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策略

2024-12-19

暗示策略(精选9篇)

暗示策略 篇1

所谓自主, 就是以人为本,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主旨, 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 运用“提前暗示”的方法, 能有效地、直接地调动学生的直觉和感情, 利用情绪刺激和外围知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情绪体验, 创造适宜于有效发挥学生学习潜力的学习气氛,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一、提前暗示让差生重拾自信

那节课, 我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通过让学生介绍公式的推导过程、板书公式, 来帮助理解记忆。要想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有关的计算, 显然有必要让学生记住这些公式。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我叫四名数学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到黑板前默写这些简单的公式, 竟有两名学生全错, 还有两名错一多半。那一刻, 我大发脾气, 狠狠地将一摞本子摔在地上。学生害怕极了, 那几名差生更是战战兢兢, 大气不敢出, 那真是最失败的一节课了。怎么办呢?课还要上下去呀, 是公式没有讲清, 还是学生没有去记忆?我冷静了一下, 继续进行课的内容, 我发现全错的学生也多数会算简单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 只是他们对那些抽象的公式没有去记, 基本上还是理解的, 平时只是满足简单的应用公式, 没有思想准备要默写。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我把他们偷偷喊到办公室, 先向他们表示道歉, 老师发脾气不对, 但公式也要记住呀, 我暗示他们, 下一节课, 老师还叫你们默写这几个公式, 你们能记住吗?他们个个保证:“能。”

第二节课, 我按照事先约定, 继续叫他们到黑板上默写, 结果出奇地好, 除了一名最差的学生错了一个, 其余全对,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后, 每一个知识点, 我都对那些差生悄悄提前暗示, 明天要学习什么, 要提问什么问题, 均给学生提前准备的时间和空间, 差生也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进步, 找回了自信。那些成绩中等和优秀的学生更是不甘示弱, 人家差生都会了, 我们怎么能掉队呢?他们自己也默默提前学、记, 整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

二、提前暗示让预习成为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中, 每次布置家庭作业时, 我都是草草说一句, 今晚回家预习什么内容了事。第二天上课时, 发现只有少数优等生预习了, 而且效果很差, 大多数学生根本没预习或只是简单地翻翻书。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 参差不齐, 课堂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对于小学生而言, 养成预习的习惯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预习, 最多只是提前看看书, 做一些简单的习题。那么从小学生开始, 培养自学能力, 使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于是我改变策略, 运用提前暗示, 使学生既掌握了预习方法, 又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 我暗示学生, 明天要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我准备提问这样几个问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想一想三角形面积能不能也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呢?它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呢?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你还有哪些疑问需要明天上课时讨论的, 请记录下来。同学们可以提前看书。到第二天上课时,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讨论热烈,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而且生成了许多新问题,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开发。

以后的每一个新内容的预习, 我都提前把要预习的内容暗示给学生,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方法:看:看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探:用教材中的方法探究一下, 看是不是理解了?试:试着做一做课本中的基本练习, 看能否做出来。创:除了书上的方法, 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疑:关于这一内容,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留第二天讨论。这样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逐步由被动预习转变为主动预习, 每天知道预习什么, 怎样预习, 养成了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三、提前暗示让课堂生成精彩

数学课堂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一点储备, 上课时思维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知识的灌输。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高效”, 要求课堂一定要有良好的秩序, 容不得学生半点自由。为了要有所谓安静的课堂秩序, 剥夺了小学生的自由话语权, 其实即便一节课都“鸦雀无声”, 学生也未必就听进去了, 这种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 毫无生命力的灌输, 学生变得被动、沉闷、压抑, 影响了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 我采用提前暗示的方法, 课堂教学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每天上课前, 我都暗示学生, 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 要讨论那些问题, 对有创意的想法老师有奖励。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课前布置学生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 暗示学生从以下问题思考: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从同学们的理解中, 你发现了什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你认为什么时候用百分数比较恰当?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让他们主动发言, 自主交流, 敢于辩论, 同时也采用了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和发言的机会。上课时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 学起来积极, 听课时轻松,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解和思考重点问题上,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师单方面探究和处理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 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有了老师的提前暗示, 目标明确, 对旧知识温习的同时, 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 使知识上挂下连, 听课时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比单纯依靠听课获得知识记忆效果更好。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出现精彩纷呈的教学情境。

暗示策略 篇2

1、不要以为你脸皮厚,就以为刀都砍不进了。

2、不是因为不喜欢才不在一起的。不要乱想那么多。看机会和缘分的。

3、在这世上珍贵的东西总是罕有,所以这世上只有一个。

4、爱情走到最后,连放个屁都是分手的理由。

5、但那终究只是一个人的感觉,除了你的心跳、谁会明白你的故事里装了多少欢乐、又有多少悲伤?

6、别问我过的好不好,不好你也帮不了我,好也不是你的功劳。

7、时间和晚中埋葬了冬天,乌云卷走太阳,向日葵会转向我们么?

8、芳华叠复,去年今日,今日又它年,惟愿年年有今日,岁岁今朝有旧颜。

9、有时候,我们都会看错人,交错朋友,但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兄弟陪伴着。

10、只是场暗恋不用依依不舍,也不用装作忘了但还记得。

11、我真的好想他,每想一次眼泪就控制不住。

12、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

1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

14、什么时候愚人节也变成了告白日。

15、总是走着重复的路。却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安现状。

16、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

17、以前爱一个人,形影不离,现在爱一个人,放在心里。

18、所谓爱情,应该就是彼此相看,彼此拥抱,彼此纠缠,而不觉得是麻烦的,多余的。

19、孤独是路过我身边的影子,笑着对我说似曾相识。

20、那些你舍不得删的聊天记录,其实对方早就忘的一干二净。

21、我知道伤心不能改变什么,那么让我安静的放开。

22、牵手,生命线交错;放手,平行线依旧。

23、每个人就像手机一样,型号不同,价格自然不同。

24、泪落花心,年华弹尽了日落。无数个百年,隔着旧时的轩窗,徘徊在有笑有泪的冥想。

25、每个笑都带着那么多苦涩。

26、再转身,去欣赏别的风景,归零给过你的爱情。

27、随便你说什么便是什么把,因为我真的尊重你沵得选择。

28、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

29、并不出众的我,没有能力留住每一个我不想失去的人。

30、世界太暗,人心太黑,我们太傻,爱情太假。

3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

32、一个人的外表有多坚强,内心就有多脆弱。

33、这么做真的值得吗?这么爱真的是你希望的吗?

34、每个人都有一段人让自己痛哭流涕的过去,总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个人,那个住在自己内心深处始终忘不掉的人。

35、人一定要经得起假话,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

36、当你发现有一天我对你冷漠了,对不起,我们真的冷漠了!

37、可当你强大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开始围着你转,身边围绕的,全是对你和颜悦色,嘘寒问暖的好人。

38、什么叫做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39、这似乎是一条定律:每次决定放弃前再努力一下下,往往是惊喜出现的时候。

40、一句对不起,却让我们的爱败给了时间,输给了距离。

41、思念踏夜而来,滴滴流动在月海。

42、即使最终我们无法牵手到底,我依然会感激生命中有你。

43、嘘,别说话,我只是有一点点难过。

44、那些带着治愈系的歌曲,总是把悲伤唱到骨子里,让你会流泪会心碎。

45、所有的梦都会醒,所有的好都会尽,所有的我们,都会分别。

46、想要的人生,无人赐予。想爱的`人,与别人相守。

47、心已死,情太深。

48、那是我一辈子才有一次的热情,你怎么就没珍惜。

49、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快乐只是你的保护色。

50、夜未央,天未亮,独自一人疗悲伤。夜太长,心乱想,是谁把你抱在旁。

51、总有那么一个人,你说不爱了,却在听到关于ta的消息的时候,心狠狠的抽了疼。

52、一个人默默抽烟、默默的哭泣、默默的承受痛苦。

53、有一种感觉比失恋还要痛苦,叫做自作多情。

54、早已风轻云淡,谁还在门前掌灯盼我归还?

55、当一个人不回复你的时候,别担心他出了什么事。他只是在陪比你重要的人或者在做比你重要的事。

56、你带走了我的一切,剩下的只是一个空空的壳和一颗破碎的心。

57、想到你是属于我的时,嘴角就会高高扬起。

58、终于,我伤害了我最爱的人,并且,亲手把他推给了别人。

59、谦让如果不爽,就不要装大方。

60、心,累了倦了。就想永远放开了,然后一个人,不闻不问。

61、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62、没有喜欢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喜欢人的心儿都没有。

63、你爱她,没关系。

64、不要等她放弃了,才说喜欢她。

暗示策略 篇3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 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以无对抗、无抵制为基础, 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服饰、环境和气氛等有利条件, 含蓄而间接的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 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心理学家巴浦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 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 不一定有根据, 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他的存在, 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心理暗示可以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积极心理暗示, 能够对人的情绪和内心产生良好的影响, 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 让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将暗示的手段运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潜能, 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的高职英语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 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 对英语产生了恐惧, 厌学等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心理暗示这一手段,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 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疏导其不良情绪,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教师心理暗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一) 激励性语言暗示

在口语交流中, 一句话的含义不仅决定于其字面的意义, 而且决定于他的弦外之音, 如说话的重音、语调、节奏等都能传达信息。心理学家将这些非语词的声音信号成为副语言。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可以使字面完全相同的一句话觉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言传是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言传的过程中, 大量的副语言信息在影响着学生。它们或者增强了词语的说服力, 甚至发挥了语词所没有的功能, 促进了教育目标的实现;或者是词语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就大部分高职生而言, 他们英语底子薄弱, 对英语学习极其自卑, 感情非常脆弱, 教师对自己的语言稍不注意就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使其对英语学习更加的抵触。因此,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用语调轻松, 带有激励性的语言, 如“good”, “you did a good job”, “you are very great”等多多的鼓励, 表扬他们。当他们有一点点地成绩, 都要看在眼里, 用热情洋溢的话语积极地肯定他们, 表扬他们。这样的积极地言语暗示, 会使学生觉得他们能学的好, 他们的英语没有那么糟糕。为了得到这种被肯定的愉悦的感觉, 他们还会更努力的去做, 这样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

(二) 传神性体语暗示

体语也称身势, 是指语词性身体信号, 也就是身体动作来表示意义的信号系统, 它包括人的眼神, 面部表情, 姿势, 体态, 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心理学家麦拉宾认为, 在两个人面对面沟通时, 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结果中, “只有38%是有生的 (包括音调、变音等) , 7%是语词的, 55%的信息则是无声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无声的身体语言传递着丰富的暗示信息。身体语言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当学生上课精力分散走神儿时, 教师可以凝视, 皱眉, 或走到其面前与其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以示提醒警示;当学生就是否回答问题犹豫不决时, 教师给其一个肯定赞许的眼神, 以示鼓励;当学生表现很棒时或取得进步是, 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当学生因沮丧时, 可以拍拍他的肩, 表示安慰。教师愉快的面目表情, 也是活跃的课堂气氛的积极地心理暗示。

(三) 示范性的行为暗示

行为的暗示脚就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激励和影响作用。这是与他们积极向上, 爱好模仿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教师是对学生经常的直接发生影响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的一切行为, 都会被看作榜样。因此, 利用行为进行暗示教育, 教师就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言行一致极为重要。如, 教师要求学生早晨上英语课要提前10分钟到进行早读, 教师首先要保证准时到, 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 这样才能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才能对学生直接产生积极地影响。

(四)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认为人不仅接受着来自外界的暗示, 而且随时都在进行着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学认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想、语言, 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 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 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 或要求自己按某一方式行动。”自我暗示从效果上看来可以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 是一种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语言不断的提示自己, 使悲观沮丧的心情开朗起来, 使恐惧不安的情绪镇静下来, 使犹豫不决的态度坚定起来, 使自己变得勇敢坚强, 能够克服本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当感叹自己英语不好时, 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 My English will be very good.”;当上课不敢参与课堂活动时, 要对自己说“Don’t be nervous.I will do a good job.”;当参加英语考试时, 要对自己说“Be careful.I am great.”。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结语

心理暗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 了解其规律,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和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争取熟练的运用“积极心理暗示”, 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将暗示的手段运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潜能, 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暗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职英语,策略

参考文献

[1]多湖辉.自我暗示[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9.

[2]孙昌龄.青年心理健康顾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7.

[3]张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心理暗示的尝试[J].科技文汇, 2009.4.

暗示体广告中的省藏式暗示广告 篇4

省藏,通常是说出半句,藏着半句的形式,这种形式非常适用于广告,这一方面符合广告的“经济性、简约性”原则,另一方面,这种“半句话”出现后,很容易被读者看出后续句应当是什么。1.姑娘再不会对你皱眉头了。――××牌口香糖广告2.多跑的那几公里是免费的。――狮牌石油公司广告3.让你笑口常开。――××牙膏公司广告4.假如你得和别人握手。――护肤霜公司广告5.上我们这儿,你就会真正了解女人的心。

――××女子服饰公司广告

例①省藏的内容是:姑娘为什么不再对你皱眉头?因为你了××牌口香糖;例②省藏的内容是:为什么你可以比别人的车多跑几公里,因为用了我的汽油;例③省藏的内容是:因为购买××牙膏,所以令你笑口常开;例④省藏的内容是:假如你得和别人握手,那么你就得购买我的护肤霜;例⑤省藏的内容是:因为我公司最能满足女人的需要,所以你要到我公司购买女子服饰。

以上是广告语的暗示法,许多广告亦用此法。

《参考消息》1993年5月3日第3版刊发了北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销北佳激光印字机的广告,主要广告就是:

面对众多品牌的`激光印字机,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也是句充满暗示的寻问。在这句话的下面,广告用小号字展示了北佳激光印字机的各项指标:质量:北佳的激光印字机是佳能公司的世界一流硬件设备与北京大学优秀软件技术

的完美结合,佳能机芯为其他许多著名激光印字机所采用。幅面:最大输出幅面可达a3幅面,可满足许多大型制图需求。精度:精度为400dpi,最高可达600dpi。速度:中文文本输出速度达每分钟8页,而其他激光印字机输出速度仅为4―5页。式样:外型为昌本佳能公司设计,精巧美观,为办公室工作增添美感。

服务:……

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一定是质量好、幅面大、精度高、速度快、式样新、服务优。而这些,北佳激光印字机都拥有。你打算选择谁呢?

积极暗示改变了她 篇5

小轩是典型的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 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既要干农活又要带她, 只要她吃饱穿暖就算做得很好了, 哪还顾及她的心理, 絮絮叨叨的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些消极的话。日子一长, 一个胆小的孩子就这样被奶奶的消极暗示“成功造就”了。

对于这种现象我可不能坐视不管, 我通过平时的观察, 发现其实小轩是挺聪明的, 不论是动手还是动口, 学得都很快, 从她的图画可以看出她的想象力很丰富。只是由于她生活的环境给了她过多消极的暗示, 让她自己觉得不行。在教育活动中, 我就用激励性语言暗示坚定了她尝试成功的信心。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使用激励性语言暗示, 多一句表扬, 多一句赞美, 会使幼儿更加自信, 会给教育活动带来明显的效果。

我还找机会跟她奶奶沟通, 我把小轩平时在课上完成的《我的数学》作业, “小巧手”活动上的图画、手工整理好了, 请她奶奶过来看。奶奶又惊又喜, “是她做的吗?”我给她的回答是肯定的。看到她高兴的样子我话题一转:今天请你过来主要是想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 就是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说一些肯定、鼓励、表扬的话, 改掉以前的消极心理暗示, 要用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孩充满自信, 幸福、快乐地成长。小轩的奶奶直点头, 并说:“老师, 我以后多多表扬她, 给她戴高帽子。”

“暗示法”与外语教学 篇6

一、“暗示法”的原理

在二语习得中, 习得的唯一途径是“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而语言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就像“过滤器 (Affective Filter) ”, 可以通过或阻碍“可理解性输入”。积极情感因素如自信、愉快等有利于习得“可理解性输入”;而消极情感因素如焦虑、怀疑等则阻碍习得“可理解性输入”, 这一过程称为“情感过滤”。 “暗示法”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 创造积极情感因素,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消除学习者心理障碍, 激发其潜力, 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记忆单词的速度比传统教学方法快25倍。暗示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把教育对象放在了教育主体地位, 把研究人的特点、人的需要、人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规律作为教学理论提出的依据。

二、“暗示法”的特点

“暗示法”在西方的流行程度不及交流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内容型教学法 (Content-based Learning) 、肢体反映教学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等等, 这与其对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有着很大的关系。“暗示法”具备以下八个特点:

1.舒适的环境:宽阔的教室、舒适的灯光、轻柔的音乐、舒服的座椅, 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海报, 比如说学习英语, 教室的墙壁上就应该贴满有关英国风土人情的海报、图片等等, 以便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2.外部学习:无意识的习得胜于有意识的学习。学生从教室的海报、图片和其它装饰物上无意地习得的语言知识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效果更好。所以, 这些海报、图片和其它装饰物应该常换常新。

3.权威的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绝对中心与权威, 自信从容, 从始至终控制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扮演心理学家的角色。

4. 可被“暗示”的学生:学生要绝对服从教师指令, 完全接受在目的语中的新身份和新名字。教师的权威感让学生感觉回到了自发自信又专心学习的幼儿时期。

5. 音乐:轻柔的音乐, 特别是四分之四拍慢板的巴洛克音乐作为背景, 使学生放松精神, 提升精神潜力, 提高学习效果。

6. 对话:一个“暗示法” 课程包括十个单元, 持续30天。每单元包含一篇1 200字左右的对话、单词表和语法表。在听对话时,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 学生会被要求闭上眼睛, 有节奏地呼吸, 尽量放松, 以提高专注力。

7. 正面暗示:包括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及前面所提到的教室布置。教学重点在于内容而非语法词汇, 错误是可容忍的。

8. 多种多样的活动:音乐、戏剧、情景剧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要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上课时应该变换语调、说话节奏, 并使课程内容更富戏剧效果, 以消除课堂上的紧张压力, 达到增进记忆力的效果。

三、“暗示法”的教学步骤

实施“暗示法”教学, 主要有以下八个步骤 (以教授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英文颜色为例) 。

1.柔和的灯光、轻柔的巴洛克音乐, 以及布置得像客厅一样舒适的教室。

2.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一张卡, 写着学生新的英文名字及喜欢的颜色。例如:“Ted’s favorite color is red.”、”Grace’s favorite color is green.”等。

3.教一段对话:“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Ted.” “What color do you like?” “My favorite color is red.”

4.给学生十分钟自由交谈, 互相询问名字及喜欢的颜色。

5.活动结束, 学生坐在舒适的沙发椅上, 手中拿着讲义, 准备听老师念文章。

6.教师播放巴洛克式音乐 (如贝多芬小提琴浪漫曲) , 配合音乐的节奏念文章:“We are in a beautiful garden. There are many flowers here: red roses, purple irises, yellow buttercups, blue bluebells, …”

7.接著教师在音乐背景下 (可换另一种巴洛克式音乐) 再念一遍文章。这一次要求学生用最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听。

8.课程结束, 学生没有 (或有少量) 作业。但在睡前要看一遍文章。下一次上课会考查所学的内容。

四、“暗示法”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

笔者在2005年于英国留学期间, 有幸感受了一次“暗示法”的教学方式。当时教学法教师用“暗示法”教授了一篇意大利语的文章, 主要包括几个意大利名字和职业。当时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意大利的著名景点、建筑和人物, 使笔者觉得身临其境。舒适的扶手椅、优美的音乐、教师有节奏感的朗读、与同学们游戏似的互动, 这一切让笔者感觉到这样的学习简直太舒服了, 而所学的几个词汇也牢牢地记住了。笔者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 对这种教学方法也都是赞叹不已。

笔者回国后, 教授“英语教学法”一门课程时, 曾经试过用“暗示法”进行教学, 学生兴趣很浓, 然而教学效果远没有笔者在英国感受的那么好。此外,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 很多同行在中国使用“暗示法”教学, 都感觉教学效果远没有理论上的好。究其根本原因, 是中国的国情与“暗示法”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 具体地说,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暗示法”对教学条件的要求高。

音乐、海报、灯光等条件相对容易满足。而一些更重要的条件却往往是很难按要求配备。比如理想的学习人数是10-12人, 而国内一个班的人数一般都是几十人;又如教室的椅子要求是软的扶手椅, 而在国内也很难配置。然而, 我们欣喜地看到, 目前教育部正在采取包括增加教学投入、减小班额等积极措施来改善中小学软硬件教学条件, 可以预见, 在不远的将来, 教学条件不会再成为 “暗示法“的束缚。

2.“暗示法”对教师要求高。

要成为权威, 教师除了要精通业务之外, 还要懂得多种教学理论和方法, 以及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并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此外, 如果教授的对象不是初学者的话 (如大学生) , 教师最好用“暗示法”讲授第二外语, 而不是大多数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也就是说外语教师最好会两门以上的外语。这其实也是一种趋势, 中国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大力支持, 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是时代的需要。

3.“暗示法”对学生要求高。

这里的“高”指的不是学生本身的外语水平或者综合素质, 而是指“符合要求”, 即“可被暗示”程度。首先学习者最好是“初学者”, 其次学生要属于自发自觉型的, 如婴儿般完全相信、认同教师的“权威性”。此外, 中国学生要摒弃传统的学习习惯也并非易事。这里不是说倒退到“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是说培养师生间的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人文情怀。

摘要:“暗示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把教育对象放在了教育的主体地位, 把研究人的特点、人的需要、人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规律作为教学理论提示的依据。“暗示法”对外语教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暗示法,外语教学,可理解性输入,情感过滤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ACK C.And RODGERS, THEODORE S.1998.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KRASHEN, STEPHEN.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89.

[3]LOZANOV, G.Suggestology and Outlines of Suggestopedy[J].New York.Gordon and Breach.1978.

[4]王波.暗示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7 (11) .

[5]张秀明.“暗示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外语, 1997 (2) .

浅析心理暗示与期望效应 篇7

关键词:心理暗示,期望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教师, 笔者经常探讨, 我们怎样的看待自己的学生, 在言行中就回流露出自己对他们的一种暗示, 一种期望。我们的态度, 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如何让自己的态度给学生们带来积极地影响?

站在学生地角度,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因为一次考试考不好, 而闷闷不乐, 没有了动力;也有的学生因一点小事情, 和同学闹点小矛盾, 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不是;也有的学生好高骛远, 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但做事不够踏实……我们的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也要有合理的暗示和期望。

同时, 作为一名母亲, 也经常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 自己也存在很大的失误:如自己心情好时, 看到女儿什么都好, 心情不好时, 也会迁怒到女儿的身上。我必须处理好自己教育女儿的失误。

上述的三点都与心理暗示和期望有关, 同时,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充满着暗示和期待。因此, 我想浅析一下心理暗示和期望效应。

二、概念的界定

1、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 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 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 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 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 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 不一定有根据, 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 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人都会受到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 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

2、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 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 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 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夫妻。后来美国哈弗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 实验证明, 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1968年罗森塔尔和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 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 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 并郑重地告诉他们, 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 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 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 惊喜地发现, 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 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 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 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三、心理暗示与期望效应关系

心理暗示和期望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说, 期望效应是心理暗示的理论依据。

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地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 期望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就教师而言, 你对学生产生一个肯定的信息, 那么, 你对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地期待, 在这种期待的作用下, 你在课堂内外都会给学生一种积极地心理暗示, 你的言行会朝着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方向发展, 也会使学生不断的肯定自己, 取得良好的成绩。你若对学生产生否定信息, 就会有消极的期望, 进而产生消极的暗示, 学生就会想你所期望和暗示的方向发展, 这样你岂不是成了罪人。

四、心理暗示与期望期望效应的实际运用

1、要有积极地心态

老是认为自己要倒霉失败, 你可能真的就倒霉失败了, 这是不良的心态, 在心理学上称为“预言的自我实现”或“期望的效应”。人们平时应该拥有积极的心态, 往好处想, 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 淡化阴暗的一面, 你的心情也许就会不断的晴朗起来。但如果没有一点危机感的话, 也是不利的, 所以, 你要在面对现实的情况下, 往好的一方面看。

2、学会积极地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给人带来积极的认识和体验。珍爱自己, 对自己有所期待, 相信自己的潜力, 期待生活、期待明天, 你就能有信心、有动力展开行动, 就能坚持到底。珍爱别人, 你期待与人友善相处, 你就能接受他人真诚的帮助援助, 消除心中的不满和偏见, 与他人和睦相处。珍爱生活, 对未来有所期待, 你就能投入的去欣赏一个人、赏一朵花、听一支曲、品一杯茶, 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作为家长或教师,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学生或孩子以积极的影响。教育孩子时切忌用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要总是挑孩子的缺点、指责孩子的错误, 那样做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

3、运用期望效应, 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期望的一种有效手段。赏识,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就是教师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 坚信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 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宽容学生的不足, 帮助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宣扬学生最精彩的一刻”, 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走上自信、自立、自强之路。这就是期望教育的核心理念。

如果一个学生感到他不被人接纳、肯定、喜欢, 就会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喜欢每一个学生,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真诚地赏识学生, 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要摧毁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 而要帮助一个人成功莫过于不断让其增强自信心了。

应避免暗示性消极评价 篇8

暗示性消极评价既不同于积极评价, 也不同于消极评价, 而是貌似积极评价, 背后却有消极评价的影子,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积极评价 +消极暗示”, 这种评价不经意中易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暗示性消极评价既不是单纯的积极暗示, 也不是单纯的消极暗示, 而是一种既有积极暗示也有消极暗示的综合体。饱受挫折的学生一般不能体会到教师积极暗示的激励本意, 而会敏感捕捉到消极暗示带来的负面、批评之意。因此, 暗示性消极评价从评价功能来说具有内隐性、综合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征。无数实践证明, 教师不经意的暗示性消极评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逆反心理, 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甚至使学生成长的轨迹与教师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驰。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导致学生学业失败。教师对学生的暗示性消极评价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从而放弃努力, 或在外部环境的逼迫下进行毫无效率的被动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暗示性消极评价还会导致同伴的消极评价和歧视, 影响学生的归属感, 造成厌学, 严重的还会产生旷课、逃学等学习上的退避行为, 导致成长中更多的困难。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 并容易将其作为自我认定的主要依据, 因此, 学生尤其是长期经受挫折的学生对教师的言行特别敏感, 往往教师关注的就会得到强化。老师赏识性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相反, 教师不经意的暗示性消极评价就像是一个魔咒紧随着学生, 伤害着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会因为努力未能得到肯定而疏远老师, 有些则心存戒虑, 处处提防, 自我封闭, 变得压抑、沉闷、抑郁、恐慌, 导致人格扭曲。某些学生因此所造成的心理创伤, 终生都会隐隐作痛, 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诱因作用下容易产生挫折、自卑、冷漠和逆反等心理障碍。

正因为如此, 我们应尽量避免暗示性消极评价。为便于说明, 下面以三个具体案例来剖析暗示性消极评价的表现与矫正。

【案例1】“还有更好的吗?”

A教师在课堂拓展环节出示问题并要求学生讨论交流:我想对砍伐树的人说:“”。

生1:砍树会带来沙尘暴。

师:很好!生1近段时间发言很积极, 大家要向他学习。还有谁能比他回答得更好?

生2:砍树会造成水土流失。

师:是呀, 树有固沙保土的作用。还有更好的吗?

生3:砍树会造成自然灾害。我们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

师 (满意地点点头) :想得真深远!还有比她的答案更精彩的吗?

(一片寂静, 没有人发言, 老师一脸期待的巡视。)

【诊断】上述案例中, A教师在每位学生回答问题后都给予了评价。A教师评价语的特点———肯定中带有否定, “甜中带有辣味”。每个评价语都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已发言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第二部分貌似在鼓励、激发未发言学生的积极性, 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品味就不难发现, 教师在激励未发言学生时却又变相地否定了刚发言的学生———暗示刚发言的学生的回答还不够好、不够完美, 且对未发言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事实上, 当“还有更好的吗?”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口头禅时, 每位学生都有被“否定”的遭遇, 久而久之, 这种语言暗示无形中成了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会助长学生不良的倾向, 重复暗示能引发相应的心理定向, 让学生会误以为我们的回答都不会令教师满意, 导致大多数学生不敢也不愿意发言, 压抑学生学习的热情。

【矫正】A教师在肯定、鼓励、表扬已发言学生的同时, 可把诸如“还有更好的吗?”改用“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还有谁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还有谁来Show一下自己的精彩观点?”等, 这样既是对已发言学生的欣赏与激励, 又是对未发言学生的鼓动性引导。

【案例2】“不要害怕自己是倒数第一”

小刚的数学测试成绩经常是一位数, 这次破天荒得了23分, B教师认为这是鼓励小刚的好机会, 于是决定找小刚谈心。“这次考试你进步较大, 对于你的进步, 老师我为你高兴, 祝贺你!……”这肯定、表扬之语如一股暖流, 流进了小刚的心田, 小刚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这可能也是他自入学以来第一次获得成功。B教师继续说:“希望你能戒骄戒躁, 继续努力。……前进的路上会有很多坎坷, 尤其像你底子差, 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不要害怕自己是倒数第一, ……”小刚的脸一沉, 幸福的脸儿马上增添了几分沮丧与失望……

【诊断】上述案例中B教师找小刚谈话的内容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对于你的进步, 老师我为你高兴, 祝贺你!”这是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与赞赏, 是积极的暗示,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而教师的一句“不要害怕自己是倒数第一”, 宛如一块烧得通红的烙铁被劈头泼了一盆冷冰冰的水, “滋滋”地冒着白烟:我是倒数第一, 老师是这样认为的, 我再努力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学生于是滋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同时也会让学生猜忌:老师不信任我, 老师认为我的能力有问题, 反正我在老师心目中就是倒数第一。这无形中强化了“倒数”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 让学生变得更加自卑, 让教师的鼓励大打折扣。

【矫正】B教师可对小刚已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 多听听学生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总结经验, 教给小刚学习的方法, 为后续学习铺路搭桥, 为下次考试或学习定下目标———让学生有奋斗的目标。

【案例3】“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学校篮球比赛, 八 (2) 班是强队, 每次都无一意外地获得第一名, 作为班主任兼教练员的C教师每次都会说:“同学们, 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在球场上不怕苦、不怕累, 顽强拼搏的精神, 值得我们发扬。这既是我们班精神风貌的展示, 也是我们的班魂。……我们要坚持‘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信念”。不少学生为此犯疑:冠军不是最好吗?我们老师希望的更好是什么呀?看来, 还是要保守一点, 果然这次勉强获得了季军。这让C教师感到很失望。

【诊断】上述案例中, C教师利用“每次篮球比赛胜利”的机会对全班进行信心教育, 这一做法凝聚了班级的向心力, 提振了班级成员的斗志。“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看似在为学生指明奋斗方向, 激励学生要更加努力, 更上一层楼, 其实仔细品味会发现, 这既是模糊评价, 也是模糊要求。“最好”的标准是什么, “更好”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一头露水, 此时就衍生为消极暗示, 反倒让学生认为:我们的表现老师不满意, 老师的要求很高, 我们无法达到, 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信心, 逐渐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 多次强化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进而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矫正】对学生的表扬、肯定要实事求是, 不能言过其实, 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心、真诚;对学生提出的希望要具体、明确, 让他们感觉到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上述案例中, 在班级优势明显的情况下, 在上一次获胜的时候, 可提出下次“保持冠军, 总分超过第二名多少分”的具体要求, 这既体现了“我们的最好”目标, 也明确了“我们的更好”追求。

暗示无痕胜有痕。暗示性消极评价犹如秋风吹黄了绿叶, 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因此, 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都要将暗示性消极评价转化为激励性评价或积极暗示,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宗义.实用教育心理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91.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3]倪华.积极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 2012 (9) .

[4]韩玮, 周军.教师对学生消极评价的影响及其改造策略[J].现代教育, 2011 (11) .

《祝福》中人物姓名的寓意暗示 篇9

祥林嫂: 无名无姓,“出嫁从夫”,随前任丈夫“祥林”的名字叫了“祥林嫂”,这一名字一直跟她到死, 即使后来又嫁给了贺老六, 可人们不叫她贺六嫂,还是照常用这名字称呼她。从表面上 看是人们 的一种习惯,然而这“习惯”已深深地印上封建礼教思想意识的烙印,暗示着人们只承认她是“祥林嫂”,并将用“一女不配二夫”的绳索和“祥林嫂”这一不变的称谓是对她进行永久的鞭笞。这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妇女的深重压迫,说明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严重性, 突现了旧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祥林嫂名“祥”实“不祥”,她的一生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多灾多难 ,最终流落街头,死在雪地里,根本谈不上什么吉祥。

四叔:“四叔”是鲁迅先生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强调介绍给读者的是一个“四书”一样的人物, 那些特殊的介绍文字就是对读者的暗示。首先,我们可以从四 叔书房的 陈设来理解。 书房是四叔等所谓的读书人的门面, 四叔所读的书主要是与“四书”有关的书,书房的半副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源自《四书集论》。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因为他一见祥林嫂就皱眉的态度与他“可恶”“不干不净”“谬种”的语言都鲜明地表现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达”,他的心气不“平”更不“和”; 其次 , 四叔的思想性格 ,也完全是一副封建卫道士的嘴脸。在祥林嫂再嫁、重回鲁镇、死亡等事件的态度上, 他的一言一行无一例外地都严格遵循“四书”的教条。在祥林嫂的悲剧上扮演了“四权”的全权代表的角色。可见,作为地主的“四叔”是名副其实的“四书”,是封建思想文化最集中的体现者。作者这样取名,表明作者将控诉的锋芒直指腐蚀人们灵魂的礼教以及封建思想文化。

柳妈: 柳妈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 民众愚昧 无知的批判。 首先,“柳”让人联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柳妈本身不是坏人, 她也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没想着要去害人,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自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毒害很深, 最终却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是因善而害人,她无知善良的建议, 使得祥林嫂最后一个精神堡垒被彻底击碎;其次,“柳”生命力极强,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长, 暗示封建迷信思想极易生长、传播和普及,说明当时 的社会迷 信面非常广, 和柳妈一样愚昧无知的普通群众太多了。

贺老六: 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人常说“六六大顺”,而贺老六却是大不顺。花钱娶来的是寡妇,“婚姻不顺”; 死于伤寒,寿命不顺;儿子夭折,家门不顺。贺,有庆贺、庆祝之意。而贺老六的人生一无所有。大伯,即他的长兄, 不慈不仁, 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 ,赶走了祥林嫂。贺老六无喜可贺,有悲可哀。

祥林嫂的婆婆:卫家山人,她也没有具体的名字, 说明这种利用宗法家族权威、专横贪婪、无所不为的封建家长比比皆是,有一个广大的群体。只维护自己的家。“她应酬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 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堂而皇之地收取了祥林嫂全部的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钱,并且“又取了衣服”。为了获得更多的彩礼,她又“好打算”, 以她的从容和能干, 把祥林嫂当作奇货卖给了深山野坳里的贺老六 ,得了八十千钱。

上一篇:SF6封闭式组合电器下一篇: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