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动脉血乳酸

2024-05-28

脐动脉血乳酸(精选6篇)

脐动脉血乳酸 篇1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足月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腰硬联合麻醉组、笑气组、对照组三组,各50例,分析三组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乳酸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笑气组脐动脉血p H、Pa CO2、BE和乳酸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而Pa O2、HCO3-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吸入镇痛和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和乳酸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笑气吸入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新生儿,脐动脉血气,乳酸

分娩疼痛是导致产妇心存恐惧的主要原因,也是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分娩镇痛药物可能导致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儿低氧血症和酸血症,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阻碍分娩镇痛的推广[1],为产妇提供优质、安全的分娩镇痛已成为临床较为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足月单胎头位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笑气吸入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乳酸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分娩镇痛的安全性,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足月单胎头位产妇150例,所有产妇均无胎儿宫内窘迫,心、肺、肝、肾疾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前评估无头盆不称、宫缩乏力和胎儿情况异常,并排除分娩过程异常改行手术分娩者、新生儿体重<2.5kg。入院年龄22~32岁,体重60~75kg,随机分腰硬联合麻醉组、笑气组、对照组三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产妇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腰硬联合麻醉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侧卧位,椎体棘突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给予0.8%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朝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约4cm,取平卧位,观察5min无脊麻发生后注入5ml罗哌卡因(0.1%)和芬太尼(0.0002%),接电子镇痛泵,宫口开全停药,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笑气组吸入氧化亚氮和氧气1∶1的混合气体;对照组未使用分娩镇痛,三组均于新生儿出生后断脐,取脐动脉血2ml,密封送检,使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及乳酸水平测定。所有标本均由专人采集,专人检验。

1.3观察指标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比较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 H、Pa O2、PCO2、HCO3-和BE)和乳酸水平,并分析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脐动脉乳酸水平三者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见表1。

2.2三组血气分析及乳酸水平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笑气组脐动脉血p H、Pa CO2、BE和乳酸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而Pa O2、HCO3-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类分娩镇痛方法。但大量临床实践显示,以精神安慰法、水中分娩等为主的非药物性镇痛方法镇痛效果并不理想,故现阶段仍以药物性镇痛作为分娩镇痛的主要方法,其主要包括肌注镇痛药物法、笑气吸入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2]。笑气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及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进而达到镇痛作用[3]。研究表明,35%~50%的氧化亚氮即可达到抑制由子宫收缩引起的阵痛目的,同时不至麻醉,且在体内极少转化,停吸后2~4min内作用即消失,对呼吸道及肺组织损害极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4]。椎管内阻滞镇痛是指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间断或用输液泵自动持续注射低浓度局麻药。其镇痛效果可维持到分娩结束,西方国家无痛分娩已经相当普及,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率高达60%~80%[5],而在我国,考虑到下胸腰段脊神经阻滞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心排出量突然减少,可能导致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儿低氧血症和酸血症,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但亦有研究发现,新生儿5min Apgar≤3分发生率和7d死亡率随着硬膜外分娩镇痛率递增而下降[6]。

以往评估胎儿窘迫主要依靠羊水性状及Apgar评分,但不能客观的评价缺血缺氧状况及程度。而脐动脉血气分析作为评价胎儿氧合和酸碱状况、判断胎儿娩出即刻缺氧的敏感可靠指标,可有效反映产程中胎儿血气变化的结局及胎儿各器官组织状态。现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和美国儿科学会(AAP)[7]已将脐动脉血气分析列为诊断胎儿窘迫和围生期窒息必不可少的指标。脐血乳酸水平是产时急性窒息的指标,研究表明脐血高乳酸水平与胎儿不良预后相关。通过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水平测定能够客观评估胎儿氧合状态及是否存在酸中毒、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有研究表明,Apgar评分与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8],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笑气吸入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两种镇痛分娩方法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和乳酸的影响,探讨两种镇痛分娩方法对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脐动脉血气分析、脐动脉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镇痛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氧合状态无影响。

综上所述,应用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乳酸联合测定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对评估胎儿健康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笑气吸入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两种镇痛分娩方法对胎儿氧合状态及不良后果的发生无相关性,进一步证实镇痛分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康雅琴,朱红,等.舒芬太尼与罗呱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及最适舒芬太尼用量的探讨[J].现代医学,2013,41(7):488-491.

[2]张振宗.脐动脉血气指标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3):106-107.

[3]顾琴,汪洁云,樊环,等.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2:946-947.

[4]Jurek W,Szymczakiewicz-Mutanowska AM,Jurek G.Umbilical artery lactate level as of neonatal clinical condition-preliminary results[J].Przegl Lek,2001,58(2):1052-1054.

[5]何珊,罗文芳.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38(4):469-470.

[6]张萍,赵丽丽,李海囡.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联合应用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6):3015-3017.

[7]罗小琴,骆晓芳,丁淑霞,等.脐动脉血气分析对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2):94-96.

[8]李兵,王燕琼,苏纲,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81-783.

胎儿单脐动脉临床评估及预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孕妇一般情况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例彩超检查发现单脐动脉的胎儿170例(0.9%),诊断孕周为13~40周,其中最早诊断在13周3例,22周前发现9例,22~28周诊断单脐动脉106例;28周后诊断单脐动脉55例,该55例患者均为外院转诊。32例失访(未在本医院出生),54例引产(因胎儿畸形,孕妇及家属要求引产)。孕妇年龄为18~42岁,平均为28±5岁,其中高龄孕妇(≥35岁)20例(11.8%)。有效病例数为138例。

1.2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

2 结果

2.1 单脐动脉畸形发生率及种类

138例孕期经B超诊断单脐动脉胎儿出生后检查脐带均为单脐动脉,诊断符合率为100%。138例单脐动脉中合并其他结构异常68例,发生率为49.3%(68/138),其中合并一种畸形22例,发生率15.9%(22/138),合并多种畸形46例,发生率为33.3%(46/138)。心血管系统畸形34例(50%),四肢及面部畸形27例(39.7%),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2例(32.4%),泌尿系统畸形13例(19.1%),消化系统畸形6例(8.8%),肺发育不良畸形3例(4.4%),附指畸形1例(1.5%),连体双胎畸形1例(1.5%)。若同一胎儿合并多种畸形有重复分类。

2.2 单脐动脉胎儿的染色体检查结果

138例单脐动脉中行胎儿染色体检查24例(其中19例为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结构畸形,5例为高龄孕妇合并单脐动脉),新生儿出生后行染色体检查25例(均为单纯单脐动脉),此49例中共发现染色体异常9例,(18.4%)。10例合并多种畸形中有9例胎儿均存在心血管系统畸形。胎儿影像学结果与染色体结果见表1。

2.3 MRI产前诊断的结果

对超声难以评估的37例胎儿进行了MRI检查,与超声结果相符29例,符合率为78.4%。与超声结果有差异的表现为:MRI排除B超诊断小脑发育不良1例,诊断肺发育不良1例,确诊脑积水1例,提示肾脏输尿管发育异常5例。

2.4 单脐动脉胎儿的妊娠结局

138例单脐动脉引产54例(39.1%)(均为胎儿合并一种或多种畸形,孕妇及家属要求引产)。分娩84例(60.9%),其中阴道分娩42例(50%),剖宫产42例(50%)。剖宫产手术指征分别为高龄初产6例,相对头盆不称8例,臀位7例,胎儿窘迫3例,非医学指征18例。活产新生儿共86个(2例双胎),6例为足月低体重儿,占7.0%(6/86),其余80例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080±488.75g。经阴道分娩有5例(11.9%)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剖宫产有3例(7.1%)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资料未发现单脐动脉孕妇分娩方式与胎儿窘迫存在相关关系。

2.5 新生儿随访情况

86例新生儿出生后行全面体格检查,其中8例出生前行染色体、超声及MRI检查均正常的胎儿,而出生时体检发现异常(9.3%,8/86),而产前对单脐动脉合并异常的漏诊率为5.8%(8/138)。此8例合并异常的单脐动脉新生儿随访情况见表2。其余78例单脐动脉新生儿体检外观未见异常,其中1例出生后1月因肺发育异常死亡,1例出生后3月死于腹部肿瘤(孕中期后离开重庆,孕晚期仅在当地基层医院B超检查,未见异常;患儿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

3 讨论

3.1 单脐动脉的诊断与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关系

人类正常脐带中有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在脐动脉发育过程中,由于一条脐动脉发育不良或萎缩形成单脐动脉(singleumbilicalartery,SUA),目前病因不明。单脐动脉胎儿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胎儿,国外报道为7%~55%[1]。近年来国内报道检出率为0.97%,我院检出率为0.9%。诊断符合率100%,最早诊断出单脐动脉在13周(3例),其次为22~28周行系统超声筛查(106例)。因单脐动脉易合并胎儿其他异常,因此建议在孕早期应重视单脐动脉筛查,孕中期应常规系统超声检查[2]。

本研究发现有49.3%单脐动脉胎儿合并其他结构异常,与Persutte等[1]报道一致。Delbaaere报道单脐动脉合并畸形种类中,以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畸形较为常见[3]。本研究结果中,合并畸形种类最常见为心血管系统,占50%,其次是四肢及面部畸形(39.7%),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2.4%),其中有33.3%的病例合并2种或2种以上畸形。提示了在孕期超声检查中应将脐带结构作为重要筛查指标,发现单脐动脉后,应行系统B超检查胎儿各个脏器,了解是否并发其他器官发育异常,以避免漏诊。

在母体肥胖、羊水过少、胎位不理想及孕周过大等情况下,超声对胎儿异常情况难以估计,MRI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近年来胎儿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胎儿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复杂性多发畸形的产前诊断方面优于B超检查。本研究发现MRI超声符合率为78.4%。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肾脏积水、尿路狭窄、肺发育异常等有助于明确诊断。目前尚无证据证明MRI检查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损害,因早孕期胎儿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建议28周后再实施此项检查。

3.2 单脐动脉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关于单脐动脉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报道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0%~20%,最常见为18-三体综合征[4]。本研究中,49例单脐动脉孕妇接受了染色体检查,发现9例染色体异常,占18.4%,本研究在合并多种畸形的单脐动脉中,有60%发现染色体异常,均为18-三体综合征。Rembouskos等[5]对11~14孕周超声发现颈后透明层(NT)增厚、合并单脐动脉的胎儿行绒毛活检,结果发现约一半胎儿有染色体异常,其中18-三体综合征占66.7%,21-三体综合征占23.8%,其他片段异常占9.5%。因此,推测单脐动脉尤其是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单脐动脉胎儿与18-三体综合征及其他染色体异常高度相关。

单脐动脉胎儿合并一种畸形且染色体核型正常时可能会出现较好的结局[6]。Navolan等[7]推荐对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及存在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进行侵入性的染色体核型检查。因此对合并有其他结构畸形,尤其是多发畸形的单脐动脉病例,应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检查。但如果确诊单脐动脉时孕周较大,需要行胎儿脐血管穿刺术检查胎儿染色体时,技术难度增大,胎儿相对风险也会增高,因此,早期诊断单脐动脉对孕期进一步处理非常重要。对单纯性单脐动脉行羊水穿刺,特别是需脐带穿刺行染色体检查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家属和患者应充分知情同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3 脐动脉与围生儿死亡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关于单脐动脉与围生儿死亡的关系,国外各家报道不一。Gornall等[8]报道单脐动脉胎儿围生儿病死率为4.9%,比正常高5倍。但有学者认为单脐动脉胎儿围生儿高病死率可能归因于合并的畸形和(或)染色体异常,而单纯性单脐动脉并不会导致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在本组病例中,76例单纯性单脐动脉胎儿监测宫内生长情况良好,出生时体重正常,妊娠结局好。

国内有学者认为,单脐动脉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脐带受压突然死亡,因此有人建议行剖宫产终止妊娠[9],国外尚未见此类报道,Navolan报道8例单纯性单脐动脉孕妇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4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均为8分以上[7]。本研究中分娩84例,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例数相当,各占50%,且新生儿结局较好,未发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存在相关性。因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因此,不应盲目剖宫产,是否剖宫产应取决于产科指征。

总之,胎儿单脐动脉合并畸形的发生率高,应强调早期诊断、密切随访的重要性。对胎儿单脐动脉合并有其他结构畸形特别是胎儿心脏异常的孕妇建议行染色体检查;对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特别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异常等建议行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单脐动脉胎儿是否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应由产科指征决定。

参考文献

[1]Persutte WH,Hobbins J.Single umbilical artery:a clinical enigma in modern prenatal diagnosi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1995,6(3):216-229.

[2]Taipale P,Ammala M,Salonen R,et al.Leaning curve in ultraso-noraphic screening for selected fetal structural anomalies in early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2003,101(2):273-278.

[3]Delbaaere I,Goetgeluk S,Derom C,et al.Umbilical cord anomalies are more frequent in twins after assisted reproduction[J].Hum Re-prod,2007,22(10):2763-2767.

[4]SepulvedaW,Corral E,Kottmann C.Umbilical artery aneurysm:prenatal identification in three fetuses with trisomy18[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3,21(3):292-296.

[5]Rembouskos G,Cicero S,Longo D,et al.Single umbilical artery at11-14weeks’gestation:relation to chromosomal defect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3,22(6):567-570.

[6]Martinez-Frias ML,Bermejo E,Rodriguez-Pinilla E,et al.Does 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predict any type of congenital defect?Clinic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consecutive series of mal-formates infants[J].Am J Med Genet A,2008,146(1):15-25.

[7]Navolan D,Grigoras D.Prenatal evaluation and outcome of18fetu-ses with single umbilical artery[J].TMJ,2009,59(2):198-201.

[8]Gornall AS,Kurinczuk JJ,Konje JC.Antenatal detection of single umbilical artery:does it matter[J].Prenat Diagn,2003,23(2):117-123.

脐动脉血乳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超声科诊断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5±8.5)岁,孕期38周~41+6周,平均孕期(37.9±2.3)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参照《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轻度40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相应的饮食指导,并且监测到分娩后14 d。注意指导孕妇保持左侧卧位,增加孕妇的影响,加强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精神紧张因素的出现,30周孕妇再次进行复查。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的Vouson-E8实时三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孕产妇采取仰卧位,孕产妇平静呼吸,通过RAB4-8-D探头对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肱骨长、胎心率、羊水、胎儿体重、在胎儿相对安静时通过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对胎儿脐动脉进行测量,调整探头频率为3.5MHz,取其容积小于2 mm。脉冲多普勒取样线和脐动脉夹角为60°,获得5个清晰脉冲频,对胎儿脐动脉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治疗前后胎儿脐动脉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治疗后的PI、RI和S/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常见急症,其进展快、危险性大,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出现子痫,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往往出现全身小血管痉挛和高血压临床表现,孕产妇可能持续的抽搐、昏迷,视网膜血管痉挛甚至蛋白尿等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妊娠高血压孕产妇血流变化情况的主要原理是依据孕产妇血流动力学弹性管理论,对微压探头监测胎儿脐动脉波形和压差,通过生物医学理论和微电脑技术对胎儿脐动脉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进行测定,进而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检出率和符合率,从而利于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率,提高妊娠结局的质量。脐动脉作为胎盘唯一的供血动脉,其血液循环状态和血管的阻力直接反映脐—胎盘的血流状态。在正常妊娠的孕妇,其舒张期的血流速度有稳定的增长,此时的S/D值逐渐的降低。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血管重铸出现障碍,胎盘的三级绒毛明显减少,管腔的闭塞消失,绒毛着床浅,可能出现血管痉挛,螺旋动脉的直径明显减小,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发生沉积和脂质的蓄积,促使胎盘床的血液灌注量明显减少。作者通过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超声科诊断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临床资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相应的饮食指导,结果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治疗后的PI、RI和S/D明显低于治疗前,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脐动脉血流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的预测胎盘血液循环状态,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妊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脐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方法 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超声科诊断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临床资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相应的饮食指导。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治疗后的PI、RI和S/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脐动脉血流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的预测胎盘血液循环状态,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妊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脐动脉血流

参考文献

[1]段宝山,荆溆云,郝耀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2):1516-1518.

[2]付群,李惠明,黄绍芳.MP监测仪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2011,12(7):105.

单脐动脉综合征产前诊断及预后 篇4

关键词:单脐动脉,磁共振,染色体,预后

正常胎儿脐带中有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脐带中只有一条动脉者为单脐动脉,是一种常见的脐带异常,因其多数合并多器官、复杂的畸形、染色体异常,故又被称为单脐动脉综合征 [1]。随着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单脐动脉的宫内诊断率不断上升。其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死亡等发病率高。因此,准确诊断单脐动脉综合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2]。为了解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宫内发育及出生后的情况,提高诊断率,合理指导临床处理,现将本院从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产前诊断的72例单脐动脉综合征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所有孕妇观察胎儿脐带结构及系统超声检查,对彩超提示单脐动脉的胎儿进一步行MRI及染色体检查,并追踪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1.2 方法

(1) 资料搜集:超声检查发现单脐动脉者建议进一步行MRI、脐血染色体检查,以诊断其畸形种类,排除染色体异常,评估其预后。(2)所有引产胎儿均送尸检:追踪病理解剖结果、脐带数目与超声、MRI提示结果是否相符。(3)活婴随访:本院出生新生儿均在24h后行全面体格检查、新生儿脐血染色体检查,对超声提示有合并畸形者,新生儿复查超声,远期随访。

2 结 果

2.1 7 938例孕妇中彩超发现单脐动脉者72例,发生率为0.9%,8例失访,4例继续妊娠中。

在本院分娩或引产共60例,孕妇年龄为20~41岁,平均为(28±5)岁; 发现单脐动脉孕周为孕周为20~41周,平均为(27±4)周。因考虑到MRI有可能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组资料MRI检查孕周均为28周后。

2.2 单脐动脉畸形发生率与种类

60例随访病例中宫内诊断合并畸形28例,另有分娩后胎儿补充诊断合并畸形12例(活产8例,引产4例),共占66.7%。其中合并1种畸形占22.5%,合并2种畸形占30%,≥3种畸形占47.5%。合并畸形的种类有:消化系统:腹裂、腹水、肠道闭锁、肛门闭锁;中枢神经系统:无脑儿、脑积水、无头无心综合征、小脑缺失、脑室内出血、脊柱裂、脊柱侧弯;泌尿系统:多囊肾、马蹄肾、肾积水、单肾、输尿管狭窄及数目异常、尿道下裂; 循环系统:单心室、单心房、房室间隔缺损、左心发育不良、大动脉狭窄及异位;四肢及面部:短肢畸形、海豚儿、足内翻、握拳姿势异常、多指、眼距宽、鼻骨短、唇裂;其他:耳门赘生物、血管瘤、肺发育不良等。从合并畸形分类观察单脐动脉综合征合并畸形种类无特殊性,可发生于多个系统。

2.3 磁共振产前诊断的结果

超声发现单脐动脉后行MRI共有31例,23例与超声结果相符,8例与超声结果有差异,两者结果对比及最终结局详见表1。

结果表明:MRI排除小脑发育不全1例;确诊脑积水1例;脑室内出血1例;提示肺发育不良3例。MRI检查可提高胎儿颅脑异常、复杂畸形诊断率。

2.4 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的染色体检查

共行胎/婴儿染色体检查58例,其中17例胎儿期与出生后均有染色体检查,其出生后胎儿染色体结果与胎儿期染色体检查结果相符。

产前诊断提示合并畸形的28例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中行脐血穿刺染色体检查11例;发现18-三体2例,经B超、MRI未发现其他结构异常的32例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行脐血穿刺染色体检查7例,发现多态核型2例。

17例胎儿染色体检查的孕周为29~35周,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4例,占单脐动脉胎儿的6.7%。17例病例有2例脐血穿刺后胎心一过性减慢,在改变体位低流量吸氧后1min内恢复正常;1例孕35周穿刺后出现脐带血肿、胎儿窘迫而急诊剖宫产。17例胎儿染色体检查胎儿中2例18-三体均已引产;1例新生儿死亡;2例多态核型继续妊娠中,其余12例活产,新生儿随访中。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影像学结果见表2。

2.5 单脐动脉胎儿综合征的妊娠结局

60例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引产32例,活产28例。60例胎儿娩出后均检查为单脐动脉。

32例引产胎儿尸检结果除表1中结果为足内翻1例外,其余均与产前超声及MRI相符,染色体检查2例18-三体与产前诊断相符,其余未见异常。

28例新生儿出生后染色体检查均未见异常。 1例因脐血穿刺后脐带血肿急诊剖宫产,孕周为35周,体重2.45kg,新生儿窒息转儿科治疗,10h后死亡。尸检结果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其余新生儿体重为2.75~3.85kg,孕周为37+1~40+5周。出生后行全面体格检查,其中8例出生时可见外观畸形,合并畸形的单脐动脉新生儿随访情况见表3;余19例单脐动脉新生儿体检未见异常,出生42d门诊复诊、2月起作儿保,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目前年龄为2~16个月,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继续远期随访中。

*新生儿生长发育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牙龄的萌出、站、走、跑、跳、语言发展、精神神经活动的发育。

3 讨 论

3.1 单脐动脉综合征的发生率

单脐动脉综合征发生率因统计方法不同,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近年来国内报道单脐动脉的发生率为0.59%[3],2005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报道为0.1%[4],统计本院近2年单脐动脉发生率(以孕期系统超声妇女数作比较)为 0.9%。

3.2 单脐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单脐动脉在应用SSA380A和EnVsior HD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选用胎儿检查程序下较容易及时发现。在检查过程中首先进行产科常规检查与测量,然后观察脐带血管结构,选择脐带的近胎儿脐根部段、中间游离段及近胎盘根部段切面进行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脐带血管彩色血流信号最早可在妊娠16周左右发现胎儿单脐动脉。因其容易合并畸形或者病理妊娠,故又称为单脐动脉综合征。为提高单脐动脉综合征的产前诊断,经超声发现单脐动脉后需进一步随访。

3.3 MRI用于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的意义及安全性

影像学检查为胎儿解剖异常提供重要的依据。超声检查作为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对大多数的胎儿畸形都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但在母体肥胖、羊水过少及胎位不理想等情况下,特别是孕周过大,超声发现单脐动脉后对其他异常难以进一步评估。本院有部分患者由外院转入,进院最大孕周已达41周。MRI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图像质量不受气体、骨骼影响等优点,可以清楚显示胎儿颅内及其他细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超声的不足。近年来胎儿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在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复杂多发畸形的产前诊断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 。本次资料表明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肾脏积水有无合并上尿路狭窄,胎儿包块有无血流信号、与周围组织有无关系具有确诊意义。对胎儿肺发育不良的诊断比超声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MRI检查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放射性损害[6]。有很多文献探讨了胎儿MRI检查的安全性问题,目前研究尚无证据证明短时间暴露于电磁场对胎儿及其发育有害。尽管如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妊娠前3个月胎儿的MRI检查要慎重,因此期处于胚胎形成和发育阶段,应尽量避免外来刺激和干扰[7]。因次,除B超检查发现胎儿多处异常已决定终止妊娠者外,本院MRI一般在妊娠28周后进行。

3.4 脐血穿刺用于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染色体检查的必要性与安全性

脐血穿刺染色体检查可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丢失率为2%~3%[8],因脐带穿刺后发生血肿、堵塞、出血、血管痉挛可致胎儿死亡。 在大样本的胎儿脐血穿刺的资料中显示:胎心过缓的发生率为3%~12%,脐带出血的发生率为29%~53%[8],本次资料胎心过缓的发生率为11.8%,出现脐带血肿1例,新生儿死亡。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为20% [9],本次资料结果显示其合并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为23.5%。因部分单动脉综合征在孕25周后发现,错过羊水染色体检查的最佳时间,但这部分患者是否必须作脐血穿刺染色体检查仍有待进一步评估。作者建议充分分析超声及MRI结果,结合孕妇年龄、有无妊娠并发症等。在单脐动脉综合征合并2种及以上畸形时,与家属及孕妇充分知情同意下进行脐血穿刺;同时提高脐血穿刺技术,减少脐带穿刺风险的发生。

3.5 单脐动脉再发的风险

目前尚无妊娠单脐动脉史的产妇第二次妊娠的资料,故再次妊娠单脐动脉的发生率尚不清楚。

3.6 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的预后及远期随访

单脐动脉是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一个重要标记 [10],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在结构畸形、肾发育不良、脊膨出、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发生率[2,3,4,5,6],其合并畸形的种类可为单种畸形,也可是多种畸形联合出现,目前为止在国外、国内都没有公认的诊断单脐动脉综合征畸形的统一标准。本次资料表明单脐动脉胎儿畸形发生率为66.7%,因此,作者建议超声脐血管检查提示单脐动脉者均应进一步系统超声检查胎儿有无器官、结构异常,有无染色体异常,有无宫内发育迟缓,有无合并羊水异常等,并进一步通过MRI进行产前诊断。若未发现其他异常的单纯单脐动脉者应在孕期密切随访,孕晚期分娩前再次超声复查有无合并异常情况;若提示单脐动脉综合征合并2种及以上畸形者建议脐血穿刺以诊断染色体是否异常。

但是由于影像学的局限性及受胎儿受检时体位方面的影响,多指(趾)、尿道下裂等小的畸形可能不被发现,因此,对孕期经B超、MRI、胎儿染色体检查均未发现其他畸形的胎儿,仍有无法发现的体表畸形。目前,胎儿预后良好,但其远期影响将与正常单脐动脉新生儿一起继续跟踪观察。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93-294.

[2]Lee W,Rice M,Kirk JS.Single umbilical artery:visualiza-tion[J].Thefetus,1991:04-16.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39-440.

[4]肖梅,陈欣林.单脐动脉的妊娠结局(附22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3):195-196.

[5]Oi S,Honda Y,Hidaka M,et al.Intrauterine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 maging in fetal hydrocephalus and prenatal esti mation of the postnatal outcomes with"perspective classification"[J].J Neurosurg,1998,88:685-694.

[6]林日增,张雪林.磁共振成像及临床应用[J].新医学,1999,30(3):173-174.

[7]杨翠玉,林莲莲,李建策.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应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1):26-29.

[8]Ghidini A,Sepulveda W,Lockwood DJ,et al.Compilica-tions of fetal blood sampling[J].Am J Obstet Gynecol,1993,168:1339-1344.

[9]James DK,Steer PJ,Weiner CP,et al.High risk pregnan-cy[J].Saunders Elsevier,2006,528-529.

脐动脉血乳酸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两年间来我院妇产科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10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6~40岁,平均(33±7)岁,怀孕周期为19~38周。

1.2 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GE730超声显像仪以及韩国Medison8000Live超声显像仪,使用凸阵探头,经孕妇腹部扫查,探头频率为:2~5MHz。

1.3 检查方法

首先,改变孕妇的体位,从正体位转变为仰卧位后,确认胎方位,其次,按照妇产科常规超声检查方法检查胎儿头部、颜面部、脊椎、躯体、四肢、各脏器以及羊水、胎盘的情况,并确定胎儿脐带内脐血管的罗列方向以及数量,最后留图保存。二维超声检查主要检查胎儿的脐带在羊水中游离层的纵截面和横截面,随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maging, CDFI)观测血流情况,同时,仔细检查胎儿膀胱周围脐动脉腹腔端有无异物,再进一步检查胎儿脐动脉的数量和原始部位,最终,测量脐血流S/D并记录保存。

2 结果

本组研究的1080例孕妇,共发现21例胎儿单脐动脉,通过为孕妇分娩或引产加以证实,检出率为0.19%。其中4例单脐动脉合并羊水过多,5例合并羊水过少,1例胎盘增厚,2例单脐动脉合并单一畸形,6例合并多发畸形,3例脐带囊肿,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其余胎儿在超声显像仪检测后并无结构异常,胎儿脐血流S/D亦在合理范围,在随后的随访中也未发现胎儿异常。

3 讨论

脐动脉是由卵黄囊、尿囊血管、羊膜将尿囊以及周围组织融合形成,而单脐动脉是一种罕见的脐血管数目缺失疾病[3],它是主要由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一侧脐动脉退缩或尿囊动脉永存引发,左侧脐动脉缺失比右侧脐动脉缺失更为常见,其发病率为3.1%[4]。使用频谱多普勒探测(Pulsed WaveDoppler, PW),为胎儿进行常规检查,PW虽然可确定动脉频谱和静脉频谱,但PW仅能检查出胎儿脐动脉血流S/D,检查结果相对单一。随着我国近年来医学水平的进步,使用CDFI检查胎儿动脉血流可以非常直观有效的显示出双脐动脉的原始部位、组织结果以及未来走向等,为临床确诊胎儿单脐动脉提供了重要依据。CDFI可以准确、科学、迅速、无创的诊断出胎儿是否患有单脐动脉,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特异性,使其成为了诊断胎儿单脐动脉的首要检查手段。使用CDFI检查单脐动脉时,其特点较为明显,检查脐带横截面时,脐带显示出“吕”字形,检查脐带纵截面时,CDFI则会显示出一条蓝色和一条红色且直径不同的血管并行,明显区别于正常胎儿,使用CDFI为胎儿检查诊断脐动脉,脐动脉有效检出率高达100%,耗时也相对较短,仅需1~15min就可以完成检查[5]。使用CDFI检出出胎儿患有单脐动脉后,为避免造成畸形漏诊的发生,应仔细排查胎儿头部、颜面部、脊椎、躯体、四肢、各脏器,以及羊水、胎盘的情况。若发现胎儿为非单脐动脉畸形,应向妇产科提供诊断后的胎儿患病信息,以降低胎儿围手术期的病死率,最终提升胎儿存活率。

对于胎儿单脐动脉的发生,医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学说,一种学说为胎儿在发育时,是存在两条脐动脉,可是由于一条在发育过程中不断退缩最终消失[6];而另一种学说则认为是由于胎儿先天性发育不全造成的,胎儿从胚胎发育的阶段就只有一条脐动脉[7]。笔者认为如果胎儿只有单脐动脉且无显著的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导致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脐带受压引发胎儿合并隐形畸形或骤死。因此,纵使单脐动脉胎儿未发现明显其他畸形,胎儿在孕妇体内依然可能引发胎儿发育迟缓。据相关医学部门研究,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畸形发病率明显比正常胎儿发病率约高出10%~50%。如果单脐动脉胎儿伴有严重的畸形,在孕妇妊娠中晚期,引发三体综合症比正常胎儿约高出10%。而对于那些潜藏性畸形由于产前检查不易被发现的特性,所以对出生后的单脐动脉胎儿的随访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单脐动脉胎儿可能伴有一种或多种胎儿畸形,而CDFI能科学有效的检查出胎儿发育情况,可以为妇产科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信息,帮助孕妇顺产,以降低胎儿围手术期的病死率,最终提升胎儿存活率。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仔细观察胎儿脐带内的血管数目,力求全面准确的对胎儿进行全身器官检查,若检查出胎儿存在畸形,应对畸形严重程度作出科学的评估,为胎儿的预后和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对于疑似患有单脐动脉的胎儿,可以使用脐动脉血流S D检查、筛查染色体以及羊水穿刺等方法确诊胎儿是否患有单脐动脉;而对于患有严重致死性畸形的胎儿,医生应该建议孕妇终止妊娠,避免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脐带受压引发胎儿合并隐形畸形或骤死。

参考文献

[1]李雪芹, 田晓先, 黄婷.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单脐动脉畸形及与染色体异常关系的研究[J].微创医学, 2010, 5 (6) :531-534.

[2]杨永雁, 王英华, 王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的临床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 17 (5) :831-834.

[3]吴淑芬, 杨舒萍, 陆志红, 等.胎儿单脐动脉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附24例分析) [J].福建医药杂志, 2009, 31 (3) :731-734.

[4]纪学芹, 张海春, 潘丽华,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单脐动脉及伴发胎儿畸形42例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9, 31 (9) :998-1001.

[5]段灵敏, 李锐, 张晓航, 等.系统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类型及伴发胎儿畸形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 24 (12) :699-702.

[6]蔡少雨, 李玉球, 贺青蓉, 等.基层医院超声诊断单脐动脉与胎儿畸形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8) :131-132.

脐动脉血乳酸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05月16日至2013年05月20日分娩足月单胎新生儿共206例为观察对象,以上新生儿均无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生后1min进行Apgar评分,根据所评分值分为A组(8 ~ 10分)、B组(4 ~ 7分)和C组(≤ 3分)。其中A组174例,孕周37+1~ 40+5周,出生体重 ( 3.54 ± 1.28) kg,阴道分娩89例,剖宫产分娩85例 ;B组组24例,孕周37+5~ 41周,出生体重 ( 3.61 ± 1.32)kg,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分娩14例 ;C组8例,孕周38 ~ 40+2周,出生体重 ( 3.58 ± 1.25) kg,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分娩5例。以上各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孕妇身体状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P > 0.05) ,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新生儿娩出后呼吸之前立即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近新生儿端一段长约15 cm脐带,令其与新生儿和胎盘隔离,立即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吸脐动脉血1 m L,密闭后马上送检 , 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尽可能在30min内完成,以减少误差。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儿科学》[1]。为明确新生儿有无脏器损伤,均进行血尿便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计数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s) 表示,使用SPSS 18. 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间脐动脉血气结果分析

B组与A组p H、Pa O2、Pa CO2结果行t检验,分别t =6.44,t= 4.20,t= 5.27,均P < 0. 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C组与B组p H、Pa O2、Pa CO2结果行t检验,分别t=4.55,t=2.4,t=2.39,均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Apgar 评分与脐动脉血 p H 值关系

3组脐动脉血p H值< 7.0例数占比,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129,P < 0. 01)。C组与B组比较(χ2=3.880,P <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脐动脉血 p H 值与脏器损伤相关性分析

随着脐血p H值下降,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相应升高,p H与CK-MB及ALT与呈负相关(r =-0.722,r =-0.874,均P < 0. 01)。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我国发生率为5%,是围产儿死亡和导致伤残重要原因之一[2]。Apgar评分1953年由麻醉科医师Apgar博士提出,是国际上公认评价新生儿窒息最简捷实用方法。近年来实践证明,单凭Apgar评分来诊断新生儿窒息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特异性差,可能造成误诊、漏诊。产程中胎儿体内氧合和酸碱状况变化结局可直接通过脐动脉血气检测结果反映,揭示窒息病理生理本质,特异性强,可弥补Apgar评分不足[3]。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和美国儿科学会(AAP)以及国际权威专著已经将其列在诊断围生期窒息必不可少指标[4],凡有高危因素并怀疑有宫内窘迫者,生后低Apgar评分儿和复苏效果不理想者,均应行脐动脉血气分析,用以指导继续复苏和后续治疗。

窒息本质是缺氧和酸中毒引起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凡可引起血氧降低因素均可造成新生儿窒息[5]。当新生儿因酸中毒而出现功能性和 / 或器质性损伤,体内p H、Pa O2、Pa CO2和BE数值也会随之发生显著变化[6]。本研究资料表明,随着窒息程度加重,脐血p H值、Pa O2逐渐降低,Pa CO2值逐渐升高,窒息组与正常新生儿组脐动脉血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变化是因为胎儿缺氧时无氧酵解增加,乳酸大量堆积,缓冲平衡失代偿发生紊乱所致。

脐动脉血气各项参数中最重要是p H值 , p H值降低在排除母体酸中毒影响后,可反映儿体缺氧和酸中毒程度,在窒息状态下,脐动脉血p H值越低,胎儿酸中毒程度越重,酸碱调节失衡呈失代偿状态,并直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等系统抑制,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导致全身脏器缺血性损害。脐动脉血p H值能够反映新生儿缺氧窒息严重程度,对采取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顾琴等[7]临床研究得出,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 H值具有相关性,无论p H值在哪个区间,Apgar评分低窒息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窒息缺氧可能导致脏器损伤[8],缺氧会导致血液动力学紊乱,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累及心肌,出现缺血性心肌坏死[9]。窒息缺血缺氧导致肝细胞损伤,ALT升高。国内张振宗[10]、余燕红[11]等报道随着脐动脉血p H值降低,新生儿脏器损伤发生率逐渐增高,脐动脉血与缺氧性脏器损伤呈负相关。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脐动脉血p H值与CK-MB及ALT呈负相关,提示脐动脉血气中p H值可作为评价心肌损害及肝功能损伤监测指标之一,对新生儿窒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早期采取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上一篇:设备消毒下一篇:政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