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转型

2024-08-06

近现代转型(共12篇)

近现代转型 篇1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具有运力大、成本低、占地少、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多种比较优势, 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处于骨干地位, 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航空、公路、水运以及管道运输的日臻完善, 由其所带来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铁路货运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 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年完成的全部货物周转量中, 铁路约占70%,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所占比重开始逐步下降。据统计, 1990年~2007年, 货物周转量, 民航年平均增长17.04%;水运年平均增长9.28%;公路年平均增长7.43%;管道年平均增长6.52%;而铁路年平均增长仅为4.86%, 铁路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由58.8%下降到45.2%。各阶段的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全部比重见下表:

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注:资料来源2006、2007年铁路统计指标手册。

运输市场这种竞争只是初步的, 随着航空业的大发展和高速公路的成片联网, 管道运输的管线铺设不断延伸以及水路运输业务的不断拓展, 运输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大, 市场竞争的态势进一步加剧, 铁路所面临的挑战已经非常严峻。铁路要摆脱目前的困境, 必须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与合作, 发挥铁路在综合物流链中的骨干作用。

铁路货运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分析

通常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等5种。

铁路运输主要是用于远距离、大批量的货物, 是运输系统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的优势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低, 具有定时性, 运输变动成本递远递减, 可中途装卸, 运量大, 计划性强, 铁路网络发达, 环保及能耗小等特点。其劣势是:短距离运输成本较高, 部分货物不能实现门到门运送, 站点固定, 列车改编滞留时间长及固定成本较高等。

单就5种基本运输方式来说, 由于每种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都具有一定优势, 物流需求商最终选择哪种, 既取决于各种运输方式的实际条件和综合绩效数, 还取决于对成本、速度等项指标的敏感程度。对于大部分物流需求商或提供商来说, 运输成本、运输速度和可靠性 (准时性) 是物流需求商最为关心的问题。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发展需要

物流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 由于市场条件的制约, 发展一直处于徘徊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产品本身的差距缩小, 许多企业便把发展物流作为战略目标, 开始挖掘“第三利润源”, 以降低成本, 增强竞争力。

由于完善的物流体系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网络方面的门槛较高, 一般企业自建物流体系难度较大, 因此对于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巨大。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设备和客户优势, 通过功能的扩展和整合完成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化。因此, 从自身发展考虑,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便成为其迫在眉睫的事情。

1、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原料、产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即从生产企业原材料、备件的采购、供应开始, 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存放、装运, 一直到流通部门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全方位服务。简言之, 完整的物流应是从供方到需方的完整的服务。

2、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与传统铁路货物运输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即物流包括运输, 运输是物流的一个环节。物流就是货物的移动, 是运输过程两边的延伸, 运输过程的前面先外延为仓储和短途, 再延伸为制造, 之后再延伸为供给原料;运输过程的后面外延为仓储、配送、用户 (或消费者、消费企业) 。

3、传统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国内企业纷纷将自己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项目外包。作为一个单纯的运输企业, 逐渐远离真正的货主, 成为物流企业选择的一种运输方式, 逐渐失去运输市场中的主动性。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 运输业应以现代物流理论为指导, 从供应链的两端——制造业和销售业出发, 寻找服务对象,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形成跨行业联合。

现代物流系统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中, 运输是最重要的基础功能, 是其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铁路作为当今中国运输的主导方式, 是国家的经济支柱, 拥有强大的运输体系支持, 在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方面都具有优势。铁路应与航空、水路、公路、管道等4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加强信息技术和资源方面的衔接与合作, 实现共同开发、资源共享, 构筑统一有效的区域和全国综合物流服务供应体系。为迎接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 铁路应以运输物流化为当前铁路货运转型的发展方向, 建立以客户、以市场、以服务为轴心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

铁路货运向现代业转型的优势和差距

1、外部优势

(1) 宏观环境。国家六部委在200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说明国家鼓励已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 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 而铁路就是具有此优势的大型企业。

(2) 需求旺盛。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国内新型大中型企业、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急切地要求将原有的物流活动剥离出来, 把物流活动交给专门的物流提供商, 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及时性、准确性较高的物流服务。

2、内部优势

2007年末, 全国铁路共有运营线7.79万公里, 运营车辆57.8万辆, 运营车站5376个, 从业人员205万多人, 营业网络基本覆盖全国, 以大规模的运输网络作为硬件, 将成为铁路跻身物流业竞争之林的有利条件。各种货场数量多、范围广, 设备也较为齐全, 专用线直接延伸到企业, 便于货物进行“门到门”运输, 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良好基础。

3、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存在的差距

铁路货物运输业面对物流服务的巨大市场, 需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深入的改造。虽然铁路货物运输业控制了运输、仓储、装卸和信息处理等重要的运输环节, 但是对于物流全过程来讲, 还涉及到采购、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等许多环节;而且, 物流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管理学、运筹学、工程学等, 需要在服务的各个环节加以应用。这些都是铁路货物运输业不具备的功能。因此,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 物流人才缺乏。对物流的认识层次低, 缺乏对现代物流业全面深入的认识, 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和思维。

(2) 政企不分现象依然存在, 不仅影响政府公正地行使政府职能, 而且影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3) 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与现代物流发展所要求的为客户提供信息跟踪、查询和传输服务相比, 差距较大。

(4) 铁路货物运输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 基层站段很少拥有门到门运输的车队、拖挂车辆、专用机具, 没有实现运输和配送管理的现代化。

(5) 缺乏高效有机的运输体系。受利益格局的影响, 网络和网点条块分割, 缺乏整体运行机制, 与物流的社会化、多样化、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如:运输作业、站场仓储作业、代理业务等环节相互缺乏协调, 甚至造成内耗。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为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发挥铁路点多、线长、遍布全国, 运输生产的联动性、持续性和不可间断性的优势, 铁路货运积极深化改革、不断探索, 从方便货主、客户出发, 发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积极拓展市场, 探索新型的、适合铁路发展的新型物流方式, 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1、建立物流中心

(1) 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 利用专用线的连接优势, 从该企业的原材料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

(2) 以大型市场和货物集散地为中心, 包揽商品的供应、运输、储存和商品的销售和发送。

(3) 以各大港口为中心, 围绕进出港货物的销售、发送、运输进行服务。

(4) 以各较大城市的货场为中心, 围绕城市的物流中心、大型商场进行服务。

总之, 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 以货物和商品的集散地为重点, 建立物流中心, 而舍弃那些管理水平差、服务不好、生产效率低的车站。

2、树品牌形象, 创品牌货场

(1) 对稳定的大宗货物的货主, 提供货运费信用制度, 不但简化了托运手续, 而且增加了顾客对铁路的信任度, 起到了联络感情的作用。

(2) 铁路货运实行了一个窗口收费, 将发放运单、受理、审批、核算、收费等程序合并办理, 解决了货主、客户来回奔波之苦, 增加了铁路与货主的亲和力, 受到货主、客户的好评。

3、强化营销考核机制。

对货运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与经济挂钩, 采用“多劳多得, 不劳不得”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充分发挥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促进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建议

(1) 组建货运中心站、集装箱中心站, 增强铁路整合力

第一, 将一个地区多个中间站统一划归到货运中心站管理。地区的集装箱运输业务统一归集装箱中心站管理。货物运输对外实行集中受理、分散装车;货运计划、请求、统计和报告, 由中心站统一上报;装车计划和承认车下达给中心站, 由中心站统一安排使用。

第二, 货运中心站组建一个统一的负责中心站范围内各站货运及装卸的营销、业务和安全管理机构, 进行专业化分工, 合理利用运输能力, 实现规模化发展。

(2) 充分发挥铁路局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 加强立法。适合现代物流发展的法规建设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铁路局物流法规或办法建设随着铁路经济的发展必须跟上, 否则不规范的物流行为将大大制约铁路物流的发展。

第二, 实行货运代理制度, 推行网络化、规范化经营。铁路运输具有网络经营的特点, 货物发到站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实现货物的安全位移, 其实质是利用路网进行货物运输业务的经营活动, 而运输代理网络经营的内涵和外延要比路网经营复杂的多。运输代理的本质特征是服务, 其最大优势就在于为货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门到门服务, 这需要代理企业提供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联系的中介服务才能实现。

第三, 路港联手, 开展多式联运。路港联手运输是密切铁路站点与水路港口关系, 整合双方优势, 通畅物流渠道的有效方法。铁路应制定措施, 在离港口最近的铁路站点开办“港口转运站专用线”, 就近接运转港货物。

(3) 采用变价策略, 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铁路运价改革的发展, 铁路运输企业应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根据市场变化和铁路运输规律, 采用适当变价策略, 充分发挥运价优势,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建议铁路货运在营销中, 采用以下价格调整措施:

第一, 对空车方向顺路装车、大批量运输, 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竞争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货源, 可实行运价下浮。

第二, 为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提高铁路与公路、水运的竞争能力, 增加铁路货运量, 对集装箱回空装运大宗货物实行优惠运价。

第三, 对不同季节, 不同时间的运输产品, 可以实行不同运价或收费标准。例如, 在春运开始前后半个月及每年第四季度运输和销售旺季, 实行费用上浮, 其他时段实行费用下浮, 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运量变化。

综上所述, 从我国现阶段及今后较长时期的物流需求特征来看, 以铁路运输为核心, 以其他运输方式为补充的多式联运系统将成为我国物流网络的主要形式,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季令, 交通运输政策, 第一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2]黄福华, 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精要[M],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2

[3]胡双增, 张明., 物流系统工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4]铁路统计指标手册, 2002, 2006, 2007

近现代转型 篇2

图片说明:沃兴华,1955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出版有《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通论》和《金文大字典》(合著、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等重要著作。图片说明:我(书法)沃兴华 作图片说明:书法 沃兴华 作图片说明:节临汉简(书法)沃兴华 作图片说明:孙国才,1961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毕业于长春教育学院美术系。曾任长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受聘于吉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班讲师,现为中国新钢笔画联盟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美术师。主攻油画专业,兼修中国画和书法,对精细钢笔画有独到见解。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熟解风景油画、动物主题油画、工笔重彩、水墨写意等不同技法的表现规律,逐渐形成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作品以反映南方高大榕树、北方苍松翠柏以及浓郁的生活风情见长,严谨而深刻,富有浓烈生活气息。图片说明:拥抱晨光(钢笔画)32×30cm孙国才 作图片说明:耳边轻语(钢笔画)30×30cm孙国才 作图片说明:黄镇煌,1985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天津市美术家协会钢笔画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自2009年9月开始关注、研究新钢笔画艺术,擅长风景类、动物类新钢笔画的艺术表现,现专攻动物题材。2013年6月钢笔画《天津老西站》荣获“大美天津”天津市中青年写生展铜奖;2013年11月钢笔画《早茶》荣获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银奖。图片说明:雪豹(钢笔画)510×380cm黄镇煌 作图片说明:蜀道寻幽(钢笔画)440×655cm黄镇煌 作图片说明:丁峰,1969年生,江苏金坛人,现居杭州。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1991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任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自幼热爱画画,近年结合手绘建筑效果图和建筑写生,探索新钢笔画的创作途径,作品以精细写实与大气写意相结合,注重表达城市的沧桑变化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作品《古镇暮色》入选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搁浅》、《黄昏》、《波光》入选首届新钢笔画学术展。图片说明:大宅门(钢笔画)594×841mm丁峰 作图片说明:京味儿(钢笔画)594×841mm丁峰 作图片说明:许太平,1946年生,江苏省徐州市人,机械工程师。多年研习钢笔画,无师自悟,无师亦有师,师法先贤,师法自然。努力吸取西画及国画的养分融于钢笔画之中。2000年获《康辉杯》全国书画大奖赛“荣誉金奖”,参赛作品《边疆泉水清又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石头的故事》入选2011年保利广州夏季拍卖。钢笔画《高远》获由江苏省美协举办的2014年新人美术作品展“新人奖”。图片说明:高远(钢笔画)113×77cm许太平作图片说明:清新(钢笔画)113×80cm许太平作图片说明:文汇报·中国书画专刊《墨苑》专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高磊题写论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型

沃兴华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盖天下世变既成,人心趋变,以变为主,则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而书亦其一端也。”今天,中国社会正处在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每一个亲近书法艺术的人,无论是著名书法家还是一般爱好者,都无法回避因时代转型而引发的书法转型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认识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能否卓有成效地变法创新,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和研究。

一、转型的原因

探讨书法艺术的转型,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入手,但这些都是文化学者的研究任务,作为书法家,最关心的是形式问题:字体书风和幅式装潢在非变不可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那样变而偏要这样变?从形式研究出发,我认为促使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交流方式的变化和展示空间的变化。

1.交流方式的变化“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每个书法家都希望通过一定的交流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出去,传播开来,赢得同道的关注与欣赏。这样的交流方式因时而异,在20世纪之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书信往来,《颜氏家训》引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全汉文》载班固《与弟超书》云:“得伯章书,稿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人立,名自人成。”通过书信往来达到艺术上的相互交流。第二种是园林陈设,书法是园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景致,门有匾额,柱有楹联,厅有中堂条屏等等,它们都会引起人们的驻足观摩。第三种是文人雅集,如历史上有名的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等,三五同好,以文会友,带几件卷轴相互观摩,或当场写几笔相互切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分析这三种交流方式,书信往来和园林陈设是一件作品的单独展示,文人雅集虽有三五同好,但仅限于此,展示作品也极少。这三种交流方式的共同特征是没有比较或缺少比较。比较的缺席,使作者在创作时不必用心考虑与他人作品的不同并超越他人,不必用心考虑与自己作品的不同而变化出新。

进入20世纪,书法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主要是展览会,一个书法家要想得到社会承认,必须在展览会上崭露头角。展览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联展,一百几百甚至上千件作品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很容易埋没了优秀作品。

可以设想,参观一个500件作品的展览,如果看1个小时,每件作品的关注时间平均为7秒,扣除观看过程中步子的移挪和眼光的漂移,实际上不会超过5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品要想引人注目,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强烈的个性面貌和视觉效果。

展览会的另一种类型是个展,百来件作品荟萃一堂,要留住观者的脚步和视线,就得讲究变化,对联、中堂、斗方、条幅、手卷、扇面,幅式要变化;篆书、分书、楷书、行书、草书,字体要变化;就是同一种幅式和字体的作品,也要环肥燕瘦,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变化。《北梦琐言》卷六云:“薛许州能,以诗道为己任,还刘得仁卷有诗云:‘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讥刘不能变态。”“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的展览肯定砸,个展必须尽量使每件作品不一样。

与以往的交流方式相比,展览会的最大特点是营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比较场所,与他人作品比,与自己作品比,为了在眼花缭乱的比较中脱颖而出,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创作意识,懂得变化,力求新颖别致;作品必须强调视觉效果,无论内涵多么深刻的作品,都要为自己找到一种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

2.展示空间的变化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晋代,甲骨文、金文、篆书和分书之后,楷书的出现标志着字体演变就此结束,接下去的发展着重于书体演变,即在已有的字体范围内去开创各种各样的风格形式。事实证明:风格形式与展示空间密切相关,风格形式的变化往往取决于展示空间的变化。

魏晋时代,书法以尺牍书疏为主,展示空间在几案之上,近距离观看,特别讲究韵味。盛唐时期,书法家特别喜欢在墙上写字,从案上到墙上,展示空间一下子变大了,风格形式也不得不随之应变,特别强调气势,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云:“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二字长丈二”,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云:“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并且以势造型,结体跌宕豪放,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只有诡形怪状的结体才符夭矫奔放的笔势。更有甚者,为了节奏的畅达和造型的生动,随意增添笔画,以至于“屏风误点惑孙郎”,让人不可释读。这样的书法被称为狂草,它已不再是简单地抄写诗文书疏,开始抛弃文字的实用功能,强调运动节奏和空间造型,带有纯视觉艺术的倾向了。欣赏这样的书法,人们自然会问文字内容与书法表现之间的关系问题,张怀因此写了《文字论》,主张“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风格形式的变化又导致了审美观念的发展,而这一切变化发展的根源在于展示空间的变化。

明代,私家园林开始大规模兴起,书法艺术的展示空间又从壁上分化出匾额、楹联、中堂、条屏等等,为了与不同的展示空间相和谐,字体书风也随之应变。匾额取横式,挂在楣间,与竖线条的屋椽组成对比,形式感很好,因为它挂在厅堂中央,字要端庄,一般以正体为主,如果要显示家道殷实,风格还得以厚重为宜。楹联写在柱上,高与宽比例悬殊,给人的感觉好像左右两边的挤压力极大,书法如果取纵势,写瘦长的楷书或连绵的草书,会有促迫感,因此最好以横撑的字形去对付两边的挤压,一般以分书或魏碑体楷书为主。厅堂正中央的墙上,中堂画轴加两边对联,下面一长条台,将三个挂轴连成一气,条台上陈列些古玩摆设作为点缀的同时,打破一横三竖组合的过于整齐刻板。两侧墙上,右边画春夏秋冬,左边书正草篆分,各挂四条屏,条屏下各放一组椅子茶几,幅式与环境的组合非常协调。尤其是因为建筑的门框窗棂以及雕花家具都是一个个小空间的组合,精密细致,所以中堂和条屏的字数比较多,字体书风以清秀娴雅为主。

回顾历史,风格形式的变化往往取决于展示空间的变化,今天,中国建筑的式样与明清园林已经完全不同,书法作品的展示空间发生了根本变化,明清式样的书法作品如果不加改变地进入现代建筑,必然会显得不伦不类,图一就是典型例子。四条屏的尺幅大小与背景墙面不成比例;拓片灰暗,与富丽堂皇的环境色调不合;立轴装裱,上面的挂线破坏了背景框架的完整,下面的轴杆不贴墙面,荡来荡去,单薄不稳定的悬空感与桌椅等环境装饰的厚重风格不协调。这样的作品大煞风景,有不如无,它提醒今天的书法家,面对已经改变的展示空间,书法艺术必须在字体书风和幅式装潢等各个方面来一番与时俱进的变革。

现代建筑中的宾馆、会所、家居,各有各的特色,书法作品的幅式必须因地制宜,变化多端。现代建筑的装潢强调设计意识,注重整体效果,书法作品要融入其间,在和谐的基础上显示自己的独特魅力,表现形式必须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否则的话,不能进入现代建筑,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就不能成为时代的组成部分,不能获得生气勃勃的发展。

总而言之,书法交流方式和展示空间在今天已经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它们逼迫书法艺术不得不进行现代转型,作品必须要有创作意识,要有视觉效果,要与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和展示空间相吻合。这是现代转型后提出的三个要求,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创作意识是理念,视觉效果是方法,与交流方式和展示空间相吻合是目标。

二、转型的出路

理念、方法、目标,这三个要求中关键是方法,方法是具体的,是过河的桥和船,有了方法就有了出路。因此,研究书法艺术的视觉效果就是寻找转型的出路,这样的出路有四条。

1.强调对比关系作品中对比关系越丰富,对比反差越悬殊,作品的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书法艺术的对比关系主要有: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正侧大小,章法的疏密虚实,墨色的枯湿浓淡等等,把这一组组的对比关系发掘出来,给予充分表现,并加以和谐组合,就能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传统书法也讲对比关系,但是,传统书法在文质彬彬的“中和”的审美原则下,对比关系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之内,现在强调对比关系,就要将“中和”的合二为一变为对立的一分为二,粗的让它更粗,细的让它更细,枯的让它更枯,湿的让它更湿,“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将分解出来的各种对比关系尽可能推向极致,让它们在彼此对立的同时,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鲜明地为对方的特征增辉。

这种做法在绘画上也有,西方点彩派画家将自然色块分解成几种原色,用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点来加以描绘,石鲁有幅松柏图,枝干的赭色也被分解成砂和墨两种颜色,然后用线条组合来加以描绘。这种分色的目的也就是想打破中和,增加色彩的纯度,使其更加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2.强调空间关系书法艺术在章法上有两种形式,一种着力于时间节奏,以帖学为代表,强调笔势,推崇“一笔书”,回环往复,上下连绵,努力在一气呵成的书写过程中,通过轻重快慢、提按顿挫的运笔,通过长短粗细、离合断续的线条,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另一种形式着力于空间关系,以碑学为代表,强调体势,让每个字的结体造型不稳,左右摇曳,就后通过上下左右的呼应配合,建立起平衡协调的关系,以空间的展开和平面的构成来营造绘画的效果。

这两种章法具有不同的视读顺序,强调时间节奏的组合形式笔势连绵,视读顺序是上下展开的,观者的第一眼不论落在作品的什么地方,注意力都会不自觉地顺着线条展开的顺序前行,这样的话,接受过程是历时的。强调空间关系的组合形式体势摇曳,上下相形,左右相应,视读顺序是四面发散的,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都搅结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观者的眼前,这样的话,接受过程是同时的。

历时的需要慢慢品味,视觉效果比较温和;同时的一下子给你震撼,视觉效果比较强烈。书法艺术要强调视觉效果,在通篇的组合方法上自己就特别强调空间关系,具体来说,一是取法碑版,注重变形,字不作正局;二是向绘画学习,注重形式构成,如空间分割,疏密对比,枯湿变化等处理手段。

3.模糊和取消图底关系传统书法一般都将作品中的笔墨部分作为图,余白部分作为底,图在底上,呈现出一种空间的深度,视觉上将图推向远处,削弱了作品的张力,有损于视觉效果。对于图与底的相互关系,格式塔心理学的测试结果表明:两形相交,凡是被封闭的面容易被看作是图,而封闭这个面的另一个面容易被看作是底;凡是面积较小的形容易被看作是图,面积较大的形容易被看作是底。根据这两种情况,要模糊和取消图底的区别,有两种方法。第一,减少封闭状。笔势不作过多的缠绕,强调笔断意连;包围形的结构尽量留个活口。第二,减弱笔墨和余白的反差。尽量扩大字形内的余白,使它接近或等于字距行距的余白;尽量缩小作品四周的余白,让字形逼边甚至出边。通过这两种方法,让余白穿梭于笔墨之间,笔墨和余白的浑成一体,造成图底不分,使作品成为一个正形(笔墨)与负形(余白)的平面组合,挂面墙上,原来墙、底、图的三层关系,简化为墙和作品的两层关系,具有从墙上突出,逼人眼前的视觉效果。

同样道理,这样的作品可以不用镶边式的传统装裱,不用镜框装潢,因为所有的边和框都会造成一个图底关系,并且起到围栏作用,妨碍作品强力向周围环境的渗透,以至于不能与展示环境融为一体。

4、推崇少字数形式以往的书法比较重视书写内容,一般来说字数偏多,它们适宜放在案上观赏,如果移到现代建筑中或者展览会上,视觉效果就太差了,远距简直不知所云。而且文字一多,容易将人的注意力引导到文辞内容上,干扰和妨碍对书法本体的关注,削弱它的魅力,正如英国画家培根所说的:“当画布上出现许多人物时,画画就等于是在详尽地讲故事了,因此麻烦就来了,故事抢了绘画的戏。”为改变这种状况,少字数的形式应运而生,少字数不是传统榜书,创作方法不是简单的小字放大,它特别讲究空间分割和对比关系,在不减少对比关系的基础上,尽量省略重复的造型元素,以最简练最概括和最夸张的方法,表现出最强烈的视觉效果。西方某现代画家在用幻灯观察放大的素描作品时,发觉局部的视觉效果更好,可以成为独立的作品,书法中每个汉字都有一定意义,比绘画中的局部更有资格成为独立的作品。

坚持向现代教育转型 篇3

教育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分量之重,没有几个民族能与之相比。为人父母者,把让孩子受教育的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而赢得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直至名牌大学的入学机会,是我们从懂事起就念兹在兹的人生目标。教育在中国人心中有如许地位,深究其原因,不能不提到“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教育曾经是一种特权。封建时代的民众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在西方,受教育是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在东方,教育与特权挂钩的形式刚好相反,受过教育,进入“士”阶层,就能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

在那个时代,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士人”才能有一点人的尊严,不用碰见官员就下跪,还能得到柴米银两资助和田赋减免等经济奖励。更重要的是,科考提供了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举改变社会地位的途径。功名利禄皆出于此,“教育”的重要自不待言。

这种教育确实起到了保证部分人识文断字,传承文化的功效。可惜兴办者的兴趣并不在此。唐太宗开科取士,看见士子络绎前来,兴奋地感慨——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可见这种教育的兴办者,关注的不是知识传播的效果,而是能不能消除改变社会地位的其他途径,稳固江山社稷。

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效果,从“独尊儒术”到只考“四书”,这种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越收越小,与教育传播知识、丰富人类思想的天职渐行渐远。徒有形式的“教育”只留下几篇八股文,发展不出现代化,更创造不了“知识经济”。

现代教育则不同,它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向大众,让更多人得到更多知识,是它的基本特征。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总理提到的作为“现代化国家基石”的教育,指的就是这种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观的灵魂,是平等,而不是制造等级。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更不是获取特权的通行证。

面对教育现状,人们产生的种种心理落差,有时候反映的其实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在现实中的碰撞。今天的大学生发现,一次考试并不能定终生,竞争将一直延续到大学里、毕业后;他们还会发现,文凭和工作机会、薪酬待遇往往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上大学”接受精英教育,这件从来都令人艳羡的事儿,也有可能是投入的学费与产出的报酬不成比例的“亏本买卖”。这些传统教育观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成为了现实。

在纷繁的争议中,辨析哪些是旧观念在新时代的不适症,哪些是教育改革的失误之处,是求解当前教育难题的关键;坚持向现代教育转型,则是化解一切教育难题的惟一出路。

向现代教育转型,政府需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虽然现代政府仍负有选拔精英的责任,但它更重要的职责是保证全体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提供教育经费的义务全部推给父母家长,由政府财政向公民提供基础教育保障,是现代国家的象征。

政府和公立大学要树立的第二个观念是,坚守教育本位,以提供知识为大学的本分,不宜再向学生提供“转户口”,“干部身份”等涉及身份转换的特殊产品,更不能利用对这些特殊产品的垄断权与民营大学竞争。

转变教育观念,更重的任务落在普通人身上。每一个曾经为高考通宵达旦的学子,每一位曾在考场外苦苦守候的父亲母亲都有必要反省,我们对教育的热情,有多少付给了知识本身,又有多少付给了文凭所附加的东西。

缓解当下教育的主要矛盾,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要让人们面对现实:发展中的中国不可能向全民提供精英教育;让只愿意报考“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子们认识到,中国就业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首先必须说服人们放弃以改换社会地位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观。

时代变迁。精英教育早己不是改变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在当代,改变社会地位的途径多种多样,大学文凭不能提供的,或许企业家创新精神能够提供给你;高学历不能提供的,或许善于发明创造的头脑能够提供给你。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应该有勇气在更宽广的领域,用更多的方式去争取政治、经济权利,追寻梦想,改变人生。

回归本位的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传播知识、完善人格这些基本职能。也只有这样心无旁驽的教育,才能打下“知识经济”的基石,铺就科教兴国的道路。

近现代转型 篇4

我国由封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以“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为契机的, 在引进西方的现代民主观念和科学意识同时, 锋芒所及一切旧的文化体系、道德体系和王权制度, 是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然而最终完成这一使命的, 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型态。这场被冠以“红色”标识的文化革命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石, 总结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文化论争, 提出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方向, 并把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场声势日益壮大的“红色”革命中, 涌现出数以万计的“红色”歌曲, 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传播层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

一、红歌学术研究的意义

“红歌”曾经在中国近代风起云涌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即便是在当今的音乐生活中也拥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然而学术界至今仍少有人将其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甚至几乎无人问津, 这种学术上的“低调”与红歌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显然是不相匹配的。笔者认为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回避政治似乎是中国音乐学者的一种惯有的心态, 即所谓追求“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原因造成的。观念上, “红”色往往代表了一种政治倾向, 故而一部分学者对此噤若寒蝉;二是红歌尽管在当代身份“显贵”, 但红歌的性质决定了它始终是为大众的“意趣”服务的,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庶民文化的代表, 从而其艺术性以及学术研究的意义往往被学者们忽略。

事实上政治和艺术尽管各自的规则不同, 但都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形式, 无论是“政治的学术”或者是“学术的政治”从古至今就没有绝缘过, 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纯学术”。相反, 中国的传统学术一直是以济世为目的的, 两者之间并没有完全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我们将中国现代学术的精神归结为对理想中的纯学术的向往和建构, 显然是对学术的误解。如果我们把艺术与政治、社会生活撕裂开来, 无异于将艺术与其文化生态对立了起来。这种面对如此显而易见的文化现象却视若无睹的态度, 显然也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红歌”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最为突出的音乐文化现象, 其功能和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政治功用的需求, 理应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我们现在将“红歌”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 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丰富革命史、战争史、发展史的一般材料, 而是试图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性分析, 探求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塑造的民族性格和审美需求。特别是文化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面对当下物质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种更为强劲的动力推动着文化向新的时代转型, “红歌”将何去何从?是任其漫无目的的滋生, 还是使其再次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这些都是音乐工作者不能不去思考的问题。当然, 我们将红歌研究上升到科学研究的层面, 并不是过分强调学术的外部效应, 而是从科学的角度重视其内部构建和学理的基础, 从而建立一套系统的研究体系。

二、红歌的学科定义

“红歌”的名称是一种约定俗成, 过去我们习惯将这一类歌曲称之为“革命歌曲”, 从两个不同的称谓上看, 显然前者更为贴切。“革命”一词并没有确定的阶级性, 历史上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曾为他们的政治地位充当过革命的主力。而以“红”命名则含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红色为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所接受, 常用来表示革命运动中的左派, 是共产主义理想的象征。在中国, 传统意义上红色不仅可以驱逐邪恶, 还代表着一种喜庆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由是观之, 虽然“革命歌曲”依旧是进步歌曲的主流, 但那些歌颂祖国山川、歌颂爱情理想、歌颂劳动、赞美生命的歌曲都应该归为此类, 它代表着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因而用“红歌”来作为这一类音乐的总称, 最为恰如其分。

唐应龙先生曾为红歌做过这样的定义:“红歌是我国传统音乐向新音乐转折的重要音乐形式, 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 尤其五四运动以来, 我国人民在抵御外侮、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 直接借用、改编国内外原有歌曲旋律进行填词或使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以爱国和革命为主题, 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唱的群众歌曲”1。唐应龙文中对红歌形态所做的历时性的分析以及对红歌的定义道出了其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依据, 其对红歌的诠释拓展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显然也是符合红歌现象的真实情况的。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从事物本身的存在论出发, 这一基本结构的内部还存在着一些衍生出来的隐形“存在”也值得我们重视。例如以歌曲为主导的红歌现象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题材、歌唱方法、表演形式、创作方式、红歌文学等, 以及红歌音乐文化所包含的地域文化、民族构成、价值判断等方面都是需要深入挖掘的。甚至以红歌音乐为基础而延展出来的其他音乐体裁, 往往表现为与“红歌”异形同质的一个有机的实体, 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如山歌剧、秧歌剧、器乐曲等也可以看做是红歌的系统内的部分构成。

三、红歌在近代社会巨变中的几个不同阶段

红歌音乐史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 其史学的断层依据中国近代以来的几次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的特点来分段, 这对于红歌的划分与界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一个新兴的乐种2, 首先应该梳理红歌的历史并深入到从历时性的角度把握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 这种基础性的研究意义重大, 是我们建立今后工作的起点。

任何的文化从生成到发展都具有阶段性, 与其他的艺术种类相比, 红歌文化自有其独自发展的脉络。作为特定时期产生的文化现象, 这种脉络是与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各种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相关联的, 但我们的研究工作不能拘泥于政治运动的框架之内, 要依循文化自身演变的阶段性进行梳理。

红歌创作最初以一般知识分子为主, 大量借用外国曲调和少数民歌依曲填词而成, 直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大量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参与其创作, 这是红歌逐渐过渡到成熟期的标志。

红歌艺术发展阶段分期表

笔者将红歌文化史依照其演变的规律分为四个时期。需要强调的是, 红歌的特点决定了红歌的价值必须依托广大群众得以体现, 这也是红歌在各个时期的文化转型中能够保持恒久生命力的真正原因, 因此红歌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时代性。无论在哪个时期, 最能够代表红歌音乐创作和传播的主力军都不是音乐家, 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据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文联1952年举办的“三年来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活动统计, 在建国后的短短三年中全国发表的各类歌曲总数在1万首以上3, 这显然不是几个作曲家能够完成的。

我们过去将红歌理解为抽象的政治口号, 忽略了其自身发展的艺术规律, 显然是另一种偏颇。尊重历史, 给历史史实以一定的科学地位, 就应该理性自觉地正视这一文化现象。“红歌”经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 曾经肩负过拯救国家危难与民族解放事业的伟大使命, 至今又成为我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需要强调的是, 中国当今日益深化的文化转型对红歌的研究提出的新的呼唤, 作为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 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的学术氛围中给予“红歌现象”足够的重视。

注释

11.唐应龙《“红歌”的现代意义及其价值实现》, 光明日报, , 2009-08-14

22.一直以来, 乐种被理解为传统器乐合奏的品种的区分。袁静芳《乐种学构想》 (《音乐研究》1988年04期) 中首次提出“历史传承于某一地域 (或宫廷、寺院、道观) 内的, 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 典型的音乐形态构架, 规模化的序列表演程式, 并以音乐 (器乐、声乐、吟诵) 为其表现主体的各种综合艺术、音乐形式, 均可称为乐种”。从这个角度看, 红歌无论究其创作、表演及历史系统性, 都涵盖了“乐种”一说的各个组成部分, 甚至与其他的乐种相比, 红歌的系统则更加严密和完备。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篇5

摘 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但受其自身延续性的影响,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良性发展,本文从介绍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争取为促进其自身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存在问题;转型途径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

其实在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以时间来界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过去时”。刘泽华、葛荃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传统的政治系统相对,即中国古代君主政治赖以生成、运转的文化条件和背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已经消失,必须通过史料分析来展现历史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而现代政治文化研究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强调“在研究传统政治文化问题是不能简单引用现代政治文化的研究方法,必须根据对象特点进行改造和创新,才能对该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现在时”。朱日耀认为:“政治文化应该含有与政治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其中主要是支配和规范人的政治行为的政治思想,代表社会政治运行过程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

总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仍在政治生活中活着的东西,是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运用层面的依托[1]。

由于中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使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表现出了所独有的特征。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1、以人文主义为基础

中国古代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所决定,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在古代文明的初期,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阶段,进入中世纪以后,也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基督教神权统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以神权为本的文化很不发达。从商周早期政治思想产生的时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当时由于人们的认识有限,往往把人事与王命联系在一起,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就是其典型形态,但是就其思想结构来说,是实于保民而虚于敬天,当时的思想家们认为“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其基点就是从人事去体察天命,而不是从天命中去体察人事,这就导致人们对人的认识的深化[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条件下形成的诸子百家,他们在政治上千差万别,但是,其人文主义特征又是共同的。

不过,中国传统的政治文的人文主义精神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不同的。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的,古代的思想家们以道德为表准对人进行划分,形成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不同的观点,而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其归宿都是如何实现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约束。所以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人性论,所强调的往往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单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3]。同时,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古代的思想家们又以人在现实社会的不平等为依据,把人性分为若干个等级,从此,古代的人性论在政治上又为专制主义统治而服务。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差别。

2、以礼治为手段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贯穿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始终。“礼”是关于社会生活的具体制度、规范和准则仪式,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等,这些是维护宗法主义的等级秩序、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礼治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维护社会和谐。其基本精神是“礼让”,尽量减少人们之间的斗争,理顺社会中的各种横向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

在“礼治”中强调要以“三纲五常”为行动的准绳,把君与臣、父与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样就把人 民紧紧的束缚在王权的统治之下。一方面稳定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形成了共同的心理。让人们认识到的国家的重要性,形成了普遍的爱国观念。另一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各个等级对皇帝应尽的义务,而忽视了人们的权利。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进而奴化了人们的思想。

礼其实更多的被看作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正是礼的存在才使社会资源得以较为合情的分配,民众心理得以平衡,社会各阶级矛盾得以协调,国家秩序得以维持,社会安定得以实现,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可以说“礼”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旋律”。正是人们之间相互谦让、以礼待人的相处方式,才使我国具有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才使政治制度得以长期存在。

3、以经学为思维基础

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自从儒学确立正统地位以后,其思维方式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因而,经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儒学,而经学又是儒学的重要表现。在我国古代,经学一直被认为是最精深的学问。人们在主观上认定,儒学经典是一切科学与知识的源泉。经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注解、阐发经传的方法,在中国封建时代,经学的思维方式备受推崇,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但是他们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点。其一是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其二是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治理国家的准则。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体现在政治领域,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通常从经典中寻求治国之道,例如汉末的王莽改制,宋代的王安石变法都可以从中找到复古的意味。

经学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使传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也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变革的机制,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衰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迫使它自身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转型。我们只有了解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后,才能够对其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皇权专制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形成于秦汉,一直延续至清代,几乎伴随封建社会的始终,历时长达两千余年,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专制主义是中国历史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

首先,国家权力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统治者强调君权高于一切,朕即国家的强权理念。例如秦统一六国以后,秦王嬴政为了凸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和标榜自己的权威,决定重新议定君主的称号。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就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高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并就有关皇帝的政务活动定出专门称谓,以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又通过其他配套措施,使皇帝总揽了国家最高大权。自此以后,皇权专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甚至形成皇权法典化,以渗入人心。

其次,皇权具有无限性。“王的权力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久的,在空间上是无边的”,这导致了权力滥用。因为皇帝权力没有任何形式监督和制约,最高统治者可以利用国家的权力为所欲为,不受任何人和任何形式的监督和制约,臣民也无权对他们进行监督。中国历代王朝,虽然都设有监察机构和监察御史,但他们仅是代表皇帝对下属官吏履行督责之权,是皇帝维护其对下属统治的工具。御史可以对皇帝执政方式和个人德行提出建议或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监督,只是提醒,其意见和建议能否被采纳,还要看皇帝本人。封建皇权专制,从根本上说,牺牲了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和利益来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皇权思想的固化,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国历史上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但不管哪朝哪代的农民起义,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皇权思想,总要找到一个人作为皇权的象征,如汉代的“非刘不王”。而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傀儡皇帝和幼年皇帝,他们并无任何统治管理国家的能力,但王朝并未因此分崩离析,尚可继承下去,这些都是极端皇权思想的存在导致的。我们是一个现代性的社会,是一个讲究民主、法律的国家,而这样的“皇权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家的需求,因此,若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要想继续存在,那么其自身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

(二)文化专制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君主统治的重要思想准则。我国古代历来讲究“克己”,即探索自我和修身养性、与内在世界斗争而与世无争的观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萌生、发展,使政治文化观念倾向于形而上学。例如我国古代的“天朝上国”观念深入人心,正是本着这种思想,才使国家和人民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味地否定外国的先进技术,不思进取,最终使原本强大的中国变的不堪一击。统治者通过纲常伦理等教条来限制人们的思想,还用暴力手段来打击所谓的“异端邪教”,例如“文字狱”、“焚书坑儒”等都是其典型的表现。这样的文化专制政策,使人们的思想逐步僵化,思维发展受其束缚,思维角度变得更为局限。思想是文化的派生物,思想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化的专制,最终使思想专制与文化专制形成恶性循环。

而这样的文化专制制度已经与我国现代的文化制度形成强烈的对立,现代社会中,文化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家也提倡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要保留有特色的文化。显然这种古代传统的政治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政治生活。

(三)官本位思想严重

官本位思想形成于家长世袭、专制权力、宗法等级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其实“官本位”的思想已经背离了儒家经典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初衷,变成了“官贵民轻”。这种思想无处不在,并且顽强的指引人性价值选择、社会心理取向以及人才模式的塑造。在社会中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引起了人们对权力的崇拜。那些掌握权力的官员,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来保全或者提升自己的官位,依次来增强自己的权力。而那些没有掌握权力的普通百姓,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来努力获得一官半职。例如我国古代就出现过“卖官”的现象,那些权力大的官员通过卖官来收取利益,而那些没做官的人通过手中的金钱来实现自己做官的愿望。这种对权力的狂热追求,一方面导致国家行政制度缺失,官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形成腐败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使社会出现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畸形现象,最终导 致我国古代的封建政权一步步走向衰落。

“官本位”的思想容易导致权钱交易,在权力本位意识和物欲化倾向严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权力主体过分行使职权而不顾法度的行为。在现代化国家中,这种思想应该是严厉禁止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政府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官员谋取私利的场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传统政治文化的作用。其中许多不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部分,我们要用具体的方式进行改革,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应当遵循“以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文化发展”的策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变革的根本,便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彻底完成从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换,建立起公共权威和社会契约,建立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主要从三个方面完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改造。第一,市场经济塑造公民的主体性,使大多数个人和社会组织摆脱宗法社会关系和传统政治权力的束缚,成为利益独立、非政治的生活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构筑了民主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又使民主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追求。第三,市场经济的运行,都需要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才能使市场成为有序的市场[4]。

但是,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滞后性,又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并不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的。为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必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为此,首先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真正完成其从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强制干预向宏观调控、协调服务转变,完成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其次,要以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建立健全市场法规,规范交易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创建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调节公民的社会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测量社会改革的“感应器”和“晴雨表”,同时它又是改革理论向改革实践转化的桥梁”[5]。在我国现阶段,社会深层矛盾集中,社会问题相对突出,人们的政治心理非常复杂。由于政治心理具有互动性和冲击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既有利于改革,但同时又会因改革触及个人利益而出现不适应、困惑和迷乱,产生“失落感”甚至抵触情绪。如此种种,都可能形成对于改革的心理阻碍。消极政治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与调适,极易弥散和感染到其家庭成员及其他社会群体,引发大面积消极政治行为,严重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心理环境,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心理根基,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因此调解政治心理极为重要。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扩大政治沟通渠道,适当释放社会政治心理,是调控政治心理的有益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相对扩大,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政治沟通渠道相对狭小,不利于政治心理的调控。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拓宽政治沟通渠道,比如完善政治协商对话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完善舆论表达和监督制度等,实现政治心理的合理调控。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和加强新型社会规范,克服改革中的心理障碍。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如果人们在心中还是保持那种“天朝上国”的思想,这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培养人们建立一个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我国古代实行的君主专制,主要是以“人治”为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治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君主自己的想法来统治国家。如果是位开明的君主,那么这个国家或许运行的好些,甚至会出现“盛世”的局面,但是如果我们遇到的不是明君,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会令人堪忧。因此,面对人治统治的不稳定性,我们要尽量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利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稳定性,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此外,国家文化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法律进行规范。我们知道,文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大,但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人们的流动性较强,会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适应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严重者会引起一定的 骚乱,因此面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应该加强管制,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我国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合理扬弃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实有很多弊端,但是其合理因素也很多,搞虚无主义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硬性隔断历史,对于传统政治文化充耳不闻,一概排斥。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的政治文化。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益有用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为以科学、民主、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市场经济文明提供切入点和生长点,并以此作为传统政治文化根本性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的需求,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极因素和精华性成分进行改造和重塑,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促进其向现代理性主义飞跃,进而把这些积极因素整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构建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服务。我们在创建一种新型的、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时,也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之能够将我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更好的维护和促进我国现阶段及今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服务。

总之, 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吸收已有的西方民主宪政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建设一种社会主义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在现代化民主浪潮的冲击下, 坚持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 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必须同时进行,具有制度保障的文化建设才不会缺失民族的特色。此外,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定会使政治文化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文化现代转型探析 篇6

【关键词】现代;中国建筑文化;转型

1 引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却没能留下关于中国建筑文化方面的系统理论著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建筑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壮丽的史书,而中国有详细记载甚至仍然保存的许许多多伟大的建筑,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建筑文化不仅源远流长、高深醇厚,而且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理论,其中所包含的建筑哲学理论及其空间与形体的构图方法,在世界建筑史上均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简要地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并对其如何进行现代转型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2 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

2.1 人文主义精神的鲜明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本质就是一种人本文化与人伦文化。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人本主义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每一个角落。而建筑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载体,自然也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精神。

2.2 文化底蕴高深醇厚

中国古代建筑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文化礼制伦理观念的影响,比如宫殿、帝王陵墓、宗教建筑以及城市规划等等,基本上都是极富中国特色、独树一帜的建筑类型,尤其以肃穆的气氛和隆重的规模而闻名,可谓举世瞩目,而其在建筑群体组合以及单体数理构图比例等方面的技巧和构思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2.3 追求“天人合一”的环境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先民们从对自然的敬畏到与大自然产生亲和关系,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使先民们在对四时交替及气候变换格外敏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

3 中国建筑文化现代转型探析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与文明进程面前,在我国辉煌灿烂的建筑文化及其传统精神面前,怎样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价值进行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使之能够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一脉相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我国建筑师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3.1 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

象征和隐喻是古今中外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传统建筑中的象征和隐喻,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意识,表现出对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等的象征意义。我国当代有一些基于建筑本体的象征与隐喻建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3.2 建筑文化的传统再现

传统再现是指通过保护或重建有特殊地位的建筑,仿建具有特定文化氛围的街区,对原有文化结构极易维护,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加以强化或简化处理,突出形式特征,从形式上营造一种视觉上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同时通过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乡土文脉相结合,巧妙地将民族化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的设施融为一体。

3.3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作为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我国目前总共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建筑相比,这些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是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诸如藏族佛教建筑,维吾尔族、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傣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等等,都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其代表性杰作已成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灿烂的中华建筑。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就是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进行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使之与现代文明能够完美地融合,从而使得现代的中国建筑不仅富有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特色,而且又能够折射出现代文明的璀璨光辉。因此,我们应当在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而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讨,逐渐积累和沉淀出灵光与精华,勇敢地在中国建筑设计的道路上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陈海. 浅谈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 [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韩朝晖.王悦. “现代建筑”的地方化和地方建筑的“现代化”——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思考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01).

[3]班琼.戴慧. 浅析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体现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

[4]袁志准. 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文化嬗变与社会转型 [J].艺术百家,2007(06).

[5]付本臣.梅洪元. 海外建筑师与中国建筑文化转型 [J]. 城市建筑,2006(04).

作者简介:

李达耀,女,汉族,1989年03月,籍贯:广西钦州市,学历:大学本科,所属行业 :建筑学,单位: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研究 篇7

“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概念界定

众所周知, 中国美术的发展是从传统性进入现代性的。传统性美术是指以文人绘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 那么, 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究竟为何意呢?目前, 对于这一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西方汉学界的主流看法是:既然从传统的“宇宙主义” (天人合一) 走向辩证斗争, 从“天下”意识形态转向个体性的民族国家是中国现代性的标志, 因此, 美术界可以将回应西方文学、美学、艺术的挑战视为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开始, 由此1916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八事”或者是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便可视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开端。国内学者河清认为现代性在美术上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人类中心主义;2.文化进步论;3.个人中心主义;4.对“新”的崇拜者;5.非主题化倾向, 并且将西方美术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作为对立的存在而加以论述。由此可以看出, 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是一个“被现代性”的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文化创新、思想转变以及外来观念的影响而促就的。结合以上观点, 我们可以将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界定为美术创作思想逐渐从传统社会精英主义、个人修养转向市场化、平民化以及注重艺术家个人思想表达与情感抒发, 既与大众审美、大众需求相吻合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家打破传统规范与政教观念, 追求自我思想解放的过程。这与近代以来整个社会追求经济发展、满足消费以及渴望自由、民主的思想相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 近代以来, 中国美术的发展虽然历经坎坷, 但现代转型的路径与趋势却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发端

19世纪中期以后, 诸多文化形态极大地背离了以传统士大夫为主导的精英文化与艺术审美取向, 转向追逐商业利益、追求金钱消费的大众或者是通俗美术审美理念与创作意识。正是在此种环境中孕育出了现代性的美术形态。

首先是1840年左右流行于广东地区的外销画。在明朝晚期, 广州便成为中外商贾的云集之地, 被称为“十三行”的中国商人代表朝廷管理海路邦交和对外贸易事务, 因此, 被外国人称为“皇商”。这一时期, 广州地区的彩绘的瓷器、漆器、家具等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艺术品广受欢迎。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批中国瓷器画师和画工采用凌娟、纸、画布、玻璃镜、象牙等材料, 以及水彩、水粉、油画等中外绘画技法, 以中国风物为题材创作出大量的商业画, 由此被称为“外销画”或者是“贸易画”。

到了道光年间, 一批西方画家来到澳门和香港地区。他们运用西方绘画技法, 创作出了不少以南中国风物为题材的与传统中国绘画风格炯然不同的写生作品。在此情况下, 注重写实的中国画师、画工在西方画家新的绘画技艺、绘画题材与审美趣味的影响下, 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绘画技艺与审美思想。中国民间画师、画工不仅直接临摹西方画家的作品, 甚至还通过直接复制、仿照、改绘知名西方画家的作品, 创作出面向市场的、适合描绘的外销画作品。这些外销画作品打破了传统绘画精英化、艺术性的创作意识, 反映出了世俗市井平民的艺术追求。因此, 19世纪中期的外销画艺术被称为是我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开始。

其次是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月份牌画艺术。20世纪30年代, 上海一跃成为远东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商业大都会。伴随着海外商品的输入, 广告宣传画也大都是一些泊来品。然而, 随着此种题材与风格的商品画的日渐增多, 商家们发现这不符合上海本土民众的审美习惯与文化观念。随后, 一些外国商家便尝试采用我国传统绘画的题材、技法与形式印制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商业广告作品。更重要的是, 这些商品宣传画还结合中国传统社会所广泛流行的月历形式来设计、印刷画片, 并且通过张贴、赠送、搭配销售的方式进行传播, 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商品宣传的作用。此种商品宣传画被称为“月份牌画”。到了20世纪30年代, 照相制版印刷、胶版印刷的精美彩色月份牌画开始风靡中国、甚至是伴随着特定商品远销海外, 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现代美术作品, 而且也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 伴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以及思想的解放, 我国美术不断地突破和穿越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重围, 由此开启了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之路。

首先, 我国美术在新时期的发展侧重于同西方美学、艺术的横向比较上, 并以此来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和观念, 逐渐改变中国美术单一与传统创作思想的束缚。“85青年美术潮流”中, 西方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反思与痛苦, 不仅在中国年轻艺术家群体中迅速得到传播, 而且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其核心思想是:一方面针对西方现代美术潮流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为了突破极端的“商业化”、“政治化”美术现代转型导向, 中国的美术发展必须检验时代, 反思传统, 从而大胆地进行新时期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尝试。从85新潮美术到1989年中国现代美术大展, 中国美术界用四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以张扬主体创造精神为核心的现代艺术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进入90年代之后, 随着中国现代美术大展的推出, 中国美术界全面结束了完全模仿西方现代美术思想而形成的中国现代美术思潮, 从而进入了多元美术的发展格局, 重新回归到中国本土美术的现代性问题上。与新潮美术家的“大观念艺术”以及“完全西化”的思想相比, 90年代在中国美术界形成广泛影响力的美术家大都出生于60年代。他们在美术创作与研究过程中试图拉近美术与观念、艺术、生活之间的精神距离, 一方面通过创作实践代替规模较大的自我建构与理论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写实的方式表现自己模糊的思想与观点。 (2)

然而, 新世纪以来,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美学、艺术、文化的全球化现象在中国也广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再也不能脱离西方美术体系的参照而自行生存和发展, 因此, 当前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认同并希望快速引进西方美术的“国家民族主义”, 由此实现美术在国家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二是基于我国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 应对西方美术思想的冲击与挑战, 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当前, 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

毫无疑问, 构建基于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经济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性转型的主流美术价值观, 才能真正实现新时期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针对性与实际意义, 同时也才能构建中国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审美经验与审美判断, 从而突破原有的价值观念与文化重围, 走一条更深远、更稳健的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洋.直面百年的现代省思——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J].美术观察, 2007, (2) :26-27.

[2]顾丞峰.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转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6, (4) :4-7.

近现代转型 篇8

1 导入信息技术, 升级管理水平

学院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与苏州市望亭虞河蔬菜示范区结对, 组建了2个服务团队, 望亭虞河蔬菜示范区无线网蔬菜监测管理系统服务团队及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团队, 在地方园区实现信息行业与到农业行业的对接。目前服务团队已为示范区设计了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农业远程控制系统和温室视频全球眼监控系统等3个智能系统, 建立了1个网络销售平台, 建立并丰富了企业门户宣传推广网站, 优化了网络引擎排名, 使园区管理更加快捷方便。

2 推广良种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

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等7个服务团队有分别围绕园区的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经充分的市场调研, 引进黄瓜、番茄等蔬菜、金鱼草、古代稀等花卉、枇杷、无花果等果树和南粳46、苏香粳1号等水稻新品种50余个, 较好地丰富了园区的种质资源, 开拓了其市场空间。

苏州市胥王山庄生态农业园等服务团队根据园区的生产情况, 分析限制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采用蔬菜轮作、立体种养、有机栽培等模式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 增强了园区的造血功能, 提升了竞争力。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是常熟海明长江基地的特色, 但该园区以前栽培模式是草莓12月上市, 5月下旬采收结束。草莓采收结束, 再种瓜果类, 这样季节就错过。常熟海明蔬菜园艺科技团队在立体草莓栽培基础上, 2~3月份在草莓畦间套种黄瓜、番茄, 4月上市, 采收到7月, 调整后的栽培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提高了效益。

3 开发饮品产品, 刷新销售市场

产品的升级换代是企业永葆活力的一条途径。苏州昆山巴城万亩葡萄生产基地服务团队和江苏众诚鸭业集团服务团队以产品的推陈出新为出发点, 为园区量身定做新产品, 以增添园区产品市场的新卖点。苏州昆山巴城万亩葡萄生产基地服务团队围绕葡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从葡萄酒的酿制、富硒葡萄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品牌提升等产业化开发的关键环节入手, 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撑, 加大技术研发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江苏众诚鸭业集团服务团队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形式, 按照“民有、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 积极培植富硒鸭养殖户、组建富硒鸭生态养殖合作社, 在技术推广、资金服务、信息传播、产品销售方面强化服务, 坚持市场为导向, 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为该集团开发富硒鸭产品打下坚实的后方基地。

4 通过项目培训, 增强造血功能

项目合作是服务团队与园区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内容, 通过合作申报项目, 为园区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和自主创新成果的取得。引导园区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为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村多方争取科研经费, 引导园区制定省市地方标准, 申报各类专利, 保护知识产权。

通过农民培训传授技术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生产技术留在园区是一条增强园区造血功能的途径。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机茶生产基地等服务团队不定期举行农民技能培训, 将老师们的专业技术手把手的传授给他们, 实现了技术常驻园区的梦想。

5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

我院教师在大力开展科技结对服务的同时,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激发企业参与教育合作的活力, (下转P89) (上接P105) 大力推进“厂中校”合作模式, 与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吴中区胥王山庄、苏州西部生态城玉屏山庄等多家公司建立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并设立奖教金。学院聘任企业导师,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各类教学实践活动, 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向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新内容, 尤其需要产学研环境熏陶, 在这方面, 我院在吴中区胥王山庄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搭建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基地, 为学生体验创业的“学、练、创”真实过程提供便捷条件。因此, 通过科技服务, 我院走出一条彰显特色、依托行业、贴近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摘要:介绍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苏州市政府为桥梁, 与地方农业产业园区对接, 开展院区科技结对工作情况。院区科技结对根据各产业园区发展的自身特点, 以行业对接、良种模式推广、新产品开发等为切入点开展技术服务, 提升了管理水平、拓展了销售市场、也提高了园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高源, 科技创新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途径研究[C].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 2012, 8 (1) :287-297.

[2]罗必良、胡荏光, 以产业园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东莞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南方农村, 2007 (5) :4-10.

我国社区的现代化转型 篇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的概念重新获得确认并逐步被官方文献所采用。90年代初,政府主管部门正式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思路。临近世纪之交的时候,随着单位社会的迅速瓦解,各项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陆续提上议事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社区建设愈来愈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1.1 法定社区组织的巩固和延伸

中国共产党接管大城市后,宣布废除保甲制度,对基于保甲编成的区级建制进行了合并改组,并重新配备了行政干部。经过几次反复后, 区的行政地位最终确定为一级政府。1950年8月北京市也制定了《区公所试行组织条例》。同年11月13日政务院公布的《大城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则又将区公所改回为区政府,其第一条规定:区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区人民代表大会(或代行其职权的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区人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对城市社会的掌控远远超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除进一步加强了区级组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种种措施,将社会控制和市政管理深入到城市社会的最基层。

1.2 单位制对社区的蚕食

单位制度源于根据地时期形成的对“党的革命队伍”的特殊管理体制。所谓“革命队伍”是以中国共产党党员为核心的公职人员群体,根据地党群团体、军队、政府机构和公营企事业是“革命队伍”一元化组织的不同职能部分。“革命队伍”中的成员一律实行供给制,其范围逐渐扩展到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伤残等各方面,依照个人职务和资历定出不同等级的供给标准。供给制使个人的私生活空间极其狭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完全依赖于“公家”的分配,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1.3 社区单位化

1958年12月10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在城市中也在开始进行一些试验。城市中的人民公社,将来也会以适合城市特点的形式,成为改造旧城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人民生活福利的统一组织者,成为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和政社合一的社会组织。1960年3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下发《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批示》,批示称:中央认为对于城市人民公社的组织试验和推广,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

然而,当时的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级别只是科级,市辖区的绝大部分也不过是处级,而辖区内的国营大企业不乏厅局级单位,街道和区级领导机关根本无法对其协调,某一个“条条”上的企业领导人也无法支配和指挥另一个“条条”上的同级别企业,让城市人民公社在辖区内“组织生产大协作”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因此很快便放弃了。

1.4 单位社区化

“单位社区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单位和社区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重叠,二是通常所说的“单位办社会”,用单位的多元化功能取代了社区功能。

吴缚龙认为,中国城市社区可以分为四类: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演替式城乡边缘社区。后两类社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成气候,第一类社区是历来就有的,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发展的是单一式单位社区。

单一式单位社区(居民区)的形成最初是受前苏联的影响。1957年5月,全国设计工作会议要求:“今后尽量利用中等城市,有些城市考虑只放一两个工厂,这样不仅分布均匀一些,而且可以不必急于进行城市规划和规模大的城市建设。”在一些大型企业中甚至设有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直接行使社区政府的治安管理职能。更多的企业中设有家属委员会机构(简称家委会),在单位居住区中行使类似于居委会的职能,与居委会同样列入街道办事处的隶属序列。不同之处在于,居委会干部从街道领取补贴,家委会干部则通常是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干部。

1.5 单位社会的萎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街道“革命委员会”被撤销。1979年7月1日通过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重新确定了街道办事处的性质,1980年1月8日,人大常委会确认《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继续有效。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城市社区组织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批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亏损面超过一半,许多企业资不抵债,事实上已经破产,失业和“下岗”职工多达上千万,由国家“包下来”、“管起来”的单位体制再也无法延续下去了。官方不得不先后提出“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口号,鼓励国有企业破产、转制、变卖。一方面是民营企事业的蓬勃兴起,另一方面是国营企事业的“非单位化”和成建制地撤销,单位社会的逐渐萎缩和彻底瓦解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1.6 社区建设任务的提出

在20世纪90年代,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受到朝野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乃是人口、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然。

单位体制逐渐解体后,原来“单位办社会”所负担的多元化职能必然要回归社区。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急剧膨胀,个体户、私营企业都需要社区来管理,外来民工、流动人口更给社区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难题。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与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向增强社区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量的旧区改造、新区建设和城市文明观念的传播,需要社区组织对市民进行广泛社会动员。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满足市民对社区安全、社区服务以及社区环境的需求。市民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拉大,要求社区关注都市贫困问题,发挥社区中各方面力量来救济穷人、伤残人和有特殊困难的人群。社区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挑战。

2 我国社区的现代化转型

2.1 社区服务

时任在1994年12月召开的“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议”上指出:社区服务业主要由社区福利服务业和便民利民服务业组成,其主要服务内容是: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面向特殊人群的社区服务也叫社区照顾服务,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和法人机构的社区服务也叫社区发展服务。

2.2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则是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开始出现社区教育委员会为标志的。正规基础教育体制也纳入社区化管理的轨道。淡化了学校边界,打破资源分割局面;依托社区、服务社区,打开校内校外教育壁垒,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社区的全员素质。

2.3 社区治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警方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同时,适当吸取发达国家警察机关对街区治安控制的经验,目前,已基本确立城市社区警务的基本构架: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110报警服务台为纽带,以派出所为基础,以治安卡点和群众治保为辅助,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各警种配合,快速反应的动态控制体系。

2.4 社区医疗卫生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城市中的基层医疗机构就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次居民卫生需求表明,这个区3个部、市级大医院的门诊量,已经占去全区418家医疗机构门诊量的一半多;所有的街道医院都日益门庭冷落,每个医务人员的日门诊量平均只有4人次;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医务所更是形同虚设。有鉴于此,1996年2月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定为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2.5 社区保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单位转向社区的改革方向已经确定,但具体措施尚未或刚刚起步,各地区各城市的进度不一,差别很大。

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差额缴拨的做法还比较普遍,有的地区名为全额征缴,实际上把企业缴费在账上走一圈仍返还给企业,由企业发放养老金;有的实行个人账户后,仍由企业管理、记录,社保机构未能真正负起养老金发放的责任。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保险机构尚未在社区一级建立和健全起来,从单位化管理向社区化管理的转型还远未完成。

3 新时期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随着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各项社区职能的蓬勃发展,原来的街道管理体制越来越显得与之不相适应。1985年10月,上海市选择黄浦区广东路街道等3个街道为试点,开始进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此外,北京、济南、南京、杭州、西安、成都、重庆、哈尔滨等城市也紧随其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进行了一轮或两轮不同程度上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街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破条块分割,向街道下放权力。建立街道财政;开展社区共建;面向社区发展调整党群社团的组织与功能。下面着重论述最后一点:

在现行政治体制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仍然是各级权力机构的核心,在街道也不例外。过去,街道党委是由各居委会党支部和直属党支部选出代表,在街道党代会上选举产生的。街道辖区内的条上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与街道党委没有关系,而且街道党委的选举方式与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派出机构的委任方式也不相称。1989年以后,各大城市的街道党委陆续改组成党的工作委员会,定为区委的派出机构,不再由街道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警署署长等条上机构的负责人也被任命为党工委的成员。相对于街道党委,街道党工委的成立强化了整个社区权力结构的行政中枢。

199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法轮功事件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于1999年9、10月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次视察上海等地的社区党建工作。上海社区党建的基本思路是:针对在街道辖区内无上级主管部门的新经济组织大幅度增加,各类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组织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扩大基层工作的覆盖面,探索党员分类管理的新办法,改变过去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条块结合、分级属地管理的组织网络。

1996年,共青团中央联合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这项活动以城市社区(街道、居委会)为基本工作范围,以青年为主体,以社区团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团中央要求在社区建立团委或团支部,把流失的团员找回来;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把社区青年工作资源整合起来;建立社区少工委,把少年儿童在社区组织起来;建立由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家政服务站、社区文化广场等组成的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和由青少年维权受理站、社区就业培训学校、青少年读书站组成的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努力做到社区和青少年双向服务的统一。参照新加坡执政党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开始转轨变型,从过去的阶级斗争先锋队,转向“用我们的爱心和双手共建温馨美好的家园”的理念和“青年志愿者社区行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婚恋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失足青少年帮教等服务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治的发展,城市社区内的各类社会团体不断增加。据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登记在册的社会团体已达89个,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的有近5万人,分布在经济、科技、文化和体育等领域。上海市五里桥街道除了有共产党组织外,还有12名九三学社和致公党的成员,分布在卫生和教育科研系统,全部为在职成员。他们原来与街道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改革中,本着属地化原则,被纳入了街道成立的“各界联谊会”。

发展社区慈善组织,调动社区资源,直接为本社区的公益事业和建设服务,是一条有着巨大潜能的途径。街道社区的设施服务与居民的志愿性服务相结合,是城市社区公益事业的最佳形式。

结论

建立在组织重建基础上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其实现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法规建设,它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使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整合,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关系,充分运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管理手段,协调各组织间相互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社区全面发展;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计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提倡社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政府转变职能,要将基层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把社会职能交给社会组织,通过这种属地化管理实现对社区工作的指导。

改革后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组织,由于合理地划分职能权限,将不同的责任按照其事务性质交由不同的组织和部门承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居委会的行政工作模式,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新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组织组建之后,将形成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居民委员会议事,社区工作者办事,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的社区管理新格局。

可以预期,在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型完成以后,确立社区自治体系,将会成为21世纪城市社区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

摘要:通过对中国建国以来社区发展的纵向回顾及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社区建设的横向比较, 提出了我国社区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方向以及新时期街道管理体制变革的重点, 并对社区转型中的政治工作建设的必要性与操作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社区政治工作建设的探索将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现代人事管理体制转型分析 篇10

一、目前我国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管理关系模式不清晰

目前我国人事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造成了政事不分、机制不活的管理格局。在政事职权方面, 行政机关与人事单位职权分管不明晰, 行政机关可以直接管理人事单位, 人事单位也可以行使权力并监督行政机关。在政事组织方面, 行政机关与人事单位属于不同的组织, 目前, 人事单位法人制度还未建立完善, 人事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必须依靠政府及其各个部门。在政事产权方面, 政府对人事单位的财务支持力度决定了人事单位对政府的依赖性。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 人事单位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政事不分”, 造成行政职能无法实现有机统一, 从而不能有效的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2. 人事管理体制“人浮于事”, 落实不到位

落实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 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 因此, 要坚持改革创新, 完善人事工作管理的体制。我国早就实行了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制度, 而人事单位人员的“进口”却一直没有严格的法律限制, 导致有的单位在人事问题上出现主观随意性, 一方面难以保证单位人员的素质, 另一方面易出现腐败问题。有的人事单位在人事问题上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 偏离了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 成为了人事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二、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方针

1. 转变政府职能

明确划分行政机关与人事单位的职责, 切实保证政府与人事单位在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上的相对独立性;整合人事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 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 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 减少对人事单位的直接控制和直接干预。

2. 明确人事单位职能

由于人事单位所属于不同的公益组织, 因此对人事单位进行职能分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的措施有:实现政府管理职能和财政支持职能的适度分离;创新政府管理有效的实现形式;建立人事单位法人结构, 完善人事单位法律机制;加强对人事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等。加强人事单位人事管理, 要求人事机构注重人才培养, 唯才是举, 要爱护人才, 科学用人;要注重人才流动, “水肥鱼活”, 不断提高单位职能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加强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 要不断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要依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公共管理的服务要求转变政府管理模式。首先, 政府要创新服务方式。政府要做到政务公开透明, 就要加强现代信息建设, 大力推行电子政务, 规划和发展行政服务性机构。其次, 政府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使人事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相一致。最后, 政府要立足国情, 从实际情况出发, 既借鉴国外先进的机制, 又发展本国特色, 对我国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

4. 完善政府投入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人事管理的投入力度, 不断改革投入方式, 完善投入监督机制, 形成职权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一致的人事单位投入机制。要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公益服务职能与责任, 创办相应的人事单位。

5. 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

人事单位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型的组织, 要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人事单位不仅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打造政策平台, 推行激励机制,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的提供, 而且还应该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行为规范的监管力度, 完善有关收费标准、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服务质量等政策, 规范社会力量的公益服务行为。

三、总结

人事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人事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完成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 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管理关系模式, 需要政府及人事单位共同努力, 加强社会主义人事管理体制, 努力促进制度转型, 不断完善政府职能, 创新管理方式, 改善投入机制并加强有效性监督。只有行政机构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积极促进人事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 不断提高其公共服务性。

摘要: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产物, 它决定着人事单位的活力并对社会活动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的不断建设与完善, 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对当前我国现代社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 探究完善人事管理体制的政策, 促进人事管理体制的转型, 不断提高其公共服务性。

关键词:现代社会,人事管理,转型

参考文献

[1]谢冰.探讨人事制度改革[J].国计民生, 2010.

[2]谢冰.提高人事管理的绩效评估能力[N].湖北日报, 2006.

[3]丁云.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科协论坛, 2007.

[4]刘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华章, 2009 (22) .

[5]刘春安.浅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9 (05) .

大连机床:现代制造理念促转型 篇11

大连,作为一个以装备制造、石化、造船、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极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国际型城市之一,成功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而成功的转型,则不得不提到大连机床集团。

大连机床集团信息中心主任伊继滨认为,要解决国内机床企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势必要加快“走出去步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产品创新和先进制造的能力,是中国机床行业的一剂良方。绿色制造技术促转型

当前,我国机床行业正面临产品结构性调整,市场需求逐渐转向高端产品、重型产品和高精度产品,对产品和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连机床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自主研发高档数控机床、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伊继滨认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机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也将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提供低能耗环保产品、提供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环境保护末端治理及回收再利用设备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增值环节转移

此外,机床产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转型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转型,也是产业理念的转型。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企业的增值环节在变迁。伊继滨就传统制造理念和现代制造的理念做出了对比:

传统制造的观念为:产品=原材料+制造过程,制造业的增值环节在加工装配过程。

现代制造的观念为:创新产品=知识+原材料+制造过程+服务,增值环节在产品设计和软件开发、市场。

为此,伊继滨表示,结合大连机床集团的实践,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应满足以下需求和目的。

企业整合实现企业的研发、销售、生产、物流、资金流、成本控制流的整合,完善售后服务服务体系。

提高生产效率平衡生产环节的产能,提升销售订单的交付率:通过精益生产管理,对标准化产品实现量产,缩短总装周期,发挥现有资源的产能。

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地监控总装线的齐套率,避免由于生产计划执行的混乱,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

此外还需要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多模式制造管理,并满足上市公司内控需要。

并购与合作增强管控需求

伊继滨认为,目前机床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企业并购和行业整合增多,集团企业管控、多工厂协作成为重点。从“十五”开始,大连机床集团瞄准国际机床行业具有高端技术的着名企业并购、合资、合作,进行联合承接、联合设计、联合制造,来消化和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带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且牢牢掌握企业的控制权。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初探 篇12

从中国企业财务管理10多年的实践情况来看, 西方国家企业需要几十年来实现的财务管理目标, 中国企业积极探索,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西方准则趋同、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必须清楚地看到,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差距。

(一)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依旧薄弱

财务管理的充分性和准确性依赖于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的充分延展。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仅盖含财务系统, 整条价值链除了财务模块以外的缺失或部分缺失, 将导致信息收集的不充分, 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大多不能相互连接, 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 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这对于财务分析以及所要实施的管理行为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可能导致分析的失误和管理的失效。就笔者所在一家国有中型企业而言, 虽然关键职能部门早已开始使用ERP系统, 但由于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分属两个不同的ERP系统, 而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 导致财务与业务的衔接仍存在问题, 这增加了从财务条线对业务条线进行管理的难度。

(二) 急需进一步加强的财务制度

必须承认没有完美的财务制度, 只有适合的财务制度。因为财务制度是基于会计准则和企业经营业务所制定的, 只要经营业务发生变化, 财务制度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笔者认为,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在财务制度管理方面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与经营业务不匹配, 财务制度缺乏适用性。当前的企业财务制度大多呈现“千企一面”的状况, 其根源是指定财务制度的财务部门不懂具体业务, 业务知识的匮乏导致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起到管控的效果。

2、财务制度缺乏约束性和执行力度。财务制度一旦制定就具有其严肃性, 但大部分企业财务制度在执行时不断遭遇来自各个层面的挑战, 主要是领导的“灵活”与“原则要坚持, 个别要灵活”的教导, 加剧了财务管理制度软约束性的程度和减弱了执行的力度。

(三) 财务管理中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足

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已经逐步趋于完善, 但在实践中仍基本局限于财务风险的防范, 而对于内控中所涉及的其他风险 (如经营风险, 投资风险等) 涉及很少。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层面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内部控制没有价值, 可有可无, 甚至认为内部控制降低了管理效率, 财务会计制度完全可以替代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 这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

2、员工层面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没有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执行, 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

(四) 现行财务评价体系完善之路还很漫长

财务评价一直是国外财务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中, 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评价方法在我国很多企业都得以实践, 但仍存在各种问题。如平衡计分卡各个指标体系的权重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而EVA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层面的评价的不足, 但仍无法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帮助企业找到经营无效率的原因。笔者认为, 一个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目前在中国尚未形成, 或者可以说当前的财务评价体系不令人满意。必须看到的是, 财务评价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其企业战略和财务战略都不同, 财务评价体系应根据企业各自的具体情况来设计, 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二、财务管理转型的内部与外部驱动力

(一) 来自企业外部对财务转型的驱动力

飞速发展的全球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多角度迫使企业财务管理转型。首先, 金融全球化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筹资、投资的选择机会并且这种选择权也存在价值, 但金融全球化在提升企业的价值的同时, 也加大了企业的金融风险, 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作业风险、行业风险、法律、法规或政策风险、股票投资风险等。随着我们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 我们的企业需要迅速转变陈旧的财务管理理念, 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内容, 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尽快建立企业现代财务管理制度,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其次,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世界, 也在改变着贸易规则。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要求电子化企业充分运用咨询科技与互联网来经营企业, 其中B2B模式要求整个企业与企业间的“供应链”与“配销商”管理自动化, 透过Internet, 不但节省成本增加效率, 更有开发新市场的机会, 企业间商业交易资讯交换, 如采购单、商业发票及确认通知等, 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如何在网络上对于各个节点进行数据采集, 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准确, 以及如何运用网络管控好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 是财务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二) 来自企业内部对财务转型的驱动力

1、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债权人和股权人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 使得企业管理被要求全面化、精细化, 这给传统被动的财务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 无疑, 以战略为导向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种种措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 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 有效管理企业价值甚至增加企业价值, 完成财务转型已迫在眉睫。

2、企业CEO期望财务管理功能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和建议, 主要原因是对管理信息质量的强烈不满, 尤其是前瞻性分析,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 存在80%的不满意程度。尽管目前企业财务已经花了大量时间用于战略规划和经营预测, 但与产出管理信息的质量相比, 这些活动的满意度仍然较低。由此驱动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财务运作成本的平衡。

三、如何进行企业财务管理转型

(一) 财务管理转型的基础

1、自上而下地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促使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发展,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财务对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企业价值链所涉及的各个部门进行精细化管理, 从基层到高层必须摆脱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即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事后核算过程, 而应该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即财务管理的落脚点应在在管理上, 而不仅仅是会计核算。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部门间的充分沟通和合作, 这需要企业管理层在设置组织结构时应充分考虑部门间沟通的效率, 无疑扁平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它摆脱了部门内冗长的汇报及审核回复流程, 使得部门间合作更加紧密, 为财务管理取得分析数据打下基础。

2、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变需要财务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财务部的职能定位正逐渐从传统的后勤支持角色, 转型成为业务部门的亲密伙伴。同时, 竞争激烈、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给管理层的工作带来挑战, 财务也越来越成为管理层所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技能。具体来说, 要成就卓越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职能, 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提升财务管理角色。

a.商业信息方面。财务需要熟悉业务, 并把财务整合到决策制定流程中去, 为管理层在做商业决策时提供关键信息。精通经营业务的财务, 把财务体系与整个业务流程紧密地结合。将财务管理覆盖于整条价值链, 在企业战略的指引下, 将企业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层面。

b.业务扩展方面。业务迅速扩张驱动财务的角色、职责控制、风险管理以及组织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在投资并购决策时需要专门的财务人员为管理层提供专业知识。

c.绩效管理方面。管理层需要财务知识进行绩效管理, 最佳的实践, 新的工具和形成的标准使得计划、预算和评估得以优化。

d.信息科技方面。不同企业的分支具有的系统不尽相同, 财务需要有能力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集中和合并。

f.新的管制政策和标准方面。现代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企业责任感和报告的透明度, 相应地一系列新的规定都要求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3、建立与财务管理高度融合的现代财务管控信息系统, 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财务管控创新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落地。笔者认为, 目前支持现代财务组织需求的信息系统应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改善和精进:安全与稳定的环境;精确的数据;数据获取的简易程度;易于使用的技术工具;自动化工作流程;综合信息平台。随着网络系统对财务管控的进一步影响, 大一大胆预测, 未来云技术将对公司的财务组织有重大影响。

(二) 财务管理转型的目标

财务管理转型的目标是创造财务管理价值。笔者认同经济界主流对财务管理价值创造的定义, 即“参与或引领价值链的整合, 比如管理模式及流程的整合再造, 寻找并突破制约瓶颈, 并通过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纳税筹划、投融资方案设计、经营模式设计以及参与业务规划等方式实现”。同时, 笔者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价值创造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管理价值, 即财务通过自身的技术和工具, 服务于企业经营所创造的价值;二是财务通过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业绩指标与预算体系, 协调各部门间的流程与数据, 使得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并通过“资金池”和提供投融资最优方案等措施为企业增加价值。

具体来说, 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可以落实在三个方面:洞察力、效率、控制力和影响力。普华永道分析数据表明, 洞察力、效率和控制方面最佳的财务职能部门往往成本占营收总额的比例较低, 反映了企业的营运效率及其促进企业增长的成功程度。

1、洞察力。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模式对财务的要求不再是事后的财务分析, 更多地要求财务对经营业务和市场发展具有前瞻性, 如采取滚动预测和分析, 并预测企业的新兴风险和机遇。

2、效率。通过先进的财务核算系统, 月度/季度/年度结算更加快捷, 财务人员有更多时间用于分析关键财务信息及其意义, 通过开发“精益”模式和多职能服务 (财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采购) 以及将共享与外包融为一体的混合采购模式充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3、控制力和影响力。财务团队创造价值需要降低误差风险, 特别是其关键控制措施。有效评估与调整, 对关键控制进行定制与评估, 降低风险同时避免使用过多的控制措施为企业造成过高负担。提升财务部门在公司影响力, 提倡关注财务管理的公司文化, 构建核心的财务管理能力。

四、结语

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从意识到财务管理转型的势在必行到实际行动起来并且到财务管理转型的真正全面实现, 相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只要在明确转型目标的前提下, 扎实地做好财务管理转型所需要的基础工作, 通过在管理模式上的不断创新, 企业终将形成一套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梁军.财务人员与财务管理的转型 (二) 财务转型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新趋势.上海国资, 2012 (5)

[2]龚灵.谈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交通财会, 2010 (2)

[3]郑之平等.基于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的财务转型思考.时代金额, 2013 (8)

[4]赵昌友.如何提升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12 (3)

[5]邱英.财务评价体系的评述与改进.经济新视野, 2006 (10)

[6]石宝柱.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商业经济, 2011 (2)

上一篇:图书商品贸易下一篇:中国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