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2025-01-07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共12篇)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1

摘要:基于北海老城旅游文脉的梳理, 解析北海老城旅游的文化、社区、旅游、经济等多元复合的发展要素, 探讨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关键词: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要素,发展模式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把“与当地人交往, 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去欧洲旅游的旅游者中, 65%的游客是进行文化旅游。中国北部湾经济区龙头城市——北海, 正在深入挖掘老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 并欲将其打造成与有“天下第一滩”之美誉的北海银滩齐名的旅游品牌。

1 北海老城旅游文脉梳理

北海老城是一处浓缩着海上丝路文化、家文化、南珠文化、港口商埠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公元前111年北海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西亚和欧洲各国。道光二十六年 (1846) , 北海已开辟了至澳门的定期帆船运输线, 咸丰六年 (1851) 又由葡萄牙人开通了澳门至北海的海上航线, 同治二年 (1863) 清政府就开放了宜昌、北海等四个口岸供英国船只装卸货物。由此可知, 当时北海作为海港商埠已具备了国际商业航线的条件, 也具备了相当的城市载体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北海自主性对外开放的文化特征和主动走向世界的地方精神。清光绪二年 (1876) 中英《烟台条约》签订, 北海划为对外通商口岸, 英、法、德、美、意、葡、比和奥匈帝国八国又在北海老城周边设立领事馆、洋行、教堂、医院等机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北海老城现存民居多为岭南骑楼融合西洋建筑特色的风貌与格局, 是中国岭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骑楼街区之一。其中, 珠海路的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有“百年西洋街”、“近现代建筑年鉴”之称。1998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市长皮埃尔·布尔克参观北海老城时, 建议北海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 将珠海路老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保护。

2 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要素解析

2.1 文化: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北海老城的“卖点”不在其他, 就在它是一座“活着的老城”。老城人常年开花的庭院、从容优雅的日常起居、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有着中西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民俗活动等都是老城独特的魅力之处。就像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当地的特色文化就是民众的传统社会生活习俗, 各国游客去巴厘岛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体验纯真的地方特色文化。

2.2 社区:营造北海老城文化体验的场景

旅游者的旅游追求的往往不是单纯的一景一物, 而是去真实的文化场景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许多深圳人不看深圳的“锦绣中华”而不远千里去北京西藏等地亲历就是这个道理。北海老城本身就是一个社区, 社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奠定了老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 也是游客体验休闲与快乐的场景。

2.3 旅游:北海老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历史文化旅游的本质是要通过保育和活化历史文化载体, 还原“旅游”场景, 释放出独具魅力的地域人文精神。外观上的修复不能代表文化内涵的修复, 只有深入发掘无形的精神的旅游资源, 拓宽旅游的内容,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立体展示, 为有形的物质的载体创造出一种新的附加值, 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北海老城, 感受到老城昔日的风采及老城所代表的北海人的开放精神和魅力, 才是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打造的核心内容。

2.4 经济: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旅游业是以经济为基础, 以文化为主导的产业, 其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北海老城惟有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积累文化资本, 打造旅游品牌,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才能实现对老城文化资源的最有效保护。就像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 通过兴办旅游经济实体,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了以旅游经济促文化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解析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保护工作的进行并不一定必须由地方政府来执行, 而应将申请、推动与落实保护的权力逐渐转交给其他民间或非政府的单位经营, 以使文化遗产更为广泛地为一般民众所共同认知与参与。如桂林的靖江王城, 通过非政府力量的开发, 既实现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 又打造了桂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丰富了桂林山水文化旅游的内涵, 提升了桂林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品位。由此看来, 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文化、文物、旅游等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 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来发展旅游业, 拓宽旅游开发的投融资渠道。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可分成三种:一是以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进行开发, 如浙江乌镇。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由政府将垄断的经营权拍卖给企业经营, 如湖南凤凰古城、山东曲阜三孔等。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 如云南丽江大研古城。对于北海老城这样的文化旅游景区, 鉴于外部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的情况, 在发展初期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 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 以国有公司为主体分段分期进行开发, 赢利性的投资等交由企业进行公司化运作。作为市场主体, 政府主导的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一方面可以利用资金、管理优势, 围绕文化旅游开发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居民多渠道参与景区的旅游发展。在初具规模后, 则又应适时地向政府干预机制与市场机制优化整合发展的模式转变, 逐步引入市场要素来进行间接调控、鼓励居民成立相关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以取代部分政府职能, 才能保证文化旅游的发展真正有利于当地居民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政府则应把重点放在老城发展战略规划上来, 通过完善开发与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来适度参与调控, 鼓励和规范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行为。

北海老城设立政府主导的国有公司即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来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自2006年公司成立至今, 经营业绩与预期尚有较大距离, 一些经营政策也因社区居民的反对而无法推行, 如物业管理、景区禁车等。针对文化旅游开发运作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北海老城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考虑经营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在目前的发展阶段, 可以确定“公司 (政府) +社团+居民”的社会参与式经营管理模式。社会参与是在经营模式上设置的一种防止不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机制。为了制止利益驱动造成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 有必要改变决策和管理机构的同质利益者构成的局面。在这一多元参与共同开发的模式中, 社区提供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 公司 (政府) 通过招商引资以资金形式投入开发, 社会团体组织依政策法规进行监督保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 在市场力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当然要进行“补位”, 参加非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在政府主导发展的同时, 要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 并逐渐退出营利领域, 引进外资或者民间资本, 以市场需求特征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 做好营销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同时, 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引导和规范, 协助社区居民和经营者成立行业协会或民间团体, 保护成员利益, 约束自身行为。

“公司 (政府) +社团+居民”的经营模式, 注重整合不同利益群体, 形成利益共同体, 共同开发共同受益。既便于旅游产品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又能调控新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一定的无序性, 还能充分调动居民骑楼建筑修复的积极性, 同时利用第三方组织的监督作用, 能持续有效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平衡了旅游业、文化生态环境与地方社区的需要, 重视游客、居民的共同目标, 关注旅游主体多方之间的协作, 实现游客、社区与生态环境的共赢。

4 结语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学会 (ICOMOS) 特别以文化旅游为讨论主题, 通过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 认为国际旅游业的持续成长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文化遗产欣赏的需求, 应将其视为正面积极的力量, 各遗产地经营者应针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估, 并确认合理的旅游容量与管理模式, 寻求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点。为构建起一种适合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选择“公司 (政府) +社团+居民”的经营模式, 以顺应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范翔宇.“北海”的成名定位及历史文化内涵[N].北海日报, 2009-08-16.

[2]蒙吉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3) .

[3]黄亮.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5) .

[4]黄大成.试论珠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 .

[5]戴斌.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2

李建峰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省承德市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067000 李建峰(1978),男,河北承德,讲师,硕士,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

摘要:体验是文化旅游的天然属性,文化旅游开发要遵循体验经济规律。依据旅游体验层次理论,对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文化旅游体验可分为文化物态认知体验、文化情感互动体验、文化价值认同体验、文化心态构建体验四个层次。并以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为例,在对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解读的基础上,运用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模式,构建了围场县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体系。

关键词:体验;文化旅游;围场;皇家休闲文化

一、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研究背景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借助旅游中介和旅游目的地等外部条件,通过对信仰、精神、知识、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和自然遗产、人文遗产等旅游客体的某一类或几类旅游资源的观察、鉴赏、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一种文化享受和收获的旅游活动 [1]。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决定文化旅游天然具有体验属性,同时文化旅游开发也要遵循体验经济规律。因此,体验成为研究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尝试依据体验旅游层次理论对文化旅游体验层次进行探讨。

旅游体验层次理论是对目前旅游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体验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学术成果较为丰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旅游者个体体验到的自身与“精神家园”之间的意识距离。Cohen认为体验深刻的程度,是沿着娱乐、转移、注意力、体验、试验、存在的方向不断深化的[2]。Pine和Gilmore把旅游体验分为4种:娱乐、教育、逃避与审美[3]。我国学者龙江智认为从意识深度上看,旅游体验可以划分为感官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回归体验和灵性体验五个层次[4]。

旅游体验本质意义是精神追寻的旅程,旅游者出游的根本目的或终极意义是寻找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4]。精神家园寄托于一定文化体系之中,通过一定的文化形态得以存在,认同一定的精神家园,就是接受一定的文化传统[5]。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内外关于旅游体验层次理论的研究,阐明了旅游者体验“精神家园”的旅游体验的层次关系,为研究旅游者体验“文化”的旅游体验层次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模式的提出

本文根据旅游体验层次理论,提出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模式,即旅游者文化旅游体验可分为文化物态认知体验、文化情感互动体验、文化价值认同体验与文化心态构建体验四个层次。

1、文化物态认知体验

文化的叙述是表象与内涵的统一。对于文化的认知是跨越感觉体验与知觉体验两个认识层次,并以知觉体验为主体方式的心理过程。文化物态认知体验是心智层次层面的体验,是旅游者通过观赏特定类型文化的表层物态文化、感受文化氛围,形成文化判断与印象的体验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实现对文化知识获取的旅游感受。

2、文化情感互动体验

文化情感互动体验是指旅游者对特定文化在情感意识层面的体验,是旅游者与具体文化通过旅游活动互动而产生的情感感受。这一层次的体验是表层文化体验的深入与补充,能够使旅游者对特定类型文化全面、深入了解,并形成情感愉悦。

3、文化价值认同体验

文化价值认同体验是指旅游者在灵魂意识层面的体验,在价值体验的层面上,旅游者脱离文化表象的束缚,高度认同特定类型文化的内涵价值,并在价值认同中获得归属感与满足感。

4、文化心态构建体验

文化心态构建体验是灵性意识层面的体验,是指在特定类型文化的影响熏陶下,旅游者人生观、世界观重构的心理过程,是文化旅游体验的最高层次。

二、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模式的应用——以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为例

(一)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解读 围场县地处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过度地带,是连接京津两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要冲,因清代设立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而得名。清代木兰围场始建于康熙二十年(公园1681年),历时一个半世纪,占地14000平方公里,涵盖围场县全境,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康熙、乾隆与嘉庆三位皇帝率皇子、王公、重臣与万余满蒙铁骑在此行猎、肆武、屏藩、会盟。这里气候凉爽、植被葱郁、野生动物繁集,是华北地区一块难得的生态美玉。围场县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是京北黄金旅游线和承德市皇家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围场县改变单纯依托坝上森林、草原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以“皇家休闲文化”为引领,开发皇家休闲文化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拓展旅游产业链,促进围场县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目前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旅游度假区是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1、“皇家休闲文化”是木兰围场文化底蕴的原真性体现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休闲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形态,始终传承着主流文化”[6]。满族是骑射民族,行围打猎是满族传统的习俗,也是满族皇族十分钟情的休闲活动。满洲皇帝进关之后,难以忍受盛夏的酷热,自然要出关择地避暑休闲,并溶避暑、游猎、习武、御政为一。围场县气候凉爽、距离京师远近适宜、地势开阔、生态环境良好,成为最佳选择。自建立之日起,历史赋予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便通过“皇家休闲”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标记、诠释与传承。

2、“清暑”、“行围”、“会盟”是清代皇族在木兰围场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清代皇帝开辟、巡幸木兰围场,避暑休憩为其首先旨趣,亦为木兰围场之首要功能。康熙帝《喜岭外水土》诗为证:“霜凝肥草净无尘,处处泉源漾碧津。食少事多宵吁老,暂偷闲暇养吾身”。行围是大规模的围猎活动,是清帝在木兰围场的主要活动。康熙、乾隆与嘉庆三帝在木兰围场共秋狝92次,每次常例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中行围狩猎期一般是20天左右。行围结束,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民族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因此木兰秋狝成为塞外诸族的聚会,是清朝执行“绥藩会盟”政治方略的契机,并取得良好效果。康熙帝在《溥仁寺碑文》中称“昔时三皇五帝不治不服之蒙古部落,今已中外无别矣!”道出木兰秋称于绥柔蒙古之重大作用。

3、“民族和谐”是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精神诉求 木兰围场是清代民族政策的见证,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过程占有重要位置,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功能载体,充分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多源性、集粹性、包容性。围场县是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满族、蒙古族与围场县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家乡。满族与蒙古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是培育围场县县域文化的肥沃土壤。民族和谐文化是围场县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在新时期,解读、传承、弘扬木兰围场赋存的“民族和谐”文化,对于围场县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基于文化体验层次模式的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体系

(1)发掘、保护、开发围场县清代文化遗产,形成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文化”旅游吸引物,实现旅游者文化物态认知层次的旅游体验。

加大围场县皇家行宫(东庙宫)、御碑、古御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树立木兰围场“七十二”围文化标识。建设木兰围场历史文化博物馆,全景展示清代木兰围场的文化风貌。发掘、整理与物化“皇家休闲文化”有关的御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技艺、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皇家休闲”景区解说系统,设计“皇家清暑”主题线路。通过以上措施,使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走出典籍,真正让游客看的到、触摸到并融入到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文化”的文化氛围中去。

(2)通过“舞台真实性”产品设计思路,设计以“行围”、“会盟”为主题、便于旅游者参与的休闲旅游活动,实现旅游者文化情感互动层次的旅游体验

在旅游季节,结合满族八旗骑射习俗,设计以“皇家行围”为主题,具有参与性、小规模、常态化特征的休闲旅游产品。在旅游旺季,举办大型互动性实景演出“秋狝大典”,展现“屏藩会盟”的盛况。使旅游者心灵与“皇家休闲”文化达到共鸣。

(3)开展满蒙民族文化旅游,实现旅游者文化价值认同层次的旅游体验 “民族和谐文化”是“皇家休闲文化”的诉求与升华,是文化价值所在。通过满蒙民族群众与建设木兰围场民族风情主题公园的方式、开展满蒙民族深度体验旅游,让旅游者体味“民族和谐”文化、畅享民族和谐的果实。

(4)“皇家休闲文化”与围场生态资源结合,使旅游者在皇家猎场,在历史与自然中重塑自我,实现旅游者文化心态构建层次的旅游体验

融合围场县“皇家休闲文化”与森林草原生态环境。开展感悟式休闲度假旅游,使游客在感怀历史、回归自然中寻找本真,重塑自我,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发展度假旅游产业,促进围场县旅游产业升级了,把围场县建设成“皇家休闲文化”度假胜地。

参考文献

[1]王明星.文化旅游:经营·体验·方式[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23-24 [2] Erik Cohen.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experiences[J].Sociology,1979(13):45-48 [3]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4-40

[4]龙江智,卢昌崇.旅游体验的层级模式:基于意识谱理论的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9-19

[5]欧阳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构建[N].光明日报,2012-3-1.[6]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关于休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12-234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3

【关键词】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旅游;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70-2

四川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62.9%,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著名的“南派藏医”发源地,也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1],以藏医药、羌医药、彝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资源独具特色。民族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保护、挖掘和传承的基础上,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川省也是国内旅游的黄金区域,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文化于一体,在中国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的可接触类世界遗产中,四川省就占有4项,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四川民族医药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可以战略性地为开发四川特色旅游资源、提升四川旅游形象提供建设性的服务,促进四川的旅游经济发展。

1四川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优势

1.1民族药历史文化厚重,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

藏医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位于甘孜州的德格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派藏医”的发源地。羌医药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和松潘县镇江关、黑水县西尔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等地。彝医药在四川的分布主要在在彝族聚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和攀枝花的彝族自治县。各民族医药文化积淀厚重,资源富集,极具旅游开发优势。见表1

1.2川产道地药材与濒危珍稀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

四川有药用植物约5000余种(植物药4000多种、动物药300多种、矿物药30多种),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道地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一[5]。尤其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很多名贵动植物药材和濒危珍稀药材均集中产于此,藏、羌、彝族药材资源也比较丰富。据统计,四川名贵中药材有2/3产于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还有藏药1000多种,彝族药物1000余种,羌药600余种。

1.3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点众多

四川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与绿色生态资源丰富,这些是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如:历史悠久的寺庙、印经院,绚丽的建筑民居,各具特色文化宗教仪式、庆典和民俗,同时,雪山草原相映成辉,冰川温泉遥相呼应,森林湖泊熠熠生辉,绿色生态,风景秀丽,环境逸人。不仅吸引着大量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客,也是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

1.4民族医药机构

目前,我省民族医药机构共有39所,其中独立民族医疗结构21所、民族医药科研所7所、民族医药教育机构11个,从事民族医药工作人员达1387人。拥有大量的民族医药专家和传统民族药制备技术,是传承和发扬民族医药的中坚力量,在民族地区乃至全省、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

2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综合上述资源优势,结合当前日益高涨的文化旅游热潮,甘孜州应该大力开展南派藏医药的文化旅游开发,我们提出了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概念。根据四川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四川的民族医药文化旅游模式应该是将人文和自然资源按照一定的空间层序体系,以名山、名水、名医、名药、名城等为结点,采取点轴模式,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圈的构建格局,通过点、线、轴、区域的有机结合,形成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布局。通过构建“以民族的核心分布区和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及王牌景区景点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引导”的空间架构格局,形成区域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2.1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整合环全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以大成都为核心的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集散地。

2.2三大区域:即以甘孜州为主的“南派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以阿坝州为主的“羌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以凉山州为主的“彝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形成可相互串联的三条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即:“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

2.3四大板块:是四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从功能上所表现出来的四大板块。即:以“甘阿凉”三州民族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结合生态环境旅游板块;以“藏羌彝”为核心的民族医药健康旅游板块;以道地珍稀民族药资源科考为主的民族药资源科考旅游板块;以民族医药医、教、研与产业文化旅游板块。

2.4五大内容:民族医药文化辐射圈的自然风光、民族医药赖以产生和传承的人文环境、民族医药传统特色展示、民族医药健康保健体验、民族医药资源的科学考察。

3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构建

3.1成都—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博物馆

3.1.1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以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为核心,高规格建设中华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充分展示民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3.1.2民族医药现代产业文化。以现代民族医药企业为重点,开发现代中医药产业文化,展现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3.1.3民族医药文化一条街。在西南民族大学或成都中医药大学周边建设民族医药保健品、旅游商品一条街,逐步形成民族医药文化、理疗、药膳及保健品展示中心。

3.2“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线路规划

3.2.1川产道地濒危珍稀濒危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GAP)基地。利用甘孜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及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丰富的特点,结合现有稀有中药材GAP基地,合理规划科考线路,展示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的神奇,开展特色药材认购游等项目。规划建设康定药材集散市场,重现当年汉藏药材贸易场景。

3.2.2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围绕“南派藏医的摇篮”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德格印经院等资源,规划建设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发掘南派藏医药的独特文化以及功效和诊疗特色。弘扬藏医药文化,提升旅游价值目标。

3.2.3藏医药养生中心。在海螺沟、康定温泉周边,规划建设藏医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让游客体验藏医药六季养生法。

3.2.4南派藏医特色诊疗与理疗。依托甘孜州藏医院、德格藏医院等藏医医疗机构,开发医疗保健康产品。主要包括名医诊疗体验、藏医特色诊疗体验,藏药保健药膳、药蒸、药浴体验,传统藏药制作体验,藏医康体养生研修等。合理建设藏医保健场所,进行规范管理。

3.3“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线路

3.3.1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GAP)种植基地。利用阿坝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及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丰富的特点,结合现有珍稀中药材GAP基地,合理规划科考线路,展示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民族药物、特色动/植物药的神奇,开展特色药材认购游等项目。

3.3.2中国羌医药博物馆。利用汶川羌医药的特色,以及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世界观注度,高规格建设“中国羌医羌药博物馆”,在对羌医药进行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展示羌医药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为开展羌医药体验游活动提供条件。

3.3.3民族医药保健养生连锁品牌店。可以在汶川、桃坪羌寨、茂县规划建设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技术支撑与品牌的民族医药膳食疗中心、康复保健理疗中心等。

3.4“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探寻”线路规划

3.4.1攀西阳光康体冬令营。在攀枝花/西昌规划建设中医药健康疗养冬令营(基地),开展阳光康体活动,融入中医保健康、养生系列产品。

3.4.2中国彝族、摩梭民族医药博物馆。在整理彝族、摩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在西昌建立中国彝族、摩梭民族医药博物馆,展示彝族与摩梭族独特而神秘的民族医药文化。

3.4.3民族医药特色康疗中心。在攀枝花、西昌、泸沽湖等地规划建设彝族、摩梭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彝族、摩梭特色药膳食疗中心,凸显民族医药的保健功能。

3.4.4阳光度假村群落。依托攀西地区地处中国西部阳光地带,气候条件优越,自然景观丰富、人文资源独特、温泉水域众多、四季瓜果飘香的特点,整合当地的彝医、摩梭医药、普格温泉等资源,体现的地域气候与养生有机结合的中医“天人相应”思想。在二滩水库、邛海附近高规格建设以阳光、生态为基础的阳光度假村落群。

人类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之后,愈益趋向文化精神价值的满足,这是文化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6]。民族医药本质上属于医学范畴,但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它既有自然文化,又有人文文化;既有物质文化,有又非物质文化;还有非物质文化寓于物质文化之中难以分割的双重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7]。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的弘扬;而民族医药文化的普及,也必将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因此,合理开发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创民族医药文化与旅游、经济相融合的全新境界,不仅可以保护和支持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医药文化弘扬光大、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共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耀军.四川少数民族古籍研究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73-75.

[2] 胡尚钦,黄璐琳,杨晓,江怀仲.南派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12):1241-1242.

[3] 包希福.羌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S1):23-24.

[4] 赵熙,汤晓云.彝族医药的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17):23-24.

[5] 辜萍,莫凡.四川中药事业发展刍议[J].软科学,1999,(4):30-32.

[6] 王煜.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91-93.

文化旅游的集成模式与发展路径 篇4

一、文化旅游是可持续发展旅游

1、从“观光旅游”到“文化旅游”的过渡

观光旅游是指前往某些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以观赏为目的的旅游,是最低层次的旅游方式。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虽然我国观光旅游时代并没有过去,但游客对使人置身其外的旅游方式逐渐失去兴趣,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我国文化旅游市场消费能力还没有得到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旅游产品设计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较少,对游客的人文关怀不够;文化气质和体验环节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和游客的精神交流,间接影响了消费投向和消费积极性;此外,服务、拥挤程度和景区维护等影响了游客对文化的感知和满意程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地方支柱型产业来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序的价格竞争造成了游客不满与旅游企业盈利困难。 由低成本运作为导向,旅游产品越来越把品质作为牺牲对象,使旅游业处在红海之中。 而且目前孤立的景点已经很难吸引游客。 旅游必须结合文化,为人们提供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体验消费,把单纯的观光旅游上升到文化经历、文化体验和文化欣赏的高度。 而创意产业的高智能性、高附加值生产特性为旅游业指出了有效的发展路径。

2、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结合方式

文化创意经济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以人的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基础上,依托文化差异对经济发展进行支持与推动。 而创意产业则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为根本、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要素、以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为目标的价值链高端的经济部门。

文化创意产业按照结构层次划分为核心部分、扩展部分和聚合部分。 核心部分有视觉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等;扩展部分主要有传媒业、( 广播电视与印刷出版) 、唱片业、电影业、广告业,设计业等。 聚合部分主要体现在文物博物( 博物馆、美术馆) 、图书馆、艺术品市场、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目前,文化创意作为经济动力,已然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北京和上海已经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大力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化休闲旅游业也将和文化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等其他门类一起,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

但是,大多数地方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然是单枪匹马式的孤立发展,各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没有很好地规划和融合,协同效应弱,聚合形式的发展远远不够。 因此,创意产业对旅游业的发展意义尚未得到充分显现。

二、文化旅游的集成模式探讨

旅游业应当积极吸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果,让文化元素充分“ 动起来”———生动起来( 文化创意与旅游新产品开发) 、流动起来( 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配置) 、 互动起来(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

1、文化创意与旅游新产品开发

使沉寂而伟大的历史能够重新鲜活起来,不是仅仅通过简单复古和再造就能实现的。 重新恢复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容易,建人造景观公园也容易,难的是在重视载体的基础上,保护原生态的文化,并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做出特色,创造品牌,让来自异地的游客在短时间内能够认知和认同本地人文历史民俗习惯。

目前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误区与困难主要有:第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受观念制约,片面重视载体,认为维护就是翻新,不重视内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 操作上的盲目、重复和低俗,不仅无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反而有可能毁掉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从而毁掉丰厚的资源优势。 第二、旅游文化体验的真实性问题和开发与保持原貌的关系。 如何实现建筑与历史的融合、古老与现代的融合,加强管理与“ 原生态”的保护, 如何让历史、让文化活起来,实现时间与空间同时再现。 第三,本源文化被世俗文化所同化。 未经有意识保护的原生态文化极有可能在未来失真;文化差异渐次衰减;文化魅力和吸引力降低。

在旅游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文化创意的介入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旅游业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形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文化创意必须实现通俗化、 集中化、特色化和参与化。

2、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配置

文化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 由于创意具有非排他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成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通过建立技术与信息的壁垒,保证旅游文化创意合理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的界定与有偿使用,保证旅游文化创意的使用范围。

( 1) 旅游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旅游文化创意如果没有保护,模仿和重复建设就会继续,这对于走在创意前列的旅游企业是个沉重的打击, 一方面先期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得不到有效回收,另一方面模仿和复制形成“ 创一个、死一个”的被动局面,这对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界定、交易和产权变动、诉讼等问题。 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是旅游文化创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前提。

( 2) 旅游文化创意的市场配置

创意的商业化需要市场的效配置。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移情性风险高,也需要在敏捷创新的同时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实现敏捷获益,以回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文化创意的产权交易,让旅游资源寻找创意的有效途径。

目前将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方式有四种: 一是文化创意在旅游业中的股权化经营;二是创意企业可以与旅游企业、资本运营企业、科研院所达成战略投资计划;三是文化创意通过信托、寄售等方式,或通过文化创意交易市场进行产权授权经营或转让;四是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直接经营。

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创意的估价与市场价值的形成机制问题;为文化创意产业与生产企业、技术开发企业以及资本运营企业之间搭建交易平台的中介结构缺位问题;文化创意交易市场的形成与运行模式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的担保融资和上市障碍问题。 这些困难需要理论界和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新的模式创新和机制摸索。

( 3) 协同创新

对旅游创意产业非常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创新。 这需要研究机构、创意企业、旅游企业、生产企业共同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组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给予新的旅游价值链上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整体产业的提升。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指导产业开发,使各种文化搭接与共生、资金资源充分流动,把无形的文化转变为有形的生产力。 其中,文化是灵魂,创意是触媒,技术是手段,营销策划是条件,管理模式是重点。

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是:自主文化创意、自主技术手段、自主营销体系、自主管理品牌的缺位和相互间的割裂。 条块分割使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界定不明,而科技与文化二者却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体制上的制约因素使该分的没分,该合的没合。 如何开发创意与技术并行的旅游文化产品是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和政府宏观规划与调控提出的更加富有挑战性的要求。

3、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现在又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 在这个发展阶段,资源已不再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旅游卖的不是资源而是创意。 创意成为在一个低价社会中获得高价利润、在拥挤的旅游市场中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的方式,是旅游知识经济的密集反映,好的创意是价值源泉。 旅游行业应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 从外部文化创意市场寻求发展动力, 依靠文化创意提升产业内涵和实现产品升级,依靠文化内涵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跳出低成本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沿着共生、融合、集成发展的路径不断演化。 在共生阶段,旅游产业和其它创意产业类型将互相伸出触角,谋求创造适合双方发展的共同空间;在融合阶段,双方将找到并致力于开拓共同的发展模式,此时互相促进,但矛盾与合作同在,处于磨合期;在集成阶段,双方在某种层次和战略上将合二为一,环境、资本、体制和谐,形成利益综合体,达到高级协同共生。

现在政府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实现了空间上的聚集,聚集区内各企业各自为政,社会综合媒介和服务机构缺位,信息资源没有充分流动和互动,群体优势和协同优势还未显现出来,集成发展的模式还未有质的突破。

三、“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景区的规划建设、资源的开发等等都与创意密不可分, 文化创意产业与休闲旅游的结合有其必然性。 对于旅游企业,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把扎根在游客心里的隐性文化认知通过一种活泼的体验方式外显出来,使之与旅游资源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价值再造,发挥整体产业的功能。

“ 文化深度旅游 ”的发展需要用文化创意挖掘主题与内涵。 一方面在产业内部提升人文气质,另一方面在其他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间的共生与繁荣。 此外,引导和培育游客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文化旅游偏好也是旅游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挖掘文化创意的主题与内涵

在旅游业发展中,文化创意的内容种类非常丰富。 在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强势产业和特色文化底蕴。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路径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如美国洛杉矶就是以电影业作为主导产业,协同音像、电视、印刷出版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形成环球影城、 迪斯尼乐园等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为太平洋经济圈的著名娱乐都会。

在我国,可供挖掘的除了有宗教信仰、手工艺品、历史文物古迹、节庆活动、传统技能、特色饮食等传统文化要素外,还可利用节庆文娱活动,积极利用影视、戏曲、绘画、建筑等不同表现手法,创新娱乐项目。 用旅游带动休闲产业链条的完善,为未来产业升级做好前期准备。

因此,旅游休闲业应依托地域文化氛围,分析地域文化特点和资源潜质,找准对旅游产业进行文化创意的切入点。 应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与内涵,挖掘富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创意,形成区域主导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政府的引导和培育机制非常重要。 同时,要构建旅游文化创意集成中心,将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出版和视觉艺术产业充分与旅游进行集成,实现文化创意的构想。

2、对内提升人文气质,对外延伸产业链条

旅游文化创意成果必须兼具“ 旅游”和“ 文化创意”的双重特质。 将山水、建筑与历史、人物、歌舞、传奇、风俗、习性寓于游览行为之中,用创新手法诠释人文历史,呼应游客心理期待,提高旅游质量,体现“ 文化创意”成果。

创意文化旅游是一个产业链极长、聚集度极高、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关联性产业,它覆盖了三大产业的许多领域。 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延伸到休闲、度假、修学、探险、科考等方面,系统开发,将旅游单体整合为某一主题下形成品牌链,用历史文化价值串联社会经济价值,用创新旅游去重新审视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 旅游文化创意成果可以涉及食、住、行、游、购、娱中任何一个环节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延伸部分。

3、与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的共生与融合

旅游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体制创新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先导。遵循市场规则的企业化运作是对旅游产业进行文化创意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旅游元素有限,文化创意无限,文化创意是人文精神具象化的有效途径。 历史文化资源赋予我们以灵感和魅力, 文化创意则是我们对历史的最佳回报。 在具备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引导游客消费创意旅游产品的意识也非常重要。 未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将结出更丰硕的成果,旅游产品将从内涵和质量上得到提高,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感知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尊重。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应积极吸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果,通过文化创意让旅游中的文化元素“生动起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配置让旅游文化创意资源“流动起来”;通过融合与集成使旅游与文化创意“互动起来”,实现旅游文化价值再造。发展“文化深度游”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主题与内涵,对内提升人文气质,对外延伸产业链条,与其他形式的文化创意形式共生融合,形成集成化的旅游新产品和盈利新模式,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业,集成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篇5

[摘要]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根本,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该文在企业文化模式研究上,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特殊作用,明确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提出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构建富于变化性的企业文化、融合性质的企业文化、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模式体系,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本文通过建立矩阵模型分析了我国企业目前已经建立的四种企业文化基本模式,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企业在发展各阶段选择企业文化模式的策略。构建健康有效的企业文化模式,对于加快企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文化模式发展阶段、企业文化、基本模式、作用、中国特色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根本,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了长期发展和创业的精神动力、价值追求,不仅满足的企业领导者的发展观,而且为普通职工带来了人生追求的目标,使得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得以实现。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及基本模式

文化,最初是由各自在不同自然环境下集合的人类群体——部落、民族、国家为了生存与生产的需要而进行沟通、交流所产生的在各自内部共通的意识和信息等逐步发展成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哲学理念等。由于各民族、国家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并在交通、信息尚不发达、互相沟通不畅的时代各自发展,从而使那些拥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容量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哲学观念的民族、国家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可见,文化产生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阻碍或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企业文化的构成,其基本公式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而主体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只有建立起精神文化才能建立起制度文化,最后才能形成企业物质文的表象。企业文化模式的构建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团体意识、价值观念、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风俗。这些方面的内容细化起来,可以细致到企业标志、厂容厂貌、产品特色、厂微、厂旗、厂服、文化传播网络。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是要以功能性的主体精神打造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而企业精神的形成对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和经营哲学有着辅助的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模式的提升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思想.将企业文化变成企业灵魂与活动的源泉。目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包括这样几种:(1)协同型:以友好协作为主体,创造企业非常友好的工作环境.强调组织凝聚力和团队士气,重视关心客户和员工。鼓励团队合作、参与和协商,是一种人性化的基本模式。(2)活力型:企业内部有充满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员工勇于争先、创新和承担风险,鼓励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权,这样的文化模式是较为创新的。(3)层级型:企业内部有着非常正式 的、有层次的工作环境,各级员工的工作行为活动都有章可循,关注的长期目标是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基本属于一些大型集体化企业。(4)市场型:企业内部有一个竞争性十足的工作环境。关心声誉和成功,关注富于竞争性的活动和对可度量目标的实现,适应于随时参与竞争的企业公司,例如:招投标公司。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以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企业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施展着极大的影响,这和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一样的。1978年8月—1991年1月,科特与赫斯克特先后进行了四项调查,调查了美国22个行业中的207家公司。调查的目的是确定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联系,查明这种联系的本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而揭示这种联系是否可能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以及以什么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结果表明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提高,而有的则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提高;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不利的文化可以被变革,从而转变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有利的企业文化。由于种种原因,经营业绩不佳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着负面作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文化会对企业采取必要的新型经营策略或经营战术产生抵触。可以预见,在当今世界,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在未来对企业经营会有更大的负面作用。

企业文化容易蔓延,即使在那些汇集了许多通情达理、知识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那些鼓励不良经营行为,阻碍企业进行合理经营策略转变的企业文化容易在相当长的岁月里缓慢地、不知不觉地产生,而且往往是在企业经营业绩较好的时候。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存在,就极难改变。因为这些文化不易为人所察觉,同时还表现在对现存企业内权力结构所做的维护。企业文化虽不易改变,但它们完全可以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文化。这种转变错综复杂,需要时日,也需要具备杰出经营管理能力的领导。这种领导必须具有明晰的洞察力,清楚哪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一种目前实业界、企业文化研究领域均罕见的洞察力。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经济的相对停滞,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内外环境之中,既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又能动地作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因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的企业、同一个国家的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个国家同类型企业,都不可能有同一个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生存条件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模式和内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形成企业内在的精神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是凝聚力、导向力、约束力。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他们潜在的智慧发掘出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正是企业生存的内在动力。越具有才华的人,其个性化的倾向就愈加明显。这种差异性如果不能被企业文化合在一起,那么就不能发挥出人才的优势,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变为反作用力。企业文化的另一种力量是能够将各种不同类别的人才整合为一个整体,将“珍珠”串联成“项链”。

2、与企业的制度形成互补,解决制度与效率的矛盾。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制度相辅相成。组织文化“差开化”论的学者认为,在大多数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由许多亚文化组成的,行为的一致性只存在于组织的各亚群体之间。如果企业企图用企业文化来代替福利、薪资等公司管理制度,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亚文化甚至逆文化的强化。因此,企业制度是“刚”,企业文化是“柔”,两者结合,刚柔相济,缺一不可。如何理解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打个比方,企业的问题比作大小不同的鱼,制度比作网,网眼越小捕鱼越多,拖网的速度就越慢,即效率低;网眼越大,效率越高,所以在追求速度的今天,文化日显重要。

3、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土壤。麦肯锡公司对核心竞争力有如下定义:“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照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流程。”按照此定义,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来培育。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它,企业员工就有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正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以及形成这种力量所需要的漫长时间,这种不需要文档传递,不用人为操作、监督、检查,也难以被复制的特点。因此,好的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软件条件。

4、实现公司战略的柔性动因。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可以存在,但它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成长。因为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主旋律,就无法引导企业不断发展。文化既不能解决企业现在赚钱与否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企业未来发展能否实现,与企业文化优劣有密切关系。文化不决定企业生存,但文化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企业能否基业常青。企业在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理念上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价值观上决定“追求什么,放弃什么”等理性决策时,文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浅析 第一,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不能绕开现代企业制度谈企业文化。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所有权制度。产权界定不清,企业所有权混乱是企业文化无法由虚入实的最大障碍。这一问题不仅仅停留在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还涉及到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民营企业的产权明晰等方面,更普适的企业改革还在于董事会、监事会与执行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完善;我国商事法律正致力于消灭传统的关于全民、集体、私营、独资的按所有制划分企业的办法,而代之以独资、合伙、公司、股份合作的按存在形态的划分企业的方法。

我们知道,所有权从法律上看具有绝对支配权的物权形式,从管理学上看是最具激励效果的分配办法,从哲学上看其决定了主体哲学的存在价值;企业文化归根到底是企业哲学的问题,如果没有所有权制度的明确,那么企业文化将难以激发真正的人力资源潜能。这样的例子以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比较为典型。

第二,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要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哲学背景的基础上。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始终在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的激烈争锋中寻求真正符合中华民族特点的发展模式。现在很多人在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很多企业开始以传统文化为指导塑造企业,但至少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领域,无不在每一次欧风美雨刮来之后一片喧嚣,盲从,这就说明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对于到底什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并没有做深刻的反省。当然,作为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传播者的咨询公司、培训公司以及各大主流媒体的炒作是要负责任的,但买单的一方同样不可推卸应负的责任。观念决定行为,在探索企业如何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主见的有高度的指导思想,就必然导致企业的学费越交越多,越交越不值,越交越没有效果。

第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要用中国优秀哲学之道统御西方管理之术。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目前中国企业正在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大范围地吸收着西方优秀管理思想及其制度,并且在辨证运用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个问题要分开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区能够在保持自身及其强大的价值观体系的同时充分实现中西合璧。这其中的关键恐怕得益于其对于历史传统的高度维护,而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以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为主要标志的多次自我否定之后,却陷入了哲学、价值观的极其混乱

而多元的状态之中,时至今日,仍然因为经济一体化、工业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而没有得到较为明显的改观。这是中国应当向日本韩国学习的地方。

其次我们更要思考“落后就是优势”的根本概念。后发的最大优势在于习得与创新,也就是能够以最大的速度最大的范围整合全世界企业管理的优点和资源为中国所用,在此基础上创新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东西。这里要强调两点:1)企业管理界应当要树立坚定的创建中国特色管理模式为己任,并在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及文化的指导下搭建框架,围绕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来吸纳国外优秀管理资源。2)要加强辨证分析的能力,不要把国外的文化垃圾当作治病的良方,不要把不适合中国特色的西方制度照搬照抄。有些书籍拿着美国四十年代的定量研究表格来中国推,我们不反对个案的适用,但如果传播开来,这对中国企业管理是极其有害的;有些书籍拿着德国某研究机构的所谓最新成果翻译出来就大肆宣扬,翻开来看,找不到可以在中国企业适用的地方,做研究我们是不反对的,但做实践那就差得远了。

第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要充分展现中国企业自己的“个性”。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得好:“人有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这个特点同样遇到两个普遍的问题:企业文化属于谁?企业文化如何体现企业特色?

其一,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文化,也不是企业家文化,无论在企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文化现象是群体现象。

讲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的人缺乏对人的领导行为原理的基本认识。一个领导者,再好的理念精神,没有其对追随者的灌输,也难成其事;一个追随者,如果其不认同领导者的价值观,最后终将离开追随者的队伍,而只有认同接受至少不反对领导者的价值观,其才能作出行为,并在行为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补充领导者的理念,最终形成一个既以领导者精神为核心,也属于追随者的文化系统。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认为是老板文化的人,其对于自己在企业所起的作用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于偏激的观点将导致在企业文化实施中形神分离,谈企业文化的人都认为那是领导者自己的文化,而不是自己的文化,这样的心态,企业文化是难以真正由虚入实的。产权制度的设计当然是最完美的企业文化的实施基础,普通员工也有企业的股份,他当然说文化也是自己的;但事情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情况是中国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只是一个梦想,但没有企业的股份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是企业的一员,你就是游离于企业文化之外的。这就需要用事业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更有甚者,把企业文化的表征看成是企业家性格的反映,那是非常肤浅的看法。

我们强调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但企业文化属于以企业领导人为核心的大部分企业人员。

其二,企业文化实施最重要的支点是企业哲学以及核心价值观,只有抓住这一点紧紧不放,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现自身的企业特色。如果说企业哲学突出的是中国企业特色的话,那么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突出每个中国企业个体的特色。通过提炼蕴涵于企业之中的核心价值观,并围绕其设置核心价值观制度,是企业文化实施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企业的精神文化提炼仍处于口号式阶段,除了内容陈旧、表述杂乱、概念不清之外,最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将精神文化贯穿于企业经营的过程,多停留在形式主义,口号与企业行为、员工行为严重脱节。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到底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述自身的企业哲学以及价值观体系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要真正捕捉到企业之道、企业之神,并且真正在经营管理中能够在大部分员工中得到澄清、统一,最后形成共同的行为模

式。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企业企业文化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企业哲学系统的若干元素的缺失,表现为愿景、使命的缺失,价值观体系的混乱,将所有的价值观放在一起,没有突出核心价值观。使得对企业文化实施的指导性不强。如上四条标准既是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同样是指导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四大基本原则,也是衡量其企业文化阶段性成果的四大标准。我们欣然地看到在中国企业文化第二次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企业文化系统并做出否定、创新的抉择。我们的企业对待企业文化的态度正在跃升,我们的企业文化研究者以及实操者们正在致力于如何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如何使企业文化变给更实在,更有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总体上是向着如何在中西方企业文化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发展,并且更重视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但我们认为远远不够,距离创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的目标仍很远,因为中国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仍不明朗,部分研究或实操者过分夸大西方定量方法的作用,同时对于真正属于中国企业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中国哲学及价值观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因素尚缺乏足够的发掘;总体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应用于中国企业管理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漫天飞舞下尚未形成潮流。我们愿意和更多的热爱企业文化的志同道合者一起朝着创建中国企业哲学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的目标努力。

四、企业文化模式矩阵分析

1.企业实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

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经营者在实力不断壮大后已经对公司文化的建设加以重视,而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一般都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所以实力强与弱是制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反过来看,很多小企业同样因为忽视文化建设而最终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是,因为企业实力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概念,因而,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企业的竞争能力来量化企业的实力。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即企业的核心能力。

2.企业的前瞻力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选择企业的前瞻力作为研究的另一个变量,是因为着眼于未来,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公司才会具有生命力。反之,不考虑未来,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企业,则会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难以把握,所以,掌握未来才会掌握今天,掌握未来才会决定今天和未来的命运,才会拥有未来。当然,这个未来并非终点,而是是公司某一发展阶段的过程目标而已。

3.模型建立

经过上面的分析,依据企业现阶段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即企业实力)和企业的预期能力(即前瞻力)两个变量来建立二维矩阵,如图所示:

4.模型分析

我们按照矩阵所示四象限把企业文化的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保守型、稳妥型、竞争型、风险型。

保护型文化模式是企业实力比较弱,同时对未来的预期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产生的文化模式。推崇保守型文化模式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保证其管理制度不受新的、多余理念的挑战。它重视已有管理规范的程序化,习惯一切照章办事,不思创新,对如何随环境变化创企业新路缺乏动力。

稳妥型文化模式较多的关注企业的发展,多有戒备的心理和守业的心态,一切求稳渐进。由于他们行动迟缓而往往失去经营的良机。

竞争型文化模式更关注企业目前的发展,企业对未来的关注稍逊于对当前企业实力壮大的关注,其管理制度较为开放,倡导开放意识、诚信意识、公平意识、规则意识、效率意识等一系列崭新观念,对新的管理理念采取不断吸收的态度,全方位引进竞争机制,不仅重视同其他企业的竞争,也重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的竞争,善于通过各种竞争去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效率,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风险型文化模式所关注的不只是企业眼前的利益,而是更关心企业的未来,他们为未来发展的拚搏精神和投资意识都是不同凡响的。因为企业发展到鼎盛

时期,忧患意识就更强,只有积蓄最大的力量,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由于风险型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能够减少风险,战胜风险,往往会取得比其他企业更大的回报。

五、企业发展各阶段文化模式的选择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表现出其鲜明的特征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模式,使企业的生命得以延续。

1.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对应文化模式

(1)初创期——保守型文化模式。企业在初创期,因为还没有知名度,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等方面都不具有竞争优势,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业内竞争,企业不但不能够赢得利润,而且很有可能亏损。此时,企业求生存是其基本的目标,那么围绕企业目标建立起来的就是保守型的文化模式。它的实力弱小,而且根本无暇顾及将来的事情,大多数时间考虑的是能够暂时的获得利润,逐渐的积聚资金,以便进一步发展。

(2)成长期——稳妥型文化模式。企业进入成长期,知名度逐渐扩大,各方面的优势也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突显,企业开始盈利,并且利润呈上升趋势,此时,企业的目标就是要发展,所以迎合企业当时的特点就应用而生了稳妥型的文化模式。因为,发展期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它的文化不能够支撑它稳步进入成熟期,那么它很可能在这个阶段就会夭折,或者因为失去很多有利的机会而不能发展壮大,因此,企业的领导者会慎重的采取各种策略,它的整个制度文化的建设的都具有稳妥的特点,在稳中求发展。

(3)成熟期——竞争型文化模式。企业进入成熟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当的实力,整个操作流程都在规范化,利润达到最高点,并持续盈利,此时,企业开始在行业中跃跃欲试,他的一切行为都具有竞争性,不断的采取行动与行业的领导者群体较量,因为成熟期是企业发展的黄金期,此时,企业虽然也很关心未来的发展,但是,他更注重的是企业实力的增长,更希望自己晋级领导者行列。此时,企业文化从内到外都强调竞争,不仅重视跟竞争者的市场竞争,而且,还在企业内部通过各种方式激励自己的员工竞争以提高效率,全方位的引进竞争机制。

(4)衰退期——风险型文化模式。企业进入衰退期,因为管理者在成熟阶段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决断,企业在规模和实力上仍然是屈指可数的,但是,成本消耗在这个时候也是逐渐的增加,最终导致了利润的下滑,企业的经营者不得不考虑如何延迟衰落或者破产,不断的调整策略以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对未来的预期意识增强,如果经营不善,随时准备转产,此时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再生,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企业文化就是风险型的企业文化,它具有绝对的超前意识和忧患意识。

六、对文化模式选择的几点建议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创建的企业文化模式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对于文化模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企业在选择文化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在选择保守型文化模式时,关键是要提高其执行力。首先是执行理念的塑造,需要高层领导以身作则,成为执行文化的传扬者和推行者,并具有文化组织变革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是业绩与激励的有效结合。除了运用奖金、股权等物质激励手段外,还要注意运用精神激励的手段。再次是团队精神的塑造。由于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业务模式不成熟,部门定位不清晰,导致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丧失团队精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把管理的“形”与文化的“神”结合起来。第二,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在选择稳妥型文化模式时,最重要的是在稳中求进,不断创新,而不能固步自封。要建立一个全员创新、追求卓越的制度体系。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使产品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从而改善现有的市场环境。创新也可以使企业加速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在选择竞争型文化模式时,关键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在本土与本国企业竞争,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快速开发

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灵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只有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第四,对于衰退期的企业,在选择风险型的企业文化模式时,关键是要在企业建立一套先进的危机预警系统,让企业整体文化引导企业能够及时地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最快最好的决定。在此阶段,企业要建立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敏感地预测和感知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及政策法规等造成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妥善处理各种不测事件,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风险型企业文化就是要使得企业在面临危机时能够转危为机。

【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6

关键字:文化适应模式;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距离;心理距离;适应阶段

引言

近些年,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对外汉语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也为了对外汉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的对比分析理论,通过预测学习者的难点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效率;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则解释了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所犯的一些语言错误的原因;而第二语言习得顺序假说则解释了学习者学习语言是讲究一定的先后顺序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遵从一定的顺序;克拉申的语言监控假说则提出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不同方式;而根据社会文化模式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学习者学习目的语出现问题原因。在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很多人都更愿意从语言本体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对外汉语的研究,常常忽略了文化的角度。当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遇到一些用语言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时,就会发现问题所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就从文化角度解释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中所遇到问题的原因,在这里就专门从文化适应模式来分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首先通过从文化适应模式的重要性来来简要说明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然后从影响文化适应模式的的两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其怎样对学习者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原因,最后从文化适应模式的四个阶段来提出关于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 文化适应模式的重要性

事实上,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对目的语的跨文化适应过程,而对于学习者而言,如果他们能够较快的适应目的语文化,那么就会非常利于目的语的学习和掌握,反之,则不利于目的语的学习。而这也就是美国学者John.H.Schuman所提出的“文化的适应”假说,文化适应理论是从社会环境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因素。它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方面都能融入目的与群体中①,而当留学生从本身已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另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便脱离了他所熟悉的社会体系。而新环境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其本民族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必然会给留学生带来适应压力,尤其像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相比,有着极大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给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带来更多的障碍,如果不能够尽快的调整适应,则会极大地影响留学生目的语的学习,甚至严重的可能酿成社会问题。所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对第二语言学习非常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在词汇,语法还是文字等方面都涉及到了文化方面,如果学习者能很好地适应汉语文化,如在教红包,红色这两个词时,我们不单单要向学生解释词的理性意义,还要向留学生讲解词所蕴含的文化色彩色,让他们感受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类似的还有“哪里”就要向留学生解释这个词语常常表示中国人的自谦,这样才能让留学生渐渐从心理上接受中国文化,从而对他学习汉语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二 文化模式的表现形式及分析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这一研究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John.H.Schuman就已经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文化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由此而提出了“文化适应”理论假说,它开辟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他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使对外汉语教学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其中他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主要从两方面解释了影响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因素:第一个是社会距离,第二个是心理距离。

在社会距离上,社会主导模式与融入策略是影响学习者的是两个较为主要因素,因为当一个学习者他本身所属的社会群体比目的语所属社会群体发展程度高的话,则会影响学习者对文化的适应程度,不利于学习者目的语的学习。社会主导模式主要是指学习者所处的母语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地位关系,当学习者进入另一个社会群体中,他总会是不自觉的将自己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目的语国家进行对比,当自己所在国家的各项水平比目的语国家的水平高时,在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所谓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就会使得学习者对此国家的目的语的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造成不利影响。第二因素是融入策略,当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时,如果能够采取“适应策略”的话,那么学习者则会更容易融入目的语群体,并更好地学习目的语。而在融入策略上,适应策略是学习者学好目的语的一条捷径,但从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来看,发现留学生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目的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样就给学习者造成了很多的困扰,而这些困扰会使得留学生丧失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很容易形成“圈子”,而这个“圈子”并不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圈子——人们经常会因某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特定的目的而联系在一起。这里所指是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往往与他们拥有共同母语的人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在这个社会团体中,他们往往是不会讲目的语的人或者学习目的语但不用目的语交流人,在这个团体中很难接受将其他语言的人。例如,在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他们来到中国学习,面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会选择与自己国家的人形成一个团体,并在这个团体内进行人际交往。由于韩国人的夜生活比较丰富,这与中国学生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所以他们常常与团体中的人继续本国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很难融入这个群体,所以这就造成了很难解决的一个现象,而这正是因为留学生没有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导致的,以致于留学生很难融入目的语群体。这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为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留学生汉语的学习、。

nlc202309032126

心理距离是从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产生心理距离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与文化相关的,主要表现就是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所谓文化休克是指“初处以文化环境中的人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惶恐不安的心情,并由此产生的抗拒新文化和留恋旧文化的病态心理反应”。“文化休克”可以说是学习者普遍所遇到的大问题,所以对文化休克现象,我们要更加重视。当留学生自身出现“文化休克”现象,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并进一步引起文化抗拒心理。这使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绪,这样他们就会“放大”自己的情感,认为与本民族不同的事物和观念都是不好的,并采取厌恶和拒绝的态度,更加远离目的与群体,把自己独立起来,这样就加剧了汉语学习的难度。

三 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国学者普遍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文化教学。这不仅会使学习者产生“文化休克”现象,而且也会造成语言知识水平高的学习者,却不能够很好的与目的语群体进行顺利交流的“交际瓶颈”现象,那么如何应对这类问题呢,我们通过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分析了一些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个在本国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并不会产生所谓的“文化休克”现象,即使在他学习的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欧美文化与本民族的不同,他也不会在意,更不会因此而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就拿我们自己而言,在初学英语时,我们可能都会读过那些欧美的小幽默,但我们总是会感到那些笑话并不是很幽默,事实上那却是欧美国家的幽默形式,还有AA制等等不同的习惯和观念,我们起初只是惊奇,但是随着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就会理解,而且我们可能也会接受这种处事方式。所以说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只会发生处在与本族文化异同环境下学习目的语的学习者身上,因此从中我们就可以得到启示: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时,可以让学习者在本国进行学习,把语言基础知识交给他们,注重结合文化教学,这样在本国学习2年后,来中国这样的目的语环境后,就更容易适应,从而更利于留学生与目的语群体的交往,更利于留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既保证了语言知识的教授,使得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也从中学到了相应的文化知识。而对于那些已经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我们可以根据文化适应模式的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所表现出留学生不同的心理及行为状态进行不同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并结合学习策略来辅助学习者的学习,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整个语言习得或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某个特定阶段先关联的心理行为或行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1)蜜月阶段:从徐家祯阐述了基础语言课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教授方式中,得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而在蜜月阶段,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普遍很高,这样就应该安排尽量多的语言知识学习,让学习者尽量学习语言知识,并采取直接学习语言策略,只有在遇到相关文化知识点时,再进行相应的讲解,并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2)挫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汉语失去原有的热情,并对目的与语文化感到不适应,是关键期。一方面,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的增加文化知识的教学,更多的向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讲解,来吸引留学生的兴趣,并适当减轻语言知识学习的负担,安排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互交流的活动,活动最好采用将任务型与学分挂钩,形成一种强制性,因为这个阶段的留学生普遍会避免与外界交流,这样学习者才有目标和动力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另一方面,在这个阶段是文化教学的主要阶段,教师可以课上布置相关与文化有关的作业,如了解中国的节日,中国的饮食习惯等等,并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反馈,进行相应的讲解。

调整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是留学生对目的语文化适应的一大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对目的语文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并能够适应一些文化习惯。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采用结合文化式的汉语教学,并恢复之前的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汉语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任务,但又不乏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最后的适应阶段。

适应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他们已经能够从心理上接受目的语文化,并意识到他们留学的目的,此阶段应尽量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从交际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以上只是从教学角度提出的看法,但好的教学方法是离不开好教材的,但于文化方面的教材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学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是与语言知识的掌握有更大的关系的。但根据Schuman提出的“文化适应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即文化适应程度的每一个等级都与第二语言习得的某个水平相对应”这一说法,我们就可以根据此来编写有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书籍,可以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展汉语》的基础汉语这门以讲语法知识为重点的书相对应,使得学习者既可以学到汉语语法知识,又能了解文化,这样就比单独的设一门的中华文化课程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相互结合的。因为对汉语的学习可以说是对汉文化的适应过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应该建立系统的文化教学方法,促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为学习者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学习者和目的语文化的心理距离,并从学习中去适应中国文化,去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真正的掌握这门技能,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持有语言教学为本位的思想,不要本末倒置,让文化教学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在手段,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注释

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12年第四期

② Schuman曾使用心理变量概念,但心理距离概念使用的更普遍

③ 是由人类学家奥伯格与1995年提出的

④ 毕继万在《跨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教学》一书中所提出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 2009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 潘国文 2004 《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刘珣 2012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 王建勤 201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

[5] 《论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示》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7

文化旅游和营销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 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

文化旅游的关键在文化。本文将文化旅游泛界定为鉴赏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

(二) 营销模式的基本内涵

“营销模式”的实质就是通常所说的营销组合, 是营销策略的组合运用。笔者这里也采用了这种界定。本次调查分析范围主要是“4PS” (产品、价格、促销、渠道) 为内容的营销组合现状。

调查前言

(一) 调查背景和调查方法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 与山西省、河北省两省毗邻, 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 是豫北乃至整个河南文化旅游市场的代表。对其文化旅游市场进行调查时, 调查的对象有文化旅游景区、旅行社、游客。确定具体调查范围时采用了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接触调查对象时, 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多种方法来收集信息。

(二) 调查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调查规模大、时间长。调查了殷墟、红旗渠、里城等七个景区 (点) 、八家旅行社、约350名游客。共发放调查问卷367份, 回收320份, 其中有效问卷或基本有效问卷293份;调查分为三个阶段, 时间跨度自2009年7月中下旬始至2010年6月中上旬。调查完后及时做了数据分析。

河南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营销模式现状

古都安阳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 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历史上商王朝盘庚迁都于殷, 加之曹魏、后赵等六朝先后在此建都, 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赋予了安阳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一) 安阳文化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现状

1. 安阳文化旅游市场产品与品牌现状。

目前, 在安阳市的文化旅游市场上, 产品主要是历史遗迹和建筑以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 文化旅游以遗产访古游为主。

调查显示, 游客对安阳文化旅游产品的认知与产品本质基本一致, 85.71%认为各文化旅游景区在展现安阳文化方面很到位, 安阳深邃厚重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部分游客对景区的自然风光、园艺环境印象深刻, 评价很高, 认为其很好地提升了文化旅游资源的表现。

统计结果表明, 品牌推广力度与市场消费量基本成正比。见诸媒体较多或商业宣传较多的殷墟、红旗渠、里城等景区的市场号召力最强, 游客光顾率也明显的高。

2. 安阳文化旅游市场促销策略现状。

根据对景区管理处的调查和市场调查, 安阳文化旅游市场促销指导思想以拉式策略为主, 方式主要是广告、开展节庆优惠活动和公共关系活动, 显性广告和隐性促销相结合。

3. 价格策略现状。

调查发现, 各景区制定收费标准时采用的方法是随行就市定价法, 参考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价位模仿定价, 主要定价依据为游客年龄、景区级别。

4. 安阳文化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合作现状。

调查显示, 为了更好地应对旅游市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 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大部分景区注重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其中44.45%的景区选择与旅行社合作, 33.33%的景区选择与周边景区合作, 22.22%未采取措施。

(二) 安阳文化旅游市场顾客构成与顾客满意现状

安阳景区的主要游客是省内游客, 省外和国外的游客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而在省外游客中, 相当部分人是临近省份距离较近的游客, 说明景区影响力有限,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扩大影响覆盖范围。

游客对安阳文化旅游产品 (主要表现为对景区的满意度, 因为景区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物质载体) 的满意率较高, 说明关于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建设是比较到位的, 能够较好的满足游客的需要。但另一方面, 游客满意级度并不太高, 说明景区还有改善提升自我的必要和空间。

由于比较满意, 所以35.4%的游客表示可能重游或向亲友推荐, 46.5%表示会重游或向他人推荐, 明确表示不会重游以及进行推荐的为14.2%, 表示不一定的为3.9%。尽管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假设性, 但可以显示出顾客满意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三) 安阳市旅行社营销现状

共对8家旅行社进行了调查, 发放问卷8份, 有效问卷8份, 调查过程中结合面谈的方式收集信息。调查对象中, 一半以上的旅行社 (占75%) 都属于地接社与组团社相结合的方式, 少数 (占25%) 属于组团社。

1. 旅行社主打品牌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

调查显示:第一, 各旅行社的旅游路线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 设有文化旅游路线的仅占20%;第二, 注意开发独特的旅游路线, 增强竞争力;第三, 旅行社在设定旅游路线时, 依据季节变化及节假日的占47%, 依据不同客人的不同消费水平而设定路线的占25%, 依据游客心态而设定路线的占28%。

2. 促销宣传以广告为主。

各旅行社的促销宣传以宣传册、报纸广告和网上宣传为主, 电视广告、交通广告、户外广告牌宣传较少, 电视广告还待进一步扩大。

3. 注重合作, 构建合作联盟。

调查显示, 各旅行社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 开始打破门槛, 加强与其他商家的合作, 但旅行社多与景区和兄弟旅行社有业务合作关系, 而与其他商业机构则有较少合作关系。在合作对象占最大比率的是景区, 旅行社与之维持关系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经常业务沟通, 比较重视合作本质方面的交流。

4. 旅行社针对的主要目标顾客是中等收入人群。

就这次调研看来, 旅行社的主要目标顾客是中等收入人群 (占48.2%) , 提供的相应旅游服务、内容档次与此一致。

安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问题分析

(一) 缺乏整体营销策划与运作

实际上安阳可以宣传自己的整体文化旅游产品, 这样既节省投入, 对市场的吸引力又大。但目前来看, 要么地方政府、景区各自为战, 要么安阳市整体宣传不到位, 没有将安阳璀璨、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合力。其次, 也缺乏与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合作。

(二) 安阳文化旅游资源与品牌建设不足

安阳文化旅游资源与品牌建设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演艺品牌开发不足。调查发现, 89.78%的游客表示不会在安阳当地入店住宿, 其中52%的表示因为安阳没有适合夜间娱乐的地方特色项目。这表明安阳当地的接待行业因旅游业受惠并不多。安阳文化旅游产业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该地戏曲、杂技等资源优势, 形成品牌优势。

2.缺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除了上面所说的戏曲资源, 安阳的传统饮食、歌舞资源丰富, 历史悠久, 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和价值。

(三) 世界性、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与区域性市场的不协调

安阳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珍贵, 级别很高, 有极大的文化价值, 如殷墟博物馆, 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青铜

神州商贸China Biz

器闻名世界;里城, 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周易》文化发祥地。

调查却表明, 安阳文化旅游市场的顾客源61.5%的来自河南省内, 另有相当部分的是来自距离较近的周边省区如山西、河北。简而言之, 安阳的文化旅游市场现状就是拥有世界性、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 却只有区域性市场。

(四) 景区可进入性较低, 交通不够便利

从宏观环境来看, 尽管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安阳, 但其地处河南最北部, 主干交通线路少, 无空中航线, 这些都制约着安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局部环境来看, 不少景区存在交通不便、费时耗力的问题, 其中包括道路不通畅, 如颛顼、帝喾二帝陵;通往景区的车辆少或缺少专线;交通指示、标志少甚或没有。

(五) 媒体促销力度与效果不佳

尽管安阳政府与旅游企业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 但效果并不理想。调查显示, 游客对安阳文化旅游信息的获知途径中, 亲友推介占49.6%, 传统媒体 (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 占18.1%, 旅行社占7.1%, 网络占8.7%, 其他途径为16.5%。

(六) 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上存在薄弱环节和瓶颈, 综合配套不够完善

通过对游客调查及走访, 主要有两方面问题:首先, 旅游“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不协调, 产业结构还处在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其次, 旅游环境的保护、维养、整治不够。有些旅游区基本没有保护、维养、治理;一些景区本身很有旅游文化价值, 但因为环境不好, 使游人对景区的印象大打折扣或望而却步,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旅游业的发展。

(七) 骨干企业太少, 融资渠道太窄, 投资主题单一

旅游业主要是政府主导, 融资也主要来自国家, 民间投资太少, 旅游招商投资不够。旅游与文化结合的不够好, 没有充分挖掘旅游文化价值;媒体宣传不够力度, 旅游广告有特色的少, 没有很好发挥广告应有作用。海外知名度不高, 航线不足, 专业人才匮乏, 与国内外大的旅行社没有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

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对于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除以上问题, 豫北地区还需要加强文化旅游宣传, 搞好活动策划, 提高创意水平, 努力扩大知名度, 不断开拓文化旅游市场,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秦皇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8

1. 生态文化旅游的涵义。

生态文化旅游的落脚点应该在旅游上, 旅游是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 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是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和内核。因此, 生态文化旅游可以界定为“以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本要素, 以旅游发展为载体,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追求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复合性产业发展形态和生活方式。”

2.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意义。

自中共秦皇岛市委以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决议的形式通过的《中共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旅游业作为秦皇岛市战略性产业地位的确立后, 2010年9月秦皇岛市委又提出加快形成“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大格局, 推进旅游立市, 把秦皇岛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的滨海名城。生态文化旅游是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 是发展当地经济、保护环境和壮大旅游产业的一种理想状态。享有"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城市休闲国家标准试点市”称号的秦皇岛市在这一背景下借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就是要激活秦皇岛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 破解季节性强等瓶颈障碍, 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快速发展, 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以推进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实施, 实现秦皇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秦皇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1. 优势。

拥有长城文化、山海关古城、滨海、山地等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2010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和“中国特色休闲城市”称号;客源市场稳步增长, 近年来全市接待游客每年都在千万人次以上;秦皇岛陆、海、空三位一体交通网络已形成, 且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 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毗邻京津, 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

2. 劣势。

秦皇岛旅游资源明显呈现季节性效应, 旅游淡旺季显著;生态文化资源特色不足, 存在一定的雷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活动整体规范滞后, 管理措施缺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开发度低;投资力度较低, 宣传力度不够。

3. 机遇与威胁。

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已成为大众旅游需求的主导;2009年9月初, 秦皇岛确立“旅游立市”发展战略, 即把秦皇岛建设成“中国北方最大滨海休闲度假基地, 国内最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为期发展提供了契机;2010年9月秦皇岛市委又提出加快形成“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大格局, 推进旅游立市, 把秦皇岛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的滨海名城。

4. 威胁。区域间旅游竞争加剧;秦皇岛旅游产业急需加强;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资源的产品化转换。

三、秦皇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结合秦皇岛所拥有的丰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如滨海资源、长城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节事旅游资源等,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模式可以如下:

1. 开发海洋旅游产品

(1) 观海旅游产品。秦皇岛海域风光秀丽, 景色怡人, 在开发上可以“游艇俱乐部”的形式向俱乐部成员推广专门设计的旅游线路产品, 向国内外游客宣传各种形式的观海旅游。 (2) 海洋渔业旅游。秦皇岛应该加大开发海洋渔业旅游的力度, 这样既可以增加趣味性与参与性, 同时可以使游客逗留时间延长。 (3) 海洋食文化旅游产品。秦皇岛海域盛产对虾、海参、螃蟹等各种海珍品, 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秦皇岛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 应加大深加工力度。“食”是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其目的不仅为大饱口福, 更重要的是体会异国、异地的风情与文化。

2. 开发游览海底项目。

海底观光的独特价值在于可饱览海底奇景。乘别具风格的玻璃底小船、水下潜艇观光, 这无疑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秦皇岛应抢抓机遇开展水下潜艇、玻璃底小船观光旅游, 这也将会成为北方地区的又一个旅游热点项目。

3. 特色项目开发。

(1) 建赶海园。秦皇岛海滩平展开阔、海生物丰富, 建赶海园, 推出赶海项目, 一下子把海滨特色旅游展现了出来, 这是各类游客都可参与的大众性项目。要以海洋文化为主题, 搞好规划和建设, 保证文化档次和高艺术品位、活动内容雅俗兼备, 将来可作为赶海节会推出。 (2) 建垂钓园。可先从垂钓活动入手, 逐步做大。海滨度假与垂钓的结合点本身就很紧密。另外, 垂钓场的建设投入不大, 是短、平、快的好项目。

4. 发展秦皇岛体育节。

滨海休闲旅游的许多活动自身就是体育项目, 如游泳、沙滩排球、帆船, 符合旅游者体验式、参与式的心理需求。优良的空气质量, 畅通的城市交通, 丰富的旅游资源, 开展体育赛事的经验, 为秦皇岛做强滨海徒步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有利于更好的强化秦皇岛滨海旅游的运动健身功能。

5. 开发专项旅游项目。

(1) 以滨海旅游资源为吸引, 打造秦皇岛市国际会议中心的功能秦皇岛被称为“京津的后花园”, 北戴河为中央暑期办公的地方, 在当前接待的滨海旅游者中, 会议培训型占到20%, 可见, 秦皇岛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举行高层、大型会议的条件。因此, 以滨海旅游资源为吸引, 把中央各种会议分流到秦皇岛召开, 能够很好的带动秦皇岛市滨海旅游和会展业的共同发展。 (2) 突出滨海旅游的养老保健功能作为京津的“后花园”, 秦皇岛应充分利用良好的气候环境, 抓住京津稳定的客源市场, 为北京、天津这两个大城市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健身场所。另外, 再结合开发中医保健套餐等旅游产品, 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等保健功能与滨海旅游相结合, 形成秦皇岛市独具特色的滨海养老保健功能。

参考文献

[1]覃章梁.恩施州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路径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覃章梁.恩施州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路径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9

广东省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3.7%和24.9%, 主要围绕珠江三角洲分布。全省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珠江三角洲平原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平原。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较为发达的经济社会群落。

与珠三角 (即珠江三角洲地区, 下同) 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 广东内陆地区由于多丘陵山区, 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长期滞后。随着与珠三角经济实力差距的拉大, 丘陵山区科技实力薄弱、人力资源外流等问题更加严峻, 当地产业发展存在着要素优势不突出、相关产业不完善、内需不足、政府资金薄弱等问题。此外, 由于广东省丘陵山区毗邻珠三角, 受到明显的挤出效应, 地域内制造业、对外贸易、物流产业不得不在夹缝中寻求发展。

然而,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寻求走出城市, 回归自然, 感受传统村落的古老氛围和边远老区的文化气息。近年来, 韶关丹霞山、梅州客家博物馆、雁南飞、河源万绿湖、清远清新温矿泉等位于广东省丘陵山区的旅游景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其游客呈逐年上涨趋势, 文化旅游产业也成为了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 广东省丘陵山区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先进经验, 更不能重走旧式工业化发展的老路。当前, 我们应利用丘陵山区文化旅游资源, 加快要素整合, 促成规模经济效应, 并以此带动丘陵山区的经济发展。

二、广东省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理论综述与发展定位

旅游本身就是文化, 因此文化旅游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以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另一方面指通过旅游的过程获得文化感知。所谓文化旅游产业即服务于游客, 使之有目的地体察并了解地域内遗址、戏剧等文化成果, 或规划旅游过程并使游客通过欣赏自然景观获得文化感知的以旅游业为核心, 集宣传策划、交通物流、酒店餐饮等为一体的行业群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兼之广东省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 丘陵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各有不同, 优势资源难以集聚, 因此, 广东省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调整自身结构以满足珠三角等地的旅游需求,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开拓本地旅游市场, 促进当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广东省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广东省丘陵山区面积广大, 但各地经济条件和发展现状大同小异。本文谨以梅州为例, 简析广东省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

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 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 是我国著名的客家之乡。改革开放以来, 梅州经济获得了一定发展, 但由于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 较之珠三角和潮汕地区, 地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 随着省内旅游人数增加, 市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客家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地政府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 整合自身文化旅游资源, 提出了客家文化产业集群的理念, 以此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 统一规划, 整合资源, 完善产业集群

梅州市近年来兴建并修缮了千佛塔、客家博物馆等旅游资源, 规划了自然休闲、客家风情、山野风光等旅游路线, 串联起县域旅游景点, 已大致形成了“以梅县、梅江为主体, 以丰顺、大埔为南翼, 以平远、蕉岭为北翼”的文化旅游格局。

(二) 政府引导, 培养市民公益观念, 完善梅州旅游环境

在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初期, 政府在当地报纸开辟客家文化专栏, 结合宣传标语和日常活动, 加强客家文化的宣传。与此同时, 政府着力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 给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三) 推广客家文化,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市场化

2009年, 首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举行 (此后两年举办一次) 。梅州市政府借此扩大对客家文化的宣传, 让更多的人熟悉梅州和客家文化。与此同时, 梅州市政府联合客商大会,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市场化。

综上所述, 由于发展滞后, 人才外流, 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难以自发形成, 需要以政府为主导, 统一整合规划, 完善旅游环境, 推广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 促进文化旅 (下转第108页) (上接第51页) 游产业的进一步市场化。

四、广东省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前景和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分工的深入, 梅州、韶关等丘陵山区必将面临新的选择, 单纯的工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当前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设极为重要的一年, 各地经济发展面临进一步转型, 绿色崛起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 广东省丘陵山区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矛盾, 解决当地就业难题, 拉动内需,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 广东省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尚在起步阶段,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的发展机遇下, 丘陵山区应当总结发展经验, 取长补短,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完善产业结构, 促进配套设施建设。当前广东省边远山区文化建设仍以设施建设为主, 文化剧种、工艺制成品和音像书籍的生产销售仍缺乏专业的引导和规范。在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的过程中, 我们应促进各地区人才回流, 引进先进的管理人员, 规范产业结构。

2、吸取各地经验教训, 提升特色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在建设丘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 不仅要总结经验, 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将梅州客家文化、清远休闲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广到全国各地。同时, 各地应学习先进的文化建设经验, 取长补短, 提升特色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豫林.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 2011, (06) .

文化旅游模式论文 篇10

关键词:Solomo模式,乡村旅游营销,探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乡村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乡村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不断引进新的技术产品, 使旅游业具备了新的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介入, 给旅游业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旅游业的营销现状。

一、SoLoMo模型

早在21世纪初期, 美国投资领域的专家提出了SoLoMo,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基础的, 移动手机, 电脑等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推动了该理念的产生。该理论取以下三个词语的首字母:social (社会, 社交) ;Local (当地的, 本地的) ;Mobil (可移动的) , 产生具有上述三个特征的SoloMo理论[1]。随着移动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3G4G网络的普及, 使得人们的交流沟通打破了地域与时间上的阻隔, 只要有流量, 只要人手一台可移动终端设备, 任何人都可与自己的亲友取得联系, 都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 体现了现代化社交的“social”性。

二、基于SoLoMo模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

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旅游信息化, 农村地区的旅游项目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真正地有平台了解乡村, 同时也让农村旅游项目基地更好了解游客这一市场群体的特征, 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 进一步开发市场产品的价值, 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

1. 社交媒体营销 (So—Social) 。

生活水平的提高, 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 我国网民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自己的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社交账号, 在不同社交平台上越来越活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5亿, 而且每年以3117万人的速度在增长, 当前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48%。致力于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乡村地区应该紧跟这一发展趋势, 抓住这一营销战略的机会。

随着大众对社交平台及移动设备的依赖性的增加, 乡村旅游项目应该紧紧抓住手机、平板这个终端, 做足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推广工作。就当前乡村地区社交网络营销推广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类是游客之间的推广, 第二类是旅游项目地主动推广。首先, 游客将自己旅游的经过与一些精彩的瞬间, 美丽的风景拍摄下来公布在自己的朋友圈与主页上, 将旅游地推广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然后获得点赞或转播, 达到将旅游目的地进行宣传出去的效果;其次, 乡村旅游项目基地可以建立自己的公众号, 结合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将最有地方特色, 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服务推广出去。

2. 本地线下营销 (Lo—Local) 。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商品在营销过程中都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推广, 旅游产品项目也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途径, 达到推广宣传的目的。为此当地旅游企业, 以及政府可以共同合作邀请本地居民来实地旅游服务体验, 并制作成视频, 吸引更多的人来实地体验。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机制, 提高旅游产品项目的宣传力度, 形成一种品牌效应。

3. 移动端营销 (Mo—Molie) 。

一直到2014年年底的时候, 中国手机用户的总人数已经突破了5.57亿。紧接着是4G网络的推广与普及, 再加上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 我们的手机已经被各种APP满屏覆盖。几乎是在一瞬间手机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满足人们跨距离对外联系的工具, 而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品。现在手机甚至已经开始主导我们的衣食住行。在SoLoMo理念中, “移动”是最为基础性的内容, 谁主导网络群体手中的移动终端, 谁就离成功最近, 这是旅游业必须认清的一个趋势。

总而言之, 乡村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充分重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主要社交网络平台, 制定手机客户端的移动推广方案, 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全面化的营销传播格局, 提高传播效果。建立专门的门户网站, 优化网站结构, 突出特色旅游活动项目与服务, 为旅游群体提供专业的旅游咨询服务。要知道大多数游客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要上网进行查询, 进行综合考虑, 并参考朋友圈其他朋友的旅游经验, 经过综合权衡之后才会作出最终的决定。在出门前, 游客可以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旅游计划方案。因为在旅游前对目的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使得旅游活动更加顺利, 提高对旅游地的满意度, 从而具备了很大的营销推广潜在价值。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网络速度也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人们开始普遍应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这给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SoLoMo模式的应用, 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精确性, 通过微博、微信等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通过移动端加强本地的线下宣传, 有效的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力度, 给旅游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篇11

关键词:区域 ;旅游合作; 模式

一、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概念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是在特定时期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总体方式。具有战略性、具体性和阶梯性三个特征。

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模式

区域旅游合作是以区域之间或区域内的资源互补为基础,平衡了旅游资源非均衡性、不可移动性与旅游者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充分表明了旅游合作主体利益的一种博弈。[1]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区域旅游开发也是行政利益的一种博弈过程,在平衡地方利益前提下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促成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制度框架。[2]与此同时,在关联的旅游产业化进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旅游企业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凭借自身优势与关联企业进行分享和交换资本、信息、技术等,创造更大的市场,形成的竞争——合作模式将会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机制,积极促成和形成有机的区域旅游产业链,如图1。

图1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在不同区域条件中,在区域合作机制作用下,区域旅游合作会呈现差异性的结构形态,如杨荣斌等从地理学视角,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如下:

第一,点——轴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区域开发模式,从增长极模式逐渐发展的点轴模式,佩鲁认为对一些产业部门集中、优先增长较好的地区为增长极,增长极会吸纳邻近的生产要素,极化周围区域,在此发展过程中,增长极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增长极发展需要推动型产业发展,会形成在其周围的前、后及旁侧向的联系产业,形成乘数效应,如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合作。

第二,单核辐射模式,地区之间或地区内部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分布呈现出非均衡发展态势,可能某个地区的单项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以某个区域或城市资源市场为特征,以单个旅游景区为核心,逐渐发展形成以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3]如闽西南旅游圈是以厦门为中心,涉及漳州、泉州等城市,逐渐形成厦门向周边地区辐射。

第三,双核联动模式,以城市—城市或资源—资源空间关系为特征,在某个区域的城市或旅游资源中地位具有相当水平,会逐渐发展并形成市场共轭现象或资源互补或兼具,如苏北旅游区发展就属于此种模式,在苏北地区的徐州—连云港之间实行旅游合作,发展形成共生性双核联动发展;大沈阳旅游圈形成后逐渐构成了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双核联动模式,在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实行了相关性和互补性,提升了旅游发展,增强了旅游竞争能力。

第四,核心—边缘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出现于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水平较高的时期,也是单核辐射、双核联动旅游模式发展的后续阶段。[4]核心—边缘呈现多级圈层结构,不同圈层具有相异的旅游功能。如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已进入协调的制度创新阶段,逐渐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旅游产业运作形式,成为旅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空间;伴随旅游产业发展,“9+20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启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开了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创新了发展模式。

第五,网络型模式,网络型模式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旅游合作理想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发达,旅游业受到支撑,设施完备,资源丰富,市场发育成熟,城市间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专业旅游发达。[5]如“长三角地区的15+10”城市旅游合作组织,在品牌塑造、资源整合、信息交流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区域内城市发展良好,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丰富且互为补充,发展等级较高,交通网络发达。据国内旅游部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客源平均有2/3来自本地区。在旅游资源和市场的融合下,长三角地区总体上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以杭州、南京、苏州为次中心,其它城市为重要节点的梯级网状的区域旅游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杨春宇.中国旅游制度变迁机制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新博弈格局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42(12):76-83.

[2]杨兴柱,顾朝林,王群.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J].地理研究,2011,30(1):23-36.

[3]杨艳容. 核心—边缘理论在川南与滇东北区域[J].生产力研究,2010 (7) :109-112.

[4]Trevor H.B. Sofield. Border T ourism and Border Communities[J].Tourism Geograhies, 2006,8( 2) : 102- 121.

[5]董观志. 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2004,19(4):49-52.

作者简介:焦爱丽(1983-),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旅游教育。

米冰,吉林工商学院讲师。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研究 篇12

文化旅游, 一般认为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中国文化旅游可以分为一下四个层面, 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曾;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

民俗文化旅游, 将民俗与文化旅游融合为一体, 着眼于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在各种旅游模式中,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的模式开发较晚, 目前我国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时间类、体验参与程度类、产品形态类为主。这三种模式特有所长, 在逐步的发展中都体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但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1 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优点

1.1 能较集中展现出部分民俗的优秀成果

以时间类的开发模式为例, 这类模式对民俗进行开发时, 或者跨越历史年代顺序开发, 或者选取一个有代表的时间段进行民俗旅游开发, 或者选取某一个时间点的民俗进行开发。都能集中体现出某些民俗内容在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如江西婺源, 被称为中国最美古村落。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 在漫山油菜花的映衬下更显出独特的古韵。婺源也完美的保存了明清徽派建筑的风格, 又如江西流坑村, 被称为江西第一状元村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 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 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 形成了七横 (东西向) 一竖 (南北向) 八条街巷, 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 巷道设置门楼, 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 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现今, 村中居民的住房虽有变化, 但装饰讲究, 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代表了江西赣式居民的典型风格和特点。

1.2 能较好的让游客体验旅游地民俗风情

以体验参与程度类的开发模式为例, 这类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游客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 体会旅游地民俗的独特魅力。旅游者可以通过歌舞、竞技、饮食等等方式参与其中。由此兴起的采摘节、农家乐等很受欢迎。如各地的葡萄采摘节、草莓采摘节等。在江西, 参与采摘大多是全家总动员, 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 一边直接品尝绿色无污染果品。又如彝族火把节, 旅游者可以参与火把节的活动体会彝族同胞对火神的敬畏, 及祭祀火神的神圣与热烈。

1.3 能较全面的体现旅游地民俗的风貌

以产品形态类的开发模式为例, 这类模式下, 目前有民俗村落、博物馆、街区、品牌、主题公园、节庆、渗入民俗内容、线路等模式。各种模式都较好的展现了本模式的民俗风貌。如江西各地区的渔家乐, 江西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又有闻名全国的军山湖大闸蟹。多湖泊、多江河造就了江西淡水渔业发达。江西各地的渔家乐, 本着“吃渔家饭、住渔家房、乘渔家船、玩渔家网、赏渔家艺、交渔民朋友”等内容为主的渔俗旅游, 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旅游者可以通过垂钓、捕捞、喂养的方式直接参与其中, 品尝自己的战果。

2 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不足处

2.1 不能充分体现民俗内容的传承性

在现有开发模式中, 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 在对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 集中开发部分历史时期的成果。如山东龙口南山旅游区内的中华历史文化园, 就是选取唐、宋、元三个历史年代, 对其宫廷建筑样式习惯, 进行展示和开发。能使游客获得较多民俗知识, 非常直观的进行比较和鉴别, 并从中获得审美和愉悦。但也会出现只是断裂, 了解不全面的问题。只知道唐、宋、元三个时代的较多知识, 而之前和之后的宫廷建筑只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没有丰富的实物让旅游者有直观的认识。

2.2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感受不充分

旅游大多是旅游者从生活地出发到旅游目的地短暂停留, 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领略山川美景、瞻仰文物古建。民俗文化旅游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 而逐步商业化、经济化, 旅游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使一些民俗文化逐步流于形式缺少内涵, 让旅游者觉得只是为了钱。如个别民俗文化村组织游客体验少数民族婚礼, 入村时少女们把花环送给看得上眼的男游客, 然后感受婚礼过程, 可很多游客在结束后会说“都是为了钱”, 婚礼本来的意义荡然无存, 忽略了旅游者本身想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感受的目的。

2.3 民俗风情旅游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领导环境

由于旅游产业是开放性行业, 其生产要素分散到各个行业, 其收入也分散到各个行业, 特别是民俗旅游, “富农不富政府”, 基本都散落到千家万户, 农民实实在在地受了益, 政府的财政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收益, 所以, 在全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 招商引资、建设现代化工业商业城市是主要目标, 大部分地区多走“工业兴市”、“工业立县”之路, 第三产业发展则自生自灭, 或者无暇顾及。对于旅游发展问题上, 有些领导、有些部门行业领域还没有真正确立旅游主导产业的地位, 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 没有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相关带动、拉动作用, 没有认识到它与社会形象、经济发展、群众收益和生活水平、当地发展大局的关系而将其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盘子中。真正把旅游当作主导产业、像抓工业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旅游的寥寥无几, “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不重要, 忙起来不要”。观念、认识、政绩观、发展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4 现有开发经营模式造成价值体系的缺失

普遍认为一个系统都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 完整意义上的价值体系要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标准共同组成。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 对经济效益倚重较大。一些经济且发达地区把旅游看成经济发展的“救生圈”, 而忽略了社会和生态, 可正是这两者, 才更能体现“和谐、可持续”的标准。造成价值体系的失衡, 在这样的体系指导下的模式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 从而造成短视、盲目开发。

总之, 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民俗旅游, 到90年代民俗旅游的大发展, 一直到今天仍在火爆的民俗旅游开发, 催生了各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 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较好, 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 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民俗文化旅游的必经的过程。共同努力,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道路上, 才会越走越远。

摘要:我国民族众多,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俗文化旅游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兴发展的旅游项目, 发展朝气蓬勃。时至今日, 已形成多种开发经营模式。本文通过对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基本概念的解释, 就目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优点和缺点简单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党红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模式探析[J].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8.

[2]张廷兴.民俗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OL/J].专家学者网第5期.

上一篇:研发市场结构下一篇:农村卫生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