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分析

2024-10-09

经典案例分析(精选12篇)

经典案例分析 篇1

今年十月,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中小板上市, 股票代码为002304。继洋河在03年推出“蓝色经典”系列白酒之后, 这一好消息又把洋河酒厂推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来。在大众们把洋河的成长归功于管理好, 白酒口感好, 乐于创新等因素的时候, 我们来从公司金融的角度看下洋河股份近几年的成长。

下面我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比较分析, 杜邦分析和综合分析法来对洋河股份2004—2008年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

一、财务比率分析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任何一家企业想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手中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现金以支付各种费用和到期的债务, 而最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洋河2004年流动比率为0.9842, 05年为1.0396, 06年为1.4565, 07年为1.8792, 08年为2.5966.从洋河流动比率越来越高的趋势来看, 洋河的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来越强, 但是洋河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偿债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也表示了本企业在流动资产上占用了过多的资金, 可能会在未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所以洋河要继续关注企业的增长, 不能留有太多流动资产。

(2)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对企业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即:现金比率= (现金+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

洋河2004年的现金比率为0.2528, 05年为0.4450, 06年为0.6522, 07年为1.0235, 08年为1.5920.从洋河现金比率越来越高的趋势来看, 企业可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现金数额越多, 可变现损失的风险越小, 而且变现的时间也越短, 但从这越来越高的现金比率来看, 洋河并没有从最佳角度利用现金资源, 所以洋河应在以后多注意现金资源的利用, 可以尝试进行短期债券或股票等变现能力强的投资。

2. 财务结构分析。

权益结构的合理性及稳定性通常能够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当企业通过固定的融资手段对所拥有的资产进行资金融通时, 该企业就被认为在使用财务杠杆。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债券人外, 该企业的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对财务杠杆作用也是非常关心的, 因为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受财务杠杆作用的影响。衡量财务杠杆作用或反映企业权益结构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 债务股本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 权益乘数。

(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即: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洋河2004年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7758, 05年为0.7655, 06年为0.6327, 07年为0.5088, 08年为0.3670.洋河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小, 表明股东权益的比率越来越大, 企业的资金力量越来越强, 债券的保障越来越高。

(2) 债务股本比率。债务股本比率也称作产权比率, 是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即:债务股本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洋河2004年的债务股本股本比率为3.4882, 05年的为3.2840, 06年的为1.7361, 07年的为1.0374, 08年的为0.5797。洋河这个比率越来越小, 股东对债权人的承担越来越下, 债权人的权益越来越不安全了, 这可能会使债权人对洋河越来越不放心。

(3)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表明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关系。即: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洋河2004年的股东权益比率为0.2224, 05年的为0.2331, 06年的为0.3644, 07年的为0.4904, 08年的为0.6330.从这组数字来看, 洋河股东权益比率越来越大, 这反映了洋河负债比率越来越小, 企业财务风险越来越小, 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来越强。这反映了洋河长期的财务状况良好, 企业经营的持久性增强。

(4) 权益乘数。权益乘数是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即: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洋河2004年的股东权益比率为4.4961, 05年的为4.2899, 06年的为2.7440, 07年的为2.0338, 08年的为1.5797.2004到2008年, 权益乘数呈变小趋势, 说明股东权益总额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变小, 洋河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小, 该企业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成熟。

3. 环比百分比分析

环比百分比是实际上是对基比分析的进一步补充和细化, 是为了更好的说明财务状况的趋势。

06年洋河的总资产为1.04*E+9, 比05年增加43.45%, 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加。07年比06年增加41.35%, 原因也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加, 08年比07年增加48.30%, 主要原因也是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加。

二.比较分析

1.共同比分析

从资产负债结构表分析, 洋河的应收账款比例很低, 且呈越来越低的趋势。0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11%, 05年为6.44%, 06年为7.48%, 07年为1.01%, 08年为0.57%。洋河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很高, 04年比例为76.36%, 05年比例为79.59%, 06年比例为70.87%, 07年比例为76.19%, 08年比例为77.06%;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低, 04年比例为22.07%, 05年比例为18.21%, 06年比例为19.33%, 07年比例为14.69%, 08年比例为16.01%, 表明企业的自己主要由流动资产占用, 因而扩大销售, 加快应收款的周转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洋河的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很高, 04年和05年比例为100%, 所有的负债都是流动负债, 06年比例为76.90%, 07年比例为79.68%, 08年比例为80.88%, 虽有降低但还是不断上升;长期负债所占比例很低, 04年和05年比例为0.00%, 06年为23.10%, 07年为20.45%, 08年为19.13%, 这表明洋河的资产结构很不安全, 资金风险很高。

2.定基百分比分析

从洋河五年资产负债表的趋势来看, 总资产呈增长趋势。05年比04年增加26.97%,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较快, 固定资产也有增加, 不过相对较少。其中:流动资产增加32.34%, 无形资产增加19.68%。

06年比04年增加82.14%,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加, 其中:流动资产增加69.04%, 无形资产增加361.24%, 同时, 固定资产也较04年增加59.52%。

07年比04年增加157.44%, 增长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较快, 固定资产也有较快增长, 不过不及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增长的快。其中:流动资产增加156.88%, 无形资产增加447.52%。

08年比04年增加281.79%,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增加285.32%, 无形资产增加529.42%。

三、杜邦财务体系分析

权益净利率分析

权益乘数越大, 企业负债程度越高, 偿还债务能力越差, 财务风险程度越高, 这个指标同时也反映了财务杠杆对利润水平的影响。财务杠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收益较好的年度, 它可以使股东获得的潜在报酬增加, 但浮动要承担因债务增加而引起的风险;在收益不好的年度, 则可能使股东的潜在报酬下降。当然,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 只要资产报酬率高于借贷资本利息率, 负债比率越高越好。

04年至08年洋河的资产负债率始终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一方面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也反映企业的筹资能力不是很强。通过分析, 权益乘数的上升在于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

以上财务分析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难免有疏漏, 尽请指正。

经典案例分析 篇2

如果你想创业需要结合自己的技能创立一个品牌,不足的地方在于没有明确责任的重要性,营销需要建立责任感让消费者有安全感,在消费者中拥有信誉。让营销团队更加具有责任感,让个人变得更具责任意识,让系统建立责任文化,是打造健康团队的核心内容。鼓励集团创业,建立起人际关系有能力看清团队的发展情况。而硅谷公司的失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体系开始的,虽多数属于执行的问题但重点在于科技。硅谷周围大的企业开始落后于它主要的原因在于竞争以及科技的进步。投资的基本原则是我们的关系网,人际关系是如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从你身边的同事,朋友等等和你接触处事的人可以看出 是一个怎样的人。保持适应能力,针对自己所学到的考虑时刻思考接下来的事情。许多企业都有营销成功的历史,它们依靠这些方法取得丰厚的利润。但是当一个新的市场 出现在面前的时候,环境变了、消费者的心理变了,企业原有的“成功”方法却在这时使企业一败涂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营销模式,但是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应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毕竟市场永远是对的。

企业家的精神

能创造未来并适应未来很重要。企业家的精神要义是如何创造新事物,创造新机构,新产品,新组织。学会适应不可避免的新事物是不可教授的。第一条规则是寻找破坏性的改变,创业时要确定潜力。第二个规则是向高处瞄准的创业精神以最少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效益,找到独特的地方。第三点:如何建立公司的人际关系网-要使事情更容易成功重要的是建立关系网争取和你利益相投的人

第四点:预测利益和厄运,制定多个计划以保证利益。创业者需要有视野坚持自己的初衷、还要学会倾听消费者 的反馈。

营销启示:1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新市场,事实是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你怎样发现这个市场而已

2给别人留有余地,更要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大的领地。只有这样,才会于不声不响中获胜。销售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多的是对消费心理的理解。

一个企业的营销团队有不同才能的人,他们都有为企业奉贤的精神,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将他们的才能用到一处,使企业的营销力量形成合力,那么,最后埋怨谁都是无济于事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但是,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于是决策又有一个原则是满意原则,也就是说,只要决策的结果使决策者满意就行了。

在营销决策中同样贯彻这个原则,当我们执著于寻找最优方案的时候,大好的营销机会悄悄溜走了,最终导致一事无成。在营销过程中,优势是相对的,只有凭借客观的营销环境创造优势才能够取胜市场。

总结: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1、创业者应具备素质之自信

2、创业者应具备素质之坚韧

3、创业者应具备素质之冒险精神

4、创业者应具备素质之行动能力-实现目标的唯一方法就是积极展开正确且扎实的行动。

5、创业者应具备素质之商业头脑

6、创业者应具备素质之学习能力 品质:

1、强烈的欲望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

2、超乎想象的忍耐力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

3、开阔的眼界

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真正见多识广。广博的见识,开阔的眼界,才能有效地拉近自己与成功的距离,使创业活动少走弯路

4、善于把握趋势又通人情事理

创业的人,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这是大势。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创业之成败更有莫大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层面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创业者一定要明势,不但要明政事、商事,还要明世事、人事,这应该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5、敏锐的的商业嗅觉即商业敏感性

创业者的敏感,是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

6、拓展人脉

创业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每一个人创业,都必然有其凭依的条件,也就是其拥有的资源。一个创业者的素质如何,看一看其建立和拓展资源的能力就可以知道。

7、谋略

商场如战场,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早晚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创业是一个斗体力的活动,更是一个斗心力的活动。创业者的智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创业成败。尤其是在目前产品日益同质化,市场有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业者不但要能够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

8、胆量

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要有胆量,敢下注,想赢也敢输,创业是最需要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项活动。创业者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知。无知的冒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你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

9、与他人分享的愿望

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创业者,不可能将事业做大。10自我反省的能力

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只有一个办法:持续不断的提高自己。而提高自己也只有一条路可走: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年轻创业者需要弄清学什么,不学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重点学什么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经典爱情案例 篇3

N年前某个夏日黄昏,我在街头打车。那时正是的哥们交接班的时候,打车赴饭局的人又多,我等了足足有10分钟都没有等到一部空车。正在烦躁不堪之际,脖颈间突然重重挨了一记,一阵麻辣辣的疼痛。我愤怒地回头,刚要开骂,却不禁呆住。因为我见到了一个姑娘,一个具备所有美女必备元素的姑娘,也正目瞪口呆地看着我。

缓过神来后,她向我一个劲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看错人了,你和我的一个同事真的是太像了。”说完她就慌慌张张地离开了。我迅速地思考起来,结论是:第一,这姑娘就是我要找的姑娘,不能放过她;第二,这姑娘对跟我长得像的那哥们儿必有好感,否则不会如此亲昵,这说明,咱长得还可以,对吧?

这时终于等来了一辆空车,我对的哥说:“哥们,麻烦你靠边沿着人行道慢点开,我要带前面的一位姑娘。”的哥说:“这不行啊,哥们,正是高峰时候。”我说:“帮个忙,加你10块钱。”

车沿着人行道慢慢前行,我终于发现了那姑娘,忙叫的哥停下,冲她喊:“喂,上车!我捎你一段。”姑娘诧异地看着我,说:“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我家就在前面一点。”此时的哥帮了大忙,他用简单粗暴的口吻对她说:“快点快点啊,要是被交警抓住了,我这一天就白忙了。”

不到两分钟,车就到了姑娘家小区门口。而这两分钟,足够用来交换手机号了。剩下的事就不用说了。

最后我对这三个小伙子总结道:“谈恋爱一要有灵异的直觉,二要有靠谱的常识,三要有果敢的手段。”酒足饭饱,我扔下若有所思的他们,扬长而去。不到一年,我就开始感到一种欣慰的后悔,因为我不得不送出3个大红包。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一小部分我没有讲,也没有必要赘述。我家里那位经常下重手袭击我的中年悍妇,根本就不是当年重重给我一巴掌的姑娘。那姑娘压根就没上车。

十大经典创意包装营销案例 篇4

经典案例之一:山姆森玻璃瓶

——一个价值600万美元的玻璃瓶

说起可口可乐的玻璃瓶包装, 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1898年, 鲁特玻璃公司一位年轻的工人亚历山大·山姆森在同女友约会中, 发现女友穿着一套筒型连衣裙, 显得臀部突出, 腰部和腿部纤细, 非常好看。约会结束后, 他突发灵感, 根据女友穿着这套裙子的形象设计出一个玻璃瓶。

经过反复的修改, 亚历山大·山姆森不仅将瓶子设计得非常美观, 很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他还把瓶子的容量设计成刚好一杯水大小。瓶子试制出来后, 获得大众交口称赞。有经营意识的亚历山大·山姆森立即到专利局申请专利。

当时, 可口可乐的决策者坎德勒在市场上看到了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玻璃瓶后认为非常适合作为可口可乐的包装。于是他主动向亚历山大·山姆森提出购买瓶子的专利。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最后可口可乐公司以60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此专利。要知道在100多年前, 600万美元可是一项巨大的投资。然而实践证明可口可乐公司这一决策是非常成功的。

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瓶子不仅美观, 且安全, 易握不易滑落。更令人叫绝的是, 其瓶型的中下部是扭纹型, 如同少女所穿的条纹裙子;而瓶子的中段则圆满丰硕, 如同少女的臀部。此外, 由于瓶子的结构是中大下小, 盛装可口可乐时给人分量很多的感觉。采用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玻璃瓶作为可口可乐的包装以后, 可口可乐的销量飞速增长, 在2年的时间内, 销量翻了一倍。从此, 采用山姆森玻璃瓶作为包装的可口可乐开始畅销美国, 并迅速风靡世界。600万美元的投入, 为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回报。

经典案例之二:易拉罐

——包装容器之王

上世纪30年代, 易拉罐在美国成功研发并生产。这种由马口铁材料制成的三片罐, 由罐身、顶盖和底罐三片马口铁材料组成, 当时主要用于啤酒的包装。目前我们常用的由铝制材料制作而成的二片罐, 只有罐身片材和罐盖片的深冲拉罐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

易拉罐技术的发展, 使其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商品包装当中, 啤酒、饮料、罐头目前大多都以易拉罐进行包装。据悉, 全世界每年大约生产的铝制易拉罐已经超过2000亿个。目前, 易拉罐已经成为市场上应用范围最广、消费者接触使用最多、最频繁的包装容器, 是名副其实的包装容器之王。易拉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使得制造易拉罐的铝材消费量也有大幅增长, 目前制作易拉罐的铝材已经占到世界各类铝材总用量的15%。

随着易拉罐使用量的增加, 世界各国为了节省资源和减少包装成本, 纷纷研发更轻、更薄的新型易拉罐。铝制易拉罐也从最开始的每1000罐25公斤, 缩减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20公斤。现在每1000罐的重量只有15公斤, 比上世纪60年代平均重量减轻了大约40%。

除了推出更轻、更薄的铝制易拉罐以外, 目前各国对易拉罐的回收利用率也不断增高。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铝制易拉罐的回收利用率就已经超过50%, 在2000年达到62.1%。日本的回收利用率更高, 目前已超过83%。

经典案例之三:香奈尔5号香水

——香水瓶成为艺术品

1921年5月, 当香水创作师恩尼斯·鲍将他发明的多款香水呈现在香奈尔夫人面前让她选择时, 香奈尔夫人毫不犹豫地选出了第5款, 即现在誉满全球的香奈尔5号香水。然而, 除了那独特的香味以外, 真正让香奈尔5号香水成为“香水贵族中的贵族”却是那个看起来不像香水瓶, 反而像药瓶的创意包装。

服装设计师出身的香奈尔夫人, 在设计香奈尔5号香水瓶型上别出心裁。“我的美学观点跟别人不同:别人惟恐不足地往上加, 而我一项项地减除”。这一设计理念, 让香奈尔5号香水瓶简单的包装设计在众多繁复华美的香水瓶中脱颖而出, 成为最怪异、最另类, 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款造型。香奈尔5号以其宝石切割般形态的瓶盖、透明水晶的方形瓶身造型、简单明了的线条, 成为一股新的美学观念, 并迅速俘获了消费者。从此, 香奈尔5号香水在全世界畅销80多年, 至今仍然长盛不衰。

1959年, 香奈尔5号香水瓶以其所表现出的独有的现代美荣获“当代杰出艺术品”称号, 跻身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品行列。香奈尔5号香水瓶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品。对此,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表示, 香水作为一种奢侈品, 最能体现其价值和品位的就是包装。“香水的包装本身不但是艺术品, 也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包装的成本甚至可以占到整件商品价值的80%。香奈尔5号的成功, 依靠的就是它独特的、颠覆性的创意包装”。

经典案例之四: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

——创意包装改变品牌形象

作为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酿酒企业,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红星公司”) 生产的红星二锅头历来是北京市民的餐桌酒, 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 由于在产品包装上一直是一副“老面孔”, 使得红星二锅头始终走在白酒低端市场, 无法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的推出, 红星二锅头第一次走进了中国的高端白酒市场。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在产品包装上融入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元素。酒瓶采用仿清乾隆青花瓷官窑贡品瓶型, 酒盒图案以中华龙为主体, 配以紫红木托, 整体颜色构成以红、白、蓝为主, 具有典型中华文化特色。该包装在中国第二届外观设计专利大赛颁奖典礼上荣获银奖。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邢胜才在看了此款包装以后表示, “这款产品很有创意,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白酒文化结合在一起, 很成功”。

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酒是红星公司50多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款重要产品。“它的推出, 使得红星二锅头单一的低端形象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不但创造了优异的经济效益, 还提高了公司形象、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据悉, 目前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高达200多元, 而普通的红星二锅头酒仅为5、6元。据该负责人介绍, 除了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以外, 红星公司还推出了红星金樽、金牌红星、百年红星等多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装的高档白酒。

经典案例之五:巧克力包装

——需求决定包装形式

提起巧克力, 人们不但会想到它的香醇和独特的口感, 而且会想到浪漫与爱情。如今, 巧克力已同玫瑰花一样, 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巧克力的这种特性, 在它的包装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商品的质量、价格、包装是商品在市场竞争中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由于巧克力独特的寓意, 使得巧克力的包装大多都设计成精美的礼盒型, 不但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还有效地表达了巧克力的商品属性特征。某设计公司专业人士称, 巧克力作为一种商品, 已经有了独特的商品属性。“巧克力寓意着爱情, 所以在巧克力的包装上经常会看到玫瑰等爱情的元素。这是由巧克力自身的商品属性所决定的。”

除了有爱情属性以外, 巧克力作为一种大众休闲食品, 还有典型的食品属性。因此巧克力除了精美的礼盒型以外, 还有着典型的食品包装特点。整体色调大多以暖色为主, 在外观图形以及文字设计上都突出巧克力所独有的口感。

礼盒型的创意包装针对的是以巧克力作为媒介、传达情感的特定消费者, 而传统的食品包装面向的则是将巧克力作为食品的广大消费者。特定的消费者决定了特定的包装。

经典案例之六:茶叶包装

——传统文化元素凸显价值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茶叶本身的独特性, 对茶叶的包装主要是要求防潮、防高温、防异味和便于运输携带。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茶叶包装除了原有的实用功能以外, 更大的作用在于提升茶叶自身的价值和文化品位。

目前我国茶叶的包装已从过去的散装纸包、塑料袋包、罐装发展到了现在流行的高档精美礼品纸质盒 (罐) 装、铝箔精致小包装。琳琅满目、绚丽多彩富有创意和文化品位的茶叶包装已成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流的产品离不开一流的包装, 茶叶更是如此。而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 历来就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连接在了一起, 所以茶叶的包装始终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

有专业人士认为,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包装的材料和结构, 因为包装材料选用的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茶叶的保存。而在图案、文字等其他造型设计方面, 除了要结合茶文化的元素和传统感觉以外, 更要强调产品的形象性。我们不难发现, 除了很多造型新颖、文化元素浓厚的茶叶包装以外, 也存在着很多过于强调艺术性和华丽性的茶叶包装。而盲目追求华丽、艺术性的包装会使包装失去原有的功能。毕竟, 包装的目的始终是为了传达商品信息, 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看到商品属性。

经典案例之七:“水晶之恋”果冻

——包装设计“俘获”消费者

我国最早出现果冻生产厂家是在1985年, 而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喜之郎公司”) 直到1993年才开始进入整个果冻生产行业, 比整个行业晚了整整8年。

然而在1999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的结果显示, 喜之郎公司已经占领了我国果冻市场83%的市场份额。是什么让喜之郎公司在短短6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国内果冻企业的老大呢?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外, 喜之郎的创意包装和独特的营销战略使得喜之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年年提升。

1996年, 喜之郎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小有名气了, 但仍然是地方性的小品牌, 市场份额有限。1997年喜之郎公司为了扩大自身发展, 委托广东平成广告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

1998年, 喜之郎的新型产品“水晶之恋”系列正式上市, 并迅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消费定位上, “水晶之恋”系列产品缩小目标市场, 聚焦于年轻情侣, 但果冻与“水晶之恋”原本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符号, 为了建立消费者的认知, 平成公司为“水晶之恋”创造性地设计了“爱的造型”与“爱的语言”, 将果冻的造型由传统的小碗样式改造为心形, 封盖上两个漫画人物相拥而望, 更为这种心形果冻平添了几分魅力, 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水晶之恋”的推出, 使喜之郎公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一个地方性品牌一下子跃升为行业第二大品牌。

除了“水晶之恋”系列产品, 喜之郎公司还突破传统的行业做法, 逆向定位, 扩大产品消费群体, 将果冻原有的儿童食品的定位转换成大众休闲食品, 极大地扩大了消费群体。

经典案例之八:汉王电脑绘画板

——创新包装“解冻”市场

2006年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汉王公司”) 生产了一款高端电脑绘画板产品——创艺大师, 产品自身无论是在应用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汉王公司将此款产品大张旗鼓地推向市场时, 却遭到了市场的冷遇。在同国际知名的电脑绘画板公司——日本Wacom公司的竞争中完败, 是产品价格和市场份额都远低于W a co m公司。

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 汉王公司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找到了问题。原来“创艺大师”的包装定位低端, 且没有很好地同自身品牌形象相结合, 使消费者无法对产品产生认同。于是汉王公司找到东道设计公司, 委托其对“创艺大师”这款产品进行重新的包装设计。汉王公司产品线副总监王猛称, “当时东道设计公司为我们设计了多款包装, 在经过汉王公司所有员工的不记名投票后, 产生了3款包装设计。在经过多轮优化以后, 选择了现在的这款包装”。

东道设计公司产品设计中心设计总监说:“产品包装能为消费者带来最直接、最直观的产品印象。而‘创艺大师’最初的包装仅仅只是一个盒子, 完全没有同产品本身结合起来, 消费者不买账自然在情理之中了”。随后, 该设计公司结合汉王自身的品牌标识和产品定义, 采用了水滴元素将汉王的品牌同产品包装系统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创艺大师”以全新的创意包装形象再次进入市场时, 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新包装让“创艺大师”的销售量增长了3倍, 而且价格也有了大幅提升。

经典案例之九:月饼包装

——包装传达的是文化内涵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是中国人自古的风俗。因此, 每年中秋节前夕, 一场关于月饼的销售战屡屡在各大商家上演。月饼作为一种寄托团圆、思念之情的特殊食品和商品, 使得其包装上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北京某营销公司认为, 月饼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赋予了它独有的文化属性, 而独有的文化属性又决定了它的包装属性。“月饼代表的就是中秋, 而中秋则意味着团圆。所以无论月饼的包装怎样改变, 它的主体要素都是不会改变的”。在北京各大商场我们不难看到, 虽然月饼的价格高低不等, 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创意也是多种多样, 但其包装的风格和主要要素还都是围绕着月亮、团圆等中秋节独有的文化。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表示, 月饼包装主要的诉求点应该是中国独有的中秋文化, 无论包装的材料、图案、创意发生怎样的变化, 都不应脱离这个诉求主题。

经典案例之十:高露洁牙膏

——审美习惯决定包装成败

牙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因此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际牙膏巨头美国高露洁公司在进入我国牙膏市场以前, 曾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高露洁公司发现, 我国牙膏市场竞争激烈, 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无论是牙膏的包装还是广告诉求都非常平淡。针对这些特点, 高露洁采用了创新的复合管塑料内包装, 并用中国消费者都非常喜欢的红色作为外包装的主题色彩。结果大获成功,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 迅速占领了我国1/3的牙膏市场份额。

高露洁的成功, 极大地触动了我国牙膏企业的神经。包括“中华”、“两面针”在内的多个牙膏品牌都放弃了使用多年的铝制包装, 换上了更方便、卫生、耐用的复合管塑料包装。除了在包装材料上进行改革以外, 国内牙膏品牌在外包装设计上也进行了创新, 基本都换上总体感觉清新自然, 更具有时代感和流行特色的新包装。

其实, 高露洁公司在我国成功的背后, 也曾支付过昂贵的学费。高露洁在进入日本市场的时候, 由于没有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 直接采用了美国本土大块的红色包装设计, 而忽视日本消费者爱好白色的审美习惯, 导致高露洁牙膏在进入日本市场时, 出乎意料地滞销, 市场占有率仅为1%。

工伤条例经典案例分析 篇5

《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λ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λ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事件经过】

张杰入职一家公司时,公司为节省开支而不为张杰缴纳工伤保险费,又能逃避由于工伤带来的责任,强行要求与张杰签订协议,明确其对工伤概不负责,一切后果都由张杰自行承担。否则,便拒绝¼用。为了能获得该份工作,当时张杰不得不答应。谁知,一个月后张杰因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经交警部门认定,对方司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后,张杰不仅花去3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八级伤残。张杰曾要求公司给予一定补助,但公司以已约定在先为由拒绝。双方因而走上法庭。

法院日前作出判决,公司与张杰所签“生死状”合同无效,公司应当为张杰的工伤“买单”。

【法官解读】

首先,张杰的情形构成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张杰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对方司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的情形完全与之符合。

其次,张杰与公司的“生死状”无效。一方面,公司利用张杰想获得该份工作,而强行与张杰签订“生死状”,张杰明知对自己不利却又不得不接受,当属胁迫。另一方面,《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λ、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λ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即任何单λ均具有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的法定义务,公司为一己之私而拒不履行,明显Υ反了该强制性规定。

再者,《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胁迫手段签订的以及Υ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从上述分析可知,本案明显具备了该规定要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也指出,“工伤概不负责”的行为“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也严重Υ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最后,公司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δ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λ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λ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即张杰与公司就工伤问题虽已约定在先,但公司同样难辞其咎。

员工被上司打死认定为工伤

核心内容:公司的领班与员工打架致员工曾某死亡,事后曾某家属得到了对方赔偿,而后又被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该公司不服将昌平区人社局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工伤认定。昌平法院判决该公司败诉。

死者曾某和领班冯某都是北京一家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雇员,负责合作单位的日常保洁、建筑及生活垃圾清运、垃圾消纳、废品回收等工作。据该公司起诉称,7月27日早上8点多,领班冯某与曾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因而引发互殴,导致曾某死亡。事后冯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赔偿曾某家属18万元。去年4月7日,曾某之子向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起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认定曾某为工伤。该环境工程公司认为,他们与曾某之间的关系为雇佣关系,曾某之死不应被认定为工伤,而且被害人亲属已得到冯某的民事赔偿,因此起诉要求昌平人社局依法撤销作出的工伤认定。

庭审中昌平区人社局的代理人称,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属于工伤。曾某与该公司之间有劳动关系,事发当时,冯某因口角便将曾某打倒在地,并非两人互殴,曾某在这起伤害过程中没有过错。

昌平法院审理后认定了公司与曾某之间的劳动关系,昌平人社局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履行了登记立案、调查取证、送达等行政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判决驳回了该环境工程公司的诉讼请求。

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有上限

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之间在谁多拿谁少拿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议。如何扣减超额部分,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怎么分才符合法理?

12月,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某建筑公司职工张某系因工死亡。根据张某亲属的申请,经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调查确认,张某的供养亲属为张某的父亲、母亲、妻子和患有脑瘫的女儿。按照相关规定,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能高于工亡职工的生前工资,由于张某的供养亲属多达4人,抚恤金之和超过了张某的生前工资,由此,亲属之间在谁多拿谁少拿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议。

《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其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同时规定,“核定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张某生前每月工资2500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核定,张某妻子的抚恤金为每月1000元,其父亲、母亲和女儿每人每月750元。如此计算,张某四位亲属领取的抚恤金之和为3250元,超过张某生前工资总额750元。如何扣减这750元,经办机构请张某亲属自主协商解决。

张某妻子认为,妻子和女儿是第一抚养人,应该得到照顾,而张某的父母还有其他子女照顾,扣减的750元,应在其父母的抚恤金中各扣375元。张某父母认为,他们尽管还有其他子女,但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是基于张某死亡产生的,并且他们年老多病没有收入,扣减的750元应由4名供养亲属平均分摊才合乎情理。

在供养亲属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只好将张某4位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的比例同比扣减7.5%。

抚恤金作为死者生前对抚养人供养的一种补偿,其总额小于或等于死者生前工资,是得到供养亲属认可的,但是如何扣减超额部分,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有人认为,平均分配最为公平;也有人认为,应按供养亲属享受比例同比降低的办法核定各供养亲属抚恤金金额;还有人认为,死者父母因还有其他子女可以提供生活来源,因此应降低死者父母的抚恤金总额。这几种观点,都可成为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防止出现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处理结果不同的现象。

竞争情报与情报分析经典案例研究 篇6

[关键词]竞争情报;情报分析;案例研究

一、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并没有标准的定义,美国匹兹堡大学的John E·Prescott认为企业竞争情报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根据竞争动力(包括非市场冈素、行业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本机构的竞争对手)发展可付诸行动的预见的过程;竞争情报专家协会(SCIP)对竞争情报所下的定义是:竞争情报是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经营环境、竞争者和组织本身的准确、相关、具体、及时、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的情报。

二、经典案例概述与分析

1.摩托罗拉公司案例

(1)20世纪末摩托罗拉公司面临经营危机。摩托罗拉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成为美国著名的电视机制造商,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该企业忽视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新的竞争对手已迅速崛起,仍然集中力量生产落地式电视。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则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彩电发展趋势以及美国顾客需求变化,准确把握顾客消费心理,迅速研发了便携式彩电。而摩托罗拉公司拒绝改变自己的经营发展模式,最终在竞争中失败,于1974年退出电视机市场,被迫将国内电视机业务卖给了日本的Matsushita公司。

(2)通过竞争情报分析研究果断确立发展新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摩托罗拉公司逐步认识到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成立了专门的竞争情报研究部门,加强了信息管理,同时针对日本的竞争对手进行情报研究,发现在彩电方面已无法与日企进行竞争。因而果断地决定将主要产品开发重点转移到移动通讯领域,并且专门成立了针对日企的竞争情报研究的机构。同时摩托罗拉还跟踪诺基亚、爱立信等新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加强信息集成管理,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而确定了摩托罗拉公司世界顶级移动通讯产品生产商的地位。

摩托罗拉公司依靠竞争情报保障了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果断地重新确定新的发展重点,使其电子通讯主要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上有着杰出的表现。

2.IBM公司案例

(1)20世纪末IBM公司面临经营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IBM公司对市场竞争趋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失误,忽视了迅速发展的PC机革命,并且集权化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加快了公司经营危机的来临,到20世纪90年代,公司终于陷于严重的困境中,成为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净亏损户,公司发展和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1993年1月,IBM董事会决定辞退公司总裁,并聘请曾任职于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原美国RJR食品烟草公司总裁路易斯·郭士纳,担任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逐步建立和完善竞争情报体系。郭士纳做出了一系列措施:(1)成立政策委员会和事业运营委员会。(2)建立了遍及全公司的竞争情报专家管理其全部运作的核心站点。(3)组织实施了“竞争者导航行动”竞争情报项目,重点针对IBM在市场中的12个竞争对手。(4)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司的竞争情报体系。该竞争情报体系包括完善的管理信息网络和监视竞争对手的常驻“专家”和与之协同工作的IBM公司的竞争情报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代表,构成一个个专门的竞争情报小组。随着这一体系的不断完善,竞争情报在其经营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建立竞争情报体系的初步效果。通过调整竞争情报工作重点及建立新的竞争情报体系,使IBM增强了公司适应市场变化和对抗竞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公司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三、摩托罗拉公司与IBM公司的成功经验总结

注重情报收集,建立专门机构。公司管理决策层十分重视竞争情报的搜集、分析和利用,建立和不断完善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在经费和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用于竞争情报活动的经费投入达数百万美元。

关注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公司通过竞争情报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摸清对手的弱点,使公司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加准确把握发展机会,掌握顾客的需求,使公司屹立不败之地。

根据竞争情报作出最正确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竞争情报的决策支持作用,根据公司优势,及时果断地调整发展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抓住机会主动出击,争取赢得竞争胜利。

建立和完善竞争情报体系,及时地交换最新信息,客观分析并提出有创见性的建议。建立竞争情报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来自公司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并且凭借各种技巧和经验,彼此传递、分析和判断信息。

四、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

摩托罗拉公司和IBM公司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竞争情报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

1.竞争情报是企业准确决策的前提。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途与命运。企业准确决策是由准确、及时、充分的情报信息作后盾的。竞争情报能够避免或减少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对企业自身、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等的认识或判断的不确定性以及该方面竞争情报信息的不对称性,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2.竞争情报是企业市场定位的向导。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离不开竞争情报。而要想找到进军新市场的切入点,就必须事先全面了解欲涉足的领域中的所有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所做的市场定位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有效评估,适时调整方向,将企业开辟新领域的风险降至最低。

3.竞争情报是企业运营风险的警示。对一个企业而言,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的、经济的、以及政治的因素,都可以对企业的利益乃至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阅读早期信号,发现并预知这些可能的变化,就可以利用所剩时间预先采取相应措施,避开威胁。 寻求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参考文献:

[1]刘光明.摩托罗拉的全球文化战略[J].中外企业文化,2001(5).

[2]刘义东.摩托罗拉如何搞内部激励[J].北京经济瞭望,2001(7).

[3]欧阳衫,车架明.变中求胜——世界著名大型跨国企业IBM的体制改革[J].市场周刊(香港),2001(7).

[4]仲英.制度创新——IBM运转的不竭动力[J],中外企业文化.2002(4).

[5]江和平,胡尊亮.企业竞争情报研究[J].现代情报,2005.

作者简介:张潇伊(1988-),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档案学,情报学。

“红学”与文学经典化分析 篇7

关键词:“红学”,文学,经典化,模式

前言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讨论其蕴含的文学经典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许多文学大家的分析和讨论中,也不乏对“红学”独到的见解。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红学”,上至国家的领导官员、著名文学作家,下至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人数之多,不亚于西方研究莎士比亚的人数。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不管国家的政治经济如何变化,《红楼梦》一直都作为文学的经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会像其他的作品一样随着社会形态而起起伏伏。本文就将对其文化经典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其中的奥秘。

1、在艺术描写上的突破

《红楼梦》中有着大量的生活情景描写,读者透过作者字里行间的描述感受到的是有如生活本身一般自然多样化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称赞红楼梦做到了生活与文学的无缝对接。我们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主要记叙的是一个庞大家族的日常生活,但其在记叙过程中展开的面是十分宽广的。毫不夸张地说,生活的边界在哪里,《红楼梦》的边界就在哪里。我们不仅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宽广度,更要感叹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真实性的还原上,作者是从生活实际的逻辑出发,钻研好了书中每个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强赋在人物上。对于整个封建家族的大家族贾政和王熙凤等人也是顺着客观的方式来表达对待, 让其“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虽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喜爱和厌恶之情,但作者还是做好了激励的隐藏工作。

我们说《红楼梦》表现出了极大的客观性,但它并不是如记述历史一般生硬冰冷,而是展现出了极大的热度。 从某个方面来讲,整本书的描写也是作者最主观意愿的表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流露出了自身对于生活的审美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对于生活的描写无不透露出强烈的艺术气息,后来人们将其称为“冷眼深情”的艺术风格,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作者在每一章节都洒下了自己的热血,所以我们读起《红楼梦》来才会觉得那么生机勃勃,在不经意间就被书中的细微描写所动容。既主观又客观的表达形成了《红楼梦》的艺术悖论,正式由于这一超脱的艺术悖论,让《红楼梦》摆脱了主观和客观的双重束缚,达到了真正的艺术殿堂。

2、在小说模式上的突破

虽然中国古代有许多描写爱情的小说,但是都不如《红楼梦》经典,也都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自从《红楼梦》在18世纪创作出来,就一直获得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这主要是与其在小说模式想的突破息息相关的。首先, “红学”创造了言情小说的新模式,因为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戏剧、诗歌或者小说来描写爱情,但是大部分都是才子与佳人相间之后,就互相爱慕,产生了感情,在暗中传递消息的过程中被发现后便受到了阻挠,使两人都非常痛苦。而结局不是才子考中了状元,得到了皇上的赐婚,就是两人得不到祝福而相继殉情。但是《红楼梦》跳出了这种陈旧的言情小说模式,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经过了长期的了解之后才互相产生的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导致林黛玉因病而死,贾宝玉也选择了出家。这种新的言情模式容纳了现代的爱情悲剧,所以才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从事实来看,《红楼梦》中的爱情新范式一旦流行开来,就会导致才子佳人式的文学模式被拆解,而后来无论哪位作家所写的爱情悲剧,都会被不自觉的列入与《红楼梦》的对比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后的爱情小说,尤其是爱情悲剧, 不论作者如何构思,如何创作,都很难跳出《红楼梦》的爱情模式。

3、典型、意境和意象并行出现

通常意义上,作者在创造作品的时候往往向着书写经典或者营造一定的意境,再不然就是刻画特殊的意象,但《红楼梦》却同时将三项任务都完成了。首先,整本书创造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等等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显得十分难得, 但更加可贵的是,整本书还弥漫着犹如诗一般的意境。每当读者读到描写大观园的句子时,脑中总能呈现出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境。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书中有着绛珠草、通灵宝玉、太虚幻境等等象征意象,给人充满遐想的空间,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直到今日其中还有很多我们未能参透的秘密。总的来说,《红楼梦》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精华。

结语

伟达(中国)公关公司经典案例 篇8

作为西北地区首条直达欧洲的国际航线,赫尔辛基-西安航线被称作为空中“丝绸之路”,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收获最佳的宣传效果,伟达公关北京办公室为新航线开通活动制定了预热与首航两个重要方案,预热部分主要包含了媒体宣传和政府部门沟通工作。提前两个月在西安举行的媒体见面会活动使赫尔辛基-西安航线开通的消息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此外,伟达公关北京办公室还在当地与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见面会谈,商定首航活动的境外媒体宣传工作。

首航当天,西安当地政要、合作伙伴、媒体嘉宾、芬兰驻华大使和芬兰航空高层共同在西安咸阳机场见证和庆祝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从飞机落地仪式、新闻发布会、媒体专访到庆祝晚宴,伟达公关北京办公室为以上各个环节都提供了专业的公关服务。首航活动几乎占据了西安当地所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

为梅赛德斯-奔驰量身定做的公关项目“自然之道奔驰之道”,可谓伟达(中国)公关公司十分经典的案例之一。2007年,通过与建设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体等多方洽谈、几经波折后,于爱廷副总裁和她的团队为奔驰打造了一个自然环保公益项目“自然之道奔驰之道”。该项目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中国建设部开展合作,捐资保护在中国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由于“自然之道奔驰之道”项目与梅赛德斯-奔驰追求人、车、自然和谐统一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该项目得到了奔驰公关部乃至奔驰高层的高度认可和积极支持。项目开展三年来,累计捐资1400万元,为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庐山等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广泛的媒体曝光率和良好的社会反响。2008年,该项目更荣获了国际公关协会的认可,获得了“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企业社会责任类银奖”的殊荣。

于爱廷副总裁带领她的团队在社会公益上也做出值得称赞的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分析 篇9

关键词:语用分析,《失恋33天》,经典台词

格赖斯认为,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的话语之组合,说话人是相互合作的。对话的双方(或各方)有着共同的目的,最起码有着互相接受的方向。为了达到此目的,对话的各方就要共同遵守一个原则,使自己的话语符合各方共同目的的需要。格赖斯称这一原则为“合作原则”。(束定芳,152)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一、量的准则:话语提供必要而不是冗余的信息;二、质的准则:话语的内容是真实的;三、关系准则:传达与特定语境中话题有关的内容;四、方式准则:表达方式简洁而有条理,并避免歧义和晦涩。格赖斯认为,会话双方必须遵守这些准则,交际才能够顺利、和谐地进行。本文将运用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从格莱斯会话原则的角度对《失恋33天》“经典”台词进行语用分析,旨在从语言研究的角度体现台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从而为理解当前流文化的语言特点及揭示语言是人类展现性格特征的方式之一提供语用理据。

一、《失恋33天》“经典台词”的语用解读

(一)主题与语料分析

本文选择电影《失恋33天》为例来分析该电影中经典台词中的会话含义及会话合作原则是因为:1.这部电影风靡大江南北,拥有广泛的观影人群,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2.该电影的台词朗朗上口,幽默又有内涵。因此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更值得我们玩味。

(二)会话合作原则视角下《失恋33天》“经典台词”的语用分析

虽然会话合作原则不是人们在说话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但它是人们无意识当中所普遍遵循的谈话的“潜规则”。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有一种情况,就是说话人故意违反某一条准则,并且相信听话人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其目的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一种隐含在话语字面意义背后的信息,或者达到特殊的效果。而电影《失恋33天》中人物角色的很多经典台词,正是利用了这种违反来颠覆传统规则,从而达到了塑造不同人物性格的目的,使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

1. 数量准则。数量准则要求话语包含适合当前谈话目的既充分又不多余的信息量。例1:

陆然:喂?小仙儿?忘了我吧。

黄小仙:我做不到,对我来说太难了,因为我从来就没记得过你。

在二人通过打电话说出的两句台词中,小仙的回答显然违反了数量准则。本来当陆然希望小仙忘了自己时,小仙回答道“我做不到,对我来说太难了”。本来这样的会话已经是符合会话原则中的数量准则了,但小仙偏偏加了一句来解释“忘不掉陆然”的原因。等听话人回过神来时却发现说话人根本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新的信息,因为相处这么长时间的两人不可能不记得对方,然而它表面让人感觉经典搞笑实则又很伤感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在会话合作原则的指引下满心期待着对方的话语“能够充分补充信息量”,且发话人巧妙地提供了似是而非的信息,我们几乎要接受该信息时,突然发现事情远非如此。这充分显示出黄小仙强大的自尊心是如何的高高在上和不可践踏,加入后半句话的意义还是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黄小仙这样一个外表冷酷又毒蛇的人物形象。

2. 质量准则。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有凭有据。违反质量原则会产生不同的目的和效果。例2:

黄小仙:您这话说得轻巧,要是这一地的玻璃渣子跟我说它原谅我了,那我也原谅你。

众所周知,摔满一地的玻璃渣子是绝对不可能跟人说原谅二字的。说话人说出这句话后,听者会直接感觉到说话人的这种联想根本不成立。但这种公开的违反显然不是为了欺骗,因为任何人都会第一时间察觉出,所以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利用了这种明显的违反,明显的矛盾,巧妙地表达出了黄小仙被自己的未婚夫与知己背叛后极端难以忍受却又必须捍卫自己尊严的坚决的态度。此外,如果小仙不想原谅的话就直接说不原谅就好了,但她通过摔杯子的行为和她的话表明了她不可能原谅冯佳期。从二者的对话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黄小仙爱恨分明,一点亏都不吃,一点气都不受气的性格。

3. 关系准则。

总体上来说,关系准则是要求人们说出的话语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善于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失恋33天》的台词充分利用了对话语关系的错置,通过说话双方中的一人对这种平衡的打破来制造出令人大笑的喜剧效果,也成功地塑造了角色的人物性格。例3:

陆然:严重吗?

王小贱:她这一病啊想起了很多过去没有在意过的事情。前些天哑着嗓子跟我讲,这肯定是老天爷在惩罚她,觉得她以前说话嘴上不饶人,作下很多孽,所以现在自己没法儿说话了……真怕见着你她尴尬。

例3中说话双方语言关系混论,二者的对话根本就扯不上一点点的关系。而这种缺乏联系的话语映射出说话人的心理活动状况:王小贱没有直接回答严重或不严重,而是继续自己为保护黄小仙而编织的谎言,可以看出王小贱根本就不在乎陆然,压根儿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也不打算回答他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小贱“摸不着东西南北的跳跃式思维”,这也为后面本电影的高潮之一做了铺垫,可谓妙也。

4. 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是要求话语的表达要清晰,不能含混不清,也不能有歧义,还要避免拖沓冗长,要简短而有序。但下面一段台词则违背了这条准则。例4:

王小贱:黄小仙,衣服不能这么乱摊着,将来你打开全是褶儿。黄小仙,你这些杂志还要不要了?不要我也不建议你扔了啊,你知道这些杂攒起来有什么用吗?你可以把它捆在一起然后再喷上油漆当桌子使。……都发霉了,你干吗呀,你放那,我来。(黄小仙受不了了,用胶带粘住了王小贱的嘴。)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王小贱帮黄小仙收拾搬家的东西时说的话是话语表达啰嗦、拖沓冗长的一个极端体现,它严重地违反了方式准则中话语表达要简短有序的要求,塑造了王小贱说话唠唠叨叨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语言个性和形象特点,对于这种违反合作会话方式准则的后果,导演也从另一个侧面成功地塑造了王小贱内心与行为都极为细腻感性的人物形象,也为王小贱一路帮助黄小仙走出失恋的阴霾的原因做了部分解释,可谓匠心独到。

二、结语

笔者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从格赖斯会话原则的角度对《失恋33天》“经典”台词进行语用分析,发现在《失恋33天》中这些带有幽默色彩又朗朗上口,给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台词”在信息的传递上,会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种准则,通过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深层含义达到幽默的效果。此外,从台词是如何塑造人物性格的这个角度来讲,该研究也为理解当前流行文化的语言特点及揭示语言是人类展现性格特征的方式之一提供了语用理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运用语用学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影视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同理,运用语用学原理进行人物角色塑造也会使文艺作品取得更好的效果。其他角度对该影片经典台词的语用分析,笔者也将在以后的著述中陆续阐明。

参考文献

[1]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5-108.

[2]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7-67.

[3]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1-156.

[4]何自然.语用学研究.第一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

[5]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16-320.

[6]康家珑.交际语用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94.

[7]熊学亮.语言使用中的推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2-27.

经典案例分析 篇10

征稿主题:

1.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实践;

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3.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实践;

4.高等学校内部治理改革实践。

征稿形式:

各学校可以单篇来稿, 也可以1~3篇组合来稿。通过审稿的稿件可以单篇刊登, 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多篇组合刊登。

《大学》杂志致力于汇集高校办学战略、提炼高校办学经验、凝聚高校办学资源、促进高校办学创新, 努力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提供交流借鉴、学习研究的开阔平台。欢迎各高校踊跃来稿!

来稿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学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080660

杠杆收购经典案例之一 篇11

这场收购战役主要在RJR纳贝斯克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著名的收购公司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公司之间展开,但由于它的规模巨大,其中不乏有像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等这样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战役”的发起方是以罗斯·约翰逊为首的RJR纳贝斯克公司高层管理者,他们认为公司当时的股价被严重低估。1988年10月,管理层向董事局提出管理层收购公司股权建议,收购价为每股75美元,总计170亿美元。虽然约翰逊的出价高于当时公司股票53美元/股的市值,但公司股东对此却并不满意。不久,华尔街的“收购之王”KKR公司加入这次争夺,经过6个星期的激战,最后KKR胜出,收购价是每股109美元,总金额250亿美元。KKR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而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发行垃圾债券筹得。

一、相关背景

关于RJR纳贝斯克公司

作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和烟草生产商,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是由美国老牌食品生产商Standard Brands公司、Nabisco公司与美国两大烟草商之一的RJR公司(Winston、Salem、骆驼牌香烟的生产厂家)合并而成。在当时它是美国排名第十九的工业公司,雇员14万,拥有诸多名牌产品,包括奥利奥、乐芝饼干、温斯顿和塞勒姆香烟、Life Savers糖果,产品遍及美国每一个零售商店。虽然RJR纳贝斯克公司的食品业务在两次合并后得到迅猛的扩张,但烟草业务的丰厚利润仍占主营业务的58%左右。

在约翰逊任期两年的时间里,RJR纳贝斯克公司利润增长了50%,销售业绩良好。但是随着1987年10月19日股票市场的崩盘,公司股票价格从顶点70美元直线下跌,尽管在春天公司曾大量买进自己的股票,但是股价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跌到了40美元。12月,公司的利润虽然增长了25%,食品类的股票也都在上涨,但是RJR纳贝斯克公司的股票受烟草股的影响还是无人问津,60%的销售额还是来自纳贝斯克公司和德尔·蒙特食品公司。公司试图把烟草和食品生意放在一起,但丝毫没用,分散化经营也失去了效用。

关于RJR纳贝斯克公司管理层

以罗斯·约翰逊为首的RJR纳贝斯克公司高层管理者是这次收购事件的发起者,这个团体包括雷诺兹烟草公司的头儿——埃德·霍里希根,纳贝斯克公司董事会主席吉姆·维尔奇、法律总顾问哈罗德·亨德森,独立董事及顾问安德鲁G.C.塞奇二世等。

罗斯·约翰逊,此人在经营管理上没有太多能耐,40岁的时候在美国企业界还默默无闻。在一家猎头公司的帮助下,他成了标牌公司的总裁,1984年罗斯·约翰逊出任纳贝斯克公司CEO,1985年完成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合并,下一年,他成为RJR纳贝斯克公司的CEO。约翰逊敢于创新,在他的领导下,雷诺兹烟草公司在一年内就产生了10亿美元产值的产品。但是,在控制了RJR纳贝斯克的董事会后,约翰逊彻底改变了这家企业,尤其是雷诺兹烟草公司。这家公司虽然现金充足,但是文化上相对保守、封闭,企业管理者早已没有了创始人的创造性和进取心,决策上也是谨小慎微,鲜有突破。约翰逊的到来并没有给其经营管理带来多少创新,他最大的爱好是花大把的钱。

如果仅仅停留在奢华无度的消费上,约翰逊也不会被人注意。他有更宏伟的计划,那就是通过管理层参与收购,将RJR纳贝斯克公司变成一家私人企业。

关于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 (KKR)

KKR成立于1976年,作为第一家杠杆收购公司,KKR公司有着突出的业绩表现,它擅长MBO,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层收购”。但是随着其他人对杠杆收购的进一步认识,杠杆收购公司逐渐增多,到1987年出现了行业拥挤现象。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做出果断的决定:把业务目标锁定在50亿-100亿美元之间的大宗收购业务上。因为这样大的生意很少有人染指,而KKR公司早就有了像62亿美元收购Beatrice,44亿美元收购Safeway,以及21亿美元收购欧文斯-伊利诺伊(Owens-Illinois)这样的大宗交易。

从1987年6月,KKR开始运用一切公开的方法募集资金,为了刺激更多的投资者加盟,公司提出了所有在1990年之前完成的交易的管理费都可以减免,到募集结束时,募集到的资金已经有56亿美元。在世界约20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交易中,KKR就占了四分之一!

二、收购过程

1988年10月,以RJR纳贝斯克公司CEO罗斯·约翰逊为代表的管理层向董事局提出管理层收购公司股权建议。管理层的MBO建议方案包括,在收购完成后计划出售RJR 纳贝斯克公司的食品业务,而只保留其烟草经营。其战略考虑是基于市场对烟草业巨大现金流的低估,以及食品业务因与烟草混合经营而不被完全认同其价值。重组将消除市场低估的不利因素,进而获取巨额收益。

罗斯·约翰逊与希尔森公司的杠杆收购计划一拍即合,双方都认为,收购RJR纳贝斯克公司股票的价格应该在每股75美元左右,高于股市71美元左右的市场交易价格,总计交易价达到176亿美元。由于希尔森公司想独立完成这笔交易,所以他们没有引入垃圾债券的力量,15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全部需要借助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信孚银行抓住了为蓝筹公司杠杆收购提供融资的机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募集到160亿美元,但据希尔森的核算只有155亿美元。

华尔街上投资银行家们仍然做出了本能的反应:这一出价太便宜!约翰逊是在抢劫公司!正当约翰逊与希尔森公司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KKR的投标参与令管理层收购方案者们如梦初醒。与CEO罗斯·约翰逊所计划的分拆形成尖锐对照的是,KKR希望保留所有的烟草生意及大部分食品业务,而且KKR喊出了每股90美元的报价。希尔森和KKR的较量拉开了序幕。

希尔森选择了与所罗门公司合作来筹措资金,但是无论在智谋上,还是融资上,希尔森都无法与KKR对峙。KKR有德雷克塞尔和美林做顾问,并引入了投标购买PIK优先股,价格达到每股11美元,接近25亿美元,世界市场对PIK股票的需求使它很快转换成垃圾债券,这意味着有25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约翰逊管理协议和“金降落伞计划”的曝光,激怒了RJR纳贝斯克公司的股东和员工。价值近5000万美元的52.56万份限制性股票计划,慷慨的咨询合同,每人所得的1500份限制性股票,使约翰逊在这次收购中不管成败如何都毫发无损。约翰逊这种贪婪的做法,使管理层收购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最后,KKR以每股109美元,总金额250亿美元,获得了这场争夺战的胜利。

在最后一轮竞标中希尔森的报价和KKR仅相差1美元,为每股108美元。但是使RJR纳贝斯克公司股东做出最后决定的不是收购价格的差异。KKR保证给股东25%的股份,希尔森只给股东15%的股份;KKR承诺只卖出纳贝斯克一小部分的业务,而希尔森却要卖掉所有业务。除此之外,股东们还列出了其他十几个不同点。另外,希尔森没能通过重组证实它的证券的可靠性,在员工福利的保障方面做得不到位。正因为这些原因,公司股东最终选择了KKR公司。

收购价格是250亿美元,除了银团贷款的145亿美元外,德崇和美林还提供5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等待发行债券来偿还。KKR本身提供了20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还是股本),另外提供41亿美元作优先股、18亿美元作可转债券以及接收RJR所欠的48亿美元外债。

这次收购的签约日是1989年2月9日,超过200名律师和银行家与会,汉诺威信托投资公司从世界各地的银行筹集了119亿美元。KKR总共提供了189亿美元,满足了收购时承诺的现金支付部分。

事实上,整笔交易的费用达320亿美元,其中以垃圾债券支持杠杆收购出了名的德崇公司收费2亿多美元,美林公司1亿多美元,银团的融资费3亿多美元,而KKR本身的各项收费达10亿美元。

三、收购之后

继罗斯·约翰逊之后,路易斯·格斯特纳成为RJR纳贝斯克公司收购后新一任的首席执行官,他对原来的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量出售公司豪华设施。公司报告显示,1989年公司在偿付了33.4亿美元的债务之后净损失11.5亿美元,在1990年的上半年有3.3亿美元的亏损。但是,从公司的现金流来看,一切还算正常。

纳贝斯克的营业利润在1989年的现金流量达到了以前的3.5倍,但是雷诺兹烟草公司仍处于备战状态。1989年3月RJR停止了总理牌香烟的生产,随后,公司进行了裁员,雇工人数减少到2300人。在新管理人的领导下,公司改进了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又大幅度削减了成本,使得公司烟草利润在1990年的上半年增加了46%。但是当用烟草带来的现金清偿垃圾债券时,雷诺兹的竞争对手菲利普·莫里斯却增加销售实力,降低了烟草价格。据分析,RJR的烟草市场在1989年萎缩了7%-8%。

而KKR遗留下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少得可怜的资金回报,还在于引进的其他行业领导人的失败。无论是运通公司请来路·杰斯特勒(Lou Gerstner),还是ConAgra的查尔斯(Charles Harper),他们既没有半点烟草从业经验,而且对这一行也没有热情。在业绩持续下滑后,1995年初,KKR不得不又剥离了雷诺兹·纳贝斯克的剩余股权,雷诺兹烟草控股公司再次成为一家独立公司,而纳贝斯克也成为一家独立的食品生产企业,雷诺公司和纳贝斯克公司又回到了各自的起点。在2003年上半年,雷诺兹的销售额比前一年下降了18%,仅为26亿美元,而营业利润下降了59%,为2.75亿美元。

四、简要评述

发生在投资银行家和企业经理人之间的控制权争夺战,最终受益者是企业的股东,这从RJR纳贝斯克公司的股东们在收购完成后的暴富中可以得到证明。

广州市中医经典教育调查分析 篇12

关键词:中医教育,中医经典,调查分析

学习中医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 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习中医理论的精髓。[1]中医经典教育体系包涵了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四大经典为核心的众多医学典籍, 对中医的成长成才、中医药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中医教育受到了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院校教育模式、医师考核晋级制度、医院制度政策以及中医学生就业、考研、专业方向选择、实习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年级阶段的中医学生在不同程度地接触经典之后, 如何看待经典的学习及其与临床的运用, 他们在经典的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希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医教育的质量以及中医药的发展前景,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临床专业800名高年级学生和420名低年级学生, 具体如下:2006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七年制40份, 2007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七年制40份, 2007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90份, 2008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100份, 2006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七年制60份, 2008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160份, 2007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120份, 2008级年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100份, 2007级第三临床学院中医五年制90份, 2009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七年制35份, 2010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七年制35份, 2010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70份, 2011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70份, 2010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年制70份, 2011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五年制70份, 2010级年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五年制35份, 2011级第三临床学院中医骨伤五年制35份。问卷合计发放1 2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 059份, 有效率达86.8%。

1.2 方法

自行设计针对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两套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对经典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经典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和相关建议等。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 并对问卷进行优化。确定可行性后, 分别在被调查范围内按随机化原则, 运用分层抽样方法, 回收问卷后利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F检验, 率 (构成比) 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对中医经典重要性的认识

仅7.6% (53人) 高年级学生和2.5% ( 9人) 低年级学生不认同经典重要性, 45.5% (317人) 高年级学生和88.2% (320人) 低年级学生非常肯定经典在医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2.2 中医经典教育现状

2.2.1 在学习中医和西医上投入的时间比较

仅46.9%的高年级中医学生在学习中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学习西医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之间具有差异性 (P<0.05) , 不同学院的差异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各学院不同的培养计划影响了各学院学生对经典的学习情况。

2.2.2 学习经典的氛围

仅4.2% (29人) 的高年级学生和1.9% (7人) 低年级学生认为氛围很好, 12.6% (88人) 的高年级学生和25.1% (91人) 低年级学生认为氛围很差。见表1、表2。

2.3 中医经典教学现状

2.3.1 教材

95.6% (347人) 低年级学生表示教材完全不可以代替经典原著学习, 58.8% (409人) 高年级学生认为教材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轨的现象比较严重, 是经典教科书的主要问题。

2.3.2 教学质量

62.3% (226人) 低年级学生表示对经典课程比例有所下降感到担忧, 仅7.5% (52人) 高年级学生认为经典教学质量很好, 学生们普遍认为经典教学存在“教材缺陷多”、“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临床实践不够”等问题。不同学院教学质量方面有明显差异 (P<0.05) 。

2.3.3 学习经典面临的困难

49.7% (346人) 高年级学生和42.9% (180人) 低年级学生认为学习经典时间不够, 49% (341人) 学生和17.4% (73人) 低年级学生认为学习氛围差, 64% (445人) 高年级学生认为缺少良好学习平台。

2.4 中医经典教育途径探索

2.4.1 现有的经典教育途径

29.6% (206人) 高年级中医学生以阅读原著为主要途径, 25.4% (177人) 高年级学生则以教材学习为主。

2.4.2 经典教育平台的发展方向

58.3% (406人) 高年级中医学生希望通过经典重读丛书学习, 48.4% (337人) 学生希望经典讲座视频学习, 25.1% (175人) 学生希望培训班学习。见表3。

2.5 关于中医经典教育的建议

10.6% (74人) 的高年级学生和39.7% (144人) 低年级学生做出了主观回答。其中50位高年级学生建议开展经典与临床结合活动, 提升经典临床使用率;25位高年级学生和35位低年级学生建议开展名家讲座, 引导学生从经典理论到临床运用;16位高年级学生和3位低年级学生建议原著学习;10人建议开展经典知识竞赛等活动;14人建议晨读经典著作, 营造良好经典学习环境。

3 讨论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高年级学生问卷696份和低年级学生问卷420份中, 92.4% 高年级学生和97.5%低年级学生认可经典的重要性。然而, 中医学生学习经典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仅4.2% (29人) 的高年级学生和1.9% (7人) 低年级学生认为学习经典的气氛很好, 而且仅46.9% 的高年级中医学生在学习中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学习西医多。可见, 大部分学生都认可经典, 但经典的学习情况不佳, 低年级学生接触经典的时间晚, 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于低年级学生。

对于这一现象, 经典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进行解释。58.8% 高年级学生认为教科书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轨较严重, 52.2% 高年级学生认为“经典试题不注重临床应用”, 55.4% 高年级学生认为“试题不注重经典思维培养”, 而且学生普遍认为经典教学存在“教材缺陷多”、“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临床实践不够”等问题。被调查者在经典学习中遇到各种难题, 49.7% 高年级学生认为学习时间不够, 25.1%低年级学生和49.0%高年级学生认为学习氛围差, 64.0%高年级学生则认为缺少良好学习平台。

因此, 经典教育的一个问题在于经典教育模式的相对滞后性, 教育的平台没有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关于未来学习平台的建设, 58.3%学生希望通过经典重读丛书学习, 48.4% 学生和43.1%希望经典讲座视频学习, 25.1% 学生希望培训班学习。在完善传统纸质学习基础上, 经典教育的网络、培训班、系列讲座、年会等平台打造是现在受调查者较期待的结果。

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 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 是“学有根本”的需要, 是避免过度诠释的需要, 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需要, 是专业思想培养的需要, 也是提高临床技能的需要[2]。因此, 中医教育体系应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早让学生接触经典。同时打造丰富的学习平台,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建议

①继续加强重视经典的宣讲, 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并尽早让学生接触经典;②借鉴西医的继续教育、医师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的中医继续教育、医师培养体系, 将经典教育与医师考核、晋升制度等有机结合。

提高经典教学质量: (1) 完善教科书:贴近临床实际, 跟进最新研究动态;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经典优秀教师;加强经典教学监督; (4) 改革考试制度:贴近临床实际运用, 注重经典基础考察。

开展合适的经典教育系列活动, 如晨读经典、经典知识竞赛等活动。

建设新型经典教育平台: (1) 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经典学习网站、论坛、博客等; (2) 培训班:系统讲解经典; (3) 系列讲座;延请名家解读、阐释经典; (4) 学术交流会:专家就最新研究进展、心得、临床经验等组织交流; (5) 经典沙龙:分享经典运用心得经验, 可编辑成书, 如黄煌教授主编的《经方沙龙》。

参考文献

[1]程革.关于经典医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导报, 2005 (11) :83-84.

[2]李如辉.应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J].中医文献杂志, 2008 (1) :26-27.

[3]林培政, 钟嘉熙, 李赛美, 等.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医教育, 2009, 28 (9) :26-29.

[4]郝敏, 王璞, 彭芳.中德医师培养制度的差异比较[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1) :98-99.

上一篇:回应机制下一篇:构建企业薪酬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