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2024-06-21

政法文化(精选10篇)

政法文化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 它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和行业文化从职业上区分属于不同领域的职业亚文化。这两种亚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都是以人为本, 重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两种文化都通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价值意识层面、人员素质等方面才得以体现。三是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协调作用及辐射作用等。但是两种文化之间还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组织目标要求、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方式方法、评价指标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 政法类高职院校和政法行业之间同样存在以上的联系和区别, 那么, 在“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语境下, 二者之间有没有必要和可能性实现相互融合是值得探讨的。

二、政法类职业院校与政法行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 融合政法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必要条件

“无文不高”。中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从量的扩张发展到质的提升, 其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其培养的人才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因此, 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实现高职教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已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高职院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高职院校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 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 形成高职院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 使办学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而目前出现的一些校企合作无法深入, 顶岗实习效果不佳, 学生适应岗位不良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高职院校文化和行业企业文化没有实现有机的结合, 高职院校尚未真正意识到文化融合和实现高职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性。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制度层面、校园环境建设上自觉融合所服务的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元素, 塑造独特的高职院校文化, 并对其独特性和价值充满自信, 在浓郁的高职院校文化引领下实现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 融合政法行业文化是实现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使命的根本要求

我国的政法行业大致包括公安、法院、检察院、律师协会、监狱等部门。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制宣传等各个方面, 是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稳定, 实施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由于政法行业功能地位的特殊性, 对其人才的意识、能力等也有着不同的要求。目前全国政法类专科学校 (含高职、高专院校) 共有43所。基本上都是政法行业和教育管理部门双重管理, 办学目的都是为政法行业培养人才, 专业基本属于公安、公共管理、法学、刑事执行、行政执行等大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法行业体制的调整, 这些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开始开门办学, 从招生到就业都开始面向全社会, 但是主要任务仍然是为政法行业培养以法律辅助为主的相关人才, 是重要的政法相关人才培养基地。其多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很深的文化积淀, 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其他高职院校有着明显的区别, 具有其他类型高职院校无法替代的形式和内涵。在这个意义上, 政法类高职院校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状况不断发展变化, 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政法行业在工作要求、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政法类高职院校如果想要保住历史地位, 并在未来有着稳健的发展, 必须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将政法行业的优秀文化元素融汇在办学过程中, 使学生在校内接受符合政法行业需求的能力素质培养, 在浓郁的富有政法特色的文化中得到熏陶。高职院校不仅成为政法行业的教学基地, 还成为培训、咨询服务基地。因此, 将政法行业的优秀文化融入政法类高职院校文化中是必要和紧迫的。

三、以法院书记员培养为例谈政法行业文化与政法高职院校文化融合的路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要“产业文化进教育, 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授课形式、校园建设等都要和优秀的行业企业文化相融合, “蕴含浓厚的行业企业文化精神”, 因此, 政法行业优秀文化与高职政法类院校文化融合的路径应当是从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制度建设、校园建设等几个途径实施, 切实保障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 而不是只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上。

人民法院是政法行业中的重要部门, 北京市的书记员培养工作就是在法院与高职院校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法院书记员是“审判工作的事务性辅助人员, 在法官指导下工作”, 办理庭前、庭中、庭后及其他的审判事务性工作, 采取单独序列管理。北京市各法院的聘任制书记员来源就是北京政法类高职院校。北京培养法院书记员的专业主要有书记官和法律文秘两大专业。每年高职院校会同法院进行书记员的录用考试, 考试包括心理素质测试、法院速录技能、法律基础知识几个方面。考试通过后立即录用为法院聘任制书记员。尽管如此,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仍不能满足法院的需求。所以, 从专业设置来说, 这两大专业的设置符合了政法行业的人才需求, 是具有政法特色的专业。法院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相互融合, 是高职办学中的成功范例, 其中法律文秘专业是北京市的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因此, 从法院书记员培养的角度讨论政法行业和政法类高职文化融合的问题是非常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

(一) 办学理念融合法院主流价值观的内涵

校规校训等是体现高职院校文化的标志性内容, 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政法类高职院校的校规校训中必然体现出政法行业的相关内涵。中央政法委提出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人民法院提炼的核心价值观是“公正、廉洁、为民”。北京政法高职院校所提出的比如“团结、诚正、笃实、创新”的校训, “法为实、技为用, 能为本”的学风、“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实践育人模式等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政法行业文化中关于“法”、“正”、“诚”的相关内涵。这些提法为政法类高职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起到了规范性作用, 体现出鲜明的特色。

(二) “院院融合”构建书记员“订单式”培养模式

1.“订单培养”、“招就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既是行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融合的决定性举措, 也为实现深入有效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委托北京的政法高职作为其聘任制书记员的培养基地。目前北京市的70%的书记员是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专业建设初期, 高职院校和法院系统合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 共同拟定了书记员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法院系统的订单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 以每年的考核录用为一个周期, 形成了良性的招考录用的机制, 并不断完善。具体做法是每年北京市高院会向院校提出人员需求数, 经过相关的考核后直接录取为法院书记员。由于“招就直通”, 专业在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声誉, 成为学院中招生最旺、就业最畅的专业之一。在北京地区这种模式非常具有代表性, 是高职院校文化和行业文化深度融合的高职办学模式一个具体表现。

2. 建设以书记员工作任务和流程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这是实现行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融合的重要路径, 也是双方文化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政法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应当是法律知识和职业知识的综合融通, 要打破普通法律院校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书记员培养的课程体系则是根据书记员在法院工作的“庭前”、“庭中”、“庭后”的工作流程构建的, 设置了以速录技能、书记员工作实务、法律基础知识、文秘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计划, 并通过开展仿真模拟的课程教学, 使学生体验书记员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书记员意识和技能;通过设计法院调研实践和顶岗实习环节, 不断提高学生岗位实战的能力, 让其了解法院的工作目标、工作理念、核心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等, 培养出在学校就能够从思想上融入企业的学生, 从而保证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结束后可直接胜任法院书记员的岗位要求, 独立承担相应工作。

(三) 由“双师素质”教师、法官、书记员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的素质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政法院校书记员人才的培养队伍是由有律师、人民陪审员、曾任法官等背景的校内教师队伍和由现任的法官、书记员、律师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组成。这样一支具有深厚法律素养和法律适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合格书记员的重要保证。通过在第一课堂、社团活动、专家讲堂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丝丝入扣的法院优秀文化营养。这种师资队伍在北京地区也是非常有特点和代表性的, 是法院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在人员层次上的深度融合。

(四) 营造具有丰富法院文化内容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高职院校物质文化体现的重要体现。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实现途径, 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政法高职的校园内从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宣传标语等方面都要体现政法优秀文化的元素。在书记员培养的教室模拟了真实的法院办案环境、在教室、实训场地展示法院工作的行为准则和书记员的工作要求, 通过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等展现法院及政法行业的价值观和工作场景, 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

(五) 围绕法院工作开展科研

这是两种文化融合的重要路径, 是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提升, 研究过程使处于不同语言体系内的文化相互沟通, 相互学习和借鉴, 并能共同破解难题。双方在理念、视角、方法等各个方面经过不断的交流甚至冲突后, 实现两方面的共同提高,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贴近实现了双向提升。在这方面北京的政法院校有非常好的经验, 校内的师资团队与法院的法官、书记员共同开展了法院的裁判文书评查、法院调解工作的专题研究等系列的专题研究, 为法院总结经验, 巩固成果, 并提出建议。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对法院司法辅助人才的培养又积累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验, 对提高人才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六) 为法院提供培训等服务

基于学院与法院系统的深度合作, 学院教师对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 甚至教师本身就在行业领域内从事律师、人民陪审员等工作, 再加上作为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 能为法院系统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培训, 能针对性地为法官、书记员等不同层面的从业者提供技能、理念、知识等方面的支持。每年都会开展大量的培训活动, 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另外, 学院以学生实习等形式为法院提供会议服务、现场速录等服务, 实现了法院和院校的互利双赢。

可见, 从书记员的培养的这一成功实践可以看出, 政法类院校本身从办学背景、办学历史、办学积累等各方面都具有一般院校所没有的优势, 只要能找准需求点、增长点, 通过切实有效的合作途径, 就可以实现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而融合既是办学的逻辑起点, 也是逻辑终点。这看似循环的语言表达实质体现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但是, 毋庸讳言, 由于政法行业自身具有的诸多特点, 比如强体制、注重纪律、涉密、涉法等因素, 制约着行业与院校深度融合的程度, 所以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着高职院校主动, 行业被动、合作过程还尚显呆板的情况, 形成制度层面的融合和多元主体办学还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高职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政法类高职院校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功能在高职院校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在未来依然要在培养法律辅助人才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 高职院校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 要逐步从高职院校主动向激发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双方积极性转变, 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要真正实现从单一主体办高职向多元主体联合办学的形态还存在许多的障碍, 政法类高职院校尤其面临着体制、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 但是“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政法类高职院校必须要自觉坚持与政法行业的优秀文化相融合, 注重软硬两方面实力的共同发展, 尤其是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 树立文化自信, 实现自强, 不负其肩负的独特的使命。

摘要:高职院校文化和政法行业文化作为不同领域的职业亚文化, 具有联系又有区别, 但是高职院校作为政法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必须要将优秀的政法行业文化元素相融合, 以满足政法工作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从北京书记员培养这一视角, 探讨了两种文化融合的具体路径, 以期有管窥之功。

关键词:文化,政法行业,政法类高职院校,融合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 (新修)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淑萍.校企文化融合构建职业院校隐形课程[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11) .

[3]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 (试行) [EB/OL].http://wenda.so.com/q/1367642414061409.

政法文化 篇2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了极其“功利”的量化考核标准,包括考核一所中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两校。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了极其“功利”的量化考核标准,包括考核一所中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两校。

这两天,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们正紧锣密鼓填报志愿;然而,在全国不少地方,却曾有很多优秀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被他们的学校强行剥夺了。北京某重点大学一位负责招生工作的W老师日前爆料,去年他在南方Y省进行招生工作时,当地学生反映,他们中学的校长要求该校全部20多名高考分数超过660分的学生,不论心仪哪所大学,都必须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7月10日)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事关前途、人生发展,家长不宜强硬干预,学校更无权越俎代庖。校长干预学生志愿填报,要求所有超660分的高分考生,不论心仪哪所高校,一律报考北大医学部,无疑很荒诞。打个比方,清华大学的名头无疑响过东南大学,但建筑设计专业却一向双峰并峙,要是学生对建筑设计有兴趣,分数够不上念清华,还够得上念东大的,却要他去念个清华医学部,这不是拉郎配吗? 该校长要求超660分的考生一律报考北大医学部,无非因为北大医学部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其他院系专业低,考上了北大医学部,也是考上了北大。一些中学软磨硬泡、轮番“劝说”高分考生填报北大医学部,在志愿填报前做大量“动员”工作;甚而个别掌握考生志愿填报系统账号、密码的校长,还擅自给考生填写北大医学部志愿。各省(市、区)招生考试院连年下发通知,明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盗用考生本人密码,不得干涉考生高考报名、密码设置及志愿填报”。似此校长心痒痒手痒痒,不是公然触碰“红线”嘛!中学干涉学生志愿填报,怂恿蛊惑高分考生填报北大医学部,自是于己有利的。一则,考上北大的学生多,利于学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招徕生源,二则,更关键的是,契合其“政绩”需求。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了极其“功利”的量化考核标准,包括考核一所中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两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层层考核压力传导之下,也就导致了相关中学行为扭曲。

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到要拿学生的志趣梦想、人生前途来为“教育GDP”指数增色,来染自己的“政绩”红顶子,甚至还打着“感恩学校”“报答学校”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去侵犯考生志愿填报自主权,无疑是极其自私、卑劣、无耻的,也给学生上了极其糟糕的“最后一课”。

要消除学校干预学生志愿填报,胁迫高分考生填报北大医学部的怪象,首先须对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唯北大、清华两名校是举的不合理教育考核标准来一次大清理。此外,对学校干涉考生志愿填报的行为,也得严明纪律,严肃追责。希望今年不再有学校干涉考生志愿填报的事情发生。

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访谈 篇3

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我校在各地生源质量普遍好于往年。根据教育部要求,2010年全国70%以上的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2010年有22个省在本科一批次录取实行了平行志愿。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在各省的录取最低分普遍有所提升,录取最低分高于当地重点分数线20分以上的省市达18个,占招生总省市数的58.06%;有7个省的理科录取最高分均高出控制线100分以上。在重庆,今年我校一批次的生源质量与往年相比也有很大提升。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国际金融法方向)、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2010年第一次招生,其中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只招收理科生。

《求学》:哪些专业对高考的学科成绩有要求呢?

西南政法大学:所有专业原则上要求外语、语文单科成绩及格;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原则上要求数学单科成绩及格。外语专业和国防生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外语语种不限,但在本科教学中,大学外语只开设英语教学班,部分专业课程使用英语教材,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慎重。

华东政法大学:我校日语专业限招英语、日语语种,其他专业限招英语语种。报考英语、日语专业的考生英语口语成绩要求达到C及C以上(若该地区英语口语测试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个成绩等级的,则考生英语口语成绩达到合格)。

《求学》:录取时投档比例是多少?调剂的时候会不会和考生联系?

华东政法大学: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批次)投档比例为1:1.05以内,其他投档比例为1:1.2以内。考生志愿表上填写“愿意调剂”,实际上就是一种授权表示,我校将根据专业的录取情况,作相应的调剂,不再与考生联络。

《求学》:是不是文理兼收?对加试科目有限制吗?

华东政法大学: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只招收理科生,其余专业文理兼招,招生名额详见《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招生计划表》。对加试科目无限制。

《求学》:招生录取时有男女比例吗?

华东政法大学: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等专业招收女生比例不超过15%;国防生各专业只招男生;其余专业无男女比例要求。

《求学》:贵校有没有哪些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情况有特殊要求?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西南政法大学:针对部分专业的特殊性,报考重点提前录取批次公安武警类专业的考生,我校不单独组织面试和体能测试,但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法部法规教育司《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录取专业招生办法》(教学司〔2003〕16号)文件的有关政治及身体条件的规定;报考应用技术本科法学(刑事执行方向)专业的考生按国家相关规定参照上述文件执行,并参加面试、体测合格;报考国防生的考生,必须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的体格检查标准》,达到指挥类合格的相关要求,且参加省军区、考生所在学校和考生户口所在地组织的政审、面试,并签订相关协议;报考应用技术本科的法学(公安法制方向)、治安学(交巡警方向)、经济犯罪侦查(金融商贸侦查方向)、刑事科学技术(现场勘查技术方向)专业的考生,必须符合公安部、教育部《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公政治〔2000〕137号)文件的有关政治及身体条件的规定,并参加面试、体测合格。其余各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口齿清楚、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强,在同等条件下,男生身高在1.68米、女生在1.58米以上的优先录取(请登录我校招生网查看以上各项文件规定)。

华东政法大学:1.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按照国家教育部、司法部有关文件规定,对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身体条件的基本要求有:(1)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7;(2)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八省(区)的男性考生身高应在1.68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应在1.58米以上;其他各省份的考生,男性考生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1.60米以上;(3)无色盲、色弱;(4)无口吃;(5)未婚,年龄在22周岁以下。其他具体要求请参考《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录取专业招生办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法部法规教育司2003年3月11日)。2.国防生(法学、行政管理)限招应届高中毕业男生,考生除符合法学和侦查学本身的招生条件外,还应符合参军入伍政审和部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至当年8月31日),具体要求详见《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和《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2001]政联字第1号)。

《求学》:贵校有哪些特招政策和特殊政策?

西南政法大学: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保送生和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高等学校。对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保送生条件的考生,由我校进行考核合格后,经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可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学校对特别优秀的考生设置了新生奖学金,分别奖励四年学费和两年学费。这些优秀的考生包括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

华东政法大学:根据上海市高校自主招生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上海地区优秀生、特长生,在达到我校投档线的基础上予以优惠加分录取。具体加分政策及申请程序请查阅《2010年上海地区招生优惠加分办法和程序》。

所有学生进入华政一年后,本专业计划招生人数的5%优秀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

《求学》:本科生有没有机会出国学习?

华东政法大学:我校有多项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多年来我校优秀本科生有机会到荷兰、比利时、香港等地高校交流学习,并且相互承认学分。

《求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填报志愿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考生填报我校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外语、语文单科成绩均须及格;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还要求数学单科成绩及格。

《求学》:近年来,艺术类报考比较热,贵校招收艺术类考生吗?近三年的报考情况如何?

西南政法大学:我校招收具有艺术特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凡参加并通过清华、北大等国家“985”工程的重点高校的学生文化艺术专业考核,获得艺术等级一级(A级)及以上且经教育部“阳光招生”信息平台公示的新生,学校要给予新生奖励。

《求学》:2010年的新生都到松江大学园区就读吗?收费多少?

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新生全部在我校松江校区(松江大学园区)住读。松江大学园区位于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区,北临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倚历史文化名镇——松江,有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优越的学习研究环境。目前进入松江大学园区的高校除华东政法大学外,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立信会计学院和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各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合作办学)19500元/年,其余专业5000~6500元/年,住宿费均为1400元/年,具体请查询招生章程。

《求学》:请问贵校有哪些特色专业呢?这些特色专业的优势在哪里?

西南政法大学:现有18个本科专业,法学、侦查学、行政管理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刑事科学技术、英语专业被列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刑法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为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研究项目。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经济法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建设项目,国际经济法学等13门课程为市级精品课程,侦查学、知识产权为上海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政治学、侦查学、知识产权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项目。

我校法学专业共有五个方向,分别是民商法律方向、刑事法律方向、经济法方向、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金融法方向。这五个方向14门法学主干课程完全一样,只是在专门课程方面有所差异、有所侧重。毕业时符合条件的均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毕业证书不再注明专业方向。

学校设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求学》:贵校的奖助学金制度是如何的呢?是否能够给农村学生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减免政策和照顾?

西南政法大学:具体奖项详见学校学生工作部网站:http://zs.swupl.edu.cn。

华东政法大学:家庭经济困难,且年满18周岁的学生,可申请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自付的国家助学贷款。对孤儿、烈士子女以及因家庭遭灾等重大变故发生经济困难的学生,我校实行学杂费减免和临时特困补助,以保证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同时,我校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还积极为广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服务。《求学》:针对学生的就业,贵校是怎么做的呢?怎样保证学生就业率呢?西南政法大学:我校务实人才培养和论辩文化的办学特色,与全球近30个国家交流合作的国际化视野,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把学生就业工作当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中,将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都培训成为学生的职业指导师,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指导及执业资格能力教育。本科学生司法考试每年参考通过率均在50%以上。学校设立了创业扶持基金,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专门的帮扶计划及经济扶持,大力奖励到西部基层就业,每年举办各类招聘会达500余场,同时在全国九省设立了异地就业指导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就业指导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银行、律师事务所等。2009届毕业生主要就业为:党政机关工作14.7%,事业单位5.9%,银行7.9%,公司企业25.4%,律师事务所5.9%,基层就业比例为2.7%,升学18.9%,出国12.4%。

《求学》:贵校有哪些报考方式呢?2011年贵校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公布,考生如何解读招生简章呢?

西南政法大学:就读我校一般通过国家高考统一报名考试,我校面向全国分提前批和本科第一批两个批次录取。本科第二批和本科第三批仅在重庆进行录取。此外还可通过报考我校保送生、国防生、第二学士学位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西藏班和港澳侨生等特殊类别招生就读。2011年招生简章按照往年惯例,一般是在2011年4月左右公布。

华东政法大学:咨询热线电话:021-67790220(松江校区);E-mail:zsb@ecupl.edu.cn.

《求学》: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大学录取?对未来大学报考与录取您有什么期待?

西南政法大学:目前绝大部分考生仍然通过传统的高考录取进入大学,按照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要求,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尽可能地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求学》:面对新一届学生和广大的考生家长您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政法文化育人的价值与内涵研究 篇4

不同的地理和文化特征孕育教化出缤纷多彩的人类社会生态样貌。可以说, 自人类文明开始, 教育就担当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教育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一个文化育人的心理内化过程。如何结合发展加强文化建设, 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过程中, 应当放在战略层面同步予以考量的重要问题。

目前, 全国独立设置的政法类高职院校共计43所 (其中, 公安警官职业学院21所、检察职业学院1所、司法警官职业学院18所、政法职业学院3所) , 大多由中专层次的警校、政法学校升格或由公安干校、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转制而成, 多数院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警务化管理或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 这类院校毕业生虽然在知识水平和学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却更受政法行业用人单位的认可与好评, 成为政法干线人才来源的重要渠道。究其原因, 在于政法行业首要看重的是人才合格过硬的政治素质、忠诚可靠的人格品质、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 而后才是知识、才干、技能等等。这与政法类院校浓郁而独特的政法文化育人是不谋而合的。由此, 我们认为, 政法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意义, 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 文化传承与创新

就宏观层面而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方向性、战略性的决策, 关系重大, 要求我们深刻领会。

政法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政法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是政法干警共同的精神家园。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署, 弘扬主旋律、突出时代性, 大力传承与创新具有政法行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新路子, 增强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为政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是政法机关、行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共同的光荣使命。

(二) 服务行业与社会

就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而言, 政法文化育人是政法类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需要不断开拓与创新。政法类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属于行业办学类型, 是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中降生、伴随行业发展中成长的,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政法行业、面向社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现代法治国家。这为政法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3]2号) 中, 提出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借民族文化之力, 提升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所以, 切实加强政法文化育人工作, 为政法战线培养和输送大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德艺双馨的法律专业人才, 是政法高职院校弘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现代法治国家, 服务政法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路径。

(三) 提升觉悟与素养

就学习者个体发展而言, 政法文化育人是满足政法行业职业岗位特殊用人需求的现实需要, 是政法工作者政治觉悟、理论水平、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文化具有隐性特征, 其育人特点具有泡菜效应, 耳濡目染, 润物无声。同时, 政法文化又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 内容独特, 特色鲜明, 必须予以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才能够促使学习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政法工作者。

政法职业岗位现实需求的行业特殊性, 使得其对人才不但要求具备娴熟的法律职业操作技术技能, 而且要求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好的道德情操。德为本、技为用,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 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 技能或可决定一时之胜负, 而素养则决定一生之发展。从事政法职业的人, 如果失去政法文化内涵, 只注重知识、技能培养, 甚或是仅仅关注法律业务技能技术训练, 忽视否认职业操守、素质养成, 那必然会严重影响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其全面发展, 既无益于社会又无益于个人, 难以满足政法战线职业岗位的特殊需要。

(四) 打造品牌与特色

就政法高职院校发展而言, 政法文化育人是法律高职教育特色与内涵发展的稳固基石, 丰富内涵、强化特色、提升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政法文化育人对于政法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高技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理念导向、情操陶冶和价值认同功能, 在政法高职院校“质量、内涵、特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政法文化育人是政法类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 它源自于政法工作岗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要求, 服务于当前政法事业的现实发展需求, 内生于政法职业岗位的岗位职责, 具有鲜明的政法行业特征, 是打造政法专业人才成长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的必要手段。同时, 政法文化育人对于填补大学精神文化衰退, 理想信念淡薄, 精神面貌颓废, 以及弱化高校办学行政化与功利化倾向, 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法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

那么, 何谓政法文化呢?从广义上讲, 政法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政法行业的具体化, 是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延伸、拓展与创新, 是政法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狭义上讲, 政法文化就是与政法工作或政法部门紧密相关的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 是政法干警共同的精神家园, 主要体现为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观念、意识、精神和信念。

基于此, 所谓政法文化育人, 就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在政法高职院校内部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单位, 共同为学生营造认知、体验和践行以政法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氛围与环境, 使其在校园学习生活、实习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岗位上切身领悟政法职业价值准则, 把政法行业内生的精神信念、职业理想、价值准则和综合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成长的全过程。所以, 政法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政法文化育人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民族血脉传承的纽带,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为政法文化育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政法高职文化育人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政法文化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是政法高职教育不可推卸的崇高职责。政法文化育人, 其实就是一个把政法文化融入政法专业人才成长的内化过程,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为政法战线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二)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政法文化育人的文化根基

文化如水, 源远流长, 不能够片面隔断历史与现实的传承关系。政法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赋予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新的内涵与活力, 使得政法文化育人具有科学的时代精神内涵。我们应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的多种方式, 积极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 深入开展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多种渠道实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将政法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实现政法高职文化育人的常态化。

(三)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政法文化育人的内在灵魂

从政法工作实践经验中凝练升华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极具行业特征的、科学的价值观。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 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法特点和时代特征, 是政法文化之魂, 也是政法文化育人之魂, 是政法干警和政法学子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概言之, 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在政法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警营文化、检察文化、法院文化、司法文化和政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为政法事业发展进步、政法队伍建设、政法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育人氛围, 对于推动政法事业发展、提升政法专业人才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主导、塑造培育和凝聚激发功能。

(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政法文化育人的生命源泉

职业教育是源起于职业的教育, 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育人必然蕴于职业实践之中。政法文化育人的生命源泉, 来自于公检法司等政法行业、机关、单位、部门鲜活的实践经验, 来自于法治社会建设真实的现实需求, 只有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 在校园内引入政法行业文化、培育法治精神, 在社会中践行法治理念、锻炼法律技能, 真正实现政法高职院校与政法行业 (单位) 的紧密合作, 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政法文化育人才能够真正收获实际效果, 永葆生机与活力。反之, 离开政法行业 (单位) 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大熔炉, 淡化或者背离政法实践和政法文化, 政法高职教育则会因缺失实践基础和精神内涵而丧失活力, 甚至失去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五) 德技双馨、立德树人是政法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

政法文化育人重在精神文化熏陶而又兼顾物质环境营造, 讲的是外塑其型、内筑其魂, 内外兼修、文英武华、德技双馨, 其核心则是政法行业内生的职业精神与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 政法类高职人才面向基层法律服务一线, 面向特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人群, 工作对象为复杂的法律或社会问题, 其工作岗位职业群的非生产性、非物质性等特点, 决定了政法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足政法岗位职业群的特殊需求,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养成, 把德技双馨、立德树人作为政法文化育人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譬如,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通过深化拓展“校政企行”合作新模式新机制, 探索形成的“立德明法, 重能强技”实践育人模式, 坚持“德为先, 法为本, 技为用, 能为本”, 实现“立德明法”的法律职业素养与“重能强技”的法律职业技能“双主线”并重培养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职场培训“双主体”并重培养相结合, 将“德、法、能、技”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将政法高职文化育人融入法律职业实践操作技能之中, 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首都法治建设的需要。

三、结论

当前, 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快速发展, 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从外延增长到内涵提升, 由数量扩张到体系建设的转型提升新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 从以往片面地追求技术技能、忽视素质养成, 到现在注重综合能力、实现德技双馨, “质量、内涵、特色”成为共同的发展主题, 文化育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 必须放在关系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顶层设计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和审慎考量, 政法类高职院校毫无例外地置身其中甚至尤为突出。

综上, 政法文化育人, 是政法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于行业与社会、政法职业人才提升综合素养、政法高职院校打造品牌与特色的内在需要, 应坚持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之路,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 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内在灵魂,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 把政法行业内生的精神信念、职业理想、价值准则和综合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全过程。

摘要:政法文化育人是政法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于法治社会建设、高技能政法专业人才提升综合素养、政法高职院校打造品牌与特色的内在需要。政法高职院校要坚持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之路, 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 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内在灵魂,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 把政法行业内生的精神信念、职业理想、价值准则和综合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关键词:政法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价值与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编.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

[2]金川主编.警官职业教育与职业训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邢彦明.政法文化在高技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价值[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 .

[4]杨征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法文化建设[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8 (3) .

政法学院校园文化工作总结 篇5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切下,在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组织原则

(一)坚持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我院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持活动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与专业息息相关的活动。

针对法学专业,我院认真举办了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场模拟,让同学们对于法庭审判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在今年的国家司法考试结束后,我院又积极组织开展了传经送宝经验交流会,搭建了一个桥梁,使通过司法考试的同学为新一届即将参加司法考试的同学送去了宝贵经验。

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我院组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组成辩论队,他们平时一直在进行着紧张而有规划的训练,与此同时,他们会积极关注学校举办的各项赛事,例如迎新辩论赛,“博思杯”辩论赛等等,不愿放过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

(二)着重提升文科生素质

我院针对文科生本身应该具备的素质着重进行了培养。为了体现文科学院的特色,学院专门针对增强文科生写作能力开展了公文写作

训练,并且给同学们提供机会将所学到的公文写作的能力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增强学生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我们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开展活动,着重培养文科生嘴皮子的功夫,这样双管齐下,保证文科生笔杆子和嘴皮子的能力,使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快速地适应社会。

(三)增强文化底蕴、培养人文情怀

政法学院作为太原理工大学为数不多的文科学院,更应该承担起增强理工大学人文情怀的重任,为了保持学院风格,我院开展了一系列保持独具特色的活动,包括人文知识竞赛,校史知识竞赛还有读书沙龙及参加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等等。

其中校史知识竞赛是增强同学们对于于我校111年历史的了解,让同学们对母校的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感到骄傲,增强大家对于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理工大这个烙印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以一个理工大人的身份,向社会彰显理工大的风采。而海洋知识竞赛更是与法学专业领域相结合,让同学们通过此项竞赛增强自己对于所学专业的理解,更加促进了法学专业的教育领域,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学品质。

二、针对以上这些目标,为了更好的使活动深入人心,使得我们的活动能够有效快速地实行下去,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1.为了保障政法学院的文化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积极参加的兴趣,学院始终把学生意愿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我们又加强引导和教育,使同学们能够正确处理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我们经常在学生

中广泛征求意见,使得我们每一次做出的决定和通知能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式之一。

2.为了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每次活动都是由老师来牵头,由学生来组织,由学生来实行。这样的配合方式,真正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保证了活动的效果,又保证了活动的效率,使我们的活动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使学生从中获益。

三、活动成果

在保持学院特色,保持“一院一品”的文化品牌方面,我院取得的成果如下:

1.我院组织承办了由校学生会主办的高校迎新辩论赛,在这次活动中集中展示了我院学子的风采,展现了我院学子积极向上、热情友好的精神风貌;在山西省“阳光杯”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辩论赛上,我院学生会、科协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并且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而在学校举办的博思杯辩论赛中,我院笑傲群雄,问鼎冠军。

2.为了保持学院特色,我院在12.4法制宣传日那天,在虎峪校区和迎西校区同时进行了法制宣传活动,活动一改原来的旧面貌,采用了新型的活动方式,借鉴“一站到底”的风格,不但在风格在改进,而且收效甚好,收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彰显了我院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

3.在学期中期,我院举办了“律政杯”模拟法庭大赛,给同学们

提供一个实战演练的机会,同学们也积极准备,在比赛中学以致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深切体会到了自己未来职业的光辉于坎坷。在省级的“黄河杯”模拟法庭大赛中,我院代表队成功闯进复赛,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

4.通过团学干部全体努力,精心准备组织筹划的2012年迎新暨“我在清泽等你”话剧专场在同泽会堂盛大开幕,不仅展现我们政法学院的精神风貌,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今,新的元旦晚会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我期待看到同学们能够再次大放异彩,让全校眼前一亮。

5.在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中,我院学生参加人数共计23人,其中有7人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约为30.5%。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通过率,现在毕业班的学生开始紧张的准备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在同学中间走访调查,不少同学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单位,有的去了银行,有的去了大型公司等等。

海派政法的性情 篇6

60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中,中国建设的五所政法院校,分别是位于北京的北京政法学院、位于上海的华东政法学院、位于重庆的西南政法学院、位于西安的西北政法学院以及位于武汉的中南政法学院。时至今日,五所政法院校分别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人评价,位于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是国内法学学术的制高点,位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是结合法学与政治的佼佼者,而位于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则成为培养法学实务人才的最好摇篮。

60年来,华东政法大学经历了两度停办、两度复校,可谓风雨沧桑。进入新世纪以来,华政的命运大有扭转,一度成为国内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发展最快的法学学府。也许,海派文化的发扬,国际视野的优势,是华政扭转命运的道路上最独一无二的凭依。

偏爱华东“老乡”

地处吴越的华东政法大学以务实闻名,培养出的人才也多偏实务,即使依然培养出应松年、倪正茂、董世忠、何勤华、刘宪权等众多法学学界的名家泰斗,但比起实务界人才的雄厚实力来仍有些许差距:曹建明、干以胜、李佩佑、江仁宝、刘乃雄、齐奇、陈旭、孙华璞……上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下至地方司法机关的领军人物,数不胜数。除了学界和司法机关,华政在其他领域产出的人才也不少,大律师、大商人、大学者甚至大书法家等等。

华东政法大学一直以来都有一条独特的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的道路。1979年复校之初,华政录取的第一批303名本科学生,全部来自华东地区的六省一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上海市。时至今日,华政依然以六省一市为主要招生地。相比于其他法学院校,华政偏爱“老乡”的现象可谓比较突出。

华东政法大学除了侧重于华东六省一市进行选材,其人才的出口也多往这些地方输送。根据2010年华政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数据,近两千名毕业生中有69.3%在上海就业,其余就业地区人数超过1%的正好就是江苏、浙江等六省。

这种情况日积月累,就决定了华东政法大学在华东地区法学学府中的“霸主”地位。以华政培养出的司法界知名校友为例,稍微搜寻一下资料就会发现,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在六省一市担任要职或者曾经担任要职。李佩佑,江苏省高级法院原院长;江仁宝,山东省司法厅原厅长;刘乃雄,浙江省司法厅原厅长;齐奇,浙江省高级法院院长;陈旭,上海市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江西省高级法院常务副院长……

有人说,华东政法大学与华东六省一市是哺育与反哺的关系,相当贴切。华东政法大学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之大,难怪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在受邀参加2009年华政复校30周年庆典时会出此言:“我77年参加高考,可惜华政当时还未复校,否则,作为一个家在浙江的人,一定会报考华政。”

凭借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华东政法大学办校过程中虽几经沉浮,依然能坚韧如故。华东政法大学现任校长何勤华表示,即使是在华政建校50周年之际,依然有一些传言说华政可能会被并入其他学校,但今时今日,通过新校区的建成、更名为大学等让华政为之振奋的事实,这些传言早已不攻自破。

海派的“务实”与“包容”

在通往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的广富林路上,路边的一排宣传图画上写着“探究海派文化之源”的字样。华东政法大学校办副主任姚志华介绍,广富林被认为是上海的发源地,历史可以推溯到4000多年以前,而华政松江校区即位于广富林旧址旁边,也算是海派文化起源的“见证者”。

华东政法大学所在的上海,素以“海派”文化著称。从海派画系、海派申曲,到海派文学、海派清口,以1843年上海开埠为起点发展起来的海派文化,兼具中国吴越文化的谨慎、才情和西方文化的规矩、务实,其特有的兼收并蓄大为众人所称道。

华东政法大学60年来饱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在办学理念上也渐渐呈现出务实与包容这两个突出的性格特征。

将视线移至1979年9月,华东政法学院迎来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303名学生。最令这批新生感到新奇的,不是光鲜的校服和如联合国一般喧扰的校园,而是立在大草坪上的5个大帐篷。多番打听,这些学生才弄明白,这些帐篷就是华政所有行政领导和党政干部的办公室。

当时华东政法学院百废待兴,校舍紧张,除了复旦分校归还的东风楼以外,再无其他校舍。时任华政院长的徐盼秋会同其他党政领导作出决定,校舍用于科研和教学,在草坪上搭帐篷用于行政办公。当时学校抽出部分资金建设新校舍,徐盼秋等人又提出,先建图书馆和教学楼。

华东政法大学79级校友,现任华政法律学院院长的刘宪权回忆,当时的“帐篷精神”对学校的氛围影响很大,“学生们都意识到,这里不是徒有虚名的象牙塔,而是真正求学务实的地方”。

华政这种务实的精神,其实本身就存在于年轻的海派文化之中,来自六省一市的众多学子经过华政文化中务实元素的再度熏陶,无疑加深了对这种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何勤华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华政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也作了一段类似的总结:“华政的文化,用我们一位校友的话说,就是一个‘实’字,基础的扎实,专业的厚实,做人的敦实,做事的务实。”

何勤华口中的“一位校友”,其实就是华东政法大学81级校友,现任《民主与法制》杂志社主编的刘桂明。《民主与法制》是华东政法学院于1979年复校之初与上海社科联联合创办的期刊,脱胎于华政早期创办的《法学》期刊。《民主与法制》和《法学》这两大期刊的共同点就是,敢于发声、积极务实。

《法学》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卷入过两起名噪一时的案件:韩琨案和戴振祥案。

韩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某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他在业余时间为家乡一乡镇企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得到了该企业的报酬3000元。但这件事被研究所告发到司法部门,检察院以受贿罪对其提起了公诉。这个案件由《法学》杂志牵头,会合华政等诸多高校的专家进行了研究,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在这些争论下,韩琨最终被宣判无罪,而当时的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也称赞“《法学》在这件事上,所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很有意义”。

nlc202309011818

戴振祥案有些类似情节。1985年,天津工程师戴振祥受托改造当地3000多户居民的房屋,被司法机关以投机倒把罪逮捕。《法学》连续刊载了20余篇文章对戴振祥是否犯罪进行了讨论,一度被扣上了“扰乱司法独立”的帽子。最终戴振祥被判无罪,《法学》的努力没有白费。

华政的法学家多次在《法学》等刊物发声,徐盼秋在这里提出过“法律不单是刀把子”,曹建明在这里提出过“土地批租”。刘桂明在2010年华政开学典礼的讲话中也称华政学子为《民主与法制》“投来了最多的优秀稿件”。

根据何勤华的说法,华政的教师和其他法学院校的教师相比,多了一点“小资情结”。“华政的教师更追求生活品质,教书之余,要么投资股市挣点小钱,要么就做律师搞点实务。”何勤华说,这种状况并非坏事,实践出真知,从事实务也是做学问的一种形式。

总体上而言,华政对这些教师还是持包容态度。知道教师们想挣点外快,华政便开设了韬奋学者奖学金,按照每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质量与数量,给一些专注于做学问的教师以资金鼓励,最高的可以获得9万元。这些资金,既可以由教师自由支配,满足生活的支出,也可以用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知道教师们乐于交游治学,就每年选派数十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外进修;或者支持教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深造。

地缘优势造就国际视野

在上海市长宁区、松江区分别拥有一座美丽校园的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这所最早由美国圣公会创立的兼采中西文化的大学一度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大学,培养过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等影响中国的一代人物。

百年来世事更迭,长宁区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上建起了华东政法大学,在两落三起之间,圣约翰大学的教堂被拆除,草地上的老樟树病殁,梵王渡的渡船也消失了。但那些西方教会风格的建筑,如韬奋楼、东风楼还始终留存在依然古朴的校园之中。松江新校区亦如是,红白风格的西方教会式建筑掩映在杨柳与银杏之中,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所中国的法学院校曾经拥有西方的血统。

“华政的传统与特色之一,就是它因地缘优势而拥有的国际视野。吸纳外国的先进文化,融入中国的传统,是华政的优势所在。”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杜志淳告诉《方圆》记者。

有这样一件往事:1990年,华东政法学院与美国旧金山大学达成了华政复校后最早的与外国学校互派访问学者的协议,当时的中方访问学者正是后来成为华政校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曹建明。因为学院经费紧张,价格达到1万元人民币的赴美机票成为学校的一个负担。于是曹建明就从美方提供的在美生活费用中贡献了一部分交给学院,帮助学院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

曹建明抵达美国以后,美方负责接待的老师曾表现得并不友好,他指着电话对曹建明说:“这是办公室的电话,不允许打私人电话。”美方负责人不信任的态度让来自中国的学者很不舒服,曹建明义正辞严地回答:“我决不会用它打一个私人电话。”在此后的访问期间,曹建明一直忘我地工作,以自己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美方的尊重;同时,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没有用办公室电话打过一个私人国际长途。

正是当初曹建明等访问学者在美交流访问时的一言一行,为华政后来与旧金山大学的友好交流、频繁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克己奉公的决心与努力之下,华政的对外交流之路发展得十分迅速。1994年华政成立了中国国家律师培训中心,在澳门回归之际又举办了澳门法律研讨会,随着华政国际交流处的成立,其与美国、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多所大学纷纷建立了合作关系,接待和输送了大量学习交流的师生。

何勤华向记者介绍,2010年华东政法大学新开办了两个学院: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和国际航运法律学院。为了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对接,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华政成立了这两个学院,进行国际商事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这两个学院的课程是特别定制的,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开设包括法律、金融财会、数理统计等专业的课程,国际航运法律学院则开设海商法、海事国际私法以及航海、物流、保险等专业课程。两个学院在编的专职教师中,既有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又有曾经供职于大型金融机构、拥有丰富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员。据了解,这两个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路径与授课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首创的意义。

在华政加强国际交流办学的过程当中,其国际法、外法史等课程先后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外法史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the Oriental Pearl in the Law Education”的名号也渐在国际上知名,被更多的国外学府所承认。

杜志淳告诉记者,华东政法大学的精神一直被归纳为一种兼容并包,坚韧向前的气质。无论是来自国内的海派文化,还是外来的国际视野,华政都不妨将它吸纳为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这个意义上,华政的空间巨大,潜力十足。也许多年以后,世人在评价中国的法学学府之时,不仅会想起歌乐山、聊到小月河,还会提及苏州河缠绕的那所绿荫隐映、西楼林立的华东政法大学。这个蕴藏在低调务实气质中的法学学府,终有一天会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吧。

政法文化 篇7

一、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政法类院校因学科的区分、师资的差异、学生的不同等, 与其他院校相比, 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集中表现为以下“五个突出”:

1. 突出政治素质的培养。

政法队伍和军队一样是国家政权的支柱和工具, 政法类院校必须培养忠于党和人民, 忠实履行法制守护神职责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政法类院校必须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政治立场坚定, 思想素质过硬, 服从领导, 听从指挥, 勇于胜利。这是政法校园文化区别其他院校校园文化最明显的特质。

2. 突出法律知识的培养。

政法类院校法律文化的建设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也是校园文化最明显的特色, 这是学员专业学习的特长, 也是他们树立坚定职业信念的基础。政法类院校注重法律知识的教育, 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高于其他院校, 这是政法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3. 突出作风建设的养成。

政法类院校相对其他普通高校而言, 更注重诸如仪表端庄、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快速反应、勇猛顽强、不怕牺牲、讲原则、顾大局、甘于奉献等作风建设, 个体成员普遍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强,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和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严谨工作作风。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反映和服务于作风建设, 有利于学员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和胜任。

4. 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政法类院校包括以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院校和以培养警察的警官院校。法律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就是指培养能够利用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他们以解决法律实务问题或法律案件为主要业务, 以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训练为背景, 以其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为依靠来解决实际涉法问题。警官院校培养的是能够胜任和独立完成一线工作, 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善于履行公安和司法实践活动职责的警官, 而不是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因此,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 强调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突出职业技能, 如治安与户籍管理、侦查破案、现场勘查、犯罪心理、司法文书、罪犯管理、狱内侦查、枪械使用、擒拿格斗、违法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省级警官职业学院的学员, 更加强调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 面向实践, 适应基层多岗位工作需要。

5. 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强调专业特点的同时, 重视全面提高学员素质, 做到“一专多能”, 具有“万金油”的适应性、广谱性优势。注重激发学员多方面的学习兴趣, 既要当善于同犯罪分子面对面斗争的“武警”, 也要当具有丰富知识和修养的“儒警”, 学员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学员就业社会化的今天, 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因为尽管他们的就业意向大多为政法部门,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就业是选择了与专业没有一定关联的岗位。这就使学校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 还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胜任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以上是政法类院校在校园文化方面有别于其他院校的显著特征, 当然, 这种差别只是共性方面的, 各个政法类院校之间也有亚文化的区别, 即使是同一个学校的不同校区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二、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文化育人”的方向与原则,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播体系, 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是政法战线首要政治任务”, 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关系政法工作的成败”。方向性原则是政治原则, 是不可动摇、坚决执行的第一原则, 是政法类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也是提高办学质量、塑造政法精神的基础和保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坚定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方针和政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大力推进高校各方面建设。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着力解决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推动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全过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的各种文化建设, 使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 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方向性原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特别是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代大背景下, 要想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政法工作者, 就必须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时刻秉承“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之宗旨, 只有这样才能始终把握好政治方向, 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做到在方向上永不迷失、在根本上永不动摇, 也才能时刻保持“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2. 人本性原则。

人本性原则是指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本性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 能否正确地坚持这一原则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兴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就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 是包括个人、集体、社会或人类在内的, 但在“人的发展”中所讲的人, 主要不是类, 也不是社会或集体, 而是现实的个人, 也就是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之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是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实现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这里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指高校范围内的广大师生员工。“以人为本”原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必须以人为本, 强化广大师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广大师生的能动性, 使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 以人为本是贯穿其基本内容的一条红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目的是为高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3.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原则, 指政法类院校在发展校园文化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 坚持采用各种新理念、新方法和新途径, 不断创造性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源泉, 也是校园文化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 高校校园文化要有生命力、吸引力, 就必须不断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有大发展, 才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是一个继承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又要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 校园文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更是高校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校园文化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 才能形成团结互助, 奋发向上, 独尊科学、善于创新、兼容并包、崇尚民主的大学精神, 才能激励学生坚持真理, 胸怀坦荡, 高风亮节,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无私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

4.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政法类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校园文化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整体在事务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系统论整体性原理也指出,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 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 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形成了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 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学校各部门, 各方面, 这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欠缺, 都会影响整体质量, 因此, 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总体战略发展规划, 使校园文化建设有计划性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展开。

5. 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是材料学的一个术语, 指的是一种材料在不损坏介质构造情况下, 能使流体通过的能力。渗透性原则是指政法类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通过间接的、隐蔽的、渐进的形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寓于各种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环境营造活动之中, 使受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春雨无痕、润物无声般的影响和教育。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其首要功能就是优化育人环境,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人的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横向上要受到外部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内部个体心理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化熏陶对人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原则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依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教育主体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 结合多种手段和方式, 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和维度。和课堂灌输性的传授手段不同的是, 渗透性手段通过优化环境的方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在自然熏陶中获得提高, 并内化成信念、觉悟和习惯。这种带上特定校园文化烙印的可塑性品质, 正是校园文化建设渗透性原则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政法类院校应遵循文化建设规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 开辟具有时代特征、政法特色、职业教育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

1. 注重系统规划, 加强政法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 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包括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文化媒体等,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显性文化的影响是直接的、有目的性, 它的教育功能一目了然, “教行迁善”的作用明显, 能引起受众的积极响应。所以, 校园中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给师生以文化熏陶, 加深他们对校园观念文化的理解, 对引导师生树立政法核心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政法类院校要抓好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加强政法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第一, 建设具有政法特色、生动形象的情感体验环境, 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 以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彰显当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如建立模拟法庭, 人民调解室, 监所实习场所等, 增强实践实习特色。第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板报、报刊、橱窗、广播和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 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文献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 完善办学条件, 努力建设“人人是教员, 事事是教材, 处处是课堂, 时时受教育”的育人环境。第三, 依托政法队伍和政法类院校的光荣传统, 结合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忠诚碑、荣誉墙、校友廊、校史馆、英模塑像和英烈事迹展览室等标志性文化建筑建设之中, 实现其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机结合,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政法职业自豪感和对政法队伍集体的归属感, 激发其献身政法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信心。

2. 注重结合实际, 加强政法特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是由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同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师生认同意识, 凝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对师生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警官院校要结合办学实际, 培育学校特色, 提炼和倡导大学精神, 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融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外在的形象标志之中, 培育严谨的警营文化, 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和学校特色, 使之成为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建设良好的教风, 引导广大教职工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力求做到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 切切实实地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模范, 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要建设良好的学风, 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和训练机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

3. 注重营造氛围, 加强政法特色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 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 来源和服务于校园生活, 体现和传承着校园文化的内涵。政法类院校要立足于办学定位, 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 以培育政法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以先进的警营文化、法律文化为内容,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依托, 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广泛吸引师生参与, 并寓教于知识、寓教于竞赛、寓教于娱乐, 使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教育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有机统一, 实现校外实践教育与校内常规教育、实践育警与理论育警、体验学习与拓展学习的有机统一。如在警官学院可以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引领“四个忠诚”的政治文化、“四特精神”的职业文化、无私奉献的廉政文化、从严治校的管理文化、贴近实战的实践文化、形式规范的礼仪文化和崇尚英雄的荣誉文化建设, 使师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熏陶和教育, 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课堂。

4. 注重警务化管理, 加强政法特色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政法类院校制度文化包括政法教育的法律和法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 既是政法类院校的价值导向, 又是政法类院校的纪律约束。可以说,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具有维持秩序的功能。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 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 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 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 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 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如警官学院要围绕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政法人才的工作目标, 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 严格执行《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人民警察内务条例》和教育部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 认真落实警容风纪制度、内务管理和一日生活制度、队列和操课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 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 使学生做到举止端庄、警容严整、动作标准、纪律严明、行为规范, 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忠诚意识和警察意识、服从意识, 纪律意识。同时, 要构建具有警察特色的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多层次”, 集决策、协调、执行、检查、反馈于一体的系统化学生管理体制, 做到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 做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既有集中又有民主, 既有纪律又有自由, 既约束人又激励人, 突出尊重、理解和关心,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良好的制度文化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润滑剂, 能够自动起到激励和助推作用, 使校园文化建设沿着顺利、有序、健康的轨道发展。

5. 注重开拓创新, 构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社会环境的价值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特点和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敢于创新, 建立健全政法类院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从制度上加以保证。这就是说, 政法类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 要靠自律, 但也离不开他律。他律既包括相应制度的约束, 又包括环境舆论的压力和评价等因素。因此, 应结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创新理念, 开拓思维, 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学习机制、文化熏陶机制、日常行为养成机制、典型引领机制、价值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要坚持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核心价值标准, 在实践中体现核心价值原则和政法干警道德规范。要通过各种长效制度的建设引导趋荣避辱,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评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品德和自觉的精神诉求, 外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养成。

四、结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培育当代政法学子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 绝不是要用文化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 而是要用文化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政法类院校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按照建设具有政法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一创新性的教育理念, 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目标。

摘要:政法类院校从特有的校园文化元素入手, 通过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物化后的校园文化载体之中, 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力量, 鼓励受教者参与日常文化实践, 这对加强政法类院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种实践上的创新, 又是一种理论上的突破。

关键词:政法类院校,核心价值观,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1]杨建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中的普及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4) :33.

[2]傅真放, 邓军, 吴佩杰等.高等学校学生管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21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1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32.

[5]唐闫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 2007, (29) , 123.

政法文化 篇8

一、行政法对行政执法的要求

1. 行政执法在行政法上的性质。

行政执法是一个行政管理的概念, 在行政法当中, 行政执法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基本相同。行政法对行政机关的行为分为了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几个主要大类别。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就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作出的能够影响具体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一次性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构或者法律赋予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实施的能够对不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内产生普遍法律效力的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构内部实施的对内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从这三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 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复议以及行政执行等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规范等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指行政处分等行为。而行政执法的一般概念是指对外产生法律效力的具体行为, 因此在概念范围上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当, 在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规范时应当按照行政法中具体行政行为的要求来进行。

2. 行政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要求。

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组织、作用及其统制的国内法, 它通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为进行约束规范达到对公民私权利保护的目的一类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哪些行政机关、行政机构以及个人或者组织可以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职权的范围如何, 行政主体进行行政行为的程序应该如何进行, 以及这些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何。行政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 其目的是通过限制公权力来保护私权利, 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上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行政法规定了从事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权力,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行为, 并且承担行政行为后果的组织。第二,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主体的具体职权。行政职权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主体可以为某种行政行为的资格以及行使的方式与范围, 比如治安管理的行政处罚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赋予公安机关的职权, 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了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员进行警告、拘留以及一定范围的罚款, 如果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采取了其他类型的处罚措施或者超出处罚措施要求的范围的都是违法。第三,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主体从事行政行为的具体程序。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严格按照行政法要求的行为来进行, 否则就是违法。第四, 行政法规定了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 包括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的确定力和执行力和对行政机关产生的确定力等。如果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 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以后又私自进行了更改就违反了行政法规定的确定力的要求, 也是一种违法行为。最后, 行政法还规定了行政行为的目的以及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范围, 如果超出这些也会造成行政违法。

3. 行政执法档案制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行政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在具体的行政执法实践当中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理解。首先, 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主体的关系应当厘清。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是指法律法规赋予了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机构, 而非行政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只是代表该机关行为的人, 他的行为后果应当由该机关来承受。因此, 在有些地方的行政违法行为发生时, 以该执法人员并非正式员工来进行托词是没有法律意义的, 只要是该机关派出的在机关的意思下工作的人员的行为后果都应由该机关承受, 该行为人为合同工或者正式工并无区别。

二、建立及意义

1.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建立要求。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制度的建立, 应当按照记录案件处理真实为目的, 将案件处理状况真实地反映到档案当中, 保持档案记录内容与执法过程相一致, 保证行政执法行为在行政法上对具体行政行为要求的几个要素都要体现出来, 建立这种制度就要求档案记录受到监督, 要达到这个要求, 其一要保证档案记录的规范化, 即档案要求的要点要记全, 既要记录处理顺利的过程, 也要记录处理出现麻烦的过程, 内容还要包括与执法对象发生矛盾的内容, 有这类内容的必须要求行政相对人签字。涉及罚款、警告、没收、扣押等涉及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人身的强制性措施的, 必须经过行政相对人的签字或者画押方能入档。其二, 要求行政执法的人员要为两人以上, 如果一个人进行执法就不能达到相互之间的监督作用, 两人以上执法的档案应当同时签字方能入档, 如果出现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两人不同的意见也要强制要求写入档案。其三, 行政执法档案建立的行政机关或者机构对档案进行要在外部进行监督管理, 一旦执法档案形成并入档以后非经法定程序和管理部门的签章不得借出, 任何人员不得改动档案的内容。最后,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中也要求档案与事实保持一致, 这种一致性的保证决定了这一制度能否有效发挥作用。根据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 从档案时间上解决。任何执法行为在行为开始执法档案当中就必须写明时间, 在执法行为结束, 档案要记录下结束时间, 在这两个时间段中间的内容要当场完成, 不得后来补充进去, 所填写的内容必须完整细致, 所有档案表明必填的内容都要填写, 否则就要按照对填写人不利的方式去理解,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执法人员能够认真记录档案, 能够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2. 政法干警行政执法档案建立的意义。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对于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进程、提高政法干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在依法治国的过程当中, 加强立法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实现依法治国, 一方面需要增强人们的法律素养, 自觉遵守法律, 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办事;另一方面是执法机关在法律执行和法律适用过程当中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 以法律作为最高的约束, 依法办事。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在多个方面都有影响。第一,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能够完善执法责任体制。当前行政执法过程当中违法现象呈现易发多发趋势, 要真正遏制这种现象就要加强执法力度, 明确行政责任。而在近期发生的一些案件来看, 许多机关出现问题以后出现捂盖子的现象, 不愿意将事故的真正责任人公布出来, 甚至在单位当中用临时工来代替, 这是违背依法行政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基本原则的。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能够很好地遏制这一现象。第二,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能够完善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行政执法监督一直是行政执法的一个难点, 也是行政执法产生腐败的原因之一, 然而行政执法的普遍性使得不可能有一个机关在每次执法行动中都予以监督, 那么就只能通过制度来进行监督。任何一个执法行为其行为方式、过程都有法律进行规范, 因此, 只要这些东西能够记录到档案当中就能够对这些行为进行监督, 行政执法人员也能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从整体上提高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效力, 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第三,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能够保护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为行政执法产生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 不仅一些违法行政的现象会引起纠纷, 在一些合法行政的场合也可能因为行政相对人的不理解而引发纠纷。这些行政执法引起的纠纷在诉讼当中, 就需要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 这个最好的证据就是行政执法档案, 因此说,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能够保护执法干警和行政相对人双方的权益。最后, 政法干警执法档案的建立也能够很好地强化执法绩效考评体系。执法档案是对每天的每一次的执法行为进行记录的, 通过这些档案可以更加具体地对执法干警的行为和行为效果进行考评, 能够从源头进行考评, 将考评渗透到执法办案和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促进执法干警努力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效率, 能够通过这种客观公正的考评机制建立更加客观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推进依法行政具有积极效果。

政法文化 篇9

目前, 全国政法类高职院校的数量屈指可数 (共4所: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以我院为例, 作为以政法干部培训为主的培训基地, 近年来培训工作逐年跨上新台阶, 取得了年培训人次突破万人的成绩。在达到一定规模的临界点上, 培训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任务就是推动培训工作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

如何转变?解放思想, 创新实践, 深入探索培训新思路和新方法, 积极拓展培训新领域和新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一) 干部培训资源分散

目前海南省政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分部门培训, 其优点是知己知彼、针对性强, 但弊端也很明显, 主要是成本高、效率低, 培训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宏观指导、组织协调、督导检查, 培训考核标准不一, 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

(二) 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有偏差

少数受训干部存在重干轻学、重眼前轻长远的思想, 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 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意识不强, 学习氛围不够浓郁。更重要的是, 干部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剥离于干部的晋升提拔使用, 干部把培训当成是镀金、走过场, 学习压力、动力缺失。

(三) 培训内容的单一性与培训目标多元化的需求存在矛盾

干部队伍尤其是基层干部的年龄、文化以及从事岗位存在较大差异, 客观上对分类培训、按需施教带来一定难度, 培训内容也不得不因为兼顾面而放弃点, 致使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不能按需施训、有的放矢, 与岗位业务和职业素养实际结合疏松。

(四) 培训师资团队有待进一步加强

师资队伍中来自实务部门、行业一线的专家、骨干、能手较少, 造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相脱节, 教学质量提高与学员需求增长不同步的状况。

二、解决路径

(一) 明确服务目标, 科学顶层设计

立足基层, 以服务为宗旨, 以海南法治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服务形式和机制为主线, 以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 以搭建政校企深度合作、产学高度融合管理平台为载体, 增加培训类型, 探索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组织形式, 开拓培训总包市场, 创建特色主体班次和精品课程, 成为全省政法干部和基层涉法培训的主渠道和同类院校培训合作基地, 在此基础上发挥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场地设备优势、行业背景优势, 成立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学院, 在服务政法、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夯实自主选学基础, 设计“菜单式”培训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要求, 深入推进自主选学工作。以政法部门机关干部及基层干部为学院自主选学培训对象, 深入各单位开展行业横向调研。根据调研成果, 掌握不同层次级别、不同部门行业、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文化学历程度、不同年龄干部对培训的不同要求, 精心设置干部自主选学专题菜单, 逐步建立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框架的干部教育培训新课程体系。与行业实务部门合作, 编撰具有海南政法系统特色、适用性强的干部培训教材。选聘组建由省内实务部门和高校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队伍, 进一步夯实自主选学的开班基础。

(三) 以项目为带动, 突出培训的政治特色

作为省委政法委领导的海南唯一政法院校, 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政法工作大局, 服从于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 为政法工作主要任务提供服务和保障。培训开班即进行入训教育, 开展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及基层形势政策教育。培训过程中强化学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身份认同, 强化学员的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培训全程以警务化体验式管理为载体, 统一着装, 集体管理, 并实施班主任全程跟班制度, 及时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员组织纪律性, 增强学员的法律意识, 促进其依法办事。

(四) 活化教学载体, 促进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

1. 打造重点特色项目, 培植培训精品课程

根据基层基础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构建“社会管理创新”、“人民调解实务”、“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与处理”、“土地规定及纠纷调处”、“农村基层政务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农村基层综治”等培训模块, 以此打造精品培训课程, 形成品牌班次。此外, 积极联姻省外同类先进院校开展校校合作, 以项目为载体开展跨省班次共建, 打造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体班次。

2. 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 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在培训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群”突出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等思想政治培训;针对岗位职责的需要, 重点强化与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新知识、新问题、新规律的业务知识培训;拓展综合能力培训, 开展把握运用政策法律、群众工作、信息化应用、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等能力培训, 特别要突出加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和处理能力, 大力加强文化、社会管理等综合知识培训。分别建立全省政法各系统考试题库, 利用学院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在线考试软件系统, 与学院信息化建设的CRP系统相兼容。

3. 发挥创造性, 创新培训教学模式

在集中授课、封闭训练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 丰富教育培训方法。采取“走出去”的方式, 不断拓展现场教学、现身说法、漂流培训、登山培训、送训下乡等崭新的教育阵地, 拓宽学员视野。坚持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与情境模拟训练相结合, 突出实际应用。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培训模式, 大力推行案例研讨、以案析理、模拟办案、模拟处置、座谈辩论等方式深化培训。邀请学员所在系统的优秀代表作演讲报告, 现场互动交流。探索开办夜校、假校、网校、周末校等形式, 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五) 外引内培, 引导优秀师资积极参与干部教育培训

精心设置师资菜单, 突出师资力量的专业化、实务化。在充分发挥学院自身教师主体作用的同时, 要积极聘请实务部门、行业一线的专家现身说法, 介绍工作方法和经验。建立特色鲜明的培训师资库, 持续扩大培训授课教师队伍。同时, 学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选聘力度, 将培训师资队伍的学习培训纳入到学院全员能力提升工程之中。继续加大从实务部门、行业一线聘请兼职教师的力度。积极探索与实务部门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机制, 选聘基层政法实务单位的业务专家、骨干来校轮流执教, 并将任教的时限、质量与其返回原单位后的待遇、升迁挂钩, 实现基层政法队伍人才的培养使用与政法类高职院校人才储备的复合链接。

三、机制保障

(一) 积极探索实践归口培训

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 在省委政法委领导下, 建立海南省政法干部培训学院并挂牌。建立由省委政法委领导、政法各部门参与的培训管理委员会, 进一步加大省委政法委对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指导力度, 发挥学院教育教学资源优势, 进一步整合政法干部培训资源, 巩固学院作为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的地位。努力构建“党委政法委牵头总抓、政法职业学院基地培训、基层系统和序列组织实施、本系统全员参与轮训、纵向贯通、横向协作”的基层大教育、大培训体系, 进一步推进基层涉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 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共享机制

进一步促进由政法实务部门、行业一线的专家、能手组成的干部培训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与行业、部门共同选聘、培养、使用、考核培训兼职教师, 建立院校教师和基层实务部门人员共同担当、对外延伸拓展、对内自我培养的培训师资队伍。通过工资待遇, 岗位津贴, 落实体检、休假等方式, 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培训师资优惠待遇, 吸引实务部门人员乐于参与学院培训工作。推进学院教师与政法系统干部“双向交流”工作机制, 提高学院教师的实务工作经历与经验。

(三) 建立院校与基层对口支撑服务机制

在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的统领下, 紧紧依靠基层党委政法委的职能发挥, 积极与基层政法系统、乡镇干部组工体系沟通, 探讨制定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基层政法系统、乡镇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技能练兵具体方案, 共同编制本系统系列的贴近基层实务的教育培训大纲, 设置“实、深、严、新”的科学统一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打造全省市县基层政法、干部队伍轮训、定期培训和适时培训的品牌班次。

(四) 落实基层调研、信息反馈机制

加大调查研究力度, 紧紧把握政法工作大局和政法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 及时调整培训思路, 丰富培训内容, 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全省基层干部培训为重点, 持续开拓各市县、乡镇、村“两委”基层干部培训市场。

(五) 严肃教学管理机制, 严格教学评估考核

建立健全办班计划审批、师资共享共赢、督学考学评学、培训质量评估等管理制度, 依靠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培训工作。实施动态管理, 班主任跟班随时掌握学员情况。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或参考档案, 如实记录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实行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学院以问卷的形式组织学员对培训主题、项目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水平、管理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情况不断改进工作,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跟踪管理制度, 不断拓展和延伸培训效果。

高职院校培训工作是与人才培养工作并举的重要工作。培训业绩是高职院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形象标准。政法类高职院校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更要把培训的特色和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 这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因此, 提高培训质量, 拓展培训路径, 提升培训层次与水平是政法类高职院校深化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 2011-04-25.

[2]王芳.借鉴NYP模式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课教师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0 (4) .

[3]李波.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 2009 (9) .

[4]双峰县商务局.2009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EB/OL].湖南娄底商务之窗, 2010-08-05.

[5]海南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实施办法[EB/OL].海南党建, 2007-06-15.

[6]海南党建.中共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工作报告[OL].继续教育, 2011-07-01.

[7]石中晨.NYP培训模式在法律类高职院校服务基层培训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 2011 (5) .

[8]公安部.公安部开会部署推进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建设[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0-11-26.

解析人性行政法 篇10

关键词:人性;人性行政法;服务;以人为本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人性的内涵

从哲学上看,马克思主义承认了人性的存在,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即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秩序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笔者认为,人性一词的含义从字面上就可以得出:人性即人的根本属性,是人之作为人必然要表现出来的特性,只要是人,他就无法摆脱和改变的自身的“人性”,这同样也是人与其他非人个体的根本区别。人性引导着人按照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从具体理性来看,基本人性包括生存、尊严、亲情、自由、发展等需求倾向。当然人性一词也可以用于评价体现人性、尊重人性的行为,从这个角度去看,人性一词亦可作形容词理解。

(二)人性行政法的内涵

基于对人性的理解,我们来谈人性行政法。人性行政法应是这样一部法律,即在其规定之下,行政立法、执法等行政机关能在遵守上位法,不与其他法律相冲突,并维护相关秩序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道、理性、文明、公正地从事立法、执法活动,宽严相济、刚柔并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人性行政法的实现

人性行政法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行政机关在实践中也注重对人性的尊重和维护。然而,社会处于发展当中,人的需求也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性行政法的实现必须也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人性行政法的实现途径,既包括已被适用证明可行的部分,也包括处于构思当中应然的部分。我们期待应然的部分全部变成实然,以推动人性行政法更好地实现。

(一)人性行政法的静态实现——行政立法的“人性化”

行政立法的“人性化”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行政立法程序方面。首先,要保证公民能够参与到行政立法当中来。行政立法人性化趋势的推动,不仅需要政府不断反省自身,不断提升法治意识,更关键的是公众能够实质性地参与行政立法,亦即实现行政立法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化,使得公众与政府之间能够积极和及时沟通,使公众的意识和建议在立法中被考虑。其次,行政立法过程要实现公开化,即要将行政立法的依据予以公布,让公众有所了解,公众在此基础上去评价立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实现了对立法机关立法过程的监督,使立法机关立法有据。除此之外,立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也应记录在案,有条件的话也要予以公布。

第二,行政立法内容方面。行政法上存在作为行政机关拥有的公权力和当事人享有的私权利二者的博弈。首先,要对公权力进行规范和限制。立法机关本身并不享有立法权,其权力是由公民授予的,行政机关作为执行机关,其立法权更不具有开端性。而由于权利拥有和行使的分离,行政立法机关的立法动机和价值取向与权力归属主体的需求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差,行政立法机关为了谋取不当利益,往往不惜限制或剥夺公民的权利,附加不合理义务。所以在立法的内容方面要对公权力进行规范和限制。其次要注重对公民权利的认可和保障。行政立法应维护人的尊严,把当事人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主体,重视其存在,承认其主体地位,不蔑视和侵犯其权利。在行政行为的手段设置上,应包括更多的指导、奖励、帮助和维护,更少的命令、强迫和制、制裁。

(二)人性行政法的动态实现——行政执法的“人性化”

行政执法“人性化”要在遵守法律和程序的前提之下,通过转变执法理念、执法方法和注重对执法结果考察三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转变执法理念。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由“管理者”转为“服务者”,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群众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小事出发,注重日常的执法细节,一切执法活动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转变执法方式。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采取“刚柔相济”、“以心待人、以情感人”的方式,坚决杜绝粗暴执法、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形出现。要力求执法方式更文明、和善,使執法的各个环节、细节都能体现出人性和人文关怀。

第三,要转变对执法结果的态度。我们强调不应以处罚作为执法的结果,而是要通过执法达到制止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的效果,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正义、公平、和谐等普适的法律价值。

(三)最后的公平——行政救济的完善

当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在“人性化”道路上出现偏差时,可以向行政救济寻求平衡。行政法为公众寻求救济提供了三种救济途径,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

行政救济作为整个行政程序中最后一道保障公平的屏障,其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无论现行的制度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我们都期待未来的行政救济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江国华.中国行政法(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东旭,金瑛.解析人性行政法[J].法制与社会,2010(3).

[3]孙波.行政立法人性化趋向解读[J].长白学刊,2010(1).

[4]张军,朱菲菲.论人性化执法的合理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5]危玉妹.法律人性化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建设[J].东南学术,2005(5).

作者简介:陈晨(1991.01~),女,山东枣庄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防冻液国际标准下一篇: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