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设备

2024-09-14

检验设备(共11篇)

检验设备 篇1

1.概述

磁粉检测是指铁磁材料工件被磁化后, 在不连续性处 (缺陷) 或磁路截面变化处, 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 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工件表面而形成的磁场称为漏磁场;利用铁磁性粉末-磁粉, 作为磁场的传感器, 在检测区域内施加磁粉, 即利用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可见的磁痕来显示不连续性 (缺陷) 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 (1) 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 (如长0.1 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 、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 (2) 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但不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感应线方向夹角<20°的缺陷; (3) 适用于检测未加工的原材料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和使用过的工件及特种设备; (4) 适用于检测板材、型材、管材、棒材、焊接件、铸钢件及锻钢件。3种表面无损检测方法比较见表1。

2.检测实例

依据检验规则编制检验方案, 根据检验方案分别对换热器1 (参数:高压蒸汽/工厂风, 16Mn R/20g, 3.35/0.171 MPa, 375/240.8/40/235℃) , 和换热器2 (参数:低压蒸汽/C2烃, 16Mn R/10 g, 0.33/2.313 MPa, 200/146.367/69.1℃) 各抽检10%焊缝进行磁粉检测。

(1) 根据检验方案及磁粉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确定为湿法非荧光磁粉连续喷洒交叉磁轭法, 磁粉设备为CDX-III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

(2) 选取换热器1筒体纵焊缝和环焊缝相交处、换热器2封头环焊缝作为检测部位, 对两处待检部位进行预处理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3) 对待检部位进行灵敏度试片测试, 测试合格后开始检测, 对待检部位喷涂反差增强剂, 使用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对待检部位进行磁化, 同时喷洒磁悬液, 使用交叉磁轭法进行检测。

(4) 经检测发现换热器1筒体纵焊缝熔合区一条8 mm纵向 (沿焊缝走向) 裂纹;换热器2封头环焊缝上一条6 mm环向 (沿焊缝走向) 裂纹。

(5) 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观察和记录后, 根据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对缺陷进行评级和处理。然后对缺陷进行打磨, 至磁粉检测复检无缺陷为止。检测完毕后依据相关标准对待检部位进行后处理。

磁粉检测应重点检查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T形焊接接头、焊接收弧处、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 对焊接裂纹敏感的材料注意检查可能发生的焊接裂纹。现场实施检测前, 应观查容器外表, 发现可疑部位, 捕捉到重点, 对焊缝搭接接头、弧坑、补焊处、焊缝宽度突变处、余高>2 mm处、几何突变处不放过。

3.结语

(1) 磁粉检测的优点。可检测出铁磁材料表面或近表面 (开口和不开口) 的缺陷;能直观显示缺陷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可检测微米级宽度的缺陷;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 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 污染少;采用合适的磁化方法, 几乎可以检测到工件的各个部位, 基本上不受工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缺陷检测重复性好;可检测受腐蚀的表面。

(2) 磁粉检测的局限性。只能适用于检测铁磁性金属材料, 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只适合检测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 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20°, 缺陷就难以发现。受几何形状影响, 易产生相关显示。若工件表面有覆盖层, 将对磁粉检测有不良影响, 在通电法和触头发磁化时, 易产生打火烧伤。部分磁化后具有较大剩磁的工件需进行退磁处理。

经过实践验证, 磁粉检测对于铁磁性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 所检出的磁痕直观的显示了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同时具有良好的复现性。而便携式磁粉探伤机体积小、重量轻, 可随身携带, 特别适用于在用承压设备的现场检测。

摘要:磁粉检测技术在承压设备定期检验中的应用, 指出其应用优点和存在的局限性, 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方法的比较。

关键词: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应用

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初探 篇2

关键词:检验设备岗前培训科室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辽铁路医院不断壮大,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完成不断增加的检验工作量,我院引进了CT、自动生化分析仪、1000mAX光机、心脏除颤器、高压氧舱、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肠镜、麻醉机、肾脏透析机、血磁治疗机、腹腔镜、关节镜、碎石机、超声乳化治疗机等大中型检验设备,并应用于日常检验工作,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检测速度。然而,如何使用管理好这些检验设备、保持正常运行、发挥其效能,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障检验质量和生物安全,我们认为管理工作应从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技能、制度、岗前培训等方面入手。

一、端正工作态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工作态度应该是一个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表现,包括爱岗敬业、强烈的责任心、不怕吃亏、实事求是等等。医疗单位不仅要培养检验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素质,还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临床检验工作是一项特别的技术工作,其服务对象是人,因此不管是在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还是目前的半自动、全自动操作;无论是在检验前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仪器规范操作、检验后结果的分析报告,都要求操作者和管理者严谨求实,严肃认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防疏忽大意可能引起的差错事故。只有认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热爱检验工作,才能认真负责;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减少失误、发现失误并纠正失误;实事求是更是医务人员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具备这些素质要求,端正工作态度,是检验人员从事本专业的首要条件。

二、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检验专业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专业,与临床医学紧密配合,其服务对象是人,标本来源于人体,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临床检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大量先进仪器在检验科使用,这些新的设备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快速、批量的检测和准确、可靠的数据;要使用好这些仪器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报告,要求检验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好英语基础和电脑操作知识和数理化知识。因为目前检验科引进的设备,都是配备有电脑,需要用电脑进行项目申请、清洗保养、结果报告等操作,更有些进口仪器,菜单全是英语,如不具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仪器操作使用起来相当困难。再者检验医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还是一门技术科学,要准确发出检验报告,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检验仪器,还要求熟悉常用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资料加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是检验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检验科技术人员目前面临的任务。

三、重视岗前培训,严格操作规程

目前,大型检验设备在检验科越来越多,要管理好这些先进的检验设备,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性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认为管理这些检验设备主要包括安装、调试、验收、技术资料建档、工作状态标识、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程序。要求对于每一台新购进的检验仪器,除了在选购、安装、调试等方面严格规范操作以外,在仪器验收、管理、岗前培训方面,应与设备维修科工程师进行沟通:①仪器验收,要求由检验科、设备科、厂家共同开箱,清点标准配件,看是否有缺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配置要求。对随机携带的仪器配件、操作手册、电脑驱动盘等要交专人加锁专门保管。同时对仪器进行使用前的评价,内容应至少包括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范围和预期值评价等。如评价结果达到或接近规定技术指标方可签字验收。②设备维修科应对新购仪器设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交由专人保管,检验科复印一份存放于仪器所在科室专人专管。同时由检验科具体操作人员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编写仪器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SOP文件至少应包括开、关机标准操作程序、仪器测定标准操作程序、仪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仪器质控标准操作程序等。检验科同时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更换配件及故障维修等相关记录。③人员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对检验科仪器专管人员、具体操作人员、设备科维修人员进行各自方块的相关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对于检验科专管人员及科室具体使用该仪器的检验人员,要求厂家技术人员针对该仪器的仪器状态、分析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校准定标和结果评估、简单故障判断等方面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培训,以保证实验结果正确可信。然后再由科室统一安排,由熟悉该仪器的专管人员根据实验室个人的专业技能、特点,有针对地进行不同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逐步让相关工作人员均能了解仪器的结构、性能、用途、操作和维护,对非故障原因引起的检测误差能及时判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对该仪器的操作使用。同时还需加强对实习、见习的学生、进修人员、新职工进行制度管理、业务培训,在不熟悉仪器的情况下,不要让他们单独进行操作,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检验技师不但要知晓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更要熟悉检验仪器的性能及操作。对于检验仪器设备,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该规范管理,正确使用,严格按SOP进行操作及记录,保证仪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自动化仪器在医院使用越来越多的当今,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已由技术人员的个人水平转换为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对于保证检验质量,减少医疗纠纷、防范医疗风险的发生,更好地为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工作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四清,李艳,袁江华,等.临床检验设备的使用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3):37-38.

[2]胥慧一.医学检验仪器的维护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8):65-66.

如何加强特种设备检验管理 篇3

1 特种设备检验管理现状

我国特种设备在各个行业使用十分广泛, 然而, 随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大公共基础建设力度, 机电、医药化工、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迅速,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入施工, 特种设备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整体数量增长迅速。至2011 年底, 某市特种设备总量已突破7 万台 (套) , 且正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二是大型特种设备越来越多。近年来由于大型化生产装置数量增多和一批重点项目上马, 特种设备使用要求随之提高, 一批高参数、新结构、大型特种设备相继投入使用, 例如:高铁建设项目中的900t架桥机等起重机械、石化企业2000m3大型丙烯球罐等压力容器。三是特种设备的分布呈区域化特征。因产业的集聚发展和政府的统一规划, 一批具有明显产业特点的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例如:各个工业园区的建设, 特种设备使用密度大, 设备淘汰更新快, 给企业内部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及其检验工作都带来新的问题。

2 特种设备检验管理重心

为保障辖区内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检院不断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同时注重加强检验管理创新, 在认真分析上述新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安全形势, 突出重点, 将可能发生重大恶性事故的以下三类设备归入“检验管理重心”进行重点管理:

一是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此类设备一般运行参数较高或设备处于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二是重点区域的特种设备。三是重点工程的特种设备。重点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 影响力大, 涉及面广, 因而保障重点工程的特种设备正常运行尤为重要。

“检验管理重心”概念的提出强化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意识, 从而更有利于特检机构加强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管理, 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 制定管理措施。

3 加强特种设备检验管理方法

3.1 把好重点监控设备检验关

首先, 正确进行分工, 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各个省市的特检院每年都应该下发相关文件, 以规定需要进行重点检验的特种设备数量。之后再依据设备数量以及相关要求, 将责任首先落实到各个检验小组, 再由检验小组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 保证每个特种设备都能够得到检验。其次, 采取多种方法对策, 以此提高设备检验质量。有些特种设备作用十分突出, 检验人员一定要重点检验, 有关部门则应该给予人员以及时间等最大程度的配合, 此外, 有关人员要抽查质量报告, 以此监督检验人员的行为。最后, 采取动态跟踪方式, 同时进行闭环管理。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应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 构建一个数据信息齐全的数据库, 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对特种设备等各类信息进行监控, 尤其是要与安全监察部门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 以便能够及时有效的整改在事故隐患, 防止特种设备带伤运行。

3.2 把好重点区域特种设备检验关

首先, 重点进行资料审核。特种设备出厂之后, 相关的证件以及资料都需要一一进行审核, 比如技术资料、合格证等, 不能遗漏任何一个证件, 检验全都有效之后, 再采购或者运行使用。一般情况下, 特种设备企业通常是其中在夏季对设备进行大规范的维修以及改造, 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在夏季着重对各个特种设备企业进行审查, 以此查看企业是否具备与改造的资质, 尤其是对一线人员资格审查。

其次, 重点进行现场审核。重点区域中使用最多的特种设备就是承压设备, 不仅需要非常多的介质, 而且还有很多易燃易爆的物质, 有些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无法合理的区分。再加之, 某些企业应用的是二手设备, 做好技术核查尤为重要。检验人员现场核查的重点是特种设备的各项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彼此之间是否匹配, 同时对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分析, 务必要做到心中有数, 能够进行安全合理的判断。在核查过程中, 如果检查出不符合要求的设备, 要责令企业重新进行检查与维修或者是直接更换设备。

最后, 重点对关键设备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可以使用在线监控设备, 对关键特种设备进行监控, 比如生产线上的特种设备, 最需要重点检验的关键性设备就是以前运行期间出现过故障的设备。相同类型的设备检验完成之后, 要分析出设备失效的原因, 总结规律, 以此进行详细有效的预防。这样既能够减少特种设备检验时间, 也能够降低检验风险。

3.3 把好重点工程特种设备检验关

首先, 采用质量帮扶的方法来解决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此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以使应用特种设备的企业, 能够正确的安装、调试特种设备。另外, 检验结构还可以组织各个专业的特种设备专家学者组成一个检验小组, 以便能够随时解决工程项目特种设备使用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 切实做好技术性服务。

其次, 加强与各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强化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安全监察部门和检验机构之间已经建立的联动机制, 做到从报检到监督检验结束整个过程都有规可循。对于关键节点, 特别是材料、焊接、水压试验等环节, 做到人到场, 盯清楚, 要确认。

三是对特别重大工程派驻专家进行了服务。例如:某大桥建设项目, 特检院派出了1 名高工长期驻大桥指挥部对项目涉及的起重机械整个安装使用过程实行动态连续监控, 并组织及时出具检验报告, 避免工程因特种设备安全问题耽误建设进度。2011 年某市重点监控设备定检率达到100%, 重点区域设备管理规范, 重点工程设备运行正常, 质量帮扶机制得到了企业的赞扬, 全年未有特种设备事故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特种设备检验管理十分重要, 其中重点的检验内容包括三方面, 分别为重点监控设备、重点区域内的特种设备、重点工程中的特种设备等。检验人员一定要切实按照检验方法对着三方面进行重点检验。

参考文献

[1]王文明.特种游乐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4) .

[2]林伟明.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如何规避风险[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3 (8) .

[3]冯显富, 郭强.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风险规避制度[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7 (8) .

[4]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成立[J].福建质量信息, 2007 (9) .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知识 篇4

谢龙根

2005年9月23日

一、锅炉

(一)锅炉的基本知识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锅炉主要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锅,指锅炉中盛装液体的密闭受压部分;炉,指燃料燃烧产生热源的部分。

锅炉通常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这么三类。蒸汽锅炉就是用于加热水使之转变为蒸汽的锅炉;热水锅炉就是加热水使之提高温度转变为热水的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就是用于加热有机热载体的锅炉。有机热载体实际上是一种油,因为我们知道油的沸点要比水高,有些油可以达到300℃还不会沸腾产生,而水在常压下100℃就要沸腾了。如果水要达到300℃需要很高的压力,而油在常压下就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温度。这可以说是有机热载体炉的优点之一吧。这些加热过的油和水就可以供生产生活上使用了。

锅炉一般有三大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和水位表。锅炉主要是通过这三大安全附件来保证安全运行的。安全阀的作用非常重要,打个比方,就相当于汽车的刹车。一旦锅炉超过规定压力,安全阀启动泄压。每台锅炉都有一个额定压力,超过这个压力锅炉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所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安全阀每年至少检验一次。我们特种所提供安全阀校验服务。压力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安全附件,因为锅炉是承受压力的密闭设备,一台锅炉在运行的时候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这主要通过压力表反映出来。压力表也要定期校验,压力表由计量所校验,有效期也是由计量所来定。第三大安全附件是水位表了,水位表一般用在蒸汽锅炉上,通过观察水位表的水位,我们就可以知道锅炉的水位在什么地方了。锅炉有一个正常的水位范围,超过这个范围锅炉都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酿成严重事故。确保水位表正常工作主要是通过司炉工每班的水位表冲洗来保证。

锅炉还有三大参数,出力、压力和温度。这好比是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虽然我们没见过这个人,但通过这三个参数的了解,这个人在我们头脑中一定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锅炉也一样。锅炉出力有两个单位,如果是蒸汽锅炉的话,单位是吨/小时,它是表示锅炉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如果不是从事我们这一行的同志这里可能会有一些误解,我们平时经常说这锅炉是多少吨,这里多少吨不是指锅炉有多重,而是指锅炉每小时所能产生的蒸汽数量。另一个单位是兆瓦,主要用在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上面,因为这两种锅炉不产生蒸汽。第二个参数是压力,单位是兆帕。还一个口语叫公斤。1兆帕近似等于10公斤。一般情况下,只要锅炉不超过它的额定压力都能保证安全。第三个是温度,温度主要用于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上面。蒸汽锅炉不要标明温度主要是因为在饱和状态下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一一对应的,知道了压力就知道了温度。温度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因为这三大参数非常重要,所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在每台锅炉的铭牌上必须标明这三大参数。

(二)特种所开展的锅炉方面工作

我们所对锅炉的检验包括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水处理检验这三个方面。我们检验的依据是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条例、法规、规范、规程和相关标准。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锅炉化学清洗规则、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等。

1、锅炉的监督检验。监督检验包括制造厂锅炉产品出厂的监督检验和锅炉现场安装的监督检验。监检的依据是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现行的相关标准、技术条件及设计文件。目前,我们松江有两个锅炉厂需要我们派检验员驻厂监督检验,上海松塔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和上海海虹热管锅炉厂。我们的监督检验是对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范围内的锅炉实施逐台监检。监检是在受检企业质量检验(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锅炉产品安全性能进行的监督验证。监检工作包括两个方面:锅炉制造过程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监检和对受检企业锅炉制造质量体系运转情况的监督检查。1 监检项目共40项,分为A类项目和B类项目监检,对A类项目,监检员必须到场进行监检,并在受检企业提供的相应见证文件上签字确认;未经监检确认,不得流转至下一道工序。对B类项目,监检员可以到场进行监检,如不能到场监检,可在受检企业自检后,对受检企业提供的相应见证文件进行审查并签字确认。40个监检项目里有6个A类项目,分别是设计图样审批手续、原材料入库、产品焊接试板性能报告、水压试验、出厂技术资料和铭牌;其余是34个B类监检项目。我们松江两个锅炉厂都有监检联络员,需要监检员到场监检的项目,受检企业会提前通知监检员,使监检员能按时到场监检。安装监检是指锅炉安装过程中,在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检验所对安装过程进行的强制性、验证性的法定检验。安装监检工作的依据是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其他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内容跟锅炉产品出厂监检一样,包括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规定的A类和B类项目以及安装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的监督检查。安装监检的程序是这样的,安装单位在安装施工前到特种设备监察科办理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然后再向我们检验所申请检验,并附告知书等资料。我们所接到申请后,制定监检方案,安排监检员并告知安装单位。监检员根据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监督检验,之后由我们检验所出具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及锅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2、锅炉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包括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和水压试验三种。定期检验的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内部检验是指锅炉在停炉状态下对锅炉的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内部检验,我们上海地区是一年一次,条例是规定使用单位在使用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现在可能是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吧,很多单位还需要我们所发催检通知才来申请检验,所以我们现在是提前一个月发通知要求使用单位申请检验。因为定期检验是停炉状态下的检验,对使用单位的生产会有影响,所以需要我们检验所和使用单位双方约定好检验时间。约定好了时间之后,使用单位到时候做好检验准备工作,我们所派检验员到现场检验。我们内部检验主要包括对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修理改造记录、事故记录及历次检验资料的检查,对锅炉承压部件的水垢、腐蚀、泄漏、变形、裂纹及过热等缺陷的检查。因为是内部检验,所以我们检验员还要穿工作服钻到锅炉内部去检验,工作是相当辛苦的。检验好了之后,合格的我们出具锅炉内部检验报告。不合格的我们出具意见书上交监察。外部检验是指锅炉在运行状态下对锅炉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外部检验一般一年一次。外部检验包括锅炉管理检查、锅炉本体检验、安全附件、自控调节及保护装置检验、水质管理和水处理设备检验等方面,以宏观检验为主,配合对一些安全装置、设备的功能确认。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出具检验报告。水压试验是指锅炉以水为介质,以规定的试验压力对锅炉受压部件强度和严密性进行检验。锅炉水压试验一般每六年进行一次,对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应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完成后,由检验员根据实际情况出具检验报告。锅炉只有在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均在合格有效期才能投入运行。

3、锅炉的水处理检验。水处理检验工作的依据是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锅炉化学清洗规则及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根据规定,我们所每半年到锅炉使用单位抽样化验锅炉水质一次并出具检验报告。水处理对于蒸汽锅炉和热水来说非常重要,水处理工作如果没做好会引起锅炉结垢、腐蚀,从而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锅炉事故。用一句话来概括水处理检验工作就是,督促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水处理措施,使锅炉用水符合GB1576-2001的要求,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二、压力容器

(一)压力容器的知识

压力容器既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殊设备。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压力容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较强的介质,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必须强化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和定期检验。压力容器作为具有潜在爆炸危险的特殊的承压设备,需要专业的安全技术和专业的安全管理。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包括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检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包括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制定的压力容器 2 安全监察法规、规程、条例和安全管理的制度。

1、压力容器的特点。压力容器与一般设备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量大面广。压力容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冶金、机械、商场、采矿、电力、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军事等各个领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日益广泛的使用,尤其在石油化学工业和化学制药中应用最为普遍。压力容器可以是简单盛装容器,用于储存工作介质。也可以作为化工生产的设备,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行业和化学制药中,大多数的化工生产的过程是在容器设备中进行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的。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压力容器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要保证安全运行,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制度。(2)操作条件复杂。压力容器不但使用的范围量大面广,且使用操作条件十分复杂,特别是石油化工和化学制药生产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大多是盛装易然,易爆、有毒或剧毒、腐蚀性强等危险性较大的介质。同时,压力容器还要承受各种苛刻的压力载荷和温度环境。压力容器在承受各种静载荷、动载荷或交变载荷,还有附加的机械或温度载荷和腐蚀介质的作用,有些反应过程要求的工艺条件很苛刻,控制上稍有偏差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3)安全要求高。压力容器不但数量巨大,使用范围极广,而且使用操作条件又十分复杂,一旦使用操作失误容器发生爆炸破裂,容器内易爆、易燃、有毒的介质将向外泄漏,势必造成极具灾难性的后面。根据有关的统计,因违章作业和误操作等使用管理不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对国内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分析表明:因违章作业和误操作等使用管理不善(含安全附件失灵,维修不当)为58.1%,制造质量不良(焊接缺陷)、设计用材不合理占29.6%。为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防止压力容器泄漏、爆炸等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确保人身安全与健康,为此对压力容器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即一方面对压力容器的设计、选材,制造,检验和使用维护等各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压力容器的管理、使用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和许多主要的工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对压力容器实行国家安全监察和安全管理。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和安全管理制度,有了比较健全的压力容器法规体系;健全了安全管理体制;对压力容器实施了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七个环节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即通过实行对压力容器设计的监督管理,保证了设计的压力容器产品符合安全质量标准;通过对压力容器实施驻厂监督检验制度、做到了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通过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制度,使不符合安全质量的压力容器不能投入使用;通过定期检验制度,有效地发现和消除在用压力容器存在的事故隐患,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稳定、持久、可靠地运行。

1、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的型式很多,按不同的需要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但是,从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和安全监察的角度,我国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将压力容器按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使用的位置分类。按压力容器的位置分类,〈容规〉将压力容器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两大类。固定式压力容器是指固定安装在使用单位地点不能移动使用的压力容器。其特点是有固定的使用和安装地点,工艺操作条件和操作人员比较固定。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无固定的安装和使用地点,可以移动使用的压力容器.包括各类气瓶、罐车(汽车罐车、铁路)等。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特点是无固定的使用地点,流动范围大,环境变化大,往往没有固定操作人员,管理比较复杂,容易发生碰撞和火灾危险等事故,事故的危害性也较严重。

按安全监察管理分类。我国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按压力容器工作的介质、压力大小、介质危害程度、容器的容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严重性进行分类。将其监察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即一类容器、二类容器和三类容器。其中三类容器为最重要的压力容器。

2、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法规依据

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为我国建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制度提供了法规性依据,确定了我国安全监察工作的性质、内容、方针、方法,明确了安全监察机构的职权,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逐步正规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2003年,国务院颁布《特征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替代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目前,我过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在国务院的安全法令下,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资格考核规则、监督管理规定组成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规章、规范大致按其性质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压力容器法规性的规定,另一类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性标准。

(1)压力容器的法规性规定。压力容器的法规性规定是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颁发的强制性规范,包括安全监察、定期检验、使用登记、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资格考核和事故处理等各个方面。这些规范和法规是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所必须遵循的,也是安全监察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和检验人员从事检验检查的法律依据。该类压力容器法规性的规范主要是有:(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2月13日国务院颁发,2003年6月1日实施。代替原《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国务院1982年2也6日颁发,1982年7月1日开始执行)。(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3)《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4)《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2004年1月实施,国家质检总局;(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6月 国家质检总局 ;(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2001.10,国家质检总局;(7)《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理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10,国家质检总局;(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2002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2002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0)国务院第302号令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1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第14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2001.12;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性标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性标准是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标准,是衡量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一个尺度。这类标准是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特性中的一系列技术参数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技术文件。国外相应的压力容器技术标准:美国-----ASME,日本-----JIS,英国------BS,德国------AD等。

3、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我国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是由国务院授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各环节实施监督检查,并负责实施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查。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实行国务院授权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实施监察,设立专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机构。主管全国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均设立特种设备监察处。各地、市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工业发达的县级市设安全监察股。

从广义上定义,凡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都属于压力容器的范围。但实际上只有其中的一部分相对比较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事故的危害性较大容器,作为一种特殊设备,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安全监督,并按规定的技术管理法规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管理。习惯上我们所说的压力容器,就是指这些作为特殊设备的容器。

目前,按照国务院在2003年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2)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器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3)氧舱等。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颁布,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的监察范围,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压力容器才属于压力容器的监察范围: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包括液体静压力);内直径大于等于150mm,且容器大于等于0.025M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4、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国对压力容器实行使用登记管理制度。根据《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每台压力容器在投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压力容器,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

5、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查监督制度和检查方法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定检验。所有的在用压力容器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由取得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有检验资格的检验单位和由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的持证检验员对压力容器的各个承压部件和安全附件进行检验。

我国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按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等规范进行。现有的在用压力容器,均应按照国家安全监察机构颁布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后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和《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检验后的在用容器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并对压力容器进行使用登记。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包括:检验、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1)检验。压力容器的检验包括使用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内容。检验的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进行测厚、壁温检查和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真空度测试等。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检验情况出具检验报告,并做出以下结论;允许运行、监督运行、暂停运行、停止运行。(2)全面检验。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表面无损检测为主,必要时可采用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硬度检测、金相检验、化学成分或光谱分析、强度校核或应力测定、气密性试或其他方法。耐压试验。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

6、事故处理

发生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事故之后,应立即按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对事故进行处理。

事故分类。(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2)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4)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5)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事故报告。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然后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设备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事故概况。

事故调查。如果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应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成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国家质检总局参加。特大事故则由国家质监总局会同事故发生地的省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省级质监行政部门参加。重大事故由省级质监行政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市(地、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重大事故调查组,市(地、州)质监行政部门参加。严重事故由市(地、州)质监行政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县(市、区)质监行政部门参加。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需要聘请有关专家时,参加调查组的专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

(二)与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人员不存在任何利益或者利害关系。

三、机电类特种设备

(一)电梯

1、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度 5 的刚性导轨之间。

电梯的基本规格由七个参数组成:

(1)电梯的用途: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梯、观光梯等。

(2)额定载重量:指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它是设计制造和选用和使用电梯的主要依据。一般有630、800、1000、1250、1600、2000kg等。

(3)定速度:指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m/s)。它也是设计制造和用户选用电梯的主要依据。1m/s及以下的为低速梯,大于1m/s而小于等于2m/s的为快速梯,2~3m/s的为高速梯,3m/s及以上的为超高速梯。

(4)拖动方式:指电梯采用的动力种类。可分为交流电力拖动、直流电力拖动、液压拖动等。

(5)方式:指对电梯运行实行操纵的方式。一般有手动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梯群控制等。

(6)厢尺寸:指轿厢的内部尺寸和外廓尺寸,以深×宽表示。主要由梯种和额定载重量决定。

(7)型式:指电梯门的结构型式。可分为中分式门、旁开式门、直分式门等。

2、电梯是机、电、电子技术一体化的产品。其机械部分好比是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微机控制部分相当于人的大脑。

电梯的总体结构如下:

(1)曳引系统:由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等组成。

(2)导向系统:包括轿厢、对重的导轨及其导轨架。

(3)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4)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关门机构和门锁等组成。

(5)对重平衡系统:包括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等。

(6)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和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7)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和选层器等组成。

(8)安全保护系统: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和端站保护装置、超速保护装置、供电系统断错相保护、超越上下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层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等组成。

3、电梯的工作条件

为了电梯的正常运行,国家标准规定了电梯运行的条件如下:

(1)海拔不超过1000米;

(2)机房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摄氏5~40度之间;

(3)运行地点的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摄氏25度;

(4)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

(5)环境空气中不应有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性尘埃存在。

4、电梯的报警和救援装置

电梯发生困人故障时,通过报警或通讯装置应能将情况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并通过救援装置将人员安 全救出轿厢。

(1)报警装置:电梯轿厢内必须安装应急照明和报警装置,并由应急电源供电。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该应急电源应能保证至少一个小时的供电。应急照明必须有适当的亮度,在紧急情况时,能看清报警装置和有关的文字说明。报警装置应保证建筑物内的组织机构能有效地应答紧急呼救,同时轿厢内必须有清楚易懂的使用说明,告诉乘员如何使用报警装置。

(2)救援装置:电梯困人的救援不提倡乘员从轿内自救,以免发生意外事故。特别是现在的电梯从设计上就决定了救援必须从外部进行。救援装置包括曳引机的手动操作装置和层门的人工开锁装置。机房内的紧急手动操作装置,应放在拿取方便的地方,盘车手轮应漆成黄色,开闸扳手应漆成红色。为使操作时知道轿厢的位置,机房内必须有层站指示。机房内应贴有发生困人故障时,救援步骤、方法和轿厢移动装置使用的详细说明。

5、其他。(1)电梯应由有证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电梯从业人员应取得《电梯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电梯操作。(2)电梯未经有关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不得使用。(3)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二)起重机械

起重机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运移物料的机械设备。

1、起重机械按其功能和构造特点

可分为三类:(1)轻小型起重设备:特点是轻便,构造紧凑,动作简单,作业范围以点线为主。如千斤顶、电动葫芦等。(2)起重机:特点是可以使吊物在空间上实现垂直升降和水平运移。如桥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3)升降机:特点是吊物只能沿轨道升降。如施工升降机等。

2、起重机械的主要组成。(1)工作机构:它是起重机械的执行机构,其作用是使被吊运的物品获得必要的升降和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物品装卸、转载、运输、安装等作业要求。起重机上常用的工作机构有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2)金属结构:它是起重机械的骨架,决定了起重机械的结构造型,它用来支承工作机构、物品的重力和自身重力以及外部载荷等,并将这些重力和载荷传递给起重机械的支承基础。(3)动力设备:它为起重机械提供工作动力、控制、照明、联络等。

3、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1)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一般由起升传动系统分出一个运动动作去触发一个电气开关,造成起升机构停止工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2)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其作用是防止起重机失控撞向缓冲器和止挡前停止运行机构工作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一个动作机构和一个电气开关组成。(3)缓冲器:在起重机械失控撞向止挡或其他同一轨道上的起重机前起缓冲作用。(4)锚定装置和夹轨器:露天工作在轨道上的起重机,在静止状态下为了防止由于大风的作用使起重机自行滑行,从而失控造成脱轨甚至倾翻事故而设计的一个保护装置。(5)起重量限制器:防止起重机械超载从而引发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而设计的一个安全装置。它能停止起重机向不安全方向的继续动作,而允许起重机向安全方向动作。一般在大吨位起重机上使用。

4、其他。(1)起重机械应由有证单单位进行制造、安装和维修。起重机从业人员应取得《起重机作业人员证》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2)起重机械应经有关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方可投入使用。(3)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二年。

(三)厂内机动车辆

厂内机动车辆是指在机关、团体、厂矿、学校、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施工现场范围内行驶的各种机动车辆.属于特种作业管理.厂内机动车辆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汽车、叉车、搬运车、装载机、推土机和挖掘机等。

1、厂内机动车辆的总体构造。(1)动力装置,作用是发出动力。(2)底盘,作用是接受动力装置发出的动力,使车辆产生运动.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3)车身,用来安置驾驶员、乘员或货物。(4)电气设备,作用是保证动力装置正常工作,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它由电源、起动机、点火系以及照明、信号装置等组成。(5)工作装置,用来完成各种专项作业。如叉车的货叉、装载机的铲斗等。

2、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1)运行制动器,又称脚制动或脚刹车,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制动,使车辆减速或停车。(2)停车制动器,又称手制动,用于车辆处于停车状态的制动,以防止车辆自行滑溜。(3)倒车报警装置,为了弥补驾驶员观察的缺陷以及对周围人员预先警示而安装的一个保护装置。

检验设备 篇5

关键词: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我们说到的检验仪器设备档案实际就是指从事检验检测业务的单位在设备购置、验收、调试、运行、维修、改造、报废等等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材料。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水平,所以所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就是从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出发,分别以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特点、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的内容、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措施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

1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特点

1.1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动态性

我们今天说到的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个持续向前发展的工作,也就是说它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我们在检验一台使用中的设备时,由于设备是正在使用的,所以在每一个时间段,设备的各项数据都是会更新的,所以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进行检测[1]。从这一方面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动态性的这一特点了。

1.2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综合性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并不是一项独立发展的工作,要完成一台设备的检验,就必须要依靠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比如说一台设备,从它的购买、安装、使用、到调试、再到保养都需要很多部门的相互配合。所以要完成一台机器的检验,必须要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人士。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的。

1.3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成套性和连续性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成套性和连续性是因为设备是正在使用的,在设备的检验检测中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对其进行检测检验工作,并且在完成检验检测之后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数据,对设备现阶段的状况作出一个全面的分析[2]。

1.4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任何一项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的数据出现错误,因此在设备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准确再准确、真实再真实。

2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的内容

2.1设备的购买以及验收制度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从设备的购买、验收就已经开始了。在新设备开箱验收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场,并且要认真细致的记录下设备的名称、设备的状况、设备的说明等等的数据,以便后期的检验检测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2设备的安装

在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厂家的规定进行,并且要选取适当的场地进行安装[3]。在安装完成之后要对设备进行细致的调试工作,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数据都必须准确的记录下来,最后再将其归档保存。

2.3设备运行时的档案管理

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的检测工作。在设备运行时的检测包括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设备运行的参数、设备维修时更换的零部件等等。所以设备在运行时的检测检验工作也是最复杂、最艰巨的

3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措施

3.1仪器设备档案一定要及时的整理归档

仪器设备档案一定要及时的整理归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这一项工作时,一定要恪尽职守,要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做到定期、定时、不间断的对设备进行检测工作,并且要严格、细致的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记录在案,最后还有认真的将数据整理归档。

3.2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

由于在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类目繁多、任务艰巨,所以需要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完备的管理体系,将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有助于各个分类之间相互交融,相互运用,最终实现档案的立体化管理。那么,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分类化管理的类目具体有哪些,经过我们的研究,总结出以下的几个类目,仪器设备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等的类目。

3.3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信息化的管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运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所以,对于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来说,也必须要运用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处置、整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档案的数据化、信息化管理。那么,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其一,有利于避免档案因为长期存放而出现受潮、虫灾、火灾等等的事故。其二,避免档案长期存放之后出现遗失的现象。其三,有利于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3.4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条形码管理

实施条形码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另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检验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条形码是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物品,利用这种物品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到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属性等等的一切数据。将条形码运用到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当中,可以快速有效的查找到关于设备的一切数据。

4 结语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发展着。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国家更加注重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加强加强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琳.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及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06).

[2]杨学祥,朱智全,张世杰,张新德,金芳,尹思念,文觉.高原地区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9(11).

[3]祁雨桦.论贵重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J].科技与企业,2011(12).

收稿日期:2015-04-13

检验设备 篇6

在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 检验项目一般分为根据检验员经验进行的定性判断和需要用仪器设备测量的定量判断两类[1], 这两类项目的判断结果直接影响到特种设备的检验结论。对于定量判断的项目, 必须确保仪器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才能保证检验结论的准确科学。

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可通过定期外部检定/校准确认, 但由于检定/校准的周期比较长 (通常为一年) , 仪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 尤其对于容易产生漂移和过载、使用频繁、使用环境恶劣及工作不稳定的仪器设备, 其性能是否仍然稳定、准确度是否仍符合要求, 则需要仪器设备使用者对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定期的期间核查, 考查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维持仪器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2]。

围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问题, 刘晓军 (2011) 等就低压电器及低压成套产品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过程中的检测设备运行检查实施进行了探讨, 陈珍春 (2005) 等专门针对起重机检测用水准仪和经纬仪主要技术指标期间核查的方法进行研究[3,4,5,6,7]。

特种设备检验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多种多样, 且由于特检机构的大部分仪器是在检验检测现场使用, 路途颠簸、电磁干扰、温度、湿度、尘土等, 都可能对仪器的精度或性能造成影响, 因此, 检验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 成为特检机构经常性的工作。探讨如何保证期间核查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可靠性, 具有现实意义。

1 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

期间核查的方法有多种, 可以参照有关标准方法或技术规定中的要求, 也可以参照仪器设备供应商在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传递测量法、多台套设备比对法、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实验室间比对法等[8]。可根据实验室或机构的特点, 从被核查仪器设备的特性及实用性、经济性、可行性、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期间核查方法。

期间核查时应排除诸如环境、人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为此测量次数应足够, 取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下面探讨3种适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1.1 留样法

留样法是对稳定的被测留样的量值重新测量。所谓稳定的被测留样, 其环境条件必须严格控制, 确保样品稳定可靠, 性能不发生改变。

当被核查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 立即用该仪器设备对留样进行一次重复性测量 (以下称为“初始测量”) , 重复测量n次得测量均值R0;从该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上查知相应的示值误差δ, 确定被测留样的参考值Rs=R0-δ。

然后在规定条件下保存好该留样, 按期间核查计划及核查频次的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 采用与初始测量同方法、人员、场地、设备、样品、核查项目, 对留样进行重复性测量, 第i次期间核查重复测量n次得测量均值Ri。用H公式对期间核查结果判定:

其中, η为仪器设备第i次核查示值的系统误差, 即Ri与参考值Rs的差值η=Ri-Rs;△为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可由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查知。

依据计算得出的H值参照表1得出被核查仪器设备本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1.2 两台比对法

两台比对法是用两台同类或相同准确度的仪器设备同时对同核查项目进行比对测量。当其中一台仪器设备不久前检定/校准过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时, 可采用这一方法。这台刚经过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可认为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 则可确立为“基准仪器设备”。

将“基准仪器设备”与被核查仪器设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核查项目进行重复性比对测量, 重复测量n次分别得测量均值X0和X1。用H公式对期间核查结果判定:

其中, η为被核查仪器设备与“基准仪器设备”测量值之差η=X1-X0;为“基准仪器设备”、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可由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查知。

依据计算得出的H值参照表1得出被核查仪器设备本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1.3 多台设备对比法

多台设备对比法是多台同类仪器设备同时对同一核查项目进行比对测量。当具有多台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仪器设备时, 可用本方法同时对多台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参与比对测量的同类仪器设备数量m应不少于5台。

将m台仪器设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核查项目进行比对测量, 每台仪器设备分别重复测量n次得x1、x2……xm, 用稳健Z比分法[9]对多台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结果判定:

其中, xj为参与比对的第j (=1, 2, …, m) 台仪器设备测量结果值;X中位值为m台参与比对仪器设备测量结果的中位值;IQR为四分位数间距, IQR=Q3-Q1。四分位数是将中位值的前后两部分数值再等分为二, 以数值小的一端算起, 前半部的分区点称为第1四分位数Q1, 后半部的分区点称为第3四分位数Q3, 而中位值即为第2四分位数Q2=X中位值。

依据计算得出的Zj值参照表2得出第j台被核查仪器设备本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经期间核查被核查仪器设备被评定不合格, 确认其已失准的, 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安排维修, 在重新检定/校准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其次须分析仪器设备失准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追溯分析上次核查后该仪器设备出具检验检测结果数据的可靠性, 采取适合的方法或措施, 尽可能降低和减少测量设备失准而造成的风险。

2 期间核查的举例分析

在检测实验室, 留样法是常用的期间核查方法[10]。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常用的游标卡尺采用留样法实施期间核查进行举例分析。

1) 核查项目:型号规格为0~150 mm/0.02 mm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示值。

2) 样品:按检规[11]中测量点的分布说明, 选用3块标称值分别为41.20 mm、81.50 mm、121.80 mm的量块。

3) 外量爪示值的核查操作步骤及判定:

(1) 游标卡尺经校准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 立即对标称值a=41.20 mm量块进行初始测量。测量前, 检查“零”位:轻推尺框, 使卡尺两个外测量面合并, 游标“零”刻线与尺身“零”刻线应对齐。为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 重复测量5次, 记录测量均值A0, 妥善保存记录和样品。

从该游标卡尺校准证书上查得相应的示值误差δ=0.00 mm, 则确定该量块的参考值为As=A0-δ。查阅检规[11]表6, 对于分度值为0.02 mm, 测量上限为70 mm的游标卡尺,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0.02mm。

(2) 根据游标卡尺期间核查计划及核查频次的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按初始测量的测量条件对样品进行校准周期内第i次期间核查测量, 重复测量5次得测量均值Ai。计算该游标卡尺本次核查示值的系统误差η=Ai-As。用H公式 (1) 对该游标卡尺本次期间核查结果进行判定。

对另外两个标称值分别为b=81.50 mm、c=121.80mm的量块也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将本次期间核查的所有测量结果及计算值填入表3。

(3) 依据计算得出的3个H值, 按表1得出该游标卡尺第i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见表3。

校准周期内第i次期间核查单位:mm

若该游标卡尺一个校准周期, 各次期间核查合格, 说明该游标卡尺使用过程中是稳定和准确的。

3 结语

期间核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各类文献书籍中提到的期间核查方法, 大多数需计算扩展测量不确定度。而对于仪器设备使用者的特种设备检验员, 大多缺乏计量学方面的知识, 难以正确掌握扩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本文提出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3个方法, 尽量规避了扩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判定公式中用到的仪器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可由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查知, 较为适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摘要:针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员不熟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计算的情况, 提出了留样法、两台比对法及多台设备同比法3种不涉及测量不确定度计算的期间核查方法, 用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使仪器设备出具的检验数据更具可信度。方法中均使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进行结论判定。通过对游标卡尺采用留样法实施期间核查进行举例分析, 可见本文提出的3种方法较为适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并可对同类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参考文献

[1]王成卫, 武赫男.特种设备检验中的测量误差与有效数字[J].品牌与标准化, 2012 (2) :33.

[2]ISO/IEC 17025:2005.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S].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05.

[3]刘晓军, 兰江瑞.检测设备运行检查分析[J].电工电气, 2011 (12) :54-58.

[4]陈珍春, 康健.起重机检测用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期间核查[J].起重运输机械, 2005 (8) :64-65.

[5]PA/PH/OMCL (11) 204 3R.Handling and use of reference standards in the OMCL Network[S].Europe:OMCL Network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QUALITY MANAGEMENT DOCUMENT, 2012:9.

[6]H Paulitsch, C Paukovits, C El Salloum.Fault isolation with intermediate checks of end-to-end checksums in the time-triggered system-on-chip architecture[C].In:Industrial Embedded Systems, 2009:90-99.

[7]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Basic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management in plant pest diagnosis laboratories[J].EPPO Bulletin, 2007, 37 (3) :580-588.

[8]沈才忠, 何虹, 孙世勃.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J].中国计量, 2007 (5) :41-42.

[9]吕山.标准IQR的计算及在实验室能力验证中应用实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3) :41-42.

[10]贾明武.设备和设备的期间核查专题培训[Z].广东计量协会, 2012:35.

食品检验设备的期间核查 篇7

在实验室质控管理“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中,设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室设备管理包括:设备购置与验收、唯一性标识、建立档案、校准状态标识、维护保养、期间核查以及维修与报废等。日常工作中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检定/校准计划和期间核查计划。下面笔者结合担任食品检验实验室设备管理员的工作经验,介绍对设备期间核查的认识。

设备期间核查的概念

理解期间核查的概念,首先要对量值溯源有大致了解。量值溯源,是指检测结果与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使检测活动处于有据可查的溯源链内。通过设备检定/校准活动,确定设备的检测结果与上一级计量标准之间的关系,保证其处于量值传递溯源链内。在设备检定/校准周期内,需要进行期间核查验证其校准状态。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对期间核查要求如下:“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标准)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可知,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期间核查,指为保持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对测量设备示值在规定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测量设备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简单的说,期间核查就是在检定/校准周期内对设备校准状态进行核查,以保证设备给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食品检验设备种类

一般认为,示值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食品检验设备需进行期间核查。如:天平、干燥箱、培养箱、马弗炉、酸度计、浊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示值对检测结果无直接影响的前处理设备一般不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如:水浴锅、搅拌机、均质器、旋转蒸发器、离心机和真空泵等。自动定氮仪、自动脂肪测定仪虽然不需要进行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但其运行状态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对于这类设备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留样复测等质量监控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食品检验设备期间核查周期

食品检验设备的期间核查周期应根据检定/校准周期、使用频次、精密度、使用环境、保养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一般在检定/校准周期内至少进行一次期间核查。使用频次高、精密程度高、使用环境恶劣、稳定性差的设备,应缩短期间核查间隔,增加核查次数。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大型分析仪器建议半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检定周期一般为2年),检测量大、使用频繁的设备3个月进行一次期间核查;一般称量天平半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天平推荐3个月进行一次期间核查(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干燥箱、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稳定性高的设备在检定/校准周期内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即可(检定/校准周期一般为1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对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如天平更换摆放位置、设备进行维修或改装、色谱仪更换检测柱等都需要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食品检验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期间核查只考虑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应排除随机误差的影响。故在期间核查过程中可通过多次独立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量值。步骤一:对核查标准参考值进行赋值。设备经高一级计量标准检定/校准后,立即进行一组附加测量求得平均值X0,由检定证书找出对应的示值误差δ,计算出核查标准参考值XS=X0-δ。(使用经检定后的标准物质或有证书标准溶液可省略此步)步骤二:进行期间核查时,记录m次(m≥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X1。步骤三:通过公式X1-XS=X1-(X0-δ)计算设备的系统误差。步骤四:确定期间核查判据,H=|X1-XS|/MPE=|X1-(X0-δ)|/MPE (MPE为设备最大允差)。步骤五:当H≤1时,期间核查合格,设备校准状态得到保持;当H>1时,期间核查不合格,设备校准状态未得到保持。当设备期间核查不合格时,需查找出设备校准状态未保持的原因,对设备进行维修或保养后,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电子天平(实际分度值为0.1mg)的期间核查实例

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 篇8

1 天然气输送管道面临的问题

管道是天然气输送设备的主要构成, 用其将气体载入可提高输送的稳定性。我国投资管道工程建设阶段, 根据不同管道的功能要求, 选用了管径、长度、材质等不同的管道设施。

1.1 安全问题

据了解,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发生率比之前上升6.2%左右, 既危害了城镇地区的安全环境, 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是由于天然气输气管道结构安装质量不合格, 面对日趋增大的输送流量, 管道出现开裂、脱节等问题, 使得天然气输送存在巨大的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

1.2 组装问题

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燃料能源, 为了保证燃气定时定量地传输到位, 必须为其配备完善的管道设施。除了主要的管道结构外, 输气管道工程还需安装使用其它辅助设备, 如:管道的焊接件、加固件等, 必要时为管道增加支护结构, 这些复杂的辅助结构增大了管道设备组装的难度[1]。

2 完善输送设备检验制度的意义

一方面以管道为主的输送设施承受着病害风险, 易引起燃气泄露等严重事故;另一方面, 压缩机、增压机等设备时常出现各种电气故障, 中断了向管道输送压力的持续性。因此, 积极完善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检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1 发现不足

加强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检验, 可及时发现设备性能存在的多种问题, 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如:压缩机是调节管道输送气压的流体机械, 定期对其检查、试验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 经过检修调试后改善了设备的功能。

2.2 指导安装

输送设备安装质量决定了燃气输送系统的效率高低, 前期安装质量不足限制了管道输送功能的正常发挥[2]。技术人员经过系统性地检验, 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科学可行的安装方案, 保证输送设备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2.3 改善性能

无论是成套的输送设备, 或者外在连接组装的管道设施, 通过检测与试验环节均可改善其使用性能。对天然气输送设备定期检测, 引导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改造或优化升级, 增强了其在输送天然气时的功能特性。

3 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的综合措施

从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看, 天然气运输时应用到的主要输送设备有压缩机、增压机、管道、加热设备等, 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燃气输送系统。鉴于输送设备检验制度推广的现实意义, 燃气开发企业在建立输送系统过程中应强化设备检验措施, 创造安全稳定的能源输送条件。笔者认为, 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应结合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全面执行各项技术方案以获得有效的数据资料, 为设备性能及状态的判别提供参考。

3.1 检测技术

保持气体压力充足是燃气输送的重点指标, 否则会影响到管道传输的实际距离。检测技术运用于设备检验, 关键在于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 判断设备是否出现了性能方面的缺陷, 经过结构改良以起到提高传输功能的作用。如:安装电子气压表对管道内压进行检测, 发现气体压力不足后及时调控压缩机的工作状态, 实现了气体能源的高效传输。

3.2 试验技术

试验不仅可以掌握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 也能提早发现输送系统潜在的故障隐患, 提醒检修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故障风险。一般情况下, 远距离管道传输易存在漏气危险, 随之引起天然气爆炸等严重事故。所以, 在天然气管道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监督检验, 在监督检验过程中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以确保管道安装的安全性。在天然气管道运行过程中, 也可选择某一特殊输送段为试验点, 对输送管道进行气密性试验, 尤其是检查管道焊接点处是否存在漏气问题, 保证燃气输送的安全性。

3.3 监测技术

设计监测系统也是其功能检验与识别的常用方法。城市及乡镇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或个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持续增多, 输送设备及输送管道承受的输送任务更加繁重。设备检验中添加监测技术, 客观地反应了输送系统的工作状态, 及时感应设备潜在的事故风险[3]。如:自动化监测系统可捕捉气体流通信号, 气体压力不足状态下可发出报警信号。

3.4 改造技术

考虑到天然气能源在社会中应用范围的拓宽, 未来燃气输送工程必须经过优化改造, 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加优越的输送功能。输送设备改造是基于检验数据而言的, 根据检查、试验、模拟等环节收集到的数据, 技术人员可以对压缩机等主要设备实施改造。如:调节压缩机内的活塞结构, 优化设备调控气体的功能特点, 提高设备的输送效率。

4 输送设备电气故障的检验处理

电气控制系统是天然气输送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基础, 在控制系统自动调控状态下实现了高效率地传输。设备检验时要注意输送设备电气构造的检查, 并且制定科学可行的检修方案。具体措施:一是日常检修。日常检修属于传统式的故障检测方式, 需要中断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 此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需要检修人员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二是状态检修。根据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作出判断, 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完成检测维修工作。如:天然气输送设备正常工作时, 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检测仪表的数据, 对比历史记录的数据资料, 两种数据对比即可判断是否存在故障[4]。

5 结论

总上所述, 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气体能源, 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为了保障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必须加强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检验。

摘要:如今大部分城市地区开始扩大天然气工程建设, 以及时把气体燃料供应给用户。输送设备是天然气供应系统的重点设施, 决定了整个气体输送活动的效率高低。管道是天然气输送的主要设备构成, 工程建设前后需加强天然气输送设备的综合检验, 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害以尽早处理。本文阐述了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输送管道,设备检验,措施

参考文献

[1]宁小军.新时期天然气能源供应体系的完善策略[J].管道技术与设备, 2011, 16 (3) :22-24[1]宁小军.新时期天然气能源供应体系的完善策略[J].管道技术与设备, 2011, 16 (3) :22-24

[2]胡春熙.浅谈天然气开发企业建立输送设备检验制度的必要性[J].扬州大学学报, 2010, 30 (16) :43-45[2]胡春熙.浅谈天然气开发企业建立输送设备检验制度的必要性[J].扬州大学学报, 2010, 30 (16) :43-45

[3]范德斌.基于燃气输送系统检验技术成果的设备改造方案[J].中国燃气工程, 2011, 29 (5) :15-17[3]范德斌.基于燃气输送系统检验技术成果的设备改造方案[J].中国燃气工程, 2011, 29 (5) :15-17

浅谈如何提高设备检验质量 篇9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各式各样的建筑层出不穷, 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更是超出了以往任何时期。建筑质量的保证离不开建筑设备的稳定, 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证建筑设备的质量检验, 就有可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加大重视和不断提升建筑设备的质量检验, 保证建筑基础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1建筑设备质量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建筑设备质量缺乏事前预防控制

目前的建筑施工中, 很多单位的工作侧重点在于已发生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处理上, 很大程度忽视了建筑设备在使用管理中的质量预防控制, 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对设备预检的重视, 也就无从谈起利用先进的科学检验手段对设备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 同时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保障措施, 在问题发生后才追悔莫及。

1.2 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

建筑单位在使用建筑设备之前, 没有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操作人员缺乏应急处理能力, 无法在第一时间合理有效地控制事件的影响。同时, 设备使用单位没有对设备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因此, 无法对建筑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这样就增加了安全隐患, 不利于安全施工。

1.3 建筑单位无法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

很多建筑单位使用的建筑设备并不属于单位本身, 而属于临时征用, 因此, 单位不愿意花大力气将这些设备纳入到科学管理的范畴中来。在设备故障产生的时候, 检验人员单凭个人经验或者单一方法对故障进行判断, 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另外, 建筑单位未对设备检验设立明确目标, 缺乏科学的检验标准, 也给设备质量检验的提高增加了难度。

1.4 缺乏专业性的检验人才

由于建筑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建筑设备的检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很多设备检验人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 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学习不够, 无法适应日益提升的设备检验要求。而设备检验单位领导的不重视, 忽略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也给设备的检验质量提高造成了影响。新的检验设备不能及时引进, 使得设备检验器材落后, 无法满足检验要求。

2提高设备检验质量的措施

针对设备质量检验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出发, 确保设备的检验质量提高。

2.1 加强对设备检验过程的控制

建筑设备检验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报检到检验报告的出具需要相当复杂的过程。因此, 加强设备检验过程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 设备检验人员要根据相关规定完整登记现场记录和出具报告书, 并将这些资料交由责任师进行审核考察, 责任师可针对其中的关键设备, 进行二次复查, 并填写现场记录, 确保设备检验质量符合要求;其次, 在设备检验过程中, 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式, 按照标准的作业流程, 对设备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细致检验, 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检验的经验主义, 避免盲目性。将设备检验流程作为一项制度层层落实,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对设备质量检验的规范性。

2.2 完善设备检验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为了提升设备的检验质量, 可以在设备检验单位内部实行监督和考核机制, 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模式, 促进设备质量检验的改善。首先, 对于检验报告、现场记录等归档文件进行监督核查。对于记录模糊, 有问题的报告要进行跟踪,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 要不定时地对建筑设备进行现场抽查。检验报告虽然可以直观地反映设备保养情况, 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考核人员应该不定时地对建筑设备进行现场的随机抽查, 发现复检不合格, 但初检报告又无问题的, 要及时地给予调查。如果确实存在舞弊行为, 则进行处罚。同时, 将抽查不合格设备及时上报, 然后进行相关的维修整改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很好地保证了设备检验的严谨性, 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证。

2.3 逐步实现人才储备战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将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建筑设备应用到施工中来, 这就需要相应的人才来进行检验操作。同时, 新的检验手段和检验方式的出现, 也要求质检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修养, 从而胜任设备检验要求。

2.4 进一步加强设备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

要想提高设备的检验质量, 就必须加强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对质量检验人员, 要不断地进行安全责任思想灌输, 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大于天。同时要利用完善的内部监控和绩效考核制度, 约束和激励设备检验人员, 不断提升他们的检验水平, 实现设备质量的有效控制。设备检验单位的领导在提高自身质量意识的同时, 要加大对基层员工的质量检验宣讲, 做到上行下效。

3结语

建筑设备检验质量的提高, 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 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如果说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设备的检验质量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证, 那么设备检验人员树立的责任感和安全生产意识, 以及不断提升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则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人才保证;而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检验设备的引入则为质量检验提供了物质保证。这三管齐下, 共同为提高设备的检验质量保驾护航, 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下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摘要:对设备检验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提高设备的检验质量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备,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检验设备 篇10

关键词:质量管理系统;特种设备;电梯;检验检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6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31

质量管理作为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特种设备安全、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不再是单一的质量评价,而是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衡量,从而发展形成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是基于ISO/TS体系管理要求展开设计和开发的管理系统,是对现有特种设备性能进行持续性评价,以帮助其不断改进的系统评价方法。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是遵循质量管理原则,针对检验工作的需要,建立、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并持续改进,保障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质量管理系统的特点

质量管理系统因具有其自身的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中。质量管理系统的目标在于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并且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工作的针对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它能够在检验检测前明确整个检测的质量体系,制定相应的检测目标,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并给予相应的决策分析,促进特种设备的质量改进和提高。

1.1 系统性的检验检测方法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多数都是专业性的技术方法。例如,超声导波、TOFD等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应用到管道等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领域,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腐蚀等缺陷的检出率。同时,在一些特种设备的检测中借助检测仪表对设备进行经常性或定期检测,能够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声发射检测技术是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声发信号判断材料内部有无活性缺陷及能否继续使用的一种检测手段,目前在球罐、化工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检验检测中应用广泛,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测的复杂度,缩短了检测人员的检验

时间。

这些技术方法无一都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专业的技术理论做支撑。这些检验检测方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技术人员在解决专一性检验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产生。系统性的检验检测手段让检验检测工作变得简单、高效,质量可靠。

1.2 基于事实的决策机制

有效的决策分析机制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而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客观的数据和信息。检验检测人员应全面、客观、正确的收集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科学的选择,采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获取检测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而检验检测人员对特种设备的检测结果依托于这些客观信息。质量管理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事实的决策机制,使得检验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能够彻底的摆脱个人情绪,科学的使用检测仪器,规范检测过程中的操作,从而获取更加合理、客观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的质量。

检验报告是检验检测人员的“产品”,其质量是检验过程科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检验的质量管理系统要求检验人员按照现场记录,准确、科学的出具检验报告。同时,应定期对出具的检验报告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提高检测人员科学操作、尊重事实的积极性。特种设备的质量管理正是基于这种事实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特种设备的检测结果,并客观地评价检测过程,从而科学地反馈特种设备的质量等参数,保障检验检测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2 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例如电梯、起重机、压力容器等应用比较广泛,接下来以部分特种设备为例,分析质量管理系统在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2.1 质量管理系统在电梯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电梯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种设备,其检验检测可靠性尤其重要。在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采用检测仪表对电梯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为了规范检验检测过程,使检测过程更加具有科学性,检验机构会加强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2.1.1 定期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质量管理要求对检测仪表的使用人员的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检测仪表的效能。同时,针对检测仪表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尤其是检测仪表厂家的技术人员,对仪表的内部结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2.1.2 完善检验制度,加强管理。质量管理要求使用检测仪表在检测电梯质量的整个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操作,要严格按照《特种设备验收规范》《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等标准,将检测仪表配备齐全。同时,结合电梯的使用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记录制度。详细规定检测仪表的作用、保管、维修、校验等内容,而且在实际检验工作中要建立文字档案,使检验过程有据可查。定期淘汰不合格、不能使用的检测仪表,保证检测过程数据的真实性。

对于检验检测的记录要采取统一归档,统一管理,实现有效的数据保存,必要时由专人看管。认真统计检测的结果,定期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充分了解检测设备和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

2.2 质量管理系統在其他特种设备检测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系统是一种特种设备运行数据量化的检测过程管理体系,在起重机、厂车、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水质分析、型式试验等特种设备的运行检验过程中都有应用。如层次分析法能够帮助检验人员发现风险因素等关键变量,其作为质量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其一直应用于特种设备风险分析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在很多行业得到推广和运用。

化工企业中的特种设备如液氨储罐、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等大型重点设备的在役检验是各化工企业的重点,由于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存在危险性高等特点,其检验检测工作一直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但是实际检验检测过程中,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而一直没有规范。而质量管理系统提供的系统性的检验方法给这种特种设备的检验过程提供参考,很好地解决了该种设备的检验检测难的问题。

3 结语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向来繁重,责任重大。而质量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在检验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方法逐渐应用于特种设备的检测中。系统性的检测方法是衡量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系统性的明确检验检测目标,提高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质量。而基于事实的决策机制帮助特种设备检测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检测过程,实施质量保证,快速而有效地提供特种设备性能评价,保障检验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丽芬.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2] 刘吟,魏玉垒,刘美丽.超声导波、TOFD技术在特种设备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9,(9).

[3] 关致威,刘向民,谢超.层次分析法在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2,8,(24).

[4] 上官斌.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7).

[5] 扈然,杨林,甘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中的难点[J].科技传播,2014,(4).

[6] 张中伟.声发射技术在特种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浅谈

[J].经营管理者,2009,(18).

作者简介:梁镜明(1986-),男,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特种设备行业。

医院船检验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篇11

866医院船是我军平战时遂行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任务的大型骨干卫生装备, 是提升海上综合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3]。医院船在执行赴菲律宾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和3次“和谐使命”任务中, 检验室测试样本量多、任务繁重、检验设备故障率高, 现将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保障分析总结如下, 供参考[4,5]。

1 医院船检验设备基本情况

医院船检验室共配备32种56台 (套) 医疗设备, 品种齐全、数量较多, 能够开展血液、尿液、粪便和体液的常规检验;生化、血气、电解质、血凝、免疫、微生物培养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等工作[6]。

2 检验设备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2.1 平时维护保养不够造成的故障

每次执行任务前检查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都会发现故障, 主要为仪器漏液、不吸样、不计数、测试结果不稳定或重复性差等。这是因为血细胞分析仪内部管路复杂、各种阀众多, 仪器长时间不使用导致内部管道堵塞, 造成漏液、不吸样、计数池脏等, 可通过冲洗液路, 清洁旋转阀、电磁阀、比色池等排除。此类故障应以预防为主, 仪器应由专人负责, 每周开机, 冲洗液路, 执行关机冲洗程序。

V350型生化分析仪经常出现EAX、EAT、EAC等样本吸样故障。此类故障大多由于吸样头堵塞、吸头堵塞、样本加样管漏气造成。可以通过清洁吸样头、样本加样管, 把样本加样管两头分别剪掉一小段后重新装上或更换样本加样管等方法排除故障。

2.2 错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 检验室测试样本量大、任务繁重, 操作人员多为执行任务前临时派遣, 对设备情况不熟悉, 操作不熟练, 经常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很多故障, 尤其是生化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最为明显。如V350型生化分析仪未及时排空干片丢弃盒中的废干片, 引起的D2B、G11、G12等孵育盘转盘和卡片故障;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在测试时未及时清空试管架, 造成试管架满, 引起机械故障;CA-500型血凝分析仪由于试剂瓶瓶盖未开启, 样品管放置位置不正或者加样针运动过程中碰到异物, 造成撞针的故障;此外, 还有因取血样时采血管条码标签粘贴不当, 造成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机械手掉管故障。此类故障一般可通过重新拆装仪器相关机械部件、调整机械位置、重新启动仪器等方法排除。

2.3 船体晃动引起的故障

长时间海上航行, 船体的晃动和颠簸对检验设备的影响非常大, 导致检验设备故障频发。几次海外任务中, V350型生化分析仪多次出现无法开机、自检无法通过等故障。原因是晃动和颠簸导致电路板松动、硬盘松动和连接电缆松脱, 可通过拔插电路板、重新安装硬盘、连接线缆等方法排除故障[7]。2台血细胞分析仪先后出现了激光光路偏移故障, 调整激光光路后修复。激光光路偏移故障在陆地医院发生概率非常低, 经分析此类故障与船体的晃动和颠簸有关。

2.4 电源因素引起的故障

检验室空间小, 墙上电源功率设计不够。如V3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冰箱、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干燥箱共用一面墙上的电源, 而该电源仅勉强可以供生化分析仪、冰箱使用, “和谐使命-2011”任务期间, 空气开关跳闸1次, 烧坏空气开关1个。此外, 船上供电系统存在隐患, 曾出现突然断电情况:“和谐使命-2011”任务期间, 船上电源突然断电4次;2013年医院船赴菲律宾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中断电1次。突然断电造成设备配套计算机系统损坏, 影响设备的使用[8]。

3 讨论和建议

3.1 检验设备使用不均衡

医院船每年只有几个月的执行任务时间, 在执行任务期间,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处于超负荷状态, 故障率高, 且仅有1台, 一旦出现故障, 2台备用的小生化分析仪无法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血凝分析仪样本量虽然较少, 但仅有1台, 一旦出现故障对手术的开展影响较大;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均有2台, 可以轮换使用;微生物检验设备、输血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在平时, 大部分时间内所有设备均处于关机闲置状态。检验室的主要医疗设备, 如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结构复杂, 设备的闲置和超负荷工作对设备影响较大, 容易造成故障。建议制定相应制度, 在设备闲置期间, 组织人员定期对设备开机、通电。

3.2 缺少专业人员和专人维护

检验室设备结构复杂, 对平时维护和保养要求较高, 如:液路需要冲洗, 光路镜片需要防尘、防潮、防盐雾, 机械部件需要防潮、防尘和润滑, 配套计算机需要系统维护和病毒防护。医院船缺少专业的工程师, 有些设备长时间闲置不用, 若平时再不进行维护和保养, 则会影响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医院船开展医疗服务时, 医务人员由多家医院临时抽组, 每次执行任务的人员不固定, 导致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人员不固定, 不利于设备在工作时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建议指定专人管理、操作和维护保养设备, 编写简要、实用的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规范, 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并做好记录;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设备技术资料, 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设备;设备配置的专用计算机不得用于与设备用途无关的工作, 禁止使用外来的移动存储设备。

3.3 医疗设备所处环境恶劣

医院船所处的环境恶劣, 检验室设备众多, 设备工作时散热空间小, 若多种设备同时开启, 舱室温度会很高, 影响测试结果, 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在“和谐使命-2011任务”中对检验科的湿度进行了监控, 在没有安装除湿机的58 d中, 检验科日平均湿度64.5%, 日最小湿度48%, 日最大湿度78%, 其中湿度高于65%的天数为28 d。而在安装除湿机的23 d中, 检验科日平均湿度54.6%, 日最小湿度44%, 日最大湿度64%, 其中湿度高于65%的天数为0 d。检验室应配置功率合适的空调和除湿机, 保证舱室温度、湿度处于要求范围内。

供电电源的稳定是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的前提。目前, 检验室只有V3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装有UPS电源, 而对电源要求很高的血细胞分析仪 (突然断电, 仪器激光源极易损坏) 没有安装UPS电源, 建议安装并定时保养UPS电源电池。

此外, 医院船在航行或晃动较大时尽量不开机, 避免因船体晃动造成仪器损坏。

3.4 舱室设计不合理

医院检验室空间小、设备多, 给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维修带来很多不便, 主要表现在: (1) 影响操作人员方便、快捷、舒适地开展工作。如2台血细胞分析仪并排、紧密的摆放, 仅能方便操作1台仪器;2台数据系统计算机并排、紧密的摆放, 给2人同时使用计算机出具检验报告带来很多不便。 (2) 设备工作时散热空间小, 容易造成设备故障, 影响设备的寿命。 (3) 检验室设备密集, 电源容量不够。舱室内电源数量不够, 众多设备共用一个电源, 往往一台设备故障, 会导致几台设备断电无法工作。建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核心设备单独使用一个电源, 以确保突然断电时不会导致设备损坏。 (4)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不便。由于设备被固定在地面或桌面上, 设备周围没有预留空间, 影响操作人员维护保养设备, 给设备的维修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在医院船升级改造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舱室空间、电源容量、温度、湿度环境等因素, 合理布局舱室, 给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仪器设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舒适的工作环境。

4 结语

在医院船执行医疗服务任务过程中, 检验室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检验设备发生故障, 即使最终能够排除, 也往往会耽误很多时间, 同时也浪费了试剂, 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 应深入探索医院船医疗设备保障模式, 提高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水平, 以确保医院船卫勤保障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管柏林.“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实践与启示[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 18 (1) :1-3.

[2]王立秋, 陈永鹏.医院船与海上医学救援[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 4 (6) :447-448.

[3]费宇行, 李晶, 胡家庆.医院船远海医疗服务的思考[J].海军医学杂志, 2012, 33 (1) :2-3.

[4]段新安, 马飞, 李捞摸, 等.医院船医疗设备建设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10) :96-97.

[5]鲁静, 周博, 黄瑾.医院船前出组携行物资配备、影响因素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 (2) :127-128.

[6]王立秋.发挥医院船优势, 提高海上救援能力[J].中国医疗器械, 2010, 16 (9) :7-8.

[7]吴建刚, 李捞摸.“和谐使命—2010”医院船医疗设备保障工作的思考[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 18 (1) :85-86.

上一篇:多元创新下一篇:活塞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