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

2024-10-29

新信息环境(共12篇)

新信息环境 篇1

用户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行为是近三十年来国外图书情报界关注的热点。用户的信息行为是指寻求他所需求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需求表达、信息获取、信息利用等行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千差万别, 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用户的信息行为也复杂多变, 所以, 本文从用户信息需求、心里动机、信息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 找出规律。

一、用户信息需求

需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是人们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事物的体验。人的具体需要以一定客观现实为条件, 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 即在一定社会和教育要求下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一般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理想和信念等, 这些需要形式都可以直接地转化为信息需求。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现有的知识存储不足以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或问题, 不足以解决某一理论或实践领域的矛盾, 不足以填补某知识领域的空白时, 信息需求便产生了。

重视用户需求, 重视用户研究, 研究不同类型、不同情境下的用户需求[1]。由此可见, 用户信息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 信息需求的全面性。

由于每个用户都承担着个人的、组织的和社会的多重角色, 包括信息咨询在内的内在需求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在现代社会的网络环境中, 用户愈来愈需要为其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并且来源广泛的信息。所需信息以会议文献、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专著等为主[2]。

2. 信息需求的叠加性。

用户的生命空间严重影响其信息需求。空间里的经验、知识、观念和思想等形成个体的经验方式, 其本身既是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的产物, 同时也是对新信息的需求动力和选择评价标准。不同的活动空间提出各自的需求, 所有的需求具有密切的联系, 甚至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

3. 信息需求的阶段性。

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 人的生命是一个单向的不可逆过程, 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 在生命成长的不同时间段里, 信息需求往往表现出固有的模式和特性, 这些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渐进式的转变。

4. 信息需求的隐秘性。

出于各种原因考虑, 用户的信息活动并不具备完全开放的社会公共性, 在传统的咨询方式中, 用户无隐秘性可言, 很多用户选择自己查找资料, 避免与咨询人员的接触。数字环境中的咨询服务改变了这种状况, 匿名形式的交流替代了面对面的活动, 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由工作人员控制局面的拘束。

5. 信息需求的动态性。

在传统服务模式下, 咨询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咨询, 相当于用户指南, 主要回答使用图书情报机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二是辅导咨询, 主要回答用户需要查找的文献信息资源的线索途径等问题;三是专题、课题咨询和课题跟踪服务等。网络的发展以及服务对象的扩大使咨询服务所提供的内容应该突破以上三个层次, 如针对个人兴趣的阅读指南、选择学校、更换工作等生活所需的信息, 以及文献研究成果、供决策参考的方案、研究报告等, 这些动态信息的需求也占一定的比重。

6. 信息需求的集成化。

由于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及信息技术利用的分离状态, 传统的咨询服务中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按个别需求的形式进行, 用户对信息客体、对检索工具与系统和对各种信息服务等的需求往往也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和分布状况, 使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按主体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

二、用户心理动机

用户信息需求行为是非物质性的, 它是一种精神需求, 用户在这种精神需求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不平稳的心理状态, 如用户的个性心理、价值观念、信息咨询意识等都综合地影响着信息咨询需求心理, 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心理特征。

1. 用户的价值心理。

用户的信息咨询需求都有较强的个性色彩和特定的目标, 其满足程度同用户自身的价值观念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并在用户需求中支配用户的需求行为。因此, 价值心理是用户为满足信息咨询需求而选择信息的心理基础。它在信息咨询需求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依价值而行。只要是以自我价值为标准, 进行自我审视判断, 任何一位用户在查找信息时, 总是希望获得最有参考价值的有用信息。他们总是力图以最小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3]。这里的“有用”完全是个人的认定。这时用户的心理反应是:对越有用的信息, 其要求就越急切, 查找态度越认真, 查找行为也越积极。可见, 价值是信息咨询需求满足的主要依据, 也是为此而产生一切信息咨询需求活动的驱动力。二是唯价值而行。有些客户过分注重信息价值所形成的价值心理, 这是建立在价值万能的基础上, 导致价值行为有较大的偏向性。在信息咨询需求行为中表现为:对自己误认为无价值的信息进行排斥, 利用单一的标准断定信息的取舍。这在信息选择中是不可取的。因为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作为知识, 其价值不能以个人标准来简单评价。过分强调价值心理, 对于积累知识、汇集经验是极不利的。因此, 我们需要恰如其分地发挥价值心理的作用, 并产生应有的信息咨询需求, 进而表现出适当的信息行为。

2. 用户的求便心理。

齐夫 (Zipf) 最小努力原则, 即用户的行为遵从效率准则, 希望在信息需求满足的前提下用于获取和吸收信息的工作消耗最小化。人们在解决问题时, 一般要求找到一个比较便捷、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 这就是方便心理。反映在用户身上, 表现为用户在利用信息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 手段简便, 容易获取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讲, 用户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手头现有资料。其次, 用户才想到利用咨询机构。因此信息用户在信息活动中尽量避繁就简, 弃难从易, 选择那些方便、易用、可行的信息[4]。而当用户利用咨询机构时, 也是首先到其最熟悉、认为最方便的部门去查找 (如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等信息机构) 。与此同时, 用户在利用信息时还比较注重符合自己的习惯, 也就是方便适用的信息将得到优先而大量使用, 如用户在阅读文献时, 当有外文原文和译文时, 首先阅读译文。这些体现了用户利用信息咨询的求便心理。

3. 用户的求全心理。

用户总是希望咨询机构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特别希望咨询机构尽可能完整地提供他们所从事的或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内的各种信息, 总是希望咨询人员提供的相关信息尽量全面, 并且可以通过不同手段、不同途径同时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而且, 还希望咨询机构具备齐全的服务设施, 如计算机检索系统、复印机、缩微阅读机等。

4. 用户的求新心理。

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求新心理表现为: (1) 信息资源的选择上, 以追求信息含量大、内容新为主, 因此, 期刊目前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2) 在各类型信息的利用上, 反映出追求多项并举的特点, 他们不仅利用文献信息, 而且还注重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和实物样品。 (3) 信息的时效性上, 更加注重信息的时间性, 要求提供的信息时效性强、时间间隔短。现代咨询用户的需求心理特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很难用某种固定模式去加以概括,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调查、分析和研究, 才能有效地去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

三、用户信息行为

信息行为 (Information Behavior) 是指与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有关的人类行为, 包括主动的或被动的信息查询行为和信息利用行为, 还包括面对面的交流。

1. 从信息需要到信息行为的发展过程。

用户信息行为是在用户信息需求的动机下寻求信息的过程, 信息需要发展到信息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期间必然受到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影响。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行为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 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4]。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关系突出地表现为二者是互逆发生的。尽管用户的信息需求不尽相同, 从信息需求到信息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相同的。用户信息行为是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条件做出的反应, 是建立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基础上, 历经信息查寻、选择、搜集各过程, 并为用户吸收、纳入用户思想库的连续、动态、逐步深入的过程[5]。

2. 从信息需求行为到信息需要的回归过程。

一方面, 当信息用户获得所需信息后, 会因信息需求的解决而提供对问题本身和信息意义的认识, 从而使更多过去未意识到的信息需要转化为信息需求行为, 使更多的潜在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信息需求, 直至全面满足信息需要。另一方面, 信息用户往往也会因信息需求的解决而得到满足, 不再提出新的信息需求。

摘要:本文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入手, 提出了信息需求具有全面性、叠加性、阶段性、隐秘性、动态性和集成化等特点, 分析了用户信息行为的心理动机, 总结了用户信息行为与用户信息需求的互逆性的特征。

关键词:信息环境,用户,信息需求,信息行为

参考文献

[1]邱明辉.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0 (3) .

[2]胡昌平.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 (1) [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6) .

[3]袁园.经济学视角的网络用户信息选择行为分析[J].情报杂志, 2009 (8) .

[4]曹梅.略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演进[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 .

[5]白海燕.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 2002 (1) .

新信息环境 篇2

国庆佳节将至,微软迎着喜庆的气氛,又获得一枚沉甸甸的果实,微软成功签约灌南县政府。微软将携手灌南县政府,共同打造灌南县政府高效的内部协同办公环境,助力其顺利实现内部制度落地。

随着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倡廉反腐的决心与建设,政府部门纷纷将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政府提上了日程,灌南县政府也积极响应。灌南县政府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平台,来规范日常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效建设党政机关高效办公环境。

在深入对OA市场了解后,灌南县政府决定牵手微软OA,因微软在政府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口碑,且拥有专业的政府行业解决方案。在随后与微软团队的接触中,微软人诚恳、务实的态度更是让灌南县政府放心地将次重任委以微软。

微软团队在深入了解灌南县政府实际情况和需求后,倾心为其搭建一个高效的协同办公平台。

借助微软公文管理,灌南县政府将实现内部公文管理电子化,由电子行文代替手工行文,解决公文传递慢、成本高、不及时、不同步、办理情况不易于跟踪、办理意见不利于查阅等问题;工作汇报,领导层可以查看自己的汇报以及下属的汇报,从而对下级的工作情况更清晰,极大的改善政府部门管理情况;日程安排,解决因领导工作繁忙而迟迟得不到处理的问题,还能有效的帮助领导安排日程办公。

新信息环境 篇3

1 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依然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这些年中,虽然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高考科目中却并未涉及这一科,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这就导致学校与任课教师也一直将信息技术课程看作“副科”,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常常被边缘化。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既然信息技术教育与升学率并无显著的关联,所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明显不够重视,并且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量偏少,也未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二是正是由于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的打击,在这种影响之下,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不高;三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偏重,不能否认还是有很多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的,但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他们只得将有限的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高考科目的学习中,因此,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落后单一,教师的创新活力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有较大的不足,在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依然落后、单一。首先,高中信息教学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严重,丝毫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的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核心、是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深入的体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其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过于固定,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长久以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都未与时俱进,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创新性不足,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枯燥乏味。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时偏少,部分教师为了单一地完成教学任务,将焦点集中在教学进度上,未把握整体的教学质量,创新性不足。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分析

不断强化高中信息教师的教学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全面涉猎知识,信息技术科目即可有效地将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相统一。为了提升教学成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而学校领导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这对于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因素,学校与教师必须要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禁锢,将信息技术教学纳入常规教学模式中。而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把握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主次关系,加强创新性。此外,还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让学生与家长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取得三方的配合,即可为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除了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还要与其他的教师开展合作性探究,而学校也要定期举行备课活动,对教学成果及时地总结与评价,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观念。

继续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之路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操作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这就决定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有效提升教学的成效,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问题,深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工作。比如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竞赛法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配同样的任务,看哪个小组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举行信息技术科技展览,让学生观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注重信息教学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种种教学实践证实,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是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

基于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地位,加强教学互动,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举行不同的趣味性教学活动。举例来说,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走上课堂进行讲解与演示。该种方式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日后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意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极富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因此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收集资料,创新性地开展学习,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开展创造与发明。采用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取得一举两得的效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教育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则必须要加强学习,勇于探索,突破自我,创新性地发展教学,才能为实现学生均衡性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闫素芬.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成功:教育,2013(3).

[2]任晓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3]周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出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

新信息环境 篇4

一、新信息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冲击与影响

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理论的变革

1.1由注重“收藏”到“

收藏和存取”并重, 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涉及文献的选择、用户需求分析、馆藏评价等活动, 主要是文献的选择与收藏, 是一种主要以收藏为目的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文献信息资源激增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的变化, 使图书馆将所收藏的资源提供存取与检索的想法并不多, 从而, 是使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受到了冲击。这里的“存取是个广义的概念, 它既包括采用多种形式记录信息、排序信息的信息存储过程, 也包括通过一定的设备、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技巧从信息系统中快速、准确地搜寻所需信息的方法与过程。因此, 现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仅对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收藏”, 而且还要强调对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存取与保存。

1.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已从注重“拥有”向注重“获取”转变。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传播、检索已成为主流, 用户通过分布式信息系统就可获取远程信息。传统的馆藏建设模式逐渐被抛弃, 馆藏不再是只是传统类型文献实体集合的收藏, 而更多为一个复合概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在注重“拥有”同时, 更加注意用户获取能力, 即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控制能力。

“拥有”与“获取”的新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 并且影响着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

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教授认为, Google的图书馆项目标志着对一个图书馆纸质藏书大规模数字化高潮的到来, 而这一浪潮已经并将继续对出版业、图书馆、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占全部馆藏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每年用于购买数字文献的经费占图书馆全部文献购置费的比率正在逐步提高, 改变着馆藏资源的结构。

3. 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行为和需求发生变化

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目前网络信息丰富多彩, 各种数据库, 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的数据随时更新, 用户更多地通过网络随时能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再一方面, 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用户能够很方便的获取网络资源, 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所见即所得”的信息获取方式, 用户不再满足获取文献线索, 而是要能方便地获取最终文献, 这就要求从馆藏建设的开始环节就要考虑资源的使用和服务。

二、新信息环境下美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美国是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通过对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状况的分析, 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方面有所借鉴。

1. 美国高校图书馆藏书数量较大、范围比较广、质量较高、内容非常丰富

按美国大学图书馆标准规定:“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应具有足够的规模和广泛的内容以满足学校的全部教学需要, 促进学校的科研计划”。根据这个标准,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收藏量都比较大。收藏的种类有:大量的纸质文献资源, 大量的数字资源、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网络资源等。图书在几百万册以上的馆藏的图书馆就有几十个, 如哈佛大学图书馆, 其馆藏种类非常丰富, 拥有图书、过刊, 现刊, 缩微胶卷、手稿、地图、照片、幻灯片、音像资料、讲演稿, 这些文献资源来自世界各地, 语言多达458种, 覆盖所有学科领域。

2. 美国高校图书馆都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特色化建设

美国高校图书馆都比较重视馆藏文献的特色化建设, 这也是吸引社会上学生、学者、科研人员来学校学习进修、任教、开展研究重要手段之一。, 体现着学校的图书馆建设水平的因素之一就是水平高、质量高、特色的图书馆馆藏体系, 这些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以及学校声誉的提高。比如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数量仅次于政府的有关核子分裂的原始档案和资料。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已经成为专门收集世界各国关于建筑这一学科方面的书籍、资料的藏书中心。

3. 美国高校图书馆都重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

美国高校图书馆都比较重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 并且赋予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新的内涵。一是图书馆之间通过计算机联机网络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二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也发生了拓展, 不仅包括图书资料的共享, 还有新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如美国华盛顿地区7所大学图书馆成立了华盛顿研究图书馆协会。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使各图书馆文献的备份数量大大减少了, 节省了大量的图书馆采购经费, 缓解了图书馆空间不足的矛盾。三是建立高度统一的图书馆联盟。

三、新信息环境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以建设数字图书馆为前奏的图书馆事业, 在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中得到全面发展, 其实践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发展与深化。

1、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及电子文献建设方面

目前数据库资源建设及电子文献建设成为高校实践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内容。

北京大学1997年就开始引进数据库资源, 实际上北京大学引进数据库资源可以追溯到1997年以前购买的光盘数据库, 。到2008年北京大学已拥有500多个数据库、近5万种电子期刊、五六十万种电子图书, 其数据库资源建设及电子文献的经费占到总经费的1/3;.中山大学到2008年底数据库数量达到300个。属专业类学校, 虽然不能同综合大学相比, 但数据库建设速度一点也不逊色.许多学校在引进数据库资源的同时开发与建设特色信息资源, 如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自行开发山西票号与晋商数据库、山西经济发展报告库、山西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数据库等

2. 信息资源共享

近年来,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方面取得明显进展。1998年启动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IS) 三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1000家高校、科研机构等成为CALIS的成员馆。同时, CALIS通过组织高校图书馆以集团形式进行电子资源产品购买, 并组织高校图书馆自行进行数字化加工文献等, 形成了覆盖所有重点学科的以数字化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为主的的学术文献资源体系。数字资源的记录总条数近4000万条, 构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文献保障体系, 比较全面地揭示了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 为高校图书馆间实现大规模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

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成为一种趋势,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和同行业高校也纷纷组建各种形式的联盟, 探讨和实践着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形式。

3. 特色化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 要求图书馆必须占据一定特色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能力。长远的看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拥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能力, 以此立足于信息服务领域。那些既无特色资源, 又缺乏信息服务能力的图书馆将失去生存空间。抢占制高点, 发展特色资源是图书馆生存与立足的关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等一大批重点高校图书馆已建立了大量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供其它高校图书馆查阅利用。这样既利于集中高质量地收信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 又有利于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存互补。

4、虚拟资源 (图书馆) 建设

虚拟资源建设和文献传递服务成为馆藏现实的信息资源必要补充、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进行信息服务的必然, 也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

除此之外, 许多高校图书馆发展虚拟资源一是自我开发虚拟数据库, 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学科发展和信息需求建立专业信息指引库, 其发展势头很快。

5、网络信息资源保存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无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的相当部分具有很大的研究利用价值。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保存 (WA) , 除人工采集保存外, 已出现网络信息采集技术, 通过编码, 利用搜索引擎对设定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自动搜索和保存, 大大提高搜索的效率和即时网络信息的捕。

四、国内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

综上可见, 国内外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非常重视数字资源和数据库的购置, 资金投入数量逐年加大, 采购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逐建增加, ;非常注重本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 并对其数字化以实现特色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方便使用。在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方面, 通过研究项目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库并致力实现开放获取。在文献信息服务方面, “以用户为中心”作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理念, 贯穿于文献信息服务的各个方面。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对我校图书馆有以下启示。

1、我校图书馆需应重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 网络全文数据库已成为用户查阅文献的首选。我馆作为财经类院校图书馆, 在承担本院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文献战略保障任务的同时, 要顺应我区经济发展需要, 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对用户需求调研及国外数据库在学科内容覆盖面、种类、数量、出版形式、国内引进情况、保存方式等方面调研, 然后确定图书馆数据库采集策略, 以提高我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2、重视开放存取, 拓展我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源建设与信息服务途径

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简称OA) 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 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模式。我校图书馆应重视开放获取, 一是通过挖掘、整理、推荐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 拓宽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途径;二是通过探索研究项目和管理信息的开放存取, 创新服务模式, 拓展服务内容, 使我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促进我校各学科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3、应注重网络信息资源保存 (WA)

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正如美国学者Lyman所说:“作为文化产品的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集合”。由于网页平均寿命时间短, 如何保存网络信息, 即保护珍贵的网络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西方国家的国家图书馆档案在20世纪90年代就注意上网络信息, 并提出保存项目和计划, 经过十几年的网络信息保存, 西方国家的网络信息保存项目在保存策略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收获, 自形成各自的风格与特色, 在收集策略上有五种代表性的策略:选择性收集、专题收集、联收收集和与出版者协凋收集。目前西方国家已开始收集我国的网络信息。西方国家如此看重网络信息保存, 提示我们尽快有计划的开展信息保存, 重视网络信息流失问题、法律问题, 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网络信息保存的优点, 克服其缺点, 多种策略合理组合。

4、重视期刊采购, 增加期刊品种。

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 能及时反映科学研究成果、学术新观点, 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都狠注重学术期刊的采购。麻省理工学院, 藏书260万册, 却订购期刊17000种;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现有学生近万名, 订购日文期刊4867种、外文期刊12743种;国内院校如中山大学订购中文期刊4300种、外文期刊2000种.由此可见国内外高校对期刊的重视。

5、纸质资源仍然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尽管国内外高校普遍重视数据库资源建设及电子文献的建设, 纸质资源仍然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个高校仍然大量采集纸质图书。从统计结果看, 近五年我国财经类院校, 有36.84%的图书馆平均年进书量为5-8万册, 42.11%的图书馆平均年进书量为8-10万册, 年进数量为3-5万册和1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各占总数的10.53%。与相对应注册学生人数比较来看, 均能达到生均新书4册的评估要求。虽然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之中, 但短时间内数字资源还不能代替纸质资源, 我们仍需加强纸质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海涛, 曹晓英.网络环境下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情报工作, 2005 (7)

[2]赵春旻.山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文献保障体系的研究与确立[J].晋图学刊, 2006 (2)

[3]党亚茹.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情报杂志, 2002 (6)

[4]张芳梅.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专业文献建设.情报杂志, 2002 (11)

[5]黄迎春.面向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9)

新政策环境中的警务公开信息研究 篇5

政府信息公开是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保障我国公民根据宪法规定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必须遵守的规则之一。可以说,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界的压力;不仅是改革、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步骤,也是贸易国际化和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成员国的基本要求。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建立健全并切实推行与之相应的警务信息公开制度。

警务信息公开,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向社会公众传播或发布协调、处理警察关系的各种相关信息,向公众提供非保密警务信息检索的专门活动。与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相比,公安机关警务信息公开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关于警务信息公开问题,历来都存在着观念、制度以及方式、方法选择等方面的争议,这不仅使之成为警察理论创新的领域,也使之成为急待突破的警务实践问题。为了确保警务信息公开的合法、合理和有效,公安机关应该在过去推行有限警务公开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这项制度法律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效化、操作化,不仅为本机关工作的有利开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方便人民,服务社会,让人民群众了解、理解、认同、支持、满意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形成新的、更有效的社区违法犯罪防控体系和机制。

本文基于这种认识,以新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传统的公安宣传模式分析,讨论了警务信息公开的基本问题,为警务信息公开提供了可选择的理论原则和运行路线。

一、正确认识警务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科学把握警务信息公开的特点

公安机关是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信息是政府信息中与社会公众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内容之一,警务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这一母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警务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之间是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一方面,警务信息公开的基本性质、理论、技术、目的、依据等与政府信息公开是一致的,在具体内容上也决定于政府信息公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就谈不上警务信息公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警务信息公开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警务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警务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便不可能完备,政府信息公开活动便不可能彻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便不可能完整。

然而,由公安机关及其警务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警务信息公开同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在主体、对象、内容、直接目的、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警务信息公开的主体具有主次性和权威性

公安机关是国家特殊的行政机关,它拥有治安行政权力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刑事司法(执法)权,担负着预防、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国家安全的重任,并具有与此相对应而且其他行政机关所不具备的多种特性。由此所决定,公安机关既掌握着警察关系领域的大量的公共信息,又是社会治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对于社会公众,它在社会治安领域中处于绝对的信息强势地位。因此,在大多数情形下,警务信息公开都是以公安机关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公安机关是警务信息的生产者和主要的拥有者,也是警务信息公开的主要规划者和权威执行者。

(二)警务信息公开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警务信息公开的实质是公安机关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本组织的目标,努力创造最佳的组织状态和警务外部环境而进行的警务信息传播、回馈、再传播、再回馈活动。因此,警务信息公开的对象既包括组织外的社会公众也包括组织内的公安警察。就组织外的社会受众分析,警务信息公开的对象可以分为一般对象和特殊对象。一般对象是指警务信息公开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整体,可以说任何一项信息公开活动都是针对社会公众进行的,具体对象的范围可能一定,身份可能特殊,但它总是包含于社会公众这一概念之内。可见,警务信息公开同政府信息公开在一般对象方面并无本质不同,警务信息公开所应致力研究的是其特殊对象。警务信息公开的特殊对象是指每一项具体的信息公开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比如,公安机关关于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措施、方法等信息的公开,其主要对象就是外来人口这一群体;关于机动车辆管理信息的公开,其主要对象就是拥有或即将拥有机动车以及其他对此信息有需求的特定的群体。显然,警务信息公开的对象具有群体性和局域性,不是仅指某一个体,而是具有治

安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指涉特性的若干人组成的若干亚群体的集合。显然,由社会治安问题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所决定,警务信息公开的对象也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三)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不同政府机关政务公开的内容也不相同。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除了治安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决策和执行过程及结果,如对户籍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制度、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还包括刑事执法的相关内容,如治安形势、犯罪规律、犯罪率、犯罪多发地、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情况等内容。这些内容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突出的选择性。由此所决定,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便有了结构性的划分:应当无保留公开的,可公开可不公开的,可有限公开的,不能公开的内容等。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也因此而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四)警务信息公开的过程具有时效性和阶段性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警务信息公开亦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警察机构、制度和警务机制的改变,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当国家的户籍政策和地方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的具体制度及方式、方法改革时,公安机关关于户籍管理方面的警务信息公开内容必须随之改变,以便社会公众能够在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变化的前提下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在刑事侦查领域中,警务信息公开内容随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终结而发生动态变化的特点更为突出,这就是警务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阶段性。警务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主要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信息在增加、变更或者消灭。其二,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转变,社会公众对警务信息公开的要求也在发生阶段性变化。其三,不同是警务信息的时效不同。一般情况下,有关治安政策、国家法律、警务规章等制度性信息的时效较长,而有关具体的治安行政执法活动和刑事执法活动的信息的时效较短。

(五)警务信息公开的价值具有社会性和本位性

警务信息公开的社会价值,是指它所具有的社会普遍作用和期望达成的根本目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警务信息公开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证公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治安事务的权利,实现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保证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转的价值目标。警务信息公开的本位价值,是指它所具有的与公安机关及其警务活动有直接关联的功能和期望达成的直接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警务信息公开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使公民更好地监督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使社区公众在了解公安机关及其警务活动的基础上,理解警察及警务,进而认同、支持警察及其警务活动。其二,警务信息公开可以使公民能够更多、更确切、更及时地了解到社会治安信息和部分刑事执法信息,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治理,成为社区违法犯罪防控的主体,形成国家与市场相互配合的社区治安资源配置模式,减轻警察资源投入和产出压力,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警务水平、质量和效益。其三,警务信息公开可以促进公安机关及其警务活动反馈机制的良好运行,不断完善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警务行为,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警务信息公开社会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其本位价值的实现,而警务信息公开本位价值实现所追求的根本目的则是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树立与时俱进的民主政治观念,达成警务信息公开的共识

(一)推行警务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政治民主化的表现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广泛地参与政治过程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2] 而警务信息公开,则是推进社会治安管理领域中的民主政治的内在需求。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法治社会中,民主政府首先意味着它是信息开放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活动包括信息公开都得到法律的许可、支持、推动和约束。可见,推行警务信息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社会治安事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发展、强化社会治安管理领域的民主政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维护公众的安全利益。

这是因为:警察权力是一种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和单向性的特殊的国家权力,如果警察权的运行被置于暗箱之中,将会出现因警察权力的行使缺乏监督或者不能监督而很难避免警务腐败和执法不公正等现象,直接损害公众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合法权益。有了健全的而且得到全面推行的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就可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增加警察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将警务活动置于阳光之下,有效遏制各类警务腐败现象,保障人民群众的参“警”议警权利。同时,警务信息公开又是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支持人民以主体的身份治理社区治安,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社区治安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安全利益的有效途径。及时披露社会治安信息,不仅可以提高民众的警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指导、引导、组织社区公众通过自主管理创造并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秩序,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阵式,对违法犯罪分子施以严密的防控、有效的震慑和有力的打击。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警务信息公开不仅具有社会民主价值,还具有社区治安信息资源共享、降低获得信息成本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然而,我国的警务信息公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产生根本上的突破,这种状况既有来自警务信息公开立法、用法技术层面的困难,但更多的还是来源于政府和公安机关及其警务人员的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澄清人们观念上的误区,真正把警务信息公开作为一件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有益于社会安定团结的事来做,才会使警务信息公开的立法和用法顺利进行。在传统的以权力为主要社会资源的社会形态之下,政务公开所体现的是一种民主价值,是开明、民主政府自觉将自己的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和结果交由社会公众监督的基本途径。在社会治安领域也是一样,与公安机关由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向公众服务理念的转变相一致,人民群众将会更强烈地要求公开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警务信息,要求与政府、与公安机关共享社会治安信息资源。

在社会治安管理领域中,怎样加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必须增加警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开放程度,做到重大事情让人民群众知道,重大决策让人民群众参与。其次,公安机关在管理和决策中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反映他们的利益,体现人民警察的性质。第三,公安机关必须主动地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全面、及时的沟通联系,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公众的了解、理解、认同、信任、支持和合作。如果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及其警务行为普遍失望或产生厌倦,也就根本谈不上推进社会治安管理领域的民主政治。第四,公安机关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统一起来,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推进公安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社区化。

(二)警务信息公开是人民警察与社会公众协调互动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种有代表性的传统观念,政府和公安机关通常认为实行警务信息公开将有害于社会稳定和公安工作,尤其是把一些与社会及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社会治安问题,或重大事故向全社会公开,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孰不知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恰恰在于消除社会公众的各种疑虑和误解,缓和或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减少或消除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形成巩固、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而广泛地传播,除其他因素外,不能不说它得益于缺乏真实而权威的政府和警务信息公开。实践证明,政府和警务信息的公开与传播渠道的畅通有止息社会谣言的作用,对涉及面广的社会治安问题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所以说,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社会稳定来自于信息的公开。如果政府和公安机关不及时站出来对需要和必须与社会公众沟通的事件发表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以正视听,以安民心的话,就会因缺乏沟通而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或不良反应,给虚假信息的流传和居心叵测者以可乘之机,就会使谣言四起,人心恐慌,就会使社会不稳。

警务信息公开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安工作具有行政性和司法性,即除了行政活动外还包括刑事司法活动。由此所决定,警务信息公开的一部分内容是行政行为,即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3]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其行为内容必然具有行政性,例如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户籍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警务信息应当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众公开。警务信息公开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刑事司法行为,即公安机关在侦查、诉讼、执行过程中依法行使刑事职权的行为。为了稳、准、狠、快地打击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其前提自然是让人民群众了解有关信息,否则,依靠群众的原则就成了空话。

警务信息公开是监督行政的组成部分。监督行政,即对行政的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民主党派、公民等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活动。[4] 警务信息公开一方面是为了有利于公民行使知情权,了解更多的治安信息,同时为公安机关自身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公安工作的相关领域置于阳光之下,增大透明度,让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并在需要的时候借助监督行政的权利进行救济,通过行政诉讼活动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警察行为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既有警察熟悉的、知晓的、有所了解的问题,也有警察所难以了解和掌握的问题。对于后者,相关行业和专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实践者们在解决此类问题的知识、经验方面显然要比公安人员更具优势。通过警务信息公开可以促使公安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向社会公众借大脑、借知识、借经验,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弥补自己处理专门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经验不足,确保警务决策及执行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高效益。

公安机关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责,其警务信息既有可公开的内容,也有必须保密的内容。一方面,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警务信息的这种属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注意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向社会公开应当公开的警务信息。警务信息是社会信息资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对警务信息具有生产、保存、利用、传播的权力和责任,应当促进警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和部门共享,消除警务信息流动的障碍,确保警务信息传播通道的畅通,减少社会和本组织获取警务信息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使之能够便利而有效地被社会和公安机关充分利用,更好地处理复杂的警察关系,降低警务成本,提高警务效益。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常情形下,警务信息实际上掌握在生产、保存和利用警务信息的公安机关的各个部门手中,随着我国公安机关职能的划分越来越细,警种设置越来越全,各部门、各警种之间的利益冲突也难以避免,致使一些单位将自己所掌握的本部门管辖领域的警务信息视为己有。不仅区域、部门之间在警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存在着相互封锁的问题,而且,这种信息封锁状态直接和间接影响着不同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协调和互动,提高了组织成本,加剧了本可以避免的管理资源浪费,降低了警务决策及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和警务效率及效益。

三、确立警务信息公开原则,指导警务信息公开活动

警务信息公开的原则是指导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和原理,是警务信息公开制度精神实质的体现。主要有五个基本原则:

(一)真实

公安机关作为警务信息传播的权威主体,其所选择和公布的警务信息对社会公众具有确实无疑的引导作用,并成为社会公众在治安领域中规划、实施自己行为的依据。同时,所公开的警务信息也是社会公众了解、理解、认同、支持公安机关及公安工作的最主要的参数。因此,公安机关在规划和执行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实事求是地传播真实的警务信息,不能以虚假信息误导社会公众。

警务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社会安定以及公民的知情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由此所决定,警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信息真实的基础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社会公众才能行使知情权和行政监督权,才能真正了解公安机关及其警务行为,才能树立正确的警察观和法制观,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支持公安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有效地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并科学、合理地规划、实施具体的违法犯罪防控活动。

(二)互动

世界各国的违法犯罪防控实践充分证明,孤立的或单纯的警察机关越来越难以依靠自己的专业管理生产有关社区治安治理的所有知识,或者将所有的社区违法犯罪防控新知识完全而有创造性地应用到社区治安治理过程之中。在警察必须应对越来越大的管理范围、越来越多的新领域和越来越复杂的新对象的新环境中,减少警察行为风险(通常表现为不能实现警察核心职能或不能充分实现这种职能目标等风险形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依赖于其他组织或体系——专长于某一种技能、技术和能力的特定组合,而不是警察组织自己的互补性知识和技能。由此所决定,未来的社区违法犯罪防控应是政府和警察治安行政管理与社区组织治安自主治理相互融通和整合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建立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社区、警察与公众以及社区公众与公众的治安治理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经由多元主体谈判达成共同的社区治安目标,确立相互认同的社区治安治理领域等方式实现对社区治安事务的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主管理。也即是说,社区治安治理的实质在于它是建立在社区治安市场原则、社区公共安全利益和社区公众理性与感情认同基础上的合作。

与传统的社区违法犯罪防控机制相比,这种新机制具有诸如多元的资源投入渠道,受益与投资的直接对应,较小的资源制约效应,较低的沟通、运行费用,较低的信息搜索和查证费用,较高的沟通、互动频率,更多的社会关系和彼此了解,更有效的控制机制,更广泛的资源动员效力,更灵活的资源运作方式,以及建立在较高的信任基础上的交互作用可以减少额外的沟通、互动、监督费用,减少自我保护机制,打破专业壁垒,并能帮助各参与主体在社区治安合作治理过程中通过使用互补性资源和知识获得互惠,取得社区治安治理的增值效益等独到的资源配置效益优势。以美国政府的“犯罪信息中心”为例,它具有超级图像处理、指纹辨析、管理自动化等功能,使普通用户均可链入该中心了解过去各种有关罪犯的信息,以便有效协助fbi(联邦调查局)缉拿罪犯。康涅狄克州把政府的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集合在一起,居民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即被导入与他有关的169个市政当局的任何一个机构。[5]

从我国社区违法犯罪防控体系构建与运作现状来看,这种资源效益配置优势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确保社区公众参与社区治安治理的规划、执行和监督及其实际运作的较高水平和质量。由于社区违法犯罪防控诸参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形成和代表不同治理主体序列的特质和利益,从而有助于社区违法犯罪防控体系内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和协调互动,所以,它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社区违法犯罪防控诸参与主体间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对话和互动行为,以产生和交换更多的信息,减少有限理性带来的问题;在于把社区违法犯罪防控诸参与主体锁定在涉及短期、中期和长期协调运作、相互依赖的一系列社区治安治理决策与执行活动之中,从而减少机会主义的危害;在于通过鼓励和促成社区违法犯罪防控诸参与主体间形成制度性和情感性的团结,并以此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共同承担社区治安市场风险。事实上,社区违法犯罪防控诸参与主体只有在一致认同的社区治安共同目标的指导下,通过高水平、高质量、高含量的对话、协商和互动,稳定相互间的期望,在规划、执行社区违法犯罪防控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限制和自我激励,借助制度化的谈判达成共识,才可能在社区违法犯罪防控体系内真实而持久地建立起广泛的“系统间信任”(信任其他子系统的规范、运作方式和组织行为),有效地补充社区治安市场交换和政府及警察治安行政调控的不足,达成社区违法犯罪防控的预期目标。显然,没有以持续互动为内在要求的警务信息公开作为其前提和基础,不可能真正确保并实现上述社区违法犯罪防控机制的科学、有效运行,更不能发挥这种机制的资源配置优势,取得社区违法犯罪防控的超值效益。

(三)法治

警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和活动应以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确认并保障公民在警务信息公开中的合法权益。

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是宪法精神在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由此所决定,公安机关最大程度地向公民公开有关警务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是警务信息公开的主导方面,有关限制性的规定是次要方面,必须禁止公安机关以行政权力随意限制警务信息公开的范围,侵犯公民的知情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即公开是基本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在行政活动同公民权利冲突时,应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许多人尤其是警察机关和警务人员都担心警务信息公开可能泄密或引发不安全因素。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把国家安全(特别是本土安全)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一些本无加密权的部门纷纷设定信息密级,马里兰州甚至准备修订州的信息公开法,似乎“政府信息公开”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隐患。[6]其实不然,在相当多的场所,正是由于缺乏适度的透明,才导致了关键信息的流失或湮灭,引发了本可以避免或减少的社会损害;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相当一部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上访事件也是由于行政管理缺乏透明、搞暗箱操作而引起的。可见,绝不能将警务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秘密对立起来,而应当把它视作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的是公民的知情权,后者强调的是社会安全,二者都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警务信息公开体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所要解决的是公民合法权益同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关系问题,但当警务信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警务秘密等与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密切相关的内容时,应该从更上位的人民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坚持以国家安全为第一需要,正确解决公民权利同警务秘密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按照国家利益最重,公民权利次之,行政权力最轻的取舍标准,确定警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可见,警务信息公开必须走法治之路。在现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保障警务信息公开的法制化,一是制定能够切实发挥指导、规范作用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及相关制度,使警务信息公开有法可依;二是在制定了警务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之后,应将警务信息公开活动全部纳入执法守法轨道,任何警察机关、部门和相关的警务人员都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三是要确立制裁性措施,明确违反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所要承担的法律和纪律后果。欲使警务信息公开正常而规范的进行,必须以制裁违法、违纪为保障性措施,对违反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者,必须追究其相应的违法、违规责任。四是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诉讼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公民能对公安机关不履行警务信息公开职责的行为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

(四)效益

效益本是经济学的概念,后被引入法学,并成为法律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在警务信息公开活动中确立效益原则,是由社会公共财富和警察行为资源的有限性和警务信息公开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常规性所决定的。

警务信息公开并不是没有成本的一项制度,信息的保存需要成本,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也需要成本。因此,警务信息公开必须坚持效益原则,就是要以较小的活动成本获取较大的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应确认警务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标准和准则,避免因制度缺失导致的警务信息公开成本提高。二是策划、实施具体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以确保警务信息公开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效益。

此处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由警务信息公开的基本特性所决定,效益原则和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以及法治原则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在警务信息公开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这种冲突,应当优先考虑实现公民自由、权利保障原则以及法治原则,然后才是兼顾经济效益。

(五)科学

警务信息公开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治安问题和社会公众,必须及时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准确掌握治安问题的本质和形式,全面分析社会公众的结构参数及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对警务信息公开形成科学的认识,正确有效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减少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和预见性,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确保警务信息公开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其次,要用科学的方法考察公安机关及警务人员与公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社会公众的构成及其变化,获得准确而具体的资料和数据,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科学的结论。第三,要用科学的手段开展警务信息公开活动,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科学设施和工具(包括现代化的传播通讯设备、电影电视广告,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等设施和方法),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增强警务信息公开的魅力和感染力,提高警务信息公开的效果和影响力。

四、建立警务信息公开制度,规范警务信息公开活动

警务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内容,必然要受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约束;同时,警务信息公开又属于公安工作范畴,它又要受到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制度的规制。所以,构建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到它所具有的双重属性。

(一)制定信息公开法律,依法界定警务信息公开的范围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应当以立法为标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具体内容应以法律为依据和基础。迄今为止的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所具有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规定都分散在其他法律、法规之中。例如,《档案法》所调整的“档案”涉及许多政府信息的管理与公开;《保守国家秘密法》所规定的“国家秘密”涉及许多政府信息的定密、保密与解密;《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及“商业秘密”的保护;《统计法》则涉及到政府“统计资料”的管理与公布问题。因此,必须制定一部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对有关问题进行规范和明确,解决好公开与保密之间界限的划分问题,也就是如何区分国家秘密和公开信息,如何协调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政府信息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许多信息涉及国家安全以及重大政府活动、重大战略部署或者重大社会动态,还有的涉及公民的个人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必然面临各种利益和价值之间的权衡,不可能什么都公开。政府某些领域的信息一旦发生不适当的扩散,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就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时后果会不堪设想。所以,为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政府必须制定专门的信息公开法律对政府信息公开活动进行合法控制并使社会公众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边界。

一般而论,政府公开哪些信息、怎么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等问题都应以满足国家安全需要为最高准则加以解决。首先,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应对保密制度,如定密、解密、泄密处罚、救济机制等内容重新规定,全部公开没有保密必要的政府信息,尽量缩小政府信息保密范围,严格划定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范围。其次,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应注意协调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力求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权、监督行政权,又有效地避免因信息公开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风险,最大程度的实现无风险信息公开。再次,刑法中规定了泄漏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必须对国家秘密与情报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界定,以确保保密法与刑法的协调一致。例如刑法第111条的规定,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泄漏国家秘密构成犯罪不存在理解问题,但是,关于什么信息属于“情报”,在中国法律中还没有相关的规定。如果不能对“情报”这一概念进行法律界定,划清它与国家秘密的界限,不仅可能制约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而且还可能造成相关领域立法和司法的困惑。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起草成文,它的颁布实施将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专门的法律规范,也将为不同部门的信息公开制度构建提供法律依据。警务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构建和运行当然也必须以它为依据、基础和指导。与此同时,必须结合公安机关的特殊性理解、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意图,提高警务信息公开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因此,公安部作为我国公安机关的最高机构,应该根据公安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依照《宪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警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设置并确认我国警务信息公开的制度框架、目标体系、组织机构、评估指标、运行机制、权力与责任以及工作纪律和资源保障等,对全国的警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保证警务信息公开的专门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常规化。

构建警务信息公开法规、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界定警务信息公开的范围。警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是对其内容的限定,只要明确了警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其范围也就一目了然了。

警务活动涉及公安行政执法和公安刑事司法两个领域,警务信息的公开也就自然应包括这两个领域的相关内容。

公安行政执法活动通常并不涉及太多的国家秘密,而且,这方面的警务行为所指涉的对象通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方面的警务信息应该全部公开,以帮助人民群众根据这些警务信息规划、实施自己的相关行为,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之所以提出这一主张,其原因在于政府信息公开究其理论基础是行政控制需要的产物。西方学者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行政权,行政法是控权法,英国著名的行政法学家h·韦德说“行政法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说,它是有关控制政府权力的法律。控制政府权力正是行政法的核心”。美国著名学者b·施瓦茨认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那些受到行政行为侵权者提供法律补救”。[7] 事实上,随着行政事务进一步复杂化,行政权力得以迅速扩张,行政控权也相应地日益深入,然而,尽管国家期望通过行政程序立法控制行政权以强化行政权自身的正当行使,但社会公众仍然认为国家从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上限制行政权只能保障个人利益不受行政机关侵犯,却不能保障行政机关的活动符合公共利益,也不能保证行政机关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福利和服务,而且,行政机关所从事的是公益活动,理应光明磊落,欢迎公众的监督。因此,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采取可以由他们直接把握的最直接的行政控权方式对政府行政进行有效的监督,享有真正的知情权、了解权,以确保自己能够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限制行政,防止行政过程中由于暗箱操作所产生的一切见不得人的结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应行政控权的需要而产生,可以说信息公开是行政公开的表现,是行政控权的手段,是公众监督政府的保障和途径。

公安刑事司法活动涉及到打击和惩罚犯罪的内容,其秘密内容相对多些,对这一领域的警务信息的公开就要采取谨慎态度了。首先,要看警务信息公开的目的。如果说是为了便于群众采取措施进行犯罪预防,比如公安机关通过信息公开提醒人民群众某个地区的某个时间段,犯罪现象较多,就可以使群众提高警惕,注意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再如,为了发动群众提供重大嫌疑人的情况或提供重大刑事案件的破案线索,公安机关公开相关信息的行为就应该提倡。其次,要看警务信息公开的后果。比如有关信息公开后,对于特定案件的侦破不会有影响或大的影响,相反还能帮助侦破案件,那么公开这些信息就可以认为是具有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如果信息公开后,会打草惊蛇,增加案件的侦破难度,那么这些信息就一定不能公开。第三,要看警务信息公开的客观影响。警务信息特别是刑事司法方面的警务信息的公开,总会在客观上对社会公众造成一定倾向的影响:正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有益的影响,有害的影响等。对于那些能够对社会公众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影响的警务信息,应当全面公开。反之,对于只能对社会公众产生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影响的警务信息,则应当不予公开。第四,要看警务信息公开的损益权重。每一项警务信息的公开都有其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同一项信息的公开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有利的,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可能不利了,因此,一个具体的警务信息能否公开以及公开到什么程度,主要取决于公开该信息后对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安工作整体的影响大,还是对个别人和个别案件的影响大。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公安工作整体与个别案件侦查要求之间出现不相一致时,对警务信息公开的损益权衡,应当坚持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安工作整体为重,兼顾个体利益和个别案件侦查需要的原则。

(二)警务信息公开实施工作的具体制度建设

有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和警务信息公开法规作依据,公安机关就可以在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制定具体的警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构建各种具体的警务信息公开操作制度(包括组织内警务信息公开和组织外警务信息公开的制度),明确而细致地规定警务信息公开部门及其具体职责,警务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回馈以及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同信息的不同公开方式、信息公开的负责人和奖惩办法等内容。

当然,此处所说的警务信息公开实施工作的具体制度,只是各级公安机关为了贯彻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目的、更好地开展警务信息公开工作而制定的具体操作规范,是内部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有一个特别值得强调的问题是建立警务信息公开成效评估制度。对于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效果必须进行全面检测、衡量和评价,这是警务信息公开过程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评估有助于总结提高,发现新的问题,调整信息公开的工作方法,从而指导新的信息公开活动。

五、设置独立权威的专门机构,统一规划协调警务信息公开工作

中国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政府推进型的改革,因此,我国的各种社会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创新都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创新也不例外,也得有独立权威的专门机构规划、执行和推动警务信息公开制度创新。

设置独立、权威、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组织机构,配置素质较高的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加快警务信息公开的专门化、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进程,并使之进入各级公安机关的高级决策层,发挥重要的参谋和咨询作用,成为决策者智囊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警察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客观要求。

总体而论,我国目前的警务信息公开,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分散的、各自为政的、非规范化的水平层面上,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集中表现在缺乏统一的制度框架、目标体系、组织机构、评估指标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这种状况规定了我国现阶段警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极大地制约着警务信息公开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影响着警务信息公开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制约因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自上而下缺乏独立、权威、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组织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警务信息公开活动主要由公安机关的宣传部门、政工部门和办公室等部门组织、实施,这种多元化领导的最大弊端是导致警务信息公开缺少统一的规划、协调和评价,难以拓展警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造成全国范围内警务信息公开活动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也加大了警务信息公开制度稀缺的领域和程度。欲解决这些问题,当务之急是自上而下地建立直属于各层级公安机关最高领导者的独立、权威、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组织机构,统一规划、指导、协调、推动警务信息公开工作,使之步入专门化、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的轨道。

公安部作为我国公安系统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各项公安业务工作中处于最高领导地位,因此,在构建、推行警务信息公开制度框架、目标体系、组织机构、评估指标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必须由公安部统一规划、指导和协调。可以在公安部独立设置警察公共关系局,将传统的警务信息发布部门及其职能通过重组,归并于公共关系局,使之成为具有各级公安机关的对外对内信息枢纽特性的综合性职能部门,专门负责领导、规划、推进、评价全国警务信息公开工作。与之相应,在省、地、县各级公安机关设置公共关系局、处、科或其他专门机构,负责本级公安机关的对外、对内警务信息公开工作,以争取公众的信任和理解,改善警察与公众的相互关系,与其他部门和力量保持尊重、亲善与合作的关系,获得广泛、真诚和有效的支持、配合和协调,提高警务效能,更好地实现警察的职能、完成警察的任务。[8]

作为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机构,首先是要全面、准确、及时地采集社会公众对警务运行过程所显示的公安机关及警务人员的行为特征、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的总体评价和具体反映,以及公安工作环境及变化信息和反映公安机关警务活动实际和特征的信息。其次,要遵循客观性、创新性、针对性、实质性、综合性、时效性、适用性等信息处理的科学规则,对所采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比较、选择、综合、研究、编辑。第三,分别评估公安机关的自我期望形象和实际的社会形象,客观而准确地确定两者间的“警察形象差”,调整形象塑造目标,拟订形象调整方案,形成形象重塑执行计划。第四,形成并提出关于政府和公安机关形象、社会公众意向,以及社会治安政策、方针、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咨询建议。第五,实施警务信息公开计划,塑造公安机关新形象,增强公安机关与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的协调和沟通,强力构建更紧密和具有更高良性互动程度的社区治安共同体。

六、加快警务信息公开设施建设,多通道实现警务信息公开

从警务信息公开的行为特性分析,其实质是公安机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的社会传播,即公安机关利用各种媒介和现代传播工具,将警务信息以符号的形态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沟通活动。除了信源(传播者)、信息(内容及符号)、编码(符号系统)、信宿(传播对象)、干扰(信息失真因素)、共同经验范围和反馈外,还必须具备媒介即信息传播的中介和途径。

传统的警务信息公开所借助的媒介主要是报纸、杂志、文件、规章、公报、广播、电视、广告等,它们各有优势,也有不足,需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在信息社会,网络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便利的新中介和新途径:电子警务,即公安机关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警察管理与服务的活动。[9]电子警务为警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国家和公安机关制定的各种治安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警务决策、大案要案的侦破、审判机关的判决,社会治安状况、违法犯罪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等公众关心的信息,都能够通过警务信息网络,在第一时间到达公众手中。电子警务的建立和发展,为警务公开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载体,有利于公安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

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电子警务为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民主化进程,对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管理以及社会治安事务进行民主监督、意见反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电子警务使警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互动化,营造了真实、公开的信息环境,提供了公民广泛参“警”议警的可能性,确保了公民和基层及一般的执行民警与政府和公安领导机关的官员直接对话,提高了民意在政府和警务运作中的分量,改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质和量,加大了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电子警务还可以减少民众的信息申请和相应的成本负担,它极大地降低了获得信息的成本,使全体民众可以平等地行使其知情权。同时,对于公安机关而言,利用因特网发布信息也便利了其管理和信息保存,减少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这是迄今为止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警务信息公开中介和途径。

尽管电子警务对于推进我国社会治安治理的民主化、市场化、社区化和综合化具有独到的巨大的作用,但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公安工作的特性,在规划和发展电子警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倡“前瞻观念”,也应强调“风险意识”;不仅要提倡“改革观念”,也应强调“职业意识”,不能仓促上马、贸然行事。

新信息环境 篇6

随着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对现在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维度。笔者借着新课程改革这股东风,过了一把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瘾,在此想与各位专家及同行探讨一番,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2003年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鉴于此,可以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开展基于任务的自主式学习,这里提到的“自主式学习”并非将权利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袖手旁观,而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小组协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网络环境中有着海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逐步失去以往占有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不可能再依赖现成的教参把有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

例如,在讲到《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章节时,如果按照以往,教师可能会简单讲讲计算机病毒、黑客等内容而一笔带过,但是这种做法显得不够直观,学生也只是对此做了一些比较表层的了解。笔者认为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两种特殊产物,有必要跟学生比较详细地探讨它的相关知识,进而渗透计算机使用伦理道德方面的情感教育。所以,对这一部分内容我利用了网络环境开展教学:先将整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用于分配具体任务与协调工作;然后布置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围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到网上搜索相关内容,进而能够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展示本小组的成果,最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经过小组长分配任务,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教师指导学生剔除掉搜索到的一些无用信息并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上,由小组长通过局域网将组员搜集到的信息汇总到自己的电脑上并统计各个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开始制作用于交流的多媒体作品;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做3~5分钟的交流……由于每组交流的作品中都要指明每位组员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所以每位同学都参与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

看到学生们的成果以及他们成功后满足的表情,笔者觉得这样的安排的确能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人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比以往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更加有效,既使得学生主动获得了知识,又对他们渗透了情感教育,还提高了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新信息环境 篇7

关键词:新信息环境,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新信息环境的产生, 为图书馆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促使信息资源的建设出现本质的改变, 优化资源配置, 保障信息资源处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空间, 进而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信息环境下的资源信息不仅可以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 还可有效解决用户求知过程中的不同问题, 同时彰显信息图书馆资源的丰富和开放。

1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目前高校读书群体的规模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 衍生出电子产物, 读者群体越来越偏重于电子产物, 为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创建发展途径[1]。因此,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以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为原则, 首先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环境, 保障信息资源处于统一的发展状态, 将更多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形式展示给读者群体, 使其通过网络享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其次建设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目前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基本都存在Web版, 不论是印刷型还是电子型的资源, 都可得到Web数字型优化;最后创设信息化的网络资源使用方法, 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丰富建设的同时, 为其配备多样化的使用方法, 借助新信息环境的要求, 拓宽信息资源的使用途径, 为读者群体提供便捷、快速的阅读方法。

2 传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传统高校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建设时, 同样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管理、建设方向、建设渠道以及资源体系方面, 导致信息资源建设出现综合性、多类型的问题[2]。例如: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管理较为零散, 缺乏合适的管理手段, 而且其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盲目性, 极其不符合读者的需求;建设方向始终处于最传统的层次, 既无法保障建设方向的创新业无法保障建设方向的准确性;建设渠道较为单一和局限, 不能满足大规模读者群体的需求, 降低读者的积极性;传统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体系方面偏重于实体方式, 实体方式所能提供的资源和面对的群体范围极其有限, 由此导致部分读者因享受不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而降低为图书馆的信任。

3 新信息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

在新信息环境的要求下, 结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提出合理有效的信息建设途径:

3.1 利用网络手段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

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三种类型的信息资源, 满足读者的需求, 传统印刷式、电子式以及网络式, 实质信息资源建设中更偏重于印刷式, 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手段, 在保障印刷式有效管理的基础上, 实现电子式与网络式资源的发展, 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 引入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便于清晰管理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 例如:通过管理体系, 图书馆管理人员可大致了解信息资源建设中各类文献的占据比例和动态发展, 进而有效制定文献购进规划, 满足读者需求, 同时管理人员还可在管理体系中, 规划文献的借还情况, 保障文献借还过程中, 可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 进而在文献闲置时期, 将其转化为电子式或网络式, 丰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3.2 根据读者群体的动态挖掘信息的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全体师生, 图书馆通过师生对信息资源的借阅情况即可发现信息资源的建设方向, 首先图书馆需根据读者的动态需求, 了解热门文献的类别, 大致熟悉读者群体的需求, 有目的实行信息资源建设, 为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指导性的规划[3]。例如:读者群体对科研类的文献需要量特别大, 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信息建设过程中, 可适当增加科研类文献的采购数量, 同时在采购过程中, 以多类型的文献资源为采购依据, 拓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规模, 定期组织调查人员对读者群体进行调查访问, 了解读者的心理需求, 确保文献供应的及时性。

3.3 采用跨区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保障信息来源渠道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最主要的是保障各类文献信息的来源,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仅来源于高校内部, 缺乏与外界的联系, 但是实际信息资源在建设过程中, 必须建立合理的关系网, 利用网络实现各大高校信息资源的传输。例如:各大高校可建立跨区式的信息资源网络平台, 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分区策划, 保障各大高校之间能够在统一的平台内交流, 主要是对知识、文献以及信息资源进行交流、传递, 以互动的方式促进各大高校之间的沟通, 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借阅, 进而丰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3.4 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建设体系

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 增设网络体系, 不仅可以保障信息资源使用的速率, 而且可满足读者的多项需求。例如: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为中心, 建设信息资源网, 形成以网络为中心的资源库, 读者可利用不同设备访问资源网, 为读者创建更多信息资源使用的便捷途径, 保障读者随时随地可浏览图书馆的文献, 同时信息资源网的建设还可帮助读者实现网上预订、网上阅读以及网上浏览等, 既可以节约读者的搜索时间, 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3结束语

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方面信息资源建设关系到高校知识、信息的发展, 另一方面关系到信息流通的速度, 很大程度上推进高校进步, 因此, 以新信息环境为背景, 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 为高校学生提供庞大的信息资源库, 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保障高校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付昕, 杨柏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4) .

[2]韩爱萍, 曹安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策略[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1 (06) .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生产与消费 篇8

按照媒体诞生时间的先后, 可以划分为传统媒体 (Old Media) 和新媒体 (New Media) 。按主体的构成划分, 新媒体主要可以分为由组织机构作为传播主体的机构媒体和以网络个体用户为传播主体的自媒体 (We Me⁃dia)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 信息生产的主体, 除了原来的传统媒体 (属于主流建制媒体) 转型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生产机构之外, 自媒体 (属于社会化媒体) 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也是构成复杂网络环境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机构媒体

机构媒体是指那些相对具有大型组织结构并进行专业化运作的大众传播媒体平台。机构媒体有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来源,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程序化、规模化运作。机构媒体在面临社会化媒体的冲击时, 其在传统媒体时代建立起来的优势有被颠覆的危险:

(1) 发布平台优势

过去只有机构媒体这样的组织才能够有实力去拥有或者使用信息生产的印刷设备、新闻纸、广播电视制作及发射设备等物资。这给了机构媒体得以强势的基础,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构媒体的话语权。所有信息的传播都得借助相对有限的报社、广播台、电视台来发布, 信息路径非常简明, 传播可控性、信息可达性都非常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特别是自媒体平台的兴起, 普通个人可以低门槛进行信息发布。机构媒体的发布平台优势被抄底, 很快便会接近消亡的边缘。

(2) 机构媒体的信源控制优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 媒介资源相对有限, 媒介所发布的信息主要来自机构媒体供养的记者和编辑等专业人士。因此, 机构媒体具有绝对性的信息输出优势, 这种优势也使之在信源上具有控制力, 无论这种控制力的合法性是如何获得的, 事实上机构媒体过去一直扮演舆论形成的主体力量的角色, 因此机构媒体也可以称之为主流媒体。

(3) 机构媒体的原创内容优势

机构媒体一直以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作为自身的优势加以标榜。现今这一优势随着一些高水平的自由撰稿人选择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而逐渐丧失, 自媒体的存在极大地冲击了机构媒体的内容消费市场。仍以内容优势作为机构媒体建立起区隔的做法无异于抱残守缺。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机构媒体与一些知名自媒体人合作, 并大量采用后者创造的内容。

(4) 机构媒体的公信力。

在失去前面三座城堡之后, 似乎媒介公信力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仔细想想, 其实不然。机构媒体公信力的生成, 自媒体人同样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信息生产来建立自身的公信力。现如今没有人能够否认自媒体名人的传播公信力及其言论的价值。

不过机构媒体的优势并非荡然无存。机构媒体的优势在于经过严密的人员结合和专业化分工使得其在传播力上的确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这种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 机构媒体的原创信息传播量上远超自媒体, 而且其信息生产节奏稳定, 具有不间断作业能力。通过对“亚投行”等新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信息源头在很多情况下都指向了机构媒体。这种指向的结果使机构媒体的品牌积累较自媒体要更厚实。

其二, 机构媒体信息生产的专职性, 使得机构作业人员能够专门研究信息生产规律并花费巨额资金来采集素材。自媒体人若要达到同样的效果, 自身也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如果自媒体人以大量资金介入制作的方式来生产信息, 这时候其实自媒体人已经不是自媒体人了, 已经是介于自媒体人与机构媒体之间的一种形态了。

其三, 机构媒体广泛的人脉触角。借助机构的力量, 可以很好的与其他的社会力量建立连接与合作, 进而扩大机构媒体的影响力, 发挥更大的传播效能。

2. 自媒体

相对机构媒体而言, 自媒体是由普通个人或相对松散团体为主体生产信息的媒体系统。自媒体以个体为单位来进行信息生产, 信息的发布又以个人名义来进行。自媒体的优势在于:

(1) 技术成本优势

自媒体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因此, 它具有技术上的便利性。大量的自媒体平台, 为用户发布内容创造了极其简单易用的操作环境, 而且传播成本也接近为零。

(2) 内容优势

自媒体的内容优势在于多样性和个性化。多样的内容形式、多种的视角, 极大地发挥了民间智慧和群体智慧。其次, 自媒体更少受限于机构作业规范的约束, 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 传播形式也更加友好, 因此可能会更受民众欢迎。

(3) 影响力

自媒体它所发布的具有多元观点的信息是生动有趣的。而且, 自媒体一般也较为重视通过真诚的内容制作来赢得信任, 进而增进其影响力。我们也常能见到自媒体大号发出的声音甚至具有比机构媒体更强的影响力。例如, 格伦·雷诺兹 (Glenn Reynolds) 是出身博客世界的英雄, 他的网站Instapundit.com据报每月有超过100万的独立用户访问, 凭此发行量他已可轻松跻身美国20家最大的日报之列[1]。

二、信息生产方式的多样化

从内容生产的主体来看, 主要包括PGC (专业生成内容) 、UGC (用户生成内容) 、BGC (商家生成内容) 三种方式。

(1) PGC (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也可以认为是媒体机构生成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PGC信息生产方式得以有了新的应用, 同时也遭受了极大的挑战。

(2)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是便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起来的, 移动互联网则进一步推动了全民UGC。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 几乎都是UGC的信息生产者。

(3) BGC (Business Generated Content) :受商业逻辑的驱动, BGC也为整个互联网网络贡献大量的内容。

区分三种内容生成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三者生成内容的内在驱动力存在区别, 大众媒体专业机构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标, 普通用户更多的是出于社交等目的发布内容, 商家生成内容则有明显的商业目标。随着网络智能程度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内容还依靠算法生成 (即算法生成内容, CGC) , 也可以认为是机器生成内容 (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 MGC) , 如新闻的自动聚合呈现。

信息的生产方式也随着媒介的复杂化而变得更加多样化。用户生成内容成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志。同时各种商业和公共传播主体对信息的传播诉求也在不断增长, 使得信息生产的体量更加庞大。这预示着新增的大量信息, 要进入相对有限的媒介管道, 传播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三、信息生产、流通及消费的新变化

信息从生产出来到接触用户, 大致要经历三个环节:生产、流通和消费。每一个环节都为整个信息流通链条贡献它独特的价值。生产环节提供信息的原始产品。流通环节进行信息产品价值的输送, 同时也通过信息筛选等手段来进行信息的过滤和把关。消费环节是信息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

1. 生产环节——自媒体的崛起

该环节以生产原创内容为主, 通常是具备一定采编实力的媒介机构。除此之外自媒体大号 (内容创作能力强的明星账号) 也活跃于信息生产网络, 并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生产环节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特别是普通用户借助“技术赋权”能够进行类专业化的信息生产。生产环节是信息进入内容市场前的第一道关卡, 内容产品的丰富性程度及质量直接影响流通和消费环节。信息的丰富性使得信息过载 (overload) 与注意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纽曼和普尔 (Neuman&Pool, 1986) 的说法, 受众对信息超载的主要反应之一, 是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在相应降低。他们采用一种平衡模式来表达这种关系, 即:接触媒介程度越高对信息的关注“质量” (quali⁃ty) 便越低,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才能避免不适之感[2]。

2. 流通环节——渠道价值的凸显

流通环节实现了内容的过滤和分发, 在内容传输网络中起到信息集散并连接最终用户的作用。这个环节不生产原创内容, 一般只提供信息汇集, 并提供信息转载服务。比如今日头条App (智能终端应用) , 它本身并不生产内容, 通过特定的信息推荐算法提供千人千面的内容聚合, 是典型的信息自动化分发平台。流通环节注重将生产信息的节点与用户节点相连, 因此在信息的最终到达方面具有优于生产型节点的地位。分发型节点体现的是其信息流通的渠道价值, 通常也是信息传播网络上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 内容有过剩之嫌, 以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快速、及时、不间断的发布信息加速了信息环境的复杂化。过滤和筛选信息因而就显得更加重要, 渠道价值得以凸显。

3. 消费环节——用户的区隔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 消费环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跟传统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变为主动性用户有关。借助新媒体技术, 用户成了信息生产者, 并且他们还会将接收的其他信息搬运到其所属的社群中。媒介和信息的多样化, 以及用户的自主性, 共同促成了用户的社群化。弗朗索瓦?萨巴 (Francoise Sabbah) 于1985年在针对媒体新趋势所作出的评估中论述道:“总而言之, 新媒体决定了区隔化的、分化的观众, 虽然就数目而论算是大众, 但是从信息接收的同时性与一致性来说, 他们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受众 (mass audience) 了, 新媒体已不再是传统定义下的大众媒体, 传送有限的信息给同质的视听大众。由于信息与来源的多样性, 观众本身变得更会选择。目标观众群倾向于选择信息, 因而强化了多区隔化, 促进了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个人关系 (Sabbah, 1985, 219) [3]。

结论

通过追踪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主体以及信息生产方式的变迁, 我们探讨了信息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新变化。自媒体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的主体性力量, 媒介与用户共同为信息消费的达成营造了条件。在信息生产主体的多样化和用户自主性选择的共同作用下, 用户区隔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美]克莱·舍基 (Clay Shirky) 著, 胡泳, 沈满琳译:《人人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75

[2][英]丹尼斯·麦奎尔著,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译:《受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61

浅析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新要求 篇9

关键词:社会公众,环境信息公开,新媒体

如今公众对于信息公开并不陌生, 这离不开政府对信息公开的力度持续增强。但是, 从公众的角度来看, 目前的信息公开如何?信息公开的方式、内容等是不是公众希望看到的?具体到环境信息公开, 能否满足公众的需求?公众需要的环境信息公开是什么样呢?

一、新兴传媒的高速发展, 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 我国已是互联网大国, 新媒体快速增长, 尤其是微博、微信、QQ已成为最受网民喜欢、也最为活跃的新型网络媒体。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 公众希望从新媒体上获取环境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因为, 这些新媒体即时性好、传播快, 信息内容更易于公众获取。同时, 这些新媒体还可与公众有较强的互动性, 是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和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为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公众必须多渠道的获取信息, 比如可以从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档案馆、图书馆、政务大厅、信息公告栏、政务微博等途径获取信息, 这些都可以成为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通过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介, 公众就可以及时了解环境突发事件进展。可以说, 只有多元化的环境信息公开方式, 才能确保公众普遍知晓公开的信息内容, 才能满足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

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对环境信息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

1.信息语言要通俗易懂

这里强调的是“通俗易懂”, 就是能让普通大众看得懂、听得懂的信息公开, 而不是仅仅亮出专业的报告。因为专业的报告, 在普通大众眼中, 就是“天书”。这样的“公开”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环境信息内容应避免“公文脸”, 可以运用图片、图表、图解、视频等可视化方式, 增强信息、政策的解读效果, 达到信息公开的目的。另外, 这些可视化方式直观明了、通俗易懂, 便于公众接受、理解国家和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与信息等内容。

2.信息内容全面详细

曾经有媒体总结出信息公开的“五不足”:形式多实质少, 结果多过程少, 原则多细节少, 公众多被动接受、主动申请的少, 正面信息较多, 而负面信息较少。

不少专家也指出, 政府信息公开名不副实, 无用的信息公开的比较多, 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公众十分需要的信息公布的却不够, 主动公布的更是谈不上。政府本应该公开的信息却由于操作上的模糊性和程序上的高门槛, 变成了可望不可进的“玻璃门”。

例如, 社会公众对环境测评比较关注, 但是很多企业对环测的重视程度却不够, 在项目施工开始时没有媒体的宣传报道, 很多公众并不了解该类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很多城市对企业项目环境测评并无涉及。比如社区会议、听证会等。

要把群众最为关心的关键问题和数据公开, 是当前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新要求。对于那种重形式轻实效、避重就轻式的应付式公开, 以及“只公布不回应、只告诉不说明”的单向度公开, 公众是不买账的。现在, 该公开的内容必须要公开, 能够详细公开的尽量详细公开, 不能粗知大叶过于笼统。

比如:重庆MDI一体化项目环境信息公开。

重庆MDI一体化项目是世界最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一体化项目。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该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 关乎到中下游地区的水质状况, 并对南水北调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该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并有不少民众对该项目持有争议。为此, 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 多渠道、全方位采取联动措施, 让民众参与到环保项目中来, 加大对项目的环境测评宣传, 引进第三方环保测评机构, 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测评, 并将测评结果公之于众。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 利用媒体对项目的环境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重庆环保部门应采用报纸、杂志、电视、调查问卷、现场观看等形式, 对项目的环境信息和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解说, 并将环境测评报告公布于网上, 接受群众的监督, 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切实利益。第二, 要多层次的对项目的各项内容进行证明宣传。重庆市委、市政府要精心组织和部署, 组织国内外各级各类媒体对项目的签约、公示、开工等情况进行信息发布, 要对项目对环境的安全环保情况、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民众生产生活的改善、项目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 更重要的是要对公众对该项目存在的疑问和担忧进行正确的解答, 正确引导各媒体对该项目的报道。第三, 要全过程的加强对该项目的舆情处置。重庆市环保部门为了有效处置各级各类舆情, 成立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负责对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集中管理, 及时、准确和全面的发布有关环境信息, 负责环境的舆情处置事务。

三、新形势下, 公众对环境信息发布时间提出了新要求

(一) 信息发布要及时透明

目前, 信息公开滞后的现象很常见。就以网站来说, 一些职能部门网站存在长期不更新的问题, 特别是网站子栏目, 打开后一片空白, 许多数据和信息长时间没有更新, 处于“休眠”状态, 形同虚设。

此外, 信息公开还存在不透明的问题。法律和部门规定要求必须公开的内容, 在实践中却阻力重重。对于允许公开的内容, 政府和有关部门只是选择性地公开某些信息, 而不是全部公开。

如关于食品药品监管情况, 在国家食药总局公布的监管清单中, 涉及二三十万件的食品、药品监管处罚情况, 而中国的地级市近300个, 也就是说每个地级市需要处理的案件在1000件左右。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 仅仅有15个城市公布了食品药品监管案例, 总数累计212件, 平均每地只有14.1件——远小于1000件。

去年, 《南方周末》记者向全国31个省会城市 (含自治区首府、直辖市, 不含港澳台地区) 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信息公开申请后, 18地公开、3地延期、10地拒绝。

李克强总理曾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现场批评了文件下发慢和中介评估环节多的问题。他说:“我们国务院的一些领导同志, 工作认真负责, 常常拿到特急文件后会立刻就批, 哪怕已经是深夜, 而有些部门领导同志则对文件视而不见, 经常在原地“转圈”。这种现象是要坚决改变的!”

李克强总理在文件运转流程的“新制度”中指出, 文件若常务会审批通过, 若由部门联合印发, 下发时间不得超过7天;国务院印发的文件, 如若没有重大修改意见, 则7天内下发, 如若需要协调修改, 则10天内下发。“不能让国务院出台的文件变成‘空中楼阁’!”

在《环境保护法》中做出了对于信息公开的明确规定, 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在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通过信息公开, 可以有效强化外部监督的力度。而且, 环境保护部还制定了奖惩方案, 对于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地区, 要公开表扬。反之, 对于环保工作成果及改善情况信息报送不及时、贯彻力度比较小的地区, 环境保护部门要联合人民检察院进行督查督办, 以保证各级政府机关能够有力的执行《环境保护法》。而对于破环环境, 知情不报, 纵容犯罪的人要移交最高人民检察院处理, 对于在案件调查中失职的工作人员同样移交最高人民检察院处理。

(二) 信息不公开, 容易给谣言传播留空间。

信息滞后, 权威意见缺失, 极易引发公众质疑和猜测, 滋生流言。尤其目前处于自媒体时代, 谣言呈裂变式的传播, 层出不穷, 会引发重大舆情。

例如, 兰州全城自来水现异味后, 政府信息公开滞后且语焉不详, 一时间出现一些不实传言。

2014年3月6日, 由于兰州市自来水出现异味等异常情况, 兰州市民纷纷通过电话和网络向兰州市环保部门及供水企业等部门投诉, 短短半天时间内, 有关部门就接到了200多个投诉电话。兰州市民苦苦等待却未能得到及时回复, 直到3月7日傍晚, 兰州市环保、疾控部门和供水企业才公布了监测数据, 声称自来水符合安全饮用标准, 但对于异味原因, 却只字未提。

迟到的信息发布引发诸多猜测。从市民投诉反映自来水异味到官方发布信息回应超过30个小时。在市民投诉的30多小时里, 没有任何部门对此次事件给予回应, 因此而导致坊间各种传言的形成。有人认为, 自来水异味是自来水厂漂白粉放多造成的, 还有的认为是因为有的工厂污染所致, 更有甚者怀疑此次事件可能与恐怖袭击有很大的关联。

3月8日, 兰州市政府宣布将每天的水质检测数据公布于众。连续数日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水质是安全的, 但水质的的确确有一股不明的气味, 加之环保部门公布水质监测数据的行动比较迟缓, 因此很多人对此次检测结果表示不满和愤懑。自来水公司遇有类似事件本应该第一时间发布事情的调查及处置情况, 但却没有, 这极大的加剧了事情的复杂性。

再比如:一艘运载石灰石的轮船在长江沉没后, 由于信息公布不及时, 引起了人们对于饮用水的恐慌。

这本是一起单纯的船只失事事件, 却引起了当地市民的极度恐慌, 有的市民说从仪征造船厂工作人员处得到了可靠信息, 在仪征自来水取水口附近, 有一艘油船沉没了, 这个信息一传十, 十传百, 引起当时市民纷纷抢购瓶装矿泉水或桶装矿泉水。直到17时, 仪征市政府发布《关于仪征自来水取水口安全问题的通告》对此事进行澄清, 市民们的不安情绪才得到一定缓解。在谣言传播发酵了5个小时后, 政府才发布权威信息。这也导致在政府进行公告之后, 仍有部分市民半信半疑, 误认为政府在隐瞒实情。

可见, 面对突发事件, 在公众舆论形成之前, 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则显得至关重要, 不仅可以将有关事件的谣言扼杀在源头, 而且可以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减少相关公众的焦虑程度。

参考文献

[1]向欢.试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01) .

新信息环境 篇10

一、“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于受劳动力供给下降、环境治理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因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素累积和环境污染加剧等带来的环境约束与资源瓶颈及国际压力变大等新形势。同时,我国经济也出现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显示经济发展“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良性发展趋势及其孕育的新机遇。党和国家领导人洞悉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规律,以平常心态看待经济增速放缓及其对宏观政策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等产生的方向性、决定性重大影响。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同志以讲话方式首次提出“新常态”。同年10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第一次以党中央正式文件形式提及“新常态”。“新常态”成为党中央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其所面临的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新认识。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常态”是指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及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的特定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它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增速下降、结构升级、动力转变等一系列新表现及经济增长更加平稳,增长动力更加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等新机遇。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新常态经济必须正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约束与资源瓶颈,必须以高效率、高效益的包容性增长,实现稳增长与优结构(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为发展内涵,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新常态”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常态”中国的发展目标

我国“新常态”经济的出发点、根本途径及其最终目标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换言之,“新常态”中国追求包括生态文明和建设“两型社会”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近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远期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刘金彬等(2013)通过对环境产权论、信号传递理论、环境受托责任论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与动因分析研究后认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是:企业向投资者、政府环保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科学分析与客观评价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相关、可靠的环境会计信息。其中,环境会计信息至少应包括企业开展环境活动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产生影响的环境财务信息和取得的环境绩效信息两个方面。

(三)“新常态”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要实现“新常态”发展目标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就必然要求作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企业承担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治的社会责任,并以高质量地提供环境会计信息方式向利益相关方报告其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及其绩效情况。因此,笔者认为,“新常态”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应在追求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披露反映企业遵守环保法规、提升环境绩效等情况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第二,企业应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以帮助利益相关方科学分析、评价企业环保责任履行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第三,企业应遵循国家环保法律制度,选择适用的披露模式充分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第四,企业应依法接受投资者、政府环保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对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情况的监督,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创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重要意义与指导思想

(一)创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重要意义如何化解环境问题这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因此,如何适应“新常态”,并根据“新常态”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构建科学、实用、高效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帮助企业经济高效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为投资者、政府环保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科学分析、客观评价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及其绩效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切实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是既神圣而又紧迫的历史使命。

(二)创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指导思想科学适用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有助于企业经济高效地披露其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及其绩效信息,帮助企业利益相关方科学决策。但“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以“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固化改革成果的同时为改革提供框架、理念与方法及稳定性、规范性保障。因此,创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要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一生态文明领域改革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基础上,树立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理念,坚持正确的方向,遵循激励与约束并举、主动作为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用好法律这一治国之重器,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即在创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时,需要坚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引领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内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和实践探索,坚持用“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除阻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根本动力,坚持用“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和实践规范的根本保障。

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思路

欧美等国际实践成功经验与研究表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与披露质量,与企业的规模、所在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受到社会关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甚至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企业组织变迁———在企业内部设置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同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之下,企业不愿意自觉、主动、公允地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欧美国家普及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成功源于国家完善的环保法规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强制性要求、会计准则及其有效的规范与指导,并得出加强政府管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披露质量的结论。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需要综合运用现有先进研究成果,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遵循重要性、成本效益与适用性原则,在以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企业规模、受社会关注程度、信息提供能力等作为标准对企业进行综合分类(详见表1)的基础上,再分别根据国家环保法律制度规定及不同类型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方面的特殊性,明确企业类型及其披露内容、披露机制、披露方式、披露形式等(详见表2),以构建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适用模式,帮助企业经济、高效地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满足利益相关方进行科学决策的需求。同时,可根据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进展情况,逐步扩大披露主体范围,充实披露内容,提高披露要求,变更披露机制,为企业利益相关方科学决策提供更充分、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实现披露目标。本文分别从披露主体、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形式和披露机制等方面介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构建。

(一)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并扩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范围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国过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部分都与法治不完善有关。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来推进。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环保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深刻把握,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机遇,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环保法规,以法律制度方式明确并扩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范围。如我国可借建设现代法制国家之良机,通过修订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公司法》、《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途径,明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地位与法律依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构建,将给企业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扩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范围。

(二)根据企业类型,明确并逐步充实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完善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除明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责任外,还需要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与“量能负担”原则,明确规定不同类型企业应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其中,尤其要严格界定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规模大、受社会关注度高、信息提供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和其他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在当前尚未根本破解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核算瓶颈问题的情况下,我国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可以先将易确认、计量的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等信息纳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然后再根据环境会计核算瓶颈问题破解的进展情况,逐步充实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唯有如此,才能既确保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又能适度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完整性问题,提高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实现披露目标。

(三)革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鉴于当前制约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环境会计要素核算等瓶颈问题尚未实质突破,我国还不能够采用传统财务报告系统简便易行地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因此,我国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允许企业采用定性披露与定量披露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具体做法是:(1)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等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能确认并可靠计量的环境会计信息,要求企业以货币化的定量信息方式集中披露;(2)对企业遵循的环保理念、环境政策与管理目标、环境管理活动及其社会影响(含获得的社会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允许企业采用定性描述方式披露;(3)企业在节约资源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增加废弃物循环利用等节能减排方面的可定量化的环境绩效信息,要求企业采用定量信息方式披露。

(四)根据企业信息提供能力,确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我国在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时,可在企业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成功的实践经验,明确规定各类型企业应采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企业可采用的主要披露形式及其适用范围如下:

第一,企业网站。企业通过在官方网站设专栏形式,为企业利益相关方提供全面、及时的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或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A类企业。

第二,编报独立环境报告或其他社会责任报告。企业通过编报独立环境报告或在其他社会责任报告中列专章形式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全面、系统的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A类、B类和C类企业。

第三,财务报表附表。企业采用定期编报财务报告形式向利益相关方集中披露货币化的定量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A类、B类、C类、D类和E类企业。

第四,财务报表附注。企业以财务报表附注形式披露货币化的定量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F类和G类企业。

第五,企业信息简报。企业通过定期编报信息简报形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H类企业。

第六,临时公告与新闻发布会。企业发生环境事故可能产生较严重的生态影响时,应采用该形式及时、全面地向利益相关方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A类、B类、C类和D类企业。

第七,企业环保手册。企业通过派发企业或产品环保手册或画册等形式自觉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种披露形式主要适用于自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

第八,新媒体。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科技成果和环境事项法等先进研究成果,采用官方微博、微信等形式自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除此之外,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可以采用董事会报告、不定期的招股说明书等形式向企业利益相关方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规模较小的企业还可以采用布告栏、宣传橱窗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五)创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机制

笔者认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机制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

第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主要包括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两种。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新常态”及其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建立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不同类型企业适用不同披露形式、方式,披露不同的信息并接受不同监管要求的披露机制。其中,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受社会关注度高、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和信息提供能力强的上市公司采用强制披露机制;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的其他企业则可采用自愿披露机制;介于两者之间的企业,再根据其企业类型,分别采用差异化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披露机制。

第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为保护信息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需要通过制定信息披露规则并实施严格的监管。我国过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部分都与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关。同时,国际经验表明,严格的监管和信息透明是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政府的推动、社会的重视、企业各利益相关方的促进及企业自身的努力等多方共同努力所产生的协同力量是推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走向规范化和普及化的强大推动力量。因此,我国应建立并完善以政府环保监管机构为主导,企业利益相关方监管为核心,社会监管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维度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并根据各方监管结果给予激励或惩罚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综合上述,笔者根据前述企业综合分类及其披露内容、方式、形式及机制等内容,编制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汇总表如表2所示:

除此之外,国家还应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践探索、开展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专业人才培养与从业人员培训等途径加强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质量,实现披露目标。

我国适应“新常态”,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及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促进我国包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内的法律制度体系、社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因此,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新机遇,必将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提供新动力和新机遇,促进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8年第6期。

[2]李朝芳:《地区经济差异、企业组织变迁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自中国沪市污染行业2009年度的经验数据》,《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新信息环境 篇11

关键词:统计信息管理; 医院 ;新环境; 提升 ;不足

国内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推进速度逐渐加快,医院统计信息工作为全院的工作计划制定和目标考核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但是在新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还缺乏完善的系统构建,但它对医疗系统长久稳定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分析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工作过的不足现状,探究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方法和提升是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一、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不足

第一:医院统计程序体系落后

社会化信息水平不断发展,统计系统也随之有了显著地提升,但是医疗统计报表依然延续传统的模式和指标,这种传统的报表统计已经不能满足医疗事业的发展需求了。统计指标程序体系落后,会对医院的整体运营,数据分析和运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很多医院的统计程序依然凭借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得以实现,这样不利于对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直接使用,二次抄录计算会造成较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

第二:对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医院的领导者只是单纯的把医院信息管理看成是基础的数据汇总统计,不能将其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不能有效使用数据信息,将统计工作归类于后勤工作内容,对其工作投入较少,这样使得医院的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相对较少,统计工作开展因此存在一定阻碍。

第三:数据统计方法单一影像数据真实性

我国各医院的统计数据收集的方式都不同,不同科室以日或月为单位报送数据,由统计人员统一整理录入。这种模式对报送数据的真实性欠缺检验,有些临床科室为了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出院病人平均费用,将在住院的病人变成“假出院”,也就是先让病人假出院入院,这样虽然增加了出院量,但是对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形成了不良影响。

第四:统计人员素质低,配备不合理

根据调查得知很多医院的统计人员都不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个人知识能力,医学统计水平都比较低,几乎没有卫生统计专业人员在从事这个行业。因为统计工作的工作量大,工作比较封闭,所以工作人员都欠缺对统计工作系统深入的了解,不能满足新环境下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

二、新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提升方式

第一,强化医院统计管理的软硬件投入,提高对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新环境下的医院管理需要很强的信息化支撑,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统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医院领导要重视统计工作,将统计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的日常管理当中,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重视,要从改善其工作环境,构建现代工作环境,完善先进统计系统,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强化统计信息体系,进一步发挥统计信息管理的综合功能,帮助并推动医院形成正确管理决策。

第二,强化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重视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分析要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化,要构建和医院管理、医疗和运营相统一的指标体系,构成整体统计分析结果,帮助决策层全方位掌握医院状况,将医疗质量、效力和社会效益几部分结合分析以完善对成本效益的分析,最终构建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于一体的指标体系。

第三,构建完善的统计数据核查制度,保证统计信息质量

统计的重要性依靠其准确性得以实现,制度不完善,统计不准确都会影响医院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最终分析结果。所以要在医院内部构建完善的统计数据核查制度,要建立不同的原始登记台账和报表制度,强化统计工作体系,完善不同分类标准,提高数据处理的科技水平。另外要重视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临床,医技等部门对统计人员工作开展的支持,重视对数据采集点的规范质量控制,保证统计信息真实准确。

第四,确定统计信息管理的作用,完善医院统计工作结构

现在很多医院都没有独立的统计机构,一般都是兼职人员进行统计工作,这样统计工作的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构建独立的统计机构负责医院内部的各种业务,对其具体信息进行组织,管理,汇总,知道,沟通和检查,这样能够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的主体,完善统计职能,强化统计工作的责任化发展。

第五、重视统计工作人员技能素质的提升

想要强化统计工作就要从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入手,新环境下的统计工作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统计人才完成。统计工作人员要彻底了解并执行《统计法》的要求,强化自身的职业操守,重视责任落实,强化知识构建,完善学科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些計算机知识,强化统计服务的职能意识。统计工作人员要能够根据资料内容调整项目内容,完善统计方法的选择,以根据具体情况主动面对问题,确定不同环境下的具体措施。要强化工作人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院的整体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三、结论

新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虽然面对一定困难,但我们要抓住困难下隐藏的机会,要重视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整体在整体上提高统计信息管理的水平。

新信息环境 篇12

一、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教师要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 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等方面较先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很大不同, 其更人性化的理念更加符合高中生的个体情况, 从理论上上提供了科学的教学依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其教学能力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其对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等角色的扮演, 最终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人认为, 新课改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至少从以下二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1、课程设置方面新课改对课程作了更科学的规划和权重分配, 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要。

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模块是必修课程, 另外信息技术还有5个选修模块, 在大多数学校的师资安排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任选修模块的教学, 为了能胜任新的学科, 教师光看懂教材, 会做题目是远远不够的,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 更要明确上下文存在的隐性要素, 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要经得起考验, 对课程目标达成具有时效性, 这需要教师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

2、反思教学反思是让理论与实践充分互动的良好途径, 是教学绩效行为。

传统的教学反思大多是围绕能否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考试优劣程度而开展的, 这种反思恰恰会强化教育的负面作用。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重视自身思考和探究能力, 提升专业修养, 加强合作对话, 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就靠学校课堂是难以完成的, 因为学校课堂资源有限, 环境成分单一, 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从事各种活动, 根据实际问题来锤炼自己的反思能力, 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现状

从大环境看, 当前高中教学主要体现学科性、理论性、应试性三大特点, 学科性有利于资源规划和课程配置, 但不利于整合教学、综合思维以及迁移能力的培养;理论性有利于环境安排和评价操作, 但不利于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应试性有利于操作简约化和低成本化, 但不利于个人实际问题求解、受挫力和竞争力的培养。

三、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 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 教学改革无从谈起, 教育观念一旦改变, 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新课程一改过去只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过程, 因此,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教师应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切实改变过去重知识的传授, 重机械重复训练, 重考试过关率,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差异和创造性。

2、搞探究性学习, 做研究型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会进行科学探究, 善于进行科学探究, 若还按照旧版教材的教学思路进行演示, 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

3、积极主动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专业技能是实施学科教学的前提。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 接受专业再培训的机会少之甚少, 各种各样的技术能力培训似乎都是隔靴搔痒,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加之教研活动的严重不足,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自生能力的提高,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寻求网络资源、网络课堂以及相关书籍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也要向外收集专业培训信息, 积极主动同本学科本专业的同事沟通交流心得和体会, 总结经验和教训, 并在相应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各种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Intel培训、多媒体创作培训、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学习等。

四、总结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如何搞好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对学科教师来讲, 是一个挑战也是是一个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 牢牢把握新课改的思想精髓, 紧扣“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主线, 以科学的思想指引自己,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不断充实, 提高自己, 化挑战为机遇, 进而必将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天地里大有作为。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信息技术课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相应地信息技术课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的需要, 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调整。新课改的思想能否得到贯彻?新课改的思想能够得以付诸实践?更大一点说, 新课改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个中间环节。那么,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来讲, 我们该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改的思想, 进而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教学工作?本文将从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个人能力等三个方面加以详细地阐述。

上一篇:儿童天性下一篇:云计算环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