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精选12篇)
投资顾问 篇1
引言
2002年5月1日, 我国证券市场对佣金制度进行了市场化方向改革, 改固定佣金为最高上限向下浮动制度。自此证券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佣金逐年下降, 尤其是近两年。根据协会最新公布的2011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 我们可以估算出券商行业目前的平均佣金率为0.635‰, 与2010年相比, 下降幅度达到51%。而一般认为券商的保本佣金率也应在0.3‰的水平。券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压缩了自己的利润, 长此下去, 对行业发展极为不利。为了终止这种低层次的竞争, 提升证券机构服务水平, 证监会于2011年1月1日颁布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 鼓励券商开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 并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定义为证券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 按照约定向投资者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议服务, 辅助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 并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活动。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积极作用
1. 投资顾问业务将对客户资产保值增值起到积极作用
与普通投资者自主投资相比, 由投资顾问提供投资咨询可提高投资成绩。投资顾问与普通投资者相比有诸多优势。首先, 投资顾问具有信息优势。投资顾问会时刻关注国际、国内、行业及具体公司的发展动向, 会比普通投资者更早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其次, 投资顾问具有专业优势, 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准确的解读。《暂行规定》规定, 投资顾问必须具有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该资格的取得要求申请人必须对投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 通过相关课程考试, 并具有2年以上从业经验。再次, 投资顾问具有强大的券商后台研究支持。券商的研究部门会对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动向、具体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研, 并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传递给投资顾问。
2.投资顾问业务可以抑制券商之间的过度价格竞争, 提高竞争水平
我国近年券商佣金大战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同质化, 各个券商提供的都主要是通道服务。根据豪泰林模型的结论, 同质产品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均衡价格等于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 如果增加产品的差异, 企业就可取得一定的市场势力, 提高产品价格至边际成本之上。券商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后, 由于投资顾问本身服务能力及券商后台支持的差异, 就可借服务的高质量提高佣金率。比如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是最早一批推出该业务的机构, 该部投资顾问众多, 部分投资顾问能力非凡, 在时下收取的佣金就接近上限。券商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后, 必然会本着专业化原则, 积极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投资顾问, 以专业咨询、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及快速的信息争取客户, 培养核心竞争力。如果投资顾问业务得到全面开展, 经纪业务成功转型, 那么券商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将转变为服务方面的竞争, 这将是我国证券业的一次飞跃。
3.投资顾问业务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证券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对资源进行配置, 但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证券价格的引导。证券价格高, 企业筹资能力就强;反之就低。经营好、发展潜力大的公司投资者对其预期收益高, 买入者众, 价格就高;经营差、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投资者预期收益低, 买入者寡, 价格就低。但这一机制的良好发挥有赖于投资者的辨别能力。对大多投资者而言, 由于专业、信息劣势, 基本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作出理性判断, 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有很大随机性。这就导致市场上各个证券的价格相差不大, 公司的良莠不能从证券价格上体现, 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必然不能很好发挥。引入投资顾问后, 由于投资顾问对各个投资品种的认知程度要高于普通投资者, 由其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普通投资者的劣势, 引导资金流入优质公司, 流出劣质公司。如此, 优质公司的证券价格得到提升, 劣质公司的证券价格下降, 公司的优劣从价格上得到了体现, 资源配置效率就得以提高。
我国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投资顾问人才不足
投资顾问业务积极作用的发挥, 有赖于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平。投资顾问必须具有相应的服务能力, 否则, 即使券商设立了相应岗位, 也只能是摆设。现阶段大多券商处于经纪业务转型阶段, 投资顾问人才还很缺乏。截至去年8月, 我国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只有11619名, 据估计, 市场上的人才缺口超过万名。而且目前有大量的投资顾问并不适合担任该职务, 因为其中有许多来源于客户经理或经纪人, 这一群体距离专业的投资顾问要求还有相当距离。现在新建的服务队伍, 短期内也尚未看到成效, 毕竟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2. 投资顾问角色定位不当
事实上, 目前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部分券商仍未充分认识到该业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对投资顾问进行定岗时, 不少营业部仍将其归在与经纪人和客户经理类似的营销岗位, 而对其咨询服务的一面不重视。从对投资顾问进行培训的内容看, 目前部分券商并不强调专业性指导, 而主要是进行营销技巧培训。虽然营销也是投资顾问的职责, 但投资顾问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对客户的专业性指导。角色的不当定位造成不少营业部的投资顾问变为客服、营销人员的综合体, 难以在深层次的服务上体现其应有职能。
3.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不成熟
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缺乏长期投资理念, 快速致富心理严重, 在短期利益驱使下, 大多只要求投资顾问推荐个股和短期目标价, 甚至要求提供“内幕消息”, 而不关心建议的依据和求证过程。这种情况下, 部分证券投资顾问可能会迎合客户的畸形需求而失去专业水准, 投资结果可想而知。而一旦出现亏损, 投资者又往往把责任推在投资顾问身上而退签。另外, 由于市场的复杂性, 投资顾问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地预测股价走势, 可能会在某一阶段出现偏差甚至指导客户操作时出现大的失误, 不成熟的投资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点, 这也是一部分投资者退签的原因。
4. 投资顾问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缺乏投资者利益保护措施
成熟资本市场明确规定了投资顾问的法律责任, 有着涉及司法机关、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等在内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如美国法律规定了违法投资顾问的最高刑期;英国将因投资顾问的错误投资建议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纳入投资者保护计划的补偿范围。而我国还没有在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对投资顾问民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 仅在《暂行规定》中第33条对其行政、刑事责任作了简单规定。投资顾问协议也一般是由券商提供的格式合同, 必然各项条款都偏向于券商, 也不会明确体现出投资顾问对其违法违规行为应承担的责任。这就使得投资者在接受服务中受到伤害时, 很难得到赔偿, 利益得不到保护。
5.券商对客户的服务需求认识不清晰
在券商开展投资顾问业务过程中, 往往仅看到外在形式, 对其实质理解还很肤浅。在展业过程中先期并没有对客户需求进行甄别, 面向所有客户进行营销, 甚至以低佣金吸引客户试用。事实上, 市场上投资者众多, 但对投资顾问产品并不是都有需求。有得投资者需要咨询建议, 依托投资顾问进行投资;有的投资者则自主投资, 仅需要通道与资讯服务, 配备客户经理便行;有的投资者则将投资决策全权交给专业投资团队。全面营销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签约客户不多, 即便以低佣金吸引到客户最终也会出现高退签率。
对我国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建议
1.加紧投资顾问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 券商在人才培养上要加大投入, 组建培训讲师, 或者委托优秀的专门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美国, 合格的投资顾问需要培养1至2年以上。以美林证券为例, 该公司每年都会招收相当数量的新人进行培训, 培训期为3年。在培训内容上, 要从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其次, 要建立投资顾问的职级评定、晋级及淘汰制度, 使投资顾问在执业过程中仍不断加强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最后, 券商要注重规划投资顾问的长期职业生涯, 使其感到职业的持续性、安全感和发展方向多元, 稳定投资顾问团队。
2.对投资顾问进行准确定位
券商要充分认识到, 投资顾问的真正价值在其服务性。如果大家仍然把投资顾问定位于营销岗位, 那投资顾问和客户经理、经纪人就没有区别了, 服务得不到提升, 差异化无法形成, 价格战就仍会持续。因此, 在投资顾问在展业过程中, 券商不能将其视为“拉客”工具, 而应该将营销工作主要交给客户经理和经纪人, 让他们去管营销, 提升增量, 而让投资顾问主要去做后续服务, 管存量, 巩固客户, 让两者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如此, 券商在整个价值链上都会体现出专业水准, 有助于公司的品牌形成。
3.要进行投资者教育工作
投资顾问在展业过程中还要肩负起投资者教育职能。首先, 要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降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要让投资者明白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在于坚持。其次, 要向投资者充分揭示证券市场的风险性。要让投资者认识到由于证券价格的波动特性和分析的局限性, 投资顾问的分析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在提供投资建议或具体投资产品时, 也要详细向投资者说明其风险所在及理由。最后, 要让投资者自主决策。要让投资者认识到投资顾问仅是提供建议, 决策权依然在投资者手中, 损益应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4. 加强投资顾问业的监管, 保护投资者利益
首先, 要从法律层面进行监管。要尽快制订与投资顾问业务相关的民事法律责任条款, 确保投资者受到侵害时能提起赔偿诉讼。要完善相关案件的诉讼制度, 提高司法效率, 降低投资者司法保护成本。其次, 证监会要继续完善《暂行规定》, 做好日常监督和接受投诉工作, 对券商在开展投资顾问业务中发现的问题, 要根据情节作出相应处罚。再次, 协会也要作好自律管理, 对会员做好教育工作, 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和纪律处分。最后, 为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可要求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的券商提取风险准备金, 或扩大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保护范围, 将投资者的损失纳入其中。
5. 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对客户群进行细分
首先券商要收集客户的相关信息, 比如客户的资金量、交易频度、交易方式、获取资讯方式、证券知识层次、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特征、盈利能力、客户在某券商的生命周期阶段等, 然后基于这些信息把所有客户细分为多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客户群体, 再认真分析每个客户群的需求特征, 最后得出容易接受投资顾问服务的客户群, 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推广。客户细分是实现差异化服务、稳步推进投资顾问工作的重要保障, 可以提高投资顾问业务的签约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券商恶性价格战背景下推出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 其将对投资者、券商乃至整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 该业务推出后的实践并不顺利, 对此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投资顾问,思考
参考文献
[1]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2011年券商平均佣金率为0.635‰[J/OL].证券时报网, 2012-1-16.
[2]李思.投资顾问人才缺口超万名[N].上海金融报, 2011-8-9.
[3]林锐.福建辖区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研究[J].福建金融, 2011 (10) .
[4]黄兆隆.券商推广投顾服务过急, 最高八成客户退订[N].证券时报, 2011-1-6.
投资顾问 篇2
甲方(聘任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聘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鉴于:甲方因经营需要获取相关投资信息,以促进投资业务的拓展,乙方在投资咨询服务和投资项目信息获取上有丰富的背景资源。
故甲方有意委托乙方担任其投资顾问,负责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并物色符合要求的投资标的。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订立签订本协议。协议内容如下:
第一条委托事项
甲方委托乙方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服务:
1.1 提供投资建议,投资参考、理财规划建议等;
1.2 为甲方介绍投资项目信息、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
1.3 投资方案的设计;
1.4 推荐并协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中介机构开展工作;
1.5 应甲方要求,为甲方提供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咨询;
1.6 安排商务谈判并促成甲方与有关方面以借款、投资等合法方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融资协议书或其他类似法律文件;/ 6
1.7 其他:。
第二条投资要求
投资方资金收益在年利率%-年利率% 之间,具体由借贷双方商议,以甲方与融资方最终签署的融资借款合同约定为准。
第三条委托期限
3.1 委托期限共,自年月日至年月日。若委托期限届满,乙方提供的投资机会的某一交易仍在进行中,则本协议自动顺延直至该交易完成。
3.2 委托期限内没有完成投资目标或者仍需要投资顾问服务的,双方另行签订协议或以书面形式将本协议委托期限延长。
第四条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4.1 保证资金来源合法;
4.2 配合乙方工作,及时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协助;
4.3 应对乙方推荐项目或合作方的建议及时做出回应,并配合乙方与融资方谈判、签约,不得无故推迟或拒绝;
4.4 甲方应基于其独立判断做出投资决策,其投资风险由甲方自行承担;
4.5 未经乙方事先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将本协议的内容和履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取的目标融资方的信息(属于公共领域的信息除外)向本协议相关人员之外的任何第三方泄露或非因履行本协议而使用;
4.6 根据本协议约定及时向乙方支付投资顾问费用和报酬。
第五条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5.1 乙方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应本着诚信、专业、高效的职业精神尽力完成甲方的委托事项。
5.2乙方向甲方提交的方案、分析意见、咨询、策划、建议等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和甲方的利益;
5.3积极为甲方物色投资项目和合作方。乙方可以向第三方表明其为甲方的委托人,并可以向第三方介绍甲方的相关情况;
5.4 安排甲方与融资方见面、谈判;
5.5 乙方应不定期地向甲方沟通、报告委托事项的进展情况;
5.6 乙方向甲方提供投资顾问服务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5.7 乙方作为甲方与融资方之间的桥梁,为甲方与相关对方当事人签署融资借款合同或协议提供联络、协助、撮合等服务,促进甲方与融资方之间的沟通和谈判,直至交易的最终达成与履行。
第六条报酬、费用及支付方式
6.1 乙方促成甲方与有融资意向的融资方签署融资合同,甲方应在日内向乙方支付融资金额的%作为乙方融资顾问报酬。
乙方的报酬涉及的有关税款由甲方承担。
6.2 如乙方未能促成第三方与甲方签订融资合同,乙方无权要求甲方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甲方支付其从事顾问活动花费的必要费用。必要费用为元。
6.3 除本条规定的顾问报酬和费用外,乙方不得向甲方索取任何形式酬金。
6.4 如若甲方未能按时支付合同约定的报酬或费用的,则自应支付之日起,每逾期一日,应向乙方支付相当于应付款项%的违约金。
6.5 乙方的银行账户信息如下:
户名: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6.6 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款项后应及时出具相应的发票。
第七条违约责任
7.1 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可以书面形式协商解除本协议。但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擅自解除的,应当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
7.2 如因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材料不真实或不完整或缺乏时效而造成投资失败,则视为乙方已完成全部投资顾问服务,甲方应及时按照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投资顾
问报酬。
7.3 若因乙方不尽职,造成甲方损失的,除赔偿甲方损失外,甲方可单独解除本协议。
第八条不可跨越条款
8.1甲方不得单独越过乙方直接与乙方物色并向甲方推荐的融资方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融资接触、谈判或签署任何投融资协议。
8.2在本协议约定期限内,甲方与目标融资方私下签约的,乙方仍有权要求取得约定的报酬,并可要求甲方按照报酬的%支付违约金。
第九条保密
甲乙双方保证在对讨论、签订、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对方的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预以保密。未经该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商业秘密的全部和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否则需要承担对方因此而造成的一切直接损失以及间接损失。
第十条双方承诺
10.1 甲乙双方保证所提供的数据、材料和陈述都是真实、准确、完整、合法及非误导性的,同时没有遗漏或隐瞒任何重要信息,并确认副本材料或复印件与原件相符。
10.2 甲乙双方在履行工作时将依赖对方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材料和陈述)及细节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合法性,不须独立核实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争议解决方式
因本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当向乙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合同效力及其他
12.1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12.2 本合同一式 肆 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年月
年月日日
附件1:
融资方联系确认函
甲方:
乙方:
现甲方和乙方介绍的公司就投融资事宜具有实质性接触的意向,特确认该公司为乙方推荐的融资方(含与融资方有关联的并参与该项目融资行为的公司或个人)。甲方及其相关机构和人员在此项目和未来的项目中,都不能跨过乙方直接与乙方引荐的融资方洽谈交易而不付投资顾问费给乙方,并应及时告知乙方项目进度及向乙方提供相关文件。
本融资方联系确认函具有法律效力,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自双方及其法人(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人(授权人):(签字)法人(授权人):(签字)
投资顾问 篇3
权威点评:
2012年四川民生、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投资的高位增长,工业投资的逆势增长成为四川投资实现跨域的基础,民间投资的引领与更新改造投资的强劲增长,成为四川投资实现结构优化的动力,四川投资结构正在经历加快转型。
2012年投资总量在2011年基础上跃升三个千亿台阶,完成总量达到18038.9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了高基数下的高增长。2012年,从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到产业等各领域投资均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的投资增长格局进一步巩固,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提高,全省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从2008年的1615亿元递增到2012年的4696亿元,占全省投资比重从2008年的21.2%提高到2012年的26%;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为代表的投资崛起,正在逐步缩小全省地区结构差异,为全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奠定了基础;民间投资正在逐步取代政府及国有经济投资的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53.5%,全省投资增长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民间投资正在由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向多领域拓展。
2008~2012五年间,四川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五年投资累计完成66365.2亿元,年平均增长25.2%。2009年四川全社会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仅当年的投资就超过了四川1950年到2000年投资的总和;2012年四川全社会投资总量18038.9亿元,是2009年总量的1.5倍。五年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如下:
总量实现倍增:“十一五”期间四川投资总量达4.3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总和的3.7倍,仅2009~2011年3年时间投资总量较2008年实现了翻番。“十二五”头两年四川投资总量达3.32万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期间四川投资总和的76%,到2013年末,“十二五”前三年累计完成投资将超过“十一五”总和10000亿元。
发展协调性增强:2008~2012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的高投入高增长正加快推进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的实现。五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183.1亿元,是2003~2007年总和的3.7倍。四川产业投资与民生社会事业投资的协调发展同样续写着四川产城一体的发展新理念。
项目带动作用增强:2012年全省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达7740万元,是2008年的1.7倍。施工项目总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省施工项目总规模达到3.8万亿元,为2008年全年规模的2.1倍。
重点项目支撑强:全省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从2008年的1615亿元递增到2012年的4696亿元,占全省投资比重从2008年的21.2%提高到2012年的26%。
地区发展差异缩小:总量大发展速度快、总量小发展速度慢的投资局面加快转变。投资资金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倾斜步伐加快,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经济崛起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建设全面小康打下了基础。
自主投资力度增强:资金输入型的投资增长格局正在向自主投资增长转变,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全省投资增长格局正在被民间资本所取代,2012年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53.5%,民间投资正在由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向多领域拓展。
转型中四川投资结构主要特征体现在:
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投资加快发展。2008~2012年,四川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打破了原来国有投资一枝独秀的局面。自2011年始,四川民间投资迅猛发展,开始取代国有投资在全省投资中的主导地位,民间投资总量占全省投资比重首次超过了50%,2012年这一发展势头继续保持,民间投资总量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53.5%。四川民间投资的持续活跃,不仅成为拉动四川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对改善四川投资结构,提升自主投资力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2012年,第三产业投资五年间年均增长27.9%,高于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长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07年3.3∶41.8∶54.9调整为2012年的2.6∶36.4∶61。投资“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
投资向集约型转变,投资发展质量提高。2008~2012年,四川投资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同时也实现了质的提高,内涵型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五年全省更新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6.3%,高出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2年,四川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017.2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2.3%,四川技术改造投资的平稳增长,加速了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高新技术在产业投资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投资增长差异明显,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2008~2012年,各市州投资实现快速稳定增长,投资平均增速超过30%的地区有11个,2012年市州投资占全省比重上升的有14个,川南、攀西、川东经济区及天府新区投资增长领先,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投资的飞速发展,使投资热点逐步扩散,地区发展差异进一步缩小。
基础和民生投资快速发展,支撑力度增强。2012年,四川完成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3258.7亿元,增长34.1%,增速快于同期全社会投资14.8个百分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841.7亿元,增长23.4%,增速快于同期全社会投资4.1个百分点。基础和民生投资的快速发展,弥补了产业投资对全省投资的影响。
工业投资逆势增长。2007~2012年连上五个千亿台阶,2012年全省工业投资面对大环境的不利局面仍然逆势增长13.5%,全年完成投资6499.5亿元,顺利突破6000亿元。同时,工业投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能源电力比重下降,装备制造业和油气化工投资比重上升。2012年,四川“7+3”优势工业投资4584.2亿元,比2007年增长139.3%。
交通枢纽地位凸显。2008~2012年四川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完成投资8431.4亿元,年均增长40.3%,增速高于全社会投资15.1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444.9亿元,是2008年的3.5倍。
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是实现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3年四川投资仍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从投资率这一判断投资对经济增长支撑强弱的指标分析,2012年全省投资率为74%左右,按2013年全省投资完成超过20000亿元计算,2013年四川投资率将保持高位运行,仍将体现投资对四川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
从长远看,四川要长期维持70%以上的投资率难度较大,投资率长期过高,还会进一步增加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压力,扭曲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部分市州投资率已接近或超过100%,在没有新增大项目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投资继续大幅增长已不现实。对全省而言,控制规模,加快结构调整与优化才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投资顾问 篇4
一、文件No.S7-17-11的背景
1940年的投资顾问法案限制投资顾问以任何方式和客户签订以资本收益或资本增值为基础的佣金合同,防止投资顾问鼓励客户从事高风险投资。美国国会于1985年修正了该法案:当投资客户的提供给顾问管理的金额至少有50万美元或者投资顾问有理由相信客户的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时投资顾问可以和客户签订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SEC于1998年将上述美元账户阈值从50万美元提高到75万美元,净资产从100万美元提高到150万美元。
2010年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修正了投资顾问法案,要求SEC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将美元账户阈值调整到100万美元,同时要求在计算净资产时将个人住宅排除在外。2011年7月SEC发布了一项规则将美元账户阈值调整到1000万美元,净资产标准调整到200万美元。
二、文件No.S7-17-11的主要内容
文件No.S7-17-11主要有以下3项修正案:
(一)调整通货膨胀对美元账户阈值和净资产标准的影响
第一,调整美元账户阈值使之适用于当前的投资顾问,即在2011年7月发布规则将美元账户阈值调整到1000万美元,净资产标准调整到200万美元。
第二,SEC会每5年调整一次美元账户阈值和净资产标准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三,新修正的规则明确以后期间调整通货膨胀影响应参照美国商务部发行的个人消费支出索引,并以1998年调整的标准为计算基础。
(二)评估“合格客户”净资产时将个人住房排除在外
SEC认为私人住宅的价值与个人的财务经历和能力的相关度很小,但房屋的现行市场价值与需要偿还的住房贷款的相关度很大,而不是作为投资的资本。另外,流动性差也导致私人住宅承受风险的能力不佳。因此,私人住宅评估“合格客户”净资产时将个人住房排除在外。该规则与SEC其他规则相一致。
(三)修改该规则的某些过渡条款
过渡条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已存在合同关系破裂的损失,具体包括两点:
第一,如果在SEC注册的投资顾问在法案生效前签订了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并且签订时符合当时的条件,那么合同仍有效,但对于新加入的合同方,应适用于新的修正案。
第二,对于现在在SEC注册的投资顾问在没有被要求注册的时签订了符合当时标准的以业绩为基础的佣金合同,合同仍有效。
三、文件No.S7-17-11对我国证券投资咨询行业规范的启示
(一)完善投资顾问佣金合同的规范
我国有关投资顾问佣金合同的规定有:1997年12月25日国务院、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不得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2011年1月1日施行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与客户协商并书面约定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安排。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有关投资顾问佣金合同的规定含糊不清,仅仅是禁止投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得分享投资收益或分担投资损失,而未明确分享投资收益的方式。如果投资顾问与投资人约定根据投资收益的高低来确定服务费用的高低,这种行为不属于分享投资收益,不违背上述规定。如此一来,投资顾问更容易鼓励客户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特别是财务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也不利于投资咨询机构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我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风险承受能力弱、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投资咨询行业近年来发展特别迅速,与之相关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却没有跟上,佣金合同只是其一。证券投资顾问对投资者信息披露义务、投资者民事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些欠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进一步细化证券咨询机构对投资客户的基本义务。如:增加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投资顾问与客户之间是否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信心;明确对投资客户的诚信义务;加强适当性义务的可操作性;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明确投资顾问的法律责任,并免其通过免责条款侵害投资者利益。
四、结语
我国证券咨询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如盈利能力不佳、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证券投资咨询行业的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我国证券咨询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规范法律制度,切实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摘要:SEC发布了新的投资顾问规则, 文章论述了该规则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并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中国投资顾问法律法规的现状, 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SEC,投资顾问,佣金合同,投资者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延振, 徐茂龙.关于推进证券投资咨询制度变革的若干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 2010 (1) .
投资顾问聘请书 篇5
海南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顾问聘书
聘书编号:
基金投资顾问聘请书
鉴于我司拟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式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现正处于寻找和确定有限合伙人(以下称LP)的进程中,需乙方提供必要的投资顾问服务,推荐合格的LP;现聘请您担任甲方募资活动的投资顾问。
第一条 投资顾问工作内容
1、寻找和初审LP
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寻找合适的LP,并对LP的资格进行初审,要求投资人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其资金来源合法。
2、解答LP的咨询事项
向潜在的LP解答有关投资事项,包括基金运作方式、投资风险提示、投资收益分析以及投资流程等。
3、协助签订入伙协议和合伙协议,督促LP按时缴付出资。
协助我司与LP签订入伙协议及合伙协议,办理相关手续,并督促投资人按时缴付出资。
第二条 工作期间
自2011年7月 日至2012年7月 日止。
第三条 投资顾问的职权
投资顾问有权对有关的事项和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审核。
第四条 投资顾问的义务
投资顾问应本着遵守勤勉尽责的职业精神为我司的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确保所推荐的LP具有出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并对在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同时,承诺不以公开方式募集、发行基金,不在互联网和报纸媒体上发布消息。
第五条 费用及支付
1、本次融资项目的专项投资顾问费按本协议第一条所列工作事项分阶段进行支付,具体事项、金额及支付方式如下:
(1)我司按投资顾问所推荐的LP在签署《入伙协议》及《合伙协议》中
确定的入资总额的 1 %收取顾问费。并须于入伙协议生效且LP缴付首期出资之日起10日内支付顾问费的50%;余下部分待LP缴付全部出资后5日内补足。
(2)投资顾问解答项目实施中的咨询事项,不收取顾问费。
2、甲方应按前述规定在乙方完成相关工作后,将相应款项汇入乙方帐户。乙方户名:
开户行:
账号:
3、除以上顾问费之外,我司不承担工资、社保及其他费用。
基金管理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投资顾问 篇6
2009年机构投资者业绩分化空前
2009年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大复苏的一年。尽管2009年A股市场呈现单边上涨格局,但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分化非常明显。统计显示,公募基金中,偏股型基金2009年最高收益率高达116.19%,而最低收益率仅有9.37%,竟然相差超过10倍,而在以往公募基金的排名中,即使呈现一定的差距,却也在合理水平,一般难以超过30%。阳光私募基金中,最高收益率为192.57%最低收益率仅为10.55%。可见,私募基金之间的差距较公募基金更为明显。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私募基金风格特征明显,在牛市中稳健型和激进型私募或者不同行业偏好私募的业绩差别较大;二是私募基金的仓位控制灵活,资产配置方面有较多选择,而资产配置往往能对业绩起到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各私募基金的业绩分歧严重。而公募基金由于受到排名压力的影响,较多追求相对业绩,仓位不能像私募基金一样灵活调整。
我们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彼此之间的分化会越来越大。如何选择较佳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自己的资产管理人是摆在每个持有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公募基金五佳:华夏、银华、新华、易力达、华商
2009年,公募基金中整体业绩表现较佳的基金公司有华夏基金、新华基金、银华基金、华商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等。
按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分类,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以116.19%的高收益率名列开放式偏股型基金首位,同时也是全部公募基金的冠军;银华价值优选基金以116.08%的收益率名列开放式标准股票型基金业绩冠军;新华优选成长基金以115.21%的收益率名列开放式标准股票型基金业绩亚军、新华优选分红基金以99.73%的收益率名列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第3名;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以102.9%的收益率名列开放式灵活配置型基金冠军;华商盛世成长基金则以106.80%的收益率名列标准股票型基金第4名。
综合来看,上述5家基金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比较突出,除此之外,兴业全球人寿基金、中邮创业基金、东方基金亦在2009年取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私募基金五佳:撕价值、景良、开宝、龙腾、尚雅
2009年,阳光私募基金中业绩表现较佳的机构投资者有新价值投资、景良投资、开宝资产、龙腾资产和尚雅投资等。
按照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新价值投资管理的两只信托型私募基金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和粤财信托-新价值2009年收益率高达192.57%和156.47%,在全部可统计的阳光私募基金中名列前两位;景良投资管理的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以144.89%的收益率名列第三位;开宝资产管理的深国投·开宝1期以143.68%的收益率名列第四位;龙腾资产管理的深国投·龙腾以141.98%的收益率名列第五位;尚雅投资管理的深国投·尚雅4期以139.25%的收益率名列第六位、深国投·尚雅4期以134.46%的收益率名列第9位。
上述排名居前的阳光私募基金2009年的收益率全部跑赢了公募基金冠军——华夏大盘精选。除了上述5家机构投资者的7只产品外,混沌投资管理的中融·混沌1号、美联融通管理的深国投·美联融通1期也在2009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把握热点、敢于重仓成功取胜关键
总结这些机构投资者的成功经验,主要概括为准确把握市场热点、在市场犹豫时敢于重仓两个方面。
2009年初,在金融海啸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经济复苏并不明朗的大背景下,敢于在资产配置中大幅提高股票配置仓位是取胜的一个关键。由于公募更多的是被动持仓,因此在这一点上,私募能够做到的难度大于公募。而2009年表现最佳的阳光私募基金都是敢于重仓的投资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景良投资、开宝资产和龙腾资产。公募中比较典型的则是华商基金、新华基金。
同时,2009年板块之间的轮换速度较快,能否踏准节奏同样关键。在这方面,公募中的银华基金、易方达基金以及私募中的尚雅投资比较典型。
此外,也有一些机构投资者依靠自下而上的选股取得超额收益。公募基金中的华夏基金、私募基金中的新价值投资比较典型。
整体来看,部分近一年业绩表现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其2008年的跌幅较大,说明牛熊市转换的行情中,机构投资者的业绩延续性较低。如果2010年市场风格发生剧烈变化,也可能会给这些投资人带来新的挑战。
展望2010:看好产业转型主题
展望2010年,2009最佳机构投资者对于2010年的行情表示出谨慎乐观的态度。政策退出与经济增长、通胀预期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三大博弈决定市场将呈现复杂多变的震荡格局。机构投资者普遍预计空间在2800点到4500点之间,震荡应是2010年行情的主基调。
而对于投资主题,上述机构投资者主要看好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新兴产业投资机会,例如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
同时,也有部分机构投资者依旧看好金融、地产等大市值品种以及消费、医药等二线蓝筹品种。
投资顾问 篇7
一、机构投资者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
1.机构投资者通过资金优势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1) 通过资金优势刻意做开盘和收盘价。上海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开盘实行集合竞价制度, 集合竞价时机构投资者很容易通过一两笔大单制造很高的开盘价, 这样即不用花很多的成本, 也能吸引投资者眼球, 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比如:广告效应, 开盘就名列涨幅排行榜的前列, 个人投资者就会产生很强的追涨心理, 看到股价的大幅高开以为庄家今天势必要有所行动, 股价必定要大幅上涨, 从而追了进去。临收盘的时候一两笔大单就能做个很低的收盘价, 这样为第二天的操作打开了空间。如果第二天想拉升股价的话, 收盘的低价也会让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在第二天早盘时吓出局。
(2) 做热点板块。机构投资者利用自己庞大的资金优势操纵一只股票的股价, 甚至联合其他机构投资者抬升一个版块。热点板块永远都是个人投资者的最爱, 这是由于个人投资者存在着很强的一个暴富的心理。热点板块可以提升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 吸引个人投资者跟风, 从而使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更加容易。
(3) 机构投资者通过制造股价的剧烈波动, 来引诱个人投资者频繁交易。个人投资者往往希望捕捉到股价的每一个波动, 进行正确的交易, 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过度自信。个人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买入或买入决策是正确的, 频繁的交易带来的后果往往是, 巨额的亏损。因为一次亏损往往需要数次的盈利来弥补, 亏损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往往期望着股价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成本价, 这种期望是一厢情愿的, 没有及时止损带来的后果只会使损失越来越大。然而, 盈利的股票, 投资者却急于兑现自己胜利的果实, 落袋为安, 往往个人投资者只赚了一点蝇头小利就退出了, 与大幅上涨的行情擦肩而过。每天痛苦地看着自己卖出的股票大幅飙升, 自责, 懊恼。最终忍不住又满仓进入了, 这时持有成本往往在一个很高的价位。
2.机构投资者通过信息优势来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1) 获取信息。机构投资者拥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能够对企业、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以及通过地下渠道得知或提早得知某些重要信息。而个人投资者所能了解的信息主要是“共同知识”即所有人都知道的信息。这就在获取信息上存在着不对称问题。
(2) 编造信息。机构投资者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合作团队, 媒体和一些股评家可能受托于机构投资者, 他们根据机构投资者的要求替机构投资者发布信息。机构投资者想要出货时, 就让股评家在各大媒体鼓吹, 某某股技术形态多么好, 上涨空间无限, 涨势刚刚打开, 明明是高位放量滞涨出货的股票, 他们却说成, 这是庄家再继续吸筹。
(3) 控制信息。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联合上市公司, 控制信息发布的时间, 股票经过大幅拉升后, 及时放出利好, 比如每股净收益大幅增加, 和某家公司商讨重组事宜, 从而掩护自己的出货。个人投资者看到利好盲目跟进时, 机构投资者能从容派发。
二、建议和政策
1.加强投资者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利保障。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 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对我国投资者的教育主要是从提高投资者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着手, 目前虽然证券公司在开户的时候, 向客户提交的《风险揭示书》, 但很少有投资者认真翻阅, 所起效果有限。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可以从投资者的年龄结构, 学历水平, 知识体系入手, 加强开户之前必要的风险测评。证券公司有义务定期不定期的举行相关培训, 让“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真正深入人心。
另外, 必须要对投资者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
2.加强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规范管理
机构投资者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 操纵股价, 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作为市场兴风作浪的始作俑者。而监管, 不能只停留在颁布几条法律, 更不能寄希望与机构投资者的道德规范上。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准入制度,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机构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要具体标注, 并加强对这些账户的监管。并且从源头上对其筹措资金的安全、合理、合规上做好控制, 规范委托代理关系, 对证券交易中的代客理财等活动也要予以规范。
摘要: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 其可以利用该优势影响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而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使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频繁出错, 来获取利润。如何规避和减轻这一影响, 本文从投资者教育和加强机构投资者的规范管理的角度, 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单树峰.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J].国际金融研究, 2004, (3) :15~20.
[2]庄序莹.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 2001, (2) .
[3]李心丹, 王冀宁.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 (11) .
[4]彭惠.信息不对称下的羊群行为与泡沫[J].金融研究, 2000, (11) .
投资顾问 篇8
影响投资者持股周期长短的因素当然很多, 比如投资者资金来源决定了其资金可以使用期限从而决定了其投资周期的上限;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的成熟程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投资心理不成熟的投资者往往被自身情绪所俘获, 在恐惧和贪婪的驱动下不断的追涨杀跌, 投资期限自然不会长久, 而投资心理较成熟的投资者往往有自己的一套投资准则, 每次交易都会严格遵守自己的交易准则, 不会任由情绪控制自己的操作, 平均而言持股期限自然比心理不成熟者要长。但影响投资者持股周期长短的决定性的因素取决于他们的投资评估方法和评估周期。在这里投资评估方法是指当投资者建立起其投资部位之后, 他是如何评价他的这次投资是好还是不好并且决定下一步是卖出还是继续持有的方法。投资评估周期则是投资者建立起其投资头寸之后每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投资评估。信奉不同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进行投资评估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投资评估周期是完全不同的, 在进行证券分析时, 大致有两类方法, 分别是技术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 以下分别对它们的投资评估方法和投资评估周期加以说明。
(一) 技术分析者的投资评估方法
正如著名的投机大师杰西·利佛莫尔的名言所表达的“太阳底下无新事”, 技术分析的假设前提是历史会一再的重复。技术分析者通过研究股票价格和股票成交量的历史记录, 试图找到各种所谓的历史股票价格波动模式, 在将来股票市场上出现类似的价格模式的时候, 他们按历史上同样模式的变动方向来预测股价的短期波动方向, 据此采取行动。技术分析只关心股价的变动而毫不关心造成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 理论依据是任何会造成股价波动的原因, 如:企业的盈利超出市场的预期, 公司有重组的题材, 或者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等等, 都会通过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成交量反映出来, 因此投资者只要研究股价和成交量的波动就可以预知未来股价的走向。当有许多投资者采用技术分析方法进行投资决策时, 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就成为了一种对别的投资者正在采取的行动的猜测, 投资行为成为一种投资者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很明显, 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在逻辑基础是非常脆弱的。比如:许多技术分析方法确认的预示股价将会大幅上升的技术形态, 理性的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应的大量的反例。所以技术分析的特点是根据股价和成交量预测股价波动方向出错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对这一点技术分析者是非常清楚的, 解决的办法就是严格执行止损策略。投资者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头寸, 而市场波动的方向与其事先预测的方向相反时, 不要问是什么原因, 更不要有侥幸的心理, 按事先计划好的, 股价一到止损线就卖出。如果每次出错时都能及时将亏损控制在很小的金额上, 而在做对时赚得足够多就可以保证在总体上是盈利的。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投资大师巴鲁克曾说过:十次交易中即便只有3、4次正确, 如果对已出现失误的投资有快速止损的意识和行动, 投资者也能赚到很多钱, 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从以上对技术分析的介绍可以看出, 技术分析者的投资评估方法就是根据股票买入后的市场价格与买价对比, 如果买入后价格上升, 那么就是正确的投资继续持有, 反之, 如果买入后价格下降或横盘, 随时准备卖出止损, 结束这次交易, 绝对不可以在下跌时加仓摊低成本。买入后股票价格不是上升就是下降或者横盘, 因此投资评估总是很快就可以有结果, 由于高出错率, 技术分析者的交易频率是比较高的。绝大部分中国的股民采用的是技术分析方法, 加上投资心理极不成熟, 他们的行为表现为频繁交易和持股期限短就完全不奇怪了。
(二) 基本分析的投资评估方法
基本分析者认为股票都有一个内在价值, 短期内股票市场经常定价错误偏离合理的内在价值, 而在长期股票的价格向其内在价值回归。基本分析的鼻祖《证券分析》的作者格雷厄姆说过:短期内市场是一台投票机, 长期则是一架称重器。说的是股价在短期内由于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波动而偏离内在价值, 而在长期则股价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基本分析投资者在详细分析公司基本面信息的基础上估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 当市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 当市价高出内在价值时卖出。基本分析者买入股票后, 并不像技术分析者那样以短期股价波动为判断投资正确和错误的标准。如果买入后股价下跌, 投资者可能会买入更多, 因为此时股价相对内在价值的折扣更大了, 未来预期的收益会更大。基本分析者如何在买入后评估投资的正确和错误呢?基本分析者买入后会继续跟踪公司的基本面信息, 看公司的基本面信息是否如当初自己的判断那样, 如果结果是肯定的, 投资者对公司的内在价值的判断没有发生改变, 那么即使股价下跌投资者也会坚持持有甚至买入更多。反之, 如果买入后公司的基本面趋于恶化使得投资者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发生变化, 比如公司的竞争优势趋于弱化, 公司的成长速度开始永久下降等等, 那么投资者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股票卖出。基本分析者是以公司基本面是否如预期作为判断投资是否正确的标准, 而非股价的短期波动为标准。由于公司的基本面变化比较缓慢, 而且投资者在买入前做足了功课, 所以基本分析者很少刚买入不久就改变对公司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的判断, 从而其持股期限一般较长, 极少出现频繁交易的情况。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对自己的投资的评估标准为:公司是否仍然维持其竞争优势?管理层表现是否依然优秀?财务上以公司每年的净资产增长是否如预期作为依据。传统的基金多完全根据基本分析进行买卖决策, 而近年来许多基金采用基本分析方法来选股, 用技术分析方法来决定买卖时机, 从而造成其持股期限越来越短期化。
(三) 投资评估周期对持股期限的影响
不同的投资分析方法投资评估周期差别很大, 投资评估周期对投资者的持股期限有重大影响。投资评估的越频繁, 投资者改变原有判断的可能性也越大。技术分析者的投资评估周期非常短, 以天甚至小时为单位, 一旦股价形态出现下跌的迹象或者股价跌破止损价位, 就准备卖出。技术分析者要不断的盯着股价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波动, 不停的据此作出决策。这种操作方法使得技术分析者很难坚持持有手中的股份。由于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变化不是太频繁, 基本分析者大多以一个季度为评估周期 (季报公布的时间周期) , 通常基本分析者也不会以公司一两个季度表现不佳就改变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 因此基本分析者持股期限通常会比较长。
(四) 总结
不同的投资理念导致了投资评价方法和评价周期的巨大差别, 从而导致投资者行为上的极大差异。评估周期短, 以短期的市场价格涨跌为投资评估标准导致技术分析者频繁交易和较短的持股期限;较长的评估周期, 以基本面是否符合判断为评估标准的基本分析导致投资人有较少的交易和较长的持股周期。散户投资者大多是技术分析者, 所以持股期限短;价值投资者采用基本分析, 持股期限一般都较长;而许多自称是价值投资者的机构投资者其实是基本分析加技术分析的趋势跟随者, 持股期限介于前两者之间。
摘要:文章研究了不同的投资理念的投资评估方法和评估周期的差别如何决定投资者的投资期限。
关键词:投资评估,评估周期,技术分析,基本分析
参考文献
[1]威廉.夏普, 等.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乔齐姆.高德博格, 鲁迪格.冯.尼采.行为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迈克尔.莫布森.魔鬼投资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
投资顾问 篇9
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启动, 双边投资活动渐入佳境。由于东盟各成员国国内政治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各国对华投资开放程度及管制政策上亦有所不同, 中国投资者对东盟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减低、消除风险的方法也有所差别。
一海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海外直接投资是指, 一国投资者为了获得长期投资收益, 直接将其资金、机器、设备、专有技术、专利商标等资本投入位于他国境内的企业, 并对该企业拥有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 而进行的在国 (境) 外直接建立新企业 (公司) 、购买旧企业、合资或合营办企业等资本输出活动, 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形式。海外直接投资区别于以商品交易为手段的国际货物贸易和以证券交易为手段的国际货币资本流动, 其法律特征表现为:
第一, 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必须在国 (境) 外建立或收购工厂等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实现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力、管理、信息的跨国、跨地区流动。
第二, 海外直接投资主体必须具有“私人”性质, 即资金来源于海外的私人投资者, 按照国际惯例, 即使资金来源于某一国家的政府机构或者国有企业, 只要是直接投资, 一般也视为“外国私人资本”。国际投资者是指从事跨国投资经营活动的个人和组织, 包括按照东道国法律从事投资经营活动的外国自然人、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
第三, 海外直接投资既有资本的国际流动, 又有企业经营管理权的资本的国际转移, 海外投资者对实体 (企业或公司) 具有控制性。具体表现为:向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原材料、购买其产品以及派遣管理技术人才等。
第四,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具有相互转化的特征。例如, 购买股票不能简单地区分为直接或间接投资, 要视投资目的是否涉及企业的经营权而定, 并且拥有多少股份才构成海外直接投资, 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依据国内法而定。 (1)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也具备上述四个特征, 但在中国“一国两制”的背景下, 改革开放过程中, 已习惯将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作为外资对待, 而对这三个地区的投资亦视为中国海外投资, 所以中国海外投资主体仅限于中国内地的投资者, 而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
二海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Risk:“The chance of injury, damage, or loss;danger or hazard.Liability for injury, damage, or loss if it occurs
1. 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市场中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使国际投资出现收益下降、发生亏损等危险, 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外汇风险。经营风险包括经济萧条、进口限制、价格管制、市场管制等;外汇风险包括财会转换、交易结算、价值缩水等。
2. 非商业风险
非商业风险是指除商业风险之外的其他因素使国际投资受损等危险, 包括自然风险和政治风险, 前者如地震、飓风、水灾等;政治风险包括国有化、征收风险;政治暴乱;资本转移等风险。
三中国投资者直接投资东盟的政治风险分析及实践
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环境中, 由于东道国的政治、社会、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给外国投资者所造成的投资财产及其权益的损害或损失。这是发生在东道国境内的人为的结果, 而非外国投资者自身所能控制或避免的。
1. 战争或内乱风险
东道国国内发生战争、内乱、恐怖行动, 或与他国发生战争, 使外国投资者遭受重大财产损失, 以致企业或工厂无法继续正常或在短时期内恢复经营。根据国际法一般原则, 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损失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但并非承担绝对的、全部的赔偿责任, 通常按照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处理。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国内法对战争、内乱险未作具体规定, 但在两方的双边投资协定中没有回避这一问题。例如中泰协定的提法: (3) 缔约一方国民或公司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投资, 因该缔约另一方领土内发生战争或其他武装冲突、全国紧急状态、叛乱或骚乱而遭受损失。中国与文莱协定中的提法为: (4) 战争、全国紧急状态、武装冲突、暴乱或其他类似事件。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东盟成员国的协定表述的意思相差无几, 都对此作了较详细的列举, 共同的关键词为“政治暴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均规定, 对因战争等而遭受损失的外国投资者进行赔偿, 实行最惠国待遇。例如:中国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协定中的提法为: (5) 缔约另一方予以恢复、赔偿、补偿或其他处理。与马来西亚、缅甸协定的提法一样都作了较为具体的列举。另一类则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如中国与泰国协定中的提法为:该缔约另一方可能采取的有关援助。中国与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协定提法与中泰协定类似。具体措施包括:恢复、赔偿、补偿和其他补救办法, 除中国与文莱之间的协定外, 其余几个双边协定都没有涉及补偿的标准问题, 中文协定中提出了“公平与充分的补偿”。
中国投资者向东盟的直接投资尚未发生过战乱风险的问题, 但此地区时而也会发生武装冲突、骚乱、恐怖活动等类似的情况, 对该风险预先作防范和规制是必要的。
2. 国有化、征收或类似措施风险
东道国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对外商投资企业等资产实行国有化、征收措施, 导致外国投资者财产损失。国有化是国家通过法律或法令对某些原属私人所有的财产收归国有的措施, 其结果导致财产所有权主体发生变更, 即变企业的私有制为国家的公有制。征收是国家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 经过法定程序, 将私有财产归国家所有;而征用是私人财产使用权发生转移。
国际上对涉及外资国有化、征收征用风险存在较大的争议:一是国家是否有权对外资实行国有化和征收等类似措施?实施国有化是一国属地优越权的体现, 为各国普遍承认。但国际上亦公认国家实施国有化的权利不是没有限制的, 应以公共利益为目的, 并实施不歧视待遇。当然, 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应由实施国有化措施的国家来确定。而不歧视待遇是指国有化不是专门针对外国人或某一特定国籍的外国人所实施的。二是对外资实行国有化、征收措施后如何进行补偿?尤其在补偿的标准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尖锐的矛盾。一些发达国家主张, 对其财产被收归国有的外国人必须给予补偿, 否则国有化是“非法”的, 并且应是充分、有效和即时的补偿。 (6) 发展中国家认为这样的要求无异于剥夺了他们实施国有化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则否认补偿责任, 因为国有化是国家主权行为, 实施国没有义务必须补偿, 需要遵守的国际法原则仅在于给予本国与外国国民平等待遇, 因而同等情况下对本国国民不给予补偿, 对外国国民也无需补偿。近几十年来, 发展中国家主张适当或合理的补偿原则:给予外国投资者补偿, 这样的补偿是实施国有化的国家财政能力所能负担的, 并且经双方协商同意为投资者所接受的。
20世纪60年代, 东盟的一些国家发生过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 反映了当时极为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抗争。1987年东盟六国 (7) 签署的《保护和促进投资协议》规定了对外资实行国有化、征收的条件和标准。《协议》规定的条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 经过正当程序, 在不予歧视并给予充分补偿的基础上, 方可实行征收或国有化或其他类似措施。补偿的标准是充分的, 可以自由兑换货币自由转移, 金额应为财产被征收前的市场价格, 并且没有不合理的延迟支付。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尽管在措辞上有所不同, 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国有化或征收的条件包括为了公共利益;依照法定程序;非歧视的措施以及给予适当和有效的补偿。第二, 补偿的标准采用“适当补偿”原则。
3. 资本转移风险
该风险又称外汇风险, 东道国因为发生国际收支困难, 因而实行外汇管制, 限制甚至禁止外国投资者将其投资资本、合法收益等转移到东道国境外。此外, 还包括企业歇业或资产出让后投资者应得的资产汇回本国或第三国时受到立法、行政或政治障碍所产生的风险。外国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是为了追求高额利益回报, 如其投资财产、合法收益不被东道国允许自由转移和自由兑换, 会造成投资者的财产损失。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入国, 既要满足外国投资者的正当要求, 又要保障本国建设所需外汇资金。东道国如禁止投资者关于投资财产的汇回不符合保护合法财产权的规则, 也不利于良好投资环境的建设, 如可以随便允许投资者汇回又会影响东道国利用外资的初衷和国际收支平衡。因此, 东道国设定了外资汇回的前提条件, 如期限限制、限额限制及程序上的要求等, 但东道国一般不限制税后利润的自由汇出。
东盟六个创始国中, 一般不实行外汇管制制度。新加坡对往国外汇款没有限制。泰国对来自国外投资的原资本和利润收益, 在依法缴纳收入源泉税后可以汇出。马来西亚对外资的利润汇款不设限制。印度尼西亚对外汇交易原则上允许自由进行, 但须办理申报。菲律宾和文莱采取自由外汇政策。东盟四个新成员国 (8) 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了外汇管制政策。缅甸的限制措施有:用当地货币换成美元汇出国外者, 1个月只允许1件, 而且不得超过1万美元。越南政府对实现政府计划有特殊重要作用的投资项目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项目等, 保证协助外商投资的外汇平衡。老挝和柬埔寨允许外资的本金和利润汇出境外, 不设限制。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十个双边投资协定对投资及其收益转移确定的原则为“自由转移”:第一, 资本转移的权利。外国投资者有权将其投资财产及其收益自由转移出东道国, 当然也有一些限制。第二, 转移的投资财产范围除了协议列举的款项, 还扩展至与投资相关的其他款项。第三, 转移的货币是可以兑换的。第四, 资本转移时所采用的汇率包括市场汇率、官方汇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行的汇率。第五, 转移的期限按约定实施, 不得无故迟延。第六, 实施非歧视待遇, 包括最惠国待遇。在资本转移问题上,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设立了明确的共同规则。 (9)
4. 东道国违约风险
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毁约或违约, 致使原协议、合同无法履行或无法继续履行, 造成外国投资者财产损失。“东道国的违约行为可包括东道国作为主权者的违约行为和作为一般商业伙伴的违约行为。” (10) 东道国作为主权者违约时, 由于其居于主导地位, 外国投资者一般处于不利地位, 因而东道国应在非歧视的基础上提供法律保护。东道国作为一般商业伙伴违约时, 与对方处于平等民事法律地位, 双方承担的义务责任是一致的。违约险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所首创的险种, 目前对政府违约险提供保险的国家还不多, 通常作为征用险项目下的一种特殊形式或其他特殊情况予以承保。
东盟国家相关外商投资法没有涉及东道国违约及与外来投资者就此发生纠纷如何处理的问题, 但有的国家主张可用东道国法律规定和允许的合同约定解决此类纠纷。○11根据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的规定, 如发生东道国政府违约的情况, 外国投资者可选择:由当事人双方友好协商解决;提交东道国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提交双方共同组成的仲裁庭解决;提交解决投资争端中心进行调解或仲裁。
四降低或消除政治风险的对策建议
降低或消除政治风险需要有国内和国际的法律保障, 一是东道国投资法所提供的稳定的政策和法律保证;二是投资者母国提供的健全有效的海外投资保险等法律保证;三是东道国与投资者母国所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所提供的法律保证;四是东道国与投资者母国共同参与的国际投资条约所提供的法律保证。目前, 对于中国海外投资者和东盟各东道国来说, 无论是国内投资法律体系还是双边协定、国际条约的遵守与实践, 都存在缺陷与不足, 需要改进。
1. 建立与完善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海外投资保险是资本输出国对本国私人的海外投资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 依据国内法所实施的一种保险制度。具体而言, 投资者与本国专门机构订立保险合同, 投资者支付保险费, 保险机构承担有关政治风险的保险责任。美国最先创立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也先后确立了该项制度以保障本国国民海外投资的合法利益。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海外直接投资相对不发达, 相应的保险制度也不健全, 应向发达国家吸取有益的经验。
中国要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扩大直接投资的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 保护中国海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中国的境外投资立法严重滞后, 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0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与海外投资保证, 但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范围相对狭窄, 并不能满足“走出去”战略的需求。所以必须要通过健全的法律机制尤其是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对中国海外投资者进行引导和扶持, 据此获得国家利益, 开拓更加广泛的国际市场, 增加外汇收入, 提高国家竞争地位。
2. 改进双边投资协定的践约效果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十个双边投资协定, 对战争内乱、国有化和征收、资本转移及东道国违约的风险均做出了约定。但仍有不足之处:
第一, 双边协定对风险设定的条件、处理的标准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未作统一。以战争、内乱险为例, 中泰协定与中文协定在赔偿标准上悬殊较大。中泰协定第五条 (三) 规定:“缔约一方国民或公司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的投资, 因该缔约另一方领土内发生战争或其他武装冲突、全国紧急状态、叛乱或骚乱而遭受损失, 则在该缔约另一方可能采取的有关援助方面给予缔约一方国民或公司的待遇, 应不低于在相同情况下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或公司的待遇。”其中没有提到具体的补偿标准, 原则性的提法也很模糊, 中国与其他东盟成员国的双边协定也没有提及补偿标准。只有中文协定第五条以“损害或损失补偿”为标题确定了明确的和较高的补偿标准:“……应给予恢复或给予公平与充分的补偿……”。各个协定对风险的概念、适用条件、处理的措施和标准应以“求同存异”的原则来修改, 尤其在风险无可避免的发生投资者因此受损后的赔偿标准上保持一致。否则会造成对东盟直接投资在区域上发展不均衡, 不利于双向投资活动的促进, 限制了东盟各国利用中国投资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同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也有所阻滞。
第二, 对东道国违约险的规定较模糊, 未作详细约定。中国海外投资者和东盟国家政府之间既是监管关系, 也是投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 我们的直接投资能得到东道国政府的支持无异于降低了成本风险、项目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 东道国政府的违约亦会造成中国海外投资者的相当损失, 若无相关规定, 损失即无法得到补偿。尽管协定约定如发生类似争议双方可通过仲裁、诉讼或提交解决投资争端中心进行调解或仲裁, 但对于东道国违约险的概念、违约责任的承担及补偿标准都没有提及。双边协定中不仅应对此详尽列举规定, 还应为投资者提供多种救济途径以保护海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3. 充分利用国际性投资条约的保证作用
国际上重要的投资公约有两个:《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12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13。国际投资争议解决中心 (简称ICSID) ○14是根据《华盛顿公约》设立的, 由世界银行所属的专门处理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的投资争议的国际机构, ○15旨在为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端解决提供国际途径, 即在东道国国内司法程序之外, 另设国际调解和国际仲裁程序。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简称MIGA) 是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于1988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属于世界银行集团的成员, 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它是最大的多边投资保险实体, 填补了各国国家和私营保险机构在承保能力和担保范围的空白。中国投资者流向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 可向MIGA投保, 不仅为海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风险提供了一种国际保障机制, 也有利于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端的非政治性解决, 中国投资者应充分重视国际性投资条约保障海外投资安全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投资者“走出去”的规模与数量将日益庞大。只有熟悉东道国对海外投资者的相关政策和法律, 立足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基础上, 以尽快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依托, 中国投资者才能放心投资东盟, 促进双边投资增长。
参考文献
[1]曹云华.东南亚国家联盟:结构、运作与对外关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2]唐文琳、范祚军、马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3]梁咏.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与风险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4]赵相林.国际私法 (第三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5]冯力、孙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东南亚之窗, 2009 (1)
[6]张智勇.解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1)
[7]廖增金、洪英利.浅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之约束力及执行力[J].中国商界, 2010 (2)
中小投资者投资策略探讨 篇10
1 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何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呢?本文认为必须要从经济背景、风险偏好、资金实力、投资期限和收益回报这几个角度来考量, 才能制订出合理、可靠的投资策略。
这几个因素中, 经济背景就是投资者所谓的“大势”, 是整个投资策略过程中最重要, 也必须放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这主要因为宏观经济背景及其走向决定了社会资本供应量、主要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调控方向等许多重量级的战略问题。当宏观经济趋好时, 社会整体的资金面比较宽松, 主导性的支柱产业蓬勃发展, 其强大的拉动效益将令整个国民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受益匪浅、欣欣向荣, 此时投资策略可以制订得更加激进, 以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当宏观经济趋淡, 甚至恶化时, 社会资金链快速收紧, 资本密集性的主导产业首当其冲地受到制约, 从而令整个经济增速放缓或者倒退, 此时的投资策略则要趋于保守, 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实际合理的投资收益, 或者仅仅实现资产的安全和保值。
明确了投资策略, 那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最优的投资品种。经济形势较好时, 可以选择一些波动较大、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 例如: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 另外, 在持续繁荣的情况下, 由于受到支柱产业的拉动传递, 周期性较长的基础性产业非常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而为了满足这种旺盛需求又要求极大的资本投入和较长的时间, 这又反过来会激发产业投机热情, 加剧这些基础性周期行业的供应不足, 比如:基础化工、矿山、运输设施等。而当经济形势逆转时, 则可以优先考虑一些经济周期较弱、变现能力较强、价值较为稳定的投资领域, 比如:金融市场中的债券市场、医疗用品和服务、农产品和食品领域等。
如果说经济背景是制定投资策略的客观因素的话, 那风险偏好无疑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俗话说,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对于投资者, 特别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而又资源有限的中小投资者来讲, 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制订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资策略。很多专业著作中都有对风险偏好的定量分析模型, 但简而言之对于中小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来讲,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承受力”——愿意为收益冒多大的风险?这种偏好不仅因人而异, 而且会随着人的阅历、价值观、家庭状态、健康状态而持续发生改变, 绝非一个模型、一个公式那么简单。一般说来, 25~35岁之前风险承受能力最强, 也就是常说的“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一方面与投资者自身阅历较浅, 没有经受过惨痛的经验教训有关;另一方面, 由于这个年龄的投资者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考虑到今后还有非常长的创造财富时间, 因此也甘冒风险, 不怕失败;而在35~50岁之前由于财务积累速度在这个时期内往往达到顶峰, 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 但随着结婚生子等家庭责任的加重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和投资教训的积累, 其制定投资策略时也往往会更加谨慎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50~70岁之间的投资者, 随着自身精力衰退和健康状态下滑, 对财富的欲望往往开始减弱, 而开始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好胜利果实, 并在尽量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保值增值, 此时制定的投资策略也更偏保守。70岁以后, 投资者由于精力和健康状况大不如前, 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如何延年益寿、安享晚年, 而把投资放到一个比较次要的地位, 因此投资也更多为了保值而已。
因此, 从投资品种上看, 35岁之前的投资者可以更多地考虑股票、房地产、收藏品等一些价值变化较大, 甚至是期货、期权等一些投机性的投资品种;而在35~50岁之间, 则可以在资源的配置上逐渐增加一些像保险、黄金、商铺等一些既能保值又能增值的投资品种;而在50岁以后, 则更多应考虑一些债权类的投资品种, 同时还要注意这些投资品种的变现能力, 以备不时之需。
个人资金实力是大家制定投资策略时往往首先考虑的因素, 因为资金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中小投资者的档次和能够选择的投资品种。这里面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资金规模决定了投资的配置策略;其次, 在决定了配置策略, 才能谈到每个配置的投资品种选择问题。虽然对于个人资金实力如何划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根据实务经验, 还是大致可以按小于300万、小于1000万和小于3000万将中小投资者划分为三个等级。
由于分散投资与投资效率始终是一对矛盾, 因此对于300万元以内的投资者来说, 如果没有特殊的配置要求, 应该尽量集中在1~2个适应经济环境, 又符合自身风险承受力的领域, 或者具体的投资项目上, 过多的分散只会增加投资成本而降低投资回报, 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而对于投资能力在300~1000万元之间中小投资者, 仍应坚持集中投资为主, 最多考虑2~3种投资品种, 但投资品种之间应尽量保持必要的独立性, 比如股票、可转债、非上市股权等都属于权益性投资, 存款、债券、民间拆借都属于债权性投资, 房地产、贵金属、收藏品都属于资产性投资等。而对于投资能力超过1000万元的投资者, 其在配置策略上则因为可以考虑更多投资品种而变得更加灵活, 但也更应该注重投资整体的安全性, 以防全军覆灭, 因此应在4种左右的投资配置策略之间设计一定的对冲性, 至少保证一种投资品种与其他品种存在一定的对冲性, 以平抑因为经济环境等因素变化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比如货币性投资对冲资产性投资, 周期性股权投资对冲非周期性股权投资等, 这样虽然为降低资金整体的投资收益, 但会增强投资者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而对于不同资金规模的投资者在确定配置方案后的投资品种选择上, 主要还是要依据经济环境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但对于投资能力超过1000万的投资者来说, 可以适当考虑在非上市公司股权和股权投资型基金上进行适量的投资。这一方面是由于这部分投资者的资金规模较大, 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 也不一定要求马上变现, 而一旦公司上市则增值空间相当巨大, 即使不上市, 运营良好的企业依靠自身发展仍然能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为投资者的现金牛, 甚至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另一方面, 对于几千万的资金想简单地依靠股市或者房地产投资获得较大的增值已经变得比较困难, 相反大资金的进出在这些市场上变得非常地敏感, 而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市场的容量非常大, 一个项目的规模可以从几百万到几十亿不等, 项目的选择余地也很大, 可以给投资者以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挑选。而通过认购股权投资基金也可以依靠专业的股权投资团队, 间接投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 虽然参与性差一点, 但非常适合那些工作紧张但又有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方向的中型投资者。
在制订投资策略时, 持有时间是一个基础性, 但又常常容易被投资者忽略或混淆的因素。每个投资品种都有不同的最短持有期限, 典型的如国内上市交易的股票, 最短持有时间为1天, 定期存款持有时间往往在1~5年, 而非上市股权投资的持有期间短的也要1~2年, 长的则要5~8年。
而之所以持有期限是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因素, 首先因为一个投资品种的最短持有期限必须与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相一致。比如:一名身患疾病的投资者就必须在投资配置中考虑一部分变现能力强的投资品种, 像存款、股票等, 而对于资金有使用期限的投资者, 则应确保投资项目的持有期限应与资金的归还或其他使用期限保持一致。其次, 不同时限的投资者在选择同一个投资品种时的评判标准也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许多投资者容易忽略的问题。比如对于股票投资来讲, 可以分为短线和中长线投资者, 前者更关注某家上市公司股票几天内的资金流动情况或者某个时间点公布的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而对于后者则更多关注公司行业的景气程度, 以及公司在行业里的竞争力和新产品、新技术的持续盈利能力等。如果以短期持有的投资标准来进行中长线投资, 那一家公司的偶发性事件或者短期内的股价波动很可能改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最终造成投资损失或者失去投资机会;同样, 以中长线的投资标准来进行短期投资, 那很可能因为公司长期的竞争力不一定能在短期内体现在股价上而令投资者毫无收益, 甚至出现亏损。同样的错误也可能会出现在房地产、贵金属、矿山、货币等投资品种的决策上。因此, 明确自己的投资持有期限, 了解投资品种的最短持有期限和相应的决策标准, 是制订正确的投资策略的关键因素之一。
制定投资策略时, 应该最后考虑投资收益的问题。因为投资投的是未来, 未来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因此即使投资者考虑的再全面、分析得再透彻, 投资收益也是难以保证的。因此, 成功的投资策略往往不是以追求收益为出发点的, 而是以控制、规避风险为第一要务, 只有把可见的大风险都规避了, 其他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那投资收益的实现也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完全不考虑收益, 那投资策略的制定又失去了定量目标, 投资结果很可能无法令投资者满意。因此, 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客观和主观的风险因素, 并确定了基本的投资策略后, 投资收益成为了一个选择具体投资品种或者投资项目的重要标竿。投资者不仅应该关注投资品种或项目某个时间段的收益水平, 还要关注这种收益的稳定性、增长性, 必要时应将投资收益拉长到整个投资项目5~10的生命周期来评价, 以避免为追逐短期的高收益而落入低增长, 甚至负增长的陷阱。
2 结语
投资就像一场马拉松式的牌局, 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讲, 在这个牌局里可供选择的好牌并不多, 因此如何制定好一个可行的、完善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出牌策略就显得更加关键。投资策略制订对路, 就能令每一次出击带来额外的增值效果, 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又令资金、资产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即使出击失败, 也不置于全军覆灭、重头再来。
虽然本文将制定投资策略的主要考虑因素进行了罗列, 并提出了在某些条件下建议采取的投资策略, 但在投资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模式, 投资策略制定的核心要求就在于“变通”, 即根据这些主要因素的变化进行随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最大限度规避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小企业主和曾经被喻为“白领”、“金领”的企业精英们逐渐发展成了掌握着巨大社会财富的中产阶层, 而“投资理财”成为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并在这个新兴的富裕人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批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多来自于自己劳动所得, 或者中小企业的少量盈余的自由资金。如何将这些辛苦所得保存好、利用好, 并发展壮大是很多中小投资者最关心, 最担心, 也是最困惑的问题。本文就试图从如何制订科学、正确的投资策略入手, 希望能对中小投资者提高投资安全性和效率有所帮助。
“趋势投资”抑或“价值投资” 篇11
关键词:基金 价值投资 趋势投资 投资风格转移
“Value Investment Style” or “Trend Investment Style”: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ason exploration on the investment style of securities-investment fund in present China
Zhu Hang Chen Yuxin Peng Shoukang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securities-investment fund insists on the traditional “Value Investment Style” or shifts to a purely speculative “Trend Investment Style”.The paper first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fund’s “Trend Investment Style”,setting up an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ree indexes:“the turnover rate”,“the average years of holding the position of a fund” and “the industry-clustering degree”.Empirical analysis helps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ecurities-investment fund in present China do performs a “Trend Investment Style”.Finally,we furth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fund’s devi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Value Investment Style” in various aspects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present China.
Keywords:Securities-investment fund Value investment Trend investment Investment style drift
【中图分类号】F830.59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15-04
1.引言
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7年12月底,证券投资基金总数已由2001年的53只增加到369只,基金资产净值已达32789.5亿元,其中,股票投资方向基金共有263只,资产净值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32.49%。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重要的资金供给者,甚至被誉为是“掌控了市场话语权的最大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自2003年以来,在基金的倡导下,“价值投资”曾一度被奉为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自2005年中旬~2007年下半年,基金凭借自身巨额的运作资金,在这一波罕见的大牛市中获得了巨额的收益。然而,股市风云,自2007年历史最高点6124点以来,基金连续巨亏,而在此前,基金已经实现了连续9个季度的盈利。
基金“在6000点上建仓、在2000点下减仓”,这一系列怪异的投资举动,使得基金历来标榜的“价值投资”理念已名不符实。从“抱团取暖”到“联手杀跌”,60家基金公司的成立不过是从6000万小散户变成了60个大散户。原本是证券市场的减震器,现在却成了股市震荡的助推器,甚至是震源。由此,我们不禁质疑:基金是否仍然坚持着它“价值投资”的理念抑或是纯粹投机性质的“趋势投资”?
2.“基金趋势投资风格”的定义及对基金投资风格转移的实证检验
2.1 “基金趋势投资风格”的定义。
所谓“基金趋势投资”,主要针对基金投资的股票投资部分。基金在作投资决策时,弃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潜力等价值评判指标于不顾,单纯凭借技术分析、内部消息等不确定性因素作出短期投资决策。其市场行为具体表现为基金快进快出的波段操作及热点追逐的市场跟风现象。与基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相违背。
2.2 基金投资风格的实证检验方法设计。
2.2.1 评价指标。
“持股期限”和“持股集中度”通常被认为是评价机构投资风格的两个重要特征[1],本节从基金“换手率”、“平均持仓年限”、“板块聚集度”三个指标入手,从“长短线操作”和“板块追逐”两个角度,建立相应的评价系统,进而对其投资风格作出评价。
指标一:换手率。所谓“基金的换手率”主要用于衡量基金投资组合变化的频率以及基金经理持有某只股票平均时间的长短。通过换手率,能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到底是买入并长期持有还是积极地买进卖出。通常,换手率较低的基金表现出稳健特性,风险较低,而换手率较高的基金则比较激进且风险较高。
指标二:平均持仓年限。考虑到开放式基金的“可赎回”机制,导致其流通股数时常变动,从而有可能削弱换手率指标的可靠性。我们引入“平均持仓年限”这一指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基金的长短期操作策略。所谓“平均持仓年限”,即表示单只基金平均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长度。该指标越大,基金对单只股票的持股时间越长,说明基金持股相对稳定,偏重“价值投资”。反之,指标越小,说明基金换股越频繁,短线操作风格越明显。
指标三:板块聚集度。针对2005年下半年~2007年上半年基金投资出现的“板块轮涨”现象,我们进一步提出“板块聚集度指标”对其投资行为进行考察。所谓“板块聚集度”,主要用来衡量基金在某一行业的投资的聚合程度,其值越大,表示行业投资聚合程度越高,追风效应越明显,更具有“趋势投资”的倾向。
2.2.2 实证数据来源。
纵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从90年代初期至今,基金的规模一直在更新扩大,其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尤其在2003年下半年之后,中国基金业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为保证实证研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我们选取2003年6月30日之前成立的61只基金(其中,30只封闭式基金,31只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對象。并将研究样本的时间区间作如下划分[2]:
表2 样本区间分隔表
样本区间编号样本区间时间样本区间描述
第1区间2003年7月1日~2005年6月5日底部震荡
第2区间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5日大牛市
第3区间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2月31日大熊市
考虑到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在投资风格上会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将分别对两者作出相应的实证分析。
2.3 实证结果与结论。
2.3.1 指标一:换手率。
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换手率数据,我们直接取自“wind资讯”;而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换手率,由于其流通股数时刻变动的特点,我们遵照以下计算公式估计得出:
min{基金一年中证券总买入量,总卖出量}/基金每期平均净资产经过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我们得到如下换手率的时间序列图表:
由上图不难看出,两市基金换手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2003~2005年上半年,开、封基的平均换手率保持相对稳定,封基基本维持在0.05倍附近,开基则基本维持在1.09倍附近,虽然与国外基金0.7~0.8倍的共同基金换手率[3]相比整体稍有偏高,但总体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表现出当时的基金经理人稳健的“价值投资”策略。然而,从2005年中旬起,随着一波大牛市的到来,换手率急剧上升,开基达到了平均1.62倍的换手率,上升了进49个百分点,而封基呈现高达8倍的涨幅,接下来一波大熊市里,开基1.28倍,封基2.09倍。
由此,不难看出,基金换手异常频繁,投资风格异常激进,大量风险暴露。
2.3.2 指标二:平均持仓年限。
我们通过查找各样本基金的年报数据,将各时期的平均持仓年限汇总如下:
2003~2004年基金平均持仓年限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0.28(年)附近,尤其是2005年,达到了年平均0.36的水平,基金经理转换投资对象的频率较低,普遍采取“买入——持有”策略,对“价值投资”理念较为坚持。而从2005年中旬起,随着大牛市到来,平均持仓年限下降,仅为0.22(年),至2007年虽略有上升,但仍只能达到0.23左右的水平,相对偏低。
从国外数据看,据Bill Ding 与Russ Wermers 的最新统计表明,在1985~2000年期间离职的基金经理,其管理一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为4.9年,真正秉持了“价值投资”的理念。相比之下,显然国内基金普遍换手过于频繁,尤其在市场震荡幅度加大过程中,基金为追求收益最大化,不惜放弃“长期投资”的理念,而实行“快进快出”的波段操作策略,“趋势投资”迹象明显。
2.3.3 指标三:板块聚集度。
回顾中国股市从2005年下半年~2007年上半年的“集体暴涨”到2007年至今的“集体骤跌”,这种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使得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等传统模型已无法给出相对有力的解释。因此,我们将进一步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对基金异常的“板块热点追逐现象”进行考察。
目前,行为金融学针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①“羊群行为”;②“惯性反转投资行为”。国外行为金融理论对基金市场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基于国外市场存在买空卖空的机制,其模型在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下不能很好地适用。因此,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础上,我们借鉴饶育蕾(2004)的研究成果[4],将“羊群效应模型”进一步拓展,提出“基于行业投资组合聚合强度的羊群效应模型”①对基金的板块热点追逐现象进行实证考察。
2.3.3.1 模型的建立——投资聚合强度模型。
①投资策略。Sij表示i基金在j行业上的投资的相对比例,则
Sij=XijPi
其中,Xij表示i基金投资于j行业股票的市值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
Pi=∑nj=1Xij
表示i基金投资于股票的市值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n表示行业数目。
②投资策略异同的表征。以不同基金在其投资策略的方差σj作为基金在j行业投资策略异同的体现。σ2j越小,说明在行业上投资策略的差异程度越小,基金在此行业的投资组合策越有趋同倾向。
σ2j=∑mi=1[Sij-∑mi=1Sijm]2m
其中,m表示基金数目。
③基金行业投资的比重。为进一步说明基金行业投资的羊群效应,引入投资权重参ωj数来表征基金对某一行业的投资比重。比重越高,表明对某一行业的投资重视程度越高。
ωj=∑mi=1Xij∑mi=1Pi
④基金行业投资的羊群行为的聚合强度。考虑到用来表示投资某行业心理重视程度的参数指标的权重——ωj和用来表示投资比例差异程度的数字特征——方差σj是两个直观而且很有说服力的用来表征聚合程度的参数。因此,引入聚合因子,用来表征基金市场对于投资某一行业股票的异同程度。
CLstj=-ωj•logσj
上面的定义中,因为σj的取值范围为0≤σj≤1,所以采用对数进行同态后加负号以取得与权重指标ωj一样的增减特性。
⑤指标的相对化。对于整个基金市场的聚合强度模型,还需要考虑投资认同程度的分布。即,聚合因子的取值之间差别越大,表示对行业之间的投资的取舍态度差别越大,越发重视潜力行业而摈弃被认为投资价值小的行业,整个基金投资市场的追风效应越明显。在此基础上,得到羊群效应聚合强度模型:
HB=100×VAR(CLST)×[Max(CLST)-Min(CLST)]
其中,CLST={CLstj|1≤j≤m|}
在此模型中,引入聚合因子的方差和梯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旨在利用相对指标衡量在没有固定的表征羊群效应恒定阈值的情况下,基金对行业投资组合的聚散行为程度。
2.3.3.2 基于样本基金的实证分析。
针对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我们分别汇总统计出其集合强度的绝对与相对指标,最终得出基金行业投资的羊群行为聚合强度综合指标如下:
表3 基金板块聚集度
样本基金板块聚集度(HB=100×VAR(CLST)×[Max(CLST)-Min(CLST)])
2003下2004上2004下2005上2005下2006上
封基1.8331542.9499462.1677071.9013531.1041362.580653
开基1.9323232.2355131.5015371.5518051.4890411.701132
无行业聚合的仿真结果0.0091940.0051100.0042540.0084740.0048730.005268
2006下2007上2007下2008上2008下
封基2.0139881.8742892.1507391.5891641.642184
开基2.5782771.0793071.1310721.2584020.970672
无行业聚合的仿真结果0.0104050.0065990.0005210.0031470.005554
最后,为说明结果的有效性,我们进一步采用计算机模拟,产生随机投资组合比例(仿真拟的随机性保证了各时期各行业的投资比例大致相同),得到上图所示的聚合度對比图。
根据仿真结果,在无行业聚集行为的随机情况下,HB指标基本都围绕0水平小幅波动,聚合度低且聚合度波动小,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没有羊群效应和没有板块追逐情况下的聚合曲线。另外,以仿真结果为基准,图中03~08以半年为区间的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HB值明显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①两类基金HB值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在06 年与07年呈现高峰。直观地反映出在本阶段基金投资分散化程度较低,基金关注热门板块、集中投入资金的可能性很大;
②两条HB曲线呈现出较为相似的转折形态,这符合了这个阶段牛熊相继的市场变化特征。事实上无论是开基还是封基在运作中都遵循着某种基于自身的或是外界的价值判断原则,而这种价值判断的相似性暴露出投资基金强烈的板块跟风操作现象,充分显现其羊群行为;
③曲线震荡幅度大,聚合度上下波动显著,如在1.5左右有±0.5的波动。聚合因子的数值变化之快、差异之大,很大程度上表明投资基金在选股过程中决策随行情变动快,且选择投资对象的稳定性差,注重短期效应胜过追求长期价值增长,趋势投资风格显著。
2.4 结论。
现实中,一些基金在管理上可能奉行“买入——持有”策略,试图从长期投资中获得投资收益;另一些基金可能偏好短线交易,通过买卖差价而获得收益。通过以上对“换手率”及“平均持仓年限”两项指标的实证考察,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投资基金为追逐短期收益,的确采取了相对较为频繁的短线操作行为。而“板块聚集度”指标的实证结果进而表明,在股市轮涨时期,基金集中投资、跟风操作现象较为显著,行业聚合程度高。基于以上三指标的“基金投资风格评价体系”有力地证实了目前投资基金“趋势投资”行为倾向。而事实上,基金作为大笔资金的持有者,该趋势投资的操作风格一定程度上势必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3.“基金趋势投资风格”的成因分析
随着证券市场波动的加剧,基金普遍呈现出高换手率、低持仓年限、高行业聚集度的“趋势投资”行为。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式,我们参考并综合了部分国内学者意见[5],将基金趋势投资的风格转移归因于如下多重因素:
3.1 基金迫于竞争压力追求短期收益和市场排名,使基金经理更替频繁,长期投资变得困难。基金作为一种代人理财的集合投资方式,追求稳健性、长期性、价值导向性,但我国广大的基金投资者对短期内资产增殖的期望过高。尤其在2005年~2008年的震荡市场中,当行情一路攀升,以股票型基金为代表,基金为了追逐当前利益往往难以执著于价值投资理念;当大盘一路下滑,面对基金净资产值日减的状况,以资金保值增殖为目标的基金同样难以作出理性选择。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留住客户,基金更趋向于选择“追逐热点、短线运作”的投资方式。
3.2 雷同的决策模式。机构投资者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对盈利预警或证券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做出相似的反应,在交易活动中表现为羊群行为。另外,从声誉的角度出发,为了不因为自己操作手段的“特立独行”而成为其“能力弱”的表征,基金经理更愿意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行为。即使判断失误,也无妨自己的声誉,反而可以把错误归于某些所谓的不可预测因素。
3.3 可投资品種缺乏。中国证券市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规模小、制度漏洞、品种不全等问题,股改在健全制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投资品种的缺乏——尤其期货品种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缺乏,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障碍,且基金在形成了一定的投资风格、经验性理念之后可供选择的方向会进一步收缩。投资品种的缺乏与基金规模的迅速膨胀,使基金经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扎堆投资”现象盛行。
3.4 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
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趋势投资创造了条件。在股票市场向好的背景下,封基停牌时净值增长,而交易价格没有变化,导致其折价率大幅上升,封转开后投资者可以按照净值赎回基金,市场出现大量套利机会。事实上,无数的基金也的确应时地利用了这一机会,找准了介入时间,采用波段操作,赚取差价。
3.5 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的工作存在疏漏。当前国内基金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完善,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的密度不高,基金风格分析工具仍然缺乏,每个季度披露一次的时间间隔过长。这些缺陷给基金制造了制度上、监管方面的空白,也是加速其抛弃了“牧羊犬”社会责任而选择非理性投资的因素之一。
注释
①该模型的有效性已被饶育蕾教授于2004年验证,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于此不予赘述
参考文献
[1] 杨朝军.《基金投资风格与策略》[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9
[2] 淳于松涛、杨春鹏、杨德平.牛市熊市中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分析[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 20(1):93~96
[3] 杨淑梅.基金困局:基金投资行为解析[J] 《证券导刊.周刊》 P49~55
[4] 饶育蕾、王盛、张轮.基于行业投资组合的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模型与实证[J] 《管理评论》 2004 16(12):24~32
个人投资者股市投资收益分析 篇12
个体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包括资本利得 (即买卖价差) 和利润分配 (包括送股、配股和现金股利) 。而对于投资者整体而言, 资本利得 (对投资者整体而言即市值的变动) 和送股、配股等改变股本的分配方式并不属于其收益。这是因为二级市场在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增发和配股完成之后, 即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市值的变动不增加或减少市场投资者整体的财富, 只是财富在不同个体投资者之间的转移;因此, 代表投资者对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未来收益现值预期的市值, 即表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对投资者整体而言, 什么是其投资收益和成本呢?显然, 二级市场的资金流入即是投资者整体的收益, 资金流出即是成本, 资金净流入即是净收益, 净收益与流通市值的比值即是投资收益率。现实中, 二级市场的资金流入即是上市公司的实分现金股利, 对投资者而言还要扣除所得税。而资金流出一般认为包括证券公司收取的交易佣金和政府收取的交易印花税。但是随着我国基金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基金公司收取的基金管理费数额也相当可观, 而且也是从投资者资金中流出的部分, 因此, 对投资者整体而言, 投资成本应该包括佣金、印花税和基金管理费三部分。本文将我国股市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投资的收益与成本, 以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为投资收益, 以佣金、印花税和基金管理费为投资成本, 计算出1991年~2007年我国股市投资者收益率, 结果表明历年来对投资者整体而言其投资收益都是亏损的。
一、投资者收益与成本分析
(一) 投资收益本文用流通股股东实际分得的股利扣除所得税表示投资者整体的投资收益, 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中, 流通比例=流通市值/总市值, 支付率=支付股利/利润总额, 税后流通股股东股利=支付流通股股东股利× (1-税率) , 2005年前投资者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5年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2005年后:
税后流通股股东股利=支付流通股股东股利× (1-50%×税率)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1991年~2000年数据引自《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1月号, 其他数据计算自中国证监会网站及中国证券报。
(二) 投资成本对投资者整体而言, 投资成本包括佣金、印花税和基金管理费三部分, 历年的数据如表2。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由于我国的基金从1998年开始才得到比较规范的发展, 所以基金管理费数据只取到1998年。
根据以上分析, 流通市值表示投资者整体的投入资本, 税后现金股利表示投资收益, 佣金、印花税和基金管理费表示投资成本, 则第t年投资者收益率RIEt为:
其中, Dt表示流通股股东第t年税后现金股利, Ct表示第t年佣金总额, St表示第t年印花税总额, Ft表示基金管理费用, Mt表示第年流通市值。
根据上式计算投资者收益率, 结果如表3。
作为分析的对比标准, 下面给出了年度的平均存款利率, 如表4。三者的比较如图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历史数据计算所得。Rd代表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利率, Rt代表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二、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我国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 对股市投资者整体而言, 投资者收益率全部为负, 投资者总体上是亏损的, 并且在股市比较活跃的年份, 投资者损失更严重。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及内部人控制问题, 公司利润分配更倾向于送股配股等形式, 现金股利派发率很低, 仅约20%-30%, 只有个别年份达到40%, 远低于发达国家股市。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二) A股换手率居高不下由表5可知, 我国的A股换手率一直都比较高, 最高的年份可以达到8倍以上。较高的换手率使我国股市投资者缴纳了巨额的佣金和印花税, 投资者投资成本高。
(三) 基金管理费资金流出效应显现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参与股市, 我国的基金资产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基金公司收取的基金管理费也相当可观, 成为了投资者一笔不小的费用。
参考文献
[1]胡荣才、姚宏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收益分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2]胡荣才、许涤龙:《交易成本对投资者收益率的影响》,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投资顾问】推荐阅读:
投资顾问营销09-08
投资顾问聘请书06-12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培训06-04
投资顾问英文求职简历10-03
投资顾问信息管理系统10-27
证券投资顾问考试大纲08-26
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服务合同05-17
C11016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合规管理及其典型案例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