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易

2024-10-17

技术交易(共12篇)

技术交易 篇1

在我国境内市场技术交易中,技术保密民事法律关系常以合同或者合同条款的形式构成,其参与者来源广泛,技术秘密传递接受者合格性,其行为的合法性显得很重要。在市场技术交易中,履行技术秘密保护措施的技术保密合约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统一体。其有特殊的内在规定性,这种特殊的内在规定性构成了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设立的要素,并且作为合约的技术秘密内容传递规则,形成了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特征。其主体和内容即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此民事法律关系要素。技术保密合约主体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

1 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若干分析

在我国境内市场技术交易中,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其中包括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和内容即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另外还有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1)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识别。

在我国境内市场技术交易中,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合格。观察其合格性,这其中包括对主体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识别。

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主体在市场技术交易的有关技术保密合约的民事活动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对参与者来说必须具有传递接受某特定技术秘密的资格。以技术成果转让权持有者为例来说,这种资格体现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可以有资格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市场技术交易,并且有权要求技术交易各方(包括自身)在约定期限内对有关技术内容承担保密义务。违者应负有赔偿有关因此而受损失的其他交易各方的经济损失的责任,并且承担由此引起的其他规定的责任。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体现了技术成果转让权持有者在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作为由市场技术交易形成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是指技术保密合约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的民事活动来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在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在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之后,即在具备了传递、接受、保守技术秘密的资格后,并非都具备了传递接受和保守技术秘密的行为能力,即并非都能在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秘密传递、接受、保密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进行相关民事活动而取得民事权利及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举例说,公民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之分,后两者的相关活动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在合法的条件下,持有技术成果转让权的让与人可以允许具有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让人就在被允许且合法的范围内对技术秘密进行再转让,以形成新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代理人接受委托,传递或者接受技术秘密,形成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除了委托者必须具有形成此关系的权利能力外,代理人自身也必须有参与此关系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其中包括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之内。这里受让再转让者和代理人既是技术秘密的接受者,又是技术秘密的输出者。在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他参与者都应具有与保密责任相对应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技术秘密流转关系的输出和接受存在于整个流转过程中,输出者和接受者是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有技术保密合约的技术合约主体是技术保密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也就是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然而对于涉及技术秘密的参与者,既使不是技术合约的订立者,也应包括在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之内,履行其义务。权利和义务所包括的内容据有关主体所涉及的技术秘密内容的量及重要性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必须是合格的,符合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特殊规定,否则不能成为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2)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及其相对独立性。

在我国境内市场技术交易中,技术保密民事法律关系常以合同或者合同条款的形式构成技术保密关系。以合同方式约定合同签订的各方权利和义务关系,对技术秘密有权要求和承担在法律意义上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是有关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和义务的构成方式。在以合同形式确立这种关系时,技术秘密输出方有权要求接受方承诺履行对技术秘密遵守在法律意义上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接受方在做出履行承诺的同时也应有权在法律、输出和接受双方同意等条件的许可下要求输出方就同一技术秘密内容、同一保密形式或者其他保密形式做出相应的承诺。接受方与输出方的这些承诺以合同的形式订立。保密关系经过以合同方式合法约定后,合同就有了法律效力。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及其法律关系主体都必须守法,其合约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技术合约的签订者,也包括技术秘密的参与者,其中包括在技术交易的技术成果的介绍和技术合约的制订、实施过程中涉及技术秘密的有关各方的参与者。

市场技术交易形成境内技术合约民事法律关系和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技术保密合约方式,可以在技术合约中约定或者独立订立技术保密合约,也可以根据主要技术保密合约所规定的保密原则和范围再演绎出其他附属的技术保密合约。技术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与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具有相当的关联性,又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就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举例讲,技术保密合约的订立是以承认技术秘密根据合约约定来传递接受为条件的,不论技术合约是否成立,订立了技术保密合约,就形成了合约约定的保密权利和义务,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也因此成立。技术保密合约独立有效,甚至是在所订立的技术合约失效后于保密合约约定期内继续有效。在此,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相对独立于技术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 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主体民事行为的合法性若干分析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在我国境内市场技术交易中,为进行技术保密而实施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是技术保密合约主体对技术秘密所实施的合法行为。技术保密合约主体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行为人合格;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人的外部表示与其内心意思一致,当意思表示是自愿、真心实意的法律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的行为,这其中也包括了行为的形式是合法的,其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

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的行为。此意思表示就是把预期的技术保密民事法律后果的意志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的订立是以各个主体对技术秘密进行保护的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达成真正共识为构成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任何缺少对此意思表示的各方其行为就不是此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市场技术交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是取得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是包括技术秘密保护行为的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目的合法的合法行为,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技术保密合约主体的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总之,加强在我国境内市场技术交易中对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主体民事法律行为的研究,以及对此在实际技术保密合约操作过程中的关注,对于在市场技术交易中进一步推行技术保密制度,逐渐完善技术保密机制有着深刻的意义。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市场技术交易的参与者和涉及者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明确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及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一步加快其相关的法制建设步伐,以有利于技术交易市场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使市场技术交易的各方合法利益得到保护,有利于技术交流的顺利和兴旺,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民法教程》编写组﹒民法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技术交易 篇2

第一条 为了保障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交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技术交易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涉外以及涉港澳台技术交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技术交易是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交易活动。

第四条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加强服务,鼓励、支持开展有益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技术交易。

技术交易活动不受地区、行业、隶属关系、经济性质和专业范围的限制。

第五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技术交易活动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的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技术交易活动的管理工作。

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与技术交易相关的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技术交易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技术交易

第七条 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技术交易当事人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技术交易。

第八条 技术交易活动可以采取举办技术交易会、洽谈会、信息发布会、科技集市、常设技术市场以及技术中介服务等多种渠道,以技术招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拍卖以及组织科研生产联合等方式进行。

第九条 政府鼓励以招标、投标方式进行技术交易。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均可进入技术市场公开招标。

第十条 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和保护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方式完成技术交易。经认定以技术入股方式完成的交易,属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部分,可以享受本条例规定的有关优惠待遇。

第十一条 以承包方式订立的合同,根据其实质内容认定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的部分,可以享受本条例规定的有关优惠待遇。

第十二条 为技术交易提供技术商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该技术的合法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其在技术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他人允许,不得以他人的技术成果进行交易。当事人一方明知或者应知另一方非法占有他人技术成果与之进行技术交易,视为侵害他人技术权益。

第十三条 技术交易项目的价款、使用费用或者报酬,由当事人商定;也可以经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由当事人议定。

第十四条 技术商品的广告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广告管理的规定,技术项目的拥有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必须与有关技术文件、技术鉴定证书等证明材料一致。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不得设计、制作、代理和发布内容不实、证明文件不全的技术商品广告。

第十五条 在技术交易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权益;

(二)窃取他人技术秘密;

(三)假冒专利技术;

(四)做虚假广告、宣传;

(五)串通招标、投标;

(六)以欺骗、胁迫等手段签订技术合同;

(七)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六条 从事技术交易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订立技术合同。

第十七条 技术合同签订后,当事人可以向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申请认定登记。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技术合同登记管理办法》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确定是否予以登记。

第十八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具体负责办理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

第十九条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行按地域一次登记制度。技术合同成立后需要进行认定登记的,技术开发合同的研究开发人、技术转让合同的让与人、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人应当向所在地的技术合同登记机关提出认定登记申请。

第二十条 当事人申请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应当提交真实、完整的书面合同文件和相关附件。

当事人应当将认定后的技术合同及有关证明材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查。

第二十一条 技术合同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认定登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情况复杂的最迟不超过三十日内完成认定登记事项,对经认定符合登记条件的,发给技术合同登记证明,并载明经核定的技术性收入额。对认定为非技术合同或者不符合《技术合同登记管理办法》和本条例规定登记条件的合同,应当不予登记,并在合同文本上注明“未予登记”字样,退还当事人。

第二十二条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除收取经物价部门核定的合同登记工本费外,不得收取管理费和其他额外费用。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技术合同登记机关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章 技术交易服务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技术交易服务是指提供技术交易场所服务、技术交易经纪服务、技术交易咨询服务、技术交易法律服务、技术评估服务、技术信息服务等活动。

第二十五条 从事技术交易服务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和客观、真实、科学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设立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章程和服务规范;

(二)有与服务范围、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有固定的场所和必需的资金、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必须具备的条件。

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从事中介服务的,其从业人员应当依据有关规定接受培训,取得资格证书。

第二十七条 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应当以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为目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范围内,从事技术交易服务活动。

第二十八条 政府鼓励技术经纪人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并依法保护技术经纪人的合法权益。技术经纪人应当依法取得资格和执业证书。

第四章 技术交易鼓励措施

第二十九条 企业单位支付的技术价款、报酬或者使用费,可以一次或者分期摊入成本。

事业单位支付技术价款、报酬或者使用费,可以在事业费包干结余或者预算外收入中列支;没有事业费包干结余和预算外收入的,可以在事业费中列支。

第三十条 从事技术交易的技术供方凭技术合同的登记证明,可以从技术性纯收入中提取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金额,用于奖励有关人员。

购入新技术的企业,可以从采用新技术而增加利润之日起一年内,从新增利润中一次性提取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金额,用于奖励有关人员。

第三十一条 从事技术交易活动的当事人,签订的技术合同经认定登记证明后,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在技术交易活动中提供虚假技术或者侵占他人技术成果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设计、制作、代理和发布内容不实、证明材料不全的技术商品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伪造、骗取技术合同登记证明的,由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撤销登记,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涉及税务违法的,由税务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订立技术培训合同、技术中介合同的,可以参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认定登记,并享受有关优惠待遇。

北京市技术交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篇3

技术交易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从表1可以看到,2000~2005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由3161.00亿元增长到6814.5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16.61%;技术合同成交额由140.29亿元增长到489.59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8.40%,高于经济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

从图1也可以看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由此看出,技术交易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这种作用应该如何测度和计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衡量技术交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技术交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实现技术交易后将技术性收入通过技术出让方的增加值在当年直接计入GDP;第二,技术应用后会增加技术受让方的经济效益,随技术受让方的增加值逐年计入GDP。

从总体上看,技术受让方所得的经济效益要大于技术出让方,这是人们普遍的看法。据此,测度的重点似乎应当放在技术受让方。但是,测度技术交易给受让方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测度方法和缺乏相应的原始数据。

从方法论看,测度每个技术项目应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似乎没有多大困难。例如:新材料应用可以用每公斤新材料的经济效益计算,新工艺应用可以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等指标计算,新产品投产则可以新旧产品的替代效应计算,如此等等。但是还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各个技术项目在技术受让方的应用情况需要进行大量的跟踪调研后才能掌握,二是反映每个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各异,它们是不可通约的,仅有各个项目以不同的经济指标表达的数据资料目前还无法估算每年交易技术项目的总体效益及其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们也曾设想用经济数学方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来评估技术受让方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经过反复推敲后,觉得用索洛余值函数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对于我们的问题并不适用。因为,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要收集反映资金和劳动力的许多指标,计算方法繁琐,计算结果亦颇有争议。更重要的是,计算出来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综合反映了所有科技进步的因素(即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了由于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数量因素以后的部分即为科技进步的因素,也包含科技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是技术市场的作用,还有其他反映科技进步的因素的作用;因此它无法准确反映技术交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为此,下面主要从技术出让方的角度测度技术交易对GDP的贡献。

从技术出让方角度测度技术交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首先我们看一下GDP,这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北京地区GDP核算的是全市各个机构增加值的总和。测度技术交易对GDP的贡献必须在技术市场数据库中找到能够对应技术出让方“增加值”的相应数据。

接下来介绍一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流程和几个相关指标的关系。技术出让方和技术受让方签订的技术合同要进行登记,可以一次或分次实现。经过审核给予登记的技术合同的标的额即为合同成交额,合同成交额并不代表技术出让方出让该项成果的增加值;要计算增加值,首先必须从合同成交额中扣除由技术出让方提供的硬件设备费用,这部分费用在性质上属非技术性费用,扣除硬件部分后得到的是技术交易额,技术交易额也不是技术出让方出让该项成果的增加值;一项合同可分若干次取得经济收入,技术合同登记处对此进行分次核定,每次核定实现的合同成交额扣除非技术性费用后累计计入实现技术交易额,实现技术交易额仍然不是技术出让方出让该项成果的增加值;实现技术交易额扣除劳务费、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专用业务费和一、二级管理费六项成本后得到技术性收入,那么技术性收入是不是技术出让方出让该项成果的增加值呢?

几个指标都是技术市场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和统计的,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相对其他指标而言,技术性收入与技术出让方出让该项成果的增加值相对比较接近。下面我们以收入法为例(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驻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看一下北京技术市场的合同成交额等相关数据与GDP的关系。

对照技术性收入和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可以形成一个基本概念:技术出让方增加值=技术性收入+劳动者报酬(劳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设备购置及使用费)。因为GDP本身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核算的是全市各个机构增加值的总和,对于单个机构来说,技术性收入、劳务费、设备购置及使用费已经计入增加值,所以在全市范围内总的技术性收入、劳务费、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也已包含在GDP中。但是因为劳务费和设备购置费及使用费无法从技术市场数据库中单独剥离出来,所以用技术性收入近似地代表增加值。可见,技术性收入在数额上低于技术出让方的增加值,所以用“技术性收入占GDP的比重”计量技术交易对GDP的贡献是一种保守的估计。计算结果如表2和图3。

技术交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从表2和图3可以看出,北京地区技术交易中技术性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从总体看呈上升趋势。2000~2004年间,技术性收入已由32.24亿元增长到191.10亿元,增长近5倍;技术性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31%增长到3.15%,增长近两个百分点。2005年技术性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4.20亿元、2.41%比上年有所下降。从这些数字和指标看,技术交易在北京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伴随着技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正在逐渐增强。由此可见,在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技术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技术交易发展态势浅析 篇4

技术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是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是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2]。技术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对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交易合同登记是客观反映技术交易规模、水平、状况的主要途径[3], 是技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本文主要以2014年四川省技术交易合同登记为例, 根据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的统计数据, 对全省技术交易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 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活跃全省技术交易的对策建议。

1 全省总体情况

2014年, 四川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紧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机遇, 着力创新技术转移模式, 逐步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实现了全省技术交易的快速发展。全省登记技术合同金额首次突破200亿元, 达到221.32亿元, 居全国第10位, 西部前列。带动全省实现技术交易总量451.92亿元, 创历史新高;其中:输出技术额199.29亿元, 吸纳技术额252.63亿元 (含吸纳国 (境) 外额22.11亿元) 。吸纳技术合同额是输出技术合同额的1.27倍。

2 发展态势分析

2.1 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金额获得持续大幅提升

从技术交易合同额看, 全年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1 991项、成交金额221.32亿元, 合同金额增长28.93%;平均每项合同184.57万元, 同比增长37.54%,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登记技术合同中技术交易额达179.63亿元, 占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81.1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4个百分点, 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11.85%。

2.2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合同为技术交易的主要形式

从构成类型看, 技术交易“四技”合同中, 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同增长显著, 增幅均达到150%以上;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技术开发合同, 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达180.06亿元, 占到总合同额的81.36%,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技术转让合同与上年基本保持持平。

2.3 企业在技术合同交易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从交易主体看, 企业作为在输出技术主体和吸纳技术主体均保持了双向快速增长, 企业法人类型的技术交易量已远超过事业法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以及社团法人、机关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的总和, 企业法人作为技术交易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从卖方来看, 企业法人作为技术输出方的技术合同成交量达6 524项、成交额184.31亿元, 占交易总额的83.28%, 成交额同比增长31.80%;从吸纳方看, 企业法人作为购买技术方的技术交易合同数达7 704项、成交额153.63亿元, 占交易总额的69.41%, 成交额同比增长20.14%。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交易集聚快速增长

从产业领域看, 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技术交易的活跃热点, 共完成技术交易合同11 135项、成交额205.31亿元, 占全省技术交易合同额的92.76%。新材料和核应用领域技术交易实现超大幅度快速增长,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技术交易增幅达20%以上, 电子信息、环境保护领域技术交易保持小幅增长。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制造领域技术交易占据前3位, 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总金额的30.84%、16.08%、11.35%。

2.5 技术交易区域集聚示范带动效应越发明显

从区域分布看, 21个市 (州) 技术交易市场均获得较大提升, 重点区域技术交易的集聚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越发明显。技术合同登记额15个市 (州) 增幅达15%以上, 8个市 (州) 增幅达50%以上, 7个市 (州) 增幅达100%以上;成都、攀枝花、绵阳、德阳、泸州、自贡6个市 (州)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超亿元, 成—德—绵经济带实现技术交易合同额194.24亿元, 占全省技术交易总额的87.76%。成都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3.06亿元, 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82.71%, 技术交易的活跃开展为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表3 2014年四川省技术合同登记千万元以上市 (州) 分布表

2.6 技术输出向西部发展中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拓展

从技术流向地区看, 我省输出技术主要流向国内各省市、港澳台地区和美欧非等国外地区。流向国内各省市的技术交易量占到总量的92.98%, 流向四川区域内的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93亿元, 占到交易总量的52.38%, 同比2013年增长2.75个百分点, 表明四川产业对技术的吸纳和转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技术流向前10位的省 (市) 与2013年大致一致, 主要包含了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浙江等东北经济发达地区和四川、云南等西部地区。流向美欧非等国外地区的技术交易量22.13亿元, 同比上年略有下降, 技术流向以北美洲和欧洲为主。

2.7 技术交易逐步呈现高端高效优质化发展趋势

技术交易中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和规模不断提升, 带动了技术交易数量、机构、内涵和质量的变化, 使技术交易逐步呈现出向高端化发展趋势。交易合同技术含量高, 技术交易额占技术合同总额的比重居西南各省 (市) 首位,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4个百分点。重大技术合同占比增加, 亿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3.12亿元, 占总合同额的33.04%;千万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53.45亿元, 占总合同额的69.33%, 平均单项合同金额达5 600.25万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及生物医药新品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95亿元, 同比上年增长65.02%;其中: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11.62亿元, 占总合同金额的5.25%, 同比上年增长1.47个百分点。专业化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能力服务增强,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登记技术合同额超过10亿元的8个、超过5亿元的11个、超过1亿元的19个、超过1 000万元的34个, 40个登记机构较上年均实现了新突破。

2014年四川省重大技术交易合同构成分布图 (饼状图) , 如图4。

3 结论及建议

四川省技术合同登记数据分析显示, 全省技术市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 企业作为技术输出和吸纳的主体地位越发牢固, 技术的有效供给与产业的发展需求更加趋向一致, 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功能愈加凸显, 全省技术创新的活跃度不断提高, 技术转移转化的集聚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全省企业技术吸纳和转化应用成果能力逐步增强, 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4], 尤其是支撑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 数据分析也显示我省技术市场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全省技术市场发展潜力挖掘不够, 技术交易额远低于陕西省, 单项技术合同平均成交额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全省技术市场发展不平衡, 技术交易量的绝大部分集聚在成都经济区, 川南、川东北、攀西及川西北经济区交易量偏少, 不利于支撑全省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实施;三是技术交易来源渠道有待扩宽, 目前全省技术市场中交易技术的82.35%来源于计划外, 而接受政府各级财政支持科研成果进入技术市场交易数量明显偏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技术市场, 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技术市场已成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抓手和突破口。为繁荣我省技术市场, 活跃技术交易, 建议要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技术交易合同的“量”“质”双提升, 全面执行扶持技术交易优惠政策[5], 拓展技术交易来源, 注重技术合同的科技含量, 推动技术交易合同数量和质量同步快速提高。二是注重培育区域优势特色技术市场, 也要充分利用高新产业园区等载体,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区域性技术转移示范区, 推动技术市场的跨区域协同发展, 形成功能互补、协调统一、多点多极支撑的全省技术市场发展格局。三是深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易主体地位, 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 鼓励企业购买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应用,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的主体。四是完善配套政策, 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中介机构, 培育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培训, 健全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才伐.市场经济体制与技术市场建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1997 (1) .

[2]占家权.我国的技术市场与技术成果转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 (5) .

[3]刘学.技术交易的特征与技术市场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0 (3) .

[4]安玉琢.国外技术市场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3) .

技术交易 篇5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务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说明

一、“合同登记编号”的填写方式:好范文版权所有

合同登记编号为十四位,左起第一、二位为公历年代号,第三、四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码,第五、六位为地、市编码,第七、八位为合同登记点编号,第九至十四位为合同登记序号,以上编号不足位的补零。各地区编码按gb2260?4规定填写。

二、技术服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中包括技术培训合同和技术中介合同。

技术培训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对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项目的技术指导和专业训练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中介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为另一方与第三方订立技术合同进行联系、介绍、组织工业化开发并对履行合同提供服务所订立的合同。

三、计划内项目应填写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县)级计划。不属于上述计划的项目此栏划(/)表示。

四、服务内容、方式和要求:

包括技术服务的特征、标的范围及效益情况;特定技术问题的难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具体的做法、手段、程序以及交付成果的形式。

属技术培训合同的此条款填写培训内容和要求,以及培训计划、进度。

属技术中介合同此条款填写中介内容和要求。

五、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包括甲方为乙方提供的资料、文件及其他条件,双方协作的具体事项。

属技术培训合同此条款填写培训所需必要场地、设施和试验条件,以及当事人各方应当约定的提供和管理有关场地、设施和试验条件的责任。

六、其他:

合同如果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签订的,应将中介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定金、财产抵押担保的,应将给付定金、财产抵押及担保手续的复印件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七、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时,应出具委托证书。

八、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认为无需填写的条款,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技术服务(该项目属____计划),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服务内容、方式和要求:

应当填写培训内容和要求、培训计划、进度;属技术中介合同当应填写中介内容和要求。

二、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三、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四、验收标准和方式:

技术服务或者技术培训按____标准,采用____方式验收,由____方出具服务或者培训项目验收证明。

本合同服务项目的保证期为____.在保证期内发现服务质量缺陷的,服务方应当负责返工或者采取补救措施。但因委托方使用、保管不当引起的问题除外。

五、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一)本项目报酬(服务费或培训费):____________元。

服务方完成专业技术工作,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的经费,由________方负担。

(二)本项目中介方活动经费为:________元,由____________方负担。

中介方的报酬为:____________元,由____方支付。

(三)支付方式(按以下第种方式):

①一次总付: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___好范文版权所有

②分期支付: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___

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___

③其他方式:

六、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技术服务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技术培训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技术中介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违反本合同第条约定,____方应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技术交易 篇6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作为北京地区技术市场的监管部门,为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对技术市场的关注需求,针对技术交易对经济贡献进行了长期的数据跟踪和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完善信息资源和分析手段,并联合专业研究机构依据统计学理论对技术交易对经济发展贡献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测算,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技术卖方与技术买方两个角度认识技术交易活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技术卖方出让研发技术构成直接贡献,技术买方吸纳应用技术构成间接贡献。技术卖方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研发新技术,除部分自用技术外,通过技术市场出让技术获得技术性收入,并产生相应的增加值计入到地区生产总值中,将这部分贡献称为技术交易的直接贡献,本文仅对直接贡献进行研究。

数据质量评价

与数据整理

(一)技术市场数据背景

北京地区的技术交易合同以自愿原则在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登记合同信息和执行信息,依据所核定的执行情况享受相关国家政策优惠。这些在技术合同登记系统登记的相关信息构成了北京技术市场的数据信息资源。

北京技术市场数据采集的流程:技术买卖双方签订技术交易合同后,先由技术卖方向所在地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进行网上信息提交,登记机构对网上填报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核;技术卖方持合同文本赴相应登记机构,由登记机构核实网上填报的合同信息,登记信息属实,符合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条件的,给予认定登记,由此构成合同登记信息数据库(简称合同库)。随着合同的执行,技术卖方应该及时到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核定合同执行情况,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会依据技术卖方执行信息核定合同执行情况,计算相应的技术性收入,技术卖方以核定信息享受国家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上述合同核定执行信息就构成了合同执行信息数据库(简称执行库),合同执行信息数据库与合同登记信息数据库就构成了技术市场的数据。

(二)技术市场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对于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并没有世界性或是跨领域性的标准。传统的数据质量评价仅针对数据值的质量,随着对数据质量认识的提高,数据质量评价向多维度、全方面发展,同时包含对数据系统设计、数据质量控制过程、数据采集和发布过程的评价。北京技术市场的数据,采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采集和整理数据,具有新的数据特点,结合对数据质量评价的认识,尝试从技术市场数据系统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整理维护方面建立数据质量评价的框架。

1.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价的前提条件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价的前提条件包括:法律、体制和机构环境基础;人力、设备、财力等所需要的资源;工作过程中高度的质量意识和数据体系外的质量管理体系。

2.数据系统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数据系统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正确制定统计数据标准;科学设计数据指标体系;科学安全地应用数据库与网络信息技术。

3.数据采集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采集阶段,主要是信息的登记填报、审核和入库等方面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数据质量:数据源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诚信及审核操作规则;保证数据采集的覆盖面。

4.数据后期处理维护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在这一阶段,质量控制分为以下几个要素:对数据库中非网上提交信息补充时采用分类的标准;数据库管理与定期维护的制度和技术保障;数据的定期公布机制;对数据质量的定期评估检查。

(三)数据整合、查错和处理

1.数据整合

技术市场的原始数据,由合同登记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合同库”)和执行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执行库”)构成。为了便于分析底层数据,将合同库与执行库以合同编号为关键词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同执行联合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每一行对应一个合同号,这一行内不仅包含该合同号对应的合同登记信息,也包含该合同2001-2010年每年的执行信息,建立了以合同为单位的数据库,即合理的数据结构基础。

2.数据查错

依据技术市场合同登记的规则和指标含义,确立了数据逻辑清单,对数据库仔细查错,并且返回出错的合同号。然后针对出错的合同记录,在技术市场网上登记系统中查询正确信息予以更正。

3.数据处理

数据查错后,据查出问题合同的合同号,在实时更新的网上数据库中查询错误的原因。发现有些问题是由于原始数据导致的。在解决了数据没有更新导致的问题后,把数据作为正式数据进行处理、查错和分析。

(一)分析思路和估计方法

直接经济贡献估计的目标是估计历(往)年登记的合同在当年实现的技术交易额的相应增加值。一般方法是获得当年实现的技术交易额,进而核算相应增加值。但所有登记合同中有部分没有核定执行信息,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合同实际已经执行过但没有核定执行信息,称为未核定执行合同;另一部分是合同实际没有执行过,称为无贡献合同(或无效合同)。基本思路是根据核定执行合同的技术交易额填补未核定执行合同实现的技术交易额,以核定执行合同、未核定执行合同这两部分合同的技术交易实现额扣减相应成本得到的增加值,作为直接经济贡献。

技术市场的数据有几个重要的特征影响直接经济贡献的估计,这些特征引出了直接贡献估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直接贡献估计的过程。

1.合同是否执行过的问题

由于登记与核定执行是自愿的,存在部分企业在登记合同后并没有后续核定执行的情况。这其中包括未核定执行合同和无贡献合同。数据库中有一半左右的已登记合同没有核定执行情况。估计直接贡献的重点也在如何估计这部分未核定执行合同的真实执行情况,这主要涉及缺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同时应找出在没有核定执行的合同中无贡献合同的比例。

2.技术交易实现额的估计

本文主要目的是估计2001-2010年各年度登记的技术交易合同在2010年实现的技术交易额。这涉及合同在某一年是否执行的问题和合同在某一年执行多少的问题。在数据中合同的执行并不是按年份逐年执行,而是离散跳跃执行的,但合同在某年是否执行并不是确定的,需要估计合同在某年执行的概率和额度。

3.需要形成一套估计方法

本文利用的是2001-2010年的数据,可以得到2010年实现技术交易额的增加值的估计值,最好能建立一套可以同样估计其他年份增加值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是:首先,调查得出所有合同中没有执行过的合同的比例。由于合同数量巨大,无法通过调查分辨具体哪一份合同是否执行过,因此估计一个执行概率作为一个修正系数用来最后修正实现的总技术额的估计值。其次,是构建在时间上灵活的估计模型,利用统计学中缺失值填补方法,估计没有核定执行的合同在当年的技术交易实现额。最后,基于当年实现额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法原理,计算技术交易实现额对应的增加值。

(二)无贡献合同的比例估计

对合同是否实际执行过的问题,通过电话配额抽样调查来实现。配额由3个变量控制:合同类别、支付方式和技术领域。最终抽取总共11883份合同记录,其中,访问成功1275份,除11个配额类别没有访问到成功样本外,其余115个配额类别都访问到了成功样本。根据1275份有效成功样本,发现大约95.1%的合同是执行过的,其中非提成支付合同为95.8%,提成支付合同为89.1%。

(三)实现技术交易额的估计

本文依据2001-2010年的技术合同交易数据估计2010年实现技术交易额。估计2010年实现技术交易额具体是估计2001-2010年各年登记的技术交易合同在2010年实现的技术交易额。要解决3个问题:时间上的灵活性问题、合同在某一年是否执行的问题、合同在某一年执行多少的问题。

1.建立相对时间的数据结构

在已经执行的合同中,合同一般情况下执行3年以下,少数合同执行3年以上。而且大部分合同执行3年就可以执行完全,3年后合同执行数量锐减。同时大部分合同在登记的当年执行,而且在当年执行率达到100%的合同占当年执行的合同数量的70%以上。

因此,某年登记的合同在其后某年实现的情况,与这两年的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通过设置一个计算公式,就可计算任意一年的实现技术交易额。

2.合同在某年是否执行(执行概率)

大部分合同在登记当年会执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的可能性会逐年减小,因此是否执行的可能性也与登记年份与执行年份的间隔相关。仍采用上一部分的方法解决时间的问题,就可以根据执行过的在某年的合同是否执行情况,估计合同在某年是否执行的概率。

3.对合同执行额(执行率)的估计

在获得如何估计合同是否执行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先假设合同可能会执行,估计出合同执行额,然后使用执行概率校正实际执行额。缺失的合同执行额需要通过统计填补获得。

(1)填补方法的选择

在有核定执行信息的合同中,采用提成支付和分期支付的合同的核定执行是离散跳跃执行的,而其中没有核定执行的那一年的执行额是0,这种情况不认定为缺失。而对于从未核定执行的合同,2001-2010年所有年份都没有核定执行信息,认定为缺失,但其中也会有跳跃执行的情况。

本文目标是估计2010年的执行情况,有两种填补选择,一是填补各年在2010年的实现额,二是执行率,即实现额占合同技术交易额的比例。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简便快捷地计算实现额,进而计算增加值,对于非提成支付方式的合同填补核定执行率。而对于提成支付的合同,有很多成交金额与技术交易额为0或较小的数,同时实现的技术交易额反而很大,而且签订技术交易额为0的合同无法计算执行率,因此采用填补实现额的方法。在具体的填补方法上,主要的填补方法有均值填补、回归填补、热卡填补、冷卡填补及多重填补。通过比较,采用回归填补方法。

(2)分层及层的划分

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根据变量合同类别、支付方式、技术领域、卖方类别和技术交易额层次将数据分层若干小层,每层内合同的统计性质(如均值)更加接近,在各小层内计算执行率、执行概率和中间投入比例,可以提高计算的精度。但是一些小层内样本数过少,例如合同类别属于技术转让、技术领域为核应用技术、采用提成支付方式、卖方类别为事业单位法人的合同样本仅有2个。为了获得更高的计算精度,需要在尽量细分同质层和避免层内样本数过少从而保证稳健性这两个方面寻找平衡,最终将所有合同分为1200多层。

(3)非提成支付与提成支付方式的区别

非提成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支付和分期支付2种支付方式。非提成支付方式的合同执行率不会高于100%,因此可以通过执行率反映合同执行情况。但提成支付意味着合同执行额与合同成交额不存在确定的关系,尤其是有些技术合同成交额为0或是象征性的极小的数额。因此这里以各层内核定执行过的合同的平均实现技术交易额替代执行率,估计合同执行情况。

(四)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的计算

技术市场的技术交易活动几乎涉及所有国民经济行业的买卖方,不能将技术交易行为和技术市场简单地归为某一个国民经济行业来进行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计算实质是从技术交易额反推科技研发生产过程的增加值形成,其中技术交易额就是科技研发生产的总产出,以此为基础计算其增加值,理论方法原则是利用生产法和要素收入法确定计算原则和口径范围。按照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应该等于技术交易额扣除对应产生这部分技术交易额的中间投入后的那部分价值。在技术交易市场的统计数据中,包括核定技术合同执行信息中有6项成本的数据:劳务费、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专用业务费、一二级管理费。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国家统计核算标准要求,原材料费和燃料及动力费,均属于技术合同内容科技研发生产的中间投入;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也包含中间投入,同时包含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根据一般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比例, 按5%作为固定资产折旧直接计算到增加值之中;专业业务费和一二级管理费大部分应该属于中间投入;劳务费不属于中间投入,是增加值的劳动报酬部分。

因此,基于北京技术市场统计体系的指标口径范围,设计了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核算方法,建立了测算模型,经测算,2010年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1239.5亿元,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9.0%。

技术交易 篇7

1 合同类别构成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技术合同中,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金额分别排一、二位, 为65.94亿元和56.25亿元, 比上年增长23.14%和0.01%, 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分别为51.82%和44.20%。技术转让合同比上年有所减少, 成交额4.10亿元, 减少62.66%, 占全省3.22%;技术咨询合同与上年相比增长比率较大, 成交额0.97亿元, 增长125.58%, 占全省0.76%。从总体上看, 四类技术合同中,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增长幅度较大, 技术服务基本持平, 技术转让合同减少幅度很大 (见表1) 。

1.1 技术开发合同

2015年共签订技术开发合同813项, 成交额65.94亿元, 比上年增长23.14%, 占全省成交额的比重为51.82%。在技术开发合同中, 委托开发合同800项, 成交额62.09亿元, 占技术开发合同94.16%;合作开发合同成交17项, 成效额4.04亿元, 占技术开发合同6.13%。

1.2 技术转让合同

技术转让合同成效额比2014年减少很大。2015年技术转让合同成交101项, 成交额4.10亿元, 下降了62.66%, 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的3.22%。

在技术转让合同中,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数量最多, 其次是专利权转让和专利实施许可转让, 但2015年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度则以专利实施许可转让为最多。2015年共成交专利实施许可转让合同成交23项, 成交额1.77亿元, 占技术转让合同43.17%;技术秘密转让合同39项, 成交金额1.17亿元, 占技术转让合同28.54%;专利权转让合同成交24项, 成交额0.59亿元, 占技术转让合同14.39%;植物新品种转让合同成交10项, 成交额0.30亿元, 占技术转让合同7.3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成交1项, 成交额0.24亿元, 占技术转让合同5.85%。生物、医药新品种权转让合同成交4项, 成交额0.04亿元, 占技术转让合同0.8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利所有、设计著作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2015年都没有成交记录。

1.3 技术咨询合同

技术咨询合同与去年相比, 成交额增长幅度较大, 2015年共成交技术咨询合同241项, 成交额0.97亿元, 增长125.58%, 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0.76%。

1.4 技术服务合同

与2014年相比, 201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持平, 共成交699项, 成交额56.25亿元, 增长0.01%。各类技术服务合同中, 一般性技术服务占第一位, 共签订663项, 成交额55.91亿元, 占全省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的99.40%。技术培训合同成交34项, 占第二位, 成交额3190.95万元;技术中介合同成交2项, 位居第三, 成交额为214.74万元。

2 技术交易情况分析

2.1 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金额增长迅猛

技术服务已成为我省技术交易的主要形式。2015年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为56.25亿元, 基本与上年持平。数据表明, 尽管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 但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开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 使个性化、多元化科技服务需求的增加成为必然, 科技服务在实施我省自主创新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确立。

2.2 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的能力明显提高

企业是技术交易的双向主体的地位稳固确立。随着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 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空前高涨。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 企业既是技术的最大输出方, 也是技术的最大吸纳方。企业吸纳技术交易额超过输出技术交易额。输出技术641项, 成交额79.67亿元, 占全省总成交额62.61%;吸纳技术1086项, 成交额104.57亿元, 占全省总成交额82.17%。

2.3 省内技术合同流向基本与去年持平

2015年全省成交的技术合同中, 流向省内的1451项, 成交金额61.29亿元, 占合同成交总额的48.16%, 同比略有下降;向省外输出技术403项, 成交金额65.97亿元, 占合同成交总额的51.84%, 同比有所增加。

通过技术输出流向分析, 可以看到,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趋势下, 各省都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如科技创新券、后补助资金、合同登记机构的完成目标奖励等, 分割了我省一部分技术转让合同的份额, 致使流向省内的合同比例出现下降趋势。

2.4 先进制造领域技术交易额显著提升

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机械、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居成交额前五位。其中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全年成交额42.47亿元, 占全省成交总额的33.37%, 增长了66.75%。说明该领域经过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为我省成为装备制造基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5 我省公共财政支持的计划项目成果转化率有显著提高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技术转移, 我省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大, 部门计划, 特别是国家计划项目的转化率有所提高。统计数据显示, 2015年计划内项目技术合同成交721项, 成交额47.01亿元, 比2014年增加了167.71%, 占全省总成交额36.94%。

技术交易 篇8

关键词:马尔库塞,技术,合理性

1 对合理化过程的解释

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西方国家逐步进入了发达的工业社会阶段, 面对当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 马尔库塞没有沉醉其中, 而是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并表示出对社会前景的担心。因此马尔库塞提出的下述论点的辩论:“技术的解放力量———物的工具化———转而成了解放的桎梏, 成了人的工具化”。 (1) 马尔库塞关于物的工具化成为了人的工具化的论点的提出, 是与他对韦伯的合理化 (理性化) 过程的解释相关的。韦伯在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合理化这一概念, 用来把握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 因科技进步所引起的制度框架的结构变化。在韦伯看来, 合理化与科技进步相关联, 合理化作为一个过程, 是工具理性不断扩展的过程。马尔库塞不完全同意韦伯对合理化过程的看法。他用技术理性的政治内涵的观点来重新解释合理化, 作为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上的出发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警告人们:“技术的合理性”正在转化为“技术的拜物教”, 并给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技术理性的概念, 也许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不仅技术理性的应用, 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 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统治。统治的既定目的和利益, 不是‘后来追加的’和从技术之外强加上的;它们早就已包含在技术设备的结构中。技术始终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设计;一个社会和这个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兴趣企图借助人和物而要做的事情, 都要用技术来加以设计。统治的这种目的是‘物质的’, 因此它属于技术理性的形式本身。” (2) 总之, 马尔库塞认为, 贯穿和体现在科学和技术活动中的这种技术合理性本身包含着一种支配的合理性, 即统治的合理性。它具有统治和奴役人的社会功能。

2 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正扩大成为生活方式

按韦伯关于合理化 (理性化) 过程的观点, 由于合理化的过程, 就是工具理性的单面发展过程, 因而, 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的自由丧失, 生命的意义不复存在。科技越是进步, 情况就越是严重, 而不存在其他的出路。韦伯的这种观点是技术悲观主义的。而马尔库塞则认为, 在当代社会技术理性不仅控制着物质领域, 也控制着思想与文化领域。文化的对抗性与非理性经过技术理性的浸染、筛选和融合, 变得不再与统治者对立, 相反, 它被统治者当作一种高级工具, 用来缓和阶级矛盾, 技术理性的“这个发展又让科学面临着成为政治的东西这种不愉快的工作上”。 (3) 的确, 技术理性通过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 进一步阻碍了人们更多地染指政治生活, 它通过物质、文化和思想等介质消解了无产阶级的整体意识, 这种技术理性经过文化慢慢侵袭到政治领域的现象, 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使得历史发展的可选择性变得越来越狭隘。不难看出, 技术理性通过控制政治与文化, 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使得人们的批判能力几乎丧失殆尽。

在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中, 他把单向度技术看作是导致人类走向异化的罪恶之源, 这主要体现的是对人的内在异化和外在异化。

在内在方面, 技术理性通过对人的爱欲的压抑, 使人的思想变得异化。马尔库塞认为, 爱欲和死亡冲动是人自身固有的两种基本能力, “所谓爱欲, 指的是一种建立联系和在更高的社会秩序里聚集起来的趋向……所谓死亡冲动, 是生物体为了解除生命的张力, 通过倒退回到更简单状态的内驱力”。 (4) 可见, 对人的爱欲进行压抑, 就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对人群进行有效地控制, 从而推迟乃至避免可能由死亡冲动所引发的毁灭性破坏。所以, 统治者利用技术理性带给人的好处和诱惑, 控制着人的生产消费, 左右着人的思想和欲望, 让人们贪婪地追逐着物质消费, 使人们生活在本不属于自己内在本质需求的虚假幸福之中, 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在外在方面, 技术理性通过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使人的劳动异化程度更加地严重。在以技术为基础的社会, 劳动被马尔库塞看作是爱欲获得解放的手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虽然机器设备的自动化使生产率大大增强, 但劳动者的作用却越来越小, 可是, 若想维持社会的持续生产, 就必须大量消耗劳动力资源, 于是剩余的劳动力被用来生产高档奢侈品。马尔库塞认为, 技术的进步和高档商品的大量出现, 除了异化劳动世界外, 还生产和再生产了一个快乐、满足和舒适的世界图景。因此, 劳动不再是出于满足劳动者爱欲的需要, 劳动也体现不出人的价值取向。所以, 随着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技术理性的控制程度越来越强, 劳动异化的程度也就会越来越严重。

马尔库塞强调, 发达的技术理性和先进的技术理念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统治基础, 他反对西方传统观念中的技术在价值上是中立的说法, 认为技术先进性具有为统治者服务的倾向, 统治者利用先进的技术理念, 钳制了人的思想, 荼毒了人的心灵, 腐化了社会风气, 技术以理性的名义控制着人的一切社会活动, 统治者的方法和手段在技术理性的掩盖下变得合法化, “发达工业社会和发展中工业社会的政府, 只有当它们能够成功地动员、组织和利用现有的技术、科学和机械生产率时, 才能维持并巩固自己”。 (5) 因此, 技术拥有的这种奴役、控制和异化的性质, 淡化了人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妨碍了人的自我解放, 在技术被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的是对人与社会的压抑, 始终维护着的是现存统治的持续进行, 最终形成的是加剧了奴役和异化的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所认为的单向度社会, 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贫穷落后、物质资源稀缺的社会, 而是一个科技相当发达的富裕社会, 然而, 这个社会却是一个“病态社会”。所谓的“病态社会”是指在社会本身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情况下, 却出现了诸多的社会悖论问题, 使人的爱欲受到摧残, 使人性及其本能的需求被扭曲, 使人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的焦虑之中, 从而呈现出一个看似正常却是非人道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 高度发达的科技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财富, 但尽管人们不必再担心物质的匮乏, 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和价值取向性却被无情地剥夺了, 他们成了社会的新型奴隶。从本质上看, 广大劳动者的命运并没有任何改变, 恰恰相反,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却被迫走向了全面异化。

3 技术发展的趋势

面对技术理性带给人的异化问题和由技术统治社会所产生的社会悖论问题, 马尔库塞提出了“新技术理论”, 以期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境, 他所谓的新技术, 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应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的高新技术, 而是一种能够促进人类走向解放和自由的技术。马尔库塞认为, 在当代社会, 技术理性的发展已经濒临绝境, 并将慢慢裂变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 这种使技术爱欲化、和谐化的新技术,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掉物质需求的诱惑与思想异化的束缚, 能够促使人类的精神本质得以逐步复归。但是, 技术本身的进步并不能直接促进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也不能改变人在生产关系中无足轻重的地位和其执行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马尔库塞认为, 必须利用新技术来转变现有的政治统治, 以促进人的自我解放, “技术转变同时就是政治转变, 但政治变化只是到了将改变技术进步方向即发展一种新技术时, 才会转化为社会的质的变化”。 (5) 在技术转变后, 新技术就可以对理性和自由的不成熟状况提供历史的矫正, 就可以超越现实的羁绊, 摈弃技术的功利色彩, 变得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从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人也将会自由地支配他自己的生活, 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必将成为新技术社会的终极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

[3]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技术交易 篇9

高技术产业作为高技术、高创新、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创新是提高该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与发挥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灵魂。198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就实现了“创新”。

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些研究中多得出创新投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企业规模、行业结构、技术引进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朱晓莉(201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创新资源投入(主要为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显著[1]。其余着重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对创新能力影响的作者有池仁勇、唐根年(2004)、屈宁化(2010)、刘玉芬等(2010)、谢谨岚等(2010)、王小慈等(2010)、李晓梅等(2009)等。

Coe、Helpman(1995)、Eaton Kortum(1996)、Keller(2001)的研究中提到技术后进国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自力更生创新与对外界的技术引进、模仿与吸收,其中后者在后进国技术进步中已经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2,3,4]。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不多,冯锋等(2011)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就国内技术购买及国外技术引进等外部技术来源形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进行研究,国内技术购买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的重要外部技术力量,而国外技术引进能显著提高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的创新效率[5]。刘展(2008)辩证地分析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双面性”影响[6]。一方面,技术引进可以为我国企业提供更高的技术创新平台,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另一方面,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势必会抢占自主研发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且使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张杰(2011)对中国医药业的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它们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看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都有促进作用,且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影响比较明显[7]。

魏芳(2010)提出模块化组织,促进产业内的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组织绩效和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产业创造新的成长空间[8]。其余略有考虑到产业集聚的作者还有刘伟(2010)。在各地区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产业集群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度反映该产业在该地的发展情况,是分析该产业创新能力绝对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在一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已经较为成熟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对增强该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西藏除外)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着重研究了该产业的创新投入及技术交易情况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除了上述研究,还有其他许多的相关研究都未考虑到各类影响因素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滞后效应,而无论是创新投入,还是技术市场交易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研发的滞后期应为2年,因此本文在研究创新投入及技术交易对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2年的滞后效应。

1模型构建、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由于本文采用同时考虑时间和空间效应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分析,因此在具体的实证模型设置过程中需要结合面板数据来构建具体的模型形式,根据大多数研究将研发的滞后期定为2年[9],因此本文将各项影响因素对新产品产出影响的滞后效应时间设定为不超过2年,本文为了分析出13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效应,设计出以下面板计量模型:

即期:Yit=aX1it+bX2it+cX3it+dX4it+eX5it+fX6it+gX7it+hX8it+iX9it+jX10it+kX11it+lX12it+mX13it+εXit

滞后一期:Yit=a′X1it+b′X2it+c′X3it+d′X4it+

e′X5it+f′X6it-1+g′X7it-1+h′X8it-1+i′X9it-1+j′X10it-1+k′X11it-1+l′X12it-1+m′X13it-1+ε′Xit

滞后二期:Yit=a″X1it+b″X2it+c″X3it+d″X4it+

e″X5it+f″X6it-1+g″X7it-2+h″X8it-2+i″X9it-2+j″X10it-2+k″X11it-2+l″X12it-2+m″X13it-2+ε″Xit

最优模型:Yit=aX1it+bX2it+cX3it+dX4it+

eX5it+fX6it-1+gX7it-e+hX8it-e+iX9it-e+jX10it-e+kX11it-e+lX12it-e+mX13it-e+εXit

即期代表同期的解释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滞后一、二期分别代表滞后一、二期的解释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将即期、滞后一、二期模型中得到对被解释变量影响最大的解释变量作为最优模型的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不变,进行回归分析。

上述模型中,下标i=1,2,…,30,代表第i个截面观察单位;t=1代表即期,t-1、t-2、t-e分别代表滞后1、2、e期;α为截距项;εit为随机扰动项,代表其他未考虑到的因素变量的影响;各X与Y的含义见表1中的描述。

注:其中固定资产集中度=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年末固定资产/全国该产业年末固定资产总值,企业集中度=各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全国该产业企业数总量,从业人员区位商值=(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数/各地区全部行业就业人员)/(全国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数/全国全部行业就业人员数)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于相关统计年鉴,其中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来自于2002—2010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其中运输里程、居民消费水平、教育经费支出来自于1998—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实证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一般选择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3种形式来研究。首先进行Hausman检验,若检验值显著则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用随机效应模型。当选用前者时,用受约束F值进一步判定,若显著则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为混合模型[10]。

此处进行的Hausman检验与极大似然比检验结果较多,因此只写出最终结果,每一模型的极大似然比检验结果皆不适用混合估计模型,滞后一期的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应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其余均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由于同时存在适用于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的,因此本文首先运用随机效应及固定效应分别对即期及滞后一、二期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表3。

由随机效应分析结果可知,当各变量的滞后效应分析的结果比较得出,X6、X10的即期系数,X8、X9、X10、X11滞后一期系数及X7、X13滞后二期系数最大,除了滞后一期的X8、X12,滞后二期的X13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由固定效应分析结果可知,当各变量的滞后效应分析的结果比较得出,X6、X10、X12的即期系数,X9、X11滞后一期系数,X7、X8、X13滞后二期系数最大,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有即期的X12、滞后二期的X8、X13。

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各期比较其中系数最大且均显著的变量相同,因此综合所有的结果将上述结果中解释变量系数最大的一期作为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不变进行分析,再进行极大似然比检验与Hausman检验得出结果(见表4、表5)。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相伴概率为0,即拒绝了原假设,因此面板数据模型均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混合效应模型。从表5中3个相伴概率为0.0049,即Hausman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即随机效应模型不成立,同样对上述4个面板数据模型均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见表6)。

由表6可知R2为0.9588,调整后的R2为0.95002,D-W值为2.054943,概率为0,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3结论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具体的定量关系是分别增加1个单位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可增加即期7.438396个与4.249133个单位的新产品产出,而分别增加1个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额与技术消化经费则可增加滞后一期的1.101264个与32.169060个单位的新产品产出。增加1个单位新产品经费,可带来滞后二期7.586946个单位新产品产出的增长。

从回归结果还可以看出,影响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出的最显著的正面因素是高技术产业滞后一期的技术消化经费,接下来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滞后二期的新产品经费、即期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即期技术引进经费、滞后一期的技术市场成交额,最后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与新产品产出的负相关,可能是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人员虽然充足,但是创新能力与专业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影响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出的最显著的正面因素是高技术产业滞后一期的技术消化经费,与以往大多文献的结论为R&D投入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这可能是由于以往的文献中对技术消化经费的定量研究较少的缘故,也由于基于各地区产业集群的角度的研究较少,大多文章并未考虑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程度,而单独基于全国或某个地区进行研究,因此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产业集群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将产业集群度作为控制变量,其系数大小并无太大的经济学意义,但可看出产业集群度与新产品产出是正相关的。

4政策建议

一是合理分配利用投入的资金。本文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新产品产出的最显著的正面因素是滞后一年的技术消化经费投入,而新产品经费投入滞后两年的效果更好,虽然当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对新产品产出影响较显著,但是不能只看到短暂的利益,合理的分配各项经费支出对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重视发挥高科技人才的作用。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众多,但是真正高精尖优秀人才不多,且R&D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R&D人数的增加反而减少了新产品的产出。高技术产业要发展,应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并且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专业化素质。

三是活跃技术市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市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纽带,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平台。活跃区域技术市场,是实现当地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渠道。只有活跃技术市场,才能加快科研成果开发和引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创新是高技术产业提高其竞争力及推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关键,而创新投入及技术交易是影响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产业集群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度反映产业在该地的发展情况,是分析该产业创新能力绝对不能忽视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考虑到滞后效应。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运用1997—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及技术交易对创新能力的即期及滞后效应影响。

关键词:创新投入,技术交易,产业集群,滞后

参考文献

[1]朱晓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研究——以苏浙沪皖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1.

[2]Coe D,Helpman E,Hoffmaister.Noth-south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107):134-149.

[3]Eaton J,Kortum S.Trade in ideas:Patenting and productivity inthe OECD[J].Jounr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96(40):251-278.

[4]Keller W.Trad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chnology[J].Journal ofEconomic Growth,2002(7):5-24.

[5]冯锋,马雷,张雷勇.外部技术来源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42-48.

[6]刘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优化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

[7]张杰.中国医药业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191-193.

[8]魏芳,基于产业组织的高技术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9]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53-658.

技术交易 篇10

技术转移和技术转移机构

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 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

技术转移机构, 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上述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 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 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除外。

作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 在全国众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以加速技术转移、促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 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 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 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推动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大背景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技术转移, 是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与巨大的社会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在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存在着较多不适应的问题。

第一,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现状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不适应。我国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技术要素的转移和流动以及转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许多障碍, 我国缺乏明确的技术转移战略等, 技术转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障碍性因素导致科技和经济不能有效结合, 巨大的科技资源不能转化经济竞争能力和国家竞争力, 从而延缓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 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二,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不适应。针对资源紧张、环境恶化、能耗过大, 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除需要采取法律、制度、管理、行为等措施外, 关键在于推动相关的技术成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转移和转化, 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事实说明, 我国现有的技术转移体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 技术市场发展落后。我国技术市场是最重大的创新环境建设内容之一,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市场。二十年来, 已经初步建立技术市场体系, 技术合同交易额不断上涨。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比较滞后, 还不能完全适应自主创新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施技术转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转移环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转移环境”, 是实施技术转移行动的重点。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政策环境, 为此, 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中将“健全技术市场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体系, 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法律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因此, 在实施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进程中研究制定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条例, 研究出台技术及技术服务信息发布标准等规章制度, 在稳定现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新的政策, 推动技术转移机构的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职务技术成果管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将成为重点任务。例如: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了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 对技术转让给与了大幅度的所得税减免政策优惠。同时, 国家科技部还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其他政策, 例如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企业吸纳技术等方面的税收政策, 以使我国技术转移法律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构建与自主创新战略相适应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通过开展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不仅是要加速推进技术转移, 更重要的是把技术转移这一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充实完善起来, 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

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 第一, 必须适应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推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 在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上构建技术转移体系, 促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在创新链中快速、高效地流动起来。第二, 以有利于实现创新目标和提高技术转移效率为宗旨, 确立各技术转移主体的分工、交换和互动关系。一是改变由高校、科研院所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的传统模式, 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以企业的创新需求为导向, 引导和拉动高校与研究院所的研究开发活动, 倡导企业成为技术转移中的中坚力量。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源头作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专门机构, 整合知识创新资源, 并逐步将技术转移成效纳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转让成果, 而应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转移, 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帮助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使企业尽快具有领导技术潮流的竞争力。三是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转移纽带和桥梁作用, 通过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整合多方资源, 为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高端、优质和高效服务, 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能够摆脱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困扰, 以更多的精力从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四是加强技术转移各主体间的多向互动, 促进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 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技术转移联盟,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第三, 新型技术转移体系应该形成政府有力支持和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为了保障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开展, 国家科技部在火炬计划中安排了技术转移专项资金, 同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增设了支持产学研合作和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的专项资金, 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也将加大对技术转移的投入, 使技术转移得到持续开展。

加强引导, 开展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工作。技术转移机构是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整合、服务、承载作用, 是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为了有效引导和推动促进行动的开展, 根据技术转移工作的需要, 建立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同时进行建设中国创新驿站的试点。

技术反被技术误? 篇11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政府借口“9.11”恐怖袭击事件使人们对NMD系统的需要“更为突出”,已告知俄罗斯,美国退出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美国的这个态度早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国纷纷指责美国不守信义。因为该条约明文规定限制双方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只允许各自建立一个反导弹基地,为限制和削弱战略导弹提供基础。而现在美国已经准备在阿富汗和其他一切“需要”的地方建立反导弹基地了。这种做法必将严重打破国际战略的已有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同时,这也破坏了美国自己过去在国际上推行的限制导弹技术扩散制度(MTCR)。美国要联合西欧、以色列、日本等共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就公然违背了MTCR的准则,实际上是在扩散中长程导弹技术。因为反弹道导弹的防热结构和材料完全可以用于制造远程弹道导弹,而制导系统、火箭部件和燃料等技术也都可转用到地-地导弹上。

连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也表示反对建立这种导弹防御系统,认为这将阻碍国际军控努力。参议员韦尔斯通说:“支持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将危害多年来为控制军备竞赛和削减武器库而作的努力”;众议员库契尼奇说,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法案将对削减核武器所取得的进展造成不利影响,“新的军备竞赛将对美国的安全带来更大威胁”;参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达施勒更迅速作出反应:“撕毁该条约将是我国国防与外交的真正失败”,“如同了许多数年来,甚至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军控的人一记耳光”。

那么,为什么美国政府还一意孤行呢?那是因为它正在被一堆梦想麻醉着。

原因

政治上捞分。NMD表面是军事问题,实质是政治问题,一直是美国选举的重要筹码。本来,反导计划是美国共和党热衷的,也是由共和党议员于1997年提出加速实施NMD议案的。在选举的关键阶段,克林顿的民主党也赶紧拣了起来,以拉选票。后来看实验不顺利又急忙宣布:把部署NMD的难题留给下一任总统。而小布什的上台,则与其建立NMD的竞选承诺不无关系。现在,又快到美国的中期选举了,以借阿富汗战争取胜的“东风”,兑现承诺,再打起NMD牌,就不难理解了。

经济上刺激。政治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冷战结束,克林顿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大力削减了军费、军备和军队规模,年度军费从原来的3300亿美元下降到2400亿美无;弹道导弹核潜艇从80年代以前的48艘骤然削减到18艘,使军火行业陷入萧条之中。而同时却投资数千亿美元去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NII)和国防信息高速公路(DII),使微软、英特尔等信息产业大发其财。这当然引起军火商的极大不满,因而在代表军火工业利益的共和党议员坚持下,通过了NMD法案,实质是赢得了财源。

小布什的运气不太好,上台就赶上美国的经济衰退。不言而喻,NMD是一个要花大钱的计划,后面隐藏着的是军火商的巨大利益,对衰退的美国经济来说,将是一针强心剂。原定的NMD计划第一阶段,到2005年,要开支296亿美元;第二阶段,到2010年,要开支61亿美元;第三阶段,到2015年,要开支133亿美元。外加研制其他太空飞行器并将其送入轨道,另需106亿美元。所以,截至2015年,三个阶段共需600亿美元以上。

而且,在过去的15年中,美国研制导弹防御系统的费用已达500亿美元;如果再追溯上去,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在导弹防御上已经花费了1000亿美元以上。

可见,美国纳税人的雪花银,不是都滚到军火商的腰包里了么!

军事上称霸。其实,美国以反导为名,舞剑作秀,由来已久。早在1983年,美国为拦截苏联洲际导弹,提出“战略防御倡议”(SDI),俗称“星球大战”计划。这个万亿美元的计划到1989年苏联解体时,缩小为“智能卵石”计划。1991年冷战结束,“智能卵石”计划也于1993年被克林顿正式撤消,而代之以“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

BMD把拦截导弹的对象从俄罗斯转向掌握弹道导弹技术的第三世界国家,规定射程超过3000千米以上的能打到美国本土的远程洲际导弹,属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对象。所以,NMD又称为“小星球大战计划”。具体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05年,在阿拉斯加中部部署100枚拦截导弹,一个新雷达站,并对现有几个预警雷达站更新;第二阶段:到2010年,向近地轨道发射24颗卫星,用以对导弹发射情况进行昼夜监视;第三阶段:到2015年,在北达科他州部署150枚拦截导弹,同时研制太空飞行器并送入轨道。

最近,NMD又被热炒起来,则是借口“朝鲜导弹”、“无赖国家”以及恐怖主义等的“威胁”和出自军事、政治、经济、……的骨子里的“霸气”,想置世界于新的达摩克利剑下,让美国继续保持战略优势,始终以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为所欲为。

走向

可是,这一堆梦想的基础却是虚弱的,因为它建筑在对技术的祈望上;而拦截导弹的技术又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仍属于并未解决的世界难题。

海湾战争中美军士兵的“第一怕”就是导弹。“飞毛腿”该是最差的导弹了,也没拦住。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伤亡就是在沙特的宰赫兰兵营被“飞毛腿”击中,死28,伤98。

因拦截而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则开始宣称其成功率为100%,后来厂家自认是90%,参院作证又变成44%,而以色列却说它发射的“爱国者”17次,无一命中;而且拦截一“飞毛腿”要两枚“爱国者”,每枚53万美元,“飞毛腿”精度又极差,只相当一个1000千克炸弹,飞行速度也慢,极易被发现,拦截时双方碎片皆落己方,……所以,“拦截纯属得不偿失”;美麻省理工学院的两科学家对33次拦截“飞毛腿”现场录像进行计算机分析后认为:有25次完全偏离目标,另外8次,也因弹片速度只及弹头一半而让“飞毛腿”弹头从火球中逃脱;即使是那著名的拦截电视画面,也有美专家质疑:桔黄色火焰应是燃料先有泄漏所致,即“爱国者”拦截的原是“飞毛腿”(因加长而容易解体)的碎片!

美物理学家赖特说:首次成功拦截实验“并不能证明这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已经成熟”,“在试验时效果良好的系统,很可能在战场上无法发挥作用,‘爱国者’17次试验全部成功,而海湾表现几乎是零分”,“主要是因为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的动向并非像试验导弹一样可以预测,而是在下降时分解为多个旋转而下的目标”;国际观察家也认为:“美国试验结果表明,防御导弹的有效性只有二、三成,且只能迎击短程导弹,对穿过大气层的中长程弹道导弹无法防御;成功拦截80千米高的短程导弹,只相当一个慢垒球,而真正的拦截该是10个国家级曲线球”!

美前参议员、现华盛顿防务信息中心主任戴尔·邦铂斯认为:NMD纯粹是“白糟蹋钱”,因为:拦截导弹“如同浩瀚太空里击中一个子弹”;且洲际导弹是不容易研制的,美国已花掉了数千亿美元,恐怖主义根本没有这个力量,计划属于莫名其妙;而且拦截弹头还有“回信地址”,容易遭到报复;又违反“反弹道导弹条约”。他主张:还不如把钱用于拆毁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以换取更大的安全,才是正路。

更何况,即使试验都成功,也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国家安全教授波斯托尔所说的:“试验表明:拟议中的系统无法把弹头与最简单的假目标区别开来”!换句话说:打中了,却是个假的!

前一阶段,因美国内争论激烈,实验又接连失败,连资深智囊基辛格都把决定部署NMD比喻为“同牙医的可怕约会”,主张推到选举年后再定。看来,小布什现在是真想到牙医那里赴约了!

耐人寻味的是:日前美国又很快宣布停止其技术难度较低的海军反导弹计划。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缓解世界对其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的反对情绪?还是预示其今后的NMD计划将因作战对象的改变而不断降低技术难度?……

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斥资60亿法郎、掀动1200万土方,在其东北边境构筑了庞大的永备筑垒配系,取陆军部长大名,号称“马其诺防线”。随后的作战表明:与预期相反,这条防线并没有阻挡住德国的入侵,到是作为一厢情愿、哗众取宠的笑柄在历史流传。

技术交易 篇12

关键词: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研究

在长时间的研究、探索下, 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当前科技的核心,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今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则是通信技术。

但是, 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变快,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共享彼此的资源, 笼络各国的经济关系, 必须不断的融合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让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然后分析了通信技术, 最后探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技术, 一起促进二者的融合,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引擎。

1 电子计算机技术

1.1 电子计算中的机器件技术

电子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子器材, 其扮演着计算机物质基础的角色。所以, 要想保证计算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必须依托先进的机器件技术。就电子计算机而言, 其由复杂的逻辑组成, 而电子器材承担着计算机中高级线路逻辑的作用, 也就意味着, 电子器材的开发、研究、升级都会促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革新。

1.2 电子计算机中的部件技术

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其内部成分复杂, 不仅仅有电子器材, 很有形式多样的部件, 对计算机而言, 各部件在其有效运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 就计算机部件技术而言, 其要求比较苛刻, 这也是保证计算机安全、平稳运行的内在需求。

1.3 计算机组装技术

在提升电子计算机元器件生产技术的过程中, 社会上对重组计算机技术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产、加工电子元器件技术水平要和组装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今, 微型化是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所以,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计算机的组装技术, 不断的投入资金进行研究, 积极的开发出适应计算机发展趋势的新的组装技术。

2 通信技术

就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深思, 我们会发现其设计到的业务很多, 通信技术以及通信手段在不断完善之中。信息无失真的转移是各个时期变革、改进通信技术的内在需求, 换而言之也就意味着所谓的通信技术指的是以通信网络为渠道, 把种类不同的信息便捷、精确、安全的传递给接受者。

进入新世纪后, 信息技术极度繁荣, 在新信息技术的促进下, 传统的信息技术已经完成了改造、升级。主要有:发展数据传输的渠道、发展数据传输技术、对20 实际八十年代后出现的信息技术进行改进升级。就数据传输渠道而言, 主要拓宽了包括光纤、双绞线在内的多项信息渠道;就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上看, 主要把基带传输等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今个人电报和智能电报是从20 世纪八十年代电报技术发展而来的;电话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 如今出现了自动电话、可视电话、程控电话等多项电话技术。不仅如此, 当前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电视技术等蓬勃发展, 为促进社会的繁荣以及人们便捷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技术

3.1 计算机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被计算机技术快速的发展速度所带动, 也就意味着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体。如今, 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一般情况下, 数据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研究的对象, 电子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现实中以十进制为形式表述的数据有很大的不同, 电子计算机数据的表现形式为二进制。我们所说的计算机通信也叫计算机数据通信。信息的形式有很多种, 如文本、音乐、视频等。当把这些信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现出来时, 就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通信了。就近距离通信而言, 仅仅需要使用电缆把终端的并行口或者串行口有效的连接在一起, 数据的传输通信就可以实现;就距离较远的通信而言, 进行的时候就需要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之中, 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多台计算机和通信设备, 在不同传输介质的引导下保证数据的传输平稳的进行并完成, 如分组交换网、卫星信道等等;建立计算机通信让计算机用户的资源充分的利用, 在共享的过程中发挥了每一台计算机的最大效用, 通信的便捷性由此而提升, 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

3.2 信息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 该工程比较繁琐、复杂, 该产物和社会上的多种高端技术融于一体。如, 电信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获取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号的信息、加工、再处理、编辑、贮存、散播等, 进而让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如今, 我们即将进入信息时代,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信息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现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中被信息技术广泛的渗透并加以改变;信息产业已然成为全球的明星产业并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浪潮在席卷全球, 在它的冲击下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4 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被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网络技术所推动并受到深远的影响。今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对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有机的融合二者, 共享社会的信息资源, 让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稳定更迅速。在本文中笔者在分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技术, 为二者技术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磊, 熊水金.浅谈新时期计算机技术的改革及其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23)

[2]姜健.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J].科技资讯.2008 (04)

[3]袁亨宇.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发源及其应用历程[J].科技成果纵横.2004 (06)

上一篇:倾覆计算下一篇:原因分析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