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

2024-08-10

大学文学(通用12篇)

大学文学 篇1

校园文刊, 顾名思义是指主要在校园内部流通的文学刊物。它们大都由高校大学生自主写稿、编辑、定期出版。所涉及的文学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 是大学生宣扬自我心声的自由平台。校园文刊产生至今, 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伴随着盛衰, 在一代代大学生的坚持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文刊在校内甚至是校外通行。无论何时, 高校文刊总能引领着校园文学的走向。它的文学指向标地位地位从未动摇。

本文中所指的文学创作走向, 是对高校文刊各种特征的总称, 具体包括题材、体裁, 以及文刊文学功用等方面, 是当代高校文学统一的、整体的特征。

一.历时角度

(一) 从精神之窗到抒情之门的沿革

二十世纪上半叶, 伴随着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和各种政治思潮的变幻莫测, 校园文刊一时成为大学生们争先展示自我的舞台, 他们以文字为武器, 抒发着自己对时事的感慨。早期的校刊中数得上名的当属北京大学的《北京大学日刊》, 它“使学生们在校内就能找到适当的娱乐!减少在校外染上恶习的机会, 而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创设前所未有的校园刊物提供了沃土。”1广采博纳是当时文学最鲜明的特点, 而校园文刊无疑在当时的社会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之窗的作用。此时的文学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社会功用。

如今的高校文刊, 似乎更关注大学生主体。翻看一本校刊, 抒发个人情感的文章成了当代校园文刊的主要内容。随便翻开一本高校文刊“《忽然五十岁就好了》、《不能不朽须臾》、《那时少年春衫薄》、《思君令人老》、《花的雨季》、《青春的愤怒》、《最美的时光》……”2满纸的社会风云变幻已不见踪影, 甚至连一些学术性的文学作品, 也都被校园文刊拒之门外了。而这样一些洋溢着个人心绪色彩的文章却随处可见。时代氛围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时而明媚时而忧伤的所谓青春暖伤气息。文学, 似乎完全成为了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文学的社会功用已然不复存在, 此时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娱乐功用与审美属性, 这一方面代表着纯文学性的复归,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学越来越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二) 似曾相识的题材

重复的内容与千篇一律的风格是当代高校文刊题材方面最大的问题。大部分文章聚焦于对爱情与个人生活的书写, 而视野局限于校园与个人。作者们沉浸在个人的感情世界里或是蜷缩在大学的象牙塔中, 在或是明媚或是忧伤的天地里握着笔, 将细腻的心思写进了字里行间。而读者似乎也乐于分享他们的心绪。

在校园小说中, 内容的雷同体现得更为明显。小说大多描写大学校园里的爱情, 这些爱情故事无论从人物、情节还是情感方面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清秀而不施粉黛的帆布鞋女生与骑着单车干净温暖的白衬衣男生之间的一场朦胧美好不参任何杂质的爱情。小说多是以忆往昔的口吻, 带着怀念的性质, 运用感伤的语调徐徐道来。在武昌理工学院的校刊《始末》中的专栏“彼年青涩”, 内里几乎清一色都是诸如此类的短篇小说:《一路有你》《时光机》《错过》《后来始末》……3爱情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固然美好, 这也是此类作品如此受捧的原因, 但每翻开一本校园文刊都有这么一股“校园暖伤”气息扑面而来, 不免会让人感觉到审美疲劳。重复单调的题材更让人有一种“看一篇等于看了一百篇”的乏味感。

(三) 千篇一律的体裁

从对《桂风》2011至2013年期刊 (16-23期) 各文体文章比重统计中可以看出散文与诗歌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小说与其它, 这也与高校文学的“向内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在写作时倾向个人内心的展现, 而诗歌的抒情性与散文结构自由的特点恰好满足了青少年情感丰富、敏感多思的需求。

二.共时角度

(一) 从风云激荡到岁月静好:社会历史变迁对文学创作走向的影响

不论何时, 文学永远是窥探社会历史的窗口。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 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学术期刊在其创办之初以弘扬学术为旨趣, 但在创办过程中不免偏向文艺、时政评论的内容。而文艺期刊往往于字里行间体现其鲜明政治立场。”4相对宽松的言语环境让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 让他们也能在这个激荡的时代里指点风云。而如今, 社会的稳定让大学生们不用时时刻刻地保持着激昂地斗志, 动荡的风云也早已被历史的骨灰深深地埋葬。大学生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他们更多地感受着青春的美好, 他们的文字也自然更乐意抒发青春雨季里的酸甜苦辣。如今的高校文刊将校园文学引入了一个更纯净的方向, 大学生们更乐意用干净的文字叙写自己的心境, 他们的目的再也不是启蒙教育与反抗, 他们只想将内心中堆积的心事用文字的形式宣泄。正体现了“大学校园应当是一片思想净土, 文学陶冶年轻学子心性的良剂, 文学类的校园期刊是莘莘学子们尽情挥洒才情的伊甸园”。5

除此之外, 稳定的社会环境引起的作家定位发生变化也是影响当代高校文学走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代社会, 作家身上再也不用担负启蒙、批判的大任, 他们的身份更加单纯———写出作品供人欣赏即可

(二) 从利剑到消遣:文刊自身定位变化对文学创作走向的影响

在前文已经谈到,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校园文刊是特定社会历史格局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它的定位是“武器”, 是大学生知识分子们抒发雄心壮志的利剑。再看当下, 校园文刊似乎越来越成为了大学生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 他们带领正直风华的大学生感受校园里的青春。当代校园文刊的作者们渴望用自己的心境唤起读者的共鸣, 用他们的忧伤去打动我们, 用他们的快乐来感染我们。而这种快乐与忧伤终究又只是作者自己的, 读者可以感受却不能分享, 只能短暂地享受阅读地快感, 感受作者曼妙的文笔。在此种局面下, 文学成为了一种满足人审美的工具, 它的审美属性和娱乐属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既然作为了大学生活里的课余读物, 文学刊物就必然被要求要适应读者的口味, 看看如今大红大火的是什么吧:好莱坞、肥皂剧与各种畅销小说。为了保持一定的发行量与传阅度, 校园文刊就必然得向它们靠拢, 毕竟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三) 华丽忧伤的暖风:青春文学对文学创作走向的影响

青春感伤文学、疼痛伤感文学, 这些文学样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逐渐进入了文学世界, 甚至渐渐地完成了从非主流文学向主流文学的过渡, 其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了一些经典名著。青春文学, 顾名思义, 它的作者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后或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 读者的年龄段大部分集中在15-25岁的, 而这两个年龄跨度, 恰好把当代的大学生包括在内。青春文学描写校园里的爱情、友情和成长故事, 他们大多没有很深的内涵, 有些作品零零碎碎地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更有甚者整篇不用一个标点让人读起来都十分费劲。而就是这样一种曾经非常“边缘”的文学, 如今却走入了畅销文学的殿堂, 它们拥有着一大群的支持者, 自然而然地, 这一大群拥护者们将这种颓废、伤感、疼痛的“明媚忧伤”带入了当代的校园文刊, 并成为了当代高校文刊小说和散文的主流文学走向。俗套的情节, 俗套的对白, 俗套的结局让校园文刊越来越失去激情与力度。

青春文学的掌门人郭敬明的创作迎合的始终是年轻人的口味。“在他的作品中, 年轻人被不断暗示为孩子, 孩子的状态很好, 成人的世界则令人不安。这里的孩子, 和生理年龄无关, 而是指涉着对于历史责任的拒绝, 以‘忧伤’为核心。”6受了郭敬明影响的大学生, 则会堂而皇之地把自己当做永远蜷缩在象牙塔的里孩子, 他们不需要知道“大世界”, 只需要45度角仰望天空, 让“华丽的想象在每个黑夜被压抑得哭出声响。”7

郭敬明式的“青春文学”教会了“孩子”对内心的写照和对压抑的描写, 青春文学对当代校园作家的影响还体现在另一方面, 所谓“爱的恐慌”。如今高校文刊中涉及到爱情的篇章可以占到半壁江山。美好的校园和闲适的生活让获得了自由的大学生们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爱情的憧憬。青春文学里的平淡爱情中夹杂着极端, 当甜蜜的爱情被戏剧的变化敲碎, 留给读者的半是期盼, 半是犹疑。“我常常陷于无爱的恐慌中”8“让我们相爱, 否则死。”9这是张悦然两部作品的扉页, 这是她作品中那些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真实写照, 爱情对他们这个年纪来讲仿若五彩气泡, 苍白易碎而不可轻易到达。而当代的高校文学正是受到了张悦然式作家的影响, 她们笔下的爱情七彩、繁复, 处处包裹着糖衣, 却又永远地不可抵达。

三.结语

当代高校文刊的文学与二十世纪上半叶对比, 走向了非政治性、非社会性的道路, 出现了文学倾向上的“向内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代高校文刊更注重表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校园生活, 将视野从社会拉回了学生本体。一方面, 这让文学的审美属性回归, 文学再一次成为了陶冶性情的雅物。但另一方面, 失去了对社会的关注, 失去了言语自由的激情, 校园文刊的杰出思想与精英意识已被堙没, 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十分惋惜。

与社会脱节是当代高校文学最大的弊病。这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代高校文刊普遍性的影响力小、实用性差。多数文刊的作品都停留在抒发个人之感受的层面, 甚至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 它们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毕竟心境只是作者自己的, 而读者并不会在放下文刊之后还长时间地沉溺于这种雨季般的忧伤中, 退一步讲, 即使这种青春文学式的校园文刊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给读者带去任何有利的引导。因为它们只是一味地抒发个人心境, 文学仿佛成了个人喜怒哀乐的晴雨表, 以往那种武器式的自由思想与批判精神已经很难看到了, 文学流于俗套, 它埋没在青春文学的枪林弹雨中, 埋没在对话语自由的限制里。

摘要:自二十世纪上半叶, 高校文刊作为高校文学创作的指向标,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了鲜明的特征。本文试从高校文刊对大学生的文学创作走向进行探究, 试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社会历史背景、校园文刊定位、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影响的角度对形成该种文学创作走向的原因进行分析, 略述此种文学创作走向的弊端。

关键词:当代,高校文刊,创作走向

参考文献

[1] .路远、刘超:《校园改革与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日刊>为中心》, 《船山学刊》, 2009年第1期, 189—191页。

[2] 《桂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2012年夏, 第018期。

[3] 《始末》 (原名《小池》) , 武昌理工学院梅南文学社, 2011年12月第五期。

[4] 戴航、吴宝林:《武汉大学早期 (1928—1949) 文艺期刊研究》, 《长江学术》, 2009年第2期, 145—148页, 179页。

[5] 毛烨:《试论当下高校校园刊物的生存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的<表达>与复旦大学的<北辰>为例》,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5期, 91—93页。

[6] 黄平:《“大时代”与“小时代”—韩寒、郭敬明与“80后”写作》, 《南方文坛》, 2011年3月5-10页。

[7]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第250页。

[8] 张悦然:《水仙已乘鲤鱼去》, 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扉页。

[9] 张悦然:《霓路》, 明天出版社2007年版, 扉页。

大学文学 篇2

大学励志文学稿:不甘心大学就这样平庸下去

不知多少次,在舍友们还在熟睡时,狠狠心爬起来,迎着寒风去图书馆。不知多少次,在宿舍里,舍友们围在一起看着综艺节目,哈哈大笑,而我却在看某大学的网络课程。不知多少次,同学们在课堂上谈论着某部热播剧的剧情时,我正在低着头看着专业书。不知多少次,舍友们出去闲逛的时候,我在田径场里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

在众人皆醉的环境里,默默地努力向上,真的有那么一点痛苦,有那么一点孤寂。

在很多人的世界里,我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人,在他们的眼里,或许我算是个“不合群”的人。其实或许没人知道,我不是习惯早起,我不是不喜欢追剧,我不是不喜欢任何的娱乐。只是我觉得既然来到了大学就好好珍惜时间,在这样一个最适合自由学习的时间里,学些有益的东西,毕竟我还有很多梦想,也许很多事情,现在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做了。

很多个晚上,一个人从图书馆走回宿舍,总会有这样的念头,总觉得自己没必要过得那么辛苦,没必要过上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觉得我也可以像她们一样,尽情享受这稍纵即逝、无限美好的青春,可以像她们一样追剧,逛街,聊娱乐新闻。但这种念头总是被第二天的闹钟打碎了,每当闹钟响起,我又习惯性地早早起床,跑去图书馆,开始了与昨天相似的学习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很充实。其实我知道,闹钟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能打碎一个人想安逸的念头。真正使我不断努力的其实是我心中清醒的因子,我的梦想。

我很清楚地知道在很多人的世界里,金钱,权利,地位,爱情,安逸,享受,众多的欲望喂养不了这饥饿的青春,但在我的世界里,有益的书完胜一切,足以喂养我饥饿的青春,因为我深知它一旦被青春消化,就会沉淀为知识,最后衍生出智慧,还可能会附加给我与众不同的气质,成为我身上永远的一部分,所以我喜欢去图书馆,成为别人眼中的“书呆子”。

我也知道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用的,实际能力也很重要,所以我才不舍得浪费时间追剧,而是把时间用在看有关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演讲等一些视频上。我也懂得或许成绩代表不了什么,但是我也知道一个连学习都征服不了的人,更别去谈征服其他东西了,我不想大学四年连专业课学些什么都不清楚,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专业,就应该好好学习专业课,所以上课时,为了能听清楚点,才会成为唯一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另类”。

我不想成为那种大学四年“把电脑当成游戏机和影碟机”学生,我不想四年后才开始后悔如今的不努力,我不想以后应聘时被批得一无是处,我不想以后因找不到好的工作在家当啃老族,我不想这一辈子都干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不想以后在面对生活苦难时逆来顺受,连选择的资本都没有。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过上我喜欢的生活,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可以去很多地方旅行,不必担心工作时间和资金问题。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带父母逛商场时,可以不必在意商品的价格。我希望将来可以给我的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我希望将来我可以强大到足以一人面对人生的苦难。我希望将来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人。

我不甘心大学四年就这样平庸下去,我选择了做那个不合群的“另类”

大学励志文学稿:高考一年前,大学一年后

一年前,我们在教室里默默地围着高考而奋斗;一年后,我们在教室里安静的补着昨天没有睡够的觉

一年前,我们恨不得有一座图书馆的复习资料来阅读;一年后,天天从图书馆经过的我却没有借阅一本书

一年前,我最期待的就是体育课能放松一下心情;一年后,逃的最多的课正是一年前我最期待的体育课

一年前,晚上的自习课是自己最努力的时间段之一;一年后,却鲜有上自习课的“机会”

一年前,我最希望考试,因为那几天没有繁重的作业要写;一年后,我最痛疼考试,因为考试要左顾右盼,最后还是可能会挂科

一年前,我期待大学的无拘无束,轻松自在;一年后,我怀念高中的生活充实,艰苦奋斗

一年前,我还会因为见到喜欢的女生而脸红;一年后,满校园的黑丝和超短也不能让我兴奋

一年前,我总是觉得班里的同学是最亲的兄弟姐妹;一年后,我却连班里的同学都认不全

一年前,我们向家人说到大学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一年后,以前的誓言像屁一样渐渐消散

一年前,我盼望着高考后自在的生活;一年后,我才猛然发现我被高考了

一年前,我就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一年后,迷茫的我怎么要找不到让自己为之奋斗的事情

一年前,我说过我要好好考,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一年后,我拿着爸妈的钱,在大学里休养生息

一年前,我想想以后的日子总会傻傻的笑;一年后,我回忆以前的日子总有一种想痛哭流涕的感觉

……

那些像我一样浑浑噩噩混了一年的同学们,珍惜自己最后的青春时光吧,再说一遍曾经我们说的最多的,感觉最假的话:“明天我要好好学习了……”

大学励志文学稿:考大学虽易,在大学里出人头地却不易

如果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视为攻城,那么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可以说是守城了。俗话说,攻城容易守城难啊,多少曾经成功攻城的勇士们,被大学安逸的日子消磨了斗志,堕落了。

以前我总是很佩服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觉得他们很厉害,很努力。但当我读了大学后,才知道大学里很多学生都不怎么努力,宅一点的女生就整天在宿舍追剧,男生则整天在宿舍玩游戏。外向些的,就经常出去玩,逛街购物。还有些就谈恋爱,似乎很恩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逃课,游戏,睡懒觉就是家常便饭。

上大学之后,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是没有工作,而是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混日子式的过着大学四年,配不上企业提供的工作,有时候想想真的很可悲。现在很多人看到当前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说读书无用论,致使很多家长不支持孩纸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何等的悲催啊,自己堕落原本是个人的事,但却慢慢影响了很多人对教育的观念。我觉得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进行临时突击,平时不怎么学习,考前突击,而起能取得很好成绩的人也大有人在。可是这种能力对以后的工作又有神马积极作用呢,我实在想不出这种类似于投机取巧的学习方式有何积极意义,自欺欺人罢了。

大学里并没有像很多前辈述说的那样美好,但的确是自由很多了,可惜有多少孩纸掌控得了这自由。在大学里,凡是没有一点自律能力的人,真的很容易被同化啊。试问当全宿舍的人都在追剧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早上全宿舍的孩纸都赖床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当全宿舍的孩纸都逃课的时候,你会怎样呢?当在课堂上大部分的同学玩手机,趴桌子睡觉时,你会怎么做?对于这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但我想说大学里且行且珍惜吧。要知道你如今的选择,很可能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在最该奋斗的年龄里,就应该脚踏实地的积累多一点有益的养分,否则未来你一定工会为你现在的不作为买单。

大学里你的成绩可以不用特别拔尖,但一定要多看有益的书籍,多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的人,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因为你今日学的课本理论,所背的知识概念,总有一天都会忘,但沉淀在你脑中的思想是不会随岁月的变迁而消失殆尽,反而会越来越深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你的人生。

大学里你可以“逃课”,但逃课的目的和意义一定要是为了教育自由,为了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而不是为了追那么一集韩剧,睡那么一次懒觉,或出去玩那么一次。很多前辈和老师都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往往是这句话害了很多学生,很多学生未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便常常把此话作为逃课的神圣理由。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里安排的一些课程未必适合每个人,未必很周到合理,作为学生要懂得取舍,要结合个人兴趣特点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就比如说,你很喜欢文学,今天有一个很知名的作家来开文学讲座,但你今天刚好有一节高数课,而且今天要讲的数学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你逃课去听讲座了,并在回来后问同学借笔记把今天落下的数学内容弄懂了。那么,这种逃课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逃课。

大学里学会做人很重要,提高情商很重要。大学里你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相对于社会上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友善单纯的,所以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你学会如何做人。吾日三省吾身,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慢慢加以改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多看一些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的书,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养成乐观健康的情绪,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大学里你可以不是那种交际能力特别好的人,但你必须要提高你口头表达的能力,前辈曾说读过大学的人和没读过大学的人,从他的言语中就可以分辨出来。曾经的我对这句话是深深的认同,但现在我却不那么认为了,现在很多大学生或许能在课堂上,和班级里的同学,或大学校园里的一些人交流很顺畅,或许在同学,朋友的眼里自己就是一个很外向很善于交际的人,但一旦出到社会上,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善于交际,而且说话常常吞吞吐吐的,他们进了社会才知道,自己曾经的夸夸其谈是何等的肤浅。

大学里尽可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局限于目前的环境和现状。同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要有定力。大学其实真的是一个炼狱,要想在这里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就必须要有非凡的定力,忍受孤独的能力,大学里你可以做个“不合群”的人,不必为了和舍友有共同语言而看剧,玩游戏。你不必为了合群而选择堕落,葬送你的未来。你只需要记住:在大学里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在这炼狱里把自己变优秀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大学文学 篇3

西南交大镜湖文学社(创立于1996年)

心明如镜,心静如湖。

文墨繁华,学思慎笃。

十五年前一滴墨水开出一圈涟漪,

十五年后一群梦想呵护一朵青春。

笔尖下的波浪,流出我们内心最细腻的情怀

宣纸上的歌咏,诵出我们灵魂最真挚的声响

清澈的心泉,悸动的文思,让我们凭文字相知。

绚烂的灯谜,温馨的游戏,让我们与文字相许。

春日的倒影和冬夜的寒气,都揉进了日夜歌唱的青春的旋律。

我们镜湖,在这里。

别人写的歌让别人去歌唱,我们的青春要我们自己去原创。

一年一期镜湖之声,一年一个镜湖杯,我们铺就文学的广场,你的摊位需要自己去摆放。

爱文学的人就该并辔而行,大道无疆。

大学文学 篇4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 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 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 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 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 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 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 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 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 (空洞化, 虚无化) , 美感的缺失, 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 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 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 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 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 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 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

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 篇5

一,名词解释(20)

1,语丝文体

2,革命浪漫蒂克

3,政治抒情诗

4,新写实小说

二,简答题(20)

1,夏衍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陈奂生形象的社会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分析《伤逝》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2,试论赵树理的小说的民族特色。

B 1,以《沉沦》为例,谈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风格。

2,试论张炜的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

C 1,试论穆旦的诗。

2,试论新时期现代主义艺术试验的利弊得失

1999年现当代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新诗戏剧化

2,于质夫

3,大连会议

4,第四种剧本

二,简答题(20)

1,鲁迅《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2,结合《哦,香雪》,《白色鸟》分析80年代小说诗化特征.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2,80年代“归来”诗人的几种主要类型。

B 1,老舍创作的“北京味儿”

2,80年代知青文学的发展演变

C 1,曹禺《雷雨》所受外国戏剧的影响。

2,比较分析王蒙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创作

2000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文明戏

2.《中国新诗》

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

4.轰动效应

二、简答题(20)

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

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A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比较分析李准,王汶石的短篇小说创作。B1.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征。

2.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C1.曹禺《北京人》的思想艺术特征。2.高行健的话剧所受外来影响。

2001年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汉园集》(新诗集)

2、《人啊、人!》(长篇小说)

3、太阳社

4、西部文学

二、简答题(共20分)1、30年代京派小说的总体特征

2、新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三、论述题(共60分、每一组选作一题)A

1、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

2、90年代“大散文”的艺术特色。

B1、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成就。

C1、为什么所郭沫若的历史剧比后时期的历史剧更有艺术魅力?

2、为什么说《龙须沟》是老舍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2002年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新历史小说

2、中国新诗派

二、简答题(共30分)

1、分析“五四”时散文发达的原因。

2、结合分析《创业史》梁三老汉形象的典型意义。

3、结合作品分析舒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共60分)

1、为什么说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2、概述抗战时期大后方与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三股潮流。

3、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1 浅草社 2 新感觉派小说 3 春风吹到诺敏河 4 白嘉轩

简答1 林语堂散文的艺术特色

解放区长篇叙事诗的特点 分析<<小巷深处>>的人物和情节

分析<<车站>>的象征意蕴 <<子夜>>和<<上海的早晨>>的比较

论述:都要求结合作品

1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2戴望舒和卞之琳诗歌艺术风格的异同

3伤痕文学思想艺术上的局限

4分析余华近期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2007 年文学理论

一 名解 艺术真实 艺术生产 “回归自然” 才胆识力 二十四诗品

二 简答

1、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2、文艺复兴中的古今之争,叙述其内容并说明你的看法

3、一段话,记不清了,什么气 虚 心斋等等,问是谁说的,什么含义,你的看法

三 论述

1、从《文心雕龙 原道》看儒、道文化对刘勰的影响

2、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语言是最富于创造性的

3、“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这句话的含义?你的评价?

四、写作就一篇小小说《洗澡》写评论 800 字 40 分

2008年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以意逆志

2、文学消费

3、爱美剧

4、中间人物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竹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2、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它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3、论述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

4、论述铁凝《哦,香雪》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怎样论述“第三种悲剧”的、2、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有何意义?

3、„中国新诗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4、试论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意义和局限。

四、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七情六欲莫小米

邻家女孩儿美丽异常,且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优秀生,所以她后来变成精神病,让左邻右舍都感到无比惋惜。

据说她是因恋爱受挫而发病的。原本文静内敛的姑娘一旦发病就会让所有异性害怕。她将所有**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让人惊愕与惊悸。

当她与她的**被关进一间小小的病室后,她只得不停地来回快速走动,直走到精疲力竭才猛然栽倒在床上。如此治了发,发了又治,治了发……一次比一次严重,其痛苦状让家人都伤心流泪。

后来医生向她的家人出示一个治疗方案。医生说,是否为她做一个大脑皮层切除手术,把她的七情六欲全部切除了吧,既然她自己已无法管住它们。切除之后,她不再痛苦,当然,也不再快乐,重要的是,她将获得她已久违了的宁静。

这真是一个既残忍又人道的主意!对七情六欲的处理将人截然区分———有人把七情六欲燃成点亮心灵的火炬,他成了艺术家;有人把七情六欲铸成杀人刀斧,他成了罪犯;有人把七情六欲封冻成冰,他成了僧侣;而这个可怜的姑娘,她只是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

家人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终于采纳了医生的建议。姑娘切除了七情六欲之后,风暴平息,眉眼依旧,美丽却荡然无存。

2009年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 隐含的读者 沉钟社 诗无达诂

二、简答

1、试论阿Q的革命观。

2、给出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论秦观诗的那首,说出出处及自己的理解。

3、王蒙《春之声》的思想艺术成就。

4、“作家根据现实生活熔铸成的个别,应是一个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说出出处及自己的理解。

三、论述

1、用刘勰的六观说评析一部作品。

2、试论韩少功的长篇小说创作。

3、艾青诗歌的意象特征

四、微型小说评论

林清玄的《送一轮明月》

2010年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5分

立象尽意 文学性 叶绍钧 闻捷

二、简答题 10分

1.“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4.韩少功《爸爸爸》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 20分

1.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法国布封也有“风格即人”的观点,试比较这两种观点,分析它们的异同。2.骆驼祥子的性格分析。3.余秋雨散文的特色。

四、评论写作 30分 犹大的面孔 达·芬奇 几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大教堂画幅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

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

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

但是这位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深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地物色。

这幅杰作没有完成的情形,传遍遐迩。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都不是老画家心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画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当自斟自酌的时候,一个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叫嚷。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幅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

老画家兴奋至极,就把这个放浪的人扶了起来,并对他说:“你跟我来,我会给你酒喝,给你饭吃,给你衣穿。”

现在,犹大的模特儿终于找到了,于是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边画了好几天,有时候连晚上也都在画,一心要完成他的杰作。

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以前总是神智不清,没精打采的,现在却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和眼睛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有一天,老画家觉察到他这样激动的神情,就停了下来,对他说:“老弟,你有什么事这样难过?我可以帮你的忙。”

那个模特儿低下头,手捧住脸,哽咽起来了。过了很久,他才抬头望着老画家说:“您难道不记得我了吗?多年以前,我就是您画圣婴的模特儿。”

2011年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每个5分以禅喻诗 原型 《倪焕之》 哥德巴赫猜想

二.简答 每个10分

1.指出下面一段话的出处,分析其内涵:“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司空图《24诗品》的“典雅”)

2.指出下面一段话的出处,分析其内涵:“悲剧艺术的成分必然是六个,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模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模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模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六章)3.郭沫若诗歌《炉中煤》的创作特色 4.王蒙《蝴蝶》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 每个20分1.论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2.分析巴金《家》觉慧的性格特征 3.舒婷诗歌的创作特色

四.文学评论 30分评论微型小说 沈善增《路口》

2012年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简答题(每个15分,合计60分)

1、以《诗品》为例,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批评方式特色

2、简述俄国形式主义主要理论

3、简述鲁迅《阿Q正传》中阿Q与王胡、小D关系

4、如何理解白鹿原的性描写

二、论述题(每个30分,合计60分)

1、以”體”和”style” 为例,说明中西文体论异同;

2、从祥林嫂、水生嫂和李双双,看中国农村妇女性格和命运的变化。

三、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做起来

卡尔维诺(意大利)

这样一个镇子,做什么事情都被禁止了。

现在,因为惟一未被禁止的就是尖脚猫游戏,所以镇上的臣民就经常聚在镇后边的草坪上,成天地玩尖脚猫游戏。

因为禁令被制订的时候总有恰当的原因,所以没有任何人觉得有理由抱怨,也没人觉得受不了。

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官员们觉得再没有任何理由禁止臣民做这些事了,他们就派了传令官四处通知人们一切都开禁了。

传令官来到老百姓喜欢聚集的那些地方。

“听好了,听好了,”他们宣布,“所有的都开禁了。”但人们还是玩尖脚猫游戏。

“明白吗?”传令官重申,“你们现在可以任意做想做的事了。” “好的,”臣民们回答。“我们玩尖脚猫。”

那些传令官一再地提醒他们的臣民,他们又可以回到他们从前曾经从事的那些高尚而有用的职业中去了。但是老百姓都不愿听,他们继续玩尖脚猫,一圈又一圈,甚至都不停下来喘口气。

看到他们是白费劲了,那些传令官就回去禀报上面。

“这很容易,”那些官员们说,“现在我们下令禁止尖脚猫。”

人民就是在那时开始反抗的,杀了部分官员。

访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韩南 篇6

坐下来之后,话题自然先落到韩南教授的专业上。美国较重要的大学都开设有东方或中国文化专业,其中总有四五个教授是专攻中国文学的。例如在哈佛,目前就有四位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教授。其中两位研究古代文言文学,一位研究通俗方言文学,一位研究近现代文学。他们带的研究生并不多,因为学这个专业的不大好找工作,不少在中国文学方面取得博士学位的人也只能改行,到对中国有兴趣的公司里去谋职。为此,他们把研究生的人数限制到很低,每年大约只收三两个学生。与此同时,为本科学生开设的中国文化或文学课程却盛况空前,选课的人数总在二三百人。这里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大学的本科阶段注意了要避免学生过早地“单打一”,要求学文的学生一定要选几门自然科学课程,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一定要选几门文科的课。中国文化和文学课对各科的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吸引力。

韩南教授在哈佛大学是专攻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著有《中国古代的短篇小说》(一九七三)和《中国的话本》(一九八一)和《鲁迅小说的技巧》(一九八一,已收入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

这几部书不论从体系还是论点上都是独具特色的。特别是《中国的话本》这一部书,到目前为止还是国外唯一的系统研究话本文学的专著,读后深为一位外国学者能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如此精到而折服。目前,上海和杭州的翻译工作者正在将这两部书译为中文。

谈到怎样搞起这个专业的,韩南教授竟是“半路出家”。做学生时,他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专修英国文学,获硕士学位。当时,他通过翻译读到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歌,对中国文学萌发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重打旗鼓另开张,到伦敦大学专攻中国文学,从学士的本科课程一直读到获博士学位。从此他便开始了在中国通俗文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造诣之高似可从下面这件事上看出一二。一九六二年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的席位出缺,引起世界各国不少著名学者的关注,应聘者很多。结果是新西兰籍学者韩南得到了这个荣誉,受聘至今。而且,这次从中国回去后,他就要出任哈佛大学东方文化系的主任了。

作为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韩南教授来中国的次数并不多,这次来只是他的第三次中国之行。每次到中国来,他都是泡在故纸堆里的时间多,很少能挤出时间观光游览。至今,他居然还没能偷闲到西安去看看呢!

韩南教授第一次来中国是一九五七年,由当时的对外文化联络会接待,住在北京船板胡同的一个小旅馆里。联络会为他联系和中国学者、教授会面,并为他在图书馆里搞研究创造条件。他住了八个月,写出一篇关于《金瓶梅》的论文,考证了《金瓶梅》书中各部分的真伪和材料的来源等问题。由《金瓶梅》我们自然就谈到了小说中的色情问题。韩南教授认为中国小说中色情的传统是源远流长的。而且这里面往往有一个很有趣的模式:故事的开始是对色情的渲染,结果是因此受到的惩罚,似乎意在规劝,可是惩罚的部分往往绝不足以抵销渲染部分对人的吸引。结尾反映的是社会的传统和习俗,是为了把小说或故事装潢得更体面一些。不仅包含色情因素的小说是这样,其它小说也有类似的模式,即放纵——控制。例如《水浒》中反叛的部分造就了那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最后的招安部分似乎只是给全书安上了一条毫无生气的尾巴。《西游记》当然也是放纵的部分最引人入胜。韩南教授说,许多小说从模式上讲都可以做为道德教训来读,但是如果仅仅限于这个角度,那就大大地降低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欣赏书的主体部分。当然,各类文学作品的质量很不一样,鱼龙混杂,也不可一概而论。

韩南教授第二次来华是一九八○年随一个代表团进行为时三周的访问。那时他刚刚写好《中国的话本》这部专著,有不少材料需要进行核对。于是他公私兼顾,挤时间干了不少自己的事情。查材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在文学资料的保存方面,并不是很理想的。遗憾的是,不少今天在中国找不到的资料,却可以在日本查找到。十七世纪时,中国有大批书籍出口到日本,藏在贵族的图书馆里。书籍登陆时日本的海关都有记录,从这里就可以查出书籍的去处。例如清朝文学家李渔的第一个故事集《无声戏》现在就只有在日本才能找到。李渔还有一部包括十八个故事的集子《连城壁》也只在日本才有全本,中国只是最近才在大连找到这个集子不完全的手抄本。

韩南教授这次到中国来是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客人,计划在四个月的逗留期间完成并充实一部有关李渔的专著。他说他之所以选择了李渔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李渔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可以进行总体研究的作家,各方面的论述和作品都具有一致性,形成一套独特的理论和见解。他不打算把这部书仅仅写成传记性的著作,而是要在全面研究一个作家的基础上使著作具有更多的文学理论价值。不过,李渔的生平是很有特色的,因此这部书还是专辟一章集中探讨他的生平。例如,在西方人们常把李渔和莫里哀相比,因为他们都是剧作家,又都是自建剧团演戏,有第一手的经验。李渔自蓄家妓为文友和达官献艺是人尽皆知的。而且,在李渔的身上还有两个突出的侧面。一方面他有文人的清高,憎恶社会的不公;另一方面他又要穿梭走动于达官贵人之间,求得赞助。这部专著的主体是分别研究李渔的小说、戏曲和文章的章节。韩南教授认为这些文学体裁在李渔手下都有相互呼应的地方。比如说,不论在小说、戏曲还是文章中,作者的声音都要比其他作家明显。李渔是一个不甘于使自己的声音仅仅处于背景之中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往往有一个人物,戏剧中则是角色,文章中便是插话者,反映的正是李渔的声音,机智幽默,充满活力和喜剧色彩。越是喜剧性浓厚的作品,这个声音就越明显。在这一点上,李渔常常能使熟悉英美文学的人想起王尔德和肖伯纳。他们都是以机智著称,以戏剧见长。特别是李渔和王尔德,他们都很注意戏剧的美学效果,较少顾忌社会习俗的羁绊。

由李渔以及通俗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问题,我们谈起了今天常讲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脱节的现象。韩南教授说古代的通俗文学当以话本或小说的书面形式出现时,已经成为一种沟通雅俗的中间形式。李渔的作品就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这种文学上的中间潮流对整个社会文学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国社会力图创造一统文学的倾向总是很强,对通俗文学或植根于通俗文学的中间文学总取或是不屑一顾,或要将其纳入高雅文学的模式之中的态度。其实,这并不利于文学的发展。今天中国文学的中间潮流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不很丰富,大有发展的天地。古代通俗文学中的养料还多有可以汲取的地方。

最后,韩南教授对中国目前古典文学方面的学术情况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他觉得目前出版方面的情况是很喜人的,大批的书籍得以整理出版,是非常重要的学术准备工作。五十年代郑振铎主持编辑出版《古本戏曲丛刊》就是出版提高学术水平的一个例子。现在的情况使人感到是和中国三十年代以及五十年代书籍出版的好时光相同甚至更好的阶段。第二,比五十年代范围更广泛的考证研究有了长足的长进。大批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第三,与前两个方面相比较,文学评论工作则显得落后。原因之一可能是过多地要使文学成为政治和道德的工具,评《水浒》说《红楼》都曾走过极端。再有就是文艺理论的单薄。现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浪潮接一个浪潮,让人目不暇接。虽然各个浪潮都有偏颇,却也激发了人们对文学各个方面的认识。文学艺术本身是极其丰富的,总是要给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理论出难题。一个现代社会的文艺批评家应该有丰富的理论修养,根据不同的作家和作品,选择不同的评论角度。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就可以作为象征来读,因为作者就是把他作为象征来写的。但是如果把《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也作为象征来看,说她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力量之类,就有些牵强了。

韩南教授的意见自然使我想到他的治学态度。他关于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著述,绝没有空口妄论的感觉。书中既有翔实的材料,又有变换自如的考察角度,读来很有兴味。而且,韩南教授从来不追逐“时髦”,又了解各种“时髦”,在扎扎实实的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难怪钱锺书先生要说,韩南教授是“老派学者,现在越来越稀罕了。”从这样一位外国学者对待中国文学的方法和态度中,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些启示。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 篇7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是文学教育效果评测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人文教育改革的优化对象, 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进行具有时效性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明确取舍态度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 唯此才能使语文教育在大学生的文学活动中尽到股肱之力。对此, 笔者对河北联合大学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展开调查, 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横跨文理工医多个专业,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87份, 回收率为95.7%, 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情况如下:

1、阅读主体的主观认识与实际阅读活动相背离。

据调查结果显示, 约有80%的学生对参加文学社或读书会的活动抱有兴趣, 但是真正参与过活动的却只占被调查者的38%, 很多人苦于课业或受到其他业余活动的吸引而无暇顾及。在对大学生文学阅读动机的调查中, 最大的文学阅读驱动力分别是:兴趣、修养提升和知识储备, 上述在调查对象中都占有多于半数的比重, 并且53.8%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的文学课设置过少。这说明大学生对文学的美学价值有很大的认同感, 对文学修养在个人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都有端正的认识, 从事文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是, 从每日文学阅读时长上看, 有35.5%的学生日平均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下, 占了最大比重, 而文学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上的仅有11.8%, 是最少的。有固定喜爱的作家并对其作品保持着固定阅读习惯的仅30%, 约有76.4%的被调查者表示, 并不能把所有已开始阅读的作品坚持读完。这说明阅读主体对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有较高程度的认可, 但这种认可只停留在观念中, 因为诸多原因而并未将较高的阅读期待付诸践行。

2、阅读主体的文学阅读行为呈现出非研究性、非学院派的特点。

在文学阅读内容的调查方面, 约占80%的被调查者表示, 小说是最主要的阅读文体, 而在阅读过程中仅有17%的被调查者对严肃与通俗小说有辨别意识, 大部分人对这一分野并不关注, 更有14.1%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学不应有高雅通俗之分。尽管经典文学的权威性在大学生阅读者中受到普遍认可 (53.2%) , 半数人认为有阅读经典文学的必要 (49.6%) , 但他们也指出由于其艰深的主旨与抽象的艺术手法, 在大众读者中造成了理解障碍 (16.2%) 。对于通俗文学作品, 调查对象普遍承认其更符合时代特征、可读性强 (55.8%) , 并认为好的通俗作品经过岁月的打磨会受到肯定 (49.3%) , 而认为其思想性与创作水平不及经典文学的却仅占15.6%。通俗流行文学在受众的喜爱程度超过了古典名著 (33.9%) 和现当代严肃文学 (17.0%) , 占有最大的比重 (53.1%) 。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尽管在观念上给予文学经典以应有的尊重, 但显然对通俗文学表现出了更大的偏爱。他们的观念中没有更多理论的羁框, 只有感性的好坏之分, 而无绝对的雅俗之辨。这对高校语文教育无疑有着巨大的启示。

3、一方面新媒体在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 给文学阅读造成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媒体在语文教育中的良性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统计中, 大学生的活动时间比重由长到短依次是:上网、看影视剧和现实社交, 而文学阅读则被排在其后。这说明传统的案头阅读时间在网络、影视等新媒体日趋大众化的同时受到了挤压。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影视是比文学更具吸引力的叙事手段, 在文学与影视改编的权衡上, 仅有4.7%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无法接受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而绝大部分人都表示在与文学有关的影视剧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 67.1%的学生希望在语文教学中加入相关影视作品欣赏和评价的内容, 可见直观感性的影像在对文学阅读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 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另一条崭新的思路。与此同时, 网络阅读已经在阅读方式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 有超过50%的学生有网络阅读的经历, 并且这类群体都尝试过以跟帖转载等方式与创作者或书友进行互动, 约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参与或打算投入网络写手的行列。然而, 新媒体的强劲势头并非对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形成取代之势, 图书馆借阅的传统方式依然是大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主要途径 (43.5%) , 而电子书阅读也成为了颇具生命力的一种新兴形式 (34.6%) , 再次是自费购买 (24.4%) , 阅读途径呈现了传统与革新并存的状态。并且大学生受众群体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 最主要的途径是依靠同学间的推荐 (31.8%) , 而影视、网络和语文课堂并不是培养阅读兴趣的主要土壤。虽然多媒体更多地参与到当代高等教育中, 但作为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的语文, 无论是教育方式或教育对象, 却还在传统学习方式与新媒体方式间徘徊, 所以在抑制新媒体对传统文学阅读的冲击的同时, 加强新媒体教学手段还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4、语文课“庙堂之高”的教育与学生“江湖之远”的文学兴趣相脱节, 其主导作用并未得到体现。

由第二点论述可见, 当代大学生心理中存在着解构经典的倾向, 他们喜欢对已建立或试图建立起的任何权威性进行瓦解和否定, 而张扬平民化的“屌丝”式价值定位和话语体系, 文学阅读心理也是如此。在模糊了经典与非经典、雅与俗界限的文学接受观的衡量下, 语文课是很难在建立权威性的劝说中进行的。学生面对语文课积极性差、课外阅读作品与文学课关注点相脱节、学生无法认同语文课的价值观等问题的出现, 与之不无关系。但即便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 学生仍旧对语文课抱有期待, 而这种期待也恰恰显示出当代高校语文教育的软肋所在。据调查结果显示, 半数以上学生认为文学课设置过少 (53.8%) 。在语文课的规划中, 受众期待更多的文学作品批评, 并使之与影视欣赏结合。

二、解决策略

1、改革语文课树立权威的授课模式, 建立雅俗共论的开放性文学教育理念。

对于学生对文学阅读有较高的主观评价却欠缺实际行动的现象, 有研究者论之为:“当代大学生不事阅读乃是一种因讯息模式的差别所造成的文化现象”, 所谓讯息模式的差别, 是影像文化与书写文化的断层, 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偏好通俗性强、情节生动、语言浅白的文学, 语文教育所标榜的经典化、高雅化的严肃文学显然并不在学生的兴趣范围之列, 虽然他们对高雅文学在观念上的向往从未消失。语文教育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俗入雅, 在通俗文学的内容中找到合适的通向经典文学的入口, 而又能让人看清二者的血脉联系, 这种雅俗文学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直存在而且可以为教育所用的利器。

2、增加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授课比重, 增强学生文学作品分析的能力。

语文课堂如果只注重对课文内容、语言上的分析, 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学理论的提升, 其效果无异于授人以鱼, 而大学生处于国家语文教育体制的最后阶段, 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建立起个人的自修机制, 让其成为他们终生文学阅读的永恒动力, 是值得探讨的。现在的语文教育可提供丰富的文本素材, 而没有理论升华的文本分析教学充其量只能为学生提供“阅读履历”罢了, 这种教学并不可循环再生, 当学子远离校园, 会对语文课的记忆模糊淡化, 即使记忆犹新, 也不过是一些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情节, 既不可以为继续阅读提供成熟的经验和参照, 也不足以对既往的阅读做出独到的阐释和评价, 而只有注重文学理论的启发, 才真正有益于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 当他们有章可循, 才能保持对文学不懈的兴趣。

3、改良语文课程模式, 利用新媒体手段以加强语文教育的互动性优势。

当今的语文教育研究早已对教师单向讲授的一言堂授课方式的弊端详加论述, 笔者曾在《语文教育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中提倡利用戏剧情境、文学影视比较、严肃通俗文学比较等方式丰富教学, 并在主课时之外设置适量的读书会、研讨课、影视欣赏等辅修性课程以构筑语文课的互动性, 为大学语文教育注入活力。当影像对文字的侵略性冲击无可避免时, 那么彰显文字的特点, 并令接受者明了其无以取代的优势, 是培养新媒体时代文学读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河北燕山出版社, 2007.

大学文学 篇8

作为一名生态型现代大学生, 需要建立和谐的生态的生活氛围, 智慧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这是人的成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学素养是情商的一部分, 若高智商拥有高情商, 人生一定很灿烂。建筑大师梁思成说, 建筑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 社会学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洞察力。他的夫人, 同是建筑家的林徽因, 就是现代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不仅摘取了物理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而且他的古典文学素养也十分令人赞叹, 他的古诗视野开阔, 韵律优美。

文学是从人类文化中升华出的理想的结晶, 可以使人的勇气、荣誉感、希望、尊严、同情心、怜悯心和牺牲精神复活起来, 文学能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 充实人的内心世界, 焕发人的精神风貌, 带给人们真、善、美。人类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中国古代《尚书·舜典》里有“诗言志”的说法, 认为诗是用以表达人的志趣、意愿的。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的观点, 概括了他对文学功能的认识。《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其后,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中说:诗“上可裨教化, 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 卷之善一身”。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 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从这些言论中看出文学的社会作用重大:文学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然而文学课在当代的大学课堂经历了尴尬的处境, 文学从“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的辉煌顶端坠落到文学无用论, 以至于我们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先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晚宴致辞中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 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 文学不是物质的, 她的确不像科学发明, 能给人类带来显而易见的、立刻改变生活的用处, 在当今不少人疯狂追逐物质生活的时候, 文学截然相反, 它培育精神力量, 平衡人类生活的生态结构, “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 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西方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曾经指出:艺术不能直接改变现实, 但它可以为变更那些可能变革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驱力作贡献。

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内涵, 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 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精神性价值, 具有心灵的震慑和引领作用。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中作用不可低估。

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欣赏课是一个重要的阵地。文学欣赏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选择审美意识强、经过时代洗练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 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 在于她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在文学鉴赏课中通过对经典作家的分析, 让学生学习作家们那种甘于吃苦、甘于奉献, 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人格魅力, 把人生全部价值倾注到自己钟爱的事业中, 视金钱如粪土, 视富贵如浮云。如《红楼梦》作者曾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花了十年工夫;契科夫的《主教》题材, 在他脑海里盘桓有十五年光景, 而《浮士德》更是歌德花了近六十年时间惨淡经营的一部巨著。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经典, 什么是不朽, 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使大学生沉下心来, 不再心浮气躁, 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急功近利, 不再见利忘义, 能自觉抵制身外的各种诱惑,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 投身科技革命的伟大浪潮。

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在《沁园春·雪》里领略革命者的豪情, 在《海燕》中欣赏海燕搏击风浪的雄姿, 在《荷塘月色》中感悟荷塘月夜之清幽寂静, 在《岳阳楼记》中领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文学欣赏课教师如能营造诗意氛围, 绘声绘色地临摹作品的境界,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必能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愫, 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作品中那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与思考, 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和喜怒哀乐情感的宣泄, 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美育, 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文学欣赏课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诗经》的人性自然之美, 体味《洛神赋》中洛神浑然天成之美, 在李白的诗中领略洒脱豪迈之美, 在李清照的词中感悟浓情婉约之美……教师要善于挖掘各类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美, 带领大学生享受“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清新淡雅, 领略“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凄寒悲凉, 感悟“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豁达, 感叹“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雄奇壮阔……鉴赏作品的过程即是陶冶情操的过程, 大学生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被沁人心脾的美语所折服, 被令人流连的美景所吸引, 在欲罢不能的美境中难以忘怀……文学欣赏是一种创造, 更是一种入景入情情景交融的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某些道德内涵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方式出现, 较之抽象的、空洞的说教, 更易于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和理解, 并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灵魂, 陶冶情操。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师优美的范读带领下, 大学生的情感进入自得境界,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从而受到一次生动的文学兼道德的教育。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促进专业学习, 使学生在很多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就文科学生来说, 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能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 很多文学术语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情节来加深理解。对理工科学生而言,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有着非常高的文学素养的人。

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觑。文学欣赏课中存在具有审美功能的“潜在课程”———教师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人类文明与美的播种者和培育者, 是审美教育的实行者和主导者, 文学欣赏课教师应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努力按照美的形象塑造自己。高雅的风度仪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较高的审美能力对大学生具有榜样的力量。教师榜样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夸美纽斯指出, 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 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都被学生视为榜样, 被学生竭力模仿。教师的风度仪表美, 是教师心灵美的表露。风度仪表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的敏捷机灵, 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坚毅果断, 有的庄重大方;有的雍容华贵, 有的朴素自然;有的豪迈粗犷, 有的文质彬彬。如此等等。高雅的风度仪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活跃教育气氛, 增添学习情趣, 不仅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使他们得到高尚的精神陶冶和强烈的美的享受,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形象美主要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生活审美化几个方面。教师的仪表美不仅对学生思想品德、生活作风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 教师的服饰要整洁、美观、大方。教态美一般通过教师的举止、神情表现出来, 一个成熟教师的教态总是端庄、自然、大方、严肃的。另外, 教师的形象美不能只在课堂上树立和展现,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形象美, 这样的形象美才最真实、最持久。教学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教师必须具备教学美的基本审美素养, 即课程审美化技能、语言审美化技能和艺术表现与批评技能。也就是说, 课程安排要合乎审美的形式、比例;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简练、易懂, 具有形象性、感染力和节奏感;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以审美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的审美理想。文学欣赏课教师应具有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知多为师, 身正为范。审美教育效果的好坏, 主要依赖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模范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 做到以美育人, 寓美于教, 在审美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楷模, 没有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难以成就的。教师的基本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闻道在先, 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如果“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而不能解, 则非师矣。”[2]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文学欣赏课教师如果既掌握了扎实的经典性知识, 又了解专业领域内的新成果、新知识、新动向, 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 就能在教学实践中居高临下, 左右逢源, 驾轻就熟, 深入浅出, 取得出色的效果。学生最敬重的往往是那些有完美人格和渊博学识的教师。马卡连柯说,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只有通过勤奋学习, 不断丰富拓展, 精益求精, 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同时深厚的文化功底渗透出来的文学素养和文艺气质无形中也会给学生一种榜样作用, 从而产生一种对这种审美标准的趋同感。

与其他学科相比, 文学欣赏课教学更注重人际交往的对话———学生与作品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而教师丰富美好的情感是交流对话的纽带, 一个活力四射、乐观积极的教师总能将他的激情传递给学生, 并激发学生追寻美、探究美的热情, 牵引学生在这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中不断获得美的体验。教师的讲授应当是生动形象, 绘声绘色的, 尽可能地把学生的联想或想象调动到教师所要讲授的事物上去, 使之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同时, 还要充分调动感情的手段, 增强讲授的效果。讲到快乐的地方, 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 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 声音变得很低沉。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这在美育中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 犹如珠落玉盘, 清晰悦耳;犹如彩虹之悬碧空, 白帆之映秋湖, 鲜明夺目;而且随着讲授内容的变化, 高低起伏, 错落有致。所以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耐心的诱导、生动的语言、很有讲究的板书都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若教师将讲台当做舞台, 将教学行为视为创意性的表演, 那么, 学生听课就如同在欣赏精彩的演出, 听课的过程既是接受美的熏陶过程, 也是体验美的创造过程。

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阅读经典是重要的载体。经典是民族的记忆, 是人类优秀精神的载体, 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 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经典阅读对于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经典, 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 可以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 提高文学素养。经典给了我们观察世界的高度, 让我们视野开阔;经典也给了我们认识社会的角度, 让我们的思想深刻。读古人之书有如与先贤对话, 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聊天。在读书中我们了解人生, 明白事理, 更关键的是我们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芝加哥大学校长、博雅教育的力倡者和践行者赫钦斯坚信, 让学生与伟人交朋友, 接受伟大思想的熏陶, 是教育的使命。在赫钦斯看来, 没有读过名著的人, 就算不上一个受过教育的人。[3] (P81) 一个美妙的故事, 可以为大学生打开心性的玄门;一部优秀的影片可以使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对社会的感恩之念, 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爱之心。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文学作品中的美景真情能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文学作品中的榜样人物能振奋精神、升华情操;文学作品中的哲人睿语能提升境界、催长智慧;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伦理、宗教、哲学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是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熏陶渲染, 给大学生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可以使他们终身有追求, 有活力, 有韧性。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并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读书活动, 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讲演比赛、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 给学生创造读书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引领他们步入文学经典的殿堂。教室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潜在课程资源。一副精美的书法作品, 一句经典的励志名言, 一处陈列着学生优秀美文和其他学习成果的语文学习园地, 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注入了审美文化气息。将教室的布置赋予知识的活力, 使学生在每一次不经意的抬头回头间都受到鞭策和鼓励。

文学是以感染、诱惑方式被接受的。大学生文学素养的获得, 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 影视作品、文学书刊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都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对人进行文学的熏陶和影响。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阅读的文本的、网络的、视听的课外阅读资料, 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阅读的欲望。要经常安排学生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 相互交流阅读体会, 使之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还可以成立读书互助社, 方便学生相互借阅、互换图书。鼓励学生勤逛书店, 多买好书。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分组讨论、正反争辩等读书交流形式,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 感受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乐趣。这样, 通过营造一个好读书的环境氛围, 让学生互相影响、彼此促进, 必能形成一个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之,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不是一种心血来潮的时髦口号, 而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飞跃, 来日才能在振兴中华民族经济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能在漫漫人生征途上笑对困难和挫折, 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活出美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狄德罗 (1713—1784)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美学家, 文学家, 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文学创作专业 篇9

《人民日报》消息, 日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 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此前, 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 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 北师大还是独一家。这个全新的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校内导师加一位作家导师。第一批作家导师共有6位, 包括李敬泽、格非、严歌苓、李洱、欧阳江河与邱华栋, 每位带1- 2名学生。“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 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 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 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文本细读与大学英语文学教学 篇10

“细读”指对文学文本进行仔细阅读, 包括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 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主要研究和批评方法。语言的含混性和生产性向读者提出文本细读的诉求。

1.语言的含混性

文学与其它学科差异性的根源在于语言艺术是其本质, 这决定了由语言构筑的文本是文学存在的根基。文学语言自身的含混和模糊促成文本中的空白、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使读者置身于较宽广的解读文本的空间中, 以寻求作品多维、丰富的内涵, 因此, 需要读者对文本进行“细读”。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伯拉姆斯这样评价文本细读, “新批评理论家与众不同的步骤是对作品的详细解释, 即详尽而精妙地分析一部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含混意义”。文本细读将诠释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文本和读者上, 充分体现出对文本的尊重、强调立足于文本的同时也强化了读者在文本意义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伊瑟尔曾说:“在虚构性文本中, 空白是一种典型的结构, 它的功能是在读者那里引起有结构的运作过程, 这个过程的实施把本文位置的相互作用传输给读者的意识。……本文的意义在读者的想象力中才变得栩栩如生。”

2.语言的生产性

语言所具有的生产性也向读者提出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诉求。传统的语言观念中的语言仅仅是表达思想、情感等的工具, 从属于具有创造性、生产性的思想本身, 从属性决定了它不具备生产性。胡塞尔也认为:“表述的层次———这正是其独特性所在———, 除了它将表述赋与一切其他意向性之外, 不是生产性的。”然而, 海德格尔并不认为语言外在于思想本身, 他指出就其本质而言, 语言既不是表达, 也不是人的一种活动, 语言说话, “语言之本质就在道说中”“道说”在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于中的意思为显示, 让显现, 既澄明又遮蔽着之际开放我们所谓的, 让事物是其所是地在语言中在场显现, 语言带出事物、带出。“‘词语破碎处, 无物存在’指点出词与物的关系, 它指明, 词语本身就是关系, 因为词语把一切物保持并且留存于存在之中。倘没有如此这般的词语, 那么物之整体, 亦即, 便会沉入一片暗冥之中。”需要指出, 词语并不是物, 不是任何存在者, 当词语用来表示物时, 我们就理解了物, 于是物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具有生产性。可见, 语言远非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和手段, 因其把物带入存在的能力而具有生产性。为了与驻留在语言中的存在照面, 读者有必要对对文本进行细读。

文本细读不但在文学批评与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尤其是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重重问题的情况下, 文本细读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路径。

二.文本细读在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的“浅阅读”现状

对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的探索离不开落实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 多种因素导致文本细读在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受到冷遇。信息时代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多年来大学英语外国文学教学重视概论忽略文本分析构成了文本细读被忽视的“浅阅读”现状。

互联网改变了学生学习行为、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念。微信、QQ、百度、淘宝、淘点等各种app应有尽有, 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任何信息, 加之, 市场经济的作用使得文化快餐化。许多文学经典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 只需敲击几下鼠标, 文本中的人物和场景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文本细读被电影欣赏取代, 最终消解了学生对书本的热情, 形成急功近利的浅阅读现象, 这使得目前大学英语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加之, 多年来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学生的低标准、低要求也是忽视文本细读的重要原因。大学英语的学生只要知道一些关于文学的浅层次的知识足以, 没有必要深化到文本细读中去。由于学生很少阅读外国文学作品, 老师在教学时不得不花时间在课堂上介绍作品的内容、情节等表层的东西, 结果, 史料分析占据大部分课堂, 本来就少的文本分析也越来越简单化和程式化, 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严重制约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学习兴趣, 导致外国文学课程形同虚设。

2.文本细读在改变“浅阅读”现状中的重要性

为改变这种“浅阅读”的现状, 外国文学教学必须将文本细读纳入教学环节中。文学研究包括许多层面的内容, 如作家作品、思想潮流、文艺运动等, 但是其基础、核心和根本, 永远是文字符号构成的文学文本。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克服现有的浅阅读导致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对大学英语外国文学教学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 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优化课堂教学。经典文本的确定和选取能够避免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 加强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重要的是有的放矢的经典文本阅读加上教师的引导能够优化课堂教学, 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获取最大量的信息。

其次, 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经典文本的细读、质疑、思考、对话、接受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 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细读文本, 训练学生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把握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经典文本必将以其话语的魅力、内容的充实、思想的深刻、表达的独特等给大学生带来数、理、化等学科无法比拟的审美愉悦。

最后, 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本民族文化的浓缩, 除了外在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更加映现了人们的内心和思维方式, 因此, 通过文本细读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外在与内在文化, 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文本细读在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海德格尔说过, 诠释学是“正确理解他人话语的技艺”。因此, 对文本的正确细读离不开诠释学的方法。

1.文本细读的起点:前见

“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教学中, 师生都正在进入有着悠久而又经常模糊的历史传统”, 传统构成了教师与学生头脑中无法消除的前见或前理解。伽达默尔纠正了启蒙运动将前见理解为没有根据的判断, 认为前见就是“一种判断, 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所作的判断”, 所以前见有可能是正确的判断, 甚至于全部正确, 因此是“正当的成见”。教师也好, 学生也罢, 都处于由自身过去的经验以及社会历史经验所织就的语境中, 这个语境构成了师生理解文学文本的视域和起点, 因此, 文本细读应该从前见出发, 这意味着, 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撇开自己的前理解和前见, 努力还原作者的愿意, 而要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或者前见出发, 通过细读对文学文本的意义进行构造, 因为诠释学将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视为此在借助文本得以存在的方式, 并不是一味地还原作者本意的活动。

目前的大学英语文学课堂上, 很多学生羞于开口回答问题, 焦虑的根源在于担心自己的理解偏离作者的原意, 有必要引导学生以“前见”作为起点进行文本细读, 让学生领悟到不同的前见会生产不同的理解, 没有最好的理解, 只有不同的理解, 从而增强表达自己的积极性。但同时教师也要强调, 虽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也只能是哈姆雷特, 不能是别人。

2.文本细读过程的展开:对话

这里的对话是指对话双方向彼此敞开, 都处于开放状态, 从而形成对话关系。伽达默尔指出, “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谈话者的语言”, 因此, 对话不但是语言的范式也是理解的范式。这种对话关系在学生与文本间、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都有体现。

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都是相互独立的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前见构成的视域出发与文本进行对话, 诠释学认为, 文本不是一个客观存在, 而是像一个“你”一样说话, 有自己的视域, 向学生敞开, 文本总是向它询问的人给出新的答案, 并向回答它问题的人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主体带着自己不同前见构成的视域步入文本的视域, 对其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方面进行考量, 从而构建文本的意义。

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前见的不同会使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 从而生产不同的理解, 因此, 通过基于文本细读的小组讨论, 不但可以让学生们彼此敞开、交流思想, 从而拓宽、加深对文本原来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教师将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再现出他们在细读中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即文本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以及他们询问文本的问题、文本给出的答案。

总之, 教师-学生-文本,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以此克服传统文学教学过程中的确定性、霸权性、强制性、灌输性。

3.文本细读的结果:视域融合

“视域”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伽达默尔将其定义为从某个立足点所能看到的一切, 视域并非封闭, 呈开放状态。与文学文本照面即意味着“我们的历史意识置身于各种历史视域中, 这并不意味着走进了一个与我们自身毫无关系的异己, 而是说这些视域共同地形成了一个自内而运动的大视域。”阅读文学文本时, 问题的关键在于筹划一种不同于现在视域的历史视域, 这种筹划只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 读者不能凝固在过去的视域中, 而是要不断产生新的理解以取代历史视域, “产生一种真正的视域融合, 这种视域融合随着历史视域的筹划而同时消除了这视域”。诠释的任务是通过理解和诠释实现过去真理与现在生命的沟通, 形成读者 (当下) 视阈与文本 (过去) 视域的有效融合。大学英语文学教学课堂中文本细读的结果, 就是通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实现学生与学生的视域、师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 从而扩大学生、教师原有的视域, 形成全新的视域。也就是说, 教师、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理解了文本, 同时扩大了原初视域, 从而构成理解下一轮文学文本的前见。在这个环节, 因为有以上第二个环节的准备和铺垫, 学生可以无焦虑地将自己最终形成的理解以口头或笔头的形式表述出来。

四.结语

基于诠释学的文本细读会使文学课程的设置名至实归, 既能够摆脱以往因脱离文本造成的理解的空洞, 也可以通过细读挖掘作品深刻的内涵, 最终使学生从中受益。因为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 消解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 形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主要研究和批评方法, 语言的含混性和生产性向读者提出文本细读的诉求。文本细读在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也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重要性, 可以改变学生目前教学中的重重问题。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应该采用诠释学的方法, 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 消解科学主义的教学方法向文学课堂的渗透以及教师的话语霸权, 最终优化课堂教学。

浅谈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育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一、英美文学发展的概貌

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学本身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要受到历史、政治、和文化的影响。而英美文学的内部其实存在着自身规律,例如英国文学就经历了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而且战后的英国文学也从写实主义向试验和多元化的方向过度。

美国文学的起步较晚,首先它摆脱了英国文学的影子,不再是它的一个分支。进入了二十世纪之后,美国文学才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成为了民族文学。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后,美国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非常鲜明的特色。

二、英美文学的艺术价值

文学是我们对人生体验的一种文化表征。我们熟悉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隐含着对生活价值的思考以及取向和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仅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还可以接触到整个支撑西方表层文化的其中最深层的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在于西方文化之中,带有根本性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评判,当然还包括西方人经常会使用的视角,以及西方人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同时英美文学也是西方人对时代生活的一种审美表现,它们是西方人民共同创造和使用的英语语言的产物。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它的语言表意功能很强,文体风格也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英语的丰富表现力和其独特的魅力在很多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语言像音乐一样感性的语调以及丰富多彩的语汇,深深地沉浸在其“弦外之音”里。

三、英美文学的研究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对英美文学的研究?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对英美文学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对英美文学作家的研究也不够深入,而且还要加强对英美文学中现当代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开展对英美文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还可以了解外国的文化和艺术,同时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陶冶了情操,对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四、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英美文学的选修课,授课的模式往往采用“英美文学+选读”的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上,教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文学常识,然后在课本上画出重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学生对于教师复述式的授课方式也毫无兴趣,根本不可能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独到的见解。传统的教材中会有一些“片段式”的文学选读作为补充。这些节选自名著中的片段,完全破坏了其完整性,没有上下文的烘托,学生也体会不到文学的魅力。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五、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的教改策略

(一)读完整的作品

作品选读虽然是精选自经典作品的经典片段,但由于只是片断,完全破坏了经典作品固有的统一性性,难免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真读过雨果的作品,学生才能对雨果的作品有真正的了解,才能说“我读过雨果的书”,才能与别人讨论雨果,也才有可能写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评论性的文章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它的魅力,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二)讲授欣赏作品的方法

在过去的英美文学课上,教师往往以“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文学知识。其实,即使不上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文学书籍、或光盘的方式获得这些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去思考如何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上。我们以美国小说为例,在阅读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过作品后,再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按照上述的策略进行教学,英美文学课就可以成为大学课程中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寻找、发现、创造文学作品意义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步地养成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对文学作品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自身准确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把他们丰富的感性经验提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拥有真正有用本领才会屹立其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六、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英语课还属于基础的语言技能训练课,课时很多,教学任务相对比较重,学生和教师对四、六级的通过率压力也较大。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接触英美文学,因为英美文学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英美文学是我们科研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逐年提高,他们开始通过网络逐渐接触到最前沿的英美文学,因此他们的阅读能力都比较强,在此基础之上,不少高校都开设了英美文学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大学英语教学应不断增强英美文学的意识,将英美文学完全导入到英语教学中去,适当介绍当代英美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向有能力的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可借鉴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模式,采用各种方法,如研读短篇小说,背诵诗歌,朗读剧本、扮演角色等,使学生不仅学习英语语言,也了解英美文学,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并不矛盾,可以相辅相成。此外,在高校中加强英美文学的教学,将有助于我国英语教育的改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1.

[2]Taylor, John Russell. Review of The Homecoming in Plays and Players, 1953-1968, edited by Peter Roberts, Methuen, 198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篇12

目前,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不断改革与创新阶段。虽然从整体上讲, 全国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亦日趋完善, 但是,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大学生学习英语多年, 即便掌握了考试要求的大纲词汇, 也仍然对英美等国的概况及重要历史人物知之甚少, 更无法做到较为准确地用英语介绍我国的国情和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成绩斐然, 但其教学效果却总难以令人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脱离了教育整体, 未能以人为本, 立足于培养人的素质这一教育出发点。” (戴中明, 2001) 1文学具有认知、审美、教育三个基本功能, 对整个社会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认为, 大学英语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在本文中主要指以英美文学作品和汉语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为主要文本依托的人文教育) , 对于增强英语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 文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Susan Bassnet指出:“文学语言是语言应用的最高层次。” (Bassnet, 1993)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适当的文学作品赏析, 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语言学习材料, 而且能创造出逼真的语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进而巩固所学的词汇、短语及写作技巧、篇章结构等基础知识, 正如语言学家Povy所言:“文学会提高所有的语言技巧。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 使文学扩展了语言知识。” (Povy, 1967)

2.2 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英语语言学习不仅是文法知识的学习, 也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学作品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 也渗透着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思想观点, 是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西方思维的一条便利而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会更为深入, 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也将得到提升。

2.3 有助于弥补教材缺陷,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 许多院校迫于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压力, 大学英语教材的选取、课程设计及课堂讲授都一味侧重于应试和实用目的。为迎合大纲词汇而删减、改编的阅读材料, 大量的语法讲解以及应试训练不仅抹杀了文章的审美, 使英语学习枯燥乏味, 也使得许多学生陷入了“高分低能”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融入适当篇章的文学作品赏析, 通过文学作品本身带来的审美愉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仅是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补充,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误区中跳出来, 促进语言的活学活用。同时,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 在其熏陶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逐步提高。

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 一名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英语词汇量为3300~4500。这意味着, 普通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满足阅读一般性英语文学作品的要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学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就具体教学实践而言,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3.1 文学材料的选取要适宜

在卷帙浩繁的英语文学作品中, 如何选出既适宜学生阅读又不需耗费过多学习时间的学习材料十分关键。笔者认为, 大学英语课堂中所使用的文学材料首先应该难易得当, 语言规范, 既不艰深难懂, 也不过于简单, 才有益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其次, 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趣味性, 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经典文学作品, 提升文化素养;再者, 文学材料的选取不宜完全脱离大学英语教材, 应与之结合, 选择相关的材料和话题, 如此, 课堂才能自然流畅, 二者才可相得益彰, 文学作品的选取以诗歌、散文、短篇小说为宜。例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部分课文的主题为“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怎样留下好的印象?) 。在这一讲中, 可以插入对我国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所写《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一词的简要介绍与赏析, 并让学生尝试着将其中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翻译成英文, 这样既向学生传达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用能力。再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部分课文标题为“Choose to Be Alone on Purpose” (选择独处) 。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浅显地提到了梭罗、华兹华斯、弥尔顿这三位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待孤独的态度。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可以从他们的原作中节选典型的段落作为阅读补充, 如梭罗的Walden (《瓦尔登湖》) , 华兹华斯的诗歌The Daffodils (《黄水仙》) , 并对其中的个别句子进行分析, 解析梭罗、华兹华斯及弥尔顿选择独处的原因。如此, 既有助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 也丰富了他们对英美文化的认识。

3.2 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在《文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一文中, 作者写道:“文学用于培养交际能力应注意防止两个极端:1) 只注重对文学篇章进行解读而忽视其为语言教学的一面;2) 只注重语言教学, 而忽视对作品文学性的认识。成功的文学课教学应该是两者的结合。” (胡其林, 2001) 笔者认为, 大学生面临考试和就业的压力, 因而教师在讲述文学课时应把握适度原则, 将文学教育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 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具体而言, 教师可将文学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以课外延伸阅读的方式, 在课堂上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分析讲评, 亦可作为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例如, 著名作家作品的英文简介、英文读后感、笔记摘抄、简单的诗词或中国传统文化方向的汉译英翻译, 既能扩充学生的文学知识, 提升人文素养, 又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

在大学英语授课中, 将中外相似主题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进行比较, 是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文学、文化方面的比较往往言简意赅、内涵深刻,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通过比较, 学生可以同时提高对至少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领悟能力。例如,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主题, 如中西方时间观、爱情观、婚姻观等进行比较。

诚然, 在具体实践中, 将文学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并非易事, 因为它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文学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亟需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语言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共同提高。

摘要:文学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以英美文学为主的英语文学教育对英语学习的益处, 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果差、学生综合素质低等问题, 提出了将文学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注意事项, 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提升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学教育,语言能力,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Bassnet, S, Grundy P.Language Through Literature[M].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3.

[2]Povy, J.Literature in TESL Programs: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J].TESOL Quarterly, 1967 (1) .

[3]戴中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外语界, 2001 (3) .

上一篇:农林高等院校下一篇: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