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2025-01-20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精选12篇)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1

一、当前我国农机工业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1. 良好的发展形势前所未有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动力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快速增长,增加了农机的购买力,现代化的农机装备需求量会很大;二是国家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三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会使农机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更多关注和广泛支持;四是有关农机工程技术的供给及基础设施将不断改善。“十二五”为农机制造企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农机制造企业应以高新科技为龙头,以科技兴农为主要出发点,着力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农机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注重要持续健康的发展,更好地为“三农”工作出谋划策、服好务。“十二五”更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大有所为的重要时期,农业机械化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农机工业要抓住大好机遇,实现农机产业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实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先进、适用、高效、环保、智能、经济的农机装备。

2. 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实现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主要有三大发展瓶颈:技术与产品瓶颈、制造与管理瓶颈、行业结构的瓶颈。以技术瓶颈为例来说明,发达国家农机产品一般具备以大型机械、全程机械装备为主,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舒适、高效等方面的优点,而我国农机产品则大多以小型机械、田间作业机械为主,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都很低,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想解决好目前农机工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实现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机工业产品调整进程;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制造质量;加大农机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加速农机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化。当前农机流通企业普遍存在“三低”问题,即行业利润率低、运营效率低、后续服务水平低的问题,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购机需求。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农机补贴机具经销商资格认证制度,实施以骨干龙头农机流通企业为主体的“一站式”补贴经销试点和骨干企业补贴资金预拨制度。

二、如何正确把握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十一五”以来的五年,农业科研成果丰硕,为我国农机工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是加强优良农业品种培育应用,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保证了粮食安全供给,为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打下了基础;二是稳步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生物灾害有效应对能力;三是以节本增效为核心,开发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了新型种植养殖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这些都为农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研发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2010年,我国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越50%,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进入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和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如何抓住“十二五”时期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已成为了摆在广大农机工业战线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和任务。把握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总的思路是:从战略的高度谋划农机行业的发展,围绕六项“战略”定位,抓住发展机遇,即“认清战略地位、把握战略机遇、明确战略任务、树立战略思想、落实战略措施”,以此为出发点扎实有效的开展好农机工作。要在政策推动、需求拉动、效益驱动和机制带动下,更好地发展农机化,发展农机工业。要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同时加强舆论宣传的力度,把农机化工作尤其是有关农机工业的重要性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特别是农机企业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宣传所带来的影响效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与支持农机工业科学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2

“农家乐”是指利用果园、农场等农、林、牧的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住宿、餐饮等经营实体。“农家乐”旅游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在这其中可收获回归自然的乐趣。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资源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舒缓人的情绪,因此受到很多游人的热烈追捧;而“农家乐”的也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游客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优势彰显

据调查分析,“农家乐”接待的游客多以团体游、短线游为主,由于“农家乐”有一定的农家特色,且吃的是自种自养的绿色食品,住的又是特色木屋别墅。价格又比宾馆低,优势明显,城市游客很乐意在此吃、住、游。加上近几年国家开始推行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使“农家乐”旅游走上了更加规范、更上档次的发展道路。

二、特色经营,品牌意识逐渐强化

市场前景的看好让“农家乐”的经营者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据调查,大部分“农家乐”经营者已不满足于仅仅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等基础服务,他们还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服务,如:特色野味菜,野猪打斗、野兔赛跑、狩猎、瓜果采摘等特色项目,极大的丰富了农家乐的内容,使农家乐有了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循环发展,成本低廉,效益突显

以往在“农家乐”旅游项目在发展过程中,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已经压得很低,成为广大经营者的一大难题。而现如今,许多经营者纷纷开始引入野生动物养殖。利用养殖野生动物所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沼气用于农家乐能源供应,沼液用于浇灌瓜果及牧草,沼渣用于饲养水产动物,而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直接成为农家乐的原材料,牧草用于野生动物饲养,而野生动物又是农家乐特色野味菜的优质原料,在循环模式运作下,农家乐不仅经营成本低廉,且有着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优势。

四、多方助力,推动“农家乐”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篇3

4月2日的伦敦峰会上,与会领导人的声明有一段充满感性的表述:“我们相信,繁荣是不可分割的;这种增长,如要持续下去,就需要共享;我们的全球复兴计划,其核心包括那些勤奋工作家庭的需求和就业,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也在新兴市场和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不仅要反映今天人们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各国领导人还表示,将支持就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形成一个“宪章”,并就此问题在下一次会议上做进一步讨论。

经济危机可能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伦敦峰会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方案或举措。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并不仅仅着眼于传统产业的救助或同质的重复,而是试图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或者说,各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并不仅仅着眼于目前的脱困和走出危机,而是试图在救助之中为各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奠定基础。

早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近8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相当部分资金即投向了“绿色产业”。美国财政部近日告诉通用汽车公司,在6月1日前为可能提出的破产做好各种必要准备。从一个侧面说,美国政府在投入134亿美元的援助款之后,意识到为救援而救援可能没有出路;对于陷入困境的传统产业,要么升级、转轨,要么壮士断腕,如此也许才能获得新生。

英国首相布朗今年3月推出一项低碳排放工业战略,声称这将有助于在未来8年里创造40万个就业机会。他表示,政府将在未来几年内使英国环保产品和服务业的相关产出增加50%,达到15亿英镑。4月8日,布朗又表示即将公布一项“绿色振兴计划”。与此呼应,英国政府4月13日宣布,将可能为每辆车提供2000英镑的补助,以鼓励驾车人士购买电动汽车。按照布朗的说法,深层的意义在于—— “如果我们准备好为未来投资,那么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将随着经济复苏而产生。”

各国在不断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以最佳方式使用资金,以达成帮助经济有活力、可持续且绿色复苏的目标”,“进行变革,转用清洁的节省资源和低碳排放量的新技术及基础设施”。在伦敦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重申“在化解气候不可逆变化威胁方面的承诺”,重申“各国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样的原则,并表示将致力于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达成有关协议。

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峻的发展形势。从目前情况看,美国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遭受损失首当其冲;但另一方面,遭受损失最严重的可能倒是“震中”之外的地区,比如传统的西方大国、新兴经济体和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国家在这场危机中遭受了过重的冲击,促使各国领导人承认,“共同负有减轻本次危机对社会影响的责任”。

在伦敦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重申在千年发展目标会议上做出的历史性承诺,各自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承诺,包括促进贸易援助、债务减免及格伦伊格斯(Gleneagles)会议上做出的承诺,特别是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承诺,决定提供500亿美元来支持低收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促进贸易和安全发展,加大对低收入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的扶持力度。

5月7日至8日,由各国议会联盟(IPU)主办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议会大会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举行,各国议会代表团、各国际金融组织有关负责人等出席。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了大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秘书长(UNCTAD Secretary-General)素帕猜先生(Mr. Supachai Panitchpakdi)特别提到,当全球都在关注“华尔街困境” (“the Plight of Wall Street”,指代金融业或虚拟经济的危机;与“Wall Street”相对应的是“Main Street”,指代实业或实体经济)的时候,我们应当特别关注“无街困境”(“the Plight of Those Who Have No Street to Walk on”,“No Street”由此成为一个新造词汇,指代受经济危机冲击惨重甚或最重的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

从国际机制的角度说,不仅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作用得以突显,各国还设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建立有效机制,监控当前危机对最贫穷和最脆弱国家的影响,包括设想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共同工作,对涉及促进就业的各项行动进行评估。伦敦就业会议和罗马社会峰会发布的公报和它们所提出的基本原则也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认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及其可能达成的有关协议也蕴涵深意。联合国“全球契约”近日甚至在中国部分城市和企业取得进展。

如果放在更大的视野中看的话,一个涉及政府、国际组织、国际公民社会等各方在内的全球治理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这样的全球治理结构对于国际事务的处理,甚至对于传统上属于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处理,都将以我们不曾料想的速度、产生我们可能不曾料想的重大影响。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4

1.良好的发展形势前所未有

“十二五” 期间,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动力很大,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快速增长, 增加了农机的购买力, 现代化的农机装备需求量会很大;二是国家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三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会使农机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更多关注和广泛支持;四是有关农机工程技术的供给及基础设施将不断改善。

“十二五”为农机制造企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农机制造企业应以高新科技为龙头, 以科技兴农为主要出发点, 着力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实行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 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 提升农机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 注重要持续健康的发展, 更好地为“三农”工作出谋划策、服好务。

“十二五”更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大有所为的重要时期, 农业机械化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农机工业要抓住大好机遇, 实现农机产业升级,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实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提供先进、适用、高效、环保、智能、经济的农机装备。

2.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实现农机工业转型升级, 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 主要有三大发展瓶颈:技术与产品瓶颈、制造与管理瓶颈、行业结构的瓶颈。以技术瓶颈为例来说明, 发达国家农机产品一般具备以大型机械、全程机械装备为主, 具有智能化程度高, 舒适、高效等方面的优点, 而我国农机产品则大多以小型机械、田间作业机械为主, 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都很低, 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想解决好目前农机工业的发展瓶颈问题, 实现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 必须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机工业产品调整进程;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制造质量;加大农机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 加速农机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化。

当前农机流通企业普遍存在“三低”问题, 即行业利润率低、运营效率低、后续服务水平低的问题, 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购机需求。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农机补贴机具经销商资格认证制度, 实施以骨干龙头农机流通企业为主体的“一站式”补贴经销试点和骨干企业补贴资金预拨制度。

二、如何正确把握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十一五”以来的五年, 农业科研成果丰硕, 为我国农机工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是加强优良农业品种培育应用, 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保证了粮食安全供给, 为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打下了基础;二是稳步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 增强了农业生物灾害有效应对能力;三是以节本增效为核心, 开发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促进了新型种植养殖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这些都为农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研发渠道,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尤其是2010年, 我国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越50%, 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进入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和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 如何抓住“十二五”时期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已成为了摆在广大农机工业战线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和任务。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5

综述

庞大鹏

2009年6月22~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经济分论坛暨第九届中俄经济学家学术研讨会”和“中俄关系分论坛”。主题为“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和俄罗斯”的“中俄关系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学者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机构的知名汉学家及其他专家共3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共分四个研讨单元,议题分别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经贸合作、苏俄历史研究与学者使命以及区域和地区合作。

一 在全球危机和维护国际稳定背景下加强俄中两国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认为,如何应对危机,共同寻找适当的对策以及如何面对挑战,努力确保国际经济和政治稳定,成为当前俄中两国的合作议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中两国增强合作可以为双方带来益处,这在困难时期尤其宝贵。对俄罗斯来说,这就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不仅有助于发展生产,也对解决就业问题以及俄罗斯反危机纲要中提到的其他问题有积极效应。对中国来说,俄罗斯能协助其实施反危机的措施,其中包括对中国工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保障。季塔连科指出,从现实性角度出发,俄中两国应该共同合作,努力消除全球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但这仅仅是俄中战略协作的一个方面。在全球多极化、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俄中两国致力于解决复杂的国际安全问题,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也同样重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认为,全面推进中俄双方各领域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需要从以下方面改善和 加强:第一,进一步加强双方政治互信,增进相互战略依存度。第二,拓展双方共同利益,关照彼此重大利益。第三,发挥优势互补的特点,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第四,推动上合组织全面发展,共同打造合作的平台。第五,加强对国际重大新发事件双边磋商,共同应对挑战。第六,增进人文交流与合作,夯实中俄关系的民众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凤林大使总结了中俄关系60年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深刻阐述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对中俄关系的积极影响以及新世纪中俄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及重要意义。他认为,中俄关系的标志性事件是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2001年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两个条约整体上确立了各个历史时期两国关系的特点。2001年的条约成为中俄新型关系的最终结局和法律保障。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合作的宽广领域。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特别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各种发展模式之间竞争的主题已经具有普遍性。新世纪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应该逐步将经贸合作的重点从欧洲转向东方,与中、日、韩、东南亚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以扩大俄罗斯的经济利益范围。在世界金融危机中,这样做有助于将俄罗斯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当前亚太地区国家经济以高于美国和欧洲各国的速度发展,使俄罗斯感到,与东方发展经贸关系越来越有吸引力。全面实现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世界经济体系接轨,是地区和国家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稳步提高经济潜力,巩固俄罗斯世界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必要条件。

二 建立中俄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理性框架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静杰学部委员指出:“邻居不能选择”。同邻国的关系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利益有特别的重要性。中苏对抗的20年是使两国落后于世界的20年。当前,中俄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两国都集中于国内的改革和发展。中俄是毗邻而居的核大国,双方如果不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外交中心任务。在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形势下,中俄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的内在需求才是中俄两国关系中最稳定的因素,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和发展动力。懂得“邻居不能选择”这一道理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开阔思路,为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而努力。开阔思路首先要从中俄两国的国情和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出发,但是借鉴别国的经验也是必需的和重要的。美国与加拿大的关系、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这两对邻里关系经验就很值得研究和借鉴。在当今世界,美加关系、美墨关系是相邻国家实现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成功范例。中俄建立新型邻里关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现在的首要问题是解放思想,打破思想的坚冰。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波尔佳科夫详细列举了2008年以来俄中关系中的具体事件,充分说明了俄中两国不仅具有进一步完善战略伙伴关系的巨大的后备力量,而且也有不断向前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客观必要 性。一方面要坚决克服历史遗留下来的相互不信任因素,另一方面要及时消除那些由于两国国家利益上以及它们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的立场的客观差别而有可能在双边关系的某个领域定期出现的现实的或潜在的摩擦和紧张状态。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的巴赞洛娃对中俄两国的人口问题与移民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俄罗斯人口形势严峻,在未来可能会失去人口大国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移民的来源国对于俄罗斯而言比较重要。对移民的依赖也是现阶段俄罗斯人口发展当中的重点。吸引外来移民对俄罗斯从经济上来讲是合算的,但目前外来移民的数量并不是很高。俄罗斯报刊上所谓的“中国威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情况。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在俄罗斯境内的中国人只有3.5万人,也就是说中国的移民在俄罗斯还没有超过俄罗斯总人口的0.2%。在俄罗斯的中国移民要比其他国家少得多。对于俄罗斯来讲,解决移民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提升它的经济实力,跟中国开展广泛的经济贸易联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永全研究员指出,中俄经济的互补性是客观存在的,技术、人力、资源的互补性使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具有巨大 的潜力,这种潜力之所以没有发掘出来,没有变为现实,正是因为还存在戒心,还没有达到充分的互信。第一是关于中国人口威胁问题,中国从来没有所谓的向外移民的政策。别有用心地宣传中国移民威胁论,在实践中只会影响两国正常的经济关系。第二是需要根除急功近利、斤斤计较的思维方式。诸如中国和俄罗斯谁更需要对方或者在双边关系中谁获得了更大的利益等一类的问题在处理双边关系中是非常有害的。这种提法忽略了中俄双方最大的战略利益。

三 为中俄关系发展提供镜鉴的苏俄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陈之骅荣誉学部委 员全面总结了1978以来中国的苏联史研究。30年来中国的苏联史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91年,主要是80年代,是奠基和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91~2008年,是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在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史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重视研究队伍的建设。这一时期苏联史研究者比较普遍关注的课题是:十月革命问题,“战时共产主义”问题,新经济政策问题,20~30年代苏共党内斗争问题,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第二阶段的特点是通过研究苏联的历史进程,揭示苏联演变的原因,总结苏联演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原始资料不断丰富,特别是历史档案越来越多地为研究工作者掌有,使研究者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在通史(包括断代史)和各种专题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吴恩远研究员认为,俄罗斯对俄罗斯(苏联)历史的认识和评价进入一个新阶段。新阶段的标志是:第一,俄罗斯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有新的举措。一是2007年出版的《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以及2008年出版的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二是2009年5月19日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549号总统令,成立“与篡改历史损害俄 罗斯利益的企图作斗争的总统直属委员会”。第二,这两本书的出版有俄罗斯官方背景、有俄学术界权威机构认可,总统直属委员会的建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对俄罗斯(苏联)的历史评价出现了新观点。第四,俄罗斯历史新教科书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文科学协会批准出版的,代表了当今俄罗斯社会认识的主流。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的出版和总统直属委员会的建立引起俄罗斯国内外巨大反响。应当看到,世界上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均不容许肆意颠倒是非,为纳粹法西斯翻案。对于事关诋毁国家声誉的历史,不会无动于衷。当然,俄罗斯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所采取的种种“补救”措施和行政应对作法是否全部及时有效,值得进一步继续关注。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东欧历史研究室主任黄立茀研究员分析了20世纪中俄民间组织的合作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中俄民间团体合作都将传播本民族历史、文化作为重要任务,中俄民间组织成为中俄两国了解、沟通、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涌现的诸多民间化的学术性团体,通过与对象国的单边合作模式,一方面推进了中俄两国专业领域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这些组织成员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国家决策层提供咨询服务,从学理层面推动了中俄两国的合作。百年以来中俄民间组织合作作为两国官方关系的重要补充,在两国人民、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上发挥着好帮手的作用,已经成为继续发展这种友好合作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展望可预见的未来,中俄民间组织合作将会在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方面产生出更大、更广泛的影响。

四 丰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介绍了俄罗斯汉学研究的情况。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的俄学家还是俄罗斯的汉学家,在促进两国人民友谊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汉学家最近几年在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让俄罗斯各界包括政治高层意识到,两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两国关系正在深化。由于俄罗斯汉学家的努力,中国从古到今的典籍中有影响的部分都已翻译成了俄语,比如从孔子、孟子、韩非子一直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重要文献。俄罗斯现在已经出版了八卷集的俄中关系史的档案资料。时间从17世纪开始,现在已经出版到了1900年前后。远东研究所还出版了7卷苏共中央的保密材料。近年来,俄罗斯汉学家出版了中国的精神文化大典,现已出版了四卷,计划出版六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树华研究员认为,中俄双方学者有义务有责任继续为开创中俄人文合作新局面努力,继续夯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第一,加强思想交流,相互借鉴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建言献策,资政育人。第二,进一步密切中俄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扩大两国关系的思想基础。第三,积极开展思想和政治对话,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第四,中俄两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勇于提出国际政治新思想和国际经济关系新秩序。第五,为中俄人民友好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加深两国的务实合作“鼓与呼”。第六,中俄两国社会科学家应当为丰富文化交流和培养人才共同努力。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栾景河研究员认为,虽然中俄两国已有近400年交往的历史,但客观地看,两国民众绝大多数对彼此的文化、风土人情,两国发展的状况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双方要继续注重人文领域的合作,扩大两国民众的交往与对话。双方在强调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更应关注彼此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切忌相互埋怨。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处副主任张和强认为,友城和地方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需要挖掘友城合作潜力,促进中俄关系发展。

五 密切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磋商与合作

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俄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他认为,中俄应该加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第一,加强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贸易自由化,使中俄的双边贸易率先取得突破。第二,鼓励相互投资。第三,加强银行间的合作。第四,建立应急机制,对中亚国家可能出现的动荡作出预判和防范。第五,加强安全领域的信息交流,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第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立场,努力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卢贾宁建议上合组 织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第一,建立一个稳定和透明的相互贸易、投资的条件;第二,发展交通运输,主要是对现有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进行现代化改造;第三,扩大农业领域的合作,鼓励各国农业生产和合作;第四,更加积极地利用银行和货币杠杆;第五,为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政治、法律的规章;第六,建立上合组织统一的反危机计划;第七,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发展多边合作,主要是建立合资企业。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中心乌亚纳耶夫认为,“俄罗斯-印度-中国”模式的发展前景受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制约,但危机更进一步促进了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合作。尽管直接涉及三方过程的形式变化并没有出现,在俄印中模式内部也没有形成某种协调一致的抵御危机的纲领或者声明,这并不表明没有协调动作。从全球经济下滑开始,三国就开始了在更加广泛的“金砖四国”模式下采取协调行动。中国、印度将会成为首批成功克服经济危机的国家。而俄罗斯面临的任务是,最大限度整合内部资源,更大程度使用国际相互合作所提供的各种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重新回到稳步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的结果都将进一步巩固俄印中发展模式以及“金砖四国”的合作。

六 对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议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静杰学部委员建议俄罗斯制定一个同中国发展经济区域化合作的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的制定首先需要打破思想的禁锢,俄方需要破除犹豫与观望的态度。李静杰学部委员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历深刻论证了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开放经历不同,由此带来国民的开放心态也不同。俄罗斯对全方位的开放战略持有警惕的心态。但是从中国的治国经验来看,开放战略虽然有代价但也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辩证法启示世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国的发展在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既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又应该有世界眼光和世界胸怀,在本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完成强国富民的战略任务。

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邢广程研究员认为:第一,中俄相邻的区域性结构错位,造成了我们两国之间进行合作有一定的难度。中国东北地区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紧邻着的是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尽管俄罗斯有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战略,但是都停留在纸面上,俄罗斯认为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仓库,不太愿意中国商人把合作项目伸到俄罗斯仓库。这会引起俄罗 斯很大的警惕,这就是我们开展合作的难度。中国在远东开发的热情越高,引起俄罗斯逆反的心理的程度也越高。所以,中国应该在考虑适当地推进边境贸易的同时,改变思路,更多地和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开展合作,这样可以跨越两国邻居结构方面的错位到双方经济都发达的地区进行合作会免除很多的误会和猜疑。第二,俄罗斯科技水平非常高。俄罗斯可以考虑在中国建立一个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把俄罗斯的技术、科技产品、科技思路、科技发明在中国加以展示,使中国企业界、科技界也非常清楚俄罗斯发达的科技潜力,这样就有可能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个具体建议如果可以实施,将来对于推动中俄高科技的合作有很大的好处。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为了促进边贸和区域间贸易,必须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速双方境内道路交通和边境口岸的建设;第二,提高机械制造业产品份额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第三,开展科研合作、发展新型自有技术和产品;第四,鼓励俄国企业参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改造和西部开发,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参与俄国远东和西伯利亚基础设施、工业企业改造和农业发展;第五,提高哈尔滨和乌鲁木齐商品交易会的规格,扩大其影响,在俄罗斯亚洲部分设立相应的定期商品交易会。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李中海副研究员认为,中俄经济合作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关系对经贸合作的助推作用明显。第二,双边贸易结构符合国家贸易的比较优势原则。第三,相互投资规模仍然不大,符合各自国内的资本条件。第四,中俄经贸合作中仍存在的很多制约因素,牵涉到各自国内的经济体制和结构问题,许多问题必须通过各自国内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他建议双方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理解经贸合作。第二,充分了解并理解各自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宏观上把握两国经济合作的总体脉络。第三,深入分析两国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寻找双方经济合作的契合点。第四,中俄经济合作不应以对抗第三方为目标,两国应在国际经济合作大棋局中找准坐标,挑战或颠覆现有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制度未必有利于各自国内的经济发展。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认为,中俄关系要实现在新阶段的突破需要在战略思维上进行调整,中俄双方需要建立致力于共同发展的合作战略。

在两天的会议中,双方坦诚地指出了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都认为中俄关系不是普通的双边关系,而是两个相邻的同时又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要区分战略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中俄关系既然是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双边关系,那么现有问题就是在中俄双方共同崛起中出现的新情况,因而也就需要中俄双方开拓思路,调整战略思维,依靠中俄共同发展来解决。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和俄罗斯必将继续坚持符合两国利益、顺应时代需要的健康发展道路,中俄关系也将继续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高的水平发展。

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机遇 篇6

服务贸易已成外贸新动力

《经济》:商务部一直在努力推动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调整,那么在您看来,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当中起何角色?

服贸司负责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们在满怀自豪和喜悦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还是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大多数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较低,外贸结构亟待优化,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有待提高。为此,商务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推动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调整。

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服务贸易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一方面,服务贸易对外贸增值贡献显著。与货物出口相比,服务出口附加值更高,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将有效提高我国外贸的附加值。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价值链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服务贸易仅占全球贸易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服务部门贡献了全球出口增值部分的近一半。

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有效提升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的发展,为货物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延伸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条;研发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价值增值能力。

《经济》:商务部下一步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发展服务贸易?

服贸司负责人: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一是加强服务贸易的规划立法等工作。推动出台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凝聚地方和部门合力,指导服务贸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启动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推动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构建支持服务出口的促进体系。

二是完善财政、税收、金融、贸易便利化政策。加强对重点服务出口领域的规划引导,制定《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结合“营改增”扩围,推动对更多具备条件的行业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创新金融支持政策,针对服务贸易企业特点,开发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

三是加强促进平台和示范载体建设。搭建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贸易促进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集聚作用,研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际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在双边合作机制框架内,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和优势互补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双边务实合作;积极培育京交会等服务贸易展会。

服务贸易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容纳器

《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是否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有何新亮点?

服贸司负责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扩张,贸易结构也呈现优化趋势,服务贸易发展出现诸多新亮点。

一是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攀升,2011年、2012年、2013年占比分别为10.3%、10.8%、11.5%。今后一段时期,服务贸易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继续快于货物贸易,2015年将超过6600亿美元,2020年将突破1.2万亿美元。

二是服务贸易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2008年-2013年,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保险等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48.4%、17.8%、15.0%、15.1%、14.2%、13.0%,均高于同期服务进出口年均12.1%的增速,上述行业的累计占比也由2008年的23.4%增加到2013年的27.4%。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延伸了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条,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三是服务贸易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容纳器。服务贸易对拉动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贡献十分显著。据测算,2009年-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每年分别带动大学生就业184万人、209万人和211万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仅服务外包就吸纳从业人员581.4万人,其中2/3是大学生。

《经济》:商务部今后还将出台何种政策紧密促进服务贸易与就业的关系?

服贸司负责人:当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拉动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容纳器。今年1-7月,全国仅服务外包就新增从业人员45.3万人,其中大学生占比超过70%。近年来,商务部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人才培养和大學生创业就业。

一是提供培训支持。自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对服务外包企业录用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和培训机构培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给予相应的支持。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培训大学生75万人,占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接受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51.3%。

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服务外包示范城市500万元资金,用于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培训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提供招聘和就业信息、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

三是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自2010年起,商务部、教育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大陆及港澳台地区400多所院校和数十家企业积极参与,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外包创新应用能力展示平台。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是出台政策文件。今年5月,商务部与教育部共同印发了《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出台了六项政策措施,为各地推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落实支持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在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做出新贡献。

理性看待服务贸易逆差

《经济》:我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至2013年已经连续19年呈现逆差。近年来,随着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服务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导致服务进出口逆差持续扩大,2013年逆差额已经达到1184.6亿美元。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5.3%,但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请问您如何看待服务贸易逆差?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服贸司负责人:对服务贸易逆差,要客观分析,理性看待。从行业来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四个行业。

旅游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旅游的逆差其实是两方面因素共振的结果,一方面是国内消费能力的增强,居民外出旅游购物持续扩大,反映了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人民币近年来持续升值,有利于扩大旅游服务进口。因此旅游服务逆差短期内不可逆转,而且也是相对合理的。

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增长和逆差,反映了新的生产性服务要素需求上升,这也正是改善供给的重要来源,同时,这也是商务部等几部委近年来积极扩大引进先进技术的结果,因此,这部分逆差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也是合理的。

运输服务逆差,反映了我国运输服务企业竞争力不足,国际营销网络不健全,第三方运输服务不发达,作为货物贸易大国,运输服务逆差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运输服务领域缺乏主动权,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保险服务逆差同运输服务类似,也反映了保险行业国际化发展不够,需要逐步扭转逆差趋势。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7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利益分析

1.1 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可以利用印度在能源、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缓解能源消耗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约束;可以将钢铁、水泥等领域庞大的过剩产能与印度严重供给不足的基础设施实现供需对接,部分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可借助印度广大的消费市场和上升的消费能力扩大中国出口工业品的市场空间,缓解“两反一保”措施造成的中国出口下降;“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能够与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接,有助于西藏地区开展边境贸易,部分改善中国内部发展的地区二元现象。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其GDP在2012年之后一直稳步增长,世行预测其GDP增长率在2017年将达到8%。但是,印度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短板。

首先,中印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空间巨大。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铁路建设虽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亟须更新和改造,其他方面更是与中国有较大差距。印度公路总里程达469万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公路网[1]。但是单条公路里程有限,缺乏公路链接。印度可以借助中国在兴建机场、路桥、电站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进入印度。

其次,中印投资合作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2,311,986万美元,对亚洲直接投资流量为8,498,803万美元。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流量仅为31718万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的0.258%,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比重为0.907%。相比于印度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地缘优势,这一现象显得尤为奇特。印度可以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鼓励中国企业来印投资建厂,带动本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印度就业压力。

最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自2006年以来不断扩大。2006年顺差额为43亿美元,2014年扩大至378.5亿美元。印度应抓住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在软件、信息、制药和生物制药等优势领域扩大对华出口,扭转当前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1.2 有利于促进两国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作为整体经济实力占南亚地区80%以上的头号大国,印度踞于整个区域中心,且与其接壤的其他邻国相互之间都不接壤。这些因素决定了其在南亚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而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许多南亚国家的政府都是亲印派,以及莫迪总理采取的邻国优先的政策都影响着其他南亚国家的政策走向。

印度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这个多边框架下,寻求双方利益契合点,开展经贸合作,缓和印巴关系。印度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陆路交通线及能源管道运输线,建设打通通往中亚、俄罗斯及西亚的陆上交通线,促进本国经贸的发展,改善自身的能源安全状况[2]。

“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南亚国家开展合作关系。同时,印度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在南亚的影响力,为其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1.3 有利于建设海洋强国

印度洋对中印两国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将近60%的石油、50%的天然气进口和近半的货物贸易都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通道。而印度也在着力打造印度主导的“印度洋海上防务链条”,力图执印度洋之牛耳。

在“一路”上,海盗问题尤为严峻。印度洋航道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旨在打造中国和沿线国家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中印双方在维护海洋通道安全方面的合作,实现两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2 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因素分析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及印度三个南亚国家过程中,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对“一带一路”积极响应,而印度显得较为保守。印度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2.1 印度不甘为“二等角色”,追求战略自主

大半个世纪以来,印度一直坚持不结盟外交,追求战略自主。不甘为“二等角色”的大国梦想使其不会轻易地选择完全依从别国和被任何国家所左右。在2011年~2012年,美国对伊朗实行能源制裁期间,印度并没有配合美国在石油领域制裁伊朗。印度对强大的美国尚且如此,那么如今,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2.2 经济安全担忧导致“战略犹豫”

在中印贸易方面,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到2014年,贸易额已增至705.9亿美元。贸易差额自2006年以来也在不断扩大。以双边贸易差额和双边贸易总额的比值来计算双边贸易失衡程度,2014年贸易失衡程度高达0.54,较2006年的0.17上升了两倍还多。

印度对中印贸易不平衡的态度体现在处理中印自贸区的发展问题上。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提出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7年,中印自由贸易区完成联合研究。但时至今日,中印自由贸易区一直未见结果。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印度惧怕会对自身的经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3 地缘政治的担忧

1983年英迪拉·甘地提出了“印度版门罗主义”的“英迪拉主义”,表明印度不允许域外大国任意干涉南亚内部事务。中国与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瓜达尔港,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修建港口,并且中尼协商将拉日铁路延伸至尼泊尔,印度对中国此类行为充满忧虑。“一带一路”的建设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合作,这对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印度所不愿看到的。

2.4 对印度洋安全的担忧

独立后的印度非常重视印度洋的作用,潘尼迦指出印度的生命线集中在印度洋,印度的发展依赖于印度洋享有的长期自由。但是,印度洋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也十分重要。中国与非洲,欧洲和中东的贸易多大都要经过印度洋。着眼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有必要加强与印度洋国家的海上合作。“印度洋是印度的后院”,这种思想使其本能地排斥中国和印度洋国家的合作,印度也曾试图阻挠中国与斯里兰卡、孟加拉和马尔代夫的港口建设。

2.5 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问题

边界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印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一方面,1962年边界战争失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印度对中国的威胁认知,印度国内对中国的仇视情绪从未消失;另一方面,对于西藏和新疆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对此深感忧虑。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政府一面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又支持西藏民族分裂势力,容留达赖流亡政府在印从事分裂活动。

3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印合作对策分析

3.1 实现“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

印度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为争夺地区影响力而发起的。大国梦想和追求“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得印度另起炉灶。推出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季风计划”、“香料之路”等计划,对此,中国可以积极寻求“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

首先,印度政府于2014年6月形成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3]。该计划主要涉及安全和文化方面,中印之间的历史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潜力。中国可以主动与印度探讨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合作项目。

其次,“季风工程”以印度为主力,推进环印度洋地区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促进经贸往来等。与“季风工程”同时推出的还有“香料之路”。虽然这些计划的内容和构想并不完善,但是中印双方可以充分沟通,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寻求利益契合点,进行合作。

最后,《愿景与行动》指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印度表示愿意同中国就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展合作。该走廊的建设可以改善边境口岸的出入便利化设施,简化车辆、物资和人员的过境手续,促进货物和人员的贸易往来。该走廊能够通过四国延伸带动南亚、东南亚、东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合发展。

3.2 与南亚国家建立多边主义的非正式磋商机制

印度对“一带一路”不太积极的原因主要来自对印度洋战略安全方面的担忧。“印度来日的伟大,在于海洋”的信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印度安全战略中,对中国“试图染指”印度洋的行为十分敏感。虽然印度洋对于中国的经济安全固然重要,但西太平洋才是中国在战略上的主要关注点。中国在坚决维护自己在印度洋上的经济安全利益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挑战印度在印度洋的优越感。

二战结束后,多边磋商机制起到的释疑效果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可。在考虑到印度对印度洋和南亚的情有独钟,以及中国目前尚未加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南亚国家开展多边的对话,加强与印度的对话沟通。而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中国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合作,通过多边对话给予印度一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3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谨慎的外交行为的“外溢效应”,发展政治与战略互信

战略互信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中印合作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是因为中印边界冲突和西藏问题等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另一方面则是面对中国崛起,印度对中国戒备和防范的心里在作祟。另外,“981事件”使得“中国威胁论”在亚太更有市场。中国在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也要谨言慎行,防止负面的“外溢效应”。中国应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和印度政策沟通,倡导共同安全观念,发展政治与战略互信。

3.4 淡化“一带一路”的政治色彩,强化其经济内涵

“一带一路”被许多海外媒体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此种类比称呼会使得包括印度在内的沿途沿岸国家对“一带一路”产生更多的戒心和排斥。中国应该充分挖掘“一带一路”的经济内涵,淡化“一带一路”的政治性。

首先,目前中印之间贸易结构失衡。2014年,中印货物贸易突破700亿美元,但是印度对华贸易赤字扩大到378.5亿美元[4]。印度可吸引投资以弥补对华贸易失衡。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外国资本在印投资。印度准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计划里投资1万亿美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内容,可以和印度的两个五年计划实现对接。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丰富的对外承包工程的经验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都可以帮助印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现贸易投资动态平衡。

其次,印度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发挥其优势,在信息技术、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印度的软件行业具有研发优势,但缺乏制造业支撑;而中国相对于印度,第二产业具有优势,二者产业可以进行融合,实现要素的最佳配置。

3.5 积极推行公共外交,发挥非国家行为主体的作用

中印之间存在的历史恩怨纠葛,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彻底解决的。而且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使得问题愈加复杂。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可以利用其开启中印关系治理的新模式。

首先,推进中印公共外交,尤其要发挥媒体外交的作用。中国媒体可以向印度媒体解释中国的一些内政外交政策,增加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的客观性,有效减少印度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其次,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双方应加强和扩展双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如加强双方将在电影、广播和电视领域加强交流合作等。继续推进“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加强双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印度(2014版)[EB/OL].http://fec.mofcom.gov.cn/gbzn/upload/yindu.pdf,2015-11-21.

[2]刘祖明,冯怀信.“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认同”利益的建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4).

[3]Parth Shastri,Paul John.Mausam to link 10 Gujarat sites to Indian Ocean World[EB/OL].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LA/FIELD/New_Delhi/images/timesofindia_35.pdf,2014-07-24.

海绵城市建材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8

10月16日,这份指导意见明确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度支持。一是政策设计先进。要求采取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国家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二是具体措施到位。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减少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海绵型建设的技术、材料和方式,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三是目标方向明确。到202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投资总额预计2万亿元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重要议题。该计划的推进将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老旧街区和危房改造相辅相成,形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升级版的“第四大产业”。

据了解,此次海绵城市建设是“十三五”建设中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经济、刺激需求、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共有332个地级市,保守假设每个地级市投资60亿元,则全国3到5年内投资总额将达2万亿元。“这中间,建材行业除了可获一定的市场份额,更是全行业更新旧的产品、材料体系,建立新的产品、材料体系的绝佳机会”。东方雨虹一位负责人表示。

贵州省贵安新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响应者,这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砂基透水及雨水收集系统受到很多观摩者关注。记者看到,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他们运用了微米级孔隙透水、生态透气防渗保水等新技术、新产品,工程技术人员在划定区域设下凹式绿地、卵石渗井,防渗蓄水效果很好。贵州贵仁生态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春江说:“遇到雨天,雨水将被吸收并渗入土壤,补充地下水源。经过生态砂基透水系统物理和生物净化后的雨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每年可将11.8万立方米道路雨水输入湿地公园,既达到疏浚地面排洪压力、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目的,又实现了雨水的再生利用的目标。”

三大领域蕴藏空间

据本刊综合分析,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三大领域蕴藏着市场空间:一是城市园林和生态修复领域,在建立生态湿地、环境修复设施过程中,一些新型海绵材料用处比较多,如部分新型混凝土、加气砖等。二是市政水务领域,这里云集了我国大部分海绵试点城市的项目,可以积极开拓市场。三是污水处理领域,由于该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和工程份额,部分海绵型材料可在污水处理、供排水建设中应用,尤其是用于城市排涝系统的管道材料和辅料以及用于城市地下工程的防水卷材、涂料,市场前景看好。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建材业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利好,并不局限于产品和技术,而是海绵型建筑本身就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的大好场所。比如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实施雨污分流、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都需要有新的建材新业态、新产品、新标准、新的服务方式诞生。“这不是小小的一个建材产品体系,而是生态修复的一个大产业、新产业,但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与已有的新型环保材料体系结合起来,不能各自发展各自的”。付春江说。

以往,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过去三年内有超过300个城市遭遇内涝,随着16个海绵试点城市的公布,各地政府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张小宏率调研组到南宁市调研,肯定了南宁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做法。据了解,今年南宁市建设海绵城市的项目总数为165项,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53项,竣工项目22项,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城市不同,海绵城市建设材料的提供肯定也不尽相同。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看,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按照区域和城市的不同,形成建材业的产品集成体系,真正发挥出海绵型材料的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态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各国在建立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其材料和产品也不尽相同。德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提高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这两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我国建材业企业应该多走出去、引进来,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研发、设计思路,使海绵型产品更能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和效率效能。

本刊还了解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并非都必须使用一些大材料、大管道,瑞士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采取花费小、成效高、实用性强的雨水利用计划。比如,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尤其值得借鉴的是,瑞士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房屋的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这就要求建材企业要开发一部分比较小型的海绵型设备和材料,用于社区和家庭市场。“在有些雨水比较多的城市,建材企业可以生产一些‘呼吸型’的材料,实现吐故纳新。另外,也可生产一些家庭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于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等。”北新建材一位技术专家说。

目前在瑞士,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青龙管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龙兆阳说:“在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类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农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篇9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研究者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很多文章中, 人们喜欢把创业教育当做就业教育的一个途径, 这是一种误解。所谓的创业教育,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 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一定去创办企业, 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尤其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 国际流行的创业教育理念是:创业教育不以追求眼前功利为目的, 而着眼于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这样的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创办企业, 而且可以使他们在未来以全新的思维来面对工作, 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狭义上, 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社会、家庭等组织和机构通过课程教育、实践培训、创业基金会支持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 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从而为他们未来创办企业打下基础。对于学生来说, 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使他们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大到创办企业、开创新的行业, 小到提出一个创业新想法、新设计, 都应当纳入创业能力培养的范畴。

创业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 而在国外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很多发达国家把创业教育作为造就新一代生产者的全新途径,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能力, 使创业教育涵盖了各个办学层次。进入21世纪,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倡导创业教育, 并且越来越多地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广义的创业教育。人们一致认为, 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 而创业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可以说,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河南高等教育提升办学能力的一次机遇

之所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 是因为结合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来分析的。全国高校对创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模式都在探索中, 甚至很多高校还处于观望期, 而河南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有着充分的后发优势。从当前全国高校布局来看, 相比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 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依然显得落后。但是, 在历史上, 河南的高等教育并不是一直落后的, 有一个时期在全国曾经一度领先。只是在后来的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中, 河南的高等教育因为种种原因逐渐落在了后面。曾经的三大留学预备学校发展到今天, 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不是河南大学所能比肩的, 而河南省着力打造的郑州大学虽然近年发展迅速, 但是现在还难以进入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缘由纷繁复杂, 但是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有效把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丧失了一些发展机遇。

当前, 创业教育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全国高校都处在探索阶段, 河南高校如果能够有所作为, 就可以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在我国, 创业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是创业教育的实践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目前, 而做得比较好的少数高校是能够迅速捕捉到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信号、学习国外成熟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的高校。比如, 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 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所占学分的比重, 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践服务体系, 开展各种比赛来鼓励大学生创业, 同时创建了一套包括创新创业基金和创新创业基地在内的外部支持体系。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状况如图一 (见下页) 所示。

在全国范围内, 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也没有在这方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虽然一部分高校内有学生创办企业, 有各种创新创业比赛, 有开设的相关课程, 但是他们很少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来提出和实施。因此, 在新的战略机遇期, 河南高校和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高校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河南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应迟缓”, 这便造成了政策、学科基础、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相对落后, 最终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创业教育对学科基础的依赖性并不强, 对师资力量的依赖性也比较弱, 甚至对政策的依赖性也很弱。这些主要因素决定了在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核心的新一轮高校发展中, 河南高校没有“短板”和包袱, 只要勇于创新、思路正确、行动果断, 提升整体办学能力和高等教育地位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开展创业教育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呼唤

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将会催生大量的中小企业, 而中小企业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 培养创办中小企业的人才是当代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中原崛起的意义上, 河南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也显得十分必要。

在创业教育发展得比较好的美国, 创业早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在过去10年中, 美国平均每年新创企业60万个。据统计, 美国15%的新企业提供了94%的新增岗位, 而且67%的新发明来自于新企业。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到1983年的10年间, 英国经济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于是, 英国政府在推行大规模的再就业培训项目时开始强调创业培训。这些培训不仅传授人们就业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 而且培养人们的创业意识, 开发人们的创业能力。英国政府认识到创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 因此要求大学加强与工商业的联系, 以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这也成为英国推行创业教育的开端。这些不仅对国家发展创业教育有启示, 而且对地区发展创业教育也有很多启示, 因为创业教育能够很好地结合地方的实际,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河南而言, 发展创业教育尤其必要。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 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并不低, 但是人口问题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河南省能够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就很有可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 从而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河南的名校不多, 但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却比较大, 因此近年来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河南高校能够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并结合河南地方特色来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锻炼, 那么河南高校的毕业生就可以有意识地围绕河南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创业, 河南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得到开发, 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点得到发展。创业教育将使需要政府考虑就业问题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拥有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人口包袱也就真正成了人才资源。由此可见, 创业教育对河南的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在经济发展中, 人具有决定作用。当前, 河南省经济发展依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其关键是缺乏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作为新型产业,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非常显著, 而且是增加地方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河南是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 但是并没有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大省,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限制了相关资源的开发能力。因此, 发展创业教育不仅是河南高校助推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而且是高校反哺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河南高校如果能够大力推进创业教育, 培养大批具有创业能力、创业思维和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就是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原动力, 必然进一步加快中原崛起。

开展创业教育是破解河南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根本措施

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个人的就业问题, 而且还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印度的创业教育就直接和就业有关, 这与他们巨大的人口压力有关。接受创业教育的印度大学生主要有两类:一是准备子承父业的, 二是有强烈创业欲望的。印度的创业教育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为他们毕业后创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 印度的创业人口和创业率都很高, 出现了大量的家族企业。在某种意义上, 印度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效果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因为河南省同样存在着经济发展迅速和人口众多的矛盾。

产业融合将催生发展新机遇 篇10

2.5产业, 异军突起的增长极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体现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2.5 产业’的出现顺应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民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帮喜认为, 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加快, 催生出新的产业。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通过自主创新的控制技术, 为客户提供综合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业务之一就是为当前诸多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工业变频器, 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 在服务业占我国GDP“半壁江山”的背景下,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巨大, 有望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极和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生产性服务业会带动一系列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 如动力电池研发投入加大和电池性能提升, 会带动机器人和无人机等行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约占GDP的70%, 它的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而据一些机构估计,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15%。

徐冠巨指出, 如果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10 个百分点, 就有12 万亿元的增长空间, 并由此可以带来2500 万人的就业。“所以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巨大的蛋糕, 更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制造业“蝶变”的“翅膀”

江苏苏州的苏试试验曾是一家生产环境试验设备的股份制企业, 2009年开始从设备生产向提供环境检测服务转变。“近两年企业制造毛利率为30%, 但服务毛利达到65%。”公司董事长钟琼华告诉记者。

“在新工业时代, 一个国家是否是工业强国, 并不取决于有多大的生产能力, 而是更加依赖于是否具有强大的工业服务能力。”全国政协委员邹先荣说。

“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大而不强, 主要原因在于以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严重偏低。做大做强的关键, 就是要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迟福林说。

徐冠巨认为, 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有助于重塑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将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动力, 带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去产能重在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强生产性服务业。”迟福林说, 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 像IBM、苹果这样的国际制造业巨头纷纷加快剥离制造环节, 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 成为世界级创新型大企业。

做大2.5产业“蛋糕”正当其时

近年来,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总体看, 存在发展滞后、总量不大以及层次较低、发展质量不高, 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当前, 亟待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更好释放经济活力。

代表委员指出,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掣肘在于市场开放度不够。“十三五”推动市场化改革, 重点是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开放。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相关产业发展、资源有效配置和价值创造的促进作用释放出来。

“通过开放服务业市场做大“蛋糕”,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迟福林说, 以房地产为例, 如果房地产能够以健康服务为重点,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就会提高房地产使用价值, 从而为去库存闯出一条新路。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指出, 扩大生产性服务领域开放, 既要放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 还要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民营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篇11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融入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有利于民营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在某些行业,如劳动密集行业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那种靠高关税保护,独占国内市场的时代已不复存在,随着我国逐步降低关税水平,国外产品大量涌人国内市场,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将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市场是统一的,它不同情弱者,要想有立足之地,必须做强者;市场是开放的,劣汰是不分国界的,也是不可抗拒的。这将使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或资本与技术相对密集的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峻考验。

二、管理科学化。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式经营、作坊式管理难以驾驭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家长式个人决策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用人唯亲形成不了优秀团队,反靠“人治”留不住真正人才,更难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规模上去了,管理跟不上,很有可能造成“全盘皆输”的被动局面。

三、科技现代化。民营企业规模小,基础差,实力薄,产业集中度低,很难同资产规模高达数百亿、上千亿元的跨国公司进行较量。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而企业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以大规模的科技投入作为支撑的。世界500强企业在RD费用上占销售收Xl:C重超过5%,而我国大型企业反占1.1%—1.38%,而中小企业其比例更小,民营企业更是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主要以模仿创新为其主要生产特征,产品档次低,遇到市场萎缩,就会面临衰退境地。

四、竞争白热化。民营企业的人员素质,从整体上来说,已不适应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求,而且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实力,以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等优厚条件抢夺人才,使人才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民营企业面临人才大量流失,更难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各方面的高级人才。

五、产权清晰化。民营企业在产权上存在两大缺陷:一是产权不清。极易导致产权纠纷,严重阻碍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产权单一。家族式经营适用于个人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的经营方式,一旦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其局限性就会凸现出来,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面对新的挑战,民营企业要努力在五个方面实现创新:

一、制度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体制上与国际接轨。民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和市场经济有着天然联系;但要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必须在体制上与国际接轨。家族式管理是适用个人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的经营方式,它具有组织成本低的显著特征,在民营企业创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旦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其局限性就会凸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变家族式为股份制,形成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民营企业的运行效率,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制度保障。

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在管理上与世界接轨。面对全球化经济和国际化竞争,民营企业要按国际通用规则规范企业行为,科学管理企业。在这里要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引进和吸收国际知名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尤其要注重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和在未来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大胆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在科技上与现代化接轨。企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取胜的关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关键是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作为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民营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须要建立研发机构,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必须按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完善质量认证和保证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的优质产品。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

四、人才机制创新——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后劲,在机制上与市场经济接轨。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作为高素质群体是生产力中最具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对企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入WTO,人才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人才竞争将会出现白热化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目标与员工行为趋于一致,形成群体成员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行为,培养优秀的团队组织;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例如,年薪制、期权制等,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营销机制创新——提高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营销上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入WTO,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把开拓市场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虽然有一定优势,但要在国际市场上和跨国公司较量还有相当难度。所以,必须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制订营销策略,建立营销网络体系,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搞好售后服务,不断拓展市场。

工业互联网是IT业的新机遇 篇12

在百科中,工业互联网被解释为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它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这样的定义可能非常准确,但读起来并不容易理解。实际上,简单点说,工业互联网更像是高级或者超级物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工业领域中更大的机器设备,利用软件分析技术充分释放机器的潜能,从而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说,互联网和软件分析技术将至关重要。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涉及全球各个行业,并包括铁路、航空、医疗、电力、石油天然气等核心部门,以其中任一行业为例,在效率上仅提升1%,就可以在未来的15年,为全球贡献2760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蕴藏的巨大行业价值与无限的拓展价值。在消费互联网后,人们将迎来工业互联网的繁荣。对于整个IT界,尤其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供者来说,这一时期所蕴含的机遇一样不可小觑。

传统互联网因数据升值

工业互联网将要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整合起来,这表示工业互联网不仅是制造业的机遇更是全世界先进科技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离不开广泛的互联技术。近十几年来,全球互联网产业保持稳步整张,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亮点。其独特的思维和商业模式,引起了全球企业的效仿。工业互联网整合了工业革命和网络革命的优势,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伴随着互相的发展,两者之间快速融合,并且以智能机器和高级分析这两个全新的角度体现了工业互联网的特点。

GE智能平台全球控制与通讯系统的总经理Bernie Anger认为,工业互联网将为基于互联网的工业应用打造一个稳定可靠、安全、实时、高效的全球工业互联网络。通过工业互联网,将智能化的机器与机器连接互通起来,将智能化的机器与人类互通起来,更深层次的是可以做到智能化分析,从而能帮助人们和设备做出更智慧的决策,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给客户带来的核心利益。这段文字为人们描绘了工业互联网即将带来的美好未来,而其中多次提到的关键词就是互联网。的确,新兴互联网企业带来思维的灵感,而传统互联网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思维,还有更具价值的数据和技术。

上一波互联网浪潮中,互联网在全球连接数十亿人,同时也造就了Google、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百度、腾讯等传统互联网企业在引领潮流的同时网罗了大量数据信息。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互联网企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其作为基础工具的作用上,还在于对其“原始积累”的价值挖掘。

对于传统互联网企业来说,当互联网刚刚渗透的时候,搜索引擎公司为了搜索功能保存了巨大的数据。很明显,他们起初不知道这些数据除了用于搜索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价值,但新的价值恰恰来源于原始的储存数据,一大批传统互联网企业正是这些原始数据的拥有者。百度大数据搜索引擎、百度统计、腾讯云分析、谷歌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这些源自传统互联网企业的转变足够证明,传统互联网企业将不会丢弃数据的市场。

如果说工业互联网是用互联网的逻辑、精神和创造力去重新定义制造业,那么同样工业互联网也将重塑传统互联网产业。

技术市场继续走高

工业互联网面对海量的数据,需要更高效的分析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就像其对制造业和传统互联网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那样,工业互联网为技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传感器及网络技术仅仅是其中两个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围绕着工业互联网的周边,有更多的技术和产品有待于发展。

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是目前IT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样也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的根本。互联网公司、IT企业以及运营商、IDC等纷纷推出云计算应用解决方案,构成了中国云计算服务的几大阵营。有调研报告指明、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总支出将达到5140亿美元。报告还显示,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造的总体价值将近1.3万亿美元,主要源自工业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效率和生产率提升以及其他相关收益。

这样的数字放在任何市场上来说都是非常诱人的。对于IT厂商来说,工业互联网时代对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需求,无疑将给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谁最先将互联网思维成功引入到工业企业中,谁就赢得了市场。换句话说,今天的IT厂商不再比拼单一技术,取而代之的是组合产品、合作伙伴协作带来的融合价值的比拼,最能够将人、机器、数据分析这三个重要因素更好的结合,就能够赢得工业企业的信任,并获得更多利润,甚至引导趋势。例如为每个工业设备打上节点的标识、安装传感器、将设备的运转情况信息化,甚至可以对设备的关键组件进行状态跟踪。在对生产制造进行监控收集,通过工业互联网将这些来自于数万、甚至是成百上千万传感器发出的信息汇总,然后基于大数据平台根据相应的指标、规则予以过滤分析。

这一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技术的参与。但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推广,大数据平台是否依然能够发挥效果?这需要大数据技术不断进步,在算法、架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更大数量、更具行业属性的分析需求。

上一篇:课堂教学的初中地理下一篇:小儿推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