档案管理和备查账登记工作
征地拆迁工作涉及土地征用、房屋及构筑物拆迁、坟墓迁移、安置地等补偿项目,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除了认真审核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费外,还要分门别类地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和管理和备查账登记工作。会计档案除了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以外,还应在日常注重搜集有关合同协议、会议纪要、预(决)算书、现场处理记录、各类补偿统计表等相关材料,并按项目整理归档,同时在每月结账后做好备查账登记工作,备查账主要内容包括:补偿项目、签订协议单位或个人、补偿详细内容、金额、凭证号码、所附资料名称等,各补偿项目和金额应与报表相关会计科目一致。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回头看”,检查会计档案管理和备查账登记工作中有无错漏之处,及时补缺补漏。做到会计档案与备查账相符,备查账与会计账簿相符,查看任何一项补偿费时可以一目了然。
三、减少环节,有效保证征迁补偿资金一步到位
征迁补偿费的发放工作在征迁工作中极为重要,补偿赞是否及时足额发放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进展。由于征迁补偿费的发放工作量大又复杂,有些县市区政府的征迁机构将有关补偿费直接拨付到下一级政府,由下一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制表发放给征迁单位和个人,造成县市区政府的征迁机构与征迁单位和个人脱节,有的征迁补偿费补偿不到位,甚至被截留挪用,增加了资金监管的难度,降低了征迁补偿工作的透明度,未按时足额拿到补偿费的被征迁单位和个人因不满而去阻工、闹事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征迁工作和公路施工的进度,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高速公路建设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公益事业,征地拆迁工作应公平、公正、公开,做到明明白白,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征迁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切不可为了贪图方便省事,一级推给下一级,要做到补偿政策公开、补偿一步到位。笔者认为,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的县市区政府的征迁机构要确保征地拆迁补偿资金专款专用,除了设立祉地专户外,还应在农村网点较多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1~2个辅助专户,专门用于发放涉农补偿赞。在日常操作中,属于单位或村集体的补偿费直接转入单位或村集体,属于个人部分的补偿费,应详细造册,在辅助专户办理存折或存单,由征迁机构工作人员直接下村入户发放给个人,以方便群众支取补偿费。这样的做法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补偿资金专款专用和安全发放,更有利于资金管理工作。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这一做法得到群众的欢迎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四、加强全程监督是征迁补偿资金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
公路征地 篇4
高速公路建设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到2013年底,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 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 如何做好原土地使用人即失地人的补偿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的高低与高速公路的概算及投资成本有着重要的关系, 为了控制投资成本, 降低造价, 或者降低工程建设难度, 项目业主就会想方设法减少征地拆迁费用的支出, 增加征地拆迁范围。被征地拆迁的土地使用人、房屋所有人等相关的权利很容易受到侵犯, 征地拆迁的补偿纠纷及矛盾, 从而造成项目建设用地无法按时移交, 影响公路项目建设的进展。征地拆迁补偿的矛盾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在现实征地拆迁补偿方面, 政府存在干涉征地补偿的行为。征地拆迁补偿金额主要是依靠政府行政手段进行定价, 其定价远低于市场价, 这种现象对于项目建设成本控制有一定作用, 却损害了原土地使用人及失地人的应得利益, 从而造成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的满意度低。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民众征地拆迁的补偿满意度仅为20%。
现阶段来看,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立法, 关于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征地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和地方制定的规章之中。下面仅就主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 (1) 宪法。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第22条就明确规定了因公共利益对公民私有财产征收应给与补偿的制度。 (2)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42条明确规定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应当依法给与拆迁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7条等明确规定了征地拆迁补偿及补偿标准 (3) 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征地补偿的程序。2011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地拆迁补偿条例》明确规定了不同地况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 (4) 其他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南宁市征用集体土地条例》等。
二、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缺陷
1. 缺乏明确的补偿原则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原则, 国内外有不同的观点, 概括来说有三种:完全补偿原则、不完全补偿原则、相当补偿原则。我国学者对于征地拆迁补偿的原则存在争论, 有相当补偿、合理补偿、折价补偿等观点, 从这些观点也能看出, 我国征地拆迁补偿主导原则基本遵循的是不完全补偿原则。这也仅仅是我国学者的观点, 未被纳入现行法律中。2011年1月开始实行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首次规定了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实行“公平补偿”原则, 但是这条原则是概括性的原则, 对于征收中的补偿方式、标准等不能提供明确的依据, 所以从现行征地拆迁的法律规定来看, 缺乏明确的征地拆迁原则的相关配套执行措施。
2. 征地补偿内容上存在不足
(1) 补偿范围狭窄、标准低。根据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对于不同的地况给与不同的补偿。以征收的耕地为例, 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补偿范围仅限于被征收人的直接损失, 对于间接损害并没有列入补偿的范围, 而且对于原土地使用人享有的其他土地权利例如土地承包权也没有考虑, 补偿范围比较狭窄。另一方面, 补偿标准是按照土地原用途进行计算的, 没有根据土地的市场价值进行补偿, 这样的补偿并不是完全补偿, 补偿标准较低。在实践中, 由于各种问题的出现, 被征收人得到的补偿根本无法实现完全补偿, 被征收人的相关利益没有得到保护。
(2) 补偿方式不合理。我国对于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的方式采取的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 这种方式具有局限性。原因在于:土地作为商品, 是具有剩余价值的。土地使用人在土地上可以直接经营、收获农产品、将土地承包给他人获得经济利益等, 这些使得土地使用人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 我国采取的一次性货币补偿则切断了这种生活来源。另一方面等数的货币对于不同家庭水平的土地使用人效用是不同的, 对于对土地依赖较高的土地使用人来说, 一次性补偿并不能保证以后的生活水平, 所以一次性货币补偿适用于对土地依赖程度低的土地使用人, 对于依赖性较高的使用人则应该选择其他的补偿方式。
3. 司法救济程序不完善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于征地拆迁补偿有异议的, 由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 协调不成的, 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决。由规定可以看出, 在征地拆迁补偿的司法救济上只有一种———行政裁决。在实践中, 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属于公益性的, 政府与征地拆迁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若存在出纠纷争议时, 政府机关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纠纷裁决者, 在行政裁决中保持中立性存在质疑。原土地使用人在行政裁决中胜率很低, 导致被征地人、被拆迁人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失去信任, 不愿对纠纷进行裁决, 行政裁决形同虚设。
三、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要想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因征地拆迁出现的矛盾, 必须着手完善土地制度尤其是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完善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应该得以兼顾各方利益为前提, 优先保证原土地使用人、被拆迁人的基本利益最大化, 只有这样才是完善合理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对于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 明确征地拆迁补偿原则
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原则是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征地拆迁补偿制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直接决定着被拆迁人受补偿的程度。正如上文所说, 我国现阶段并没有明确的征地拆迁补偿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展高速公路, 就必须明确征拆迁补偿原则。国内外学者关于补偿原则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合理补偿、相当补偿、公平补偿、完全补偿。立足我国国情, 笔者认为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应该确立完全补偿原则。因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属于公益性质的征地拆迁, 在拆迁过程中, 被拆迁人即使受到侵害也必须忍受, 但是由此发生的损失, 再让被拆迁人承担不符合常理, 所以对于被征地拆迁人的损失应该使用完全补偿原则进行补偿。
2. 完善征地补偿的内容
(1) 增加补偿范围。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对征地拆迁进行补偿时, 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还应该增加间接利益损失、预期收益的补偿等。间接利益应该包含原土地使用人利用征地进行盈利活动而产生的利益。而预期收益是被拆迁人面临拆迁时受到的一大损失, 如果不能对此进行补偿, 不利于社会公平。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非住宅房屋中的经营性用房的预期收益和住宅性房屋 (主要指房屋所有人民用改商用) 经营预期收益应计算至补偿标准里。
(2) 修正补偿标准。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 对于征地拆迁补偿的标准, 是按照土地的原有用途、使用产值等来确定补偿费用的, 没有参考土地的市场价值, 不符合土地估价原则和市场公平交易规则。我国对于补偿的标准的规定虽然几经修改, 但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中确定的补偿标准仅仅是补偿了部分的损失, 所以在对征地拆迁补偿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时, 不仅要考虑土地自然属性的价值, 还要考虑土地社会属性的价值。这样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补偿费用在建设成本和出让价款中的比例, 使补偿标准更加合理、科学, 有效的维护被拆迁人、被征地人的利益。
(3) 改变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在保障原土地使用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 根据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不同, 采取不同的补偿方式。对于离高速公路建设较近的高辐射区的被征地人和拆迁人, 根据依赖程度不同, 将原土地使用人分为完全依赖型、兼职型、可离地型。对于完全依赖土地的, 可以在给与货币补偿的基础上, 采取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等手段。对于兼职型则可以鼓励和帮助其转从事其他行业, 从其他行业获得生活所需。对于可离地型可以直接给与补偿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对于高速公路较远的低辐射区的被征地人、被拆迁人的补偿, 根据高速公路的修建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程度不同, 采取差额补偿方式, 保障公平合理分配征地拆迁补偿。
3. 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 完善的司法救济途径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对于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的纠纷而言, 仅仅由决定征地的人民政府进行裁决还不够: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对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补偿的争议进行裁决时, 由于存在利害关系, 并不能做到不偏不倚, 另一方面, 被拆迁人处于对政府的不信任, 不会采取行政裁决的方式, 司法救济上又没有其他方式可供选择, 因诉讼无门而采取一些不理智的做法不在少数。所以对征地拆迁补偿的司法救济途径进行完善时, 应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扩大司法救济的途径, 明确人民法院对于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争议案件的管辖权。现阶段, 对于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争议, 只能针对征地补偿的分配进行诉讼, 所以在完善司法救济途径时, 可以将征地拆迁的程序的每个阶段都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 扩大诉讼的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丽娜.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及其完善[J].社科纵横, 2009, (2) .
[2]梁雪红.高速公路建设征地特殊性分析与法律制度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 2009.
[3]范桂红.城镇化进程中拆迁问题的法律缺陷与路径选择[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1, 4, (2) .
[4]王芝.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探析[J].中国不动产法研, 2011, (01) .
[5]崔建远.房屋拆迁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探讨 篇5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征迁工作涉及到诸多问题,其中经济补偿费用的确定是核心问题.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博弈,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和矛盾,影响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文章通过近几年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的工作实践,对工程建设征迁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作 者:秦安鸿 沈秋雁 Qing Anhong Shen Qiuyan 作者单位:秦安鸿,Qing Anhong(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沈秋雁,Shen Qiuyan(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系,江苏,南京,211188)
公路征地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的特点
与其他基本建设相比较, 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具有明显特征。
首先, 征地拆迁点多、线长。
其次, 征地拆迁涉及面广泛, 包括农村、乡镇、工矿、林业、地质、油田、铁路、电力、邮电通讯等部门。
再次, 征地拆迁的补偿内涵丰富, 包括征地补偿、安置补助、青苗补偿、社会保障等。所涉载体包括农民、造林工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等。
最后, 公路基本建设征地分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 对临时用地, 用后还涉及复垦、复林等工作。
(二) 现行征地拆迁政策及若干问题
1、现行征地拆迁政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征收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 按照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为该耕地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 但是, 每公顷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 最高不得超过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征收其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征地拆迁及管理若干问题
(1) 政策落实不到位, 法律观念淡薄。
(2) 挤占挪用征地拆迁资金现象严重。
(3) 设计不科学、预算不准确。
(4) 被征土地及拆迁单位及个人, 过分追求自身利益。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管理环节存在严重不足。其次, 现行合同制管理存在漏洞。第三, 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 违背了以市场价值确立补偿数额的基本要求, 既不科学, 也不合理。
第四,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的补偿标准由地方政府规定造成补偿偏低, 极大损害了被征收人的利益。
二、它山之石
1、在西方国家, 土地用途有着严格的规划管制, 土地征收属于规划的变更, 依据依赖保护原则的要求变更规划需以公正补偿为前提。
2、土地征收补偿市场化。公平市场价格是美国最重要也最普遍的补偿方式。在日本按照本国宪法第29条第3款规定, 土地征收需要补偿全部损失。在德国征地补偿遵循补偿与财产损失相平衡。
3、以法征地、以法补偿。美国地方政府在动用拆迁特权问题上非常谨慎, 而居民也会更多地考虑到公共利益。
4、土地征收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三、征地拆迁及管理的思考
征地拆迁及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涉及民生与社会稳定, 根据我国现在实际情况, 借鉴西方及国外经验, 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一) 完善政策法律, 实行依法征地, 依法补偿。
1、尽快制定土地利用规化法, 明确土地用途规划的产生和变更程序。
2、尽快制定土地征收法, 确立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计算补偿依据的制度。
3、尽快制定拆迁法, 确立拆迁的程序及补偿标准及范围。
(二) 建立多元化的补偿体制。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主要是以货币补偿为主, 补偿形式的单一, 影响农民对补偿数量的依赖性。根据国外经验, 可采用多元化的补偿体制, 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 使农民土地被征后, 既有相应 (按规定该得的货币部分) 资金用于再发展, 又有相应生活保障。具体诸如:留地补偿、安置就业、政策扶持、社会养老统筹等。
(三) 强化管理与监督
1、建立实施组织征地听证制度
2、强化征地拆迁全过程管理
(1) 提高设计质量。所谓征地拆迁全过程是指设计规划、土地征收、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的全部工作环节。
(2) 完善评估机制, 强化合同制管理
(3) 做好宣传教育, 提高被征单位及个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自觉性。
综合所述, 我国征地拆迁工作虽有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但还很不完善。经过多年工作积累, 管理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推广, 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有待补充和改进。为此, 笔者提出如上思考, 仅是一孔之见, 愿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摘要: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的特点, 我国现行征地拆迁补偿政策, 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国外征地拆迁补偿的管理模式及先进经验。在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做好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补偿管理工作, 须从立法、体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公开、公正、公平, 层层落实责任, 全方位多途径保护被征土地 (及拆迁) 所有人的权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1年第590号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公路征地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的特点
与其他基本建设相比较, 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具有明显特征。
首先, 征地拆迁点多、线长。
其次, 征地拆迁涉及面广泛, 包括农村、乡镇、工矿、林业、地质、油田、铁路、电力、邮电通讯等部门。
再次, 征地拆迁的补偿内涵丰富, 包括征地补偿、安置补助、青苗补偿、社会保障等。所涉载体包括农民、造林工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等。
最后, 公路基本建设征地分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 对临时用地, 用后还涉及复垦、复林等工作。
(二) 现行征地拆迁政策及若干问题
1、现行征地拆迁政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征收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 按照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为该耕地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 但是, 每公顷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 最高不得超过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征收其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征地拆迁及管理若干问题
(1) 政策落实不到位, 法律观念淡薄。
(2) 挤占挪用征地拆迁资金现象严重。
(3) 设计不科学、预算不准确。
(4) 被征土地及拆迁单位及个人, 过分追求自身利益。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管理环节存在严重不足。
其次, 现行合同制管理存在漏洞。
第三, 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 违背了以市场价值确立补偿数额的基本要求, 既不科学, 也不合理。
第四,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的补偿标准由地方政府规定造成补偿偏低, 极大损害了被征收人的利益。
二、它山之石
1、在西方国家, 土地用途有着严格的规划管制, 土地征收属于规划的变更, 依据依赖保护原则的要求变更规划需以公正补偿为前提。
2、土地征收补偿市场化。公平市场价格是美国最重要也最普遍的补偿方式。在日本按照本国宪法第29条第3款规定, 土地征收需要补偿全部损失。在德国征地补偿遵循补偿与财产损失相平衡。
3、以法征地、以法补偿。美国地方政府在动用拆迁特权问题上非常谨慎, 而居民也会更多地考虑到公共利益。
4、土地征收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三、征地拆迁及管理的思考
征地拆迁及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涉及民生与社会稳定, 根据我国现在实际情况, 借鉴西方及国外经验, 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一) 完善政策法律, 实行依法征地, 依法补偿。
1、尽快制定土地利用规化法, 明确土地用途规划的产生和变更程序。
2、尽快制定土地征收法, 确立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计算补偿依据的制度。
3、尽快制定拆迁法, 确立拆迁的程序及补偿标准及范围。
(二) 建立多元化的补偿体制。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主要是以货币补偿为主, 补偿形式的单一, 影响农民对补偿数量的依赖性。根据国外经验, 可采用多元化的补偿体制, 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 使农民土地被征后, 既有相应 (按规定该得的货币部分) 资金用于再发展, 又有相应生活保障。具体诸如:留地补偿、安置就业、政策扶持、社会养老统筹等。
(三) 强化管理与监督
1、建立实施组织征地听证制度
2、强化征地拆迁全过程管理
(1) 提高设计质量。所谓征地拆迁全过程是指设计规划、土地征收、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的全部工作环节。
(2) 完善评估机制, 强化合同制管理
(3) 做好宣传教育, 提高被征单位及个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自觉性。
综合所述, 我国征地拆迁工作虽有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但还很不完善。经过多年工作积累, 管理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推广, 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有待补充和改进。为此, 笔者提出如上思考, 仅是一孔之见, 愿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摘要: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的特点, 我国现行征地拆迁补偿政策, 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国外征地拆迁补偿的管理模式及先进经验。在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做好公路基本建设征地拆迁补偿管理工作, 须从立法、体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公开、公正、公平, 层层落实责任, 全方位多途径保护被征土地 (及拆迁) 所有人的权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1年第590号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公路征地 篇8
关键词:征地制度,征收机制,市场化,财产性补偿
1 目前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集体所有的土地权能的残缺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同时还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也就是说, 我国实行两种土地所有权制, 一种是国家土地的所有权, 一种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一级市场, 也表明“农民只享有集体所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虽然拥有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但没有支配权, 实际是一种受制约的不完全的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土地权能的残缺主要表现在使用权能不全、收益权能的残缺以及处分权缺乏等方面:一是使用权能不全。按《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 在使用权能方面, 集体所有的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或农民宅基地以及兴办乡镇企业等与集体密切相关的建设中, 而不能用于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房地产开发等;二是收益权能的残缺---集体土地收益权得不到保障。如上所述,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 只有经过国家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 才能出让、转让。国家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 对农村集体土地“先征后让”。这就使得农民集体作为土地的所有人却对其土地上房地产开发等使用的收益不能享有收益权。国家虽也给原土地所有人一定的价款补偿, 但补偿价款的数额远远低于土地市场交易的价格。土地所有人的收益权未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三是缺乏核心权能———处分权。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土地不得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政府掌握和控制着农村集体土地的最终处分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所有者不能行使土地所有者的处分权。因此, 集体土地所有权在事实上是一种受限制的、不完全的所有权。
1.2 征收土地补偿标准确定原则的缺陷
以龙岩市为例, 龙岩市人民政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 (闽政[2012]57号) 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于2012年12月28日颁布的《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规定, 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二是按征收土地所在区域的“耕地年产值”即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农业生产年产值的6—25倍, 最高不超过30倍进行补偿, 具体的说, 各县 (市、区)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区位、耕地质量等因素, 确定耕地年产值最低标准, 新罗区1400元/亩、上杭县1380元/亩、连城县1320元/亩及漳平市、永定县、武平县、长汀县1300元/亩;征收土地按所在区域的耕地年产值标准计算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其中, 耕地为25倍、果园和其他经济林地为9.5—15倍、非经济林地为6倍、养殖生产的水面和滩涂为8—11倍、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区域,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最低标准分别为每亩32500元[1]。
不难看出, 这种“以农业生产的原用途来以倍数测算征地补偿费”的补偿标准确定原则缺陷在于:一是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多重功能, 更没有考虑农民土地的财产权因素, 仅把土地作为农民的一种生产资料来看待;二是没有考虑土地的市场的因素和潜在价值;三是以亩产值为标准测算征地补偿标准, 没有考虑受农作物品种不同、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科学衡量征收导致同一地块内因种植物不同、亩产值差异, 而造成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与平衡问题。因此, 虽然2011年和2013年龙岩市政府分别提高了龙岩中心城市征地补偿标准, 但大部分群众认为得到的补偿与土地拍卖收益相比还是很低的, 造成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 即便按规定给足了补偿仍然有疑虑。现行征地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农民作为受损群体, 失去土地和丧失发展权;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 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违规违建导致城市拆迁成本提高;征地冲突频发, 失地农民上访频繁, 维稳成本提高。
1.3 保障机制不健全
例如2010年龙岩市政府开展龙岩大道两侧统征地项目, 西陂镇条围村、西山村有相当部分村民原以种菜、养殖业为主, 土地被征收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谋生职业, 仅靠一些征地补偿款和拆迁过渡费是难以维系长远的生活以及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1.4 村民安置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中, 地方政府为了农村集体组织发展经济, 给了被征地所在村的预留地指标, 但是规划地块难以落实, 也有的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保守, 有些人难以接受政府的公寓式安置方式。例如龙岩大道高架桥项目, 2012年开始征用拆迁, 在安置房产权调换方面, 很多被拆迁户认为安置房公摊面积大, 安置房建设进度缓慢, 不满意“1∶1”产权调换。
2 改革征地制度, 创建和谐征地新机制
2.1 坚持公益性用地征地制度, 从法律上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在征地中要坚持公益性用地征地原则, 对国家、省、地 (市) 、县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重大公益性项目用地, 应予依法保障征地及补偿资金足额到位, 并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就业安置;对一般非重大公益性项目征地准予征地, 协调解决, 协调不成则延期征地;工业、商业、经营业征地, 则应与农村基层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协商, 按市场价格征收补偿标准。
2.2 因地制宜, 逐步实施对被征地者的市场化与财产性补偿
当建设需要征收农用地时, 对被征地者应按农用地的市场价进行补偿, 征收城市化区域的土地时, 应对被征地者按相邻土地的市场价格进行补偿;也可考虑让被征地农民与政府进行土地的合作开发, 既减轻政府财务负担, 也能使原土地所有者从土地价值提升中获益。另外, 对不同区域因土地增值差异导致的不公平, 可以采取就业安置、留地安置、投资入股等方式土地发展权转移办法来解决[2]。
2.3 充分赋予群众在征地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处置权
征地单位在征地前, 一要调查地块现状, 对地上附着物 (含青苗) 、房屋及附属设施拆迁做好勘测丈量、清点数量, 协商好补偿费和补助费等工作;二要公示征地用途、面积、征地拆迁及奖励政策、搬迁重建地址、配套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三要召开乡 (镇) 、村、村民小组代表会, 听取被征地村民的意见。例如在龙岩万达广场征迁工作中, 充分发挥乡镇及各相关部门工作协调性, 各包户干部发挥“白加黑”、“五加二”精神, 坚持执行征迁补偿标准, 提高征迁工作透明度, 让征收工作阳光下操作, 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完成了200多亩的征迁工作, 保证了万达广场项目顺利实施。
2.4 加强拆迁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 适当降低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门槛”, 解决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二是加强培训就业和合理安排劳务输出, 推动失地农民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 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质, 提高就业本领, 从而保障拆迁群众的收入来源, 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2.5 妥善解决群众的安置问题
做好宣传政策, 积极主动地帮助被征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除了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外, 因地制宜采取农业安置、就业安置、村集体入股等多种安置方式。例如2012年龙岩京华中心项目征迁工作中, 市政府把最好的地段划出5.20亩土地作为西陂镇西山村集体发展用地,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开发商合作开发, 让西山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在安置房建设方面, 就近安置, 给予被征迁群众一定的公摊补偿、简易装修补助和减免楼层差价, 最终赢得群众对征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确保了该项目征迁工作顺利完成, 达到和谐征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龙岩市人民政府.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Z].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