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商品贸易

2024-08-06

图书商品贸易(共6篇)

图书商品贸易 篇1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情况决定该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而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各种产业的发展趋势。

同样,我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关系的特点,最主要体现在双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分析过去一个时期以及今后双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及其发展走向,富有现实意义。为便于分析,本文按贸易额比重及贸易结构特点把东盟十国划分为2组:第一组,老东盟成员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第二组,新东盟成员国,包括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文莱。

1 我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基本情况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扩大双边贸易合作的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定实施以来,我国已从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上升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 311亿美元。

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但由于我国市场广大,东盟各成员国都能在与我国实施自由贸易中获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东盟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市场准入机会。但迄今为止,我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主要是在我国与老东盟5国之间进行。2008年,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新加坡分别为我国的第一和第二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34.7亿美元和524.4亿美元,占中国-东盟贸易总额的45.83%,而我国与越南、文莱、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等5国贸易额同比高速增长,总贸易额238.57亿美元,所占比重增加到10.32%,所占中国-东盟贸易比重有所提高。

2 我国从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及其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东盟各国进口商品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前五大类商品主要是石油与燃料、木材、植物油脂、计算机、机械与电器设备。随着贸易的深化和发展,商品重要性的先后顺序发生了变化,我国从东盟各国进口、商品总额最多的产品由资源类转向制造业产品类,计算机、机械和电器设备等由资金和技术决定的产品比重迅速提高,进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双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地位逐年提升。

2.1 我国从老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几个老东盟国家中,以2008年为例,与这几个国家的贸易就占我国对东盟国家贸易总额的89.7%,占我国对东盟国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进口商品以机电、资源性产品、农产品为主。具体商品参见表1。

2.2 我国从新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结构

新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都以农业经济为主,我国从这些国家进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尽管目前我国与新东盟国家的贸易所占比例很小,但随着农产品零关税的实现,我国与新东盟5国的贸易会有所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整理。

其中,我国与越南的贸易额占我国与新东盟国家贸易额80%以上,2009年我国从越南进口47.5亿美元商品,主要商品有煤炭、橡胶、矿石等。

2.3 我国从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结构特点

综合以上数据,具体地说,我国从东盟各国进口商品有以下特点:

2.3.1 机电产品是双边贸易的第一大类商品

由于我国和东盟均为世界机电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地区,机电产品进出口占据了双方贸易的主要地位。

目前,我国在机械及电子设备方面的主要进口国是老东盟5国,其中又以从新加坡进口的贸易额最高,2006年我国从新加坡进口的机电产品增幅超过50%。2008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出口至我国的第一大类产品是机电产品,分别占我国从该国进口商品的61.6%、49.2%和45.3%。与2007年相比,我国进口机电产品总额增长,其中从马来西亚进口的贸易额同比增长最多,达22.7%。

2.3.2 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占我国从东盟进口商品的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供应不足,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缺口大,需大量进口。我国自东盟进口商品中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所占比重较大。东盟在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煤炭和铁矿砂等方面具有资源优势。2008年我国从新加坡进口矿产品总额40.47亿美元,同比增长62%;从马来西亚进口矿产品总额102 900万美元,同比增长80.1%;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分别进口矿产品总额523 500万美元和186500万美元,分别增长26.6%、29.4%;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进口橡胶等同比也大幅增长(见表1)。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原材料和燃料方面的进口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从石油战略角度来考虑,将寻求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我国与东盟在这方面的贸易合作前景将很广阔。

2.3.3 我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总量迅速扩大,产品进口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盟出口到我国的农产品主要以木材、木材加工品和动植物油为主,1994年这些农产品向我国的出口额达到19.12亿美元,占当年东盟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4%。其后,东盟出口到我国的农产品中的谷物、蔬菜、水果、食糖、鱼类等的总量快速增长。21世纪初,东盟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木材、木材加工品和动植物油出口比例下降到仅占总额的50%左右,其他农产品出口量比例上升到约50%,其中鱼类约占到13%,蔬菜约占到7%,水果约占到7%,食糖约占到6.5%,谷物约占到5.5%。东盟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随着零关税计划的逐步实施,双方农产品贸易在竞争中得到不同的实惠,2009年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92.3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6倍。实施“零关税”以来,我国自东盟进口水果量从2003年的77.6万t逐年增至2009年的100多万t,占进口水果总量的70%,东盟已成为我国进口水果最大的“果园”,使我国水果市场上可供市民选择的水果品种越来越丰富。

我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农产品进口额占对各国进口总额的比例均高于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占我国对全球进口贸易总量的比例。虽然东盟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量发展很快,但由于基数低,双方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3 我国出口东盟各国的商品结构及其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主要是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但近年来,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也不断得以优化,资金、技术类产品的比重占主导地位,其中机电产品的比重最大,并且自1993年以来,其比重一直在迅速上升,在各类商品的出口中占绝对优势。

3.1 我国对老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

在我国对老东盟国家的出口中,出口额居前几位的几类商品依次是机电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矿产品、纺织品服装、蔬菜、塑料制品等。在这几大类产品中,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最大。具体商品参见表2。

3.2 我国对新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

由于新东盟国家工业不发达,对工业制品(如在经济发展中需要的建材设备、农业机械、交通通信设备等)需求较大。因此,我国对新东盟国家出口以机电、成品油、钢材、纺织品为主。

在对新东盟国家的出口中,我国对越南的出口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2009年我国出口越南的商品160亿美元,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成品油、化肥等。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整理。

3.3 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特点

结合以上表2的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现就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的特点作以下几点归纳:

(1)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交换的主要商品已经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等电子业发达国家基于成本和占领海外市场考虑,将电子加工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带动了当地机电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市场消费,后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优于东盟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又将电子加工业陆续转移到我国。由此,我国和东盟国家电子原材料、零配件及相关产成品互为产业链,我国机电产业显示出更好的发展势头。

2005年,我国出口到东盟各国的商品中,机械及电器设备总值位于第一,达304.6亿美元,所占对东盟出口总值比重超过50%。2007年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资源性产品向工业化产品转化的趋势明显。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我国出口至印度尼西亚的机电产品增长超过141.2%。

(2)纺织品、植物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2005—2006年出口东盟国家的增长比例很高,由于其价值低,因此相对于高价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其占比重低。尽管比重呈现下降,但总量仍然在扩大。纺织品出口东盟国家的比重从1997年开始稳定在稍高于10%的水平;植物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则迅速下降到3.6%;化工产品在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中的份额一直比较稳定,每年略有增减。由于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达,东盟国家对我国纺织纱线和布匹等服装、鞋类原料需求量较大,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产品中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是服装、摩托车、手提或车载无线电话、棉织物等产品,这些产品出口东盟国家主要依托我国劳动力优势及已有一定基础的机电产品生产能力。2003—2007年,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纺织品、纱线量出口保持在30%左右的高速增长,2004年我国出口东盟的纺织品和服装达到43.72亿美元,占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总额的1 1.3%,是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2008年我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同比增长达196%。我国的服装贸易面向东盟有较强的出口优势,对东盟的贸易顺差较大,特别是在东盟国家消费量较高的T恤衫、套头衫、外穿背心、长裤、上衣等产品方面,近年来我国对东盟的出口量呈稳步上升趋势。

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从整体上看,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呈上升趋势,出口额由1996年的14.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5.8亿美元,年增幅超60%。具体品种中,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比重较大。2007年我国农产品对主要的出口国家仍然保持出口贸易增长势头。

受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在2008年,我国在植物产品、纺织品及其原料方面对东盟的出口下降,与2007年同期相比呈负增长态势。

(3)其他产品出口增长的不同态势。同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运输设备虽然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较低,但也呈现出出口增长的态势。另外,2008年矿产品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对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出口的矿产品同比下降都超过2成,而化工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增幅较大,其中对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长60%。

4 结语

通过对我国和东盟10国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的介绍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和东盟10国的双边贸易当中,技术类产品占主导地位,其中机电类产品居双边贸易额的比重最大。这是由于我国和东盟均为世界机电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地区,所以机电产品进出口就占据了双方贸易的主要地位,但是双方进出口的机电产品的品种不完全相同;生产型原料、能源以及农产品也是我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而我国出口东盟的其他商品主要是棉织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总之,我国与东盟进出口的产品既有互补性,也有竞争性。近年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合作愈来愈紧密。对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分析使我们对贸易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双方的合作和发展。E

摘要: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是在一定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进行的,而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各种产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量持续攀升,据此,文章对中国-东盟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助于把握双边贸易的总体特点和发展走向。

关键词:东盟,贸易,商品结构

公平贸易商品的身份证 篇2

1988年,在荷兰,第一個贴有公 平贸易标签的商品——公平贸易咖啡问世。这个标签叫做“Max Havelaar”,这是一部荷兰小说中,在殖民地为被剥削的咖啡农主持正义者的名字。

此后,在北美及欧洲出现了多个类似的非营利公平贸易标签。1997年,一个整合标签的过程催生了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的成立。FLO是一个伞形组织,其任务是制定公平贸易的标准,支持、检查并认证那些弱势的生产者,同时协调公平贸易运动。

2002年,为了增加标签在超市货架上的能见度,促进跨国贸易及简化生产者及进口者之间的程序,FLO发起新的国际公平贸易认证标签(International FairtradeCertification Mark),以取代此前数个公平贸易组织创造出来的12种标签。

国际公平贸易认证标签是一个独立的消费者标签,由标准的制定组织(FLOInternational)及认证组织(FLO-CERT)监督,负责对生产者及交易者进行独立审计,以确保能符合标准。其图案是欢呼着的人,产品上印有这个标签,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在这件产品的贸易中获得了较公平的待遇。我们消费者购买了这种商品,也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公正权益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公平贸易标签最初主要用于咖啡和茶叶,后来发展到巧克力、可可、糖、水果、糕点、酒类、稻米、婴儿食品、棉花、羊毛及棉制品等几十个品种。

为了充实公平贸易商品的认证体系,同时能够让多数手工艺者在世界商店以外的地方销售产品,国际公平贸易协会(IFTA)发行一个新的标签认证。与FLO International的产品认证不同,这个被称为FTO Mark的新标签,主要针对参与公平贸易的组织。它让消费者、新旧的商业伙伴、政府及捐助者能够指认全球已登记的公平贸易组织。2009年,IFTA改为WFTO即世界公平贸易组织。

图书商品贸易 篇3

一、中俄贸易的发展

我国与俄罗斯 (前苏联) 最初建立贸易关系是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清朝统治的200多年里, 满、汉两族得到统一, 促使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中俄贸易关系在康熙时期确定的, 中俄通商的开始是由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恰克图条约》则奠定了中俄贸易基础, 进入了贸易发展的黄金阶段。清朝灭亡后,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自1911年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往来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建国后, 进入了新中国与前苏联贸易的新时期。1991年末,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列夫制定了错误决策使苏联经济不断下滑以致解体, 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俄罗斯取代了苏联, 新成立的俄罗斯经济发展并不那么迅速, 正需要一个能够促进本国发展的长期合作贸易伙伴, 而我国正值改革开放时期, 两国于1992年建立了新型的贸易关系。但1992年到至今, 中俄贸易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俄双方的关系也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 (1992年-1993年) , 前苏联薄弱的经济基础, 使得俄罗斯国内资源短缺, 生产力低下, 此时俄罗斯需要与其他国家建交以此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俄罗斯的邻边大国, 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 同样也需要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建立贸易, 中国和俄罗斯双方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的贸易政策推动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此阶段两国贸易发展较快且稳定, 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76.8亿美元。

第二阶段 (1994年-1996年) , 虽然两国经济水平均得到很大提高, 但俄罗斯开始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俄罗斯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的政策, 因为进口关税的提高会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利益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采取降低出口关税的政策, 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 此政策对两国的进出口总量都产生影响, 直接结果是1994年的中俄贸易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5%, 这样的态势延续到了1995年和1996年, 使得这两年期间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额发展始终达不到当初预期目标。

第三阶段 (1997年-1998年) , 东亚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俄罗斯且俄政府在这严峻的经济情形下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 导致中国和俄罗斯贸易额同比下降了10%左右, 但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边境的地区贸易发展较为良好, 贸易额增加了20%左右。

第四阶段 (1999年到至今) , 1999年到迄今为止, 中国和俄罗斯双方贸易额在十多年内一直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 另外, 中俄双方各取本国所需的产品, 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鞋类、玻璃等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资源,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矿产品等原材料资源。2001年, 中俄贸易额达到了106.7亿美元, 2004年, 贸易额达到了212.32亿美元;2005-2007年, 由于中俄军事演习、“俄罗斯年”、“中国年”三大事件的发生对中俄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是中俄贸易迅速发展的主推动力, 三年内分别创造了291亿美元、481.65亿美元、568.19亿美元的新高, 中俄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渐渐地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二、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 中国以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与世界各经济大国 (如:美、日、俄) 均有贸易关系。虽然中俄双方贸易关系整体上呈现的是良好的状态, 也没有出现较大的贸易争端, 但在在某些贸易领域已经存在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就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来分析:

查询《中国统计年鉴表》得知:1992年至2011年, 中俄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在2008年后, 由于中俄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 双方的进出口总额都有所下降, 金融危机过后, 经济发展迅猛, 两国贸易总额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此外, 进入21世纪以后, 因为国际市场的需求, 石油的价格不断地上涨, 俄罗斯的经济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可持续发展, 转轨十多年来, 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在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下, 会导致俄罗斯的经济产业失去平衡, 长期地作用下可能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质量, 甚至会破坏俄罗斯起初的经济基础。在出口方面, 俄罗斯原材料和能源十分丰富, 主要向中国出口这些附加值低的且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占贸易量的比重却是很小。查询国别数据网可以看到, 出口方面, 矿产品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出口总额比重的40%, 其次所占比重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矿产品、金属、机器设备等。在轻工业产品领域, 俄罗斯几乎没有在中国出口。进口方面, 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较单一和稳定, 俄罗斯主要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机电产品、鞋靴等。由2014年国家商务部下属的国别数据网查知, 2014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占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为46.2%, 其次, 服装等产品占比重为9.7%, 家具等产品占比重为6.7%等。综上, 俄罗斯的进出口商品比较单一和稳定, 即贸易商品结构较为不合理, 导致俄罗斯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此外, 中国和俄罗斯贸易的发展还存在:贸易增长乏力, 贸易额不平衡等问题。

三、优化举措

由于中俄的过于简单的贸易商品结构并不能促进中俄经济得到长期高效率的发展, 所以要使中俄双方之间的贸易商品结构得到优化。近些年来, 虽然俄罗斯从我国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总量比以往有所下降, 一些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比重略有增加, 但总体来看, 中俄的贸易商品结构还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 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商品结构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对于这一问题, 有以下几种的优化措施:

1. 两国发挥所长延续保持原有优点, 创新和发展新的经济产业和贸易结构

中俄在诸多经济产业方面各有所长, 所以导致了其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俄罗斯在矿产品、金属等领域占有比较优势, 而中国在家电、汽车制造业等领域占有比较优势。两国应该保持原有的产品竞争优势, 创新和发展其他相对薄弱的经济产业, 提高这些产业的质量, 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节约资源和成本

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普遍不高, 利润很低, 所以政府要鼓励相关的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革, 可以通过对生产工人进行技术培训、革新生产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国的生产率和生产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俄罗斯的资源虽然丰富, 但也不是用之不竭的, 俄罗斯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来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 防止不法分子的滥用, 此外, 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政府调控, 完善贸易政策

现如今中国和俄罗斯都已加入WTO, 两国面对的是世贸组织下的多边贸易规则, 两国需要在WTO的多边贸易规则下解决高关税壁垒、贸易争端等问题, 中俄政府不断完善和规范本国的贸易制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术人才来发展经济产业, 优化贸易结构, 扩大和提高本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纵观全文, 为了不错失中俄双方贸易的机会, 中俄不仅仅应该改善双边贸易结构、完善贸易制度、丰富贸易方式, 还应培养中俄贸易的稀缺人才并以此满足双方对精英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两国应该加强中俄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 基于中俄双方贸易主要局限于中国的北方, 现应立足于北方贸易的基础和贸易优势, 建立南北贸易的传输带, 并以此带动东西边的联合发展, 使中俄贸易关系开启新篇章。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毗邻, 且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今时期, 中国和俄罗斯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也要勇于面对其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衰退, 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加快了中国贸易的成长, 使贸易不断完善和成熟。当前, 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仍有因素制约。本文将从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的发展开始分析, 其次阐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中俄贸易发展,贸易商品结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董会举.近五年来中俄贸易商品结构问题刍议.西伯利亚研究, 2006 (3)

[2]万红先, 李莉.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 2011 (5)

图书商品贸易 篇4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民族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1.5;F3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38-05

Rural commodity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trade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DING Jian-jun1,ZHANG Hai-yan2

(1.School of Commerce,Jishou University,Hunan Jishou 416000;2.School of Commerce,Xiangtan University,Hunan X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The rural commodity market running basis in sou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is weak and its running factors have defect and its running environment is adverse and minority nationality trade development is in difficulty.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odity market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trade in sou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should follow the auto-development road in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market,should carry out minority nationality trade policy and should restructure minority nationality trade system.

Key words:sou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rural commodity market;minority nationality trade

一、引言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贸易体系曾经为少数民族必需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民族贸易体系正逐渐萎缩和被边缘化,这使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走向衰退。因而,研究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与民族贸易发展有着现实的紧迫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与民族贸易发展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一般意义上来研究农村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领域,如A.de Janvry(1981)、D.Bryceson(2000)、K.Jansen(2000)等人指出农村市场体系的创新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王晓红(2000)、周力(2005)、柳思维(2004,2006)等人则分析了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的构建对经济增长与发展和提升农民利益的重要作用。另外,少数学者如彭继芝(2004)、朱瑞雪(2005)、郭妍(2002)、杨清震(2003)等分别从新时期民族贸易的地位和作用,绿色边境贸易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贸易政策与民族贸易发展,民族贸易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方面对民族贸易进行了探讨[1]。真正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创新与民族贸易发展的则更少。目前,仅有王兆峰、张海燕教授(2007)从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创新建设与民族贸易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不过,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的客体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还涉及日用消费品、民族工艺品、农业生产物资等。因而,从农村商品市场的一般客体的角度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和民族贸易发展是有必要的。本文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和民族贸易发展的构想。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落后的表现及民族贸易发展的困境

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包括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云南、广西、西藏等辖区内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这些地区以山区为主,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长期处于封闭与半封闭状态。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收入水平低的制约,以及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政府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缓慢[2]。并且,在全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传统的民族贸易政策、民族贸易体系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民族贸易政策名存实亡,民族贸易企业、网点则逐渐萎缩和被边缘化。

(一)商品市场运行基础薄弱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落后的首要表现就是商品市场运行基础薄弱。从产出能力来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的“刀耕火种”式家庭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大量的剩余。并且,由于缺乏市场意识,村民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主要为基本粮食作物,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价值。显然,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地制约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的产出能力。从需求能力来看,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数量、商品种类及消费水平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且有限,再加上子女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及其他预防性支出的制约,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的现实需求能力极其有限。在低产出能力和低需求能力的双重制约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运行基础相当薄弱。在缺乏利益的驱动下,市场机制难以吸引众多资源向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该地区商品市场运行基础发展的滞后。

(二)商品市场运行要素缺位

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及其成因分析 篇5

一、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一) 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

根据日本统计年鉴 (平成21, 2009) 的数据资料, 2005年日本向亚洲各国 (地区) 进口的贸易总额为349940亿日元, 其中从中国 (除香港和台湾地区) 进口的贸易总额为119750亿日元, 占其向亚洲国家 (地区) 进口总额的34.22%, 占日本向世界其他国家 (地区) 进口贸易额 (569490亿日元) 的21.03%。这表明中国不仅是日本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进口国,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中国同样位居日本进口贸易额的榜首, 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国。

(表1) 反映的是1992-2007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贸易额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 除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外, 日本向中国进口贸易额连年增长, 到2007年, 日本从中国进口额贸易额已增至1185.16亿美元, 为1992年169.53亿美元的7倍。

(表2) 是2007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数据, 其中日本向中国出口较多的商品种类是半导体等电子产品 (占出口总额的9.28%) 、钢铁 (占出口总额的5.97%) 和有机化合物 (占出口总额的5.96%) 等, 日本从中国进口较多的商品种类是衣服及其附属品 (占进口总额的15.34%) 、电脑产品 (占进口总额的7.76%) 和音响视频等机械 (占进口总额的5.11%) 。

(二) 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

从中日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来看, 尽管贸易额在不断扩大, 但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 传统贸易商品的比重有所下降。初级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较快, 其中以第一类产品 (活动物及动物产品) 、第二类产品 (植物产品) 和第四类产品 (食品, 饮料、酒及醋, 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制品) 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较缓。而以第五类产品 (矿产品) 为代表的矿产品的出口出现徘徊增长的局面。

第二, 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 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长迅速。尤其是在中国对日的出口商品中, 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急剧增长, 同时比重也日益增加。具体表现在第十六类商品 (机器、机械器具等) 在中国对日的出口中增长迅速, 并且在中日之间贸易额中占重大比重;第十五类商品 (贱金属及其制品) 和第十八类商品 (光学、照相等器械及其零件、附件) 在中日贸易的中国对日出口中的金额增长较快;第六类商品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 和第二十类商品 (杂项制品) 在中国对日的出口中也有较大增长。

第三, 中国对日进口商品中, 仍主要集中在制成品贸易中。在中国对日进口商品中, 排在前十位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变化, 并且占据绝大多数比重, 其中, 中国对日进口的第十六类商品 (机器、机械器具等) 所占比重最大。

二、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成因分析

(一) 贸易政策因素

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来看, 鼓励出口措施促进我国出口的扩大, 并增加创汇, 但是这只适合于1990年代以前规模较小、依存度较低、外汇比较短缺的时期。而到了1990年代以后, 出口规模逐渐扩大, 外贸盈余连年增加, 中国整体的贸易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日贸易经常出现逆差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中日之间的贸易多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实现, 并且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 加工贸易所属行业只是完整产业链中的一个部分, 使得中国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 造成了对日贸易的过分依赖性。而在日本, 由于日本政府1960年代开始推行以结构性保护关税和严格限制外资为主要内容的战略进口贸易政策, 有效提高了日本的化学、石油化学、钢铁、有色金属及机械等部门的实际保护率, 为实施更高级阶段的贸易政策奠定了基础, 1970年代以后, 日本以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为契机, 不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资力度, 为了规避贸易摩擦, 许多大企业选择“以直接投资替代贸易”的战略, 致使日本的贸易立国战略被迫向技术立国和扩大内需的战略转化, 曾经作为日本支撑点的日本保护贸易政策开始向贸易自由化方向转变。由于日本和中国两方面政策变化的影响和共同作用, 从而形成了中日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增长速度较快等贸易商品结构特点。

(二) 产业结构因素

贸易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迁密切相连,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地调整升级, 贸易结构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这主要包括: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这也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规律;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略有上升, 工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第二产业结构内部, 重加工工业呈现上升趋势, 特别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很快, 但是, 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受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非常大, 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缓慢, 并呈现出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 资源能源消耗量偏高, 工业结构层次仍低等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日本的产业结构则在动荡的石油危机与经济萧条中不断进行调整, 不断走出国门, 加速制造业的海外转移, 对中国的投资也大幅度增加, 成为影响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新生变量。

(三) 技术差距因素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和积累, 在部分底端产品的生产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优势, 但由于存在技术差距, 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 在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上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仍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导致了中国对日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较低。以机械类、车辆类、电机电气电子类产品为例,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而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则是技术含量较高高的产品, 尽管是同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但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可贸易商品的结构以及两国生产者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 并依据各自的优势生产各自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差异产品, 然后进行交换, 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

三、结论

本文从分析中日之间贸易结构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着手, 分析了近20年来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以及2007年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从特点上来讲,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 传统贸易商品的比重有所下降;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 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长迅速;中国对日进口商品中, 仍主要集中在制成品贸易中。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贸易政策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技术差距因素, 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共同影响着中日之间商品贸易的结构, 并将对此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elpman, Paul Krugman.Trade Policy and Market Structure.The MIT Press, 1998.

[2]Paul Krugman.“Introduction:New Thinkingabout Trade policy”in Strategic Trade Poliey and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MIT press, 1986:131-141.

[3]汪斌, 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J].世界经济, 2003, 4.

[4]魏龙, 白雪.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调整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图书商品贸易 篇6

摘 要:根据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进行商品分类,进而分别测算中国1995—2012年10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表明: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和贸易竞争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保持传统低技术制成品强大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基本成功;但商品贸易竞争力仍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优势,且出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过高,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应促进各类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其价值链的高端,并在某些中高技术产业重点突破,提高整体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贸易结构;出口商品;技术结构;贸易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1-0076-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随着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的贸易结构和竞争力是否也相应优化或提升?部分学者,如樊纲等(2006)、傅朝阳和陈惺(2005)、杨汝岱和朱诗娥(2008)等研究认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很成功,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有学者,如胡国恒(2004)、姚洋和章林峰(2007)、平新乔(2007)、刘建丽(2009)等研究认为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严重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竞争力并不高,因为中国目前的出口商品仍然是以附加值较低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整体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并没有获得太大提升;而且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主要是跨国公司分散化生产和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的结果,并非由于中国本土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中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那么,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提升究竟有何影响呢?

本文试图用1995—2012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各类分析指标来系统考察1995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演变。 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据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对所有贸易商品进行分类,分析1995—2012年中国各类出口商品技术的结构变化;然后,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多种指标,综合分析中国商品贸易竞争力的演变;最后是结论与相关政策启示。

二、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分析

本文参照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进行分类,该体系在对不同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规模经济、技术活动、学习效应、进入壁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将SITC三位数的200多种产品按照技术构成分为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低技术制成品(LT)、中技术制成品(MT)和高技术制成品(HT)等5大类;然后,再将初级产品以外的4类制成品细分为9类(见表1)。其中,RB和LT类产品通常技术水平较低,而MT和HT类产品技术水平较高。Lall的分类很清晰,可反映出口产品的技术构成,进而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演变。

根据表1的分类方法,本文计算出1995—2012年中国各类商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1995—2012年中国以制成品出口为主,初级产品(PP)出口所占比重很低且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10.24%降为2012年的3.17%。资源性制成品(包括RB1和RB2)的出口份额较低,近几年约占8%。低技术制成品中,LTI类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份额较大但迅速下降,从1995年的30.63%减为2012年的15.23%,下降了15.40个百分点;LT2类产品的出口份额较为稳定,在13.9%~16.5%之间波动。中技术制成品中,MT1和MT2的出口份额较低,加起来约8%;而MT3类产品(工程机械产品)所占份额较大且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10.79%到2011年的16.35%,增加了6个多百分点。高技术制成品中,HT1类产品(电子电力产品)的出口份额不断增加,1995年为10.78%,2010年最高达31.61%,并从2002年起超过LT1在10类产品出口份额中占第一位;HT2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在2%~4%之间。

整体而言,1995年以来,中国初级产品(PP)、资源型制成品(RB)和低技术制成品(LT)的出口份额迅速下降;而与此同时,中高技术类产品(MT和HT),也就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发展很快,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不断优化。

三、贸易竞争力分析

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很多,本文选择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指标来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MS)测量一国贸易出口额的绝对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出口贸易竞争能力和地位;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可较好地测度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应用广泛,但它无法反映商品的进口情况;易竞争力指数(TC)则综合考虑到了商品的进出口,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RCA指数的不足。一般的,RCA指数和TC指数较适合于分析产业间贸易,但如今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本文还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进行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目前文献研究贸易竞争力的常用指标(余道先等,2010;黄满盈等,2010;朱启荣,2013)。目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一国出口产品,尤其是高技术制成品中包含相当比例的进口中间投入,特别是在中国出口贸易占比很大的加工贸易更是“大进大出”。而国际市场占有率(MS)、RCA指数、TC指数等没有考虑出口产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情况,因此我们借鉴杨汝岱和朱诗娥(2008)的做法,选择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贸易竞争力来进行辅助分析。例如,中国的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和TC指数来衡量具有很强竞争力,但结合我国该产业很高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可知,事实上中国只是承接了这类高技术制成品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密集的生产阶段,如研发、设计、中间产品生产等仍保留在发达国家,关键的零部件和技术高度依靠进口,并不真正具有竞争力(Srholec, 2007;文东伟 等,2010)。 。这4个指标可从宏观上有效反映中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MS )是指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额占该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MSij=XijXwj

其中,MSij是指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和Xwj分别表示i国和全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表3列出了中国1995—2012年各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由表3可知,1995年以来,我国除PP类产品(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外,其他9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LT1类产品(服装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且上升很快,从1995年的12.20%上升到2012年的34.96%,增加了22.76个百分点。其次,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上升很快,1995年仅为2.20%,2012年上升到27.04%,增加了约25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LT1类产品,居第二位。此外,LT2和MT3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上升较快,1995—2012年分别增加了13.75%和11.86%。而RB1、RB2、MT1、MT2和HT2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低于10%,其上升幅度也相对较小。

总之,中国在保持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中高技术水平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低技术制成品出口仍以服装纺织产品、玩具、塑料制品等为主,国际竞争优势很强,且结构有所优化,不再过度集中于服装纺织产品。同时,某些中高技术水平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MT3和HT2)的出口在此期间获得突破性发展,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很快,这说明中国整体出口竞争力在不断上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比较优势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RCA)是指一国相对于另一国所表现出来的出口比较优势,为该国某种商品的出口比重与所比较国家该商品出口比重的比值。若某产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我们可用RCA指数来衡量一国该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出口商品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显示比较优势,因此计算公式为:

RCAij = Xij /Xit Xwj /Xwt

其中,RCAij 表示i国j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j和Xit分别表示i国j产品出口额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Xwj和Xwt分别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一般的,若RCA > 1,则认为一国在某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若RCA < 1,则认为该国没有比较优势。RCA 指数值越大,说明竞争优势越大。

表4是中国10大类出口商品的RCA指数。1995年以来,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的RCA指数一直大于1,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LT1类产品(服装纺织产品)的竞争优势最为突出,其RCA指数大于3。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和MT3类中技术制成品(工程机械产品)的RCA指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在1998年和2005年进入大于1的区间,竞争力由弱变强,尤其是HT1类产品的竞争优势上升更快。而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1和RB2)、MT1和MT2类中技术制成品、HT2类高技术制成品的RCA指数均小于1,处于竞争劣势状态。

3.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是一国某产业净出口额与总贸易额的比重,可反映出该产业由引进到发展成熟再到向外出口的不同阶段。其计算公式为:

TCij=Xij-MijXij+Mij

其中,Xij和Mij分别为j国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指数处于-1与1之间,-1表示该产业处于完全引进阶段,出口为0;1表示该产业已发展成熟,不断向国外出口产品,进口为0。TC指数小于0,表明该产业进口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弱;TC指数大于0,则表明该产业出口大于进口,国际竞争力较强。

表5是中国10大类出口商品的TC指数。1995—2012年,中国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1和RB2)、中等技术制成品(MT1、MT2和MT3)和HT2类高技术制成品的TC指数在大部分年份小于0,进口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弱;但其中的MT3中技术制成品(工程机械产品)的TC指数不断上升,从2005年开始由负转正,表现出较强国际竞争力。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的TC指数一直大于0,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的TC指数在大部分年份为正,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4.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进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程度是指一国生产的某种产品中进口中间品所占的价值比重如果要精确地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需要知道每种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品构成,并计算所有中间投入品中进口部分的比重。但现实中,只有在投入产出表中才可能区分出中间投入品的详细来源,而投入产出表对商品的分类非常粗略,远远不能够满足对外贸结构进行分析的需要。因此,在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程度时,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对进口商品不区分作为中间投入的部分和最终消费的部分,均作为中间投入品计算(杨汝岱 等,2008)。 。目前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权威的指标是Grubel 和Lloyld(1975)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IITi=1-Xi-MiXi+Mi

其中,IITi表示第i 类产品在一定时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为第i 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IIT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若IIT小于0.5,则表明该产业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比较优势是该产业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可用RCA指数作为基本的竞争力分析方法;若IIT大于0.5,则表明该产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已不适合用来解释该产业的贸易形式,需要运用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根据表6的数据,1995—2012年,10类产品中有7类产品(RB1、RB2、MT1、MT2、MT3、HT1和HT2)的IIT指数一直大于0.5,说明资源性制成品、中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而初级产品(PP)和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的IIT指数在大部分年份小于0.5,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其中, LT1(纺织服装类低技术产品)的IIT指数一直小于0.5,且逐年下降,产业间贸易特征最为明显;LT2(陶瓷、金属铸件、家具、珠宝、玩具、塑料制品等低技术产品)的IIT指数逐步下降,一开始大于0.5,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从2006年开始降到0.5以下,贸易格局转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初级产品(PP)的IIT指数也快速下降,1995—2006年大于0.5,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从2007年开始降到0.5以下,产业间贸易特征越来越突出。

总之,IIT指数分析表明,中国低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其对外贸易的出口单向性表现突出。事实上,纺织、服装、鞋靴、陶瓷、玩具、塑料制品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长期以来都在中国出口商品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些低技术制成品的生产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禀赋,产品生产过程无需太高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可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对其国际分工进行解释。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制成品,其生产与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存在很大差异,规模经济、不完全市场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等是这些产业国际分工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中,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产品内分工越来越明显,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生产环节由不同企业甚至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这种生产模式使得中高技术制成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此外,IIT指数还显示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其对外贸易的进口单向性逐渐明显;RB2类资源性制成品的IIT指数虽然在0.5以上,但也是逐年下降,产业内贸易特征逐渐减弱,对进口贸易的依赖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高能耗粗放式增长,从而造成了对能源、土地的大量消耗,需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粮食。

5.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前文分别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指标对中国10大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但不同竞争力指标的含义和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把这几个指标综合起来,对中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具体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综合来看,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最大,RCA指数大于1,TC指数大于0,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对外贸易的出口单向性表现很突出。事实上,纺织服装、鞋靴、陶瓷、玩具、塑料制品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出口商品的主体,这与中国目前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状况相符合。

中国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和MT3类中技术制成品(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RCA指数和TC指数均显示由劣势转为优势,但IIT指数均小于0.5,其贸易格局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说明中国1995年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不可盲目乐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制成品的生产模式与低技术制成品存在很大差异,其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生产流程往往分散在不同企业乃至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因此产业内贸易特征突出。中国之所以在HT1类和MT3类产品方面逐渐拥有竞争优势,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承接了这些中高技术制成品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因为相比于其他中高技术制成品,HT1类和的MT3类产品的生产链中低技术部分的生产能力比较容易实现国际转移(Lall,2000)。

此外,中国在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1和RB2)、MT1和MT2类中技术制成品以及HT2类高技术制成品方面竞争力较弱,其国际市场占有率较小,RCA指数小于1,TC指数小于0,进口明显大于出口,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分析表明:1995—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得到优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取得突破性发展,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基本成功;纯粹依赖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规模已很小,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不断增加,保持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制成品也有所突破,HT2和MT3类产品的发展态势良好,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我国商品贸易的竞争力仍主要来自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仍是最大的比较优势,这决定了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出口的主导产业。今后我们的产业发展政策应注意差异性,在发展传统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需在某些中高技术产业重点突破,以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

第二,出口商品的产业集中程度过高,主要集中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中高技术制成品,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基本集中于工程机械和电子电力产品(HT2和MT3)。出口产业过度集中并不利于整体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中国之所以在HT1类和的MT3类产品方面拥有竞争力,主要在于承接了这些中高技术制成品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大力促进各类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努力抢占其价值链的高端。

第三,进出口贸易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企业主导,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可能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成功。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使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2006.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8):70-80.

傅朝阳,陈煜.2006.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1980—2000[J].经济学季刊(2):579-590.

胡国恒.2004.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部门的二元结构[J].国际商务(3):51-55.

黄满盈,邓晓虹.2010.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5):75-90.

刘建丽.2009.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竞争力变动与贸易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12-17.

平新乔.2007.市场换来了技术吗? [J].国际经济评论(5):33-36.

文东伟,冼国明.2010.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J].经济学(季刊),9(2):468-494.

姚洋,章林峰.2007.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分析[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 C2007012.

杨汝岱,朱诗娥.2008.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财贸经济(2):112-120.

余道先,刘海云.2010.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49-57.

朱启荣.2013.工资变动对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竞争力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42-47.

LALL S. 2000.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s Manufactured Exports 1985-1998[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8(3):337-368.

上一篇:企业岗位培训工作下一篇:近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