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穿孔

2024-09-25

溃疡穿孔(共10篇)

溃疡穿孔 篇1

消化性溃疡穿孔是临床多发的一种胃肠外科急腹症,是由胃蛋白酶、酸性胃液引起的,其多发于十二指肠及胃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腹式呼吸消失、上腹剧痛、全腹压痛等,常伴有一定的胰腺炎,且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重,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脓毒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治疗以修补手术为主,但手术方式较多,疗效参差不齐,因此选取科学、有效的手术方式对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本院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对比探讨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81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6.68±6.22)岁,其中餐后穿孔16例,空腹穿孔2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6.66±6.24)岁,其中餐后穿孔17例,空腹穿孔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给予快速补液,纠正酸中毒、休克等治疗。观察组行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位,于患者上腹正中行切口,对腹腔病变进行仔细探查,确定穿孔位置,将腹腔胃渗出液、内容物吸除干净,经胃管将胃内残留液排空,采用干纱布对穿孔口进行压迫,采用氯化钠注射液(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715)冲洗腹腔。术前15 min溶解医用胶,并注入2支容积为5 ml的注射器内,于支架上放置备用。采用干纱布对干燥创面进行压迫,将注射器中的医用胶快速喷洒于穿孔周边及穿孔口,并于穿孔口周边进行缝合至牢固,约缝合3针,放置引流管于膈下,术后5 d查看病情恢复情况并将引流管拔除。对照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采用BillrothⅡ术式对患者远端胃组织进行切除,行空肠上端与残胃端侧吻合,将十二指肠残端留置,术后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后溃疡症状复发分级。溃疡症状复发分级标准[3]:无症状或有轻度症状无需治疗为Ⅰ~Ⅱ级;有严重症状、溃疡复发为Ⅲ~Ⅳ级。对比两组再穿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2.02±5.88)ml、手术时间为(78.28±10.22)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18±1.12)d,对照组分别为(34.28±6.12)ml、(110.58±14.32)min、(11.12±1.04)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95、11.707、12.235,P<0.05)。

2.2 两组溃疡症状复发分级对比

两组经随访3个月,无一例脱落。观察组症状复发Ⅰ~Ⅱ级33例(80.49%)、Ⅲ~Ⅳ级8例(19.51%),对照组症状复发Ⅰ~Ⅱ级19例(47.50%)、Ⅲ~Ⅳ级21例(52.50%),观察组症状复发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86,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再穿孔1例、腹腔脓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5/41);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再穿孔1例、腹腔脓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4]消化性溃疡穿孔占所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7%左右,其中中老年人约为70%,且有资料显示[5],若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治疗拖延>24 h会使其死亡率增加,且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增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传统的胃大部分切除术,通过切除大部分胃,进而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有效治疗溃疡,减少溃疡的发生,阻滞幽门螺杆菌(Hp)感染避免溃疡复发,但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易引发倾倒综合征、反流性胃炎、贫血,甚至引发残胃癌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预后。

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危险性小、操作简单,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无法根治溃疡,且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预后效果极差。有学者指出[6]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研究对41例患者行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另以4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复发Ⅰ~Ⅱ级比例(80.49%)高于对照组(47.50%),Ⅲ~Ⅳ级比例(19.51%)低于对照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86,P<0.05);说明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疗效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于手术过程中敷贴蛋白胶闭合穿孔,并于溃疡穿孔位置覆盖带蒂大网膜,围绕穿孔缝合固定,弥补了传统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缺憾,改善溃疡症状;且医用蛋白胶可对组织创面进行封闭,进而有效避免创面渗出,从而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2.20%、1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说明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溃疡症状,其Ⅲ~Ⅳ级溃疡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欣,郭建昇,贾文斌,等.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安全性与有效性Meta分析.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5):422-427.

[2]李起来.消化性溃疡穿孔经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后联合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探讨.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1-2.

[3]邓炜琳.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治疗方式的选择(附78例报告).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5,19(1):17-20.

[4]李红涛.改良式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观察.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56-157.

[5]呼振波.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61-62.

[6]张保远,曹素琴.改良式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68例.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5):84-86.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指数?体温异常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指数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体温异常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道溃疡穿孔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临床治疗.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Xiangyang Qiu (central hospital of DaTang port,Xinfe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3416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Methods selected our hospital received 9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open operation, observed two groups of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 pain index, the abnormal body temperatur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anal exhaust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pain index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the abnormal temperature integral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curative effect, has small trauma, quicker recovery,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is short,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but must be strictly grasp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

【Key words】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Clinical treatment.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溃疡穿孔是其最主要和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高龄化[1]?由于消化性溃疡发病急,进展快且病情重,因此常需要进行紧急处理,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主要方法,具有安全性高以及治愈率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2]?为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体会,我院选取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就诊时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或者剑突下疼痛,多数骤发剧烈疼痛?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41.3±2.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66例12h以内,16例24 h以内,8例48 h以内?溃疡穿孔位置:38例胃溃疡穿孔,其中29例胃窦前壁,9例后壁;52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其中46例前壁,6例后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选择上腹部正中切开约10cm,行手術修补穿孔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头高足低位,并将右背部垫高,术前插胃管和尿管,先于脐上或者下缘切口建立CO2气腹,将气腹压调整为lO-12mmHg,术中先于脐下作10mm Trocar,然后置入腹腔镜,探查穿孔的位置,平脐于左右侧锁骨的中线位置分别置入3个10mm Trocar和3个5mm Trocar,清理食物残渣并吸净穿孔周围的渗液,判断穿孔的性质?使用可吸收线沿着穿孔的纵轴分别缝合1针,打结后将大网膜覆盖在穿孔处再缝合一针进行固定,冲洗膈下和小网膜囊渗液,若穿孔较大或者腹腔污染较重,可于右侧的Trocar孔放置1根腹腔引流管?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数?体温异常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指数根据术后疼痛程度分别计分,3分:疼痛难忍需用止痛药物;2分:疼痛可以耐受但不需要止痛药物;1分:不痛或有轻微疼痛?术后每6小时测一次体温,若体温≥38℃记1分,术后连续记录7d?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析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指数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以往临床常采用开腹穿孔修补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但存在创伤大?损伤大?术后恢复慢以及并发症多等缺点[3]?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逐渐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势,患者切口创伤小且术后疼痛轻?术后切口感染?出血以及腹腔或盆腔残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溃疡急性穿孔开腹修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腔或者盆腔残余感染和肠粘连性,开腹手术由于受到手术切口视野的限制,有时难以清除肠间以及盆腔等隐匿区域的积液,腹腔镜手术视野相对比较开阔且清晰,利于操作器械吸净膈下的盆腔积液,从而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盆腔残余感染的发生率,避免粘连性肠梗阻的形成[4];采用腹腔镜手术对腹腔的干扰刺激较少,手术戳孔小,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较快,不用拆线,因此患者住院时间较短?腹腔镜下手术不用切开以及缝合大切口,只要熟练掌握腹腔内缝合打结技术,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并缩短手术时间[5]?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指数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体温异常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道溃疡穿孔术后康复快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溃疡穿孔修补术适用于年老?体弱?有严重合并症?难以长时间耐受长麻醉和手术,穿孔时间过长以及腹腔內组织水肿严重的患者;胃大部切除术适应既往有出血以及梗阻病史,穿孔时间短以及腹腔内组织水肿较轻,溃疡疤痕严重以及穿孔过大的患者[6]?

参考文献

[1] 董迎,崔华雷.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50.

[2] 刘霆.消化性溃疡穿孔157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1,29(3):240-241.

[3] 杨肇寿,谢敏.消化性溃疡穿孔3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64-165.

[4] 宋复军,张锋,孙刚.消化性溃疡穿孔8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5):7546-7547.

[5] 亢殿召.消化性溃疡穿孔129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97-198.

溃疡穿孔 篇3

关键词:腹腔镜,溃疡,穿孔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治疗率和手术治疗比例都在逐渐下降, 但溃疡引起的穿孔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有明显降低[1,2]。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溃疡穿孔修补术对30例胃溃疡导致穿孔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胃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术前均经X线腹部平片、B超及相应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溃疡性胃穿孔。62例患者包括男39例, 女23例;平均年龄 (51.9±11.3) 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12 h。62例患者中有30例为腹腔手术治疗 (试验组) , 32例为开腹手术治疗 (对照组) ,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体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30例患者进行腹腔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后给予全麻, 人工气腹建立, 脐下置观察镜头, 两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约2 cm处行操作孔;首先探查腹腔内情况, 彻底清除腔内积液及其他内容物, 取穿孔周围少许组织作病理活检;用7号线在穿孔位置进行纵轴缝合, 再打结闭合, 用周围网膜组织覆盖穿孔处并进行固定,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 置入引流管, 最后用创可贴覆盖外部手术戳口。

1.2.2 对照组

32例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后逐层切开进入腹腔并进行彻底清理, 直视下用4号线缝合穿孔部位。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常规抑酸及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待恢复肠蠕动后拔除胃管, 予以流质、半流质饮食。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幽门梗阻、膈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试验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渗液、红肿, 2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溃疡穿孔 篇4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此,消化性溃疡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严重急腹症,需要紧急处理。典型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比较容易,而部分病例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易漏诊,部分病例有类似穿孔性腹膜炎的表现易引起误诊。在笔者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有12例出现诊断错误,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发病时间6~36h。

1.2误诊类型3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4例术前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术后2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2例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及糖尿病。3例术前分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和腹膜炎原因待查,保守治疗8~24h后病情加重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2例初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行术前准备肌注阿托品、鲁米那后症状明显减轻,进一步检查证实为肾绞痛合并消化性溃疡(活动期)。

1.3误诊原因部分病例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不详细,3例有气腹术后证实非消化性溃疡穿孔,4例有气腹腹穿未抽出腹液而术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2例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无明显升高。

2结果

1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治愈9例,死亡1例。

3讨论

3.1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问题多数病人以往有溃疡症状或溃疡史,而近期又有溃疡活动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很快波及全腹,可有轻度休克表现;腹式呼吸消失,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并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根据以上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有部分病人无明显病史而突发穿孔。结合腹腔穿刺有助于明确诊断。

3.2鉴别诊断和病例误诊原因分析急性阑尾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固定性压痛和反跳痛。消化性溃疡穿孔时,胃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到右下腹,引起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特别是阑尾化脓穿孔后可有严重腹膜炎和气腹征。本组3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询问腹痛发生经过:阑尾炎开始发病时上腹疼痛不十分剧烈,阑尾穿孔后腹痛加剧也不以上腹为主,腹膜炎体征则右下腹较上腹明显。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相似之处在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呕吐,也有早期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但一般急性胰腺炎腹部疼痛偏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体检时腹肌压痛反跳痛明显而腹肌紧张度略轻,没有气腹征。腹腔穿刺抽出稀薄液体或淡红色液体。血清淀粉酶>500U,部分升高不明显,但胰腺广泛坏死后血、尿淀粉酶可不升高,而十二指肠溃疡可升高。这给两者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组病例有2例没有从临床表现和充分检查上具体分析,仅从胃病史和急腹症体征上下结论而误诊。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一般为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多数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时,原发菌经血运到达腹腔引起腹膜炎。因腹腔感染范围广,可表现为严重腹膜炎,也常与胃肠穿孔腹膜炎相混淆引起误诊。腹腔脓液性质根据菌种而不同,常见的溶血性链球菌的脓液稀薄无臭味,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胃肠穿孔的腹膜炎是继发性的,主要病原菌为杆菌。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史及症状也没有胃肠穿孔腹膜炎的典型。本组2例病人发生误诊的原因为没有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忽视了重要的糖尿病病史,而腹腔抽出脓液没有经过涂片检查以协助诊断。其中1例术后2d才查出有糖尿病病史,结果术后5d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导致死亡。肾绞痛一般呈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会阴部,肾区叩击痛,可有尿痛和血尿,无气腹征。但对疼痛敏感病人可有腰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等胃肠穿孔表现。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为有胃病史,有急腹症体征和气腹而发生误诊。腹肌紧张考虑为患者对疼痛较敏感所致;气腹考虑为腹腔内产气菌产气导致,不排除腹透误诊或腹部穿刺时气体进入腹腔,女性患者可能是气体通过子宫附件进入腹腔所致。

3.3对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的体会典型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比较容易,对非典型病例应注意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基层医院条件有限,高度怀疑者应做腹部平片检查,了解气腹情况;若无气腹,不排除穿孔小、胃肠壁肌肉收缩而暂时闭合或食糜阻塞所致,也不排除后壁穿孔;气体暂时存积小胃网膜所致,必要时插胃管减压后注入空气800~1000ml,然后摄片检查,绝大部分病例可见气腹而确诊。行腹腔穿刺术抽出液体检查也很必要,穿刺部位可取右下腹或左下腹,抽出液体肉眼或镜下观察脓液和残渣情况,可行淀粉酶测定,排除急性胰腺炎,也可行细菌涂片了解菌种。一次抽不到脓液,可多次多部位穿刺,有胃肠穿孔者一般都抽出带食物残渣的脓液或胆汁性脓液。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有严重腹膜炎而诊断困难时,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以避免误诊延误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保守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5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 男48例, 女2例;年龄35~50岁44例, 51~65岁5例, 70岁1例。其中5例行保守治疗。

1.2 治疗方法

5例患者入院时症状轻, 腹膜炎体征不重, 且为空腹穿孔。采取胃肠减压、全身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 同时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及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1周后患者出院。出院后口服药物系统治疗4~6周, 随访无复发。

2讨论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仅有少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过去认为穿孔在12 h之内, 腹腔内炎症和胃十二指肠壁水肿轻, 应行彻底的溃疡切除手术。但手术操作复杂, 危险性大, 并发症多, 尤其毕Ⅱ式手术, 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生理关系。单纯穿孔缝合术, 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短, 危险性小;缺点是有2/3患者因溃疡复发而需二次彻底手术。

2.1 患者因素

①无症状穿孔:约有1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 而是以突发穿孔首次就诊, 这部分患者从未经过内科治疗;②无健康观念:多数患者吸烟, 饮酒, 饮食无规律, 不注意休息;③治疗不彻底:有些患者症状轻、不用药治疗, 或有症状时服药2~3 d, 且是单一用药, 稍一好转即停止用药。

未经治疗或未经系统治疗, 就不能确定这部分患者在经过戒烟酒、劳逸结合、饮食规律及内科系统治疗后的效果, 此时若盲目去做彻底的溃疡切除手术, 可能得不偿失。通过对本组患者的随访, 改变不良习惯, 正规用药, 可以使复发率降低。

2.2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

过去认为“无酸、无溃疡”, 所以治疗也仅围绕着抑酸、保护胃黏膜来进行。自从1983年由Warre和Marshall从人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并培养出弯曲细菌后 (该菌于1989年被正式命名为helicobacter pyˉlori, Hp) , 又有“无Hp, 无胃炎, 亦无溃疡”之说, 针对根除Hp感染治疗证明, 可以使溃疡治愈率达90%, 复发率由80%下降至20%。

2.3 非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证

消化性溃疡非手术治疗、大网膜的包裹和填塞穿孔处作用十分重要, 年老者和年幼者由于网膜功能退化和不健全, 堵塞和包裹的能力低, 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穿孔, 一般都有较长的病程和内科治疗的经历, 且恶变性, 合并有消化道肿瘤穿孔的可能性大, 所以不宜选择非手术治疗。餐后溃疡穿孔容易使食物残渣漏入腹腔, 产生腹腔脓肿, 食物残渣还可能阻塞胃管, 降低胃管引流的作用。笔者认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病例在40岁以下, 无严重并发症, 穿孔在6 h以内, 穿孔前4 h内未进食, 无寒战高热、无出血、无梗阻、无休克等并发症, 无弥漫性腹膜炎征, 都可试行非手术治疗。

2.4 非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非手术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症状和体征, 变化在治疗6~12 h内, 腹痛减轻或缓解, 腹膜炎体征的范围缩小或消失, 是非手术治疗有效的表现, 反之则应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最初72 h, 要注意胃管引流, 每日引流在500 ml以上, 治疗效果好, 引流量不足, 要移动胃管或冲洗胃管。对一些患者可加用生长抑素或质子泵抑制剂, 有助于非手术治疗的成功, 要注意患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

2.5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进展

2.5.1 抑酸药物的进展

①H2受体拮抗剂 (H2RA) :1976年第1代H2RA西咪替丁问世, 是消化性溃疡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使溃疡愈合率达60%~70%;1981年以后第2代H2RA雷尼替丁、第3代H2RA法莫替丁问世后, 其抑酸作用进一步增强;②质子泵阻滞剂 (PPI) :酸泵 (氢/钾ATP酶) 是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 PPI直接作用于酸泵, 其作用强度远远超过抑制壁细胞上受体的药物。

2.5.2 黏膜保护剂

硫酸铝悬液、胶体铋、施维舒等药物加强了黏膜保护作用。

2.5.3 抗Hp治疗

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已被阐明, 消化性溃疡患者必须根除Hp治疗已成共识。为提高Hp根除率, 常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目前认为较好的组合是洛塞克20 mg, 2次/d, 阿莫西林0.5 g, 2次/d, 克拉霉素0.5 g, 2次/d, 7~10 d, 根除率可达90%以上。

3结论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争取做彻底的溃疡切除手术的观点应该改变, 单纯穿孔缝合术是应予以倡导的治疗方法。但对曾有出血、穿孔病史, 溃疡疑有恶变, 瘢痕性幽门梗阻, 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 还是应争取行彻底的溃疡切除手术。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100.

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早期诊断 篇6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5年4月—2006年12月期间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 从起病到确诊在6 h之内。男84例, 女12例, 年龄17岁~62.5岁, 平均年龄42岁。

1.2 临床表现

68例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 21例有上腹部不规则疼痛病史, 1例有黑便史。82例突发持续剧烈上腹部疼痛, 13例表现上腹部逐渐加重的胀痛, 1例老年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疼痛, 上腹部均有轻到重度肌紧张, 有压痛及反跳痛表现者69例, 有肝浊音界消失表现者39例。

1.3 辅助检查

X线表现膈下游离气体, 确诊消化道穿孔者68例, 阳性率70.8%, 与临床报道起病6 h内消化性穿孔X线阳性率72%相符合。X线阴性, 仍怀疑消化性溃疡而行腹部CT检查, 确诊膈下少量气体13例, 阳性率高于X线检查的诊断。行全腹B超检查, 12例发现不同部位有少量腹腔积液, 部分有少量游离气体, 余下3例反复X线2~3次重复检查, 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而确诊消化道溃疡穿孔。

2 结果

96例早期消化道穿孔患者, 经X线、CT、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高达96.9%, 余3例病例临床密切观察2 h~4 h后, 多次复查X线后见膈下游离气体而确诊消化道穿孔, 无1例误诊。

3 讨论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消化道溃疡的早期诊断, 对典型的病例, 借助X线可及时明确诊断, 部分X线阴性结果但高度怀疑, 特别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的患者可行CT进一步诊断或应用B超探及腹腔积液都能明显提高诊断率, 对消化性溃疡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传统X线检查有10%~35%的溃疡穿孔发现不了游离气体, 这与穿孔时间短或穿孔直径小或穿孔被大网膜堵塞有关, CT由于分辨率高、断层图像无重叠, 可以清晰显示缺少自然对比的腹部器官之间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以及少量游离气体形成的气泡, 阳性率为92.3%[1].曾有作者建议可插胃管注入少量空气后再行X线检查, 提高该病诊治率[2], 笔者个人认为此法不可取, 有加重腹膜炎的可能。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溢入腹腔的内容物较少时, X线征象不明显, 或局限于局部腹腔, 有些甚至可表现右上腹疼痛, 误诊为急性胆囊炎[3], 此时借助B超可提高诊断率。上消化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中, 超声与X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超声检查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 超声检查敏感性为88.9%, 二维超声在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可弥补X线的不足, 提高了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率, 在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4]。此外, 超声检查不受X线透视时必须立位的体位限制, 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病情较重者, 有时还能显示X线不能发现的局限于肝前间隙的游离气体, 且对腹腔积液和局限性包块远比X线敏感和准确, 并可同时排除肝、胆、胰、脾、肾等其他脏器的病变[5]。对于该类疾病的老年患者, 有其临床特点, 在诊断和治疗上应特别注意老年患者对疼痛反应迟钝, 而易误诊为肠梗阻[3], 应慎重。

对于消化道穿孔病例, 依据详细病史, 认真体检和积极的腹部X线透视一般均可获得正确诊断, 诊断率提高的关键在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程度, 但X线阴性结果的患者, 如果直接否认本病, 极易造成误诊, 延误治疗。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而X线检查阴性患者需进一步借助CT、B超, 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以提高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率, 使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得到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 减少其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统计近2年起病6h内前来就诊的最后经手术确诊为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 回顾分析早期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诊的手段及时间, 积累早期消化道溃疡诊断的经验。结果96例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 急诊X线确诊膈下游离气体68例, CT进一步检查确诊13例, 准确率高于X线, B超检查12例发现腹腔积液, 余3例患者临床观察2h~4h后, 再行X线检查均见膈下游离气体。结论消化道溃疡穿孔早期诊断首先是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必须充分意识到本病的存在, 典型的穿孔经X线诊断一般及时而准确, 但不典型临床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不能明确诊断的腹痛或X线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本病的, 可行CT、B超进一步检查, 必要时动态X线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 早期诊断, 提高治愈率, 降低感染率、病死率。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穿孔,早期诊断,急腹症

参考文献

[1]胡军.胃十二指肠溃疡性穿孔的早期CT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0, 15 (4) :254-256.

[2]王荣朝.鼻导管注气对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J].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6, 16 (6) :1117.

[3]仲崇威, 王仕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误诊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4 (2) :194.

[4]邢开宇, 赵红梅, 刘丽, 等.超声在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13 (2) :127-128.

溃疡穿孔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单纯胃溃疡穿孔患者34例, 其中男19例, 女15例, 年龄31岁~69岁, 平均年龄52.4岁。所有患者穿孔时间均小于8 h, 全身情况较好。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7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17例患者行溃疡切除修补术, 同时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手术之前, 对患者置胃管、输液、禁食、抗感染等治疗。患者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正中切口, 对腹腔进行仔细探查, 穿孔的位置要根据患者胃内渗出液、炎性反应、胃内容物等来确定。将腹腔胃内渗出液和胃内容物吸尽, 将胃内残留液用胃管排空, 穿孔口要用干纱布压迫, 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胃壁全层的缝扎在距孔边缘2 cm周围的地方进行, 溃疡组织的切除在穿孔边缘1 cm周围进行。标本送病理检查, 然后用细线于穿孔处沿胃纵轴间断缝合修补, 覆盖网膜然后打结。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 以及放置引流, 引流管在术后4 d~5 d后拔除。同时, 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治疗, 治疗时间为8周, 每天口服3次, 每次于餐前30 min吞服, 剂量为奥美拉唑20 mg, 硫糖铝0.8 g。对照组17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同时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治疗, 治疗时间也为8周, 每天口服3次, 每次于餐前30 min吞服, 剂量为奥美拉唑20 mg, 硫糖铝0.8 g。治疗疗程结束, 对2组患者胃黏膜活组织进行经胃镜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查。

1.3 疗效判定

治愈:经过治疗, 患者食欲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下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有效:经过治疗, 患者胃酸分泌接近正常、临床症状减轻;无效: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治愈加有效为总有效。

2 结果

2 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 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本文对胃溃疡穿孔行溃疡切除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2组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对胃溃疡穿孔的治疗到底是行治愈性手术还是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存在分歧, 其主要争论的焦点是单纯穿孔修补术后, 有超过1/2的患者溃疡复发, 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需要行治愈性手术[1]。而国外很多报道称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过后, 高达60%以上的患者都会复发, 其中40%的患者需要行治愈性手术。在我国, 相关资料显示, 急诊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所占的比例也非常高, 大约为47%~78%[2]。因此, 很多专家均不主张行单纯修补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 溃疡切除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相比较, 前者没有后者彻底, 但是应用药物联合治疗后, 弥补了这项不足, 提高了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本组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其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 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通过使胃酸分泌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失去活性, 抑制胃酸[3]。它对幽门螺杆菌也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有力弥补了溃疡切除修补术的不足。因此, 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奥美拉唑辅助治疗弥补了修补术的不足, 避免了胃大部切除术操作复杂、损伤大的缺点, 同时还能取得同等的治疗效果。胃溃疡穿孔行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 效果显著, 病情恢复快, 手术简单,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永坚.胃溃疡穿孔行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4) :149-150.

[2]王朝荣.胃溃疡急性穿孔局灶性切除联合药物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3 (12) :35-36.

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护理 篇8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 我院收集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共计96例。对这些病人实施修补术, 术后无1例死亡, 90例病人治愈, 有6例病人出现并发症, 经诊治后均治愈。96例病人中, 病史最短4年, 最长34年, 发病时间均在12小时内。96例病人中其中男性病人有66例, 女性病人有30例, 病人的平均年龄为 (48.98±5.89) 岁。

二、护理

(一) 患者的心理护理

消化道溃疡穿孔常突然发病, 病情发展迅速、严重, 且疼痛剧烈, 加之患者对住院环境陌生, 对手术和疾病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体贴关心患者, 态度要和蔼, 多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 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 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疾病。

(二) 术后患者护理

术后患者回病房, 护士对氧气管、腹腔引流管、输液管和胃管进行妥善固定。硬膜外麻醉患者应平卧6小时, 全麻患者未清醒, 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6小时重点监测血压, 平稳后取半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3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1次后改为每小时测量1次。4~6小时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测1次, 同时观测体温变化。

(三) 胃肠减压的护理

护士向患者和陪护人员解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 避免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拔胃管, 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观察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保持胃管通畅, 做好记录。胃管留置期间每天给予病人雾化吸入2次, 防止痰液堵塞, 定时拍背和口腔清理, 预防口腔感染, 做好口腔护理。

(四)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医护人员需固定好腹腔引流管, 避免牵拉、受压、扭曲、打折, 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24小时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 术后引流液的量应≤50ml, 淡红色, 为术中冲洗液。引流不畅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定时更换引流袋, 便于观察引流过程是否有感染。

(五) 饮食的护理

胃管拔出后可让病人试饮少量的温水, 第二天可以提供给病人全流食, 第一次50毫升~80毫升, 胃肠道无胀气、无饱胀不适等, 可过渡到100毫升~150毫升逐渐增量。每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每天4~5餐, 切忌暴饮暴食, 注意避免进食引起胃部发生胀气的食物。

(六)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护理人员要实时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变化。切口感染: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感染, 正常情况下, 术后3天至5天病人切口疼痛会逐渐减轻, 体温应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病人体温出现升高不退, 切口不愈合、出现疼痛, 可能存在感染。护士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每天定时为病人切口处换药。术后梗阻:包括吻合口梗阻、输入袢梗阻和输出袢梗阻。临床表现是病人拔出胃管后, 发生呕吐, 呕吐物内含有胆汁, 治疗吻合口梗阻可以通过输液、禁食的保守治疗来逐渐减缓症状并治愈。倾倒综合征:餐后高渗性食物过快地进入胃肠道, 导致细胞外液大量渗入肠腔, 患者表现出心悸、出汗、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过性血压下降。临床上我们让患者少食多餐, 避免过甜、过咸的饮食, 鼓励患者多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食物, 告诫患者进餐后不要立即运动。

(七) 健康指导

医护人员要让患者了解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疾病知识, 指导患者规律进餐, 补充营养物质, 忌食刺激性的食物, 不吸烟、不喝酒。术后3个月内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 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出院后遵照医嘱坚持服药。手术后3个月后要进行胃镜检查了解溃疡愈合的情况。

综上所述, 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 我院医护人员运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 对收治的96例病人实施责任制护理, 术后无1例病人死亡, 90例病人治愈, 96例病人中共有6例病人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病人经诊治后均治愈。上消化道穿孔术后, 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陈文.老年人消化道穿孔39例治疗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 2011, 3 (6) :180-181.

[2]薛富善, 袁风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57-658.

溃疡穿孔 篇9

【關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急性穿孔;胃穿孔;胃溃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67-02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于我院近三年内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5例进行临床检验,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发病机理,为治疗提供依据。75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最大患者为78岁,年龄最小患者为9岁,平均年龄为33岁。

1.2 病因病理 溃疡穿孔是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逐渐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的结果。绝大多数的穿孔只有一处,多为幽门附近的胃或十二指肠前壁穿孔,穿孔直径一般都在0.5厘米左右。位于后壁的溃疡,在侵蚀到浆膜层前,多已与邻近器官发生愈着,形成慢性穿透性溃疡,因而很少出现急性穿孔。急性穿孔后,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胃十二指肠消化液及食物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化学性腹膜炎。约经6-8小时后,由于病原菌滋长,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多见。

1.3 临床表现 多有较长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在穿孔前常自觉溃疡症状加重;但是有少数人溃疡发生的很突然,并没有溃疡病史。一般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暴食暴饮、情绪过激、疲劳过度都会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后,腹痛强烈,如同刀割,从上腹开始蔓延,很快扩散到全腹。有时,消化液可沿升结肠旁沟向下流至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痛。从而引发病人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出冷汗、脉博细速等休克症状。与原来的胃痛的性质和程度不一样,病人往往非常清楚地记得这次剧痛突发的明确时间。伴随腹痛,常有恶心,呕吐。数小时后,由腹膜大量渗出液将消化液稀释,腹痛可稍减轻。再往后,繁殖了很多病原菌,发展成腹膜炎,溃疡症状更加严重。做身体检查时,病人表情痛苦。取平卧姿态,不敢翻动,也不敢深呼吸。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仍以上腹最明显,有时右下腹也相当明显,有十分明显的腹肌紧张,甚至如“木板样”强直;肠鸣音一开始即消失。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胃肠道的空气可进入腹腔,产生气腹。在站立或半卧位时,气体上升,积存于膈下。因此,沿胸壁自上而下地进行叩诊时,约有75%病人可发现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在站立位作X线检查,约有80%病人,可在膈下见到半月形的游离气体影,对诊断帮助很大。此外,还有发热、脉率增速、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征象,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到了晚期或穿孔较大者,可出现腹胀、肠麻痹。腹腔积液超过500ml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血症。

2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过去的溃疡病史和这次发作经过(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很快扩散到全腹,并有轻度休克症状,检查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特别是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以及X光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即能确定诊断。必要时,可行腹腔穿刺。在少数情况下,还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2.1 急性胰腺炎 相似之处为:突然发生的上腹剧烈疼痛,伴有呕吐,也有早期腹膜刺激征。但急性腹腺炎疼痛偏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早期腹膜刺激征一般不明显。发病前常有高脂肪暴餐史,检查时没有气腹征,且血清淀粉酶测定超过500索氏单位。

2.2 急性阑尾炎 胃十二指肠穿孔时,内容物可沿升肠旁沟流到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可下阑尾炎相混淆。但急性阑尾炎一般症状没有溃疡穿孔那么严重,起病时疼痛可为阵发性、逐渐加重,不伴有症状,也没有气腹征。

3 临床治疗

根据具体病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3.1 非手术治疗 适应征是:症状轻、一般情况好的单纯性空腹较小穿孔。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变等并发症者则不适宜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胃肠减压和针刺为主,配合输液和全身给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等综合措施。针刺是取上脘、中脘、梁门、足三里,用强刺激手法,有针感后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每15分钟捻转刺激一次,也可用电刺激。经以上治疗1-2天,如腹痛明显减轻,腹壁压痛、腹肌紧张开始局限于上腹部,肠鸣音恢复或有排气、排便,说明治疗有效。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如治疗6-8小时后,症状、体征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者,应立即改用手术治疗。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共78例。患者年龄在25~66岁之间, 其中男性患者共41例, 女性患者共37例, 有溃疡史的患者躬共有28例。其中胃溃疡穿孔共21例, 十二指肠溃疡性穿孔共57例。其中餐后穿孔的有42例, 单纯空腹穿孔的有36例。患者发生穿孔到开展手术治疗的时间约为4~9 h。患者就诊时一般临床症状为腹部剧烈疼痛, 肠鸣音消失等。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为腹腔镜组, 共42例, 一组为开腹组共36例。两组患者在病症类型、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上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保持仰卧体位, 静脉复合麻醉。在肚脐下端作10 mm的腹腔镜切口, 控制人工气腹压力保持在12 mmHg左右, 小心置入腹腔镜。同时在锁骨下缘作5~10 mm的切口, 置入操作器械。将腹腔中的净积液及食物残渣清理干净, 并用生理盐水清洁腹腔后。根据腹腔镜所提供的视野, 首先对腹腔环境进行勘察, 若出现组织粘连情况要先将组织分离, 勘察穿孔部位。然后利用持针器用可吸收线在穿孔边缘约8~10 mm缝合修补穿孔处, 并且将周围网膜覆盖在穿孔溃疡部位, 以固定创口。缝合后再次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灌洗。在穿孔部位下方置引流管, 帮助患者引流。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留意患者的心电情况, 同时在清理腹腔溢出物时要抽取一部分做细菌培养和病理检查。手术后给予患者服用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要先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消毒清理, 然后再进行手术, 用可吸收缝合线对穿孔部位进行缝合修补。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需要服用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 影响手术切口恢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均无出现死亡病例, 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分别出现2例和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再次穿孔、出血和溃疡恶变等需要进行做根治性的切除术治疗, 发生率分别为4.8%和8.3%。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后的镇痛剂使用剂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和出血量。具体情况见表1。

根据两组患者手术后数据可以看出, 通过采用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成功均在90%以上。对于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镇痛剂剂量均要高于腹腔组患者 (P<0.01) , 且切口的感染率分别是21.4%和33.3%, 开腹组明显要高于腹腔中。

3 讨论

目前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切除根治性治疗, 该方法主要用于溃疡再次复发或是穿孔较为严重病例;另一种方法为修补术, 对于穿孔部位进行缝合修补。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利用腹腔镜进行消化道穿孔部位的修补无论在手术时间, 手术的出血量、术后的切口感染、胃肠道功能恢复等均有明显优势。这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切口小, 且暴露的组织面积明显较开腹组的要小。这将大大提高患者在手术后的预后情况。随着腹腔镜的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腹腔镜的切口小、创伤面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手术中的应用将日渐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民华.腹腔镜手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8) :451-452.

上一篇:国际性港口城市下一篇:成本原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