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指导

2024-08-12

写作技巧指导(精选12篇)

写作技巧指导 篇1

《英语新课标》 (2013) 要求初中生毕业时写作达到的程度是:能够使用常见的连接词, 依据所给提示, 对人或事进行简单描述。写作是英语学习中较难掌握的综合技能, 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有:词汇错误较多、句子达不到表达效果、文章结构不合理、书写较乱。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以下步骤指导学生写作, 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一、重视词汇学习, 提高句子准确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 因此, 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词汇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阅读积累单词。语言学习是由“输入到输出”, 只有前期具备大量的输入, 后期才能顺利输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每读完一本书我就会指导学生对于书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 对于语言现象较集中的的故事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摘抄, 通过归类让学生对于语言现象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经过模仿让学生逐步达到准确熟练的应用。

二、合理使用过渡词, 梳理文章结构

当学生能够规范写出简单句子后, 就可以对写作的结构给予指导了。在开始写作时指导学生对一件事进行简单清晰的讲述, 或围绕某一个观点简要阐述即可, 首要原则即为准确、清晰。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结构进行梳理, 即三段式结构, “观点-要点-总结”。第一段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般两句话即可, 观点的阐述一定要清晰明了。第二段围绕观点进行论证阐述, 注意提示要求中所给要点要全部包含, 这部分可以说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条理一定要清晰, 注意逻辑性和关联性, 在阐述的过程中恰当的使用逻辑词可以使文章主旨脉络更清晰。除了最常用的: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等还可以使用高级点的, 如first of all, also, besides, in addition, what's more, moreover。表转折的:除了but, 还可使用yet, however等。第三段是对文章的概括总结, 一般一两句话即可。可以使用总结性的词语作为开头, 如:in a word, all in all, in my opinion, 或倡议性词语:Let’s... , If we..., we’ll....I’d like to say, the more... the more...

三、创设亮点, 提升文章层次

在文章的句子准确、结构清晰基础之上如何再让作文上一个层次, 就需要指导学生适当的使用高一级别的词汇。如:beautiful可以用attrcative, charming来替代。另外在作文中恰当的运用复合句, 注意句式的变换也可以帮助提升文章的层次。

对比以下两段文字:A: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stop this. W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rules. We should set an example for others. B:I think we’d better do something to stop this. We must obey the traffic rules by ourselves.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set a good example for all the people. 两段都没有语法错误, A段只使用了We should...这一句式语言显得过于单一, B段用到了I think..., We’d better..., We must..., It’s + adj. for sb. to do sth.等多种句式来表达, 语言看起来非常丰富, 表达更加多样性, 使文章增色不少。

四、建立多元有效评价, 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单一的评价方式会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可以利用写作课展开多元评价, 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乐写乐评, 学会欣赏、互助提升”。评价形式有“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评价时首先应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对作文做出评价:1.内容:完整、要点全面、人称正确、时态合理。2.语言:准确无误, 行文流畅, 合理使用过渡词, 句式丰富。3.段落:开头——表明观点, 中间——阐述要点, 结尾——总结归纳。4.书写:清晰、美观、大小写规范;标点使用规范、合理。让学生以星来作为评价等级, 最高为五星。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或不同的话题可对评比进行调整, 使其服务于教学。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中展出, 供学生互相学习。通过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提高纠错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就需要老师围绕写作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读、背、写、评、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系统的训练, 耐心地指导, 认真的书写, 多元的评价, 从而真正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要:重视词汇学习, 提高句子准确性;合理使用过渡词, 梳理文章结构;创设亮点, 提升文章层次;建立多元评价, 调动写作积极性。通过写作技巧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写作技巧,词汇学习,句子准确,文章结构,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胡春词,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陈凤梅.利用作文讲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1.

[5]陈绍敏.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技巧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

[6]王育华.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技巧指导[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

写作技巧指导 篇2

一篇记叙文的重点是同立意(主旨)紧密相联的。重点如何确立?命题作文中,题目往往给所写文章的“选材和立意”作的限制;材料作文中,通过“材料”,命题者也给作文的“立意”作了限制,即立意只能从选材中来。当立意定下来后,则文章的重点也就定下来了,无论你选择什么材料,你都需为立意服务。重点往往也来自于对“立意”的推敲当中。

如立意:告诉我们要把握当前,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丽、幸福、名誉、地位……)可以提哪些问题呢?

高考英语摘要写作技巧的指导 篇3

从2007年开始,广东高考英语写作由原来的书面表达变为基础写作和任务型写作两部分,分值也由25分增至40分(基础写作15分,任务型写作25分)。基础写作的要求较任务型写作简单些,旨在考察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的能力。任务型写作难度大些,属于半开放式作文形式。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把文章读懂并能抓住主旨大意不是容易的,因此也就成为考生写作上最难完成的任务,或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弱项。二、摘要写作分文体进行指导

下面呈现本人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摘要写作指导的一个课例,并做分析。

1. 三种文体的特点及摘要写作要点,见图1

2. 实际演练

A. 议论文摘要写作模式

在首段/末段中找出论点,在其他段中找出论据——归纳论点、论据,行文成段。

Getting up early has been regard as a good habit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years ago, people thought that if we went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we would be energetic the whole day. Thus, getting up earl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s all.

In fact, morning is the best time of a day. In the morning, the air is the freshest. Many of us may have the experiences that we memorize some things mo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n the morning than any other time of the day. If we do some morning exercise in the morning, we can build our bodies and become much healthier. Also we will have enough time to make a plan and get ready for our work or study of the day if we get up early. However, if we get up late, we will probably have to do everything in a great hurry.

Let us remember getting up early is a good habit and try our best to keep it. If we stick to getting up early every day, we will certainly benefit a lot from it.

如上文论点用斜体加下线划出;论据用下线表示,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

The passage says getting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s a good habit that will benefit us a lot. It enables us to have a better memory, healthier body and better preparation for the day.(该摘要范例)

B. 记叙文摘要写作模式

什么人——做什么事——怎样做——结果是/有什么启示

I am Hilary, a girl who plays the piano, I can still remember on May I took part in my school’s big talent showcase.

Though I was eager to show off my stuff, I had a feeling that I was going to mess up. I tried going over my music in my mind. Still I just knew I would mess up. When it’s my turn, I walked to the piano as calmly as possible, sat down, took a deep breath and played the first part. Then I forgot the next note. I froze.

With determination, I played the beginning again, and froze again. I kept playing the beginning again, and messing up. The crowd in the audience was cheering for me, but I just kept messing up! But I knew the song! I was determined to get right!

I concentrated, positioned my fingers on the keys and ready to start again. Then I heard my mom’s scream of encouragement. That scream got me going! I tried again. I finally completed my song! I went on to the next one and completed it perfectly.

Who: Hilary

What: She messed up when taking part in the showcase.

How: With determination and her mother’s encouragement

What’s the result? She eventually completed it perfectly.

上文摘要可以是:

When taking part in a showcase, Hilary messed up because of nervousness. But with her determination and encouragement from her mother, she didn’t give up and eventually completed it perfectly.

如上所示:找到了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后,按时间顺序理出结果。如果是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一定要简单叙,着重议,即得到什么启示很重要。

各种体式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篇4

一、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 要求作者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以“题目自拟,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的新形式, 使考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展现, 优势得到发挥, 才干得以施展。

1. 用导语引出话题。

如文题:在生活中, 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 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2. 用材料引出话题。

题面由文字或图画材料和话题两部分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维, 引出话题, 限制写作范围。

3. 直白式。

作文直接呈现话题的题目, 不做任何解释说明。写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审题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审文题要求、规定语, 明确写作范围。

二审文章体裁要求, 确定适合的写作体裁。

三审材料与话题的关系。

二、全命题、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 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 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其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 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 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 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 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

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 成为全命题作文, 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 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

2. 注意审清题面要求, 明确选材范围。

3. 标题切忌大而空, 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

4. 立意要鲜明, 集中, 新颖。

三、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1. 要读懂材料。

认真阅读材料, 理清材料思路, 明确材料指向, 归纳材料要点, 把握材料寓意, 最终提炼写作中心。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 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2. 要联系实际。

确定写作中心后, 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 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笔, 徐徐展开生活画卷, 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实际, 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3. 要力求出新。

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 展开多角度的思考, 突破思维定势, 克服从众心理, 独辟蹊径, 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摄人心魄的好文章。

4. 要锤炼语言, 巧用修辞, 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写作技巧:运动会作文写作指导 篇5

一、写这类文章,离不开的就是场面描写,大家可以先写运动会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景。比如:

星期五上午,全校师生怀着激动地的心情,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来到了赛场,整个操场变成了红色的海洋,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啊。当校长宣布秋季运动会开幕时,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在停顿不到十秒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二、如果只有面的描写,文章就会不够具体、生动,重点也不会突出。因此要把面和点结合起来。什么是点呢?运动会中你参加的运动项目、最令你激动的比赛、最打动你的人或事,就是你这篇文章中精彩的点。比如:

(一)跑步:预备,砰!”只听发令员一枪令下,运动员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刚开始,五

(三)班的刘靖宁和刘炼同学一路领先,而我班同学却被别人拉下一大截。我一见,急了,飞也似冲了上去。后面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玩命地跑,一下子超过了我。只剩下100米了,大家都已筋疲力尽了,我的腿、脚都像灌满了铅似的,十分沉重,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可我没有放弃,仍然努力的奔跑着。这时,看台上的同学们都在为本班同学加油。我的耳边只听到“尤优加油,尤优快跑!”是啊!无论如何我也要夺得名次,决不能输啊!“百年校庆,一百年了,不管怎样都要为班级争光,为校庆增彩啊!”班主任章莉老师鼓励的话语,体育老师选拔运动员忙碌的身影,同学们相约夺魁的握手镜头„„想到这里,我倍受鼓舞,力气大增。一个,两个,三个,我不断地超越其他人。还剩10米了,刘靖宁和刘炼已跑到终点,我想,就算得不到第一、第二名,好歹也得第三名呀!于是,我使出浑身的劲,飞奔出去。我怀着必胜的信念,在最后5米,连超四人,终于夺得了第三名。“我成功啦!”尽管我刚到终点,就倒在了地上,但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二)跳长绳:雷雨林像燕子似的“飞”了过去,接着魏瑄蜻蜓点水一般,灵巧、敏捷地跳了过去,魏瑄还没跑出去,严梓淇又紧跟了上来,她的右脚一抬,左脚又忙抬了上去„„几个完美的跳跃动作,让围观的人赞叹不已。突然,在周书涵跳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绳带到了,后面的同学吴雨谦跳的时候,绳“死”了。我开始担心起来:我是个新手,初生牛犊,以前又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何况前面的同学又„„我此时真想打个地洞,逃脱这次“战争”呀!我前面的聚优1对1

400-8900-599 2

同学龚众跑错了位置,把我给带了,绳又“死”了。此刻我更加担心了,比赛才刚刚开始,我们班就“死”了很多次绳,后面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圈跳完了,第二圈又开始了。这一次我注意力集中,猛地跑到绳子里左脚一抬,右脚也紧跟上去。啊!我跳过去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后来的每一圈,同学们都跳得连贯,几乎没有断过。最终我们以372这个数字,荣获第一名。我们胜利了!

(三)跳高:操场一角沙坑上,一根竹竿静静的恒在两个木架子上。距竹竿七八米的西南角,一个运动员深邃的眼光注视着竹竿,右脚轻轻地往后一蹬,开始助跑,渐渐地速度在加快,在离竹竿约两步的地方,他左脚用力一蹬,随即右脚向上一抬,继而整个人越过竹竿,轻松着地,竹竿依然静静的躺在木架子上,他成功了!

(四)接力赛: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迎风飘动的彩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加油!加油!”会场上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加油声,只见运动员咬着牙,脸憋得通红,手紧握接力棒,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糟糕,一名运动员手中的接力棒掉到了地上,他迅速转身,将手飞似的掠过去,便握在手里了。他继续向前跑。树上的麻雀在枝头上蹦来蹦去,急得直跺脚。终于冠军冲向了红线,全场一片欢呼,人们簇拥而上„„

(五)跳远:她身轻如燕地如箭弦一般地冲过去,右脚在踏板上轻巧地一点,膝盖弯曲,稳稳地落在了沙坑中。

三、运动会结束了,除了那些精彩的镜头,更重要的是让你思考,给你启示吧。如果你将这些穿插其中或者写个这样的结尾段,那样你的文章就具有深度了!例如:

1、经过这次运动会,我懂得了“众人同心、其力断金”的道理。

2、未来的路还很长,目标将更高,我们将把体育运动场延伸拓展,在人生的运动场上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发扬逸仙精神,挥洒汗水和辛劳,奋斗拼搏,跟随时代的节奏奔跑,把未来创造„„

聚优1对1

400-8900-599 3

四、在此基础上,加一个精彩的开头,你的文章一定很棒!比如:

1、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

2、在晴空万里、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了,听到这个让人兴奋的消息,我们全班同学高兴得沸腾了起来。

五、好题文一半,以下题目可以借鉴:

《精彩的秋季运动会》

《赛场——我不服输》

《为荣誉而战》

《运动会的精彩瞬间》

《她跑得真快!》

《在赛场上》

聚优1对1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篇6

一、为什么要写时评作文

1.学生们写的记叙文有的像流着清水鼻涕的小屁孩,低幼;有的像卖肉的大叔,粗糙;有的像跳广场舞的大妈,琐碎;有的像某些不学无术的机关领导所作的报告,虚伪。

2.关于议论文,用一句俗话概括,幸福的议论文都是一样的,不幸的议论文各有各的不幸。虽然不幸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大体可以说,不幸的议论文基本是僵尸议论文。无论素材、观点、分析,还是结构、思想,都是奔着完成任务去的,没有什么鲜活的震荡、新奇,甚至击节而起感,所以,有一点追求的学生,又谈议论文而色变了。

二、什么叫时评

就是时事评论,对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它是公民表达自己见解的武器。时评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做出迅即的反映,及时解析,当即评判,在依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深开掘、精加工,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东西,洞幽烛微,言人未言,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三、写时评注意点

1.好好审阅作文材料,得出立意,然后寻找时事新闻。这决定了作文的生死。

2.所寻找的时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类事,也可以是某个现象。最好是有厚度,可纵深挖掘,可引人思考,可拷问社会理性、良心,如山西长治河流重污染,中国兽首追讨,十面“霾”伏,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切忌不要采用奇闻琐事,如婆媳纠纷、赌钱妻离子散、七十老翁冬泳等。

3.切忌大谈政治,如谈政治、谈民主、谈选举、谈官员的腐化堕落等。

4.切忌以质疑和抨击为主调,建设性和参考价值不足,开不出“药方”,“正能量”不足。

5.语言要新颖活泼,忌套话说教,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如果语言灵动幽默犀利,那善莫大焉了。

四、如何写高考时评作文

1.严审材料,得出立意。

2.发现可值得一写的时事。标准是这个立意贴合这件时事。所谓贴合,就是无论在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还是提出解决之道时,重心都要落实在立意上。

3.在具体操作上,要遵循一个原则:用立意及该立意派生出来的子观点包裹住这件时事。万不能信马由缰,尽情乱说。

4.先概述该事件的大概。切忌把事件来龙去脉,叙述清楚,要干净利落,三两下敲定。一件事,如“2008年12月,天地壹号公司正式与35名研究生签订工作协议。大学生养猪、卖肉、擦皮鞋、沐足、当保姆究竟是浪费人才还是转变择业观念的体现?对此,各方众说纷纭。”几件事,或是一种现象,如“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有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两段话都跟钱有关,很能引起我们的感慨。

5.分析时事的影响。现以大学生卖猪肉为例进行分析。(正方)大学生卖猪肉的这种主动选择,为当前莘莘学子们的就业提供了可鉴的范例。时下,众多大学生为就业难而头痛,尽管这有多方面原因,但不排除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自以为满腹经纶,看不起低职位的工作,一味地强求自身的学识价值与社会就业价值对等,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的这选择说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改变就业门槛观念,在拚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方)劳动无贵贱,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从个人角度讲,大学生想干什么职业,那是他们个人的私事,也是他们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不过,他们的举动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惋惜甚至失望。我个人以为,大学生选择卖猪肉,只是长了自己志气,却将知识颜面扫地,无疑会起到不良影响,引发“读书无用论”的争议,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又何在呢。倘若这样的新闻人物不断出现,必然会葬送了知识的命运与前程,大学生选择卖猪肉的新闻还是少些为好。

6.分析原因。这是重点,时事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记住,学生是在写高考作文,是在穿着铠甲跳舞,这铠甲就是高考作文审题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论原因多少,只取“一瓢饮”,这瓢水,就是中心立意。在2010年某卫视某期娱乐节目中,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竟然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

原因分析,注意要写出中心立意。马诺的言论,金钱至上,好逸恶劳,本该为社会唾弃,但结果却“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马诺现象不是偶发现象,而是代表了当前社会中具有拜金主义的不少的一类人。这里不仅有当婚当嫁的女孩,还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他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甚至为了钱,不惜跨过道德的底线。这表明,不仅在婚姻爱情中,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拜金主义思潮都在潜滋暗长,甚至大行其道。中心立意是:拜金主义作怪,要批判这种思潮。具体分析的时候,可以这样展开。

拜金主义的产生,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春秋时期的杨朱,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或者说,拜金主义是附着在资本主义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而物质建设的速度大大超越了精神文明的速度。少部分人暴富及炫富打破了人的内心平衡,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由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自爱、勤劳、朴素等精神道德品质日益滑坡甚至沦丧。

各种法律法规监督监管不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的脆弱不济,无法给大多数人提供体面生活的现实条件和正确对待金钱的心理支撑。

7.解决办法。时评的精髓就在于解决问题,下面还是以这则材料为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重建道德体系。主流媒体、学校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社会和生活环境,才能进一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时评体形式的作文,无疑为目前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时下学生议论说理时沉闷、单调、枯燥的气息,从形式到内容均将影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习惯。

毋庸置疑,时评体与一般的议论文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它所具有的许多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却是目前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所欠缺的。当我们沿着一条老路走久了的时候,不妨尝试走一走新路,也许它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喜悦。

培养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篇7

一、把观察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记叙、议论、抒情等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开始,学生不会写,层次混乱、结构无章, 中心不明。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决定首先把观察的方法教给学生。

观察人物,要注意行动

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向学生提出要求:把教师从推门进教室的一系列动作、言谈、举止和着装如实地写出来。学生完成后进行总结:“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人物行动。”

观察事物,要注意分解

在观察事物时,要求学生采用分解的办法,把要观察的事物分为若干个方面,先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观察,然后再进行综合,把观察的结果具体准确地描写出来。比如写景物,大致从形状、大小、姿态、色彩、变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去观察。

观察生活,要注意认识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引导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形成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比如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做社会调查,面对繁忙的市场,学生们指指点点看着问那,每个学生都带着观察的任务。有同学写道“徜徉在集市贸易的人群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市场这样繁华,东西这样齐全,市场真是太丰富了,我要经常来这里了解体验社会”。

二、把联想的钥匙教给学生

文思苦涩,内容贫乏,无病呻吟,是学生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启发他们借助联想去发掘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办法。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启发他们去联想,引导使学生打开思想的闸门。

形似与神似都是联想的依据,神似尤其重要,象征手法的运用多是取神似的。但是在生活中,事物与事物常常有另一种联想,那就是形相似而意相反,或者两者完全相对,这也可以作为联想的依据,在写作上就称为对照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收到衬托中心,突出主题的效果。

比如以《黄叶》为题,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为了具体说明什么是联想以及该怎样联想,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白杨礼赞》,想想该文的创作手法。这样一点拨,学生们顿时豁然开朗,文思泉涌。有的学生由黄叶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时光的宝贵,因而应抓紧分分秒秒, 努力学习,早日成材:有的学生则由飘飞的黄叶联想到秋天丰硕的果实:还有的学生由黄叶的枯败联想到自己----由于学习不努力,没有收获,反而欠账,成绩不好无颜见爹娘 ……

三、把议论的路子教给学生

初中学生最感头疼的是议论文,往往是提出论点之后, 写到二、三百字就无话可说了。因此,要想使学生写好议论文,就得设法拓开思路使学生变“无话可说”为“有话可说”。 开拓思路通茅塞,只要把议论的路子先交给学生,他们就会从这条路上入门,学会走路,直至飞快地跑起来。针对学生写作议论文困难的情况,我把从语文教学刊物上搜集来的有关议论文的写作经验整理成四句话教给学生,让他们按这四句话来写,也就是踩着规矩的路子入门,进了门往前走就不困难了。这四句话是:正面说,为什么,怎么样,找证明。

正面说,就是正面提出观点。这是文章的灵魂,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怎么样,即根据论点的要求怎样具体去做,怎样为达到论点的要求去实践。

找证明,也就是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论点。

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不错的。当然,在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而是灵活多变,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对这四句话有所取舍。另外,我还告诉学生,在每一段落的具体论述中,也应仅仅抓住“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把打开思路闭锁的金钥匙。所以,凡是知道这四句话的学生写议论文时心中都觉得有底,写起来都很顺手。后来,我又为学生归纳整理出关于条件作文写作的一般构思过程。把引述材料放在“正面说”的前边,使“四句话”变为“五句话”,即: 引述—评语—论证—深化—总结。

在作文教改的路上笔者迈出的步子不大,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把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篇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形式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方能迎刃而解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以时评写作为例,这类作文形式的出题意图一般是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程度。高中时期作为高考冲刺的最后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被调动到极点。文可出口成章,理可计算实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恰恰就是由于学生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时事的了解。殊不知高考作文出题人恰好抓住学生这一方面的漏洞,使得学生在正式写作时很难下手。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学生高考冲刺阶段提醒学生注重时事政治,从而应对考试中作文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或者观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节目,并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记录,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己的应试作文能力。

二、高考中如何写好时写作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督促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时评写作能力,教师还需要要求他们每天获取足量的时评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应试写作素材库。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上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下几点讲解内容作为抛砖引玉,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一)立意明确,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

时评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文章题目或者提示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且一般都是真人真事。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这类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教授他们如何准确获取题目知识并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时时评写作立意是否明确还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价值观。要知道只有符合新时代并且健康向上的作文价值观才会得到评卷教师的青睐。一篇时评写作拥有明确立意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心中有一个大方向,从而不至于出现“跑题”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文章价值观积极向上也是这篇时评写作的加分之处,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作文成绩。时评写作立意明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的。例如教师可以从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出发,通过阅读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并要求他们自行写出一篇读后感,文中需要添加时评类素材。教师通过这种平时的时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文章的立意准确性。

(二)文章结构紧凑,体现时评写作文章的美感

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过程中,时评写作的紧凑结构同样是作文出彩的地方。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时评写作文章时也需要着重向他们强调这一点。一篇时评写作如果拥有紧凑的结构,无论是在时事的叙述方面还是在对于事件的议论方面都充满了美感。为了提高学生时评写作文章结构的紧凑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从阅读做起。例如教师在课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结构紧凑的时评写作的满分作文供他们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满分作文的过程中需要留意它们的文章结构,无论是“总分总”结构,或者是“开门见山”等形式都应该熟记于心,并且在下次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到,从而使得自己所写的时评写作文章也具有同样的紧凑结构。

三、课余生活的点滴记录与积累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不仅需要教授他们相关的时评写作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在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这是因为时评写作之所以难度较大,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时事经历太少造成的。督促学生注意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脑海中的时评写作素材资料,从而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写作中做到“有料可叙”。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生活中时事的感悟,从而使得他们在正式写作中真情流露,从而避免时评类写作“无病呻吟”现象的出现。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日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记录今天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有趣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时评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课堂上写作技巧的谆谆教诲,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课下的点滴记录,从而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2]杨艳丽.自出机杼成佳作——浅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创新[J].课外语文,2015(22).

[8]武国屏.千锤百炼久久为功——谈高考作文的写作[J].山西教育(招考),2015(Z2).

写作指导浅议 篇9

一、精讲课文,习得方法

小学文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优、内容生动的好文章,有的充盈着生活的情趣,有的寄予着做人的哲理,有的蕴含着处世的智慧,有的真实具体,在叙述中说理,有的想象丰富,在故事中抒情……玩味欣赏,是写作的最好借鉴,也是教师指导写作的典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要言不繁地精讲课文,在巧妙处点拨,在动情处诱导,在疑惑处讲解,力求一课或数课有意识地解决一两个典型的写作问题,使学生在理解内容、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

二、大量阅读,积累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应用。教学生写好作文,应提倡为写而读,注意多渠道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实践证明,一个人读得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写起文章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荣。”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读的“耕耘”,就无写的“收获”。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文学习推荐课外读物,进行拓展延伸,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与习惯。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古人云:“蜂采百花酿成蜜,人破万卷知深理。”只有勤读多读,才能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缺乏观察的作文则缺乏灵气。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能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观察与思考中获取真知,增长智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光怪陆离的自然风光,妙趣横生的自然景观,还有那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及其城乡各异的风土人情,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宣示着某种潜在的美的启迪。这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愉悦之情,怎能不使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呢?辽阔的大川,会令人心旷神怡;俊俏的山峰,会使人振奋不已;一泻千里的江河,会让人激情奔涌;变幻无穷的云霓,会给人无限遐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眼、用脑去观察、理解、思考、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真善美,自然就可积累丰富动人的生活材料,自然就陶冶性情,提高认识。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厚积言有物,常写笔生花。”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若再以日记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自然就可写好人事景物,抒发真情实感,何愁“无米下锅”,何愁不出佳句美文呢?

四、指导模仿,写作片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蛛网人们学会了织渔网,从兽穴人们学会了盖房屋,从蜻蜓飞行人们造出了直升飞机……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写作如学走路,不可一步登天。我们应指导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应从写句、写片断开始,可结合单元作文要求进行仿写,通过照例写句、写片断,搭建起作文的桥梁。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从小的一个片断写得像了样,再去写规模完整的东西就不至于手忙脚乱,漫无把握了。”可见,学写片断是写作入门的基本训练手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当然,仿写的目的在于创新,我们应在照例仿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新,想人之未想,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来;发之人未发,体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来。

“团结”写作指导 篇10

写作要求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构思点拨

本则材料是说:“把一滴水放到江、河、海洋里去才能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写作角度

1.团结就是力量。

2.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3.团结需要有一个坚强核心。

4.平淡的和平共处并不是团结。

5.团结并不是一团和气。

名人言论

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3.人心齐, 泰山移。———中国谚语

4.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 共射一招, 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能用众力, 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 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9.五人团结一只虎, 十人团结一条龙, 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 0.中国的问题, 稳定需要团结, 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都搞不成。稳定需要团结, 才能稳定。要使社会长期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邓小平

1 1.聪明人与朋友同行, 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 2.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 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 3.一致是强有力的, 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 4.若不团结, 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 5.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不管他干什么, 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典型事例

1.将相和:战国时候, 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 拜为上卿, 大将廉颇很不服气, 扬言要侮辱蔺相如。相如总是躲避廉颇。相如的门客认为他害怕廉颇将军。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 难道还怕廉颇?秦国之所以不派兵来攻打赵国, 就因为赵国有我与廉颇将军在。我所以那样对待廉颇将军, 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廉颇听到这番话后, 很是惭愧, 亲自上相如门前请罪, 两个结成了刎颈之交。

2.天鹅、梭鱼和大虾:有一次, 天鹅、梭鱼和大虾, 它们在一起承担运送一车行李。它们三个一起套上大车, 拚命地拉。它们用尽了力气, 但是大车还是留在原地, 丝毫不动。对它们来说, 行李根本不重, 可是天鹅一个劲儿要飞上云霄, 大虾使劲往后退, 梭鱼一心要向水里钻, 它们当中究竟谁对谁不对, 这用不到我们来评说, 不过这辆车直到现在还留在原地。

重视写作技能指导 篇11

一、全面摸清学生的写作层次,做到因人施教,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坚持“三抓”,即抓尖子生、抓中间生、抓后进生,合理利用尖子生激励中间生,对差生作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对形象生动的部分感兴趣,而缺乏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应随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选准观察顺序:按时间来说,可由先到后;按空间来说,可由近及远;按事物本身结构来说,可由外到里,由局部到整体,;按事物外部特征来说,可由宏观到微观,当然反之亦可。

其次,注意引导他们经常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在平常,可结合日常生活出些小题目,如“说说自己卧室的布置”、“写写自己的假日生活”、“自己熟悉的人有哪些特点”等。有不少学生观察马虎,看什么都只求“一般”、“大概”,无疑,这样“浮光掠影”地观察,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空洞的,没有形象的。因此,我每次在布置观察任务时,就要求学生做好观察笔记,以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如观察一个人,就不能只停留在其外貌上,还应该通过外貌去观察其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并把特点抓出来。正如散文家杨朔所说:“尝试着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思考,学会“多思考”,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三、重视基本技能的指导

1.剪裁技能。选材用材都必须围绕中心开展,努力实现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的目的。选好材料之后,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不分,主题被淹没而拉杂无序。有些同学爱图俭省,不动脑筋,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因此,要教会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排队,分析比较,区别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东西去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达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构思技能。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缺乏构思技巧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文章,要突出自己独特的视觉,切忌雷同,才会有新意。

第二,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偶然现象、意外现象、反常现象等,由表及里,由失败到成功,由悲到喜,或相反。从对比、设问、回忆、惊奇等入手,使文章跌宕起伏,避免平淡无味。

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编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可以先做示范,就一个题目同时拟出几个提纲,使学生明白文章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生搬硬套,即使是相同的材料,写法不同,结构不同,也各具个性,不要把学生的思路固定在死板的框框内。

3.表达技能。恰当而又合理地运用表达方式,会使文章增添风采。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议论等。比如,在记叙中的议论,可以起到开门见山、引出下文或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功效,而描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兴趣盎然等等。

也许有人会问,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能,为什么作文仍然没有新鲜感,更谈不上个性突出。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除此之外,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忽视对作文题目深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媚眼,读者就会一见钟情。如果教师出的作文题目极其僵化、死板,就会压制学生的个性。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大多数作文题的思路都是反复使用,甚至是唯一的,造成学生只能“这样写”,学生无法创新。既然只能如此,无法出新,那么,热爱出新的学生怎么会有兴趣?何谈出个性?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出作文题目时,应该多费一番心思,勇于抛弃那些不利于出新的作文题,多出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作文题目。例如:《××赞》与《一个小动物创造的奇迹》这两个作文题目,哪一个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显然是第二个。也许没有人会说第一个作文题不对,可是“对的”,就是最好的吗?显然,“对的作文题”与“好的作文题”不是一回事。

根植生活指导写作 篇12

1. 观察生活, 丰富习作素材。

我们的习作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 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校园内的桩桩小事, 家庭中的点点滴滴, 乃至邻里之间的争执以及街头巷尾的见闻, 都要引导学生去观察, 去捕捉, 去体验。例如, 在学写动植物时, 可以利用两课连上, 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 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 让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习作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习作应从自己的身边生活入手,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片段, 养成主动观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 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 捕捉生活, 激发习作灵感。

作文教学呼唤生命的回归, 让我们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口, 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来, 让靓丽的色彩透进来。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 抓住生活中一闪而逝的精彩, 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 让学生笔下生花。例如, 一只蜜蜂“嗡嗡”地飞入了正在上课的教室, 引来学生们一阵惊呼, 几分钟后, 蜜蜂终又“嗡嗡”地飞走了。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 学生还不知什么叫习作,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于是我马上调整了课程内容,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把这些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了。学生们高兴地动起笔来, 一会儿一篇篇佳作就诞生了。

教师要做摄影师, 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精彩, 让学生真实地记录下来, 在不知不觉中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3. 体验生活, 引发习作热情。

生活如泉涌, 作文如溪流, 但小学生的人生经历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 丰富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 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例如, 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虽说学生平时玩过很多游戏, 可他们并没有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 真的让他们写, 还是会觉得无从下笔。于是, 我利用一节课, 让学生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是木头人”。游戏的规则一是不能动, 必须坚持20秒钟时间;二是必须摆一个pose。提醒学生要记住自己摆的pose, 还要注意别人的pose和自己的心理活动。结果20秒钟下来, 学生有的叫苦连天, 有的兴高采烈,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趁热打铁, 让他们把刚才的一幕写下来, 结果学生自然挥洒自如, 写出了习作。

心理学认为,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创设恰当的情景将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4. 感悟生活, 抒发个性见解。

面对生活, 每一个学生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我鼓励学生大胆写这些生活, 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例如, 班级里有位学生喜欢给别人起外号, 因此经常有学生来告状。于是我组织学生讨论给同学起外号到底好不好?为什么?结论很快就出来了, 大部分同学觉得给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行为, 是需要制止的。还有的观点是给人起外号要看起怎样的外号, 如“小雷锋”、“小书迷”, 那是表扬人的, 听了不仅不会生气, 还很高兴, 为什么就不行呢?只要事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只要是文明的, 不一定都是坏事。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只要你的理由能征服大家, 你的理由就能站得住脚,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不一样的声音。

上一篇:弱式有效市场下一篇:单桩竖向静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