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反思

2024-05-18

规划反思(精选11篇)

规划反思 篇1

1 作为公共空间的街道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作为主要公共空间的街道及其两边的人行道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器官。街道是最早形成人对于陌生城市印象的空间。如果街道看起来充满趣味性,那么城市也会显得有趣;要是街道看上去很沉闷,那么城市也是沉闷的[1]。克里夫·芒福汀对街道下了定义,“街道指的是在两列相邻建筑之间的闭合的、三维的表面”。但事实上,与街道一同被提及的不仅仅是两列相邻的建筑,同等重要的还有与之相衬的街区。街区指的是街道与街道之间围合的区域,如果鸟瞰城市,可以清晰的看到街道与街区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平面肌理。在B·鲁道夫斯基《人的街道》一书中提到:“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也不可能同周围的环境分开。”街道和街区密不可分,街道的行人来自于街区,也经由街道穿梭于不同的街区。街道作为公共空间使他们在这里交换信息,获得友谊。与日常相关的街道应该更加强调与街区间的互动,更加强调关注人及其在街道中的活动。

2 理想街道的必要条件

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街道,它们的长度、形式、风格各不相同,但其中许多具有一个相同点——都能作为理想的公共空间获得人们的认可。理想的街道通常具有以下品质:1)理想的街道应当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形成。它要具有促进人们友谊发展和互动交流的作用。一个理想的街道应该具有多样化的包容性,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人们都能参与到街道的生活中。街道作为一个场所,将人们汇聚在一起,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可能,为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2)理想街道在物理环境上应该是舒适而安全的。无论是巴塞罗那的流浪者大街还是里士满的纪念碑大街,林荫道都是不可缺少的街道元素,因为在炎炎夏日能够提供更多清凉和更多遮蔽,置身其中的人们能够体会更多的愉悦感。人身安全也是评判街道是否理想的基本指标。3)理想的街道会鼓励大众的共同参与。在舒适和安全的街道里,人们有些会主动停下脚步来相互交谈,有些也会选择坐下来四处观看,成为街道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街道有时还会承担盛会、游行等功能,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街道活动,是否能积极地鼓励和带动人们参与其中,这成为评判是否为理想街道的一个品质,这种品质与街道的具体设计相关,也和长期以来街道形成的氛围密不可分。4)能够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才称得上理想的街道。这种品质最直接的表现是:人们对于理想的街道总能产生持续而深刻的美好印象,同时也乐于为之宣传。当向朋友介绍一座城市的时候,人们会推荐自己喜爱的街道让朋友一起游历,体会那种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街道生活。每个人的经历和情趣不同,在面对最喜爱街道的选择上有时会有偏颇,但理想的街道总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首肯。

3 步行、安全、交往——三个角度对于中国的街道提出质疑

3.1 步行是街道中重要的交通方式

步行之所以成为街道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不是偶然的,步行有着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优点。街道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观察他人和环境。出色的街道通常是既能沿途驱车又可以步行其中的公共场所,但步行是这里的主流和生动所在。

适当的步速范围是街道能够提供安全而闲适漫步环境的重要指标,人行道应该能容纳不同步速,但最关键的是要能满足悠闲溜达的步速,不显拥挤,也不会使人们感到孤独。

我们来看看今天中国大地上常见的两种与步行初衷相悖的情况:1)过于拥挤的人群。这种情况多见于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经营的步行街。2)不宜步行街道。与步行商业街的“以顾客为先导”刚好相反,这种市政一条街道是以步行以外的交通方式为先导的,准确来讲是以汽车优先,全国各地的街、景观大道都是这种街道的典型。这些街道的规划设计中不会考虑行人的因素,因为其本身就是基于对交通导向的规划,车先人后,不考虑人的感受,充分暴露对汽车文明的无限崇拜。

3.2 安全的两个层面

安全涉及两个层次,首先是使用安全,表现在使行人避开机动车的方面。路沿石和人行道的设置是处理该问题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合适间距的树木种植、停车位的分隔通常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安全的另一个层面涉及安全威胁,任何一个街道都不能避免会有不良分子混入其中,人们往往对这些发生在街道的个别案件提心吊胆。这个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也不同,对于儿童而言,安全威胁相较于其他阶段更为紧迫。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认为街道是不安全的地方,有坏人,孩子在街道上玩耍会“学坏”“被欺负”,甚至被拐走。于是解决孩子安全问题的方法就是把他们拽离街道,对他们进行完整的监控,具体做法就是带他们到专属游乐的场地,比如公园、游乐园等等。但这样做真的能解决问题么,事实上,更多的青少年犯罪和儿童诱拐事件恰恰发生在人们常常以为安全的公园和庭院里,而不是街道上。

理想街道的一个重要品质是能为人们提供安全,这与其能够有效发挥监视作用有关。理想的街道中人们关系融洽,对于自己所处的街道负有责任感,也切身融入到街道生活中去,并乐于观察周围的情况和变化。这样,大家对于街道就是一双双“安全眼”,最大限度确保了其中活动人群的安全。

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安全眼”很难生效,大家往往“观望”胜于“参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保证安全不是自己能发挥作用的事情。这与中国公民长期以来倾向于服从权威,没有民主意识,把自身的安全全系于110,轻视公众力量有关。但这也造成街道不能发挥应有的监视作用,使人在街道里感觉更不安全,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还想当然的认为疏散可以解决安全威胁这个问题,但事实上,人员越分散,犯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3.3 交往对于城市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在中国我们看到太多特设的创造商业GDP的步行街,看到太多提及忧心忡忡的危险街道,看到太多正在以“整治”之名屠杀了活力的旧街老巷,更多的街道呈现出的是不宜步行、担心安全、拒绝交往的状态,城市街道是城市最富有生命力的器官,但在中国,触目所及的是对于这种生命力的视而不见和灭杀。对于街道我们长期形成的认识中存在以下误区:

1)对于汽车工业的崇拜使得对步行者的关怀程度不足。2)对于自己在公共安全中的责任感缺失,以为不安全来自于缺少管制和存在旧街道。3)对于整齐划一生活的向往使人们对于“乱糟糟”的交往形式自然排斥。

4 “霍华德体系规划”与“雅各布思想”的优胜劣汰

从中国街道出现的问题反思现在的中国城市发展思想,不难看出其实街道问题反映的是发生在城市规划思想中的问题:雅各布思想中的开放性不被接纳是因为我们仍处于霍华德的乌托邦时代。这不难理解,今日盛行的城市规划理论正是建立在霍华德花园城市的理论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无论人们意识到与否,城市的本质属性其实就是“多样性”和“高密度”,这种看似混乱的状况实际上正是城市相对于乡村和小城镇的优势所在,多样性为城市生活的精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一观点会随着人们对城市的更多了解而逐渐认识到。

当人们对于城市的理解逐渐深入,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将促成新的社会需求出现和意识观念的改变。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境况出现。198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我的城市构想”座谈会上,人们提出了街道建设的三项基本目标:能安心居住的街道;有美好生活的街道;被看作自己故乡的街道。这三项基本目标均旨在建立以人为本,塑造街道生活环境。而且很多国家在这一方面已经有所行动,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就从一个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变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展望未来的趋势,舒适、健康、新鲜空气和户外生活会成为更多人更关注的内容,那么,我们作为城市生活的预想者和规划师,打破书本理论上固有思维,寻找更适合未来发展的新思想则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25-26.

[2][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9.

[3][美]阿兰.B.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王又佳,金秋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8.

[4][美]唐纳德.沃特森.城市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丹]扬.盖尔.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9.

[6]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0:38.

[7][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王兵,戚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

规划反思 篇2

10月31日在我校凤凰校区开展了三年内新教师评优课活动,作为一名刚踏入教育行业的新人,我有幸前往听课,收获很多。本次评比教学内容是技巧第一课时,采用的是“同课异构”形式,借班上课。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一群师兄弟一直在边听边讨论,再结合专家的点评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也有了一些感受,发现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别人好的地方吸收过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好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引以为戒。

通过这五节课的观摩,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植材小学陆栋老师上的那个课。陆栋老师的开场就非常好,在从4路纵队变成4列横队时,陆老师是从侧门跑向正面,很干脆利落的立正在学生面前,很有精气神。然后带学生进行蛇形慢跑,老师的带领加深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虽然在某些细小的地方有一点点瑕疵,但就整体而言还是非常好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整节课的思路非常的清晰,教学内容也很合理,课堂的氛围也很活跃。还有其他几位老师的课也非常好,濮院小学的孙慧老师运用情景导入,让同学们想象自己是一个大熊猫,然后学习本领,又加入了游戏环节,使整节课的课堂氛围相当好;屠甸小学的陈超老师可能是准备不够充分,教学目标有点偏离,课堂的教学氛围也比较沉闷;城北小学的陈亚媛老师,陈老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音乐的运用,让孩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情操。老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做灵活多样的热身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还安排了许多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教学内容跟第一位老师一样,也有点离题;徐征强老师也运用了情景教法,创设情景小蚂蚁航海,让学生掌握各种划船的本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体的感觉也是很不错的。

听课结束以后我们又开了个小会,由评委老师对这几堂课做一个系统的分析,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新教师来说弥足珍贵,原先很多不懂的地方也豁然开朗了,也明白了以后应该怎样上课,怎样上一节好课。

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好基本功,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在练好基本功的情况下,要加强我们上课的执教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多运用灵活机动的语言,学会观察尽量抓住课堂中的每一个“变化”,不要让上课成为走教案;三是多学习一些器材的开发利用,尽量采用场地内已有的资源进行教学,还有就是让我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好好的研读我们的教材,吃透并掌握它。

通过此次学习,不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而且充实了我们新教师贫乏的课堂教学经验,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克服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做到精简多练,学生积极参与与交流,达成教学目标。

三年规划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教师这一个行业的新人来说,我的心情是即欢喜又担忧,喜的是我成为了一名人名教师,我将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忧的是作为一个新人来说,肯定会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需要有待改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不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自己在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因此制定好新教师个人三年成长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三年里,我的目标是完成好角色的转变,从一个懵懂无知的新教师转变成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打好基本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一年:适应环境,角色转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们,还没有很好的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这么一个过程,在教育教学能力上肯定会有所不足,要虚心的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请教,顺利的完成这一个过渡期。

第二年:努力学习,站稳讲台。在这一年里我会不断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练习,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争取站稳讲台。

第三年:创建特色。在这一年里我会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反思 篇3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发展

就小城镇而言,其特点是区域小、人口少;商业、金融、行政、居住、生产等区域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空间的混合,不协调的发展彼彼皆是,要改变其现状是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旧城区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单从交通方面说,就显而易见,停车位数量不足,街道狭窄,不能适应现时机动车保有量的发展,大规模单行线或步行街显然也起不到作用,其可实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种矛盾,城镇自然就不断向外扩张或另建新城。这种情况下,与基本农田政策及大规模动迁就形成了摆在眼前的尖锐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选址,相当难以协调。

就拿经济较为发达的佛山市顺德区府所在地大良街道来说,旧城区的改造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已达到很难再变的境地,于是发展新城区(德胜新区)及东区、南区。就拿东区来说,它作为一个新区,主要依附于旧城区边缘作为商住区为主来发展。由于时代及社会的局限性,至今已基本成形的东区板块,出现的问题就较为鲜明突出,道路基本棋盘式布局,纵横间距20。米左右,二条连接外围干道而横穿城市的六十米干道平行布置相距也就几百米,显然不当。路口太多、交通事故频繁,区间内新分割形成的土地板块也小。局限了居住区的发展模式,出现的是单调的布局形式,周边一圈住宅、地面商铺、中间围蔽着公共绿地这种俗称“包饺子”形成。住宅的朝向,日照间距一般不能全部满足规范强制性的要求,区间内的无障碍设施无法通达,这种均是与当地的经济、文明发展程度不协调。

虽然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但在现阶段发展却有其存在的因由:其一,它适应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新城的认同感。其二,它适应区域开发规模。地块小了,发展投资成本就低,周期短,见效就快,适合社会资金的流通运作。其三,小规模的居住小区适合小城镇的人文心理特点,易于管理。其四,沿街店铺的建设,适合小城镇人口不多的商业发展。

但其不足之处更为难以协调:其一,交通问题。路口过多,若设交通信号灯显然不实际,二百米一处,大大地影响其通行能力,不设则主次道不分,事故频繁。其二,住宅的舒适性不易满足。大量的临街住宅,噪声是难以控制到令其达标的,空气质量也不好。面向城市道路,其光污染也难以控制。其三,形成有路就有铺这种格局,令商业发展分散,以小商业为主,经常会占道经营,更有些地方因为其地点所限,人流量不足,营商环境差,造成根本无法开业。沿街设铺的做法更大的弊端还在于减缓车辆的通行,诱导人们乱停乱放,扰乱交通秩序。

综上所述,在规划理念上来看,它并未显现出居住区的概念,充其量体现到小区级,甚至可以说是组团级的居住空间设计。这种模式,无论在旧城区还是新区都是一样。由于这种规划理念的延续,我们不难看到未来的城市格局只是从规模上改变了,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我们居住的城市的发展路向。一个新区的开发只是在旧有基础上的复制或将其稍作修改,而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从新的城市形象上去考虑。哪么这座城市将变得毫无生命力和体现不到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我个人认为,新区的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区域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应与居住区分离,建筑应向高层发展,尽量腾出土地来兴建公共绿地,作为区域间的分隔和城市生态的“绿肺”这不仅减少了干扰,还为区域的发展铺平道路。每个功能区域的发展必须都留有余地,这样就会避免新城的重复建设,社会资源达不到共享而造成耗费,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减少其运作的成本。有了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就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市民出行方便了了就会减少自购交通工具的需求,既环保又节能,而且对城市的交通运输安全也是极有好处的。不用强制性地去限摩、禁摩,用好的城市规划及管理去逐渐改变人们对交通的传统意识,这样做更人性化,更体现出现代城市的文明。

基于经济的发展及珠三角城市圈的形成,作为轻工业生产基地的顺德中心组团更应在规划上体现出自己的区域地位及发展方向,应该放弃原有的规划模式,打造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城市。更应以其区域定位作为指导思想,把城市建设的更适应经济的发展,应有时代的前瞻性,展望不久的将来在新的中心城区体现出区域的特性。

居住区的建设必须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必须满足国有有关居住建筑的强制性规定。第二,在满足日照的基础上,多考虑区域内各部位的气候环境,即要做必要的风候计算。第三,充分利用规划手段对居住区的噪声进行控制,使其噪声降到有可能的最低。第四,充分考虑居民出行的便捷,充分利用市内公交及城际快速交通,减少出行不必要的迂四。尽量使其简捷快速,这更有利于舒缓区域内的交通压力。第五,合理地布置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连锁便利店及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这种模式可借鉴香港的“sEVEN ELEVEN”模式,其经营模式及社会的认同度均值得借鉴;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型商业设施,使其向良性方向发展。第六,增加道路绿化及公共绿地的建设,配套合理的公园及供市民健身、休憩设施。第七,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较多,应使其有可供公共活动的场所,引导一些残疾人参与公共活动,这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城市的功能离不开人的生老病死及人口的流动。建设好一个城市才能令市民对城市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有“城市是我家”的公民共有意识,大家一起去关心它的建设,出谋献策,这样的城市建设才能有其生命力。

作为轻工业生产基地,就会存在大量的工业区及工业建筑,目前工业区的规划布置十分分散,多依附在城镇边缘,甚至有些建筑仍然存在城镇中心区内,这对城市的发展及工业的发展都是大大不利的。首先空气、水源、噪声的污染就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存在的原因可归咎于以下两方面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动迁成本太高及因工人生活较为便利而怠于改变。因此要对这些工厂进行动迁就必然带来巨大的成本,这方面只有政府痛下决心才能做到。但在这之前作为规划就应事先给它们留有空间,合理地布置安排其生产生活问题,譬如现时流行的员工村就是较好的做法,再增加工业区连接商业、居住区的公共交通,就可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的问题,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因此规划工作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的。规划方案不可能准确地预计,必须随着城镇的发展因素的变化而加以修改或补充。

规划反思 篇4

2008年以来, 全国多于60%的城市均发生过城市内涝, 内涝灾害次数3次及以上的城市已超过150个, 其主要分布于东南及北部沿海地区[1]。我国的城市内涝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规律性, 大都集中在5月~9月之间的强降雨时节, 发生的地点也具有特殊的选择性, 比如城市的立交桥、地下车库等低洼处;另外, 城市基础设施各系统间依赖程度很高, 内涝形成后, 其他的城市系统就会受到连带影响, 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2]。

国外专家如威廉·M·马什、凯文·林奇、麦克哈格、乔纳森·帕金森、奥尔·马克以及斯鲁巴登等对防治城市内涝做出多项研究, 主要从城市排水设计、城市雨水利用及技术手段等为切入点进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主要从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气象学与城市防灾等方面展开研究。纵观国内外城市规划界, 其对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反思城市内涝成因, 力求从城市规划角度探寻防治城市内涝的策略。

2 内涝成因及城市规划反思

城市内涝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的偶发与城市地形复杂地区的排水不畅, 本章以城市规划的编制为出发点, 剖析其对于城市内涝产生的不足。

2.1 城市规划理念

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最多关注于城市的经济效益, “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根深蒂固, 而对于城市的复杂空间和城市安全的重视度不足, 很少会全面的考虑城市内涝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每当城市内涝灾害形成, “地上”的光鲜被冲蚀殆尽时, 又仅从排水系统设计等方面去解决表面问题, 忽视掉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规划与建设。

2.2 城市开发规模与速度

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侵蚀了自然排水系统, 占用行洪河道, 城市中河流、湖泊等水系大量减少, 导致城市自然排水困难;同时城市下垫面的改变扩大了城市地面的不透水面积, 增大了地表径流系数同时减弱了地表截流, 减少了雨水下渗量及汇流时间。另一方面,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与利用, 损坏了土地上原有的植被覆盖, 同时又往往会轻视防洪工程的配套建设, 致使城市涝灾频发。

2.3 城市规划编制过程

首先,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考虑不足。城市总体规划主要解决城市总体布局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 忽视了城市建设中所带来的水系统与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在城市防灾规划体系中, 也并未涉及到城市防涝的具体内容;另外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仅仅是从城市防洪角度出发, 确定标准、拟定方案、估算投资, 甚至在详细规划编制中也只是编写防洪排涝工程项目书等, 对于城市防涝缺少理性和深入的思考。

其次, 规划编制中忽视了雨水控制利用。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GBJ 14-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对于雨水控制、调蓄与利用没有明确的要求与内容, 造成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重排轻蓄”, 忽视了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

再次, 城市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缺乏协调。城市排涝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只考虑提高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以减缓城市内涝形成, 忽略其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 且此方式耗资大而效果差。典型如南京市, 城市排涝规划与竖向规划缺乏协调, 很多广场、公园标高高于周边, 持续降雨发生后导致地面积水排向周边低洼道路, 城市内涝加重。

2.4 排水系统规划

首先, 城市排水规划标准低。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GBJ 14-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定: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时, 如果不是特定地区或者特定工程, 重现期一般为5年以下, 所以当城市遭遇50年~100年的暴雨情况时, 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3]。另外, 我国城市建设一直对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视不够, 导致城市排水设施及排水管网布置的“偷工减料”, 许多城市出现下游管道管径小于合理值的现象[2]。

其次, 城市雨水系统理论滞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采用推理公式的计算方法在小区域内精度较高, 但对大面积的雨水系统精度偏低;其中沿用的空隙利用折减系数修正暴雨强度来设计管道规模, 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按最大径流量推理设计管径方式, 国内的管网设计的抗洪能力明显低于国外。

再次, 暴雨强度公式有很大局限。我国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立, 近30年来少有修正, 而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水循环加速, 我国的城市暴雨公式所使用的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 规划编制时是否沿用缺乏科学论证。

2.5 规划管理缺乏

城市规划管理忽视排水系统的维护, 导致某些管道排水不力而形成城市内涝。在使用排水管道时, 城市垃圾随意流入城市雨水管道, 造成管道部分堵塞, 降低管道排水能力;另外在维护排水管道时, 许多管网被破坏, 旧管网改造又出现各种管网错误连接, 雨污水管混接。

3 城市规划防治内涝策略

3.1 规划理念变革

3.1.1 弹性规划理念

在编制城市规划时, 注重城市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的协调, 重点对人口规模预测、城市各类用地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提议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论述。这是一种动态规划模式, 对合理规模预测及制定城市发展政策等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可调性, 当某些突发事件对城市系统造成损害时, 应依然能够保持城市系统整体的稳定性[4]。

3.1.2 生态规划理念

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 运用生态规划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统筹安排城市土地及空间的使用, 并明确本次总体规划对下位规划编制的要求, 保证将生态理念逐级落实至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中。

3.2 城市规划优化

3.2.1 城市用地布局优化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首先应对城市用地现状条件细致勘察, 充分尊重现状自然环境, 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其次, 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用地, 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土地有效利用方式,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注重土地空间的混合利用, 引导城市土地资源分配与城市空间建设合理布局。再次, 强调生态城市理念, 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城市天然水系, 减缓城市因快速建设而导致其自身自然承载力的衰退, 保证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安全发展。

3.2.2 道路与竖向设计优化

在规划建设中尽量避免道路凹地, 有条件下不采用下凹式立交桥、敞口式地下通道, 并改造现有此类工程;同时将现状非生态路面转变为生态路面结构, 城市路面建设尽可能选用透水材料。同时在编制城市道路竖向设计时, 道路标高应高于两侧绿地的设计标高, 使道路坡向呈自然水流方向;在城市不同地区实行竖向分区控制标准, 合理确定雨水自排区和引导区, 另外在内涝多发地区, 设计竖向时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 以利于排洪调蓄。

3.2.3 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借鉴国内外经典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经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应“地上、地下”并重。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要根据地形条件, 在对城市现状排水系统的整体把握与全面梳理后, 研究规划城市排水管网的规模和布局。

3.2.4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生态建设是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 应保证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的整体化和生态化建设。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借鉴“生态规划”和“反规划”理论, 采用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导向的城市发展方式, 构建以城市绿地等渗水地面和水系等城市生态空间, 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滞留排水功能。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城市天然水系的保护与利用, 避免胡乱占用天然的城市水系。

3.2.5 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

在总体规划阶段, 编制城市河道规划, 落实城市河湖集中蓄滞洪区并规划建立雨水调节系统, 以增加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其手段是在雨水径流洪峰期将其滞留储存, 以降低管网的排水压力;分区规划中编制分区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 并在控规及修规中落实各区内集中与分散雨水调蓄、入渗设施。

在城市开发建设时, 引入LID理念,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采用多种分散的源头控制措施, 形成有效的城市人工与自然水系统相融合的排水系统, 维持城市开发区的水文特征与其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相近[5], 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用地, 尽量延续城市原有水系的生态空间, 同时多采用透水地面, 增强城市排涝能力。

3.2.6 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不同地区水文特性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我国的气候变化周期一般为10年~12年;但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无常导致城市气候变化出现异常, 在城市中短历时强降雨的现象频发, 所以应在5年~10年期间调研收集新的资料, 同时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3.3 规划管理完善

在城市规划编制中提出建立防涝管理系统, 运用GIS技术实现管理、定位、搜寻及获取瞬时数据;另外运用GIS系统使其与排水管网内部的传感系统相关, 当城市持续强降雨时, 实时监测排水管网的水压显示异常并进行报警, 以尽早实施防涝措施, 避免城市内涝灾害加重[6]。同时规划中应针对我国城市内涝防治整体无法可依的状态提出建议, 学习国外健全的城市防涝法律体系, 制定城市防涝相关法规, 对城市规划、城市雨水利用、城市排水系统等规划的监督实施及城市内涝形成后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进行强制性规定和可控性引导。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 在剖析引发城市内涝的成因的基础上, 反思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对于城市内涝问题研究的不足, 应对此优化完善。首先从规划理念中融入弹性规划与生态规划理念, 其次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做到各类用地布局优化、改善道路竖向设计和排水设计, 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并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最后完善规划管理, 建立防涝管理系统及制定城市防涝相关法律和规范。

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的现状, 在剖析引发城市内涝成因的基础上, 反思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之处, 并从规划理念、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上入手, 提出了防治城市内涝的城市规划策略。

大学生活反思与规划 篇5

春深夏长,秋收冬藏,岁岁年年,暮暮朝朝,不知不觉,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回顾过去的一年半,似乎觉得自己做的不错的事寥寥无几,而不足之处却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在学习上,似乎实际做到的,总不如规划好的。有些课程的内容到了期末考试时,脑袋里仍是混沌一片,没有一点清晰的脉络。可是,大学里的考试又和以前很不一样。明明对这门课感觉学的很不清不楚的人,却又足以应付考试,拿一个差强人意的分数。在工作方面,大一似乎更多跑腿的工作,零零散散,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总之学长学姐吩咐什么,自己照做就是了。这个学期开始在社团担任秘书长一职,又身兼活动照片拍摄,便开始忙碌许多,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终于了解了当年的学长学姐的艰辛。有时候,和别人在信息上交流时出现理解偏差,往往会导致发送错误的飞信,虽能及时发现,事后总是自责不已。连传达信息都做不好,你还配做秘书长么? 那时,就想退会。但终究不舍得吧,好奇社团在我们手里会变成怎样一番模样?这种期待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力还不至于这么不自信,最终使我只是烦恼了几天,便又打定主意,为彼岸好好干一场!秘书处的工作是零碎繁杂的,经过这半年的锻炼,我觉得自己的耐心和细心程度都有所提高,考虑事情也更全面了。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与会长以及其他的理事会成员有了更多的合作、交流,相信以后的合作会越来越顺利。

对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其实我在大二比大一更迷惘。大一是一心想大学毕业就工作(准备考公务员),早点独立,自己养活自己,不再依赖父母。然而,大二反而开始摇摆不定,一方面是对尽早自立的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对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的向往。毕竟,如果我的学习生涯只停步在本科,多少还是不甘心吧。尤其是我的哥哥对我说:“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当你工作了,你就很难再专心学些什么了。”于是,在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上,摇摆的天平开始微微向继续求学这边倾斜。但是,我真的适合读研吗?这又是我的新疑问。以我现在的学习状态,我真的能够顺利考研吗?

其实,将来太远,谁能预料?我又何必自寻烦恼。无论是什么样的未来,现在,当下,就在我手中的一分一秒,这才是我拥有的,便应该认真对待,片刻组

成永恒。

规划反思 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改革;实践;反思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

2010年,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沪教委职〔2010〕7号)的精神指导下,笔者所在学校申报了上海市《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并于2011年2月获得市教委立项。在四年多的市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改革上花了大量精力。该课程于2015年通过市级精品课程公示,建设成功。本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有效的行动引导上。伴随着教学法的改革必然要有相应的评价改革,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因此笔者和团队在评价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二)评价改革的迫切性——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循环圈

目前多数中职学生存在学业不良和厌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如果依然采用纯知识性评价,给予学生否定性评价,受到伤害的被评价者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回避或抗拒,甚至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消极对抗,教师无力,学生无奈,最终陷入一个评价的消极循环圈。如何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循环圈,让学生进入到评价的积极循环圈,让学生找回自信并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这是笔者和团队一致努力的目标。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从评价理念到具体评价方式都进行了大幅度改革,让评价方式既配合教学模式的改变,又致力于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循环圈,为学生的成长带来正能量。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操作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结合本校特点,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本着知行合一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评价重心从重理论知识转向重情感和能力,并将具体的评价方法定为三点: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在具体操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会比较复杂。例如活动性评价,每一个活动视其难易程度分值不同,在不同班级中,也会根据班级的特点有所调整。又如激励性评价,由于学生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等级标准不同,在评分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下面的操作方法介绍难以做到一应俱全,望理解。

(一)强调过程性评价——以“我的成长档案袋”为载体

以“我的成长档案袋”为载体,敦促与检验学生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建立每个学生自己纵向比较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课程对每个学生的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行动起来。

档案袋评价,是指以档案袋中的过程性资料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笔者在此提出的“成长档案袋”是我校自己开发编写,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系列活动表现、记录、行动尝试、感悟、作品、评价反思等收集起来,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释,系统地反映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体现职业生涯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在“我的成长档案袋”中,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设计了十个相关的能力模块,在“我的成长档案袋”中既有学生作品、作业的展示,也有行动记录、感悟反思等,详见下表(表1)。在“我的成长档案袋”中也加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会从价值观或心灵层面引导学生等(如图1和图2所示)。“我的成长档案袋”评价在整个学生评价中占40%的比重。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做出评分,满分40分。各部分所占比重为,学生自己的评分40%+学生互评得分30%+教师评分30%,最后计算出“我的成长档案袋”得分。从几年的评价实践来看,学生还是能够客观地去做出评价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表1 “我的成长档案袋”部分示例

图1 档案袋中“曾经的我”

图2 档案袋中“有個性化的自我介绍”

(二)重视活动性评价——依托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

以活动体验式为教学模式,在提供学生活泼多样的职业生涯探索活动中,激发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获得认知与能力的双重提升,并在情感上认同规划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在课堂中,配合“活动体验式教学法”,我们设计了多种活动形式完成相应的课堂主题活动。评分标准是依据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对小组和成员进行评分(详见表2的示例)。活动性评价占整个学生评价40%的比重。

依托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从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来说是非常好的。如果一个学生课堂上不做笔记,也不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却通过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将来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确定了今后发展的大方向,带着目标前进,那么我们说他在这门课上就是成功的,依据这个标准,我们就会给予这个学生比较高的评价。

表2 部分主题活动及活动形式示例

(三)开发激励性评价——以课外渗透为渠道

以课外渗透为渠道,激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尊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差异。

“教育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激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激励性评价在整个学生评价中占了20%的比重。

雷佳明,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T12172班的一名普通学生,甚至可以说是个“坏小子”,一个在青春的道路上迷失过方向的男孩。打架,逃课,抽烟,追过女孩,跟老师顶撞,被人欺骗,这样的学生若以传统评价方式来看待的话,显然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差生”。记笔记、写作业、认真听课、遵守纪律……这些他都不能做到。但是他在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过程中,看到“身边的故事”,历届校友中成功创业的学长,非常羡慕,便坚定了将来要创业的想法,要像“吉祥馄饨”的学长一样,将来让自己的特色便利店,在自己的家乡抚州遍地开花。他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外兼职打工,校内参加社团,志愿者活动,并且主动把他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经历与老师分享,与学生分享。

正是在这样的评价背景下,让很多像雷佳明这样所谓的“差生”有机会走进老师的视野,学生的眼中。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成为一条评价途径,学生在不断受到肯定和认可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个评价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充满成长的正能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前,由学生自己先上报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各种等级的比赛、社团活动、技能节活动、走访优秀毕业生、座谈、兼职、义务劳动、志愿者等,任课老师在课代表的协助下从班主任、团委、学生处、专业部等处进行了解与核实,根据具体参与情况给学生打分。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效果

2014年,我们做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生调查问卷,并从结果分析中确认了评价改革的成效。由于在评价中涉及到了40%的活动性评价和40%的成长档案袋评价,这两种评价又主要依托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和教学后的作业、行动反馈,因此评价改革的成效与教法改革密不可分。我们共发放问卷365份,收到有效问卷36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9%。

如图3显示,在采用了“活动体验式教学法”之后,有89.5%的学生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此觉得一般和不喜欢。应当说,学生在肯定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如图4显示,当问到学生是否愿意参加本课程的课堂互动时,仅有14位学生选择了不愿意,另外近96%的学生都愿意参加互动,也正是基于学生对这种课堂互动的接受,才能够将“活动性评价”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占整个学生评价40%的比重。

图3教学法改革的分析

图4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不仅是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是职业生涯意识与能力的获得和提升。由于大多数探索活动都需要小组合作,从图5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小组合作取胜的成就感,学会学生与学生间的分享学习,与不同的人沟通相处,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提升等,而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得到的能力又可以在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到每个选项都有超过200多位学生选择,这种仅凭分数不能体现出来的意识与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图5本课程对学生的吸引点分析

图6本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点分析

从图6中可以看到,在问到学生这门课程的帮助时,我们很欣慰地看到,“给我前进的动力”有42.4%的学生选择,这说明课程发挥了对部分学生的激励功能;“可以指导我的学习生活”有近50%的学生选择,说明课程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是实用的;“价值观念上的影响”这个选项超乎了笔者的想象,虽然在课程教学中,特别希望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但也知道这很难,没有想到的是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这一项,笔者和团队感到由衷地高兴;有53%的学生选择了“行为上的改变”;70%的学生选择了“心灵的成长”。当看到这些数据统计时,笔者看到了评价改革带来的效果。有的时候,多一种方式就是多一批好学生,他们的进步不是分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行为的转变,价值观的调整,心灵的成长。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反思

评价方式的不同可以成就一个学生的成长,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老师,有的时候会感叹教育的无力,但事实上对学生的评價就以无形而有力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尽管多年来,教育者知道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知道不应该以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但是长期形成的传统还是会让很多老师以遵守纪律,完成作业,回答问题,考出好成绩来看待一个学生,并把他(她)纳入不同的等第。

在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笔者和团队对学生评价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改革,围绕着评价能带给学生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个方向,让学生进入到评价的积极循环圈。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证明,这种改革是有很大价值的,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要考虑到学生三个方面的评价,在评价上带给教师的考核难度比改革前要大,老师的工作量加大了。另外有小部分特别内向的学生按照这个评价标准是有点吃亏的,如何更深层次地体现出对学生内在成长的评价等,这些是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EB/OL].http://jpkc.shedu.net/members/Content.aspxd,2010-2-21

[2]刘德恩.体验式生涯教学的初步探索[J].基础教育,2011(1)

[3]刘德恩.通过评价学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实施方案的研究[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2007

[4]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江彬,邱立中.科学认识档案袋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作者简介】

规划反思 篇7

一、区域推进的实践路径

对高中生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人士进行积极探索。嘉兴市以2011年立项的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为引导,积极探索区域推进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四方”协同常态化教育机制

区域性项目的推进,需要建构统一的组织机制,形成常态性联动模式。嘉兴在“生本化原则、开放型组织、区域化运作、全方位服务”的实施理念指引下,建立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生涯规划教育实验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验基地、生涯规划教育家长学校四方合作组织机制,明确教育研究机构、 学校、企业、家庭四方职责,形成常态性联动模式, 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

1.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

这是一个市域性的教学研究机构,在立足于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性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进行顶层设计,厘清课程内涵,整合课程资源,实施课程路径设计,为区域性推进进行前沿性探索和指导。

2.生涯规划教育实验学校

是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的定点学校,担当着生涯规划教育具体问题的研究,在区域内挂牌的有六所。各校在指导中心的策划下,选择生涯规划教育的特色项目进行研究,其中有海盐高级中学“一核三维,两课联动”项目,嘉兴第一中学“多措并举,注重实践”项目,嘉兴南湖高级中学“落实‘成长导师’,推进生涯发展”项目,桐乡高级中学“重视‘五落实’,突显选课指导”项目,等等,为区域推动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研究范例。

3.生涯规划教育体验基地

是校企合作实施教育的一个缩影。由指导中心策划,实验学校负责与相关企业或职业学校达成协议,负责高中生的见习和参观,挂牌为“嘉兴市生涯规划教育体验基地”,为学生进行行业见习和职业体验提供了常态性教学场所。目前区域内初步建立七所生涯规划教育体验基地,对区域内高中学校开放。

4.生涯规划教育家长学校

是家校合力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设立网络点播课堂,举办专题培训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当下职业发展趋势、人才交流过程中的需求态势;指导家长依据生涯规划理论,在了解子女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分析现状;编撰选课、选专业的相关资料,辅助子女进行选课、选专业,将子女的现实学习与未来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方向相连接, 与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合力。

(二)研发“专门性”课程实施体系

“生涯规划”是新创设的课程,缺乏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整体性设计,从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角度来考量,本课程担当着引领性的作用,其课程的整体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1.制定课程实施标准

从三个方面制定课程的实施标准:一是实施过程须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出发,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变革中的行业、职业及其岗位的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了解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二是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教育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将学生的视野由课本、学校延伸到职业、岗位,将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尽早地建立联系,将学习动力来源归结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三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自我认知并作出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初步选择生涯方向,适时进行生涯发展管理,完成生涯起步阶段最佳航线的设计。

2.研发“聚焦型”课程内容

研发区域性《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专门课程,采用聚焦“生涯案例”、实施“各抒己见”、引导“认知明理”、进行“生涯探索”、达成“拓展视野” 等栏目,完成本教程的体例设计。应用聚焦型案例, 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进行思考和实践;以近在身边可亲、可信的案例呈现,感悟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真实可信的实例,提高生涯规划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达成“我的未来我做主”的自信和展望。本课程内容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聚焦案例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与未来生命历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开阔的视野,规划即将面临的学业选择和生涯发展。

3.凸显“二元式”教学模式

一是单列式教学。指有教学主题、教学过程、课堂时数和专任教师,并列入全校整个教学计划之中的教学形式,采用系统传授生涯理论、专题讨论主体参与、角色模拟真切感悟等为特征的教学流程。 此类形式较为普遍。二是渗透式教学。指凭借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意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进行。渗透方式可以体现在学科教材中,融入进专项活动里,贯穿到情景模仿处,可以没有完整的教学流程和可以模仿的教学模式,只是在刹那间的话语点拨和学科教学的瞬间呈现中实现,或在导入语中体现和在结束语中明示。这种形式需要执教者具有较丰富的教学机智。

4.采用“自主化”组织实施

本课程有较多的实践活动设计,要完成这些活动,一般采用“自我组团”“自主选课”“自主选择”等方式实施。一是采用小组走访式组织实施,以小组形式走访企业,进行职业见习活动;二是采用选班走读式组织实施,邀请职业人与在读学生举行互动交流;三是采用海报讲座式组织实施,以专题广告式向学生公布,获得学生的自愿参与。

5.创设教学评价要素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讨论)占25%;活动记录(社会调查、职业见习)占50%;书面材料(生涯规划报告)占25%。

(三)创设“一点三型”研训范式

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必须有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师资运作团队。近两年中,嘉兴创设了“一点三型”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培训范式,即以“创新团队” 为基点,通过“全员通识培训“”活动课型展示“”专项论文研讨”三种类型开展研训,快速培育任职教师, 推动区域内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共同提高。

1.创新团队导航

成立“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团队”,推进区域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化研究。创新团队在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由若干名实验学校的核心成员组成,围绕《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学段的推广研究》总课题,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顶层设计为重任,引领各实验学校明确生涯教育研究方向和实践路径,凸显着“区域化运作、全方位服务”研究团队的前瞻性导航效应。

2.全员通识培训

为全面启动高中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对全市首批参与生涯规划教育的170多位专职教师进行了通识性培训,就高中生生涯规划和发展管理的目标、价值和方法进行了主题式讲解,并对地方性课程进行了逐章解读。当场发放意见反馈表,对培训及今后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现场调研,获得了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反馈。

3.活动课型展示

在实验学校举办生涯教育活动课型的现场观摩活动,提升专职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区域内所有高中学校的专职授课教师均参与现场观摩。通过 《畅想未来———梦幻职业情境》和《认识马云———了解能力倾向》等课型的开设、介绍和点评,使参与培训的教师充分感受生涯规划活动课型的特征,进而理性认识不同课型的不同设计要素。

4.专项论文研讨

为转变高中类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育人行为,提升教师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专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专项论文评比活动。四年间, 有350多位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实践性反思,运用“扎根理论”的相关原理, 聚焦自身的实践问题,通过自身探究激活知识、 重构知识、创新知识,实现“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以寻求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途径。

(四)建立“全息性”交流平台

作为一个研究项目,须建立一个信息能够传递、资源可以共享的区域性交流平台,以保证多维度推进的通畅和合力。基于此,嘉兴创建了一个“全息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其设计立足于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既呈现区域推进的策略,又展示各校实施的特点,开设的栏目有以下几种。

1.生涯规划书

此栏目主要为区域内学生开放。展示的是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自我设计的一份份生涯规划报告。展示的宗旨是以同学间交流的方式,达成朋辈教育的实质性效果。

2.实验基地动态

登载生涯规划教育实验学校和体验基地的一些教育教学近况,呈现各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最新进程,实现校际间的交流。

3.生涯导师导引

期待通过此栏目引导各校的生涯导师进行一些专项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方法的介绍,以编辑前沿的信息提供给在任的各位生涯导师。

4.职业兴趣测试

建立本栏目,起着引导家长习得一些了解孩子的方法和途径的作用。帮助家长通过亲子测试,全面了解孩子,精确分析孩子的优势智能,达成家校生涯规划的合力教育。

二、区域推进的实践反思

与国外相比,我国生涯规划教育还刚起步,针对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需要全方位进行探索。回眸嘉兴区域推进中的实践历程,有三大问题需要反思,求得之路径。

(一)亟待政府的政策主导与多维推动

观察嘉兴高中段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历程, 深深感受到仅靠教育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政府主导并推动,搭建企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动桥梁,创设多维公用平台,最终形成生涯规划的合力教育。

1.期待宏观层面的政策主导

鉴于日本的经验,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向下延伸,因此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担当组织、指导、协调的职能。不仅需要对各个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目标、 内容、方式进行明确的界定,更需要通过制定系列性文件、政策、法规,有效化解学校、家庭、企业间的矛盾,将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有效组织起来,保证生涯规划教育方向明确、目标统一、步调一致。

2.搭建中观层面的推动载体

借鉴德国的经验,由政府牵头,构建职业信息资源交流系统,提供各层次的职业信息服务。政府可以促成相关部门,建立校企合一的研训机构,依据需求培训专业人才,也为普高类教师了解职业技能提供渠道;定期编撰《职业信息》,及时介绍各职业的发展信息等,制作《职业目录》,介绍各职业的具体情况、就职要求及培训情况;促使企业以影片形式介绍本企业岗位的基本情况,让学生直观感受。[1]

(二)急切需要培育复合型导师队伍

当下,随着高中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浙江省高考新方案的全面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强教必先强师,纵观嘉兴经验,由“选课走班教学”带来的“双轨制”班级管理模式的变化,其中“成长导师”职责的创生,成为生涯规划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因此,培育一支复合型的成长导师队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1.增加理论学习,明晰本源性任务

作为区域性教研机构,需要为成长导师搭建研训平台,开设生涯教育的专项理论学习项目,帮助成长导师明晰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任务, 确立课程实施理念;增加职业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学习,了解产业界和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引导教师将科学的择业观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担当学生的思想意识导师,为高中生的选课学习和选考方向进行理论和方向性的引导。

2.开展专项培训,拥有多元化技能

担当成长导师,不仅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更需要与成长辅导有关的引导技能。比如:具有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基本知识和运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倾听技能和协调能力,熟知大学专业的设置和就业的匹配情况,了解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能够对高中生的选课、选专业进行适切性指导,能够将心理测量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熟练地应用到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去。因此,需要区域性教研机构,开设一些专项性的培训项目,为成长导师增添多元技能。

(三)课程考量要素创新研究迫在眉睫

纵观嘉兴区域内学校对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评价,虽然对考核进行了一些量化指标的设计,但实施中不尽如人意,有16所学校涉及以设计一份自身三年规划报告书作为本课程学业考量的主要内容,其他就是知识层面的考量,几乎没有涉及采用“体验—感悟—展现”评价要素实施评价。[1]以此现状为依据,现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迫切需要创新传统的评价方式,研发课程的考量新要素。

1.侧重对学习过程真实投入的考量

生涯规划课程,观其理想的教育教学状态,须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实践活动后的经验获得显得尤为重要,因而,研学过程的真实投入与否,是本课程考量的重要指标。可以细化为参与职业见习、企业调研、专题讲座等实践性活动的量化统计,是否有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等,不能局限于书面材料学习的考核,也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

2.界定实践感悟真正获得的考量

规划反思 篇8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

1.任务设计

笔者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 即每位学生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主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是课程的总任务。并明确指出, 此任务是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完成得好, 作品还可以参加市、省、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 把总任务分解成六个项目, 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 布置给学生, 给出要求后, 由学生去完成, 具体如下表:

2.展示分享

职业生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 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因此, 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成果”展示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成果”, 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 展示自己的宏伟抱负, 展示自己的精彩人生, 让学生在肯定中获得鼓励, 在建议中获得改进。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环节, 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规划作品制作成PPT, 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并参照广州市技能竞赛的要求制定了评价标准, 具体如下表:

3.考核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 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 评价不仅要重结果, 更要重过程。因此, 不能沿用传统的纸笔测试后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数, 应从传统的卷面测试向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变, 通过对项目过程跟踪, 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素质形成情况。评价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态度、各部分以及整体的产出质量、调查报告、总结等。评价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作品展示时, 要求学生不仅要介绍项目实施情况, 也要交流收获、困惑及自评;学生互评不仅只打分, 同时要说明打分的理由;教师的集中点评, 既要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 也要提出改进建议, 让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进一步提升的过程。根据总项目的要求, 笔者设计了一份“项目考核评分表”, 具体如下表: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1.开展“项目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1) 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笔者发现, 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 学生普遍感觉写一份一两千字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件很困难的事, 规划积极性不高, 动手规划能力不强。采用“项目化”教学, 让规划“化整为零”, 学生的畏难情绪少了, 学以致用感受强了。教学中, 学生能围绕一个具体目标, 基于几项任务,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一个个“任务”完成后, 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进而激发新的求知欲,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化零为整”, 小任务合成整体规划, 学生在日常的小任务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2) 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明显提高。项目教学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 把学习目标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 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强调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这与传统教学仅热衷于传授现成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不仅获得知识, 还取得经验, 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发现, 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 学生从网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 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比较差, 实施“项目化”教学后, 学生分析职业岗位要求、职业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前景等都需要上网查资料, 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需要小组合作分析就业形势等, 从而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注意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总结性评价, 即通过纸笔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 显然具有片面性, “应试”痕迹明显。实施“项目化”教学后, 整个规划过程由学生、学习小组及教师共同完成, 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每一阶段也有任务标准, 因此, 要坚持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要坚持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只有这样, 才更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

(2) 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 有些任务适合由学生独立完成, 如, 自我分析、家庭条件分析等, 而对于知识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共性的任务, 如, 职业认知、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 适合小组合作完成, 因此, 要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

(3) 注意实施过程做与讲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的完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 主要的任务交由学生去探索完成, 但教师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适当的讲解和评价是必须的, 如, 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对优秀规划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作品优缺点的剖析等, 这有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 提高项目开展的质量。

实践证明,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项目任务为驱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教学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是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规划反思 篇9

一、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不同要求

高三, 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 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 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 以考促学, 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 可以看出问题, 可以推进复习, 可以……真是一箭多雕, 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 出发点不错, 似乎就无可非议, 无庸置疑了, 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 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 既无科学性, 又无操作价值, 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所以也是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今年我带的是物地班, 学生层次差别较大, 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辅导的内容都要因人而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 基础题由一般学生来做, 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 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堂容量,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做到了有的放矢, 让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有所收益。

二、加强研究,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 技能的熟练, 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 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 把握好复习方向和重难点, 变“被动”为“主动”。练习题要精选, 题量要适度, 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 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 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 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 该点拨的要点拨, 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 要让学生板演。

三、加强应试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强制性训练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 则结果不是事倍功半就是适得其反。高三数学复习正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训练。因此, 首先要唤起高三学生主动投入的兴趣。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 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填空题, 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 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 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 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 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1. 重视填空题的训练

填空题是整份试卷的基础, 这部分试题得分高低, 直接决定了整套试卷的基础分, 它占了近45%的分数, 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部分的训练中, 前10题都是基础题, 要求学生都要拿到分, 后4题有一定难度, 教会学生用数形结合、特殊值法、极端情况等技巧又快又准地得出答案, 节省时间。

2. 加强解答题前三题的训练

前三题重点考查“集合、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应用题”, 题目难度以基础为主。针对我校学生主体构成是中等学生的特点, 重点在前三题上加强是比较现实的做法。要充分重视前三题, 不能因为试题难度小而忽视, 对大多数学生这是他们得分希望最大的试题, 所以我们更注意对它们的复习与练习, 要求学生尽量得到全分。

3. 后三题的第1、2问一定要做, 第3问尽可能多写

解答题的后三题是拉开分数的三题, 以“解析几何、数列、导数”为主, 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考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 却不一定得分。所以, 学生一般比较怕做这部分的题目。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放弃, 高考试卷对这样的试题一般是分层设问, 由易到难。所以我们要求学生重视第1、2问的解决, 要求学生必须计算准确, 可以适当放慢速度, 仔细检查。然后进行第3问的解答, 要求学生尽量去写, 能写多少写多少。最后15分钟要学会放弃, 舍得放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难题舍弃, 集中力量做自己能做的题, 争取得到更大的收益。从高考的结果来看, 基本上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学生基本上把能得到的分数都尽量得到了。

总结起来, 这一年高考备考的工作是成功的。复习的方向是正确的, 学生的成绩也是令人满意的。教学无止境, 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工作, 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当然, 高考后看, 仍有些不足。比如学困生的成绩比较差, 虽然也做了不少的辅导, 但是提高他们的成绩仍缺少方法。

摘要:高三复习任务重, 工作量大, 每年都有新的体会, 每次都有新的想法, 针对不同的考试结果, 对整个的复习过程也有新的认识, 就本人一年高三数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

规划反思 篇10

1.1项目概况

隆海·聚龙湾居住区项目位于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风景区, 依山傍海, 风景秀丽。北依车轮山, 南邻龙湾海水浴场, 远眺琅琊台主景区, 西侧距离滨海大道约一公里, 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该项目由青岛隆海集团有限公司琅琊台度假区分公司开发建设。工程占地约675亩, 拟建设高品质的绿色生态海景住宅。其中还包括企业会所、人工沙滩、沿海岸线游艇码头、小区幼儿园、沿街商业、主题迷你型酒店等辅助小区配套设施。在满足改居住区人业主提供“第一居所”这以基础之上, 以丰富多样的配套设施为业主提供“第二居所”。

1.2基地背景 (历史典故)

琅琊台风景区有这样一个历史典故:秦始皇3次登琅琊, 一住数月, 从内地迁来3万户百姓, 修筑起琅琊台, 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

所以, 琅琊台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 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 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的地方。1994年以来, 中国徐福会多次在这里举行全国和国际徐福学术研讨会及徐福遗迹探访活动。胶南市人民政府年年在这里举行纪念徐福东渡日本的庆典。

或许, 这样琅琊台本身所具有的这样一个历史典故同该居住区总体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并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但从不论是把它作为一场地本身的文化背景, 还是售楼时的一个小噱头, 也都会给该居住区增光添彩。

1.3基地区位及现状条件

项目基地区位分析:基地位于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风景区, 依山傍海, 风景秀丽。北依车轮山, 南邻龙湾海水浴场, 远眺琅琊台主景区, 西侧距离滨海大道约一公里, 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1.4规划控制条件

(1) 用地性质:居住用地。

(2) 用地面积约675亩, 合计45万平方米。

(3) 建筑用地分为三块用地。其中A地块88亩, 合58808.45平方米;B地块62亩, 合41578.86平方米。A, B地块容积率小于0.4, 建筑密度小于35%, 绿地率大于40%;C地块525亩, 合349988.08平方米, 容积率1.0, 建筑密度不高于30%, 绿地率不低于35%, 建筑限高40米。

1.5每套户型建筑面积参考

(1) 双拼别墅住宅300~500平方米;

(2) 联排别墅住宅250~300平方米;

(3) 叠拼别墅住宅170~250平方米;

(4) 多层住宅85~140平方米, 宜布置花园洋房形式;

(5) 个别景观等比较好的位置可布置较大建筑面积的别墅户型;

(6) 居住区会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

(7) 每种户型所占小区建筑面积整体比例由设计单位根据规划布局拿出初步意见后共同研究确定。

如图2所示, 根据任务书所拟出的基地规划控制条件, 左边两块面积较小的基地所要求的容积率也较小, 所以在方案总体规划和户型产品设计时, 主要考虑布置双拼别墅和联排别墅, 层数均为三层, 且多以平屋顶为主。这样利用基地本身的高差变化以及对原有基地的改造 (挖土方, 填土方, 加垫半地下车库) 等方式, 争取达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 使得后一排的别墅可以越过前一排的屋顶看到海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海景别墅”。

然而第三块较大的基地 (最右) 要维持容积率1, 则需要考虑布置多层 (六层) 和小高层 (八层, 十二层) 。但在销售价值上来说, 多层和小高层的售价较别墅的售价低, 因此针对这一点, 我们给出的方案是在现有路以北的小地块布置多层和小高层;在现有路以南的大地块全部布置别墅。让经济效益价值高的别墅能尽可能多的看到海景以及尽可能多地拥有开阔的视野;然而在布置多层和小高层的地块, 部分楼层必然会有所遮挡。对此, 个人觉得可以通过小区内部造如较为常见的庭院, 绿化以及公共活动空间;再者, 可以通过布置沿街商业或者商业内街, 主题风情街等方式来弥补此地块较为次要的地理位置, 较少的开阔视野和海景视线这一缺憾。

2前期基地分析

2.1基地高程分析

如图3所示, 整个基地呈北高南低, 从北至南逐渐变低的走势。最低点即海平面标高为0, 最高处达40米。建筑红线内部最高处标高34米, 最低处9米, 红线内的基地亦呈北高南低的走势。

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 可得知在基地的北部宜布置多层和小高层, 南向沿海最近处宜布置双拼别墅 (经济效益最大化, 景观视线最优化) , 中间则适合布置联排别墅和叠拼别墅。

2.2地形剖面利用和改造

图4为基地地形剖面图, 可以看红线内部的基地北高南低, 最高处和最低处的高差为20米左右, 这个高差对于整个基地的尺度来说, 是相对比较平缓的。这样的基地条件在布置住宅时会导致住宅之间的视线遮挡, 即后一排别墅被前一排别墅屋顶所遮挡, 看不到海景, 没有开阔的视野, 如图5所示。

这是右边基地的一个现状剖面图。假设我们把拟设计的几种类型的别墅, 即双拼, 连排, 叠拼以及基地北部的六层和十二层住宅。将这几种户型画出剖面图, 每一种户型作为一个小体块放在基地上面, 在满足青岛市日照间距规范 (遮挡建筑的长边与被遮挡建筑相对时, 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6) 前提下, 可以粗略地统计出这个基地剖面上面, 处于用地红线中部的地形走势从南至北逐渐变高, 但走势较为平缓, 因此放在其上的五栋联排别墅几乎都被前一排的屋顶所遮挡而看不见海景。多层住宅有一半以上的户数被遮挡而看不见海景, 没有开阔的视野。因此, 对原有基地的改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案。

图6是经过改造后的地形以及其上的户型布置方式。具体改造方式如下: (1) 最靠海一排的双拼别墅基地下填土方, 使其垫高半个层高; (2) 第二排连排别墅基地下填土方, 使其垫高半个层高; (3) 第三排至第五排各自设计层高为2.8米的半地下室; (4) 第六排连排别墅和第七排叠拼别墅设计可合用的半地下室; (5) 第八排六层公寓和第九排12层公寓设计可合用的半地下室; (6) 第十排12层公寓设计层高为2.8米的半地下室。

经过以上几种地形改造方式以后, 可以粗略地统计出:增加两栋联排别墅共8户可看到海景, 增加两层多层住宅共十户可看到海景。

因此, 对于原有基地高差的改造 (挖土方、垫土方、设计半地下室或者全地下室垫高户型的标高) , 是解决原有地形各种类型的户型前后排相互遮挡的较好的有效方式。

2.3用地等级分析及户型成品分类

2.3.1用地等级分析

通过对基地的各个地块进行景观, 朝向, 噪音干扰, 建筑视线干扰四个方面分析, 把基地按照土地价值的高低分为四类用地: (1) 第一类用地靠海最近, 拥有最好的景观视线, 视线无遮挡, 基本无噪音干扰, 第一类用地主要考虑布置双拼别墅; (2) 第二类用地靠海较第一类用地稍远, 用地内有水系景观, 景观较好, 视线稍有遮挡, 第二类用地主要考虑布置连排别墅; (3) 第三类用地景观河朝向都更为次一些, 视线有遮挡, 有噪音干扰, 第三类用地考虑布置叠拼别墅; (4) 第四类用地在现有主干道附近, 景观和朝向都较差, 建筑有遮挡, 噪音干扰较大, 第四类用地主要考虑布置多层 (6层和8层) 和高层 (12层) 公寓。

这四类用地分析将用于之后的户型成品设计, 而基地南面的海景和基地中的三条水系 (可改造为水景) , 则是用地分类和之后的户型成品设计的一个重要考量的依据。

2.3.2户型成品分析

基于之上用地等级分析相对应, 户型成品分析图 (图7) 主要是表达各种类型的别墅户型以及多层和高层的分布情况以及户数的多少:

(1) 红色块代表双拼别墅, 布置在靠海最近, 视线无遮挡的基地, 也是整个小区价值最高的户型;

(2) 黄色块代表连排别墅, 有3连排, 4联排, 5联排不等, 价值较次于双拼别墅;绿色块代表叠拼别墅, 1-2层为一户, 3-4层为一户;

(3) 紫色块和蓝色快分别是12层公寓和六层公寓, 赭石色代表8层公寓, 分布在基较次要的位置。

规划及建筑方案要求:

(1) 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应满足《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试行) 的要求;

(2) 户数与车库 (车位) 数量比例可按1:1.2设计;

(3) 住宅日照间距系数按1.6设计;

(4) 采暖采用天然气炉供热方式;

(5) 设置太阳能供应热水系统;

(6) 设置小区配电室, 供电半径不宜大于400米;

(7) 考虑燃气调压站、污水处理站规模及位置;

(8) 考虑垃圾排放设施;

(9) 别墅住宅每户宜设置地下室;

(10) 考虑综合管网 (电、通讯、给排水、燃气) 的摆放布置。

3人工沙滩设计

无可厚非, 沿海人工沙滩的设计好坏是考量整个小区规划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整个基地依山靠海的地理优势, 要提升整个居住小区的品质, 关键也在于沿海沙滩的设计。现有基地上, 海岸线附近是当地居民的鲍鱼池和海鲜养殖场, 这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当地气候, 水质都是相对较好的。这里, 我们在考虑沿海人工沙滩的设计时, 考虑了保留部分的鲍鱼池, 而非全部改造。有所保留, 在于保留场地原有的气息, 起一个新旧过渡的作用, 如图8所示。

图8为景观分析示意图, 红点所在的位置标出了具体的做法。

3.1白色块区域是原有场地的养殖场, 我们将场地这部分的鲍鱼养殖场, 连同基地海岸线最东边的鲍鱼养殖场一并保留了下来, 保留原有场地的历史气息。

3.2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做法:人造沙滩和人造沙滩游泳池;海边会所以及海边栈道。海边栈道在空间形态上似连非连, 和每个人造沙滩和人造绿化景观相互呼应。海边会所所起到的功能作用和小区内会有大致相同, 只是商业性稍强。这样看来, 整个沿海人工沙滩的设计与小区规划在空间上相近但在功能上相联系, 两者都是一个成功的沿海生态居住区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4结语 (总结与反思)

(1) 本篇论文内容着重在于建筑方案设计前期场地分析以及规划。参与这次项目, 让笔者学会了在场地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同时理性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从最开始的认识场地、分析场地, 到产品设计、总体规划, 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 一个好的居住区规划是让这个规划方案本身能够经得起各方面的考量和讨论, 并且能够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去改进和提升。

(2) 论文写于此, 希望个人在接下来的参与该项目的过程中, 能够用之上的理性的思考方式学习和提升。并且也能有这样好的机会以论文的方式将自己参与项目的部分总结出来已供老师评阅。

摘要:本文以笔者在重庆实习时参与的方案项目——“隆海·聚龙湾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为例, 系统地分析了该项目前期场地的总体规划, 并提出了一些在学习建筑学期间对实际参与工作项目的心得与反思。

关键词:居住区,场地区位,场地分析,规划控制条件,户型设计

参考文献

[1]吕俊华, 彼得·罗, 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周俭.城市住宅规划原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4]李耀培.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规划反思 篇11

一、影响与评估

“教育与社会环境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宏观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力量相互连结, 并形成和塑造我们的教与学模式。”[1]宁夏师范学院自2004年9月开设该门课程以来, 在短短10年时间内先后6次更改教学计划、4次更换教材, 即便如此, 却从未有教学大纲加以指导。应当说宁夏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缺少的最重要的课程文件, 就是没有教学大纲。为了克服缺少教学大纲带来的教学困惑, 我对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 对该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行了梳理和审视。

一是明确教育目标,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要批判教育的标准与质素, 必须考虑社会文化环境。”[1];二是改进教学内容, 适应经济对课程的影响。“课程与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这些互有关联的力量形成和塑造了教与学。”[2];三是完善教学方法, 形成塑造的持续性。“这个塑造课程的过程不断进行, 解释了为何课程变革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过程。”[2]

该课程只是一门考察课, 没有教学大纲, 对于考试的要求并不严格, 只要“通过评估控制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 利用评估来为学和教的过程提供资料, 以及提高这两个过程的质素”[2]即可, 因此我所确定的对于教和学的评估主要建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重视, 并改进自我意识;二是学生自我意识是否得到持续改进, 在学习中注重思考。

二、实施之例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在完成对学生自我改进意识的训练培养后, 开始就就业当中或就业后的礼仪常识和规范加以指导是必要的, 我决定利用三节课的时间 (6学时) 来完成这一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讲授及评估: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并就其中一个环节引入到微笑是面部表情最能赋予人积极因素, 由此展开对面部表情的重视;通过俗语“人靠衣装马靠鞍”分析职场中正确着装的重要性和怎样着装的问题;把“行站蹲坐”人工作中的四种基本常态加以高度总结, 并指出行站蹲坐的基本方法。通过本节的讲述, 在演示环节看学生总体掌握的熟练程度, 如边说“大方伸手、虎口相对、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力度七分、男女平等”的握手口诀, 让学生重复熟练并进行演示, 可分析课程教学效果。

第二部分内容讲授及评估:此部分仍与前节内容是平行关系, 在具体的讲授中, “讲话语言要适切”通过具体案例主要谈语言适切的技巧和方法, 使学生明白语言适切的重要性;“化妆忌浓妆艳抹”主要就男女化妆的区别、方法、步骤进行讲授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妆的技巧;“距离把握要得当”通过刺猬法则提出距离的合理性及其重要性, 就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距离进行分析, 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能够清楚地知道距离的把握。此部分的评估主要通过让学生复述几个关键点来观察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

第三部分内容讲授及评估:该节仍与前两节内容是平行关系, 在“名片接递有讲究”部分, 用准备好地名片请两名学生参与其中, 对名片的接迪过程进行点评, 并对名片的管理提出意见;“餐桌礼仪要注意”试图从宴席的种类、规格入手, 分析不同类型宴席的注意事项;“次序排座名堂多”着手对会议、乘车、乘坐电梯等次序排座进行分析, 使学生掌握“次序排座”的基本规律并能顺利应用。

三、反思与改进

教学本身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自然充满了取舍, 因此, 反思和改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的需要和必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课程反思的原则:法国的情况》一文中提出了指导课程反思与改进的七原则。[2]参照此七原则反思在教学实践的得失, 改进教学策略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而是为了引用科学发展和社会变迁所要求的新知识, 在此过程中, 增加任何新的教学内容, 必须删除课程其他部分来做抵消。为确保教育内容的完整连贯, 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动。

一是探索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 树立自我改进意识。不论是基本的知识还是思考的方式, 学生需要什么, 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比较近年来的教学反馈, 我认为首先树立学生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是近年来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并试图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将之发展成校本教材。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改善传授知识的效率。组织的存在是对个人有限能力的有效弥补。该课程除了意识教育部分外, 还包括职业生涯部分、就业指导部分、创业指导部分, 而我个人在意识教育和创业教育部分最为擅长, 为了克服个人能力的有限性, 在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胜任力的同时, 我积极建议教研室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 共同分担各自擅长部分, 使教学的资源配置和目标均达最大化。三是探索完善教学方法, 增进学习的效果。通过情景教学, 如模拟招聘会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面试程序、礼仪、技巧等, 从而增强应变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香港公开大学E817C.学习.课程与评估.学习指引第一部分.

上一篇:创新形势下一篇:信息技术中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