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训练(精选7篇)
神经肌肉训练 篇1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急性期) 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60例) 和对照组 (60例) ,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每周治疗5次, 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以洼田饮水试验测试吞咽障碍程度并分级,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3.3%, 两组均能改善吞咽功能, 对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 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用优于单独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1]。卒中时由于脑干相关脑神经核受损, 从而引起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约为43%, 脑干卒中时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2%[2]。吞咽障碍易引起患者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率明显增高。神经肌肉电刺激 (neru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 治疗吞咽困难已成为现今的研究热点[3], 我科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一定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 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4], 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纳入标准: (1) 均为卒中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住院患者; (2) 年龄≤85岁; (3) 经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 (standar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 筛查, 提示存在吞咽障碍, 诊断为中度以上吞咽障碍; (4) 意识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评价提示无痴呆, 无失语, 无精神障碍, 能配合检查及治疗。病例的排除标准: (1) 并发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合并严重感染; (2) 有脑肿瘤、肌病、周围神经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等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 (3) 排除有认知障碍, 不能配合检查、治疗或难以随访者; (4) 服用引起摄食吞咽障碍的药物; (5) 有精神疾病患者。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 按病例入选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吞咽能力等一般资料经χ2检验,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资料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 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及神经保护药物治疗,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空吞咽、屏气-发声运动、进食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Vita I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 电流强度为0~25 m A, 频率30~80 Hz, 波宽700 ms, 4个治疗电极, 治疗强度和电极贴放位置根据吞咽障碍类型、病情及患者对刺激的敏感性进行调节, 一般情况下第1电极置于舌骨上方, 第2电极置于甲状腺切迹上, 第3、4电极按前两电极间等距放置, 最下方电极不应置于环状软骨下, 电刺激治疗同时让患者做吞咽动作。
1.2.2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困难及程度[5], 协助患者取直立坐位, 嘱其像平常一样5 s饮用30 m L温开水, 观察并记录吞咽的时间及有无呛咳, 若患者出现啜饮、含水、水从嘴唇流出及小心翼翼地喝等情况时应详细记录, 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6]。分为以下5级:1级:能顺利1次咽下;2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咽下;3级:能1次咽下, 但有呛咳;4级:患者分2次以上咽下, 也有呛咳;5级:全量咽下困难, 频繁呛咳。本研究入选患者做洼田饮水试验均为3~5级。疗效评定标准: (1) 显效:障碍症状基本消失, 饮水试验提高1~2级, 营养状态好, 无并发症; (2) 有效:症状明显改变, 饮水试验提高1级, 营养状态好; (3) 无效:症状改变不明显或无变化, 饮水试验无变化, 或>3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能顺利把食物从口腔输入到胃, 口唇闭合无力, 进食时食物外溢, 舌肌等运动乏力, 咽部感觉障碍, 咽喉肌瘫痪, 进食困难、容易发生误吸, 异物不能被及时咳出, 继发肺部感染等情况。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吞咽有关的皮质或脑干的吞咽中枢在脑卒中病程中受损有关。相关研究表明, 当一侧吞咽中枢受损时, 通过对另一侧的刺激与训练, 可以部分代偿受损侧吞咽中枢的功能。大部分脑卒中常只累及一侧大脑皮层, 这是帮助脑卒中后患者恢复吞咽功能的理论基础。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通过输出低频脉冲电流, 低频电流产生兴奋信号, 经过传入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和延髓, 大脑皮层及延髓又再次传出信号刺激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 使其去极化产生肌肉收缩, 使原来不活跃的突触变为活跃的突触, 加速了吞咽反射的修复及重建, 加强了吞咽肌群运动[7], 提高吞咽反应的灵活性, 缓解肌肉的废用性萎缩[8], 避免发生误吸, 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改善远期生活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但观察组在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疗效显著提高。说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康复训练联合应用, 配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可以有效改善早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 改善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14.
[2]Bülow M, Speyer R, Baijens L, et al.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oral and pharyngeal dysfunction[J].Dysphagia, 2008, 23 (3) :302-309.
[3]燕铁斌.低频电刺激临床应用及研究新思路[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33 (2) :401-402.
[4]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5]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218.
[6]龚保柱, 刘彬, 王和清.针灸与吞咽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6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9) :119-120.
[7]Hsu SS, Hu MH, Wang YH, et al.Dose-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upper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Stroke, 2010, 4l (4) :821-824.
[8]Hsu SS, Hu MH, Luh JJ, et al.Dosage of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is it a determinant of upper limb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stroke patients[J].Rehabil Med, 2012, 44 (2) :125-130.
[9]万里红, 谈正叶, 钱美萍, 等.表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11, 10 (11) :979-980.
神经肌肉训练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在训运动员和体校学生网球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 (15.67±1.15) 岁, 病程3d~4年;对照组年龄 (16.25±1.34) , 病程最短1w, 最长3年;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4]: (1) 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 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 肘外部疼痛, 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 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 握力减弱, 甚至持物落地, 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 肘外侧压痛, 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 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 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 (2) 年龄10~30岁; (3) 单侧患者; (4) 近一月内未应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5) 愿意配合治疗、观察者。排除标准: (1) 合并有颈椎病、肩周炎或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疾患; (2) 病患部位存在感染者; (3) 有微波禁忌症者; (4) 对药物已知成分过敏者; (5) 精神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1) 炎症治疗机治疗:患者坐位, 患肘屈曲45°前臂旋后位, 将炎症治疗机 (重庆蜀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波牌HYJ型炎症治疗机) 圆柱状辐射器相对固定离痛点皮肤2~3cm处, 强度选择Ⅱ或Ⅲ档键, 患者有明显灼热感或疼痛感, 超过其耐受量时, 在不改变辐射器直接照射情况下, 可缓慢围绕病变区移动。治疗时间:1次/d, 10~15min/次, 连续治疗3w。操作注意事项:治疗区周围不应有金属物品, 治疗区皮肤应尽量保持干燥, 对有温觉障碍患者, 治疗时选择剂量及操作过程中应谨慎。 (2) 前臂伸肌群PNF训练:以右侧网球肘为例, 患者右手指对掌位, 屈腕屈肘、前臂旋前再缓慢伸直肘关节, 左手握住右手指牵伸前臂伸肌群保持10s, 然后右腕关节及手指缓慢背伸, 左手提供阻力使伸腕、伸指肌群等长收缩6s, 后再持续牵伸前臂伸肌群30s为1次, 休息30s后重复以上动作, 5次/组, 2组/d。连续治疗3w。
1.3.2 对照组
患者坐位, 患肘屈曲45°前臂旋后位, 常规消毒, 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5mg, 作痛点局部封闭, 针眼处贴创口贴, 每周治疗一次, 最多不超过3次。
1.4 疗效观察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w、2个月共四次进行VAS评分;治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6个月回访, 观察复发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表示疼痛程度。要求尽可能准确, 真实反映当时的疼痛程度。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外上髁疼痛完全消除, 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 未感到握力下降, 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有效:外上髁疼痛偶尔发生, 用力活动后出现疼痛, 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 未感到握力下降或感到握力有轻微下降, 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或诱发轻度疼痛;无效:外上髁疼痛未减轻, 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 感到握力有明显下降。有效率= (治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P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VAS评分数据采用±s表示,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复发情况比较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1w观察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治疗后5w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组间比较, *:P<0.05, **:P<0.01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见表3。
3 讨论
网球肘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员, 体操、击剑、高尔夫球也是易发项目。有些病例是一次受到撞击或牵拉出现症状, 但大多数往往是逐渐出现症状。开始是运动中出现肘关节外侧疼痛, 做某一动作时出现, 运动停止后疼痛缓解, 再重复动作又出现疼痛, 症状发展疼痛加重, 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 甚至夜间疼痛影响休息和睡眠, 有时疼痛向肘上、肘下放射。重者可出现患肢突然失力现象, 即使手提不重的物品时也可突然发生不可抑制的无力感而丢掉物品。其病理学改变不仅仅是肌腱止点的炎症反应, 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病, 表现为肌腱末端的筋膜粘连、瘢痕化、血管增生、肌腱变性等[5]。另外,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网球肘患者前臂伸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张力高或僵硬感, 导致局部微血管和神经束卡压出现组织的缺血性改变和代谢功紊乱形成恶性循环[3]。以肘部症状顽固不愈或反复复发及前臂肌群肌力下降为临床特点, 特别是患者做前臂肌群做功的动作时症状尤为明显, 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局部封闭作为一种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曲安奈德是长效糖皮质激素制剂, 具有强而持久的抗炎作用。但局部封闭疗法仅仅针对病变局部有治疗作用, 未祛除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故疗效不持久且易复发。
本研究基于网球肘的病理机制, 从控制局部症状, 阻断恶性循环入手, 采取炎症治疗机配合前臂伸肌群PNF训练的治疗方法, 临床结果表明疗效确切, 近远期疗效满意, 复发率低。
炎症治疗机是利用微波作用于病变组织, 微波治疗的特点采用高频率局部辐射, 在较小的微波功率输出条件下, 即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微波对人体组织的热效应效率高、穿透力强、具有内外同时产生热的优点。微波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热量, 作用可达5~8cm, 可穿透衣物和石膏等体表覆盖物, 直达病灶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水中吸收和新肉芽生长。体表式辐射器便于摆位 (人体表各部位) , 不受患者坐、卧影响, 从而让患者使用感觉更舒适、操作更简单。当微波作用于机体组织时, 引起组织细胞中离子, 水分子和偶极子的高频震荡。当微波量低时, 产热低、并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加快局部代谢, 增强局部的免疫能力, 因此, 能有效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促进水肿吸收, 消炎止痛。
PNF技术是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来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 增强肌肉收缩, 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以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生理学机制是利用反牵张反射而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6]。同时牵伸和等长收缩对肌肉产生强烈的刺激, 使腱梭将信号传入中枢神经, 反射性的使肌肉放松。因此, PNF技术本质上是将柔韧和力量训练相结合的训练。PNF技术一般分为静力-放松、静力-放松/拮抗肌收缩、收缩-放松三种方式[7]。本研究结合网球肘疾病特点和训练动作患者易学易练的要求选择了静力-放松模式, 其动作要领是前臂伸肌群的牵伸、抗阻等长收缩和再牵伸。患者系统训练后可达到降低肌肉张力、恢复肌肉柔韧性和增强肌力的作用, 最终使患者症状改善, 复发率降低。
炎症治疗机微波治疗和前臂肌群PNF训练治疗网球肘是将被动治疗和主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两种疗法的优势。微波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为PNF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而PNF训练除了能减轻肘部疼痛外, 也可有效改善前臂肌群柔韧性和增强肌力, 阻断病变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病情复发。该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好, 复发率低, 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刘波.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1006-1008.
[2]张世明.中西医结合运动创伤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64-267.
[3]龙智铨.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 2010, 19 (16) :2075-207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95.
[5]曲绵域, 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666-667.
[6]陆廷仁.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75-281.
神经肌肉训练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40±11岁,其中胸椎13例,腰椎27例,其中车祸、高处坠落伤等外伤共37例,脊柱肿瘤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8±9岁,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2例;观察组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1±12岁,胸椎骨折5例,腰椎骨折15例。两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
1.2.1 心理护理
护士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及时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指导其放松的方式,如听音乐、深呼吸等,消除恐惧。主动鼓励患者倾诉,尊重和关心患者及家属,帮助解决临床相关问题,提供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2]。
1.2.2 尿液引流方式选择
(1)脊髓损伤初期采取持续留置导尿间歇开放法:尿道口护理2次/d,鼓励多饮水,饮水量2500mL以上,防止泌尿系感染。导尿管留置一般不超过1个月。根据患者情况,白天2小时开放1次,夜间4小时开放1次。(2)渡过脊髓休克期进入恢复期,为膀胱训练最佳时期,采用间歇性导尿[3]:根据摄入液体量制定每天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每天饮水量控制在2000mL以内,每2小时饮水1次。根据残余尿量制定导尿计划,若残余尿量>200mL,导尿4次/d;残余尿量150~200mL,导尿3次/d;残余尿量>100mL,导尿1~2次/d;若残余尿量<100mL,终止间歇导尿。导尿操作如下:用物准备-操作者洗手-清洗会阴部-润滑导尿管-将尿管插入尿道口导尿-拨出尿管、撤除用物,测量导尿量,登记在排尿日记上。
1.2.3 膀胱功能训练[3,4,5]
(1)在间歇导尿前进行Crede手法排尿及Valsalva屏气法。Crede手法:膀胱充盈时,用单手由外向内按摩小腹,用力均匀,逐渐加力,按摩15min,然后一手握拳置于膀胱底部,向前下方按压,排尿后另一手置于另一手背上加压,尽力排尽尿液;Valsalva屏气法:取坐位,躯干前倾,屏住呼吸,加大腹压,将压力传导至膀胱,用力做排尿动作。(2)盆底肌训练。患者自主进行收缩会阴及肛门括约肌的训练,但需在不收缩腹部、臀部肌肉及双下肢的基础上,每次5~10秒,10~20次/组,每日3组。指导患者吸气时行收缩肛门周围肌肉等动作,维持5~10s,呼气时放松,每组10~15次,每日3组。(3)反射性排尿训练。在导尿前寻找刺激点进行刺激,如叩击耻骨上区或大腿根部内侧,牵拉阴毛、挤压阴蒂(茎)或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1.2.4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应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TENS仪),电极片为4×4.5cm,以20赫兹的频率。阴极双侧放置于S2骶后孔皮肤处,阳极放于S4骶后孔皮肤处。对有感觉患者,从小到大逐渐加大强度,询问患者感觉,直到其可耐受的最大强度。对感觉减弱或无感觉患者,可先在其手背上进行定量,再放于骶后孔处。每次30min,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评价方法及观察指标
术后干预2周后对两组进行评价。
1.3.1 观察患者膀胱功能、泌尿系感染等情况:
残余尿量采用彩超测定,记录每次平均尿量、日排尿次数,下尿路症候群运用LUTS[6]进行评分;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标准:治愈:自主排尿,残余尿量<50mL;显效: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50~100mL;有效:排尿功能不稳定,残余尿量>100mL,靠间歇导尿排空膀胱;无效:无自主排尿。
1.3.2 心理评价:
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S),A值用于筛选是否有焦虑症状,D值用于筛选是否有抑郁症状,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膀胱功能、LUTS评分、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日排尿次数(t=3.275,P=0.021)、每次平均尿量(t=5.108,P=0.041)、残余尿量(t=6.052,P=0.034)、LUTS评分(t=2.931,P=0.011)、泌尿系感染率(χ2=5.91,P=0.02)均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3.686,P=0.029<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心理评价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理评价,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A值低于对照组(t=2.043,P=0.035),观察组D值低于对照组(t=1.825,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而排尿障碍是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其病程长,恢复时间慢,所以临床护理就显得极为重。常规护理中,由于排尿障碍,常采取导尿管进行导尿。虽然留置导尿能够解决排尿问题,但由于泌尿系统持续开放,容易诱发感染。同时由于膀胱排空障碍,及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粘膜充血、水肿,亦容易引起感染[7,8]。我国SCI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肾衰竭与泌尿系感染。现代护理学认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不仅是新时代医改的需要,也是提升护理水平的需要[9]。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大,患者易产生焦虑、自卑、烦躁、消极等情绪,严重影响功能恢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士通过与患者直接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并且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干预,运用医院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S)进行测评,结果提示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神经源性膀胱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和尿路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脊髓休克期后,不同的脊髓节段损伤平面,有不同的膀胱功能障碍表现。早期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使膀胱功能及排尿反射早期恢复,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脊髓休克期由于损伤区以下感觉、运动神经消失,引起尿储留,若膀胱过度膨胀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膀胱长期或永久性排尿障碍,导尿是解除膀胱过度膨胀的主要手段。脊髓恢复期逼尿肌反射逐渐恢复,可通过各种训练方法诱发排尿反射。目前根据损伤类型及程度可采取自主排尿、留置导尿、间歇导尿、骶神经根电刺激、重建排尿反射弧等方法[10]。间歇导尿术是借助导尿管定时进行人工排尿,通过调整摄入量,并根据残余尿量选择导尿次数、间隔时间,从而逐渐建立排尿习惯[11]。
近年来,随着对神经通路和下尿路神经的了解,及电刺激设备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治理方面迅速发展。其可通过刺激神经中枢或盆腔脏器或神经纤维,对效应器或神经通路产生影响,改变膀胱的功能,改善排尿功能[12]。本研究应用TENS刺激骶神经,从而调节盆底肌、膀胱、尿道括约肌等,缓解排尿功能障碍。该操作无侵入,痛苦小,临床操作简单,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神经肌肉训练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12月本院收入的1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纳入标准:均为本院妇产科收入确诊者,年龄21~37岁;排除标准:①正接受相关治疗,可能对本研究观察指标产生影响者;②患有严重肝、肾、心等系统性疾病者;③特征人群,包括未成年、精神病患者等[2]。随机将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8±2.4)岁,孕周37~41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4±3.2)岁,孕周36~4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产妇与家属均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划分责任范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有经验的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为产妇在分娩前后提供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体力、辅助其以舒适体位进行休息,采用相关仪器进行母婴体征监控。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在分娩监控过程中,若产妇子宫口开放≥3 cm时或产妇自身疼痛已到忍耐极限要求镇痛时,给予低频肌肉刺激,在子宫口完全开放时停止刺激操作。操作方法:将低频神经肌肉刺激仪器输出线分别接在产妇的左右手腕和腰骶部两侧的电极片上,根据宫缩情况按治疗参数调节按钮递增或递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记录产妇分娩镇痛程度,将产妇疼痛程度标注于10 cm的线段上,左端表示无明显疼痛,右端表示极度疼痛。疼痛判定标准:8~10 cm为重度疼痛,5~7 cm为中度疼痛,≤4 cm为轻度疼痛。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比较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2.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女性整个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发生强烈的收缩,产妇下腹会感受到强烈的疼痛,少数产妇腰部内侧等处感受到疼痛感。部分调查显示,产妇由于宫缩导致的疼痛感与经期痉挛性疼痛类似[4]。分娩时有外阴以及会阴等部位发生扩展而剧烈变型,导致产妇亦感受到灼烧性疼痛[5]。因此,在分娩前产妇应对疼痛感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及生理准备。临床鼓励产妇及家属多与责任医师进行交流,确认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并据情况让医生指导分娩应该做的准备,如进行呼吸法练习等[6]。
临床部分报道[7]指出,产妇因自身应激反应以及在其他产妇痛苦呻吟影响下,自身交感神经因刺激而导致兴奋,增加了儿茶酚胺等物质的释放导致子宫血管发生收缩、宫缩抑制,最终导致产妇发生产程时间大幅度延长、胎儿状态下降或发生窘迫等情况,产妇内环境紊乱等不良后果。目前,中国对于分娩镇痛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8],临床应用较少,因此研究探讨有效的镇痛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对于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有效合理的护理和指导能够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时间,操作安全简单,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士帮助分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记录产妇分娩镇痛程度以及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对产妇分娩具有镇痛效果,明显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低频神经肌肉刺激,分娩镇痛,产妇,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黎秋妹,林少虹,刘群艳,等.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在产妇镇痛分娩中的应用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13,8(6):16-19.
[2]周桂兰.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51-152.
[3]罗小玲,陈世彪.分娩镇痛对产妇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7):603-605.
[4]荣利.孕妇在产程中采取不同体位对分娩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482-1284.
[5]王会艳.导乐陪伴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的临床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6):920-921.
[6]任晓娅,刘艳云,田亚菊,等.分娩球配合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减轻产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831-833.
[7]乐江华,劳一平,莫训群,等.导乐分娩镇痛工作站对分娩的效果观察.广西医学,2014(9):1295-1296.
神经肌肉训练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 例于该院近2 年期间 (2013 年4月—2015 年4 月) 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 其中男性58 例, 女性42 例, 年龄50~85 岁, 平均年龄 (64.4±12.6) 岁。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0 例, 其中男性29 例, 女性21 例, 年龄52~85 岁, 平均年龄 (63.4±12.6) 岁;观察组50 例, 其中男性29 例, 女性21 例, 年龄50~82 岁, 平均年龄 (62.4±12.6) 岁。 入选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 经CT、MRI等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脑梗死。100 例患者病程在4 周以内, 其腕背伸运动均不能主动完成, MMT分级在Ⅲ级以下, 基础肌电值不小于4 μV且等同于收缩肌电值;患者均无认知障碍且签署研究同意书。 两组不同治疗患者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均给予常规检查、综合护理及相关治疗, 如药物治疗、作业疗法及运动疗法等。 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采用治疗仪, 将两个电极贴敷于患侧的腕背伸肌的表民, 中频频率4 k Hz, 参数:处方10, 方波、指数波, 频率0.5~100 Hz, 20 min/次, 每周五次。 观察组患者实施肌电诱导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采用5 个电极的模式, 2 个贴敷于患侧腕背伸肌肌肉表面, 2 个贴敷于健侧腕背伸肌肌肉表面, 辅助地线贴敷于患者患侧肢体的任意一部位。 指导患者双侧同时用力做腕背伸动作, 通过患者健侧的肌电变化诱导电极对患侧肌肉发出电刺激, 辅助患者完成患侧的腕背伸动作。 刺激的参数:单向方波, 间歇时间10~15 s, 频率50 Hz, 刺激的强度20~30 m A, 脉宽0.2 ms, 设置自动刺激方式, 持续时间5~10 s, 20 min/次, 5 次/周。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和功能恢复效果, 记录患者静态及收缩时的肌电值, 测量5 次取其平均值;采用简式FMA运动评定表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能力, 治疗前后均给予观察和记录[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电值、FMA及BI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 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高, 约占75%, 病死率高, 约占10%~15%, 致残率极高, 且容易复发,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因此, 早期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 脑血管疾病早期进行偏瘫肢体的活动康复治疗, 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5], 促进肢体肌张力的转变和血液循环, 增加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 预防肢体挛缩畸形,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极其重要。
近些年,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中[6]。 故该研究探讨肌肉神经电刺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 直接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刺激患者患肢体表及与其对应的周围神经, 通过抑制肌梭反射, 在早期维持患者瘫痪肌肉的收缩能力, 增加其肌肉力量, 最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动作能力。 而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收缩电刺激将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有效结合[7], 在临床治疗中, 电刺激将患者全关节的腕背伸运动动作放大, 使患者感觉增强, 从而加强了本体感觉的生物反馈系统, 建立了新的感觉运动反馈。 同时, 患者反复进行主动运动训练, 唤醒机体残存功能的运动细胞, 加强瘫痪肢体的肌力降低[8], 从而促进了患者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临床训练治疗的信心。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 临床上通过对患者患侧肢体肌肉收缩时肌电值、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 常规用药联合传统的PT、OT训练治疗效果显著, 而加用肌肉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后, 患者发病早期时也可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且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 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偏瘫, 有效的改善了偏瘫患者的上肢肌肉功能, 效果显著, 现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近2年间 (2013年4月—2015年4月) 符合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观察组在静态肌电值、动态肌电值、BI及FMA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肌肉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偏瘫, 有效的改善了偏瘫患者的上肢肌肉功能, 效果显著, 现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肌肉神经电刺激,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碧霞.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6 (11) :161-163.
[2]王莉莉, 张立颖, 侯勇伦, 等.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偏瘫患者腕指背伸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 (6) :90-91.
[3]王翠, 袁玲华, 汤继芹, 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推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7) :69-70.
[4]黄晓明, 侯群, 王钰.肌电触发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的疗效[J].现代康复, 2000, 4 (4) :23-24.
[5]沈丽娟, 李昌柳, 梁元恒, 等.个体化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西医学, 2014, 4 (1) :12.
[6]田波, 李小玲, 杨莉, 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12) :12.
[7]吴庆文, 崔颖, 马素慧, 等.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2) :12.
神经肌肉训练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病积分及既往史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间接训练和直接摄食训练
(1)间接训练:①感官刺激;②声门上吞咽训练;③Mendelsohn法;(4)其他:包括口唇闭锁练习、下颌和舌部运动练习、声带内收训练等。(2)直接摄食训练:①体位:躯干与床面成>45°,头前屈位;②食物选择: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部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③方法:采用空吞咽、交互吞咽、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等方法[1]。以上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30min,疗程1个月。
1.2.2 治疗组采用吞咽及摄食训练的方案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器采用美国Vital 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1)电极放置:①口腔期:通道Ⅰ电极水平置于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置于瘫痪侧面颊部。②咽喉期:通道Ⅰ电极水平放置于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沿正中线垂直置于甲状软骨切迹。(2)操作:打开电源,同时或交替增加2个通道振幅,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刺激强度为宜,表明肌肉收缩达到恰当水平保持该水平的刺激,同时做主动吞咽动作。每日2次,每次30min,疗程1个月。
1.3 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评价方法
注: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级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1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无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对吞咽障碍的生理病理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自Freed等[2]研制的表面神经肌肉刺激仪~Vital Stim吞咽治疗仪获得美国FDA认证,低频电刺激在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Vital Stim电刺激针对吞咽障碍的口腔期及咽部期以不同的电极放置部位来刺激口舌咽部肌肉,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缩,强化肌肉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建立和恢复吞咽反射的皮质控制功能。疗效除与吞咽障碍的性质、程度有关外,电极的放置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可以立即获得进食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喉上抬,进食时保护气道,实时效应明显,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采用Vital 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和吞咽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手段,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8.5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电刺激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5~46.
神经肌肉训练 篇7
这些神经假体设备由“脑—机接口” (BCIs) 控制, 能破解大脑信号, 确定用户想采取什么行动, 然后通过先进机器人技术执行脊髓编制的运动。“脑—机接口控制的义肢和机器人是智能的, 能理解许多低级命令, 无需经过指挥中枢译码。”研究人员何塞·德尔·米兰说, 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共享控制的理念———利用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理解用户在环境中的命令。他们能自动工作。全一样的神经信号和原理, 让它们就像我们的新身体一样”。这一功能也反映了在许多日常行为中, 我们的深脑区、脊髓和肌肉骨骼系统是协同合作的, 让我们在集中注意力做其它事情时, 身体也能做简单的工作。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31日 (北京时间) 报道, 研究人员在有运动障碍的人身上测试了多种脑控设备。设备由志愿者个人操作, 自行调整脑电活动 (EEGs) 发送命令, 完成多种任务, 从写字到运动转向, 达到和健康人群类似的水平。
脑—机接口能处理用户的意图和决策。这些主要来自大脑皮层, 但技能性运动很多是在脑干和脊髓处理的。通过设计控制低级运动的智能设备, 与来自脑—机接口的高级脑活动相配合, 让神经假体更接近自然的肌肉控制。米兰说:“我们的目标是与神经假体互动, 就像人们控制自己肌肉那样, 用完
研究人员指出, 目前神经假肢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找到除EEG以外的新的生理接口, 能长期持久操作;其次提供丰富的感知反馈, 这种感知反馈能提高用户对假体的拥有感。“第三个挑战是认知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神经假体的控制系统中, 我们必须破解并整合用户的认知过程。这对意念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米兰说, 这些过程包括发现设备的错误、预测关键的决策点和终止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