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系统

2024-12-01

神经肌肉系统(精选7篇)

神经肌肉系统 篇1

1 引言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发生的呼吸衰竭分为两种形式:肺衰竭和泵衰竭。肺衰竭以肺内分流障碍所导致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有死腔过大所致的高碳酸血症。泵衰竭所致的呼吸衰竭则以高碳酸血症为主要表现,其原因可归结为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泵的机械性缺损以及呼吸肌疲劳(图1)[1]。

2 肺衰竭

继发于呼吸道误吸而反复发作的肺炎,是神经肌肉疾病患者肺衰竭常见的原因。神经肌肉疾病常影响吞咽功能,导致喉上方的误吸。此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若发生胃食管反流,也会导致喉下方误吸。吞咽过程中,咽喉部菌群随着被误吸的唾液、食物、胃内容物进入肺内,对气道进行直接的化学刺激,导致肺炎反复发生,最终导致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因此,呼吸衰竭是导致神经肌肉疾病患者过早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3 泵衰竭

呼吸泵的功能是克服肺及胸壁的弹性和非弹性阻力,将空气吸入肺内,其功能衰竭常见于呼吸肌无力或疲劳。在呼吸泵运转过程中,负荷增大也可以导致泵衰竭或者呼吸衰竭(图2)[2]。分别考虑影响呼吸负荷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呼吸泵功能的各种因素对疾病的诊疗有很大意义。

3.1 增加呼吸负荷的各种因素

肺顺应性下降,改变肺容量所需的压力增加,成为对抗呼吸泵的一个重要负荷来源。研究证明,肺顺应性较低,其原因众多,反复误吸导致的肺纤维化是其中之一。在肺通气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肺顺应性下降,呼吸泵为克服肺的弹性阻力所做的功是增加的。

再者,胸壁本身可以使肺顺应性下降,导致呼吸泵做功增加。研究发现,神经肌肉疾病的成人患者,肋骨框架顺应性大大减低,腹部顺应性轻度增加[3],其净效应是胸壁顺应性减低。

另外,由于上呼吸道更容易塌陷,所以为克服非弹性阻力所做功也增加。在生理状况下,吸气时上呼吸道肌肉通过收缩来对抗,使气道塌陷的Bernoulli力,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由于上呼吸道肌肉张力减低,吸气相容易发生显著气道阻塞[4],在气道形成压力为负的吸气相,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呼吸泵消耗很多能量克服这些弹性和非弹性阻力,为呼吸肌疲劳埋下了隐患。

3.2 影响呼吸泵功能的各种因素

3.2.1 正常呼吸泵

除上述增加呼吸负荷的各种因素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呼吸肌肌力下降,从而导致呼吸泵功能减弱。无论婴儿还是成人,膈肌都是最主要的吸气肌,普遍认为膈肌的作用如同活塞,可以减低胸腔内的压力,驱使空气进入肺内。膈肌还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膈肌收缩增加腹腔内压力,增加骨性胸腔下部的横径;二是膈肌与其附着的肋骨也有相互作用,膈肌收缩对下部肋骨产生垂直向上的力,使肋骨向外运动,增加骨性胸腔下部横径。肋间外肌也是辅助吸气肌但其通常在运动时或呼吸功需求增大时起作用,正常安静潮气呼吸状态下活动很少。

3.2.2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呼吸肌的力学缺陷

呼吸肌的肌力减弱和效能下降导致矛盾呼吸,即胸腹呼吸运动不同步。正常情况下,吸气时胸腔和腹腔都向外运动,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吸气时腹部向外运动而胸腔向内,反之亦然。可以应用这种矛盾运动来判别受损的主要肌群。吸气时腹部向外运动而胸腔向内,表明肋间肌肌力受损;反之,如果吸气时腹部向内运动而胸腔向外,则表明膈肌肌力受损[5]。虽然不同原因导致的矛盾呼吸运动在外部表现上差异不大,但是仔细观察各个呼吸时相胸腔和腹腔的运动方向,可以清楚地判断膈肌或肋间肌肌力下降。

3.2.3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评价

呼吸功能可以通过标准肺功能测试、短促呼气能力以及呼吸肌功能(特别是呼吸肌张力和疲劳状况)来评估,后者可以用时间张力指数来评价。

时间张力指数测定是反映呼吸肌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便捷方法。呼吸肌疲劳是指在持续的呼吸负荷下,呼吸肌不能维持正常需求的收缩力。时间张力指数是一个无量纲数,能够反映呼吸肌的疲劳状况。一般而言,作为膈肌最大张力的函数,膈肌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处于疲劳状态。Ramonatxo等[6]提出计算呼吸肌时间张力指数,将吸气肌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方法和膈肌时间张力指数类似。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肌时间张力指数增大,提示呼吸肌更趋于疲劳状态。

4 对治疗的意义

上述因素对气道粘液处理、呼吸肌锻炼和辅助呼吸等治疗手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减低,咳嗽峰流速降低,插管就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器械。这些器械以正负交替的压力辅助患者吸排出气体以及诱发咳嗽。

研究显示,呼吸肌锻炼对重症肌无力患者[7]和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8]最大吸气压力有改善作用。在一段时间的锻炼后,重症肌无力患者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均增加[9]。另外,呼吸肌锻炼可以减轻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困难的Borg直观模拟标尺。这些增强呼吸肌肌力的手段是否能够减少这些患者的疲劳感、降低死亡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甾体类激素(如泼尼松、地夫可特)可以改善DMD患者呼吸肌功能。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对DMD患者周围肌力和离床活动时间均有改善作用,患者经皮质激素治疗后呼吸肌力,自主呼气流速及咳嗽峰流速均有改善。另外,皮质激素还可以减缓肺功能的衰退,延迟呼吸机的使用,改善胸锁乳突肌的MRI表现[10]。

无创和有创夜间机械通气,可用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治疗。夜间通气可以减轻患者昼间高碳酸血症、乏力、呼吸困难、晨起头痛、嗜睡等症状和体征[11]。夜间通气有一种结转效应,达到低PCO2的患者通常在第二天保持较低的PCO2。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呼吸肌在夜间通气后得到了较好的休息,次日可以发挥更好的通气作用;二是夜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使得肾脏排出更多的碳酸氢盐,代谢性碱中毒减轻,呼吸控制中枢的调定点下降。夜间通气及激励通气,可以通过增加潮气量防止肋椎关节挛缩,从而改善胸廓的顺应性,显著降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患病率[12]。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有时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来辅助呼吸,从而减少呼吸功。例如,所谓的“划船”现象,即反复摇摆接触轮椅的安全带,限下法”,即呼气使残气量低于功能残气量,利用胸廓的反弹力辅助下次吸气,从而减少呼吸做功。

对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如何深入地理解和测量其呼吸力学数据,并利用这些知识改善通气策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于儿童患者,呼吸泵功能、力学功能、呼吸控制和呼吸机疲劳评价方法的改良尤为重要。长期机械通气对肺和胸壁功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呼吸肌锻炼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尤其对于儿童患者。复合呼吸肌锻炼对呼吸肌力的增强作用和休息疗法,对呼吸肌疲劳的作用也需深入评估。最后,呼吸肌疲劳的细胞和分子基础需要进一步阐明,这一点对于开发更好的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神经肌肉疾病损害自身气体交换能力和呼吸动力,这对患者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发病率、死亡率有显著影响。其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吸入性疾病,随着发展可以导致限制性肺疾病,肺和胸壁力学功能的异常及呼吸肌力减弱,甚至可以导致呼吸衰竭。改善呼吸功能(如减低呼吸负荷)和呼吸泵功能(增加呼吸肌力,减少呼吸肌疲劳等),并使两者功能达到平衡可以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无创通气是达到上述目的的两个重要手段。所以,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评估患者呼吸系统泵功能、力学功能、控制功能和肌肉疲劳程度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呼吸力学,神经肌肉疾病,呼吸系统并发症

神经肌肉系统 篇2

研究证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局部阻抗幅值和相位较正常人有所变化,通过测量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局部阻抗参数可定量分析其病情的发展情况[1,2]。在局部阻抗信息提取的过程中,幅相测量是整个评估系统的关键。幅相测量的设计方法有多种,普遍采用的是相敏解调原理[3,4],该方法不仅需要分别设计幅相测量电路,还要精确控制两路信号的相位和幅值,增加了设计难度和电路的复杂性。ADI公司AD8302芯片的推出,为相位和幅度测量带来了很大方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鉴相、鉴幅领域[5,6],它是首款能同时测量相位和幅值的单片集成芯片,使电路设计简洁易行。

本文依据神经肌肉疾病评估系统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AD8302的幅相测量电路,给出了电路原理图,详细论述了在50 k Hz频率下,电路的设计方法,并分析验证了电路的输出性能,通过与额定值的比较,验证了电路设计的准确性与精确度大小。

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神经肌肉疾病评估系统的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MCU通过串行端口SPI控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正弦交流激励信号(本文采用阻抗最为敏感的50 k Hz频率),通过电极作用于患者的局部区域,同时提取出含有阻抗信息的测量信号,幅相测量电路作为神经肌肉疾病评估系统的关键部件,提取测量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经过AD转换,最后结果送入MCU进行处理和显示。

2 基于AD8302的幅相测量电路原理与设计

2.1 AD8302测量特点[7]

AD8302是ADI公司推出的一款完全单片集成的RF IC,可同时测量从低频到2.7 GHz频率范围内的两个独立输入信号之间的幅度比和相位差。它内置两个精密匹配的宽带对数放大器、一个宽带线性乘法器/鉴相器、1.8 V精密参考电压源,以及模拟输出比例运算电路。输出可提供在±30 d B的范围内的幅度测量,斜率为30 m V/d B;相位测量范围为0~180°,斜率为10 m V/度。当AD8302工作在默认的测量模式下,幅度比和相位差测量在低频时的表达为:

幅度比、相位差的理想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图3所示。

2.2 幅相测量电路设计

AD8302主要有测量、控制和电平比较3种工作方式,本文用其测量模式,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

当芯片的输出引脚Vmag和Vphs直接与芯片反馈设置输入端MSET和PSET相连时,芯片测量模式即工作在默认的斜率和中心点上。其中R1、R2为AD8302提供50Ω的匹配阻抗,C1、C4、C5、C6为输入信号的耦合电容,记为Cc,C2、C8对输出的直流电压起到滤波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验证幅相测量电路的可靠性,本文采用两个信号发生器产生两个不同大小的电压信号,且大小都在AD8302允许的输入范围内,将两个信号分别与VINA和VINB引脚相连,改变两个引脚输入信号的大小,得到不同的幅度比,以不同的直流电压信号形式从Vmag输出相位测量时,测量电路如图5所示。

节点1的电势为V1,设节点2的电势为V2,则:

其中f为信号源频率,f0=1/(2πRC),通过改变RC的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相位差。节点1与VINA连接,节点2与VINB连接,得到正的相位差,反之则得到负的相位差。以不同的直流电压信号形式从Vphs输出。

虽然数据手册中介绍AD8302测量信号范围是低频到2.7 GHz,也对应给出了接口电路中各元件的参考值,其中Cc=1 n F,但是数据手册上的测量信号一般都在900 MHz以上,这在输入信号频率低至50 k Hz时并不适用。图6为Cc=1 n F,50 k Hz正弦交流信号输入时,利用上述验证方法得出的AD8302幅值和相位的输出特性曲线,从图6中可以看出,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AD8302内部两个解调对数放大器负责检测接收信号,能够准确检测到的最低频率主要是由INPA和OFSA以及INPB和OFSB两对引脚上的匹配网络上的高通转折频率决定的[8],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

其中R=R1=R2=51Ω。设高通转折频率fmin为3.12 k Hz,则Cc=1μF,这使得在频率低至50 k Hz时,输入信号基本保持完好。同时提高C2、C8的值以减小Vmag和Vphs两引脚输出的直流电压的波纹,具体参数值如表1所示。

3 幅相测量电路的性能分析

针对AD8302输出响应的“线性”特征,本文用斜率和截距来描述幅相测量电路的性能。通过对实际检测到的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关系曲线的中段最线性部分执行线性回归运算来确定斜率和截距两个值,斜率用m V/d B或m V/°表示,截距为回归直线外延与水平轴的交点。然后将测量得到的各个电压值与线性回归运算所预测到的电压值进行比较,来确定电路的法则一致性。其中,线性回归运算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9]。

设(xi,yi)(i=1,2,…,n)为取得的一组测量数据,则回归函数为:

样本回归直线为:

其中,即是a、b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可由以下方程组得到:

由此可得回归直线的斜率与截距。

分析结果(f=50 k Hz)如表2、表3所示,通过对比AD8302的额定斜率和截距可知设计电路的性能与额定值比较接近。

幅值、相位测量输出和法则一致性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从输出特性曲线上看,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由法则一致性分析得到,在±20 d B范围内,幅值测量精度在±0.5 d B以内,在±90°范围内,相位测量精度为小于±0.9°。

本文利用AD8302单片集成特性设计的幅相测量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便携式生物仪器的使用。同时本文设计的幅相测量电路克服了神经肌肉疾病评估系统中鉴相、鉴幅的难题,在一定的测量范围内,幅相测量精度分别在±0.5 d B和±0.9°以内,为整个系统的精确性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SEWARD B R,AARON R,Shiffman A.Localizedbioimpedance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neuromusculardisease[J].Muscle&Nerve,2002,25(3):390-397.

[2]LINDSAY P G,ANNE B C,SEWARD B R.Discriminatingneurogenic from myopathic disease via measurement ofmuscle anisotropy[J].Muscle&Nerve,2009,39(1):16-24.

[3]王超,张强,黄春艳,等.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功能抽象与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8,29(1):38-42.

[4]Wang Chao,Qian Xiangchen,Wang Xiangyu,et al.Mix-ingfrequency based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ement[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2007,28(6):961-965.

[5]刘平,袁磊,吴紫君,等.一种高精度RF信号幅相检测电路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20):261-262.

[6]郑士伟,郑龙根,翟琦,等.多路射频信号相位差现场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129-131.

[7]Analog Devices Inc-AD8302 LF-2.7 GHz RF/IF Gain andPhase Detector[Z],2002.

[8]Matthew Pilotte.Operation of RF Detector Produ-cts atLow Frequency[EB].http://www.analog.com/st-tic/import-ed-files/application_notes/896652515AN_691_0.pdf.2005/2011,01,16:13-14.

神经肌肉系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40±11岁,其中胸椎13例,腰椎27例,其中车祸、高处坠落伤等外伤共37例,脊柱肿瘤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8±9岁,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2例;观察组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1±12岁,胸椎骨折5例,腰椎骨折15例。两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

1.2.1 心理护理

护士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及时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指导其放松的方式,如听音乐、深呼吸等,消除恐惧。主动鼓励患者倾诉,尊重和关心患者及家属,帮助解决临床相关问题,提供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2]。

1.2.2 尿液引流方式选择

(1)脊髓损伤初期采取持续留置导尿间歇开放法:尿道口护理2次/d,鼓励多饮水,饮水量2500mL以上,防止泌尿系感染。导尿管留置一般不超过1个月。根据患者情况,白天2小时开放1次,夜间4小时开放1次。(2)渡过脊髓休克期进入恢复期,为膀胱训练最佳时期,采用间歇性导尿[3]:根据摄入液体量制定每天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每天饮水量控制在2000mL以内,每2小时饮水1次。根据残余尿量制定导尿计划,若残余尿量>200mL,导尿4次/d;残余尿量150~200mL,导尿3次/d;残余尿量>100mL,导尿1~2次/d;若残余尿量<100mL,终止间歇导尿。导尿操作如下:用物准备-操作者洗手-清洗会阴部-润滑导尿管-将尿管插入尿道口导尿-拨出尿管、撤除用物,测量导尿量,登记在排尿日记上。

1.2.3 膀胱功能训练[3,4,5]

(1)在间歇导尿前进行Crede手法排尿及Valsalva屏气法。Crede手法:膀胱充盈时,用单手由外向内按摩小腹,用力均匀,逐渐加力,按摩15min,然后一手握拳置于膀胱底部,向前下方按压,排尿后另一手置于另一手背上加压,尽力排尽尿液;Valsalva屏气法:取坐位,躯干前倾,屏住呼吸,加大腹压,将压力传导至膀胱,用力做排尿动作。(2)盆底肌训练。患者自主进行收缩会阴及肛门括约肌的训练,但需在不收缩腹部、臀部肌肉及双下肢的基础上,每次5~10秒,10~20次/组,每日3组。指导患者吸气时行收缩肛门周围肌肉等动作,维持5~10s,呼气时放松,每组10~15次,每日3组。(3)反射性排尿训练。在导尿前寻找刺激点进行刺激,如叩击耻骨上区或大腿根部内侧,牵拉阴毛、挤压阴蒂(茎)或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1.2.4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应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TENS仪),电极片为4×4.5cm,以20赫兹的频率。阴极双侧放置于S2骶后孔皮肤处,阳极放于S4骶后孔皮肤处。对有感觉患者,从小到大逐渐加大强度,询问患者感觉,直到其可耐受的最大强度。对感觉减弱或无感觉患者,可先在其手背上进行定量,再放于骶后孔处。每次30min,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评价方法及观察指标

术后干预2周后对两组进行评价。

1.3.1 观察患者膀胱功能、泌尿系感染等情况:

残余尿量采用彩超测定,记录每次平均尿量、日排尿次数,下尿路症候群运用LUTS[6]进行评分;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标准:治愈:自主排尿,残余尿量<50mL;显效: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50~100mL;有效:排尿功能不稳定,残余尿量>100mL,靠间歇导尿排空膀胱;无效:无自主排尿。

1.3.2 心理评价:

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S),A值用于筛选是否有焦虑症状,D值用于筛选是否有抑郁症状,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膀胱功能、LUTS评分、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日排尿次数(t=3.275,P=0.021)、每次平均尿量(t=5.108,P=0.041)、残余尿量(t=6.052,P=0.034)、LUTS评分(t=2.931,P=0.011)、泌尿系感染率(χ2=5.91,P=0.02)均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3.686,P=0.029<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心理评价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理评价,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A值低于对照组(t=2.043,P=0.035),观察组D值低于对照组(t=1.825,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而排尿障碍是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其病程长,恢复时间慢,所以临床护理就显得极为重。常规护理中,由于排尿障碍,常采取导尿管进行导尿。虽然留置导尿能够解决排尿问题,但由于泌尿系统持续开放,容易诱发感染。同时由于膀胱排空障碍,及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粘膜充血、水肿,亦容易引起感染[7,8]。我国SCI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肾衰竭与泌尿系感染。现代护理学认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不仅是新时代医改的需要,也是提升护理水平的需要[9]。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大,患者易产生焦虑、自卑、烦躁、消极等情绪,严重影响功能恢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士通过与患者直接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并且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干预,运用医院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S)进行测评,结果提示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神经源性膀胱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和尿路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脊髓休克期后,不同的脊髓节段损伤平面,有不同的膀胱功能障碍表现。早期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使膀胱功能及排尿反射早期恢复,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脊髓休克期由于损伤区以下感觉、运动神经消失,引起尿储留,若膀胱过度膨胀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膀胱长期或永久性排尿障碍,导尿是解除膀胱过度膨胀的主要手段。脊髓恢复期逼尿肌反射逐渐恢复,可通过各种训练方法诱发排尿反射。目前根据损伤类型及程度可采取自主排尿、留置导尿、间歇导尿、骶神经根电刺激、重建排尿反射弧等方法[10]。间歇导尿术是借助导尿管定时进行人工排尿,通过调整摄入量,并根据残余尿量选择导尿次数、间隔时间,从而逐渐建立排尿习惯[11]。

近年来,随着对神经通路和下尿路神经的了解,及电刺激设备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治理方面迅速发展。其可通过刺激神经中枢或盆腔脏器或神经纤维,对效应器或神经通路产生影响,改变膀胱的功能,改善排尿功能[12]。本研究应用TENS刺激骶神经,从而调节盆底肌、膀胱、尿道括约肌等,缓解排尿功能障碍。该操作无侵入,痛苦小,临床操作简单,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神经肌肉系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12月本院收入的1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纳入标准:均为本院妇产科收入确诊者,年龄21~37岁;排除标准:①正接受相关治疗,可能对本研究观察指标产生影响者;②患有严重肝、肾、心等系统性疾病者;③特征人群,包括未成年、精神病患者等[2]。随机将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8±2.4)岁,孕周37~41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4±3.2)岁,孕周36~4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产妇与家属均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划分责任范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有经验的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为产妇在分娩前后提供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体力、辅助其以舒适体位进行休息,采用相关仪器进行母婴体征监控。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在分娩监控过程中,若产妇子宫口开放≥3 cm时或产妇自身疼痛已到忍耐极限要求镇痛时,给予低频肌肉刺激,在子宫口完全开放时停止刺激操作。操作方法:将低频神经肌肉刺激仪器输出线分别接在产妇的左右手腕和腰骶部两侧的电极片上,根据宫缩情况按治疗参数调节按钮递增或递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记录产妇分娩镇痛程度,将产妇疼痛程度标注于10 cm的线段上,左端表示无明显疼痛,右端表示极度疼痛。疼痛判定标准:8~10 cm为重度疼痛,5~7 cm为中度疼痛,≤4 cm为轻度疼痛。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比较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2.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女性整个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发生强烈的收缩,产妇下腹会感受到强烈的疼痛,少数产妇腰部内侧等处感受到疼痛感。部分调查显示,产妇由于宫缩导致的疼痛感与经期痉挛性疼痛类似[4]。分娩时有外阴以及会阴等部位发生扩展而剧烈变型,导致产妇亦感受到灼烧性疼痛[5]。因此,在分娩前产妇应对疼痛感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及生理准备。临床鼓励产妇及家属多与责任医师进行交流,确认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并据情况让医生指导分娩应该做的准备,如进行呼吸法练习等[6]。

临床部分报道[7]指出,产妇因自身应激反应以及在其他产妇痛苦呻吟影响下,自身交感神经因刺激而导致兴奋,增加了儿茶酚胺等物质的释放导致子宫血管发生收缩、宫缩抑制,最终导致产妇发生产程时间大幅度延长、胎儿状态下降或发生窘迫等情况,产妇内环境紊乱等不良后果。目前,中国对于分娩镇痛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8],临床应用较少,因此研究探讨有效的镇痛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对于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有效合理的护理和指导能够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时间,操作安全简单,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士帮助分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记录产妇分娩镇痛程度以及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对产妇分娩具有镇痛效果,明显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分娩镇痛,产妇,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黎秋妹,林少虹,刘群艳,等.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在产妇镇痛分娩中的应用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13,8(6):16-19.

[2]周桂兰.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51-152.

[3]罗小玲,陈世彪.分娩镇痛对产妇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7):603-605.

[4]荣利.孕妇在产程中采取不同体位对分娩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482-1284.

[5]王会艳.导乐陪伴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的临床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6):920-921.

[6]任晓娅,刘艳云,田亚菊,等.分娩球配合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减轻产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831-833.

[7]乐江华,劳一平,莫训群,等.导乐分娩镇痛工作站对分娩的效果观察.广西医学,2014(9):1295-1296.

神经肌肉系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 例于该院近2 年期间 (2013 年4月—2015 年4 月) 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 其中男性58 例, 女性42 例, 年龄50~85 岁, 平均年龄 (64.4±12.6) 岁。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0 例, 其中男性29 例, 女性21 例, 年龄52~85 岁, 平均年龄 (63.4±12.6) 岁;观察组50 例, 其中男性29 例, 女性21 例, 年龄50~82 岁, 平均年龄 (62.4±12.6) 岁。 入选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 经CT、MRI等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脑梗死。100 例患者病程在4 周以内, 其腕背伸运动均不能主动完成, MMT分级在Ⅲ级以下, 基础肌电值不小于4 μV且等同于收缩肌电值;患者均无认知障碍且签署研究同意书。 两组不同治疗患者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均给予常规检查、综合护理及相关治疗, 如药物治疗、作业疗法及运动疗法等。 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采用治疗仪, 将两个电极贴敷于患侧的腕背伸肌的表民, 中频频率4 k Hz, 参数:处方10, 方波、指数波, 频率0.5~100 Hz, 20 min/次, 每周五次。 观察组患者实施肌电诱导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采用5 个电极的模式, 2 个贴敷于患侧腕背伸肌肌肉表面, 2 个贴敷于健侧腕背伸肌肌肉表面, 辅助地线贴敷于患者患侧肢体的任意一部位。 指导患者双侧同时用力做腕背伸动作, 通过患者健侧的肌电变化诱导电极对患侧肌肉发出电刺激, 辅助患者完成患侧的腕背伸动作。 刺激的参数:单向方波, 间歇时间10~15 s, 频率50 Hz, 刺激的强度20~30 m A, 脉宽0.2 ms, 设置自动刺激方式, 持续时间5~10 s, 20 min/次, 5 次/周。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和功能恢复效果, 记录患者静态及收缩时的肌电值, 测量5 次取其平均值;采用简式FMA运动评定表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能力, 治疗前后均给予观察和记录[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电值、FMA及BI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 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高, 约占75%, 病死率高, 约占10%~15%, 致残率极高, 且容易复发,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因此, 早期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 脑血管疾病早期进行偏瘫肢体的活动康复治疗, 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5], 促进肢体肌张力的转变和血液循环, 增加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 预防肢体挛缩畸形,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极其重要。

近些年,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中[6]。 故该研究探讨肌肉神经电刺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 直接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刺激患者患肢体表及与其对应的周围神经, 通过抑制肌梭反射, 在早期维持患者瘫痪肌肉的收缩能力, 增加其肌肉力量, 最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动作能力。 而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收缩电刺激将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有效结合[7], 在临床治疗中, 电刺激将患者全关节的腕背伸运动动作放大, 使患者感觉增强, 从而加强了本体感觉的生物反馈系统, 建立了新的感觉运动反馈。 同时, 患者反复进行主动运动训练, 唤醒机体残存功能的运动细胞, 加强瘫痪肢体的肌力降低[8], 从而促进了患者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临床训练治疗的信心。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 临床上通过对患者患侧肢体肌肉收缩时肌电值、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 常规用药联合传统的PT、OT训练治疗效果显著, 而加用肌肉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后, 患者发病早期时也可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且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 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偏瘫, 有效的改善了偏瘫患者的上肢肌肉功能, 效果显著, 现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近2年间 (2013年4月—2015年4月) 符合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偏瘫, 有效的改善了偏瘫患者的上肢肌肉功能, 效果显著, 现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肌肉神经电刺激,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碧霞.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6 (11) :161-163.

[2]王莉莉, 张立颖, 侯勇伦, 等.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偏瘫患者腕指背伸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 (6) :90-91.

[3]王翠, 袁玲华, 汤继芹, 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推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7) :69-70.

[4]黄晓明, 侯群, 王钰.肌电触发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的疗效[J].现代康复, 2000, 4 (4) :23-24.

[5]沈丽娟, 李昌柳, 梁元恒, 等.个体化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西医学, 2014, 4 (1) :12.

[6]田波, 李小玲, 杨莉, 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12) :12.

[7]吴庆文, 崔颖, 马素慧, 等.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2) :12.

神经肌肉系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病积分及既往史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间接训练和直接摄食训练

(1)间接训练:①感官刺激;②声门上吞咽训练;③Mendelsohn法;(4)其他:包括口唇闭锁练习、下颌和舌部运动练习、声带内收训练等。(2)直接摄食训练:①体位:躯干与床面成>45°,头前屈位;②食物选择: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部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③方法:采用空吞咽、交互吞咽、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等方法[1]。以上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30min,疗程1个月。

1.2.2 治疗组采用吞咽及摄食训练的方案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器采用美国Vital 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1)电极放置:①口腔期:通道Ⅰ电极水平置于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置于瘫痪侧面颊部。②咽喉期:通道Ⅰ电极水平放置于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沿正中线垂直置于甲状软骨切迹。(2)操作:打开电源,同时或交替增加2个通道振幅,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刺激强度为宜,表明肌肉收缩达到恰当水平保持该水平的刺激,同时做主动吞咽动作。每日2次,每次30min,疗程1个月。

1.3 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评价方法

注: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级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1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无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对吞咽障碍的生理病理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自Freed等[2]研制的表面神经肌肉刺激仪~Vital Stim吞咽治疗仪获得美国FDA认证,低频电刺激在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Vital Stim电刺激针对吞咽障碍的口腔期及咽部期以不同的电极放置部位来刺激口舌咽部肌肉,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缩,强化肌肉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建立和恢复吞咽反射的皮质控制功能。疗效除与吞咽障碍的性质、程度有关外,电极的放置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可以立即获得进食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喉上抬,进食时保护气道,实时效应明显,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采用Vital 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和吞咽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手段,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8.5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电刺激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5~46.

神经肌肉系统 篇7

这些神经假体设备由“脑—机接口” (BCIs) 控制, 能破解大脑信号, 确定用户想采取什么行动, 然后通过先进机器人技术执行脊髓编制的运动。“脑—机接口控制的义肢和机器人是智能的, 能理解许多低级命令, 无需经过指挥中枢译码。”研究人员何塞·德尔·米兰说, 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共享控制的理念———利用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理解用户在环境中的命令。他们能自动工作。全一样的神经信号和原理, 让它们就像我们的新身体一样”。这一功能也反映了在许多日常行为中, 我们的深脑区、脊髓和肌肉骨骼系统是协同合作的, 让我们在集中注意力做其它事情时, 身体也能做简单的工作。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31日 (北京时间) 报道, 研究人员在有运动障碍的人身上测试了多种脑控设备。设备由志愿者个人操作, 自行调整脑电活动 (EEGs) 发送命令, 完成多种任务, 从写字到运动转向, 达到和健康人群类似的水平。

脑—机接口能处理用户的意图和决策。这些主要来自大脑皮层, 但技能性运动很多是在脑干和脊髓处理的。通过设计控制低级运动的智能设备, 与来自脑—机接口的高级脑活动相配合, 让神经假体更接近自然的肌肉控制。米兰说:“我们的目标是与神经假体互动, 就像人们控制自己肌肉那样, 用完

研究人员指出, 目前神经假肢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找到除EEG以外的新的生理接口, 能长期持久操作;其次提供丰富的感知反馈, 这种感知反馈能提高用户对假体的拥有感。“第三个挑战是认知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神经假体的控制系统中, 我们必须破解并整合用户的认知过程。这对意念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米兰说, 这些过程包括发现设备的错误、预测关键的决策点和终止注意力。

上一篇:多级代理签名方案分析下一篇:商务日语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