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2024-07-01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共6篇)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篇1

智慧城市利用系统来实时反映、监控城市系统运行状况, 城市强化了对技术上依赖性, 作为仪器设备和核心系统互相连接节点, 并做到智能化启动、响应与操作。

建设中的智慧城市正面临着建立有效的、高效的、开放的和参与性所需的共享平台以满足本国人民需要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挑战, 虽然每个智慧城市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战略规划的角度不同, 但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却有着显著的贡献。

智慧城市是城市原有基础的延续与特征的再发掘

Belissent认为智慧城市必须是基于“城市”不“智慧”, 强调以一个城市的原有基础背景下发展延续。这一观点尊重了每个城市已有的传统和个性特征, 城市涵盖了劳动力市场及其社会经济特征的组成部分 (商业、学术、科技、娱乐、物流园区、工业、住宅) , 市政当局管理的市政、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及百姓和社区创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构成单元, 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

通常的情况下, 对于所有的城市, 一个城市朝着“智慧”统筹建设、系统规划和城市运营将面临着诸如具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布局是否利于智慧城市战略实施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该城市是否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优先, 是否具有与智慧城市规划与创新相匹配的能力, 以及是否实施了一些绿色环保和可循环再生项目, 公民和社区之间创建智慧城市的自觉社会创新行动愿景计划是否达成一致, 等等。

智慧城市与绿色城市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绿色城市源自Greenburg所提出的新城市化主义和L E E D倡导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发展协调理论的研究。智慧城市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观与城市智能化建设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正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城市基础设施——宽带网络、传感器和智能电网绿色化的建设将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欧盟倡导欧洲智慧城市规划]建议中, 欧洲的智慧城市到2020年通过可循环再生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实现减少40%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些城市所面临挑战是绿色城市发展的绿色治理项目、政策一体化和财政资源分配与发展一个绿色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度创新与适当结合, 以及城市管理决策者面临能源替代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关联性的挑战, 同时, 还必须严格设置绿色交通管理规范和绿色建筑规范等政策。

智慧城市是一个互通互联一体化网络

绿色城市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不可或缺的部分, 还成为城市由此扩散的绿色经济。光纤宽带联网加强城市经济能力, 城市通过百姓个体、社区如工作、学习和娱乐整体信息覆盖增强社会包容度, 这是智能化绿色城市走向宽带经济城市的初级阶段。I B M提出“互联、共通和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所有家庭、单位、学校、医院、商业、企业、旅游及政府的服务目标是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一层次明确提到以互联的个体、节点、工作站、和其他嵌入设备, 并提供对全市范围的高速网络访问的电信创新对于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 智慧城市规划者必须解决来自于 (包括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宽带覆盖范围和自由进入网络空间的挑战。

智能化硬件设备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智慧城市要求实时响应的系统设施设备, 包括射频发射仪器, 实时连接零售商信息数据、智能电表、市政街道基础设施的传感器, 和交通运输机器的传感设备。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和无线路由器网络等设备, 与网络化嵌入式设备结合在一起能够将真实世界的数据和资源提供给高级别的网络访问,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也将能够做到几乎所有用户对象与设备连接到沟通需要的最大的IPv6地址空间。所有这些设备连接到城市物联网, 使用者通过智能应用程序调用集成和维护后的实时数据, 而智慧城市规划师必须能够做到实时数据源到城市视觉程度的“真正对接”。事实上, 实现实时数据连接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数据可用性是智慧城市的构成元素和特色, 也即是物联网作为一种实现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应用技术将为解决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中的困境和挑战作出极大贡献。

开放式集成技术推动了智慧城市发展的进程

智慧城市的应用程序应该能够包容性, 与他人自由分享数据、信息和服务。智能环境的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是通过感知层和网络层为应用层所有人提供可开放的、分布式、和可嵌入式信息存储的技术平台。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库、嵌入信息的搜索技术, 智能监控程序, 智能能源网络、城市运行系统平台实现智慧城市城市空间全覆盖、可视化。

未来互联网发展通过w eb服务可操作性实现数据链接对智慧城市进程起到了催化作用和发展机遇。与此同时, 弥补互联网的信任和安全的缺陷是新兴的研究领域, 另一个方面通过云计算应用平台帮助Web浏览器能够完成计算机数据访问开放、集成和储存的功能。

城市所具备的提供适度整合的公开智能数字资源的能力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监控过程。例如, 在一个光纤网络平台上, 有水管与传感器提供了自来水实时数据与优化水应用程序相链接, Santander市已经完成了通过智慧城市平台与20000多个传感器到应用程序的设置连接。但我们也在探讨智慧城市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资源“开放性”到何种程度为适度的。

智慧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集成工程

智慧城市利用系统来实时反映、监控城市系统运行状况, 城市强化了对技术上依赖性, 作为仪器设备和核心系统互相连接节点, 并做到智能化启动、响应与操作。该系统采用了除了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联网、智能电网和基于分布式网络等基础设施构建的新式分布式网络系统, 该系统包括互联和仪器上运行的实时操作实时和历史数据和提供通过一些形式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情报, 如智能电网, 智能交通, 交通千里眼, 电子支付, 和电子政务。

智慧城市的概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革命性的视角。智慧城市的运营应用智能化新技术, 将社会和环境纳入到资本范畴, 对改善生活质量进行前所未有地思考, 以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城市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解决方案上, 城市基于几个核心系统、资源、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组成不同的网络, 城市基础建设主要是在服务、百姓生计、商业活动、运输、通讯、水和能源等城市关键功能上为相互关联的人和传感装置电源而专门设计的城市资源管理应用程序, 基于w e b网络解决方案的资源监控方案, 优化、创建智慧城市资产使用、处理实时数据流的检测系统, 智慧城市规划师还必须制定兼顾到市中心、区、街道和家庭的相应的政策和各项措施。

智慧城市是对商业环境的提升与创新

智慧城市, 通过具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的知识劳动者加工和利用信息进行经济价值再创造过程, 形成一个紧密型的新生态社会系统。智慧城市通过对社会网络和社区, 法律和文化系统, 基础设施的信息联接, 通过智慧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各种形式社会包容性原则的体现, 以城市发展成功的经验推动智慧城市更迅速地发展。

新的商业模式令人倍受鼓舞, 电子民主和电子参与提高了公众的“数字意识”。智慧城市的规划者正在面临一个城市创造一个更吸引个人和企业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的能力的机遇与挑战。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来解决城市发展的全部问题, 甚至看似类似的主题 (例如水, 交通, 能源和环境恶化等等) , 但智慧城市不同的理解和讨论正在使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正创造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智慧”城市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篇2

关键词:实训基地;产教结合;合作办学;精细管理

加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培养能力、做强本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结合我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参加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班的学习,对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重新思考,总结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真、实、活、精”。

1.产教结合,做真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有别于实验室和企业,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人才培养空间。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外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如焊接、装配等。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要尽可能贴近生产第一线,努力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在电子电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资金投入、学生实用操作技能训练的成效是基地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产教结合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好途径。学校可以把原来的实验室、实验场建成具备经济功能的专业实体,或者通过招商引资等方法兴建具有实训功能的校办企业。学校兴建各种实体,要因地制宜,可先设厂再承包,先承包再建厂或给予政策让个人投资,学校提供场地、厂房。实验厂在走向市场时如果本教研室或本校确实难以承包或无法市场化时,可考虑向社会公开招标,把专业管理人员引入学校。实训基地围绕一个“真”字开展运作,即营造真实的企业场景,培养真正的技术工人。学校已经和台资企业苏州东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学校提供场地,在原电子电工实验室的基础上,由该电子厂投入资金,建立2条扬声器组装生产线,企业派专门的人员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控,按照工厂管理模式运行,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真实的场所。学校有3名专业教师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招聘了2名技术工人为生产车间主任。结合电子电工专业课内容,安排每学期的生产加工任务,承接订单。学生分批编入加工车间作为员工,确定岗位并进行操作。从工装穿戴到作息时间,完全与电子企业一样。实训基地对实训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如学校根据不同阶段分别设置了光声控开关、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电路板、扩音器功放电路、收音机等产品的生产,作为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训内容,做到了实训内容的循序渐进,产品生产围绕实训内容进行。

2.合作办学,做实实训基地

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联系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形成“双元互动,校企双赢”的渗透式办学特色。合作办学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依托电子电工行业本身的设备和技术,为本专业学生创造了实训的良好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明确目标,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建设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基地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提供兼职教师(师傅)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在此基础上校企共建后备就业制。

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特别注重3个沟通,即学校校长和企业厂长沟通,学校教研组长和企业主管沟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师傅沟通。还做到3个结合,即专业知识和实训内容结合,专业教师和实训师傅结合,现场观摩和顶岗操作结合。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实了实训基地,培养了企业欢迎的实用人才。

3.精细管理,做活实训基地

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率,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和规范管理制度。学校可设立实训中心这一机构,来统一管理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组织协调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工作。

4.与时俱进,做精实训基地

城市设计导则的再认识 篇3

导则的释义

“设计导则”一词由design guideline和design guidance翻译而来,也有学者将其译为“设计指南”、“指导纲要”、“设计指引”。Design guideline一词常见于美国,而design guidance在英国较常用,由于产生背景的差异,二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根据美国规划协会2006年颁布的《规划与城市设计标准》,urban design guideline是“提供一般性的规划政策(planning policies)和实施规章(implementing regulations)之间的联系(1)”。在英国,design guidance通常指“为开发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使之与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的为维护地方特色所制定的设计政策保持一致的文件(2)”。

美国和英国对设计导则的解释虽然略有不同,但是都指出导则是对上一层次规划和设计政策的进一步解释,以有效推进下一阶段具体行动的实施。一般而言,政策更倾向于设计目的和原则的表述,而导则则是对如何实现目标或原则的深入说明。John Punter和Matthew Carmona针对设计政策与设计导则的关系图解(图1)指出:理想的设计目标陈述应针对地区范围;设计政策应主要是设计目标的基本陈述(即为了得到什么),偶尔是设计原则的陈述(即目标和所期望的空间形态之间的联系);设计导则对于绩效性内容的强调甚于规定性内容(在英国,政府十分反对设计政策中的规定性内容)。他们进一步指出,当涉及细节问题时,特别是这些问题在政府的建议之外时,最好以导则而非政策的形式加以说明。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将导则的关键原则在政策中加以强调,并注意各导则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单从词义来看,导则是标准文件的一种。“标准文件”是一个通用术语,包括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法规、导则等,有强制性、推荐性、指导性之分。强制性的标准文件就是法规;针对工作原则、方法或概念等提出的推荐性、指导性的标准文件则一般称为导则,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对于“城市设计导则”而言,虽然在我国应用广泛,却仍未有统一的解释,各方对它的理解与阐释可谓五花八门,在实践运用中难免令人困惑。

西方国家将城市设计管理的依据划分为“政策”和“导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易于理解与执行,并在其基础上还可以对导则的具体类型作进一步细化。

根据我国实践开展的情况,从广义上讲,可将所有由设计文件转译过来的城市设计导控规则统称为“城市设计导则”。与城市设计的实践类型对应,导则可以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专题城市设计导则和局部城市设计导则三种类型。从狭义上讲,导控规则可分为城市设计政策和城市设计导则,二者的划分以导则合法化后所获得的法律规范作用大小为依据。“政策”广义上是一个覆盖面广泛的概念,包括管理部门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划或项目,所以公共政策包括了法律法规;狭义的公共政策以政府的规章为主要形式,比法律法规更有可变性,不如其规范、严格和精确。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成果审批有四种批复方式—市人大立法批复、市政府批复、市规划局批复、市规划局纪要及其他形式批复,前两种方式批复后的城市设计成果将分别体现为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即经过这两种方式批复的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专题设计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局部城市设计导则均可称作“城市设计政策”,具备较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方式批复的城市设计导则则可作为对上一层次规划设计政策作出进一步解释的指导性文件,起到补充、完善规划设计政策的作用。

导则的本质与作用

导则具有引导和控制的双重作用,其内涵是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的内在统一。

城市设计导则包括规定性和绩效性两种类型。规定性导则试图为下一层次的具体工程项目提出明确限定,这一限定通过易于衡量的内容(如建筑高度、后退红线距离等)得以体现,要求严格遵守;绩效性导则则提供获得良好城市空间可能的处理方式,主要体现为品质、活力等较难评价的内容。相较而言,绩效性导则并不构成严格的限制和约束,给予具体工程项目设计更大的灵活性;规定性导则是一种有约束力的控制,易于遵循与评价,同时也是一种消极的控制,容易引发对城市设计导控作用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体现为对建筑外观、细节等控制内容的争议,反映出导则编制易陷入细节和外观的控制而忽略导则与设计目标本身的联系。但是,“极力反对城市设计导控显然是可疑的,那些鼓吹城市空间建设应该完全依靠公民责任、市场或专业运作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将信仰置于理性之上,而这种所谓的信仰如若没有约束,则必然成为个体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工具(3)”。问题在于,导则的“度”该如何把握?

把握“度”的关键在于确定应该控制哪些要素,以及要素应该采用规定性还是绩效性的导则来表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导控有度的框架,为下一层次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David W.Chapman和P.J.Larkham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层级理论,将城市设计的内容与要素概念化为一个金字塔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公平性—一种更为基本的需要—比细部设计更接近于底部,从而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如果努力解决公平的问题,那么纯粹的美学标准作为问题则显得缺乏意义,甚至在开发过程中就可能被解决(4)”,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导则控制内容与要素的优先原则,从金字塔的底层开始,强调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而非从金字塔顶端由细节向下进行工作(图2)。对于金字塔下部的要素应偏重于控制,导则以规定性表述为主;对于金字塔上部的要素应偏重于引导,导则以绩效性表述为主。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地段,导则控制的“度”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在历史保护区,美学上的控制十分重要,这方面的导则可能更多采用规定性而非绩效性的表达,而在新区建设中就应适当鼓励多样化的创新。

此外,导则还应该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以建构一个激励系统,主要包括两种促进开发的基本方式。第一种关注具体开发项目的触媒影响,通过建筑、建筑综合体的设置或公共领域的改善来有效改变地区特色以吸引预期的开发;第二种则与法规联系在一起,通过奖励建造某些功能或设施的开发机构获得政府所希望的城市空间。这需要认识城市开发的市场本质、明确公众的真正需求,并将其中的利益关系通过导则表述加以平衡和协调。激励系统的设置同样需要把握好“度”,其目标是为了获得非市场所能提供的公共空间,从而将公共空间的获得与资金投入的可行性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导则并非必然带来更多的限制与约束,其本质是为了通过规定性和绩效性内容的有度协调来平衡利益关系、保护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这一前提下,导则体现出结果和过程两方面的作用。就结果而言,导则对城市空间建设的作用在于:(1)确定和设计公共领域;(2)指定或限制土地使用和建筑形式;(3)鼓励特定的开发模式;(4)保护既存的城市环境;(5)指定公共艺术的类型和位置。就过程而言,导则的作用则体现在:(1)承上启下,导则为上一层次的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作出进一步解释与说明,并为下一步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2)明确标准,导则为实现成功开发和获得高品质城市空间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与方法,同时也成为评价建设项目的依据,在设计评审中发挥作用;(3)促进合作,通过适当的公众参与,导则为参与城市设计的各方提供了一个对话和协商的平台,有利于其达成共识;(4)教育大众,好的导则能够成为政府部门、专业人员、开发机构和公众认识城市设计价值的“教材”,有助于大众素质的提高。

导则的编制与表达

导则由设计文件转译而来,意味着导则的编制必须在深入分析地段特色且形成设计目标、概念、方案的基础上,建立起城市空间结构与其自身所承载的活动之间合理的对应关系,并明确该地段空间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据此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导则。也就是说,,导则应该是个案式的,而非泛泛无差别的规则。

因此,在设计目标与具体的导则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十分关键,“任何政策、导则或设计,如果不能被明确地看作是对一个或更多的城市设计目标的回应,都不会为好的城市设计带来任何贡献。同样,任何政策、导则或设计如果不能就开发形态的一个或更多方面作出清晰表述,便会流于晦涩而不能产生任何效果(5)”。对此,英国环境部出版的《经由设计—规划系统中的城市设计》一书中尝试将目标与具体的空间形态要素联系起来(图3)。书中指出,设计政策和设计导则有效性的关键是在具体的文脉背景下使开发形态达到城市设计的目标。目标是概括性的,因此在目标和具体形态要素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鼓励导则编制者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可避免导则的叙述过于空泛,从而将目标与具体地段的开发有机联系起来。

目标与导则的联系应该进一步体现在导则的编制中,对此胥瓦尼指出,城市设计导则应该包含下列部分:(1)导则的目的与目标;(2)所涵盖的主要与次要课题;(3)应用;(4)应用的范例。虽然有些城市将其中有些内容合并,但这四个部分实际上都非常重要。西方国家的导则编制大多包含了这四个部分,如旧金山总体城市设计的导则基于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被转化为政策与原则并对特殊之处加以注释。

编制导则最后的问题在于通过何种表达方式使其能够吸引相应的使用者并且便于人们理解和应用,导则表达的明确程度对导则的执行有着很大影响。作为一种规则,导则的表达应该体现三个特点—透明、一致和简单。“透明”意味着导则对所有使用者都是同样的事情,且每个人都对导则所表述的内容有相同的理解;“一致”则表示导则的描述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相一致,并恰如其分地加以表达;“简单”就是指导则的表述应该尽可能简洁、直接,避免过于复杂的描述可能带来的模糊和歧义。

一般而言,导则通过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达。图示是导则的突出特点,利用三维化、视觉化的手段,导则应该能够形象地说明未来开发中建议和不建议采用的做法,从而引导实现好的设计并避免失误。如多伦多市的高层建筑导则中就将高层建筑的体量关系与风环境结合起来,用图示的手段说明,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十分形象的指导(附录1)。

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城市设计,导则的表达应该有所区别。对于总体城市设计和专题城市设计而言,由于编制完成的导则单独成册,其表达应该能够体现一定的独立性。在这方面,英国设计指导手册的编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附录2)。对于局部城市设计,其导则最终应该与法定规划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操作性,因此其表达要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相一致,对于后者无法纳入又十分重要的部分,应该作为其附件,以分图图则的方式发挥作用。

这里要强调的是,导则的编制与表达并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范式。各城市有着不同的体制及背景,导则的编制与表达应该与城市背景相一致。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规划体系的运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导则编制标准以便于规划管理,标准不宜过于古板而使导则沦为体现标准化而非表现地方特色的产物。

结语

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导控很大程度上以城市设计导则为依据的。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作用效果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因此,深入理解城市设计导则的本质与作用,通过导则的编制及表达有效地将设计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促进我国城市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本文从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等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1]John Punter,Matthew Carmona.The Design Dimension of Planning:Theory,Content and Best Practice for Design Policies.E&FN SPON,1997

[2]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城市规划汇刊,2000(6)

[3]扈万泰,姜彤.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城市规划.2008(2)

[4]Jon Lang.Urban Design:The American Experience.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4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篇4

1 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是我党总结执政60多年来加强自身建设历史经验, 准确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再一次重申的重大论断, 对于引起全党警醒,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来, 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 对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特别是长期执政后党内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的现实危险性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 反腐倡廉的任务就越艰巨, 就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 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随着这个重要论述的不断深化, 我党已经确立了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同时, 我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腐败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不断更新反腐理念, 调整反腐策略, 改进反腐方式,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既是一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强盛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的奋斗史, 也是一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反腐倡廉、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史。

1.2 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经济社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腐败现象如病毒一样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 严重威胁着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 如果腐败现象泛滥, 贪污贿赂横行, 严重脱离群众, 也会垮台。” 很难想像, 由于腐败现象滋生而导致国民两极分化, 群体性事件频发,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能有序进行。实践证明, 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 也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那种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同反对腐败对立起来, 认为反对腐败会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抓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不能反对腐败的观点, 是完全错误和极其有害的。因此, 只有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 才能够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进步。

1.3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核心要求

我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和成长的, 是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血脉在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 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一切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这是我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 也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同时, 我党是执政党,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始终不脱离群众,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是对党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消极腐败现象给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及党和政府形象造成直接损害, 一些大案要案激化社会矛盾, 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我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重要保证。只有消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 我党才能取信于民, 凝聚人心,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 用全方位的举措构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针对党内发生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我党适时采取相应对策,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 在充分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 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至此, 我党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

2.1 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加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 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 也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和自查自纠, 建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和基金会任职行为, 推进公务消费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等, 引导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干部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 这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基础。同时, 要通过不断探索, 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完善教育机制、提高教育实效。

2.2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尤其是坚决查办大案要案,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前提, 也是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更是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和当前案件的特点, 严厉惩处既是治标的重要内容, 也有治本的作用, 对于有效预防腐败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 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只有抓好从严惩治,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才能使教育更有说服力、制度更有约束力、监督更有威慑力, 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为预防和治本创造条件, 因此, 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工作力度,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任何抛开惩治搞预防的思想是不切实际和十分有害的。

2.3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 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 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指出, 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从查处的大案要案看, 涉案单位都存在监督缺位或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带病提拔”、“跑官要官”的问题, 也反映了在监督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同级党委和纪委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 依然是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的难点, 也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课题。

2.4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 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 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 逐步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完善体制机制制度, 是我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必须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力度, 进一步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方面的保证作用。从近几年查办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来看, 大多案件都涉及权、钱、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严重问题, 腐败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牵涉到体制、机制、法制等不同层面。因此, 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改革发展进行到哪里, 防治腐败就延伸到哪里, 解决腐败滋生蔓延深层次问题的制度创新就推进到哪里, 为各项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 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腐败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不断更新反腐理念, 调整反腐策略, 改进反腐方式, 加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关键词:新时期,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廉洁自律,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09.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篇5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发动主体已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尽管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仍由政府兴建, 但政府已不是城市化的唯一主体, 银行、企业、集体组织、个人和外来资本等也日益成为城市化运动的发动者和参与者, 然而更应该成为城市化主体的农民却在城市化过程中被日益边缘化。既然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也是农民追求和要求分享城市文明的过程, 农民就应该最有发言权, 他们不能仅仅被看作是城市化政策的被动受众。

本论述认为, 中国城市化要更快、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正视农民在城市化过程的主体地位, 各级政府要做的就是了解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在想什么, 要得到什么。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才能更好地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并激发出农民在城市化过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 西方经济学家的人口迁移理论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开始关注人口迁移问题。威廉·配第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 较早地提出了收入差距必然拉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思想。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从农业的耕地限制和人口压力角度阐述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思想。相比前人所做的研究, 李发展和完善了他们的理论。他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四种, 即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 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李还认为,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之外, 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在人口的文化素质、教育条件方面的差异, 迁出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口的构成和迁移费用, 以及人们对迁移费用的承受能力、经济周期、政治或政策等因素, 也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 李认为, 每一种人口迁移的流向往往伴有相反的迁移流向 (即迁移者返回原居住地的倾向) , 即反迁移流。反迁移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迁入地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迁出地的比较优势逐渐变小或消失, 导致一部分迁移者返回原籍;二是迁移过程开阔了迁移者的视野, 使他们认识到迁出地的发展机会, 从而返回原居住的创业;三是一些本来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的迁移者, 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后返回原居住地。

舒尔茨等人则给出一个“成本——收益”模型:

undefined

其中, P代表迁移者的迁移净收益, Lj代表迁入地的实际收入, Li代表迁出地的实际收入, Rdi代表实际收入的折扣率, Gij代表人口的迁移成本。在此模型中, 只有迁移的净收益p>0, 迁移者都有可能决定迁移, 如果p≤0, 迁移者则要选择继续留在农村而不迁移。舒尔茨等人认为迁移行为能否发生取决于迁移净收益, 而且迁移成本被分为现金成本和非现金成本, 甚至在非现金成本中考虑到了心理成本。

综观以上, 我们会发现这些理论都涉及到了人口在城乡间转移的“推力”和“拉力”问题, 这就是迁移人口之所以会从农村迁往城市, 在于城市工业部门中劳动者的收入显著高于传统农业部门中劳动者的收入, 此外还有城市的工作条件、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城市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有别于乡村的城市工作生活条件等等, 这一切都会对农村人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本论述认为, 直至今日, 这些理论仍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指导意义。要使农民真正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来, 各级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农民在想得到什么, 以及他们为什么并不热衷于当前的城市化运动。

2 农民在城市化运动中的预期“收益——成本”分析

2.1 预期收益分析

(1) 在经济上获得比农村较高的经济收入和比在农村更有发挥个人才能的重要任务和机会, 这也是绝大部分农民工进程最主要的原因。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二者比例为3.13∶1。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收益差距是城市化运动的最大推力。

(2) 在政治上获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平等地位, 能成为自由竞争、自由择业、自由流动的自由劳动者, 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

(3) 能享受到城市生活, 能享用齐备的公共设施, 能享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教育, 能享有较好的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大多数农民工进城务工, 除了挣钱以外, 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2.2 农村人口的迁移成本分析

(1) 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 收入比较低。农民所从事的、被社会承认的那些工作, 都是在城市社区中进行的, 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城市社区, 所从事工作一般为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高强度、高空、高温、有害、有毒等工作, 而且与城市“正式”居民相比较, 他们的工资收入整体水平明显偏低, 再加上城市居民在获得政府或单位的各类消费补贴、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隐形收入, 两者的差别就更大了。同时, 农民工工作时间更长, 据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统计数据, 当年外出农民工平均在外从业时间是9.8个月, 平均每个月工作25.4d, 每天工作8.8h。每周工作超过5d的占83.5%, 每天工作超过8h的占42.4%, 32.2%的农民工每天工作10h以上, 与上年相比, 尽管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的情况略有改善, 但是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h的农民工仍高达84.5%。

(2) 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方式, 无法“安居”和“乐业”。受户籍制度的限制, 进城农民了女多数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之外, 即使他们中的一些孩子能够在城市上学入托, 往往也要缴纳高额的赞助费, 这对大多数进城农民来说, 这样的高收费是承受不起的。

(3) 社会和文化认同感低, 缺乏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 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 也不纯粹意义上的城市人, 而是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他们被称为“农民工”, “农民工”这个称呼本身就是“农民”这种社会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一种独特的结合, 反映了他们的这种尴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从文化环境看, 农民迁移进城以后, 他们主要面对的是一个不熟悉的、充满着“陌生人”的世界, 他们往往被排斥于城市社会生活之外, 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 但总体仍然较低, 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13.9%、23.6%、16.7%、8%和5.6%。

(4) 在城市生活的就业技能、人际关系、文化素质、适应能力等综合因素对农民进城产生挑战。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就业竞争力不强, 大多数人只能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进城农民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7%, 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 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 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而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

(5) 传统观念和乡土情绪等仍然对农民有束缚。曾于1872年来中国传教的美国公理会教士明思溥在他的《中国人的素质》一书中写到, “一般来说, 中国人都不愿意离乡背井去远方淘金, 除非不得已而为之。国人的生活理念是:钉在一块地上, 好像一棵树, 吸水, 开花, 结果, 枯萎了归于脚下的黄土”, “对中国人而言, 风俗习惯和语言一旦固定下来, 就像石膏一样, 你能摔碎它, 但不能改变它”。

3 结束语

城市化是个涉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的过程, 不能单纯偏向或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站在农民的角度, 尊重农民, 尊重他们在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城市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张正河.农业国的城市化——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3]魏杰、谭伟.城市化中的农民问题[J].农业.农村.农民, 2003 (9) .

[4]廖丹清.城市化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3) .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篇6

(一) 人为因素

1.政策失误

草畜双承包实际上是畜的承包在先, 草的承包在后, 其实际实施时间相差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 个人的牲畜在集体的草场上放牧引起了对草场的掠夺式利用, 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2.在出现沙化、退化时, 没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草原开始退化、沙化, 但在此期间, 没有认真、客观、实事求是地去总结经验, 没有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行政和技术的措施。

3.重视管理层意见, 轻视专业人员的建议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 国内外、区内外的有关专家已经提出了关于草原的生态问题。但由于当时的建设要求等多种原因, 没有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在建设中失去了最佳调整时期和机会。管理层的人事安排中也不同程度地存着重视感觉、不重视专业的现象。

4.政绩观作怪, 乱开垦

历史上内蒙古草原有三次大的开垦。其中两次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而最后一次是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 加速了草原的退化沙化。

5.对草地的掠夺式的利用加快了其退化

由于对草地资源的过度、掠夺式的利用, 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使部分草原生态出现了恶性循环, 威胁着地区生态环境。

6.资金使用的效率低

草原建设的投资主体是中央资金和农牧民, 而自治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多年来投入很少。国家投入资金利用中, 由于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7.对农、林、草的认识不完善

没有科学地认识林草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地球生态安全、人类生存安全、草原生产安全的客观原理。

(二) 气候因素

1.连年的干旱及异常气候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气候的异常变化, 如干旱年的比例加大、风沙发生次数变多、危害性天气增加等, 都加快了草原生态的恶化。

2.降水的不均衡

降水的量和单次降水量的变化, 尤其是植物生长期单次有效降水量的减少也加快了草原的退化。

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内蒙古草业已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 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业、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草业在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但应该看到,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业的认识很不够, 草业发展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当前, 我国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分认识草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不失时机地加快草业发展, 是适应新形势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原13亿亩, 是中国可利用草原面积最多的地区, 拥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世界原始草原。2001-2003年, 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并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对内蒙古草地资源现状及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调查显示, 内蒙古草地面积目前为7491.85万公顷, 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1003.43万公顷, 普遍出现了退化、沙化现象, 牧草产量减低数倍。50年来草原在其经济、生态、景观三大功能方面对内蒙古的建设乃至于国家及地球村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而这50年中恰恰也出现了严重的沙化退化现象。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力下降、气候变恶、沙化退化加速、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化。

(三) 草原质地的变化, 加速了草原的退化沙化

由于多年来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草原熟土层土壤养分的损失, 草原土壤质地变贫瘠, 影响了草原植被的生长。

二、对策

发展草业防止沙化、退化, 合理开发利用, 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今后10年, 是我区草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必须用积极的政策支持草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草业, 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草业, 用良好的物质条件装备草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提升草业, 用培养新型农牧民推进草业。

(一) 实施大生态战略, 强化草业的生态主体地位

当前, 我国正在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态建设中实施怎样的战略措施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从草原的分布来看, 草原面积大于森林、农田、湿地的总面积, 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 是我国国土和生态系统的主体。实施大生态战略, 要求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影响生态安全的各个要素, 统筹考虑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施大生态战略, 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草原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生态安全, 像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一样重视草原生态建设, 像重视农田、森林、湿地资源的保护一样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要树立草原的三大功能中生态是首位的指导思想。在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地区, 加大移民工程力度, 从养草场、养牲畜改为养人, 减少资金效益在生物链各个环节中的自然抵消效应。

(二) 实施大农业战略, 统筹草业与农业发展

草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草业发展先进国家。实施大农业战略就是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赋予草业应有的地位。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 不仅要考虑种植业, 也要统筹兼顾草业, 尤其要重视以草促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不仅要在粮食作物品种内部调整, 还要注意“引草入田”, 积极推行“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草业产业链条长、劳动力密集的特点, 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牧草生产、加工、运输、营销, 发展种草养畜;既要重视农区发展, 也要重视牧区发展, 在对农区种粮农民给予补贴的同时, 还要结合生态建设的需要, 在广大草原地区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草畜平衡补贴、牧草种子补贴、种草补贴、草业机械补贴等一系列政策, 促进农区和牧区的协调发展。

(三) 实施大食物战略, 发挥草业对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

从消费趋势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营养健康的需要, 牛肉、羊肉、奶制品等草食家畜产品在食物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加, 而发展草业则是保证草食家畜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大食物战略, 就是要充分发挥草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向草要粮、寓粮于草。

(四)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草业跨越式发展

草业是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基础性产业。长期以来, 我国在草业及草原保护建设方面欠账太多, 鉴于目前草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以及加快草业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狠下决心, 以大投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当前, 要加快实施退牧还草、退化沙化草原的治理、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沙漠化草地植被恢复、草业良种、草原防灾减灾、农区草地开发利用、牧区水利、牧民人草畜三配套、草业支持保障体系等工程项目建设。

(五) 加强草业投资的管理, 提高使用效率

目前国家、地方对草原沙化退化的治理、草原生态保护投资在逐年增加, 各级主管部门一定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好经费的使用, 克服中间环节的损失, 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三、结论

上一篇:内分泌干扰物下一篇:低碳畜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