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与改革

2024-09-28

瓶颈与改革(精选10篇)

瓶颈与改革 篇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农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进和发展。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核心是增加农村收入,而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则又与农村金融的环境制度有关,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限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金融机构缺少,融资力度有限,贷款难等问题。为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需要从建立完善的农村融资机制入手,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基于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 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

1.1 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限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是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有相应的农村金融的服务支持。但是,从目前的相关统计来看,仍然有很多地方乡镇没有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仍有待提高。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撤并进程比较快,很多原先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撤并过快,没有适当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学区,增加了农村接收金融服务的交通距离,给农村的融资和金融借贷带来了不便。此外,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大多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中,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由于网点稀少,部分乡镇农民办理金融业务最近的要走10 km,远的要走28 km。根据已有机构的研究成果可知,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要本着为农民服务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实际,有效保障农村金融服务和机构的覆盖力度。

1.2 农村融资服务中的融资难问题

在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总体有很大提升,对于服务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一定的价值。但是,从三农发展的总体服务体系来看,农村金融服务中的融资难问题也比较突出,融资的效率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为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抵押担保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涉农金融机构产品单一,运行机制不灵活,对农村的金融支持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贷款比较困难,特别是大额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就融资的对象来看,不同的融资群体所获取的融资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农村合作组织来说,相对能够获得较多的融资服务,但是对于单个农户来说,融资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薄弱群体或者农村贫困户来说,融资的难度更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具有嫌贫爱富的倾向。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导向,需要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给予充分的政策关注和支持,切实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3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总体不够均衡

相比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融资情况来看,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中已经没有了统管统筹的现象,对于农村金融供给中的大包大揽问题也不再明显。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情况带来很大的变化,对于金融资源的总体配置和信贷投放等维度容仍然有着供需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和乡镇管理体制的改革,撤并整合的加速推进,导致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机构撤并,很多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也加速萎缩,总体农村的金融市场得不到有关银行的支持和关注。据统计,全国有8213个乡镇只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地金融市场个别垄断状况非常突出村信贷资金总量不足。农户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贷利率定价偏高、农村贷款抵押物缺失。所以,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需求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后续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倾斜性的政策照顾,有效提高对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

2 探索农村金融发展的改革新策略

2.1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三农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农村金融产品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也就要求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相对差异化、多样化的产品。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首要任务需要明确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融资需求特点,要坚持以农村市场为基本的导向,以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为基本导向,不断加大新型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对于有利于地方经济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的信贷创新产品,要大胆试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市场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鼓励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市场情况,把在城市中成熟的产品,包括银行卡、保险、理财、信托等,通过委托代理等多种方式推广到农村市场。当然,还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知识水平的电子金融服务,引导农村的金融产品服务逐步走向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基本方向。为扎实做好农村金融的电子化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培训,完善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农民提供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应用意识。

2.2 加大农村金融管理和风险防范力度

回顾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和管理,其中不乏存在着一些制度漏洞和使用问题,农村金融服务的安全性问题比较凸显,为此,需要充分考虑加大农村金融管理和风险防范力度。我国农村金融贷款、存款等服务的保险制度通常是由政府主导设立的,由相对独立的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服务,但是由于资金来源和管理部门的多方主体特点,农村金融服务的独立性和风险的可控性等方面有待提高。对于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的过程中,要适当照顾农民等弱势群体,为其提供相对完善的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机制,同时要尽量做到不为盈利而开展相应的保险服务。建议设立农村金融市场的相互援助机制,由各级金融机构自发组织成立,而不仅仅是由官方承办。,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机构信用,稳定农村金融秩序。

2.3 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应能力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力,农村农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对于金融产品的服务需求将不断提升,需要的贷款额度和贷款的方式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应能力。从农户方面来说,贷款的手续费用高,贷款程序繁琐,也抑制了贷款的需求。同时,对于农民的贷款需要提供相应的抵押物,但是农村的抵押物的来源相对单一,抵押物的交易程序相对繁琐,同时因标的额过低而产生相应的额外费用,不利于调动农民的贷款积极性。在贷款供给能力提高的前提下,更加应该全面简化繁杂的小额贷款申报程序,扩大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和金额上限,满足农民生产及加工、运输、经商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同时,要持续深化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巩固其支持“三农”主力军的地位,以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为突破口,创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业务和服务。

瓶颈与改革 篇2

【关键词】能源改革;新能源;价格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就目前来看,煤炭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但过多的煤炭消耗不仅给环境带来压力,而且国外也可能以高耗能为由增加中国出口产品的碳税,从而不利于贸易发展。另外,我国的煤炭生产能力也不能满足能源消耗的需要。比如,2012年我国的煤炭产量为36.5亿吨,进口2.9亿吨,总量接近40亿吨,这个数字几乎占到2012年全世界煤炭总量的一半。未来中国实现GDP翻番,在能源供应方面不能单纯依赖煤炭,这就给能源产业提出了新的课题。能源改革的重点在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突破。

一、大力推进电力改革

(一)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有关电力体制改革的大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重组发电资产,建立若干个独立发电公司;重组电网资产,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下辖几个区域性电网公司;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电力监管。成立于2003年8月的国家电监会与电改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决心。但是十年来,我国的现代电力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2013年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其中包括撤销正部级电监会,其相关职能并入副部级的国家能源局,重组后的国家能源局继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将电监会并入能源局,归入发改委管理,其力量增强,将会更有效地推动电力体制改革。通过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政府管理体制。从电网企业起手,探索输配分开,即由政府制定出台独立的输配电价,电网企业负责把电网建好,按输配电价收取过路费,用于电网投资建设和维护。同时逐步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让发电侧和用戶侧电价由市场形成,上网电价和煤炭价格联动。

(二)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依据国家电网的规划,2011至2015年将进入“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必须认识到,智能电网建设有利于优化我国煤电布局、加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有利于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以及在全国电力市场配置下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将智能电网创造的环境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统筹各种电力开发和利用方式,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水平和综合效率,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

(一)设立新能源建设考核机制

在推进新能源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在新能源的建设上进行考核,尤其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考核机制。以考核机制激励管理层对新能源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新能源建设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需求的增加带动新能源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

首先,可以通过国家的财政补贴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光伏产业为例。随着经济发展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光伏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朝阳产业。对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遇到的困境,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尤其是在科技研发方面进行引导。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例。在我国2011年到2015年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科技部在这个基础上,会同相关部位,如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及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同进行了落实“十二五”规划这样的具体补助。尤其是注重电动汽车的关键基础的技术,比如电池、电机、电子控制以及相关的电子使用件作为关键技术的研发,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三)鼓励使用新能源

国家明确号召,鼓励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让千家万户来共同消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力。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突破上,太阳能并不是唯一的着力点。通过鼓励使用新能源,从需求的角度为新能源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加强能源价格改革

(一)提高能源税收水平,形成合理的能源价格比价

通过提高能源税收,从而提高能源价格,并把提高能源资源价格所产生的收益归国家所有。以此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外部成本进行有效补偿。从而收回能源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外部成本,为补偿生态、环境资源的可能损害提供财力准备。这既是对公共利益的一种补偿,也是对代际利益的一种平衡。与其他一次能源相比,水电、核电和天然气是污染小、排放低的清洁能源。但是其价格水平长期偏低。如果在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提征资源税和环境税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清洁能源价格,鼓励对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以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并对于清洁能源用户免征环境税或给予一定补贴,以扩大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将会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二)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能源市场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改变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使其职能中心转为为经济活动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在能源价格方面,政府需要从价格的制定者和审批者转为价格监管者,让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目标,加快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能源产品的市场交易体系。针对我国电力和石油行业行政性垄断的现状,要重新审定油气行业、电力行业垄断的合理性,对可引入竞争的环节进行拆分,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定价机制;并对于不能形成市场竞争的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监管定价。

(三)通过能源价格改革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通过能源价格改革促进能源结构变化,即通过能源比价变化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如果传统化石能源价格的上升,将会引起不同能源间比价关系的变化,从而鼓励能源消费主体寻求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其他能源。由此带动能源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清洁能源比例的上升,将会有利于会减轻能源消耗与排放的压力。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势必会导致能源利用成本的提高,从而迫使用能主体为了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消耗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能源配置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由于能源价格的上升,高耗能产业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将导致其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进一步压缩高耗能企业生存的空间,一些无法适应成本增加的高耗能企业会被市场淘汰。这部分原本会被高耗能产业消耗的能源被释放出来,在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为了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需要,能源改革势在必行。2013年重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主要有三项职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体制改革建议,以及负责能源监督管理等。因此,针对电力改革、新能源发展,以及能源价格改革还会有新的措施出台。

参 考 文 献

[1]任晓松,吴世斌.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价格改革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

瓶颈与改革 篇3

梁小明 (2006) 等认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滞后于会计环境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经济贸易交往的增加, 会计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会计教学改革明显滞后。据南方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显示, 在目前社会招聘人数中会计专业排第十一位, 应聘人数中会计专业排第一位, 但招聘企业却很难招到合适的会计人才, 原因是企业通常希望招聘的是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或有会计师资格证的会计人员, 除了要求应聘者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 还要求多项综合能力, 如思维活跃、分析技巧较强和与人沟通协调能力较高等。会计专业毕业生若达不到这个要求, 毕业就等同于失业。目前, 会计人才供需不对称是会计界面临的瓶颈问题。对于会计教育改革滞后的原因, 国内学者提出了各自观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教学目标不合理。为了体现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的区别, 许多高校把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该表述过于笼统, 不明确、不具体, 且职业性和专门性太强, 过于强调会计学的专业教育, 对通才教育重视不够 (周朝仑, 2003;周志平, 2003) ;第二, 课程体系不规范。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 专业课比例过大, 学生的知识面过窄, 数学、计算机、英语、国际商务知识不足几乎是每一个会计学生的通病 (周频, 2006) , 且专业课着重于实务和会计制度的诠释, 而忽视学生理论功底的培养, 实践教育环节相当薄弱 (范绪华, 2007) ;第三, 教材内容陈旧。从1993年“两则、两制”的颁布, 到2001年具体准则的修订, 继而是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 再到2006年39项新准则的发布, 准则条款的变更速度明显快于教材的编撰周期, 而且现行教材中对会计制度解释较多, 理论分析很少,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高 (胡淑红, 2007) ;第四, 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考, 学生背”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 课堂输出信息量少, 重理论、轻实务, 学生思维被动,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于露露, 2007) 。学生即使学会了怎样编制会计分录, 怎样编制会计报表, 但不懂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 (谢红, 2006) 。综合国内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虽然已进行多年, 但仍属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完善措施: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 (周朝仑, 2003) ;改革专业设置, 制定以个性能力培养为特征的课程体系 (梁小明, 2006) ;调整专业课的教学内容,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论述和分析, 适当归并专业课 (周志平, 2004) ;开展教材更新研究, 组织教师集体分专题备课, 以达到节省备课时间成本和公共教学内容资源共享的益处 (胡淑红, 2007) ;改革教学方式, 推行案例教学 (于露露, 2007) , 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建立全真会计教学模拟实验室 (谢红, 2006) 等。学者们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 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这些有着理论支持的改革措施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人才供需不对称的瓶颈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 相关的各类研究一般采用规范研究法, 即研究“理想的会计本科教育应当是怎样的”, 由于缺乏实证数据的证实, 难以保证其结论的可信度。此外, 理论研究较多地面向教育提供方, 即探讨会计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很少从教育需求方的角度去分析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鲜明主题, 就是高等教育的职业化 (曾亚强, 2004) , 其基本逻辑是:社会需求决定职业与职业岗位 (群) , 然后由教育来满足这种需求。换言之, 与传统的由专业决定目标的思路不同, 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决定, 而培养目标由社会需要 (职业群) 决定 (张浩良, 2008) 。笔者认为, 要解决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 除了需要教育界进行自我完善外, 还需要职业界对改革的积极参与,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美国会计教育改革

(一) 美国会计教育历史

从简单的实务经验指导到系统正规的理论传授, 美国会计教育虽然只有200多年历史, 但为企业界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会计教育开始面临危机, 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护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还要协助决策层解读和利用系统信息。在会计教育长期脱离会计实务的背景下, 只懂得会计准则和职业资格考试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已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2000年, 布里翰扬大学教授Albrercht和弗吉尼亚大学教授Sack发表了研究报告, 从会计教育的投入、产出和过程三方面描述了会计危机的表现:以会计专业为报考第一志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已录取的会计专业新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 与1995年至1996学年相比, 1998年至1999学年会计专业新生人数下降23%, 毕业生人数下降20%;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表示绝不选择会计, 从事教育的会计毕业生愿意选择会计的占31.5%, 而从事实务的会计毕业生愿意选择会计的仅占5.9%;会计教育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会计教育已经不能与时俱进, 需要进行彻底改革。

(二)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

(1) 会计职业界对会计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美国内部审计协会 (IIA) 等职业团体以及各大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人才的主要需求方, 为了能够得到满足需要的会计人才, 他们定期对人才来源的数量、质量和难易度进行评估, 提出研究报告, 其结论对美国会计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维护会计职业形象,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要求新加入会员在教育方面必须符合规定, 这主要体现在AICPA发布的几份代表性报告中, 具体见 (表2) 。在1988年修订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中, AICPA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接受150学时以上的大学教育, 才能参加CPA考试, 并提出包含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的150学时的示范性课程表, 示范性课程表列举了各类教育应涵盖的课程和各课程的基本内容。AICPA强调教学中应当注意一般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权衡, 并就各类教育的教学时间分配建议如下:一般教育为60-80学时, 企业管理教育为35-50学时, 会计教育为25-40学时。 (2) 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人才的主要需求者。1989年, 美国八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表《对教育问题的观点:会计职业成功之能力》, 提出从事会计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其中包括技能和知识两方面, 并从课程设置、教师、学生和大学角度给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同时出资400万美金, 联合美国会计学会 (AAA) 、AICPA、高等商学教育委员会 (AACSB) 、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等机构共同成立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AECC) , 推动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进程。1998年, AICPA启动著名的愿景项目 (Vision Project) , 该项目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人力资源和规范等影响因素入手, 总结了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服务及能力, 在此项目基础上, AICPA发布报告《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1999年, AICPA发布《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 该框架列示了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三种能力, 包括职业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观念, 它们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1999年,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在财务经理协会 (FEI) 的支持下, 发布了研究报告《哪些更重要, 哪些不重要: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 该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分析了管理会计领域过去发生、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要求对当前的会计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此外, 美国内部审计协会 (IIA) 等会计职业团体也纷纷发表了多项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在会计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会计职业团队在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中扮演着“改革催化剂”的积极角色。

(三)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措施

美国会计学会 (AAA) 是美国会计教育界的代表, 其下属的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在1986年发布特别报告《未来会计教育:为不断扩展的职业作准备》, 对未来会计教育的结构、内容和范围提出几项建议, 包括:会计是一个提供和传播广泛的经济信息的过程, 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教师应认识到一般会计教育和发展个人技能的必要性, 过早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没有好处;大学应加强文科、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应强调技能培养, 特别是学生终生学习必需的能力;课程和教学计划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教师应给予学生较高的期望, 并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个人能力和一般知识;会计教育计划应保持灵活性, 以适应不断调整的需要;会计教育结构所涵盖的范围要宽, 应包括人文学科、艺术、自然科学、通用信息系统开发与报告知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开发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性的职业会计教育只能在研究生层次展开;学术界和实务界要互相配合, 以确定专业化职业会计教育的内容由何者来提供 (阎常五, 1998) 。1989年, 在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资助下, AAA联合AICPA等会计职业团体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AECC) , 专门从事会计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 并负责资助和监督高等教育机构的会计教育改革。在第一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 AECC明确表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标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立刻成为一个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在该目标的引导下, 美国各大高校开始实施会计教育改革, 其改革思路是:加强技能训练, 教学与研究并重;培养学生具有会计专业人员的竞争能力;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及终生学习。会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则是通过改革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符合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 虽然每家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尽相同, 但基本包括了AICPA示范课程表中要求的三类教育。以美国堪薩斯大学管理学院为例, 2004-2006年的课程设置比2000年至2002年增加了不少选修课。在基础课中, 在“沟通”知识方面的课程已从原来的13门变为19门, “人文”知识方面的课程从12门增为17门, “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从11门增加为17门等;在专业课中, 经济类选修课也从11门增加到17门。在密歇根州立大学, 会计专业本科生需要学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6门课程, 如网络设计等。课程种类的大大增加, 使学生能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全面培养学生分析、交流、合作、掌握新技术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以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 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取代, 强调以案例教学、小组报告、模拟实操等方式, 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与建立互动的教学情形。杨柏翰大学采用专家小组教学法, 即由5名教授组成专家小组, 专业分别是财金、成本会计、审计、税务、法律, 负责轮流为60名学生授课, 每天课时为3小时。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下, 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同时, 美国大学大力鼓励和奖励开发新课程、新教学方法的教师, 修改聘任、评估及奖酬制度, 分配更多的资源支持教学和课程发展。

三、美国会计教育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借鉴

(一) 美国应对教育危机经验的借鉴

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会计教育危机的爆发原因是本科教育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理论教育与实务严重脱离, 但会计职业界和教育界能及时携手应对危机, 积极采取措施, 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是, 许多国内学者在总结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败时, 通常将美国现代教育的目标定义为培养基础扎实、宽厚、适应性强的通用型人才, 建议会计教育应该由专才培养向通才培养转型, 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教育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大学本科教育只有四年的期限, 推行全面、细致且无侧重点的素质教育很难达至资源的有效使用, 它也会形成反作用:学生一知半解, 掌握知识不牢固, 各项技能应用水平不高。通过剖析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历程, 笔者认为, 美国现代会计教育致力培养的并非广泛意义上的通才, 其教学课程按“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来设计, 其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 目的是培养具备会计职业能力的人才。我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应当借鉴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经验, 明确现代会计的职业角色, 将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放在首位。现代会计是包括核算、监督、反映、预测、控制、分析、决策在内的信息处理系统, 需要系统处理人员 (会计人员) 具有知识劳动者的基本特征:其工作是在汇总分析和结果整理的基础上创造新信息/新知识/新价值;其原理、程序和方法可以被储存、讲授和传播;其资质由特定机构给予确定或认证, 由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认定、管理与控制。而且, 随着会计问题的日益多样化, 会计理论持续更新和完善, 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亦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 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 对不确定的经济事项作出判断, 从而提出相应的决策意见。可见, 会计职业能力是现代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要让学生获得从事会计职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会计本科教育应以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

(二) 我国会计教育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应解决的问题是:本科学生应掌握哪些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职业能力的范围) , 其掌握的程度如何 (会计职业能力的程度) , 以及如何有效地掌握这些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职业能力的形成方式和途径) , 这需要职业界、教育界及政府权威部门三者间的协调与合作。 (1) 会计职业界可承担起界定会计职业能力的掌握范围的主要责任, 以保证会计教育产出 (毕业生) 符合需求方的要求。阎达五 (1998) 认为, 美国会计教育之所以见效迅速, 最根本的原因是, 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 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 即会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 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 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近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当大, 许多高校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 每年定期向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素质调查表, 但限于相关资源的不足, 调查问卷设计不规范、调查表发放的范围有限、调查数据处理不科学, 或调查研究缺乏持续性,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作为会计人才的提供方的高校, 很难直接获取人才需求的及时、可靠的信息。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普华永道、德勤等每年都会对新毕业生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 发表评估报告。然而, 与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 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低、专业会计人员数量不足。如我国排名第一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2006年收入为2.19亿人民币, 注册会计师人数是361人, 是普华永道当年收入176亿美元的0.15%和合伙人人数7753人的4.65% (孙继辉, 2009) 。由于规模的限制, 单个会计师事务所也无法承担起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评估工作。因此, 作为会计人才需求方的代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CICPA) 可承担起会计职业能力的掌握范围的界定工作。具体而言, 各地区的CICPA分会定期向各类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发放调查报告, 收集人才需求信息, 再由CICPA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提出分行业、分地区的评估报告。调查方式和问卷由CICPA设计, 并根据市场的变化状况进行修改, 汇总和分析工作可以由CICPA组织高校教师来完成, 评估报告定期免费向相关部门和高校提供。同时, CICPA严格会员准入要求, 如借鉴美国AICPA的规定, 要求报考全国执业考试的人员必须经过系统性的知识培训。 (2) 由政府部门牵头, 成立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为高校的会计教育改革提供指引。与美国不同, 我国政府部门承担着会计准则的制订工作, 这不仅可以避免会计准则袒护大企业集团的利益, 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 而且也考虑了我国民间团体缺乏准则实施效力, 仍未具备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基于相似的原因, 我国政府管理机构参与会计教育的程度较深, 由政府部门 (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 牵头成立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好处在于: (1) 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会计教育目标, 以行政力量快速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行政地位较高, 有利于提高所发布指引的执行力度;我国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大多为公立院校, 会计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主要靠政府财政资助, 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可以很好地承担着资金使用审批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等。会计教育改革委员的作用是:明确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指导高校会计教育改革;定期回顾、分析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报告, 帮助高校按本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和适当的资源整合;指导各高校的教学课程设计工作, 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推动高校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 包括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 或资助与会计教育质量改进有关的研究项目等。 (4) 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和地方特色, 设计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职业人才。根据“社会需求决定职业与职业岗位, 然后由教育来满足这种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应当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 将社会需求的职业知识能力与大学学科知识体系紧密结合,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职业人才”是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技能技巧熟练、有一定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懂政策又懂经营管理、适应性强、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期研究报告, 2008) 。要达到这一培养要求, 张浩良等 (2008) 建议在会计类本科教育中全面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工作过程指“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赵志群, 2003) 。按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 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 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 意味着课程不再以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为主, 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姜大源, 2007)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按会计职业的工作逻辑来建立课程结构, 如依据会计工作的“交易分析—记账—成本核算、纳税申报、编表—会计电算化—内外部审计—成本分析、报表分析—资金运营与评价”过程, 课程开发的顺序为“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及其它理财类课程”。除了课程开发按会计工作过程为顺序外, 教学方式也要遵循以学为本、以学定教, 将“做中学”与“学中做”相结合, 实现与工作结合的学习。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紧密融合,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实务操作、网络教学等方式来实现, 但效果最好的是建立兼有理论教学、实验验证和技能操作的功能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或学习场所, 如综合管理实训部或教务信息管理核算实训中心等。会计专业涉及大量的过程性知识, 而这类知识的习得与具体情景紧密相关, “一体化学习场所”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设置、工作流程, 将“业务模拟”与“情景模拟”相结合。通过邀请企业实务界和会计事务所的职员与教师共同教学, 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消化理论知识, 并获取会计实践能力和经验, 增强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增彪、赵晓东:《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现代会计与审计》2005年第6期。

[2]应淑仪、吴涛:《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启发和思考》,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谢红:《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会计教学模式探讨》, 《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4]宋明、臧建玲:《普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瓶颈与改革 篇4

【关键词】项目教学 中职物流 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4-01

项目教学是近几年教学界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为适应岗位需求提出的改革方向。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目前广大的职业学校教师正积极探索和实施中这一教學法,并取得一定成效。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物流教学的课程理论性强,实训与理论环节容易脱节,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可引入项目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对物流课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成功了突破了瓶颈,取得一定成效。

一、中职物流课程项目教学的障碍

1.教材陈旧无法适应项目教学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物流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教材进行,都只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略了知识联系实际。且由于教材的编写者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对职业岗位特征的分析,所编写的教材多数存在内容重复、交叉、陈旧等现象,无法适合项目教学的需求。如果无法打破传统教材体系的约束,项目教学将无以施展身手。

2.理论与实践脱节

物流课程的教学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不成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开发的项目是根据学生岗位需求而设定的,而相关理论知识又存在于书本中,因此要求学会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在两者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加上长期受“教师本位”思维的束缚,比较难以转变思想,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

二、如何突破中职物流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瓶颈

1.突破教材体系,构建模块化教学

施行项目教学要求我们首先要突破课程框架的限制,甚至勇于跨课程教学,在课程无法满足教学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实训设备编写对应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手册。比如在学习“物资的采购环节”这一内容时,包括确定采购需求、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接收与支付货款、采购的跟踪与评估五个步骤,而这五个步骤所涉及章节甚至课程都是不同的。“确定采购需求”、“选择供应商”和 “采购的跟踪与评估” 在《现代物流采购》一课程,“签订采购合同”在《经济法》一课程,“订货接收与支付货款”在《仓储与配送》一课程,如果要对这一内容实施项目教学,首先必须打破教材和课程体系的限制,以该内容为单元建立模块进行教学。

2.转换教师角色,由重“教法”变为重“学法”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项目教学中充当“编剧”、“导演“和”评委“的全能角色,引导学生寻找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实施,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例如学生在学习《现代物流设备》一课程时,书本里面介绍了多种多样的现代物流设备,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地向学生列举每一个设备的定义、特征和作用,全场估计都昏昏欲睡,就算用多媒体设备补救也无济无事。而我在讲解各种不同的物流设备时都交由学生去主动学习,讲到“叉车”一内容时,把学生带到实训室,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叉车要掌握哪些知识,需要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先形成一个学习方案再进行自主探究,而教师只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在讲到“自动导引小车”时,由于学校实训室没有相关的设备,我把学生带到机房,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该设备的资料,自己设计学习的方法和知识检测方法,最后学生设计出“你问我答”法和“福尔摩斯破案法”等有趣的学法相互检测学习成果。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将一门最枯燥的物流课程变成学生最喜欢和期待的课程。在这个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但又是指挥和遥控性的,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帮助学生探究知识。

3.改革教学流程,实施先实践后理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先由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和分析理论,学生熟记理论后通过实践得到验证,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致使学生缺乏主动性。笔者认为项目教学可颠倒两者的次序,先实践后理论,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例如在学习“仓储的入库流程”一课程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先列举整个流程及注意事项,然后带学生到实训室操作;而我的项目教学法是这么操作的,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在物流实训室自己寻找设备,设计一个仓储的入库流程,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这样每个小组所使用的设备和流程都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小组使用条形码工具而有的小组使用RFID。方案设计出来以后教师在实训室随意选取物品让每个小组同学模拟入库环节,通过模拟操作学生可发现设计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书本中找到答案,修正原先的设计。然后再次实践,对比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和区别。如此几个步骤,全是由学生主动在学,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学习兴趣也比较大,甚至我经常看到下课后学生还在热烈在讨论问题迟迟不愿离开实训室。

4.根据项目要求,改革实训场所

硬件设施是实践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但项目教学对场地和设施要求十分高,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实训室里有合适的实训设备,且要求合适的实训设备必须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因此,我们要有改革实训室布局的勇气,根据项目教学的要求重新布置实训场地。同时,又由于每个项目的流程要求不同,实训室应是尽量满足通用型或是容易调整的,根据要求调整到最科学的布局。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的必然会遇到一些障碍,我们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意识,大胆探索不同的实践方法。笔者今天不吝拙见,以求抛砖引玉,望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翟雄翔,浅析实施项目教学的瓶颈[J],《今日科苑》 2009(12).

[2]何志勇,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生》,201(5).

突破“瓶颈”保障改革 篇5

然而,考核机制的改革才是这项改革的核心所在,减负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教学质量是教师与学生的劳动质量,提高它必然与提高师生劳动的“量”与“质”有关。我们改革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师生劳动的量,而是要减轻师生的劳动量并提高劳动的“质”,这样,如

因为“增值性评价方式包含了学生的科技发明能力、艺体素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几十项指标”,这就意味着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将是多元的、系统的,传统教学中的纯知识性学习肯定不适应了,教师教学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然而,现在仅“一专型”的教师将无法胜任综合能力型的教学,它将成为制约这项改革的瓶颈之一。

此外,本改革区内的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必将与其它地区的不一样,如果将来学生在高一级的升学考试上仍然采取其它地区以知识为主的考试评方式,那改革区内的学生在考试中是否有优势呢?能力型考试与知识型考试毕竟是有区别的,如果在大规模考试中集体落败,那这种改革的成功率有多少呢?

所以,改革虽好,但制约改革的“瓶颈”仍须突破。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

瓶颈与改革 篇6

一、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起点低, 物质生产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尚不明显。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僵化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因此必须开始进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重复建设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势下, 国有企业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导致企业中出现闲置人员过多, 经营体制不活,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经营效益低下, 职工生活困难等现象。究其原因, 是国有企业没有在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保持步伐一致的原因造成的。所以, 我们更应该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使其逐渐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除了社会经济体制的因素外,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 多数国有企业仍然采用集权管理, 决策程序不科学;企业管理和经营者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等。这些都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国有企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就要先对企业自身进行改革和优化, 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 日益加强的国际化环境的需要

21世纪以来, 中国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社会。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 到2010年,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融入经济全球化主流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所以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国国有企业只有勇敢的迎难而上, 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国际发展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4. 资本结构不断优化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施行“拨改贷”改革后我国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国家企图通过银行作为债权人来约束国企的行为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相反, 一些企业因资不抵债而出现破产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通过债权人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法无法在我国发挥作用。资本结构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财务杠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有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就要进行资本结构优化。例如大力发展资本债券市场, 扩大债务融资比例, 施行债转股和施行国有股减持等措施, 这些都可以实现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

二、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1. 实行企业留利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

政府在计划制定、产品销售和利润留存等方面给企业下放了一些权利, 这些权利可以使国有企业在企业生产和职工福利方面拥有一定的资金进行支配, 有利于增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

2. 采取多种经营方式, 扩大企业自主权。

在这里, 国家对一些中小型国企施行租赁等方式, 而对大型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针对企业的规模施行多种承包责任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3.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进行市场化经营。

在这一阶段, 国家强调要从扩大自主权企业转换到企业经营机制上面, 具体要求仍是强调承包责任制。同时,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赋予企业十四项经营自主权。随着指令性计划和价格的不断放开, 不少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市场, 按照市场法则进行经营。

4. 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一阶段, 国有企业开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第一个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建立公司制。按照条件把公司类型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以及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 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的市场法人和经济主体。

三、结论

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革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需要, 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保持国家经济稳定发现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我们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 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改革的力度上也要适中, 以改革促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进行改革, 确保国企的发展步伐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努力开创改革, 发展, 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小洪, 赵昌文主编.新时期大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制度变革和国家所有权政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

[2]许文哲.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几个基本问题探讨[J].职大学刊, 1996 (3) :18-24.

瓶颈与改革 篇7

一、目前资金制约是投资增长的瓶颈之一

年初以来我国投资资金来源持续个位数增长,是投资低增长的原因之一。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要素,资金已经成为投资增长的瓶颈。 资金来源增速下滑,一方面反映出实体经济活力不足,另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领域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我国上市企业资金成本和盈利情况来看,融资难融资贵,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影响企业持续投资的能力和意愿。 从上市的2000多家一般企业来看,财务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较前几年出现上升的企业多达六成以上;上市企业净利润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较前几年出现上升的企业不及五成。 上市企业资金状况尚且如此,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就更不乐观了。 资金成本上升,将持续影响企业持续投资能力和意愿,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

二、面临流动性陷阱危局,下半年资金环境仍将宽松

连续四次降准、五次降息,再考虑到衰退性贸易顺差, 流动性应该十分充裕,但目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 虽然名义利率还有下降空间,但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迷的社会融资以及疲软的企业中长期贷款表明,我国可能正在落入“ 流动性陷阱”。 虽然5月份国家部分先行指标出现向好迹象,但宏观经济还没有明显企稳,央行可能将采取类似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收短放长的中国版“ 扭曲操作”,以降低长期利率。 在此背景下,下半年整体资金环境仍将持续宽松,但由于宏观经济依然相对低迷,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难有改善,再考虑到存在预期不明朗、企业信心不足、体制僵化、金融改革滞后、金融创新异化、预算软约束部门的无效融资需求等因素,资金仍在金融体系里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情况恐仍将延续。

三、破解资金瓶颈需要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缓解资金压力对投资增长的影响,需要有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大环境,需要投资者对市场前景形成明确、稳定的预期。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还位于触底企稳的前夜,虽然资金环境宽松,但大都仍淤积在金融体系,实体经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难以回落,加之近期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 短期内国家和北京市可以通过加速推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领域建设刺激投资回升;但长期来看,需要继续增强投资主体活力、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投资要素结构、规范投融资活动,通过改革创新来破解资金瓶颈;在不同领域、不同投资主体之间要有差异性的、针对性的举措。

1、丰富资金来源,实现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

增加融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资金占用多、回收时间长等特点,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和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将难以为继,因此地方政府应统筹利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财政收入、地方债和其他赞助捐赠等资源,以丰富投资资金来源。 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债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 例如,发行市政债券,是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方式。 二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信托基金,可以尝试通过设置基金化的产品架构和投资模式,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实现信托项目基金化。 例如,美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由汽车燃料特别税和重要汽车配件消费税等组成的州际公路信托基金。 三是抓住中央提供的地方债置换契机,着力解决到期债务问题, 降低融资压力。 四是充分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总部设在北京的优势,积极为重大优质项目申请资助。

注重市场化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是逐步打破由国企垄断的电信、金融服务等高利润行业,在国企垄断部门引入更多竞争,允许私营企业更自由地进出这些行业,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 可以率先加快推动电信、电力等国有资本控股经营的垄断行业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加快推进水、石油、 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登临与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将有利于通过价格杠杆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放松政府管制、鼓励私人部门提供部分公共产品或服务等方式,相继对电信、煤气、电力、自来水和铁路等主要基础设施进行了民营化改革,提高了基础设施部门的生产效率。

分类型探索尝试新型投融资方式。 一是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快推广PPP模式。 一方面,要运用新的政策工具,让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对民间资本更有吸引力。 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为鼓励各州推行PPP模式,运用新的联邦政策工具,包括:交通设施融资创新法案、私人活动债券、特殊实验项目- 15和收费授权等,以增强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对私人部门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政府要明晰职能, 不能缺位也不越位。 在整个PPP模式运作过程中,政府需要和社会资本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平等的风险共担机制、政府还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和绩效评价机制。 二是在能够提升区域综合价值的项目上探索尝试税收增额融资( TIF) 模式,更适合于区县基础设施项目。 该模式不但创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制度,还推进了企业型发展政策的实施。 目前,TIF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来源。 由于TIF规划项目以政府———私人之间进行密切交易为特征,这就要求在TIF规划的批准程序中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并且加强对TIF运作的监督。 三是在收益性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受益性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项目中探索尝试私人主动融资( PFI) 模式。 例如,天津市华明镇的“ 宅基地换房项目”,是利用PFI融资模式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成功案例,不但解决了土地占用和资金短缺的矛盾,也实现了耕地占补、人民利益和城镇建设等多方面的平衡。

2、创新融资模式,提升房地产项目融资能力

对于房地产开发来说,资金来源一方面是金融市场融资,另一方面是通过预售筹资。 因此,无论是住房还是商业地产,项目能否融到资金,受制于开发企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市场前景,也就是市场需求。 因此,要想改善融资状况,在创新融资方式的同时,就要更加注重产品品质、 提升开发服务能力,以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

政府合理规划引导,提升房地产开发融资能力。 一是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合理规划建设用地。 房地产开发布局和类型在土地“ 招拍挂”的时候就已确定,而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完全由政府主导。 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城市总规等多因素。 着力推动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新城、新区综合配套水平,实现职住平衡的目标, 合理规划调整建设用地规划,以优化房地产业布局使之与城市规划相匹配,提升房地产项目的融资能力。 二是调整相关政策。 应适时取消二手房交易20%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提前着手设计限购政策逐步退出等,增强市场自主调节能力,促进市场稳健发展,提升产业融资能力。

注重品质,提升产品投资吸引力。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融入时尚气息,丰富产品类型,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房屋更加智能化、更加环保节能、更加人性化。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建筑质量,来吸引投资。 一是对于住宅来说,无论是面向自住型需求的小户型还是面向改善型需求的大户型在品质、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应投入精细化人性化的户型设计,房屋建筑质量应更加有保障,相关配套的物业服务应该更加优质,配套的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应该更加便利。 二是对于商业地产来说,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 更要关注需求变化。 在网络时代,要更加注重体验性消费服务、企业定制化生产开发。 探索城市运营商角色等,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注重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以增强融资能力。

积极探索尝试融资新模式。 一是探索房地产众筹模式。 自2012年12月在美国诞生以来,“ 房地产众筹”模式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践。 我国的房地产众筹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宣传型众筹、销售型众筹还是投资型众筹,都能有效为企业提供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促进房地产和金融保险业互哺。 近两年万科、保利、绿地等众多地产企业纷纷入股商业银行, 今年上半年又出现新华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等多家保险企业成为地产企业的大股东的现象。 这种相互入股的方式,有利于房地产企业通过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反哺企业房地产业务,也有助于金融保险业能够拿到相对收益较高、又比较安全的投资渠道。 三是尝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014年9月30日, 央行等部门提出“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下称MBS) ,发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等多措施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增加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投放。 虽然目前在无风险利率较高的特殊环境下, 由于MBS期限较长、 收益偏低而导致融资吸引力较低;但长期来看,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将成为养老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等被限制投资领域的资金和40多万亿的居民储蓄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3、用好那只看得见的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投资与最终的市场需求之间有一道鸿沟,投资要能满足市场需求才能有收益,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称之为“ 惊险的一跃”,如果跳跃失败,投资低效、产品无效。 2009年,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 四万亿”投资,由于地方政府的盲目投入,项目最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造成当前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对于产业投资发展,政府要做的应该只是营造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微观事物的管理,这将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基层投资环境。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不能让依法办事成为简政放权的软肋,要在依法的前提下,继续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等行政工作,以减少企业投资运作的时间成本。 二是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将行业规划、行业准则等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性文件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委托给行业协会等与大众企业联系紧密的专业性机构进行, 政府机关仅负责监督、验收和发布等行政性工作。

丰富产业投资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建立“ 财政+ 金融”的引导支持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各部门掌握的金融资源,以此搭建一个金融合作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精尖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可以通过财政资金设立引导基金、贷款贴息、风险投资;通过财政资金直接进行财政补贴、贷款担保;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制定特殊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等。例如,爱尔兰政府为跨国企业在爱尔兰的研发投入提供25%的税收抵扣额度,同时,爱尔兰投资发展局也会为企业在爱尔兰开展的研发活动提供补助。 二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进一步发展完善新三板和四板市场。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债券市场, 要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显示机制,强化政府在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上的服务职能,推动债券品种创新。 三是改善投融资环境。 首先要建立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要加强专项立法、产业政策立法、知识产权立法和管理机构立法。 其次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要实行教育创新,通过人才培育理念的改变以及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优化等方式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 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还应实行开放的人才政策,从而不断增强获得外部新鲜“ 血液”的能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行业协会或其他非政府组织为企业搭建专业信息平台。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企业间桥梁的作用,利用丰富的信息优势,建立与企业的融资、生产和经营活动紧密联系的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国家宏观经济现状及趋势分析、现行的投融资政策、融资程序、投资预测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向投资者提供必要的关于企业纳税情况、经营情况和资金运营状况的信息,以便投资者能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投资选择。 二是充分挖掘“ 互联网+”的潜力。 近年来“ 互联网+”的发展为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新兴金融服务的应用,让传统的封闭式投资逐渐变得透明、快捷、高效。 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为更多的创业投资者、中小企业、资金密集型行等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

摘要:目前,资金制约已成为投资增长的瓶颈。下半年资金环境持续宽松,但由于宏观经济仍相对低迷,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难有改善,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情况恐将延续。长期来看,要继续增强投资主体活力、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投资要素结构、规范投融资活动,通过改革创新来破解资金瓶颈。

关键词:改革创新,投资,资金瓶颈

参考文献

瓶颈与改革 篇8

一、创新与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 运用已有的信息和资源, 不断突破常规, 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 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旧的常规戒律、传统的做法等等。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 即: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新流程等等。总而言之是与以往不同, 体现在一个新字。

创新活动涉及众多领域, 涉及政治领域的创新就是政治创新、涉及文化领域的创新就是文化创新、涉及思想领域的创新就是思想创新、涉及科技领域的创新就是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因此, 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思想创新等等。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 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完美的体现。

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建立

1. 学习和掌握现有的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作业规范。

创新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否定和超越, 创新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已有信息和资源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因此, 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新思维产生的基础, 同时也决定创新思维的水平和质量, 知识和经验越丰富, 观察问题越敏锐, 越容易开辟创新思维活动的新领域;知识和经验的层次越高, 创新思维的水平和层次也越高, 因此, 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学习, 要熟知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作业规范, 弱化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批判地继承, 在借鉴中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使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都能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 打破存在就是合理的习惯思维定式。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生活在习惯的思维定式里, 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 职工干惯了, 领导也看惯了, 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 你好我好大家好, 出了问题, 便异口同声的说:我们从来都是这么做的, 没有人承认自己做错了, 法不责众, 把出现的问题推到了管理的责任上。要建立创新思维方式, 就必须打破这种存在就合理的习惯思维定式, 要敢于挑战经验、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否定自我, 以市场为导向, 满足用户的用邮需求, 打造全新邮政服务产品。

3. 了解市场经济形势下用户对中国邮政需求。

作为一名邮政员工必须清楚的了解用户对邮政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了解掌握了这些需求, 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用户用邮的目的无非就是快点、方便点、便宜点、安全点, 我们就要紧紧地围绕着用户的这些需求开展工作, 通过优化生产作业流程, 减少处理环节、简化处理手续、实现全网信息资源共享等方法, 加快邮件的传递速度, 来满足用户的用邮需求。只有了解了用户的用邮需求, 才能围绕着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发挥主观能能动性, 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4. 培养创新精神, 建立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 是创新思维方式产生的前提, 创新精神来自后天的培养与锻炼, 也受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好奇心、求知欲、怀疑精神、兴趣、爱好、意志、激情、思维独立型等等、这些因素在促成创新精神产生时的作用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共同促成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个体产生创新思维的首要前提, 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生命之初的那份好奇心、求知欲、和旺盛的激情, 提升我们的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

三、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破解网运改革的难题, 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邮政发展的需要

1.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 加强网运生产动态管理控制。

目前的网运信息系统已经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每天业务量情况都可以提前从网上看到, 信息的准确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网上预报的业务量信息进行动态的组织生产, 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变化, 安排人员的上班或休息;根据不同种类业务量的变化情况, 可以调整不同车间和班组之间的作业人数。例如: (1) 根据T17/18次的网上业务量的预报情况, 安排接发车人数;根据网上包裹量和函件量的预报情况, 动态安排函件车间和包裹车间的作业人数;量小可以安排职工休息, 量大可以安排休班的职工上班, 有效提高职工在岗工时利用率。 (2) 从网上信息可以看到局内总包的滚存时间和袋数, 临时编制线路安排加车发运, 以确保总包24小时发运率等等。通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 加强网运生产的动态管理控制, 让我们管理工作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控转变, 从事后管理向事先控制转变, 让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这种从被动管理向主动调控的转变其实质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是以改变自我适应外界市场变化的转变。

2. 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业务处理流程环节多、手续繁杂、重复作业的问题。

网运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缩短邮件全程传递时限, 环环紧扣, 紧密衔接, 确保全流程最优, 全程时限最短。作为网运管理几十年的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平衡合拢的三项基本制度已经成为现代化网运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网运生产作业的瓶颈, 我们必须通过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 简化生产作业流程, 减少邮件处理环节, 减少重复作业来缩短邮件在网运环节的处理时间, 提高邮件的传递速度。例如: (1) 通过车上对总包的扫描接收实现总包进局信息的共享, 以简化转运环节和分拣环节对进口总包的重复扫描手续, 缩短总包局内处理时间; (2) 出口总包的一次性扫描作为总包出局信息的共享, 以简化转运运输环节和运输环节的总包重复扫描的手续等等。只要我们打破存在就是合理的习惯思维定式, 用创新的思维方式, 敢于否定自我、敢于质疑经验, 积极实践, 主动创新, 不断的突破自我, 超越自我, 一切以速度为中心, 邮政从“网路运行”向“网络运营”目标的转变就一定能够实现。

突破“误区”与“瓶颈” 篇9

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战略了。从15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十八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多年间,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已经发展成为蔚为大观的新兴产业了……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并不让人乐观,其典型表现为: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大、收益小,关注者多、实践者少,讲道理多、通道理少,硬件建设多,软件建设少……一句话,文化产业在很多领导眼里似乎成为“鸡肋”或者是一种“烫手的山芋”。这种种现象表明: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它遇到了“认知上的误区”和“政策上的瓶颈”。必须实现对上述两个困境的突破文化产业方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两个困境

所谓“认知上的误区”,主要指对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产业形态、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的片面认识甚至错误理解。在产业特征上,将文化产业等同于传统工业产业;在发展理念上,把文化产业作为迅速提升区域GDP的新兴产业;在产业要素认知上,将金融、资本、土地、空间获取作为产业的核心要素;在经营模式上,将园区建设作为单一的经营模式;在产品形态上,将有形产品生产作为主要产品形态;在市场主体扶植上,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产业推进方式上,将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作为主要推进方式……

所谓“政策上的瓶颈”,主要指对待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新政策大多不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多新政还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上,依然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产业目标;在考核标准上,严重存在“以领导满意、上级重视”为绩效考核标准;在产品生产上,以是否符合主流价值形态为产品与服务的评价尺度,依然存在着泛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在资源配置上,以政府权威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削弱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巨大效能;在管理模式上,以行政级别为特征的产业管理模式(例如各种园区和各种奖项均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区级等等),导致了产业运行的科层化、教条化,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出现当年“大跃进”的症候;在产业运营环境建设上,缺乏一个与自由市场制度相适应、能够为市场的有效运转提供支持的法治环境建设的制度安排,很多产业园区依然是“以权力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业绩评估、价值判断等产业运行环境。

以转变认识走出误区

要走出文化产业认知上的误区,首先要创新我们的产业观念。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一种全新的精神产业,它是基于个人创造性的自由发挥的产业!2001年英国出台《创意产业图录报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这份官方报告将创意产业正式定义为“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我们必须明白,文化产业在产品形态上是一种符号性产业。它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它与传统的工业产最大的不同在于资源依赖对象已经不再是强大的金融、巨大的空间、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它主要依赖人力资源。文化产业注重个人创造力、推崇创新、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优秀的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更多的是“无耗能、无排放、无污染”的非物质产品。文化产业是服务于人的心灵的产业,它主要是提供精神产品的生产,而不是依赖大量的自然资源而进行物质生产的产业。文化产业本质是“人与符号的互动”。有专家认为,“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源于符号,符号是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媒介。符号的魅力在于它的意义和延伸。一个符号具有其自身之外的隐喻或象征意义,并被用来产生一个由相互关联的意义构成的系统。人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文化动物(cultural animal)和符号动物(symbolic animal),其最大奥秘在于人类构建出的‘意义’和‘象征’世界。”

我们必须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GDP,而是要改变人类的需求方式,摆脱过去那种“以实物需求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创造一种“以追求内容、文化、感受、体验等更接近于人类实质需求——幸福感为核心”的需求模式。要像我们古代先贤们那样,在那个时代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和宽裕的环境下,依然悠然自得地创造出至今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遗产。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产业观念上它是对传统产业的重构与拯救。既是一种新产业,还是一种新理念、新思维、新思潮,它强调要用这种全新的理念与思维去反思传统产业、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人们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资源环境,将不得不改变目前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将不得不创新人类自身的资源观与发展观。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产业资源观。尽管地球上的石油快没了,铁矿石不多了,电力紧张了,但是,只要人的创造性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人的智慧潜能能够不断地挖掘,我们一定会有新的能源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传统工业发展依赖的更多是自然资源,它需要大量的土地、矿产、煤炭、石油、廉价的劳动力资本以及丰厚的资金。而文化产业则主要依靠“人的创意”以及崭新的观念来寻找自身文化资产与发展潜力,并以此来创造全新的符号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创造出全新的“创意经济”。只有人类更多地消费精神产品,才能更好地保护稀缺的自然资源,才能治理好被污染的水资源、被破坏的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

以政策导向突破瓶颈

要突破政策的瓶頸,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的产业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推进文化产业走出认知的误区,挣脱不合适的政策的钳制。

首先要突破“唯GDP论”。文化产业的价值在很大层面上是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它倡导人类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它传承中国古代圣贤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它改变人类目前的“以实物需求为核心的增长模式”与消费方式……所以,“唯GDP论”的产业价值评判政策需要改革。

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的政策体系。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官本位管理体系。目前,政府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以政府权威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危害极深。

以权力为导向的产业运行环境势必导致政府与企业效能低下,形成各种腐败。所以必须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没有清晰地界限必然导致权力寻租。政府应当完全退出市场,必须把直接控制经济的全能型政府改造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以行政区级别为特征的产业管理模式,尤其是那种“按照行政级别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的资源配置体系。杜绝当前许多企业和机构忙于“升级别”“抢优惠”“捞补贴”的乱象。

第三,文化产业应当重视对人的投资。重视建设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体系。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吉登斯2007年来中国讲学一再强调:国家最重要的投资是对人的投资!

“当你强调国家竞争力时候,你就必须要对人进行投资,你必须对人的素质进行投资,而不是仅仅对工作岗位进行投资”。奥巴马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对幼儿教育的投资,让他们更多地成为优秀公民,韩国为了发展创意产业,专门选派几百人到美国学习、生活、创业……这些都是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借鉴的经验。

文化产业是依靠个人独特创造性的产业,必须特别重视搭建个人创意张扬的平台。我们多少年来一直强调集体意识的一致性,而往往忽视了个体意识的张扬,因而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个体的埋没。

瓶颈与改革 篇10

如何改革?如何突破瓶颈、杀出重围?笔者以为,出路就是“化整为零”,即以若干篇小作文替代一篇大作文。理由如下:

一、避免题源枯竭,频频撞车

随着近几年来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自行命题,每年“消费”的作文题越来越多。而作文题型还是“老三篇”(即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不仅无法突破命题范围的瓶颈,又陷入了题源日益枯竭的困境,各省市之间的雷同和撞车现象日趋严重。就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来说,2007年“命题作文”的有六家,“材料作文”的有四家,“话题作文”的有九家。从内容上来看,要求考生“谈人生”的有三家,“谈励志”或“谈体悟”的各有四家,“谈爱”与“感恩”的有两家,“谈母语”与“教育”的也有三家,等等。很明显,雷同与撞车之严重可见一斑。这种撞车情况不仅在当年的题目中存在,也有与往年的交叉撞车。如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与2006年上海卷的“遥望天空”完全雷同;2008年全国卷的“海龟和老鹰”同江西卷的“田鼠或田鼠天敌给人类的一封信”,以及海南、宁夏卷的“我和小鸟”都以小动物作为写作对象,都可以同生态环境的保护扯上关系;2008年全国卷Ⅰ、陕西卷的“抗震救灾”与同年四川卷的“坚强”、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基本属于同一类的话题,重庆卷的“生活在自然中”同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也同属于生活与自然的话题;2008年四川卷的“坚强”又同2002年的“选择坚强”如出一辙;2009年海南、宁夏卷的“诚实善良”与2001年全国卷的“诚信”何其相似!浙江卷的“绿叶对根的情意”与2007年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同属感恩性质的题材;湖北卷的“站在……门口”与2007年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也有异曲同工之感;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与2008年上海卷的“他们”完全可以当作同一题材来写,虽然后者不限于只写“九零后”;去年江苏卷的“品味时尚”与前年浙江卷的“感受城市/触摸乡村”也可以看作是异题同义来理解,等等。估计随着各省市自行命题权限的放开,这种雷同与撞车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危害最大的莫过于以前考过的题目(或稍加翻新)又拿出来再考现在的考生,再加上市场上的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汇编多如牛毛,让某些学生考前看到或“准备”到了也是很自然的,到时阅卷老师又很难判断其为宿构和抄袭。与其这样雷同与撞车,还不如彻底改革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突破瓶颈,“化整为零”,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来。况且这种改革思路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部分华语区早已实践过了,效果很不错。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实验一下呢?

二、避免审题失误,全盘皆输

现行的高考作文分值占了60分(有的省市是70分),如果学生在审题方面稍有失误,就会被判为30分以下,甚至只有15~10分。可以说,一招(审题)失误,全盘皆输。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的应试风险,况且也不能真实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导致考生投入的心血与他们收获的成绩不成比例,并且有好多考生都存在碰运气的侥幸心理。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祟,考生平时不愿在写作方面多下苦功,教师也不肯在写作教学方面花大力气。即使是文学社的骨干,甚至在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文章的写作高手,也往往在高考作文中输得一败涂地,惨不忍睹。

为了分散高考作文的高风险态势,让学生考出真实成绩,发挥出真实水平,也应将大作文“化整为零”,分成若干篇100字至200字的小文章(语段)。从形式上说,可以采用情景型、想象型、读后感、评论型(评价文学形象、评论时事政治)和贴近生活的应用文(书信、便条和广告)等等,要求写得得体合理就行了。这样一分散,不仅考查的范围全面了,而且考查的写作能力也多样化了。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至于每一篇都审题失误,自然化解了考生的风险,更贴近了现实生活。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三、避免判分标准的偏差

高考作文的阅卷问题,历来就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以前是人工阅卷,现在已有许多省市采用了网上阅卷,虽然公平性较前有了提高,但仍然杜绝不了误判现象。一个省有几十万考生,光批阅作文的教师就有几百人,无论阅卷组长如何把关,都难以精确统一宽严标准,同一篇作文由不同的阅卷教师判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同一个阅卷者,第一天判分的标准与一星期后的标准恐怕也不会完全一致。据阅卷者透露,因为阅卷任务繁重,又加上时间紧迫,大多数阅卷者都采取比较保险的做法,即多给作文打基准分,不高也不低,组长也不会找他的麻烦。这样,阅卷者的速度是加快了,保险系数也增加了,可是作文的优劣好坏就难有区分度了。即拉不开得分的差距,判不出优劣档次,这就失去了选拔考试的意义,直接影响了选拔考生的梯度,也间接影响了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怪不得有不少师生认为,作文课上与不上没关系,反正高考作文的好与差基本拉不开距离。由此导致了学生懒得学,教师也不愿花大力气去教。

记得前几年有人在媒体上披露了高考作文阅卷的内幕细节,说有的阅卷教师只用90秒钟判一篇作文,曾引起社会舆论的哗然。人们对阅卷者的责任心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其实,这还不算希奇,网上阅卷试行后,有的教师平均只用70秒钟就完成了一篇作文的判分过程,真可谓“深圳速度”、“草菅人命”。试想一下吧,这么短的时间,阅卷者能发现考生作文中的亮点和缺点吗?这样判出来的分数能让人信服吗?因此,变一篇大作文为若干篇小作文的改革思路和设想就显得优越起来,它能避免作文判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公平的因素。既化解了考生的风险,也化解了人们对高考作文判分的不满情绪。

四、避免套话空谈和宿构捷径

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型的劳动者,而几十年来的高考作文却又似乎是为了培养作家,要求之高,令人难以接受。其实,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高考考生中有几人能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成为专门从事写作的呢?笔者以为,中学的写作教学还是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回归生活,多多关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类文体。

再说,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这也反映到了学校的教学之中,使教学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学生在学校只知道应试,不会读书。有的学生在三年高中期间没有读过一部长篇名著,连看报看杂志也只看标题和图片;有的学生离家在外读书多年,没有写过一封家书,等等。社会的浮躁之气在学生身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谁也静不下心来,谁也坐不下身来,吃的是快餐、方便面,阅读的是网页上的动漫图片和跳动、移动的文字。有几个能沉得住气的在那里舞文弄墨,手不释卷?就是大学生们的毕业论文,有几个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写出来的?洋洋洒洒的几千字,说不定就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从网络上下载后,东拼西凑组合而成的。因此,想通过高考作文的途径,来扭转时下的浮躁之气,简直是不自量力!况且,现实生活也真的需要“小打小闹”的小作文,即两三百字能说清事理、解决问题的文章(片段)。其实文章长了也没有人看,更没人愿意去写,除非自己有天赋,立志要当作家的。

笔者认为,一般人(不包括想做作家的),能用两三百字说清楚一桩事情的经过,或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表达明确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对某种现象的评价态度,已经很不错了,既符合简明扼要的原则,又符合时代快节奏的需要,何必强求800字或1000字的大作文呢?

现在,我们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提得过高,反而成了跳一跳也摘不到的苹果。按目前高中学生的一般水平,他们真的不具备写作较高要求的文章,许多学生甚至连写一封比较得体的家书的能力也没有,提起笔来忘记字词,甚至错别字连篇,表达意思含糊不清,观点模棱两可;写出字来如狗爬鸡抓,到了大学毕业还填不出一份像样的毕业生登记表,怎能赶着鸭子上架?况且一般的实用文体,既杜绝了学生说套话、空话的机会,也堵死了学生背范文、宿构的捷径。既能真实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培养实事求是的文风,改善浮躁之气,还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类名著,真可谓一举多得。

五、现实生活也需要短小精悍的实用文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几个人用得着经常写散文小说之类的纯文学的?绝大多数是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用文,而且需要短小精悍。况且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文写作能力,让他们走出学校后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写作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也没有必要把学生往“做作家”这条路上引导。当然,那些对写作存在强烈兴趣和突出悟性的少数学生,他们自然也会自觉地向老师请教的,没有必要因为这少数的写作精英而要求全体学生陪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上一篇:剂量学分布下一篇:税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