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研究

2024-08-19

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研究(精选12篇)

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1

一、概述

近几年,旅游行业日趋良好,旅游交通业、宾馆住宿业、旅行社业被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而旅行社被认为是旅游业的“龙头”,是旅游产品的组合者和推销者,在开拓市场、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旅行社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旅行社数量扩张较快,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旅行社数量不断地增加。图1为2000—2013年中国旅行社规模:

随着旅行社突飞猛进地增长,旅行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看来,旅行社只有不断地提高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由美国战略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弗商业评论》中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提出的,两位战略家认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竞争力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二是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三是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总之核心竞争力具有增值性、独特性、辐射与延展性、关联与整体性、延续性和可变性等特点[1]。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竞争优势,挖掘、培育和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是必经之路。如果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很难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价值活动或价值链,就很容易识别。运用价值链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要识别和评价价值链的各个关键环节上企业的能力水平,使其能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形成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保持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二、旅行社价值链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形成一定的价值添加,转移到下一个活动,直到最终把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一系列价值活动所构成的链条就是企业的价值链[2]。价值链理论指出在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行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增加价值活动的业务单元则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进料后勤、生产作业、市场营销、发货后勤、售后服务这一过程;辅助活动涉及企业基础设施(财务、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见图2)[3]。

(二)旅行社的业务活动

与一般企业相同,旅行社实现价值的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1.基本活动。旅行社的基本活动包括了计划、采购、营销、接待以及售后服务等。旅行社的计划业务,是指旅行社旅游产品的设计、与供应商的商定、工作人员的安排、成本预算、提供信息、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计划编制等。旅行社的采购业务,是指旅行社与运输企业、饭店、景区各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商,旅行社以自己能接受的价格购买旅游服务,以确保游客的食、宿、行、游、购、娱的过程。旅行社的营销业务,是指旅行社在考虑营销的四个可控因素(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的前提下,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整旅游产品,并进行适当的定价,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又达到旅行社赢利的目的。旅行社接待服务,是指旅行社为已经预订旅游产品的游客在行程中所提供的服务,根据旅游者的要求,为旅游者安排与旅游有关的事宜,并提供旅游服务。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安排和选择合适的导游人员,落实游客行程,保证住宿、交通、餐饮等,以及联络各沿线游览景点的旅行社等。旅行社的售后服务,是指旅行社在旅游者旅游活动结束后,继续向游客提供一系列服务,主动帮助游客解决问题,加强与游客联系的过程。

2.支持性活动。旅行社的支持性活动包括旅行社基础设施,包括日常管理工作,旅行社财务管理、办公场所的维修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对招聘、培训、绩效、薪酬、激励制度等的规定;旅行社技术开发包括旅行社新产品开发中技术的运用、路线设计中技术的运用、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和建设等。

(三)旅行社价值链的构建

综合以上旅行社的各项业务,结合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构建了如下的旅行社价值链模型(见图3)。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识别和评价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对旅行社价值链模型上各价值链环节进行考察,旅行社可以在结合自身资源、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上,确定哪些环节具有增加价值的潜力。

三、旅行社价值链各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大多数旅行社还是以中小型旅行社为主,这些旅行社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许多旅行社在价值链环节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旅行社旅游产品单一、雷同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产品表现为无差别、无特色、千篇一律,没有注重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旅行社对游客提供的产品几乎全部集中于“团体、包价、观光、标准”,即散客游产品的比例很小;包价旅游产品以全包价为主,灵活包价、单项服务、小包价的比例很小;旅游以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很少;消费档次以标准为主,豪华和经济档次的比例很小。旅行社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难以满足散客的多样化需求[4]。中国大多数旅行社没有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上下功夫,市场上一旦出现受欢迎的旅游路线,其他旅行社便开始“搭便车”,导致旅行社产品没有特色,产品毫无竞争力。由此可见,目前中国旅行社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旅游价值链上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旅行社营销策略不当,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些旅行社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在不熟悉4P营销策略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在产品方面,中小型旅行社一般是搭乘大型旅行社的便车,导致其丧失产品开发能力,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在价格方面,主要是降低价格、服务水平趋低的竞争方式,而缺乏在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竞争;在促销方面,由于中国大部分旅行社成立时间短,经营和管理模式落后,再加上旅行社淡季长、旺季短,使得中国旅行社促销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跟风;在渠道方面,大多是家族和小团体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落后[5]。另外,中国多数旅行社为中小型,这些旅行社在业务中运用科技技术的含量非常低,大多数旅行社仍停留在办公自动化阶段,只是对传真机、电话等的运用。在营销方面更是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中国只有少数的旅行社已经运用国际互联网,部分旅行社开始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行社目前的营销模式显然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促使旅游业朝着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行社内部管理松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最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只注重市场而没有注重人才的培养,导致旅行社服务质量不高。旅行社内部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导游人员没有形成足够的凝聚力,对导游服务质量没有进行统一的约束。导游员在接待游客、应急处理、专业知识等方面能力缺乏,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广大的游客,更不能塑造旅行社良好的品牌形象。另外,有的旅行社不给导游员发基本工资或者只发生活费用,采取多带团多收入的方式,导致导游员想方设法地获得利益,例如增加自费项目、诱导游客过渡购物来获得回扣,强行索要小费等,这都严重地损害了旅行社的市场形象。

四、旅行社加强价值链管理的策略

有效的价值链分析是为了找出方法和办法来强化价值链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以上旅行社价值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加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开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开发。旅行社要根据游客的需求来确定旅游产品,不同的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可以根据旅游者的年龄、兴趣、收入、职业等来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因此,旅行社在设计旅游产品时要首先做好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为设计和创新依据,分析旅游市场动态、细分市场,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契机,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出不同游客需求和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例如,一般老年人以观光、保健旅行为主,中年人以放松、休闲旅行为主,青年人的旅行则以寻求刺激、新鲜的旅行为主。又如,大多高收入者会选择奢华、高档的旅游景点,而低收入者会选择经济、优惠的旅游景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开发和创新旅游产品能够使旅游市场朝着更多样和更人本的方向发展。

2.开发新品种,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中国目前的旅游主要是以观光为主,内容重复,结构单一。旅行社应该对目前存在的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发,使旅游产品呈现出多样性,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在春节期间,广东会举行花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喜欢花的游客来参观、购买,旅行社可以在花展的基础上开展春节农家乐,让各地的游客们参与到当地的春节活动中,感受广东春节的习俗。这样在传统旅游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内容的形式,能够改善旅游结构,给予游客更多的新鲜感和满足感。

3.树立旅游产品特色,形成品牌。中国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容易被模仿,开发的过程通常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生命周期短,难以树立品牌。所以旅行社应该清楚自身在旅游市场的定位,挖掘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内涵,使得其他旅行社难以模仿。另外旅行社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社要建立企业文化,例如统一旅行社的服装、标志等,为游客展现出旅行社的文化。旅行社通过树立旅游产品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能够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之在旅游市场上地位更稳固。

(二)加强旅行社市场营销创新

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入手的:

1.精通4P营销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旅行社要想在旅游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必要的营销策略是很重要的,旅行社要熟悉4P营销理论,懂得灵活运用。对于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跟风,要根据旅游市场和自身旅行社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营销各方面的策略和方针。例如产品方面,要打造精品路线、设计创新路线;价格方面,旅游产品价格阳光化操作、价格细分化;促销方面,借助外界力量宣传、建立密切关系;渠道方面,设立门市部、组织人员进行宣传、建立网站等等。总之,要将4P理论中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实事求是地确定营销策略。

2.积极参加会展营销。参加各种展会是一个宣传旅行社、提高知名度的机会,又能为旅行社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旅行社应该抓住这样的营销契机,关注全国各地举行的展会,并积极参加。旅行社要为参加展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展会中要详细地展现自己的旅游产品以及产品具有的特色和内涵,以吸引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宣传旅行社,进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3.借助网络进行营销。旅行社应该运用好现有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营销。旅行社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介绍旅行社的基本情况、旅行社的主要产品,并更新最新的旅游产品,在网站上设置客服人员,使得游客能够通过网络就能了解旅行社、旅行社产品,能够更加便捷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通过网络营销,旅行社能够在网上就完成在线调研、旅游产品宣传、网上洽谈、网上交易、售后服务等等。还可以在一些专业旅游网站做广告,或者与有名的旅行社建立友情链接,以此来提高旅行社的知名度。

(三)加强内部管理

为了防止内部管理松散,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出了以下两点:

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旅行社必须引进现代人才管理机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中国旅行社要想在众多的旅行社中立足,需要建立员工培训体制,重视对旅行社员工的投入、特别是对导游员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这对于提高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旅行社应该注重对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积极进取,敬岗爱业。

2.完善薪酬体系,保障工作人员的利益。旅行社应该根据《新旅游法》建立公平、合理的导游员薪酬体系,改变传统的拿“回扣”的方式,按照规定结合本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发给导游员基本工资和福利保障。另外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采取不同薪酬结构,例如对于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他所完成的旅游路线项目来给以提成和奖励;对于管理工作的人员,可以根据完成目标的程度和效果来给以奖金;对于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完成的业绩来给以报酬等[6]。

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2

目 录.......................1摘要.........................2关键词.....................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组成要素...........2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21、人力资本..................22、专项技术和专利产品...................23、专有品牌形象.................24、特色的企业文化....................35、创新能力..................3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方法。............3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的企业文化。........32、以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有持久的核心技术........33、建立健全人才储备,保证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34、实施企业战略管理................45、用服务打造品牌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4四、结语.......................4参考文献:....................4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摘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内容入手,通过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来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战略;竞争优势

在日益开放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磐石,坚不可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下面本文就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来源于普拉哈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文中谈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的,并使企业能够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能力资源。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顾客价值方面,对顾客所看重的价值--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第三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包括:企业经济实力;国际化水平;政府干预度;投融资能力;基础设施;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所以任何片面强调某要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一个企业,要想真正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惟一的办法就是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企业的各方条件,寻找自己的长处,从生产管理、质量、规模、销售模式、渠道、售后服务、品牌认知、价格、人才等各方面入手,做好其中一项或多项工作,并扬优成势,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创造之源、管理创新之源和组织发展的新动力,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世界500强企业最为重要的经营资本。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内容就是人力资本。在与物质资本及货币资本的相对关系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还在不断上升并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2、专项技术和专利产品

强大、稳固的竞争力来自于执着的专业化。兢兢业业地在一个领域做好,拥有专门技术,形成专利产品,做出品牌,占领一个稳定市场,形成专业化优势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3、专有品牌形象

品牌是决定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是用来识别产品或服务的某一名称、术语、符号、设计或以上4种的组合,它是整个产品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把不同企业之间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不至于使竞争者之间的产品发生混淆。

4、特色的企业文化

以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等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中。

5、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企业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创新,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在产品营销方面的创新,以及产品本身内容的创新。总之,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创新,运用有效,都可能在行业同质化的竞争中,另开辟一条新路,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方法。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的企业文化。

以创新精神推进企业自身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建立独具特色的创新体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和内在条件。企业制度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文化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建立合理的内在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运营机制和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应变能力,实现运营机制科学化、柔性化。其次,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企业行为准则、企业目标等。它通过蕴藏于企业活动背后的心理、伦理、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着企业行为。因此,企业应注重吸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让企业不断的发展。

2、以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有持久的核心技术

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企业经营理念已经把生产、营销的重点转向企业的技术创新上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日益加快,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约占到75%左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加快了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新技术70%以上,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垄断使这些大公司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技术创新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做好技术创新,企业要注意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储备进行技术创新的潜力,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潜力转化为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成果。企业应对核心产品与技术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应通过持续地研发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不断发展,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及时更新换代。

3、建立健全人才储备,保证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备的要素条件是:应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保证企业的知识积累;培养一批具有超前意识和洞察力的经营管理者;培养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知识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特殊资源,人才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在竞争中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电力企业要想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不断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要做到观念上实现“五个突破”。即:一是要突破短期行为,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积极把握企业未来走向,寻求通向未来的人才战略,制订未来中长期人才规划,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突破人才壁垒,树立开放选人的观念。要大胆破除行业壁垒,让人才有序流动。对企业需要的紧缺人才,要

敢于从社会上招聘,对企业不需要的低素质人员,要尽可能下岗分流,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三是要突破重用轻管观念,树立管用并举的观念。在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人才和关心爱护人才的同时,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加强对人才的教育管理,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要突破单一培养观念,树立综合培养观念。既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也要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并形成梯次,特别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五是要突破评价误区,树立科学评价观念。在人才评价上应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力求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4、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策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科学与正确,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为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企业要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搞好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

5、用服务打造品牌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靠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占有率来体现,企业要实现上述两点突破的有效措施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销售量和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这都需要通过“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来转化。企业只有打造出自己的服务品牌,才能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打造服务品牌,就是要将品牌战略作为优质服务的一种理念和一种追求,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望”的工作标准,不断从观念上和管理上力求突破,实行优质服务常态运行管理;打造优秀的服务品牌,就是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涵。

四、结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成为了商业竞争的优势之源。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坎贝尔.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1999

[2]李宏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四种途径[N].中国经营报,2002-08-23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4].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4.05

陕西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 校园文化 知识库

“知识资本最终将导致世界财富越来越向知识资源掌握者手中转移。”

——阿尔夫·托夫勒

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26号令”,对于那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独立学院,教育部将推动其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这既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价值导向,也是多数独立学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陕西有12家独立学院。从数量上看,只占全国的3%左右;从实力上看,根据非官方的2010年独立学院排名,前100名内陕西仅1所,处于“少而不强”的局面。即使与省内的民办高校相比,陕西的独立学院也有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特色不明、办学资金难筹等劣势。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确立核心竞争力、顺利“转设”并且做大做强,对于独立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显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1]。在上述因素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而人所拥有的知识则是核心中的核心。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数量众多的公办院校相比,在技术能力、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与讲授、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其明显的劣势,但具有体制灵活、面向市场、与其原有的母体学校有着天然的亲近力等特点,使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如母体院校退休教师的聘用、业界精英的聘用等。因此,其核心竞争力应体现在对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上,体现在对人的知识价值的挖掘和应用上。

2.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指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独特的差异性特征,具有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特征。从这点来讲,最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则是人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对于学校来讲,则包括其所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尤其是这三项功能协调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究其本质特征来说应是知识性。劳伦斯·普鲁萨柯(Laurence Prsak) 指出, 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唯一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什么,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知识[2]。由此,挖掘人员的知识价值、利用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即知识管理,就决定着学院未来的发展。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1.知识管理

提升具有知识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优化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学校本来就是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的场所,更应该通过知识管理的途径确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2.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

(1)知识管理观念缺失

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在12所陕西独立学院中,大部分的院校并没有形成知识管理的观念,对于知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的教与学的工作模式当中。教学完成后,知识效用在组织内的发挥微乎其微。在院校内部及外部并未形成知识共享,成员间的知识交流由于归属感欠缺等问题而远远不够,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由于种种原因也并未形成,更不用说将知识提升到资产的高度进行管理。

(2)师资稳定性不够

公办院校的师资较为稳定,有利于知识共享环境的形成。独立学院的师资流动性大,因此更应重视知识管理。独立学院的师资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独立学院聘用的专职教师;一部分为聘用的临时教师,由公办院校退休教师、业界精英及在读研究生等组成。临时聘用由教学任务和聘用人员意愿决定,因此,流动性非常大。这样的流动所带来的就是知识资源的流动和损失。业界精英的经验随人而来,也随人而走,只在教学中发挥了作用,效度的发挥远远不够。即便是专职教师,由于独立学院的工资待遇、档案挂靠、科研环境等问题,稳定性也不够,很多专职教师都有随时辞职的意愿。这些都严重地损害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发挥。

3.校园文化建设薄弱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大学团体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 凝聚力和向心力[3]。目前,陕西的独立学院普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科学自由、人文民主的精神缺失,追求利益的企业性质过于浓重;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严重不足。没有良好、自由、向上的精神氛围,知识就如死水一潭,只在课堂内部循环,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也是导致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独立学院知识管理策略

1.树立知识新观念

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共享,因此首先要树立知识共享的观念。在媒介飞速发达的时代,知识共享已经变得无处不在,谷歌、百度本身即是最大的知识共享平台。对于占有知识资源最为丰富的学校而言,更应该树立知识共享的观念,将个人知识较好地转化为群体知识,使知识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知识共享有助于避免知识资源的浪费,避免科研的重复建设,有利于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其次,要树立知识更新观念。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沉淀与更新是对应变化的良策。一方面通过共享使得知识不断得到积累和沉淀,另一方面共享的目的在于组织管理和知识的更新。同时还可通过独立院校最为擅长的校企联合不断获得知识的更新。另外,知识更新还可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来完成。

最后,要树立组织学习的新观念。要真正做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就需要进行真正有效的组织学习,建立科研团队、教学团队,提供团队保障,增强成员的团队意识,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管理和学习,真正培养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2.建立校园知识库

建立知识库是应对独立学院师资流动性大的根本举措。知识库在任何知识管理的组织构架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开展知识管理的“ 知识空间”[4]。校园知识库的建立在于为提供师生共享的知识平台,优秀的著作、成熟的课件、科研成果、典型的案例、教学实践、实习经验、学生的优秀作品等都可以分门别类地置于平台当中,方便师生共享和检索。在校园内部建立资源共享、知识共享的同时,独立学院还可利用自己与当初的母体院校的良好关系建立更广泛的知识共享平台。也应当与人才目标企业建立知识共享,以便更具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知识库平台主要应实现共享、整合、检索、管理、分析等功能。

建立知识库在思路上要避免走只是收集一堆课程或是教师名单和名存实亡的老路,重点应放在知识库管理应用平台的搭建、管理维护制度的建立、相关信息的收集、知识库的激活上,为知识库不断丰富和完善打好基础,真正实现知识的管理,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独立学院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而这些完全可以借助于独立学院现有的相关专业资源开发相关系统完成。

3.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

上述知识库的建立必然带来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在建立知识库的同时,应该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

首先,要建立配套的管理维护制度。管理维护制度既包括学院师资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也包括知识库平台的技术维护。完善的知识保护一方面可以避免知识的重复开发,一方面可以提升知识创新,加强校企联合,促进知识成果的转化。其次,应提高独立学院教师地位,增强归属感,促进员工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最后,应改善管理机制,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因资金难筹等多种原因,民办院校包括独立学院都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办学政策,即通过广招生源作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庞大的招生量和相对不足的师资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独立学院应该改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应从量的累积上转向质的提高上,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4.建设共享知识的校园文化

首先,要为师生员工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优越的物质保障是知识共享的前提。陕西12所独立学院,大多都有较为充足的学校用地,因此,独立学院除了保障学生生活设施外,应将图书楼建设、师生活动中心建设作为重点物质建设,这样,才能够提供给师生员工交流、共享的场所和平台,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独立学院要以“转设”为契机,总结办学经验,比较优势不足,提炼校园文化精神内核。在共同信仰的精神力的感召下,组织内才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才会产生知识创新的不断动力。

最后,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突破口,建设共享知识的校园文化。独立学院应将其员工纳入校园文化活动当中,使得师生员工都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使得知识的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陕西独立学院要在“转设”的契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做大做强,就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竞争的关键在于人,人的关键在于其所拥有和掌握的知识。只要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以尊重知识为保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路径,创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知识库,才能找到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2,(1):23—35.

[2]王莉芬.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爭力的提升[J].南华大学学报 2008(12):44—47.

[3]同[2].

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4

旅行社业一直是我国旅游产业中最典型和最受关注的行业,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旅行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一行业中的许多投资和经营决策的有效性都取决于其产品的特性;产品更是展示旅行社经营智慧、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渠道。所谓旅行社产品就是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通过组织协调一系列旅游经营企业, 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有偿服务, 亦即旅游线路或旅游项目 (万剑敏, 2008) 。它是一种以无形服务为主体内容的特殊产品, 是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构成的“组合产品”, 具有无形性、时效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实践证明, 旅行社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在产品开发与管理上都有着明晰的经营思路和较强的市场观念, 产品独具特色、个性化鲜明;相反, 很多老牌的旅行社企业却由于其产品同质性或近似性过高、了无新意, 不得不将产品价格作为打拼市场的唯一手段, 结果造成利润下滑、竞争力下降。可见, 只有依托市场需求, 有效规避单一的价格竞争, 创新开发产品, 构建旅行社企业间良性竞争, 才能真正助推我国旅行社行业乃至旅游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 旅行社企业间日益激烈的价格战硝烟已经引起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许多旅游学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并提出相应对策。申葆嘉 (1998) 认为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使旅游市场供需双方都受到严重损害。吴旭云 (2000) 指出过度的价格竞争导致旅行社行业的整体效益下降, 造成旅行社企业经营困难, 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接待质量。齐子鹏、黄昆 (2003) 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 用博弃论的方法探讨了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范英杰 (2004) 把旅行社的竞相降价归结产品高度同质化, 并从产品形式、路线安排和项目设计上分析旅行社产品的同质化倾向, 得出结论:“旅行社为争夺市场份额, 只能把降价作为竞争客源的主要手段”。张斓、陈志永、崔风军、赵波、李晓阳等在各自文章中都表达出类似的观点。陈志永 (2004) 利用旅游企业间的博弈理论分析了旅行社在营销活动中产品、促销、渠道三要素与价格相比的劣势, 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旅行社低价格定价行为, 并指出“价格具有可衡量性、明确性和同一单位性等特点, 比应用其他因素来得更快、效果更明显、成本也更低”。

宋子千 (2005) 对旅行社产品同质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从直接成因 (旅行社产品运作过程) 和间接成因 (包括时代特征、具体国情以及旅行社行业特征) 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周芳 (2006) 和叶敏 (2006) 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竞争可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方式, 非价格竞争的优势日益凸现, 并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任淑华 (2006) 提出非价格竞争的可实施策略包括产品创新竞争策略、名牌商标竞争策略、包装竞争策略、销售服务竞争策略、促销宣传竞争策略、差异化竞争策略等。陈小春 (2006) 认为旅行社产品价格战与同质化相互影响, 只有产品创新才是我国旅行社走出低价竞争怪圈的根本出路。黄小军 (2008) 认为旅行社产品具有天然同质化倾向, 为避免恶性价格竞争, 旅行社应对产品实行差异化战略, 并通过引入Bertrand价格竞争模型, 对旅行社旅游产品实行差异化价格竞争并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从而给出实施差异化竞争的具体建议。陶庆华 (2010) 通过将斯坦克尔伯格双寡头竞争模型扩展和应用于旅行社行业进行分析, 得出旅行社产品差异化的非价格竞争手段是引导其走出困局的有效途径。

国外对于旅行社企业研究的文献并不多, 涉及旅行社产品的研究也是从旅游产业或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产品的差异化与创新战略。克劳斯 (2005) 发表的《旅游业的创新探究:贯穿旅游业价值链的创新潜力分析》 (Prospects for Innovation in Tourism:Analyzing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throughout the Tourism Value Chain) 认为旅游产品是一个涉及众多部门活动的综合性产品, 并且收益率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文章基于创新活动的收益率分析了从向旅游者提供信息到售后服务整个旅游活动价值链的创新潜力。

二、旅行社产品价格竞争的机理分析

据统计, 截止到2009年底, 全国共有旅行社21 649个, 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 806.53亿元, 实现利润11.48亿元, 净利率为0.64%, 整个行业处于微利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即旅行社产品同质化引发严重价格战, 导致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旅行社作为产品的组合者, 旅游线路无产权保护、很容易被复制, 旅行社提供的服务部分又属于无形产品, 在旅游者购买前是不能被感知的。如果旅行社本身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时, 服务对旅游者的购买决策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 此时旅行社旅游产品极易陷入同质化价格竞争格局。如果旅行社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价格而不是旅游产品销量, 就会引发所谓的“伯川德悖论”, 也就是说即使只有两家旅行社, 在均衡情况下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旅行社的利润为零, 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一样, 而解开“伯川德悖论”的方法就是引入产品的差异性。所谓产品差异性, 是指一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商品物理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从而导致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状况。在产品具有差异性的前提下, 旅游者对不同旅行社的产品就会产生不同偏好, 价格不再是他们感兴趣的唯一变量, 均衡价格不再等于边际成本。

豪泰林模型 (Hotelling) 是研究产品差异化竞争的经典模型。1929年, 豪泰林首次提出基于线性空间上的地点差异, 来表示产品差异进行的选址和定价的两个阶段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 商品在物质性能上是相同的, 但存在空间上的差异。这样, 空间位置上的差异决定了各个企业的产品是有差别性的, 而产品本身物质性能的相同又决定了产品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只与邻近它们的产品展开直接竞争, 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市场力量, 市场力量来自于买者在最邻近企业购物的偏好或购买他们最偏爱产品的偏好。

褚淑贞 (2004) 曾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企业产品价格竞争的机理进行解释, 并利用豪泰林 (Hotelling) 空间选址模型来解释厂商的定价行为。在此, 引用这一模型分析旅行社企业实行产品价格竞争的内在机理。为简化模型, 假设该客源市场上只有两家旅行社企业, 他们生产的产品在物质性能上相同, 但存在空间差异。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 他们之间是不独立的, 各自的产品价格都会影响对方的产品价格和需求。但双方在市场中都拥有自己的市场力量, 这种市场力量来自于购买者在最邻近企业购物的偏好或购买他们最偏爱产品的偏好, 这里用消费者距离企业的路程远近代表这种偏好程度的高低。

基于此, 模型假设这一线性城市的长度为1, 消费者消费偏好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 (0, 1) 区间内, 分布密度为1。两家旅行社企业分别位于城市的两端, 企业1在x=0处, 企业2在x=1处, 两家旅行社企业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 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交通成本与距离企业的路程成正比, 单位距离的成本为t, 住在x的消费者如果从旅行社企业1购买产品, 要花费tx的旅行成本;如果从旅行社企业2购买则要花费t (1-x) 的旅行成本。假定两个旅行社同时选定自己的产品销售价格, 令p为旅行社企业i的价格, Di (p1, p2) 为需求函数, i=1, 2。如果住在x的消费者在两个旅行社之间购买是无差别的, 那么, 住在x左边的消费者都将从旅行社企业1购买, 而住在x右边的人则在旅行社企业2消费, 需求分别为D1=x, D2=1-x。这里, x 满足:p1+tx=p2+t (1-x) 。

可以求得需求函数分别为:

利润函数分别为:

使旅行社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价格为:

每个旅行社的均衡利润为:

(5) 、 (6) 式中, 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单位距离成本t即产品的差异化率。t=0时, 不同旅行社企业的产品之间没有差异性, 即同质化产品, 消费者对产品不存在消费偏好上的差别, 或者说对不同旅行社的产品没有形成特殊偏好, 消费者会把对产品的关注集中于价格, 引起激烈的价格竞争, 旅行社之间博弈的唯一均衡结果是选择降价, 降至其可以维持的最低水平——边际成本, 甚至更低, 导致“零团费”甚至“负团费”;t≠0时, t值越大, 旅游消费者的产品消费偏好与旅行社供给的产品特征相差越大, 产品的销售企业对市场的操纵能力就越强, 不同旅行社销售的产品间的替代性就会降低。即使是需求弹性较小的细分市场, 只要产品新颖独特, 旅行社也可以通过采取撇脂定价策略, 以较高的价格将产品投放市场, 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因此, 产品同质化会引起激烈的价格竞争, 而产品差别化则有助于弱化甚至规避价格竞争。旅行社摆脱单一价格竞争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 即对旅行社产品进行创新, 研发独具特色的、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产品的差异性越大, 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越低, 消费者对旅行社企业的忠诚度越高, 企业因替代品价格降低而失掉顾客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是说, 产品差异程度越大的旅行社, 降价对其造成的冲击性越小。

三、案例分析:黑龙江省旅行社产品创新策略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奇特, 很多资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明显的吸引力。但是多年来, 黑龙江省内旅行社企业始终单纯依赖生态资源, 普遍采取观光旅游为主的低端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伴随全省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旅游产品的开发仍一直无法实现战略性突破。从消费者市场来看, 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国内旅游市场, 特别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 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 使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像东莞等地“商务+温泉”、“商务+高尔夫”等旅游模式的出现, 标志着各种旅游产品组合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黑龙江省旅行社产品的创新发展方面, 仍然存在明显迟钝与滞后, 同质化严重的旅游线路产品仍然充斥市场, 竞相压价依然是各旅行社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这一现象如不能及时遏制, 必然禁锢黑龙江省旅行社企业的经营活力, 更将影响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对黑龙江省旅行社的价格竞争进行分析可知, 黑龙江省旅行社行业无法摆脱低价竞争怪圈的根源在于产品缺乏特色和个性、同质化严重。省内各媒体上的旅行社产品广告极其相似, 主题形象晦涩, 品牌个性不清晰, 旅游消费者无法从中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特色和其提供的旅游产品的内容, 只好把关注点集中的价格上, 也由此使得旅行社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黑龙江省旅行社要规避价格竞争, 就要避免产品的同质化, 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把“你无我有, 你有我变, 你变我新”的产品策略作为立足市场的法宝。而创新是旅行社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的实施产品创新, 才能有助于旅行社脱离低价竞争带来的利润下降, 才能真正提升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一) 把握市场, 添加创新元素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面对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阶层不断分化、消费观念持续转变的客源市场变化, 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和结构性升级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旅行社产品普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 在旅游资源的深度利用上、在主题产品的系列开发上都亟需注入创新元素。

1.休闲元素。

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由于现代生存方式的影响逐渐与自然疏离, 出现烦躁和焦虑、精神空虚、心理压抑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出现代建筑群, 回归自然, 在获得健康、放松、快乐的的同时, 保持自身与自然、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休闲、养生越来越成为旅游的主旋律。如黑龙江省林都伊春纯净的空气资源, 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植被、清芬的植物名声远扬, 其一个月的含氧量超过北京一年的含氧量, 非常利于人体健康, 具有开发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绝好优势。

2.体验性元素。

体验是旅游核心属性之一, 旅游产品的价值就在于调动旅游者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 通过经历和体验获得身心愉悦的感觉和感受。有学者认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得精神享受为指向, 旅游最终将会在一种文化和环境的差异中获得永生, 旅游不仅仅源于这种差异性, 而且是对这种差异性的经历或者体验 (吴文治等, 2003) 。黑龙江省拥有多样的民俗资源优势, 满、蒙、朝、达、赫等少数民族众多, 其在长期历史沿革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和文化方式, 对于旅游者来说既是文化体验、更是健康体验。

3.参与性元素。

随着旅游者消费能力的增强, 他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程式化的旅游观光产品, 更希望主动地参与活跃、积极、刺激性的活动中, 更注重参与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在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 更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畜牧业等资源, 为旅游者提供特色鲜明的农业体验项目, 在旅游休闲中融入农耕文化、劳作锻炼、文化教育等元素。

(二) 细分市场 创造性引导消费

旅行社企业的经营对象是情感丰富的旅游者, 由于旅游者在年龄、性别、国籍、职业、文化、爱好、旅游动机以及经济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旅行社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个性化色彩。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需求是市场细分的依据, 只有能对旅游者需求差异保持高度敏感的旅行社, 才能通过有效 “嗅觉”及时捕捉与发掘不同旅游消费者潜在的产品需求。因此, 黑龙江省旅行社应该在市场调查和顾客调查的基础上, 识别消费者差异性的购买偏好和购买行为, 根据消费者的细分变量确定具有相似需求或利益的购买者群体。还可以在细分的市场中集合自己的优势,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不同市场的专项旅游产品, 充分提升顾客满意度。例如, 针对不同旅游需求, 开发不同体验的主题旅游产品。春季开发登山、自驾车、春季滑雪、工农业旅游等产品;夏季开发森林度假、湖泊度假、湿地观鸟、火山观光、矿泉疗养、界江旅游、休闲健身、民俗风情、边境旅游等旅游产品;秋季开发“五花山”观赏、回归自然之旅;冬季深度开发冰雪旅游, 让旅游者驰骋林海雪原, 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强健体魄, 激发豪情。还可以大力挖掘龙江餐饮文化、边疆文化、都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将其巧妙地融合于旅游过程, 增强旅游过程的丰富度、享受度和个性体验。

此外, 旅行社还可以通过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 通过结合新时期的风尚和潮流创造性地引导旅游消费, 或通过产品创新开辟未来的旅游市场。例如, 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 发展低碳经济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增强和旅游观念的转变, 对旅游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旅行社以此为背景推出“绿色旅游产品”或“低碳旅游产品”, 既可以吸引现实的消费者, 也可以引导和培养潜在旅游者者的旅游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 在突出特性的同时逐步培育并扩大市场。

(三) 立足市场 实施品牌创新

旅行社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步, 不容易用产品自身的量化特征来表示其品质的优劣, 产品在销售时也无法进行产品实体展示。但是, 旅行社可以通过品牌来强化旅游消费者的认知差别, 将同质化的产品差别化。另外, 旅行社产品多样化的特点也决定了旅行社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与创新产品品牌保证旅行社企业的差异化经营。良好的品牌可以激发旅游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强化其购买偏好。产品品牌具有识别功能, 通过品牌识别, 可以提高旅行社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使企业的产品从众多旅行社产品中脱颖而出, 再加上优质的服务, 可以逐步在市场上树立起自己产品的品牌形象, 凭借产品品牌优势制定适当的销售价格, 从而脱离单一的价格竞争, 以质量和品牌取胜。旅行社一旦拥有强势产品品牌, 旅游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认知度会大大提高, 旅行社因而获得独特的销售点, 从而增大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机会。同时, 旅行社可以通过品牌对自身产品加以保护, 有效规避产品创新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 使品牌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保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 以及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近年来, 黑龙江省推出了“黑龙江——中国酷省”总体形象, 辅之以“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四个支撑性形象, 树立起“国际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避暑度假胜地”三大旅游品牌。黑龙江省旅游局通过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和知名网站大力宣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形象, 北国风光美誉度大幅提升。由生活报发起, 由生活报与省旅游局等部门联合评出的的“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凸显龙江旅游优势。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 依托黑龙江省壮美的旅游景观、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独特的物候条件和神奇珍贵的物产, 黑龙江省旅行社企业有着广阔的品牌创新潜力和发展前景。

(四) 巩固市场, 打造精品

旅行社的产品创新、品牌提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 当一家旅行社企业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声誉后, 却可能因为被其他旅行社模仿甚至冒用其品牌而导致市场优势的丧失。因此, 黑龙江省旅行社在研发产品、树立品牌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打造精品, 以品质提升形象。通过对产品内涵的深度挖掘、通过对产品核心要素的有效组合、通过对自身服务元素的创新, 以精品产品维护和巩固市场份额。例如以客源市场为导向, 加强产品的包装组合;根据“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这一“四重世界”的形象要求, 推出四季旅游系列产品和精品线路。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方面, 走“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管理”和“精品出绝品, 精品促普品”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综合运用知识、科技、文化和资金, 适应市场需求, 进一步深化与完善黑龙江省旅游总体规划, 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地开发和组合产品, 做好做足“奇、特、新”的精品文章, 在全省创造若干个内容丰富、特色独具、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 推动黑龙江省旅游业从较低层次的粗放型经营发展局面, 转变到高层次的品牌优势竞争上来, 不断提升黑龙江省旅游业整体形象, 本着“巩固、发展、提升、创新”的原则, 加强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产品差别化程度的增大, 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就会降低, 也就为旅行社企业自主定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把握市场、创造需求、增加产品差异化才是旅行社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基石。旅行社产品的差异化表现在独特的内质、优质的服务上。同时, 伴随旅游消费市场的成熟, 市场细分和消费分层必然要求旅行社更加体现其产品的精致化和管理的精细化。细节决定成败, 理性的服务、营造自身魅力、开拓市场、创造消费是旅行社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设计研发特色鲜明、有内涵的产品与服务是市场的最终选择。黑龙江省旅行社必须认清差距和自身优势, 结合市场环境把握旅行社的发展趋势, 走出同质化误区, 规避日益升级的价格战, 在产品开发上独辟蹊径, 才能在旅行社未来的发展中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力.我国旅行社产品同质化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特区经济, 2008 (2) :151-153.

[2]范英杰.旅行社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50-52.

[3]褚淑贞.从博弈论看价格竞争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8) :7-11.

[4]赵波.旅行社价格战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月刊, 2004 (6) :39-40.

[5]宋子千.旅行社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31-41.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研究 篇5

发表时间:2007-8-19作者: 刘元芳 肖天明 雷青山来源: 万方数据

关键字: 企业 核心竞争力 模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首先探讨核心竞争力内涵,研究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进而深入探究以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为代表的企业文化与不同类型创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的紧密关联、相互作用,构建核心竞争力模型,从而揭示了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藕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和机理。

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这种全球化经营与竞争的挑战,企业如何获得竟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一直是理论界与企业界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应用核心竟争力理论,着眼于企业深层次的竞争能力,研究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的祸合,构建核心竞争力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企业持续竟争优势的本质。这对中国企业全面接轨国际市场、迎接新挑战,提高竞争力,都具有现实意义。文献综述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论述,国外学者在近十年以来被收录在SCI, SSCI中的就有533篇文献,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被评为过去十年间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十大管理实践之一。

1.1 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对核心竟争力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整合型核心竞争力。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2)知识型核心竞争力。著名的技术管理专家D.Teece和Joe.Tidd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四个维度: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组织的技术系统、组织的管理系统和组织的价值观系统。

(3)资源型核心竞争力。M.A.Peteraf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的业务操作子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资源系统中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已有和潜在的资源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企业合理开发这些资源为形成自己的独特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4)组合型核心竞争力。J.F.Christense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主要创造价值被多个产品或多种业务共享的技能和能力。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1.2 国内已有研究成果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追踪型和改进型研究。柳卸林、左建军分别撰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宁建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陈清泰、傅家骥等借鉴技术管理学派的观点,提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复旦大学首明杰教授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使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和技能的综合体。

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个复杂子系统,它渗透在技术、资源、知识、文化、人力资源、组织和管理等多个子系统融合而成的大系统中。2 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2.1 技术创新的内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了创新概念,在随后的专著中又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创新理论。在他看来,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他所指的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其理论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在扩展,价值网络和组织经济对于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涌现出来的关于交互式、布式和开放本质创新,提出公司从内部R&D获取竞争优势的趋势,并争取通过利用外部广泛的资源获得成功的创新。

2.2 技术创新时于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技术创新的趋势是更多地关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这不仅从新的理论角度解释了技术创新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而且也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因此,技术创新过程是核心能力建立的关键,两者具有目的上的一致性。

(2)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演化动力

通过有效的技术创新,其成果在企业内部迅速扩散,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以至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业务,并最终为市场所认同,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未来企业将向创新推动型转变。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3.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作为群体意识的企业价值观及其外化,有三层含义:首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其次,这种价值观是企业的价值观,不是企业内部成员个人价值观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价值观的同化,是“人格化”了的企业价值;最后,企业文化还包括企业价值观的一种外化,是经营思想、历史传统、伦理规范、制度准则、行为方式以及蕴含在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中的企业价值观。

3.2 企业文化与核心竟争力的相互关系

(1)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在谈及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时,人们往往忽略企业文化的作用,而更多地关注技术创新的作用,但是脱离了企业文化,技术创新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就谈不上形成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只有以企业文化为平台,并支撑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此外,相同的技术创新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也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技术创新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它的作用在于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具体实现技术创新的效益,形成核心竟争力和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2)企业文化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方向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群体价值观念,是企业经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体现着现代企业的宗旨、根本追求和精神归宿,决定了企业远期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状况来决定经营战略,必须以适当的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配合经营战略。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不断用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经营战略,周而复始,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可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更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藕合模型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的祸合,即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结果。在核心竞争力建立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最基本的行为,企业文化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支持平台;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以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和组织创新为代表的企业文化环境和以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模仿创新、引进创新为内涵的技术创新过程的祸合来构建的。

4.1 企业文化环境

技术 创 新 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并受其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将发挥导向、激励、凝聚、幅射等方面的功能。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和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实现起重要的功能作用。

(1)企业家精神。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在经济环境中引人新的生产函数,它的产生主要源自企业家的作用。”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能力的人”。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在长期生产实践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事业追求和文化定势的总和。企业家敏锐地捕捉市场非均衡状态提供的创新机会,果断地作出决策并承担风险,在生产经营中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主体和权威,并对稀缺资源的利用做出判断性抉择、创新过程的组织和指挥,因此企业家精神是形成和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承载者,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形成核心能力的基础。技术创新源于人的思想观念上的突破,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作用的对象是企业中作为人力资源的员工,因此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这种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励是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企业文化为导向,有利于营造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良好的企业内部文化氛围环境,形成核心竞争力。

(3)研发管理。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先导,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力。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不仅要拥有核JI.技术,而且还要保证其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为此企业必须加强研发,这是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技术创新的研发管理就是以企业文化的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来确定研发价值取向,促进形成新的核心技术,以至成为自身的知识产权。同时,研发管理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整合作用来协调参与者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研发文化,从而保证研发持续创新。

(4)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中的个性化、多样化追求和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与企业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必然产生组织变革,使创新机制搞活,获得良好的动力,运行协调有序。因此,组织创新为组织变革和创新提供价值动力,进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4.2 技术创新过程

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捕捉利用机会),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进人市场实现商业利润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过程。技术 创 新 又有其自身的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和应用。一是引进技术创新,即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企业创业初期应用最为广泛。二是模仿技术创新,即将已有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模仿、仿制、改造、创新而产生新的功能、特点,由传统产业走向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多属于此种模式。三是合作技术创新,即企业与高校、科

研院所和省内外、国内外有关部门合作研究开发,采用各种不同的合作开发方式和组织形式,以此达到技术创新目标,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互补,降低风险。四是自主技术创新,指企业依靠自身科技实力和条件,根据市场机会、技术机会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确定项目进行技术创新。此种模式应用是在企业发展到更高阶段,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在技术创新过程,无论处于什么领域、反映什么层面、在什么阶段、应用什么样的创新模式,都是在以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组织创新为代表的一定的企业文化环境影响下进行的。技术创新应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丰富深厚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规定和影响着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和创新目标,企业精神凝聚着全体员工的人心,鼓舞着创新的斗志,成为强大的创新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着技术创新的开展与升级。同时,技术创新的不断持续进行也必须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企业的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念,培育员工“团结合作,创新贡献,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果敢行为,夺取胜利”的企业精神;并在产品创新设计、生产工艺创新、市场营销服务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技术创新又建设了新的企业文化,更有力地推动技术创新持续发展。这种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有效互动作用培育和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4.3 核心竟争力模型

基于上述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在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相藕合基础上构建的核心竞争力模型。从该 模 型 可以看出,以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和组织创新为代表的企业文化构成技术创新的外在环境;以技术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以至自主创新为技术创新内涵,共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环境,并以技术创新的技术经济活动为实质内容和动力,才能逐步建立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四棱锥模型中,四个棱锥面分别代表以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和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从下到上、由底面和三个横截面构

成的代表着技术创新实质内容的不同创新模式,所以,不同类型层面的技术创新都受企业文化的包容、影响和制约;棱锥顶点代表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发展祸合交汇为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一般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四棱锥模型中,底面代表最初大量创新活动基本是引进技术创新;然后是模仿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当企业发展到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可向外拓展,寻找研发创新的合作伙伴,开展优势互补、共同研发的合作技术创新;当企业发展到具有相当科技实力和基础条件时,即可迈向最高层次的自主技术创新阶段。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是通过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塑造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为支柱,同时也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而进步。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技术创新也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文化也必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企业家精神更加成熟、完善,更具民族风范和时代感,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更加得到重视,研发由小到大,更加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和创新,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组织变革构建更加宽松、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推动企业不断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这样,技术创新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文化不断提升进步,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作用藕合,走向顶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篇6

我国报业集团所面临的这些国内外生存环境的全新变化,要求它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战术,寻找新的竞争策略;报业集团内外部的管理不善也制约了报业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一些报业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扩张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价格战、报纸的兼并收购等竞争策略,它们也在寻求新的、能够维持长久竞争力的竞争策略,将理论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了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上。

一、何谓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为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最先由美国管理学家C·K·普拉哈拉德(C.K.Prahlad)和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1990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各种各样技术流的能力”。他们认为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通向多种多样市场的潜在通道;第二,核心竞争力对最终产品的可见消费者的福利应作出巨大的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是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征:延展性、价值性和独特性。随后,核心竞争力概念成为欧美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讨论热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登陆中国。

我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大体一致的看法:首先,他们大多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技能或知识的集合体,是一个体系,单独的某项能力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一时的利润或销售额,但不足以构成使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再次,他们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基本特征方面达成了共识,它们是价值性、独特性、不易模仿性和延展性。

二、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正如我国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理论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一样,新闻传播学界引进核心竞争力概念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他们首先关注的视角并没有投向特殊的企业——报业集团,而是整体的新闻传播媒体或者是单一的媒体形态,如报纸、广播等。后来,随着报业集团的发展,才将目光转向报业集团。

目前我国有关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献不多,没有形成专著,论文不过十余篇。这些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可称之为“描述”类。他们大多从某家报业集团的经验和实际出发,描述或总结该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范以锦根据南方报业的实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报业集团开发培育优质报纸品牌的能力和运用独特的营销手段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并已形成一个团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则认为,与企业集团一样,报业集团也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主要体现为报业集团所生产的精神产品,能否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具有创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改革创新)、竞争(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和带动(带动发行和广告增长)能力。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熙玉认为,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舆论引导力。它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方向,即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二是广度,即舆论的覆盖面,主要包括报纸的发行量、市场份额和阅读率;三是深度,即为读者提供信息,实施有效的引导和影响,使正确的舆论入脑入心,真正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原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总经理陈君聪认为,党报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采编资源优势,开发与培育党报采编资源优势是当前应对传媒竞争、制定和调整党报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要问题。党报集团应首先下大力气在采编业务中开发与培育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人认为,对于报业集团而言,核心竞争力=核心业务+核心团队。核心业务是指以报业为核心形成的广告、发行、印刷等报业经济和多元化经营,核心团队就是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

这类观点无疑对实践中的一些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恰当的描述,对研究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也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同时也为其他一些报业集团提供了借鉴。然而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不易模仿性等特点,市场中的报业集团在自身实力、战略、资源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途径以及最终所体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完全不同的。显然,这类描述性的观点不能对报业集团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普适性的解释和途径,其意义也仅止于“借鉴”。

第二类观点可称之为“对策”类。他们大多为报业集团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系列的对策。如《传媒观察》主编沈志强则认为应当从优化内容布局、全面覆盖细分市场突出主营业务及适时进行扩张、变革管理体制与打造持久“发动机”等三个方面来培育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孟威博士则认为,报业集团应当在鉴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从下面三个方面打造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从识别核心专长入手,有意识地发掘核心竞争力;强化资源的整合能力,塑造核心竞争力;以维护和创新为支点,持续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李杭生则认为,报业集团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应用既是管理流程重新整合的突破口,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这类观点的优点是为如何打造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很好的途径,但它们却回避了对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界定。这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在实践中也有些“舍本逐末”。同时这些途径同样不具有普适性,无法为所有的报业集团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解释。

第三类观点可称为“解释”类。他们从理论上解释了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培育途径。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对媒体集团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使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内容的生产与开发利用为核心,通过整合内容与渠道资源的垂直型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从而产生“协同效应”(Synergy)并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不是品牌或技术,而是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能力。持续不断的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具体而言,媒体集团必须进行组织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产品(服务)创新是核心,组织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基础;垂直型整合模式就是对内容与渠道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媒体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这类观点从理论上解释了什么是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解释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遗憾的是没能解释报业集团实践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及如何利用核心竞争力来实施自己的战略规划以及核心竞争力与报业集团战略扩张的关系等,这是不够完善的。

通过对以上相关文献的检索,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关于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从数量上看还不充分,而且大都未能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和解释什么是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这种竞争力的打造方式,没能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很好地应用到报业集团的实际运作之中。因此,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应当联系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相关的管理理论从基本概念出发,来系统、科学地阐释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而研究如何打造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适合报业集团运作的培育和提升方式。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 篇7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 主要有:胡玉明 (2001) 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 其涵盖内容相当广泛, 从财务会计到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计划, 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性框架。汤湘希 (2006)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 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因此, 他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内涵界定为: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 以此培育和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体系。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计量

目前, 从会计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的文献不多。汤湘希 (2006) 提出以核心竞争力产生的经济收益来进行计量, 采用直接测度法或间接测度法。其中, 直接测度法就是根据企业过去已实现的利润与同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 再按其持续年限计算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间接测度法主要包括改进型Hoskold法和改进型Mor ki ll法, 以在持续期内折现的方法来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大小。此外, 汤湘希还提出了割差法 (即用企业价值减去有形资产价值, 再减去除核心竞争力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后的差) 、改进型收益现值法以及市盈率倍数法。他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还是直接计算法。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具体指标设计

综观国内外研究, 学者们以技术优势论、市场优势论及规模优势评价理论为基础,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层次分析法、对比差距分析法、内涵解析法等。各种方法在评价指标方面的设计也不相同, 如吴玉鸣、李建霞 (2003) 认为, 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 (优势技术与专长) 、核心生产制造能力 (核心产品) 、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成长能力) 、核心企业文化 (价值链) 、核心市场营销 (开拓能力) 、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具体评价:吴晓勇 (2007) 从无形资产构成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和披露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 不仅未披露任何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 而且连无形资产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在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方面, 也只有少数学者有零星的涉及, 并未有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与披露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在披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如汤湘希 (2005) 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 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宋献中 (2006) 撰文进一步指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战略的一部分, 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非财务报告披露为起点, 逐步过渡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 最终实现核心能力报告的披露目标。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 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 对其的研究容易展开;而对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研究没有突破, 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的数据难以获得, 量化较为困难。其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方法和理论。在研究方法上, 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较为丰富之外, 其他没有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一方面, 新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此研究领域难觅踪影, 如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等用于实证分析的很少, 定量的模型和方法研究也比较少。另一方面,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太多, 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

2.价值评估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评估并没有特定的方法, 而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 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应该考虑的重点, 所以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衡量也应主要考虑面向未来。同时, 这也符合核心竞争力作为资产计量的内涵。

3.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和可比性。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上的差距很大, 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所依据的理论不相同, 缺乏一个较一致的、能全面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理论。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未来方向

(一) 拓展理论基础。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形成的与“会计控制论”、“管理活动论”并驾齐驱的新兴会计学派。现代会计主要是服务于现代企业, 会计信息成为联系所有者和经营者、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纽带, 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 他们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管理当局、员工、潜在的投资者等。这些利益关系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确实能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 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结合在一起, 可以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领域, 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有利于管理者进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决策。

(二) 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估价、评价和披露模型, 笔者认为,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从本质上讲, 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博弈竞争能力, 因此可以从博弈理论的视角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展开会计研究:一是进行会计估价, 还可以将其与管理者契约联系起来;二是构建评价指标, 并且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弥补现有评价体系不可比的缺陷;三是构建信息披露模型, 确定披露的内容和原则, 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要。

参考文献

[1]GaryHamel, 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2]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测度、计量与会计报告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5年第12期。

[3]张东宝、姜力嘉《: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6年第12期。

[4]朱开悉、李小朋《: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6年版。

[6]胡铭《: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估分析模型》,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许国齐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吴玉鸣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模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9]吴晓勇《:基于无形资产构成分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科技导报》2007年第3期。

[10]宋献中《: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11]侯雪筠等《: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内容研究》, 《商业研究》2006年第11期。

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篇8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 他们研究的是多元化经营的一种模式, 即所有进入的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圆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他们只是给出一个描述性概念, 没有给出清晰界定。不少学者试图进一步清晰、明确地定义核心竞争力。赵修卫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概念。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 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 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何立胜, 杨毅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同类区域对资源和市场的吸引力, 是区域竞争力优势表现。李仁安, 徐丰将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解为能将区域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政策、知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 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 其众多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方式存在。

笔者认为,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所独特的并能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是对高等要素的吸引、培育、转化的能力。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构成

区域核心竞争力本质还是一种区域的竞争力, 但最突出特征在于它是核心竞争力, 与一般竞争力有区别。肖亚玲, 黎露, 廖奕翔三人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区域技术能力、区域创新力、区域企业特色、区域综合协调能力、区域文化和区域环境六个方面。吴玉鸣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系统, 首先表现为拥有区域关键资源、核心要素;其次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 表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其集聚藕合形成的核心区竞争力, 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由核心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核心区竞争力等方面构成。郑锋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混沌系统。

区域核心竞争力, 是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个平台, 起着重要衔接作用, 有特殊的构成要素。本人试归纳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1.区域核心技术能力2.区域创新能力3.区域对高级要素的吸引、配置和转化能力4.区域环境5.区域文化理念6.区位优势。

三、区域核心竞争力特点

肖亚玲、黎露、廖奕翔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价值性、相融性、延展性、动态发展性五个特点。吴玉鸣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持续性、稀缺性、延展性、独特性、集聚性、层次性、动态性、整体性九个特点。陈柳钦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独特性、延展性、整体性、价值性、持续性之外还具有涌现性、周期性和协调性。

综合以上学者的分析, 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所特有的不易被其他地区模仿或学习, 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独特性、稀缺性、持续性、周期性、延展性、价值性和动态性。任何一种竞争力都不会一劳永逸, 都会有发展、繁荣、衰退的时候。它的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能为区域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 超额的产出和财富。

四、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

单纬东认为核心能力是区域独特知识和能力的集合, 核心能力的知识性使区域的优势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而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大多以人力资源作为能力载体, 因此区域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区域核心能力构建与培育的关键。郑锋认为应从三方面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 即建立优秀的产业集群品牌、利用知识联盟、大力推进区域创新。赵晓俊认为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应该从提高政府绩效, 塑造良好地政府形象、加强大众教育, 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在产业和市场选择上应该谋求主流产业、主流市场的主导权这三方面入手。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以及壮大,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的经济在某个特定时期, 可能会由于某种特色产业而出现一时繁荣, 但这并不具有持久性。要想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挖掘出其内在推动力—区域核心竞争力。它是将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平台、路径。首先要培养和储备一批掌握高科技、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利用知识联盟, 引进高级要素并推进区域创新, 在此基础上, 谋求主流产业, 实现产业集聚, 利用已形成的要素条件作为增长极, 引导并推动周边不发达地区开展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摘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广泛体现于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等各个方面。在全球竞争的时代, 要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减少对自身利益的损害, 并保持持续的发展, 关键是培育核心竞争力, 形成克敌制胜的独特优势。如何深刻地理解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点、构成、理论基础以及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核心竞争力,概念,特点,构成,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 2001 (10) .

[2]何立胜, 杨毅.产业集群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J].企业活动.2004 (02) .

[3]李仁安, 徐丰.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 (02) .

[4]肖亚玲, 黎露, 廖奕翔.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 (05) .

[5]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6 (01) .

[6]郑锋.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途径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 (49) .

[7]陈柳钦.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路径分析[J].地方经济, 2010 (05) .

[8]赵晓俊.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03) .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9

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 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 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 但长期而言, 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优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 领先性

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 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从而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

1.2 延伸性

核心竞争力能够应用于多种产品或领域, 企业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应用为企业不断创造出新的利润点, 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1.3 动态性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习积累得到的并处在动态调整中, 而非“一朝拥有, 终生受益”, 为了使企业具有长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必须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学习创新。

1.4 关联性

核心竞争力由技术、产品、服务、管理能力等诸多互补性资源共同组成, 只有通过有机的整合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从而体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越性。

2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在我国, 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经过多年建设, 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不少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 但较大型企业相比仍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其主要体现在:

2.1 战略意识淡薄, 战略意图不明确

企业战略意图表明了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自己的业务定位、计划发展的能力。从目前来看,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 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 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领域模糊, 经营方向不清晰, 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明显, 影响了核心领域或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2.2 研发投入不足, 创新能力薄弱

据调查, 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到0.4%, 而研究发现, 研发经费占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 的企业仅够维持;不足1% 的企业则难以生存。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 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技术引进速度慢、创新能力较低等因素, 都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

2.3 人才资源匮乏

企业的整体素质首先是人的素质,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缺乏一套人才培养、运用和管理机制, 没有给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从而导致其知识结构老化, 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3 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科学地确立企业发展战略意图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足, 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 就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方向。中小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 找准产品、市场切入点, 选择正确的发展途径与战略。首先应在产品选择和市场定位上下工夫。认真挑选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竞争性不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进行生产。其次通过集中战略+低劳动成本等方式, 实现规模经济和低成本优势。对我国大量中小企业而言, 应该冷静分析自身所处的产业状态, 做好产品定位, 充分发挥自身在成本、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集中自身的优势资源, 把产品、营销、服务等做到精、专、深, 同时着重培植自身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以及营销能力, 朝着在本领域做大做强的目标努力。

3.2 培养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中小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 必须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一是要注重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独特的企业精神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使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 建设学习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3.3 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品牌

品牌以其难以替代的独占性、个性化以及良好的可继承性和延伸性, 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因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培育自己的品牌作为构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 既要突出其产品的特色, 又要严把产品质量关, 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品牌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在品牌的定位上, 必须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点, 找准品牌的有效诉求, 兼顾考虑目标消费群的不同特征, 力求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在品牌延伸与扩展上, 要注意延伸、扩展的产品与原有品牌产品应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 并力求新产品品质与成功品牌产品的品质相匹配。

3.4 重视掌握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并实现快速成长, 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能力。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本企业核心技术开发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专利技术, 开展产学研结合, 注意吸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通过与拥有互补优势的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来获得本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或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 形成存在于企业内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5 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建设

人才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人力资源建设必须着眼于智能型人才的开发, 着眼于职工思维方式的培养, 培育职工的洞察力、创造力、判断力等创新才能。因此, 一方面要采取从高校和社会招聘、海外引进等方法,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好激励问题。创造一个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使人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实施品牌营销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 2006 (6) :103-104.

[2]张晶晶.企业文化视角下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2) :225-226.

武汉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10

核心竞争力, 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 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 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肯尼思·安德鲁斯使用“独特竞争力”不仅对一个组织做什么进行描述, 而且描述它做什么做得非常好。根据现代企业能力理论, 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能给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迈克尔·利维 (Michael Levy) 认为:对零售企业来说, 建立长远的竞争优势取决于5个因素:顾客忠诚、商店选址、与供应商关系、信息管理与分销系统、低成本经营。这5个因素考虑周到就可以建立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 能给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就是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二、目前武汉零售业存在的差距和不利因素

1. 规模实力

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大多都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 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普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发挥成本优势。如美国的沃尔玛公司, 2007年销售额3788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25000亿元人民币) , 而2007年武汉市最大的商业集团——武商集团销售额只有92亿元人民币。另外, 从零售企业的店面数量来看, 一般认为连锁分店发展到l4个时才能发挥规模优势, 开始盈利, 而武汉市现有的连锁企业平均每家拥有店铺8个, 大多数是3个~4个, 即使规模最大的武汉中百集团也只有120余家仓储超市、500余家便民超市, 而美国的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超过7, 000家连锁店。沃尔玛正是凭借其规模化经营, 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业巨头。由于国外零售企业规模大, 实力雄厚, 因此他们在商品采购和物流配送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国内零售企业采购常常需要经过三四道中间环节, 采购成本相对较高。而外资零售企业在这方面就占有很大的优势, 比如沃尔玛, 集中大量采购, 从厂家直接进货, 减少了中间环节, 而且凭借其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 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务都可以达到最优。

2. 技术水平

零售企业的经营业绩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跨国集团不仅能在本国市场上游刃有余, 而且还普遍运用信息技术, 在全球建立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 因而可以自如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品、信息、人才的布局和运作。如沃尔玛在高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方面, 投资4亿美元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 实现了全球联网。沃尔玛在全球7000多家门市店通过全球网络可以在一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这方面技术的优势对我国零售业形成的挑战是致命的。武汉市商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经验型、粗放型管理仍然是武汉市商业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

3. 经营理念

对零售企业来说, 消费者本位理念的确立是其向前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全球领先零售企业成功的共同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 满足顾客需求, 培育并增强顾客的忠诚度。它们往往设法保持企业利润、顾客需求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以顾客为中心来选择商品和经营企业。沃尔玛的“顾客至上”的原则可谓家喻户晓, 它的两条规定更是尽人皆知:第一条规定:“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规定:“如果顾客恰好错了, 请参照第一条!”“顾客至上”、“顾客永远是正确的”、“超越顾客期望”的理念使其赢得了全世界的顾客。而对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 消费者本位理念还仅仅是一种宣传口号, 落到实处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经营理念上还没有真正做到企业利润、消费者满意、社会利益三方面的统一。外资零售企业一般有明显的定位, 并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 积极向其他业态扩展和创新, 保持一种随机应变的姿态, 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我国的零售业在目标市场上定位不明确, 竞争手段单一, 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

4. 内部管理

外资零售业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较大的经营规模, 具有减少成本、降低价格的能力。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企业, 由于其资金实力雄厚, 自身又具有很好的品牌优势, 他们重视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挖掘, 通过市场机制选拔人才, 不惜重金聘请高级管理人员, 注重对当地经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利用当地的文化背景进行扩张。我国的零售业企业由于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低, 造成了较高的进货成本和经营费用, 在价格方面不具有优势。这种管理上的差距导致了, 我国零售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例如:中国零售企业单位面积营业额平均约为2.1万元/平方米, 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50%;人均营业额平均约为67万元/人, 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40%。2003年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值仅为9%, 而外国零售企业的则达到了24%, 差15个百分点;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分布情况来看, 毛利率低于5%的占了30%, 5%~10%的占了35%, 10%以上的只占了35%, 而外国零售企业中, 毛利率在20%以上的占80%以上;资金周转率方面, 中国零售企业为4.24次/年, 而外国零售企业为6.25次/年;流动比率的均值中国零售企业为0.93, 外国零售企业1.01。

5. 品牌建设

国外一些知名品牌的零售企业由于其在经营、管理、服务、企业定位和购物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品牌优势。并且它们大部分都通过品牌经营带动资本并购, 以实现超常规的资源占有和稳定的市场份额。外国零售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5%, 尤其是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大零售巨头的商誉已接近100亿美元, 而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华联超市, 按照总资产5%的比例计算, 无形资产只有0.6亿人民币, 差距不言自明。另外, 外国零售企业也很注重开发自有商品品牌。目前在发达国家, 大中型零售企业经营自有品牌的比例逐年递增。英国主要超市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 最高者达54%, 美国超市中4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而我国的零售企业往往缺乏品牌优势, 我国的大部分零售企业仍以代销制造商品牌商品为主。它们大多经营范围雷同, 缺乏个性, 很难形成全国知名的品牌。

三、提升武汉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 扩大零售规模, 降低营业成本

扩大零售企业规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扩大单体店规模;二是连锁经营规模化。我国的零售企业应该尽快通过兼并与重组, 实现零售企业向连锁化和规模化方向的发展。另外, 发展连锁经营是一个扩大零售业经营规模的好办法。连锁经营是把是把大工业生产原理运用于零售业, 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 使零售企业由原来分散的、单体的、区域的经营朝着集中的、集团的、跨区域的、跨国的规模经营转变, 能产生包括规模化销售利润、通道利润、管理利润等内在的多元化利润, 从而提高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2.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营造独特企业文化。国内零售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使企业文化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员工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增强, 能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可以从国外的企业文化中吸收先进经验, 借鉴其成功和优秀的部分;二是要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随着顾客对零售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能否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服务多元化, 真正做到“顾客至上, 保证满意”是每个零售企业面对的课题。只有和顾客保持亲近感, 并且了解顾客的需求, 顾客才会源源不断;三是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零售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彻底改变“只使用, 不培训”、“只管理, 不开发”的短视行为。要大胆聘用和引进精通零售业务、市场营销、顾客服务和国际商业竞争规则的专业人才队伍, 引进熟悉本行业、本企业特点, 能够驾驭现代零售企业的管理人才队伍;四是要加快零售企业的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管理组织创新、管理决策创新、管理过程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等。即要求零售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 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再造企业流程, 采用新的管理手段。

3. 加快信息化建设, 及时掌握市场资讯

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 建立完备的网络智能系统, 实现内部管理及经营自动化。从武汉商业实际出发, 重点是要与发展大市场批发、发展超市连锁零售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商业流通的技术含量。首先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 通过SCM与上游的供应商进行信息交换来改善供应链;其次是电子商务, 零售企业可尽快应用POS (销售点) 管理系统、MIS (管理信息系统) 、EDI、EOS (电子订货系统) 等现代管理技术, 建立电子商务体系和交易平台, 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经营成本, 零售商还可借助开展网上购物来提高公司形象、方便顾客或与合作伙伴开展电子交易, 从而为零售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加快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 能够加速对内部信息的处理, 合理进行物流配送与库存管理, 及时掌握企业即时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 能够及时获取市场资讯。从而实现零售企业经营技术的现代化, 实现管理的优化与有效控制, 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

4. 加强品牌建设, 打造知名品牌

商业品牌及其无形价值是商业大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商业自有品牌包括企业品牌、自主商品品牌。一方面, 零售企业要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 提升产品形象。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 商品质量的差异不断缩小, 同样商品、同样价格因企业服务水平不同而形成经营效果的明显差异。消费者在购买时, 不仅关心购买的具体内容, 而且十分看重提供服务的企业, 企业的实力、形象、口碑等往往成为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和购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此零售业必须通过塑造优秀的企业品牌来提升所经营商品的形象;另一方面推行零售商自有品牌商品, 零售企业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家或自行生产, 由零售企业定义商标, 仅在本企业内进行销售。自有品牌战略的实施对零售业创服务品牌, 培育零售业核心竞争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5. 借用政府资源, 营造经营环境

武汉零售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零售企业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推动流通领域立法的制定与完善。针对外资商业商品的大量进入, 完善反低价竞销及行业垄断、保护中小企业、提倡有序竞争方面的立法, 推动政府部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民族商业的健康发展;参与或推动政府部门要尽早制订、公布武汉商业发展总体规则, 提出对商业发展的总量、大型商业设施的布局和面积、商业业态的发展意见。积极推动企业资产重组, 以发展实力雄厚的大集团为目标。

参考文献

[1]Andrew Campbell.Katharine.Summers.Strategic core competencies[M].Thomson-South Western.2007.657

[2]Thomas.J.Watson.A business and its beliefs[M].NewYork:McGraw-HillTrade.2003

[3]Michael 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M].Berrett Koehler.2001.193~194

[4]虞水:刍议加入WTO对武汉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 2003~2

[5]张:论加入WTO后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年3月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分析 篇11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综述;分析

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核心竞争力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往,一般的企业通常采用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等各种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这些职能战略只是企业外在的和显性化的战略,最多只能获取暂时的竞争优势。国内外的企业理论和实践表明: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内涵是核心竞争力。企业选择战略路径应该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优势取决于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自身资源、技术、能力、组织的相匹配程度。

目前,在国内针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综述中,大多是结合某个具体的主题来进行分析论述,写作手法则主要是对前人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与整理,然后进行评述,例如,刘瑞波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展望》一文,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发展意见。

本文将从分析文献出发,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述与分析,以求对目前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文章首先进行总体的分析,然后从中归纳出现阶段国内学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趋势、主要视角以及研究阶段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趋势

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仅对1995年至2009年这15年期间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1995年之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没有收录该主题的文献)。

在检索文献时,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功能与特点,针对“核心竞争力”,我们采用了“篇名检索”,以保证所选样本的直接相关性。由于“核心竞争力”在学术界又被称为“核心能力”,因此我们采用“篇名检索”时,对“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都分别进行各年份检索(详见表1和表2)。

从总体上分析,针对“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能力”在内)的研究呈现出稳步上升、越来越热的势头。在1995年以前,国内没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从1995年的1篇,到2000年的301篇,一直到2006年到达顶峰,共1496篇,之后虽然有缓慢下降,但研究数量依然很多,均在1000篇以上。而在这其中,核心期刊的论文共有2538篇,除了少数年份有少许的负增长外,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同时可以看出,国内对其研究的初期,将该领域称为“核心能力”的较多,直到2000年以后,“核心竞争力”这一名称逐渐超过“核心能力”,两者的比例在5:1左右,也就是说,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者倾向于称呼其为“核心竞争力”。

本文在后续的综述和分析中,将以核心期刊作为分析样本,一来可以保证文献的质量;二来在数量上较为合理,便于统计分析。

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视角

通过分析上文提及的被收录的文献,本人认为,目前国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如表3所示):

(1)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方面研究。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盛小平、孙琳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探索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及其与竞争力、核心能力的关系,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想、核心竞争力维数、核心竞争力层次、核心竞争力管理的五项任务四方面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说明[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陈永东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兼谈日本企业竞争的衰退》[3]一文中,指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假设的非完全有效性。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对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很多,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检索”对带有“核心竞争力”及“评价”两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查询到299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中有93篇。例如,在《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4]一文中,作者梁子婧、吴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尝试建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系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从中找出了影响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战略性对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向飞和董雪静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模糊评价模型》一文中,分析了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的一种以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动态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同时该文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事实证明该方法在解决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指标问题的评价上的优势,另外文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也进行了革新。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例如,《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文从研究开发、市场进入壁垒和技术创新战略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证,表明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滕璐璐和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王传磊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积累途径》一文中从技术积累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问题:基于知识积累及技术能力递进,以技术积累转化为载体,企业应针对其发展所处的阶段偏向性培育核心竞争力。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孙长雄、杨波在其文章《提升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探析》中指出提升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四条有效途径:①加速技术创新,培植集群的核心技术;②引人现代管理理念, 强化集群的组织管理;③加强区位品牌建设,提升集群的市场营销能力;④加速制度创新,規范市场环境,改善企业集群的文化。

(4)核心竞争力的实例应用或实证分析。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丁伟斌在其文章《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选择的实证分析——以杭州、苏州中小企业为例》中,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及调研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5个核心竞争力要素,随后以苏州、杭州中小企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详实数据,并运用结构模型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已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育,但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仍然重视不够,最后还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中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10]在分析我国3PL(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及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3PL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诠释,对物流类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作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阶段划分

通过阅读、分析核心竞争力相关文献,本人将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整个研究历程分为3个阶段,如表4所示。

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含1999年):零星研究出现,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多侧重于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新的概念引入国内,介绍简单的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代表文献诸如《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新概念》、《核心竞争力:企业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阶段(2000年至2002年):研究逐渐增多,开始深入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并且开始将其应用到实际例子当中,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例如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期间存在大量诸如《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管理创新》、《如何提升浙江旅游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类研究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的文章。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研究鼎盛时期,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在继续探讨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的同时,开始大量使用各类方法对核心竞争力建立评价体系,并进行实例分析。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选择的实证分析——以杭州、苏州中小企业为例》、《中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及《基于创新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四、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佳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一文将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归纳为4点,如表5所示。

五、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根据韩佳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以及陈根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渊源、局限性和研究展望》等文献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核心竞争力未来研究的7个发展趋势。

(1)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

(2)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

(3)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4)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

(5)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学者朱道立等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在研发、生产、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等业务流程的优化,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应该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核心竞争力的规划、培养和维护。

(6)基于购并和战略联盟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掀起了购并或战略联盟的热潮,因此购并或战略联盟条件下如何提高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跨国公司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王毅[27]等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指出“竞争合作”形成多赢式并购或战略联盟下获得核心竞争力较为理想的策略。

六、结束语

建立核心竞争力并实施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摆在中国企业理论界与实践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目前,企业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核心竞争力该领域的研究当中。因此,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对于我国学者未来进行相关研究以及企业有目的地去规划与建设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瑞波. 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展望[J]. 企业管理,2009,2:63-67.

[2] 盛小平,孙琳.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1:81-87.

[3] 陈永东.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兼谈日本企业竞争的衰退[J]. 管理与经济研究,2002,6:65-67.

[4] 梁子婧,吴凯.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企业管理,2009,15:167-168.

[5] 赵向飞,董雪静.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模糊评价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05,3:135-137.

[6] 李振球. 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 经济管理,2001,20 :4.

[7] 滕露露,王传磊.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積累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26):82-84.

[8] 孙长雄,杨波. 提升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探析[J]. 商业研究,2007,4:15-17.

[9] 丁伟斌,荣先恒,桂斌旺.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选择的实证分析——以杭州、苏州中小企业为例[J]. 科学学研究,2005,10(23):650-655.

[10] 谢光亚,张庆威. 中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现代物流,2007,7:52-53.

[11] 沙叶.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 中美管理,1999,3:54.

[12] 刘世锦,杨建龙. 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新概念[J]. 中国工业经济,1999,2:64-69.

[13] 王永长. 核心竞争力:企业理论的新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1999,6:59-63.

[14] 焦宗歧.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9,30(8):66.

[15] 萧衍昆,罗富国. 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管理创新[J]. 商业银行实务,2002,11:38-39.

[16] 郑胜华. 如何提升浙江旅游业核心竞争力[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58-61.

[17] 李政. 基于创新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24-26.

[18] 韩佳泉,付绍亭.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 黑龙江电力,2009,3(31):161-163.

[19] 牛东晓,李沁,曹思颖.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制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2009,6(37):37-38.

[20] 蒋苓.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0:28-29.

[21] 刘芬,上官士全. 组织核心竞争力建设初探——基于工具化管理[J]. 网络财富,2008,8:132-137.

[22] 凌寓梁,陶婧. 以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2:88-89.

[23] 刘菁,刘长滨,刘荠.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制度论析. 生产力研究,2009,10:145-148.

[24] 殷毅.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因素分析及其选择[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61-63.

[25] 陈根. 核心竞争力理论渊源、局限性和研究展望[J]. 商业时代,2009,17:43-45.

[26] 朱道立.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J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7] 王毅等. 企业核心能力测评方法述评[ J ]. 科学管理研究,2000 (1).

精品银行核心竞争力建设研究 篇12

一、通过产品创新提高精品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 我国银行业在产品、营销、服务、形象四大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 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命题。

如表1所示, 影响中小银行金融创新有很多因素, 鉴于这些现状, 我们建议从产品结构和产品差异化改造两个方面, 推动精品银行的产品创新。

(一) 优化中小银行产品结构

构建“三驾马车”, 以中小企业、银行间市场和投融资业务为核心优化中小银行产品结构。

1.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 做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主体, 往往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 并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大多数规模不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银行而言, 其真正的核心目标客户应定位于中小企业。

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 建议如下:一是明确市场定位,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建立中小企业诚信档案, 记录并对中小企业实行信用评级, 根据评级结果采取分级贷款策略, 为那些信用较好的中小企业, 争取政策上的优惠。三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四是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 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应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短、资金量小但频率高的特点, 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贷款产品, 不断创新业务, 积极开发和打造新的贷款品种, 以优质灵活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2.积极拓展银行间市场业务, 降低资金成本, 优化负债结构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6月6日成立以来, 银行间市场业务经历了快速膨胀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和产品、技术的创新发展阶段, 其蓬勃发展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领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银行间市场业务呈现以下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是银行间市场参与机构日渐多元化。各个主要类别的金融机构都已进入银行间市场, 一些非金融机构也通过各自的代理结算行以丙类结算成员身份间接进入银行间市场。

二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以及债券托管量同步上升。经过10年的发展, 银行间市场无论是债券交易品种, 还是债券托管量都在迅速增长。目前, 银行间市场债券品种日益丰富, 债券品种包括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近年来, 还逐步推出包括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利率互换等在内的利率衍生产品。从二级市场来看, 除质押式回购和信用拆借交易量不断创出新高外, 债券成交业务也十分活跃。

三是银行间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以及法律法规逐渐健全。管理层为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适时制定并发布了各种办法、协议等规定制度, 有效地控制了系统风险, 促进了市场稳健运行。

3.进一步挖掘投融资业务的发展潜力

如表2所示, 银行投融资业务模式分为迂回“直投”模式、合作模式和间接模式三种。中小银行参与投融资业务, 既可以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扩大存贷款业务规模, 增加收入来源;又可以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业务需求, 拓展、维护客户资源;更重要的是, 还能促进中小银行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的改进, 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提高竞争能力。中小银行在业务规模、经营区域和业务品种等方面与国有银行相差甚远, 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方面不如股份制银行。但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 中小银行的优势就在于地缘优势和中小企业业务优势。因此, 中小银行应该明确定位, 在坚持本地化优势和中小企业业务优势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开展投融资业务。

(二) 成熟产品差异化、特色化改造

成熟产品差异化、特色化改造是中小银行以小博大的核心策略。

首先, 要针对地方经济特点开展特色产品服务。随着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 以及外资银行纷纷进军中小企业市场的传统业务领域, 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开始转向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环境, 发挥自身优势, 按行业进行专业化经营, 提供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将业务做深、做透, 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经营的特色银行。如齐商银行、临商银行等设立专业支行, 每家支行面向某个行业, 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汉口银行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着力打造中部硅谷银行。

其次, 要抓住新兴产业机遇, 提供专属产品服务。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步伐加快, 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以及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端化的情况下, 中小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但随着我国各类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部分中小银行开始着眼于新兴产业的机遇, 抓住产业的发展热点, 针对新兴产业提供专属的金融产品服务, 逐渐成为该领域的市场引领者。如北京银行, 该行较早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量身定制“影视+金融”品牌组合, 并设立全国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最后, 要优化升级、错位竞争, 开辟产品服务新领域。我国银行业服务流程和市场定位严重同质化, 中小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位, 逐步形成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 扩大发展空间。如民生银行的小额信贷工厂, 从制度和产品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额信贷标准化作业流水线, 而三门峡银行则推出了“扫街地图”式小微信贷服务, 更深入地为小微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

(三) 产品创新典型案例

本部分对各典型银行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 具体如下:

1. 民生银行“信贷工厂”

民生银行通过打造“信贷工厂”开辟蓝海市场, 提升小微企业产品服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其主要适用于总体笔数多、金额相对较小、标准抵押产品和信用产品小微批量的授信业务。依靠评级模型自动决策、工厂化流程、标准操作、集中处理、后台数据整合及作业的全面IT化, “信贷工厂”能够显著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满足小微业务的大批量受理及风险管理的需要。

民生银行“信贷工厂”有两大标志性特点:一是集中化的标准处理。通过设立一个业务处理中心, 对小微审批业务进行大批量的集中标准审核,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统一授信政策及后续风险管理。二是模型自动决策。依靠评级模型对贷款项目进行自动决策, 成为信贷工厂得以大批量快速处理业务的核心技术。根据小微客户的经营特征, 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情况及银行的授信政策, 运用数据制定评分模型, 在业务审批过程中可以减少主观判断因素, 进行客观量化分析, 在提高审批速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风险。

在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拓展模式方面, 民生银行新增的小微企业客户基本上围绕着“一圈一链”的模式, 即围绕商圈和产业链开发, 散单的占比很小。分行将来会有很大的“小微”金融销售团队, 一两百人共同开发客户, 而不是像目前支行只有三五个人在市场里像大海捞针一样找客户。支行将转做“小微”金融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主要注重增加附加值, 给客户提供各种不同产品, 如手机银行、乐收银等, 吸纳客户亲朋好友的存款, 为其理财, 增强客户的黏度。“小微”金融的销售、售后都有一个小册子, 里面有标准化的指引, 按照操作规程去做。指引将包括如何营销客户的亲朋好友, 也包括一个月内, 应该有几次电话联系客户或拜访, 客户如果有什么问题, 也要按这个手册指导解决问题。

2. 兴业银行“银银平台”促生同业合作新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兴业银行同业业务中占据半壁江山, 主要来源于兴业银行推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银银平台”系统。通过这个平台, 兴业银行试图打造出一支由兴业银行领衔、在网点数量和同业规模上可比拟国有四大银行的同业联合体。这样的同业“联合舰队”使兴业银行在控制同业存款成本的同时, 也获得了一定的清算手续费收入。

“银银平台”是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针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同业合作伙伴推出的一个银行间业务综合合作系统。

与其他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不同的是, “银银平台”在国内银行中首次将中小银行等金融同业作为重要的客户群体开展营销和服务, 将管理、科技、业务流程等作为可输出的产品, 为各类合作银行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既开拓了全新的业务领域, 又实现了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变的大胆尝试。

3. 北京银行文化产业:结合行业特色的产品创新

北京银行创新推出“创意贷”文化创意金融系列产品, 涵盖知识产权、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集合票据、外汇、理财、现金管理等“文化金融”特色产品包。同时, 北京银行在融资领域针对9大类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集聚区特点细分包含影视制作、动漫网游、出版发行、广告会展、文艺演出、设计创意、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等10类贷款子产品, 全面支持文化企业及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2010年, 北京银行成功主承销全国第一支文化创意题材集合票据——“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中小企业2010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 开辟了文化企业融资新渠道。

北京银行从专营机构、专业队伍、绿色通道等方面逐步建立起对文化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体系。首先, 积极探索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2010年, 北京银行宣武门支行正式挂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 这是全国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2011年, 北京银行文化创意专营机构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同年11月, 新设立了三家文化创意专营支行。其次, 建立专业化的文化创意产品经理和风险经理团队。第三, 探索建立了文化绿色通道审批机制, 特别是针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努力做到随报随批, 并根据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 灵活设定授信额度和分期放款、还款计划。

二、通过业务布局推动精品银行整合资源, 扩大规模

本部分主要从精品银行跨区域运营模式和精品银行总部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模式两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内容如下:

(一) 精品银行跨区域运营模式

“单一城市制经营”过去曾是一些中小银行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2006年, 这一制度约束从监管层面开始放松以来, 中小银行的扩张之路有所突破。近年来中小银行中城市商业银行探索跨区域发展的典型八大模式主要包括:直接设立分支机构、联合重组、整体收购、参股控股、接收国有银行网点、开设村镇银行、设立异地代表处和业务联合合作。

1. 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模式

这种跨区域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商业银行直接在目标城市设立异地分行或支行, 实现跨区域经营, 这也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跨区域发展。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是最大的挑战, 跨区域后, 管理链条被拉长且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变得更加复杂, 城市商业银行缺乏经验;落后的系统和人才不足也是巨大的挑战。

成功的关键是目标城市的选择, 人才储备以及风险管控。典型范例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

2. 联合重组模式

某一行政 (经济) 区域多家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成立一家新的银行, 从而实现在该区域内的跨区域发展, 实践中分为吸收合并式联合重组和新设合并式联合重组。此种模式的挑战是高层管理者会有所抵触, 这是首要问题;政府、股东和各行员工的协调问题;不同企业文化造成理念冲突、文化抵触、行为方式差异等诸多问题, 即整合和磨合的问题;业务流程、业务系统和规章制度不统一的问题。

成功的关键一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整合与磨合。通过花大力气进行文化、管理、流程和系统整合, 实现单一法人、无差异运作。三是做大与做强。要做大、做快, 更要做好、做强, 要明确并坚持市场定位, 形成特色, 实现可持续发展。典型范例为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和龙江银行。

3. 整体收购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整体收购某家或多家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 进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实现跨区域发展。此种模式的挑战是那些被允许收购的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大多经营不善。收购它们意味着要承担原有的债务, 需要拥有较强的财务实力;实施收购后, 出于稳定考虑, 需接收其原有员工, 如何做好稳定及新老员工的磨合工作, 尤其是新管理层与原有管理人员的关系及配合等工作, 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与地方政府处理好关系也是一大挑战。

成功的关键在于量力而行以及处好政府关系。典型范例为哈尔滨银行和包商银行。

4. 参股控股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参股控股异地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信用社) 或农村商业银行 (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 进而参与被投资机构的经营决策, 在对被投资机构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被投资机构事实上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子公司。此种模式的挑战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被允许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在实施参股控股时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做出前瞻性考虑。

成功的关键一是城市商业银行应选择那些互补性 (包括业务、管理、系统等方面) 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信用社) 或农村商业银行 (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开展股权合作。二是相互尊重、文化认同和良好的业务合作基础。三是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参股控股还应考虑自身客户的需要, 以及当地经济与对方当地经济的关联性。典型范例是南京银行。

5. 收购国有银行网点模式

随着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出于盈利目的考虑, 特别是在上市之前, 国有银行大量撤并县级及以下地区的支行网点, 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接收 (收购) 这些网点, 组建分支机构, 从而达到跨区域发展的目的。此种模式的挑战为接收国有银行县域网点需同时接收在职员工, 而这些员工中有相当比例是学历较低、年龄偏大、业务素质不高, 这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现有员工和经营管理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确保平稳过渡、做好合并后的管理整合工作, 也对城市商业银行提出挑战。

成功的关键一是城市商业银行应与被收购银行就被收购网点的人员处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并做好善后工作, 以避免留下后遗症。二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做好对被收购对象的清产核资工作, 按照市场化原则, 综合考虑未来业务发展潜力, 确定收购价格。典型范例是锦州银行。

6. 开设村镇银行 (小贷公司) 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参与试点, 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或贷款公司) , 实现跨区域经营。面临的挑战为农村业务是一个新的领域, 如何尽快推出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监管机构还对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做出了规定, 而涉农类业务显然不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强项。村镇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 不同于分支机构, 在管理上也对作为大股东的城市商业银行提出新的要求。而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业务系统、人员以及其他资源, 这都需要作为主要发起人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支持。

成功的关键在于一是村镇银行成功与否与所在地经济、金融状况和城市商业银行给予的定位密切相关。二是村镇银行是独立的法人, 不能像管理分支机构那样对其进行管理, 应设置科学的管理架构和模式。三是城市商业银行应为村镇银行选择好的管理人员, 并招募熟悉农村经济的金融专业人才, 不能将长期在城市开展业务的经验和模式照搬到村镇银行。典型范例为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以及南充市商业银行。

7. 设立异地代表处模式

这种跨区域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具有特殊业务背景的大股东, 根据大股东的业务需要在异地设立代表处, 前期仅开展与大股东业务相关的金融业务, 然后申请全面业务资格, 进而升级为异地分行。挑战为这种模式可复制性很低, 一般情况下, 需要有较强实力的大股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如果大股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介入“过深”, 势必会带来负面影响。

成功关键一是过分倚重大股东的业务支持会造成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的过分集中, 不利于长远发展。二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引入大股东时, 应避免一股独大, 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中的大股东干预甚至于控制等问题, 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典型范例为威海市商业银行。

8. 业务联合合作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可以就某项业务或某几项业务结成联盟, 开展合作, 从而解决因单一城市制经营而束缚异地业务的开展, 达到跨区域经营的目的。挑战为这种联合合作的城市商业银行关系较为松散, 不像建立在股权合作基础上的战略合作那么紧密, 因而缺乏持久性。

成功关键在于一是参与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应有合作的基础或者某些方面的共同特性, 特别是负责的一方应具有优势或特色并有热情。二是联合合作应成立日常办事机构, 由具体合作业务的各相关部门负责推进, 保障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 使各合作方受益。三是在股权合作基础上建立的业务合作更紧密, 效果更好。典型范例为南京银行。

(二) 精品银行总部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大多数中小银行处于走在精品银行建设的道路上, 这些银行都初具规模, 但尚不足以达到精品银行的各项要求, 它们大多处于二、三线城市, 受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的限制。跨区域经营后, 异地分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银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各中小银行基本没有自己特色突出的产品, 直接导致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局限于较低的层面上。同时, 中小银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区域比较集中, 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 这进一步加剧了同业之间的竞争。

我们总结出适合三线城市 (由于三线城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所以选取三线城市中小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的中小银行的精品银行建设跨区域经营的五大策略 (见表3) 。

中小银行总部营业部作为大本营和根据地是指挥决策中心和战略运营中心, 如何实现由两级管理模式向三级管理模式的顺利转变是打造精品银行过程中总部根据地建设的关键环节。毕竟, 跨区域经营之后, 管理半径扩大了, 如果管理能力没有随之提升, 盲目跨区域经营带来的将是管理成本的大幅提高, 经营绩效必定下滑。另外, 三线城市的总行与二线城市的分行有着天然的屏障, 如何完成“落后指挥先进, 弱小调动强大, 小总行管理大分行”, 对精品银行建设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通过风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精品银行的风险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 “风险控制”自然而然成为银行业永恒的话题。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 在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风险管理手段和风险文化方面, 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 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法人治理结构徒有其表, 很多商业银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并没有真正行使“决策权”, 而行长却兼具了“管理”和“决策”双重职能;缺乏独立的风险管理架构, 还停留在“人治”的阶段, 而非通过整个组织的架构和制度形成规范性的风险管理系统;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总行或较大分行的风险管理触角很难延伸至基层分支机构, 风险管理职能在基层逐渐缺失, 使得风险事故频出;缺乏流程细分导致权责不明, 存在“人人负责”又“无从追责”的现实状况。

风险控制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风险衡量方面的缺陷。迄今为止, 所有金融机构对于衡量风险的标准及手段都还在不断完善当中, 仍没有一条通行的黄金定律。二是电子手段的应用还不普及, 特别是对于国内中小银行而言, 电子手段的全面应用似乎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风险控制文化灌输不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中小银行多忽视全员风险控制文化的灌输和意识的培养, 原因在于未见显性效果。然而文化灌输的主要目的是将风险意识渗透到日常业务经营活动中, 寓风险管理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 防患于未然。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常抓不懈,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 建立从“首席”到“客户”的风险管理通道

事实证明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帮助银行以更敏锐的速度和更有力的控制有效制约风险的产生。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架构使专职风险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从董事会直线传递至总行、分行及各支行, 形成风险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分行风险总监等垂直管理体系。

首先, 在决策层方面。由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进行监督。其主要职责是以决策者的视角, 对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 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运行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工作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监控力量, 它可以有效制衡银行内部的不良运营, 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其次, 在管理层方面。由总行及各级分支行下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应管辖范围内的风险问题进行管理。该部门由相应层级的风险管理人员如“分行风险总监”等独立领导, 在风险管理方面不受经营管理机构的制约。例如, 总行下设的风险管理部和合规部由首席风险官领导, 对风险政策制定、计量分析、信贷审批、监督控制等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与管理。分行下设的风险管理部和合规部由分行风险总监领导, 在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中相当于副行长;值得注意的是, 其会受到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更直接的领导。实际上, 某些银行为突出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将该级职务名称确定为“风险总监兼副行长”。其职责主要是带领分行风险管理部门, 组织和推动分行及所辖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

最后, 在风险管理架构的末端方面。由一线风险经理将风险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个授信客户。当然, 他们在风险管理架构中服从分支行乃至总行风险管理部门的领导。在整个架构中, 风险管理人员可参与业务经营的整个过程, 并与业务部门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对于整个银行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情况,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设的审计部门也会进行监督和评价。审计部从独立性立场, 监督业务管理部门对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同时对风险管理部和合规部实施再监督, 对其工作和内控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并提出改进意见。

至此, 便形成了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架构 (见图1) 。这样的架构使得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在职务层级不变的情况下拥有了更大的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力, 使得分支行层面上重要的风险信息及风险隐患可以通过独立的通道准确、迅速的直达首席风险官, 而免受诸多牵制。

(二) 控制风险的“三道防线”

在实践中, 各家商业银行基于对“三道防线” (见表4) 的不同理解和内部管理结构的差异, 设置了不同的防线。在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趋向于对频率高、危害大的风险点进行防线设置, 而且多用来控制操作风险。

(三) 典型案例

南充市商业银行和渤海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我国风险控制方面成功的典范, 具体分析如下。

1. 南充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南充市商业银行是全国首个实行“首席风险官制度”的中小银行。通过借助与外资银行的战略合作, 南充市商业银行较早开始推行了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系统, 而且系统搭建的比较彻底, 其独立性和垂直性非常明显。在南充市商业银行中, 首席风险官与行长分别负责前台业务经营和后台风险控制, 首席风险执行官不受行长管辖, 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行长对所辖范围内各项贷款进行监控, 对贷款拥有否决权, 而且负责监督贷后管理工作。

自首席风险官往下, 南充市商业银行还形成了一条独立的风险管理线, 在每个分行支行都设有风险执行官 (相当于前文提到的“分行风险总监”) 。在职务层级上, 以成都分行的风险执行官为例, 风险执行官职位相当于分行副行长。在突出风险管理职能的前提下, 也就出现了“风险执行官兼副行长”的职务名称 (相当于前文提到的“风险总监兼副行长”) 。

为使控制风险的关键环节前移、完成更有效的贷前调查, 南充市商业银行加强了客户经理的对授信客户的调查力度, 投入更多的人力, 进行双人现场评审, 并且面谈面签。为壮大客户经理的队伍, 南充市商业银行以全员营销的理念调动起门柜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客户经理, 并且鼓励客户经理发展业务联络员, 网罗商会会长、社区负责人及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小区的物管、工商所、税务所的工作人员寻找贷款人, 甚至进行贷后跟踪。

由于南充市的地域局限, 要在欠发达地区做强一家商业银行比较困难, 因此南充市商业银行比较看重战略发展, 他们选择的是收益覆盖风险而非杜绝风险。比如, 如果资产增加了10亿元, 利息收入增加了1亿元, 但由于风险控制的松动损失了几十万元, 在南充市商业银行来看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将对行业的风险研究和对单个企业的风险调查放在同样重要的层面, 由风险执行官和客户经理分明侧重。风险执行官重点研究行业风险, 客户经理重点考虑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和还款来源, 选择风险执行官和客户经理双签的审批机制, 是南充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做出的特色性选择。

包括首席风险官在内, 南充市商业银行重点建设的风险官团队对银行的内外部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衡作用, 加之客户经理等其他岗位涉及的风险管理职能, 整个机构涵盖较全面的风险管理职责, 而且能独立、高效地监控风险。

2. 渤海银行的风险管理

渤海银行从起步就参照国际先进水平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 避免了后天改造所需的较高成本和诸多弊病, 其风险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建立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 并通过设立风险管理部全面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二是实行两层审批权限授权, 三类有权审批人组合审批的授信审批体制;三是由风险分析经理、客户经理共同构成的前端风险控制和营销体制;四是构筑“三道防线”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制 (见图2) 。

通过对产品创新、业务布局和风险控制的相关研讨, 以及各典型银行案例的简要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银行的实践对国内中小银行建设精品银行发展之路的借鉴之处。围绕创新、高效和稳健的核心特征, 通过产品创新探索、业务合理布局和风险有效控制, 将为中小银行的精品银行建设树立核心竞争优势。

摘要:我国银行业在产品、营销、服务、形象四大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 实现差异化发展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命题。通过对产品创新、业务布局和风险控制的相关研讨与各典型银行案例的简要分析, 可以看到这些银行的实践对国内中小银行建设精品银行发展之路的借鉴之处。围绕创新、高效和稳健的核心特征, 通过产品创新探索、业务合理布局和风险有效控制, 为中小银行的精品银行建设树立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词:精品银行,产品创新,业务布局,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张云峰.我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趋势分析[J].银行家, 2005 (4) .

[2]新华网.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本土业务有五大趋势[EB/OL]. (2006-11-19)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1/19/conrent_5347472.htm.

[3]严谷军.社区银行与小型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基于美国经验的分析[J].农村经济, 2008 (1) .

[4]曹爱红, 姜子彧.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金融, 2010 (10) :35-36.

[5]金融界.江苏银行:盈利能力呈现爆发式增长[EB/OL]. (2011-03-24) .http://stock.jrj.com.cn/ipo/2011/03/2410109549876.shtml.

[6]朱曙光, 安军启.浅析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策略——基于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经验.[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4) .

[7]韩雪萌.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坚持定位严控风险[N].金融时报, 2011-03-29.

[8]欧阳姝.银行同业业务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2 (2) :23-26.

[9]于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探讨[J].经营与管理, 2012 (2) :87-91.

[10]汪卫芳.美国社区银行模式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J].经营与决策, 2012 (12) .

[11]商旭.关于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25) .

上一篇:电视的未来下一篇:歧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