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精选12篇)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1
新世纪初,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针对新世纪的法律发展形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立足中国实践, 结合世界法律发展的新情况所提出的重要法治建设指导思想。自从这个思想提出以来, 我国各行各业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活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 只有正确认识这个重要理论的科学内涵, 提高对这项教育任务的认识, 并运用科学多样的教育方式, 才能够使广大受教育者真正领会、掌握这项科学理论, 才能够使更多的人自觉地运用这项理论作为行动指导,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时代价值。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它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依法治国是我党的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 是我们党总结执政经验教训作出的必然选择,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变革。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就是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 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与以人治国、依政策治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靠法制来治理国家, 由于法律具有稳定性, 法律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靠政策、靠个人意志甚至靠运动来治理国家, 政令就会朝令夕改, 就会因个人的看法、注意力甚至兴趣的改变而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也就会失去了保障。因此, 只有实行依法治国, 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坚定不移地走法治的道路。
2.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说到底, 就是要求法律工作者始终带着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去工作。一切为了人民, 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弃的根本立场。要始终带着甘当公仆的深厚感情去立法、司法和执法。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 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公正, 就不是法治;没有公正, 就谈不上和谐。法律工作者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正确地执行法律来维护法律的公正, 通过正确地调节利益关系来实现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 进而更好地发挥司法公正对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4.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 法律工作才能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找准定位, 有所作为。相反, 如果背离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法律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难以取得大的进展。
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 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 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法律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提高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认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各项科学理论得以实施的前提,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深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1.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民主法治, 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当前, 面对民众民主诉求、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更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比如, 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上, 必须善于通过法律途径, 严格依法办事, 从根本上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在解决就业保障、分配差距等社会公平问题上, 必须逐步建立保障公平的机制和规则, 着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机会;在强化社会治安治理上, 同样要运用法律手段, 构建长效机制。
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法治建设, 既反映物质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又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广泛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 有利于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 履行政府职能,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3.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依法执政, 就是要把党的执政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依法掌权, 依法用权, 并依法接受监督。一方面, 要保障党对全局工作的领导, 这是依法执政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4.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 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实现依法治理, 放到发展的大局中去研究和推进, 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 充分发挥法治的促进、保障、引导和规范作用。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途径
1.以传统教育方式为基本方式
(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讲授者深入细致的讲解, 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通过面对面的讲授, 还可以使受教育者及时提出疑问,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项科学理论。
(2) 加强受教育者的交流讨论。
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讨论、辩论,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促进大家的思考, 从而为理论创新打好基础。
(3)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受教育者形象、直观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 还可以促使大家发现问题, 促使解决方式、方法的产生。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
(1) 网络可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形式多样化。
信息网络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更加灵活多样, 互动性更高。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电子公告牌、“聊天室”、发送电子邮件、建“博客”以及制作网上主页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 使之受到教育。
(2) 网络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快捷送达给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 随时随地尽情浏览, 了解国内外、院内外的各方面信息和教育成果。
(3) 网络可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范围更加广阔。
网络是开放的、自由的, 它不再有地域上的界限, 交互式远程教育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 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立体式教育空间, 不同单位乃至不同国家的人们可通过网络共享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新世纪社会与法制建设的科学指导思想,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对于进一步促进法律知识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 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也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适应现阶段形势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干警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教学中应倡导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篇3
【关键词】 人本主义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宽容锤炼
人本主义学派明确提出要把人当作人来研究,要提倡人化的心理学。要以健康人为本,把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对人性、对人性的自然因素作科学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的本性和价值是由自然界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人类所特有的一些内在潜能所决定的。现代教育就应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性回归,这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与民主精神。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而是对人的发展有用的知识的学习,是意义或经验的学习。(1)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2)要重视师生关系中的态度和品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构建人的灵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学生看做是“人”,相信他们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要做到把慈爱的光辉洒遍每一个角落,要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在每一片土地,让学生享受到教育公平的幸福,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罗杰斯说:“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应为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交朋友等角色。”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是受到赞美。”他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重视学生内在动机与需要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格者和朋友,正确指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这样,个体的学习活动才能一直持续下去,才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寄予无限的希望,多欣赏学生,多鼓励学生,鼓励他们超越自我,超越老师。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追求的结果主要是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渲泄等,而不重视掌握多少知识技能。”
因此,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同时要看到学生个体是会思考、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另外,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带有情感色彩,那它就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性化的学习。因此要求教师公开、坦诚、相互信任地接触每一个学生,认睦听取学生的意见,恰当体验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愉快的、有效的。
“人本主义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自我教育,在成长过程中,透过教育做自我选择的淘汰工作。”
教师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既要一分为二的看,但更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自尊,给学生以自信,给学生以希望的曙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教育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而应当与学生们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你若变成好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好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通过双方的认知情感沟通,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一种向学生倾斜的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指望从有关系的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而,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发发挥。所以说,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强调的是“爱的力量”。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要尊重人,理解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尹志斌.《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诠释》,《教育导报》理论在线,2005年11月第96期第2版.
[2] 石鸥.《教育病态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王策三.《教学论三题》,载《北京师大学报》,1992(5).
[4] (德)贾斯珀斯(JasPers,K.)著,杜意凤译,《雅斯培论教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5] 杨迎春,《教育中的尊重与宽容》,《思想、理论、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8期合订本.
[6] 钟建军,郭志宏.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及其对教学指导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7~99.
后现代教学理念对广告教育的启示 篇4
“注重认知, 注重启发, 改变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人的思维, 人的理想, 人的创造精神和道德水准, 这些是单从老师那学不来的。” (1) 这是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文章中针对高校教学改革明确提出的。反思多年来广告学科的发展, 学界的培养标准与方式如何才能与日新月异的业界接轨, 尤其在教学理念与课程内容上有所突破创新, 始终是广告学本科教育的一大难题。近十年来, 我国教育界对后现代课程理念的研究颇多, 我们不妨借鉴其中的一些思想, 对广告教育实施实践性的改革。
一、教学范式的解构与反思
“解构”是后现代主义中的新名词, 其实质是消解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改变一些传统的形式、规律、概念或准则。运用在教学上, 就是反对教学活动规则化和刻板地运用精确的模式, 主张打破陈规, 从实际出发, 灵活多变地教学。而“反思”则是指个体探索活动的反向思考, 它通过回顾历程、总结经验、反复推敲和质疑问难, 达到对问题的醒悟、理解和深化。 (2)
“解构与反思”运用在广告学科教学实践中, 首先要求教师本身不拘泥于教材和课堂环境, 而应拓展视野, 通过探究不同的观点来挑战自我倾向。广告人的观点有如多变的广告创意, 最新的课堂教材或许还未上市就早已被实践的市场反复检验, 某条规律、某个理论是否适用于今值得教师联系实际认真考察。“反思”则集中表现在对广告探究性思维的培养上, 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诸如广告策划、设计等基本的知识技能, 而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醒悟乃至积累。例如, 可考虑在大四学生中开设“广告学前沿讲座”之类的课程, 让学生综合运用几年来所学知识与技能, 结合时下热点予以思考探究, 一方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所学知识, 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二、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建构
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 学生进行一定参与配合的活动过程。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 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 一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建构, 二是个体与自身的互动建构。 (3) 这两种建构也同样适用于广告学科的教学过程。
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建构看, 学生是建构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外部环境的机械反映, 而是由外部客观刺激和主体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结果。对于广告这一门实践性突出的学科来说, 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学生应在课堂之外加大社会实践的比重。例如笔者所教授的《广告效果研究方法》课程, 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的研究方法必须结合实际的广告案例进行具体操作,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不仅能使学生娴熟地运用具体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从个体与自身的互动建构看,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特定信息的传输, 而是意义的创生。 (4) 从学生的角度说, 在阅读文本时, 由于背景、兴趣、需要和理解不同, 因而一段文字, 对不同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或建构不同的意义。譬如, 在阅读某个广告案例或广告作品时, 教师需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案例的解决方法或作品的创作方法, 从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性思维, 自主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去中心化”的教学行为
“去中心化”就是反对以教师为教学行为的中心, 不主张教师的权威和过度的教学控制。首先, 体现在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调整上。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而后现代教学理念则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性。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 不应要求学生一味接受教师的观点, 而应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 教师亦要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在全球化时代和多媒体环境下, 广告信息日新月异, 教师作为个体所掌握的知识相当有限, 随时需面对学生群体的考验, 因此, 教师要放下架子, 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与学生平等沟通、交往、合作。
其次, 教师的部分教学作用可由计算机取代。计算机是教学对话、反思、研讨的媒体和手段。对于广告学科来说, 教学过程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恰当运用, 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影视作品, 口头描述远远比不上生动的展现。然而, 也要求教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环境下自身的主动性, 幻灯片的机械播放比起教师在大黑板上的任意创想, 学生自然更乐于接受后者。
最后, 教师还应充当起课堂教学生态圈中的“管理者”角色。后现代教学理念关注课堂生态, 认为教室是一个知识的生态圈, 也是一个权利的生态圈, 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广告学是一门活泼的学科, 同样也需要一个活泼的课堂。教师应关注课堂的生命活力, 努力营造信息化、生动化、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 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自主操作实践,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成长的欲望。
四、教学方法上强调对话与阐释
亨特 (M.Hunt) 和麦特卡夫 (L.Metcalf) 认为对话是激励反思的最有效的方法, 更是激励人们思维灵活多边及不断更新观念的首要方法。 (5) 因此, 在广告教学过程中, 需要师生间的不断对话, 也需要学生间的对话, 教学就是通过不断对话而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对话的主体是平等的, 在后现代教学理念中, 沟通、理解、解释、意义这些词均扎根于交互主体性、对话性和交谈之中;对话的结构是开放的, 可以是一对一, 也可以是一对多或是多对多, 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小组竞赛, 多种形式层出不穷;对话的基本要求在于尊重基础上的倾听与表达,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地融合与改变, 不断地超越自己接受新的观点, 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在广告的领域内, 开放包容的思维远比狭隘的固步自封更受欢迎。
后现代教学理念极力主张的另一种教学方法是阐释。阐释教学法也是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上的, 但要求教师承担“讲解者”而不仅仅是传授者、辅助者的角色。它特别强调创造性、理解性, 在教学中追求师生自由, 教师只作解释不作判断和结论。此种方法经常运用在广告教学时案例的讨论中, 这对教师运筹帷幄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看似学生自行组织材料、自主发言, 但需要教师事先对课堂讨论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作出预测, 并掌握最大量的信息, 总结归纳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笔者曾尝试模仿《赢在中国》的模式,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 学生既是热血沸腾的参赛队员, 也是严格把关的裁判者, 亦是频频提出刁钻问题的台下观众。在3个小时的激烈挑战中, 教师需要快速地记忆、及时地理解、正确地判断、精辟地点评, 还要兼顾现场的自由气氛与时间把控, 在这样一种最大化的思维碰撞中, 学生可在智慧、能力、心理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注重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现代教学注重目标取向的评价, 根据教学结果的达标程度来判断教学价值和学生成就, 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后现代教学理念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认为世界是多元的, 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教学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过程取向评价重视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评价则强调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根据这一思想, 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学生的教学档案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成绩, 档案包括学生长期的表现、重要的成果等 (6) 。笔者也认为标准化的考试是无法测试出广告学专业学生的真正专业水平的, 学生的创意思维、设计水准、策划能力、团队品格在短短的2个小时考试时间内是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的。因此, 在衡量学生的最终成绩时, 教师不妨更多地察看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后作业, 适当加大平时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 让学生以更大的兴趣参与整体的教学过程而不是埋首于数周的课本背诵。
总而言之, 后现代教学理念是在反思和继承现代教学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广告学专业在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中可借鉴其中的精华观点, 在实践中作出积极的变革。
参考文献
①大洋网:《广州日报:温家宝署名谈教育改革和发展》, [EB/OL] (2009-01-05) [2009-01-08]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en/2009/01/05/5704810.shtml①大洋网:《广州日报:温家宝署名谈教育改革和发展》, [EB/OL] (2009-01-05) [2009-01-08]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en/2009/01/05/5704810.shtml
②佐藤学:《课程与教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34②佐藤学:《课程与教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34
③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7③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7
④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微探》, [J].《教育研究》, 2004, (11) .36④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微探》, [J].《教育研究》, 2004, (11) .3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 篇5
(简编版)
前言
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就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这五个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为部署、开展好这次教育活动,中央政法委组织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提炼概括,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简编版),目的是便于广大政法干警携带学习。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2006年4月
第一章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
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部分高低、贵贱、贫富、性别、职业、民族、信仰等,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必须平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社会主义法治之下,绝不允许一部分人成为“法外之民”的现象存在。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样需要彻底清楚。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这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人违了法却能逍遥法外,那么,法律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不可能树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没有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维护法律权威,一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二是特别注重维护宪法权威,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三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全国性法律相抵触,必须确保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体遵行。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从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对严格执行国家法律讲价钱、打折扣,甚至制定和实施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对策”,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四是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没有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彰显其权威性,难以起到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现在执法活动中出现的“执法难”、袭警等现象,虽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少数执法部门执法不公而影响了执法公信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切实解决执法不公,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是维护法律权威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依法办事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职权由法定。无法定授权的执法就是越权,就是对法律权威与尊严的损害。现实生活中,一些执法机关及干警职权法定观念淡漠,执法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没有罚款权却实施罚款,没有收费权却收费或变相收费等等。越权就是违法行为,违背了依法办事的要求。二是有权必有责。行使法定权力,就必须对行使权力的过程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肩负着法定职责而不履行、不尽职、不作为,就是失职渎职。三是用权受监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政法机关的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整个行使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四是违法受追究。执法者违法对法治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只有执法者的违法行为都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给整个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良好示范。
努力实践依法治国理念 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法律素养。政法干警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打牢严格执法、正确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一个执法者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法律,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二)坚持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部法律,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等于一纸空文。不仅如此,如果执法不严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就会使社会公众普遍产生对法律的轻视和忽略心理,从而对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造成严重损害,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就要做到: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
(三)模范遵守法律。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反之,会为全社会树立不尊法、不守法的恶劣典型。因此,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应尽责任。每个政法干警都应当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以模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任,从而使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四)自觉接受监督。每个政法部门,每个政法干警,都要自觉地而不是消极地、真诚地而不是应付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执法办案的全部活动置于各方面的监督之下,不能以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为借口排斥监督。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司法权力也不例外。
第二章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政法干警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就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维护稳定,不能对群众反映的权益受侵害的案件麻木不仁,有案不立,立而不查,久拖不决,重罪轻判,甚至包庇违法犯罪。必须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纠纷,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二)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政法机关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处理好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不配合,就会耳不聪、目不明。因此,解决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盾,解决一些地方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执行难等问题,都要注重从专群结合中找出路。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权观。我们党一直把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权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其次要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切实树立维护社会秩序与保护人权、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观念。
政法工作要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都要立足本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
(一)勤政守法。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是把法律规定贯彻落实好,把手中的权力正确行使好,把责任认真履行好。在我国,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政法部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这些法律变成现实,就是最好的执法为民。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违反法律程序和实体规定,为谋取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滥用执法权力,乱罚款、乱收费、乱扣押、乱查封、乱冻结,非法插手经济案件等,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作为则是政法机关和干警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怠于履行法定职责,工作不敬业,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久拖不决等,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合理诉求。乱作为和不作为,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以及政法机关的形象,必须在工作中坚决克服。
(二)甘当公仆。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法定职责,自觉做人民的勤务员。要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为服务强化管理,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对人民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不能以加强管理之名损害群众利益,更不能以管理为手段谋取个人或部门利益。要弘扬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三)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政法机关文明执法,还有助于妥善化解矛盾,密切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信任。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对待群众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考虑细致,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就是要做到举止文明,态度公允。尊重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案件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不污辱、不挖苦、不嘲讽;既要体现法律的威严,但又不能去辱骂、威胁恐吓执法对象;对待所有当事人都要耐心听取陈述、申辩和申诉,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决定对当事人的态度。
(四)清正廉洁。执法者是否清正廉洁,是为公执法还是为私执法的集中体现。保持清正廉洁,是人民群众对政法干警的基本道德期待,是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严格要求。做到清正廉洁,就要正确对待金钱和权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铁面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不枉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第三章
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
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政法干警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深刻理解公平正义理念的丰富内涵
对于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而言,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合法合理。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便是确保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法律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本身就蕴涵着公平正义的精神: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就是合乎了公平正义的形式要求。
同时,执法者还必须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一是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现实中,有的政法机关把法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作为创收渠道,为干警制定罚款指
标;有的政法机关为保护本地利益争案件管辖权,等等。凡此种种,执法权力被用于法律规定之外的目的,这显然是滥用职权,与公平正义相违背。二是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对犯罪分子处罚的轻重应当与其所犯罪行轻重相当,罚当其罪,不能重罪轻罚,也不能轻罪重罚。行政处罚也是如此,畸轻畸重就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三是同样情形同样处理。这一方面是法律自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公众对公平合理的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有助于遏制执法权力的滥用、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权威。
(二)平等对待。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具体方式。平等对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反对特权。反对给予同等条件者不同的待遇。二是禁止歧视。不允许对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主体有歧视行为。
(三)及时高效。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一个旷日持久的官司,可以把—个家庭、一个企业拖垮,虽然最终赢了官司,但公平正义已大打折扣。要着力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着力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
(四)程序公正。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所在。程序公正不仅是实体公正实现的前提和保障,而且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正当的法律程序,对于限制随意性、化解矛盾、缓解冲突、补救权利;防止权力滥用、树立政法队伍形象,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政法干警要切实遵守程序规范,严格按照程序规则办事。
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 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坚持秉公执法。这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政法干警在执法活动中,要努力做到出于公心,维护公益;摒除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态度公允,不偏不倚。
(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贯彻这一重要原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一要严把证据关。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客观全面地收集、审查证据,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既不搞有罪推定,也不能简单搬用“疑罪从无”。二要严把法律关。努力提高法律水平,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实现公平和正义。
(三)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执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目前,在一些政法干警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只重视案件的处理结果,却忽视了案件的处理程序,违法调查、违法取证;有的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行事,将法定程序放在一边;有的只在口头上重视程序,在实践中却把程序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把程序当作累赘和羁绊。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往往达不到实体公正,而且还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损害了政法机关的形象,甚至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四)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公正与效率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重要条件,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基本尺度。现代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应当是公正与效率的均衡。政法机关在执法中应努力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而不应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执法公正为借口,任意延长办案时限,甚至久拖不决,最终损害的是公正本身;以提高办案效率为借口,刑讯逼供,违法取证,任意损害当事人应有的权利,更谈不上公正。
(五)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执法公开,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实行执法公开,使执法过程和环节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防止执法中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消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法不公的疑虑,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同时,执法公开也是保障公民对政法工作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措施。
第四章
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大局要求各级
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服务大局的目标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强化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的措施,全面发挥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法工作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应当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依法查处侵吞、私分、挪用国有资产犯罪案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审理好各类经济纠纷案件,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平等保护各种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自主创新的法治环境。
(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政法工作保障服务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强化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反窃密、防范处置邪教工作,防止各种敌对势力插手利用我社会热点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制造混乱。必须严格公正执法,依法保障公民的各种民主权利。加强行政审判,促进依法行政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影响,依法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法工作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依法保障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顺利发展。要做好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工作,依法查处卖淫嫖娼、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以及暴力、色情出版物和网站等,净化思想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氛围。要依法打击盗版行为,查处非法出版物,保护著作权等不受
侵犯,保障良好的创作环境,努力为繁荣文化事业服务。
(四)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政法工作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进一步增强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树立维护稳定的观念,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不起诉、缓刑、社区矫正等规定,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依法制裁不赡养老人、不抚养子女、虐待家庭成员等不友爱行为,促进形成和睦的社会、家庭与人际关系。审理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案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服务大局必须胸怀大局,立足 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一)胸怀大局。每一名政法工作者尤其是各级政法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打牢服务大局的思想基础,时刻想着大局,随时了解掌握新形势新任务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善于围绕大局筹划部署工作,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中谋划和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立足本职。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础。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执法、普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政法机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整体效能。二是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把严打、严防、严管、严治有机结合起来,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是强化法律调节和服务,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关系协调。
(三)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关键。政法干警只有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才能服务好大局。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服务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是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既不能离开法定职能去“服务”大局,甚至干一些明显超出政法机关法定职能的事,也要防止不顾大局孤立地抓政法工作的错误思想和做法。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整体利益放在地方和部门的局部工作和利益之上,绝不能以局部代替全局,为了某个地方、部门、单位 的局部利益,置全局利益和法制统一于不顾,搞执法特殊化,破坏社会主义法治,妨碍和影响大局。
三是要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具体执法活动首先应当以执法的质量和水平来衡量,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坚
决不能做违法的事。但也决不能就案办案,造成企业和社会的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影响,人民群众不满意。执法活动必须统筹考虑具体公平正义与社会公平正义,统筹考虑执法活动的
社会评价和导向作用,既要反对只讲法律效果不讲社会效果,机械办案、机械执法,也要反对只讲社会效果而不讲法律效果,甚至损害法治原则和权威。
第五章
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也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广大政法干警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在各项政法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住政治风浪的考验,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这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根本政治原则。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 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表现在: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另—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既领导人民制
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自觉地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在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二)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党的政策与法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党的政策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党通过政策的法律化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领导。第二,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党的政策被制定为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能够获得有力的实施保障。第三,贯彼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树立法治的权威。比如,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方面,针对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刑事犯罪活动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气焰嚣张的情况,提出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要求政法机关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和时限内做好刑事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条件的,也应依法从宽。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样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刑事执法中,自觉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指导,就能突出打击重点,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但贯彻落实这个政策,必须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实现。
(三)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主要任务是领导和推动政法机关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对政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及时发现和解决政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推动政法机关依法打击犯罪,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强化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司法改革;加强政法队伍、政法领导班子建设,改善政法机关的执法环境和条件。党的领导要坚持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支持政法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不插手、不干预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不代替司法机关对案件定性处理,不指派政法机关处理法定职责以外的事务。
坚持党的领导要求政法干警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一)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对广大政法干警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动摇,时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人民警察、人民检察官、人民法官,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还要严格遵守党章,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作中的指导地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牢占领法学舆论阵地。各级政法领导干部和广大干警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那些企图打着依法治国和“司法独立”幌子否定党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利用司法个案炒作诋毁党和政府形象的错误言行,要增强鉴别力,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三)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和含义,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议落实到各项执法活动中。同时,要自觉服从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党关于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本主义;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一、人本主义教育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倡导把人培养成远离社会公害的“全域发展”的人,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和要求,承认学生的差异,企图构建学习者中心课程。具体讲就是从教育目标来看,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它不仅强调发展智力,而且强调伦理、审美、首选的人格的发展;从教学方法上看,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赖,摈弃教师的强制教学,主张把学习者的意志、兴趣、经验、情感等摆在重要地位;从教学内容上看,不排除学术性较强的系统课程,并主张在教学内容中纳入社会课题和个人课题;从教材的组织结构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课程的整体结构。体育教学中的人本主义就是要以我们的学生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对课程目标的影响
新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是确立新课程目标的根本依据,它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科体系、社会发展需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的。新的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思路;新的课程理念关注个体差别与不同的需求,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提出了希望,引起了人们对过去体育课程强调统一要求而出现“一刀切”的状况进行了反思。
(二)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视,具体体现在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即突破以往体育教学大纲按年级来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式,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按学习水平来设置学习目标,这对教师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便利,不必再受制于过去许多“规定内容”的束缚。一切对学生健康有利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之内,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原来的学科中心论强调正规化学习课程,强调规范的课堂结构,重点是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而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理想、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反对机械的模式化课堂教学,同时提出了快乐体育课,重视校内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的课程的广泛的课程实施途径,在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独立完善的人格、发展个性和能力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四)对课程评价的影响
以前的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单一、方法单调,存在很多弊端。重视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等方面的评价;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由单一评价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五)对体育教学管理的影响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部提出了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制度,即中央、地方和学校。实现“一纲多本”,改变过去教材大一统的局面,使学校体育可以办出特色,使体育教师的专长可以得到发挥,使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得到施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更加灵活多样。
三、结束语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体育教学中的人本主义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它与素质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育教师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高效地实施组织教学和进行科学的评价,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程标准的共性和学校特色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7
在中职教育中提倡和强化语文课的诗歌教学是必要的, 然而就现今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情况来看, 这一本应有效的手段却并未实现预期的效果, 笔者发现, 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所秉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保守以及不合时宜, 这一封闭的滞后性是直接导致诗歌教学无法实现提高文化水平和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的最根本原因。
在教育观念方面, 最直接的问题在于教师对于诗歌教学的目的认知过于模糊和生硬。相当数量的中职语文教师对于诗歌教学的任务目标定位于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以及诗句的简单翻译, 这仅仅是语文教学目标中比较基础的识记能级的考察标准, 而对于更高的层级则无甚要求, 这种刻板而片面化的思路必将导致对于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功能认知的偏差, 从而将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思考与感情剥离, 仅仅剩下狭隘的语言要素和孤立的知识点, 对于以精炼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诗歌而言, 此举无疑是买椟还珠, 缘木求鱼, 其结果不仅仅不能实现中职教育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任务要求, 甚至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这一最低要求都不能够完全地满足。
在教学方法上, 可以说由于相当数量的中职语文教师存在观念上的保守则必然会导致其在中职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过程中使用保守、片面甚至错误的教学方法。从细节来看, 这些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主要可以集中表现为两方面:首先, 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过分注重课堂教学的程式化而忽视甚至割裂了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本应具有的内在联系, 诗歌的特点在于写景状物抒情明理,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犹如人的血液肌肉以及器官, 无视其中的相互连贯的文意和不断变动的思维情感而仅仅以题目词义的简单解释及句子大意的概括总结作为模式化的诗歌教学程式, 则必然会导致诗歌教学丧失应有的功效而流于形式, 更不用提如何通过诗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素养了;其次, 是在教学形式上, 配合保守的理念和程式化的教学过程, 其教学形式必然是单一化刻板化的, 对于机械的解释概括总结的步骤, 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必然从始至终贯穿以枯燥乏味的板书和讲述, 而这种单调的方法又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机械化, 并更深一步地使得教师的观念更加保守固执, 从而丧失掉了诗歌教学的重要作用, 并越来越偏离教育的要求及对其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观念转变与方法革新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起源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 在教育界开始将目光放在如何改革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上之后, 教育心理学家针对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革命性和颠覆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并由此衍生出了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简单来说,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而不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有了重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控制者, 其作用仅仅是将学生导入到一定的学习氛围中来, 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主以及合作的方式来主动获得知识并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和相互评价,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积极自主和高效的学习。
具体到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上,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观念上进行否定之否定的转变。在教学任务及目标的设定上, 不再以简单的语言知识点的识记为考察任务和标准, 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 以学生自身及与他人的团队合作学习的程度为主要标准。诗歌学习的过程是由简单的语言走向深远的意象, 这恰恰符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 而诗歌也是对于情感表露和意向表达的最典型体现, 这也符合了学生自我建构教学过程, 通过自主与合作来实现逐步深入理解来掌握知识的特性, 因而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对于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 是一种可以激发其兴趣, 引导其思考最终使其能更深刻和真切地领悟诗歌内涵的教育理念。而这一切的起点, 都是教师在深刻理解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要求的前提下对于自身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上的观念转变, 并且这种转变绝不仅仅局限于观念, 而是会更广泛地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革新。
针对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自身的特点而言, 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所衍生出的合作学习法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改革途径。具体而言, 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 分组的规模不应过大, 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在面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上, 学生在组内实行分工制, 以四人小组为例, 可以由第一个学生进行诗歌的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收集, 第二个学生负责对于诗句的解释, 第三个学生负责对于诗歌情感和意向的整理, 第四个学生负责对于各个学生对自身分工完成程度的评价。不同分工的学生在完成自身所承担的任务之后, 应当对其他组员进行讲解和讨论, 这实际上让学生完成了自学和教授两方面的工作, 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以及对于学生所完成任务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通过自身的学习过程和合作中的交流体验, 学生必然能够更深刻地区学习知识理解文化, 从而实现由学习知识到提升文化素养的最终教育目的。
总之, 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秉持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中去, 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来完成课堂教学, 这种观念的转变和方法的革新不仅仅是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文化气质修养有巨大的作用, 也必将成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主流教育理念。
摘要:中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相对于其他同龄人有着相当的落差, 并且最终导致了自身价值观的混乱与是非辨识能力的缺失。而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 就贯于以诗歌来启迪心智, 激发情感。因此以诗歌教学为契机, 秉持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来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笔者在本文中想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教学,建构主义,中职语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金正扬, 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柴进德.谈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J].宜宾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潘涌.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天津教育学院学报, 1997.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是党和国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认真分析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的关系, 着力解决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积极探索高校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新途径, 真正把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落到实处, 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1 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梳理
“ 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 它根植于一国法治实践之中, 反映法治现实, 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 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法治理念, 法治建设就缺乏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观, 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科学的道路, 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 法治的终极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 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科学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 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契机。
自1986 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设“ 法律基础”课至今, 高校法治教育已经历了20 多年的发展和实践, 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 以往的研究多是围绕高校法制教育问题而展开, 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经提出的背景下, 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法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研究还亟待深入。从理论上讲, 高校的法治教育既包括法律知识教育, 也包括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治精神的培育。然而, 从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教学, 法律素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还存在着相当薄弱的环节。 部分高校的法治教育实践突出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 在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教育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重法律知识、轻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教育的倾向;二是, 在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其他途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环节的倾向;三是, 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上存在着重“ 思想道德”内容、轻“ 法律基础”内容的倾向。 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大学生恶性刑事案件———马加爵案、付成励案、郭力维案、药家鑫案等, 不仅促使我们必须对高校的法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也对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法治教育特别是法治理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既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法治理念教育教学的需要, 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总体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法治理念的确立以及法治精神的培育, 其根本任务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而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来说, 法律意识的培养、正确的法治理念的确立以及法治精神的培育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法律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一个缺乏理性的法治观念的人, 不仅不会认真地对待和遵守法律, 还有可能以邪恶的方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 ”因此, 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的关系就成为当下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关键。
2 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途径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认真学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 的通知》 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纳入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及法学教育的教材, 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根据这一部署,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 要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创新, 不断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
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看, 高等学校中的政法院校 ( 系)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平台是各门具体法律的专业课程设置, 政法院校以外的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渠道仍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大力发挥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应大力加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特别是树立科学的法治理念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改变部分高校目前尚存在着的重法律知识传授、轻法治理念培育, 重法律工具主义、轻法律价值实现等偏向, 充分发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2 面向高校大学生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识课和部分法学专业课程
目前, 高校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中, 有一部分属于大学生都应深入了解的课程, 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完全有能力接受, 例如《 民法》 、《 合同法》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并且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事务, 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生活、依法处世的观念;《 行政法》 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政府部门的工作, 树立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等理念;《 刑法》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民事诉讼法》 和《 行政诉讼法》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 了解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基本途径,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考虑以“ 法与社会”“、 法与人”为主要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法律教育选修课, 这些课程都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3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渠道。如果不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切实改进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目前,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法已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 特别是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让学生亲自参与法制宣传、法庭旁听、个案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我国的法律实践, 从切身体验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 培养大学生以自律为基础的守法意识, 形成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和崇敬, 把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
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法治校园的氛围
高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已经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经验和一种认同。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大力整合资源, 大胆创新, 优化选题, 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如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 主题演讲、主题征文、公益讲座等活动,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运用多种形式努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9
一、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整个文化建设和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使命, 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所以中央明确提出,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 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 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党和国家所提出的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无不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 (简称“16号文”) 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从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提出要通过多方面教育, 使大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这其中就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方面内容。二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求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这显然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做到知行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在其中得到了体现。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强调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成为“四有”新人。这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就抓住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方面。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新的课程方案实际上形成了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2007年1月, 周济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 都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 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只是“各自承担着不尽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 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四门必修课分别从原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原理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等不同层面, 既各有侧重, 又相互配合, 不仅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而且构成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 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毫无疑问,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这一新的理念, 以端正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真正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武装的育人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否始终正确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理念, 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败。
新中国成立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多次改革, 每次改革无不反映出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 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 似乎已成共识, 不容置疑。然而, 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作为一般知识讲授, 学生只当作备考的一般知识学习, 而淡化其思想武装主旨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念问题, 涉及到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问题。如果不从思想观念上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应对各种考试的重要内容而已, 即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力度, 最终也难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武装的目的。
“16号文”强调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这实际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确规定了教学中应有的育人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 更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发挥, 离不开知识的传授, 因为知识是基础, 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才能达到思想提升的目的。就如马克思主义, 只有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达到对其科学性的正确认识, 才有可能在内心深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自觉地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否则, 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学生因认知基础的缺乏而怀疑,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对知识予以高度重视是无可非议的, 但纯粹为知识而知识, 并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知识的传授必须受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指导和支配, 目的作为灵魂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材体系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都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宗旨。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忽视, 必然导致方向的迷失, 陷入只教书的困境。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始终铭记育人理念, 承担起“德育为先”的重任, 在每门课的教学中, 牢牢把握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所应有的任务, 通过教学活动, 努力使大学生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无疑应成为新时期评价和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重要标准。
要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理念, 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知识的渊博固然很重要, 但思想政治素质更为重要。作为教育者如果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持怀疑或反对态度, 要想在教学中坚持育人理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武装大学生, 显然是不可思议的。树人先正己,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同时应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注重道德修养, 提升精神境界, 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这是树立育人理念的重要前提。2008年9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要真正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理念, 还必须努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考核方法。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惯用的考试考核方法, 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知识轻育人的重要原因。无论是作为公共必修课考核, 还是应对考研和其他各类考试, 往往单纯侧重在知识的层面上。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往往以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学生考研的政治成绩合格率等作为标准。应试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可避免地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从而使育人意识在教学中被淡化。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 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成为真正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的必然选择。
总之,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在于使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进学生头脑, 成为其思想统领和实践指导, 从而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牢固育人理念的极端重要性。
三、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就是把受教育者学生往往摆在被动的地位, 过分强调硬性的灌输, 全然不顾学生是否需要, 带有浓厚的强加色彩, 使教育教学陷入缺乏吸引力的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否有成效, 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有着坚定的学生主体地位观念密不可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也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就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 一切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坚持“三贴近”, 调动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行动。
人始终是价值认同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无论怎么正确和科学, 都要经过主体的思想过滤, 才能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的组成部分。而内化的关键就在于必须重视对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培养, 注重被教育者的感受、认同和理解以及自觉自愿行为的形成。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日益强烈, 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奉行单一的“你说我听”模式显然不合时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 充分认识学生的创新潜能, 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坚信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正如周济同志所说:“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 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现实, 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性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总是紧密联系战争、反恐、毒品、欺骗、舞弊、环境保护、高科技犯罪、传统道德与现实等实际来批判和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只有联系现实解决困惑才能为学生所信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表明, 思想和理论与接受者的主观需求相吻合时, 思想和理论的可接受性最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主观需求”, 一切以学生的实际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贴近大学生的现实困难, 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等, 通过寻求引起学生共鸣的切合点, 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达到提高教育的实效。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同时并存, 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社会生活多样化的背景下诞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教育的原则必然包含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我们的任务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 高度重视“引领”, 即在尊重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的情况下, 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社会的基本思想道德原则方面形成共识。为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遵循价值观形成规律, 注重培养提高学生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价值评价的能力, 使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 能明辨是非, 自觉选择并牢固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发展着的实际, 不断更新过时观念, 牢固树立正确理念, 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 6.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6)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第2版) .
[3]刘贵芹.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1.
[4]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08-10-21 (1) .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10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加快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步伐,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面貌。信息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办公室、网上交流、信息查询、网上娱乐、数字化电视、“拇指经济”等,无一不与数字化有关。数字化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为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手段,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时效性。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推进一方面为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另一方面网络所带来的开放性、多元化同时也为某些不科学的非主流意识和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就为当前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若干挑战,这其中尤以网络信息多元化的挑战、网络交互性的挑战、网络发展形式的创新性的挑战为主。
二、传统技工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缺失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实际上就是失去了社会进步的情感动力。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技工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掌握未来社会的话语权和大部分生产资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接班人。传统的技工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理论教育法。理念教育法又称灌输教育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
(2)实践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又称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3)榜样教育法。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4)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就是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的方法。
这几种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只是单纯的几种教育手段,满足不了当前的技工院校学生的精神需求。
三、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在我们民族精神中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团结全民族的一面旗帜,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我国技工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价值观的灌输,即强调教师通过教育,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讲解、说服、示范、榜样等方式,系统地从外部输入技工院校学生心灵之中。由于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理解主题选择,容易形成权威主义的他律品德,再加上后来把灌输绝对化,演变成为“填鸭式”的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导致“知善而不行善”的现象广泛存在。
四、如何对信息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理念创新
(1)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强化引导建构式的教育模式。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要建构者,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非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向学生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或促进作用,所以向学生灌输效果很低。因此,信息化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的过程,而是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针对问题进行探索、交流和质疑的过程。倡导引导建构是信息化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的方向。
(2)积极开展旨在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技工院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有时代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使技工院校学生形成一种明国耻、知国恨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3)以网络为平台,转变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网络为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能够使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丰富鲜活起来,同学们可以通过电子媒体更多地了解历史,了解自己的祖国,能够使抽象化的学习变为具体的情景性教学。在情景性教学中,通过已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演绎,利用网络虚拟性来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技工院校学生都成为情境中的主角。
摘要: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教育者丧失了原有的信息优势。信息化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信息化大背景相结合。本文通过对信息化背景的内涵的理解、传统技工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概括总结、技工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创新四个方面,对信息化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创新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爱国主义,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杨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与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 1(3).
[2]张群.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2).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11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体育 中考体育加试
一、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简述
(一)现阶段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应试之举”现象凸显。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考体育自然逃脱不了被应试的命运。将体育课程纳入升学考试不管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考体育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加试这一手段督促学生自觉锻炼,增强体质。但现实却是部分中学片面地为了成绩,为眼前利益而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训练的后果就是即达不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本意,又违背了体育全面学习的目的。
2.内容枯燥,学生兴趣淡化。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教育。这就是中考体育现状,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仅仅围绕几个加试项目开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失去了乐趣,体育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失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学习的意愿。
3.中考体育加试功利性行为冲击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现阶段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忽视了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一味地追求体育加试高分而为之进行专门性训练和备考,中考训练的内容也仅仅围绕加试的几个项目开展,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这一点来说,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极大冲击。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简述
卢梭认为是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提倡人性解放,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开展,强调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固有价值。这种体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特点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锻炼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培养其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对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出新一代的“自然人”,是身心结合、协调发展的人。第二,基于“回归自然环境”理论基础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念一样,体育教育同属自然主义体系。第三,重视身体器官训练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之前,游戏、运动占领着人们思想的主要空间,认为如此就能对身体进行锻炼,而从未明确具体的身体感官的训练。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表现
(一)身心协调发展观念的冲突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首要内容便是关于身心协调发展的叙述,提出顺应自然,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做到身心协调统一。但随着中学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加分项目后,体育运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强身健体理念已转变为功利性的中考加试专项训练,单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价值来说,身心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慢慢偏移。
(二)终身体育路径发展的冲突
中考体育加试实施以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后,不难发现,在一些省份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都是围绕中考加试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对于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早已排除在体育教学项目考虑之中。这种功利性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
三、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成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利益驱使
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中考体育加试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包围圈,功利性的、片面性的体育教学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中考体育加试虽然只有30分计入中考总分,但对于仅一分之差就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来说,中考体育加试30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相关利益群体的牵制
在现行教育背景环境的影响下,相关利益群体的出现阻碍了自然主义体育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利益群体包括: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体育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中考体育出现功利性训练成为可能。
四、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和谐发展路径
(一)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在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的冲击下,重提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教育理念有着现实的厚重感和紧迫感,对于种种现实的急迫性使得中考体育加试顺应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现今中考体育加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中考体育加试设必考项目、选考项目及抽考项目。二是进行初中三年体育综合素质测评;加试项目和内容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顺应教学自然,不去刻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安排,应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身心发展的测量。
(三)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中考体育加试时学生正处青春期,而青春期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是良好体形塑造的关键期,这个自然时期如果被错误地干预,那么影响的可能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加大中考体育加试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初中期间,学校或家长应对一些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提供体育锻炼、营养配餐的建议,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徐珊珊.卢梭体育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甄茂洋(1990— ),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足球。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篇12
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系统的支系统, 它由体育教师管理、体育体制管理、体育后勤服务管理、体育教学管理等子系统组成。教育的实施者以及教育的对象都是“人”, 因此, 这些就要求学校体育管理要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资源, 并把参与体育教育工作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 即在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人本主义管理。人本, 就是一切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充分关注人的潜能、个性的张扬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 又称人文主义, 即以人为本位出发, 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和尺度。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学生免受伤害, 从而更好地发展, 因此, 应将人本主义理念贯穿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
1. 人本主义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教育民主化、回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都呼唤以人为本的管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 更多强调学生的发展, 越来越重视“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 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人”的安全, 因此,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要树立牢固的“人本主义”观念。
2. 人本主义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体育教育主体的要求
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 在以往的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中, 更多体现的是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要求, 而忽视了师生教育安全工作中的情感需求, 使师生处于教育安全工作中的被动地位。
(1) 摒弃过去陈旧的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管理观念
现在在很多的学校依然实行着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的现象, 管理权高度集中于校级行政机构, 现行的一些管理措施与体育教学的实际相脱节, 把安全工作强硬摊派到每个体育教师的头上, 使体育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慰籍与尊重, 只是被动的服从, 不可能发挥出创造性, 同时, 造成体育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较差, 缺乏应有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使“以教师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难以深入到实际的体育教育安全工作中去。
(2) 各级各类领导应给予体育教师人文关怀
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烦琐的活动, 要使这项活动顺利进行,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如今是以完成人的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 教师在这些约束中, 得到一定的尊重和关爱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体育教育在一些领导的心中可有可无, 体育教师一直被列入教师行列的最低层, 很多体育教师在担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之余, 还担任了学校的很多杂务工作, 有的领导甚至表示, 只要不出安全事故, 随便体育老师怎么安排体育课。体育教师同样是一个有思想, 有感情的个体, 他们期望得到人们的尊重, 而且应该得到尊重, 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认可。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 只要领导给予满足, 体育教师也会发挥出他的最大潜能, 因为成功的欲望每个人都有, 谁都不会去追求失败。每个体育教师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是主观能动的个体。体育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 和领导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分不开的。
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具体的去开展, 因此, 正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及人文性显得十分重要。
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 他们还扮演着体育教育安全工作管理者的角色。体育教师的角色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学校里既是安全工作管理的客体, 又是管理的主体。对学校行政领导来讲, 体育教师处于管理客体地位;对于学生来讲, 体育教师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
长期以来, 在以权利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体育管理模式, 管理者往往把自己推向教师对立面, 忽视了教师的管理职能。教师直接面对着的是求知欲、求实性、审美观和模仿性都较强的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艺术性和示范性。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是每个学生都能遵守课堂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帮助学生形成“律己”的习惯, 还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人文性的管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他们的能力, 完善他们的个性, 形成文明行为。
(3) 领导和教师应给予学生人文主义关怀
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关怀, 也是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之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和发展。我们不能把学生视为没有思想和感受的白板, 也不能将他们视为和成人没有什么区别的小大人。事实上, 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 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期望得到每个老师的关怀和呵护。在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 体育教师不能将学生单纯的列为被管理的对象, 强硬的要求学生只能这样做, 不能那样做等等。体育教师应该树立人文主义理念,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只有成功地充当这一角色, 才能走进学生中间, 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和教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使过去教师单方面的强调安全工作, 把“我是为你安全着想”等, 变为学生真正愿意接受安全管理和我要安全运动等等。只有树立人本主义理念, 尊重和关爱学生, 认真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并以十分真诚的态度与他们友好相处, 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这一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只有把握好这个关键, 整个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得到稳固的发展。
3. 构建人文主义的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体制
学校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以, 很多学校在管理上实行了“承包制”, 实行谁出问题谁负责的举措, 而这些压力最终全部落在一线的做具体工作的体育教师身上, 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严重的挫伤。使得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 一旦有涉及学生安全的教学安排被取消或少安排, 使得学生身心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 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学校的体育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 要对每一个涉及安全的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搞““一刀切”。体育老师作为有情感的个体, 主观上肯定也不希望教学中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因此, 学校制定安全工作条例时, 应以人文主义理念作为指导。实行“柔性管理”, 将沟通与激励并举, 真正变安全管理工作为为学生安全服务工作。
4. 结束语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 教师的教育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领导的管理要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这样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目的。
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 大力加强对学校体育教育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本文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 以期对学校体育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 教师的教育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领导的管理要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这样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校体育,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珣.要重视教育客体的人本关怀.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2卷第4期
[2]刘兴娅“.人本主义”视角下成人体育教学管理审思.中国成人教育, 2010年第14期
[3]江龙.学校体育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文化教育, 2006年第6期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推荐阅读: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07-2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讲话07-3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题11-15
人民法院社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汇报11-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情况汇报11-2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汇报材料(3-4月份05-1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08-17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09-30
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