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精选7篇)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1
摘要:开展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是实施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给出了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基本内涵,提出了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总体思路、交易机制、交易模式;从系统性、实用性的角度,考虑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的有效协调等因素,给出了3种优化目标架构、4种模式架构、6种主要交易模式;详细论述了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委托代理机制,给出了各类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安全校核协调模型。最后,分析了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控制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交易模式,双边交易,集中交易,委托代理,风险控制
0 引言
为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发电、输电设施的能力,提高电力工业效率,保障电力供应,发挥市场在配置电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1,2,3,4,5,6],促进节能减排,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跨区域(以下简称区)跨省电力交易的意见与管理办法。
截至2010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开展了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理论基础,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从目前中国国情出发,结合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现状,对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基本内涵、交易机制、交易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系统性、实用性的角度,考虑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的有效协调等因素,给出了3种优化目标架构、4种模式架构、6种主要交易模式,分析了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控制风险的策略。
1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基本内涵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是指电力企业(发电企业、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与本区域、本省以外的电力企业(或电力大用户)开展的电力交易,包括发电企业通过委托本省电网企业与省外电网企业进行的电力交易。
跨区跨省的交易类型(交易品种)包括:
1)电网企业之间、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之间的跨区跨省购售电交易(简称跨区跨省购售电交易)[1,2];
2)发电企业之间的各类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3];
3)跨区跨省购售电交易合同的转让交易(包括:购电方将交易合同转让、售电方将交易合同转让);
4)跨区跨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
高效节能环保发电机组作为售电主体可以直接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也可以以委托代理方式,委托省电力公司(电网企业)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作为受委托方的省电力公司应与作为委托方的发电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省电力公司可以直接向省外发电企业或发电企业的委托代理购电。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电力需求为目标,以电网安全为基础,以整体效益最优为原则,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公平配置。
2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省、跨区跨省2级(或省、区域、国家3级)电力交易平台。以开放省市场、开放交易主体、扩大市场流动性为原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国家电力交易中心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或国家交易平台,以跨区跨省电网为载体,开展跨区跨省交易,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参与跨区跨省交易的交易主体是符合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各区域、省电力公司及电力大用户。
区域电力交易中心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或区域交易平台,以区域内跨省联络线为载体,落实跨区交易的送出交易和消纳交易(购电交易)、组织区域内跨省交易,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参与跨省交易的交易主体是区域内各省电力公司、区域内符合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电力大用户。
各省电力交易中心通过省交易平台,以省内输电线路为载体,落实跨区跨省交易的送出交易和消纳(本省购电交易合同),并作为省电力公司的购电主体或受省内发电企业的委托作为售电主体参与跨区跨省交易。条件具备时,电力大用户、发电企业可以直接参与跨区跨省交易。参与省交易平台的交易主体是省内符合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电力大用户。
为优先实现国家能源战略流向和资源配置,电力交易采用“上下贯通、统一运作、由长及短、逐步优化”的组织方式和交易时序开展。按照电力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步优化的原则,顺序开展年度、季度、月度和短期的电力交易。
不失一般性,本文以省、跨区跨省2级交易平台为例,来论述跨区跨省交易。
3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机制
3.1 跨区跨省交易的基本架构
3.1.1 跨区跨省交易的优化目标架构
优化目标架构1:以最大限度调剂余缺为目标的架构。先在省内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省内平衡的电力电量余缺,到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调剂。这里的电力电量平衡包括中长期平衡和短期平衡。该架构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公平配置,但不一定能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该架构考虑了目前省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中国目前的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系、电价体系、电网安全责任体系以省为主的现状相适应,基本维持了电力电量平衡和电力交易的现有格局。该架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这是该架构目前正在运行的重要原因。但是,该架构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省内先平衡的模式,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或是大量建设地方电源拒绝接受外来电力,或是限制电力资源外送;其次,中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要求国内电力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该架构可能不利于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仅是一种过渡的架构。
优化目标架构2:以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为目标的架构。该架构采用“自下而上预决策(预安排)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全国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交易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思路。各省交易平台将省内的电力电量供求数据曲线有效地传递到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跨区跨省交易平台将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跨区跨省交易平台制定的跨区跨省交易计划作为省交易平台制定省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
该架构突破了省间壁垒,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市场价格信号,发电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在目前的体制下,在电力供应紧张时,该架构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不一定能实现电力资源的公平配置。
优化目标架构3:以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相协调为目标的架构。该目标架构在满足电网安全约束、节能减排约束的前提下,以跨区跨省交易电量最大、送电省不拉闸限电为目标。中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必须考虑到当前财政体制、经济发展以省为单位的格局,必须考虑到各省政府电力行政管理政策长期存在的现实,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时,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应尽量避免送电省拉闸限电,尽量避免影响送电省的经济发展,确保电力资源的公平配置。
3.1.2 跨区跨省交易的模式架构
模式架构1:售电方的发电企业与购电方(购电省),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直接交易的架构。
模式架构2:售电方的发电企业的委托代理(省级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区域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与购电方(购电省),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架构。
模式架构3:发电企业或发电企业的委托代理(省级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区域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与购电方(购电省),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架构。发电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模式(直接参与模式或委托代理模式)。
模式架构4:售电方的发电企业的委托代理(省级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区域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与购电方的委托代理(区域电力调度交易机构),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架构。
对模式架构2,3,4中的委托代理机构,必须有合适的激励机制(委托代理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将会尽可能将交易量做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损害发电企业或购电省的利益)。
3.2 跨区跨省交易模式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有以下几种交易模式。
交易模式1:发电企业直接参与交易。在跨区跨省交易平台上,直接组织送端发电企业和受端地区进行购售电交易。
该模式中,高效节能发电机组直接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发电企业直接参与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突破了省间壁垒,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市场价格信号,发电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该模式中的发电企业直接与受电地区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交易的开放程度高,是适应大型煤电或水电等能源基地电力送出交易的较好模式。
应当给予发电企业直接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权利。但是,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对送电省,该模式可能出现一边拉闸限电、一边电力大量外送等情况,影响送电省的经济发展,造成电力资源的不公平配置。另外,在目前的体制下,发电企业直接参与跨区跨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往往低价中标,降低了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损害了发电企业的利益。
交易模式2:省电力公司直接交易(发电企业委托省电力公司参与交易)。在跨区跨省交易平台上,直接组织送端省电力公司与受端地区进行购售电交易,送端省电力公司以挂牌交易等方式再落实到本省发电企业。
该模式中,高效节能发电机组可以以委托代理方式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作为受委托方的区域、省电力公司应与作为委托方的发电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在电力供应紧张时,该模式有利于确保送电省的电力供应。
考虑到中国目前大部分电力交易(90%以上)在省内完成的现状,在现阶段,开展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必须考虑发电企业所在省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情况(特别是对年度基础电量在省内电网平衡的发电企业),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既能保证发电企业所在省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又能使交易信息更加充分,促进跨区跨省电力交易。
交易模式3:区域电网公司直接交易。在跨区跨省交易平台上,直接组织送端区域电网公司与受端地区进行购售电交易,送端区域电网公司先落实到本区域省电力公司,再由省电力公司以挂牌交易等方式落实到发电企业。该模式有利于发挥送端不同省间、不同电源的互补优势,区域范围内部市场容量较大,便于调用区域内全网资源为大规模风电、光伏电能送出提供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是中间环节多、交易效率不高;不能直接落实到发电企业,交易的开放性、可靠性较差。
交易模式3属于“先找上家、再找下家,先卖空、再平仓”的期货交易模式,存在发电企业不认购的交易风险。
交易模式2,3的跨区跨省交易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大范围资源配置的要求,仍以满足电力供需平衡、进行电力余缺调剂为主,交易更多考虑联络线两端电网的电力供求关系,仍依托于联络线两端电网的组织,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优势不明显。
交易模式2,3的跨区跨省交易机制组织环节多、链条长。当前,电网企业客观上已形成多层级法人、管理链条长的现状,跨区跨省交易组织与电网企业管理现状相对应,也按照分层组织完成,跨区交易往往需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先组织到送(受)端的区域公司,区域公司再分别组织到送(受)电省,送电省最后组织到送电电厂,交易组织链条长、环节多,单一环节组织中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到整个跨区交易;同时,交易环节多,易造成电网公司之间交易、电网组织电厂外送交易等形成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从而影响整体跨区跨省交易的发展。
交易模式4:发电企业直接参与交易或委托省电力公司参与交易。高效节能发电机组可以直接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也可以以委托代理方式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
交易模式5:各类能源(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形成“电量库”,统一打捆送出。首先将送端电网多个通道、不同落点的受端电能需求综合为一个电力批发市场,然后在送端电网内部集中组织送端不同省、不同能源(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基地、不同成本电价、不同负荷特性的外送电能,统一打捆后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向受端地区送出。该模式是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交易的较好模式,在物理上以水电可调节库容为载体,按照“以水蓄风、蓄光”的方式,为风电、光伏发电等送出交易提供调峰辅助服务。以大型发电机组、大型能源基地发电企业以及省电力公司代理的多种长期合约为主、短期多品种交易为辅,为跨区跨省交易平台提供长期的稳定、可靠、清洁的电能供给。在发展低碳电力的背景下,通过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打捆的送端“电量库”,让各个电力外送通道输出的电能含有绿色成分,符合国家能源流向政策,有利于电能资源的可靠送出和受端地区的接纳。但是,该模式可能造成发电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特别对水电、火电企业不公平,应建立一定的补偿机制。
交易模式6:以能源基地发电企业长期送出合约为主,各类能源(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形成增量“电量库”统一打捆送出。首先在跨区跨省交易平台上,依据不同外送输电通道的输电能力,组织各输电通道对应的能源基地发电企业直接与受端地区进行长期购售电交易。然后将各输电通道剩余的外送市场空间综合为一个电力批发市场,在送端电网内部集中组织不同省、不同类型电源(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不同成本电价、不同负荷特性的外送电能,统一打捆后通过跨区跨省交易平台向受端地区送出。该模式是以能源基地发电企业长期送出合约为主、送端增量“电量库”统一打捆送出为辅的交易模式。该模式也可能造成发电企业之间的不公平。
3.3 跨区跨省交易价格机制
跨区跨省交易价格由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电网输电价格(含网损)和购电价格构成。购电价格=上网电价+各级电网输电价格(含网损)。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送出、受入价格原则上由市场协商确定。其中,发电企业外送电价格原则上采用市场机制、由交易各方自主协商或集中竞争形成;有政府单独批复外送电价格的,按规定执行。市场交易应体现送端发电企业的送出价格和受端电网的受电价格由市场协商形成。参与交易的仍是送端电网企业,则送端电网企业必须接受发电企业委托后方可参与,参与的价格是发电企业的委托价格。
电网环节输电价格由政府核定。在交易组织中,可以以政府核定的输电价格为上限,灵活调整,以促进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达成。
3.4 跨区跨省交易的安全校核
国家、区域、省级电网分别按照各自相应的调度范围进行安全校核。国家电网负责跨区联络线的安全校核,区域电网负责区域内省间联络线的安全校核,省级电网负责省内输配电网络的安全校核。
3.5 跨区跨省交易合同的执行
原则上,长期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合同优先于短期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合同;先签订的合同优先于后签订的合同。
同一输电通道上,国家计划交易优先安排;其次按照时间顺序,长期合同交易优先安排;再按照交易成分顺序,跨区交易优先安排。
当输电通道出现阻塞时,如无特殊约定,按照优先裁减短期交易、再裁减跨省交易、最后等比例裁减的原则执行。
4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方式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可采用双边协商交易和集中交易(挂牌交易、撮合交易等)、委托代理交易方式。
交易周期可分为长期交易、中期交易、短期交易、实时交易。长期交易是指1年及以上的电力交易;中期交易是指1年以内、1个月及以上的电力交易,包括季度、月度交易;短期交易是指1个月以内、1日及以上的电力交易;实时交易是指24 h以内的电力交易。
4.1 双边协商交易
双边协商交易是指在电力交易平台上,购、售电各方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交易对象、进行购售电交易,对交易电量和价格、交易曲线、交易时间等协商一致,达成交易的交易方式;或者是指电力交易机构在交易平台上公布相关交易信息,各交易主体根据所公布的信息,按照规则开展双边协商(交易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交易电量和交易价格),考虑输电费、输电网损后,将协商的结果经调度交易机构审核后进行安全校核,通过审核和安全校核后签订合同的交易方式。
4.2 集中交易(挂牌交易、撮合交易)
集中交易包括挂牌交易、撮合交易等。挂牌交易是指在交易平台上,有购电需求的区域、省电力公司,面向有联络线通道的其他区域、省电力公司或发电企业发布市场需求,明确购电量与电价,综合考虑输电价格与网损,在输电通道许可的情况下,通过自愿认购达成交易的交易方式。撮合交易是指在交易平台上,各购电主体申报购电量与购电价,各售电主体申报售电量与售电价,综合考虑输电价格、网损在输电通道许可的情况下,按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达成交易的交易方式。
4.3 委托代理交易
电厂可以委托省电力公司通过代理方式参与跨区跨省交易,作为受委托方的省电力公司应与作为委托方的发电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委托外送的电量、电价以及双方责任义务。受委托方是双边协商交易、集中交易中的特殊售电方。
4.4 各类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安全校核协调模型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一般通过集中交易和双边协商交易开展。购电方与售电方可自主决定是通过集中交易还是双边/多边协商交易,实施交易。
为了尽可能使交易量最大,双边/多边协商交易合同(以下简称双边交易合同)与集中交易的安全校核,应该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因为各类不同购售电交易之间的潮流在某些线路上可能反向),即所有交易结束后,检查双边交易合同与集中交易是否满足安全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找出引起阻塞的交易。如果仅与集中交易有关,则从最后集中成交的“交易对”逆序开始,调整与阻塞有关的“交易对”的成交电量,直至满足安全约束条件;如果仅与双边交易合同有关,则哪个合同的节能减排效果小,调整其成交电量,直至满足安全约束条件;如果与集中交易、双边交易合同都有关,则从最后集中成交的“交易对”逆序开始,与阻塞有关的“交易对”与有关的双边交易合同进行比较,哪个节能减排效果小,调整与阻塞有关的“交易对”或双边交易合同的成交电量,直至满足安全约束条件。
5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委托代理机制
5.1 委托代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发电企业可以以委托代理方式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作为受委托方的区域、省电力公司应与作为委托方的发电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发电企业(委托方)本着自愿参与、风险可控的原则,委托电网企业(受委托方的区域电网公司或省电力公司)根据电网供需情况和电网余缺调剂、错峰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发电企业委托要求的情况下,适时组织发电企业委托的全部或部分电量开展外送电交易。
发电企业委托电网企业代理交易的内容包括:委托电价、委托电量上限、交易曲线的峰平谷系数下限等。
电网企业(受委托方)接受发电企业委托后,以不低于委托方的委托电价参与跨区跨省交易。
参与跨区跨省交易(双边/多边协商交易、集中交易)成功的相关计量关口结算电价,称为出口价。
委托差价=出口价-委托方委托电价
委托方上网电价=出口价-输电费
委托方上网电价高于委托方委托电价且交易曲线的峰平谷系数满足委托方委托要求时,委托方为有效委托方。
5.2 交易电量出清原则
受委托方进行电量出清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约束条件)包括:(1)委托方可调发电出力;(2)电网约束、电力供应等因素;(3)在委托合同有效期内,成交电量总额不超过委托方委托电量上限。
交易电量出清原则:受委托方按照委托差价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电量出清,若存在多个委托方的委托差价相同时,则按委托电量上限的比例确定各委托方的成交电量。
5.3 委托代理交易的电价出清机制
1)当输电价格是固定比例(如出口价的12.5%)时,出口价的12.5%作为受委托方输电费的最高限值(为了使交易成功,受委托方也可以调低输电费比例,如调整为10%)。委托差价大于输电费的部分,返还委托方。
委托方成交电量的结算电价为委托方上网电价。
2)当输电价格是固定值时,委托方上网电价=出口价-固定输电费,委托方成交电量的结算电价为委托方上网电价。
3)当输电价格取购售价差(委托差价)时,输电费=委托差价=出口价-委托方委托电价;委托方成交电量的结算电价为委托方委托电价。
4)输电价格按委托差价进行分成。对委托差价进行分成,其中一部分分成作为输电价格(如委托价差的60%),另一部分分成给发电企业(如委托价差的40%)。
此时,输电费=委托价差的60%,委托方成交电量的结算电价=委托方委托电价+委托价差的40%。
5)输电价格一部分是固定值、一部分按价差分成(如委托价差的45%)。
此时,输电费=输电费固定值+委托价差的45%,委托方成交电量的结算电价=委托方委托电价+委托价差的55%。
5.4 成交电量的合同签订与安排
成交电量作为委托方年度基础电量的增量安排,月度电量安排以受委托方发布的当月发电综合方案中数据为准。成交电量的峰平谷电量不影响委托方省内电量的峰平谷系数。
在满足委托方委托要求的前提下,受委托方与跨区跨省交易平台签订委托方委托的部分或全部电量的交易合同,并在与跨区跨省交易平台正式签约成功后的规定时间内(如2个工作日之内),通知委托方委托电量签约情况。
委托方收到委托电量签约成功信息后,在规定时间(如3个工作日)内完成双方购售协议的签订工作。针对电煤价格大幅上涨可能造成的风险,委托方与受委托方要在购售协议中进行约定。受委托方应根据电力监管部门有关电力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和相关要求,及时披露电力交易信息。
5.5 委托代理机制的意义
与发电企业签订外送电委托代理协议,改变了过去的“先找上家、再找下家,先卖空、再平仓”的期货交易模式,在网厂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委托代理的经纪人制度,规范操作,有效控制交易风险,提高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
6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策略
6.1 风险分析
跨区跨省交易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等)、交易价格与电量、电网安全、电煤供应与电煤价格、水库来水等各个方面,不同风险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很难制订较为准确的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方案。
例如:由于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的不确定性,对外送电省存在以下问题。
1)中长期外送电如何与短期外送电进行有效协调?近几年来,跨区跨省电力外送市场大幅振荡,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转换频繁(需求主导型与价格主导型转换频繁),水电、电煤市场难以预料,市场潜在风险突出,对以“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为基础的跨区跨省交易带来了巨大挑战。正常情况下,中长期外送电能够把交易电量做大,但价格可能比较低;短期外送电价格可能比较高,但不能把交易电量做大。
2)外送电如何与省内市场进行有效协调?在水电、电煤供应难以预料的情况下,如果签订较多的中长期外送电合同,在水库来水少、电煤供应紧张(或电煤价格大幅上涨)、电力供应紧张时,对送电省,可能出现一边拉闸限电、一边电力大量外送等情况,影响送电省的经济发展,造成电力资源的不公平配置。
另外,发电企业之间的各类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跨区跨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在目前的体制下,可能损害某些省电力公司的利益。
6.2 风险控制策略
1)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在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中,不同交易主体所面临的风险不同,在市场中的决策也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能顺利实现,应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及各种交易风险,确定较理想的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模式。
2)建立电煤价格与交易价格的联动机制。电力市场是典型的行业市场,但是电力市场交易往往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最典型的就是煤炭行业,特别是近年来,煤价对电力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考虑电煤价格的不确定性,建立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价格与电煤价格的联动机制。
3)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等)、世界经济形势、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制订合理的交易策略。
4)改进电力交易时间、交易量和交易比例。不同时间范围内的风险含义不同,如在长期市场上,负荷的不确定性就很大,输电容量和发电容量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因为从长期的时间框架内不能对很多细节问题进行确定。因此,对不同时间框架内的电力交易风险进行评估,用长期的电力交易降低短期电力交易中的风险,并将不同的电力交易种类进行协调,将长、中、短期交易结合,并确定理想的交易量比例,从而规避风险。
5)充分利用市场规则控制风险。通过制订合适的市场规则,引导交易主体有效地避免电力交易风险。
6)对水电企业,受水库库容和来水情况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发电量不确定风险,即很难准确预测中长期的发电能力。在中长期合约市场上签订合约时,在确定中长期发电量时,要考虑水电厂预报来水的风险,以及水电厂的中长期发电能力和可发电量的风险。
7)对火电企业,必须考虑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准确把握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电煤市场供需形势及电煤价格波动,在确保完成签订的发电合同的前提下,优化决策购煤进度,合理控制存煤量,尽量减少购煤成本。
7 结语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电力市场体系支撑机制[1,2]的建立与完善,以及跨区跨省交易平台的不断发展,省交易平台持续开放,将逐步形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以及南方电网受端市场和“两北”(西北、东北)送端市场在内的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尚金成.中国电力市场体系模式设计:(一)互联电网电力市场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8):49-55.SHANG Jincheng.Designing the electricity market system mode in China:Part one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 market design.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8):49-55.
[2]尚金成.中国电力市场体系模式设计:(二)最优市场结构及市场均衡性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9):34-38.SHANG Jincheng.Designing the electricity market system mode in China:Part two opti mal market structure and market equilibrium analysi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9):34-38.
[3]尚金成.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理论及应用:(一)发电权交易理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2):46-52.SHANG Jincheng.Generation right exchang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ing:Part one generation right exchange theor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12):46-52.
[4]王卿然,张粒子,谢国辉.跨地区电力交易输电服务价格机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3):11-14.WANG Qingran,ZHANG Lizi,XIE Guohui.A transmission pricing mechanism for cross-regional electricity trading.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13):11-14.
[5]黎灿兵,康重庆,夏清,等.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研究.电网技术,2004,28(7):34-39.LI Canbing,KANG Chongqing,XI A Qing,et al.Study on trading mechanismof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4,28(7):34-39.
[6]肖健,文福拴.发电权交易的阻塞调度.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2):24-29.XI AOJian,WEN Fushuan.Congestion dispatch for generation rights trade.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8,32(2):24-29.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早已进入信息金融时代,其安全性、便捷性更是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诸如高频交易等金融创新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也发生重大变革。本文尝试着介绍信息技术在高频交易这一国内尚待开发的技术中的应用,为读者诠释信息技术的广泛用途,并在最后着重介绍其为风险控制带来的益处,希望当局和业界人士能进一步重视高频交易与激发自己去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技术在高频交易中的应用。
同信息技术一样,银行业的信息管理只是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主要用于管理和和处理各种账务、交易指令等,当然,它也包括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设计、开发、安装和设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高频交易最早出现在美国,之后在欧美日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在北美已经占了交易指令量的60%以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里,绝大部分获益收益指令都是通过高频交易指令完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介绍什么是高频交易。通俗地讲,高频交易就是在瞬间(快于1秒)完成一项交易指令,从而抓住价差实现套利,其交易机构与设备一般都在交易所附近甚至同一栋建筑物。根据《辞海》的定义是指从那些 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活力的计算机化交易,比如,某正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微小价差。这种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有些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安置到了离交易所额计算机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交易指令通过光缆以光速旅行的距离。
一、高频交易与信息技术
与传统数据不同的是,对于高频交易来说,它需要高频率的实时的交易数据,而最高频率的数据就是分笔数据,这不是普通的信息技术所能实现的。
由于高频交易量非常大,所以中间业绩常出现一些失误导致操盘失败。针对分笔数据包,有合理的时间戳、准确的买卖价、交易额等要素,其限价指令薄由于操作量大的缘故,本应正确地围绕基本价上下波动,但由于有人的要素存在,况且人是主要操盘者,所以其误差会反映出信息未必能够获得。在非集中的交易市场中,交易者只知道当前的价格水平,各个机构根据自身的限价指令簿来调整自己的报价,这就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产品,各个自营商给出的报价各不相同。对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可以从报价单的各档委托价格和量中获得该信息。针对限价指令簿中所包含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最佳买卖报价中包含了与价格发现有关的大部分信息,同时其他报价中也包含了与此相关的重要信息,而且是不可忽视的。另外,收益率与滞后指令簿信息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成交量低的股票中表现的最明显,而在成交量高的股票中表现的.较弱等现象。买卖价差反应了即时买入并卖出证券所需的成本。买卖价差通常在市场不确定或者不稳定时有所增大,而买卖价差的增加会导致高频交易策略盈利能力的下降。未来的买卖价差可以使用Roll模型(1984)进行估计。不同于低频数据,高频分笔数据达到的时间是不规则的。交易的时间间隔会携带信息。如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五档分笔行情数据。
然而,众所周知,这所有的一切操作都是通过信息技术,也就是金融互联网成功实现。
在实时报价系统,交易策略系统和交易单管理系统核心系统之外,一个良好的全面的高频交易解决方案,还包括其他的系统,以保证高频交易的顺利执行。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系统(功能),由于非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只作简单的介绍性说明。
二、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
在高频交易中,高效的风险管理和交易信号一样重要。因为在策略的执行中,一点微小的差错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个设计优秀并能够被有效执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是高频交易系统中关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之前,需要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并能够度量相关风险,包括:
(一)市场风险:通常使用统计模型和VaR模型来度量。
(二)信用及交易对手风险:通常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如标普和穆迪,通常使用情景分析,因果模型进行评级。
(三)流动性风险:如流动性调整后的 VaR 测度。
(四)操作中财务损失风险:通常用数量模型和情景分析共同衡量。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3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是指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带来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经营金融衍生产品和经营传统的金融产品一样, 也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但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复杂性和表外性, 其风险特征和传统金融产品有所不同。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实践表明, 只要遵循谨慎经营的原则,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可以得到管理和控制。
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不间断的动态积极管理, 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风险识别 (确定风险源) 、风险衡量 (衡量总风险) 和风险监控 (控制净风险)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与丰富的数据积累以及先进实用的风险计量模型是分不开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对上述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计量, 基于V a R和其他风险统计计量的模型是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衡量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认为风险控制就是消除风险避免损失, 但是, 风险管理只是金融机构活动的一部分, 金融机构的活动还包括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则要承担风险获得收益, 金融机构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因而风险管理应该尽量降低公司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风险, 而增加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将风险管理纳入其全面管理的范围内。
一、完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基础金融工具的发行人违约, 没有如期履行全部义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典型的信用风险事件是交易对手破产。一般来说, 场外交易 (O T C市场) 的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比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大。因为在交易所内交易的是标准化交易合同, 交易对象由结算公司承担, 结算公司确立的一整套制度, 如保证金制度、盯市策略等, 大大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信用风险。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 信用风险比较大。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第一大风险, 但相对比较容易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额 (最大的可能损失额) 不同于传统的 (或基础) 金融产品。传统产品, 如贷款、债券和现金交易, 交易对手交换的是合同的全部金额或本金, 其信用风险额等于本金。所以传统产品的信用风险也就是本金风险。而大部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不交换本金 (一些外汇合同除外) , 其信用风险额远远低于交易的本金, 通常不到本金的2%。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对手违约后, 只能以新的合同来替代, 所以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等于合同的替代成本。
金融衍生产品合同的信用风险额并不固定, 它随着决定合同价值的基本变量而波动。如在以固定利率支付和浮动利率支付的利率互换合同中, 如果合同期内利率上升, 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其互换合同的价值上升, 支付浮动利率的一方其互换合同的价值就会下降。
在对信用风险评估时, 需要了解两个问题:如果交易对手即时违约, 如何确定替代该合同的成本;如果交易对手在将来的某个时点违约, 预期替代成本是多少。前者的计算比较简单,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采用衡量到市价法计算。后者的计算相对难一些。交易商通常用蒙特卡罗 (M o n t e Carlo) 或历史模拟法或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估算。一般要对基础产品和变量的波动性及其波动对金融衍生产品合同价值的效应进行模型分析, 然后衡量潜在成本的预期风险即平均风险和最大或最坏情况下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提醒人们, 由于数据限制和模型的适用性, 信用风险模型不是市场风险模型的简单延伸。信用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积累和模型建设。巴塞尔委员会1999年《信用风险管理原则》针对信用风险管理在5个方面 (建立适宜的信用风险环境、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下经营、保持适当的信用管理、信用衡量和监控、对信用风险的足够控制和监控人的职责等) 提出了1 7条原则。
衡量O T C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时还要注意两点:如果交易双方签订有双边冲抵协议 (close-out netting agreement) , 则信用风险额是冲抵后的净值;如果交易双方签订有降低信用风险的双边抵押协议, 则持有抵押物的一方信用风险将因此降低。
根据标准普尔公司的研究 (Tanya Azarchs, 1997) , 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所有风险中最大的风险, 但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没有银行经营表内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大。因为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 银行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都是投资级, 高于一般信贷客户的平均等级。美国大型银行在其年度报告中显示, 95%以上交易对手评级都是投资级, 标准普尔发现交易对手的平均评级是“A”。此外, 不同类型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不同。根据标准普尔公司的实证研究, 股票和商品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较大, 利率类合同普遍比货币类合同信用风险小。利率合同中, 利率互换信用风险最大, 期权次之, 远期信用风险最小, 这可能是因为国际上远期利率合同的期限通常很短。交易所交易的产品, 如期货的信用风险最小。
二、加强市场风险的衡量与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 和其他金融产品一样, 是指随着市场变化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变化是指利率工具、股票和货币市价波动水平的不利变化。市场风险是仅次于信用风险的第二大风险。
金融机构经营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只一种, 通常是一个产品组合, 因而要在产品组合风险净值的基础上管理市场风险。一个交易商的产品组合通常包括许多相互抵消的头寸,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组合的总体风险水平, 剩下要进行套保的风险就大大减少了。金融机构在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实践中, 开发了一些衡量市场风险的模型和方法, 如J.P.Morgan开发的Riskmetrics。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计算市场风险的方法是Va R (valueat-risk, 即在一定时间范围一定价格变化下头寸或组合的最大潜在损失) 。
对两类基本的金融衍生产品——远期类和期权类产品的市场风险要区别分析和管理。远期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比较简单, 风险控制和管理也比较容易。远期类产品通常没有大的凸性风险, 其主导风险是全价风险, 因此对远期类产品只需进行相对静态的套保。而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包含的风险却复杂得多, 而且, 期权价格和其基础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非连续的, 即期权对基础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性随着基本产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期权和基础产品之间关系的动态性要求风险经理对期权类产品进行动态套保,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价格的变化随时对基础产品头寸进行调整。动态套保风险较大, 成本较高。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等重要, 但相对难以衡量。比起信用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程度取决于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意向和决策决定着市场风险的保留程度, 是全部抵消风险还是保留一定的风险头寸。管理信息系统也很重要, 它显示着本企业经营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头寸的情况。如果金融市场足够发达, 市场上存在足够用于冲抵的金融工具, 从理论上说, 金融机构可以将所有的市场风险进行冲抵。利率上升时升值的合同可以用利率下降时升值的合同或证券进行套保或匹配。拥有大规模销售网络和熟悉市场供求状况的大交易商通常可以签订互相抵消头寸的金融衍生合同, 交易商还可以用表内交易, 如用政府债券来进行套保。但是, 现实中头寸的抵消并不完全, 或者存在时滞。通常存在基差风险或期限的不匹配, 这样在某些市场条件下两种工具不会出现方向相反金额相同的变化。未完全套保的头寸潜在风险很大, 而且市场风险外部人很难衡量。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以及衡量市场风险模型的复杂性, 对市场风险的公开信息披露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喜的是, 国外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商一般遵循谨慎的经营原则, 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 很少有明显的投机行为。
三、加强内控建设, 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在金融衍生产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问题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产生于日常的操作和工作流程。传统的证券和信贷业务中也存在操作风险。但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操作风险格外重视。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很多。操作风险可能由于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造成, 如执行出错、簿记错误、结算错误、合同错误等;也可能由于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而造成, 如超过限额交易、不当交易、欺诈、洗钱、关键人员出错等;还可能由于系统出现问题, 如计算机程序错误、模型或方法错误、衡量到市价出错、管理信息有误、I T系统出错、通讯出错等等。一些最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杂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的数学模型。如果这些模型本身的有关说明和建立模型的假设基础不正确或未能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使用这些模型的机构将可能遭受较大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 金融机构对电子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 潜在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大量的交易操作依靠计算机进行, 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 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实践中, 一些操作风险就是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人员越权操作或错误判断市场行情而引起的。如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就是因为交易员利森越权违规交易日经2 2 5股指期货造成巨额亏损;2001年英国联合爱尔兰银行在美国的巨额损失也是因为其交易员违规操作造成的。
由于操作风险范围很广, 其风险具有发生频率低、损失额大的特点, 所以对操作风险的衡量比较困难。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尚未成熟。一些机构往往使用一些替代方法, 如现金流的规模、固定成本等。由于衡量操作风险很困难, 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就突显重要。操作风险主要依靠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来防范。内部控制的类型因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建立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对交易员的交易活动和头寸进行严格的人员和系统控制;对参与交易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2) 制定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政策, 对信用控制和管理报告进行详细的规定; (3) 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的独立性; (4)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 (5) 建立良好的后台支持系统, 包括对交易的确认、支付和会计处理等。
四、完善制度建设, 防范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法规或合同等方面原因而导致合同无效或不能履行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尽管金融机构在传统的贷款和其他金融交易中也存在类似的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风险更为突出。这与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快、交易过程较复杂有关。
造成合同无效或不能履行的原因很多, 如合同条款不适、交易对手法律行为能力不够、法规模糊等。OTC市场交易双方签订的主协议或补充主协议的抵押协议可能由于交易对手或签约人无权或未经授权签订, 即越权签订而造成协议无效;合同格式、条款不符合当地法律标准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OTC交易可能违背有些行政区的相关法律或按照有关法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必须在交易所进行而造成合同无效。即使双方签订的合同构成了对双方有效、合法、有约束力的要件, 但合同的一些内容仍可能无效。如主合同下的冲抵协议可能由于交易对手破产, 而破产方的代理方可能被允许“拣樱桃” (c h e r r ypick) 而遭受损失;抵押协议的抵押物接受方可能因为拿不到抵押物而遭受损失, 或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不能立即清算抵押物而遭受损失。在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初期, 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金融衍生产品合同与既定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不相适应。场外市场使用抵押品带来的法律风险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
防范法律风险, 要求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人员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衍生产品和相关业务, 使用标准化的合同和条款 (如I S D A的标准合同)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衍生产品。此外应该强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外部监管。立法者、监管者应该在如下方面努力: (1) 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和法规, 消除立法和管理方面的不确定性。 (2) 和金融衍生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交易商和最终用户充分合作和沟通, 确立有效的的合同格式;明确参与者, 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基金公司和其他机构签订合同的能力;明晰双边抵消安排和抵押安排在破产时的有效性和多边抵消安排在破产时的有效性;明确金融衍生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行性等。 (3) 统一和规范税收和会计标准, 制定详细的会计和报表原则, 并力求和国际惯例接轨。 (4) 加强国际合作。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还具有流动性风险, 它是指由于到期的资金或抵押物需求 (按照抵押协议可能要求进一步提供抵押物) 太大而无法满足时导致的损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果存在托管方 (如按照抵押协议, 抵押物由第三方托管) , 则还存在托管风险, 它是指由于托管人破产、疏忽或欺骗行为而造成托管物损失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风险, 交易双方也应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管理。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4
中国工商银行于近日依托其自主研发的金融市场交易管理平台, 率先实现了对金融市场交易业务的事前风险硬控制, 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事前系统硬控制防范金融市场交易业务“黑天鹅”事件的风险防控创新之路。据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工行依托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 在国内首创了金融市场交易管理平台, 并提出事前系统硬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 通过科技创新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达到了在基本不影响金融市场交易效率的前提下, 事前进行风险管控的效果。具体而言, 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构建模型, 在交易前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合规检查和系统硬控制, 在内部金融市场交易管理平台与外部系统之间构筑起一条风险防控的“护城河”, 将“黑天鹅”关在“笼子”里。业内人士表示, 工行是目前国际上首家广泛应用事前风险控制理念并全面研发、实施事前风险控制技术的金融机构, 这标志着工行在金融市场交易事前风险控制技术方面已领先国际同业。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5
一、我国银行业柜面交易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从风险控制组织体系看, 监控力量的整合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银行业在交易业务后续监管中, 存在事后稽核、会计检查和审计监督三大体系的多重把关, 起到了积极的风险防范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各体系间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 造成不应有的检查重叠和监督空白, 既带来监督人力、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 加大了被检查机构负担, 也容易造成风险监督检查的重大遗漏;二是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不科学, 难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在传统的监督检查模式下, 除现场的实物检查外, 对交易业务检查通常是以历史业务交易为重点, 以审查凭证资料等为主要手段。由于是依据同样的规章制度、同样的信息、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凭据资料对同笔业务的审查, 即使经过多次反复, 通常只能发现凭证用错、书写不规范、记账串户等操作差错问题, 很难发现欺诈、盗窃、贪污等深层问题, 监控的效果尚不理想。
(二) 从风险控制的对象看, 缺乏对客户风险的必要关注和有效防范。
客户风险不仅是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 也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重要根源。但在实际工作中, 我国银行业仅对贷款户、重大存款户进行了专门管理, 确定了客户经理, 建立了客户调查和信息沟通制度, 数量庞大的“非贷户”和一般性存款户并未纳入上述管理体系。对此类客户没有事前的实地调查和事后的定期访问制度, 对客户的了解基本限于开户资料, 客户信息的确认也主要是开户过程中由柜员对客户提交的纸质材料进行的审查, 企业地址、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生产规模、财务状况、存续期间等重要信息, 银行并未调查核实, 对其真实性无法判断。
(三) 从风险控制流程看, 事前事后控制不足, 过度依赖事中控制。
在银行交易操作风险控制流程中, 客户调查了解、柜员分工组织、业务系统设计属事前控制, 业务办理中的复核、授权、审批等属事中控制, 业务监测、风险分析、检查监督等属事后控制, 三者前后衔接、各司其职, 共同构成业务调查、控制、监测、评价的完整风险控制链。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践中, 业务调查、监测、评价等事前事后控制较为薄弱, 风险控制过度依赖于业务办理的过程控制, 从而造成柜面处理流程多、环节多、手续多、授权复核多等现象。由于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要求常依靠“事中控制”的调节实现, 经常在柜员授权大小、业务复核量的增减、审批层次收放上做文章, 因此难以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管理困局。
(四) 从风险控制依据看, 对规章制度缺陷和影响认识不足。
业务规章和管理制度是防范交易操作风险的重要保障, 也是交易操作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案件事故的发生, 常伴随着违规操作和有章不循, 在分析有章不循的原因时, 通常归结为基层管理人员和柜员思想和业务素质、上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方面, 较少关注规章制度本身的合理性上。纵观我国银行业有关交易业务的规章制度, 确有相当程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出多门, 规章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 造成基层执行混乱;二是统一性和灵活性处理不当, 制度规定过于笼统空洞和部分条款过于僵化, 不能很好指导业务实践;三是制度与实际操作脱节, 也不尽符合业务办理的客观规律, 甚至部分规定基层根本不具备实施条件;四是规章制度过于庞杂, 修改频繁, 缺乏稳定性, 造成基层理解和掌握困难。
(五) 从风险控制主体看, 柜员控制
风险的动力、能力、精力、条件等未被充分关注, 柜员“知”与“行”的矛盾没有很好解决。银行交易业务主体是银行柜员, 交易操作风险控制的首要责任也无疑落在柜员身上。因此, 柜员对控制操作风险的态度、能力、经验、手段和条件对最终控制效果的影响至大。但在实际工作中, 上述问题并未得深刻认识, 守法合规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产品规章和管理制度繁多和柜员流动过快导致对内控知识和技能不足, 对员工关心不足、奖少罚多或只罚不奖等导致内控动力不足, 业务繁重、身心疲劳、工作超时、负荷超量等因素构成基层“操作疲劳”、“管理疲劳”的土壤环境, 也是柜员做出“违规操作”等逆向选择的深层原因。如果上述问题不真正解决, 银行风险内控制度就难以切实执行, 风险控制的效果也不可能长期稳定有效。
(六) 从风险控制的手段看, 风险控制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例如, 在银行的开户资料审核、客户身份识别、印鉴审核、账户核对乃至业务监测、监督检查等还较多依赖手工, 相关业务系统尚不完备, 现代管理工具和先进技术没有充分运用, 严重制约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和风险控制效果的提高。
二、我国银行业加强柜面交易操作风险控制的基本途径
(一)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将风险控制防线前移, 重建业务处理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当前既要抓好业务处理流程疏通提效工作, 更应建立和完善事前事后监测体制。在建立事前监控防范方面, 要从增进客户调查、优化客户结构、规范岗位设置、优化业务系统着手全面改进, 作到事前“眼明”;在建立事后检测监督方面, 要切实改进账户核对、业务检查和审计监控效果, 尤其要建立完备的业务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 使交易渠道的所有交易、客户、柜员受到严密监测和风险评估, 做到业务事后的“眼明”。只有变单段重点控制为全程均衡管理, 才能既全面增进防控效果, 又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率。
(二) 健全柜面客户管理体制, 建立银企沟通机制, 努力化解信息不对称。
首先, 应消除客户管理“真空”, 将“非贷户”和“存款柜面自动增长户”纳入银行客户管理体系, 确立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责, 明确客户经理。其次, 建立存款客户开户调查、跟踪分析、定期回访、产品营销、关系维护等客户管理制度, 有效沟通银企双方信息, 切实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 真正建立银企风险联防机制。最后, 要加强客户规划和有效监控, 制定存款客户规划, 建立“瑕疵客户”和“问题客户”管理制度, 努力改善客户结构, 实现客户风险的主动管理。
(三) 完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 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流程制度是规范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活动的具体指南, 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来源于业务实践, 又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因此, 流程制度不仅要关注理论先进性, 还与执行的客观环境相适应, 与基层的风险控制实践相吻合。从规章制度的制定看, 不仅要强调对基层员工意见的听取和采纳, 对部分操作性强的规章应探索“自下而上”的制定过程, 体现员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规章制度要“精”, 要“管用”。要对现有规章制度大幅清理整合, 使之更为科学合理, 并保持必要稳定。
(四) 彻底转变监控方式, 整合增强事后监控体系功能。
从监控体系规划上, 进一步明确事后监督、业务检查和审计监督的职责分工, 避免职能重合和管理真空。事后监督应重点负责交易业务的全业务持续性监测, 旨在监测动态、发现疑点和提供线索。业务检查重点在调查核实和现场检查, 旨在摸清情况、评价风险和排除风险。审计监督重点在履行再监督职责, 旨在进行制度有效性和遵循性评估监督。从监控方式上, 事后监控体系应摒弃“交易审查和凭证审核”为中心的方法, 以数据分析、模型监测、风险定位、风险评估、调查询证、监控录像等现代监控工具为手段, 以核实交易“真实性”为主要目的, 建立“交易、账户、客户、柜员”全方位监测体系, 全面提高风险的防控能力。
(五) 强化“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发
挥银行员工风险控制的主体作用。柜员和柜员主管是交易操作风险认识和控制主体, 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主力军。因此, 要从“责任主体”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柜员履行风险控制的目标、责任、环境、能力和条件, 切实解决存在的“四无”问题。要关心尊重员工, 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要平衡激励与约束, 加大对违规处罚的同时, 建立柜员风险补偿制度, 加大对合规操作和优秀管理的奖励;要通过发展自动化处理平台, 加大交易业务分流, 分解柜面业务压力;要加快柜面业务流程改造, 促进前台处理的标准化;要积极推进前后台分离改革, 降低柜面处理复杂度。
(六) 引进先进技术工具, 改造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企业的管理进步越来越依赖科技进步, 交易操作风险控制也是如此。如指纹认证技术能大力提高身份识别的可靠性、唯一性, 能从根本解决当前柜员卡使用保管的普遍问题, 以短信通知加综合对账系统能大幅提高银企对账效果, 彻底改善银企信息沟通, 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全面增强数据分析和业务监测能力, 改进监控质量。此外, 电脑验印技术、电子密码系统等先进技术工具的推出, 为银行改善交易操作风险控制现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方法, 应大力研究应用, 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交易业务技术防范水平。
(七) 建立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内部风险控制长效机制的威慑力, 责任追究是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要想合规经营, 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惩戒机制和问责制, 并且推行起来要坚定不移, 才能产生威慑效果, 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6
一、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石油开采业除了具备一般行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外, 还受到一些石油开采业自己的独特因素的影响。
1、财务风险管理面临“内部人控制问题”
石油开采企业是典型的国有企业, 其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代理, 由于“所有者缺位”, 国有股权形同虚设, 经营者实际上支配了企业的财产, 出现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投资决策、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存在不确定因素。比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 陈久霖投资决策严重失误而失去监管, 最终亏损达到5.5亿美元。这种失去监督权和制约权的现状, 必然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管理受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影响
尽管政府对石油开采业的管制逐步市场化, 但政府仍对中国境内石油开采业实施某些监管, 其中包括:颁发原油开采许可证、确定成品油销售的指导价格、确定税项和收费等, 这些监管可能会对石油开采业的采购交易带来影响。比如, 国家从2006年4月1日起对石脑油、燃料油等工业原料开征消费税, 由于下游的产品并不能做到相应顺价, 势必将会增加石油开采业的生产成本。
3、财务风险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已经如约开放了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 目前全国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总数已经达到了2512家, 受到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竞争将更趋激烈。石油开采业所需的大宗设备以及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购, 最近几年来, 国际局势混乱, 石油生产国利比亚、伊拉克以及伊朗等国连续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冲击, 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攀升, 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对石油开采业影响较大。
4、财务风险管理的创新要求高
石油开采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节点, 是现代企业改造的模范, 因而国家把它们作为财税制度、会计制度等改革的试点, 同时在法律上对石油公司的要求更严格、更高。与此同时, 石油开采企业作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大型企业, 其经营的好坏直接涉及到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和增值的问题。这些都要求石油开采企业必须针对新的环境、新的事物的风险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防范方案, 并予以实施。
二、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财务风险分析
石油开采业的采购交易都是大宗商品, 由于大宗商品金额巨大, 有着区别于其他产成品的一些特点, 在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时必须非常键慎地把握时机, 我们只有及早的发现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财务风险, 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国际原油价格难以预测的财务风险
原油价格确切的前景难以定论, 因受欧美“双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放缓以及伊朗核问题引发国际局势紧张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交叉影响, 其价格走势或将在频繁震荡的中高价位上波动运行。美国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2011年11月30预测:2012年上半年, 国际原油行情或将不太乐观, 其价格将有下跌至90美元的可能性。我们认为, “摩根士丹利”的预见只是一家之观点。比如, 伊朗石油部2012年2月19日宣布, 伊朗已经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公司出售石油。受此影响, 国际油价在2月20日亚洲时段早盘电子交易系统强劲上涨。
2、经营费用攀升加大了财务风险
我国石油开采业的采购交易成本费用有不断上扬的趋势, 这对于财务控制是极为不利。我们以中石化经营费用来开展分析;2010年, 中石化营业收入人民币19131亿元, 同比增长42.2%;而包括采购原油、产品及经营供应品及费用在内的经营费用为人民币18082亿元, 同比增长44.2%。虽然是以中石化为分析样本, 但也可以折射出整体石油开采业的一般状况, 中石油经营成本的增幅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幅, 说明采购交易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大。
3、大宗石油开采设备采购面临的财务风险
石油开采业的开采设备具有采购量大、采购周期长、采购面广的特点, 采购资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预付货款在采购交易失败后在约定的时期内不能全额收回;等质等量的采购行为出现采购资金的非客观因素增溢。主要表现为合同价格与实际交易的价格差异;索赔条款在产生索赔时不能全部实现。
因此, 在大宗石油开采设备采购的操作过程中, 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开采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我们不仅需要在具体的采购交易中注重各个细节, 比如考查交易对方的资信情况, 分析其履约能力;仔细审定采购交易合同的各项条款, 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付款条件以及索赔仲裁等, 更需要下功夫的还是对开采设备市场的分析研究, 这种分析不是短期的, 而是需要收集各方面历史信息资料而形成的综合性的判断和分析。
4、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的外汇风险
对石化行业来说,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原料、原材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又给出口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在40%以上, 对那些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 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石化产品的增加从而对国内石化行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假设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定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 , 人民币升值2%,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原油价格降幅为2%, 由其海外上市公司成本上升造成盈利将减少4%。以价格波动剧烈为特征的石油开采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预期, 如何降低冲击, 就不可避免的摆在我们面前。
三、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合理选择海外采购交易的国家和地点, 控制风险
要在资源国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提高海外并购的可行性抱着“互惠互利, 合作开发, 利益分享”的原则, 利用资源国的本土公司的优势资源。一般来讲, 这种石油公司多是技术落后, 经验不足, 但具有信息优势, 且熟悉操作环境, 我们可利用技术和施工优势与其合作, 借力打力, 缩短收购周期, 减低交易成本, 提高收购价值。尤其是有些资源国家为了控制资源, 要求国外公司必须和资源国的公司进行合作。例如:中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就是很好的见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就会提高收购效率, 减少交易成本。
2、抓好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关, 增加盈利能力
为了降低由于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石油开采业在采购交易中, 要重点对采购原材料价格以及产成品的价格变动做好风险防范。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抓好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关, 以增加盈利能力。在产品销售方面, 做好信用政策的制订实施和产品推价工作, 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同时要降低货款回笼风险。
3、从企业自身合理并购上下游的资源, 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当今的竞争是价值链的竞争, 我国石油开采业的海外发展重点在上游业务。比如, 中石油的上游、下游、销售的比例是1:1:0.8。而国际石油公司的上游与下游比例是1:1.8到1:2之间, 有些公司的比重达到1:2.4, 销售部分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石油开采业必须增加下游炼油业务的比重, 合理配置上下游的资源。
好的上下游资源配置可以使石油开采企业形成一种内部石油资本转移的利益链条, 即普遍实行勘探、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当原油价格较高时投资向勘探、生产集中, 当油价下跌时投资向加工、销售环节集中, 通过这种内部链条转移的方式, 保证各个环节之间利润的此消彼长, 既适应了国际石油开采业的发展规律, 又增长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4、建设石油采购交易资源多元供应体系
石油采购多元化虽然是一种比较好的规避价格风险的方法, 但它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想要石油采购取得预期的效果, 必须与现在的格局相一致、与石油需求企业进行有效的结合, 与石油勘探、开采企业进行有效的衔接, 要有效的规避风险。政府要对采购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 建立国家级的风险监督机构, 授权其按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要求, 对采购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组合监控。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进行多元化采购, 大幅度降低石油价格波动对采购交易的财务风险, 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摘要:由于石油日益白热化的国际竞争, 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多。因此, 应采取合理选择海外采购交易的国家和地点, 从企业自身合理并购上下游的资源, 建设石油采购交易资源多元供应体系, 抓好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关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增强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关键词:石油开采业,采购交易,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晓彬.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石油开采企业的风险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1]张晓彬.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石油开采企业的风险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2]银通投资咨询公司.石油开采业:业绩稳步前进[J].中国城市金融, 2006, (11) [2]银通投资咨询公司.石油开采业:业绩稳步前进[J].中国城市金融, 2006, (11)
[3]董尚斌.石油操作成本预测实证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4) [3]董尚斌.石油操作成本预测实证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4)
[4]吕银付.油田企业财务风险和营运资金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2) [4]吕银付.油田企业财务风险和营运资金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2)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 篇7
从定义上来看,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审计风险, 是指在审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事项时, 审计人员没能发现对财务报告具有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及其交易披露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 导致注册会计师最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1]。审计风险分为两类, 分别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从数量关系上看, 审计风险等于这二者的乘积。下面将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这两个方面, 分别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
(一) 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指的是在审计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可具体分为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两个。在常见的关联交易中, 关联双方一般是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特定目的, 而进行一系列非公允的关联交易, 这时的交易双方并不是处于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这就必然会加大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而交易双方之间通常是处于重大影响、控制、共同控制的关系, 双方之间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不公允的, 这也就变相地加大了关联交易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然而, 审计师是无法改变重大错报风险的, 只能通过审计前后所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评估。
(二) 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 指的是当上市公司在披露关联方交易相关信息时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的情况下, 审计师没有发现这些错报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以控制的风险。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的检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识别, 即审计师能否准确识别关联交易是否公正公允的检查风险。其次是披露, 即审计师要判断被审的上市公司是否严格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对所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披露, 在这个判断过程中的风险就是检查风险。目前, 我国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形式多样, 比如发放现金股利、控制交易价格等形式。多种多样的关联交易形式让注册会计师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存在很多困难, 这些有可能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的检查风险。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 重大错报风险方面的成因分析
1. 关联交易形式多样
上市公司的规模一般会较大, 所经营的业务也经常是多元化的, 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宽泛, 这些都给关联交易创造了可供隐藏的环境。为了保障大股东的权益, 在广泛经营业务中利用隐蔽的手段进行关联交易, 然而这些关联交易却会侵害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关联交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有些关联交易与新旧经济业务混杂在一起, 给审计工作带来了难度, 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 关联交易定价不规范
上市公司和非关联方在交易中通常是按照公允价进行交易, 但是上市公司和其关联方进行交易时定价就会比较灵活, 经常采用协议价, 然而协议价往往会比公允价高或者是比公允价低。在交易过程中, 交易价格往往是交易的重点内容, 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直接决定了交易是否公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早已把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同时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下称“36号准则”) 中也规定了企业应该对外界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方法, 但是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定价方法和标准, 也未明确法律禁止的定价方法。不完善的规定不仅不能监督制约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还有可能给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提供方便, 也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风险[2]。
3. 关联交易双方地位不平等
在关联交易事项中, 交易的双方通常都是独立法人, 彼此间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交易双方, 也就是关联方之间存在影响、被影响以及控制、被控制关系, 这种关系使双方地位不再平等。有时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 比如操纵盈余、改善报表所显示的经营状况, 上市公司会运用它所掌握的影响力或者控制权来操纵交易, 使交易不再公平。
4. 公司治理和内审监督机制不健全
公司治理的好坏对于上市公司十分重要, 如果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很完善, 就可以带动企业形成一种正向的的激励约束机制, 就会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在有效开展工作的同时能够彼此制衡。但是, 事实上,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不尽如人意, 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另外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也不够健全, 比如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差、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从而导致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经常发生。公司治理不健全和内审监督不完善都会引起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增大。
(二) 检查风险方面的成因分析
1.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足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本应该客观、公正、独立,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往往很难做到。首先, 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被审计单位聘用的, 如果被审计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不满意, 下一年有可能就不会让该会计师事务所继续审计。这就是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这种雇佣关系往往会对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独立产生影响。其次, 有些会计师事务所有帮助企业处理账务的业务, 如果事务所过多地干预被审企业的日常业务, 就会使事务所和企业的利益关系更紧密, 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就不再具有独立性, 也更不再客观、公正。当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时, 会计师事务所里的审计师会倾向于忽视这些错报和漏报, 就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检查风险。
2.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难以准确认定
要想准确认定关联交易, 就要先准确认定关联方, 因为只有明确了哪些公司是关联方, 才能准确界定关联方交易[3]。“36号准则”中指出:“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以及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构成关联方”[4]。究竟怎样判断一方可以控制另一方、一方对另一方有重大影响呢?除了要按照相关规定外, 还需要注册会计师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做出判断, 这样不仅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而且增加了审计风险。关联方关系存在争议的情况下, 相应的关联交易也很难把握, 有时使用一般的审计程序不太容易识别, 这也就变相提高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的检查风险。
3. 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不充分
通常情况下, 上市公司披露关联交易时仅披露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的关系、经营性质、法人代表、主营业务等, 对具体交易的情况, 比如交易的价格、交易金额等信息却不披露。即使披露出来, 也不会披露得十分详细。另外, 上市公司通常不会主动全面披露隐秘的关联交易, 这些都使注册会计师很难全面了解交易相关情况。因此, 公司披露中片面、模糊的关联交易传达的信息对于审计师来说不够充分, 这也就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检查风险。
三、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一) 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对策
1. 健全关联方交易披露的法律法规
针对企业关联方交易中法律法规、制度准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关联方交易相关的会计、审计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36号准则”对于关联方具体分类和关联方交易具体规定方面还有些不足。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7号》将关联方定义为:“某一企业所涉及的各方, 其中一方有能力对其他各方实施重大影响, 或者控制其他各方的管理和经营决策, 从而达到防止交易中的一方或多方完全追求自身单独利益的程度”[5]。我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选择的参考美国的定义方式来完善“36号准则”, 规范对关联方的认定。
2. 准确判断关联方交易价格
关联方交易审计中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之一就是交易的定价问题, 这也是隐含风险最大的问题。审计人员觉察企业交易的价格不公允时, 应该把交易价格和市场上的公允价格或者企业对外销售时的价格对比, 如果价格差比较大就应该重点关注。相关法律部门应制定具体准则明确要求企业披露关联交易中的定价政策、非关联交易定价和市场价格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判断关联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进而判断关联交易是否公平。
3.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仍存在很多问题, 然而公司治理又会影响其他问题, 经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 其中一条就是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 比如完善股权结构、完善投票表决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等, 通过这些完善来减少关联交易的发生。同时, 会计师事务所控制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 因为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肯定会存在某些缺陷, 而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信赖度把握不准就会产生审计风险。
4. 加大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相关的监管部门要研究并制定合适的惩罚措施和惩罚力度, 比如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赋予监管部门相应的权力, 对于关联交易披露不规范的行为, 就要对该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及企业进行处罚, 这样就可以督促上市公司严格披露关联交易的相关信息。曾经有学者研究在关联交易中, 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博弈, 研究结果是监管部门的监管频率越高、惩罚力度越大, 上市公司违规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小[6]。
(二) 检查风险的控制对策
1. 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要改变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雇佣关系的弊端, 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可以用公开招标的方法选择审计的事务所。也可以事务所行业内相互监督互查, 行业内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进行相互监督检查, 以形成行业自制的机制。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 由该机构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以提高其独立性。
2. 辨析关联方交易, 谨慎选择客户
会计师事务所要在承接审计业务之前, 就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明确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 谨慎选择客户, 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保持谨慎的态度, 评估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可信赖度, 并且进行风险评价, 当出现风险过高的情况, 应当谨慎判断是接受该项业务还是拒绝该项业务。同时, 不管是在审计的计划阶段, 还是审计的实施、报告阶段, 注册会计师应该和管理部门维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关联方交易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阐述和申辩, 对有争议的问题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判断, 这样既能找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所在, 也能控制审计风险。
3. 正确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
目前, 很多会计师事务所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对于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选择正确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首先, 关联交易的形式越来越复杂, 在实际工作中, 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专门的审计程序来识别交易是否是关联交易。其次, 没有一种审计方法能够保证审计信息绝对准确, 所以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应该交叉使用各种审计方法, 从而获得更加充分, 更加可靠的审计证据, 更能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宋慧捷.国内外关联方交易准则比较与审计风险[J].经营管理者.2009, (06) :80
[2]白玉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策略方法的探讨[J].经济信息, 2011, (4) :172~173.
[3]何珍.基于关联方交易的舞弊导向审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推荐阅读:
现金交易风险控制论文05-19
控制融资性票据交易风险12-24
技术交易10-17
技术交易平台05-21
技术交易市场06-04
技术产权交易11-17
技术交易的三个新趋势10-06
煤矿技术交易合同书05-29
外汇交易中的技术分析08-25
交易风险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