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暗示的力量

2024-08-11

自我暗示的力量(精选7篇)

自我暗示的力量 篇1

从广义上看, 心理训练包括专门的感觉、表现、注意、记忆、思维、意志等训练。心理训练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想象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 自古以来暗示训练法, 集中注意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

一、想象训练

想象训练是在大脑皮质内建立神经联系的心理活动, 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在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建立条件反射, 从而促进技能的形成。学生通过想象, 不仅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训练或演唱上, 还可以克服直觉和情绪上存在的许多障碍, 除掉头脑中各种忧虑各种自我怀疑的念头, 增强自信心, 消除紧张、恐惧对身体的束缚。

1、系统的想象声乐中某项技能的要领, 及由此而产生的美好声音的形象。

2、想象在演唱中模拟近期演唱的周围环境。

3、从而建立了“精神演唱”, 也就是对即将进行的训练与演唱在脑子里过电影。这些往往能像真正训练一样, 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想象又是通过内心训练, 减少焦虑, 提高能力, 以应付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想象所发挥的能力与技法一般都是演唱中最佳发挥的感觉。

训练的程序是:

1、内心想象训练。

2、然后在实际训练课上练习应有应用。

3、再进入模拟演唱中想象练习。

4、最后在实际演唱中应用。

由此可见, 人们的想象既可为学习、演唱服务, 又可成为学习、演唱中的障碍。不同的想象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需要的是积极、主动的想象, 去掉那些丧失斗志、导致失败的想象。

二、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训练就是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词语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自我暗示的目的是通过暗示, 调节自己的心境、情绪和意志。

自我暗示是通过词语, 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来调节大脑的兴奋水平, 从而用以调节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调节到的人体内部的过程。如调节自己的心境、情绪、意志和信心, 改变心脏活动, 提高或降低体温, 加速或减慢新陈代谢的过程等。“词语”可以使人增强信心, 稳定情绪, 起增力作用。“词语”也可以使人丧失信心, 产生恐惧和不安, 起减力作用。例如, 我们说:“我吃了很酸很酸的酸梅啊。”当你想象嘴中的酸梅时, 唾液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出来。如果我们站在镜子前面说:“我在微笑”。当你想象到这一点。自己的脸在微笑之后, 就会出现笑脸。如果我说“我很冷”, 同时想象自己在冰天雪地冷得颤抖的情景, 你的身上就会出现“鸡皮疙瘩”。

这说明人们的词语和所想象结合在一起, 能使词语更鲜明, 能使人的动觉按词语的暗示去自觉行动。话剧、电影演员的表演就是这样产生的各种情感。许多心理学资料表明, 自我暗示能够提高运动的成功率和控制动作的稳定性。

歌唱者用暗示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心理状态也十分有效。当你即将上台歌唱或比赛时, 如果自己默念几句“我能唱好, 因为我不次于别人!”或“我演出准备得很充分, 一定能唱出水平来”, 如此等等。这往往能提高歌唱者的应急能力和演唱成绩。如果在演唱前自渐形秽, 那就肯定唱不好。这是因为自我暗示的语言激起心理想象, 心理想象激起感情, 感情又转过来促进心理想象, 并使生理机能与之协调活动。

暗示法需要建立在以下基础上: (1) 要看重自己。歌唱者每当碰到困难、挫折, 要看到自己的价值和独特性。看到自己不行的原因, 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短期目标。 (2) 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既不掩饰短处, 也不抹杀长处。 (3) 不要低估自己。人的才干和能力在生活中只体现了一小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当一个人突然丧失了某一器官, 譬如双目失明, 他的其它感官: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就会惊人的灵敏起来。这说明才干和能力每个人都有, 问题是如何把它挖掘出来。

使用暗示法, 关键是切忌用“否定式”。如果在紧张的场合对自己说:我不紧张。共实这是暗示紧张。应该通过深呼吸而进入半催眠状态, 这时的自我暗示才最有效果。有的科学家认为, 它甚至能改善体力、智力的素质。根据许多歌唱家们的实践, 凡是这样的心理上进行训练的, 都得到了成功。

自我暗示的力量 篇2

欢笑是健康的定义。

每日自励

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

暗示也是一种力量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20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每日书摘:滚动的石头不生苔

有一句俗语说:”滚动的石头不生苔。“意思是当一个人时常变化自己,那么他就可以时常保持光润的面貌。

但是,滚动的石头不生苔,是不是意味着静止的石头或生苔的石头是不好的呢?其实,光润之石固然好,生苔的石头也没有什么坏。再进一步说,滚动的石头是自愿的滚动呢?还是被别人所滚动呢?如果是自愿滚动追求光润,光润就是好的;如果是想要生苔却被别人滚成光润,光润就是一件坏事了。

这真是一个大问题,每个人在童年或青年时代,都认为要自己转动,甚至来转动这个世界。但是到了中年以后就会发现,原来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由自己转动的,我们只是被外在的世界所转动的一粒石头罢了。于是大部分的中年人都失去了生苔的生命力,而有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光润,事实上是世故的圆滑。

转动世界,或者只是小小的转动自己,都是何其不易!

当然,被世界转动我们,就容易得多了。

大部分人都会在这种转动里,落进一个无可奈何的境况:就是发现自己并没有转动世界的力量,却又不甘心落入完全被转动的地步。所以,就一直保持着继续奋斗的精神,流血流汗,耗费了大部分的青春。偏偏最后的结局还是:世界在转动着,我们只是这转动中的一块石头,甚至一粒微尘!

可悲的不在于时空的辽远与世界的宽阔,而是我们的渺小与幽微。

不错,世界是不可转动,或者说转动世界是艰难的。那么现代人如何在认清这种实相之后,还能活得自在、积极、愉悦、明朗,同时不失去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呢!答案就是与转动的世界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并能冷静观照到自己的流转,使自己的心性独立于世界,有着独特的精神。

听起来似乎有些晦涩,其实不难明白,就是我们虽然不免在物质上必须活在现实世界,我们也会在现实世界中一天天的老化。但是在精神上我们能超拔出来,以更高的观点看人生,而在心灵的深处不随年纪老去,保持着对世界新鲜而有希望的心情。

这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的精神------接受现实世界苦乐的转动吧!不要去分别、去爱憎,只要心里明明白白,就能容易地走向无上智慧的道路。

我们很容易能观察到,这世界上的儿童与青年,每一个都有不同的面目,他们通常能断然拒绝物欲的魅惑,追求理想的标竿。可是,这世界的中年人,往往丧失理想的标竿,趋入物欲的泥沼,这就是随外在世界完全转动的结果。

以至于,这个世界的中年人,不论男女,都有着相似的面貌与表情,那是由于世界不但转动他的现实,也转动了他的青春与心性,甚至转动了他为理想奋斗的热情了。

理解世界的转动是不可抗拒的,也理解着与这转动和谐,同时知道有一个如如不动的本体,知觉有不可动转之处,这是转动的世界里能自在明朗的一种锻炼。

譬如,上下雨天的时候,出门别忘了带伞,但保持有春日晴好的心情。

譬如,处在黑暗的境况犹如进入戏院,能在黑暗中等待,以便灿烂的电影开演。

譬如,在拥挤吵闹的公车上与人推挤,也能安下心来期待目的地,困为有一个目的地,其它的吵闹、挤迫,乃至于偶尔被冲撞,又有什么要紧呢?

转动者与被转动者,是我们所眼见的世界,或是我们不可见的自我呢?

暗示也是一种力量 篇3

他靠失业救济金生活,整天无所事事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无奈地看着树叶飘零云朵飞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有一天,他儿时的朋友切尼兴匆匆地找到他,带来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切尼迫不急待地告诉他:“我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说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了美国,并且这个私生子又生了好几个儿子,他们的全部特征都跟你相似,个子矮小,讲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

“真的是这样吗?”亨利半信半疑,但他还是愿意把这一切当作真的。他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零钱,用汉堡包加一杯可乐招待了切尼。

“我是拿破仑的孙子,”有很长一段时间亨利总在心里念叨着,渐渐地,这挥之不去的意念终于使他确信,这是一个事实。

于是,亨利的人生整个被改变了,以前因为个子矮小而自卑气馁,而现在他却因此自豪;我爷爷就是靠这样形象指挥千军万马。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像一个令人讨厌的乡巴佬,现在却以自己带一点法国口音而倍感骄傲。在下决心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因为是白手起家,他遇到了无数难以想像的困难,他经常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是找不到“难”字的。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在他贫穷时常闲逛的那个公园对面,盖了一幢30层的办公大楼。

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他请人去调查自己身世,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亨利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说:“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相信时,它就是真的。”

自我暗示的力量 篇4

随着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运动后疲劳认识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手段被用作疲劳恢复的方式。本研究从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的角度入手, 试图探寻一种更新、更有效的恢复手段来丰富篮球项目恢复性训练的理论并可以将其应用到篮球训练和比赛的实践中去, 有利于篮球项目训练和比赛后疲劳的恢复。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3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等多种途径查阅了1999年到2012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自我暗示的专著和研究论文, 访问了国内外相关网站, 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 为本文的选题设计、实验和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为了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更详尽的信息, 多方征询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心理学专家, 针对本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进行访谈。

2.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及实验结果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2.4 实验法

实验前通过调整分组将30名队员分成实验所要测的所有指标均没有差异的两个组, 通过对30人分组实验, 得出实验数据,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注:*p<0.05**p<0.01

如上表2所示, 实验组受试者的训练年限均值为5.40年, 对照组为5.30年, 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接受测试的受试者训练年限分布在4-7年, 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 其P值大于0.05, 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训练年限之间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骨骼肌系统疲劳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本研究用肌力的指标值来判断疲劳, 指标包括:背力、握力、臂力、纵跳高度等。

注:*p<0.05**p<0.01

通过实验, 骨骼肌系统判断疲劳指标测试结果如上表3所示, 使用不同恢复方式的两个组, 在实验前骨骼肌系统判断疲劳的3项指标的检测中, 其P值均大于0.05, 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和受试者在握力、背力、纵跳高度上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1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为120+5次, 负荷强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的两种恢复方式对骨骼肌系统的疲劳恢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2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为140+5次, 负荷强度相对中等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的两种恢复方式对骨骼肌系统的疲劳恢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3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为160+5次, 负荷强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的自我默念与暗示+静力牵拉的放松方式对篮球运动员的纵跳高度指标恢复有较大的帮助, 原因在于训练过程中下肢力量以及协调能力还有肌肉耐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篮球很多动作是以下肢作为支撑的条件下完成的, 因此, 其疲劳程度较高, 而实验证明在负荷强度相对较大的训练课中, 自我默念与暗示+静力牵拉的放松手段有利于骨骼肌系统的疲劳恢复, 特别是下肢骨骼肌疲劳的恢复。

3.2 神经系统疲劳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神经系统全身的调节系统, 主要负责协调和控制身体的各种机能活动。指标包括: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皮肤空间域、闪光频率融合等。

注:*p<0.05**p<0.01

通过实验, 神经系统判断疲劳指标测试结果如上表4所示, 使用不同恢复方式的两个组, 在实验前神经系统判断疲劳的3项指标的检测中, 其P值分别为0.461、0.119、0.708均大于0.05, 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和受试者在反应时、皮肤空间阈、纵跳高度上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1和实验2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分别为120+5次和140+5次, 负荷强度相对较小和相对中等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的两种恢复方式对神经系统的疲劳恢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3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为160+5次, 负荷强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的自我默念与暗示+静力牵拉的放松方式对篮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判断疲劳的3个指标恢复有较大的帮助, 说明在负荷强度较大的课后采用该恢复手段效果较好, 同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 自我默念与暗示+静力牵拉的放松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放松方式对于篮球运动员效果更好。

3.2 心肺功能疲劳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心肺功能评价指标包括:肺活量、连续肺活量、基础心率、即刻心率、心电图等。

注:*p<0.05**p<0.01

通过实验, 心肺功能判断疲劳指标测试结果如上表5所示, 使用不同恢复方式的两个组, 在实验前骨骼肌系统判断疲劳的2项指标的检测中, 其P值均大于0.05, 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和受试者在肺活量和上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1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为120+5次, 负荷强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的两种恢复方式对心肺功能的疲劳恢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2和3的训练课中, 受试者平均心率分别为140+5次和160+5, 负荷强度相对中等和较大的情况下, 课后采用自我暗示与默念+静力拉伸的方式有助于20s心率的恢复。因此,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训练课负荷程度的加深和受试者疲劳程度的加深, 自我暗示与默念+静力拉伸的放松方式比单纯的静力牵拉的放松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随着篮球训练课负荷强度的增加和受试者疲劳程度的加深, 使用自我暗示与默念+静力拉伸的放松方式比单纯的静力牵拉, 无论是对骨骼肌系统、神经系统还是心肺功能的疲劳均有良好的效果, 特别是有助于神经系统疲劳程度的恢复。原因在于以特定的暗示词语或音响信号为刺激物,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使其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 这样有利于消除神经紧张, 改善情绪状态, 加强大脑血液循环,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如何更好地将自我暗示语默念的放松方式加入到篮球训练的恢复性训练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定量分析得以充实。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受试者在负荷强度较小 (平均心率120次/分) 的情况下, 传统的恢复性训练的方式与增加了自我默念与暗示的恢复方式对骨骼肌系统、神经系统还是心肺功能的疲劳恢复没有明显的效果。

2.受试者在中等负荷强度 (平均心率140次/分) 的情况下, 增加了自我默念与暗示的放松练习的方式有利于运动员心率的恢复。

3.受试者在负荷强度较大 (平均心率160次/分) 的情况下, 增加了自我默念与暗示的放松练习的方式有助于运动员各项疲劳指标的恢复。

4.随着受试者负荷强度的增加以及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加深, 自我默念与暗示的恢复方式比传统的恢复方式更有利于篮球运动员骨骼肌系统和心肺功能的疲劳恢复, 特别是对篮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疲劳的恢复效果最为显著。

4.2 建议

1.建议在篮球训练后的放松练习中加入5-10分钟的自我暗示与默念, 特别是针对神经系统的疲劳恢复有较大帮助。

2.训练强度较大, 可能导致疲劳程度较深的训练课后, 在传统的放松过程中加入自我暗示与默念效果更好。

3.自我暗示与默念方法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到篮球运动的恢复性训练阶段, 还需要大量的定量分析得以充实。

摘要:本文从篮球训练后的疲劳恢复角度入手,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 采用心理学手段对篮球运动员运动后的疲劳进行恢复, 并运用实验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得出在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阶段, 适当加入自我暗示有利于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恢复。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放松,练习,自我暗示,疲劳恢复

参考文献

[1]刘珊珊.暗示放松条件下不同催眠感受个体的Stroop效应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

[2]张烨.放松练习的合理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11) .

[3]刘复兴.体育课教学机体放松的心理暗示法[J].新西部下旬 (理论版) , 2011 (4) .

自我暗示的具体方法 篇5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卡片法,镜子技术.

卡片法:

找一张手掌大的较硬的卡片,在卡片上清楚,简洁地写上你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以及你愿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把这张卡片放在你的口袋里,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时,从口袋中拿出卡片,认真,庄重,充满自信地朗读你的卡片上的内容,要充满自信,要感觉到你像真的已经达到了目标.每次两遍,不能间断,直到你实现愿望.

镜子技术:

在所有的宗教,祭仪和礼法中,对一些神秘的或类似的词语的重复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有明显的,可描述的程序.由此,就把我们引向暗示的法则.在暗示法则的范围之内发挥作用的力量能够导致惊人的结果.也就是说,暗示的力量,无论是自我暗示还是外界暗示,都能促使机体运行,导致意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在此,确信和重复扮演了重要角色.同一圣歌,同一咒语,同一断语的重复可以导致信念,一旦心中信念成为深层观念,事件就能成功.建筑师或承包商看到一系列大桥或高楼的计划和图样,为承包整个工作的欲望所驱动,他就会向自己声称:“我能做,是的,我能做”.他也许暗暗地对自己重复千百次而没有自觉.然而,暗示已扎下了根.他承包了这项工程,建筑物被造了出来.相反,他也许会说不能完成这项工程,从而也就永远不会做. 希特勒运用同一手段和力量来鼓动德国人民去侵略世界.他的《我的奋斗》就可以证实这一点.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福维尔曾对此解释道:希特勒极其懂得暗示的法则和运用它的不同形式.他动用各种宣传工具,并通过不可思议的手段和熟练的经营方法,竭尽暗示之能事.希特勒公开宣称:知道如何运用暗示心理的人,他们手中掌握着最为可怕的武器.

让我们看一下他是如何使德国人相信他要求他们做的事.在德国,到处是标语,广告,特大符号和如潮的旗帜.希特勒的巨幅画像到处可见.“一个德国,一个人种,一个领袖”已经成为口头禅.在人们聚集的地方,到处可以听见千百万人每天都唱的青年游行歌曲:“今天我们拥有德国,明天我们拥有整个世界.”诸如“德国已经等待得够久了”,“起来吧,你是第三帝国最优等的人”,“整个德国是希特勒的后盾”的口号和几百条其他的标语充斥于广告栏,建筑墙面,电台和报纸.每当他们进军,调防或者互相交谈时,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超等人种.一旦被这种信念所占据,他们便开始了可怕的战争.在这种信念的催眠影响下,通过不断重复的暗示而加强,他们便开始用行动来证明它.不幸的是,其他民族也有强烈的民族信念,从而成为打败德国的手段. 墨索里尼也运用了相同的暗示法则.像“信念,服从,战斗”,“意大利必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报仇雪恨”等符号和标语覆盖在数以千计的建筑物上,类似的观念又通过电台和其它传播手段,深入人的思想意识中.

斯大林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1946年11月,当代催眠协会认为,斯大林一直运用重复暗示的强大力量来使苏联人确信他们的力量,并把斯大林看作是“最有催眠眼神”的世界十大人物之一,是大众催眠家. 在介绍另一种叫做镜子技巧的方法之前,请允许我引用《信念的魔力》①的作者在其著作中的讲述的一件事实.

梦与自我暗示 篇6

科学的假设只有两个:一,做梦是人脑在接收与处理来自远祖遗留的内部信息,这些信息与人类生存有关。同时做梦也是分析与储存当下生活中的信息,做梦时大脑活跃,神经触突间信息交流频繁,类似计算器。二,人深睡时心跳呼吸变慢,体温降低,到一个临界点,心跳不能再慢,体温不能再低,人的潜在意识发出警觉。做梦的时候肌体、内脏、大脑都开始活动,这些活动提高心律、加快呼吸、升高体温、排除代谢毒素。做梦的文化假设相当多。比如把梦当做一种生活的启迪或预兆;或把梦看做心灵的一种艺术创作;或把做梦看成灵魂脱离躯体到处漫游……当人们在晚上分别时会说“做个好梦”,把美好的期待说成“梦想”,把达成心愿说成“圆梦”。把身处险境描述为“仿佛身处噩梦中”,面对不期而来的幸福,人们说:“我是不是在做梦?”

心理学者认为梦是潜意识打开的一扇窗户,把释梦看做是通达人潜意识的快捷方式,对梦的解析已成了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内容。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梦有一种重要的心理补偿调节作用,是一个内在的自我平衡系统。在我的临床中,的确发现许多幸福的人做悲伤的梦,闲适的人做紧张的梦,抑郁的人做快乐的梦,满足的人做失落的梦,这倒应验了东方文化中“梦是反的”的学说。荣格理论正好可以解释什么都不错的你为何要做很糟糕的梦。当然,生活中也会有噩梦成真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也许是梦的预兆,更多的是源于人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会出“事”,自我暗示就成了一种自我预言,反复的暗示会无意识地引发自我求证,结果真就出事了。这个“事”绝非梦惹的祸,而是重复暗示的结果。改变你对梦的解释也可以改变梦给你带来的心情。

自我暗示的力量 篇7

一、心理暗示可以挖掘学生潜能

“心理暗示”一词来自欧美心理学理论, 它指的是通过间接或引导的手段, 对其心理以及相应做出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常常会让当事人不由自主地遵循某种特定的逻辑思维行动, 或是不自觉地接受某些观点或意见。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包含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类。首先意识指的是人们从内心能感受和体会到的心理活动, 如同海平面上升起的船帆。而某些心理活动是人们自身可能意识不了的, 也就被称为潜意识, 这一类心理就像海平面下的火山。虽然潜意识并不能让人们感知, 但它总是能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情绪与行为。意识和潜意识虽彼此不同互为表里, 但人们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调动, 就能激发出积极的心理与行为影响。相应地也就产生了心理暗示这一方法, 它就是使用某些能够影响、改变潜意识的言语或行为, 来推动意识去实现目的或引发行动。积极的自我暗示也能相应激发出人们存在的潜力。运用到具体教学工作里, 教师在面对学生整体的共性和不同的个性时, 要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性格用各自针对的教学方法和心理辅导, 而心理暗示法要特别注意运用在性情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身上, 来让师生之间产生心灵上的沟通理解, 促进学生的内心逐渐开放并增强其自信热情, 展现出自我的能力与潜力。

二、心理暗示能够培养学生信心

每个学生性格各异, 才思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期望得到鼓励赞扬, 被人赏识喝彩的心。教师通过语言上的心理暗示表扬学生, 能提高其自我的信心与自尊, 在以后面对各类困难挑战时也就保持有积极进取的自信和动力。具体实践到各个学生时可能情形迥异, 但大体上可按学习能力分为优异、中等、后进三类。比如, 在教师安排课业习题后, 优秀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而后进的学生往往还开不动笔或是被习题所困扰, 教师这时可以追加几道高难度的问题给优秀生练习。但如果优秀的学生又在后进生之前做完了所有的习题,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完追加题的同学, 想想看自己给自己出题来做怎么样?学习不仅要会做题, 还要会出题, 才能算学得通彻啊。”这样优秀的学生就能自我出题来练习了。这些鼓励的方式也是为了照顾中等和后进的学生做题的现况。而在批改作业时, 教师通过牢记哪些习题是学生自己想出的, 在下次上课时, 当面跟全班同学赞扬道:“某某同学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 自己又想出了问题来做, 值得老师在作业上嘉奖小红花”, 这样的榜样可以引导部分中等学生也想办法来给自我想题出题, 提升班级的学习风气。通过这类表扬的心理暗示, 来培养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与激情。

三、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自我激励

如前文所述积极调动潜意识, 能挖掘人们存在的各类潜力。工作学习中许多优秀的人都是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开发潜力获取成功的。例如, 某位博士在读本科时学的日语专业, 而研究生考试时需要考查英语。为能学好英语, 他经常对自己做心理的暗示和鼓励:我已经掌握到了成年人该有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了, 而英语对我来说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婴孩, 让成人去做婴孩的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吗?他就是通过这类放松自信的心态钻研英语, 虽然研究生考试时英语成绩还不是最优秀的, 但也帮助他顺利地通过了考研。由此可见自我暗示的心理方法在人们学习工作上的助推性。具体到小学生运用此方法时, 就需要他们能与自己对话, 让意识给自我的潜意识传达想法与期望。

四、心理暗示让学生学会预演目标

这是指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学生试着放松自己, 对期望的目的目标在心中进行详实有序的预演。例如, 学生可以试想他考入了心中憧憬的大学, 想象自己以后可能在校园达成的种种骄傲自豪的成就。据此在心里做积极的暗示, 我要为我的人生理想去在学习上努力进步。学生有了对愿望的预期预演, 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与想法。同时这种预演的方式还能帮助学生解决考试或演讲的事前焦虑。总的来说, 学生通过在内心想象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希望, 留下积极美好的记忆与预期, 通过这类记忆引导其潜意识, 带动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此外心理暗示不只是对潜意识的影响, 通过行为习惯与细节方面的改善也是有相应效果的。例如, 在走路时挺胸抬头不驼背, 从内心就能感觉自己精神抖擞;照镜子时搭理好外表衣物, 心理上就会对个人形象有称赞;与他人谈话时吐字清晰讲话得体, 自己也能产生信心与骄傲等。通过以上这类行为上的细节, 都会从心理上影响改变学生的内心意识。值得提出的是自我暗示虽然作用很大, 但人们在初次尝试时效果一般不明显。毕竟人的意识与行为不是说变就变的, 需要坚定的信念与持久的努力, 才能让心中的目标引导个人的行为。不断积极的自我暗示一定会帮助人们调整好自我的内心意识。学生在面对学习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时, 也要给予和强调内心的希望, 活用潜意识的能量, 让自我暗示发挥在学习实践中。

上一篇: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体会下一篇:有线宽带应用论文