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

2024-05-14

商品经济(通用12篇)

商品经济 篇1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4]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 2004.

商品经济 篇2

一、基本知识

前言部分是全书的起始课。本课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的指导思想、经济常识的基本内容和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通过前言部分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认识到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学习经济常识课程的意义是前言的重点

对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的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学习经济常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任务和方向

第二,从个人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个人懂得经济常识有助于自己更好的参与经济活动,增强自己经济活动的有效性。

第三,学习经济常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从而树立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一、基本知识点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商品的基本属性

4、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二、重难点分析

1.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要准确理解商品的概念,关键是要把握住劳动产品和交换这两个构成商品的条件。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自然状态的阳光、水、空气、雨水等,都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劳动产品可以是用来交换,也可以不交换。一种劳动产品,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就不是商品。如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如果是用来自己消费的,就不是商品,因为没有进行交换;如果是用来销售的,那就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的。这里的交换指的是商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封建社会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地租、送给别人的礼物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交换,所以不是商品。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是商品。

2、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和条件

这是本课的难点。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要理解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首先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不同部落之间开始把公有的多余产品进行交换,出现了偶然的劳动产品的交换,产生了最初的商品交换。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剩余产品增加了,逐渐产生了私有制。商品交换不仅在不同的部落之间进行,还出现在同一部落内部。手工业者用自己生产的手工业品,同农业生产者和畜牧业生产者交换自己需要的粮食和肉类等,逐渐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其次,注意商品经济的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使生产者需要的东西不可能都由自己生产,人们只有通过用自己的产品和别人的产品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二是私有制的产生使每个人、每个家庭之间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劳动产品不再属于大家共有。只有通过自愿互利的平等交换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只有在这两种条件下,才可能产生商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即商品经济。

3、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又称为商品的两个因素。这是全课最基本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由于这一个问题不是靠我们的直观所能把握的,比较难理解,所以也是难点。从以下几个从此来理解: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自身所具有的物理的、化学的等性质决定的,反映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其他的物品或者劳动产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如空气、阳光等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但是使用价值是商品必要的属性,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会成为商品。同时,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是多方面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无法比较大小的。

(2)商品的价值。

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抽去了具体劳动形式后的共同之处,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为什么一把斧子可以和15公斤大米交换?大米是用来吃的,斧子是拿来用的,两者在质上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也不同。不同质的东西,无法进行量上的比较。两者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人类的脑力和体力,都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

②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并不是只要是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因为凡是劳动产品,都必然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才需要比较各自凝结了多少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够转化为价值。而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也有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是这种劳动是生产者自己为自己的劳动,不是用于交换的,不体现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不能转化为价值,即没有价值。因此,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不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价值还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③商品价值是通过交换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 关系或比例。因为商品本身的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自我表现,只有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相比较才能体现出来,能够表现某商品价值的那种商品就叫做该商品的交换价值。如1把斧子=15公斤大米,15公斤大米就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一般来说,在等式当中,等号右边的商品为等号左边的商品的交换价值。

在最初的物物交换中,以具体的实物形式出现,人们都是以获得对方的使用价值为目的,体现了两者相互交换劳动成果的社会关系。这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东西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两者都是人类劳动凝结的产物。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商品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为人们所需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类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为没有人需要。所耗费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其次,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如果一个物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能称之为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如果一个东西不是商品,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是商品,作为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存在着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切有用的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却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出让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消费者必须付出价值。商品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易错易混点分析

1、劳动产品和商品的比较

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其他劳动产品不用与交换;商品有价值,其他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商品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存在,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他劳动产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

商品和其他的劳动产品又有一定的联系:商品和其他的劳动产品都是劳动产品;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比较

物品的外延最大,包括劳动产品,也包括非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则包括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于商品。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可以满

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都具有使用价值。

3、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

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用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的行为。

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4、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由商品自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如面包可以充饥、棉衣可以御寒、木材可以造纸等。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抽去了具体劳动形式后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即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价值和交换价值对两者的关系可以从含义的角度加以区分。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种商品可以和多种商品交换,也就是说该商品的交换价值会表现在多种商品上。而该商品之所以能够和多种商品相互交换,是因为这些商品都有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即都有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决定的。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通过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一般情况下,公式的左边为价值,右边为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

四、例题分析

1、下列属于商品的有()

A.封建社会农民交给地主的地租

B.商店里出售的食品

C.送给同学的礼物

D.农民种植的自己食用的蔬菜

解题分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衡量一件物品是不是商品,一要看该物品是不是劳动产品,二要看该物品是不是用来交换的,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了,该物品就是商品。题目的选项中,ACD选项中的物品是劳动产品,却不存在交换关系;只有B选项中食品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来交换的。故选B。

2、商品经济是()

A.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B.商品生产和商品分配的总和

C.商品交换和商品分配的总和

D.商品消费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并逐渐出现了商品交换。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产生了私有制,随着产生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形成商品经济。故选A。

3、商品的两因素是指()

A.价值和交换价值

B.价值和价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和价格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商品的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对商品的两个因素的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果不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大量的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故选AD

5、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以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古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上述材料中,一些人捕捉蚂蚁进行买卖,使蚂蚁具有价格,是因为

A.蚂蚁能够消灭害虫

B.蚂蚁具有交换价值

C.捕捉蚂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蚂蚁对柑橘农户具有使用价值

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 篇3

宋朝的成就

近代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个早熟的社会”,这话很有些道理。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达到了古代社会的巅峰,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是在宋朝完成或开始应用的。

宋朝的农业经济很发达。北宋初年就引进了高产、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宋朝的稻麦复种技术可以一年稻麦两熟,税收不变,造成事实上的减税。

由于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宋朝开始征商税。商税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较早,但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一个主项,则始于宋朝代。商税分过税和住税两种,实质就是商品的流通税和销售税。

宋朝的纸币及银行信用

在宋朝出现了纸币,纸币种类非常多,有交子、会子、钱引,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

宋朝时的交子最早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交子铺户”,这是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的业务。

会子最初叫“便钱会子”,是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后来发展成兼有流通手段职能的铜钱兑换券。

钱引开始也不是纸币,是政府发给盐商的提货单。后来,交子、钱引等演变成纸币,由国家正式发行并强制流通。

美国学者罗波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宋朝的都市化

宋朝的都市化程度非常发达,而且有通宵营业的商业区。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等等,有专门经营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店铺,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甚至有专门卖牙刷的“牙刷铺”。

宋朝,民间足球(蹴鞠)有了很大发展。那时的足球组织称为“齐云社”或“圆社”,如《水浒传》里描写的高太尉(高俅),就是一位民间足球高手。

宋朝有报纸,分别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叫法,如王安石不相信《春秋》是孔子所作,称《春秋》为断烂朝报。非官方发布消息的报纸则叫“小报”。

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宋代,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即使到了元朝,那时的经济水平已远无法与繁华富庶的宋朝相比。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大都,宛如置身于天堂,清明上河图描写的繁华景象接近于宋代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代城市人口激增,城乡开始分治,有所谓乡村户、坊郭户,城市人口的比例连后来的民国也未曾超过。

过去人们说在明朝末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两宋的这种特征远超过明朝。宋朝被蒙古人所灭之后,中国又退回到农耕社会。中国的经济文化在宋朝达到了巅峰,从元明清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商品经济 篇4

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及不足之处

1.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

(1) 解决的主要问题, 焦点不同。生态经济主要解决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求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积极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去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发展环保性产业, 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则是考虑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 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体系, 提高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经济则是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公平、和谐,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实施绿色发展[1]。

(2) 价值取向不同。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控制污染, 倡导发展环境友好产业, 实施清洁生产, 建立环境与生态重建保护体系;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让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 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低碳经济则是要求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多利用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经济则是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 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

(3) 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生态经济侧重于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经合起来, 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以期实现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态发展体系的共振;循环经济侧重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运用生态物质循环的基础理论 (食物链理论) 来指导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构建资源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利用的闭合系统;低碳经济侧重于将能源经济学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 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绿色经济侧重于将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 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 本质内涵表述相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内涵表达, 都倡导发展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四者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 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针对的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

(5) 最终的发展目标相同。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1.2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不足之处

每种经济形态都是为解决针对性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狭隘性、内涵目标的重复性以及实践发展的模糊性三个方面。

(1) 研究视角的狭隘性。纵观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提出的背景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解决问题不同, 但是本质内涵和发展目标确是相同的。这些经济形态都是随着发展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 存在“时效性”。几种经济形态总体上是针对不同问题产生, 实质上则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性问题。不同的形态从不同角度去表述, 去提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的措施。所以, 研究视角是存在狭隘性的。

(2) 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一是都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类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二是都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稀缺性资源;三是都要求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使得经济发展的废弃物排放在生态环境的自我溶解能力范围, 以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四是都要求经济发展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类发展健康与生态发展健康的相统一。

(3) 实践发展的模糊性。由于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表述导致实践中存在模糊性发展问题。严格说来, 几种经济形态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渠道、不同程度。但是, 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找不到具体的方向, 而没有真正实现某种经济形态的发展, 实质上, 无论发展哪一种经济, 都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经济发展实践需要统一的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能够有效反应不同经济形态的具体内涵、原则与目标, 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统一性。

2 超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2.1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 (Hyper cycle) 理论是曼弗雷德·艾根 (Manfred Eigen, 1927-) 结合分子生物学、信息论、进化论、非平衡热力学的成果而提出的, 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论齐名的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艾根侧重考察了生物化学中的各种循环现象, 他把循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循环。即在反应循环过程中, 存在反应物S, 通过催化物E的作用, 生成了产物P。在反应过程中, 催化物E先与反应物S形成中间产物ES, 然后进一步反应后转化为产物EP, 最后催化物分离出来, 剩下产物P;这样一个循环称为反应循环。第二层次:催化循环。作为比反应循环更高一级的循环, 化要求反应循环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环节是自催化反应, 即至少有一个中间产物是自催化剂, 而自催化系统或者说是简单的自我复制单元的循环, 就是一种催化循环。第三层次:超循环, 即由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简单的说, 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就是超循环。在这个超循环组织中, 每个单元既能够自我复制, 也能够催化其他单元的自我复制[2]。

总之, 超循环理论认为, 反应循环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 催化剂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又再生出来;催化循环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 产物自身作为催化剂又指导反应物再生出产物来;超循环不仅是自我再生、自我复制, 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 从而向更高的复杂循环形态进化。超循环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适用, 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 艾根将“超循环”作为其理论名称, 认为是“一个自然界里的自组织原理”[3]。

2.2 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超循环理论有三个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每个层次都是严格有机的联系着, 是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由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基本要求, 提出超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超循环经济就是以超循环理论为依据, 以高效、互动、健康、和谐为价值取向, 合理调控人与自然的复合矛盾运动, 科学规划、组织和管理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的循环活动, 持续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2.3 超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

(1) 经济内循环。即反应循环, 指经济生产体系中将资源、土地、设备、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运作, 进而产生产品, 作为催化剂的要素如设备、土地、人力等投入又转化出来, 即催化剂本身不实际进入产品, 完成一个经济内循环。农户、企业的独立生产过程即是规范的经济内循环。这一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是超循环理论的反应循环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本质与超循环理论广泛的应用性及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内循环中, 完成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到还原的整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够实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健康的目标, 也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4R原则”组织生产 (图1) 。

(2) 经济中循环。即催化循环, 根据定义催化循环是若干反应循环构成的, 反应循环本身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催化的循环, 还能够实现催化其他循环体, 即反应循环本身又是催化剂。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经济中循环可表述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经济体, 在实现自我生产型循环的同时, 作为其他经济体的催化物, 引起其他经济体的自我循环性生产。表现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园区) 的发展, 不同区域的经济体由于功能划分不同, 形成集聚效应, 资源共享、互为影响, 经济体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食物链关系 (图2) 。

(3) 经济超循环。即超循环, 在超循环理论中指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那么, 在超循环经济理论中, 指由经济内循环耦合而成的经济中循环, 即经济超循环。在现实中, 经济超循环主要体现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问题, 在经济超循环中, 则重点是三个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问题。由于三大系统不断的矛盾循环运动, 使得三个系统有向着良性互动、共生繁荣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性。从超循环经济的内涵来看, 可调控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几个阶段的具体行为, 在制度、技术与环境的合理安排下, 实现三大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协调发展 (图3) 。

2.4 超循环经济运行的原则与特征

2.4.1 超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

超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 还有“再创新”的特殊原则。第一原则:减量化 (Reduce) 。从传统的、自经济活动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理念, 扩展到降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使之合理化;第二原则:再利用 (Reuse) 。从传统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一物多用的理念, 扩展到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他处废弃物为原料的“再制造”产业、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当代留给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原则:再循环 (Recycle) 。从传统的生产中的废物被利用为生产原料的理念, 扩展到把传统工业经济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开放链孤立产业体系, 改造为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产业体系;第四原则:再创新 (Reinnovation)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 往往可以使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一是对投入物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质的再思考再创新;二是对循环过程的效率作用进行再思考再创新;三是对循环结果 (产品) 品质、健康水平、产出水平的再思考再创新;四是对废弃物水平、品质的再思考再创新。总体上看, 经过多次内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系统往复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理论上应该“刚好”处于生态系统融解能力范围。超循环经济完全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动、繁荣发展。

2.4.2 超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特征

(1) 超循环经济发展突显的“两低一高”特征。在运行中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两低一高”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超循环经济也具有这一特点。实际运行中, 特别是处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两个阶段, 两低一高特征表现尤为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效率 (是经济学概念上的核心内涵) 表现在经济内循环和经济中循环过程上, 要求投入物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少使用化石能源,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尽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尽量多次循环使用资源, 建立“资源1-废弃物1-资源2-废弃物2-……资源n-废弃物n”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多次使用、多次循环、多次创新, 最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废弃物实现最小化、生态化、绿色化。

(2) 超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性特征。系统性特征是超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超级循环经济的内容包含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超循环三个层次, 并且小层次内容经过耦合催化而形成相对高级的层次内容。可以看出, 超循环经济体系是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极强的概念;内循环耦合而成中循环, 中循环耦合而成超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又不断进步发展, 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进步。超循环经济的几个层次不仅反应经济过程, 也反应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 需要实现经济过程、社会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循环健康发展的态势, 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全面进步 (图4) 。

(3) 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突变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体系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实体。在一定技术和制度环境下, 超级循环经济体是相对稳定的, 由低层次循环体构成高层次循环体, 稳定循环下去;但是, 当外界条件改变的时候, 必然会引起某一层次循环体发展路径的改变, 进而产生循环式改变, 形成超循环经济体的整体突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漫长的, 也可以的短期突变。关键在于引起变化的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作用力较强, 则突变时间短, 反之, 突变时间长 (图5) 。

超循环经济路径的螺旋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的循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着, 低层次的循环会影响中高级层次循环发展, 三个层次的循环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互之间影响且联系, 并有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的流动, 但是各层次的循环不断转化:即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只能从一个级别上升到另一个级别, 但是循环类型不能相互转化。根据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经济是呈螺旋形状发展升级的 (图6) 。每个超循环经济系统中, 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三个系统复合而成超循环经济系统,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螺旋式共生、繁荣、发展。

3 超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三个层面推进超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3.1 超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

超循环经济系统开始于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清洁化生产行为, 然后扩大开来发展到较高一层次的超循环经济园区以及超循环经济网络, 进而可建立最高层次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复合循环系统。超循环经济系统是生态化的发展系统, 由企业、超循环园区、区域性超循环经济网络和广域超循环系统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构成;循环空间由小到大、循环层次逐渐提升, 总体上是由企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矛盾运动。

第一空间, 由企业组成的经济内循环系统。这一空间发展的实践路径是要求实施清洁化生产, 这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清洁生产的实施程度应该达到“无公害产品”的初级清洁水平、“绿色产业”的中级清洁水平, 进而实现高级清洁化生产水平, 如“有机农业”。但是, 鉴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的[4];第二空间, 由区域经济中循环园区构成。其发展实现路径是建设生态化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部分地要求园区进行技术改造、试点超循环经济产业园, 也可构建新的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原则, 在“W模式、G模式、H模式”[5]的指导下, 构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产业园区;第三空间, 广域性超循环系统构成,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系统。这一空间的发展要求三大系统构建复合式循环机制, 保证三个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往复, 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和耦合功能、循环功能。实现超循环经济系统“两高一低”的运行标准, 满足人类社会与生态健康的互动发展需求。

3.2经济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企业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从源头、过程来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根本性途径, 同时清洁生产是超循环经济实现的载体。农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属于较新的课题。本质上讲, 农业领域的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存在污染, 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都不亚于工业污染, 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过工业[6]。清洁生产则是解决面源污染、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 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3 经济中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超循环产业园区建设

作为超循环经济系统的第二层空间构成内容, 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路径是改造现行 (传统) 园区为超循环产业经济园区, 按照新标准建设超循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由企业加工商 (生产者:企业组织) 和服务业构成的一种企业化社区。在这个社区之中, 各成员通过共同管理环境有关事宜和经济事宜, 来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获得整体大于个体的规模效益。对于超循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要遵循链结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循环性原则, 包括主体选择、系统集成设计、配套服务三个方面。1明确园区的主体类型。要明确园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还原者) , 及其在园区中的作用与位置;2选定关键种企业, 按照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最大化原则, 确定中心地位的关键种企业, 位于产业生态链的核心, 发挥着稳定园区的重要作用;3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按照产业生态学中的有关理论, 根据物质流、能量流、信息物、资金流的流动关系, 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 使物质在系统中最大限度的循环流动与使用, 让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增值化、无害化。

3.4 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产业超循环园区网

作为超循环经济的第三空间结构,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层面的循环发展路径实质是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生、共荣、和谐的关系。总体上看,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为背景, 按照产业生态学有关理论与方法, 合理界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材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 的消费纽带形成具有“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废弃物 (无害化) ”的发展共同体, 由一条条仿真的“生态食物链”组成, 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三个系统间的循环流动, 实现三个系统的共生繁荣、互动发展。一般来说,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有两种形式来组建, 一是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二是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6]。

(1) 区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这种组建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也不同于一般性副产品交换。而是将一个园区视为一个企业 (或者不动产) 来开发并加以运作, 与其他资源 (产品、废弃物) 互补性、替代性园区一起, 寻求更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或几个园区可加入一个网, 一个网也可能包含传统园区、一般企业和新建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网内成员相互合作, 可增强其绩效并表现创建共享的服务与设施 (图7) 。

由图7 所示, 独立的企业、现代园区和传统园区共同构成了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在这个网中,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能被另一个企业利用为生产资料, 而这个企业的废弃物又被其他企业利用, 就实现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 极大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实现废弃物的最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广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指导按照产业生产区域、发展区域的实际情况, 根据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 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建立起大组团、大特色、大分工的园区发展模式。各大组团的园区之间又存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动的交换, 以取得更大范围、更多程度、更大可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产业特色互补、交通便利、按照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的功能进行组团式发展。各园区组团也是形成共荣、共生、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同时, 广域性水循环、大气循环都带有极大的外部性, 小区域的产业循环经济网络很难实现良好改变, 必然借助大范围、大区域、大合作的模式下, 有较强的融合协同能力, 才能在一定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摘要:系统研究了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几种经济类型的异同与缺陷, 认为几种经济形态存在视角狭隘、目标内涵的重复性表述、实践指导性不足、发展界限模糊等问题;结合超循环理论中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概念, 提出了超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内涵特征、系统结构、运行原则, 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与经济超循环三个层面, 提出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构建超循环经济园区和区域性超循环经济园区网”的三大实现途径。超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杨运星.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前沿2011 (8) :94-97.

[2]沈小峰, 曾国屏.超循环理论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185-194.

[3]艾根·舒斯特著.曾国屏, 沈小峰, 译.超循环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方淑荣, 游珍, 蒋慧, 等.生态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1) :43-46.

[5]朱玉林, 何冰妮, 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 :48-50.

商品经济 篇5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③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

二、国际经济-开放经济之经济全球化练习题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说法正确的有( )。

A.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内在的微观基础是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国际间流动更加便利;

D. 由于经济规则制度的制定权和解释权被操纵于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应该反对经济全球化;

E.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商品经济 篇6

7月到10月,《狮子王》在上海连映百场,上海成为第一个上演英文原版《狮子王》的非英语城市,也是此次世界巡回演出的唯一亚洲城市。截至日前,票房收入可喜,观众热情不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上海大剧院来讲,这是一次美丽的盛举!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功?它的背后是什么?商品经济时代,如何运营文化产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仅是对音乐剧这一文化产品本身的解读,以及文化商品运作逻辑演绎的阐释,更是当前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特征的有力剖析。

大胆策略 走别人没走的路

上海大剧院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一部音乐剧引进,2003年和2004年引进的《猫》、《音乐之声》以及2005年的《剧院魅影》后,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剧在2006年推出,是摆在上海大剧院院长方世忠及其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最后的论证,决定引进《狮子王》。

除了胆量,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对市场深刻的预见和洞察能力,特别是这样一次大的风险和考验:其一.此时《狮子王》正值大红大紫之时,要价惊人:一个亿人民币。尽管最后成交价是6000多万人民币,但还是给剧院增加了不少的票房压力,资金风险很大。其二,音乐剧在中国可以说是一项新鲜事物,尽管狮子王在其他地方演出票房收入不错,但是能否在中国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并且在中国,人们对音乐剧的消费习惯和认知并不像欧洲国家有长久的历史。

来自资金的风险加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风险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压力下,方世忠院长坚定地看好《狮子王》,认为它无论在创意、舞美设计,还是整个的故事情节上,都是一部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一认知,成为后来音乐剧成功的关键。

借力造势 另辟新径的商业运行模式

音乐剧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如果说2002年引进的《悲惨世界》,成功解决了观众对音乐剧的认知问题,那么2003年和2004年引进的《猫》和《音乐之声》,就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解决了音乐剧运营的品牌问题。自此,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剧开始认识到,大剧院是最好的合作伙伴。2005年《剧院魅影》又解决了一个市场运营能力问题。而《狮子王》,要解决的则是音乐剧运营的商业模式问题。

在过去的音乐剧运作中,上海大剧院一直都是自有资本在运营,这样既面临市场的压力,又有着现金流的压力,双重压力下大剧院总是小心谨慎,步子不敢迈大、迈快。

这次上海大剧院摈弃传统的经营方法,借用外力,从银行贷款4000万,利用小资本,利用自有品牌吸收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运营,投入的自有资金减少了,风险也相对来说大大降低了,有强有力的资本做后盾,也保证了《狮子王》的一路绿灯,大气又有霸气,从而产生了轰城之势。

系统传播 品牌综合推广

有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传播宣传方面,与以前相比,《狮子王》一改以往单一的传播模式,在宣传方面下了大手笔。结合以前与客户的谈判经验,在新闻宣传方面更加体系化和系统化.形成了完整的品牌推广方案。

《狮子王》的宣传可谓“海、陆、空”全方位、立体传播:上有高架宣传,下有地铁,有公交、有出租,高档社区、酒店,无孔不入地渗透上海的每个角落.品牌互动,宣传渠道共享。一时间,整个上海到处可以听到《狮子王》的声音,到处都可看到《狮子王》的画面,大家都知道,《狮子王》就要来了,此时,狮子王成了今年暑假大家嘴里的时髦词,并且成为重要的媒体事件和社会事件。

而这次广告语也高调突出这样一个事实:英文版的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是亚洲首演,如果这次不在上海看到,错过了这个机会,今后要在亚洲看到英文版的音乐剧《狮子王》要十年以后。“英文原版”、“亚洲首演”、“十年后”……看到这样的广告语,相信无论谁都会心动。

其实,从这几年的媒介事件如“超级女声”等等,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广告思维模式已力不从心,而新的整合式的、系统的广告模式,大创意、大营销的时代已经到来。

创意经济创造奇迹

除了产品的外力作用外,其本身的魅力也令人惊叹。《狮子王》故事情节动人,该剧故事家喻户晓,灵感来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背景搬到了非洲大陆,故事从小狮子辛巴的冒险旅程开始,讲述他如何经历磨难,接受长大成年和未来成为国王的责任。“这是一个浪子的故事,讲述辛巴跋山涉水,应对和攻克难关,最后发现自我”。

“亲情——爱情——友情”的主题老少皆宜,不只把儿童当作讲述对象,而是“适合各个年龄段观众欣赏”,各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个故事会让任何时代、每一代人都产生共鸣。舞台《狮子王》讲述的不仅是辛巴,而是关于人的成长的故事,家庭、社区。犯错误、接受责任。”

丰富的视觉符号享受,无限想像力的舞台效果。音乐剧展现了和电影中截然不同的波澜壮阔且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效果。震撼人心的音乐故事以及生动逼真的丛林效果都是该剧的亮点。和传统音乐剧着力刻画人物不同,该剧角色全部是动物,演员在剧中都会戴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饰物和道具,亦幻亦真地讲述童话世界中的故事。该剧为此制作的各种木偶道具超过232个,据说要用3架波音货机,33个集装箱才能装得下。

舞台视觉上,借助面具和木偶,演员装扮成“半人半兽”,舞美工作组曾试着用装有电子眼的动物面具来遮住表演者的面部,但遭到了导演茱莉·泰默的坚决反对。她宁可让面具悬空,也不愿意演员假扮成真的动物。演员和道具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泰默讲述的《狮子王》故事中,所有角色既是动物又是人类,具备双重特性。每个人身上都有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双重属性,人和动物有时候在本性上差别很小,这样的符号形象既具有视觉感染力又寓意深刻。

这种独特的表达,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创意,美丽的故事,同样有最丰富最精良的符号表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传播者和被传播者间达到了很好的沟通。

《狮子王》整个剧中基本上三分钟给观众一个惊喜,很好地把握了节奏。更重要的是,它很好地进行了世界品牌的本土化传播,在上海的演出中,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上海的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元素或者一些代表上海的元素,比如在台词上,“老鼠爱大米”、“襄阳路市场的旧布帘”等等,这些上海观众都感兴趣的事物,成功地拉近了“来自百老汇”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共鸣。

商品经济 篇7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商品经济 篇8

此后曾经是诗坛圣地的象牙塔, 80年代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诗歌创作或朗诵活动。而当下的高校中兼职以及为将来就业而准备的各种培训讲座大行其道。曾今蓬勃发展的诗歌刊物纷纷停刊倒闭。

而敏感的诗人早已洞穿了物质至上时代症候的可怖。90年代初, 诗人王家新在《转变》中写道“季节在一夜间彻底转变你还没有来得及准备风已扑面而来……仅仅一个晚上/一切全变了/这不禁使你暗自惊心/把自己稳住, 是到了在风中坚持/或是彻底放弃的时候了。”不止是一个诗人陷入这样的深刻的迷茫与困惑。这是一代诗人共同的精神困境。而这既是征兆, 亦是挽歌。90年代的序幕才刚刚开启, 海子、顾城的诗人的人生却已落下了帷幕。据不完全统计,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有包括戈麦、方向、昌耀等大大小小在内的十多位的诗人自杀身亡。这种特定场景下的诗人之死, 犹如光明灿烂堕入深渊。这也成了90年代沉寂诗坛中最为轰动与悲哀的事件。

而活着的诗人呢?“许多高声朗诵惯了诗句的嗓子, 正用亢奋的语调谈论着钱的家族:外汇、股票、债券……不少写诗的朋友, 下海的, 改行的, 从爬格子的书生变成了老板和经理”。这些诗人已经告别诗歌, 又从事精神生产转向了从事物质生产。

继续坚守诗坛的诗人也面临着时代的困局和自身的困境。金钱的诱惑不但是人性难以克服的弱点, 也成为了是个生存的现实条件。诗人原本纯净的性灵, 也无可避免地在商品化社会的五彩斑斓中染上花斑。诗人不断将诗歌收缩到一个狭小的范围。“口语化”“戏剧化”“反讽”“叙事性”都是当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探索。读者群的严重缩水, 却使得即使是一些稍有建树的诗歌理论90年代的诗歌顶多是热门的话题——圈内人熙熙攘攘, 与诗人之外的人而言却是事不关己。

面对着商品经济的强势冲击, 知识分子缺乏独立人格的缺陷再次暴露。诗人往往以“抱团”形式存在。以此求得恶劣诗歌生存环境下的庇护。然而, 这也构成了试探中充满江湖习气的帮派纷争局面。在社会追求物质风潮下的, 诗歌存在与发展这样有效命题就在这种江湖气的纷争中陷落了。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盘峰论坛”上, 两派诗人尖锐的论争达到白热化局面。而在此之后的“99龙脉诗会”中, 在“盘峰论坛”上被指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一派竟全部缺席。整场论争中有意无意弥散出的“江湖帮派”气息, 使论争没有新诗理论和创作上的自觉与清醒, 反倒将非诗因素的个人攻击等加以渲染。而这些杂乱的争斗经过商品经济环境下, 大众媒体的渲染, 使得诗歌更为大众说轻蔑与不屑。

80年代是新诗发展的黄金时期。拨乱反正后稳定的政治环境, 与十年浩劫相比日渐好转的国民经济, 还有全社会性的思考氛围。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却比预料的短暂。90年代以后以诗歌为首的纯文学门庭冷落。消费主义盛行下的娱乐消遣性的读本倍受追捧。相比之下, 当下诗歌已经没有了当年对商品经济危害的敏感, 而是变得习以为常, 或麻木或顺从。诗人也不再被当作精神知识分子受到崇拜和尊敬。财富的崇拜以绝对优势盖过了几乎一切精神偶像。

诗歌似乎成了物质文明进步中的弃儿。尚未成熟就无怙恃可依傍。诗歌的弃儿迷失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

然而诗歌对商品经济大潮的顺应并没有扭转当下诗歌的衰颓之势。近年来诗歌界话题辈出。意图仿效娱乐文学的成功模式凸显刺激, 放肆、大胆并夸张。但即便是诗歌自降身段、哗众取宠也难敌其他文学形式强大的“艺术生产力”。小说这样的叙述性文学形式不但在自身形式上更能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而且还能转换为其他介质上的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剧等, 从而具有高额的商品价值和升值空间。诗歌在消费主义文化市场中, 几乎不具备竞争力。

新诗曾经全面参与了中国的社会文化进程, 也是曾经是国人思想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功用”是在其他文学形式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就在当下社会的有产阶层日渐梳理诗歌这一廉价的张扬生命的形式时, 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却从一张纸一支笔就能书写希望、呐喊生活的诗歌形式灌注了热情。如果说“底层写作”与“打工诗歌”只是诗歌小规模的“荡气回肠”的话, 那么汶川地震诗潮则是诗歌精神的大面积复归。

这样的诗歌创作风潮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构建当下诗歌蓬勃发展道路。但是商品经济中的走失的诗歌或许能够在这些对大众疾苦与现实生命的关照中找到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

[1]《星星》诗刊, 1993年3月号“卷首语”

[1]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3]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 1993 (03)

[4]干天全.论诗歌话语的艺术特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第11期

[5]包兆会·当代口语诗写作的合法性、限度及其贫乏[J].文艺理论研究, 2009 (1)

[6]黎风·对当前几个诗学热点问题的思考[J].文艺评论, 2001 (3)

[7]曾方荣.诗性的缺失与读者的缺席——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整体观照[J].理论与创作, 2005 (06)

商品经济 篇9

英格尔斯 (1966) 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也是一种国民落后思想心理状态。国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思想意识之中, 就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1]我们可以找出太多贫困原因和多种反贫困措施, 但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及贫困之总根源, 是思想观念反贫困及最有效的反贫困对策。2013年11 月3 日至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脱贫致富贵在立志, 只要有志气、有信心, 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2]这里的“志”即人的思想观念或精神。但由于人的思想观念不可视、难以度量, 人们关注的只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贫困的资本、劳动、技术等物质原因, 思想观念原因及思想观念反贫困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为什么长期的反贫困未能使某些贫困地区真正摆脱贫困?回顾、反思和检讨我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历程可以发现, 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 还是扶贫政策的制定, 都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即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主要取决于人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无论生产力在今天的内涵多么丰富, 外延多么广泛, 它的主体始终是人。改革开放、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等措施, 之所以能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究其原因, 就是由于它提高了个人的才能和素质。在以往扶贫实践中, 从政府来说, 就是给钱、给物、立项目、搞开发;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来说, 就是等资金、等项目或者要资金、争项目。这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致使国家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国家援助的科技人才、扶贫资金、扶贫物资及国家制定的扶贫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甚至所有的扶贫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因此, 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就显得惨白无力, 其结果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反贫困行动, 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助长了贫困地区及人口对国家和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如“新邵贺贫”。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扶贫攻坚以后, 人们发现离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贫困程度不是降低, 而是加重了;贫困人口不是减少, 而是增加了;贫富差距不是缩小, 而是拉大了;脱贫成果难以巩固, 返贫率高。截止2012 年底, 全国有14 个连片特困地区, 832 个国贫县、片区县, 12.9 万个贫困村, 按照新国家扶贫标准2300 元, 我国贫困人口增至1.28 亿人。[3]这说明, 人们还缺乏对贫困原因进行追根溯源的探析, 缺少对扶贫方式最有效的探索。

人力资本理论以劳动力缺乏文化、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素质解释贫困的原因, 但未把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纳入人力资本范畴, 忽视了对劳动者思想观念素质与经济发展、贫富相关性的考察, 忽视了贫困者自身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对于消除贫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伟大作用。其实, 任何一种扶贫政策都应有助于激发贫困者通过其自身主观努力去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观念扶贫有助于增强贫困者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有助于建立贫困者自我脱贫的长效机制, 这乃是检验一切扶贫政策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而不能让贫困者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放弃自我主观努力。我们并不反对国家或政府物资、资金、教育、科技、文化等扶贫政策措施, 但过多的单纯的物资或资金扶贫援助, 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反而会产生某些副作用。如今, 一些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方式, 躺在贫穷的“温床”上, 眼睛只盯在向国家要钱要物上,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奋劳作的精神丢了。1995 年5 月18 日《经济参考报》刊载一篇文章, 大意是说甘肃省渭源县杨庄乡有一个贫困户, 乡里救济他一头牛, 他想花钱, 就把牛卖了, 买了一只羊。不久, 又把羊卖了, 买了一只鸡, 这样既有钱花, 又有蛋吃。后来, 蛋吃完了, 鸡也宰了, 家里贫困面貌依旧。他却不慌不忙, 心安理得地说:“反正共产党不准饿死人”!文章指出, 贫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贫困者思想和精神的崩溃。文章最后呼唤:贫困户, 挺起你的脊梁!振作你的精神!因此, 治疗贫穷的良药绝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外部援助是有益的, 但也可能是有害的, 因为它会消磨人的意志、斗志, 使人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克拉克指出了政府福利扶贫政策的某些弊端, 他认为:“政府许多帮助穷人的做法实际上是使贫困和不平等永久化。与现代福利国家相联系的社会扶贫福利项目常常只起到了抚慰低收入者心理和防止社会失序的作用, 政府福利扶贫项目是损害少数民族自主精神、造成代代相传的依赖感的罪魁祸首”。[4]

究其原因, 是由旧社会形态、文化传统传承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 在深深支配人的行为, 抑制着人的智慧和潜能, 决定人的其他一切方面素质及能力的发挥, 并且是物资、资本、劳动、知识、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可见, 贫困的根源已不是一般的“物”, 而是人低下的思想观念素质。对此, 经济学家有许多论述, 梁小民指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经济发展水平, 而是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约束正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实, 西部许多地区在自然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都比东部条件好, 但却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这首先在于人思想观念的不同。思想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实际上的发展, 这也就是精神变物资。”[5]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的郎咸平教授2007 年6 月在长春为企业界精英讲解“企业战略与行业本质”时指出, 东北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思想僵化。他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就要知道这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往有专家认为东北最缺少资金, 也有专家认为东北缺少有竞争力的产业, 还有人觉得东北缺少技术和人才, 我觉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认为东北最大问题是思想非常不解放, 甚至僵化。常常听到东北的一些企业家问:现在最有潜力的行业是什么?东北三省哪个城市最具竞争力?我认为, 这个世界上常有夕阳思维, 却少有夕阳产业。只要思想解放, 思维创新, 东北就能振兴”。[6]克拉克指出:“贫困和不平等根源在于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心理素质。一些人意志坚强胆子大, 另一些人聪明而富有创新精神, 还有一些人消极而迟钝。正是由于这些人性中普遍的固定品性, 产生了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等级制的社会关系和其程度相对稳定的贫困及不平等”。[4]273

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劳动力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 人的文化、技能、健康等素质最终要受其思想观念素质的制约。在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 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素质。我们可以找出太多的贫困原因, 但人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是贫困之总根源。减少或消除贫困的方法很多, 且各种方法的成本、效果也不一样, 但思想观念扶贫是成本最低成效最显著的一种扶贫方法。因此, 新时期反贫困实践, 不仅要注重物资、资金、技术、教育等反贫困, 而且要通过农民自身思想观念素质的现代化, 注重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意识, 重视观念反贫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西部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 既有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落后、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 更有西部地区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的主观原因。要在西部地区发展市场经济, 缩小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就必须使西部农民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从小农经济思想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意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树立崭新的市场经济意识, 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培育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二、商品经济观念促进农户脱贫致富的机理

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支配, 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从而导致相应的贫富和经济发展结果。农民商品经济观念促进农户脱贫致富的机理是:思想观念上, 农民“无商不富”、“经商做生意”、“投资办厂”、“赢利与盈利”、“竞争与风险”、“成本与收益”、“利率与利润”、“投资与创业”、“以钱生钱”等商品经济观念 (或市场经济观念) 。行为上:农户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影响及结果:主动参与社会分工, 为交换、消费者、市场、社会而进行的生产以及专业化规模化 (扩大化) 生产, 有利于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 获得比较利益, 形成规模经济, 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交换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一种节约与效益机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通过市场交换参与社会分工, 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生产者之间应遵循“两优取其重, 两劣取其轻”的社会分工原则, 实行专业化生产, 即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即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 。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产品交换,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交易双方的生产成本, 增加产量和收入, 对交易双方都有利;而且, 交易双方通过分工所创造的利益, 通过市场交换, 可使所有的市场交易参加者都受益。斯密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指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 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 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为了自身的利益, 应当把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别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 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 即其一部分的价格, 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其他物品。”在市场开放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背景下, 有利于农户获得就业、市场 (销售, 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 、成本、收益等经济机会。

反之亦然, 农民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观念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机理是:思想观念上, 农民商品经济意识或市场经济观念缺乏, “重农轻商”、“自给自足”的农本主义小农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比如, “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种田为吃饭”、“种菜为吃菜”, “栽树为烧柴”, “养猪为过年”, “养牛为犁地”, “养鸡养鸭为改善生活”等观念正是这种田园式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行为上, “重农轻商”、“自给自足”的农本主义小农思想束缚着农民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行为。一是农产品自给自足, 即不为市场生产。二是农民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 进行着单一的狭小规模 (“小而全”) 的传统农业生产。三是采取“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形式。影响或危害:一是农本主义小农经济的实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非交换的经济形态, 它使得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成本很高, 根本不可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张培刚先生认为, “工业化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为前提的, 但在传统思想中体现的农业文明却是“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意识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中国素称‘以农立国, 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直生活在农村, 农业不但是一种产业, 也是亿万农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相应, 历史上长期形成了‘农本主义’思想和‘民以食为天’的信条。由于以农为本思想, 因而崇本抑末、重农轻商;加上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严重隔离, 所以商业活动很难开展, 市场很难建立, 致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份直到今天在农村中仍占很大比重, 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及配置受很大限制, 社会生产成本很高”。[7]二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男耕女织”家庭分工的实质就是对男子和妇女职业与工种的限制, 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大生产的发展。刘易斯指出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危害, 他指出:“在某些原始社会里, 除了在家里或在自己的地里之外不允许妇女干活。这就提高了每个家庭的自给自足程度, 从而减少了贸易与专业化的机会。经济增长与妇女的工作由家庭转到市场之间紧密相关的确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习惯要求妇女只能在家里干活, 或者, 她们在家庭之外工作时只能当家庭保姆和打字员, 或挤在某些很有限的工作范围内, 那么, 经济增长就会受到限制。增加社会产品最快的方法之一往往就是开办可以提供妇女能胜任的轻松工作的工厂;许多缺乏男劳动力的社会发现这是进一步扩张的机会。这不仅可以直接增加产量, 而且还可以间接增加产量。”三是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 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使劳动者的成果附加值极低且仅够满足家庭生活消费需要, 可用于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非常有限, 不能为农户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即不能形成“规模生产, 规模效益”。四是自然半自然经济使农户家庭处于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 与外界交往甚少, 在遇到灾害时, 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很容易造成农户家庭的自给不足或贫困。[8]

三、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观念培育的内容及途径

一是培育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西部农村由于受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 加之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造成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发达,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因此, 必须破除小农经济意识,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实现农民与市场经济接轨。二是培育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西部农民缺乏对市场前景的预测, 不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 加之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 精加工程度低, 产品附加值低, 即使其产品进入市场, 也往往因供求矛盾, 而导致效益不高,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 要高度重视农民市场竞争意识的培育, 准确掌握商品供求变化和价格行情, 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自觉投向效益好的部门或项目,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三是培育农民市场风险意识。培育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 就是要农民自觉地在机会与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并作出抉择, 准确捕捉和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 自觉地寻求市场机会, 化解市场风险, 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 合理配制资源, 避免或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以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四是培育农民市场约束意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要发展西部农村经济, 就必须培育农民的市场约束意识, 使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 接受市场法制的约束。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观念培育的途径, 转变西部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思维, 树立市场意识, 既是一个自发过程, 也是一个自觉过程。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宣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板报、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 使他们逐渐掌握市场经济基本规则, 增强商品经济观念, 树立市场意识。二是政策引导。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对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倾斜, 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 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和经营,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三是利益驱动。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 通过多种渠道,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在利益, 让其亲身感受到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使他们树立发展市场经济的信心, 最终形成市场意识。四是典型带动。通过对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典型事例的树立、扶持, 以激励贫困农民向他们学习致富实用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 促使其市场经济意识的尽快形成。五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在引进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发展西部农村经济的同时, 又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 使西部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梳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经营理念。再通过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三资”企业中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促进西部广大农民逐步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参考文献

[1] (美)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3-4.

[2]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 2013-11-6 (1) .

[3]习近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3:55.

[4] (美) 克拉克.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第2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220-223.

[5]梁小民.小民谈市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74-75.

[6]秦其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农户家庭贫富[J].当代经济科学, 2008 (2) :66-67.

[7]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88-132.

商品经济 篇10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趋势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必须认识到消费心理对于当前消费影响的表现和作用。当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消费过高,很大程度上是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必须走出消费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影响消费的几种心理及其作用。

一、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及表现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目的和归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过去简单的货币消费发展到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等多种形式。消费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许多消费误区。

个人消费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的高低。但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消费心理影响的,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服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意见的心理现象。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做同一件事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上,往往是消费没有自主性,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到他人行为的带动,消费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如追求时尚、追赶潮流、追随偶像去购买商品。这种心理在学生消费行为上突出表象在服装上,有许多学生看别人买,他也买,不断去追求时尚,造成很大的浪费。例如少数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可看到同学用好手机,就害怕自己用普通手机被人看不起而追求高档次。从我们的调查来看,高一新生中,用1 000元以上的多功能手机的学生在50%以上。

(2)求异心理。求异心理是一种独创、好奇,不愿循规蹈矩,乐于别出心裁,喜欢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心理特征。这种心理表象在消费上是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穿着打扮讲究与众不同和新奇,有的连学习用具都要个性化。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奇装异服、与众不同的各种用具等。据我们对女同学的服装调查来看,一个班级的女同学服装多样化和新奇化的占50%以上。在购买服装时,她们都千方百计地去追求新奇。

(3)攀比心理。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自己高水平的一种炫耀心理。这种心理促使人们在物质享受上向高标准看齐,当这种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在学生中表象非常突出,有些学生在攀比心理的促使下,在服装上向名牌看齐,在吃喝上向广告看齐,在娱乐上追求高标准,在人情消费上成人化。有一个刚从农村转来的高二的学生,父母在城里做点小生意,家庭条件并不好,可看到有的同学们穿名牌、用名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多次要求家长帮他买这买那,后来他的家长找到学校,老师才知道他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及时教育和引导,才使这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的攀比消费心理给家庭带来的压力。

(4)求实心理。求实心理是一种不注重形式,只讲究实际有用性,讲究实惠,看重的是事物的使用价值,认为有用性是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动机。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看重的是商品的实际效用,希望商品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维修方便、服务快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商品。这一消费心理在中学生中还是比较少的。

二、消费心理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影响

人的消费行为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不同的消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和结果,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消费的结构和社会的生产。但对消费的作用不能简单地把每一种消费心理归结为是好的心理还是不好的消费心理,每一种消费心理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这种消费心理能引发一种消费行为,带动某种消费而形成消费的趋势和潮流,但另一方面,也有其消极作用,不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

从众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的趋势。使商家不断改进商品的形式有利于商品质量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发展,这是积极的作用。但盲目地从众随大流去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这种情绪化的消费会造成商品的虚假流行,使商品产生和发展的周期太短。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浪费,对于社会来说,也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实际上,消费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在主流上有利于商品创新,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使产品的不断更新,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展示个性的风采。但求异心理由于过分地追求与众不同,不考虑社会的认可,使部分商品缺乏市场,造成时尚商品的价值性高,形成很大的社会浪费。求异心理的消费一方面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消费浪费,带来过重的消费负担。

攀比心理在不同的程度上也能促使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社会购买力。但由于没有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偿还能力,为了撑面子、讲排场,没有支出计划,会形成过度消费,给个人和社会生产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消费心理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增加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求实心理是一种避免盲从的理性消费。能根据自己和社会生产的实际去选择消费,有利于形成比较固定的商品生产,有利于形成品牌商品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但这种消费心理也会导致过于节俭,不利于扩大社会消费能力。

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 篇11

从理念来看,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都来源于社会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大家都知道,“自由”是一个富有战斗性但含义十分模糊的词。洛克曾说生命、财产、自由三者,均为人所不能放弃的权利;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期间曾揭示“四大自由”。就个人而言,自由乃是一种“选择的权力”,这一权力的大小,以其可以选择的范围来加以衡量,或者说,以其在“想做”的事情中所“能做”的事情的多少来衡量。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是对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组织和自然人而言的,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排他性,即某人在行使某种权利时,不容许别人也行使同样的权利。比如某人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车辆,而不容许他人未得许可而任意使用;二是相对性,即某人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使车辆,但不能以此妨碍他人的交通。为了避免个人行使自由权的冲突,政府必须在法律上加以种种约束或规定,例如财产权、契约权、继承权等。一方面对个人拥有某种权利加以适当保护,以排除他人的侵犯;另一方面也对拥有这些权利的人加以适当的限制,以免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人们有经营商业的自由,但不得贩卖违禁物品;人们可以有出版、结社的自由,但不得藉此从事破坏性的活动等。另外国家还采取法律以外的途径来保护经济弱者的自由,如加强劳动市场管理,保护工人就业自由;扶植中小企业,促进市场自由竞争等。

显然,经济自由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福利的增加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经济的自由,没有微观主体分散决策的自由,没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自由,就不可能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然而,经济自由作为一个良好的理念,在实际实行中却会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关系复杂。经济自由包含一切活动的经济自由在内,而这些活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甚至也与经济以外的自由发生密切关系。其次是难以衡量。自由只是一种个人(含经济人)可以“选择的权力”或是可以“活动的范围”,这一权力或范围是很难以数量来加以计量的。最后是不便于比较。即使某人的自由受限制,导致另一人的自由扩张,但我们仍无法对二人享受的经济福利加以比较。所以,米瑟斯在其自由主义的政策讨论中,他极力回避了这些难题,而只强调一种不客观的决定自由,好像整个世界的资源都是极其丰富的,因而不存在也不会有矛盾和冲突;如果有,就只好让古老的丛林规则来解决,从而破坏了自由主义的基础——价值的源泉在于社会所有个人的价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确定的个人价值是无法得到的,所以,较为现实的方法是用某种方法和程序来求得一个近似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发现先验的理论只有结果,而不能确知如何去实现结果。

和“自由”一样,“民主”也是充满美好感情的字眼,但民主更多的是一种运行机制和程序,所以,不能只把它当作一种投票规则和选择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社会公正和平等),是一种真正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肯定。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一书中认为,“为真正民主理论提供基础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把个人看作价值的唯一来源。假使存在或根据推测存在非个人主义的价值来源,民主政治程序最多只成为探明此种独立价值的一组可能有用的工具,不比其他几个可供选择的工具更有效率。”所以,起源于政治民主的“经济民主”并没有否定作为经济自由基石的个人价值,而是更为丰富了其内涵。从宏观层次上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社会给予个人或经济组织以平等的机会和创造这种平等的过程和规则,如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反垄断法规等。很显然,这些做法为自然人和经济人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使他们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能自由地发表其见解、维护自身权益,而不必害怕得罪某一利益集团或个人而失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那么微观层次上的经济民主是什么呢?主要体现为经济组织内部——企业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参与和权益分享,以及在特定的所有权依存状态下利益相关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后福特主义、再造工程、团队合作精神和鞍钢宪法等。崔之元在《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一文中认为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与后福特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所强调的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是鞍钢宪法所代表的一种思想。从经济学上分析,鞍钢宪法与团队合作精神一样,它们都只注重于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民主与合作,实际上相当于委托人对原来经理、主管等天然代理人权力的一种削弱,将这部分权力让更多的人(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等)分享,以求得更好的经营管理方法,制约经理人员权力过分扩张所可能产生的败德行为;而后福特主义则包含更为深刻的内涵,对企业所有权的改革,即让工人拥有一定的股权(更确切地说是剩余索取权),以求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更好地对称,降低股东(实际上是大股东)的监督费用。当然,这种剩余索取权的来源或许就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承认。另外,崔之元还谈到了生产线上的改革,汪丁丁认为是对技术分工的否定,而崔之元试图用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区别来解释。我们认为,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是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就以环岛装配或在同一个部件的生产组里不再强调按斯密传统的专业固定的工序分工为例,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而工人和技术人员只有了解这一产品或部件的全部生产环节或所有性能才能做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虽然有些环节。确实不属于一种技术,但从知识角度分析,大多数是类似的或易于掌握的其他技术,它们属于该组生产者的共同知识。因此,这种对局限于生产某个产品或零部件范围内专业技术分工的突破,我们以为叫做“知识分工”更为合适。

商品经济 篇12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一般来说, 经济的稳定是建立在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的, 但是经济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就一定稳定。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单纯性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带来经济的稳定, 但同时也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 所以说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经济的稳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 人们一直都认为经济的增长就会带来经济的稳定, 所以只是注重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增加, 这就导致经济发展的后期出现了很多无法避免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 进一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说贫富悬殊太大, 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等等问题。下面我们就主要分析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稳定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虽然说经济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的发展, 但是没有经济的增长也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人们只是单纯的认为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 只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就可以了。所以只是一味的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忽略了政治、社会等其他的因素。在二十世纪中期, 以实现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已经收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甚至联合国都认为只要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一定量的经济援助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 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这种思想影响的时间是很长的, 在二战后期, 发展中国家也接受了这样的说法, 开始探索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 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虽然这样的做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但是却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甚至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 比如生态的破坏、社会的动荡、贫富的差距等等。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国际格局和政治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导致了联合国提出的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失败了。这时候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现了经济的增长率下降并陷入了债务危机之中, 这些国家的经济主要是靠国外的拥有产权的公司出口产品来维持的, 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对内部的经济结构和制度进行变革, 导致了国内的人力资源, 生产技术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时候突出的现象就是经济部门的也没有实现经济的增长, 人民也没有得到公平的社会分配, 只是个别人获得了经济上的暴富, 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下。通过这些也反映出经济的增长并一定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一实现经济的发展为目标, 并积极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 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 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 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 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2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就一定稳定, 社会的稳定所包含的因素是十分多的, 而经济的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还包括社会的政治体制, 社会改革等方面, 如果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多的负面因素。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 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的稳定性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会的稳定既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也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最终的表现形式则取决于这两类影响谁占上风。通常情况下, 我们可以对这两类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控制, 人们希望可以通过经济的增长来促进人类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属于一种正向的引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就是实现经济的可

3 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 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 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 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 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 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 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 应达到生态持续,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 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 是经济持续。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质量, 优化配置, 节约资源, 降低损耗, 增加效益, 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 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三是强调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 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 必须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 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 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总而言之, 社会的稳定是建立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大力的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把社会的全面稳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的稳定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 经济的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我们应该注重这三者之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2]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2]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

[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37-38.[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37-38.

[4]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440.[4]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440.

[5]胡鞍钢, 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 2006, (4) .[5]胡鞍钢, 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 2006, (4) .

上一篇:礼仪素养教育下一篇:教师成长与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