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特征

2024-10-25

技能特征(共6篇)

技能特征 篇1

枪术的起源历史悠长, 早在远古时代, 人们便发明了长矛。据《吕氏春秋》记载:“未有蚩尤之时, 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这说明古人早期就善于利用木棍和木矛作为防御的武器。商、周时代出现了“夷矛”、“酋矛”, 到秦汉时代, 长矛演变为长枪, 带有鲜明的技击性。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历代的渐次发展, 至唐代时期, 将以前称之为矛、铍的长兵器, 改称为“枪”, 其由此也就成了长兵器的代名词。同时,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 “槊”也算是枪的一种变革形式。唐代枪术具有多样化的技能特征, 套路练法趋于成熟, 其既是一种凶狠的作战武器, 与军事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是一种优良的训练器械和雅致的杂技道具, 应用较为广泛, 健体功能明显。

一、凶狠的作战武器

唐代时期, 枪已经成为战场上主要的作战兵器, 无论是步兵军队还是骑兵军队, 都惯于使用枪术。据《事物纪原》中对于枪的记载, 云:“唐羽林所执, 制同。”在隋唐时期的画像砖中, 就有持枪、盾的步骑兵将士昂扬行进的精彩画面。唐朝李筌编撰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中详细记载了唐代步兵所装备的各种武器, 其中包括枪12500、弩2500张、弓12500面、各种箭70万支、佩刀10000口、陌刀2500口等, 其中枪首当其冲, 是当时军队必备的重要武器之一[1]83。唐代的枪可以具体分为漆枪、木枪、白杆枪和朴头枪四种, 其以扎、拦、披、架、扫、点、劈、挑、缠、拔、绞、刺等多种独特用法, 显示出神妙无穷、变幻莫测、动如雷震、势如游龙, 节奏明畅、气势磅礴的特点, 素有“百兵之王”和“百兵之魁”之威。战时长枪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 其除了用于在激烈的战场上进行近距离厮杀格斗之外, 还可以帮助军队兵士在安营扎寨时用作支撑营帐、在穿越河流时用作捆扎木筏的工具。

为了适应作战的需要, 唐代的骑兵部队主要采用砍刀或长枪 (指挥官有时用长剑) 与对手进行厮杀, 但马上用枪与步战用枪, 在形制上是有所差异的。由于枪、槊在唐代时期可以视为一种武器的不同称谓, 因此马上用枪又称“马槊” (矛长1丈8尺者为槊) 。唐军骑兵通常配备的“马槊”是一种长兵器, 其类似于丈八蛇矛枪, 前端尖锐扁平, 作战时既可以进行挑砍, 也可以进行直刺, 非常有利于近距离军事作战。持有“马槊”的唐代重骑兵尽管数量并不是最多的, 但是由于其装备精良, 防护性好, 冲击力大, 历来一直是野战区域冲锋的主力, 特别是在地域广阔的西域地区, 其具有相当大的作战空间。步战用枪, 通常称之为“木枪”, 这种枪的形制要比“槊”还要长一些, 其造价较之陌刀要稍微便宜一些, 成本低廉。唐朝时期, 唐太宗征伐高丽和名将苏定方征讨西域的时候, 他们都曾大量使用了长矛步兵, 战绩也都还算不错。唐代诗人贯休在《鼓吹曲辞·战城南二首》中云:“邯郸少年辈, 个个有伎俩。拖枪半夜去, 雪片大如掌。碛中有阴兵, 战马时惊蹶。”就是对长枪作为凶狠的作战武器极佳的注解和描述。

比如据《旧唐书·秦叔宝传》记载:“叔宝每从太宗征战, 敌中有骁将锐卒, 炫耀人马……太宗颇怒之, 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 跃马负枪而进, 必刺之万众之中。”这形象地说明了秦叔宝善用长枪奋勇应敌的精湛技能[2]89。又据《隋唐嘉话》的记载, 秦叔宝使用的兵器并非是人们熟知的一对金装锏, 而是一杆超重异常的长枪。当年其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时, 就是靠着这把长枪威震敌胆、震慑天下的。在攻打洛阳城的时候, 当看到秦叔宝将这杆长枪牢牢插在城外的泥土之中, 十几个王世充的士兵便疾步出城, 想要拔出秦叔宝的这杆长枪, 但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未曾奏效, 那杆长枪依旧牢固地插扎在泥土当中, 丝毫未动。当秦叔宝再度来到城下的时候, 但见他微微一笑, 就轻而易举、易如反掌地将长枪拔了出来, 握在手中扬长而去, 惊得在场的双方将士都瞠目结舌、惊叹不已。由此, 秦叔宝的长枪便风闻天下、名扬四海, 在后期唐朝宫廷的重大活动中, 该杆长枪吸引了众多访客的眼球, 大长了唐朝帝国的雄奇威风, 让外邦蛮夷们赞叹不已、心悦诚服。另外, 唐初著名将领尉迟敬德也惯于使用长枪, 为此唐太宗曾对他说:“寡人持弓箭, 公把长枪相副, 虽百万众, 亦无奈我何”, 给予了他很高的赞赏和评价。

二、优良的训练器械

除了应用于战场之外, 唐朝的枪术也经常作为优良的训练器械, 以强身健体、增进体质。据《事物纪原》中的记载, 唐朝时期的白杆枪, “制同而铁刃, 上缀朱丝拂”, 在铁头的木杆上缀有红缨, 表明唐代长枪的形制已与当今并无多大差异。由于唐代军队作战善用枪术, 因此将领和兵士都非常重视枪术的训练, 并以此强身健体和增进体质。比如唐初大将尉迟敬德, 不但善于运用枪术技能, 而且善于躲避枪刺和巧妙夺枪, 其“每单骑入敌阵, 贼槊攒刺, 终不能伤, 又能夺取贼槊, 还以刺之。”[3]37某次, 飞扬跋扈的齐王李元吉一贯自认为武艺高强, 当他听说尉迟敬德枪术技艺精湛, 便欲与敬德一试高低。李元吉认为双方应卸下枪上的矛头以避免误伤, 但是尉迟敬德道:“臣去之, 大王勿必。”比赛开始后, 双方往来相刺, 李元吉使出浑身能耐但却始终不能刺中敬德。这时, 站在一边观看的李世民问尉迟敬德:“避人之槊, 夺人之槊, 孰难?”敬德答道:“夺朔难。”李世民便大声朝他喊道:“试夺之。”听罢此言, 尉迟敬德扔下手中的长枪, 空手与齐王李元吉对战, 李元吉对于这种轻视他的行为非常恼怒, 便恶狠狠地手持长槊直接朝着尉迟敬德刺去, 但是再三击刺, 始终不能得到半点便宜, 最后只见尉迟敬德一个凌空展翅, 活生生将李元吉手中的长槊夺走。熟练使用枪支尚且不易, 更何况空手夺得长枪, 足见尉迟敬德平常训练有素, 技术高超。

又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 为了寻找治国安邦的高级军事将领, 某日亲自到军队训练校场观看了苏定方和刘仁轨两位将士的枪术技能对抗。比赛开始, 刘仁轨立即挥舞着一杆长枪朝着手持长槊的苏定方刺杀过来, 其枪法活跃, 上下翻转, 进退闪展, 左右顾盼, 势如游龙, 但见苏定方长槊在手, 沉着应付, 套路严密紧凑, 使得将一杆长枪耍得风生水起的刘仁轨没有能够占到半点便宜, 大枪始终未曾沾得他的周身三尺之内。刘仁轨尽管枪法娴熟细腻, 但是在从小应战、久经沙场的苏定方面前, 其武艺和经验都是略有欠缺的。尽管苏定方知晓自己的枪法技艺要比刘仁轨略高一筹, 但是他也对枪术技能出众、武艺高强的刘仁轨暗暗佩服, 心存惺惺相惜之情。李恪在观看了两人的枪术比赛之后, 对他们矫健的身手和坚毅的品性大加赞赏, 之后便奏请朝廷委以他们军事训练和临场指挥的重任。

三、雅致的杂技道具

除了应用于军事作战和体格训练之外, 唐朝时期, 枪术的技艺还被广泛应用于武术与杂技当中。比如当时就设有专门的“弄枪伎”, 即“盖工裸带数环卷, 一工立数十步处, 连掷十馀枪以度之, 既毕, 乃以一卷受其枪也。”这是一项由两个人共同表演的杂技节目, 其中一个人上身赤裸, 手中和头部都带着几个圆环, 另外一个人远站在十几步之外, 将手中的长枪朝着站立之人猛地抛掷过来, 从那些圆圈当中瞬间穿越过去, 其表演形式类似于现代杂技当中的飞刀。但是, 当时投掷出来的长枪似乎更加难以控制, 其要求出枪时直线向前, 将全身之力通过枪杆送达枪尖, 这样扎枪的路线才短, 才有力量, 一旦抛枪技术存在任何瑕疵和疏忽, 就会造成意外的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 为了练就高超的飞身刺枪技术, 表演者需要协调身法的柔性配合, 在训练时勤学苦练, 细心揣摩, “吃工夫”, 故民间常有“百日刀, 千日枪”之说。精彩的枪术演练不仅仅在于急速抛扔长枪的那一瞬间, 而在于持之以恒的一招一式的规整和力度训练, 也就是努力达到“枪法微妙莫轻视, 身手腿法要练精”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郭绍林.唐代的练兵活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

[2]李燕青.隋唐历史小说中秦琼故事来源[J].社会科学论坛 (学术) , 2009 (11) .

[3]冯金忠.从武夫到修寺善士:华北民间尉迟敬德[J].中华文化论坛, 2010 (1) .

技能特征 篇2

一、目标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解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并提出“通过对运动项目有选择的学习,培养一至两项运动爱好和专长。”

何谓专长?课标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美国课程标准则对十二年级(即高中阶段)提出这样的目标:“能够展示多种运动方式并熟练掌握几项运动。”其中,熟练掌握是指“能够稳定并熟练地完成一项运动的高级动作的运用能力(如排球扣球、羽毛球近网低球等)。”达到这种水平意即形成了运动特长。参照如上解释,本文认为,形成运动专长,应达到三条标准:一是会技术懂战术,即“学过与没学过是有差别的”,具备较合理规范的技术动作;二是能运用会比赛,即能在正规的比赛场上合理运用技战术,并取得一定成效;三是有兴趣会关注,即能自觉参与该项目的课外活动,习惯将此作为健身生活的一部分。

本教学设计以“形成运动专长”这一课程目标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入分析学情及运动项目的特征,以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发展需要

高中阶段,学生开始在意内外兼修的“力与美”,有愿望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以改善身体的形态与功能。中心兴趣已经逐步形成,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未来。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模式,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绝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系统学习,学习的主动性较传统教学有较大提高。主观上对形成“一至两项运动特长”有向往。

青少年参加羽毛球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改善身体形态。同时,羽毛球运动的优雅与竞争之美,也能丰富业余生活,增添生活情趣。高中选项教学中,羽毛球是一项深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青少年适合将此发展为运动特长。

三、教材分析:羽毛球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

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快速、多变的隔网对击性运动项目。在前期研究中,笔者指出,羽毛球运动属于知觉运动技能。参与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意图进行揣摩,对瞬息万变的球路进行预测,对对方击来的球进行判断并迅速作出最佳决策和相应的回球反应。即,羽毛球运动,包含“判断—决策—执行”三个环节。知觉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以下要素影响,(见图1)。

柴娇指出:“我国各种体育教科书中对于教材(运动项目为主)的分析主要从运动技术结构角度进行探讨。”体育教学强调的主要是学“技术”、练“体能”。但根据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动作技能(即技术动作)是基础,认知技能(技战术意识、认知思维水平)是补充,体能是保证,感知觉中的“空间判断”则是影响决策与执行(即技战术发挥)的前提条件。正如肖杰指出:“羽毛球中判断准确与否和起动反应快慢是能否获得最佳击球点的前提,而击球点与身体位置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击球质量的高低。”水平五羽毛球知觉动作技能的学习,应综合考虑知觉动作技能中的各个子内容,而不能将关注点局限在“技术”,即通常理解的“肢体动作的外显方式”层面及“体能”方面。比如,针对“空间判断”在知觉动作技能中的存在价值,教学中应设计多种手段促使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提高判断与执行的能力。

结合前文分析的“运动专长”标准及羽毛球运动的特征,本文认为,羽毛球运动专长的特征是“判断准、移动快、技术稳、战术活”。“判断准”包括对来球路线、高度、速度等运动轨迹预判准、对击球点判断准以及对对手站位等特征判断准;“移动快”指能利用合理的步伐快速移动到预判到的击球点,形成最合理的击球空间,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技术稳”指能稳定、自如地发挥基本技术;“战术活”指在前三者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技战术。“活”是形成专长的标志,“准、快、稳”是实现“活”的基本保证。“准、快、稳、活”正是从羽毛球知觉运动技能中挖掘出来的具体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

当然,限于高中学生体育学习与课外锻炼时间的缺失,期望达到如“自动化”一般的“活”的程度是有难度的,但除了尽可能教给学生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外,让学生懂得“准、快、稳、活”的特征、价值及练习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自主学习、发展提高。即,教学“不仅授以鱼,更要授以渔”。

四、羽毛球知觉运动技能教学层级设计思路

根据学情特点及形成运动特长的发展需要,本文提出羽毛球模块教学应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级提高学习难度。具体见图2。

图2有两条主线,一是羽毛球技术学习的序列,如羽毛球模块1学习单个技术为主,比如发球、击球、移动等,重点学习“准”与“稳”;模块2学习组合技术为主,并进一步提高单个技术,比如:移动+网前挑后场球、移动+后场高远球、(甲)后场高远球+(乙)中后场扣杀+(甲)挑扣杀球至后场等,通过多种球路的练习,学习“准、快、稳”;模块3以组合技术及战术学习为主,学习“快、活”;模块4以战术及教学比赛为主,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达成“活”。第二条主线是空间判断的学习序列,即在单个技术学习阶段,以判断为主(比如判断发球与近身击球的击球点);在组合技术学习中,涉及了多样的球路,这就需要判断后作出合理的移动以形成最佳的击球点;战术学习及教学比赛阶段,既要判断来球的特征,又要判断对手的空间位置,并根据以上信息选择合理的技战术予以执行,以形成有利的进攻或得分局面。“空间判断”的复杂性随着技战术学习的层级而递增。前一条主线是显性学习(易观察),后一条主线是隐性学习(不易被观察,但却事实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羽毛球模块不同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及评价要点

根据上述分析,以羽毛球4个模块为例,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选择与安排。模块内一共含有7个单元:基础知识、球性练习、单个技术、组合技术、战术学习与教学比赛、判断、体能。每一单元罗列出相关的学习内容,具体到课时计划中,需要将不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具体内容及评价要点,见表1与表2。

说明:虽然“空间判断”存在于球性练习、单个技术、组合技术、比赛甚至是素质练习等各个环节之中,但把它单列出来作为一个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其意义既是在强调“判断”在技战术发挥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判断、判断与移动、判断与执行”的价值、特点以及对相应的练习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这个思路既是对如何构建球类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也是对探索球类教学模式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译.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2]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

游泳专项运动技能特征浅析 篇3

1. 身体体能影响。

在决定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所有特征因素中,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动员体能的好坏主要由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等几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1)运动员体型特征影响。对运动员来讲,身高和体重是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运动员体型越小,训练起来难度越小。

运动员的手臂长度和手面积大小也对运动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数据表明,手臂越长,手面积越大,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越强。这是因为手臂的长短,手面积的大小和运动员的划水范围、功率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往往都具有较长的手臂和较大面积的手。

跟腱的长短和小腿肚的体型也是影响运动员游泳能力的重要因素,跟键长、小腿肚较高:说明他们的脚踝较灵活,而且身高有较大的生长空间。踝关节的灵活性强对游泳运动员打腿技术有利。打腿在游泳技术中的作用,类似鱼尾巴在水中的作用,所以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腿脚,更接近鱼尾部的形态。

(2)运动员自身运动素质特征运动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通常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度等几个方面。是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表现。

速度:游泳运动是一个竞技性的运动,速度快慢是影响竞技成绩的最直接的因素,速度的快慢是耐力和力量等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科学研究表明,对于短距离的游泳项目,一般是100米以内的游泳项目,运动员体内主要是由磷酸元和糖元来供能的,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如果运动的范围超过100米,主要是通过糖元的有氧反应进行供能。这个过程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不同运动类型的运动员各自的体能特征也各不相同。

耐力:对于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而言,决定竞技结果的往往是运动员的力量和技能。而对于同样都是高水平的运动员来讲,决定竞技结果的通常是运动员的耐力。

力量:在游泳运动员训练中,往往非常注重陆上身体素质训练。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调查显示,要想提高游泳水平,必须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而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当中,力量训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运动员要想获得好的成绩,首先要有较高的游泳技术,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其次是要有足够的力量,这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在进行运动员力量训练时,主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一是运动力量要通过全身的协调运动来进行传递和发挥。二是在进行力量发挥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否则可能影响力量的发挥。三是力量的发挥应该有臀部发起。来自运动员臀部的力量经过传递到手臂,然后经过大脑的分析和综合来确定各种有用动作的发挥。从运动员力量利用的过程和发挥的特点来看,运动员首先要有足够的上肢肌肉力量,其次是要有足够的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

灵敏度:游泳运动员应该像象鱼一样柔韧和像大力士一样有力,近几年来,随着游泳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泳高手开始注重对游泳灵敏度的提高。很多游泳高手把力量和灵敏度作为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运动中常注重腿部、臀部、臂部等的灵敏度训练。

2. 技术水平的影响。

游泳运动是一个竞技性运动,不但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必须对流体力学有一定的了解。在充分理解流体力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体型特征,尽可能地减少游泳时的阻力,增强游泳时的推进力。此外,技术的发挥还要和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人体机能发挥运动能力,这样,才能在有游泳实践中表现出技术的合理性。高肘屈臂划水是游泳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体现在划水时,肩关节相对固定,肘关节在整个划臂过程中处于较高的位置。高肘屈臂划水比直臂或其他划水方式更能提高游泳速度。划频和划距是评价游泳技术的标准之一,找到最合适某队员的划频和划距的结合点,就能有效提高运动成绩。

3. 心理素质的影响。

游泳运动不单单是一个体能性的运动,还涉及到运动员的技能、智慧、耐力、毅力、心理素质等。心理素质对游泳竞技的影现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长距离的游泳竞技来讲,长距离的游泳竞技一般都是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之间的竞技,各自的体能、技术水平相差不大,这时候心理素质对运动员能力的发挥、成绩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成为一个高水平的游泳运动员,除了具有上述的各种技能和力量之外,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获胜。

高水平的游泳运动员往往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自信心。这些自信心主要来源于他们成功的积累和对自己游泳实力的把握。事实证明,要想培养良好的运动心理素质,就要通过运动员自身的不断地体验、摸索、尝试、总结与升华,才能获得随机应变、运用自如的、富有个人特点的实战能力。

二、游泳运动训练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游泳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不论在游泳技能的方法上还是在锻炼思想上都有了新的提高。

1. 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

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讲,在开始训练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全面的体能训练,以打下坚实的体能基础,这是运动员将来能否进行良好发展的前提。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发挥潜能的前提,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在进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锻炼时,必须注重锻炼强度的合理性和耐力的培养。通过适当强度的训练和锻炼来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培养。

2. 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

技术和战术在运动员的游泳竞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游泳竞技战术和技术训练时,为确保训练效果的有效性,必须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1) 要注重训练的强度,确保训练既达到一定强度,又在运动员体质能承受的范围内。 (2) 在进行运动员训练时,要对运动员在不同条件不同地域下进行训练,确保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为了让训练更加科学合理,要从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角度来制定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 (4) 运动员的体能恢复时间已经逐渐受到教练和运动员的重视,已经逐步的被安排到运动中去。 (5) 对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更加具体化和更加细节化。

目前来看,运动员游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更加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

3. 心理素质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水平能否正常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运动员的心理应变力就是指运动员在准确判断和预测的前提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从很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各种问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是靠遗传得来的,主要是通过后天个人的努力和培养获得的。和国外游泳强国相比,我国运动员在游泳运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应变能力比较差,在进行游泳竞技比赛尤其是国际性的大型比赛时,往往缺乏驾驭大型比赛的能力。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训练方法、手段在挖掘运动员的智能潜力方面存在不足,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不能提出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去让运动员做有效的应对。更不可能让运动员对这些问题做充分的准备。因此,作为教练员,必须注重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比赛。

三、结论

游泳项目的几个要素和特征是:游泳技术是游泳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运动员的体能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的应变能力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在对运动员进行技能培训时,既要注重身体素质等非智力方面的培训,又要加强心理素质、运动员灵敏度等智力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2]许琪.如何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游泳技术[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7, (2) .

技能特征 篇4

一、得益于更早期的环境熏陶

学生的生活经历对其美术能力的提高有重大影响,假如对所描述的经验没有强烈的体验,便不可能产生创造活动。美术天才学生的体验得益于早期的环境熏陶。例如,我校有一个学生在各级各类的美术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绘画风格与众不同,而且他对现代艺术的接受速度远超于其他学生。后来我们发现这和他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只要美术馆举办展览活动,他的母亲都会带他去参观。他从开始学习走路那时起,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去艺术馆参观了。我们无需担心许多作品他看不懂,广泛的艺术接触能促使他养成关注艺术作品的习惯。儿童早期是形象思维空前发展期,对图像不需要强记就能牢固地存储在大脑里,所以在未来的美术学习中,学生一旦触及早期的视觉经验,就会如同插曲性记忆那样被唤醒。于是在这个学生的美术作品中,我们找到了许多他在展览馆参观时形成的视觉体验,正说明他的艺术天赋更多得益于早期的艺术熏陶,而且这种熏陶可能越早越好。

二、在能力边缘上挑战自信

经常有缺乏自信的学生说:“我不会画”,而那些被认为是美术天才学生的表现更有自信,这两种反应的范围相当广,构成了我们美术教室的整体氛围。“我不会画”并不只是学生缺乏技巧或者不能描画外在实体的表征。假如没有从前的经验作为基础,美术天才学生也能画,因为只要有一项经验与他的表现欲望符合,他便能很肯定和直接地画。具备强烈个性风格的画家在其童年时代往往会具备这样的特征,即喜欢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他们能比别的学生更早地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甚至能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而选择用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块进行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主观感情支配所做的探究。虽然面对的是新的经历,但天才学生愿意对有限的领域做深入研究,他们对待艺术非常认真,他们坚持不懈,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探究,从艺术作品的创造中他们能获得极大的自我满足。不过,美术天才学生有时可能会对艺术作品过于着迷或有强烈的冲动而为此会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

三、丰富情感体验,彰显个性

技能特征 篇5

第一阶段, 初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在开始接触、学习歌唱技能时, 往往通过声乐教师的指导, 掌握声乐基本要求的阶段。学生最初学习歌唱的呼吸、发声动作时, 其心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视听知觉观察判断教师发声动作的主要结构, 并进行模仿练习。学生往往会忽略歌唱技能要求的其它方面, 引起不应该参加发声活动的肌肉群也参加了活动, 从而产生了歌唱的多余动作和过分的紧张, 因而常常顾此失彼, 在完成呼吸、发声、读字等动作上都不准确。这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 要全力领会歌唱技能的基本要求, 掌握局部动作, 对教师的发声提示尽可能的做到准确掌握, 有效地完成发声练习。

这个阶段, 声乐教师的训练要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 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的技术需要。发声训练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平稳到多变。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学生整体上尚不能协调, 特别是喉咙的控制一般难以驾驭, 因此需要在相对变化小的练习中进行。 (1) 例如三度音阶、五度音阶的练习。教师可进行唇抖训练, 让学生地体会气息的产生、支持与控制。在这个阶段, 教师教学时所用的专业术语要相对简单、准确、易懂, 不能对刚开始学习声乐的学生讲太多抽象的提示或深奥的声乐理论。教师要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示范讲解, 突出要点, 尽可能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和领会教师的意图下准确的进行发声练习。

这个阶段, 歌唱技能训练过程的反复性, 是学习中的客观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工作, 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让学生认识歌唱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 并能正确对待此阶段歌唱训练中出现的反复现象, 树立歌唱学习的信心。

第二阶段, 系统练习协调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歌唱的基本要求后, 对歌唱技能已有体验, 这时通过不断练习协调, 学生头脑中的局部动作更加熟练。所以学生在歌唱练习中的紧张程度有所降低, 各发声器官之间的矛盾和干挠减少, 协调性增加, 多余的发声动作趋向消除, 这时学生主动发现自己错误动作的能力有所加强。

在这个阶段, 学生开始将局部的分析概括活动联合成为整体发声练习, 但整体发声练习还是不够协调, 练习中常常还会出现反复、脱节等现象。通过发声动作的个别要求与整体练习越来越大的联合, 对整体发声练习的熟练掌握, 学生便能逐渐完善地掌握歌唱技能了。

根据第二阶段所表现的这些心理特点, 教师在重复示范讲解发声动作时, 应要求并引导学生把发声动作的个别要素概括为整体歌唱系统, 经过反复训练, 就会逐渐熟悉全部歌唱器官系统和各动作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也由于反复练习和对发声的深入理解, 学生控制声音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过度紧张和歌唱的多余动作也因之而逐渐消失, 渐渐掌握了歌唱的正确方法。

声乐教师在这个阶段, 一定要加强基础训练, 尤其是中声区向高声区的训练, 更要谨慎从事。学生在这个阶段有了觉察自己发声时错误的能力, 常常会因为一点小错而中途停顿下来, 从头演唱, 有时也会产生急躁情绪, 甚至干脆停止练习, 回避困难等。声乐教师一定要随时动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耐心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鼓励他们精益求精, 坚持训练, 帮助他们克服急躁情绪, 克服回避困难的缺点, 指导他们进行歌唱发声协调练习等等, 引导学生坚持声乐训练的信心。

第三阶段, 巩固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各个动作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且稳定而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 歌唱动作能够依照顺序以连锁反映的方式实现, 歌唱器官各部位的协调就象自动化了一样, 这时练习中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已经消失, 歌唱表演从技能协调转到情感协调上, 注意力已基本上转移到对作品的处理上来, 歌唱表演的能力随之提高。

在这个阶段, 由于歌唱技能的熟练掌握, 学生便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发声方面的错误, 为巩固和提高歌唱技能创造了必要的心理条件。所以在这个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高歌唱技能并因此而改造局部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注意启发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于准确而协调地完成整个发声练习, 改进个别发声动作的方法, 深刻理解各动作要素, 提高歌唱自动化的动作要素, 使歌唱技能达到高度完善和稳定。

在形成歌唱技能的最后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在比较巩固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 当形成有明显声部特点的音域和音色时, 再让学生接触比较大和比较难的声乐作品。在巩固提高阶段, 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熟练练习, 让他们的歌唱技能在理解乐曲、表现乐曲上达到更深的层次训练。这时, 正是学生由歌唱技能过渡到歌唱技巧的关键阶段, 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耐心地启发学生的音乐灵感, 让学生加强乐感表现, 把握作品的内涵, 展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时代性以及风格, 使歌唱技能巩固并得以升华成为歌唱表演技巧的技能。

当然, 在这三个训练阶段中, 音乐的训练要始终贯穿在发声练习和基础歌唱的训练过程中, 也应注意音乐修养的培养。审美的品位是长期形成的, 对于声乐的审美来说, 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质量。 (2) 从情感内容相对简单的作品逐渐向有难度的、或难度较大的作品过渡, 这里有知识积累、情感表现知识积累和语言文学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 无论是技术还是精神, 歌唱的难度要逐渐增加而不能跳跃, 当然, 进步有快有慢, 不能一概而论, 要循序渐进地学习。 (3) 为了便于理解和分析, 才把形成歌唱技能的完整过程, 根据客观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实际上这三个阶段是统一的、完整的, 彼此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摘要:歌唱技能的形成过程有三个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由于各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也应有相应的任务和要求。

关键词:歌唱技能,形成过程,阶段性,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

①《声乐教学论》, 俞子正等,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2页.

②《声乐教学论》, 俞子正等,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3页.

③同上.

[1].徐小懿等, 《声乐演唱与教学》,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年。

[2].邹长海, 《歌唱心理学》, 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3年。

[3].俞子正等, 《声乐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技能特征 篇6

一、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基本特征

技能型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是利用客观规律直接为社会谋取利益,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工程原理进而再转化成“产品”的人才。在科学原理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原理或工作原理的人才称为工程型人才,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的人才称为技术型人才,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的人才称技能型人才。因此,技能型人才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技能熟练的程度和经验的积累。从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关系,我们把技能型人才定义为是指具有某种岗位专业操作技能或者具有某项专业工作技能的人才。

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首次提出紧缺人才概念。人们日常所认识的紧缺人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而数量又严重缺乏的人才。因此,人才紧缺是一个相对概念。技能型紧缺人才,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某种岗位专业操作技能或者具有某项专业工作技能,且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

从技能型人才和紧缺人才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考察,技能型紧缺人才具有下列特征:

1. 职业领域的动态性

根据产业就业互动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使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促使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组合。技能型紧缺人才总是与一定的岗位或专业工作相对应。职业的动态性表现为:随着社会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转变,不断有新的专业工作、岗位涌现,如环境保护、海洋经济等类人才;同时原有的部分专业工作、岗位遭到淘汰。二是人才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原本在某岗位上供求基本平衡的人才,由于需求量的增加而出现短缺。

2. 地理分布的地域性

生产力的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是一个缓慢的进程。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历史因素、行业集中度等不同,形成了地区间的不同的优势产业或特定产业。地理分布的区域性是指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资源条件与人才聚集能力,本区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最根本就是要依托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形成区域性人才结构。在某区域内紧缺的岗位,在另一区域内可能相对平衡。

3. 人才使用的价值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技能型人才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职业应变技能,因此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往往比一般人力更能发挥作用,更能体现价值已被全社会所公认,这也是社会评判人才的一般价值观。当一个人才被称之为紧缺人才时,说明具备这方面才能的人才其供求关系紧张。从另一个角度看,紧缺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供求关系紧张,总量不足,且往往难于引进,具有“稀缺性”的特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这样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价值。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紧缺人才具有很高的价值特征。

4. 资源储备的战略性

人才资源的储备是一项战略性工程。紧缺人才的储备性是针对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劳动力市场技能型紧缺程度和相关行业人才资源预测,通过超前人才培养、有预见性的人才招聘引进、实际岗位培养锻炼等,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满足区域经济扩张发展的要求。成熟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应当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略有盈余,实现人才聚集和辐射的功能。

二、人才紧缺的量化分析

对人才紧缺的量化分析,可以从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常见反映人才紧缺的单项指标有:反映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的求人倍率、反映职业供求结构矛盾的最大职业匹配率、反映求职难易程度的最大求职成功率。反映人才紧缺的综合指标以宁波市发布的“紧缺人才指数体系”为代表,随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发布了“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了CIER指数等。宁波市的“紧缺人才指数体系”,是依据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分析以及各行业、专业岗位人才供需情况等基础数据分析,建立科学的数据测量模型,对紧缺人才各行业、岗位的紧缺度做出定量评价。紧缺人才指数的评价判定分为三个系统要素(人才数量供需匹配的紧缺程度、人才质量的适应程度、人才供给获得性的难易程度)和一个综合要素。与此相对应,紧缺人才指数可分解为人才数量指数、人才质量指数、人才供给指数和综合指数。其中,人才数量指数综合反映各行业、各岗位人才数量上供需匹配的紧缺程度判定,人才质量指数综合反映各行业、各岗位人才整体素质能力以及高层次人才供给与发展需求之间的不适应程度判定,人才供给获得性的难易程度综合反映人才的培养供给能力以及人才引进的难易程度判定。“综合紧缺”是对前述其他三个要素通过一定的分层加权计算获得的综合判断结果。结合数量、质量与供给三个结构性要素,对重要岗位的人才紧缺程度分四个等级进行预警,研究制定相关对策。

三、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分类认识

1. 摩擦性紧缺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岗位设置的变更或调整而造成的短期性短缺。摩擦性紧缺是指由于信息的不通畅、不对称或者劳动者与岗位的匹配需要时间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造成社会上总是有一部分岗位处于紧缺状态。这种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短期、局部的过渡性的紧缺。

2. 结构性紧缺

人才市场的信息显示,近几年供求总量大幅增加,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但整体供求比居高不下,规模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矛盾。结构性紧缺是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紧缺,其特点是既有人才紧缺,又有人才失业的一种状态。这种紧缺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高于其供给。造成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高,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各产业部门分化组合、此消彼长,造成一定的紧缺。原有劳动者中适应新技术的要求的数量较少,使得劳动力需求上升。第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偏好的改变,使得某些行业扩张而另一些行业缩小,处于规模扩张行业的劳动力因为需求扩大而增加工作岗位。第三,劳动力因为居住地、家庭、户籍等因素造成流动不便利,流动成本的存在制约着人才从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行业。结构性紧缺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3. 主动性紧缺

从需求方面看,主动性紧缺是指下列情形:一是用工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工资低于人才的边际生产率,或者说,在现行的工作条件、工资水平、供给状态下而未招聘到相应人才而造成的紧缺,又称自愿紧缺。二是用工单位不满意现有工作人员,辞退后去寻找更理想人才所造成的紧缺,又称寻找性紧缺。这两种紧缺也是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从供给方面看,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力商品的供给性质与普通商品不同,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即在劳动工资较低的区间,单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随着工资的上涨而增多;而当工资上涨到一定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工资的上涨会使劳动时间供给不升反降,从而市场上有效供给减少,形成人才的紧缺。

4. 季节性紧缺

气候状况有规律地变化对生产或消费产生影响,引起人才紧缺。人力资源短缺危机在一些以项目形式运作的高新技术类工程类等企业、农业和建筑业,时有发生。由于市场的周期性变化或不确定性,在人工成本的压力下,人力资源规模受市场周期变化的影响,淡季人员过剩,而旺季核心人才短缺。这种紧缺是缺乏针对项目运作特点而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所造成的。

5. 管理性紧缺

从用工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存在由于管理因素所造成的人才紧缺。一是人才在不能发挥最大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未能发挥人才最大的边际效用。二是对人才未作早期预测、规划。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技术培训存在“囚徒困境”,“搭便车”心理极为普遍,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在人才发生一定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没有核心人才运作的应急方案,从而造成人才的紧缺。

四、结束语

上一篇:定向天线下一篇:订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