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创新

2024-09-14

多元创新(通用12篇)

多元创新 篇1

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今天, 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 面对这样的时代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对语文课本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 改变以前“教教材”教学形式, 而是做到“用教材教”, 这样在创新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上让语文课堂展现新的生机, 呈现新的精彩。

一、单元整合, 转为“学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获得知识, 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 教材不是权威, 教参也不是绝对的参考, 要想让语文教学产生灿烂的火花, 那么可以将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使用, 将相同类型的单元整合在一起教学, 将“教材”转变成“学材”, 这样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需要,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鲁迅的文章, 这些文章分布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课本中, 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因为鲁迅的文章往往都有很深刻的内涵, 需要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进行解读, 这样的要求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 九年级的学生在理解鲁迅的文章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所有鲁迅的作品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多元解读, 实现深刻理解的目标。这样,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结合鲁迅创作的时代背景, 对一系列文本的内容进行解读, 既可以看见追求自由、神往永恒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又可以品味勾起美好记忆的《阿长与<山海经>》, 既有激起情感共鸣的《社戏》, 又有怅然若失和构筑精神家园的《故乡》。

像这样, 以某一标准将类似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可以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共同点深入体会, 同时还能够抓住其中各具的特色进行品读, 进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单元整合, 有效地将“教材”变为“学材”, 再结合教师清晰的指导、简洁的引领, 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 也更具广度, 有利于学生的深度解读和获得深刻的体验。

二、深度挖掘, 构建“动态”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参考新课标的规定,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此基础上, 对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 让教材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出现,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 进而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深度解读文本, 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陋室铭》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 这篇文本意境悠远, 情趣高雅, 内涵丰富, 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中的部分词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例如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往来无白丁。在初步感知的阶段, 学生就将这个词勾画出来, 通过查阅字典, 得到了“白丁”一词的解释:所说的白丁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平民, 在文中指的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对于这样的解释, 学生们并不感到满足:“那么, 为什么平民就叫白丁呢?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一词语的内涵, 于是这样提问:“同学们, 我们都看过古装剧, 那些朝臣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回忆, 大家纷纷表示有紫色的、红色的, 还有青色的, 这时学生好像意识到朝中的大臣没有穿白色衣服的。这时教师为学生补充了在等级社会中, 人们的服装是身份象征的知识。这样, 学生对“白丁”一词有了清楚的了解, 对刘禹锡的高雅情怀也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

在教师设计的拓展延伸中, 学生的疑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而且对文本的深刻内涵也有了自己的解读。此外, 还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古文化常识, 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样别具特色的创新教学, 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 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古文的乐趣, 同时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可以说是教与学的双赢。

三、探究作业, 强化“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 课堂学习固然重要, 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作业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对于课堂作业也要进行创新。课堂作业应该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前提, 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设计, 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深刻体验,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例如《林中小溪》这篇写景散文, 在文中作者用优美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森林中的小溪流入大洋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探究, 学生对文本中的深刻哲理有了自己的强烈感受。这时, 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结束文本教学, 而是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通过对文本的学习, 你体会到了什么?将你学习中的感悟, 以《初中生, 你需要什么精神》为题进行表述。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们这样抒发:生命历程中, 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 我们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以实现我们远大的终极目标。作为初中生, 我们需要林中小溪一样的精神。

这样的作业形式是教师的创新, 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入探究的空间, 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 有效利用了教材内容, 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因此,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整合运用和深度挖掘, 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创新解读、多元开发, 这样才能实现“用教材教”的目标,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多元创新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代表新誉集团参加此次高峰论坛。

新誉集团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新能源、数控设备、现代物流、办公设备业务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紧握时代先机,瞄准前沿产业,持续创新投入,强化内部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发展成为总资产80亿元、集20家子公司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轨道产业基地骨干企业、铁道部机车车辆配套重点生产企业、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路走来,新誉集团得到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轨道交通、风电等行业陷入低谷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领导积极为我们企业排忧解难,使我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旋律,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产品。

一、立足企业科技创新

大力建设研发平台

(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十一五”期间,新誉集团按照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比例,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着力提高风电装备设计及制造的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研究、设计、开发能力,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装备。目前已实现1.5MW产业化,完成2MW设计及发电机制造、3MW设计。预计今年完成3MW制造并实现产业化,2013年完成5MW及以上机组设计,进军海上风电市场。

(二)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新誉集团将自主创新和巧借外脑相结合,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英国GH联合开发1.5MW、2MW、3MW主控系统;与德国沙尔兰大学联合开发2MW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与德国EUROS公司联合开发37.5米、39米叶片;实施强强联合,引进先进的风电技术和设备,共建风电技术研发联合体。努力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风电科技资源为我所用,最终实现“引进、消化、吸收”的自我风电开发之路。

(三)加快产学研对接

新誉集团积极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与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进行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发3MW永磁发电机;与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发50.5米、55米叶片;与南京14所合作开发风电场综合监控SCADA系统;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开发3MW齿轮箱;与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1.5MW双馈变流器、3MW变流器,重点攻关风电整机设计、风电控制及关键部件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设计的关键技术,保持科技创新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加大建设研发平台

新誉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以江苏省(新誉)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积极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作用,大力整合集团各类研究力量,加快研究院研发中心、集成中心和试验中心建设,广泛吸收国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一个面向国内瓶颈技术及未来发展的多学科综合交叉、汇聚一流人才和重大科研成果、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科研环境的“新誉风电技术研究院”,担纲我国未来风电技术创新核心平台的重任。依托省级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国家级EMC电磁兼容实验室、3.8兆瓦机组出厂地面全性能检测试验台等技术平台,针对未来近海及海上风电场需求,着力于重点开发3MW近海/海上半直驱风电机组、5MW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核心技术研究,实现自主设计大功率风电机组的产业化。

二、应对新能源产业现状,发展多元化能源产品

(一)调整新能源产业结构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大,可供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达10亿千瓦以上。但由于我国风电技术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仍然面临一些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基础技术研究、创新实力不强,在整机设计上仍主要依赖国外。

2、2011年在风场并网上,国家电网多次发文要求,提高风电机组的技术门槛,加强对产品技术的要求。

3、在资源的开发区域上,趋向于多样化风场,沿海、高原、低风速区域是2011年的开发重点。

为应对目前国内风电市场的变化,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誉集团将建立一个服务于全国风电企业的技术、信息和测试服务平台。通过联合风电企业、相关院校,共同打造系列化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通用设计开发平台,同时设计建设大型风电机组试验平台和10万kW试验风电场,形成我国自己的设计体系、准则和标准,加强测试技术与设计的开发研究,建立标准检测的认证体系,为全行业提供完善的试验测试条件的支持和服务。

同时大力建设位于武进高新区、总投资达23亿元的风电工业园,确保年内集团制造业全部搬入风电工业园。建成风机总装、电机生产、大部件机加工、叶片及树脂生产四个核心制造区,形成年产兆瓦级风电机组1000套并实现叶片、发电机等关键部件配套的生产能力,打造较为完整的风电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分步式能源

新誉集团在发展风电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拓宽新能源产业,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鼓励民营经济参与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的开发,我们对原有的风电产业做了新的延伸,开始涉及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开产和分布式能源的项目开发、投资。

分布式能源是指天然气能源的梯级利用,采用先发电后供热、供冷的技术,分布式能源站是靠近用户端如工业园区、楼宇、社区的中心地带等直接向用户提供各种形式能量的中小型终端供能系统。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分布式能源站已经颇为流行。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分布式供能正在悄然走俏,已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闵行中心医院、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飞奥、老港垃圾场(沼气)等一批分布式供能项目。

“十二五”期间,新誉集团将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建设五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将在未来5-10年内,在分布式能源装备核心能力和产品研制应用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目前我们已经与英国罗罗公司(罗伊斯罗尔斯公司,空客A380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引进罗罗公司航空发动机技术,在新誉集团生产组装燃气轮机组发电系统,这将是对航空发动机民用化的重大突破,也将是机械工业最为高精尖的飞跃。预计到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解决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装备自主化率达到60%;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将成为新誉集团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又一亮点。

新誉集团将一如既往的立足科技创新,促进多元发展,以实施创新战略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技术,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企业创新体制,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完成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逐步成为国内著名的能源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将新誉集团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企业集团,真正的实现“实力新誉、百亿新誉、百年新誉”。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承继传统多元创新 篇3

15年11月2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箫魂”——张维良笛箫奉献音乐会(以下简称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张维良和他所创建的中国竹笛乐团演奏。中国竹笛乐团是集笛箫教学、创作、表演为一体的新型民族器乐乐团,隶属于中国音乐学院笛箫艺术研究中心。乐团常任指挥是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胡彪,成员由学院优秀的笛箫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

秉承创新发展的音乐理念,音乐会所表演的六首曲目,有五首为新创并首演的作品。其中三首是特约作曲家新创作的:《宝岛三景》(崔权曲)、《颐和》(崔权曲)和《金石丝竹》(Joel Hoffman曲);另外三首——《土风三首》、《箫魂》和《寞》是张维良先生2015年新创作或新修改的作品。

综观音乐会,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声光色线的交融

音乐会的特点首先在声光色线的交融上。竹笛乐团以多支竹笛交织而成的多声部音乐织体占据主导,呈现出立体而多维的音响效果,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美亦贯穿音乐会始终。“从东西方的比较来看,东方音乐艺术(中国、印度、阿拉伯等)都以生动的旋律线性表现为主旨”{1}。无论是《土风三首》中那高亢的信天游和欢快的秧歌旋律,《箫魂》中的箫、童声与竹笛乐团的“合唱”,低音尺八独奏曲《寞》对人生无奈的情感表达,还是《宝岛三景》以台湾音乐元素对祥和、欢乐和希望的追求,都流淌着动人的旋律线条。在灯光与色彩方面,张维良把诸多非音乐艺术元素,如多变灯光、白色服装、道具等一一运用到音乐会中。灯光色彩与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密切相关,例如灯光颜色随着音乐结构的起承转合和情绪起伏而进行渐亮与渐暗的变化。音乐会引进这些空间艺术概念,体现出张维良团队对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融合的尝试,而通过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综合传达民族文化理念,正是音乐会声光色线交融特征的重要表现。

二、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践行

从创作素材来讲,音乐会上的《土风三首》依次运用了陕西民歌《三十里铺》、山西民歌《看秧歌》和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的旋律素材,主题曲《箫魂》则采用了《春江花月夜》的曲调创作而成,《宝岛三景》采用了三首台湾传统民谣为创作素材,说明中国竹笛乐团在创作上对传统音乐的重视和运用。 开场曲《土风三首》的创作,源于2015年张维良邀请山西笛子演奏家闫宗佰到中国音乐学院进行“蒲剧音乐的风格特征讲座”。《土风三首》之一“古歌”来自作者遥远的回忆,最后一段采用陕西民歌《三十里铺》旋律创作而成。《土风三首》之二“秧歌”,曲调欢快活泼、灵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取材于山西的祁太秧歌调《看秧歌》,这首民歌正是当时闫宗佰讲座的内容之一。乐曲运用的打击乐器很少,只有“秧歌”中用到了沙锤。值得注意的是,竹笛乐团对乐曲中两个渐弱乐句的表现十分有张力,由高音区到低音区渐次减少竹笛数量。缩减顺序从梆笛开始,再到曲笛,最后只剩D调低音大竹笛在做渐弱的连续八分音符结束。这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只是这种递减的演奏方式是这种思维的倒序——万物归一的某种体现。《土风三首》之三“情歌”采用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旋律创作而成,展现我国西南地区青年男女通过活泼动感的音乐传达爱情的情境。

主题曲《箫魂》采用了《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但旋律更加舒缓规整,慢板主题由四个乐句构成。此曲还借童声合唱,使天真无邪的童声与浑厚滋润的箫声相结合,音乐空灵、清澈、明亮。《宝岛三景》由三首小曲组成,采用了《阿里山的姑娘》等三首台湾传统民谣为创作素材,分别描绘了台湾阿里山、日月潭和台北101大厦三处自然与现代景观。乐曲节奏丰富,音乐风格活泼明快、灵动跳跃,音乐律动感很强,表现台湾人民对欢乐、祥和与希望的追求。

其实,这次音乐会只是中国竹笛乐团吸收传统音乐文化的一次展现,竹笛乐团对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学习的模式由来已久。比如,几年前,潮州音乐名家王培瑜、客家汉乐名家罗德栽、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人沈凤泉等传统音乐专家多次被请到中国音乐学院举办讲座并进行艺术实践指导。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师生与专家面对面学习交流,随时拿起笛子边吹边学。这种音乐传承方式,体现出张维良团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践行。

三、多元化与创新性

张维良音乐会由他本人演奏的乐曲有三首:《箫魂》《颐和》与《寞》。《箫魂》和《颐和》使用箫演奏。《箫魂》是张维良特意新创作的曲目,使用G调朱红色八孔箫演奏。拇指颤音是此曲的一个演奏特色,也是张维良的拿手绝活,表现了《箫魂》的深邃意境。《颐和》结束时也用到了左手拇指快速颤音技巧,与古琴的尾音结合表现龙舟远去的场景。《箫魂》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将箫、笛与禅藏文化结合。快板部分,风铃草少儿合唱团童声说唱的:“玉箫吹彻凤凰台,古殿深沉晓未开。满地落花春已过,绿阴空锁旧莓苔。”{2}这是南宋著名禅僧虚堂智愚的《虚堂和尚语录》中“达摩见梁武帝”的“颂”。配器方面,《箫魂》使用竖琴这一色彩性乐器,结合竹笛乐团中5支伴奏箫、童声合唱、打击乐。快板部分笛箫演奏上使用了气冲音,烘托气氛。其中箫的演奏用到了超高音,最高音到g3,这对演奏者口风、口劲的要求很高,敏感的发烧友可以听出此曲是由《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演奏指法方面也在不断变化,先后运用了筒音作Re(C宫)、筒音作La(F宫)和筒音作Sol(G宫)多种指法,促使乐曲情绪逐渐上升。

《寞》是低音尺八独奏曲,创作于1995年。此曲是对人生诸多无奈的情感表达,其演奏特点是张维良用尺八吹出了中国民族调式和凄怆的语言风格。此外,此曲是音乐会上唯一一首没有使用打击乐的曲目,寓意表现“悲慨”的情感内容,体现出音乐审美中的“悲美”。

与传统笛、箫曲相比,以上作品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方面:运用了纯熟的拇指颤音技术;伴奏形式上不仅有笛、箫与打击乐器,还加入了童声合唱;配器方面,竖琴、云锣等色彩性乐器的运用使音乐色彩更加丰富,声响更具立体效果。

压轴曲目《金石丝竹》特邀美国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本杰明·霍夫曼和大提琴演奏家娜塔尼亚·霍夫曼(兄妹)同台演出。作曲家Joel Hoffman是他们的父亲。这是少有的请外国作曲家为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的乐曲,体现出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将此曲作为压轴曲目,可以看出张维良重视中外音乐的交流,在相互学习中探索笛箫音乐的发展方向。这种实践与20世纪40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的国乐发展思想是契合的{3}。《金石丝竹》开始似乎是人在危机中的奔跑。中间的过渡部分让人不禁联想到残酷的战争场面,作曲家运用了音块、十二音序列的作曲技法,特别是微分音滑奏的音乐片段似乎借鉴了《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中弦乐器的滑奏。从演奏技术和配器而言,这是一首合奏难度较高的作品,乐队组合使用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两架云锣,中国竹笛乐团则担任协奏。

与以往笛箫音乐会不同,竹笛乐团是本场音乐会的直接载体,也是重要的创新点。音乐会上,竹笛乐团不仅可以演奏多种风格的合奏曲目,还能以乐队的形式为中外独奏乐器协奏。作品《箫魂》呈现出的正是箫与竹笛乐团、童声合唱的协奏形式,拓宽了箫的表现形式和表演空间;本场音乐会竹笛乐团的协奏规模扩大体现在《箫魂》和《金石丝竹》等曲目上,可以说,张维良先生的探索拓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结 语

从1983年张维良的处女作《太湖春》到1986年录制的第一张唱片《箫的世界》;从1988年的《南韵》再到这次音乐会的精彩绽放,张维良先生一丝不苟、勤勉践行。从这些曲名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轨迹: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由寓情于景到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展示华夏人文精神的心路历程。本次音乐会上,他与作曲家大胆尝试的新作品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笛、箫艺术的诗意阐释:用箫、笛来追求它们在当代的民族语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张维良先生及其团队在新世纪对笛、箫表演艺术承继传统、多元创新的艺术理念,他们的艺术实践使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修海林《民族器乐审美中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范畴》,《 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

[3] 修海林《生命哲学的音乐诠释——宋飞二胡情景音乐会有感》,《人民音乐》2012年第1期。

[4]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多元创新 篇4

多元智能理论 (Multiple Intelligences) 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 “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身体-动觉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交往-交流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和自知-自省智能 (self-questioning i nt el l ige n c e) 。后来, 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观察智能 (n at u r a l i s t intelligence) 和存在智能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1]。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 强调多元性; (2) 强调差异性; (3) 强调创造性; (4) 强调开发性。每个人都具有以上9种智能, 只不过会有不同的擅长智能或优势智能组合。如果人能学会运用内在智能组合, 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促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形成了多元成才观, 对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

2 国内高校多元成才理念与实践研究

根据多元成才观,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 并突出发展学生的特长智能, 带动弱项智能的发展, 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外语教育正在由“片面注重语言智能”, 转向“兼顾多种智能的开发和发展”。

文秋芳 (2014) 依据一项安徽省毕业生就业调查, 指出不同层次高校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类别趋同, 只是不同类别的比例有差异。因此, 不同层次学校可以根据往届学生就业去向决定人才培养类型的侧重点, 但课程设置中依然需要兼顾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余盛明 (2014) 认为英语专业多元人才观具有现实的理据和基础。体现在“教育模式、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第二课堂等的多元化”[4]。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 在2008年大胆提出“大专业、小方向”的多元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即试行“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了“一年级打基础, 即学习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专业, 即学习商务英语、酒店英语、国际旅游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等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练技能, 即学习岗位初始技能训练及企业顶岗实习”的三段式教学进程[5]。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笃行“因材施教、依智而育”的育人理念, 打造了“市级教学团队和市级精品课程”, 逐步开创并推进了特色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潜能, 相信人人皆可成才, 逐步帮助教师形成“多元育人观和评价观”, 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成才观”。

3 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分级、分向、分道”的三段式教学进程

应用英语专业坚持以“德育为首、知识为基、能力为主、文化为髓”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教学进程采用了“分级、分向、分道”的三段式:即一年级“分级”, 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水平实施“分级教学、分类指导”;二年级“分向”, 开设多个“方向、模块”, 满足学生差异性的职业需求;三年级“分道”,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就业、升学或出国) , 为学生开通不同成才渠道。

近年来, 该专业每年约招收全国各地考生500名左右, 并且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生源出生地、语言基础、学习能力等的个人差异,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分级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些许不足, 因为分级分班的依据仅参考了容易测量的语言智能, 而忽视了较难量化的其他智能。但是, 基于多元智能观的“分级教学”, 不是简单地将学生人为地分为不同等级, 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不同学生的发展。针对外籍专家给学生听说能力的个性化诊断分析, 以及不同级别的任课教师们的全面反馈 (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个人特长等课堂表现) , 团队教师共同商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高起点的班级, 在语言的总体要求, 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级语言技能竞赛, 已经取得不错成绩。对于起点较低的同学, 则发动教师为学生在晚自习时间开设语法专题讲座、加强班等, 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夯实语言基本功的教学。教学团队注重在教学目标、教材、教法、考核等方面都注重学生的多项智能开发与锻炼, 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有差异性地成才发展。

二年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院统一提供的十多个专业模块 (国际贸易、跟单员、物流员、会展等) , 并学习相关课程;同时, 应用英语专业也专门开设了“涉外文秘、涉外旅游、涉外服务、少儿英语教育”四个方向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就业需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成才”为宗旨, 以外语应用为特色,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发挥“英语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在“语言平台”与“职业模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课程中融入学习兴趣培养、职场知识与技能训练, 突出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用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 同时, 又为不同的学生搭建多元职业模块、开通了不同的成才成长渠道。

三年级学生则主要学习旨在提高职场竞争力的相应课程, 并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 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 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当然, 部分学生也可以选择专升本或者出国留学。近年来, 为满足学生的国外实践、深造需求, 应用英语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如:2014年暑假, 21名学生 (占江浙沪参与选拔院校的10%) 经过层层选拔入选美国某知名企业的实习项目, 并得到相关企业的好评;从2013年开始, 学生获得上海市政府的资助, 经系部选拔后, 可赴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游学三个月;此外, 学院正在积极与各英语国家高校开展“3+1”或“3+2”专升本教育方面的合作。

3.2 多维度的教学创新

教学团队不仅关注学生语言智能的锻炼和提高, 还关注学生其他智能的潜力和开发, 进行“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学考核、实践实习”等多维度的创新。教学设计“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课程设置“模块化、职场化、网络化”;教学评价“分级化、分阶化、多元化”;实践实习“层次化、多样化、系统化”。同时, 拓展了旨在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课后实践+自主学习”三管齐下的学习途径;开设并不断完善“英语应用平台+职业技能模块”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的桥梁课程《英语综合能力训练》;构建并不断完善“TSI (即Training-Simulation-Internship, 大一语言训练、大二职场模拟、大三顶岗实习) ”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开设了学生实践的多元渠道。

3.2.1 教学设计与管理创新

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团队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 并灵活地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 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 设计“个性化、多元化、情景化”的教学。市级精品课程《商务英语沟通》采用“任务引领合作学习模式 (Collaborative Task-based Model) ”, 通过把相关教材的内容设计成学生在商务活动中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 将学生团队导入一个仿真或真实的情景中, 鼓励学生创建“模拟公司”, 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以及交往智能。其他课程活用“情景体验式”和“任务引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考虑充分利用学院建设的外语情景实训中心, 学生通过结合有创意的场景感受“情景体验式教学”, 在各种情景中主动参与体验, 完成诸如职场面试、商务会议、投诉、谈判等任务的模拟训练, 逐步扩展深化语言智能, 锻炼身体-动觉智能、交流智能等, 为以后的深造与就业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教师通过“教学目标任务化, 教学方法综合化, 教学设计优选化, 教学活动多智能化, 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思路多角度化, 教学信息多层次化, 教学评价多元化”,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模拟任务和团队项目, 体验职场情境和商务活动, 培养可持续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的职场竞争力。

为了帮助更多学生成才, 系领导注重“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团队管理, 坚持“传帮带”以及“中教外教配合”, 锻炼培养了一支教学能力与效果俱佳的教学团队。外籍教师曾被视为“编外人员”, 他们如散兵游勇, 教学质量多半不理想。但是, 新领导班子将外教组成一个团队, 指定一名组长, 并专门配备一名中方骨干教师任外事秘书, 协调他们的工作, 定期召开外教座谈会, 安排组织外教参与系部教科研活动, 提高外教的“归属感”,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利用自身语言优势为学生开设的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受益。比如, 能说会唱的美国外教的英语角就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一展歌喉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增强了自信。

3.2.2 课程设置创新

通过“模块化、职场化和网络化”的课程改革, 注重学生不同智能的发展,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从而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学有所获。 (1) 将语言课程按照“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 职业模块课程按照职业能力进行模块化设置, 根据课程性质, 任课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于教学实践中; (2) 将三年级学生的课程改为更注重提升学生能力的“职场实用口译”、“实用文体写作”、“实用汉英翻译”等课程; (3) 一年级新生开设“学习技巧”课, 教师共享课程资源, 教授学生全面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4) 更好地发挥“英语应用平台+职业技能模块”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英语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桥梁作用; (5) 开展专业资源库、“微课”等的建设, 邀请学生团队参与微课制作, 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行网络化、碎片化的语法教学, 利用QQ群进行师生互动, 课外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6) 进行了将“两张皮”合为“一张皮”, 旨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模块课程”教学管理改革, 落实以“涉外旅游、涉外文秘、涉外服务、少儿英语教育”为主线的多元模块课程菜单, 满足学生的不同职业发展需求。

3.2.3 教学评价创新

应用英语专业逐步建立了“分级化、分阶化、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制定了校内课程实训评分表、顶岗实习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分表、顶岗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分表、毕业实践报告专项评价表等, 实现了教学评价、企业评价、职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的多元评价系统。

通过“多员化、多维化、多样化、多重化”的教学考核, 兼顾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整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要求, 实现评价主体多员化 (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自己、团队等) , 评价内容多维化 (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平时作业、竞赛活动等纳入评价指标) , 评价形式多样化 (采用分数、教师评语、自我鉴定等多种形式) , 评价标准多重化 (从语言、技能、情感等方面全面考核学生) [6]。多元评价方案有助于综合发展学生的九大智能,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职场环境下的英语交际基本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3.2.4 实践实习创新

应用英语专业积极贯彻高职英语“听说领先、注重应用”的理念, 构建了“TSI (即Training-Simulation-Internship, 大一语言训练、大二职场模拟、大三顶岗实习) ”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开设了学生实践的多元渠道:一年级学生以朗读、演唱、配音等活动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创建模拟公司、职场辩论、校外实训等活动为主;三年级学生以求职、应聘、实习等活动为主。

TSI实践体系实现了由“学术型”向“岗位型”以及“岗位+任务型”的过渡。在大一的基础阶段, 语言实践侧重语言模仿和语言输入;从第三学期到第五学期侧重英语的应用能力, 发掘学生的职业创造潜能。一年级主要采用英语朗读、影视配音、短剧表演、歌曲演唱、演讲等模块, 侧重学生的语言模仿和输入, 二年级依据课程性质, 选取典型商务情境或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或者补充, 让学生按将来的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三年级定岗实习是指定期安排学生去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 如上海皇冠酒店、上海携程旅行公司、上海锦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

同时, 开设“层次化、多样化和系统化”的第二课堂活动, 实现“以赛促学”、“以趣促学”和“以训促学”。已形成了以语言应用为主线的“竞赛系列”, 如朗诵赛、趣味英语大赛、辩论赛、演讲赛、综合能力及商务英语沟通课程的汇报演出等。同时, 利用外籍教师的语言优势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尤其是设计课外活动, 帮助学生提高听说技能。通过举办每年一度的“实训汇报演出”,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通过举办各类外语技能竞赛, 如“傅雷大学生翻译奖比赛”等, 形成竞赛机制, 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成功意识, 选拔和激励优秀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的各类语言技能比赛。

3.2.5 学习途径创新

应用英语专业还拓宽了“以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自主学习”三管齐下的学习途径。新的教学要求促使教师指导学生将多种学习途径融会贯通。教师布置给学生的项目或任务在课堂、实训和自学中既互为独立又互为补充、相互关联。

课后注重向学生推荐英语在线学习、模拟试题、英语听力、专业英语相关阅读辅助材料、多媒体语音文件、案例学习、术语词汇、电子课件、图片资料、电子教材、视频资料、教学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共建的丰富资源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 深度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团队将“多元成才”的育人理念贯彻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 齐抓共管学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自学, 并按照多元考核方案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 邀请图书馆教师介绍图书馆的各种资源, 并统一安排学生到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 并制定了各班级自主学习时间表。图书馆领导和教师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 反馈学生们的到馆率平均达到90%以上, 学习积极性也不错, 并建议将这种自主学习模式向学院其他系部推广。

可见, 应用英语专业在教学设计、团队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实践实习、学习途径等方面, 都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性, 所有课内外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就是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使不同智能组合见长的学生都能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自信。通过“语言能力与职业模块相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职业发展与升学深造相结合、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相配合”, 帮助学生多元成才。

4 多维度创新的成效

教学团队成员务实进取, 教书育人, 取得多项市级以上奖励:2012年获评上海市级教学团队;骨干教师三人获上海市“育才奖”, 多次荣获市级以上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大赛”和“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二等奖;主持和积极参与教学教改科研项目, 均按时按质结题。年轻教师积极申报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和“晨光项目”, 有的已经顺利结题, 有的正在积极研究中。

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上海市高职高专各类英语技能大赛, 硕果累累:2015年4月, 两名14级学生包揽了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专业口语项目的两个一等奖;其中一名学生随后又荣获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高教社”杯英语口语比赛特等奖;同年11月, 7名学生分获上海市第四届高职高专英语读报大赛专业组一、二、三等奖, 占全市获奖总人数23名约三分之一;2013年6月, 12级一名学生获得“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上海赛区比赛中英语专业组第一名, 代表上海赛区参加了全国总决赛, 并获得二等奖;另一名学生荣获“第九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上海赛区比赛英语专业组第一名, 代表上海赛区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高教社”杯英语口语大赛总决赛, 并获得二等奖等;限于篇幅, 不能一一例举。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左右, 签约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部分同学到诸如腾讯公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上海和睦家医院 (外资) 、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上海电讯盈科有限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江艾西益外币兑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就业。

总而言之, 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团队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 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勇于改革和创新, 注重提升学生的多项智能,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显著应用成效, 也得到了同类院校的认同和肯定。鉴于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和取得的成果, 以及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的突出表现, 团队教师还应邀与其他同类院校分享院系的人才培养经验, 均受到与会代表与专家的一致好评。可见, 应用英语专业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 借鉴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活用“因材施教、依智而育”的育人理念, 实施“分级、分向、分道”三段制教学进程, 并进行了“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学考核、实践实习”等多维度的创新, 逐步构建及完善了具有特色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教师形成了“多元育人观和评价观”, 学生形成了“多元成才观”, 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显著成效。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英语专业,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

参考文献

[1] (美) 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文秋芳.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01) .

[3]余盛明.试论英语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的现实基础——广东省英语专业基本情况调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4) .

[4]刘小芬, 蒋伟平.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高职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15 (01) .

多元创新 篇5

世界旅游大会在海南召开、“大三亚旅游圈”带着丰富新型产品外出营销、开启海南国际旅游市场数据库营销推广等活动„„今年,海南旅游营销开启了全新的局面。随着海南旅游的转型升级,海南的旅游营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断朝着多元化、品牌化和精准化迈进。

多元化战略打开更广阔市场

在往年旅游营销的原有基础上,今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海南的旅游营销都有了更加多元的发展。作为海南旅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三亚、万宁、保亭等7市县组成的“大三亚旅游圈”在今年的旅游营销中,除了持续关注重庆、成都等西南地区城市以及上海、合肥等华东地区城市外,还结合中短途旅游日渐成为主流趋势和自由行、自驾行以及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情况,重点选择了南京、杭州、宁波等华东城市进行营销,并关注福州、汕头等近三亚的华南城市。

而在今年的国际市场营销中,海南也在巩固俄罗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北美、澳洲、蒙古、中亚等新兴市场,并稳步开发以德国为重点的欧洲潜力市场,尝试使新兴和潜力市场得到较好的成长。除了发掘多元化的市场,海南今年的旅游营销还注重产品的多元化。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表示,海南省将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旅游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以及游客旅游消费转型的发展需要,开发出更多丰富的度假型旅游产品,让游客享受到高质量的度假体验成为趋势。

在今年的夏季营销中,“大三亚旅游圈”就结合当下旅游热点,打出“情感牌”,以“海洋、婚庆、家庭旅游产品”等重情感连接、重体验度假的产品为重点,结合山地高球、登山、美食、漂流、乡村采摘等特色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而在国外市场的营销中,海南则重点推介两大类产品——包括海滨度假、邮轮旅游、水上运动等的康体养生度假类产品和包括海岛婚礼、邮轮婚礼、游艇婚礼等的婚庆蜜月度假类产品。

品牌化战略提升美誉度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的旅游发展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以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品牌化战略在海南今年的旅游营销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按照省旅游委的部署,将海南打造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品牌,能够提升海南在国际市场上美誉度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凸显海南旅游的价值。在今年的国际市场营销中,海南通过积极引导景区和邮政部门建设主题邮局和商业化销售海南系列旅游产品的明信片,向国家旅游局19个驻外办事处定期寄送海南旅游宣传资料、网络上挂中英文版《中国最美度假旅游胜地——海南岛》电子书、各市县旅游形象宣传视频材料和利用网络、杂志等载体进行有效的海南旅游宣传,在国际市场上提升海南旅游的形象,凸显海南作为“中国最美康体养生度假胜地”的目的地品牌。

精准营销拉动市场

和以往单纯依靠通过外出开展活动、拜访客户进行营销相比,今年海南旅游的营销手段显得更为精准。

今年,通过与淘宝网、泡泡网等合作,三亚举行“限时特卖专场”和“欢乐亲子季”活动,发动航空公司、景点、酒店等旅游全要素企业,提供特惠产品,持续吸引目标消费群体关注,实现精准营销。

而通过开展“我梦想的海岛婚礼”、海南国际旅游市场数据库营销推广等活动,海南旅游在国际市场也实现了更具有针对性的营销。以旅游市场数据库营销推广活动为例,海南在对国际游客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不同价值观、不同度假需求的游客群,最后将旅游宣传推介资料直接寄达指定目标人群,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回头客和潜在游客。业界认为,传统的营销方式是推动市场的手段,而这种精确的营销方式则是能够起到拉动市场的效果。

创新人才应具多元心智 篇6

就创造力心理学视角而言,要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必须首先构建完善的、体现时代性的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心智模式。这里所说的“心智”是指与物质相对应的个体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动机和人格等心理现象。

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特质可以归纳为6种心智:专门领域知识心智、多元文化经验心智、问题发现心智、专门领域判断标准心智、内在动机心智以及说服传播心智。在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这6种心智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其中专门领域知识心智和多元文化心智是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获得必要知识经验的重要基础。

创造力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专门领域知识的积累是创新人才产生的必要条件。然而,IT界的领袖人物如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等,都是大学退学者,许多人据此认为创新能力并不需要扎实的专门基础知识,甚至认为基础知识会妨碍创新能力。

其实,我们不能根据一个人是否读完大学的课程来判断其是否具备专门领域知识。比尔·盖茨由于家庭原因,他成为当时美国较早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在退学之前,他已花费了几千小时用于学习IT知识,已经具备了该领域本科阶段的知识。比尔·盖茨的成功,恰恰说明专门领域知识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是与创造力成正比的。比尔·盖茨非常相信专门领域知识对创新的作用,在公司的经营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专门知识的重视,微软公司囤积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师,他们在为微软的windows系统升级殚精竭虑。

创造力心理学对具创造性成就的科学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科学创造者所具有的问题导向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做出高创造性成就的重要基础,这种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专业研究技能与策略)是一种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于一体的,同时具有灵活性的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

当然,创造力研究也发现,专门领域的知识积累过多而缺乏灵活性,反而会陷入范式陷阱,束缚创新人才的成长。在分析正规教育水平和创造性成果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把创新人才作品的杰出程度作为其专门领域知识/教育水平的函数,结果两者呈现U型曲线的关系。具体而言,创新人才大部分出现在专门知识积累水平的本科训练阶段,较短或较长时间的训练(包括博士后训练),则与较低水平的创造性相联系。故此,研究者认为,个体知识的增加并不必然意味着创造力的提升,知识水平如果高于一定的程度,学习者经过大量知识学习后可能形成的心理定势和路径依赖,会妨碍创造力的涌现。因而有效的、可能带来创新的专门领域知识心智应该是兼具本领域的知识系统,同时又敏感地发现了已有知识的缝隙,经由内在动机的指引,发现问题,从而做出创造性的发现。

如果说比尔·盖茨是侧重于专门领域知识心智而获得巨大创造的话,那么乔布斯则是由多元文化经验心智获得创造性的典范。

多元文化经验心智在狭义上是指对跨国、跨宗教、跨地域、跨语种、跨习俗的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对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差异性的认识。

乔布斯读了6个月大学后便退学了,但其后在大学选修了一些艺术课程,他成长在基督信仰的家庭,成年后却皈依佛教。乔布斯的特立独行使他比常人更具有多元文化经验,这种多元文化经验心智体现在公司的运营上。与比尔·盖茨大量囤积专业工程师不同,苹果公司的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文学等学科背景,他们以艺术的名义,赋予了苹果产品以灵魂。乔布斯实现了科技与艺术(广义的人文艺术)的完美联姻,前所未有地把艺术家的灵感和工程师的技术结合在一起。

创造力研究者发现,广泛的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表现(顿悟学习、近距离联想与观念产生)紧密相关。在研究中,他们把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美国白人大学生分为五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启动实验。第一组为中国文化启动组,被试者要观看展示中国艺术、建筑、食物和其他文化元素的幻灯片。第二组为并列文化启动组,被试者要依次观看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元素的幻灯片。第三组为融合文化启动组,被试者要观看体现中美文化元素融合的幻灯片(如星巴克生产的月饼、被做成京剧脸谱样式的啤酒起子等)。第四和第五组均为控制组:分别为美国文化启动组和元启动组。在上述启动条件下,要求被试者完成同样的创造性任务。实验结果发现,并列文化和融合文化启动组的创造力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其影响效应甚至在实验后的5天到7天内还存在。两个单一文化启动组(中国文化或美国文化)的美国学生,均未表现出优于启动组里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

故此,研究者认为,单一文化经验者其心理氛围和思维空间决定了可供创意表达材料的来源相对单一,而拥有多元文化心智者能够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对同一问题情境有可能产生更多的联想,可能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多,也包含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以上结合比尔·盖茨、乔布斯的实例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简单地分析了创新人才的两种基础心智,但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6种心智并非完全孤立地起作用,这6种心智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创新人才须经历这种动态的过程,才能最终在某一领域做出创新性的成果。首先,创新人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专门领域知识的积累,同时获得其他文化、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建立起专门领域知识心智和多元化经验心智。其后,创新人才须掌握判断该领域标志性成果水平高下的能力,建立起专门领域判断标准心智。接下来,创新人才才有可能在以上三种心智和内在动机心智、问题发现心智的共同作用下,发现新的课题,产生创新性的成果。最后,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创新者本人最了解自己创新成果的精粹,如果创新人才以较强的说服沟通能力向社会传播自己的创新成果,这比起由别人代为传播效果会更好。所以,若要实现创新成果社会效益的增生,创新人才必须建立起说服传播心智。

我国当前的教育情境,比较重视学生专门领域知识的积累,这对学生专门领域知识心智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创新性不是单一心智的结果,重复的过度的专门领域知识的练习往往不利其他心智的形成,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故此,放弃那种以丧失思维灵活性为代价的灌输式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合理地创建情境,使学生获得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心智,是当前教育实践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对其他国家和地域文化的了解,以及增加学生对其他知识领域的认识,可以使学生获得多元文化经验心智。如果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创意或作品向别人解说、介绍的机会,将会有利于其说服传播心智的形成。目前的教育教学,风格过于一元化,追求标准答案,追求课堂整齐划一,过度追求考试成绩等等,严重妨碍了学生问题发现心智的形成,无法发现问题,创新就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心智模式,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多元评价:考试改革的创新机制 篇7

一、理论框架:多元评价体系的基石

1.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公开出版的《智能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 指出智力结构是多元的, 每个人主要具有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七种智能[1]。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 且每种智能都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 对个体而言存在着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部的差异, 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 即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普遍性、差异性等特征。基于多元智力理论, 对于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发展的、有差异的, 并通过适宜的方式和适宜的程度对智力的组合类型进行辨别, 使评价对象的优势智力领域获得证明和体现。

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他们的基本观点是, 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2]。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强调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学生学习、建构、发展的过程, 因此, 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成长变化, 关注学生行为表现出来的动态因素, 体现过程性和学生主体性。

3.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指出要从人性的角度关注受教育者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 而这种需要正是实现“各自”的自我, 不能将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标准和模式强加到他人身上。正如马斯洛所说,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 他就必须成为什么, 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对个体需要和实现的尊重”, 教育要以一颗平常心宽容和悦纳所有高低不一的草木, 不应当设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高考制度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要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与多样化的学生相适配。

二、内涵解读:多元评价体系的三维特征

1. 多元评价的表现形式是综合性的“多元化”

多元评价首先是一个以“教育多元化与考生能力多样化”为导向的多元化, 具有在纵向和横向上“多层性”的属性。新课程提倡以校本课程为代表的个性化、多元化教育, 这种多元化教育的结果必定是:不同类别、不同特色的中学为高考录取提供的教育评价依据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多元智能类型、多种发展潜能的学生在评价侧重点上具有差异性, 同一智能类型的学生在能力表现上具有层次性。多元化的教育, 满足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的教育对多元智能个体需要和实现的尊重, 体现了教育与学生的协调性;多元化的评价, 符合多元化教育的要求, 将为高考提供更加丰富、更为全面的依据。其次, “多元化”强调自身发展的同时, 亦重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发展, 是一个涵盖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多元化”。就评价性质而言, 要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就评价主体而言, 既包括第三方评价, 又包括学生自身和教师的评价;就评价内容而言, 既包括通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表现出来的, 与学业多元评价有关的静态因素, 还包括通过学生行为表现出来的, 与非学业多元评价有关的动态因素;就评价方式而言, 既包括终结性、统一性、量性的评价, 也包括形成性、个体性、质性的评价;就评价标准而言, 既包括同类学校、同质考生的一致性, 还包括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发展方向考生的个异性。

2. 多元评价的本质是为评价对象提供最优化的发展契机

在传统评价研究中, 研究者们也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 也怀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意愿[3]。但在传统高考中, 单一主体、单一方式、单一标准的学业成就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 使得所谓的发展性评价在事实上体现的效果却是大一统的、终结性的、甄别性的评价;对于学生高中阶段的评价成了一个外在于学生发展的, 体现为唯一学业标准的存在物, 所有学生都要尽力在同一学业领域中去切合所谓评价的标准, 而自身的优势智力和潜在智能不能被发现。在多元评价体系中, 采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而每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多元评价的目的不是在于预定某种智能、某个结果, 而是将评价作为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 用以发现和识别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和潜能, 以便帮助个体获得发展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契机, 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创造最佳的条件和机会, 实现个体需求的尊重和满足。

3. 多元评价的核心是教育的全人观

多元评价作为一种尺度, 其核心是体现教育的全人观, 主要表现为三层含义:首先, 在多元智力理论看来, 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而使自己成为人才, 因此多元评价体系要给每个学生找到并提供成功的支撑点, 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其次, 学生的智力发展贯穿于自己生命的全过程, 每一个智力领域的发展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具有非同步性, 所谓的优势智力领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也会存在不平衡的发展[3]。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看来, 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 多元评价体系要放眼于生命的全过程, 通过学生学习和自我构建的过程看到他们发展的潜在性, 要“不忽略学生学习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再次, 人本主义提倡对每个学生个体需要和自我价值的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评价就要为每个智力领域提供可靠依据, 使每个学生既发现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又找到自己的欠缺之处, 从而协调发展, 尽可能使每一个智力领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真正实现自我需要, 要“不忽视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智能发展”。

三、构建原则: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基于多元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和三维特征, 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源自体系构建的多元化方向, 涵盖基础教育的多元性, 学生需求的多元性,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等。基础教育的多元性是指基础教育为适应宽容社会、自由社会产生的多元化人才观的趋势而进行不懈追求, 属主动多元性;学生需求的多元性则要求评价能够根据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发展, 为学生提供公平、客观、全面的评价, 学生需求的多元性是一种客观趋势, 是世界多样性在主观意识领域的体现, 属被动多元性;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的多元性是多元评价体系自身建立和发展的要求, 是多元评价体系本身的属性。

2. 发展性与自适应性原则

多元化更强调发展的理念, 多元化自身是一个随着人才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多元化。多元评价体系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优化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 是适应教育个性化需求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不断变化而调整发展的结果。在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 只有具备自适应性的发展能力, 多元评价体系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观念和创新教育的需求。

3. 人本性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要坚持科学的唯物史观, 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进程中就要确认并保证人的主体地位, 坚持把人的教育需求放在首位, 把“保障学生享有公平教育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作为体系构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元评价体系的人本性原则具有以下含义:重视人的发展需求、体系构建的初衷和过程以人为中心、体系的应用上具有人性化特征等。

综上所述, 推进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是消除传统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人才观的诟病, 推进高考改革和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 (Gardner, H.) .多元智能新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国韬, 杨雪梅, 王淑娟.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3]黄黎明, 胡中锋.多元智力论与课程评价.课程·教材·教法, 2003 (5) .

[4]潘永庆, 孙文彬, 路吉民.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5]张民选.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创新作文教法应注重多元化 篇8

为此,许多教育工作者曾作了一些成功的探索,然而“少、慢、差、费”现象仍在不少作文教学实践中颇为盛行。这种现象经久不衰, “应试教育”可谓功不可没。一是严酷的考试指挥棒无情地把学生囚禁在有限的教材和无限的作业之中,学生少有闲暇阅读课外读物、体验社会生活; 二是教师迫于“应试效应”,屈服于“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单元化的教学模式。要彻底跳出这个怪圈,笔者认为: 多元化地创新作文教法是行之有效的。

如何多元化地创新作文教法呢?

1. 拓宽积累素材的途经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脱离素材积累谈作文,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可谓天资聪颖。五岁时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但其父“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仲永失去了积累素材的机会和环境,最终造成了仲永“泯然众人”的悲剧。因此,教师应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为学生积累素材广开源头。

素材积累包括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生活积累的文章不会生动形象,真切感人; 缺乏语言积累的作文就会枯燥乏味,词不达意。语言积累包括一些专门的作文素材书、经典的课外书籍 ( 文学名著、报刊,如《智慧背囊》《读者》《青年 文摘》《格言》等) ,还有就是精练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

生活积累既可以通过读听进行间接积累,又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进行直接积累。采访、实践、阅读、妙语汇粹等都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另外,学生可以把报纸、新闻节目当作生活积累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些材料更具有时代性、新鲜感,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现实价值。

只要多渠道积累素材,夯实作文基础,就不会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愁了。

2. 扩大作文指导范围

“帮助审题—指导 写法—范文引 路—学生作文”是应试下的主要授课模式。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侧重于写法 ( 包括审题方法、构思方法、选材方法、表现方法、语言运用方法) 指导。毋庸置疑,这种指导方法和授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作文基本方法, 训练了模仿创造能力。但它不利于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注重写法指导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观察、积累、审美、联想、创造性思维等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培养学生独立积累、取舍素材创造文章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作文水平的飞跃。

3. 丰富作文实践形式

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方法理论,轻写作实践,要提高作文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强化作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作文的方法与规律,锻炼写作能力。传统的有限的课堂作文实践难以形成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日记、周记,重视日常交谈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使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学生作文能力。

4. 灵活选择课堂类型

“积累素材—学习写法—作文实践—作文修改”是作文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故此,可将作文课分成素材积累课、方法指导课、写作实践课、作文修改课四种类型。从授课处所上看,又有室内课与室外课之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侧重点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取课堂类型,从而避免了一成不变的“聚艺堂”式课型。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型的不定性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采用多元教学媒体

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以往的作文教学靠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主要借助于教师语言这一单媒体。即使教师讲得再好, 也欠直观、形象。而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的素材。让多媒体走进作文教学课堂,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仿真研究 篇9

(一) 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定义

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是指在具有互补关系的多项技术创新之间的扩散。假定在市场中有n项技术创新扩散, 且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即这n项技术创新之间具有互补型关系。它们的无量纲变量分别是:f1, f2, …fn, 且有0≤f1≤1, i=1, 2…, n。这n项技术创新之间的互补作用强度为βij, (i=1, 2…, n;j=1, 2…, n) 且0≤β≤1。βij=1, (j=1, 2…, n) , 表示技术创新Tj对自身的互补作用强度为1;βij=0, (i≠j) , 表示技术创新Ti对Tj没有互补作用, βij具体数值用矩阵B表示, 则:

矩阵B反映了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内的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其次, 扩散系数a1, a2, …, an代表对互补型技术创新T1, T2, …, Tn的投资强度, 用矩阵I=[a1, a2, …, an]表示, 也不随着时间改变而变化。

(二) 基本假设

对多智能体的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系统进行研究, 需要作如下假设: (1) 互补作用关系强度值固定,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原因是, 这种互补作用系数是由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属性决定的。 (2) 将技术创新扩散系数理解为投资强度的大小。扩散系数作为扩散系统的决策变量, 在具体的仿真研究中用于决策分析。

二、互补型创新扩散演化模型分析

(一) 二元互补性技术创新扩散演化模型

设T1, T2分别代表两种技术创新1和2, 且具有互补型关系, 即技术创新T1的扩散对T2的扩散具有促进作用, 反之亦然。它们组成的扩散系统满足: (1) 技术创新T1与T2之间相互促进, T1的扩散能加速T2的扩散; (2) 当T1扩散达到极限时, 技术创新T2也具备达到极限值的潜力; (3) 技术创新T1对T2的影响, 不超过T2自身特性对扩散大家影响。

根据罗杰斯特方程, T1, T2的扩散系统演化模型为:

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技术创新1和2的扩散率;a1和a2代表T1和T2的扩散系数;β表示T1和T2之间的互补强度, 0<β≤1, β=0表示两者没有互补作用, β≤1表示T1对T2的促进作用不超过T2自身特性对扩散的影响。

1. 技术创新T1和T2同时开始扩散。

曲线BN代表技术创新1的扩散, 曲线BM代表技术创新2的扩散。由下页图1可知, a1越大, 技术创新1扩散越快, 曲线BN越趋于水平;同样, a2越大, 技术创新T2扩散越快, 曲线BM越陡;当技术创新1扩散到N点时, 由于技术创新2的扩散已达到最大点, 此时对技术创新1的促进作用最强, 因此, 在此时刻, 技术创新1扩散曲线速度增加, 曲线变陡;当技术创2扩散到M点时, 由于受到技术创新1的影响, 速度减慢。

2. T2先扩散, T1后扩散。

由图2可以看出, T1的扩散对T2的扩散产生阻碍, 使T2滞留在1-β这个水平上。而T1扩散起来之后, 对T2的扩散产生了促进作用, 使T2快速扩散。

3. T1先扩散, T2后扩散。

由图3可以看出, T1的扩散为T2的扩散提供了条件, 使T2在扩散过程中较为平滑。由于创新技术间的互补作用, 扩散系统的演化既受技术创新T1和T2间互补作用系数β的影响, 也受到企业动态影响因素和静态影响因素 (a1和a2) 的大小和二者扩散先后顺序的影响。这里假定β是T1和T2之间的固定参数, 而a1和a2则是扩散的可控制变量。因此, 可通过对a1和a2的影响因素的调整来体现采纳策略, 实现对扩散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二) 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演化模型

同样, 我们可以得出多个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系统演化模型:

在式 (2) 中, βij, i=1, 2…, n;j=1, 2…, n表示扩散系统内的多项技术创新之间互补作用关系及强度;ai (i=1, 2…, n) 表示技术创新Ti的投资强度。在仿真实验中, 将ai作为扩散系统的决策变量;fi (i=1, 2…, n) 表示在扩散系统内, 第i项技术创新的扩散水平, 它反映了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微观变量。

在具体的仿真研究中, 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宏观参量进行设定。该宏观量表示为:

其中, fi代表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微观变量, 代表在t时刻, 技术创新的平均扩散水平。但由于并不能反映出各技术创新之扩散率水平的分布和由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宏观序。因此, 在n项互补型技术创新组成的扩散系统中, 定义变量P为系统有序程度的序参量, 则:

三、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案例研究

以智能手机数据传输技术创新为例, 蓝牙技术T1, 红外线技术T2, 无线电频率技术T3, 无线区域网络技术T4和计算机技术T5。他们在数据或应用的传输方面是互补型的。有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的演化模型 (2) 可以得知, 需要得到三方面的数据:βij、ft (t=0) 以及ai。

1.在互补性扩散系统中, 五种技术创新之间的互补作用系数βij。显然, 0≤βij≤1, βij=0表示技术创新Ti之间没有促进作用;βij=1表示Ti对自身促进作用最大, 即i=j。在本仿真研究中,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得到βij具体数值 (如表1所示) :

其中, 初始参数值, F= (5.0, 5.0, 5.0, 5.0, 5.0) T, fi (t=0) =0.05。

2.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中, 初始状态ft (t=0)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初始状态值ft (t=0) 介于0和1之间。因此, 假定初始状态值 (如表2所示) 。

3.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中, 决策变量或控制变量ai。在该仿真实验中, 将F= (a1, a2, a3, a4, a5) T作为决策变量。它表示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企业对技术创新i的投入强度, 企业投入越多, 参数值越大, 扩散系统的演化速度也越快;二是企业决策者对技术创新i扩散的信心, 信心越大, 扩散速度越快。

4.影响度变量Q。Q表示这i个互补型技术创新之间有序程度, 反映的是在扩散系统内, 由于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宏观序。

显然, 当系统内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技术创新扩散率相同时, Q=0, 这表示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扩散处于均匀无序的状态;当企业不断的对各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 它们之间不断发生作用, 就会通过自组织演变为宏观序。此时, f1, f2…, fi之间的数值就会有较大差异, 影响度变量Q也会随之增大。

四、仿真结果及分析

1.当各项技术创新的初始状态值、扩散系数以及相互作用系数相同时, 互补型技术创新的扩散曲线与单一技术创新扩散曲线一致。

2.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初始状态值和扩散系数相同时, 互补作用系数βij的不同使得Tij产生了不同的扩散轨迹 (如图4 (a) 所示) ;扩散系统内各项技术创新扩散率分布由原来均匀无序状态通过自组织过程演变为宏观有序的结构, 平均扩散率水平的数值由初始状态的0.05提高到0.17 (如图4 (b) 所示) ;影响变量Q也有初始状态的0提高到0.5061 (如图4 (c) 所示) 。由此可见, 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互补作用系数βij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内各项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平均扩散率的分布以及影响度变量都有显著的影响。

3.扩散系数和初始状态值不变, 改变投入强度, 将F= (5.0, 5.0, 5.0, 5.0, 5.0) T改变为F= (8.0, 8.0, 8.0, 8.0, 8.0) T, 由图5可知, 平均扩散率由0.0892提高到0.1263;影响度变量Q也由初始状态的零提高到0.8128。然而, 在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内, 各项技术创新的扩散率分布形状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是, 各项技术创新之间的互补作用没有发生改变, 扩散系统内技术创新扩散由组织过程演变为宏观有序结构也就不会发生变化。

4.调整初始状态值, 将其调整为 (0.07, 0.09, 0.07, 0.10, 0.08) , 由图6可知, 除影响度变量发生改变之外, 各项技术创新的扩散率分布形状与前几种相似。影响度变量由0变为0.3448。

5.其他参数不变, 查看不同ai值对扩散系统演化行为的影响。对每个ai中的一个单位增加扰动, 例如, 令a1=6.0, 其余ai=5.0 (i=2, 3, 4, 5) , 分析扩散系统演化行为;同样, 对每个ai值都进行如此操作, 即可找出Ti中对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演化影响最大的那项技术, 即关键创新技术。通过实验可知, ai的单位变化对系统的有序程度影响较大, 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平均扩散率影响较小。各项互补型技术创新对扩散系统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T5、T4, T2, T1, T3, 其中对影响度Q影响最大的是T5。

五、结论

通过以上仿真分析可知: (1) 互补作用系数βij对多元扩散系统内各项互补型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宏观序参数以及扩散系数分布有显著影响。初始状态值与扩散系统相同时, 由于βij的不同而使各项技术创新扩散轨迹产生了明显的不同; (2) 扩散系数和初始状态值不变, 改变投入强度,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内技术创新扩散率分布形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3) 初始状态值仅对影响度变量有影响, 对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的形状影响不大; (4) 通过对不同ai值的设定, 可以找出对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演化影响最大的那项技术, 即关键创新技术。

摘要: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是指在具有互补关系的多项技术创新之间的扩散。首先对扩散系统的基本假设进行界定, 然后建立并分析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的动态演化模型。通过Netlogo仿真工具对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仿真研究, 剖析各因素对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 并验证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 结合仿真实验的结果, 针对多元互补型技术创新扩散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扩散,演化模型,仿真实验

参考文献

[1]张彪.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研究及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75-78.

[2]R0GERS E M.Diffusion of York:The Free Press, 1995.BASS F M.New growth form ode l consumer durables[J].Management Science, 1969, 15 (5) :215-227.

[3]盛亚, 吴健中.新产品市场扩散Bass模型族的研究[J].预测, 1999, (2) :71-74.

[4]MAHAJAN V, MULLER E, BASSF M.New product diffusion model sin marketing:are view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54) :1-26.

[5]MONTAGUTIE, KUESTER THOMAS.a conceptual mod—Eland preposition invent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02, (19) :21-42.

[6]徐玖平, 廖志高.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J].管理学报, 2004, (3) :330-340.

[7]陈欣荣.技术刨新扩散的微观机理分析与模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8]方亮, 龚晓光.技术创新扩散的元胞自动机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 2007, (2) :82-89.

[9]BENSAIDL, BOURON T, DROGOUL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uto no—mous Agents and Mu l ti-Agent Systems (AAM AS 02) [M].Bologna, Ital:ACM, 2002:183-189.

[10]GARCIAR Uses of agent-based modeling in innovation/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J].Journal of Prod—U c 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 22 (5) :380.

户外广告媒体多元创新平台的构建 篇10

户外广告媒体的创新正在引发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对探索户外广告有效传播渠道的平台构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视觉媒介的突破

户外广告媒体是视觉信息传达的广告, 利用各种媒介将所要传播的信息加以策划并转化为视觉符号。通过媒介的物理特性、形态、材质等对受众形成感官刺激, 促进受众进一步了解并接受广告信息。媒介自身的语言特质为户外广告提供更多的创意发展空间。视觉媒介的创新, 使户外广告具有更突出的信息承载价值。

(一) 新媒介的运用

新科技、新材料催生新的的媒介形式, 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使用习惯, 使广告人有更多可发挥创意的空间。广告媒介的变革与技术更新, 引导户外广告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互动化, 其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二维空间的束缚, 营造出虚拟的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 使户外广告呈现互动、虚拟、新奇的特点。

(二) 空间维度的创新

大多数户外广告媒体主要是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处理信息要素, 三维空间的创新则是采用各种方式使广告呈现立体或动态的视觉效果, 提升受众感觉的真实性。新奇独特的实物广告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立体户外广告表现手法, 扩大十倍甚至几十倍制作的立体广告造型刺激视觉感官, 其醒目抢眼的特点及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更容易让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户外设计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 独特的媒介形态

重复接触形式单一的平面广告, 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户外广告媒介有着可见可感的实在物质性。[2]在户外广告媒介的选择上, 开发和使用非常规媒介, 利用新颖、独特、有效的载体与产品的卖点形成巧妙的创意, 通过创造性开发和使用为广告主题服务, 通常更能引发受众的关注。

(四) 传统媒介的再创造

户外广告媒体的新发展, 并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高科技或新媒介的挖掘和运用。传统广告牌、灯箱、车体广告等媒介依然是户外广告的主力军。只要合理利用传统媒介的巧妙创意, 形成由点及面的协调布局, 同样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例如0rphea杀虫剂的户外广告, 静态的传统户外媒介运用大自然的时间元素渐渐呈现动态状态, 广告前后不同效果的连续, 串联受众的整个记忆环节, 通过时间的运动设置悬念, 打破传统广告短时传递信息的常规性, 触发受众的好奇心理。

二、交互式体验创新

作为一种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的传播形式, 户外广告的创新必须与受众的心理及情感体验紧密联系, 将受众的心理需求、行为习惯与产品信息发布的时空特征结合起来, [3]改变户外广告被动传播信息的局面。

(一) 情景体验

通常户外广告的环境是固定的, 其广告空间也是有限的。 传统的平面广告仅能在广告文本中构筑情境, 而寓情于景的现实广告形式则能灵活地突破环境或空间的恒常性。广告信息或融于环境中, 或与环境背离, 受众则在环境媒介中体验这种辩证关系。

(二) 行为参与体验

户外广告信息的传播, 不能只停留在受众的认知领域, 应更多地关注其心理和行为特点。行为参与的体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广告模式和瞬时限制的弊端, 避免受众注意力的无效性和被动性, 以双向沟通的方式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三) 多感官交互体验

户外广告媒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通过视觉来传播广告信息的。当人们对视觉信息开始有戒备心理的时候, 针对单一感官知觉设计的广告, 往往会因其他感官信息的缺失或冲突, 影响人们对广告的体验。通过刺激受众的听觉、嗅觉、触觉, 味觉等联觉通感来传播广告信息, 可激发受众的兴趣、实现与产品的互动、加深其对产品的感知。

三、传播策略的整合

要想在纷乱繁杂的户外广告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力, 规避无序竞争。就得掌握更多的媒体资源, 将受众诸多的体验整合为一个整体的知觉。跨媒介整合传播就是将户外媒介与电视、网络、手机等其他媒介形式相结合, 突破单一媒介在人体感官功能体验上的缺陷, 通过信息源、传播渠道、接收终端的媒介融合达到整合传播的效果。

四、结语

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户外广告媒体的创新对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媒介的选择到造型、受众的接触方式到体验感受、传播方式到传播渠道, 户外广告媒体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户外广告人不仅要驾驭各类媒介, 把握户外广告的本质特征, 更要能创新性地运用设计语言, 将不同体系中的创新概念关联在一起, 巧妙地构建人与传媒的信息交互,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广告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力, 刘汉林.重塑户外广告媒体的整体形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 (02) :17-19.

[2]胡易容.作为符号语境的广告媒介及其能动效用[J].装饰, 2010 (02) :84-85.

多元创新 篇11

【关键词】 美术教学;创新思维;自由创作;幼儿教育

在幼儿的心目中,他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所描绘的画是没有任何规矩的,完全是一种自我体验的反应。如果加上了老师的元素,就不再是孩子们对世界天真浪漫的想法,阻碍了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点,解放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想象飞起来,从而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张扬的儿童画。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新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孩子天性爱玩,从幼儿兴趣入手,把玩的要素渗透到学习,玩中学、学中玩,更能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画《人物动态画》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孩子参与游戏、大型玩具等活动,在孩子玩的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观察,记住主要特征。游戏后,孩子们就会把观察到的人物动态画下来,由于观察的角度,内容不同,孩子们作品表现的方式也不同,绘画结束后,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画,人物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要创造出丰富的、有表现力的画,教师还要积极地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想象,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如我们在进行绘画活动《大海里的鱼》中,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接下来我们让孩子们去猜想,这时孩子们会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孩子们兴致正浓时,再让孩子们把自己所想到的用画笔画下来。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会非常高,他们都急于通过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通过活动,孩子的想象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和别的孩子交流中受到启发,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他们还会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创作,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创意。

二、相机引导,拓宽幼儿思维的表达方式

让小朋友们自由画画的首先就是要让小朋友们大胆的想象。把自己要画的东西和平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或者把要画的东西换另一种说法说出来,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

在小朋友们的世界中,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也许不是这样子。在每一次绘画前,可以问问他们想画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个上去?应该要怎样子画?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多问一点为什么?在问的过程中,孩子跟着老师的言语引导发挥想象,增加认识,丰富想象;在说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动脑子,让思绪在大脑中飞舞,这些都为绘画增添了创作想象的认知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给予小朋友们充足的绘画时间。因为在每一次的美术活动中,老师都规定了完成创作的时间。有时孩子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时老师就催着结束要进行下一个活动,这样怎么会有好的创作呢?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给予小朋友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玩中画。

三、体验生活,丰富幼儿创作的美术资源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开拓孩子的眼界,激发情趣,让孩子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俗话说:“画内工夫画外学”,要让孩子自主性的绘画,就不能局限于图画课本,需要的是教师引导孩子画外学习或画内、画外有机结合,积累画内工夫。

引导孩子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界万物的形态,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还可到生活中观察建筑、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让孩子去发现美,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

运用多种绘画材料、方法。如果绘画只用蜡笔,幼儿难免失去兴趣和积极性。幼儿年龄小,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就要求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愿意去画,在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幼儿的绘画能力。除了用蜡笔以外,还可以提供棉签、纸团、印章、彩印泥等不同的工具材料,让幼儿始终感到新鲜神奇。绘画方法,除了蜡笔画线条、涂色,还可以用手指点画,用口吹画,用棉签画等。运用多种绘画材料、绘画方法,会取得良好效果。

四、多元互动,营造幼儿自由创作的时空

创设宽松和谐自主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因此教师在辅导幼儿画画时,要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潜移默化的引领。

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创作。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造、完全展现自我的两大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使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意识与具有个性化的创作。过多的行为规范和指责,将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理解孩子,避免指责,变指责性语言为启发式询问。教师应该用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大胆创作。

正面、合理评价孩子的作品,保持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持久兴趣,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创作。作品的评价在美术活动中尤为重要。恰当的评价孩子的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也不是用“像”与“不像”或“对”与“不对”来评价,而要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推进他们的再次创造。

寻找发现幼儿画中独特的想象力,每幅作品都有孩子自己的想象力存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解放孩子的嘴,鼓励孩子以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作品中的所画、所想,与幼儿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教师认真倾听,给予肯定、欣赏。教师还应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体验得到别人认可的快乐,为下一次创作树立自信心。

多元创新 篇12

一、建立新型关系, 培养积极情感。

在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习, 人会精神振奋, 心情愉悦, 思维就会发挥到最佳程度, 自信心就能有效地发挥, 学习潜能会充分发掘, 自尊心就会得到充分的满足, 有效地发展非智力因素。为此, 在教学中, 要尽量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去看待学生, 让他们和教师平等地参与教和学, 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尊重, 有效地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 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同时, 还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让学生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进行多向交流, 使教师、同学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之中, 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例如:在探索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教学时, 为了有效培养同学们积极的学习情感, 笔者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在下面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笔者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观察各组画电路图的情况。对学生出现的失误, 不是挖苦、讽刺, 而是进行演示, 让他们来评判, 进而使学生在和谐环境下, 学会画电路图方法。对学生出现的错误, 放下架子, 平心静气地和他们交流、讨论, 降低要求, 循循善诱, 使师生间思维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满足他们自尊心。

二、转变教学方式, 培养自学能力。

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使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地发展。要真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去体验物理知识的奥妙。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探索物理知识, 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学会学习。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应进行角色转换, 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来唱主角。另外, 教学方式要新颖活泼、灵活多样, 使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极大地调动他们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促进他们自己动手去实践, 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还要注意当学生能独立完成一部分时, 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让他们自己去独立完成, 使他们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探索光的反射时, 为了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笔者一改以往的教学策略, 大胆地进行改革,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们,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要求学生按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 只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 如:可折叠光屏、平面镜、红外线、铅笔、刻度尺等。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纲, 在小组里探索多种情况, 如:有的小组探究出光斜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有的小组探究出光垂直入射时的情况, 还有的小组探究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更有小组探究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等等。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发言气氛浓厚。笔者这样处理,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这些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更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

三、注重方法渗透, 培养有效思维。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 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学习, 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 去积极思维, 去汲取知识, 去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学会科学分析问题、探索问题, 从中去领悟科学内涵, 培养其科学精神。为此, 我们要精心地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因此, 我们要运用科学手段, 采用多元教学法 (建模法、类比法、转化法、替代法、等效法等)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探求解题过程,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开动脑筋, 勤于思考, 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去汲取知识, 具有创新精神, 进而使全体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才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例如:在探索电压教学时, 笔者采用类比的方法, 即用水压进行来类比导入新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探索磁场教学时, 笔者运用转化法引导同学们进行学习, 首先用小磁针的转动来说明磁体周围的特殊物质磁场的存在, 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究磁场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 适时渗透学习方法, 让学生巧妙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就能发掘高学生思维的潜能, 提高探究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多元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探究活动中, 不断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物理的意识,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发挥聪明才智, 发扬勇于创新、敢于攀登创新的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进入物理殿堂。

参考文献

[1]周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绿洲地区下一篇:检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